本文内容由百晓生好友san攥写先简单介绍下我本科的学校,University of Oregon,,俄勒冈大学,坐落于俄勒冈州的第二大城市尤金,一个绝对适合安心读书的好地方,人口不足 20 万人的小城市,毫无疑问是留学生口中美国典型的“大农村”。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灯红酒绿,有的只是山清水秀。学校的吉祥物是鸭子 Duck,学校里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Once a ck, always a ck。刚来的时候,觉得黄配绿真的是丑爆了,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只会觉得亲切。放张图感受下。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我在美国留学期间的各方面生活经验吧。租 房这是个必学习的重要问题。我比较幸运在出国前认识了一个同去俄勒冈读博士的小伙伴,也说好了当室友,所以在去美国前,他就帮我把房子租好了,在国内的时候把所有的 paperwork 都签好了,并且通知了 apartment office 我们到达的时间,等我们到了美国之后就直接到 office 交押金拿钥匙就可以了。留学生一般有三种选择:住学校,自己租房和homestay。首先是住学校,其他学校我不太清楚,就 UO 来说,住学校是性价比最低的,价格大概是自己租房的 2 到 3 倍,但是好处是里面包含餐食,刚去的时候不用担心吃的问题(但我认识的人里面很少能坚持在学校食堂里坚持吃饭超过一个礼拜的),而且因为是住校,所以省去了交通问题。然后就是自己租房,自己租房是性价比最高的,可以租apartment或者合租house。Apartment 会有统一的物业管理,house 的话就没有,一般是私人的,但自己租房一般是没有家具的,需要自己购买。最后就是homestay,它的优点就是住在美国人家里,一般都包早晚餐,而且他们一般会带你熟悉周围环境,告诉你美国的风土人情,注意事项,带你办齐各项手续(银行卡,手机卡之类的),但缺点也很明显,家人的好坏完全看运气。打 工在留学期间,对于要不要打工这个问题,很多留学生都会犹豫不决,主要担心打工会不会耽误学习。但我有一句话要告诉大家:没有打过工的留学生不算是真正的留学生。打工经历除了给你物质回报外,还会让你收获一段宝贵的成长经历。留学生在美国是可以打工的,但是有时间和地点的规定:通常,每周工作的时间不得超过 20 个小时,且必须是在校内工作。一般留学生就是在学校的餐厅做服务员,厨师助手或者洗锅碗。虽然很累,但是会让你觉得付出都是值得的。当时我在一个学生餐厅工作了一个学期,且不说背菜谱带来的词汇量方面的积累,也不说和老美学生一起准备餐点是互相调侃的快乐,单是从这个工作环境中给你带来的美国文化的体验,就足以让你忘了背井离乡的惆怅。还有一种工作就是在校的图书馆整理资料,或者各个学院负责前台工作,但是较难申请,而且名额有限。打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打工申请通过的话,雇主会给你申请 SSN(美国社安号),相当于国内的身份证号。有了 SSN,也就基本相当于在美国的身份更稳定了一些。因为 SSN 都是有工作的人才会有的。而美国又是一个人人都很重视信用记录(credit history)的国家。如果没有信用记录,也就是 SSN,开通手机需要交押金,租房需要交押金,办理电费,水费,网络,电视节目账号,等等,都需要交押金。有些州考驾照也需要SSN。有了SSN,就可以办理信用卡,通过这个渠道来积累信用记录,享受信用卡的各种优惠积分等。有时候你去一些机构办事,别人经常会问你“What’s your social”?这里的 Social 指的就是 Social Security Number。交 通美国地广人稀我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到了尤金这个“大农村”我才知道它不光地广人稀,而且公共交通几乎没有。刚到美国的第一天,我跟室友在没有床单被子的床垫上睡了一夜之后,第二天决定出门买些生活必需品,主要是被子,其他基本上国内都带了,两个人凑凑也够用了,但是怎么样出门去买却成了难题。首先公交,因为我们到的比较早,比开学日提前了两个周去的美国,公交车只有到开学前一天才有。然后就是打车,国内打出租是很方便的,但是尤金竟然没有出租车,我在尤金四年见到出租车的次数不超过五次,而且是预约的。最后,我们只能靠我们的腿,一步一步走到超市,一来一回为了买床被子,我们走了六个小时,有一半时间是走在 freeway 上。所以在美国,买车是必须的。至于买什么车,视个人情况而定,车价从几千起上不封顶。在美国,基本上都会买二手车,交易也很方便,主要有两个渠道,个人和车商。个人的话一般从 craigslist 上看,但是不是很保险,车商的话在cars上找,一般都会有车的历史,有没有事故等等。在美国开车要注意的点就是:美国的高速是四通八达的,虽然没有限速摄像头,但是是有高速巡警的,而且都是躲在很隐蔽的地方测速的。一个周末我和同学一起去其他城市玩,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认为这么晚应该没有警察了,限速 65 英里,我们开到大概 75 左右,没过两分钟就被警察跟上了,收到一张超速罚单-250 美金(应该是最便宜的超速罚单了)。有过罚单就会有记录,会影响之后的保险费。所以,在美国开车,尽量遵守交通规则,罚款金额还是很高的,而且一次比一次高。其次就是保险一定要买,美国的人工是出了名的高,要是有发生事故的话,没有保险的话修理费可能比车价还要高。学 习学业是我们远赴重洋的根本目标,背井离乡的根本目的。刚开学的时候,学校会要求留学生参加一个英语水平的考试。如果分数低于校方的要求,学校就会要求留学生参加语言课程的学习,系统的学习口语,阅读以及写作方面的能力。我个人觉得这个课程还是很有用的,让我慢慢的适应美国文化,而且读语言课的都是各个国家的留学生,各种文化在一起交流,很有趣。在美国大学的课堂上,课堂气氛比较随意,师生之间关系平等,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大家讲求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学生不必循规蹈矩,上课吃东西,上洗手间不申请,脚放在桌子上,都很正常。我上过两门比较有意思的课,一节课是音乐课,大合唱,每次上课就是所有学生一起唱歌,最后我才知道这门课的成绩是按出勤率来给的。还有一门课是社会科学类的课程,课程只有两天,算一个学分,当时抱着刷 gpa 的想法来的,两天课下来,最后的考试是要写一篇 10000 字的社会调查论文。美国的大学真的是挺严的,连着两个学期出勤率不够就会开除,我有一个同学就是因为出勤率的问题,一年内换了三个学校,最后还是回国了。还有就是作弊千万不要,美国真的很重视诚信这个问题,一旦发现也是开除。我觉得选择来美国留学,自律一定很重要。出国留学,虽然离家了很自由,但唯一的自由就是过自律的生活。总结一下,我觉得生活是可以选择的,特别有机会出国的同学,或者出国是你众多选择其中的一个,但既然选择了就要珍惜这个机会,无论你最终是留在美国或者是回国,这一段经历都值得你一生去回味。或许你从来都没有做过什么美国梦,出国可能只是为了增长自己的见识,感受下不同的文化生活。我觉得有一个目标很重要,但过程更重要,其实有时候不为了些什么去做些什么,或许就会给你带来些什么,只要把当下的事情做好了,结果可能不如你所想,但也是值得的。在美国留学最最最重要的还是能多了解美国的文化,多体验一下美国的生活,有什么活动都尽量参加,多交一交美国当地的朋友,这些都会有助于你练好你的口语,美国的学生生活是美好的,是短暂的,但也是最值得留恋的。
对于娱乐圈中的艺人们,大家都默认学历不是特别高,然而这10位艺人却是娱乐圈中的高学历艺人吴彦祖吴彦祖有着帅气的外型,是众多女粉丝的梦中男神,而男神不仅颜直高,还毕业于有100多年历史的美国俄勒冈大学,其攻读的更是该校的王牌专业建筑系叶璇近年来叶璇常常因直率的个性语出惊人,引起网友们的热议。叶璇的学历背景非常厉害,高中毕业时她以全校第一名(180门功课全A)的优异成绩同时被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等多家名校录取,最终选择了培养过宋美龄、冰心、希拉里等名人的韦尔斯利大学苏有朋苏有朋曾是红遍亚洲的小虎队成员之一,其不仅有着帅气的外表,还有着超高的智商。小虎队期间全台湾会考前5,最终入读台湾大学机械工程系,相当于现在TFboy一边当艺人,高考时考进北京大学陈都灵陈都灵因出演《左耳》中李珥一角而正式出道,陈都灵以621分的的高考成绩顺利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飞行器制造与工程专业,大一时在校花校草评选中被推到了“女神排行榜”冠军,而“奶茶妹妹”则排名第二李健“秋裤男神”李健,凭借高超的唱歌技巧和英俊的外表斩获了不少迷妹。李健也毕业于我国数一数二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郭蔼明郭蔼明在1991年时以美国南加州大学机械工程学硕士身份参选香港小姐竞选,并获得冠军。是历届港姐冠军中的最高学历,真正的集智慧与美貌一体,郭蔼明与演员刘青云结婚后也被称为圈中的“模范夫妻”李治廷李治廷曾凭借电影《岁月神偷》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奖,一直被大家看好。在进入娱乐圈前,李治廷18岁时考上了著名的帝国理工大学,攻读物理专业。尚雯婕尚雯婕留给大家的印象是2006年的超级女声冠军,其也是复旦才女。她毕业于复旦大学法语专业,尚未毕业时曾出出席APEC会议、上海国际电影节等重要场合,担任同声翻译和首席翻译雪村说起雪村大家可能不熟悉,但他的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却家喻户晓。在圈中较为低调的雪村毕业于北京大学德语系,其智商高在音乐的创作中也有不错的造诣喻恩泰喻恩泰因在《武林外传》中饰演吕秀才而让大家熟知,而其生活中也是一位饱读诗书的文化人,其在《武林外传》大火后选择继续深造,2009年7月获得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导演艺术研究博士学位博士学位
我们都知道娱乐圈绝对不乏学历高的明星,那大家了解几个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都有谁呢?他们都是哪座高级学府毕业的呢?我们要说的第一位,是何炅。何炅在娱乐圈是非常受尊敬的,他曾经是大学老师,是湖南人,当时那可是中国高考的困难省份,然而,他却丝毫不落后,最后去了北京外国语,这可是相当不错的。就算是今天,能够靠近这个学校也是优等中的优等了。这第二位,要说的就是费翔。他一开始读的学校那可是非常牛的,我们也都非常的熟知,那就是斯坦福大学,而且还是学习的医学。不过他后来为了学习戏剧,转学到了史丹佛大学。虽然他最后不是毕业于斯坦福,但是能够考得上,那也是绝对不简单的。我们要说的第三位,就是我们的国民哥哥。对,就是张国荣。他所就读的大学那可是英国的顶尖大学,那就是英国利兹大学,但是,后来由于哥哥的父亲生病,他也因此中断了学业。也是非常可惜的。孙燕姿,南洋理工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学校创办的时间并不是很久远,但是它有着非常强的势力,在全球可以挤进50,亚洲更是前10的节奏。中国的孩子跑去这个学校留学没有一定的实力那也是很难的。而她能够上这个学校,也是非常有实力的。吴彦祖,小编是非常喜欢他的,他不仅人长得帅气,更是非常有内涵,他毕业于俄勒冈大学,那绝对是一个顶尖学生。是不是绝对没有想到啊,咱们心中的男神竟然还是顶尖的学霸呢。林志玲,志玲姐姐在外貌上那绝对是出众啦,但你知道她的母校是哪里吗?是多伦多大学,这可是顶尖的学校。真是太厉害了,要不是在娱乐圈成名,她说不定现在就是一个美术家或者是一个经济学者呢。喻恩泰,还记得他吗,他曾经在武林外传中亮过相,虽然他在娱乐圈的知名度不是非常的高,大家可能对他都不是很了解,但是他可是博士学位,而且是中戏的,那是相当的了不起的了,在娱乐圈能读到博士的,想必也是非常少的吧。大家对娱乐圈的看法各有不一,在我看来,有着自己喜欢的行业对明星了说应该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情,能够做到内外兼修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值得我们尊重。
娱乐圈中8位高学历明星,名校、硕士、博士比比皆是,优秀是有原因的!1、水木年华,清华大学;2、李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3、林志玲,多伦多大学;4、莫文蔚,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5、潘玮柏,美国加州理工大学;6、王力宏,威廉姆斯学院博士;7,陈妍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8,吴彦祖,美国俄勒冈大学。第一、水木年华组合的名字取自于“水木清华”,前后有四位成员,都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目前由卢庚戌和缪杰组成,2001年4月,卢庚戌与李健创立了水木年华;同年9月,发行组合首张专辑《一生有你》,同名主打歌《一生有你》走红。第二、李健李健也是毕业于清华大学,被称为音乐诗人,跟他的深厚的文学功底是离不开的,最为歌迷喜欢的歌曲是《传奇》和《贝加尔湖》。第三、林志玲如果你以为志玲姐就只会发嗲、凹造型、主持和走秀,那就大错特错,她拥有全球最顶尖的大学之一的多伦多大学西洋美术史和经济学双主修学位,是一位内外兼修的明星。第四、莫文蔚毕业于百年名校、世界一流大学伦敦大学,掌握多门外语和多种乐器,曾是第一届的香港十大杰出学生,1995年出演电影《大话西游》白晶晶走红。第五、潘玮柏1980年出生于弗吉尼亚州,毕业于加州州立理工大学,凭借一首《不得不爱》火遍大江南北,也出演情感剧《不得不爱》。第六、王力宏王力宏出身高知家庭,他本人极具音乐才华,擅长十多种乐器,作词谱曲样样精通,获得美国威廉姆斯学院学士学位后又在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获双学位硕士。第七、陈妍希毕业于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陈妍希外型甜美优雅,而且气质清新。她更凭借清新脱俗、自然率真的形象以及甜美动人的歌声赢得观众的喜爱,在参加节目时她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敬业的表现也赢得了观众的称赞。第八、吴彦祖毕业于美国俄勒冈大学建筑学系,大学期间获得了建筑副修奖学金。吴彦祖外形帅气阳光、演技出挑,从小习武的他在很多动作片里都有过出色表现。不论是主角配角、正派反派或是亦正亦邪,吴彦祖都愿意尝试,能够胜任每个内心丰富的角色。吴彦祖不轻易被定型,不仅戏路更加宽广,也让观众对他一直保有一定的新鲜感。还有哪些高学历的娱乐圈明星呢?欢迎补充。
导语:娱乐圈中的学霸,吕秀才三个博士学位,第4位看来硕士是家中文盲在娱乐圈中,也有很多隐藏的学霸,而最后一位本人就是硕士,但是他却还说他在家中就算是一个文盲我们接下来就看看娱乐圈有哪些明星的学历高到吓人。第一位:喻恩泰很多人应该都还记得他在《武林外传》中的表现,他将吕秀才的形象非常生动的刻画在了观众们的心中,大概直到如今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他都是一个穷酸秀才吧,其实不然,他的学历也是非常高的,是中戏表演学院的表演导演艺术研究双学位博士,除此之外,他还是上戏导演学博士,这样三个博士的学位在娱乐圈中应该也是能排上名的吧。第二位:叶璇叶璇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她在10岁时移民美国,13岁的时候就开始独立居住,后来在1998年的时候,她参与了导师研究的《电磁场和植物的关系》项目,凭借这个项目获得了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植物学学科的一等奖,并获得了3000美元的奖金,这个奖项就是为一些青少年们创立的,就是为了让他们有地方展现自己的才华,后来在高中毕业之后,叶璇被韦尔斯利大学的政治科学专业录取,在校期间还取得了全额奖学金。第三位:吴彦祖吴彦祖是在美国俄勒冈大学毕业的,学校中的时候他攻读建筑系,而俄勒冈大学的建筑系在俄勒冈州排名第一,他真的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高材生了,并且他毕业多年之后,在综艺节目中设计的“星空图书馆”竟然还入围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奖”,可见即使毕业多年,吴彦祖也一直都没有忘记过自己所学的知识!第四位:高晓松高晓松是网友们都知道的学霸,他是清华大学的硕士,但是在他看来,他就是他们家的文盲,这样的话真的是比较招打的,但是了解之后就会发现,高晓松的话其实也不全错,他的家庭却是都是学霸,他的母亲是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他的父亲是清华大学的教授,舅舅是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科学家,并且还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兼博导,外婆是北航创办人之一,外公更厉害是中国工程和科学院的院士,还是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另外他的外公还是深圳大学的首任校长,怪不得高晓松说在他家中他就属于文盲了。你还知道娱乐圈中谁是学霸吗?快来讲给小编听吧!
【编者按】在美国,文科毕业生很难找工作,这是众所周知却又心照不宣的事实。到底有多难找工作?为什么难以找到工作?很少有相关的研究文章。在最新一期的《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由美国人类学协会主办)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名为“美国人类学研究的危险性”(Academic Precarity in American Anthropology)的文章,两位作者——大卫·普拉策和安妮·阿里森——通过大量的调查,探讨了美国文化人类学专业博士在就业市场上的困境。对90%的文化人类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他们的职业目标都是拥有终生教职,并会为其努力奋斗。但不幸的是,在整个美国,这种职位的空缺极少;2016年,只有不到90个教职岗位;截至撰文前,2017年的空缺教职也只有55个。与此同时,据我们推测,只有16%至21%的博士生能在毕业五年内获得终生教职,哪怕只是在任意一个学院中,可见该职位的稀缺与竞争之激烈。但获得终生教职仍然是大多数文化人类学研究生志之所向,他们的导师也希望他们致力于学术研究,并鼓励他们坚持信念、克服困难,以获得教职为职业目标,尤其是在该领域前沿的名校。其实,人类学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无论是在课程设置、学科方法或教学指导方面,其目标都是培养学者或人类学专业的田野工作者,至少,也是能通过学界嘉奖、知名出版机构的论文及专著证明其学术能力的教师。总而言之,培养目标是终生教职一类的职位。然而,这种雄心壮志的理想对面,是极为不确定的现实,由此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如果说多达80%的人类学研究生最终无法获得一份教职工作,为什么人类学的博士课程几乎专门培养学术型人才,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呢?更多问题接踵而来:从教学上看,持续接收新研究生,并将他们培养为学术型人才,却只有极少人能获得相应的教职岗位,这是否是道德的?人类学的教职工和毕业生们如何理解就业市场上如此普遍的“失败”呢?在漫长而艰苦的人类学训练期间,学生们如何处理未来职业的不确定性?再者,由于职业培训模式的可行性变得越来越不稳定,是否会有什么新的模式将其取代?源起:关于这个问题的对话太少了笔者二人一直在致力于研究这些问题,虽然各自的出发点和立场完全不同。大卫·普拉策(David Platzer),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编者注:世界知名的私立大学,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的人类学博士研究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最后阶段,他没能通过学术界的首次求职考试。而他通过大学朋友的联系,在Adobe公司实习过一段时间,于是接受了Adobe公司的体验研究员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喜欢这份工作,在其中感受到了与同事协作的愉悦,这种合作氛围中也带着一种学术精神。同时他拥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和慷慨的公司福利,这与他之前在研究生学院的紧张情绪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即便如此,他仍然一直都想继续寻求教职岗位。我们的另一位作者,安妮·阿里森(Anne Allison),杜克大学(编者注:世界顶级的研究型大学)文化人类学系的资深教授,也刚好是大卫的母亲,她长期都在处理自己学生面临就业市场时的困境。同时,她在一个关注人类学博士“就业困境”的部门工作,这个部门的教职人员都感受到了该问题的紧迫并积极讨论。在安妮看来,虽然她十分清楚人类学博士生在学术界就业的不确定性,并且她自己也经历了一段焦虑且艰难的任期过程才获得杜克大学这份终生教职,但她非常疑惑——虽然她自己也会建议学生去尝试在非学术领域就业——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匆忙去从事非学术领域的工作,放弃申请博士后或访学教授的职位呢?通过近距离观察大卫的经历,安妮更好地了解了与文化人类学领域相关的劳动力状态。这个过程使她意识到,我们不仅需要更充分地认识学院外的就业途径,还需要考虑,人类学学科难以预料的职业理想可能给受其培训的人带来不利影响。而在公众讨论中,关于这个问题的对话太少了。于是我们决定与人交谈,试图讨论,在只有极少人能实现职业目标的现状之下,为什么人类学学科的这种成功标准(即获得终身教职),得以存续——虽然这其实看起来很正常。正如一个世纪以前,马克斯·韦伯在分析资本主义精神如何侵袭大学系统时所指出的那样,这是一种固有的紧张关系,与学术行业的职业使命及经验是不一致的。为此,我们从职业定位和工作两个方面研究人类学家的专业训练及后来的就业问题。我们对大约50名本研究的参与者进行了短时间访谈,他们中有人类学的终身教员、博士生、在读研究生(即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和几位AAA(美国人类学协会)的工作人员,访谈时间通常持续在30分钟至几个小时。僧多粥少:我们是不是培养了过量的博士?很多教职人员与我们交谈时表示,在他们的经验中,追求人类学的终身教职一直是个不确定的目标。许多学生都被警告过,他们中只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人能有运气获得任职。很多人都将他们获得稳定教职归于运气:一位终身教授将自己的成功完全归因于偶然,因为他所做的研究,包括田野地点和论文主题,都恰好满足了职位要求,才使他获得了这个已任职15年的职位;另一位终身教授曾提交了200份职位申请,而只接受了两次面试,其中一次就是他现在这份已经持续25年的工作;三分之一的教员都是从一所小型文科大学开始教书,再逐渐被调到一所R1大学(研究型大学),这种任职轨迹也需要运气。从这些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获得哪种终生教职,从来都不是一件确定的事情。而在专业训练、田野工作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在求职和经济上的风险一直都存在。其实,即使职位紧缺并不新鲜,AAA的数据显示,如今就业市场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严峻。从总体趋势上看,招聘人数大幅减少,2015年只招聘459人,低于2007年的631人(请注意,这些数字并未按子领域细分,包括访学教员、其它有可能的教职以及终身教授等职位)。与此同时,实际上高校生产的博士生数量却增加了:2015年有558个,而2007年是507个。美国人类学协会统计的2007-2016年教职与博士毕业生数据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博士正在进入就业市场,与我们谈话的大多数人却并不知晓现状的残酷——尽管他们能意识到获得人类学的终生教职是很难的,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过去十年中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具体数据。许多人表示他们希望能获得这些信息,或者打算在未来某个时候去收集这些信息,但实际上,这些信息的缺失让大多数人对拥有终生教职一事的思考都很模糊。也就是说,大家都承认就业市场很困难,却没人对这个问题进行更具体的说明。相比之下,在应用类硕士项目中,就业统计数字在其教学部门触手可及,并且表现出很高的就业率。统计就业数据也是教学部门的核心责任。目前,当被问及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表现如何,以及我们推测的就业数字“16%-21%”这个比率是否能引起共鸣时,只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这一比率从直觉上讲是正确的,或者略高,另一半的人给出了稍微好一点的数据,不过这通常是因为他们自己所在的院系排名很靠前。然而,即使在前沿院系中,教师们也意识到学生认为就业形势非常不稳定,很有危机感。事实上,许多教师都描述了研究生们有就业压力的意识,以及他们对于如何应对的无力感。有几位教师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根本没有接受过就业咨询的培训,甚至没有在学术界之外工作过。“坦白说,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一位名校的终身教授说,“我们很多优秀的学生都没有找到工作,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帮助他们。”求学的焦虑:紧张的职业规划和激烈的就业竞争即使是对当今劳动力市场的危机感持怀疑态度的教师也认识到,现在的研究生们非常焦虑。研究生们自己对这种焦虑表达得很清楚,他们认为紧迫感和不稳定性已经影响了大家在学院里的生活。一位学生表示,这是一种强烈的竞争感,你甚至很难将其区别于愤怒与敌意,在他的同学中,有人觉得每一次与同僚的会面都会有点儿剑拔弩张,甚至在学生休息室里洗咖啡杯时也会如此。其他学生们谈到提高竞争力时,更像是一个达尔文主义者,他们坚持认为竞争关系中不是人人都能存活。正如老师和学生们指出的那样,这种情形会衍生出一种野心勃勃的精神风气,比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传播得还要广。一位教职员感叹道,许多雄心勃勃的研究生在培训初期就将自己塑造成学术界的“个人品牌”,他们通过创建个人网站、定期更新Twitter等,使自己成为特殊领域的“企业家”,而不是知识分子的一员或该领域的相关人士。这种动机引发了一种令部分学者感到厌恶的学科转向,一位终身教授对这种风气感到惋惜,她将学生和青年教师中的这种转向形容为“大逆不道”,她说,仅仅为了找到一份工作而什么都做,何必要来人类学系求学,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不去当一个银行家呢?俄勒冈大学前任人类学终身教授凯伦·凯斯基,也许是最为突出的职业咨询顾问中的一员,他们会帮助学生对整个求职过程进行战略性思考,即便学生们对学术界和人类学带着盲目的妄想。我们的一位受访者意味深长地说,那些还在学习这门学科基本技能的一、二年级研究生,即使只有微薄的生活费,也愿意花费超过每小时200美元的费用来支付就业咨询服务。大家对于就业的焦虑是多么显而易见,而职业中心主义也表现得越来越普遍,这非常令人沮丧。许多博士生在回忆他们第一个学期的课程时,都提到自己在积极地参与学术研讨会,而研讨会论文就成为了他们潜在的出版物,他们极其重视这种可见的学术产物,以丰富个人简历及个人作品集的内容。但又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虽然让自己的简历丰富很重要,但不断为了发表论文而去参与研讨会的这种行为,对深入地去研究某个领域是不利的。学制的分歧:放慢脚步还是赶紧毕业?除了逐渐膨胀的野心,一些教职人员还指出了对学生和学院施加更大压力的结构性因素。一方面,大学和其他机构的奖学金资助已经减少;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对完成学位施加的时间限制变得更加严格。据一位大学教师说,他们学院严格要求所有社会科学的博士候选人要在六年内完成学业,而私营机构也在朝着同样的方向发展。许多教师则认为,在时限上的加急与学术训练的过程是背道而驰的,这是一种太过于市场化的观念,是异常的。由于人类学历来重视对异文化语言的习得,以及与长期调研时间相对应的田野材料,加快田野工作可能会导致研究的不深入。一位教授说:“我一直试图让我的学生放慢脚步。”然而,也有一些教师倾向于减少学生在博士学位上花费的时间。一位受访者,他在学制通常为四年左右的欧洲获得了人类学博士学位,认为美国体系可能想仿效欧洲体系。另一位教师提到,通过鼓励学生思考、创作、表达比人类学期刊内容更有可读性的作品,从而提高培训的“效率”,她注意到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很可能深陷于理论和术语,而在她看来,文本的清晰性和易读性可能是未来训练的方向,而人类学学者和研究生往往缺乏这种特质。她还鼓励学生更快速地在博士培训的环节中“上路”,比如去实践论文写作、研究计划申请、进出田野点及撰写毕业论文——这一切都将有助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并且都对学生们在就业市场、学术界以及任何其他领域有所裨益。总而言之,我们认为教职人员在思考人类学训练的时间长短上确实存在分歧。对有些人来说,研究生在学业上花费的时间太多,会对这个学科的细节感到厌倦,也因此无法发展出更多的技能;对另一些人来说,研究生学习的时间太短,则会过于关心个人的就业问题。其实,对于人类学研究生们来说,无论是否有学术野心,不论是在长期或短期的学制下,他们都会感到时间上的尴尬,总感觉自己做出的研究计划是被迫决定的,只能期望未来的研究能证明其真的行之有效。但如果他们徘徊犹豫,可能他们第一学年就接触到的热门研究会变得不再新鲜。然而,如果他们做田野调查的时间太少,又会觉得自己的田野工作是敷衍了事,不够严谨。他们正面临进退两难的窘境。终生教职:是职业追求还是道德绑架?许多杰出、敬业的学生没有获得终生教职的工作是不争的事实。有位大学教员说她对申请她们学校教职的300多人感到非常震惊,“他们都非常优秀,每个人都应该得到这个职位”,她回忆道。但最后委员会只选择了一位候选人,她非常费劲地试图解释这个人为何比其他人更为特殊。另一位教授观察到,他的一些最亲密和积极参与研究的学生都没有找到工作,说这话的时候他赶紧补充道,“那些获得工作的学生当然也是非常好的。”然而,就像大多数我们研究的参与者一样,他没有提到任何正在采取的措施可以使学生更具竞争力地在学术界工作,或更好地为不同类型的职业做准备,无论是在课程中还是在额外的培训中。那么,如果连前沿院校和学界大牛也难以安置他们学生的工作,那么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可能是结构性的,非常简单,即学术界只有极少的工作机会。但在我们与终生教员的对话中,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对学生面临的职业难题感到非常沮丧,他们更为注意的仍然是让学生在终生教职的岗位上更具竞争力,而不是思考其它替代方案。这也是研究生们自己指出的一个问题,尽管一位终生教员认为她自己也同样“短视”,但她仍然说道:“我们都非常热爱校园,无法想象在学术环境以外的领域生活。”她和其他教员一样,都有不少学生不得不选择一份非学术性的工作。与我们交谈过的大学教员中,有一半人谈论了那些在工业设计、政府、新闻、发展、开发、宣传或高等教育的管理部门等领域工作的学生,有一些人还表示他们为此非常高兴。但是这些学生是如何在这些领域找到工作的,大多数教员表示自己毫无头绪,他们认为这些学生最终是靠自己找到工作的,来自学院和大学的帮助其实非常有限。在很多教职人员看来,终生教职更像是一种个人魅力和喜好的表达:他们在做自己关心和擅长的事情。对于这样想的人来说,一份终生教职的工作是一种志向,也是一种使命。事实上,有些人认为,追求终生教职不是个人选择的问题,而是一种义务或责任,不论是面向人类学学科还是那些人类学所研究的人群,当然,在人类学中,这两者间通常是相通的。一些研究生表示,不论个人成本如何,他们的导师都期望并要求他们能获得终身教职,这是一种从道德和伦理上的自我要求。这种立场有一个极端的例子,一名研究生认为,那些在人类学系探索其它领域职业路径的教职人员,是个人对学科的背叛,甚至是道德败坏的。其他人则表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中,需要或想要在学术界以外寻找工作的话题从未被提出,即使管理者一直在向学院施加压力,希望将职业化要素纳入其课程中。一位博士生回忆说,在经过连续五次在就业市场上的尝试以及四年的兼职之后,她决定去工业领域寻找工作,却收到了一些委员会成员发来具有敌意的电子邮件,指责她对该学科缺乏承诺。过去,她曾试图与教员谈论一直找不到教职工作给她和家人带来的心理压力,但她的导师不愿意介入。同时,委员会则坚持说她的学术能力非常强,只要长久坚持就能寻找到教职。现在,她已经在科技行业工作两年,而那些她曾经认为是朋友的大学导师们已经不再回复她的邮件。许多研究生表示,虽然在学术界以外就业并不是那么严重的禁忌,但这的确是一个很少与导师们谈到的话题。职业前景或者就业市场的现实状况会被视为是粗鄙的话题,并不值得投入像讨论哲学、人类学理论或民族志议题那样的精力去讨论,也不应获得热切的关注。然而,另一些教员却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是学生自己不愿意考虑学术界以外的工作,并且坚持将精力投入到各种研讨会和学术资源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园研究生教育:是专业训练还是“庞氏骗局”?在批判整个学科生产过量的、无法被任职的博士生这个问题上,一位教授称整个教学系统为“掠夺性的”。他谴责道:“是我们的自私自利让我们不愿意教学生做一些别的事情,而让他们一直在做和我们相同的事情。”另一位人类学教授则称人类学为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在这位资深教授看来,录用研究生并以一个极少人能完成的虚幻的职业梦想去鼓励他们是不道德的。“我们自以为这是一份崇高的使命,让学生在不得不回到他们的现实生活前,至少去为此追寻八九年的时间。”而他的提议则是完全放弃人类学研究生教育。少数人类学教授也表示他们听过类似的建议,并且不情愿地表达自己也持有相同立场。有些受访者则思考到了其它层面,他们认为教师在教学、教学辅助、研究助理等方面赤裸裸地利用研究生的劳动力。一位终身教授说,教师们是研究生教育的既得利益者,他们维系研究生教育,鼓励追求教职,是因为这使得他们可以教授他们喜欢的课程,并开展小型研讨会。还有几位教授指出,研究生教育使得他们随时可以获得助教,也可以减轻一些单调乏味的评分文件,以及与本科生合作的时间。以终身教职为目标的路径中,也鼓励学生以最低工资去做一些边缘性的、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以获得所谓经验,而这些经验可以使学生在求职市场上更有优势。其实,这些工作任务不论是以教师们组织、编稿、研究背景指导的监督会议或哪种形式,可能都是一种利用的借口。除此之外,在激烈的求职市场竞争中,毕业生们对推荐信的需求更强化了这种提供劳动力和时间的关系。虽然公然的利用情景很少见,但至少在调查中,我们听到了比预期更频繁的关于这个主题的微妙提及,不论是明示还是含蓄的提及,教师们可能的确在利用研究生的劳动力,更不用说一再被提及的兼职工作。回到上文中我们讨论的人类学研究生在学制长短上进退两难的窘境,有几位教师还暗示他们的同事存在故意拖延学生论文时间的行为,其实也是因为上述原因,他们一直告诉学生,这是为了生产高质量的研究,但实际上,他们最终是为了确保自己作为知名学者光明的前途。就业市场:由热爱的学科陷入求职的困境同我们交谈过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都表示求职的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令人深感沮丧。许多人都描述道,他们无休止地申请工作,不断地接电话并准备面试(无论是通过AAAs、Skype,还是访学),同时,他们还要提交进一步的博士后申请或一年期的职位,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必须保持理智,做万全准备,让答辩委员会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满意。这个过程令人筋疲力尽,不论是身体上、心理上还是这当中的一切。我们还听到了几个在这种压力之下关于婚姻和亲密关系的故事,尤其那些年轻的父母,他们因为整个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而备受煎熬。一位博士生回忆起自己的一次“情绪过山车”,他说自己在秋季申请职位时感到非常乐观,而在冬天遭到拒绝或没有回应后又感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接着在春季收到一两个回应后又激动得发抖。另一位博士生也哀叹道,在他的同学中,关于求职过程中如神经质般的分裂感和终日揣测已经成为了所有人都在讨论的问题,即便是他们聚会的派对上,也在聊这个话题。还有一位博士生,她对整个求职过程中彻头彻尾的不安全感和无助感深深叹息,她申请了许多个访学的职位,却不知道对方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很难做出相应的准备,她说自己体验到一种强烈的绝望感,以及深深的自我怀疑,因为她发现自己无法在曾经作为决胜者进入的领域成功获得一个职位。几乎所有我们的研究生受访者都表示,获得终生教职是他们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时的目标,而且这种目标被视为选择博士项目时理所当然的愿望。大多数人都承认,这样的愿望也是他们自己的理想,并不是教师们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受到自己对人类学学科的热情所驱使。一位博士生非常强烈地描述了她对田野工作和人类学研究的热爱,她表示自己愿意接受任何一种学术职位,包括在欧洲或中东的研究机构,并为此持续地寻找机会,然而,她无休止地申请都没有得到反馈,这种徒劳感逐渐让她感到失望。另一位受访者则说,是人类学的与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在支持着他。即使他现在做着一份不稳定的、薪资微薄的助理工作,也比他在求学于人类学之前,在公司有着一个高薪的职位更为充实,不论要耗费多少个人成本,他也不愿意再回到之前的角色。事实上,这位最近刚取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生表示,如果有人需要,他愿意成为他人终生的研究助理。他宁愿在研究机构里作为研究员而工作,也不愿意去社会上工作。还有一位乐于成为人类学家的博士生,他的理由是不知道自己还合适做什么其它的事情。经历了求职市场上连续的失败后,他离自己最初学习人类学的雄心壮志已经越来越远了。另一位博士生也透露,自己已经很难回忆起当初为什么要克服那么艰难的过程来学习人类学了,甚至在回顾时会有点怀疑这个过程是否值得。
全球十大超完美的“天才”男神:抖森上榜,最后一位精通四国语言1.詹姆斯·弗兰科詹姆斯·弗兰科,1978年4月19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图,美国电影演员、导演、教师、作家、艺术家。“受到过奥斯卡肯定”已不足以用来形容詹姆斯·弗兰科,他不仅是演员,也是编剧、导演、花花公子专栏作家、艺术家、大学导师、准耶鲁博士,更是一位不从潮流的别样风格偶像。真的是一位超完美的“天才”男神!詹姆斯·弗兰科是金球喜剧影帝,也是数学天才,花2年时间完成学业,陆续拿下哥伦比亚大学的写作课程、纽约大学电影制作课程、布鲁克林学院小说创作课程,以及沃伦威尔逊学院的诗歌写作课程等4个硕士学位,最后在耶鲁大学拿到英文博士学位。2.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约瑟夫·高登-莱维特,1981年2月17日出生于美国加州洛杉矶,美国演员。雅痞、侠盗、罗宾、囧囧侠,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的绰号真的太多了。他一脸无辜的笑是秒杀女影迷的卖萌杀器;他玩儿转音乐电台、平面设计、甚至给电影当制片人的才艺,更让男屌丝都顶礼膜拜。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曾在常春藤名校哥伦比亚大学读书,主修文史,还自学法文,拥有语文长才,还支持女权,是好莱坞的文青男神。3.汤姆·希德勒斯顿(抖森)汤姆·希德勒斯顿,1981年2月9日生于英国伦敦,英国电影、电视广播及舞台剧演员。汤姆·希德勒斯顿相貌英俊、高挑优雅、举止得体、学识渊博,还热爱文学,甚至会说流利的希腊语。汤姆的声线清澈,充满戏剧张力,口音漂亮。汤姆·希德勒斯顿曾就读于英国贵族学校伊顿中学,毕业后进入剑桥大学攻读古典文学。因为喜欢表演,他后来在皇家戏剧艺术学院拿到硕士学位。抖森,这个昵称源于汤姆·希德勒斯顿名字的连读谐音,此外他还有石墩儿、软妹、糖豆森这些外号,都源自粉丝对他的爱称,这些昵称也有共同特点——卖萌。4.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1976年7月19日出生于英国伦敦,英国演员、制片人。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漂亮男孩”。他唇线明显,鼻子有点朝天,颧骨高耸,眼珠的颜色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头发浓密,有着低沉且富有磁性的嗓音。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曾经出演过很多天才角色,现实中的他也很聪明,出身于伊顿中学的他没有就读剑桥、牛津,反而跑去西藏学习一年藏文,又进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戏剧系,再一并拿下伦敦音乐与戏剧艺术学院的硕士学位。5.王力宏王力宏,1976年5月17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罗切斯特,祖籍浙江义乌;华语流行乐男歌手、音乐制作人、演员、导演;拥有威廉姆斯大学和伯克利音乐学院双荣誉博士的学历。从最初的优质偶像到创作才子再到带领Chinked-out风潮,王力宏不仅给歌迷带来富有创意的音乐,而且还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音乐天空。由于从小就受到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耳濡目染,因此王力宏的音乐具有不可替代的多元性,各种风格的歌曲在他的专辑中都有出现。他曾就读的威廉斯学院是美国文理大学中排名第一的知名学府。在校期间,他主修音乐与亚洲研究,还拿到了荣誉博士学位。不仅如此,他还拥有美国柏克莱音乐学院的硕士学位,真是才貌双全。6.吴彦祖吴彦祖,1974年9月30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祖籍上海,华语影视男演员、导演,毕业于美国俄勒冈大学。吴彦祖外形帅气阳光、演技出挑,从小习武的他在很多动作片里都有过出色表现。不论是主角配角、正派反派或是亦正亦邪,吴彦祖都愿意尝试,能够胜任每个内心丰富的角色。吴彦祖不轻易被定型,不仅戏路更加宽广,也让观众对他一直保有一定的新鲜感。吴彦祖毕业于美国俄勒冈大学建筑学系。在大陆综艺节目漂亮的房子中,他为蒙古设计的草原星空图书馆木兰坊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实力,还入围了被称为建筑界奥斯卡的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奖。7.赵又廷赵又廷,1984年9月25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华语影视男演员,毕业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赵又廷沉稳持重,他面庞帅气、轮廓硬朗、线条分明,更加衬托赵又廷而立之年的坚毅果敢和责任担当。赵又廷眼眸深邃、目光穿透,展现成熟男人难以抗拒的吸引力。赵又廷成为演员前,他曾就读于世界级名校维多利亚大学,蔡康永曾夸他智商高又口才好。哪怕不演戏,他在其他方面应该也能取得不错的成就。8.彭于晏彭于晏,1982年3月24日出生于台湾澎湖,中国台湾影视男演员、歌手。没有什么人是天生的强大,只不过被逼到墙角,不得不去强大。就像彭于晏,一个妥妥的小胖子逆袭成为妥妥的实力派巨星,就是被逼到墙角后强逼着自己强大。彭于晏13岁跟着家人移民加拿大,后来进入加拿大五大名校之一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主修经济。他的外语能力超棒,虽然平时看起来像个调皮的小男孩,其实是个高智商型男。9.宋仲基宋仲基,1985年9月19日出生于韩国大田广域市,韩国演员、主持人。宋仲基作为男人非常有魅力,长相帅气、形象积极明朗、充满男性美,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他演戏时会用眼神、表情来对话,通过眼神就能将内心情感表现出来。宋仲基从南韩名校成均馆大学毕业,在校期间还是成大校草,并担任过新闻放送社的社长,曾在智力比赛节目中以替补身份上场,一举拿下亚军。10.玉泽演玉泽演,1988年12月27日出生于韩国首尔。韩国男子偶像组合2PM成员。歌手、演员、主持人、模特、文化品牌CEO。玉泽演是出名的高学历高智商偶像,而且率真的他对于很多事情都会仗义执言,也被媒体评论为有勇气有信念的人。玉泽演,这位野兽派偶像外型满分,智商也超高,TOEIC满分的成绩让他能够轻松与国际粉丝交流。他曾用流利的英语和超模Miranda Kerr交流,西班牙文、中文和日文也很强。精通四国语言,除此之外,他还考上了韩国名校高句丽大学国际金融系。
整理了一些娱乐圈的那些高学历明星,我想说像吴彦祖,张国荣,宋仲基,莫文蔚这种又有才华,长的还好看,关键是还是学霸的这种人,简直太赞了!明明可以靠脸,却非要靠才华,让我们这种有小颜小才的普通人怎么混!莫文蔚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影视歌三栖明星,多才多艺,我们这代人鲜少有不会唱她的歌的,可以说她的歌陪伴了我们的青春期。王力宏已经当了爸爸的歌手王力宏也是个彻彻底底的学霸!不仅是音乐制作人,还是演员、导演,拥有威廉姆斯大学和伯克利音乐学院双荣誉博士的学历。江疏影江疏影不仅是科班出身,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她,在毕业之后出过深造获得英国东英格利亚大学传媒经济学硕士学位。这与很多国内一线明星相比,学历也是能拿的出手的!林志玲林志玲,我们的女神,本科是在多伦多大学就读,主修西方美术史和经济学,硕士是在多伦多大学西洋美术史研究所。不仅有貌,更有才,这样的女人谁不喜欢,某某某,还不快行动起来!吴彦祖吴彦祖,电影演员,生于旧金山,长大于加州,祖籍上海,毕业于美国俄勒冈大学建筑学系。妥妥的男神一枚,每部作品都堪称经典,型貌俱佳!张国荣毕业于英国里兹大学纺织系。1956年9月12日出生于香港,家中排行第十,也是最小的孩子,故有小名“十仔”。父亲为香港著名洋服店的裁缝兼老板张活海,曾为好莱坞影星马龙-白兰度、加利-格兰特等定做衣服。张国荣少年时独身赴英国留学,爱好时装设计的他考入英国里兹大学就读纺织专业,后因父亲病重辍学返港。喻恩泰大家一定还记得《武林外传》中的那个“吕秀才”,估计在当今娱乐圈中,学历最高的就是他了。别人都是个本科毕业,或者出国留学,好一点的拿到硕士,但是我们的“吕秀才”就不一样了!博士!还是三个博士学位!喻恩泰,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学、导演学双学位博士,上海戏剧学院导演学博士。2002年,作为上戏交换生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并获全额奖学金,霸气侧漏啊!在《武林外传》收视率爆表之后,他还是选择回去继续攻读学业,值得敬佩!看过喻恩泰一个节目,与国外评委面对面的交流,毫无压力,那一口流利的英语diao到不行!不知道现在那些小鲜肉,都是什么学历,你知道吗?
近日,百度研究院再次迎来一位世界级科学家——著名的计算机和大数据理论领域专家、前密西西比大学校长、计算机教育界知名人士Jeffrey Vitter,他将加入百度研究院顾问委员会,助力百度研究院在前瞻性研究方面进行更前沿、更深远的布局。同时,美国俄勒冈大学教授窦德景也加盟百度研究院,担任大数据实验室主任。作为国际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和大数据专家,Jeffrey Vitter师从于1974年图灵奖获得者Donald Knut,在数据科学方面,特别是处理、压缩和传递大量信息的算法方面,拥有丰硕成果。他曾当选为古根海姆基金会、美国国家发明学会、美国科学促进会、计算机协会和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等科研机构的会员,也是国家科学基金会总统青年研究员、富布赖特学者和IBM教师发展奖获得者。除了科研方面的成就外,Jeffrey Vitter也是一位出色的教学管理者,拥有39年的教学和研究经验。他曾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担任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第17任校长,并先后在包括布朗大学、杜克大学、普渡大学、堪萨斯大学在内的美国著名高校担任教学和领导职务。百度研究院是百度旗下聚焦于人工智能前瞻基础研究、探索技术前沿方向的高端科研团队。百度研究院顾问委员会成立于2018年,被称为百度研究院的“智囊”。目前,百度研究院顾问委员会已有AT&T和贝尔实验室前副总裁及首席科学家David Belanger,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终身教授、计算机视觉领域顶级科学家David Forsyth,著名的计算语言学专家Mark Liberman,明尼苏达大学终身教授、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KDD)领域的最高技术荣誉ACM SIGKDD 创新奖得主Vipin Kumar,量子密码学的共同发明者之一、牛津大学终身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量子技术中心主任Artur Konrad Ekert等国际知名科学家加入。此次Jeffrey Vitter的加入,将为百度研究院在大数据研究方面带来更加前沿的科研实力,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更好地结合,并再次将百度研究院的前瞻性研究提升到新的高度。百度研究院由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博士兼任院长,下设大数据实验室(BDL)、商业智能实验室 (BIL)、认知计算实验室(CCL)、深度学习实验室(IDL)、量子计算研究所(IQC)、机器人与自动驾驶实验室(RAL)和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SVAIL)七大实验室,汇聚包括Kenneth Ward Church、段润尧、郭国栋、黄亮、李平、熊辉、杨睿刚等AI领域的世界级科学家。
张紫宁在近期的一则采访中称自己修了双学位“电编后期”专业,而这个专业跟她之前所学的音乐学专业(民族声乐)没有半毛钱关系。张紫宁称之所以会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她很喜欢看综艺,然后她很好奇那些综艺是怎么剪出来的。张紫宁还说除了必要的作业之外,她经常剪视频,就是一开始剪就停不下来的那种。对于自己选择修双学位,张紫宁称这是她勇敢地做一次疯狂的决定,不会后悔,很开心。张紫宁自2018年参加女团竞演节目《创造101》,最终以第7名的成绩获得出道资格,成为“火箭少女101”团队的一员。相比很多同龄人,张紫宁的的事业已是顺风顺水,但她依然没有放弃努力,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 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其实在娱乐圈还有很多明星,不仅在事业上获得成功,而且在学业上也取得了让无数人遥不可及的成绩,每年都会成为众多高考生的励志榜样。凭借《康熙来了》而走红的蔡康永,其幽默犀利的主持风格让他红遍两岸三地,大家众所周知的是蔡康永出身豪门,但不知道的却是蔡康永拥有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双学位硕士头衔。林志玲被称之为“台湾第一美女”,多年来在华人世界的人气很高,一举一动都能引起媒体和网友的关注。而在林志玲出众的外表下,还有一个高智商的头脑,林志玲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经济学和东洋美术的双学位。TVB艺人郭羡妮可能很多人不熟悉这个名字,但看过《寻秦记》的人都知道,项少龙现代社会的女友秦青以及秦国才女琴清,其扮演者就是郭羡妮,虽然郭羡妮在内地人气不高,但是她却拥有加拿大温哥华西蒙弗雷泽大学的工商管理和心理学双学位。王力宏作为华语乐坛实力偶像的代表,不仅人长得帅气,而且才华横溢,精通各种乐器,多种语言。而且王力宏还是不折不扣的学霸,拥有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双学位硕士,同时还有威廉姆斯大学和伯克利音乐学院双荣誉博士的学历,这样的资历让王力宏在乐坛独树一帜。一部《武林外传》让喻恩泰红遍大江南北,他在剧中饰演的文弱书生吕秀才成为家喻户晓的荧幕形象。而走红后的喻恩泰并没有继续演艺事业,而是继续攻读学位,终于他获得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学、导演学双学位博士、上海戏剧学院导演学博士,是华人娱乐圈中学历最高的一位。以上几位都是娱乐圈获得双学位的明星,其实娱乐圈还有很多艺人虽没有获得双学位,但其就读的名校也会让人望其顶背。比如莫文蔚毕业于英国百年名校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李治廷毕业于世界顶尖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吴彦祖则毕业于美国俄勒冈大学,这是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著名公立大学之一……很多艺人在事业遇到瓶颈时就会转而去学习,学成归来继而迎来事业第二春,学海无涯,能学一点是一点,不知道看完这么多的明星学历,你有什么感受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