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5日,不死心的我从公司宿舍搬了出来,开始了边工作边考研的二战之旅。那时候,天气还是很炎热的,租的公寓墙比较薄,因此睡醒之后,身上都是湿漉漉的,就这样熬过了炎热的夏天。记得最清的一件事就是,搬进公寓的那段时间,房间内虫子比较多,加之睡眠不足,双脚的拇指肿了很高,有时候走路脚都是疼的,不过还好,现在恢复了。图片来自网络整个考研的过程真的很辛苦,考研复习时间都是在正常工作之外的时间进行的,好的一点就是工作很有规律,自己有完整的周末时间可以用来复习。最终,结果是好的,也如愿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整个备考的过程给我最深的体验就是:如果复习累了的话,稍眯一会,复习效率会很高。现在回头看备考的整个过程,要说自己的收获的话,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时间管理,充分利用零碎时间;懂得坚持,困了,烦了,眯一会,不多,10分钟,就又会斗志满满;学习方法,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搜索信息的能力。图片lai'zi'wang'luo如今,读研也快有一年的时间了,又结识了一群和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平时会一起去外面玩,一起学习之类的;接触或见识了许多大牛,还有那种偶尔和院士在电梯相遇的惊喜;对于不会的问题,可以和导师或者博士讨论,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现场听诺奖得主的报告(虽然我一次也没参加过^_^),自己也有很多做学术报告的机会……关于考研,我没有后悔过,感觉这是一个培养综合能力的过程,对于每一次合适的机会都会全力准备。也许正如一个师兄说的那样:“这个阶段,除了学术能力之外,你也要成为一个演说家”。当然了这个演说家不是指说话巧舌如簧,而是你要具备很强的沟通能力。
距离初试结束已经有一段日子了,相信不少同学已经开始畅想自己的研究生生活,那么读研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针对这个问题,学姐咨询了身边的几个朋友,我发现,不同的读研生活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同的读研目的来决定的。而读研目的总结下来无非也就两种:1、学术派:为了深入学习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2、实用派:为了找工作时能有更高的文凭那么今天学姐就结合朋友们的分享以及自己的读研经验跟大家谈谈研究生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吧。part 1:研究生的日常1号学姐坐标:济南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校里好的课实在是很多,学界大佬的讲座也很多,基本上除了上必修专业课之外,剩下的时间都在蹭课或者听讲座。下午的话一般会在图书馆里看书或者抱着电脑出去坐坐写些东西,我们这个专业需要很大的阅读量以及比较硬的笔头。经过研究生一年级大量的阅读积累和专业课学习后,研二会被建议写一写文学批评以及发一些论文,但很幸运这些都是我的乐趣所在。周末或者节假日的话会看看电影或者走出去深入了解一下济南这座城市。研究生一年级就已经定好了毕业论文的选题,所以毕业论文也在缓慢进行中。但总体来说,是不紧不慢又能让生活过得很充实的那种节奏,我很喜欢。读研感想与收获:因为我是从普通二本人考进985的,前后差距蛮大,所以进来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普通学校和好学校的资源、平台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身边的同学也和从前不同,大家都是专业基础扎实,但平时又很会玩的那种,可能也就是效率会比较高吧。一开始我会有一些压力,但后来发现和这些老师同学们待在一起,自己也会提升的很快。最大的收获就是眼界开阔了,保持住了读书的状态,确定了搞科研不会给自己造成太大的压力,所以以后可能会选择读博吧。2号学长坐标:上海专业新闻传播学我导对我们基本采取放养政策,平时不太管我们,当初我就是因为这个才选这位老师的。而且这个老师也比较鼓励我们出去实践,所以我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在外面实习上。魔都嘛,只要你肯吃苦,我们这个专业的实习遍地都是,一个学期下来,我自认为还是积攒了不少经验。剩下的时间基本就平分给了专业课学习和发展爱好上面。因为本科的时候学的就是新闻,所以我比较喜欢摄影,周末我会提着相机到处去走走,准备在毕业之前能拍到上海更多的面。读研感想与收获:我觉得研究生生活过成什么样主要还是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和导师。——是要边读边积累工作经验还是要专心搞学术这个定位要在选导师之前就想好,然后选择相应风格的导师。我现在这样挺好的,工作经验和文凭双丰收,但是压力同时也很大,因为课堂报告,学期论文什么的都不能糊弄。所以读研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磨练的阶段,但是如果辛苦三年我可以同时得到工作经验、硕士文凭,并且还发展了自己的爱好,我觉得还是很值得的。3号学长坐标:大连专业:无机化学每天的生活基本就是泡实验室,食堂吃饭,寝室睡觉三点一线。重复一些技术性的工作,在导师的项目里跟在导师以及师哥师姐后面屁颠屁颠跟着学。第一个暑假没有回家,留校做项目,并且一个假期下来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觉得有一点挫败,又有一点委屈,但是最后成果出来的时候我们导师高兴得像个小孩似的,我也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这绝对是我2018年的高光时刻。读研感想与收获:最大的感想还是不后悔吧。手里要做的事情又多又难,之前从来没想过自己的抗压能力这么强。另外就是自己变得更加细心和理智了,一开始的时候总是犯错,但是导师和学姐学长们人都很好,有耐心,所以我也就很快适应了组里工作的节奏。以后读不读博不好说,但是也会认真做好当下手头的每一件事,给研究生生涯一个好的交代吧。part 2:导师怎么选?研究生的生活也许不想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但一定也不会是一些人想象中的那样刻板和无聊。研究生生活过成什么样的第一尺度,就是你自己的定位选择。是要继续读博深入科研,还是尽快毕业找工作,不同的目的,决定了你应该选择什么风格的导师,也决定了你不同的生活方式。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有没有发现,学姐的三个朋友都在聊天中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导师。其实导师正是你的研究生生活质量的第二个重要尺度。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生被导师压迫到自杀的程度。很不幸,昨天这样的悲剧又一次重演,同济大学一条年轻的生命又离开了我们。其实这些不幸的背后,都有着相似的导火索,那就是导师的压迫。文科类专业这样的现象还不是很严重,理工科类的学生们就常常会变成导师的“廉价工”。这种导师跟上面学姐朋友提到的那种自愿进项目学习提升自己完全不属于同一个范畴,更近似于把你当成廉价劳动力而不是学生或是合作伙伴,并没有起码的尊重。比如去年把手下博士逼到自杀的女导师,她要求那名博士做的事情就远远超越了科研工作的范畴。所以,以怎样的标准去选择一个跟自己更合拍的导师就成为了你研究生生活将会过成什么样,你有没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最关键的要素了。首先你要做的,肯定是全方位搜罗这些导师的信息,对这些老师形成一个基本的了解。先做完这一步的筛选,才能开始发邮件进行沟通,一般来说,获取导师信息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找到该专业直系师哥师姐,从他们那里获取这些导师的信息,这是能够了解到这些导师信息的最佳途径。2、 学校贴吧和论坛里搜索这个老师的名字,很多老师都会同时上本科生的课程,贴吧和论坛里的吐槽或是赞叹一般来讲比较真实3、 很多学校现在是双选制度,选导师之前会有一个导师见面会,这个见面会上你要发挥自己察言观色的本领,从每个老师的发言当中对这个老师的性格做出一个预估接着,你应该对自己理想状态的研究生生活做出一个明确的定位。——是要好好学习搞科研,还是外出实习拿经验,对这个层面进行思考后,选择研究领域和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相对应,严格程度也符合自己预期的老师。这样一来,你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掉到“无良老师”的坑里,在研究生生活中行使自己的自主权啦。其实读研有可能就已经是很多人学生生涯的最后一站了。所以我们应当珍惜这最后的一段宝贵时光,无论是要找到自己热爱的事,发现自己未来更多的可能性,还是要为自己的工作搭一个更高的跳板……我们至少做到——不虚度2019的小伙伴们在半年后也会迎来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迎接,应该怎样去规划这三年……其实现在,已经可以准备了。
经过笔者的调查发现,每年报考在职研究生的人数一直在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其中有很多人甚至对于在职研究生并不怎么了解。为此,笔者就给大家看一下过来人对于在职读研是什么样的感受。先来了解下在职读研需要做哪些准备?1、学费这是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因为相对于普通读研,在职读研的学费要高一些,所以要考虑这笔学费是否会对生活造成影响,一般情况下,这个问题应该不大,因为大部分考生都是有稳定工作的。2、备考如果是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则需要参加全国的联考和院校的复试,对于在职人员来说,由于离开课堂多年,最大的挑战是对应试的生疏,笔上能力的生疏,英语能力的缺乏,数学思维的生疏等。如果是打算自学备考的话,则需要以前准备了,当然如果是打算报考辅导班的话,就要抓紧时间尽早报考辅导班了。如果是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话,相对来说要简单一点,在入学前不需要参加考试,只需要将资料提交至院校审核,审核听过即可,但是如果想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则需要参加申硕考试,考试虽然简单,但是也需要大家认真对待。3、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平衡当学员成功入学之后,最难的是要打破原来的生活节奏,因为上课会占用大量的业余时间,所以不得不对自己的时间进行重新调整,这对家庭、朋友以及已经形成的社会圈等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持续2-3年的时间,所以如何做好平衡,是大家需要考虑的。接下来,看一下过来人在职读研是怎样的的一种感受?根据笔者的调查,不同的人都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具体看下面介绍:1、好的方面①可以认识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学,重新打造MBA朋友圈生活模式⑼②懂得越多,越感觉不足。③见识各行各业牛人越多,越感觉谦虚。④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打破已经固化的思维模式。2、不好的一面①时间老觉得不够。②毕业很多年后,晚上还要做作业。③上课较难集中精神,经常被公事私事电话或者邮件打扰。④周末不能陪家人,不能混社交圈,拍拖时间也会压缩。读完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对于在职读研已经有了更深的了解,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知识,还请关注本百家号其他相关知识
可能现在已经有很多研一新生已经开学,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生活,但相信绝大多数的研一新生目前还处于一种官网的状态,还处于一种摸索的状态,不知道该怎样安排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所以必然会有学生去积极地主动出击,和自己的导师,和自己恩施的研究生学姐学长一起交流一些关于读研的心得,从中也能够获得一定的启发性帮助,这样也能够一定程度上给予自己一个大致正确的方向。可与此同时,我们研一新生更应该注重的是教训,这才是完善我们研究生规划的重要一环。因此研一新生请看过来,听听已经毕业学姐学长的一些感悟,这些事情你得知道。或许你会吐槽到,已经听到太多关于所谓学姐学长的经验教训了,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甚至这些经验教训都难以引起你的注意力了,可是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往往这些已经毕业的学姐学长一定会有着他们的遗憾和成就,可正是这些往往能够给予我看刚刚迈入研究生生活的研一新生一定的指导意义,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喜讯教训,少走弯路,更加完善自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觉得学术成果可有可无,虽然其不可能影响你正常的毕业,不能影响你研究生生活的质量,但是其一定会影响你的就业。不管你是双非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还是双一流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在衡量高校档次之后,用人单位一定hi衡量每一个前来应聘的毕业生,而衡量你的标准就是你的科研成果了,这是首当其冲的。如果你能够在这方面有很亮眼的表现,那么很大程度上你就能够获得用人单位的首肯,你就能够更轻松地找到工作,你就能够在众多优质的工作机会中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可是一旦学术成果成为你的短板时,那么这些就都很有可能全丢失了。此外,一定要明白想获得导师更多,更直接,更有价值的帮助,你自己一定要先动起来。或许我们都觉得导师一定会帮助我们的,毕竟我们是导师为数不多的学生,所以不用我们自己去着急,有好事时导师一定会想着我们的,可殊不知这是完全错误的,导师是不可能做到那么极致的,导师的资源是有限的,导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只有当你自己努力时,当你自己更主动时,当你自己更向前冲时,你才能够获得导师更多的帮助,因为导师知道实现目标应该要完成那些工作,能够有针对性的帮你,所以读研时一定要自己对自己负责。总之,时间飞逝,现在的你还是研一新生,但是相信我们很快也将面临毕业,到那时如果你还是碌碌无为的,还是在原点踏步,那剩下的可能就是后悔了。
我的妹妹阿华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终于从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考到了自己理想的985院校攻读研究生。她本来计划着研究生继续努力学习,希望可以在研究生期间自己的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毕业后可以实现这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进入学校将近一个月后,他发现自己憧憬的美好研究生生活和自己的学习规划都与实际发生了很大的差别,导致他不知道该如何做选择,不知道该继续按照原计划进行,还是要重新一步步摸索着来。相信很多研究生,尤其是研一的学生,都和阿华有一样的感触。研究生与本科有很大的差别,比如说上课的方式,考试的内容和方式,或者是与导师的相处模式。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适应研究生生活,度过研究生生涯并顺利毕业呢?已经毕业的学姐建议,这三个“改变”一定要做到,定能出色毕业!01 改变学习方法在大学中,主要的学习方式是老师讲,我们听,我们学。上课时我们有自己的课本,听课时我们也要做一定的笔记,考试前根据重点去复习。而研究生上课是没有课本的,做笔记有可能我们也不知道该记哪些。研究生的上课的模式多种多样,有可能突然间,老师谈到某个话题就让同学们讨论,又或者是让学生去轮流去讲课等等。因此我们要改变学习方法,我们应该学会思考,学会推理,学会判断,学会多角度去看待问题,要敢于有批判性的思维,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02 改变思维方式研究生,我们要重视逻辑思维,学会科学思维。我们要了解并且探究事物的起源,一个课题为什么这么做,它是如何去做的,以及它能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都是做学术方面需要考虑清楚的事情。有了逻辑思维,我们的课题就有了一定的连贯性,才能更好及更有动力的完成。有了科学的思维,我们才能科学的提出观点,更好的从事学术研究。03 改变与老师的关系研究生期间,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不仅仅是师生的关系,还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很多学生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师指导学生课题的完成,论文的写作等等,而学生表现的优劣,课题完成的好坏,论文发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仕途。学生与老师之间是一种互利共赢的状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如果研究生期间受到老师的严厉的批评或指责,我们可以换位思考,站在老师的角度去想一下,或许就豁然开朗。研究生与本科大不相同,我们要从改变开始,相信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改变,我们能更好的去适应研究生生活并取得不菲的成果,认识自我并且学到很多东西,为我们的将来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申请季已经开始,不少同学有前往英国留学的想法,但是出于各种原因还在犹豫不决。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些英国读研的课堂体验,同学们有没有对英国留学读研更动心一点呢?我们先来看看英国的研究生学制。英国的研究生总体上分为教学型(taught programmes)和研究型(research programmes)。我们常规意义上理解的研究生学位都属于教学型。最常见的就是MA(Master of Arts)和MSc(Master of Science)。不同的研究方向叫pathways,申请者可以在多个pathways list中选择自己侧重的研究方向。如果不确定的话,还有一个“open pathways”——没有具体的研究方向,选课的时候也非常freestyle。研究型项目常见的有MPhil(Master of Philosophy)和MScR(Master of Science by Research),这些项目对学生的培养从课程设置到最终论文考核都更偏重学术,相当于为读PhD打基础。英国的研究生full-time是一年学制,part-time可以是两年或三年,应该是世界上研究生学时最短的了。可能正因为此,每年到英国读研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其中也包括工作多年之后来英国进修的职场人士,拿出一年时间给自己充充电、放放假(from work),又能充分感受异国文化和不同的教育体验,超级合适啊!英国的课堂超级重视学生的engagement(参与度),想在这边默默无闻地找个角落安静地做个美男子是行不通的,根本躲不过,必须要engage & contribute。学生除了积极参与,只能积极参与。学生们经常被英国老师巧妙的课堂活动设计所折服。这边的教师有一个motto:Furniture is the main barriers, not the student number. ——空间只要耍得开,什么都不是问题。分组讨论基本上是这边课堂的必备环节,非常能够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同一般概念的分组不同的是,这边的小组是动态的。比如教师会给小组内的学生1-5编号,一轮讨论结束后,教师会让所有相同号码的学生坐到一起成立新组,新的小组混合着来自不同组、不同观点的学生,再进行一轮讨论、争辩、交流。或者课程中间,教师突然说,某某同学你坐到隔壁组里去,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给隔壁组同学解释一下。所以不积极参与很难在课堂上survive,每个人都有可能突然成为主角。在英国高校还有一个很直接的“视觉”感受就是多元和包容。校园里到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观点的人融合在一起,“强制”地塑造着你的包容性。英国特别强调学术研究中的ethical issues。不管多么小规模的、即使是课堂作业的小活动,只要涉及到跟人打交道,研究者必须要全面考虑,避免在问题设置、访谈对话中出现任何有偏见性、歧视性、引导性、狭隘性的内容。比如性别概念中的gender fluid(有的翻译为流性人,有的翻译为酷儿),指的就是不希望被定性为单一的男或女,这种情况在英国越来越普遍。是不是觉得英国的教育体验和国内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呢?如果你也想来英国读研,感受英国课堂的魅力,现在可就要开始着手准备了哦!留学必看:英国一年制硕士真的不受认可吗?了解一下,英国留学一年费用概览英国20大「坑人」大学,挂科率遥遥领先!
山川灵秀,人文荟萃,山东自古多贤。人生乃是一种冒险。一不留神,选择读研的时候面临一种纠结,因为在高校榜上,可能会看到了沧桑的山东大学。百廿春秋,风骨是否是当年?山东大学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山东大学的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了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驰援武汉“四大王炸”医疗队之一的“东齐鲁”就出自这里。山大现在还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15所非隶属附属医院。山东大学历史悠久,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红楼绿树,莘莘逾万青衫,学府立东天。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山东大学曾在青岛办学时期创造辉煌,奠定了“文史见长”的学术特色,闻一多、沈从文、梁实秋、老舍等人文学者都曾任教于此,以及像《文史哲》这样备受关注的学术阵地。最辉煌的时刻,莫过于史学的“八马同槽”与文学的“冯陆高萧”,江湖上的十二位文史宗师同聚一座高校,这个绝无仅有的传奇,总是被天南海北的山大人所津津乐道。山大主办的《文史哲》杂志,被誉为“高等学校文科学报之王”。很多人吐槽山大的“老气”,这可能得从专业上来分析了。在全国高校考古江湖中,北大、山大、吉大、西北大学、川大仿佛五瓣梅花,构成了“五大古墓派”。其中,山东大学考古学科评估,排名全国第二,“东方古墓派”地位不可撼动。山东大学的“老”,还在于资历老。这里曾培养了元帅罗荣桓、国学家季羡林、文学家臧克家、物理学家薛其坤、金融数学家彭实戈、密码学家王小云等诸多大师级人物,山东大学今日的光辉是每一位山大人的梦想铸就,前辈们高大的身影是后来人为之奋斗的目标。选择山东大学读研,可选的专业和学科面比较广泛,这是我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齐风鲁韵熏陶下,无论近世、还是当代,山大人的学风都应了一个“实”字——扎实、朴实、踏实,如大馒头、大煎饼、大鲅鱼饺子那般实在。客观讲,这几年山东有些沉默,昔日辉煌似乎只是历史上那轻描淡写的一个数字,那些血泪那些豪情,让后来人恐怕难以感同身受。当然,山东大学并不是每个专业都很突出,但一大部分专业全国排名非常靠前,在全球领域也是top100。山东大学现有18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5个学科进入ESI前1‰,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学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山东大学在山东,可谓规模宏大,“山魂海韵”,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形成济南、威海、青岛“一校三地”办学格局,书写了山、泉、湖、海协奏的传奇,几乎就是齐鲁大地风光的浓缩版。山大师聘五洲,书藏四海,往来君子谦谦。这里汇聚了一批杰出人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含双聘)1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3人,其他各类领军和拔尖人才三百余人。考研路漫漫,不论现在的如何纠结和迷茫,最终一定会有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以规划分配时间,用努力打败压力,希望大家都可以收获想要的生活。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考研,似乎在说明一些问题,而这值得每个人去思考,无论考研与否......考研不像高考,我们考研的每个人,几乎不知道对手的水平,甚至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个对手,不知道会碰到多强劲的;我们不能根据分数选学校,而要提前敲定一个完全可能高攀不上的学校。那种孤注一掷的、绝望与希望并存的诚惶诚恐,只有考过研的人才懂。而大多数决定考研的人,应该是为了提升学历与知识能力,进而增加自己就业时候的综合能力,毕竟目前而言,学历依旧是个敲门砖。当然也有一部分人,真正为了学术研究,对自己所学专业感兴趣,进而选择考研,这个是难能可贵的。前者的考研,是包括一定功利的,而后者要少一些,对个人的影响在于:读研以后是否能够真正的成为一名“yanjiusheng”。这个时代胜者为王,人人垂涎翻身洗牌的权利,人人都在歌颂985和211,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努力了却没有好去处的人太多了。成功者尊享盛名,天经地义,可失败者也是有感情有血肉的,你要理解,他们不该被一棍子打死。他们值得拥有一个追求更好人生的机会。考研就是这样的机会——最终的被录取者,足以换城市,换学历,换人脉,完成微渺人生的一场小型换血。考研是所有平凡的人,往理想生活飞跃的跳板。其实,不管最后你是否考上了心仪的学校,考研的这段日子,都一定是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你抹不掉的,它就是你心里的白月光,当你有一天成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你还会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平静思绪的间隙中,突然就想起那段,为了梦想觉得头破血流也不可惜的日子。你会突然看见从前那个自习室里的身影,小小的,坚定的身影,她在高高的资料书中皱眉,可她的心一片明净,她放弃了太多好风景,可那一刻她没有任何别的愿望,她只要远方。所有在考研路上奋斗过的学子,无论最后成功失败,其实都没什么好遗憾了。考研不易,如果你身边有人正在考研,赶快分享给他们吧!
研究生期间,我是这样反“省”自己的。执着是苦海。执着不给学校丢人。执着问家里人考不考研究生。执着家里人既然说了,就应该努力。执着某老师上课应该准时。执着写思想汇报,汇报某老师上课不按时上课。执着考研。执着跟老师说考研究生。执着保研成功之后,应该转导师。执着只跟一个老师说过要考研究生。执着考某个老师的研究生。执着不对老师食言。执着某老师说,保研属于剖腹产,不如顺产的好,还要观察一段时间,看表现。执着让父母不要把保研的事说出去,认为还不确定。执着不给父母丢人,给父母蒙羞。执着自己说的话。执着老师说的话。执着给老师写感想。执着不去看展。执着想表达自己。执着积极上进。执着老师说了就应该付诸行动。执着学好。执着于相。执着于想。执着于给父母丢人了。执着于自己为考研付出的努力是真实的。执着于自己受委屈了。执着于向外诉说自己的委屈。执着于自己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执着于自己的名声不好。执着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执着于别人说自己是真实的。执着于给各位老师带来了许多麻烦。执着于自己给每个人添了麻烦。执着于无缘无故吃喝别人东西的事情是不对的。执着于欠同学的。执着于比别人差。执着于喝酒不好。执着于抄袭不对。执着于旷课不对。执着于欠同学的、社会的、国家的。执着于不抄、不当。执着于跟别人打招呼。执着于做错事,生惭愧心、负罪心。执着于不吃肉。执着于太亲近老师不好。执着于吸烟不好。执着于吸烟会危害自己的身体。执着于学生期间请同学吃饭不好。执着于学生期间不能搞对象。执着于因自己保研的事情给老师们造成不和谐。执着于自己欠每个老师的。执着于自以为是。现在想来真是与自己不相干。不执着于执着是苦海。不执着于执着不是苦海。不执着于吃穿住行。不执着于对错好坏。不执着于老师不按时上课不对。不执着于随缘。不执着于一切放下,得大自在。不执着于下决心改。不执着于积极乐观向上。不执着于什么专业。不执着于学什么。不执着于看什么书。不执着于学到什么程度。不执着于有没有放下。不执着于放下了什么。不执着于放下了多少。不执着于自己要积极。不执着于自己要不要应付一些事情。不执着于自己要努力。不执着于别人怎么看。不执着一切有可为。不执着妄想。不执着分别。不执着说的好与不好。不执着说什么,说了什么。不执着写的好不好。不执着写什么,写了什么。不执着想什么,想了什么。不执着要精进。不执着读什么。不执着读多少遍。不执着有感必有应。不执着做好事。不执着做事有什么后果。不执着后果好坏。不执着做对了什么。不执着做错了什么。不执着应不应该这么做。不执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执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不执着经典。不执着觉正净,佛法僧。不执着自己不积极。不执着于自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不生不灭,本不动摇,能生万法。不执着于意识决定物质。不执着于一切法从心想生。不执着于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执着于世界万物是一体。不执着于谜。不执着于真心。不执着于佛法要内求,向自性中求。不执着于分别、妄想。不执着于放下。不执着于看破。不执着于觉。不执着于经文内容,长短,殊胜不殊胜。不执着于现在、过去、未来。不执着于父母老师怎样。不执着于对父母老师好不好。不执着于父母老师什么反应。不执着于孝顺。不执着于成圣成贤。不执着于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不执着于仁、义、理、智、信。不执着于书画好不好。不执着于画了什么,写了什么。不执着于怎么看,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不执着于会看。不执着于不会看。不执着于善者不辨,辩者不善。不执着于明心见性。不执着于生。不执着于死。不执着于信,不执着于不信。不执着反感一些事情,不执着不反感一些事情。不执着于贫贱,不执着于富贵。不执着于了不可得,不执着于可得。不执着于短命,不执着于不长寿。不执着于命,不执着于转命。不执着于显示自己,不执着于不显示自己。不执着于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执着于想,不执着于不想。不执着于入门,不执着于不入门。不执着于有阿弥陀佛,不执着于没有阿弥陀佛。不执着于念佛,不执着于不念佛。不执着于比,不执着于不比。不执着于嫉妒,不执着于不嫉妒。不执着于羡慕,不执着于不羡慕。不执着于攀比,不执着于不攀比。不执着于布施,不执着于不布施。不执着于得游戏三昧,不执着于不得游戏三昧。不执着于繁,不执着于简。不执着于想表达自己,不执着于不想表达自己。不执着于看得懂,不执着于看不懂。不执着会,不执着不会。不执着想,不执着不想。不执着于亏欠别人,不执着于不亏欠别人。不执着于惭愧于别人,不执着于不惭愧于别人。不执着于太在意别人的感受,不执着于不太在意别人的感受。不执着于有恭敬心,不执着于无恭敬心。不执着于恭敬老师,不执着于不恭敬老师。不执着于怎么说话,不执着于不怎么说话。不执着于战战兢兢,不执着于不战战兢兢。不执着于言而有信,不执着于不言而有信。不执着于高兴,不执着于不高兴。不执着于动心,不执着于不动心。不执着于我想,不执着于我不想。不执着于说出自己所想,不执着于不说出自己所想。不执着于积极,不执着于不积极。不执着于精进,不执着于不精进。不执着于自然,不执着于不自然。不执着于搞专业,不执着于不搞专业。不执着于不干别的,不执着于不干别的。不执着于改,不执着于不改。不执着于一切随缘,不执着于一切不随缘。不执着于一切可为,不执着于一切不可为。不执着于有因果,不执着于没有因果。不执着于无常,不执着于有常。不执着于有情,不执着于无情。不执着于有梦,不执着于没有梦。不执着于自性是一面镜子,不执着于自性不是一面镜子。不执着于怨天尤人,不执着于不怨天尤人。不执着于有妄想分别执着。不执着于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不执着于省,不执着于不省。唯识所变,唯心所现。通过反省,我最终想通了。图文:于献堂
2020年考研报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当你填好信息、点击提交,奋斗目标就“板上钉钉”了。考研大军们每日奋战备考,只为实现梦想的那一刻,在这里,小龙想,各位考研君一定很想提前了解一下:未来的研究生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一起走近几位先行者,听听他们怎么说科研预备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2016级本科生 夏诗禹推免直博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该使出一百分的力气第一次听说机器学习时,夏诗禹还是刚刚踏入南信大的一名小萌新,这个看似简单的词汇敲开了他对未来的梦想。“研究机器学习我觉得是件很酷的事儿!”很快,他在科研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并且第一时间联系自己的班主任老师,也是后来他科研道路上最重要的领路人——田青老师。夏诗禹回忆说,那一次,和老师在电话里聊到了很晚,正是那一晚,他的科研梦想开始萌芽。大一的他开始主持2017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项目。同年,他斩获了国家奖学金。在大三繁重的课业压力下,他仍坚持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同时为保证科研、实验不落下,他坚持去旁听课题组的组会。课业、竞赛、科研三驾马车一起狂奔,他做到张弛有序,有放有收,时刻分清优先级。数学建模的经历让他更深入地认识到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意义,这也进一步坚定了他攻读该方向研究生的意愿、动力和决心。他说,那时候一起奔跑的队友都雄心满满,没有人觉得有什么畏手畏脚或不好意思的。他说:把时间真真正正“花”进去,用百分百的力气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种超级好的感觉就是他对科研生活的体会。科研先锋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亢灵循序渐进,博观约取,厚积才能薄发在亢灵看来,研究生生活和本科最大的差别是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对学习效率要求更高。具体而言,本科生阶段更多的是要把老师讲的知识理解后进行归纳复习,但是到了研究生阶段,导师会给你一个方向,需要你自己去查阅大量文献,然后与老师讨论idea,最后定题。“看文献是一件非常枯燥、甚至有点无聊的事情,尤其是相关方向文献‘屈指可数’的时候,很容易失去耐心。所以要求我们有坚定的毅力和执着的品质。”亢灵笑着说到,“研一感觉时间会比较紧张,刚开始就会考虑是否来得及毕业、以及是否深造的问题。因为科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充满了未知和坎坷,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经常需要‘返工’。我觉得尽早着手、不拖延是非常重要的。”在亢灵看来,研一是一个“厚积”的阶段,夯实基础、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渐积累科研经验,时间会给你满意的答案。其实早在本科阶段,亢灵就加入了导师的课题组,开始了对科研的初步探索。当时第一个“硬骨头”就是英文文献的阅读,“刚开始阅读英文文献,真的是一个极其艰苦的过程,常常看到尾就忘了头,一篇文献需要看很久,读完却又没有什么大收获”,这使得 她萌生了放弃的念头。后来在导师的鼓励下,循序渐进,不急不躁,掌握方法,积累经验,逐渐得心应手了。前后历时两年时间,她的论文最终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了。科研主力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颜逸辉压力=动力,勇于开垦自己的“专属荒地”谈到自己的研究生生活,颜逸辉说,“感觉从始至终都有一份‘压力’相伴,刚开始可能是担心达不到毕业的要求,后来渐渐担心自己在课题上难有突破”,他笑着挠挠头,“比如说自己有了一个自认为感觉非常棒的创新点,想把它付之实践,但是在查阅了文献后发现这些‘点’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给出了详细的论证。在学术上,始终有更优秀的人走在你前面,这种压力是非常大的。”后来在导师刘玉柱教授的引导下,他渐渐发现,做好自己、努力提升眼界和水平才是更重要的,这些“压力”也就变成了前行的“动力”。他认为,在读研的道路上,最关键的是在知识的沃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荒地”,做好科研的“计划表”,合理地安排时间,处理好学习和科研的平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出有意义的事情。颜逸辉回忆道,在投稿第七届中国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研讨会论文的时候,他们偶然间发现论文中有一项实验数据是错误的。当晚他立刻联系了课题组的另外两位同学,三个人花了6个小时,从3万张光谱图中找到了出错的数据,修改后反复实验论证,那一次他们见到了凌晨四点的南信大,相视一笑,也见到了最快乐的自己。正是这些经历使颜逸辉在科研中渐渐可以独当一面,正式授权的11项专利(第一作者3项)、已经录用或正式发表的6篇SCI论文(第一作者3篇)、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颗粒物溯源相关的重金属元素和碳同位素分析技术研建》、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都让他科研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许双双学术小白到科研达人的秘诀,是“一点一点的啃”谈起科研,许双双笑着说,“研一的我也是个懵懂‘小白’,完成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是在自己的课程论文基础上进行修改和拓展的,我的导师周显信教授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肯定和鼓励。”在与导师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这篇论文前后修改了10稿左右,后来投稿参加了由光明日报社、浙江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2018年“全国首届红船论坛”征文比赛,在来自全国近500篇优秀稿件中获得了三等奖,第一次以优秀论文作者代表的身份参加了高级别的学术会议。虽然第一篇论文没有正式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只是被编入论文集出版,但这次写作过程让她对学术研究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知,最为关键的是,也因此而增强了对科研的信心和热情。后来,许双双深感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在理论功底方面,学术眼界和知识体系上还不够开阔、不够牢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起来还是比较吃力,她就耐下心来一点一点的“啃”。她坦言,有时候会因为写不出论文而苦闷,甚至会一个人写到凌晨,但也常常会因为厘清一个矛盾点而欣喜万分;在论文发表方面,也曾“遭遇”N多不顺利,多次的退稿、修改,但是她并没有就此轻易放弃,在反复尝试、几番周折后,目前已在CSSCI、北大核心、SCD等期刊上发表了9篇学术论文。几经磨炼,她深知科研道路的艰辛,但心中始终不忘的是导师经常勉励他们的那句——“奋斗者最幸福”,唯有精心耕作、坚定信念,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才能为自己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信息技术专业2018级博士研究生 王晨把握当下,高效是关键谈及自己的科研生活,王晨坦言自己也曾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在多次和导师沟通后,有了大致的研究方向,他开始慢慢“入门”。按照导师的指导上网搜寻相关资料,认真撰写文献综述,反复探讨研究思路,在经历了多次“烧脑”的修改论证后,他终于突破了研究瓶颈,实现了经典协议的模拟。在开展创新项目研究中,他也渐渐地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明确了自己的科研发展之路。在他看来,科研重要的是把握当下,少迟疑,少犹豫,实践出真知。“长远目标固然重要,但是大多时候我更关注自己短期内的发展,一步一步踏实走好,做好当下,做出最好的选择。”王晨认为,“不需要把喝咖啡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学习要讲求效率。科研投入时间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有效性”,适时的回顾和整理比盲目的“填充学习”更有必要。对于高效率的追求,让他善于抓住科研中每个一闪而过的idea,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2016年,他的项目成果在SpaCCS 2016国际会议上得以发表,他也登上该会议的讲台做大会报告。目前,他已在国内外期刊以及学术会议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一作)的身份发表SCI论文11篇,其中二区及以上论文5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科研路漫漫,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还需要不断修炼提升。许下“研途”的宏愿,倾尽所有,为梦想加油~小龙陪你一起!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文字:上官张帆 吴韵清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曹林兮 责编:王丽斐 审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