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1日,欧盟委员会向WTO通报,建议不再批准新烟碱农药噻虫啉(Thiacloprid)的欧盟登记。不再批准的原因噻虫啉于2005年在欧盟植物保护产品旧法规(Directive 91/414/ EEC)下获得批准,这次再评审在新法规(Regulation No 1107/2009)下开展。在成员国评估和同行评议过程中,有诸多关键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根据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评估报告结论,主要原因如下:1. 噻虫啉在欧盟CLP分类下被列为致癌2类物质,生殖毒性1B类物质。2. 噻虫啉的代谢物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在所有相关的用途下,评估代谢物M30, M34, M46在相关场景下的浓度水平高于饮用水中参考值0.1微克/升;不能排除这些代谢物和母体噻虫啉一样,存在致癌风险。3. 基于已有数据,消费者风险评估无法完成。4. 基于已有数据,对于鸟类和哺乳动物、水生生物、蜜蜂和陆生非靶标植物相关的风险评估无法完成。以下请注意噻虫啉目前的批准有效期截止到2020年4月30日。预计该通报将于2019年第四季度采纳,在欧盟正式的禁用公告发布后,相应的产品也要在规定期限内退出欧盟市场。表1-新烟碱农药在欧盟的批准动态又讯 近日,欧盟EFSA发表了针对毒死蜱风险评估结果的声明,声称没有办法为毒死蜱设定一个安全暴露量,毒死蜱极有可能在明年年初被禁。欧盟—毒死蜱毒死蜱在欧盟于2006年7月1日通过,有效期截止到2020年1月31日,再评审的支持者包括陶氏、安道麦和Sapec Agro。目前再评审已经进入到公众评议环节。虽然公众评议并未结束,欧盟委员会要求EFSA先提供一份声明介绍毒死蜱人类健康风险评估的结果。综上所述一方面,由于毒死蜱的毒理学参考值缺乏,不能针对于施药者、工人、消费者、旁观者和居民开展具体的风险评估;另一方面,基于神经发育毒性以及流行病学的证据,毒死蜱被列为发育毒性1B(CLP法规),因此,EFSA初步认为毒死蜱不符合PPP法规的通过标准。美国—毒死蜱在美国,去年夏威夷州就规定2019年1月起禁用毒死蜱,成为美国第一个禁用毒死蜱的州。今年年初,纽约州也宣布到2021年12月1日禁止所有毒死蜱的用途。另外,今年5月份加州也宣布要取消毒死蜱的登记并禁用毒死蜱。文章来源:节选自农药市场信息、农药境外登记
近期以来农药市场表现低迷,随着全国安全检查的持续,上游生产企业停限产企业逐渐增多,场内供应氛围紧张,而上游厂家接单意愿也较低,当前国内市场接近尾声,受当前低迷行情的影响,导致下游终端方面观望情绪渐起。当前市场除草剂、杀虫剂市场表现低迷,杀菌剂市场价格持稳为主,价格没有太大波动。来源:隆众资讯一、除草剂市场:本月草甘膦原药维持低位,各厂家报价下滑至2.45万元/吨,草铵膦原药延续前期低迷走势,随着终端制剂价格逐步走低,市场报价下滑至14万元/吨以内,莠去津原药用药淡季,市场价格在2.25万元/吨左右,厂家库存压力较大。二|、杀虫剂市场:整体弱势运行,吡虫啉原药走低至15.5万元/吨,啶虫脒原药价格走低至16.3万元/吨,同前期相比,市场整体成交量未有明显提高,毒死蜱市场报价依旧维持在4.6万元/吨的水平,此价格已维持较长一段时间;三、杀菌剂市场:本月供应气氛较为紧张,三环唑原药排单较多,市场价格在9.3万元/吨以上,多菌灵原药价格维持稳定,百菌清98%原药市场价格在5.5万元/吨。四、中间体市场方面:近一月以来黄磷市场价格持续上行,5月份西南黄磷市场均价15983元/吨,较4月份(均价14896元/吨)下跌约1087元/吨,涨幅在7.30%附近;溴素方面,本月溴素在供应紧张以及夏季需求偏低情况下,市场利空大于利好,国内用户观望气氛开始增浓。天津、河北地区海水溴素含税出厂参考33500-33800元/吨,受南方市场疲软的影响,各厂家价格开始小幅走低,月内尚未出现支撑类消息,短期内或被谨慎观望氛围充斥,长线来看已形成下探空间。此外还有部分中间体受终端开工影响,对需求有所制约。综上所述,受环保、安全检查高压影响,场内供应氛围近期依旧维持紧张,下游终端方面观望氛围渐起,预计短期内市场依旧维持高位盘整运行。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陶伟 实习生 支欣 9月28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获悉合肥两家商超销售的上海青样品农残抽检不合格近期,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2020年食品安全“你点我检”专项监督抽检活动。活动中,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其中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196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不合格样品涉及农兽药残留、微生物指标等问题。此次“你点我检”活动,所抽食品的检验合格率为98%,与省市场监管局日常食品安全抽检的结果相符。一、农兽药残留问题(一)合肥联家商贸发展有限公司第十一分公司销售的上海青,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机构为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二)合肥乐发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上海青,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机构为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三)合肥市蜀山区万顺茶业销售的、标称安徽六安市万顺茶叶精制总厂生产的六安瓜片,氰戊菊酯和S-氰戊菊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机构为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二、微生物指标问题安徽省台客隆连锁超市有限责任公司(宣城)宁国购物广场销售的、标称合肥谷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谷津胡萝卜吐司,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机构为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省市场监管局已责成相关市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予以查处。合肥、六安等市市场监管部门已督促食品生产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宣城、合肥等市市场监管部门已督促食品经营环节有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合肥市市场监管部门已督促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查清进货渠道、产地等信息并向相关部门报告,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对不合格产品立即采取停止销售等措施控制风险。以上市级市场监管部门自通告发布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核查处置并向社会公布处置结果。调查中发现涉及其他部门职责的,应当将有关信息通报相关职能部门。链接:毒死蜱本次抽检有2批次食用农产品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毒死蜱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具有胃毒、触杀、熏蒸三重作用,对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茶树上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具有较好防效,毒死蜱对鱼类及水生生物毒性较高,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长期暴露在含有毒死蜱的环境中,可能会存在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并可能会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审核:马翔宇 编辑:李享 校对:李黎点击“ 【来源:安徽商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来源:长江证券事件描述由于部分农药可能存在对人与动物的风险,印度农业与农民福利部在2020 年5月14 日发布《禁止农药命令草案(2020)》,拟自方案正式颁布之日起,任何人不得进口、制造、销售、运输、分销和使用方案附表所列的农药品种。拟禁止的27 种农药品种包括:乙酰甲胺磷、阿特拉津、丙硫克百威、丁草胺、克菌丹、多菌灵、卡巴呋喃、毒死蜱、2,4-D、溴氰菊酯、三氯杀螨醇、乐果、阿乐丹、敌草隆、马拉松、代森锰锌、灭多虫、久效磷、乙氧氟草醚、二甲戊乐灵、喹硫磷、磺酰磺隆、灭多威、托布津、福美双、代森锌、福美锌。该项草案计划在45 天的公示讨论期后确定最终农药禁止方案。事件评论印度大量农药品种面临产能退出的风险。根据印度化工部披露的2018 年全国农药生产数据,16 个在产农药品种位于禁止名单,包括:代森锰锌(8.2万吨/年)、2,4-D(2.7 万吨/年)、乙酰甲胺磷(1.9 万吨/年)、毒死蜱(1.8万吨/年)、久效磷(1.4 万吨/年)、二甲戊乐灵(4500 吨/年)、马拉松(3800吨/年)、敌草隆(3720 吨/年)、克菌丹(3430 吨/年)、喹硫磷(2200 吨/年)、乐果(1450 吨/年)、多菌灵(980 吨/年)、福美锌(700 吨/年)、溴氰菊酯(620 吨/年)、丁草胺(500 吨/年)、三氯杀螨醇(150 吨/年)。如果印度上述农药品种产能退出,国内相关上市公司或将因此受益。我国为全球农药原药主要供应国,印度为我国海外主要竞争对手,上述农药的退出或利好国内相关公司。其中,国内代森锰锌生产商主要为利民股份(现有产能4.2 万吨/年,在建1 万吨/年)、国内拟除虫菊酯生产商主要为扬农化工。后续关注印度农药政策推进进展。建议关注国内相关上市公司。利民股份:公司处于国内杀菌剂、杀虫剂行业领先地位,主导杀菌剂产品代森类、霜脲氰、三乙膦酸铝、嘧霉胺和威百亩市场规模居国内第一,并购威远助力高飞。扬农化工:公司为国内仿生农药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公司杀虫剂主要是拟除虫菊酯产品,公司该项农药的产量和营业收入一直名列全国同类农药行业第一,未来有望沿着内生成长+资产协作+“两化”共振的道路不断前行。风险提示: 1. 印度农药禁用品种存不确定性;2.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除草剂:需求疲软 继续回调上半年,我国除草剂价格指数下降7.3%;除草剂原药价格指数为97.23,同比下降12.09%。除草剂价格指数下降与大吨位除草剂价格下跌有着直接关系。不过,一些中小品种因供应紧张价格处于高位,如硝磺草酮、烯草酮、恶草酮的酮类原药,由于原料和原药开工低位,价格均处在高位,6月30日的价格分别为26万元(吨价,下同)、17万元、32.5万元。目前烟嘧磺隆、烯草酮、噻苯隆、恶草酮供应紧张,价格仍处于高位。但其他酮类原药需求逐渐转淡,价格有回调预期。同时,酰胺类除草剂市场也出现阶段性上涨,但随着需求转淡,价格有所回调。目前乙草胺原药价格回到2万元以内,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价格分别在2.4万元、2.45万元,后期价格仍有下调空间。 氨基酸类除草剂工厂开工率维持高位,库存量增加,而北美、南美市场需求尚弱,我国草甘膦(95%)原粉供应商主流成交价格2.3万元,上海港FOB主流价格3450~3500美元。随着市场进入销售淡季,工厂开工率维持相对高位,销售压力较大,加之原料甘氨酸支撑力度较弱,预计下半年草甘膦价格向下调整在2.2万元左右,而终端制剂价格稳定。 草铵膦原药方面,受库存增加、新增产能释放影响,厂家之间竞争激烈,目前价格下跌至12万元,相比年初跌幅达6成,后期行情取决于新产能实际供应能力,不排除在成本线展开一番价格仗,但大跌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另外,L-草铵膦作为先进工艺、活性更高的代表品种,未来市场容量将继续放大。杀虫剂:供需两淡 价格走跌上半年,我国杀虫剂价格指数累计下降10.98%。烟碱类产品依旧低迷,菊酯类原药同步走低,在一定程度拖累杀虫剂价格指数。杀虫剂原药价格指数显示,6月份吡虫啉、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产品价格跌幅居前,分别下降5.1%、5%、4.4%。在大吨位产品价格走低的带动下,杀虫剂价格指数下滑。 我国毒死蜱市场出现疲软,价格下行。毒死蜱(97%)原药主流成交价格4.45万~4.5万元,97%毒死蜱原药港口FOB主流价格6050~6100美元。考虑到下游杀虫剂需求减弱和被替代的可能性,不排除下半年毒死蜱价格仍有走跌的可能。 阿维菌素原药行情稳定。上游厂家排单为主,供货不畅,下游采购不积极,目前阿维菌素精粉价格78万元;甲维盐原药外贸订单增多,流通渠道有部分低价货源,报价118万元。虽然厂家谨慎接单,价格高位,但随着市场变现货源流入市场,整体价格或走低。“大田作物农药需求持续疲软,部分经济作物的农药需求相对旺盛,成为平淡市场上的亮点。”上半年部分果蔬价格处于高位,刺激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这或对杀虫剂相关产品市场带来一定支撑。 杀菌剂:供应紧张 行情稳定 上半年,我国杀菌剂需求尚可,行情整体稳定。杀菌剂原药价格指数报131.33点,同比上涨14.65%,环比上月基本持平。受安全检查、环保督察的影响,农药企业开工受限,中间体短缺、价格高位。杀菌剂中小吨位品种供应紧张,容易引起市场的波动。目前紧缺品种处于高位,部分产品价高无市,中间体供应链的重构需要过程,下半年预计杀菌剂供应依旧紧张。据中农纵横的监测,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粉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咪鲜胺、烯酰吗啉、乙霉威、异菌脲等原药工厂普遍开工率较低,供应紧张;而丙环唑、吡唑醚菌酯等产品库存较高,价格出现滑坡。供给侧改革致使原药供应不连续,而全球的经济增速放缓使农药需求难言乐观。随着环保高压局势和安全检查的延续,整顿范围逐步扩大,下游渠道库存逐步消化,预计农药市场以终端需求为导向,需求会持续释放,紧张品种依旧以高位盘整为主。
作者:翁德民,转载注明:生物技术育种11月,农资人相聚山城重庆,而正是在11月12日这天,药肥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经销商200多名齐聚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主办、广西多得乐科技集团冠名、广西植保农药厂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药肥行业发展论坛。伴随国内作物种植结构的持续调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持续增加,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防治正是颗粒剂药肥产品发挥优势所在,这也就使得市场对于较高技术水平的药肥产品和药肥一体化施药技术需求增加。此外,药肥产品可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一些采用包膜缓释技术的药肥产品更是可以保证前期施用后整个生长周期的营养供应和防治需求,有效减少作物生长中后期的药、肥使用频率,大大减少了农药、肥料的成本投入和工人劳动强度,达到药肥双减的目的。药肥的未来必然是光明的。目录政策逐渐明晰未来市场广阔杀虫除草火爆配套技术成形多得乐产品篇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段又生政策逐渐明晰药肥产品的登记主要关注农药成分的评估,对养分含量需要在登记时提交产品的配方组成和质量检测报告,以及肥效验证报告。适用于药肥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的组合产品,则分别按照农药或者肥料法规进行登记管理。而根据2017年《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明确指出,下列产品不适用本办法:(一)肥料和农药的混合物;(二)农民自制自用的有机肥料;(三)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就是说药肥混合物不可照此办法实行登记管理。2019年,国家标准GB/T 3750—2019《肥料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出台,使得药肥中植调剂农药成分的检测和判定有了法律依据。2020年3月,我国首个颗粒状药肥技术规范NY/T 3589—2020《颗粒状药肥技术规范》发布,规定了颗粒状药肥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标签标识要求。目前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正在研究开发新的团体标准,针对肥料中更多的植调剂检测制定方法,包含:芸苔素内酯、胺鲜酯、玉米素、赤霉素、吲哚乙酸、茉莉酸、多效唑、水杨酸、脱落酸。未来市场广阔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调查,目前行业销售额约为35亿元人民币,而按照药肥应用的潜在面积8.8亿亩来算,药肥潜在市场额超过700亿元人民币。药肥企业2019年前11名的企业销售额总和仅18.36亿,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分散。药肥企业2019年销售榜单就产能来看,2019年国内药肥行业总产能184.25万吨,10万吨以上的占65%,同时少于1000吨的占28.8%。产能多集中在河南和广西,两省产能总和就达90%,其中广西10家企业就占55%产能,相较于河南的21家企业集中度更高。杀虫除草火爆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段又生表示,截至2020年7月30日国内登记药肥产品130余个,近10年药肥产品登记114个,相较于2018年药肥登记的高峰54个,近2年有所减缓,2019年和2020年仅登记了3个、10个。其中杀虫药肥和除草药肥是登记热点,分别占65%、23%,其中杀虫剂有效成分毒死蜱、噻虫嗪、噻虫胺登记数量较多,分别为22、21、16;而除草剂有效成分苄嘧磺隆、苯噻酰草胺、丁草胺作为热门的登记对象,分别为22、11、9。各作物登记产品的防治对象以及对应数量配套技术成形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药学系主任徐汉虹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药学系主任徐汉虹指出,由于土地集约化、农业规模化、农村空心化使得农业生产迫切需要轻简化的施药技术,而药肥以其省工、简便、精准的特色满足农药轻简化的施药方式——航空施药、随水施药、水面施药、根区施药,因此近年来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导向农药能够使农药定向输导,精准积累,从农药分子结构本身满足了轻简化施用的要求,代表了农药的发展方向。导向农药结合药肥等轻简施用方式,形成从原药到制剂再到施用技术的现代植保体系,实现生态植保、精准植保、和谐植保、智能植保,导向农药结合药肥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刘都才研究员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刘都才研究员指出,杂草防除要立足早期治理,推广“一封”“二封杀”技术,控制幼龄杂草,促进作物生长;以作物生长为中心,杂草抗药性机理为基础,除草剂减量控害为目标,立足早期治理,控制幼龄杂草,全程科学组合方案,促进作物生长。除草药肥已有10个有效成份、 30多个登记品种,分别在水稻移栽田、抛秧田、直播田、机插秧田登记,大面积应用。药肥具有使用更灵活、 安全促分蘖、 省时更安心特点。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杨相东副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杨相东副研究员介绍了缓/控释技术在肥料上的应用——聚氨酯包膜尿素、聚烯烃包膜尿素、聚烯烃包膜尿素、孔流释放模型、作物专用控释肥料的开发,以及缓/控释技术在农药上的应用------微胶囊、环糊精包覆农药、乙基纤维素微球,最后他指出,药肥应用种类要根据作物进行选择;药肥结合不可影响药肥的植保及营养效果;肥料和农药中均使用一定量的助剂,需要重视助剂的相互协同效应。多得乐产品篇广西多得乐科技集团董事长江朝明广西多得乐科技集团董事长江朝明介绍了新零售时代多得乐在药肥营销上的探索。广西多得乐科技集团2008年成立,经过10多年的发展,从8人创始小团队发展为员工人数超过600人。公司旗下有农药、肥料两个生产基地,总投资超过3.5亿元。目前,多得乐搭建新零售平台,通过农化服务、金融服务、产供销服务、农机服务、政府服务、植保服务、物流服务、营销服务等一站式农业服务方式服务农户。广西多得乐全国农药营销中心总经理李望广西多得乐全国农药营销中心总经理李望对新一代药肥市场进行SWOT分析,并重点介绍了公司产品。广西多得乐新一代水稻除草药肥——田特龙,隆重上市!该产品是经由多得乐集团、广西植保农药厂、广西大学和四川科特威多方协助,历经12年研发,在经过近百种农药、肥料配比筛选后得出最佳配方以及配比——0.33%五氟磺草胺丁草胺颗粒剂,目前全国唯一证件!五氟磺草胺复配丁草胺,可防治水稻田大部分一年生稗草、阔叶、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杀草谱堪称最广,封杀双能,安全高效,堪称最佳除草组合。精添水稻所必须的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具有防病、防坐蔸、快返青、促分蘖、控旺长、抗倒伏、夺高产一条龙的作用。并且还添加聚谷氨酸增效,能有效解决土壤板结状况,具有解磷、解钾、固氮等多重功效。12月份即将登场金满斗(0.5%杀单噻虫胺多功能药肥),兼具杀虫杀卵、防枯心苗活化土壤、增强作物抗逆能力苗齐苗壮、促生根、叶色浓绿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增产增糖等功效。杀虫谱广,有效预防枯心苗,防治螟虫、蚜虫、蓟马等。加入鱼蛋白和聚谷氨酸等,活性土壤能力可提高10倍以上,优化土壤结构得到优化,作物的保肥保水能力显著提高。促进各种营养元素吸收,苗齐苗壮,叶色浓绿,茎杆粗壮,增产增糖。抗逆性强,维护作物细胞生长稳定,增强生理机能,病菌和害虫不易侵入。另外,多得乐还重磅推出了含聚谷氨酸型深海土壤调理剂——江大蚝,是以牡蛎粉+虾蟹壳+活性硅+聚谷氨酸有机结合出的新品,已获得国家正规土壤调理剂登记和产品专利证书,具有健土促根、调酸补钙靓果防裂和抗菌抗逆等功效。多得乐集团5年前获得聚谷氨酸的特殊工艺的国家专利证书,经过5年努力,多得乐生产出农业级别的液体和固体,实现量产2000吨/年,在国内属于领先水平,是广西第一家实现量产的企业。先进的发酵干燥技术、先进的发酵菌株、先进的环保生产工艺,三个“先进”都领先同行。聚谷氨酸是由微生物发酵生产、通过酰胺键连接形成的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和水溶性直链高分子材料,表面带有大量负电荷,可以结合阳离子(钙、镁、铵等),因此用于农业具有促进肥料利用效果,同时兼具肥料增效与改良土壤性能。具有保水保肥保农药、改善土壤的特性,能提高肥料农药利用率,帮扶农民增产增收。
杀虫剂是我国登记数量最多也是更新换代最快的品种,随着大部分高毒杀虫剂品种已被禁限用,一些新作用机理产品的研发和上市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2019年草地贪夜蛾的突然暴发,更是对我国害虫防控提出了新要求,相关杀虫剂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成为行业热点,许多企业也纷纷推出了针对性的防控产品;此外,随着种植结构和模式的不断调整变化,南方稻虾、稻鱼种养面积不断扩大,也对杀虫剂的使用品种和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凡此种种,时隔两年后,针对两年来杀虫剂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新任务,7月25-26日,第三届杀虫剂发展与推广应用交流会应行业和企业以及广大业内人士的迫切需求应时而开。今年的会议创新办会模式,除主题大会外,还针对暴发性害虫草地贪夜蛾的防治举办茚虫威发展与抗性风险及应用新技术专场分论坛,为与会者打造了一场内容丰富、前沿的盛会。本次会议继续由《农药市场信息》传媒主办,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产品推广工作委员会对会议的顺利召开给予了大力支持与指导,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科迪华农业科技、克胜集团&蜻蜓农服、京博农化科技有限公司、迈图高新材料集团也对会议给予了鼎力相助。会议现场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产品推广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袁会珠致辞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植物保护学会植保产品推广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袁会珠在开幕式致辞时说,2020年是我国“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十四五”即将启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22个指标,其中就包括提升农药利用率,而农药利用率的提升也体现了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的进步。袁会珠强调,近年来,中国遭受如草地贪夜蛾等多种有害生物入侵,这是我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害虫积极有效防治仍是我国应对生物入侵的重要手段,生物安全法立法也将进入提速阶段。《农药市场信息》传媒总编顾旭东致辞《农药市场信息》传媒顾旭东总编在致辞说到,虽然今年暴发的新冠疫情对各方面带来很大影响,会议也因此几度推迟,但大家都给予了理解和谅解,并对参加杀虫剂会议的初心不改,正是有许多领导、老师以及与会各位代表的关爱与支持,才使今天的会议能够顺利召开,为此他对大家始终如一的相伴相随再次表示感谢!到今年为止,《农药市场信息》传媒与中国植保学会植保产品推广工作委员会围绕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三大类品种联合召开的会议已经有10年时间了,可以说会议在权威性、专业性、实用性方面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和好评,与会代表也通过会议真真实实地学习到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了解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也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一定帮助和指导。随着会议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这10年来会议也得到了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青睐和相助,因此深感会议还是很有价值,努力和付出也非常值得。顾总编希望今后大家对会议继续给予帮助与指导,以便会议更好地服务行业,服务与会代表,给大家带来实实在在的收获。杀虫剂新品种登记增加抗性风险管理需提前做好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副处长王晓军作报告据介绍,截止2019年12月31日,我国登记农药产品总数41270余个(其中卫生用药产品约2500个),涉及企业1940余家,农药产品中杀虫剂约占44%,登记的有效成分共710个,杀虫剂约占30.1%,可以看出,杀虫剂在农药中占比较大的比重。登记数量前20的农药品种中杀虫剂9个、杀菌剂5个、除草剂6个,登记作物主要集中在水稻、小麦、棉花等大宗作物上。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王晓军研究员通过线上的形式作了“杀虫剂登记新动向及抗性风险管理新要求”报告。据介绍杀虫剂产品登记呈现如下特点:一是三大类农药登记产品趋于平均。杀虫剂登记产品总量仍处于领先地位,但优势逐渐减弱;而除草剂和杀菌剂的比值在缓慢上升。2016年以来,杀虫剂不再占据当年登记产品数量魁首,被除草剂反超。二是农药登记速度放缓,仍以同质化产品为主。农药登记产品由2018年的4515个降低到2019年的294个,但可喜的是,新有效成分由2018年的11个增加到2019年的21个。三是已登记产品扩大使用范围为主要登记类别。2019年度新增登记294个,已登记产品扩大使用范围登记785个,是新增登记的1.6倍。截止2020年7月,批准新增登记474个,其中杀虫剂106个;已接收和完成评审的扩大使用范围登记产品711个,是新增登记的1.5倍,基本追平2019年全年水平。四是新品种呈增长态势。2018年新品种登记11个,其中杀虫剂2个,占比18.18%;2019年登记21个,杀虫剂5个,占比23.81%;2020年上半年完成的新品种登记评审8个,其中杀虫剂3个,占比37.5%。五是生物农药增长显著。近7年,生物农药占本年度新农药比例呈上升趋势;2017年占比59%,首次超过化学农药;2018和2019年分别占比36.4%和33.3%。近4年登记的新品种中,生物农药品种占56%,超过一半,有上升趋势。同时,王晓军研究员还就大家关心的农药登记管理相关要求和抗性风险管理新要求进行了详细讲解。有些企业对登记阶段就要求进行抗性风险评估表示疑惑,王晓军研究员表示,开展抗性风险评估有以下几个目的:一是延缓抗性发展。登记之初即了解产品特点和抗性风险,从而指导登记后的合理使用,对好的产品实现有效保护。二是转变抗性治理的理念。由抗性产生后进行抗性治理,到预防和延缓抗性产生发展;改变成本高、成效不显著的抗性管理现状。三是强化标签管理。农药标签中对已产生的中、高等抗性风险的产品,要提出抗性风险管理措施。防治三大作物害虫高活性药剂少需进一步丰富品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永平作报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永平对近年来主要的农作物害虫发生动态、新型害虫的发生情况以及主要害虫防治用药品种和趋势进行了讲解。李永平老师首先介绍了近年来主要作物害虫发生情况,水稻上主要有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小麦上主要有蚜虫、红蜘蛛、地下害虫,玉米上主要有玉米螟、蚜虫、红蜘蛛、草地贪夜蛾,棉花上主要有棉蚜、棉铃虫。李永平老师还介绍了近年来新型害虫发生情况。近两年来,主要的新发害虫为玉米草地贪夜蛾,2019年发生面积约1300万亩次,防治面积约1300万亩次;2020年发生的时间和规模早于2019年,年初预计会发生近2亿亩次,而现在看来远未到预计的发生程度。番茄麦蛾也是为害较严重的新型害虫,2018年在四川攀枝花、云南元谋等地为害,值得关注。那么对于这些主要作物害虫,有哪些效果良好的药剂呢?据李永平老师介绍,以水稻主要害虫为例,防治水稻二化螟有效成分中,只有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效果较好;防治稻纵卷叶螟有效成分中,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多杀霉素、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溴氰虫酰胺效果较好。可以看出,几大作物害虫防控中,水稻害虫特别是二化螟、稻飞虱的高活性药剂较少,同时,从李永平老师的数据展示中,我们还可看出,防治玉米、小麦地下害虫的药剂也较少,有必要需要进一步丰富其药剂品种。杀虫剂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高效安全环保品种成为行业主流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毕超老师作报告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毕超老师对“我国杀虫剂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进行了精彩演讲。受环保督察、企业停限产等多重因素影响,杀虫剂的研发与创新成为主流,安全高效的绿色杀虫剂将驶入发展快车道。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病虫害活动增强,发展中国家粮食需求增加以及拉美、非洲、亚太农业种植面积的增加为杀虫剂的发展带来机遇。此外,毕超老师还提醒各企业,想要获得更多的发展,可关注非农用杀虫剂品种的登记与开发,如林业、景观与卫生用药等。传统烟碱类农药发展步履维艰我国自主创制品种正在崛起华东理工大学李忠教授作报告作为首位报告者,华东理工大学李忠教授带来“杀虫剂新化合物创制进展与趋势展望”报告。中国是新烟碱类农药最大的生产者和出口者,李忠教授以新烟碱类农药为例,展示了其在全球以及中国的发展概况。由于抗性、对蜜的蜂毒性以及对鳞翅目低活性等问题,新烟碱类农药在全球发展频频受挫,开发“超级新烟碱杀虫剂”成为杀虫剂发展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一批新开发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据李忠教授介绍,目前新开发的新烟碱杀虫剂有氟啶虫胺腈、氟吡呋喃酮、三氟苯嘧啶、Flupyrimin等,特别是氟啶虫胺腈,其是新烟碱类杀虫剂沉寂十年后新上市的品种,带动了新一轮烟碱类化合物的创制。同时,李忠教授还介绍了华东理工大学在杀虫剂方面的创制工作。谈到创制过程,李忠教授说到,传统的硝烯类烟碱杀虫剂单晶结构和作用模式都是反式的,华东理工大学变“反式”为“顺式”,创制出环氧虫啶和哌虫啶两个品种。环氧虫啶于2018年获得正式登记,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新颖,杀虫谱广,低交互抗性,且低毒、对蜜蜂安全,对抗性害虫的活性优于吡虫啉;哌虫啶历经十年自主创新研发,获得国内和国际多项发明专利,转让给克胜集团后,于2017年获得农业农村部的正式登记,目前商品名为“极豹”,哌虫啶作用于昆虫神经轴突触受体,阻断神经传导作用,和环氧虫啶一样,其也对蜜蜂安全,且受吡虫啉抗性靶标变异影响较小,对抗性品系有显著活性。此外,李忠教授在演讲中多次强调,由于缺乏稳定的创新链,中国离农药研发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李忠教授呼吁国内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形成稳定的创新链。杀虫剂协同增效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蒋红云研究员作报告此外,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蒋红云研究员还为我们带来“杀虫剂协同增效技术及产品的研究进展”精彩报告。她从协同增效的概念、杀虫剂协同增效技术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讲解。据介绍,协同增效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相加或者调配在一起,所产生的作用大于各种组分单独作用时的总和,也就是1+1>2的效应。她还从分布相的协同增效、接触相的协同增效、毒效相的协同增效、生态相的协同增效四个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协同增效的未来趋势,蒋老师认为,高效协同的智慧型剂型将是未来主导制剂,桶混助剂与制剂表面活性剂将会高度融合,智能精准施药装备将得到快速发展,将会出现量身打造的作物施药模式和剂型,化学农药与其他防治措施的协同增效也将会得到发展。全新作用机理英威、BAS 45006I将为种植者带来福音随着当前杀虫剂抗性问题的越来越严重,新产品的研发也已经越来越重要。但是,新产品的研发何其不易,因此每次当有新的杀虫剂面世,总会吸引大众的目光。巴斯夫作为全球知名的农药生产企业,杀菌剂一直是其王牌产品,作为冠名单位,然而巴斯夫在本次会议上却意外带来了两款全新作用机理的杀虫剂。巴斯夫农业解决方案部产品开发部高级经理陆悦健博士作报告巴斯夫农业解决方案部产品开发部高级经理陆悦健博士则向来宾介绍了另一款巴斯夫即将上市的新产品BAS 45006I,它的有效成分是溴虫氟苯双酰胺,主要防治对象是咀嚼式口器害虫,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如小菜蛾、夜蛾类和跳甲。特别是在当下鳞翅目害虫大暴发的情况下,BAS 45006I这样一个跨时代的产品面世,必将为种植者带来更多福音。BAS45006I拥有全新作用机理,与现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是最新组杀虫剂IRAC30组中最早引入市场的成分之一。它拥有双重作用方式,非常强大,通过其触杀和胃毒作用,在非常低的剂量下就能很好的控制靶标害虫,起效快速,而且在药后的每个小时都能够发挥作用。此外,BAS 45006I还具有让害虫无处可藏的渗透作用,叶面喷雾后可以穿透叶片组织(从叶片的一面到叶片的另一面),确保有效成分可以到达害虫的取食位置。BAS 45006I杀虫谱广,它具有多面性,可以有效控制多种作物生产体系中的不同害虫。据陆博士介绍,更让人值得惊喜的是,在巴斯夫前期的试验过程中发现,在BAS 45006I使用后,发现植物叶片更浓绿也更加茂盛,因此判定其还可以保护作物的结构完整,有激发植物产量潜力的作用。这样一款优秀的产品,的确值得万众期待。巴斯夫农业解决方案部杀虫剂产品经理曹静作报告巴斯夫农业解决方案部杀虫剂产品经理曹静女士为大家介绍了击破抗性蚜虫的新武器——双丙环虫酯。巴斯夫推出的含有双丙环虫酯 50克/升可分散液剂的产品英威,它是IRAC认证的唯一一个作用机制为9D亚族的化合物。英威拥有全新的作用机理,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药剂无任何交互抗性。它可以专一干扰昆虫弦音器,使得昆虫丧失协调性和方向感,进而迅速停止取食,最终脱水饥饿而死。此外,英威是可分散液剂剂型,具有独特的跨膜传导能力,可以杀灭躲藏在叶片背面的蚜虫。因此英威具有非常优秀的杀虫效果和作物保护能力,且对蜜蜂安全,具有绿色环保的特性,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活性高、用量少乙基多杀菌素未来可期科迪华杀虫剂产品线经理黄正谊作报告除草剂在科迪华一直占有优势地位,但科迪华的杀虫剂产品线体系也十分庞大,其中体量较大的主要有三氟苯嘧啶、甲氧虫酰肼、毒死蜱、多杀菌素、乙基多杀菌素、氟啶虫胺腈和三氟嘧啶酰胺等,而乙基多杀菌素在近几年已脱颖而出,多杀菌素系列体量也因此快速增长,据预测,其在2025年将达到12亿美元。由此看来,乙基多杀菌素未来可期!其实早在2009年,科迪华就在中国推出了60克/升多杀菌素悬浮剂艾绿士,而在2020年乙基多杀菌素成为科迪华的最大单品,乙基多杀菌素有何过人之处?据科迪华杀虫剂产品线经理黄正谊先生介绍,相比多杀菌素,乙基多杀菌素用量更低、触杀活性更高、持效期更长、杀虫谱更宽。同时,乙基多杀菌素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并且对环境友好,被列入微生物来源的A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产品清单。此外,乙基多杀菌素对草地贪夜蛾也具有良好的防效,已入选中国农业农村部印发的《2020年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预案》,成为防控草地贪夜蛾的推荐用药。针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防治,黄正谊经理为大家介绍了科迪华的植保组合方案,在播种时使用路明卫(5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进行种子处理,用量为530克/100公斤玉米种子;在玉米苗期使用施达灵(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8克/亩,每季施药两次;后期与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轮换使用。采用路明卫+乙基多杀菌素不同作用机理组合使用可对草地贪夜蛾进行抗性管理。草地贪夜蛾危害大科学用药是关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芮昌辉研究员作报告近两年,草地贪夜蛾已经连续两年成为我国害虫防治的热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幺蛾子”危害的面积原来越大,抗药性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何防治,已经成为摆在面前的头号难点问题。在本次会议上,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芮昌辉研究员带来“草地贪夜蛾的化学防控技术及应用评析”的报告。芮昌辉研究员认为防治我国草地贪夜蛾需要开发应用持续有效的防控策略:第一,要结合草地贪夜蛾迁飞扩散特点和我国种植结构、施药水平等因素,制定战略性的联防联控措施。采用全国一盘棋的化学防治策略,尽可能做到施药时间和空间的交错使用。同时加强技术指导,及时、准确施药。第二,持续开展草地贪夜蛾有效防治药剂的筛选。这包括从不同机制和不同杀虫作用方式的药剂、不同虫态对药剂的敏感性、不同生态发生区域(周年繁殖区、越冬区和迁入区)药剂防治效果评价及药剂有效防治剂量的变化等多方面开展持续的研究。第三,加强农药使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防治时期和方法上,根据草地贪夜蛾为害习性,在卵盛期和3龄幼虫前及时用药;分阶段选择适宜药剂类型用于化学防治。如卵高峰期使用具有触杀活性的药剂配合具有杀卵活性的药剂,孵化高峰期使用触杀剂配合胃毒药剂,后期大龄幼虫可以考虑以胃毒药剂为主的化学防治措施;在用药技术上,针对幼虫在玉米心叶隐蔽取食为害,应用更精细的对心喷雾技术。或利用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的药剂进行种子包衣或颗粒剂撒施,有可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第四,进入常态化的化学防治时期后,草地贪夜蛾的抗药性将成为影响药剂防治效果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草地贪夜蛾的抗药性风险评价和抗性治理是我国今后亟需开展的挑战性工作;从抗药性治理角度看,需要开展草地贪夜蛾发生的动态监测和抗药性监测,及时采取有效的药剂替换或轮用措施;另一方面,草地贪夜蛾这类鳞翅目害虫幼虫在3龄前的防御能力较弱,对药剂的敏感度相对较高,化学防治尽可能在3龄前进行,最大限度降低药剂的抗性选择压;探索从时间和空间交替轮换用药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大尺度上从全国的通盘安排,或小区域化学防治的合理安排,尽可能避免连续的、高强度的使用某一种药剂,减缓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的发展。芮昌辉研究员强调草地贪夜蛾的防治,需要从国家政策、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多方面需求考虑,并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需要统筹考虑应急防治阶段和常规化防治时期的需求差异,化学防治与其他防治措施的协同。无论是采取何种防治策略,均需要多种防治技术相互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实现草地贪夜蛾防治的可持续发展。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崔凯作报告而提到草地贪夜,自然少不了中国优秀现代农业服务企业克胜集团的绿色防控方案。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崔凯表示,在2019年草地贪夜入侵中国后,克胜成为率先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治试验的企业之一,先后主动对接云南、广东、广西、湖北、安徽、四川、江苏、陕西等多地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药效试验,并积极参加全国农技中心在广东(高要)、广西(横县)、云南(师宗)、贵州(罗甸)组织的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药剂筛选试验。据崔凯先生介绍,克胜拥有多种草地贪夜蛾防治方案。一是化学农药防治方案,使用刚劲(30%氟铃·茚虫威悬浮剂)20~30克/亩+富兰得 (甲基化植物油)30~45毫升/亩。大量试验数据及田间防控表明:30%氟铃·茚虫威悬浮剂亩用20~30克,虫卵兼治,对草地贪夜蛾防效在77.04%~97.80%之间,持效期10~14天左右,已被多地植保站推荐使用。二是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结合防治方案,使用克胜灵(15%多杀·茚虫威悬浮剂)16~24克/亩。试验数据表明:15%多杀·茚虫威悬浮剂亩用16~24克,对草地贪夜蛾防效在71.20%~99.04%之间,持效期10~14天左右,防效良好。此外,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克胜集团长期以来致力于“四位一体”安全用药体系建设和培训推广,农大狮是克胜的新农人培育品牌,是克胜集团蜻蜓农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从事农业知识服务,服务项目有参观学习、精品课程、外出授课、培训活动举办等,2018年还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抗性发展不断增强加快专家为你详解害虫抗药性治理对策中国农业大学高希武教授作报告为什么要实施抗药性治理?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必须这样做,但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中国农业大学高希武教授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作了“我国害虫抗药性现状与治理对策”的报告,他指出,“据估计人类在与有害生物的斗争中,农药起到了70%~80%的作用,因此化学防治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抗性的发展是必然的,带来的损失是严重的,它会导致作物直接损失,传病媒介害虫再猖獗,进而导致用药量增加,使环境压力加大。那么对于害虫抗药性治理,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高教授建议以下几点是必须加强和注意的:第一,害虫抗药性基因存在对生态学影响的研究需要加强;第二,以作物系统害虫复合体为单元不是单个害虫抗性治理是必须的;第三,可选用的用于抗性治理的杀虫剂药剂种类是有限的,加强新分子靶标药剂的基础研究是急需的;对于迁飞性害虫抗药性的应对措施要标准化,区域甚至要全国协调。高教授提醒大家抗性是一个动态的现象,任何已经存在的、已知的机制都有可能随时间改变。因此,抗性监测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抗性监测结果以及新知识的获得调整抗药性治理措施。此外,治理策略要具有可塑性,应对措施要有适应性,不是简单的轮用、混用。南京农业大学高聪芬教授作报告近几年来二化螟防治形势已经越来越严峻,但是二化螟的抗药性却也越来越严重,这一问题已经成为防治二化螟的一道必须攻克的难题。在本次会议上,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高聪芬教授带来了“水稻二化螟的抗药性发展及新药剂新技术进展”的报告。在报告中高教授指出二化螟抗药性治理对策:首先,多种防治措施的综合利用,减少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可以采用农业措施:减少桥梁田,减少插花种植;物理防治:低茬收割,深水灭蛹;生物防治:种植诱虫植物,释放天敌;生态调控:田间放置性诱剂。其次要注意多种作用靶标农药的轮用及混用,减少农药的滥用和低效使用。化学防治必须要注意科学用药,做到预防性用药(送嫁药技术)+应急性达标防治(适期防治轮换用药)。最后高教授还提醒必须要加强抗药性监测,明确本区的抗药性水平,选择适合本地区的防控对策。高教授根据本地区害虫的发生危害情况和水稻种植结构、气候等条件,分为三大类防控区,分区施治。一类防控区(危险区):浙中、浙南及东南沿海,赣北、鄂北及湘中南、湘北地区。自始至终抓好1-4代二化螟治理,特别是要及时全面实施冬后翻耕灭蛹,栽培冬季作物的稻田采用性诱剂诱杀越冬代成虫,在一个作业区域内统一栽培类型,统一种植品种,严格统一播期。二类防控区(潜在危险区):湖南省、江西省、湖北省、安徽省除一类防控区外的县市区。要严密监控二化螟发生发展态势,在狠治一代压基数基础上,视虫情动态加强第二、三、四代应急防治力度,严重地区参照一类防控区技术方案实施。三类防控区(一般发生区):江苏省、四川省、东北地区。此类区域按照常年常规办法防治二化螟。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谢文研究员作报告我国蔬菜种类及品种多,不同蔬菜上病虫害种类不同,据对主要蔬菜病虫害的不完全统计,其危害种类达600余种。而蔬菜产品产值较高,防治指标低,施药频率较高。最新研制的药剂多先在蔬菜上使用,蔬菜害虫常常也是最先对新型杀虫药剂产生抗性的害虫。烟粉虱、西花蓟马、叶螨等都以抗药性“著称”。在本次会议上,针对蔬菜害虫抗性研究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谢文研究员带来“设施蔬菜小型害虫的为害及防治新技术”的报告。以西花蓟马调查为例,田间种群西花蓟马对阿维菌素多为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可用于西花蓟马的防治;对甲维盐的抗性水平高,建议区域性慎重选用。田间种群西花蓟马对溴虫腈多为中等至高水平抗性,个别种群产生极高水平抗性,需慎重使用;对噻虫嗪多为敏感或低水平抗性,建议合理使用该类药剂。防治西花蓟马急需新的高效化合物或组合物,以及高效的施药技术。谢文研究员特别强调在不同地区一定要进行抗性监测,选取合适的药剂可以让防治工作事半功倍。谈到抗性害虫,我们不得不提到茚虫威,茚虫威这个农药老品种在夜蛾类害虫抗性治理方面扮演着老兵新传的重要角色。在7月25日晚由京博农化冠名的茚虫威应用发展及抗性风险管理研讨会上,中国农业大学高希武教授、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李永平高级农艺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芮昌辉研究员等专家就草地贪夜蛾防治用药和抗药性管理及应用策略等方面进行了专业报告。此外,作为茚虫威原药、制剂生产及应用技术的领军企业,京博农化市场总监李忠华表示,致力将茚虫威打造成抗性害虫治理先锋。在会上,京博农化也就茚虫威展开了现场分享,并进行了产品优势分享。详细内容请见后续报道。杀虫剂在植保无人机上的应用将越来越规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闫晓静副研究员作报告提到杀虫剂的施药器械,自然少不了目前正火热的植保无人机。植保无人机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闫晓静副研究员介绍,一是植保无人机企业数量大增,其中以广东和山东省居多;二是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呈几何级增长,从2014年的695架发展到2019年的50970架;三是作业面积显著增加,截至2019年,植保无人机作业面积已接近4.5亿亩。同时,闫晓静老师说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还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植保无人机的发展,即由近三年来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作物飞防面积占比下降可以看出,植保无人机应用作物和范围越来越广。此外,闫晓静老师还对未来杀虫剂在飞防植保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她说到,为了保障用药安全,今后杀虫剂如若需要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喷洒,可能需要先进行登记;如果杀虫剂在喷洒时需要配合使用助剂,或许也需要提供相关资料。虾稻共作模式火热“五位一体”对病虫绿色防控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张家宏研究员作报告虾稻共作这种养殖模式在近些年来十分红火,不同于单纯播种水稻,虾稻共作有其独特防治方法,如果不防治水稻病虫,一般年份会造成水稻减产20%~50%。如果按正常稻田的用药习惯防控稻虾田里的水稻病虫害,小龙虾至少减产30%,严重时甚至造成小龙虾绝收。那么该如何防治呢?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张家宏研究员表示,稻虾田水稻和小龙虾的病虫防治应采用“五位一体”的绿色防控措施:一是农业防治。可选用抗性品种,稻虾连(轮)作,稻虾-麦(油)轮作等。二是物理防治。可使用黏虫板、杀虫灯以及防虫网等。三是生态防治。可采用释放昆虫性信息素进行性诱,种植香根草进行香诱,还可施放赤眼蜂对水稻螟虫卵进行寄生等。四是生物防治。选用生物农药等,如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可选用生物农药芽孢杆菌和井冈霉素等,还可利用植物源农药茶黄素对水稻稻瘟病进行防控,还可以兼治水稻纹枯病;防治害虫可以菌治虫,选用苏云金杆菌(Bt)防控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五是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小龙虾无影响的化学农药。据权威部门对稻虾田小龙虾毒力测试和生产示范,可选用肟菌·戊唑醇、井冈·噻呋酰胺和烯肟·三环唑等杀菌剂;杀虫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和吡蚜·呋虫胺等。机遇与挑战并存“多元化”成为杀虫剂市场主旋律农化行业独立研究咨询师秦恩昊作报告2019年,杀虫剂品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烟碱类、苯甲酰脲类、酰肼类、嘧啶胺类、大环内脂类、杂环类、双酰胺类等正大量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沙蚕毒类虽仍被关注,但正逐渐被取代;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逐步萎缩,共计214个,目前只有20余个为常用品种;而有机氯类已被淘汰。那么,2019年杀虫剂市场主要又有哪些变化呢?农化行业独立研究咨询师秦恩昊先生在他的“杀虫剂全球市场和进出口现状及趋势”报告中,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产品层面变化——专利产品依然主导市场,但专利产品出现多元化趋势。跨国公司通过推广新产品混剂,加强对市场的垄断。老产品加速评估淘汰,跨国公司产品填补市场空位,特别是来自日本企业的原研产品成为市场重要力量。二线跨国公司致力于开发新颖混剂,力争在专利产品和仿制产品间取得平衡。变化已成为大市场的主旋律,制剂推广的多样性替代了稳定性。二是监管层面变化——各主要市场法规均趋于严苛,产品登记呈现“多元化”路径。农药企业要注意全球主要市场的不同法规,欧盟市场再评估导致老产品限用;印度鼓励本土生产登记、专供出口登记;亚太国家与中国ICAMA增强协作,要关注中国产品国内合规性;拉美登记法规更新,变更毒理学评估导则,要关注产品安全性评估登记资源流动性增强。三是产业链层面变化——中国制造保持优势,但实现方式发生多元化。跨国公司产品加工布局使得原药分段化、制剂本土化。环保监管趋严和登记门槛的提高,形成产品优势集中、产业资源集聚的局面。同时,基于并购,出现公司间活性成分资源的重组、产品线重组和加工布局方案的重组。印度、土耳其、俄罗斯等各大代工市场出现中间体需求暴增。虽然杀虫剂难以出现新品种,但围绕现有品种形成的不同作物解决方案,加速了助剂、植保技术等行业的发展。四是竞争者层面变化——大企业通过整合巩固优势,中企业通过下沉加强渠道,小企业寻求创新强化特色。我们可以看到,近些年来,常规产品资源加速向大企业的集中,产业链优势进一步凸显。企业的兼并重组,促进了登记资源的流转、整合和有效使用,登记证有效性和适用性成为资源评估重点。基于定制加工的发展趋势为企业创造新的发展机会,而产品组合、推广方案的创新加速,使得渠道多样化趋势更加显著。在报告中,秦恩昊老师还特别提到,代工布局也是杀虫剂全球市场的发展趋势。在搜寻代工企业及进行布局时,企业要思考这几个问题:一是潜在的代工企业在哪儿?二是自身优势体现在哪些地方?是周期成本、质控,还是工艺?三是要关注和代工企业的长线合作和后续服务。合影留念历时一天半的会议于7月26日圆满落下帷幕,虽然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本次会议曾几度延期,但并不影响与会者的参会热情,相聚盐城已然不易,大家都十分珍惜这次学习与交流的机会。相信在逃过疫情这一劫后,农药企业也将“劫后重生”,在农药市场中找到新的机遇,未来之路也会越走越稳、越走越好。期待未来再相聚!(更多会议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农药市场信息”微信以及《农药市场信息》杂志)END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农信传媒法律顾问:李德均(德衡律师集团律师)
一、棉花农药需求有望超预期(一)暖冬带来病虫害,2020年农药需求量有望超预期受今年暖冬气候影响,中国南方出现大面积病虫害(如草地贪夜蛾和条锈病)。随着3月份春季到来,气温升高,病虫害可能进一步增加,从而带动农药的整体需求,今年的农药的用量有望超预期。此外,肆虐全球大半年的非洲蝗虫已到达中国边境的印巴,是否会取道南亚入侵中国尚且未知。蝗灾也势必带来全球农药需求增长,目前中国供应了全球农药的一半以上,显然受益。(二)疫情影响,原药价格上涨由于疫情影响,2月受劳力、包材影响,农药企业开工不足,原料价格继续坚挺或上行,终端农资价格必然继续呈现上行走势,近期借此机会上调报价的厂家还将增加。(三)受棉花生产因素影响,棉花农药市场也有望超预期预计2020年新疆棉田气温偏高,降雨偏多的年份,可能灾害天气较多,对于次生灾害的病虫害也会增多,棉花农药需求会上升。二、棉田除草剂市场情况(一)原药方面灭生性除草剂市场供给偏紧,成交价格上涨。草甘膦原药市场备货启动,物流运输有所缓解,货源依旧偏紧,价格上扬到2.25万元/吨;草铵膦原药上游产能集中在湖北区域,导致供货偏紧,上调报价至13万元/吨;敌草快母药用药季节到来,市场报价稳定在3.7万元/吨,上游原材料出现供应紧张,市场新一轮备货预计会推高市场成交价。选择性除草剂方面,二甲戊灵原药市场开工率低,库存低位,随着用药季节到来,市场价格推高到了4.6万元/吨。氟乐灵原药、乙氧氟草醚原药、等受环保、疫情等影响,生产受限,供应紧张,价格小幅度上涨。精喹禾灵原药开工率提升,市场报价在24.5万元/吨。(二)棉花春播备耕使用除草剂市场情况二甲戊灵原药也较疫情前没人喊价到现在普遍上涨,涨幅在2%以上(4.6万元/吨),也有的说是4%以上,预计市场零售价应该是24元/升以上但由于近些年恶性杂草龙葵的泛滥,给棉花生长带来了危害,加之近些年人工拔草成本的增加,防除龙葵的除草剂市场行情较好。出现扑草净、乙氧氟草醚等农药的售卖,而且近些年该类药使用量连年增长,但由于该类农药使用技术和易产生药害等问题,市场也受到一定抑制。目前市场极需求对龙葵防除效果较好、成本较低和宜使用的棉田除草剂品种。三、棉田杀虫杀螨剂市场情况新烟碱类杀虫剂市场价格整体低于2019年。吡虫啉、噻虫胺、噻虫嗪、啶虫脒、烯啶虫胺、乙酰甲胺磷、茚虫威等原药都较2019年同期价格下降,当然农药制剂也会相应降低。2020年棉田喷施一遍的杀虫剂,较2019年低。市场供货商会很杂,产品会出现良莠不齐情况,提醒农户要了解基本的辨假知识,建议试验后,再进行大量采购。杀螨剂:从阿维菌素、哒螨灵、乙螨唑、毒死蜱等杀螨剂来看,都是呈上涨趋势。从棉花田病虫害年景发生预测来看,呈偏重的发生的趋势,一般较重的可能性主要是棉蓟马、棉蚜和棉叶螨等虫害。一般厄尔尼诺现象强的年份,倒春寒的可能性大,阶段雨水多,阶段性干旱的可能性也大,极易偏重发生棉蓟马和棉叶螨。如何合理用药?天山植保认为,在棉田虫害调查的基础上,掌握其发生规律,超前、对症和精准施药,才能控制虫害的发生,减轻虫害的损失。一家之言,难免偏激和不足,如有异议和建议,请文后留言交流!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研究逻辑1 农药行业概况 从农药产业链环节看,跨国公司把控前端研发和终端渠道,中国企业处于 加工制造环节。农药分为创新药、仿制药、中间体、制剂,从全球范围内 来看,价值链最高的两端是创新药和制剂,国际农化巨头把控前端创新药 的研发和终端的制剂销售渠道,并且将农药、种子、化肥等捆绑销售,实 现一体化商业模式,仿制药原药和中间体环节更多选择从中国、印度等国 家来采购。中国农药企业主要集中于仿制药的生产和中间体的定制化加工, 终端制剂市场呈现分散格局。 从农药品种来看,主要分为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目前杀虫剂目前主 要产品包括新烟碱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鱼尼汀 受体作用类等。未来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鱼尼汀受体作用类杀虫剂 有望将成为杀虫剂新的三大支柱。除草剂市场结构性变化与抗除草剂种子 密切相关,抗性种子的推广会带来相应农药需求的增长,例如抗草铵膦、 抗草甘膦、抗 2,4-D 种子的推广会带来相关的除草剂品种需求的增长。杀 菌剂的主要产品包括三大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 SDHI 类杀菌剂,其中 SDHI 类杀菌剂增速较快,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 一。 生物农药绿色、安全,近年来增速较快。相较于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对非 靶标生物影响较小,对环境相对友好,开发成本低,登记容易。2017 年全 球生物农药市值达到 33 亿美元,预计到 2025 年实现 95 亿美元市值,并 以平均年复合增长率 15%-18%的速度继续领跑植保市场增长。随着人们环 保意识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使用生物农药种植的农产品更易受到人们 的青睐。2 跨国公司并购整合接近尾声,产业链价值重构 跨国公司完成并购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受到创新难度加大及终端一体化 服务要求提升的影响,2015 年之后,各大农化巨头的发展压力逐步加大, 相继开始酝酿整合。从 2017 年开始,国际农化巨头相继开启了整合之路, 原来的六大农化巨头整合成为四大集团。随着并购整合的完成,跨国公司 更加倾向于将资源配置在前端研发和终端渠道,而选择将原药生产环节和 中间体加工环节更多外包。 农化巨头整合带动原药、中间体供应商逐步集中,龙头企业市占率将进一 步提升。目前国内的中间体、原药行业较为分散,多数企业规模相对较小, 在承接更高订单的生产能力不足,同时受制于研发投入不足,企业跟随下 游客户的技术配套研发能力较弱,难以切入长期大量的产品供应链条之中, 随着下游客户的并购整合,其头部原药、中间体供应商亦呈现逐步整合趋 势,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印度农药产业发展迅速,但是难以撼动我国农药制造大国的地位。中国和 印度是世界两个农药制造大国。过去几年,在中国环保高压下以及中美贸 易摩擦的影响下,印度农药企业越来越多受到跨国公司的青睐,印度头部 的农药企业发展迅速。但是印度的整体化学基础设施仍然相对欠发达,其 获得关键中间体和原材料的途径也很有限,主要从中国进口。与印度相比, 我国具有化学原料门类齐全、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精细化工合成和工程建 设水平高、技术工人众多、知识产权保护趋于完善等优势,目前仍是农化 巨头选择供应商的首选国家。3 我国农药行业处于结构性调整当中,资源向头部企业倾斜 国内农药供需再平衡进行中,头部企业通过扩张抢占份额。2016-2017 年, 我国农药行业景气上行,2018 年四季度,供给侧改革接近尾声,叠加欧洲、 北美等地区气候异常导致种植季出现延迟,全球农药需求有所下滑,农药 价格步入下行周期。为提高市占率和发挥规模效应,当前拥有资金优势和 规模优势的头部企业纷纷扩产,农药行业当前处于供需再平衡的过程中,预计未来的行业整体盈利将回归合理的水平,与此同时,头部企业的优势 也将进一步突出。 环保、安全标准提高,行业集中度提升。2019 年“321 事故”之后,作为 农药大省的江苏省提升了整体行业的准入门槛,2019 年江苏农药产能在全 国占比 30%,是全国农药生产第一大省。目前农药生产厂家(包括制剂) 约 1700 个,整体市场较为分散,在政策推动以及市场自发的淘汰下,行 业集中度有望逐步提升。 登记难度增加,未来竞争趋于有序。新的农药登记政策出台之后,我国农 药原药的平均登记成本由 20 万左右上涨到 500-600 万,登记成本大幅度 提升。2019 年新登记农药数据大幅减少,只登记了 294 个产品,同比 2018 年减少了 93.5%。我们认为,随着登记门槛的提高,未来相关农药产 能难以出现以往盲目扩张的现象。4 转基因推动农药企业多元化发展 转基因推动农化巨头跨越式发展。以种子为核心,集农资、农服一体化发 展是目前农化巨头的商业模式。纵观世界农化巨头的发展历史,其共同特 征是农化巨头除了开展种子业务之外,同时开展植保业务,以前的孟山都、 杜邦先锋、先正达、陶氏益农、拜耳等既是种业巨头,又是农化巨头,而 且农化产品与种子对应,不可分割。 转基因作物对农药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农药总使用量减少,二是具有 选择性的农药使用量会大幅提高。1996-2013 年间,由于种植转基因作物, 使农药用量下降了 8.6%。但要注意的是,转基因作物不能够取代传统化学 农药,两者应该是协调运作。同样地,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可以增加选择性 农药需求的提高,例如草甘膦成长为全球第一大除草剂品种,其需求的增 长主要是来自转基因作物的推广。 我国目前转基因种植面积较低,未来具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美国、巴 西、加拿大、阿根廷和印度是世界前五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其渗透率超 过 90%。而当前中国的转基因种植面积仍然较低,未来一旦中国政府完成 对多种转基因作物的审查,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将有可能重复美国和 巴西快速增长的道路。 先正达集团成立,我国农药行业逐步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2017 年之后, 六大巨头先后进行了一系列超级并购,随着并购整合逐步接近尾声,我们 认为,未来全球农化行业市场将呈现三分天下的格局:美国(科迪华)、 欧洲(新拜耳、巴斯夫)、中国(先正达集团)。农药企业做大做强取决 于把控前端创新药研发和终端制剂市场。跨国公司发展壮大并不是依靠大 吨位的原药,而是不断研发新药,同时布局终端制剂,即使在专利过期之 后,仍能通过渠道和品牌优势占据大部分市场。目前我国农药企业难以通 过内生的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由央企主导的先正达集团的合并将为我国 农药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思路,我们认为合并之后先正达集团将继续发挥创 新药研发能力,尤其是适合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新型农药品种,从而改变我 国在专利药上没有定价权现状。在原药生产端,先正达将通过将原药生产 环节更多外包给扬农化工等企业,逐步实现集团的降本增效;制剂环节原 先正达、安道麦和中化作物的全球销售网络有望进行深度融合,进一步深 化在全球格局下的渠道优势。我国农药行业在未来有望逐步补足创新药研 发和种子方面的短板,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发展。一、农药行业概况1.1 农药的需求较为刚性 农药的需求相对刚性。农药是指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 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控制、影响植物和有害生物代 谢、生长、发育、繁殖过程的物质。农药行业下游应用于农、林、牧、副、 渔等领域,对防治病、虫、草、鼠、害,保证农业丰产丰收、农产品贮存 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 FAO 数据,全世界由于病、虫、草、鼠害而 损失的农作物收获量相当于潜在收获量的三分之一,如果一旦停止用药或 严重的用药不当,一年后将减少收成 25-40%(与正常用药相比),两年 后将减少 40-60%甚至绝产。使用农药,有力挽回了作物产量损失,确保 农作物的稳产,从而保证了人类的粮食需求。 全球农药在 2008 年销售额是 423 亿美元,到 2018 年增长至 604.5 亿美元, 年复合增速为 3.6%。根据 Phillips McDougall 数据,2019 年全球作物用 农药销售额为 598.27 亿美元,同比下降 0.8%;非作物用农药的销售额为 78.02 亿美元,同比增长 3.5%;两者合计总销售额达到 676.29 亿美元, 同比下降 0.31%。2019 年全球农化市场之所以出现小幅下滑,主要原因是: (1)北美经历了严重的洪灾以及中美贸易战;(2)欧洲除了出现异常的 天气情况;(3)监管层对于农药采取严格的监管。(2019 年 1 月 1 日起, 欧盟将正式禁止含有化学活性物质的 320 种农药在境内销售)。 2018 年全球的农药总使用量约为 300 万吨,前五大使用量国家分别为巴西 (17.46%)、美国(15.43%)、中国(11.32%)、日本(5.55%)、印 度(5.22%),前十大国家使用量占据总用量的 70.28%。 从下游农作物用药情况来看,果蔬、谷物、大豆、玉米、水稻是农药需求 量最大的农作物,市场规模占整体市场规模的 77.4%;其中果蔬是用药市 场规模最大的农作物,占据整体农药市场规模的四分之一。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世界人口当前仍处于稳步增长的趋势,预计到 2050 年,世界人口将达到峰值 100 亿,对应的食品需求将增长 30%左右。 满足食物增长需求则需提高 70%的农产品生产效率。同时全球耕地面积资 源是有限的,农药的使用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此预计未来农药的需求 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1.2 农药是全球产业链分工的行业 农药生产环节包括中间体、原药和制剂。农药原药指由化学合成、植物提 取或着生物技术所制备的各种用来作为药用的粉末、结晶等,但无法直接 供农业使用的物质。而由这种粉末、结晶、浸膏状态的药物加工制成能直 接供农业使用的给药形式称为农药制剂。 全球农药产业链的主要盈利环节集中在前端创新药的研发和终端制剂及相 关服务环节。据相关统计,农药产业链利润分配中,制剂占据 50%、中间 体 20%、原药 15%、服务 15%。 海外农化巨头把控前端研发和终端制剂渠道。目前,农药新产品的开发主 要集中在资本较为雄厚且能够承担昂贵的开发费用和开发损失的国际农化 巨头当中。从终端制剂市场来看,四大农化巨头(先正达、拜尔、科迪华、 巴斯夫)占据全球超过 50%的市场份额,海外农化巨头把控终端制剂渠道, 原药环节选择采购的形式。 我国原药以出口为主,大部分原药销售给跨国公司,跨国公司进一步制成 农药制剂后进入终端销售环节。国内农药企业多数生产非专利农药,这里 面主要是专利已经过期的农药产品,这种类型的企业数量众多。另外,随 着国际产业分工的发展,中国、印度等国家的低成本生产优势显现,国际 农药巨头将其专利药的部分生产流程转移到低成本地区,催生了农药合同 定制生产(CMO)企业的出现,称作农药中间体企业。 我国农药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产量从 1983 年的 33 万吨上升至 2014-2016 年的 370 万吨以上,成为全球第一大农药生产国。我国原药产 量位于世界第一,原药出口比例在 60%以上。1.3 农药品种主要分为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等 广义上,农药可分为作物保护类农药(应用于农作物保护)、非作物保护 类农药(应用于住宅用药、害虫防治等)。其中,作物保护类农药占据 88% 以上的市场。根据作用方式,作物保护类农药又可细分为除草剂、杀虫剂、 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2019 年,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市场空间 约 598.27 亿美元,其中除草剂占比 43.75%,杀菌剂占比 27.34%,杀虫 剂占比 25.32%。 按作用方式区分,除草剂分为非选择性除草剂和选择性除草剂两种。非选 择性除草剂对植物不分良莠,代表品种有草甘膦、草铵膦、百草枯等。选 择性除草剂通过施药部位、时间、作物和杂草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化学反应 等实现定向除草,其中生化作用是实现选择性的主要原因,代表品种主要 有麦草畏、莠去津、2,4-D 酯等。除草剂细分产品 TOP15 占除草剂总销售 额的 51%。 伴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持续变革、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种植增长、环境规 划与林地杂草治理的需求,除草剂的应用还将持续增长。同时随着以草甘 膦为代表的除草剂长时间使用,杂草抗性问题日益突出,解决杂草抗性主 要有三种方法:(1)复配实现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的有机结合(2)利 用转基因技术,针对现有除草剂,开发抗除草剂种子(3)创制新型除草剂, 但是难度较大。 除草剂市场结构性变化与抗除草剂种子密切相关。市场份额较大除草剂品 种,基本上都要相应的抗性种子,例如抗草铵膦、抗草甘膦、抗 2,4-D 种 子。杂草抗性一直会存在并且会随着使用时间变得越发难以控制;而且新 型除草剂的创制成本高昂、难度大,利用转基因技术拓宽现有除草剂使用 范围成为农化巨头关注的焦点。 从创制药品种来看,2015-2019 年公开了 10 个除草剂和 1 个除草安全剂, 其中 HPPD 类除草剂 5 个,吡啶羧酸类、吡唑类、异噁唑啉酮类、苯氧酰 胺类和吡咯烷酮类除草剂各 1 个,磺酰胺类除草安全剂 1 个。从创制品种 来看,HPPD 抑制剂类除草剂,成为各大公司重点推出的除草剂品种。 HPPD 抑制类除草剂由于其活性高、杀草谱广、抗性风险低,2009 年以来 成为除草剂市场增长最快的产品类型之一。其销售额从 2009 年的 7.37 亿 美元增至 2016 年的 13.36 亿美元,7 年来市场接近翻番,2009-2016 年的 复合年增长率为 8.9%。 杀菌剂市场增长较快,2016 年更是成功超越了杀虫剂,成为仅次于除草剂 的第二大产品类型,主要原因在于农产品种植结构和种植模式的变化,水 果、豆类、油菜、观赏植物和青饲料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与大棚的种植面积 不断增加。 杀菌剂主要产品包括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SDHI 类 杀菌剂,其中 SDHI 类杀菌剂增速最快。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自上市以来迅速发展,2014 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杀 菌剂产品类型。但在 2015 年后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长期使用产生抗性 问题。据 Phillips McDougall 公司预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未来增 长将放缓,其 2014-2019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2.0%。 三唑类杀菌剂最早于 1976 年上市,是全球杀菌剂类别中品种最多的一个 大类。但由于长期使用,产生抗性问题,且若使用不当将会影响作物的生 长,近几年发展进入缓慢,甚至停滞。混配是未来三唑类杀菌剂主要发展 方向。巴斯夫锐收(氯氟醚菌唑)产品三唑类杀菌剂重要新品种。从 2010 年起,巴斯夫就已经开始着手新三唑类杀菌剂的研发,采用电脑 AI 人工智能等有别于以往的创新手段,从海量的化合物中筛选出 4000 个潜在化合 物,筛选出了拥有异丙醇这一独特且灵活基团的新型三唑类专利性创制新 品氯氟醚菌唑(商品名:锐收),同时填补了三唑类杀菌剂 10 余年来无 新品上市的空白,并继去年获得法国批准之后,也于 2020 年 1 月一次性 地通过了中国的登记。 SDHI 类杀菌剂是新一代杀菌剂,可解决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抗性 问题,也可将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复配使用。2010-2015 年 SDHI 类杀菌剂复合年增长率为 29.8%,2015 年销售额同比增长 14.9%,增速在 杀菌剂里最快,具备发展潜力。2015 年,SDHI 类杀菌剂的全球销售额占 整个杀菌剂市场 10.3%。据 PhillipsMcDougall 公司预测,至 2020 年 SDHI 类杀菌剂的全球销售额将达 22 亿美元。 先正达美甜是全新一代 SDHI 杀菌剂。美甜作为氟唑菌酰羟胺系列的首 个上市产品,由氟唑菌酰羟胺与苯醚甲环唑复配而成,杀菌谱更广,覆盖 了全球 60%的作物病害。从 2008 年首次合成,到 2020 年正式在中国上 市,氟唑菌酰羟胺的整个研发登记整整经历了 12 年时间。在海外上市短短 3 年时间内,在全球 100 多个作物上 30 多种病害上获得登记,超越同类产 品。 2015-2019 年全球共开发了 17 种杀菌剂,其中琥珀酸脱氢酶(SDHI)抑 制剂类杀菌剂 6 个、吡啶酰胺(酯)类 3 个、喹啉类 2 个、三唑类 2 个、 杂芳基哌啶类、四唑类、糖精衍生物类和哒嗪类各 1 个。 目前杀虫剂目前主要产品包括新烟碱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氨基 甲酸酯类等杀虫剂。其中新烟碱类、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三大杀虫剂 销售额占比总和超过 50%。 自杀虫剂上市以来,有机氯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是杀虫剂最早的 三大支柱;上世纪 40 年代,由于有机氯类杀虫剂的高残留性逐渐被禁用淘 汰;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成 为新的杀虫剂三大支柱;上世纪 90 年代之后,氨基甲酸酯类和有机磷类杀 虫剂由于其高毒性,逐渐被新烟碱类杀虫剂所取代。目前有机磷类杀虫剂 的份额在不断萎缩之中,被高效低毒的新型杀虫剂取代是大势所趋。近年 来新颖的鱼尼汀受体作用类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等迅速崛起,未来拟除虫 菊酯类、新烟碱类、鱼尼汀受体作用类杀虫剂将成为杀虫剂新的三大支柱。 此外,具有新颖结构的杀虫剂亦受跨国公司青睐,杀虫剂 acynonapyr、 dimpropyridaz 和 isocycloseram 结构新颖,并可能具有新的作用位点和作 用机制,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1.4 在环保和食品安全驱动下,生物农药市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生物农药包括传统农药(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昆虫天敌和信息素)、 抗生素、生化农药以及生物刺激素等,因其毒副作用小、安全、环境兼容 性好等特点已成为全球农药产业最热门的发展重点。 相较于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对非靶标生物影响较小,对环境相对友好,已 成为全球农药产业最热门的发展重点。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消费能力 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使用生物农药种植的农 产品更易受到人们的青睐。 生物农药可分为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植物源农药、抗生素类农药、 微生物类农药等。目前国内生物农药的年产量为 12 万吨,防治面积达 2670 万公顷,约占农药市场份额的 5%。生物农药登记产品约 3000 个, 其中抗生素产品约占登记产品总数的 70%。生物农药产品约占我国登记农 药总数的 11%-13%。 目前水果和蔬菜是生物农药主要应用领域。这是由于生物农药的成本较高, 蔬菜和水果等经济作物对生物农药成本相对不敏感。 据行业智库 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 最新数据显示,2017 年全球 生物农药市值达到 33 亿美元,预计到 2025 年实现 95 亿美元市值。并以 平均年复合增长率 15%-18%的速度继续领跑植保市场增长,届时生物农药 有望占据全球整个植保市场 10%的份额。 美国生物农药市场份额占据了全球市场总额的三分之一。美国在生物农药 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截至 2017 年 4 月美国登记的生物农药有效成分有 390 个,涉及 1400 多个产品。同时,美国创立了生物农药行业联盟,包括 巴斯夫和拜耳公司等共有 92 家成员机构。 从登记角度看,生物农药登记成本更低,难度更小。在美国和加拿大,根 据法规,生物农药的法规批准障碍比化学农药低。化学农药需的一些最昂 贵的健康,安全和生态试验。生物农药由于其“源自天然材料”的地位, 美国 EPA 对其登记要求较低。综合来看,生物农药推广应用是时代发展的 必然趋势,是未来创新农药研发的重点。二、跨国公司并购整合接近尾声,产业链价值重构2.1 化学农药研发难度不断提升,商业化周期延长 农药的研发成本可以分为研究成本、开发成本和登记成本 3 个部分。PhillipsMcDougall 公司先后对 1995 年、2000 年、2005-2008 年、2010- 2014 年 等 4 个时间段的农药研发成本进行了广泛调研,根据 PhillipsMcDougall 公司的结论,从 1995 年至 2014 年,农药的研发成本不 断攀升,上市 1 个新农药需筛选的化合物数量持续走高,跨越的时间也不 断延长。 研究成本包括化学、生物学和毒理学/环境化学部分。在 2010-2014 年间的 研究成本中,用于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成本增长最快,同比上个时期增长了 59.4%,达 5100 万美元。这主要由于温室药效试验的成本大幅上升所致。 其次,在研究阶段,化学合成成本的增长幅度也较大。2010-2014 年间, 化学研究的平均成本为 4900 万美元,同比上个时期增长了 16.7%。 开发成本包括化学、田间试验、毒理学和环境化学 4 个部分。2010-2014 年间,用于环境化学的平均开发成本增长了 45.8%,为 3500 万美元;环 境化学的成本增加主要是由于管理部门对环境安全资料的要求增加所致。 登记要求越来越严格,登记成本不断提高。与 2005-2008 年相比,2010- 2014 年间新农药登记成本 0.33 亿美元,增长 32%;法定的登记费用只占 总登记成本的一小部分,在增加的登记成本中,绝大部分来自为准备资料 而产生的内部成本,以及为满足欧盟和美国管理部门的要求而进行的补充 研究的费用。 筛选新化学物难度不断加大。与 2005-2008 年相比,2010-2014 年间,成 功登记 1 个新产品需筛选的新化合物数量增加了 14.1%,达 159574。化 学农药新药研发成功率不断走低,间接推动单个新药研发成本。农化公司 将越来越关注基于现有产品的新配方的开发,并通过引入新的专利来延长 不受专利保护的化学成分的市场寿命。 1 个新有效成分的首次合成到其首次上市的时间在延长,平均耗时 11.3 年。这反映了登记部门对资料的要求更加复杂,或者说,为了满足登记要求, 需要准备的时间更长。2.2 农化巨头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受到创新难度下降以及终端一体化服务要求提升的影响,2015 年之后,各 大农化巨头的发展压力逐步加大,相继开始酝酿整合,优势互补。从 2017 年开始,国际农化巨头相继开启了整合之路,通过企业收购合并,各大巨 头互补短板,逐渐进行全品类农化服务的业务布局,而通过整合,原来的 六大农化巨头整合成为四大集团:科迪华(陶氏杜邦农化资产合并)、拜 耳(收购孟都山)、巴斯夫 (收购部分拜耳业务)、先正达集团(整合中 国化工和中化集团的资产——先正达、扬农化工、安道麦),市场集中度 进一步提升。 农化巨头整合带动其原药、中间体供应商逐步集中。随着农化巨头不断整 合,产品的原有供应商亦呈现逐步集中态势。目前来看,国内的中间体、 原药行业较为分散,多数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在承接更高订单的生产能力 不足,同时受制于研发投入不足,企业跟随下游客户的技术配套研发能力 较弱,难以切入长期大量的产品供应链条之中,随着下游客户的并购整合, 长期合作的供应商数量较之前将有所减少,这将带动原药、中间体龙头企 业获得更多巨头客户订单,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3 印度农化市场发展迅速,但难以撼动我国农药制造大国的地位 印度农化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印度农化市场全球排名第四,是第二大 仿制药生产国。自 2014 年以来,印度农药出口经历了两位数的增长。 2016 年印度农药出口达到 1315 亿卢比,2017 年印度农药出口增长了 12.6%,达到 1481 亿卢比。当前印度农化产出排在全球第四,仅次于美 国、日本和中国,其市场价值 40 亿美元,并且增长迅速。根据 FICCI 的 报告,预计到 2025 年,印度农化市场预计将翻一番,达到 80 亿美元。 印度的农药使用量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国内需求具有增长潜力。中国和 印度的整体农业水平及农药使用效率落后于欧美发达地区。中国和印度在 农药使用量上具备一定的可比性,在中国,耕地每公顷的农药使用量为 13 公斤,而在印度,这一数字仅为 0.6 公斤,此外,据统计在印度每年由虫 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价值高达 17 亿美元,我们预计印度国内的农化需求具有 较大的增长潜力。 国内政策助力农药行业发展。印度总理莫迪 2014 年就职之后,立即推行 了“印度制造”行动,并将农业作为其优先事项之一,同时承诺到 2022 年使农民的收入增加一倍,并提供各种农业补贴。政府还将出台更多支持 农业发展的政策。2019 年印度农药产量 21.7 万吨,仅次于中国、美国和 日本。印度生产的农药原药超过 100 种,主要农药原药品种有:菊酯类、 代森锰锌、氨基甲酸酯、吡啶碱、百菌清、吡虫啉、毒死蜱、多菌灵等。 2016-2017 年,中国农化产业链由于受政策管制的影响,对全球农化市场 的供给造成一定扰动,这为印度农化制造业带去利好。中国供应链的中断, 使得原有的买家不得不转向印度,在过去的 3 年中,印度主要农化公司的 业绩表现优异。 印度农化市场主要由跨国公司和领先的印度企业共同占据,集中度较高。印度农化企业大致可以依据企业特点分成四个类别:(1)跨国公司,如 Bayer、BASF、Corteva、Syngenta、ADAMA 等承担了新化合物分析研 发的重要功能,具有一流的市场开发能力。(2)仿制药企业,如 UPL、 Rallis、Gharda、Heranba 等,他们在非专利化合物分子市场开发周期的 早期阶段介入获得市场。(3)中间体定制公司,如 PI Instry、Dhanuka、 Indofil 等,他们运用授权、合作等方式,掌握大量的授权化合物,尤其是 从日本公司以及其他跨国公司获得了一些专利化合物的授权。(4)农药贸 易公司,他们以进口贸易为主,代表企业包括 Crystal、Krishi Rasayan、 Willowood。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农化行业整体集中度较高,排名前十 的企业控制着国内 75-80%的本土市场。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印度农药行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印度本身是传 统的农业制造大国,超过 20 家基础化学品生产商,超过 100 家原药生产 商,超过 2000 家制剂加工商;(2)从文化上来讲,印度的供应商更熟悉 跨国公司运营模式,其中 UPL 等印度企业达到国际水准;(3)在菊酯类 和代森锰锌类等部分产品具备一定的生产优势。 与中国的 600 多个化学工业园区相比,印度目前只有四个主要的化学工业 园区,不到中国总数的 1%。2009 年之后,印度政府开始优先考虑并促进 化学工业园区的发展,其中古吉拉特邦工业园是印度西部最大的工业园区, 印度化学工业 85%的企业位于该地区。 印度难以撼动中国农药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与中国相比,印度的整体化学 基础设施仍然相对欠发达,其获得关键中间体和原材料的途径也很有限, 主要从中国进口。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农药产量下滑的情况下,中 国农药中间体需求仍然稳步提升。我国具有丰富的农药产品品类。截至 2018 年底,我国处于有效登记状态 的农药有效成分达 689 个,产品 41514 个,其中大田用农药 38920 个, 卫生用农药 2594 个,我国拥有丰富的农药产品种类。 与印度相比,我国具有化学原料门类齐全、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精细化工 合成能力强、工程建设水平高、技术工人众多、知识产权保护趋于完善等 优势,目前仍是农化巨头选择供应商的首选国家。 国际农化巨头整合接近尾声,我国头部农化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不 断加深。 先正达集团成立,扬农化工充分受益于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农化资产合并。2020 年初,“两化”集团农化资产相继整合调整,这些资产包括:中国化 工旗下先正达和安道麦;中化集团下属农业板块主要资产,扬农化工、中 化化肥、荃银高科等。2020 年 6 月,由中化农业、先正达、安道麦等公司 组建而成的先正达集团中国正式成立。新成立的先正达集团中国将包括植 保、种子、作物营养和 MAP 及数字农业四大业务单元,是中国最大的农 业投入品供应商以及领先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运营商。先正达集团中 国拥有行业内最广泛的产品与服务,涵盖了从植保产品、原药供应到作物 育种、作物营养,以及 MAP 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和智慧农业服务平台。我们认为,扬农化工在新的平台下将充分受益于两化资产整合,获得更多发 展机遇。 FMC 将带动联化科技农化业务成长。FMC 是联化科技农药中间体定制客 户之一,他们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2017 年,FMC 在农化并购浪潮中收 购杜邦的全球咀嚼式害虫杀虫剂产品系列,全球谷物阔叶除草剂,以及杜 邦全球作物保护研发能力的很大一部分,FMC 未来可能成为全球第 5 大农 化巨头,而 FMC 的成长将带动核心供应商联化科技的成长。 利尔化学与科迪华的合作不断深化。2020 年 1 月 13 日,利尔化学发布, 与科迪华农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出资在四川设立子公司,子 公司的经营范围为农药中间体、化工原料、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我们认为,本次投资合作将进一步稳固利尔化学在科迪华的供应商地位, 对公司未来的长期成长产生积极影响。三、国内农药行业处于供需再平衡过程,集中度提升加速 关于中国的农化市场,我们更多关注原药的情况,我们主要从供需来理解 原药的周期性。关于农药的供给端,我们更多关注农药原药企业新增产能 及开工率的情况,供给端更多受政策、安全环保检查等影响;相较于其他 精细化工品而言,农药的需求主要受天气、病虫害、粮食价格等因素的影 响,需求相对刚性。3.1 我国农化行业处于结构性调整过程中,头部企业处于扩张周期 2016-2017 年,受供给侧改革影响,我国农药的供需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导 致农药价格上行,在 2018 年达到峰值。2018 年四季度,供给侧改革接近 尾声,叠加欧洲、北美等地区气候异常导致种植季出现延迟,全球农药需求有所下滑,农药价格步入下行周期。当前,农药行业当前处于供需再平 衡的过程中,预计未来的行业整体盈利将回归合理的水平。 我们选取扬农化工、利尔化学、中旗股份、丰山集团、利民股份、广信股 份、苏利股份、先达股份、江山股份、长青股份等十家主要以原药为主的 上市公司,通过分析其财务指标变化来拟合头部农化企业的整体运行情况。 从收入端来看,2016 年之后,十家企业的销售收入保持 20%以上的稳步 增长;从归母净利润来看,2016-2018 年农化行业利润表现较好,2019 年 出现一定下滑。我们认为 2016-2018 年十家公司业绩的增长更多取决于价 格的因素;2019 年,在农化周期下行的背景下,十家公司收入仍有 22% 的收入增速,归母净利润保持相对稳定,我们认为头部农化企业以量的增 长弥补价的下行,其市场份额持续增长,行业集中度呈现集中趋势。 同样的,从毛利率和净利率来看,十家企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在 2016 年 之后逐步增长,在 2018 达到顶峰,2019 年受价格因素的影响而逐步回落。 我们认为,未来农化企业的毛利率、净利率仍有下行的可能,但是下行空 间有限。 头部企业处于扩张周期。从库存端来看,农化行业周期下行导致十家企业 2019 年的较 2018 年增加 50%。从在建工程来看,在建工程在 2019 年增 长明显,我们认为这主要是行业处于结构性调整阶段,拥有资金优势和规 模优势的头部企业纷纷扩产抢占更多市场份额。3.2 环保、安全要求标准提升,头部企业优势进一步凸显 近年来,国家对于化工行业的环保、安全要求不断提升,尤其是 2019 年 “321 事故”之后,作为农药大省的江苏省提升了整体行业的准入门槛, 我们认为,未来不达标企业将受制于大量的环保资金投入和生产安全等因 素限制,难以提供稳定生产,行业资源将向头部集中。 化工园区化管理,加速淘汰落后企业。由于过去一段时间的粗狂式发展国 内化工行业存在着较多的小规模落后企业,由于生产能力相对不足,不仅 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更是由于小企业的价格竞争导致市场运行无序,难 以提升行业发展质量。而国家通过化工园区化管理,对能够迁入化工园区 的企业进行严格审查,对小规模、技术生产落后、环保不达标企业不予准 入,大幅度提升了企业的行业准入门槛,同时淘汰了一批小、散、乱企业, 加速了整个化工行业的整合。 环保要求只增不减,国家对化工生产安全的监控力度加强。过去两年,我 国在环保方面要求不断提升,对环保能力不达标企业进行关停整改。我们 认为规模较小、环保投入不足的农药企业,短期内将难以承受大幅增加的 环保配套设施投入,将逐步退出市场。而随着江苏响水化工园区安全事故 的结果落地,国家对于化工生产安全的监控力度也将大幅提升。 《2020 年农药管理工作要点》指出,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退出一批竞争力 弱的小农药企业。从行动上来看,农药大省江苏省在 321 事故之后对农药 企业的准入门槛不断提升:江苏一律不批准新的化工园区;一律不批准化 工园区外化工企业新建产能;禁止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 内新建危化品码头;新建项目原则上投资额要求 10 亿元以上。我们认为, 这将加大农药准入门槛。根据 2019 农药协会论坛(福州)数据,2019 年 江苏农药产能在全国占比 30%,是全国农药生产第一大厂。目前农药生产 厂家(包括制剂)约 1700 个,整体市场较为分散,在政策推动以及市场 自发的淘汰下,行业集中度有望逐步提升。 国内农药产能往中西部转移。近年来,受劳动力成本趋高,环境保护压力 增加,土地、能源等要素紧缺,国内农药企业向经济发展压力较小,劳动 力成本洼地,环境容量总体宽裕以及土地、能源等要素相对丰富的地区转 移。我们认为,目前农药企业向西北地区搬迁,未来将逐步形成有效的产 能,行业整体处于供需再平衡过程当中。3.3 登记难度不断加大,未来竞争趋于有序 发展绿色、可持续的植物保护产业是各国农药管理部门追求的共同目标。 农药登记是各农药企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农药企业取得发展的基础 和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方式。 2017 年,新的《农药管理条例》出台,农药管理归口到农业部统一管理和 监管,并在 2017 年 12 月实施新的农药登记条例,在农药管理条例中,确 定我国农药行业向集中、绿色方向转型。 登记成本提升,企业在做产品登记时更加理性。从登记成本来看,根据草 根调研的情况,新的农药登记政策之前,我国原药登记的成本在 20 万左右, 目前做一个相同的原药登记费用需要 500-600 万。企业登记的目的也发生 了根本的转变,目前登记的目的是形成销售,做登记时会综合考虑国内市 场和国外市场,经过更加深度的调研之后,做布局和谋划。 2019 年新登记农药数据大幅减少。2019 年是近年取得农药登记数量最少 的一年,只登记了 294 个产品,其中大田用农药 264 个、卫生用农药 30 个,2019 年度与 2018 年度新登记数量同比减少了 93.5%。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我国在有效登记状态的农药有效成分达到 710 个,登记产品 41271 个,其中大田用农药 38721 个,卫生用农药 2550 个。 《2020 年农药管理工作要点》指出,按照 5 年内分期分批淘汰现存的 10 种高毒农药的目标要求,开展高毒高风险农药淘汰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 础上,制定高毒农药淘汰方案,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2020 年选择 2-3 种 高毒农药,开展风险评估论证,适时采取禁用措施。大力推广应用生物防 治、生态控制、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不断提高农药利用率,实现农 药减量增效。 低毒农药的登记数量占比不断提升。从农药毒性级别看,每年微毒/低毒农 药登记数量与当年农药登记总量的比值在稳步上升,从 2013 年的 78.3% 上升到 2019 年的 84.6%,相应地每年中低毒、高毒和剧毒农药登记数量 与当年农药登记总量的比值在逐渐下降。3.4 粮食价格影响种植预期,从而影响农药边际需求 由于全球各国粮食种植周期的不一致性、灾害、作物品种结构调整、大宗 商品价格突发波动等因素影响,粮食价格上涨会在中短期改变种粮预期进 而影响到上游农药行业,进而影响次年农药行业的情况。我们推断这种传 导机制是:种粮者收益改变从而调整耕种预期,影响到下游农药产品需求, 影响到农药全行业的盈利状况。 世界农药巨头的毛利率 2004 年与 2008 年均出现过明显的提升,与全球粮 食价格走势基本相符。从国内 A 股农药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来看,国内 A 股农药上市公司出现过四次收入和利润的大幅增长,其中 2004 年和 2008 年 A 股农药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主要来自作物种植面积带来农药需求的增 加。 影响粮食价格的因素较为复杂,通过回顾历史上粮食价格的周期,我们认 为研究粮食价格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供给端:跟踪粮食产量的情况, 而粮食产量受天气、自然灾害等影响;2.政策性的补贴影响农民种植作物 的积极性;3.关注粮食库存端的情况。 1990 年之后,全球粮食价格主要出现过三次较大规模的上涨。分别是 1994-1996 年、2003-2004 年、2006-2012 年。(1)1994-1996 年:粮 食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受政策端影响,美国和欧洲降低粮食补贴并且增加 粮食出口关税,粮食整体供应量减少,叠加粮食价格处于低位,导致粮食 价格上涨;(2)2003 年-2004 年:全球主要产粮国家,如澳大利亚、乌 克兰、加拿大等国连续遭受自然灾害,粮食产量下降。旱灾波及了欧盟、 美国、阿根廷、印度、印尼、泰国、南部非洲等国家和地区;2006 年2008 年:由生物燃料替代效应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造成的全球性粮 食危机;2020-2012 年:受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给全球粮食 供应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玉米库存连续降低,价格进入上涨周期。全球大豆、小麦库存比较稳定, 而玉米库存受中国国内去库存影响而有所下滑。截止到 2020 年 8 月,国 内玉米现货价达到 2370 元/吨,较年初上涨 24%,创 15 年新高,农村农 业部最新供需形势分析,2021 年我国玉米缺口 1398 万吨,供需格局有望 推动玉米价格中长期上涨;玉米是饲料添加剂中的主要能量贡献者,小麦 和玉米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作用,我们认为,玉米价格上涨同样也将推动 小麦价格震荡上行。 病虫灾害多发,对农药的边际需求带来一定利好。(1)2020 年病虫害偏 重发生,尤其是草地贪夜蛾的爆发,2019 冬季和 2020 年春季温度高,草 地贪夜蛾更多越冬,白天时间多,在我国提前 2 个月北迁,侵入东北玉米 主产区。(2)沙漠蝗虫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等国家多次爆发, 治理蝗虫的有效方法还是使用化学农药来治理,沙漠蝗虫的爆发在一定程 度上带来相应杀虫剂农药需求增长。根据全国农技中心新的信息及预测, 基于 2019 年暖冬气候影响,预计 2020 年病虫害防治存在压力,杀虫剂和 杀菌剂需求将小幅增长,而除草剂需求或小幅回调。四、转基因推动农药企业实现产业链多元化延展4.1 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带来选择性农药需求的增长 转基因作物对农药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农药总使用量减少,二是具有 选择性的农药使用量会大幅提高。 根据英国 PG Economics 咨询公司的最新数据分析,1996-2013 年间,由 于种植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推广,农药用量下降了 8.6%。但要注意的是,转 基因作物不能够取代传统化学农药,两者应该是协调运作;并且转基因作 物应用范围和防治范围是有限的,因此农药仍然是作物病虫害治理的主要 手段。 转基因作物会提高选择性农药使用量。以草甘膦的需求增长为例,从耐草 甘膦作物种子引入美国市场以来,其被接受的速度非常惊人。2019 年美国 耐除草剂玉米、棉花、大豆的渗透率分别达到 92%,81%,97%;中国是草甘膦的生产大国,其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 70%以上,我们进一步量化中 国草甘膦产量与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关系,发现它们相关性达到 0.92; 如果剔除 2008 异常草甘膦产量,相关性达到 0.97。 根据美国农业部调查,美国农民采纳耐除草剂作物的原因主要有三个:(1) 提高产量:种植耐草甘膦作物可以实施免耕及窄行密植以提高产量;(2) 节约杂草处理时间:抗草甘膦作物为农民提供了一种简而易行的除草方法, 节约的时间可以从事其他经营活动,间接增加抗草甘膦作物收入;(3)降 低农药成本。 2000 年,孟山都在年报里提出了种子与农药的整合销售模式。这一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农民买了孟山都的转基因种子,就需要买孟山都的除草 剂。因为在种子中内置了抗除草剂的基因,因此只有使用孟山都的除草剂, 才能既杀灭杂草,又不影响转基因作物继续生长。此后,种子+农药的捆 绑销售模式在国际上成为一种趋势。 美国在转基因作物的发现、开发和商业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2018 年, 美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 7500 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 39%,平均应用率为 93%。玉米、大豆和棉花这三种主要作物的生物技 术应用率平均为 93.3%,这可能意味着未来几年的应用率不可能有很大的 增长。因此,转基因作物面积增长将依赖于其他转基因作物:油菜、苜蓿、 甜菜、马铃薯和苹果。美国政府大力支持生物技术,美国农业部与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FDA)致力于制定现代化的《生物技术管理协调框架》, 这反映了美国在接纳和认识生物技术的科学基础地位方面的领导能力。 巴西政府大力支持转基因种植。巴西在 2018 年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为 5130 万公顷,同比 2017 年增长 2%,主要种植作物产品为大豆、玉米、 棉花。中国是巴西大豆和棉花的主要出口市场,在 2018 年,巴西 80%的 大豆出口到中国,出口总额预计达到 8300 万吨,创历史新高。巴西政府 大力支持转基因种植,向农民提供补贴信贷、大型农业基因公司提供外国 投资,这些都成为支持动力,使农民在可预见的未来大规模种植转基因作 物。 阿根廷转基因市场迎来爆发式发展。阿根廷自 1996 年批准第一个转基因 作物,目前,阿根廷批准了 60 多种转基因作物,其中 2018 年批准了 8 项 关于转基因作物的申请,包括玉米、大豆和苜蓿。2019 年批准了 12 项转 基因作物,包括 6 个转基因玉米性状,3 个转基因大豆性状以及 3 个转基 因棉花性状。2018-2019 年批准的转基因作物数量约占过去批准总作物的 三分之一。此外为了加强本国的棉花产业,缩短与巴西的技术差距。阿根 廷政府致力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期引进更先进的转基因棉花技术。阿 根廷转基因作物的品种主要是大豆、玉米和棉花,转基因作物的应用率接 近 100%。 2018 年,加拿大种植了 6 种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为 1275 万公顷,较 2017 年的 1312 万公顷减少了约 3%。这 1275 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 植面积的 7%,其中包括 240 万公顷大豆、160 万公顷玉米、870 万公顷 油菜、1.5 万公顷甜菜、4000 公顷紫花苜蓿和 65 公顷马铃薯。由于大豆、 玉米和油菜种植面积减少,致使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略有下降,其他转基 因作物比如紫花苜蓿、甜菜和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较小。 印度主要的种植作物为抗虫棉花,未来可能推动抗虫玉米的种植。2018 年 印度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 1160 万公顷,同比 2017 年增加 20 万公顷, 主要的种植作物为棉花,种植农户超过 600 万。种植面积的增加显示了印 度农户对抗虫棉花的信心,这也为印度推广下一代转基因棉花技术(包括 具有抗虫、耐除草剂复合性状的棉花)打下坚定的基础。2018-2019 年草 地贪夜蛾对玉米造成毁灭性侵害,导致印度南部玉米种植邦在早春收获季 和夏秋收获季均遭受重大损失,这有可能推动抗虫玉米在印度的种植。 当前世界五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应用率接近饱和。2018 年,转基因作物 在世界五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的平均应用率(大豆、玉米和油菜的平均应 用率)不断增长,已经接近饱和。今后这些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扩 大将通过随时批准和商业化新的转基因作物和性状来实现,这些新性状将 解决气候变化和新出现的病虫害等问题。 我国目前转基因种植面积较低,未来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在转基因作物进入商业化之后的 10 年(1996-2006),美国是主要的转基因种植地区,美 国转基因种植面积占全球转基因种植面积的比例超过 50%,目前美国转基 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仍然占全世界的 40%,其次才是巴西,自 2002 年巴西 允许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至今,巴西贡献了全球转基因作物的主要种植 增量,而当前中国的转基因种植面积仍然较低,但是未来,一旦中国政府 完成对多种转基因作物的审查,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将有可能重复美 国和巴西快速增长的道路。4.2 转基因的发展促使跨国公司实现种子、农药等全产业链整合 纵观世界农化巨头的发展历史,其共同特征是农化巨头除了开展种子业务 之外,同时开展植保业务。以前的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陶氏益农、 拜耳等既是种业巨头,又是农化巨头,而且农化产品与种子对应,不可分 割。 从国际农化巨头的发展历程来看,世界前三大种业公司孟山都、杜邦 和先正达均通过兼并重组不断壮大种子研发能力,随后他们逐步实现对除 草剂、农药、 化肥等上游产业的整合,同时还不断地向下游饲料、农产品 加工等产业发展。 孟山都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价值链上的诸多环节及其他们之间的有机组合。 上游的品种研发,下游的市场推广、价值营销服务环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 具有价值,其功能与作用又不能完全被其它资源所模仿或所替代。孟山都 公司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世界市场体系这个平台建立起自己的全球优势 地位。 由于转基因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孟山都公司的种子业务始终保持较 高的盈利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它种子业务龙头产品都是为其主打农药产 品量身打造,保证了农药业务稳定增长。 研发平台和价值营销体系构筑杜邦先锋核心竞争力。杜邦先锋能成为全球 种业巨头,其强大的全球研发平台最为关键。他的研发具备全球化视野, 在全球建有规模最大的玉米种质资源库。在育种技术上,杜邦先锋站在了 世界的巅峰。在过去,杜邦先锋公司是最早一批商业化运用杂交育种技术 的公司,杜邦先锋公司以独创的快速玉米技术、SPT 技术等核心育种技术 搭建了完善的先锋育种技术平台,在育种周期和育种精度上都具有明显的 优势。杜邦先锋价值营销体系主要体现在杜邦先锋种子品牌的塑造和精细 化服务上。 杜邦一先锋公司主要通过定制协议,获得自身没有的种质资源,进而扩大 业务范围。2017 年杜邦先锋种子业务销售额近 68.07 亿美元,是当时世界 第一大玉米种子公司。 提供作物综合解决方案是先正达重要战略。先正达将植保业务和种子业务 进行整合,设计针对性的产品组合,根据种植者需求对作物种植全过程提 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作物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协同效应进行产品组合销售, 在降低公司营销成本的同时,也使其能够超越病虫害防治和提高产量的技 术研发方向,进行更多关于水分和养分高效利用的技术开发,从而进一步 丰富产品内容,扩充组合。4.3 国际农化巨头并购整合接近尾声,世界农化市场新格局形成 2014-2016 年,由于全球农化周期低迷,农化巨头效益下滑。为了进一步 深化布局农化全产业链,实现资源效率的最大化,农化巨头之间进行了并 购整合。 2015 年 12 月,陶氏和杜邦宣布将通过对等合并的方式成立一个 1300 亿 美元的公司陶氏杜邦;2016 年 2 月,中国化工宣布将以 430 亿美元的对 价收购先正达;2016 年 9 月孟山都接受拜耳 660 亿美元的收购要约。 拜耳:收购孟山都,打造一流农化公司。2018 年 6 月,拜耳完成了对孟山 都的收购,并将种子业务剥离给了巴斯夫,伴随着收购的完成,拜耳的作 物科学收入总和由 2017 年的 105.56 亿美元增长至 2018 年 157.24 亿美元; 从细分产品来看,玉米种子和大豆种子的收入情况均有显著提升,除草剂 业务板块也有大幅增长。 科迪华:实现陶氏益农和杜邦先锋农化业务的深度结合。2019 年 6 月 3 日,科迪华宣布完成从陶氏杜邦公司的拆分,独立上市成为专注于农业科 技的公司,业务覆盖种子和作物保护两大市场领域。科迪华结合了杜邦的 种子业务与陶氏的化学产品和生物技术部门,业务范围覆盖全球 130 多个 国家和地区,并设立了 150 多个研发机构。2018 年,科迪华净销售额为 142.87 亿美元,其中种子业务收入 78.42 亿美元,占比 55%;植保业务收 入 64.45 亿美元,占比 45%。 先正达集团:有望改变中国农药大而不强的现状。2016 年 2 月中国化工发 布 430 亿美元收购美国先正达公司公告,2017 年 6 月伴随着交割的完成, 中国化工集团获得了先正达公司 98%的股份。 2020 年 1 月 5 日,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宣布将旗下农业资产注入新设立的 “先正达集团”。完成资产重组后的先正达集团包括先正达植保(运营总 部位于瑞士巴塞尔)、先正达种子(运营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安道麦 (运营总部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和先正达集团中国(运营总部位于中国 上海)四大业务单元。先正达集团是世界上业务最多元化的公司之一。 2019 年销售额达 230 亿美元。目前先正达集团是全球第一大植保公司、全球第三大种子公司,中国化肥市场领导者。“先正达集团”业务涵盖农 化板块农药、化肥、种子、数字农业全流程。 原先正达集团具有强大创新药能力:2000-2004 年间,先正达上市了 4 个 新产品,这些产品的年峰值销售额为 10 亿美元;2005-2009 年上市了 3 个新产品,它们的年峰值销售额为 16 亿美元;2010-2014 年上市 4 个新 产品,其年峰值销售额为 20 亿美元。我们认为合并之后先正达将继续发挥 创新药研发能力,尤其是适合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新型农药品种,从而改变 我国在专利药上没有定价权现状。 在原药生产端,我们认为扬农化工等国内优质原药企业将与先正达之间充 分发挥协同效应。扬农化工等企业将凭借生产规模和成本优势成为先正达 原药的主要供应商,而先正达将通过将原药生产环节更多外包给扬农化工 等企业,逐步实现集团的降本增效。 制剂环节,我们认为原先正达、安道麦和中化作物的全球销售网络有望进 行深度融合,进一步深化在全球格局下的渠道优势。 世界农化新格局正在形成。我们在之前报告《乘转基因之风,国内种业加 速整合发展》报告中指出,国际农化行业要经历了三次并购浪潮,2017 年 之前,农化行业发展主要由拜耳、先正达、巴斯夫、孟山都、陶氏益农和 杜邦六巨头引领。2017 年之后,六大巨头先后进行了一系列超级并购,随 着并购整合逐步接近尾声,我们认为,未来全球农化行业市场将呈现三分 天下的格局:美国(科迪华)、欧洲(新拜耳、巴斯夫)、中国(先正达 集团)。五、投资建议(详见报告原文)当前我国农药行业处于结构性调整过程中,农药准入门槛和登记门槛不断能提升,在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引导下,行业加速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作为仿制药和中间体制造大国,与印度相比,我国农药产业凭借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高水平精细化工合成和工程建设能力, 仍是农化巨头选择供应商的首选,随着跨国公司并购整合的完成,我国头 部企业有望获得更多的订单。长期看,随着我国转基因政策的逐步放开, 我国转基因种植面积的增长有望复制美国、巴西的发展速度。而先正达集 团并购整合有望补足我国在创新药研发能力和种子业务方面的短板。……(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国金证券)更多内容请参见报告原文。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1、国际市场1.1、亚太动态由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冠状病毒病例不断增加,政府正在考虑实行宵禁和部分封锁,特别是在孟买等主要城市,但孟买当地的火车不会受到影响。随着秋收作物种植季节即将开始,农民正忙于准备土地以种植秋收作物,封锁的消息可能会使农业团体感到紧张,但应指出的是,本次封锁不会像去年那样全面封锁,群众也不必过于担心。印度查谟和喀什米尔(南亚地区)副州长Manoj Sinha称,中央政府以及联邦直辖区政府正采取多项新举措,将农业与全球市场链联系起来。为给农民等相关园艺从业者带来帮助,他们正在不同论坛对产品进行营销、包装和品牌推广。为了引进高产园艺品种,增加园艺生产的产量,政府启动了大规模的高密度种植园计划。政府还采取了各种以农业为中心的举措,如:放宽一些法律条款,使农民可以从政府赞助的各种福利计划中受益;建立基于国际标准的检测实验室;依法严厉打击所有假农药和假化肥的销售行为。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越南农林水产品进出口总额约达183.4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达106.1亿美元,同比增长19.7%;进口额达77.4亿美元,同比增长44.7%;贸易顺差额约28.7亿美元,同比下降18.2%。巴基斯坦废除了一项为期两年的针对印度糖和棉花进口的禁令。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世界第二大食糖生产国,本次放开对印度产品的进口禁令可以缓解斋月之前巴基斯坦飙升的食糖价格。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药生食输发0405第1号通知,在进口监控检查中,发现中国产韭菜中的腐霉利违反了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决定强化对中国产韭菜中腐霉利的监控检查,检查频率调整为30%。澳大利亚农药和兽药管理局(APVMA)对一款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农药Fawligen颁发紧急使用许可,允许将其用于防治草地贪夜蛾。Fawligen含有特异性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活性成分-核型多角体病毒,由AgBiTech在美国生产。澳大利亚农药和兽药管理局(APVMA)发布89744号公告,就修订部分食品中氟唑菌酰胺和氯氟醚菌唑两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征集意见,意见反馈期截至2021年4月27日。新西兰农业部长Damien O'Connor宣布,政府将支持增加新西兰食品和纤维行业的劳动力。政府支持的新的劳动力举措包括:高达24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在职指导计划,旨在为新西兰人提供新的农业承包经验;资助培育Pukekohe和Canterbury的两名园艺职业发展经理,以备不时之需;与新西兰青年农民建立食品和纤维青年网络和理事会,以提供劳动力等;与新西兰农村妇女组织创新促进者研讨会,以快速追踪她们的创业思想。1.2、拉美动态巴西《经济价值报》消息,根据巴西经济部发布的数据,3月份巴西大豆出口1,349万吨,同比增长24.59%,创同期出口量最高纪录。3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额53.5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37.4亿美元。每吨平均价格达到397.1美元,高于去年同期15.15%。阿根廷国家农业食品卫生与质量服务局(SENASA)将逐步禁用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尽管目前尚未确定具体的实施时间表,但预计整个过程不超过一年,且当前已在进行当中。首先,阿根廷将禁止基于毒死蜱活性成分和制剂产品的进口,其后,阿根廷将禁止在本国生产毒死蜱,直至完全禁止销售该产品。2020年,哥伦比亚出口了价值123万美元的新鲜蓝莓,比上年增长了387%。其中,美国是哥伦比亚最大的蓝莓出口市场,去年对美国的出口额达到了85.8万美元。同时哥伦比亚还开拓了许多新市场,包括俄罗斯、卡塔尔、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1—3月,智利对外贸易总额达378.4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69.68亿美元,其中半数是与亚洲地区市场的贸易往来。其中车厘子出口同比增长41.2%,增至13.57亿美元。厄瓜多尔政府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签署了一项协议,由此厄瓜多尔正式成为2022年FAO第37届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会议举办地,大会预计在2022年第一季度举行,届时,FAO拉美和加勒比地区33个成员国的农业部长和高级官员将与会。会议期间,成员国将就有关地区粮食问题和农业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及优先事项展开讨论。1.3、欧洲动态根据俄罗斯联邦农业部的官方网站显示,近日已播种谷物面积约为9万公顷。在斯塔夫罗波尔地区,有23个辖区开始播种玉米。在斯塔夫罗波尔地区的农场,春季计划播种25.5万公顷早春作物,30万公顷的向日葵,3万公顷的甜菜,20万公顷的玉米,6,000公顷的马铃薯,1.1万公顷的蔬菜作物。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地区今年全年计划种植310公顷的葡萄。今年春天预计将新建102公顷葡萄。去年,葡萄产量超过4.5万吨,与2019年相比,斯塔夫罗波尔的农民增加了3,000吨。据乌克兰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7日,乌克兰2020/21年度谷物和豆类出口达3,607.1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067.1万吨。同期小麦出口量为1,445.8万吨,同比减少351.4万吨;大麦出口量为411万吨,同比减少25.7万吨;玉米出口量为1,690.2万吨,同比减少697万吨。乌克兰政府数据显示,2020/21年度(10月至次年9月)的上半年,乌克兰出口玉米1,590万吨,比上年同期的2,110万吨减少25%。本年度中国仍是乌克兰玉米的主要进口国。在2020年10月到2021年3月期间,中国从乌克兰进口了600万吨玉米,同比增长了2.2倍。中国在乌克兰玉米出口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为38%。同期欧盟从乌克兰进口500万吨玉米,同比减少39%。欧盟所占份额为31%。西班牙政府于批准了西班牙农渔食品部的提案,修订皇家法令1338/2018,葡萄种植潜力法。通过此次修订,西班牙使其国家法规适应了共同农业政策(CAP)过渡法规在葡萄园种植授权方面的灵活措施。该修订法规将在2020年到期的新种植和补植授权的有效期延长至2021年12月31日。同时,将提交补植权转换申请的截止日期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将转换授权的有效期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将在2020/2021年及之后到期的补植权的有效期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根据罗马尼亚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受干旱天气影响,2020年,罗马尼亚谷类作物产量同比下降37.6%,种植面积同比下降2.4%。玉米种植面积比重最高,达到48.6%,其次为小麦,比重为39.5%。1.4、北美动态EPA征求关于杀虫剂环溴虫酰胺和氟啶虫酰胺首次有条件在玫瑰、花朵、灌木和小(无果)树木上户外使用登记注册的意见。EPA的评估包括一项强有力的科学评估,用以确保这些产品在按照标签说明使用时不会对人类健康构成任何风险,也不会引发对工人的任何特定个人防护设备的要求。EPA正在就最终用途产品标签提出具体的缓解措施,以处理潜在的生态风险。据美国联邦公报消息,2021年4月7日,美国环保署发布2021-07185号和2021-07186号条例,修订多杀菌素和乙基多杀菌素在部分食品中的残留限量。美国农业部发布了该年度的第一份作物进度周报。数据显示,农民已经开始种植玉米、棉花、高粱和大米。该国2%的玉米作物已经种植,与去年持平;其中德克萨斯州已经种植了55%的玉米,比5年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棉花播种面积为6%,比五年平均水平高出1个百分点。高粱作物的播种进度正常,平均完成率为46%。美国农业部还发布了关于冬小麦状况的首次全国报道。该报告显示情况与贸易预期相符,优良率为53%,但低于去年优良率62%。据美国农业部驻巴西外国农业服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巴西2021/2022季节的大豆播种面积扩大至4,000万公顷,高于2020/2021年度估计的3,850万公顷。报告预测2021/2022大豆的产量为1.41亿公吨,高于之前2020/2021年度估计的1.34亿公吨收成。根据密歇根州立大学维护的在线数据库,据报道全世界对433种不同的杀虫剂具有抗药性。仅在美国,就有234种不同的昆虫、螨虫和壁虱对至少一种化学物质产生了抗药性。加拿大PMRA就拟批准灭菌唑及其相关终端产品的评估进行公开征询意见。灭菌唑可用于防治谷物、玉米和草皮作物上的叶面、种传、土传病害。从健康角度来看,根据现有的科学资料,根据提议的登记条件使用灭菌唑,对环境的风险是在被允许范围内的。公开征询意见时间段为2021年3月30日至2021年6月28日。1.5、非洲动态少雨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将消退非洲蝗虫爆发。粮农组织称,在经济危机、干旱和冲突中,沙漠蝗虫对本已脆弱的非洲之角地区的农业生计和粮食安全构成了前所未有的风险。根据东非地区机构政府间发展权威机构的数据,一个典型的沙漠蝗群每平方公里可能包含多达1.5亿只蝗虫。根据世界银行对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半年度经济分析,该地区的经济增长2020年约收缩2%。但在采取接种新冠疫苗等措施之后,经济复苏的迹象正在加强。到2021年,该地区的增长预计将达到2.3%~3.4%。到2022年,预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实际GDP增长3.1%。南非的柑橘种植者将首次向菲律宾出口水果。菲律宾植物产业局最近已签署允许进口南非柑橘的最终行政协议。十多年前,南非的柑橘产业开始就对进入菲律宾市场进行谈判。预计不同类型水果的出口量将提高,软柑橘预计将增长29%,葡萄柚预计将增长16%,瓦伦西亚橙的出口预计将增长5%。另一方面,预计柠檬和脐橙的出口仅会微幅增长。2、TOP企业动态拜耳作物科学部宣布,Laudis玉米除草剂现已在加拿大东部上市。Laudis有效成分为环磺酮,可用于包括抗草甘膦的大田玉米和甜玉米中,防除阔叶和禾本科杂草。产品具有速效和对作物安全的优点。4月7日,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自2020年6月正式运营以来的首份全年业绩。2020年全年,集团销售额231亿美元,较2019年同一备考口径数据增长5%;如剔除15亿美元汇兑损失的影响(按固定汇率),则全年同比增长12%。2020年全年的EBITDA为40亿美元,同比增长3%。4月1日,科迪华与Ginkgo Bioworks签署一项多年合作协议。这项合作将科迪华在天然产物发现和农业专业知识的优势与Ginkgo Bioworks细胞工程平台和DNA代码库相结合,为农民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对抗入侵的害虫和不断发展的抗药性挑战。科迪华宣布了一项新的碳市场计划,最初目标是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和爱荷华州的种植者。该计划包括:① 为农民提供进入新市场的途径,通过一种简单、灵活的方式,在农民的条件下以公平的价格出售碳信用额。② 在科迪华顾问的帮助下,通过引入覆盖作物或减少耕种,通常可使农民每年每英亩赚取约5~20美元。③ 由独立市场供应商生态系统服务市场联盟(ESMC)进行第三方验证,致力于补偿那些通过农业实践改善环境的生产者。④ 种植者可以灵活地与其他碳信用额购买者合作。安道麦在英国发布一款新型丙硫菌唑杀菌剂Soratel,与目前市场上的最畅销产品相比,该产品采用独特制剂技术提升了对谷物和油菜病害的防治效果。Soratel(250 g/L丙硫菌唑)采用安道麦全新Asorbital制剂技术,结合了两种溶剂和一种助剂。此款全新制剂由安道麦位于以色列Neot Hovav的全球研发基地开发。住友化学与Accenture成立合资公司SUMIKA DX ACCENT Co., Ltd,以开展新的数字项目,培养数字人才。合资公司于2021年4月1日开始运营。3、国内市场3.1、行业动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药行业693家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计2,815.67亿元,同比增长5.9%;主营业务收入2,280.58亿元,同比增长6.1%;利润总额190.62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化学原药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8%,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同比下降5.5%。2020年全国农药行业693家规模以上农药企业有112家亏损,同比增长0.9%;亏损额为10.77亿元,同比下降26.6%;亏损面16.16%,其中化学原药制造业亏损面为15.78%,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制造亏损面为17.8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条例》,重点从严格规范政策性粮食经营活动、优化监管措施、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等6个方面对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粮食流通管理作出规定。近日,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十四五”至2035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等,对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作出部署安排。生态环境部4月6日发布消息,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组建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对山西、辽宁、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云南8个省(区)开展为期约1个月的督察进驻工作。《四川省农药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于2021年3月26日通过了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将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四川省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进行了强化和细化。近日,江苏植保站发布“2021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等穗期病虫发生趋势与防治技术意见”。预计江苏今年小麦穗期病虫总体偏重发生。其中,小麦赤霉病淮南麦区偏重流行;白粉病中等发生,沿海、沿淮局部偏重发生;穗蚜中等发生,淮北局部偏重发生;锈病偏轻发生;粘虫轻发生。近日,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海南经济特区禁止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农药名录(2021年修订版)的通告(琼农规〔2021〕2号)。通告包括3个方面:① 禁止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的农药有效成分;② 禁止销售和使用的农药有效成分;③ 国家规定或农业农村部公告禁止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的其他农药。3.2、企业动态陕西一简一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绿色农药及中间体研发基地项目奠基仪式在榆林经开区清水工业园举行,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守洋出席并宣布开工。该项目总投资4.5亿元。四川民喜生物制剂有限公司拟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23,047吨除草剂、植调剂430吨等生产项目,产品涉及草甘膦、苯唑草酮、多效唑等。利尔化学拟投资30亿元建设精细化学品制造及循环产业示范项目,该项目使用公司氯化钠综合利用项目自产氯气和外购的黄磷为起始原料,通过在线合成和消耗三氯化磷中间体,生产甲基亚磷酸二乙酯(MDPE)、三氯氧磷、缩醛等精细化学品。河北兰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优势产品烯草酮原药获得欧盟等同性认证。2021年4月6日,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简称为“中农联合”,证券代码为003042。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对全资子公司安徽辉隆瑞美福农化集团有限公司增资26,500万元。本次增资完成后,瑞美福集团的注册资本由人民币3,500万元变为30,000万元。转载自:中农立华国际事业部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微信公号“生物技术育种”,带你一起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