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我是女性,也是一名社会学博士,我只想成为独立的自己

我是女性,也是一名社会学博士,我只想成为独立的自己

在我眼里,男权、女权都是生命力很弱的词汇,它们都无视个体生命的自我塑造。如果我们想活出自己的完整性,就得以自我选择、自我负责的方式来与这个世界相处。【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周乐/文】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这个节日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一系列女性政治运动,至今已走过一百多年历史,其目的旨在于推进男女平等。这场耗时巨大的平等运动最早诉诸于政治平等,抗议女性没有投票权;后来发展到诉诸于社会平等,抗议女性在社会中的不公平待遇;现在已经衍生出几十种我也分不清的平等,因为他们要求的越来越多……我是女性,也是一名社会学博士。在我读博士的时候,我经常会听到一些身边的人问:女孩读那么多书干嘛?在网络上,我们也总能听到各种“妖魔化”女博士的言论,比如,“人类有三种,男性、女性以及女博士”。当然,针对女性的话还有其它各种方面的,比如“你都xx岁了,怎么还不生孩子”“一个没有婚姻的女人是不幸福”之类的云云。说这种话的人,我们称他们为男权主义者。为了抵抗这些男权主义者,“女权”诞生了。在日常生活中,有些言论因为被说得多,就会让人觉得不仅正常而且正确。但作为个体而言,我非常害怕和这样的人交流,因为他们总是非常霸道地持有“因为你是A,所以你得B”这样的偏见。▲社会对“女博士”存有一定偏见在我眼里,带有这样逻辑的人,总是无视他人的主体性和情境性,简单地说,就是“他们习惯于将每个人的可能性扼杀在固定的框架里”。无论男权主义者,还是女权主义者,他们都有这样的毛病。如今,很多有了孩子的女性选择离开职场,做全职太太,但是她们却被女权分子说成是堕落。女权主义者言之凿凿地说什么“女人要经济独立,要有自己的事业才符合现代女性要求”。说实话,面对这些人,我心里唯一的对话就是:你们怎么都那么闲呀!你们没有自己的生活吗?如果说“男权”是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束缚,那“女权”就是现代社会对女性的枷锁。因为,不管“男权”或“女权”,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基于女性生理特征赋予女性社会角色或要求。其实在本质上,他们的话语模式是一样的,即:作为女性,应该如何如何。我很幸运,因为我有一个非常开明的父亲。记得小时候就有亲戚问我爸爸:你怎么把乐乐当男孩养?而我爸爸的回答让我记忆犹胜:“我只是把她当人养”。所以从小,我做任何事情,从来没有想过“因为我是女孩我就要如何”这样的问题;而是想着“作为一个爱思考、独立的人”,我要如何活出我自己。我的参照物是性格、品格、意志,而不是什么行为言语上的规范。▲做全职太太被女权分子说成是堕落不管“男权”或“女权”,它们自诞生起就跟女性没有半毛钱关系,他们的出发点也不是作为女性的人,而是社会秩序和政治诉求的产物。一天到晚诉诸于男权女权的人,在乎的只有他们关于自己的政治意见表达,而不是每一个女性所处的生活情境和日常行为的实际发生。所谓的男权社会,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把对于男性的要求升级为整个社会价值的考量体系。表面上,是“男性话语”占据主导,男性更有话语权,但实际上,这种话语权也使得男性落入了相当被动甚至被压迫的局面。比如在过去,大多数男性在职场上把持着重要岗位,社会习惯性地会把“职场上的成功”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而这条标准又会反过来使很多男性透不过气。反思一下,我们就会发现,男权社会实际上使男性陷入了被安排、被指定的命运。事实上,男人在男权社会中要比女性更容易丧失自我:一个显赫官员是独立人吗?显然不是,他连自己的主张和想法都不能有。一个成功商人是独立人吗?商业本质是交换,他的一切都是在满足他人基础上,更不要谈自己。一个知名人士是独立人吗?当然也不是,他要迎合大众口味,得琢磨热点和吸睛的方式来设计自己的公开话语,无从谈自己。当然,若女性若也加入这个作为整体的生产性社会,亦要面对同样的命运:一个以外在成就作为个体价值评判的社会。▲穿“波卡”的阿富汗妇女只有那些惰性思维的人们,才会不假思索地接受这样一种假定,即:男权是压迫女性的,女权是解放女性的。女权自身有两大问题:一是参照男性标准;二是部分女性加诸其它女性身上的要求。很多女权一直在倡导和男性平等,虽然要求平等的表现方式近几十年发生了变化,但我认为这种以他人标准来比照自己,就是主动失去自我的过程,并且以女权名义来要求和男性平等的做法,是在强化女性的弱者形象。其实女性完全可以正面、正向地表达自己的社会诉求,而不是以男性作为参照物。女性之间各有差异,一些有公共话语诉求的女性,常常绑架全体女性来实现其自身的权力意志,而剥夺其他女性的生活选择。我不认为现代女性选择家庭主妇式的生活就是堕落的表现;相反,家庭本身的经营于个体、于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19世纪美国妇女的独立标志我写这些并不是为了替男权申诉,也不是来批判女权。在我眼里,男权、女权都是生命力很弱的词汇,它们都无视个体生命的自我塑造。我想说的是,作为女性,不要因为女性的生理特征,就先入为主给自己设定女性式的生活或生命轨道;生理性别是生而不同,但社会性别是政治产物,我们没必要按照他人的意志来左右自己的生活;不管男性、女性,最重要是还是先活着像个人,无关乎性别。性别之外,还有阶层、地域、职业等等之分,如果我们以这种外在的身份来指导自己生活,我们必将是被撕裂的;如果我们想活出自己的完整性,就得以自我选择、自我负责的方式来与这个世界相处。总之,男权不是压迫女性,女权也不是服务女性。每个女性就是一个独立的自己。

多诺玛

我为什么要读博士?适合吗?如果毕不了业呢?我这样回答自己的!

每个人在考博前或许会这样问自己:我适合读博么?为什么要读?如果最后毕不了业怎么办?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也正常,应不应该考博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解,或许是基于社会现实考虑,或许是基于自身考虑,也可能是喜欢读、愿意读。总之,每个人选择考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就我个人而言,我选择考博的原因是基于自己对于学术的喜爱与追求的考虑。从接触第一本书开始,就对做学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刚上大学的我并不喜欢读书,甚至一看到书就烦,图书馆更是最不喜欢去的地方,那个时候觉得有读书的时间还不如去听音乐与打球。但是因为所学的社会学专业为文科专业,学院要求必须定期上交读书笔记,不得抄袭,而且成绩作为毕业合格与否的标准之一。这对我来说很头疼,但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去看书。开始是一点也看不下去,甚至看一会就睡着了,读书笔记也是写的一塌糊涂。后来偶然间翻到一本书名为《稀缺》的心理学专业图书,里面图文并茂,文字表述浅显易懂但内涵丰富、发人深思。我尝试着从正文的第一页开始读,但没想到越读越有味道,现在我还记得那本书看了整整一天,通过这本书我明晰了失败更深层次的心理机制及稀缺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心态,它会改变个体的认知行为方式,我对于读书的兴趣也是如此,缺少兴趣自然觉得读书索然无味。从那天起,我就在图书馆搜寻心理学专业的图书,恰好社会学专业与心理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读心理学专业的书时,也会去读专业书。就这样通过读书慢慢的对社会学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而且也学到了不少心理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知识。从那以后,我每天都会抽空去图书馆翻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读书笔记,更是给自己找一种只有在读书时才能体会到的心静与超脱的感觉。通过读书与写作读书笔记,不仅学到不少知识,而且写作水平也有了提高。有一次我尝试着写了一篇与专业相关的文章并投给了报纸,过了几天报纸编辑告知我同意收稿但要做修改,听到这个消息很兴奋,因为这是自己人生第一次写文章得到认可并发表。于是我按照编辑的要求认真修改了两次,后来就收到了样报和稿费,看到自己的文章登在报纸上,内心十分的激动与自豪,我知道是《稀缺》那本书改变了我,而且也引导着我继续向前,因而到了大三,我做出了考研的决定。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我顺利被一志愿高校录取,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启发与鼓励为我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读研后,通过上课与平时的交流,我发现这个平台要比本科院校大得多,而且也意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和与他人的巨大差距。为了缩小差距,也是为了在研究生阶段能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我选择继续读书,同时也会做读书笔记和写学术论文。我清楚地记得导师在第一次见面时对我说过的话:“读研究生以后要记得多学点东西,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东西,自己也要课下多读点书,如果能写一篇文章更好。我说这些不是要求你们走学术的道路,而是在研究生期间给自己一些事做,不要混日子,如果这样还不如不读。多学点东西对你们将来发展都有好处,毕竟你们的时间有限,今后的路还很长,学点东西对你们今后从事科研或者走向社会都有益处。”这些话让我很受启发,而且也坚信导师的指导一定对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有帮助。因此,在研一期间,每当读书遇到不懂的问题时都会请教导师,导师也会耐心给我讲解,而且通过与导师的相互交流也增进了彼此的情感。记得有一次导师和我说:“你和其他同学不同,他们无论做什么都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但是你不一样,能看得出来,你喜欢读书与写作,喜欢做学术,这一点我很欣赏,也很认同。我觉得你今后可以继续读博,因为读博会接受更高层次水平的教育,而且你需要,也有能力去读,当然,在研究生阶段还要再发一些文章,这样对提升你的学术素养与考博都有利。”说实话,其实我从研一入学那会就已经决定了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是读博,因为我知道仅靠研究生期间的教育还不足够提升自身的学术修养,还需要读博的历练与升华。加上导师对我的支持与鼓励,更让我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了方向与目标。科研成就的取得坚定了我做学术与读博的信心在读研期间,我通过读书写了一些读书报告,但这些读书报告仅仅是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并没有结合书的内容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分析,而且也达不到发表的要求。因此,我请教导师有关发表的事宜,获得了一些论文写作技巧与文字表达方面的知识,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读书报告进行了整理与修改,通过反反复复的磋商与修改最终成型,接着投给了一个影响因子较高的学术期刊,幸运的是,文章得到认可,但还需要修改。于是我便按照期刊编辑的要求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与修改,最终得到许可,并在三个月后拿到了样刊。但我清楚想要考博只发一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努力。在发表了第一篇学术文章后,对于论文写作与注意事项有了了解,于是便按照论文写作的标准与要求,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下进行深入分析,并写成了一篇文章,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得到发表。后来又陆续发表了两篇文章,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与导师和同门合作了两个科研项目,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最终顺利结项。在取得这些科研成就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已经完全适应了做学术的生活,不仅具备一定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快乐与充实。这些成就的取得,也更加坚定了我做学术与考博的信心。以上就是我为何考博的原因,在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训练让我对学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且在做学术时能够感受到快乐与充实。我相信通过考博深造能够进一步提升我的学术能力,并推动着我在学术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来源:募格学术 浪迹天涯

果恶乎在

博士毕业都“失业”的5个大学专业,工作难找,谨慎报考!

本文编辑:史育阁栏目:考研社会观转眼间2018年已经接近尾声,2019年的考研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200多万考研学子们将在最长3天的时间里用手中的笔书写出人生的走向。由于近年来大学毕业人数的不断上升,去年已经突破800万人,原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通过考研来释放就业压力,以求谋得一份更好的工作,取得一份不错的待遇。诚然如此,越高的学历在用人单位、HR眼中往往更能得到关注与认可,学历作为“敲门砖”的作用也还是比较明显的,但事实上,有一小部分大学专业由于学科特点,或是市场需求等原因,就业难度相当之大,就算是博士毕业都容易“失业”,工作比较难找,不论是高考学子还是考研学子都要谨慎报考,一起跟随史育阁来看看吧!1、社会学社会学专业是人文社科范畴中的一门社会科学专业,拥有者高度的理论性,国外学术研究实力比较先进。实际上,很多人都不清楚社会学到底是在学什么,甚至在亲戚眼中可能就是“高级社工”,实际上并非如此,社会学还是比较“曲高和寡”的一门学科,但其就业确实不乐观。根据近年来社会学专业的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基本上没有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大多数毕业生只能挤挤公务员、新媒体等领域,并且就业竞争实力还很弱。很多人就读后都比较后悔,直言进了“大坑”。博士毕业的社会学专业学生大多留在高校任教,去教社会学专业的学生。2、生物工程生物工程是连续四年荣登就业“红牌”榜的唯一一个理工科专业,按道理理工科尤其是工科大学专业就业质量是相当不错的,但是生物工程这个专业偏偏就是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没有好的平台和资源,研究水平也相当滞后,在国际上的学术话语权也不高,往往处于很尴尬的局面。就算博士毕业不出国,往往都面临“失业”的局面。3、其他三个其他三个专业分别是基础物理学、哲学和法学专业。这几个大学专业就业状况也不是很好,当然如果你毕业于顶尖名牌大学的话,那一定是优先能够享受的本专业的社会人力资源,就业前景会比较广阔一些。比如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物理学,人民大学的哲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的法学等等。关注史育阁,获取更多精彩大学、高考、考研、公务员考试相关资讯、信息!

杜丽丽

郑松泰:当“社会学博士”走上“港独”之路

郑松泰为香港政治组织“热血公民”主席,绰号“泰博”。这个“热血公民”组织是一个非常激进的“港独组织”,于2012年2月29日由黄洋达创立,秉承“港独教父”陈云提出的“勇武”理念,主张城邦自治、香港建国,提倡以更激进手段示威。郑松泰加入热血公民组织并成为主席,令他身边的人无不惊讶。因为郑松泰本是一个文弱书生,其本科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社会政策系,2005 -2010年到北京修读社会学系硕士及博士。这样一个书生为何会加入如此激进的组织并走上“港独”之路,至今被港媒称为香港政坛的谜团。央视图(下同)但是,我们梳理郑松泰的经历不难发现,年轻的郑松泰从起步到发迹,得益于他的规划长远、心思缜密。他的学历及阅历,都是其在未来攫取个人政治资本的重要砝码。不得不感叹,郑松泰以与其年龄不相符的城府,将自己的丑恶面目藏得极深。下面,我们来解开郑松泰由“社会学博士”走向“港独”的谜团。出身平庸,利用“博士”光环提升身价郑松泰出身普通家庭,父母为小商贩,家庭条件一般。后来经过努力,考入香港理工大学社会政策系,到北京求学前曾担任民主党湾仔区议员李继雄的助理接近一年。毕业后,郑松泰2005年到北京修读社会学硕士及博士。毕业后来在接受采访时郑松泰坦言:在北京生活的五年,见证了中国大陆的变化,亦令他决定毕业后回香港发展,更让他体会到在中国大陆生活得越长时间,就越不想香港变成中国的普通城市。郑松泰的这一番话颇为值得玩味。乍一听,其在谈大陆的快速发展,实际上当时的这句话已是“一语双关”,他分明想要在香港掀起浪花,让香港变得“不平庸”!他选择的这朵浪花,就是“港独”的浪花。精心算计把握时机火速加入“港独”组织返回香港的郑松泰又回到其就读的香港理工大学任教。然而不到两年的时间,郑松泰便加入了刚刚成立的“热血公民”组织。上面已经提到,这个组织是2012年由黄洋达创立,成立时正值香港本土思潮急速冒起,提倡以更激进手段示威。曾发起多次“反水货客”行动,多名成员因参与占中、旺角骚乱而被捕。郑松泰似乎一直在等待这样一个新兴组织的成立,让其能够有机会大施拳脚。当李继雄得知郑松泰加入一个主张街头抗争的政治组织时,深感意外。后据李继雄分析,郑松泰虽然不是一个激进的人,但他博士毕业回到香港,已对社会政治深感兴趣,但却不会加入老牌政党,因为那里面不会有其位置,而加入新兴的“热血公民”组织就可以有充足的发挥空间和影响力。李继雄说得很委婉,其实不如直接说:加入“热血公民”组织可以让郑松泰有机会出头,牟取个人政治资本。这才是本质!费尽心机搏出位高调宣扬“港独”思想起初,郑松泰社运上的表现不算出众,但凭着高学历,在“热血公民”赢得了一定位置。郑松泰口才和号召力不及黄洋达,因此最初得到的关注并不多。但他的学历在“热血公民”里面几乎是最高的,很受尊敬,他凭借擅长写作的优势,一直在网络媒体“热血时报”发表文章并主持网络节目,不断宣扬“港独”思想和主张,荼毒青年人,很快便发展成为组织核心成员。2016年,郑松泰代表“热血公民”出选新界西选区的立法会选举,初时因知名度低而不被看好,但最后却高票当选,一炮而红,并接任“热血公民”主席。就这样,郑松泰通过几年经营,终于“逆袭成功”,成为立法会议员。辱骂民众“智障”曾自称“爱国者”,被讽为“变色龙”前面提到,郑松泰曾在2005年来到北京修读,2010年取得了社会学博士学位。2005年,他在接受媒体采访录制《铿锵集》时,曾表示“我是中国人,我流的是中国人的血。”但之后,他在接受采访时称,这段是自己的“黑历史”。后郑松泰曾在脸书上表示,重看《铿锵集》他发现:“变的不是我,原来是香港人变得太慢,又或者根本不想变。”一个曾经有着爱国情怀的青年,变成了要分裂国家的“网红”。可见,为了博得关注、牟取政治资本,郑松泰就是这么一个左右摇摆、两面三刀的“变色龙”,令人作呕。此外,2017年6月10日,香港网络名人仇思达公布一段立法会议员郑松泰的录音,内容指其辱骂大众“白痴”。郑松泰其后证实工作汇报和内部沟通被人流出,深表遗憾。11日晚,郑松泰在脸书上发文承认该段录音属实,但自认为该内部限时直播的讲话并无不妥。他表示自己有如此举动,是因为他认为有些民众属于智障,而在录音流出后郑松泰于其脸书账号发文补充,宣称在2016年香港立法会选举中所有未给“热血公民”组织候选人投票的人全都有“智力问题”。教唆年轻人参与暴力参加暴乱称反对上街的家长是“猪”郑松泰在加入“热血公民”组织时,仍然一直在香港理工大学任教。现在参与暴力示威的学生,多来源于郑松泰这样“港独”教师的洗脑。从某种程度上讲,校园“港独”是社会“港独”的温床。校园“港独”之所以滋长泛滥,是香港校园长期姑息放任郑松泰这样的“港独”教师给学生洗脑。郑松泰利用他的教师身份,为“热血公民”组织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后备力量。同时,郑松泰还无耻地欺骗香港的青少年,公然教唆年轻人参加暴乱,诋毁、攻击他们的父母,他声称:反对上街的家长是“猪”、是“港猪”,鼓吹年轻人要“与港猪划清界限”,并唆使年轻的子女们同他们的父母断绝关系,终生不相往来。其还宣称“香港的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就不停地向孩子索取”,“每一个父母从来都没有想过可以给予孩子什么”,“大难临头各自飞”,“有事没事都不断剥削年轻人”等等。最后,他得出的所谓“结论”是:“爱不爱年轻人,在上街这件事会表达的一清二楚。”郑松泰在暴乱中的充分表演,使其离间亲情、泯灭人性的丑恶面目彻底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倒转”国旗博眼球弄巧成拙丢饭碗2016年10月19日,在立法会点算人数期间,郑松泰将民建联议员桌面上的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倒转,随即被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裁定行为不检而被赶离场,成为这届会议上第一个被赶离场的议员。2016年9月19日,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刘国勋发新闻稿称,针对郑松泰的行为,现已致函警务处要求调查及依法作出检控。2017年4月10日,郑松泰接到通知,中区警署公众活动调查组就其2016年“倒转”国旗及区旗的行为,正式落案起诉“侮辱国旗罪”及“侮辱区旗罪”。2017年9月29日,香港东区法院对此作出裁决,认定郑松泰两项罪名成立,罚款5000元港币。虽然毋须入狱,立法会议席也不受影响,但他任教的香港理工大学随后指出,郑松泰的操守和定罪与大学承诺的优质教育、及接受国际化的目标方向不一致,做出裁决将其剔除教师队伍,合同期满后,亦将不再续约。嚣张跋扈信口雌黄政治野心不断膨胀近两年,郑松泰自以为是的本性暴露,频繁大放厥词,嚣张跋扈四面树敌郑。郑松泰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曾狂言:考虑在10年之内爬高10级,而议席就是达到爬高10级的手段。今年年初,当大湾区规划纲要即将出台之际,市民翘首以盼,郑松泰却口出狂言恶毒抹黑,在一个论坛上先是诬称“大湾区发展是‘贼船’”,进而恐吓说“大湾区毒害整代人”云云。郑松泰本身在内地生活过,更曾在北京读博,本就深知国家发展的大趋势,更应知道香港未来发展的核心依靠。其仅仅为了自私的政治利益,恶意攻击抹黑大湾区发展,这是彻头彻尾的“贼喊捉贼”,他以及反对派才是港人最要担心的“贼船”!当然,为了刷存在感,飞速发展的高铁也成为郑松泰攻击诋毁的对象。其引用“市民报料”假照片,造谣指高铁西九龙站天幕玻璃被超强台风吹爆裂,但连简单的现场求证都懒得做,谣言迅即不攻自破。郑松泰后又发声明假装道歉,实则仍“死鸭子嘴硬”,称照片“估计是因为倒影造成的错觉”。郑松泰自当上立法会议员以来,除了大放厥词、信口雌黄以外,政绩乏善足陈,这次事件郑松泰连抹黑都懒得去做求证,让人直接打脸,真是人品和水平双低下。彻底放飞自我成为“港独急先锋”郑松泰成为“热血公民”组织核心成员后,为不断提升地位,彻底放飞了自我。其在“占中”期间多次组织激进暴力行动,曾因冲击警察防线而被拘捕,后获准保释。自2015年1月以来,其频繁组织“反水货客”行动,期间采取辱骂、人身攻击等方式进行暴力抗争。郑曾组织“热血公民”成员前往警察总部抨击警察“滥用职权”、“以言入罪”,甚至抹黑警察为“懦夫”,反对设立“辱警罪”。今年爆发“反修例”暴乱以来,郑松泰更是网上网下左右开弓,极力表现。在网上,郑松泰在脸书上发布《致全港警察的公开信》,在信中称冲突再这样下去,绝对会有人在冲突期间死亡,并恐吓下一个死亡的可能就是香港前线警察。郑松泰还在信中引用2014年“占中”运动中被重判的七警为例,妄图恐吓、分化前线警员。近日,香港媒体还曝光出一段港独分子内讧的视频,视频中的港独极端分子亲口承认香港议员郑松泰有为暴徒出资。同时,郑松泰积极参加暴力示威活动。7月1日,身为立法会议员的他竟然带领暴徒冲进立法会,协助、教唆暴徒洗劫立法会,遭到香港市民和其他议员的强烈谴责。在7月27日发生的“光复元朗”非法游行中,郑松泰与黎智英、何俊仁、朱凯迪、罗冠聪等港独头目及骨干均赴现场参加指挥,煽动大批示威者不断冲击警方防线,投掷砖头、灭火器、雨伞等硬物攻击警察。警方宣布冲突共造成23人受伤。7月30日晚,郑松泰与朱凯迪等议员协助大批极端分子在葵涌警署外聚集叫嚣,其间堵塞警署大闸、占据附近马路、粗口辱警、涂污警署外墙,又围攻警察,致五名警员受伤。到了凌晨,郑松泰又煽动极端分子包围天水围警署,警署因此被迫关上闸门,现场还有人施放烟花,十分混乱。最终,事件造成6人受伤。现今的郑松泰,已与之前的文弱书生判若两人。而将其变得面目全非的,正是他内心中不断膨胀的政治野心。在牟取政治资本使自己飞黄腾达的路上,他算尽套路、穷尽手段,终变成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然而,他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其为自己铺设的“康庄大道”,其实是“穷途末路”。30日消息:郑松泰被香港警方拘捕。原标题:郑松泰:当“社会学博士”走上“港独”之路

山歌恋

如果本科、研究生、博士三个阶段三个专业,会不会太杂了?

如果本科、研究生、博士三个阶段三个专业,会不会太杂了?研究生专业与本科专业关系。一般决定考研的,基本上四种选择:本专业考研、跨专业考研(专业所属小类)、跨专业考研(专业所属大类)、跨其他专业大类考研。举例说明如下。社会学专业属于社会学类,社会学类还有其他专业(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学类属于法学大类。本科生是社会学专业的,可以本专业考研(考社会学专业研究生),也可以跨专业考研(专业所属小类)考社会工作研究生,也可以跨专业考研(专业所属大类)考法学专业研究生。当然你也可以跨其他专业大类考经济学专业研究生。从考研备考来说,以上四类难度依次是越来越难的。相应的准备时间应该是越来越长的。从学术积累的角度来说,一般肯定是建议前两种,除非对自己本专业完全不懂、不感兴趣或者是找到了方向,才建议考虑后面两种考研。博士专业与研究生专业关系。读博士的,绝大多数是本专业读博,就是与研究生阶段专业一致。少数跨专业所属小类、跨专业大类考博,极少数跨其他专业大类考博。原因还是学术积累、考试难度、准备时间来说的。当然也存在少数天赋异禀的人,可以本科、研究生、博士都是不同的专业。

大金牙

社会学博士选择了“不务正业”的道路,但妻子的做法更让人意外!

海归回国后一般都会选择风光体面的事情做,但是往往有一些不走寻常路的人,他们不在乎挣钱多少,只选择自己喜欢的,在浙江杭州,社会学博士蔡燕航从澳洲回国后,抛弃学术研究,竟开始了手工皂的制作之旅。蔡燕航现在是素朴心手工皂坊的主理人,和之前的社会学研究毫不沾边,他回国以后,身体出了点问题,所以他并不想做学术,只想做一点跟健康有关的事情,当时刚刚毕业的蔡燕航其实是想进高校当老师,但是现在却恰恰选择了一条相反的道路“不务正业”。现在跟家里人一起经营工作室,他做的手工皂在跟空气接触后,它自身还会形成皂化反应,慢慢的就比较成熟了,然后碱性就降低了,大概需要两个月时间,蔡燕航的妻子原本在投资公司已经工作了十年,由于老公的缘故,毅然决然的辞去工作,和丈夫一起做起了手工皂,经济收入对妻子而言其实是下降了很多,但是在蔡燕航看来这个是不能用金钱去衡量的,因为常常会在制作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新的东西,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周围的人都会觉得做手工皂浪费了蔡燕航的才学,但是蔡燕航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他之前的一些经历都在影响着他,再次回到澳洲去学习,去台湾拜师,这些都是需要学习新的知识,没有办法去评判一个行业的好与坏,因为每个行业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在蔡燕航看来现在的他并不算是成功,现在只能算是刚刚站稳一点点脚跟,但是蔡燕航很满足现在的状态,慢慢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自己也做得比较开心,这样就可以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小编删除

玛利翁

为什么要谨慎选读社会学?

在志愿填报上,我们经常会列出一些“负面清单”,我经常说管理学,知乎社科话题答主陈健坤则建议不要学社会学。他不久前写的不建议读社会学博士的回答,成为“博士最惨能惨到什么程度”话题下的热门回答,有30万阅读量。他的论述方式比我严密,当然也有偏颇的地方,只是这种判断或者思维方式可供大家参考。专业选择上,需要对专业知识和高等教育、业界就业、学术前景、研究领域有一定了解才能做出好的选择。我不清楚国内别的文科专业前景如何,但是根据我掌握的情况和对社会学专业的了解,原则上我不建议学习社会学,这是一个很差的选择。主要原因如下:1.知识技能上,这个领域没有自己的核心技能,学习的知识理论很多都没用;2.学术发展上,社会学正在被“大数据+”计算能力取代,逐渐边缘化;3.就业角度上,没有对口岗位。一、社会学领域没有自己的核心技能,学习的知识很多是周边领域的基础课,仅有的一点核心理论知识对科学研究和找工作帮助都很小。社会学的根本问题就在于,这个学科没有自己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能或知识体系。热门的专业要么有很强的应用技能(金融,法律),要么有成体系的理论知识(计算机),构成了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想要有高竞争力就必须有一项核心技能。而社会学没有有竞争力的核心知识。国内社会学本科课程是个大拼盘,由大量中西方早已过时的社会理论(文科,偏哲学),经济学,人类学,心理学入门和一些初级统计方法课程组成。我们来看看学科评估里社会学学科A+的人大和北大社会学系课程设置就明白了。这是北大社会学系本科课程:人大的:跟自然科学不同,社会学的大量理论是几十年前的学者根据很有限的观测样本得出的结论,基本没有被严格地证实过。社会学范畴内研究的问题很多都是用常识怎么解释都说得通,这个时候就需要靠严谨的研究方法和足够有代表性的数据分析来得出结论。然而社会学教学培养却引用大量云里雾里的理论后用常识解释很多现象。这点邓肯瓦茨(Duncan Watts)在他的书《反常识》开篇就用一个例子讲述了:城市人和农村人谁更适合军旅生涯?城市人更习惯集体行动,服从意识更强,而农村人更适应田野生涯,干体力活的经历更多。问卷结果是城市人更适合军旅生涯。再举一个例子。过去几十年里,学科和研究领域是更融合了还是更分化了?一方面研究高度复杂的问题上需要跨学科合作,另外一方面,研究领域细化则会导致学者必须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学科里,也是左右都说得通。但是当你画出过去几十年的SCI期刊文章引用网络就会发现,同一年网络中任意两篇研究的距离是逐年下降的,从5下降到3。显然,学科研究在不断交叉融合,而非怎么说都对。如果一个问题明明有准确答案,但是用你所学的知识左右解释都行得通,那么你学的知识就没啥用。Watts 2017年发在Nature human behavior上的评论文章很好地总结了社科发展的问题:社科学界鼓励不断发明新的理论,而不是用实证研究来解释众多互相矛盾的理论。毕竟是发在权威期刊上,Watts的用词很谨慎。“reconciling the innumberable inconsistencies and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se competing explanations” 通俗点翻译就是大量理论互相矛盾。传统的社会科学在鼓励不断发明新的纸糊的理论,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复杂网络和社会计算元老,Duncan Watts目前在宾大计算机,通讯,运筹系和沃顿商学院都有教职,他累计发表过顶级自然科学期刊十几篇研究和评论文章,引用量十万。二、从学术角度来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正在被“大数据+”计算方法取代。不乏一些例子显示出:第一,即便是国内最高学府,也有社会学教授完全用狭隘的理论和自己的主观判断下结论,不讲实际证据。第二,做传统定性分析的结论很容易被大数据研究推翻。社会学是一个很宽泛的专业。发35份问卷研究一个班的学生叫社会学研究,用100万用户的7.65亿歌曲播放数量研究人们心情随时间的变化也是社会学研究。前者发在了一个中文期刊上,后者发在了自然科学顶级期刊Nature Human Behavior上。但像后者一样推动学科发展的研究越来越多是理科学者所做的。社会学在目前阶段做的研究,严谨性和结论泛用性当然没法跟物理等自然科学比,但是,目前的大数据和计算方法的进步,给了我们很多研究复杂事物的机会。遗憾的是国内很多社会学系的教授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包括清华,北大,人大等著名大学的大部分社会学教授,都还在用传统的小样本线性回归,田野调查等方法做研究。 我们再对比一下同样是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家和系统科学家。同样是用量化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复杂集群行为,一些社会学著名青年学者发表期刊甚至远不如系统科学一个刚毕业的博士。南京大学陈云松是社会学很优秀的学者,其发表的论文主要在: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Social Network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但是北师大系统科学的博士周建林所发表的论文显然已经不是一个档次的了: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tometrics。西安交大的王洋老师发表的期刊也很权威:Nature, Nature Communication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从研究方法和科学意义上,社会学已经全面落后于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理科专业。以往是感兴趣社科研究的理科生会去社会科学专业里就读,做研究。但是现在,一些理科已经发展出成体系的社科研究方法甚至是专业了,比如北师大的系统科学学院就发展得很好。这是北大举办的余天休社会学博士论文奖2019年入选论文,算是国内社会学博士论文一个高水准的奖项:但是,我们看看仅仅是北师大系统科学的博士周建林所做的研究:第三、就业差,没有对口岗位热门的行业,如计算机、金融、法律,之所以热门就是因为所学知识要么有很强应用性,要么有很大发展前景。而社会学专业两者都不具备。这一点其实最难证明,因为没有足够直接的证据来证明社会学毕业去向差,只能根据高校就业去向报告和大公司的招聘来推测。从市场信息来看,社会学专业出身的学生拿到热门行业高薪工作是非常罕见的。根据北大公布的社会学毕业生去向报告,本科生里80%继续读书,剩下12个有工作意向的人里只有一个签了就业协议。芝加哥大学社会学专业排名第一,不知道什么原因,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把2009年毕业的校友刘思达又挂在了2016年毕业去向里,可能是刘老师是仅有的去向还不错的毕业生吧,只好拿出来再说一遍。这是刘思达老师本人对社会学系就业情况的总结:“名校博士失业的也大有人在”。总之,无论是在知识技能学习上,还是未来研究发展以及就业去向上,传统社会学都在全面衰落,我认为没有太多学习的必要。当然,你喜欢社会学没有问题,但是需要与时俱进,至少应该了解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再做决定。

一个社会学博士发问,小留学生家长,送小孩子出国,到底是为何?

疫情不仅考验着每一个人,也使人们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考和沉淀,对我们的灵魂进行了猛烈的震动和冲击,让我们浮躁的心来一次洗涤和反思,今天就当今大家热议的问题进行分享。近日来一个热门话题在网络上不断出现,这就是滞留在英国的小留学生的回国问题,一部分小留学生要求中国政府出面,承租包机接其子女回国。爱子之心人人有之,单从这一点而言无可非议,但是政府作出决策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和可能,这不是我们打的或包车,有钱就行,这是关乎两国航空,甚至外交事宜,不是有钱任性就能解决的问题。当然,在网络上有些网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包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质疑,而情急之下,小留学生的家长就口无遮拦的说这是仇富,这种说法就十分不当,真的是仇富吗?即便是仇富,那么人们为什么要仇富,富有什么可仇的,与其说是仇富,倒不如说是人家仇的是无端的优越感,无端的傲慢和偏见,放下身段和大家在一起,再不要妄言什么仇富之谈了。疫情以来,大量华人华侨以及国外留学生纷纷回国,这是人之常情,有了灾难回家避难无可厚非,因为我们国家如今强大安全,国内的亲人也欢迎同胞回来,因为家是我们最后的避风港。可是,确实有极少部分人,觉得自己是华人华侨,或者是留学生就高人一等,处处表现出来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感觉国内的人比不上你们,于是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起来,无端指责国内这也不好那也不对,大家都要看你的脸色行事,真不知道这些人是谁给他们的勇气,是那里来的优越感,这些人不但无礼而且讨厌,不仅可恨而且可怜,这些人难道还不让人仇视吗!无论是过去的历史上,还是当今的现实中,我们的海外华人华侨,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我们的留学生背井离乡出国学习深造,回来报效祖国,他们都得到了国家民族的认可和敬仰。但是,小留学生的家长,你们扪心自问,你们从小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去,到底是为了什么,不用别人给你们答案了吧!人在少年时期是完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阶段,是民族文化的筑基阶段,这个时期,将孩子送去外国学习,你们是想培养你们是孩子成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他们长大成人以后,还能传承你们的家风吗?大疫当前,全国人民都在为战胜疫情不懈奋斗,世界的交通运输都在为抗疫而忙碌,这个时候,一切都要为抗疫而让步,解决包机接回你们的孩子,一定会做到的,但不是今天!通过这次疫情对世界的考验,能否也对你们敲响反思的警钟,现在中国的强大举世瞩目,中国社会的优越已经实实在在的体现出来,西方的冷漠与自私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你们希望你们的孩子也成为冷漠自私的人吗?想想吧!虽然你们想让你们的孩子改换门庭,但祖国不会放弃他们,有我们强大的祖国,他们一定会安然无恙的回家。(刘恩嘉,社会学博士、经济学硕士,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客座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特邀研究员,黑龙江省工商联总商会名誉会长。)

大橡树

博士生毕业都不好就业的3个大学专业,转行率高,需谨慎报考!

目前随着高考人数的激增,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有了非常大的就业压力,未了能够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很多学生开始选择考研,读博深造。因为大多数企业或者公司目前对于学历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但是有一部分大学专业,因为专业特点或是市场需求等原因,就业的难度是非常高的,甚至有的专业博士生毕业都不太就业,转行的几率很大,今天就给大家聊聊博士生毕业都不好就业的3个大学专业,转行率高,需谨慎报考。1哲学专业哲学专业听起来是一个非常高大上的专业,但是这个专业的就业面是非常窄的,绝大多数这个专业出来的毕业生都只能选择考公务员或是当政客,但是政客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即使是博士生毕业也一样可能会面临失业的问题。2社会学专业社会学这个专业理论性非常充足,但是在绝大多数人眼里都不知道社会学是做什么工作的,根据近些年来的本科或是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基本上很少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大部分同学只能选择转行,个别学生去做了这个专业的老师,总而言之,这个专业就业难度是很大的。3生物工程专业这个专业是一个理工科专业,连续四年这个专业的就业率都不太理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或内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平台或者说资源供学生们发展,如果是博士生毕业不出国都有可能面临失业或者转行的风险。以上给大家介绍的三个大学专业,就业难度都是比较大的,就连博士生毕业都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更不用说普通大学毕业的学生了,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选择专业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爱好,也要多关注行业的发展前景。对此,大家有哪些看法呢?

蹦蹦侠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已公示

2019年10月28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发布3则公示名单,至此大家期盼已久的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正式出炉。学术之路第一时间对拟录取名单进行了统计分析。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通过公开招考、硕博连读、直博生等3种方式招录2020级博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主要为理论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体育学、政治学等。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我们知道公开招考录取45人。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我们知道硕博连读录取4人。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直博生拟录取名单公示,我们知道直博生录取29人。综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2020年共计拟录取78人,拟录取的考生主要为公开招考与直博生。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复试之前公示的2019年社科学院“申请-审核制”博士报名纸面材料收到统计,我们知道共计收到272份申请。假如这是全部的申请人数,那么我们可以推测出报录比为3.49:1。在公开招录的45人中,理论经济学3人,政治学20人,社会心理学5人,社会学8人,体育学9人。硕博连读分别在理论经济学、社会学招2人。直博生录取的29人中,理论经济学6人,政治学7人,社会学7人,社会心理学8人,体育学1人。即拟录取的78人中,理论经济学11人,政治学27人,社会心理学13人,社会学17人,体育学10人。其中直博生的拟录取名单中还公示了考生的本科院校,这29人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12所院校。其中清华本校的最多,为16人,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各2人,其他高校各1人。以上是对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的简单统计分析。整体上我们可以知道当前名校直博生的录取名额已经占据当年度博士招生总额的相当比例,因此我们建议未来立志读博的学子务必在本科四年级的时候关注直博生的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