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微记录|Chicago统计博士访谈实录聚则为生

微记录|Chicago统计博士访谈实录

主讲人Z学长本科:北京大学数学系研究生:Chicago统计学PhD内容简介1、如何提升自己的背景和实力2、博士申请中如何选校和选导师3、美国统计学PhD的学习科研心得丨讲座内容丨如何提升自己的背景和实力我先给大家讲一下本科期间的学习建议。本科期间就是要学习很多基础课程,所以基础一定要打好。如果基础都没有打扎实,很多高阶课程学起来就会很吃力。基础课程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实变函数,泛函分析和回归分析。这些课程对于攻读研究生学位是非常重要的。我还是建议大家在本科期间适当的上一些研究形式的课程。比如说当时北大有一个林老师,讲的是高等统计。以seminar形式出现,每节课读一篇paper,轮流上去做一个报告。我觉得这些研究形式的课程不仅对本科生科研有帮助,而且对将来研究生学习都是非常有用的。关于选校和选导师接下来给大家讲讲选校。统计专业比较交叉,大家选校的时候可以多关注统计系开设的学位。除了我在读的统计学专业,Booth商学院那边儿也有相应的统计学相关的博士学位。所以说如果大家对统计、经济方面的应用感兴趣,也可以申请Booth那边的统计学博士。此外,选校还有最重要一点,就是要抱住大牛老师。这些大牛们写的paper都非常厉害,然后关系网也非常全面。如果将来毕业无论做学术还是往工业界发展都会要好一些。当然,老师是否大牛是一方面,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点。比如,Princeton有个老师很厉害,我们学校也有个老师很厉害,但是这两位年事已高,最近不怎么带学生。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各个学校的系主页上找一找这些老师的相关信息,他们的主页上都会写自己research interest,多看看和自己方向有关,感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美国统计学博士的学习心得博士五年学习过程,第一年主要就是课程学习,我相信基本每个学校都一样,他不会期望本科毕业之后就可以上手去做research,虽然你可能也有那个能力了。因此,第一年来说要学一些课程,比如我们学校是四个sequence,理论统计、计算统计、应用统计和概率论中选三个。第一年博士的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他是真正带你入门、教你怎么做科研,这些是科研的基础。不需要你门门拿A,但是不能成绩太差。第二年就是找导师确定科研方向,这一年非常关键。因为可能刚开始不确定感兴趣什么,像我第二年前后换了三个导师,所以确定自己的兴趣爱好是非常重要的。最后确定的是一位特别年轻就比我大四岁的老师,他做的方向非常理论。我开始没找他是因为感觉理论的就业前景不是很好。但是后来发现自己做理论方向还是比较有天赋的。关于科研第一条经验就是一定多和导师meet,与导师讨论问题。因为有时你不主动和他meet,他不会主动联系你,因为导师事情很多。但是如果你自己想了两周都想不出来,那么这时候和导师meet非常关键,因为你可能陷入了思维定势或者因为你读过的paper太少而导致对相关领域了解太少。这时候,导师能给你提供思路,带你走出困境。比如我之前和导师合作过一篇paper,虽然是我做的,但是有些非常好的想法都是老师给我的,所以说一定要厚着脸皮向老师请教。第二条经验就是要经常参加seminar。我们系每周都会有一次seminar,请其他学校的老师、博后来做报告。这些人都是一些精英,他们的报告都非常有用。我经常能从他们做的东西中汲取一些好的想法。第三条经验就是多做presentation。我们系有两种group,其中一种叫working group,就是哪个地方卡住了,和大家说说,大家一起出谋划策。这个group里面有三四个教授,很多学生,大家互相汇报成果,可以了解彼此都在做什么。还有一种叫做reading paper,这个是每周一次,大家汇报一下自己读过的paper。因为你肯定有没读明白的paper,分享之后大家可以总结思路互相探讨。其实我还是比较内向的,和老外交流的次数是很少的,所以做presentation还是挺锻炼口语的。另外,我们学校的一个特色就是每周二会有其他院的人给你提一些统计问题。这些问题是系里通过邮件发给你,如果有你感兴趣的就可以去报名,然后小组完成任务。做完之后,大家还会一起再做一个presentation,收获还是非常多的。关于建议此外,还要培养自己的统计直觉。之前做social network,要做很多simulation。那么simulation要怎么提出自己的算法,哪些参数改变了会有什么作用,这个统计直觉就非常有用。导师们很多时候不需要算就知道结果是什么。当然了,如果遇到钥匙计算题就会犯难了。这个怎么解决呢,就像我之前说的,多读paper,多参加seminar,多读名著。其他方向也要读一些该方向大师级人物写的书。问答环节问:请问学长芝大统计系和数学系平时在一起联系多嘛?答:如果做概率的方向可能还有联系,因为我们有教概率的老师也是数学系的,如果是做统计方向的,和数学系还真没什么联系了。问:请问学长如果本科没有做过科研好申请吗?答:这个看你成绩怎么样。如果按优先级排的话,肯定科研最重要。我本科的时候科研做的也不是很好,但是成绩好的话也能申到很不错的学校。如果你本科学校不差,成绩也足够好的话,申到好学校是没有问题的。问:请问学长生物统计的就业方向大概是做什么?答:如果科研做得好,可以继续留在学术方面,当一个professor或者毕业之后去药企,这个取决于你怎么规划的。因为博士毕业后很多都做了scientists,很少有继续留在学术继续做科研的。也可以去IT行业,因为CS和统计内容很多是不分家的。统计理论多,CS编程多,所以统计毕业后去IT的很多。此外,Finance行业的也很多。还有就是如果已经确定了毕业的规划就要尽早做打算,比如已经决定了毕业去instry的话,那么第三年第四年就要找实习。如果确定自己去学术的话,就老老实实和导师多交流写paper。问:请问学长现在本科数学专业,有必要修统计双学位吗?答:本科的时候数学里面就包含很多统计的课程。北大分了五个方向,在大三的时候,如果你选统计方向,就自动学了统计的课程。所以如果重合度比较大的话没有必要学统计双学位。但如果你们学校课程设置不太一样,数学专业要学很多基础数学的课程,统计就是统计,如果你将来要是想转统计的话,可以学一下统计的双学位。中枢教育 近3年 Top 10录取榜排名学校录取人数1普林斯顿大学252哈佛大学263芝加哥大学413耶鲁大学345哥伦比亚大学1505麻省理工学院235斯坦福大学388宾夕法尼亚大学579杜克大学5110加州理工学院1714康奈尔大学10321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5625卡耐基梅隆大学130想要成为其中的一员吗?中枢教育等你来!Pivot学员 2018FALL 申请战绩(US NEWS美国大学综合/专业排名)Top10 Offer = 200+ Top20 Offer = 400+Top30 Offer = 500+ Top50 Offer = 600+想要和资深留学导师一对一交流?

食罪人

读书无用?中美两国不同学历收入统计出炉,结果让人惊讶!

茫茫人海,相识是一种缘分,请你随手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中学教师将随时更新精彩教育类文章,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教育、畅聊教育吧!目前社会上一直流传着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很多人觉得不读书照样可以挣大钱,而有些人大学毕业却照样失业在家,两三千工资的大学生遍地都是。难度读书真的无用吗?今天中学教师为大家带来,中美两国不同学历收入统计表,看看会是什么情况吧,结果一定会让你感到惊讶!2019深圳不同学历工资指导价位先来看看中国的情况,我们选取了一线城市深圳,这也是国内平均工资非常高的地方,虽然这只是一个指导价位,但是也基本能够反映出不同学历水平人的工资水平。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总体而言,学历和工资是成正比的,随着学历的上涨,工资水平也在不断上升。初中以以下学历的工资最低,仅4923元,这在物价很高的深圳基本只能达到一个温饱水平,高中学历达到5927元,比初中学历的高出1000元,但差距不大。博士学历但再往上就增加比较多了,因为算是大学学历了,其中大专学历的可以拿到9206元的工资,比初中和高中的多出不少,本科则直接突破万元,达到11543元,充分说明大学生的工资比前两者还是高出了几个档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也能一定程度转化为收入和金钱。如果学历再高一些,达到研究生水平,工资还会继续上涨,硕博的平均工资高达13900元,当然这些只是平均价位,如果能力更强的博士或者硕士,月薪达到两三万也是很正常的。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美国的情况吧:美国年收入和学历的关系从这份美国的统计数据来看,和中国的趋势一模一样,也是收入和学历成正比,本科以下的学历收入在50000美元以下,本科生则能达到57000美元的年薪,折合近5000美元一个月,而硕士和博士更是高达10万美元以上,分别为12.8万美元和10.3万美元。让不觉得不思议的是和中国的不同, 美国的硕士收入是最高的,甚至比博士还要高出很多,这点可能和美国的经济结构有关。这是一份相当可观的收入了,结合美国的物价,如果是本科生以上的学历,再加上一些社会福利,在美国生活起来是非常轻松的,所以美国的精英阶层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美国博士总结: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大家发现,总体而言,工资收入和学历是成正比的,所以那些鼓吹读书无用论的人可以歇歇了,因为他们犯了两个最低级的错误。一个是概率问题,学历越高,走入社会上层的概率越大,一个是纵向对比的问题,如果一个没有学历也能成功的人,假设他的学历很高,那不是会更上一个台阶,更成功吗?读书有用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儿了,你同意中学教师的观点吗?对于中国和美国的这两张表格,你有什么想说的呢?畅所欲言,留言区见!

储物柜

美国统计专业申请解析,哈佛学姐亲身申请经历教你如何科学规划

最近因为统计专业就业范文广泛,就业前景看好,很多人留学美国选择申请统计专业,统计专业也变成了热门申请专业之一。既然如此,统计专业申请该如何做好规划呢,申请统计专业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今天我们听一听哈佛学姐的申请心得,这位哈佛学姐用自己亲身申请统计专业的经验告诉你,用第一人称告诉你该如何科学规划!我本科学的是统计数学,就是双修统计和数学,目前是生物统计这个方向的。我是美本,三维大概是GPA3.88,GRE330,verbal 162,quant 168,写作3.5。因为是美本,所以不需要考托福。我的本科科研主要是在大三、大四跟教授做了两年阿兹海默脑成像的研究,就是研究阿兹海默病人的脑成像,看如何去治疗这个病。因为我当时是想申请博士的,所以就没有做特别多的实习,唯一的就是在大二的时候做了一个跟计算机有关的暑期实习。关于统计专业申请规划关于申请过程,大家在大三寒假和大三暑假就可以开始准备GRE了,尽量早点考。并且这段时间可以向之前的老师确认一下推荐信这个事情,尽量早一点问,有一些老师是只给几位学生写,你错过就没了,所以一定要早点问推荐信。九月开始选校,十到十一月份开始准备材料,就是简历、成绩单什么的,以及PS。十二月到一月开始申请,就可以提交那些application。最后三到四月,大家等待一下结果。关于等待录取通知关于等待时间,美国硕士申请一般会在三月初到四月中这个时间出结果,四月十五号是大家一定要确认接受哪个offer的,但是有些waitinglist会在四月十五号之后再提供一些offer,这就是一个special case了。申请PhD的同学,一般会在十二月底到一月份开始收到一些面试通知,会比硕士生要提前一两个月,他们在时间上是有不同的。当初我申请的基本上都是生物统计,也混了一点统计,但是不多。一开始我还是蛮想读博的,所以申请的基本上全是博士,但是我录取的基本上都是硕士项目。美国高校有个规定,如果你的能力不够读博,但是你的实力也很强,就会把你降成硕士录取。当时我也收到了哥大,哈佛、伯克利、UCLA一些硕士的offer,芝加哥、JHU、Upenn和UW把我拒了。关于统计专业博士申请关于申请博士,这里我想说一点。如果你非常确认自己想读博的话,那么就申请博士。但是对于那些读博欲望不是特别强的同学,我建议大家要认真考虑一下,虽然学校官网上说会把能力很强但是不够申请博士的学生转录成硕士,但其实从博士降录硕士的pool跟你直接申请硕士的pool是不一样的,你还是跟那些申请博士的同学在比。所以建议那些没有想好是否一定要读博的同学,一定要先想好,如果是很难申的学校,就申请这些学校的硕士;如果是你觉得自己肯定没有问题的学校,就可以申博。也就是说不建议全都申请博士。统计专业解析下面我大概介绍一下统计这个专业。关于统计统计是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数据等手段,达到推断所测对象本质,甚至可以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统计专业方向统计下面基本上分为四个大的方向。● 纯统:比较偏数学,主要是做那种公式推导,特别理科的学习。● 生物统计:主要研究基因,新陈代谢,临床实验这种方向。● 金融统计:主要研究股票,比较偏经济领域。● 数据科学:data science现在特别火,设计范围也特别广,基本上所有领域都会有这个title。现在有很多学校开设data science这个专业,如果你对自己的未来不是很确定的话,也可以考虑一下这个专业。核心课程统计的核心课程,基本上就是微积分(Calculus),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数理统计/概率论(Math Statistics/Probability),实分析(Real analysis),有些学校还会带随机过程(Stochastic process)。还有一些计算机,生存分析(Survival analysis), Time Series等课程,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喜好再选一选。比如说,你对计算机很感兴趣,想走数据科学这方向的话,就可以再选一些计算机的课,像人工智能、machine learning等等;如果是对生统特别感兴趣的话,想做临床实验那些,就可以上一些生存分析这种课;如果是对技术很感兴趣的话,就可以再上一些Time Series,就是时间序列这种金融统计的课。录取要求录取一般要求GPA 3.5以上,TOEFL 100 +,GRE 320+,写作最好是3.5+。课程上一般会需要你修过微积分、线性代数和一门编程语言。这个要求并不是固定的,有些学校官网上不一定会说一定要这么多分,但是基本上能被录取的同学一般都得达到这个标准。所以,大家能考到这个分是最好的,如果考不到的话,就要想想用其他的科研、实习之类的来弥补这这方面的不足。统计专业发展前景接下来说说发展前景。● 学校资源不同方向的学校资源还是有点差别的。如果想走纯统计的话,可能还是偏向于统计系和数学学院。就是你说你想做那种推公式什么的,就可能会去统计和数源比较好一点。想走生物统计的话,一般会去医学和公卫(公共卫生学院)来找。生物统计不会被分在一般的统计学院下面,而是被分在公共卫生学院下面,公卫一般会跟医学院隔得很近,所以大部分老师都会来自于这两个学院。金融统计一般还是在统计学院和商学院里面。数据科学特别广,但是它一般又最好需要一点计算机功底,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去尝试一下统计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如果说你对数据科学,医学很感兴趣的话,可以再考虑一下医学院公共卫生方面。如果你对商科感兴趣,可以考虑一下商学院那个方向。● 就业方向关于就业方向,纯统的就业范围特别广,因为它只做理论的,但很多公司特别喜欢招这种适应能力很强的同学。但是走纯理,特别是你对证明很感兴趣的话,可能需要读个博士。但也不一定,因为像很多学校的统计,会根据周边的环境来改变,就比如我听说过伯克利的统计就特别偏数据科学。生物统计的就业方向一般是医学院、研究所、药厂和生物科技公司等。药厂大部分只收PhD,硕士生是很难进药厂的,除非是做sas programmer。但是就算是sas programmer,有些药厂也是prefer有经验的硕士生,所以药厂对硕士生是非常不友好的。再就是去医院和研究所,医院比较偏向临床实验那个方向,研究所就很广,可能是研究癌症、基因,也可能是新陈代谢。生物科技公司也是,各公司研究领域也不一样,但是大部分可能会偏向于基因方向。生统的地理位置主要是在东海岸,就是波士顿和新泽西这一块,这边有很多很多药厂和生物科技公司,如果你想做生统的话,最好就来这边。像加州那边也有一些,但是好像是在圣地亚哥,有个很大的公司叫illumina,是个很大的生物科技公司。金融统计的就业就是保险公司、金融公司、四大、投行还有咨询公司,都可以进,但是一般还是会在纽约这一块,毕竟是wall street ,所以如果你想读这个方向的话,来纽约附近读书是比较好的。数据科学,因为范围太广,基本上全美所有公司都有这个title。所以最好你先确认一下你想做哪个方向,然后再看你去哪个地方。比如你想走生统的话,就去调查生物科技公司,那最好就是来波士顿附近。但是如果你想去科技公司做数据分析、数据科学的话,那最好就去加州San Francisco,因为那边是硅谷。● 求职建议PhD是比较看重科研的,也确实是你读博了,肯定就要看你科研做了什么。PhD一般会先考qualify exam,考过了公司才会考虑录博士生进来。一般PhD申请的岗位跟硕士也不太一样,很多大型的公司,现在收data science也会偏向于博士,他们更重视科研那一块,就是research那个area的,所以跟硕士是分开的。硕士求职和申请实习一定要早点开始,千万不要等,不要以为明年暑假才做实习,我就等到明年春季,真的千万千万不要等。在中国的话可能还能拖一下,但是在美国,很多人头在一开始就会被瓜分光了,所以能早申就早一点申。波士顿附近的这些药厂和生物科技公司可能会晚点,到春天才收人,但是如果想去加州的话,一定要提早申请,千万不要拖着。● 就业薪资统计毕业以后基本上都能找到一个年薪七万左右的工作。当然,这也会根据你的工作地点和学历来决定,但大部分都是七万。硅谷那边的科技公司工资给得很高,基本都在十二、十三万左右。但是据我调查所知,波士顿这边工资就给的不是特别高,大部分公司在八、九万。但是硅谷和波士顿被税的都很高,所以差别其实还是蛮大的。如果你工作几年或在读PhD的话,工资也会不一样。PhD的工资大概是十四、十五万开始,但是不同的公司区别还是蛮大的。申请规划与建议01、选课最好在大四上或之前上完实分析、实变函数等一些中高级的数学课,这样你在十二月份申请的时候,成绩单上能显示出你上过这些课。有些学校会问你有没有这些experience,这个课你有没有上过,有些虽然不是强制要求,但是能上就尽量上。对于跨专业的同学,首先一定要把那些最基本的统计课补上,例如基本统计、基本数学、微积分和一门计算机课。如果时间实在来不及的话,就把这些miniment、requirement 补上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时间充足的话,最好再多上一些数学课。因为转专业是跟学纯数的人在竞争,如果课你上的也不多的话,竞争力度就更弱了,所以最好能上多少课就上多少课。02、科研规划大一的时候,你就可以大概思考一下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可能是金融方向、医学方向、计算机方向,想一想哪个方向是你想走的。大二就可以开始找老师做科研了。大二做科研可能有点早,你就先跟着老师做,之后如果他觉得你可以培养的话,就会好好培养,如果觉得你不适合的话,其实也无所谓,大二大家都在探索阶段。研究方向也可以根据喜好来选,如果实在是不确定,就可以多尝试几个科研,直到找到你感兴趣的方向。但是如果你大三大四才开始做科研,就算你不想做也很难再去改了,所以最好还是尽量早一点开始做科研。03、实习其实大一你就可以开始考虑做实习了,对于美本的话,可能大一找实习比较难,但是其实也不用做什么很难的实习,主要是积攒一些人脉和经验,学一些课本以外的东西。这个对以后找工作来说也是很重要的。04、比赛关于比赛,大家可以参加各种统计比赛。不管是陆本还是美本,都会有这种比赛,大家能参加就参加,拿不到名次也无所谓,但是拿到最好,只要是参加了,对自己都是有好处的。05、申请规划申请规划就是跟前面说的一样,尽早准备托福、GRE。有些统计系的项目,它是必须提供GRE subject test ,就是专门考数学、专门考物理这个方向的GRE,它一般会比普通的GRE难一些,所以大家最好提前准备。像之前说的,GRE分数最好是320,托福最好有100。也像之前说的,出分之前就可以询问教授推荐信的问题。有很多教授是有名额限制的,比如他只给三个人写推荐信,你来晚了就没有了,所以尽量早一点问,早一点抢名额。跟教授确认好之后,九月份就可以开始看学校了,可以去网站上搜一下各个学校。十到十二月准备好简历、personal statement、成绩单,以及其他文件就可以开始提交申请了。答疑:统计专业热门问题1.申请统计方向需要哪些先修课程?大家比较关心的是申请统计的先修课程。最基本的,微积分肯定得上过,然线性代数也上过,至少学一门编程语言,现在的统计肯定都会需要编程基础,有些人会用Java,有些人用R,这些都是你自己来定的。2.实习项目的公司及岗位如何选择?关于实习,就尽量安排一些跟数据分析有关的,虽然说大一你可以去做一些像咨询这种沟通类的实习,但你之后想申研申博的时候,最好做一些跟数据打交道的实习,因为这样才能看得出来,你有分析的能力。公司和岗位的话,其实没有实际的规定。在国内,如果你想走生统,就可以去辉瑞、Roche这些药厂实习,如果你想走金融的话,四大之类的都是可以的,就是如果你有自己的喜好,就可以特地选一些公司,如果没有的话,其实都是可以申请的。我觉得如果你不是很确定的话,其实可以体验不同的实习方向。比如说大一去做销售,大二去做一下生统,大三发现都不喜欢,那就做一个金融统计的实习。你可以用这些不同的经历来确认自己今后读研读博的方向。以上就是哈佛学姐给我们带来的关于美国统计专业的申请分享,留学申请六分硬件四份软件,无论是选择申请硕士还是申请博士,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申请规划和十全的准备,准备申请统计专业的你,要好好规划啦!

美国博士学位调查报告:2018年6182名中国籍博士,79.4%欲留美

一直以来,美国博士教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因此,每年有很多的中国顶尖学子会选择前往美国攻读博士学位。12月初,《美国博士学位调查报告》(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正式公布了2018年美国博士学位的变化趋势。这个报告对于有意攻读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来说有着指导性意义。那么,近年来赴美读博趋势有何变化呢?我们一起来看看。01美国博士学位整体趋势变化自1957年来,美国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为3.2%。到了2018年,美国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多达55195个。02美国博士学位之【性别分布情况】1999-2018,女性博士学位获得者比例有所上升,其中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女博士比例从48%上升至52%,临时签证持有者的女博士比例从27%上升到35%。而从学科领域来看,女性博士在生命科学领域占比从45%增至56%,在工程学领域占比从15%增至24%,在物理和地球科学领域占比从24%增至33%,心理学和社科领域占比从55%增至59%,在计算机与数学领域虽然增速稍缓,但也从占比23%增至24%。2008-2018年,女性博士学位增长最快的领域是工程领域中的其他类别和材料科学领域。到了2018年,有46%的博士学位授予给了女性,而临时签证持有者男性比例大于女性;在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中,男性比例小于女性。而在科学与工程领域,女性博士占比从1999年的37%增加到了2009年的42,并保持稳定。而在非科学与工程领域,自2000年以来,直到2018年,女性博士比例达到57%,变化不大。03美国博士学位之【国籍分布情况】从2008-2018年,在持有临时签证的155401个博士学位获得者中,人数占比最多的国籍前三名分别是中、印、韩,三国人数占比高达54%;人数占比最多的国籍前十位总人数占持有临时签证全体人数的71%。在2018年,有35404名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获得博士学位,有14815名亚裔学生获得博士学位。其中,在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博士群体中,白人占70%,亚裔占7%,西班牙裔占7%,非裔占7%。而在亚裔博士群体中,临时签证持有者11475人(男性7320人,女性4155人,6182人为中国籍学生,2040人为印度籍学生,1035人为韩国籍学生),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为3305人,另有国籍不明者35人。而在获得博士学位的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中,2009-2018年间,西班牙裔占比从6%增长至7%,非裔占卜稳定在7%,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则在1%以下。04美国博士学位之【院校分布情况】2018年,获颁博士学位最多的Top3院校分别为密歇根大学(853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852个)以及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770个)。05美国博士学位之【专业分布情况】2018年,在授予的55195个博士学位中,科学与工程领域占42227个,其他非科学与工程领域占12968个。其中,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中,持有临时签证的人数为15223个,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人数为25473个。长期以来,科学与工程领域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都超过了非科学与工程领域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且差距越拉越大。从1979-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的科学与工程领域人数增加了一倍以上,占比从58%上升到了77%;而非科学与工程领域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在2018年时却还略低于1979年。从1998-2018,科学与工程领域里心理学和社会科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略微增加,但在所有博士中的占比在减少;工程学博士比例增速最快,从13%增至18%。而在非科学与工程领域,教育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和占比均有所下降;人文艺术博士数量略增,占比却下降了3%。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人数最多的为生命科学领域,颁发了12780个学位;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领域颁发了6335个学位;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颁布了4030个学位,其中临时签证持有者占比55%;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颁布了8899个学位;工程学颁布了10183个学位,其中临时签证持有者占比57%;教育学颁布了4834个学位;人文艺术领域颁布了5145个学位。18年获得博士学位人数最多的生命科学领域颁发了高达12780个学位,平均年龄30.9岁,男性占比44.3%,女性占比55.7%,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占比70.7%,临时签证持有者占比26.3%,已婚人士占比43.3%。这其中哈佛大学269个,佛罗里达大学247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44个。从获得学士学位算起,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限平均为8.2年;从进入研究生院算起,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限平均为6.8年。2018年,在获得博士学位的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群体中,亚裔在地球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及工程学等领域占比更多,非裔则在教育学、非科学与工程领域占比更大,西班牙裔则在社会科学、心理学领域占比更多。06美国博士学位之【就业情况分析】过去 20 年中,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地球科学和工程领域,博士学位获得者就业比例有所下降,包括博士后职位,尤其是 2014 年达到峰谷。2018 年,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就业率为 75.1%,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为 73.8%,已经接近峰值。如果不包括博士后职位的话,2018 年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有就业的人群中,43% 将进入学术界。其中人文艺术领域与非 S&E 领域的其他类别比例最高,达到 75%,而工程学领域最低,只有13%。而单看博士后职位,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领域中,博士后研究一直是该群体的常见就业。2018 年,生命科学领域有 60.7% 博士学位获得者就业选择了博士后,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则有 56.5%。07美国博士学位之【毕业后待遇情况】2018 年,以生命科学领域为例,博士后待遇为 4.8 万美元,学术界为 6.5 万美元,工业界为 9.5 万美元。工资中位数:除了人文艺术领域,工业界就业薪水高于博士后和学术界,而人文艺术领域则无差异。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博士后平均薪水为 6 万美元,而其他领域在 4.7 万美元到 5.3 万美元之间。工程学和非 S&E 领域其他类别如商业的学术界薪水最高,分别为 8.1 万美元和 8.3 万美元。数学与计算机领域和工程学领域的工业就业薪水最高,分别为 13 万美元和 10.8 万美元。08美国博士学位之【中国籍博士情况】先给大家看一张图,下图红色曲线为美籍学生在中国留学的情况,绿色曲线为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情况 ——(来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08-2018年,在持有临时签证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中,中国籍博士有48470位。其中,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人数为44809人,非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人数为3661人。2017-2018年,赴美就读的109万国际学生中,有36万人来自中国(研究生有13万人),占比高达32%,比紧随其后的印度多了15.3%。2018年,在获得博士学位的、持有临时签证的6182名中国籍学生中,有5689人为科学与工程领域,493人为非科学与工程领域。这些中国籍博士获得者,有79.4%打算留在美国。相较于79.4%的中国籍博士愿意留美的情况,沙特阿拉伯人留美意愿最低,仅为14.9%,而伊朗人留美意愿最高,为91.6%。以上,就是美国博士学位数据的内容。为什么说社会如此重视博士学位呢,因为美国每年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数据将会成为科研投入的度量,也是各个领域创新能力的指标。当然,大家在选择是否读博的时候,肯定也不会是头脑一热就决定的,因为读博是一条很艰苦的道路,无论是时间、精力、金钱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到,但是,你一旦选择了这条路,你就会发现,其实这是一段能让你怀念终身的经历。

尝试论之

美国读博士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每当别人和我聊起学历的时候,被问到最多的就是:在美国读博士难嘛?我只想说09年到了美国之后,我先读了硕士。硕士毕业后我利用OPT全职工作了一年(关于OPT:),在此期间,我硕士阶段的导师和我工作时的上司一直鼓励我继续读博,他们对我很有信心,认为我一定可以完成博士学业,所以在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开始了漫漫读博路。先说说如何申请博士,每个学校、每个专业博士的录取要求各不相同,但也大同小异,我读的是文科类博士,首先需要有硕士或同等学历,然后要一份自我简述「personal statement」主要是说清楚为什么想读博,为什么你是一个合格的博士生候选人「doctoral candidate」等,说白了就是要说服导师录取你。接着还需要2-3封推荐信,推荐人可以是你以前的老师、工作单位的领导等,主要是向导师推荐你,其实就是夸夸你。我的专业还要求交一份写作样本「writing sample」,主要是想看看我的文字表达能力,我直接交了硕士论文,我认为这个是比较有说服力的。还有就是两年内有效的GRE成绩。作为国际学生一般还需要语言成绩,但是因为我硕士也是在美国读的,语言成绩就免掉了「wave」。这是第一轮的纸质材料,审批通过后还有第二轮的笔试和面试。笔试我觉得很像限时命题作文,考试当天给你一个跟专业有关的案例「case study」让你进行分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面试跟工作面试很像,坐着一排教授,挨个问你一些问题,你要一一作答。全部结束后,会通知你是否被录取了。被录取以后就正式开始了读博之路。根据我自己读博的经历归纳总结下来,主要是几个重要的部分:课程「curriculum」论文开题答辩「proposal defense」博士资质考试「qualifying exam」论文撰写「dissertation」论文答辩「final defense」博士毕业01课程curriculum课程很好理解,就是每学期都有相应的课程,每门课都要通过,美国对博士的成绩是有要求,本科阶段拿C就算通过了,博士要拿B才算通过。所以每学期的课业压力还是很大的,基本博士阶段大家都是冲着A去的。而且大量的阅读、写作、演讲等,真的很不容易。博士阶段我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时间,因为英语毕竟不是我的母语,课后要花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课业,熬夜真的是常态。02论文开题答辩proposal defense我的专业是在读博第一年就开始准备论文了,每学期都有一门一个学分的课是专门指导论文的,从刚开始的选题,到后面一步步的写作,都有相应的指导,这点我觉得特别好。论文的开题答辩「proposal defense」也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这关系着你博士论文是否能有一个好的开始。开题答辩的核心在于向教授们说明你论文选题的意义,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准备采取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个课题,可能产生的结论是什么,这个结论有什么建设性的意义。要让教授们觉得你这个论文可行、有价值。这样你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03博士资质考试qualifying exam读博第一年结束后会有一个资质考试「qualifying exam」,严格来说你只有通过了这个考试才能算是真正的博士生「doctoral candidate」。如果考试不通过,是会被劝退的,所以准备这个考试的时候压力真的很大。我的专业是八月和十月各有一次考试,八月没考过的十月可以补考一次,补考不过就劝退了。平心而论,我是很担心这个考试不过的。考试都是主观题,主要是考之前一年学过的所有内容以及一些融会贯通的知识,时间是四小时。为了准备这个考试,我把准备高考的劲头都使了出来,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通过了,终于可以安心继续读博了,但是我的同班同学有考两次才通过的,也有两次没考过退出的,所以这个考试真的是读博路上一个坎儿。04论文撰写dissertation贯穿读博始终的就是写论文了「dissertation」,为了这篇论文我不知道熬了多少夜,掉了多少头发,死了多少脑细胞,流了多少眼泪。不过当完成之后,回头看看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首先,在我顺利通过开题答辩以后,系里会根据我的研究方向指派一位导师给我,也就是我的论文指导委员会的主席「committee chair」,要组成一个完整的指导委员会还需要两位教授,我的chair主要是指导我的研究方向,另一位委员「committee member」也是系里的教授,主要是指导我的研究方法「methodology」,最后一位委员「committee member」需要是相关专业从业者「professional」,因为我研究的是教育管理方向的,所以我邀请了加州州立大学多明戈山分校「CSU Dominguez Hills」的副校长作为我的指导委员。这样一来我的论文指导委员会就齐活了,三位教授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了很多指导和帮助,真的很感激。我的研究和我当时的工作是密切相关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的教育管理者来美国学习以后的转变,所以我工作单位的上司也给了我很多理解和支持。总之,在我自己的努力和身边人的理解、关心、帮助和支持下,我终于完成了博士论文,并且发表了,回首过程虽然艰辛,成果还是喜人的。我的博士论文05论文答辩final defense最后就是论文答辩了「final defense」。论文答辩是完全公开的形式「open forum」,系里会提前通过邮件的方式公示某位博士生的论文答辩时间、地点和主题,欢迎大家都来旁听。答辩当天你要详细地将自己的论文介绍给听众,介绍完以后论文指导委员会的三位教授会提问,你要现场作答,他们问完以后在场的其他听众也可以提问,你都要一一作答。提问全部结束后,论文指导委员会的三位教授会集中讨论,决定是否让你通过,如果顺利通过,那么恭喜你,你的博士学位算是顺利完成了。我的论文答辩虽然读博的一路艰辛,但说实话现在很多细节都不那么清晰了,但是读博的日子让我成长了很多,也让我发现只要你愿意努力,还是有很多潜能可以发掘,有很多你原以为完不成的事情原来是可以被完成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愿每一个努力的人最后都能收获成功

加百利

美国博士学位权威调查:6182名中国人去年获得学位,近8成欲留美

博士对于一个国家的创新至关重要,而美国的博士教育体系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其证据之一便是,很多国家的顶尖学生都选择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那么美国每年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数据就成为科研投入的度量,也是各个领域创新能力的指标。图 | 《美国博士学位调查》封面。(来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12 月 3 日,《美国博士学位调查》(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发布。报告称,自 1957 年博士学位调查开展以来,美国博士学位的人数平均增长率为 3.2%。2018 年,美国机构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为 55195 个,其中科学与工程(S&E)领域为 42227 个,非 S&E 领域为 12968 个。其中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颁发的博士学位最多,分别为 853 个、852 个、770 个。图 | 绿色曲线为 20 年来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趋势,红色曲线为美国籍学生在中国留学的趋势。(来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过去 10 年中,持有临时签证的 155401 个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前十位的国籍占了 71%,而前三位中印韩三国占了 54%。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数据,2017/18 学年,在美国的大学和学院就读的 109 万名国际学生中,多达 36 万人(其中研究生有 13 万人)来自中国,占比高达 33.2%。这比排名第二的印度多了 15.3 个百分点。2018 年,亚裔有 14815 人获得博士学位,其中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 3305 人,临时签证持有者 11475 人(男性 7320 人,女性 4155 人),另有不明国籍 35 人。临时签证持有者中,中国籍为 6182 人(其中 5689 人为科学与工程领域,493 人为非科学与工程领域),印度为 2040 人,韩国 1035 人。在 6182 名中国籍博士获得者中,有 79.4% 打算留在美国。作为对比,沙特阿拉伯人留美意愿最低,仅有 14.9%,而伊朗人留美意愿最高,为 91.6%。该报告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下属的美国国家科学与工程统计中心(NCSE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教育部和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等 4 家机构赞助。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成立于 1950 年,是美国独立的联邦机构。其经费来自联邦政府拨款,每年向国会提交预算建议,由国会批准。其决策机构是国家科学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Board,NSB)。NSF 下设 7 个科学局和若干业务局 / 办公室。以下为《美国博士学位调查》摘要,图表均来自该报告。概况图 | 2018 年,美国机构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为 55195 个长期以来,科学与工程(S&E)领域的新获得博士学位人数超过非 S&E 博士学位人数,而且差距越来越大。从 1979 年到 2018 年,获得 S&E 博士学位的人数增加了一倍以上,而 2018 年获得非 S&E 博士学位的人数略低于 1979 年。如今,S&E 博士学位的比例从 1979 年的 58%上升到了 2018 年的 77%。2018 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最多,颁发了 12780 个学位,其中哈佛大学最多,为 269 个,佛罗里达大学 247 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为 244 个。其中男性 44.3%,女性 55.7%;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 70.7%,临时签证持有者 26.3%;已婚 43.3%;平均年龄 30.9 岁;从获得学士学位算起,获得博士学位平均年限为 8.2 年,从进入研究生院算起,平均年限为 6.8 年。2018 年,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领域获得博士学位数量为 6335 个。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为 4030 个。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为 8899 个。工程学为 10183 个。教育学为 4834 个。人文艺术领域为 5145 个。图 | 2018 年,S&E 领域中,持有临时签证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为 15223 个,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为 25473 个。图 | 过去 10 年中(2009-2018),持有临时签证的 155401 个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前十位的国籍占了 71%,而前三位中印韩三国占了 54%。仅中国就有 48470 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图 | 2018 年所有博士学位中有 46%授予了女性,其中临时签证持有者中,男性多于女性,而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中,男性少于女性。从 1999 年到 2008 年,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博士获得者中,女性比例从 48% 上升至 52%,而临时签证持有者中则从 27%增加到 35%。自 2008 年以来,在两个类别中,女性博士学位的比例几乎没有变化。2018 年所有博士学位中有 46%授予了女性。图 | S&E 领域,女性博士获得者从 1999 年的 37% 增至 2009 年的 42%,此后保持稳定。在非 S&E 领域,2018 年有 57%的博士学位授予了女性,这一比例自 2000 年代初以来变化不大。在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中获得博士学位的种族比例上,2009 年到 2018 年间,西班牙裔从 6% 增至 7%,非裔比例则稳定在 7% 左右,印第安人或阿拉斯加原住民则在 1% 以下。S&E 领域的过去 20 年中,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在所有博士获得者中占比却在减少,而工程学博士比例增速最快,从 1999 年的 13% 增至 18%。在非 S&E 领域的过去 20 年间,教育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数量和占比均下降,人文艺术博士数量虽有增长,但占比下降了 3 个百分点,2018 年占比 9%。图 | 20 年来,除了生命科学领域,临时签证持有者获得博士学位占比均有增加。2018 年,临时签证持有者博士学位在工程学领域占比为 57%,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占比 55%。2018 年,在 35404 名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中,白人占比 70%,亚裔为 7%,西班牙裔为 7%,非裔 7%。图 | 2018 年,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少数民族中,亚裔在生命科学、物理学、地球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以及工程学领域占比更多,非裔则在教育学和非 S&E 领域中的其他类占比更多,西班牙裔则在心理学、社会科学和人文艺术领域占比更多。从 1999 年到 2018 年,女性博士获得者占比在生命科学领域从 45%增长到 56%,工程学领域从 15%增长到 24%,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领域从 24%到 33%,以及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从 55%到 59%。女性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增长缓慢,在此期间从 23%增长到 24%。在过去的 10 年中,女性博士学位获得者的相对增长最大的领域是工程领域中的其他类别和材料科学工程领域。在教育学和历史系领域有所下降。学位背后父母教育:新近博士学位获得者的父母均无高中文凭的比例减少了,同时至少一个家长拥有学士学位的比例增加了。2018 年,亚裔博士学位获得者中,至少一名家长拥有学士学位或更高学位的比例为 75%,其他少数民族这个比例为 51% 到 57% 之间。白人中这一比例为 77.2%。资金来源:2018 年,博士学位获得者最常见的财务支持来自研究助学金和培训金(traineeships),占比为三分之一,有 25% 来自学院助学金 (Fellowship)、奖学金或论文补助金,22% 来自教学助学金。约 15%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主要依靠个人资源,如贷款、个人储蓄、个人收入以及其配偶、伴侣或家庭的收入或储蓄,而 5%则依赖于雇主报销和国外支持。图 | 2018 年,在工程学、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以及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助学金更为普遍;在数学与计算机领域,教学助学金更普遍;在人文艺术领域,则是学院助学金、教学补助金更多;教育学领域则接近一半人依赖个人资源。图 | 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没有债务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比例最高,为 82.9%。毕业生债务:2018 年,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和生命科学博士学位获得者中 71% 以上在获得博士学位时没有研究生教育的债务,而在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人文和艺术以及其他非科学与工程领域,这一比例为 50% 左右。教育学领域的毕业生债务最多,超过 3 万美元的比例为 36%,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中也高达 30%。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负有债务的比例更高,在自然科学领域,其负债与临时签证持有者接近,但心理学与社会科学以及非 S&E 领域则高出。亚裔是负债比例最少的。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领域,亚裔仅有 16.4% 负债,中位数为 3.2 万美元,而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人负债均高达 56.8% 以上,中位数高达 6.2 万美元。在非 S&E 领域,亚裔负债比例为 32.8%,而非裔则高达 78.2%。此外,父母学历越高,其负债可能性越低。预期工资和累积债务:2018 年,除了商业管理和行政,累积债务(包括本科和研究生期间的债务)最低的物理科学与地球科学、工程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其预期薪水是最高的。而累积债务最高的心理学、教育学、通讯和非 S&E 领域的其他类别,其预期薪水是最低的。图 | 获得博士学位所需的年限:总的来说,获得非 S&E 领域博士学位所需时间更长,尤其是教育学,在 2018 年获得博士学位的平均年限是 11.9 年,人文艺术类也需要 9.4 年,最少的是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为 6.3 年。毕业后去向图 | 在 S&E 领域 20 年来的就业率。2018 年,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博士就业率为 65.5%。过去 20 年中,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地球科学和工程领域,博士学位获得者就业比例有所下降,包括博士后职位,尤其是 2014 年达到峰谷。2018 年,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就业率为 75.1%,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为 73.8%,已经接近峰值。图 | 如果不包括博士后职位的话,2018 年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有就业的人群中,43% 将进入学术界。其中人文艺术领域与非 S&E 领域的其他类别比例最高,达到 75%,而工程学领域最低,只有 13%。图 | 单看博士后职位,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领域中,博士后研究一直是该群体的常见就业。2018 年,生命科学领域有 60.7% 博士学位获得者就业选择了博士后,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则有 56.5%。图 | 2018 年,以生命科学领域为例,博士后待遇为 4.8 万美元,学术界为 6.5 万美元,工业界为 9.5 万美元。工资中位数:除了人文艺术领域,工业界就业薪水高于博士后和学术界,而人文艺术领域则无差异。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博士后平均薪水为 6 万美元,而其他领域在 4.7 万美元到 5.3 万美元之间。工程学和非 S&E 领域其他类别如商业的学术界薪水最高,分别为 8.1 万美元和 8.3 万美元。数学与计算机领域和工程学领域的工业就业薪水最高,分别为 13 万美元和 10.8 万美元。图 | 2018 年,在 S&E 领域中,临时签证持有人群中博士获得者就业有 80% 选择在美国做博士后或工作。临时签证持有者毕业后:2018 年,在 S&E 领域中,临时签证持有人群中博士获得者就业有 80% 选择在美国做博士后或工作,这个数字在 1999 年是 73%。其中最高比例为工程学为 85.1%,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为 82.7%,物理科学和地球科学为 80.6%,生命科学为 80.5%。

达妮卡

美国热门统计学硕士项目解析 | 指南者留学

编者按:项目分析是由我们指南者留学新推出的一个专栏。应广大粉丝号召,我们将挑选部分热门专业,对比分析不同开设院校的项目特色、申请难度、申请要求、就业数据、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都是干货接地气的信息,希望对大家选校和申请准备有所帮助。统计学是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是通过搜集、整理、分析统计资料,认识客观现象数量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总结美国所有开设统计学专业的学校,统计学的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偏向于理论研究的,另一类是偏向于实际应用的。偏向于理论研究的主要包括统计系或者数学系下的统计学专业,偏向于实际应用的包含的方面比较广泛,包括目前非常热门的生物统计、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学等。下面为大家介绍近年来热门的美国统计学硕士项目。1斯坦福大学斯坦福的MS in Statistics项目为期两年,设立在一直高居美国统计学专业榜首的统计系下,该项目研究内容包括统计学、概率论、生物统计、金融数学等,需要学生选修45个学分,统计学系和其他系的指定科目都行,但8个统计学科目必须从必修课中选取。MS项目每年约500人申请,录取30人左右,中国学生比例较高。作为全美第一的统计学专业,申请要求也是非常苛刻的,只接受GRE考试,学校不要求学生参加GRE数学科目考试,但总分会对录取产生影响;托福要求100+。从就业和职业方面来说,美国统计学专业市场需求较大,几乎所有领域都需要统计学专业的人才,毕业生可以在各行各业工作。2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M.A. in Statistics为期两年,设立在文理学院下。该专业在在美国统计学领域中也是很有分量的,其研究生项目一直是全美数一数二的项目。该项目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在各个行业的统计技能的培养,而非作为博士预备的项目。要求至少修完24个学分、并且通过一个综合考试。申请要求方面,需要提供GRE,托福最低90,雅思7.0。GPA平均达到3.8,录取学生主修精算科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金融、数学等。学校离旧金山,硅谷比较近,大部分毕业生都在旧金山找实习或者工作,就业前景良好。3芝加哥大学芝加哥大学的M.S. Degree in Statistics项目为期一年,以就业为导向,同时也可作为博士预备的项目学习。该项目包括数据分析、数理统计、生物统计、统计遗传学、统计与金融、计算机图像六大分支的学习。通过研讨会和特殊课程接触最前沿的领域,可以主要研究统计, 或结合其他统计数据应用的领域,项目课程自由度高。需要申请者有高级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的背景,并学过一年的概率、统计和熟悉一些统计数据分析。托福最低分数90,雅思最低7分并提供GRE。该项目的毕业生多数进入金融、软件开发和政府机构等领域工作。4华盛顿大学华盛顿大学的提供统计理学硕士项目:Master of Science (MS) Track "Statistics - Advanced Methods and Data Analysis(统计——高级方法和数据分析),该项目为期两年,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学生方法论的学习。课程重点是对统计学的理论和应用学习,包括了概率论、数理统计、数据分析、统计计算机学、科学应用等。项目要求托福最低92分,雅思最低7.0,需要提交GRE。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拥有丰富的统计分析技能,并能掌握微观和宏观经济知识等,就业前景相当光明,可就职于各类企业,从事市场调查、质量管理、财务统计等工作,也可就职于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从事各类统计工作。5卡内基梅隆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统计学硕士Masters in Statistical Practice为期1年,是以专业训练为主的硕士项目,注重学生统计实践、方法和数据分析等相关能力的培养。该项目还会帮助学生将来能更好地在商业,工业和政府与科学研究领域工作,学生将会在统计实操方面获得非常好的训练。每年招收60人,国际生比例达到50%。申请要求方面,托福最低分要求是100分,口语部分不低于20分,接受雅思成绩;必须提交GRE成绩,但是没有最低分数要求。申请的学生需要完成两学期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基础的微积分类课程,最好是计算机、数学、金融等背景。该项目毕业生在当今的就业市场上非常有竞争力。6杜克大学杜克大学统计学硕士项目Master's of Science programs in Statistical Science为期两年,该项目对有兴趣从事工业、商业和政府领域工作的学生,以及对有关统计学和相关领域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很有吸引力。项目以授课内容为主,提供OPT实习项目,需要撰写论文。每年录取率在15%左右,大概录取60名学生,国际学生可申请TA或RA。申请方面,必须提交GRE成绩,没有最低分要求。不接受GMAT成绩。语言成绩要求:托福最低分要求是90分,雅思最低分要求是7.0。要求申请者拥有统计学专业背景。毕业生中有大部分进入金融、生物、计算机等领域,就业前景良好。7康奈尔大学康奈尔大学的Master of Professional Studies (MPS) in Applied Statistics项目一般是两学期,该项目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集中在统计分析技术上面,这个属于传统的MPS的项目;另一个是数据科学。项目致力于高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现代数据分析技能,培训对象包括对商业、工业、政府或者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语言要求托福最低77分,听力15,写作20,阅读20,口语22。项目要求提交GRE,没有最低分数要求。一般建议学生TOEFL达到100,GRE达到325,这样才能更有竞争力。作为美国著名的常青藤联盟高校之一,以康奈尔的名声,就业前景也是非常光明的。8南加州大学南加州大学的统计硕士项目(MS in Statics)开设在数学系下。该项目为学生提供坚实的数学统计理论基础,涉及概率论,并强调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问题的解决当中。该项目适合于那些打算或已经致力于统计方法和统计实践工作的人士;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学科的选修课在特定应用领域的发展。申请者的所有必修科目需要有优异的成绩,要求GPA 3.5或更高。托福最低100,接受雅思,需要提供GRE分数,但无最低分要求,学生本科需要有较强的数学背景。USC的统计学专业就业范围很广,就业前景也很好,毕业生受到各大公司的青睐。学生在毕业以后可以从事供应链管理、制造业与服务运营管理、物流咨询、采购服务、商业开发与运营、软件支持管理等领域内的相关工作。本文作者指南者教育美国咨询师王老师关于美国统计学申请还有疑问?

神臂

66万中国留学生,在美取得博士学位后,80%都不愿回国!

随着国家开放程度上的提升,社会经济的不断充盈,中国的国民开始越来越多的让自己的孩子加入到留学的大军中去,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步入了国外的高校大门。 根据相关报道,在2018年一年中,在世界各地有中国的留学生达到66万,这个数字相较于2017年,又增加了接近6万人。而因此中国成功了冠冕了全世界多年留学生最多的输出国,更是在赴美留学人数最多的位置上连续保持了9年。在美国的博士专业中,教育体系是全世界都公认的,这也成了我国学子所向往的专业。据美国相关的权威报道,在过年十年的数据统计中,在155401个持临时签证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中,中印韩三个国家就占了54%的人数。而在最近的2017及2018年中,就读于美国的109万各国留学生中就有360000是中国人,其中研究生有130000。在2018年中,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有6182人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是在这些人数的之中,有将近5000人,也就是接近80%的博士学位留学生计划留在美国。这个数字比例是惊人,可是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人想要留在美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首先是在收入上,即便是家境富裕的,谁都想毕业之后有名声更有财富,在美国,也许在收入上看,一年会有十几二十万美金,可以混入中产阶层,安逸稳定的生活,但是回国后,即便是海归,还是要平等地竞争着百万的工作,因为太难找,同时生活的压力,比如房贷、车贷之类的,估计这些留学生一想也是出一身汗才会如此选择。其次在氛围上,这些留学生在国外的几年,也许喜欢上国外的闲散、舒适生活,相较于国内竞争压力大的环境氛围,他们也会选择相对舒适的地域生活。其实,留学的人就像鸟儿,国外留学的人来到中国后就不想回国,中国的留学生到了国外就不想回来。出国到成了围城一般,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但是其实,真的出国了,一时因为新鲜留在了国外,总有时间会让乡愁蔓延的。从数据上是在这6000多人中有接近80%的人是想留在美国的,但是到最后,真的能在定居的又有多少,自己国家的繁荣昌盛日新月异,国外的游子只会日复一日地思念自己的祖国母亲。对于那些留学生而言,毕业后留在美国还是回到国内,都是自己一生的决定,决定之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各方面的因素考虑清楚,美国官方的数据或者相关的报道之类,还是不要作为自己决定的参考,因为好坏、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的感受知道。千般好万般好还是看自己能否禁得住乡愁,即便真的那么舒适安稳,舒适安稳下深夜在异国他乡的思念想必滋味也是一样的。

慎守汝身

深度解析:哪些人适合读美国福布斯商学院管理博士?

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爆发式增长,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但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学历水平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很多企业管理者为了更好的发展,开始选择在职攻读管理博士。那么,哪些人适合读美国福布斯商学院管理博士呢?1、持有终身学习心态的管理者。所谓“学无止境”,对新时代、新经济背景下的管理者来说,更是如此。为了当好企业或团队的领头羊、掌舵者,管理者必须时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2、希望有一个新起点的年轻人。年轻人是中国的未来,很多年轻人不安于现状,希望给自己一个新的起点、新的空间、新的希望。因此,选择读美国福布斯商学院管理博士,将之作为一个跳板,也许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3、愿意跳出“圈子”结交新朋友的人。希望获得更高的学历、结识各行各业的精英,从而大大的提升自己的人脉圈,那么美国福布斯商学院管理博士一定会是一个不错的渠道和平台。作为美国知名媒体集团——福布斯集团旗下的教育机构,美国福布斯商学院师资力量强大,拥有权威学者、商界实战专家、福布斯专栏作家和采访嘉宾组成的导师团队,在财富管理、商业战略、数字科技等领域独具特色,能及时将最新商业趋势和前沿信息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因此,美国福布斯商学院给学员带来的重要的东西,除了知识以外,还有对我们固有的观察、分析、思考和决策的思维模式的扩充,以及新经济、新商业等方面的洞察和一手资讯。总的来说,美国福布斯商学院管理博士将会带领每一位学员不断的前进,走向更大的成功。

花瓣舞

在美华人数据最新统计,90%的中国籍华人博士留美工作

中国华人一想到学习,就会想去美国进行深造,很多人认为美国的教育更好,更加的可以培育出高技术人才,而且很多人才也都喜欢去美国留学或工作,甚至直接留在美国,帮助美国人民积极的建设国家。美国是中国人最喜欢移民的国家,很多数据都表明了这一个消息的真实性。根据美国最新的调查显示,目前华人在美国的人数已经达到了550万人,这些移民的华人可不是普通人民群众,而是“三高”人民。首先,第一高就是学历高。在移民每美国的华人中有54%的成年人是有着大学文凭的,而在这些人当中,51%的人是从事技术与管理行业的。这些人才的吸入,对美国的建设提供了更好的技术。其次,就是收入高。在美的华人们每个家庭平均年收入高达66118美元,这个数字是高于美国家庭的年平均收入的。但是这个水平并不是全美国收入最高的,处于收入的中等阶段,这种水平高于日本人、韩国人。虽然华人的收入出于亚裔的中等阶段,但是还是比亚裔的其他种族收入高。最后,就是聚居程度高数据显示美国居住的华人达到了550万人,这些移民至美国的华人居住的地方非常有规律。其中有一半的人居住在纽约、加州和一些比较大的都市。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新一代移居美国的华人数量比老一代移民的人数要多,新一代移民者是指在小孩子时期就来到美国的人,或者就是在美国出生的孩子。在移民总人口中有54.2%的人口是属于新生代移民。在美国出生的华人被人们称作“ABC”,他们由于在美国生活的时间较长,并且他们从小接受的是美式教育,因此生活中会更倾向于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而他们的父母会跟国内的生活方式差不多。根据数据显示,90%的中国籍博士选择继续留在美国,为建设美国而出一份力。在美国的科学技术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科技人才都选择继续留在美国。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科技大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各国的人才不断的涌入美国,而这些人中,中国的人才数量是最多的。美国的AI 机构与相关公司吸入了全世界60%的高技术人才,在这部分人中,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才只有31%,其中最大的主力军竟然是由中国人才组成。美国《纽约日报》曾经刊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秘密武器:中国人才》,文章中列举了一个美国军事项目的研究技术,其中最主要的研究人员也是中国的技术人才。如今中国与美国之间产生了一些摩擦,美国总统限制移民人口,但是对于这些高技术领域的人才,影响应该是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