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公考研:2018考研国家线变化分析及应对策略!史墨

中公考研:2018考研国家线变化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8年考研国家线现已正式公布,中公考研研究院整理2018考研国家线变化分析及应对策略!赶紧来关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今天,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中公考研的老师总结了2018考研国家线分析及对考生的复习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总体来看,2018考研国家线变化较大,其中很多专业分数线都发生了变化,但是总体变化幅度还是维持在5分、10分,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下面是具体分析:学术学位类国家线变化今年学硕国家线较2017年有6个专业总分下降,哲学、经济学、工学(包含照顾专业)降低5分,理学、军事学、管理学降低10分,其中考数学的经管类和理工类专业总分都下降了,跟今年数学题目普遍反映偏难分不开,跟大家预期的一致。与去年持平的专业有4个,分别是文学、历史学、农学、艺术学。较去年增长的专业有3个,包括法学、医学、教育学,除了教育学(不含体育学)增长10分,其它专业均是增长5分。这几个专业均是考研报考热门专业,跟今年报考人数激增有很大关系,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较2017年201万,增长18.4%。下面是学硕国家线变化情况:专业学位类国家线变化专业学位升降变化基本跟学硕变化一致,除了应用心理学、教育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提高10分外,其他专业都是提高或者降低5分,或者不变。下面是专硕国家线变化情况:分数线出来了,大家可以跟国家线对比下,高分过国家线的认真准备复试,低分过线或者擦线党复试调剂两手准备,没有过线的包括没过总分线或者没有过单科线的,要开始找工作了,或者来年二战。最后中公考研预祝大家顺利过线,金榜题名!

红茶镇

中公教育:考研辅导和IT的收入合计约占综合序列收入的5成左右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3月23日讯,有投资者向中公教育提问, 其他综合序列中IT同比增加超过300%,考研同比增加超过100%,综合增速却只有75%,请教一下考研和IT的收入占比,谢谢公司回答表示,除了学历提升和职业能力训练两大板块的新业务之外,综合序列还涵盖了综合类招录各子门类的业务收入。2019年,经过快速增长之后,考研辅导和IT的收入合计约占综合序列收入的5成左右。感谢您的关注。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不多辞让

为什么有人考研付出巨大努力,还是成了炮灰?

考研是一场很现实的比赛,有的人通过努力成功了,而有点人付出巨大努力可还是成了炮灰。但事出有因,为什么同样是努力,结果会那么不一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因为同学们的考试科目有所差异,所以,小编就用英语政治举个栗子。1、政治传说中,政治备考有几项标准指标,看大纲,做1000题,各种8套卷,4套卷,这几轮下来,政治70分上下,基本也就搞定了。但有的同学费劲巴力地完成这一项项指标,但最后发现并没什么用,该错的错,不该错的还是错,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从试卷来看,政治可以分为三个板块,单选、多选、论述题。经过一段试卷的学习,单选往往是比较好掌控的,失分也是较少的。多选就比较难缠,要求对基本知识掌握扎实,还小心避开各种陷阱。而分数较低的同学基本上是在这里败下来的。最后和大家说说政治大题,为什么背同样的东西,但分数的差异就那么大呢?主要原因还是不懂活学活用,要么是没有切中知识点,要么是没有结合材料。政治是有答题技巧的,如果没有切中要害,多角度回答,会丢掉许多不应该扣除的分数。2、英语讲一个真实,曾经有一个同学向我哭诉“学姐说英语真题做七遍,多数人都可以在考试中拿下75分,我做了6遍,打了38分,少做一遍差距这么大吗?”真的是因为少做一遍吗?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一方面,英语是需要积累的,想要在成绩上有所体现,那就一定要有量的积累。另一方面,英语积累又是漫长的过程,每个人的情况也不一样,这个量究竟需要多少,并不是同一的标准。最后还是和大家说说小编的看法,从整体看,同学如果分数较低,那一定是阅读出了问题,因为这部分一共有50分,阅读+新题型,而且每道小题都是两分,这部分失分也是最高的。很多同学通过多次复习,可能已经记住了答案,但单词和语法都没有掌握,对于文章脉络和出题意图都没有详尽的分析,机械的重复只会增加莫名的自信,但对于成绩增长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目前,距离20考试时间还有53天,如果你在复习的过程中有上述“走马观花”的病症,还请及时改正,避免成为炮灰。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提供的全部内容,欢迎留言,参与讨论。责及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公考研网校立场。

画中人

大学四年最难选的路口,考研还是考公务员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公务员考研对于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了,即便过了千军万马的独木桥考上公务员,为了今后的晋升,也得要考个研究生。所以,很多小伙伴就陷入了左右两难的境地,到底是先考公务员呢?还是先考研?考公务员?毕业后直接考公务员,首先是比较难的,2016年公务员的平均报录比为36:1,中央直属机构及下属单位的报录比更是达到了95:1,且不少岗位对于学历还有要求,但如果考上了就拿到了“铁饭碗”,之后可以在职状态读研究生,工作学习两不误。考研?研究生报考的时间一般是在大四的上学期,还没有毕业,无论是时间还是状态都比较好,相对来说,考上的几率更大,经过几年的研究生磨砺,基础会更加扎实,最重要的是,研究生考上公务员就是副主任科员,可以直接享受副科待遇,这项优势不是本科生可比拟的。综合来看,考研属于继续再教育选择,而考公务员属于直接就业。意思就是你考完研究生了,还要继续读书,读完书还要择业,而考上公务员你就开始工作了,不需要再考虑择业问题。但研究生毕业后如果你仍旧报考公务员,一旦考上,起点要比本科生要高。小伙伴们,听小编说了这么多,你对公考和考研是不是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呢?欢迎留言,参与讨论。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提供的全部内容。免责及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公考研网校立场。

人惑则死

新湾派出所对辖区内中公考研进行走访检查

1月18日,新湾派出所对辖区培训机构中公考研进行相关检查。期间,李锋首先主要对培训机构内部消防设施、监控设施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出并要求机构负责人立即整改。其次对培训机构日常防疫工作开展检查,要求严格控制培训人数,做好佩戴口罩、亮码测温等工作,同时加强内部消杀和通风工作。最后,李锋约谈了机构负责人,了解了年底放假情况,并提醒做好年底人员管理和内部安全防控。【来源:警察公共关系处】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快活林

我们为什么特别能考研?一种非应试教育的回答

  我们为什么特别能考研?  ——一种非应试教育的回答  中国青年报曾经刊出了《部分地方院校成为考研基地?——探访一所特别能考研的大学》一文,对以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为代表的部分地方院校为什么特别能考研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认为地方院校特别能考研的原因是应试教育的结果。作为从这所“特别能考研的大学”——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经过考研来到北京读书的一名研究生,我认为文章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或者说存在着严重的偏颇。在此,我想对为什么以曲阜师大为代表的部分地方院校特别能考研提出自己的一些解释和看法。  一、现行高考制度对考研的重要影响  要探讨部分地方院校高考研率的原因,我认为首先应当考虑现行高考制度对考研的影响。通过对高考与考研不同的比较来分析地方院校为什么有这么高的考研率。高考与考研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命题方面,高考不是全国统一命题,大多数省份根据自己的实际教育状况进行单独命题。不同的高考试卷影响了不同省市考生间的横向比较。考研则不同,作为公共课的政治和英语是全国统一命题,而各高校的专业课试题也没有对考生的省际歧视。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二者对考研学生都一视同仁。所有考生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在录取方面,高考时各高校以省为单位进行录取。由于各省录取名额已事先被规定好,所以每个省能最终录取多少人在考试前已被限定。这就出现了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市录取的学生,其分数可以相差几十分乃至上百分的情况。这也使得不同省市的本科重点线相差如此之大!因此,这种不公正的带有歧视性的高考录取方式每年都遭到人们的猛烈抨击。这里尤其不能忽视的是,由于部分省份的高考分数线如此之高,以致在外省市可以进入重点高校的学生在自己省内却不能被重点高校录取。迫不得已,这些学生只能在本省内选择一个“二流”甚至“三流”的学校去读。由此,地方院校虽不知名,却也成为“藏龙卧虎”之地,大量高考弊端的“牺牲品”在此“忍辱负重”,期待未来考研时能够“出人头地”。因此,在考研时,高考弊端的最大受害者,尤其是山东、河南、湖北、湖南等地的学生大量地考入全国重点高校就不足为怪了。这种结果可能是人们所料想不到的。对此,我们不仅不应当对地方院校学生有什么歧视心理,恰恰相反,我们应为考研录取方式的相对公正性出人意料地纠正了带有歧视性的高考制度的种种弊端而欢呼!  在考试内容方面,高考是语、数、外及文综或理综加在一起的综合考试,各科总成绩反映了考生的总体学习水平。这种考试方式可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对学习偏科或有特长专业的学生尤为不利。因此这类学生大多被打入地方院校的“冷宫”。考研的内容则不同,只是在外语和政治的基础上再加上专业课考试。在保证外语和政治这个基本标准达到后,专业课成绩就成为考生能否被录取的决定性因素。这恰为偏科或专业特长生提供了绝好机会。  总之,在分析地方院校为何如此能考研时,绝不能忽视高考制度对考研的重要影响。  二、地方院校学生的自身努力  我十分欣赏中青报文章中曲阜师大宋广文老师说的这样一句话,“曲阜师大能有今天的考研成绩,在于学生充分利用了正常课程以外的时间,而其他学校没有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宋老师在此道出了以曲阜师大为代表的部分地方院校高考研率的“秘密”。这还不全面,应当加上这么一句,即准备考研过程中的全力以赴。  宋老师指的是把功夫用在平时——即大学的前三年,为考研打牢基础,这是必不可少的;我补充的则是真正将考研当作一种任务,并全力以赴地学习,为考研做好全面准备。这一阶段不到半年时间,是决定能否考研成功的最重要的保证。如果将考研比作高考的话,也只是这段时间与其有些类似。做出这种区分是很重要的。因为许多对曲阜师大存在误解或偏见的人认为,曲阜师大学生度过的大学四年如同高中生活一般,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没有它事可做。但事实决非如此。从大一到大三的三年时间里,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相对来说——当然不能与生活在各大城市的重点高校学生相比——还是比较丰富多彩的,学生能够从诸多活动中获得有益的锻炼(在此不再详述)。因为大学毕竟是大学。如果说也什么缺憾的话,那就是由于曲阜师大地处曲阜县城,周围都是农村,学生们不可能像重点高校学生那样有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但这是客观环境造成的,不是学校的错,更没有学生的错。总的来说,大学前三年的生活是很怡人、很自由的,除了每个学期末要准备考试以外,学习从来不是一种压力,那种外面人想象中的“书呆子”是极少见到的。这与其他所有高校没什么大的区别。  那为什么又说“学生充分利用了正常课程以外的时间”来学习呢?我觉得事情就在于我前面已经说过了的,就是由于地处农村,除了一些课外活动和少数社会实践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重点院校学生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我们不能打工、不能做兼职、不能到繁华的城区去逛街、也不能到众多的景点去游玩。在别人打工、做兼职、逛街、游玩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多数人是在教室里学习。还有一点十分重要——这也是我来到北京后强烈感受到的,即曲阜师大学生99%都没有电脑,而宿舍里则没有电视。没有电脑的主要原因是曲阜师大8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他们没有经济条件来买。另外,学校本科宿舍楼没有网络线路也限制了学生购买。我们要上网的话只能到学校内的少数几个电脑机房或校外网吧。当其他院校学生在宿舍内终日沉迷于上网、打游戏或看电视时,我们还是在看书学习。这样算来,我们比其他多数院校学生每天至少要多学一小时。每天多学一个小时,三年下来,我们能多学到多少东西?!因此,这才是以曲阜师大为代表的地方院校高考研率的最根本原因!  上面说的是考研前的大学三年生活。这三年间除了少数决定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可能在大三下半学期便开始着手看考研书籍以外,绝大多数仍考本专业的学生仅仅是在头脑里大体确定了自己将要报考的专业,但还没有付诸行动。  从大三结束后的暑假起,同其他所有院校一样,我们才开始买来英语、政治以及专业课参考书,制定出整体学习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考研的各种准备。以我自己为例,我是从01年8月2日(这一天我记的非常清楚)即暑假从家回到学校后的第二天开始认真准备考研的。从那一天起,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我都是每天早晨6点半起床、晚上11点半休息,一天至少保证1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排除一切干扰、全力以赴地来学习的。这种类似高三的高强度的学习一直持续到考试前大约20天。此后我们便调整作息时间,减少学习强度,以最佳状态迎接研究生考试。这半年的生活我想对任何考研的应届生来说都大同小异。当然,若非得指出在这一阶段我们与其他院校考生间有什么区别的话,我觉得区别便是各院系的老师们为我们学习提供了大量便利条件,让我们更好地投入到考研当中。应当说,这也是我们高考研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重点高校学生“分化”带来的影响。  在进入曲阜师大之初,我们中的许多人曾为自己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的默默无闻感到“自卑”。因为高考至少在省一级是按照成绩录取的,重点高校学生总体上确实比我们“技高一筹”。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能在考研中与重点院校学生一试高下呢?对此我们最初很没有信心。后来,一个高年级师兄告诉我说,不用“怕”重点院校学生,因为他们虽然在高考时都是“十分优秀”的,但四年后已并非如此,他们已经“分化”了,即一流学生都出了国,二流学生都找到了好工作,如去了外企、国企、政府机关等让人羡慕的单位,或者已经被保送读研,而剩下的那些靠自己本事去考研的才是我们真正的竞争对手。这些学生不是重点高校学生中最优秀的,所以不用担心竞争不过他们。虽然这位师兄的话不是很准确,重点院校学生听了心里也会不舒服,但也有一定道理。“我们不是在与重点高校最顶尖的学生竞争”,这种“阿Q精神”增强了我们的考研信心。  四、为什么偏偏是曲阜师大?  部分原因前面两节已经说过,在此再详细分析一下。众所周知,山东省的高考分数线在全国几乎是最高的。我记得前两年甚至出现过山东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高于北大、清华的情况。这就使得大量与其他省市相比是高分的学生不能上重点大学的情况在山东显得尤为突出。大批高分生聚集到了山东各地方院校。因此,若仅仅从高考成绩来评判学生素质的话,我敢说,山东许多普通高校的学生素质比一些重点大学的学生素质低不了多少。所以,地方院校高考研率的典型——曲阜师大——没有出现在北京、辽宁等其他省市而是出现在山东,便可以充分理解了。  那么,为什么不是其他山东院校而是偏偏是曲阜师大呢?原因十分复杂。一是曲阜师大的综合成绩排名在山东所有高校中位居前列,在几所师范高校中则仅次于山东师大排名第二。也就是说,曲阜师大的办学综合水平包括学校的软件和硬件、学生的素质等是不低的,至少没有外省市人想象的那么低。二是曲阜师大作为师范类高校的影响。师范类高校的收费要低于其他类型的高校。在当前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民收入提高缓慢的情况下,师范类高校每年少收一两千元学费,加之每个月高于其他类型高校几十元钱的补助,这对农村学生有很大的“诱惑”。迫于经济的重压,大量优秀农村学生不得不把师范类高校作为自己上大学的首选。同时,由于是师范生,绝大多数学生面临着毕业后只能去中学教书的命运,甚至相当多的人连县城中学都去不了,只能被“发配”到乡镇教书。在当前中国地方尤其是农村教育状况和教师待遇还十分低下的情况下,从个人发展出发,师范类学生若想改变自己命运,只有考研一条路可选。这与重点高校差别及其明显。正如文章中北师大周逸先教授所讲的,“在重点高校和一般院校之间,社会给予二者的机会是不均等的,给予二者的学生的机会也是不平等的,比如就业。”这也就解释了华中师大周洪宇教授谈到的“重点大学招收研究生的生源大多也来自一般地方性院校,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原因。三是曲阜师大位于曲阜县城的重要影响。学校周围都是农村。入学之初,学校领导在开学典礼上曾“自豪”地宣称:“曲阜师大是全国最大的农村大学。”事实很可能如此。位居农村的特殊条件对曲阜师大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农村的消费水平较低,适合广大农村学生的经济状况,因此,曲阜师大在吸引农村学生方面有着特别的优势。同时,曲阜师大之所以在曲阜建校,根本原因是曲阜是孔子的故乡,曲阜南面的邹城则是孟子故乡。  因此,曲阜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浓厚。加之学校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常年来坚持不懈,这都对曲阜师大的校风和学风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位居农村使得学校与外界的联系十分封闭,学生们既不能到校外做兼职也不能常出去游玩,只能待在学校里学习。长此以往,曲阜师大形成了与其他院校相比浓厚得多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是外部客观条件和内部动因合力作用的结果,决非人为努力所能奏效,其他院校也是不可能学去的。  综合以上原因,以曲阜师大为代表的地方院校的高考研率就不足为怪了。这有着社会环境和现行教育制度的复杂背景,而绝非简单“应试教育”的结果。正如周逸先教授所讲的,这“是我们国家整体教育过渡阶段出现的问题,绝对不是哪一个学校的错,更不是谁的错。”  虽然目前的考研制度可能出现了“过于应试化”等问题,但与带有歧视性的高考制度相比,它存在的问题要小得多,问题的严重程度也轻得多,它的优点远远大于其缺陷。从地方院校考入重点院校的研究生大部分出身于农村。他们的成功不仅改变了个人的命运,还将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在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率仍然很低的情况下,这种“程序公正”的考研制度对提高位居社会下层的广大农村人的地位就显得格外重要。保守住这块相对公平的“阵地”不仅对学生个人、而且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也是极其必要的。我们不能因为它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就怀疑它,甚至从根本上否定它。那样做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不累于俗

同样是统招硕士研究生,为什么我们就要低人一等?

2017考研,小编,见证了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第一年统一划线;2018年8月8日晚,近日,一篇《同是统招硕士研究生,为什么我们就要低人一等?》的文章,在网络上疯传!期间还被删文“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否应该像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被同样认可”成了热门话题该文直接提问了几个问题,列举了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各种对待与区别特别是在一些公务员招录上面,文章以书信形式说明了几个问题,广东中公考研给大家整理了文章内容,原文大家可以在微博找到关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诉求给全日制研究生带来的情绪影响,此文不展开评述你们可以留下自己的看法

溜冰场

最新考研大数据已经公布,选专业的问题很现实

专业可以说是大学最经久不衰的话题了。“报考大学应该参考学校还是专业?”“选专业应该从兴趣出发还是就业?”“XX专业读研是不是出来后就业前景更好?”“这个专业容不容易找工作?”大家应该都或多或少纠结过这些问题。这回我们换一个角度,从考研时各位同学对本专业的取舍看看哪些专业比较受人喜爱。全国13.5%的本科生选择了毕业后读研数据来源麦可思从图里可以看到,医学生读研的人数占比重最大,有25.4%,而管理学最小,只占8.3%。全国有近三成的考研学生是选择了在读研时转换专业数据来源麦可思从这图可以看出,跨考比例最高是管理学,最低的是医学,差别悬殊。管理学:本科已经足够,读研意义不大很巧的一点是,管理学考研比例最低,而跨考比例最高,这是否意味着管理学专业不太“受人待见”?有一个说法叫“管理无学”,大概意思是说,管理学作为一个学科稍微有点勉强。学管理学的小伙伴梁雪说:“要我说管理无学,这个说法可能有点儿极端,但我觉得读个本科已经足够了。”确实,管理学定位比较模糊,因为研究对象无处不在,而导致没有研究对象。很多人学这个专业开始就很困惑,不知道将来能做些什么?这也是很多人对管理学的普遍看法。可其实管理学也有其优势——社会需求大,报考门槛不高。医学:选择继续深造,实有几分无奈从这图可以看出,跨考比例最高是管理学,最低的是医学,差别悬殊。从图来看,医学生考研比例最高,跨考比例最低,这样看来读医学的小伙伴对本专业很是死心塌地嘛?事实真是如此吗?一般来讲,报考研究生主要有两种情况:1. 对本学科的认可,想继续深造。2. 对本科学历的就业选择不满意,觉得再读的话工作机会更好。而医学生考研大多属于第二种情况。据学医的小杜说,“基本所有的三甲医院都是非博士不要(除非有本地户口),但是相应的社区医院招聘则条件会低很多。如果只是想去个社区医院,可能本科学位就足够。可苦读了这么多年,谁甘心呢?”至于为什么跨专业考研的人那么少,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医学生课业非常繁重,除了学习理论知识,临床经验更是不可缺少的。很多人早上去实习,下午没事就不去医院在教室或者宿舍复习。考本专业已经非常辛苦了,根本没有精力去跨专业考。工学:参与项目是主流,考证也是不错选择工学生的考研比例以及跨考比例都不算高。读通信工程的工科生小蔡说:“工科生更多是倾向于就业,很多人在大三甚至是大二就开始实习了。大家普遍认为,项目经验是最重要的。而读研的人基本都是在大一就规划好了,因为要先找准导师。对于工科生而言,研究生导师对之后的影响非常之大。”确实,因为工科生除了读研之外,还可以选择去考一些专业资格证,这些都含金量非常之高,有些证。从时间成本和精力投入而言,考证比考研更加受人青睐。经济学:其实经济学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找工作较低的读研比例,和较高的跨考比例,可能让很多外专业的人很意外。本科读经济的世军笑着说:“其实很多人都被学科名骗了,感觉经济学就是教你怎么赚钱的,其实经济学是理论性更强的学科”。“大多数读了本科恍然大悟的人,都会选择直接工作。不过外专业考我们研究生的比较多,你要真想读经济学的研究生,压力很大的。”文学:本科就业没烦恼,虽与专业相关性不大读研比例比历史低,跨考比例比历史高,或许是因为比历史学好找工作吧。读汉语言文学的小乐说:“其实文科虽然听着挺鸡肋的,但找起工作来也不难。很多公司文职都有很多需求,只要不眼高手低,找到一份相对心仪的工作其实难度不算太高。”当然,还有很多学生选择了考公务员这条路。毕竟他们的学业较为轻松,公考对他们而言也比对其他专业友好很多。就业才是否读研的硬指标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以上提到的那么多专业,是否考研?是否跨专业考研?围绕这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都是——就业。这是同年就业率较高的十个专业以及其收入情况: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收入非常可观。此外,国际经济与贸易、土木工程,也是毕业半年后收入较高的专业。这些专业所在学科考研比例都比较低。而总体排名较为靠后的包括英语、汉语言文学、财务管理,这也正是那些跨专业考研比例较高的专业人群。在对专业的选择上,选择本科时不仅考虑就业前景,还会考虑兴趣等方面的。而到了研究生的时候,更多的关注点都落在了就业上。由此可见,随着大学生社会化的逐渐加深,就业这个现实的问题越来越得到同学们的考虑。因此,多从就业角度切入专业,少一点不切实际的幻想,对我们毕业后找工作或者读研都会有很大帮助

佐纳德

考研选机构要谨慎!这个机构的老师竟然对女学员做这种事!

最近考研越来越热门了,大部分本科生都选择在大四的时候考研。一部分是大家意识到了现在学历的重要性,还有一部分也是因为少部分的人害怕就业的问题。考研的兴起也带动了各大教育机构的赚钱之路,现在兴起的有高联、中公、文都、有道、新东方等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固然给学生带来了信仰和前途的一线希望,但是太多的同学因为盲目的崇拜老师,虽然造成了对自己的伤害。某都的老师爆出对女学员实施了伤天害理的事情,并且在事后还威胁她。爆出的聊天记录当中有非常多不堪入目的言语,小编看了真的觉得气的不行。作为一名教师,竟然一点师德都没有。虽然这件事还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是所谓的苍蝇不叮无缝蛋。最近某都出的问题还真的是挺多的,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有两位名师被爆出了丑闻。先是何某在某直播上说出自大的话,引发自己的同事的不满,两个人对撕起来。然后网友们也纷纷表示何某最近的教学质量在直线下滑,越来越商业化,很多人交了钱但是学不到什么东西。这样对考研的学生来说真的是非常的亏了。只能希望某都在赚钱的同时也要整顿一下自己内部的规章制度,对于师德有问题的人,更是不应该聘用,否则到时候亏的还是自己的前程。教育机构做好教育的事才是硬道理。网友们你们怎么看的呢?有没有自己推荐的老师跟大家分享一下呢?

厩焚

面试热点:考研低年级化

【热点背景】达康书记”扬起手指向前方,张开的嘴巴以及眼神中透露着几分急切。这不是电视剧场景,而是印在考研培训机构宣传单上的画面。根据《工人日报》报道,在“达康书记”急切的面孔的下方写着一行字:“大二考研的你,抓紧扫一扫。”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考研低年级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中公题目预测】当下,某些考研培训机构的目标受众已经“下沉”到了大二年级的学生。考研低年级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对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中国教育在线针对2017年全国研究生报考动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有高达35%的被调查者选择“本科就业压力大,提升就业竞争力”。另外,还有19%的被调查者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而考研。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学生考研的目标更加趋于功利化,这就急需要我们的教育部门高度重视起对于学生考研的正确引导。教育“抢跑”是独特一景,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再到高中教育,孩子们无处不在家长的催促下、攀比下不停的“抢跑”。考研低龄化的现象归根究底是应试化教育的“后遗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享受更多的教育机会,这样使得大学生的“含金量”似乎没有那么高了,社会挤压,企业门槛高,学历限制,就业似乎“越来越难”。这就使得很多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开始产生焦虑和恐慌。他们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又不知道从什么方面入手,准备考研至少给他们一个生活的支点。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些高校的盲目办学,为追求考研率而忽略自身特色,市场需求,造成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才使得学生本能的产生对于学科认识不清出现“本领恐慌”的问题。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才,“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如何用高质量的教育方式扭转现局,为考研降温需要社会多方合力。第一、打铁还需自身硬,考研学子要对于考研这件事情有清晰的价值判断,对于学术始终怀揣敬畏心理,以诗性智慧之兴趣引至课堂,进而真正体会享受学习的乐趣。第二、学校需要切实的考虑大学生对面对的现实压力。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制定切实符合本专业发展的课程目标,与企业精准对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提高本科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第三、要持续改变用人单位的用人观、树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让更多的大学生用“实力”说话而不是用背景说话。同时,要提高研究生的准入门槛,严格考核学生的学业水平,更要在质量上把关,通过多种途径为考研热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