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对一位教师,尤其是对中小学一线教师专业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将有关课题研究的相关问题和思考整理成文,以期和同行分享。一、找准“落点”:把要解决的问题弄明白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解决问题,问题驱动是课题研究“应然”的、真正和真实的动机所在,至于功利的动机,也应置于这一“大的动机”框架之下,成为这个动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此动机之下的课题研究,才能使“课题攸关者”成为真正的、长效的“大赢家”。科学研究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未知的现象,揭示客观规律,创造新理论、新技术、开辟知识新应用领域的智力性劳动。科学的研究问题应具有探索性与创新性,继承性和积累性、重要性、创造性、清晰性、可行性、合适性、合乎道德等基本特点。着眼核心任务,旨在生命关怀,瞄准教学症结,致力治病补弊,把握学科特质,回归科学本真。缩小研究视角,实施聚焦透视,放大点滴创意,推窗引来大江。“跨界”实现结合,“域间”生根增值,转移关注重点,追求研究“极值”。二、清理“地基”:把要研究的内容理清楚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应具备以下特征:以观察为手段,以事实为根据,可重复,可积累,理论上可证伪,科学知识方面具有确定性。哲学家康德说,哲学是对“自明性”(不言自明事物)的分析或反思的活动,是一种“清理地基”的工作。所谓“清理地基”,是指对课题申报文本、设计方案等进行精益求精的修改、调整、充实、完善。对课题核心概念及其内涵进一步廓清:尽可能下定义说清核心概念“是什么”;可以或应该明确阐释核心概念的“题本意涵”。通俗一点说,就是“我们以为……”,等等。教育科学研究是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领域内各种现象内在规律的探索,其基本结构为“确定问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确定问题→……”的一个循环模式。三、蓄养“底气”:把要用到的理论学到手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说,没有对于个人的心理结构和活动的深入认识,教育的过程将会变成偶然性的、任性的。这种教育如果碰巧与儿童在没有教师帮助的条件下的活动相一致,便可以起到作用;如果不是,那么它将会阻碍、分割乃至中止儿童的发展。陈垣教授有“竭泽而渔”说,维特根斯坦有“连根拔起”说(“洞见或透识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是艰难的,因为如果只是把握这一问题的表层,它就会维持原状,仍然得不到解决。因此,必须把它‘连根拔起’,使它彻底地暴露出来……”)。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是比较多的,如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新课程“过程性目标”理论:“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目标”,体验需要过程,过程就是体验;刘惊铎的《道德体验论》相关理论;(美)库伯著,王灿明译的《体验学习:让体验作为学习与发展的源泉》相关理论;李吉林的情境德育主张:……引导儿童自主,让道德教育成为他们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情境活动体验”);冯卫东倡导的“经历优先”,如《“重申”几个“优先”》,并与一所学校合作开展《“让学生‘带得走’的‘经历教育’”实践研究》等。作为课题研究者对理论的掌握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四、着力“行走”:把要实现的愿景做一做要相信“好课题是‘做’出来的”,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特别要强化与彰显其实践品质,真正做到“教学研一体化”的课题可以说都是成功的。在行动研究中积累经验,这是我们生成、晶化和提升自我教育智慧的一个“逻辑起点”。朱永新、叶澜等教育名家所发起的课题研究、教育实验都非常强调现场,强调行动,强调“做”,因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事实上,课题是一座初步打开、尚待人采、生生不息的富矿,是一摞“虚”“实”相映、有效有益、异彩纷呈的成果。课题研究是一次众人献智、方家指津、“风暴”频起的盛会、一种贴地行走、且行且思、行思有获的样式。无论结论如何,都应该先行动起来,在“做”中才能成就课题。边做边思,边做边听,因为倾听即教育,倾听窗外,声声入耳;倾听师长,天天向上;倾听同伴,走向共生;倾听儿童,享受教育;倾听自我,反思成长。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说:“应该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互相倾听的教室”。五、经营“理论”:把要提升的智慧说出来这里所谓的“理论”是指“实践性理论”,而所谓“说出口”是指表达出来,主要指写作。戴维说“我只有说,才能想”。“实践性理论”是源于实践、高于实践而又为了实践的理论,是教师在自我实践经历、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教学理论,借助一定媒介,对某一个或某一些、某一类教学事实进行分析或归纳,从而形成有一定创见或新意,能对个人后续教学或同行教学有所启发和助益,兼具较强操作性和较强条理性、规整性的教学思考或教学观念。“说(写)出来”是很重要的,马克思范梅南说,因为只有“写下来”,我们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知道什么。张民选教授认为,用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方法将大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果觉得一项课题研究没有什么可以写作,可以发表,那么,这项课题实际上没有多大研究价值,抑或难以操作——或者说,不依托写作、没有成果发表的课题不是好课题。再者,最好的教育科研写作或成果的发表,又非课题研究莫属。如《“自然生长”教育理念的研究与实践》“慢育厚生“理论(“厚生”一词出自《尚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不教而教”理论(老子:为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卢梭“消极教育”,体现“无为则无不为”和自我教育思想。)、“无形有象”理论(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意图要隐藏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中”;“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固本培元”理论(“本”、“元”指儿童多方面核心素养)。“自然‘修养’”理论:一个由专家和名人组成的委员会推荐了32件在10岁前应做的事,这些事情是,在河边草地上打滚,捏泥团,用面粉捏小玩意儿,采集青蛙卵,用花瓣制作香水,在窗台种水芹,用硬纸板做面具,用沙子堆城堡,爬树,在院子里挖洞穴,用手和脚作画,自己搞一次野餐,用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用沙子“埋人”,做面包,堆雪人,创作一个泥雕,参加一次“探险”,在院子里露营,烘蛋糕,养小动物,采草莓,玩丢棍棒游戏,能认出5种鸟类,捉小虫子,骑自行车穿过泥水坑,做一个风筝并放上天,用草和小树枝搭一个“窝”,在公园里找10种不同的叶子,种菜,为父母做早饭并送到床前,和人打一架……以上理论都是课题研究的“副产品”。有人说,经验是“炼”出来的,见识是“走”出来的,学问是“坐”出来的,理论是“说”出来的,智慧是“碰”出来的,幸福是“苦”出来的。(来源:董强 中国教育学会会员)
大家好,我是田野,最近田野做了有关于网课的调查,希望可以和大家共同探讨关于网课的有关内容。我调查的主题是――学生对网课的看法,由于这次特殊的假期,许多学校都开展了线上教学,通过网课的方式来保证学习的进度。对于网课的优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此次社会调查中,我选择了处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四个阶段的100名学生作为调查的对象,这100份问卷的发放到回收我都尽力去监督,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这100份问卷的真实性。这100份问卷中分别有23份来自小学,38份来自初中,23份来自高中,16份来自大学。这份问卷总共有16个问题,分别针对网课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调查。首先是所处的学段。第2个问题是你是否期待开学?有33%的人是期待,58%的人是还好,9%的人是不期待。第3个问题是上网课具有哪些难度?其中有64%的人认为,主要难度是流量资费较多,经济压力比较大。第4个问题是是否适应线上课程?有45%的人表示比较适应,30%的人表示一般。第5个问题是上网课的主要设备是?大部分的人是以电脑和平板为主。第6个问题是你上网课的主要形式是?大部分的人选择了直播。第7个问题是你觉得上网课的效果怎么样?选择较好和一般的人占大多数。第8个问题是对于网络在线上课最大的难处是什么?认为学习无规划,情绪焦虑急躁的人占大部分,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学习拖拉磨蹭,效率下降和控制不住看电视或玩手机,也是很大的难处。第9个问题是,目前对于学校复课的态度是什么?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应该根据本地的疫情情况尽量开学。第10个问题是家长是否陪伴你一起学习?大部分的家长是偶尔有时间陪伴。第11个问题是对于网课改进方案有什么建议?48%的人认为应该线上线下结合,35%的人认为应该增强用户的信息安全。第12个问题是,你认为网络课堂存在哪些优势?其中学习资源丰富,质量比较好,与学生老师有更大的互动交流平台占比最高。第13个问题是,你认为网络课堂存在哪些不足?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学习中趣味性不足,占比高达69%。第14个问题是,你希望通过网络学习获取些什么?巩固加深实体课程的学习内容是大多数学生希望从网络学习中获取的。第15个问题是对于学校网课的安排是否满意?选择不满意的学生占6%,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还可以。第16个问题是,你认为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哪一个更好?的,绝大部分同学认为线上教学更好,占比高达78%,当然也有22%的学生认为线下教学更好。以上主要是关于此次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情况。接下来我将针对此次社会调查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以及谈一下自己的调查体会。在此次社会调查中,大部分的问卷来源是初中,初中的学生,课程比较繁多,且灵活多变,没有像高中那么繁重的课业,更加渴求对各种知识的探索和了解,对于网课这种可以最大程度的拓宽知识面的上课方式,初中的学生是比较乐于接受的。所以对于是否期待开学这一项里表示还好的是占大多数的。在上网课难度这一方面上,大多数的学生选择的是流量资费较多,经济压力比较大这一项,从这里也可以折射出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经济压力大仍然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同时也不能忽略网络不稳定,或者缺乏上网工具这些,在这100份问卷中也占到了36%的比重。在上网课的主形式这一项里,选择直播的占比高达65%,说明即使是在线上教学,教师们还是尽量去保证有统一的时间段去进行教学,还是尽量将同学们统一起来进行教授,与线下教学仍有很大的相通点,同时,直播虽然是可以将学生们较好的地集中在某一时间段,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不同的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生活作息或者行为习惯,也就是说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在教师固定的时间段里没有任何的琐事来干扰学习。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线上教学并没有受到很多学生的排挤,反而在问及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哪一个更好时,有高达78%的学生选择了线上教学,相信线上教学一定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线下教学的弊端。在问及网络课堂存在哪些优势时,选择学习资源丰富,质量好,与同学老师有更大的互动交流平台的占比,分别达到了51%和40%,网课确实是可以获取更多丰富的知识来补充课本知识的局限性,同时,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来说,在线上教学没有办法与老师同学进行很好的交流,而在线上教学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来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加深与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在上网课存在的最大的难处这一项里,学习拖拉磨蹭效率下降,学习无规划,情绪焦虑急躁,控制不住看电视或玩手机,没有良好的作息规律,都是学生认为的难处,不可否认,电子产品的确是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比较大,专心地去学习,可能并不会维持多长时间,就想要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而在这些事情中,控制不住玩手机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五颜六色的视觉冲击本就要比单一的学习更加吸引人,所以这也是大多数学生认为线上教学存在的一个极大的弊端。在此次社会调查中,关于主题和问卷调查这种方式我都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首先是问卷调查这种调查方式,问卷的真实性是问卷制作者要思考的问题,大多数的同学在面对一份问卷时,可能会受到各方的原因,不会去认真地填写问卷,只是敷衍了事,这样得到的调查结果就不具有代表性,而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大多数人采用了加大问卷的发放数量的方式,这是一个好的方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你需要精确地计算出,排除一些无效的问卷之后,会有多少的问卷是可以采用的,而这个计算过程就比较复杂,或者说比较难以执行,你认为的有效问卷的数量与实际有效问卷的数量是否大致接近?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其次,问卷的制作是否经过了深思熟虑?问题是否真正适合?是否真正把可能涉及的情况囊括在其中?但同样不可否认,问卷调查是比较简单的调查方式,你可以直观的去看到调查的结果,利用一些软件,可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一些分析,总之,关于问卷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有利有弊,在制作问卷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好处和弊端,弊端进行避免,好处进行加大。在此次社会调查中,我对于100份调查问卷的回答对象进行了的回访,并且在填写问卷之前进行了沟通,最大程度上来保证问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而对于此次的调查主题——学生对于网课的看法,我自己的看法是,我还是倾向于线下教学这种方式,线上教学当然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并且直播录播的方式可以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学习,可以去聆听名校教师的课程,但我仍然觉得线下教学对于一个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培养,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知识掌握的扎实性,有着重要的作用。起码在现在这个阶段,网课仍然存在局限性,无论是从网课的经济方面来考虑,还是网课的执行难度,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线下教学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
如何选择硕士学位有时会让人感觉有点纠结。你要从各种各样的课程中挑选,每门学科还都有多个专业。你所做的最重要的选择可能实际上与你学习的硕士类型有关。你应该去修授课型课程吗?还是一个更独立的研究项目?研究课程能让你更好地准备攻读博士学位吗?课程型硕士是否与学士学位类似?对于你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你应该了解一下授课型课程或研究课程可能涉及的内容。虽然授课和研究硕士之间有一些不同,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最重要的是要记住,一个并不比另一个好,而且,每个人读硕士的经历是不同的。因此,你需要在个人层面上充分地选择你的硕士,同时考虑到你的需求和愿望。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做到这一点。关键区别让我们首先看一下授课和研究模式之间的主要区别:授课型硕士授课型硕士学位通常会采取与你的本科学位非常相似的形式。它们将包括每学期的一套模块-一些是核心的,一些是任选的-通过研讨会、讲座或实验室课程。你将在每个模块的评估中得到不同的工作人员的协助,并在你自己的时间内负责独立学习。课程型硕士的例子包括MA和MSc,以及较短的研究生证书和文凭。研究型硕士另一方面,研究硕士学位则要独立得多。他们很少或没有预先安排的时间,而是涉及一个或多个延长的研究项目,你自己会带来成果。你将与一位专业的导师配对,他将指导你完成你的学位,同时你也会承担你的工作。研究型硕士的例子包括MREs和MPhil。相似之处首先,研究型硕士学位的学分通常与授课型硕士学位相同。这两种类型长度是1-2年(取决于资格)。你可能还会惊讶地发现,两者可能实际上都包括了教学和研究部分。例如,研究型硕士可能涉及到一个入门教学模块。这可能是为了提高你的学科知识,或为你提供一套研究技能,以便在你的课程的其余部分使用。另一方面,授课型硕士学位仍将包括一个大的研究部分。这是因为所有的硕士学位最终都会在一篇论文中达到高潮,你将为该论文承担一个不同类型的个人项目。决定哪一个最适合你说到相似之处,在考虑硕士学位时,先考虑一下你最喜欢的本科学习的哪些方面是很有用的,这也是一个好主意,和在你的领域的人讨论你的选择,并考虑你想要在哪里进行你的研究。问自己一些问题你决定做本科论文了吗?如果是的话,你更喜欢这样的自主权吗?你想让你的硕士成为一个更广泛(更先进)的机会,在你所选择的领域里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吗?如果以上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yes’,那么研究型课程可能是适合你的。或者,你是否更愿意被引导在一个集中模块的课程中,最终导致一个较小的研究项目?除了独立学习和准备之外,你更喜欢集体工作和讨论的机会吗?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是‘yes’,你可能会更喜欢授课型硕士。在这个决定上得到一些帮助虽然只有你才能真正知道你喜欢哪种学习模式,但你现在的导师或讲师将能够解释你的硕士学位是如何为你工作的。例如,如果你对你想要进行的项目有一个想法,他们可能会很好地知道你是否能够在整个研究型学位中支持这个观点。如果不是,你的想法可能只适合一篇硕士论文,你已经在授课型硕士学位里获得了更多的学科知识。考虑一下你将在哪里学习,以及如何影响你的选择你也应该考虑你想去哪里学习,以及在不同的大学里有哪些选择可以供你选择。例如,如果你决定要出国留学,你需要确保你想要做的那种硕士学位在那个国家是可以得到的。如果不是,那么你需要决定哪个对你来说更有价值:在你的硕士期间国外获得的经验,或者你最初打算读的硕士类型。一般来说,研究型硕士在英国和澳洲比其他地方更常见。其他国家倾向于将更先进和独立的工作留给博士研究。展望未来在选择硕士学位时,你也应该考虑到未来的职业或目标,这也是你的硕士学位会帮你努力的方向。硕士的学习不应该是你觉得有义务去做的事情,而应该是你希望投入和热爱的东西想想你潜在职业如果你想在取得硕士学位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学术生涯,你可能会发现研究型课程更加适合你。它将使你准备好独立的研究水平,你将被期望作为一个新兴的学者。另一方面,如果你在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那么一门授课型课程-尤其是一门经认证的课程-可能对你更有帮助。这可能包括开办较短的硕士课程,如研究生证书或文凭。这些课程旨在增加某一特定领域的学科知识,并提供专业认可。无论哪种方式,不要认为你现在所选择的课程必须决定你之后的职业生涯。把它看作是第一步:成为你当前领域的专业人员;在一个新领域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或者以一种有保障的方式测试你能力的机会。选择特定的课程-需要考虑的事情最后,不要忘记仔细考虑你感兴趣的课程,不管课程的结构如何。排名可能会有所帮助,如果选择一门课程的依据是它的地位,或者因为你认为它的声誉似乎更高,这并不是最明智的决定。此外,请记住,所有形式的研究生学习都是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虽然硕士学位通常比本科课程短,但他们仍然需要献身精神和努力工作。不要为了它而去尝试-尤其是如果你并不真的相信它,并且认为你不喜欢它的话。硕士学位应该是值得重视和赞赏的东西。毕竟,这是一个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进步,所以你应该充分利用它。
#注意力训练#注意不属于心理过程也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所有心理和行为活动的背景条件。它是一种意向活动,它不像认知那样可以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规律,但它和各种认知活动又是分不开的,它在各种认知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人的所有心理活动总是和注意联系在一起的。注意力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能力体现的先决条件,注意力又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注意力课程有三种教学模式,行为取向、认知取向、人格取向。学员正在进行注意力训练下面是一套完整的注意力训练课程通过去年暑假对120名同学的测验(分为高分组、中间组、低分组),结合学生和家长交流情况,综合发现注意力训练对于中间组和地分组的提升效果明显,高分组虽有提升,但效果不如另外两组明显。注意训练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生物反馈技术(NFB)、仪器训练、系统软件类的注意力训练形式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训练内容,但是由于训练设备的限制,如果要自己在家进行训练,还有一定限制,最好配合便携式的脑电设备,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小学生注意力训练案例分析提升阅读注意力专项练习(1)
舞蹈是一项特殊的艺术体系,舞蹈教师需要对其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改革创新。这样,舞蹈课堂教育才能够不断变革,不断发展。本文从舞蹈课堂的气氛、无差异化教学、教学方法、教学设施等方面对课堂教学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因材施教、充分发挥音乐的辅助作用、引入开放式教学模式、规范并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等对策,为舞蹈课堂教学提供指导作用。一、综述舞蹈是一门艺术,它经过了数千年历史的洗涤,数十代人的加工,已经具有一套独特的技术规范,舞蹈是沟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情感的一种完美的形体语言,它具有语言无法代替的功能,甚至已经发展成为很多国家、地区、部门对外沟通交流、公关活动的桥梁。因此,舞蹈已经具备了其独特的社会价值。首先,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具有审美价值,它能够把人的内在美和外在美完美和谐地统一,能够将人的感情和理念生动地表现出来,从而塑造人体美、精神美;其次,舞蹈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舞蹈在很多时候成为一种流行的象征,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舞蹈培训中心或者俱乐部,甚至舞蹈周边的产品也不断地被挖掘出市场价值;再次,舞蹈具有娱乐价值。英国皇家舞蹈教室协会主席亚历克斯.穆尔曾说过:“英国交际舞之所以风靡世界,是因为它被公认是当今最好的室内运动和娱乐形式”[1],舞蹈作为娱乐项目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最后,舞蹈具有交际价值,通过舞蹈人们能够增加交际机会和气氛,从而实现改善人际关系的需要,达到交流信息的目的[2]。舞蹈课堂作为舞蹈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高校课堂教学的新的内容,并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重视和欢迎,2000年开始,北京体育大学每年都会开设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教师的体育舞蹈培训班,可见目前舞蹈教学的发展态势已经如火如荼地发展。但是目前我国舞蹈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共有的问题,在分析舞蹈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如何对产生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是众多舞蹈教师关注的课题。二、舞蹈课堂教学发展现状分析(一)课堂气氛的缺失我国课堂教学一般具有其严肃性,舞蹈课堂也不例外,由于学生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是很艰苦的,甚至是残忍的,有时为了能够练好一个动作,老师会要求学生反复地做,反复地琢磨,此外,舞蹈表现形式也是抽象和枯燥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古训深入到很多舞蹈老师的教学观念中,尽管现在很多教师注意到了课堂气氛的调节,但是大部分的舞蹈课堂教学仍然是一项枯燥的教学活动。舞蹈课堂气氛的缺失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语言、无法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首先,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确定目标,需要老师的导向和鼓励,由于在舞蹈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面对至少十几位学生甚至近几十位学生,因此,教师容易懈怠,无法积极地恰当地给学生以鼓励性的评价,从而对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产生影响,教师无法运用正确的教学语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不高,课堂教学无法充满生机和活力。其次,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感染力对教学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气质、感染力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但是很多时候,教师并不能完全地把感染力发挥出来,甚至部分老师的艺术涵养无法达到能够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追求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问题没有及时地进行示范对比,及时地纠正。由于多种原因,教师只是单纯地课堂教学,一旦出了课堂,学生则很难或者无法找到教师,因此,学生和教师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正是调节课堂气氛的有效催化剂,能够促使学生自我完善,在和老师和谐地沟通中完成学习任务。此外,部分老师为了树立威信,在教学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严肃的表情,使得学生产生距离感,从而无法做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程度,更有甚者,部分老师会体罚、讽刺、挖苦学生,这些都导致了尴尬的课堂气氛。(二)无差异化教学舞蹈教学对学生的领悟能力、刻苦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要求,虽然在专业学习舞蹈的学生入学时进行了严格的考试,或者非专业学习舞蹈学生根据兴趣报名学习舞蹈。但是由于不同学生自身的领悟能力、刻苦能力和身体素质等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因此,部分学生对于舞蹈学习接受能力较好,而那些领悟能力低、缺乏刻苦学习能力或者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而言,学习舞蹈则相对较慢。面对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部分老师并没有重视,而是想当然地对学生一概而论,进行一锅式地教学。当教学节奏较快时,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则会觉得力不从心,课堂上无法达到理想状态,从而对课堂学习舞蹈产生厌烦或者恐惧心理。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会因为学生的不理想表现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教学滞后等产生不快,导致教师对这部分学生产生较差的印象,最终作用到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放任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中。当教学节奏慢时,接受能力差得学生虽然能够跟上教学,但是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学生,课堂教学则无法满足需求。这部分学生甚至会认为舞蹈学习并不是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从而失去开始的学习热情,无法保持原有执着的追求和饱满的热情,最终导致消极的教学结果。(三)教学方法单一、舞蹈教材缺失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和学生一起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和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3]。教学方法是舞蹈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决定好的教学工作,教学方法的好坏关系教学效率的高低和学生培养的好坏。舞蹈作为一项独特的教学内容,具有艺术和课程的双重属性,因此舞蹈教学方法也应有鲜明的特色,但是目前的舞蹈教学方法主要集中在讲解法、练习法、示范法、分解和联系法、领带法,这些方法对于舞蹈课堂教学而言传统单一,对激发学生兴趣方面缺失,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在对甘肃省10所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多种途径和教学技巧,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等方面相对薄弱。教材是舞蹈课堂教学的物质条件,是构成完整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材料和工具,它起到特定的教学价值。我国舞蹈教学在高校普及度不断提高,但是始终缺少统一的舞蹈教材,甚至是某一学校特定的舞蹈教材,这种情况在非舞蹈专业选修课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学校的选修舞蹈教学很多只有教学大概和简单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随意调整和整合,根据一项调查,西部谋生开设舞蹈课程的数十所高校竟然没有一所高校具有完整的教材。在缺乏系统、科学教材指导的情况下,舞蹈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从而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舞蹈的深度和广度。(四)舞蹈教学设施简陋舞蹈教学实施是舞蹈教学得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如教学场地、教学设施、教学器材等。舞蹈由于其特殊性,对于场地具有独特的要求,尽管一些条件比较好的高校建设了自己的形体房或者室内舞场,但是很大一部分的高校和职业院校无法做到能够提供良好的教学场地,很多院校虽然是进行室内教学,但是大部分场地集中在球馆、体育馆或者大学生活动中心等非舞蹈教学场地。在这样的场地进行舞蹈教学,部分教师则要面临场地临时被占用、租用等尴尬境地,从而出现在同一场地还有其他教学课程或者非教学活动等现象,严重干扰和破坏了舞蹈的教学质量,在对东部高校的调查中,有86%的学生表示对现有的舞蹈教学场地不满意。舞蹈教学是一项三维立体结构的教学活动,仅仅通过“口传身教”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要突破这样的单一而又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则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但是高校在上述提到的教学场地则很少配备这样的教学设备,从而无法使得学生通过直观、真实的画面,高效学习舞蹈技术,欣赏舞蹈的媒体,达到在有限的教学实践内使得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果。三、舞蹈课堂教学发展对策(一)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教师在舞蹈课堂中教学要注重不同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学生,对于优秀的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很容易地保证教学质量和完成教学任务,可以采取行之有效和必要的教学方法,积极推动学生的自主意识,积极调动其学生的热情,使学生能够广开思路、不断地探索舞蹈动作,并努力掌握舞蹈技能。对于接受能力欠缺的学生,教师要能够有效地控制自身和学生的情绪,并根据其能力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一方面,教师自生能够情绪饱满、快乐、热情,在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和学习的情况下,教师要进行情绪的调控和转变,另一方面,教师要能够调节能力欠缺学生的情绪,不断地鼓励,使其不会对舞蹈学习失去兴趣,并能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无论是优秀学生还是接受能力欠缺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优秀学生能够快速学习,并具备自我体会、自我琢磨的能力;接受能力欠缺的学生则会在教师因材施教的过程中不断接受教师的思想,由模仿到理解再到创新,逐步形成其自主地位。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在学习中得主体地位,从而实现师生共舞。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能够不断发挥出创造力、理解力,其自主意识贯穿学习的始终,对动作内涵能够进一步的理性分析,这样,学生能够感受舞蹈的内涵、领略舞蹈的风采。(二)充分发挥音乐的辅助作用音乐和舞蹈是一对无法分离的形态,两者同出一源并紧密相连,在教学中,通过音乐的辅助,舞蹈教学能够更有效地达到目的,学生也更容易沉浸在舞蹈教学中。一首好的舞蹈音乐,其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形象生动,音乐节奏能够很好的配合舞蹈动作,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表达与抒发和对舞蹈形象的掌握。如利用轻快的音乐练习跳跃、利用进行曲练习有节奏的走步,用柔美的英语练习双手的摆动等,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处理动作节奏时,借助音乐的段落、音乐的完整性和节奏的变化,使动作和音乐有效地糅合,当舞蹈动作和音乐相适宜,学生则更容易接受和学习舞蹈动作。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抒发,一个优美的舞蹈动作能够提起学生对舞蹈的极大的兴趣,而舞蹈与英语的完美结合则能够使得学生更加兴奋不已,并快速地进入舞蹈的场景中,随着音乐慢慢体会舞蹈带来的感动和情感的抒发,在不断地聆听舞蹈音乐的同时,教师对音乐和舞蹈进行分析时,学生能够对舞蹈音乐的节奏、旋律和速度有进一步的体会,并将这种体会带入舞蹈学习中,从而更有利于其学习和训练,并实现舞蹈能力提高的目的。(三)引入开放式教学模式开发式的教学模式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突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从舞蹈教学中的重技巧、轻体验,忽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弊端出发,以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说等为理论基础,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舞蹈学习中,发挥学生的潜能,在创造性地愉快学习过程中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舞蹈知识。通过引入开放式教学模式,教师在舞蹈课堂教学中,改变以老师为中心、以模仿学习为主要途径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通过合作、体验、探索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适应我国一直强调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开放式舞蹈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该模式更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舞蹈实践、情感体验、对舞蹈信息的分析和整合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而学生则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或是“主角”,或是“导演”,或是“策划”,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通过教师启发、同学分工,在一起协作中将问题解决并实现舞蹈能力的提升。(四)规范并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规划教学体系首先需编制规范舞蹈教材,教材是舞蹈教学的基础,是教师进行舞蹈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因此,舞蹈教材必须精心编制,才能对改进舞蹈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教材要对应高校舞蹈教学大纲编制,力争做到科学性与生活性相结合、普及型和针对性相结合、基础性和时尚性相结合,同时要根据不同年纪、不同水平的学生,做到既简单易学又深入浅出,通过教材编制帮助舞蹈教学建设更加合理、系统、科学。长期以来,舞蹈教学的评价依然如其他课程一样,过分地追求标准和客观,导致很大一部分教师依然采用完整的舞蹈动作进行评分,并结合平时出勤情况最终给分。但是教师却忽略了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和自身能力。舞蹈教学评估应着眼于学生个体,将共性化评价标准转化为个性化的评价标准,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1.引言网络一线牵,珍惜这段缘。这学期的网课可能是小编从小到大体验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最具规模、最刺激、最高频的和“网友”互动的活动了。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收获了一堆“没用”的技能。上网课时小编的主屏幕如游龙般游走于各个课程直播间之间,手指毫无感情地横跳于五花八门的学习软件之中;记笔记,看直播,查资料,回答问题,一个屏幕,多线任务,并行运算;多个设备同时开动,书桌前,床上,彻硕里,楼道里都不能阻止我对学习的热爱。实现线下向线上的批量“云”格式转换,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机智的老师一顿操作解决不了的。比如在线视频跳舞和做运动的网上体育课、不知道说什么的尴尬口语课,甚至是最后有些学校要求的两个摄像头或者三个摄像头齐开的期末考试环节。最后才发现只有线上听讲的网课竟然是最正常的。那段时间发生的奇奇怪怪的事情也都能够录入人类网课迷惑行为了。不光是网课,还有什么云毕业啊、云答辩啊、云班级会议啊,所有能用网络解决的和不能用网络解决的都用网络解决了。段子一波接一波的,小编只想说 “俺也一样”。本文主要从网课、云毕业和云考核三个角度研究了网课时期不同线上活动的开展情况,盘点其中的迷惑行为,并尝试强行给出一些近似没用的结论,主要也就是图一乐。2. 网课时期人类几种迷惑行为研究2.1 网课从入门到放弃刚开始网课,小编甚至还有点小期待。等到上了网课,你的场景可能是这样子的,西瓜一抱谁都不爱,我的心里只有网课。毕竟刚开始上课,老师灌点水还是很普遍的,和老师稍微彼此自我介绍一下。听一听这学期大概讲啥内容,这门课有啥用……瓜吃着吃着,一节课也就结束了。可好景不长,大事不妙了。上网课能有多难,丢个瓜皮,从此我就再也也听不懂这门课了,我是谁?我在那?我正在上什么?虽然改成网上教学,但对于课程内容老师可是给你童叟无欺,保质保量,线下听不懂高数的,线上任然听不懂。听不懂不要紧,网课可以回看啊,这一看也不要紧,原本1小时的课程硬生生能让小编听个3小时。网友们为了避免被老师发现自己上课不小心走神的尴尬,在得到老师钦点回答问题后,使出了独门秘笈“装死”。对于我们假装蒙在鼓里的老师来说,你永远也call不通一个装坏的设备[4]。对了还有后续线上两眼一抹黑,谁都不认识谁。在家上网课虽然比较放松,但是再放松也一定记得关麦,开学要是被认出了,一问名字才知道原来上过一堂课,自己上课全程吃鸡爪后还打了个饱嗝的声音已经存在对方深深的脑海里 [5]。一学期的网课上完了,我们也对网课从满怀期待到收于平淡。但是上网听课也有很多问题:效率有点低,设备有故障,网络有问题,有了问题不太好当面和老师请教,可能上个月忘交电费还被突然停电了……想到这里,小编只想再也不要上网课了。综上,对于上网课我们心态经历了“激动——平淡——厌烦"的过程,但即使困难那么多,但我们依然爱学习啊~(还有什么上网课的神奇经历呢?还请多多给我们留言哦,有奖品相送)2.2 没有人比我更懂云考试上课都云上了,考试时间没回去的大家就得老老实实云考试。小编就差点三分钟速成杨氏太极拳,最后还是分解动作救了我,一步步分解动作,然后给视频加个速,当作了作业的最终版。对于其他需要做卷子的考试科目来说,这就有些困难了。如何保证是考生本人不作弊的情况完成答卷的其实很重要。老师不慌不忙祭出多个神器 —— 用n个设备直播的监考,屏幕镜像,AI监考,查重软件……全方位无死角的盯着考生。不过老师的视角,是不是像监控室看监控一样一堆视频……真的是难为老师和学生了。泰国老师用 Zoom 监考学生 来源:网络(往期文章:如果在家考,作弊就很容易吗?)要是觉得监考太麻烦?没关系,老师给你统统开卷。综上,我们探索了远程考核新可能,但是小编觉得也不是特别能达到考核效果。总之,要是学的好不管怎么考都不在怕的。2.3 宅家到毕业听说所里(和其他学校)临近毕业的师兄一直焦急地等待开学,因为他们需要毕业答辩了。可是疫情在家不能返校,但是这也难不倒我们机智的老师。比如物理所就举行了线上的毕业答辩,你看看这阵仗,现场答辩也没有这么大的特写镜头。所里答辩实况甚至有些学校的本科生还可以免答辩(我一时不知道该羡慕谁)。当然答辩结束也就意味着毕业了,往常的毕业典礼、校长拨穗环节那一定是赶不上了,不过有的学校校长甚至使用机器人开始给学生们远程拨穗,校长云拨穗更硬核的中传把毕业典礼做成了mc,MC视角下的毕业典礼虽然不能现场面对面校长被亲自拨穗,但是也有了比较独特的毕业方式,那你见过或者遇到过哪些有趣的毕业方式呢?欢迎继续看本文(后面其实有活动)。在家坐着坐着就毕业了,毫无游戏体验感,虽然很有新鲜感,但是少了和活生生的人见面的机会,综上还是不希望再云毕业了。3. 网课时期人类迷惑行为补充由于小编亲身经历、搜索能力甚至是语言组织能力有限,上文中提到故事可能不够有趣。所以我们决定向广大网友征集你们网课时期遇到的、听到的、甚至是觉得有趣的故事,作为实验数据补充到这篇论文中(其实不是论文,也就是图一乐)。(一个与世无争的活动提示框)大家可以在文末留言哦,点赞数的前五名将会得到随机表情的物理所定制抱枕一个,有趣的故事被我们收录整理后将会以视频的形式与大家见面哦。欢迎大家多多留言,多多参与,时间截至到下周五的中午12点哦,如果有好的故事,希望不要吝啬和我们分享哦。如果留言区满了,也可以后台回复我们哦。表情包如上所述,期待你的参与4. 结论本文主要介绍了小编遇到的、听到的、甚至是搜索到的有代表性的网课时期人类迷惑行为,结果表明网上的活动方式确实与平时会有区别。人类从刚开始不适应,到后来适应,再到怀念往日所习以为常的生活,表现出了人类对回归正常生活的心切。下一步工作将会围绕该课题,对样本进行进一步的扩充,以期为这平淡的网上学习增添一些乐趣。(开心就好,该学习就学习,可不是教大家不认真学习哦)5. 致谢向为本活动提供物理所定制抱枕的物理所(禁止套娃)表示感谢,向积极参与互动、分享趣事、共享快乐的网友们表示感谢。但是这毕竟是一种美好的经历,希望各位上网课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记录下这段时间的趣事,换句话说,就是要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网课时期的故事哦!!!参考文献[1] 图片来源于网络[2] 故事来源于小编本人和网络加工,如有雷同纯属巧合[3] 征集故事来源于网友(还未征集到)[4] 寒假上网课你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知乎[5] 寒假上网课你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知乎编辑:kk & 井上菌
按计划,学生们填写了《济南市“停课不停学”学生调查问卷》。你觉得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怎么样呢?我的感觉这份问卷调查不出去什么东西来,或者说不看这份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也知道会得出什么结论。个人以为此调查对网上授课意义不大。有些问题,提了白提。别说学生不一定如实回答,就是回答了,又能怎样?比如每天完成作业的总时长。因为学生是在家中,他的学习基本上靠自觉,家长督管不一定那么到位。可能一个感兴趣的事件,就把他的注意力吸引走了。这种情形下,他所说的完成作业时长,并不一定就是他真正所需时长。这样的调查结果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还有一个问题,前一节是文化课,后一节是音体美等课,学生可能继续做着文化课的作业,后面的课根本就没学。实际是占用了其他学科的时间,这个时长怎么算?再比如:老师批改反馈作业的情况,老师答疑解惑的情况。不知道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调查老师的教学态度吗?因为没有说是针对哪一科,是一个很笼统的问题,严格意义上来说,根本就无法回答。(实际上10到14题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如果是想调查某一科老师的教学认真情况,这个问题也仅对线下教学有效,对网络教学是无意义的。学生不提交作业,学生不提交问题,老师怎么批改作业、怎么答疑解惑?关键是他不提交,老师没有什么办法。关于网络授课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关于网络授课,我看到了一篇思考很有深度的文章。你觉得呢?》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我们可以交流。个人以为,既然网络授课还要继续下去,就要加大对老师网络授课技术的培训,加大与家庭的沟通,让家长能做一名合格的纪律委员。唯如此,才能把网络授课的效益提上来,而不是学生一直当小白鼠。
根据笔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根本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一句话就是为了满足评职称的条件。因为要评职称一定要有课改有立项课题,否则就一票否决。下面我们谈谈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的意义问题。第一、课题研究流于形式,教师理论水平有限。在现在的初高中阶段的课题研究大部分都是县教育局举办一年一度的立项课题研究活动,每年的9月中旬开始进行课题选择,然后经过一个学年的实施,再到第二年的6月底上交结题报告,包括一些论文或听课评课记录材料等等。纵观整个过程,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师由于理论水平有限,根本不知如何面对课改,有时上课内容与他的立项课题牛头不对马嘴,完全是流于形式,劳民伤财,令老师苦不堪言。但是,你不立项课题,职称免谈。第三、在进行立项课改活动中,大部分老师都是从网上东凑西拼,立项项目中没有自己的主见。有些立项课题完全脱离现实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课改,上公开课令学生讨厌,甚至有的老师让学生去抄写立项材料。也有一些老师为了上交材料从网上下载一下有关资料拼凑,里面没有自己的做法和想法。反正有立项课题就好。当然,如果教育局有关系的话,弄一张教改积极分子荣誉证书,这才是真正的目的。最后、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才是课题研究的根本。要想提高老师的水平,肯定要多下基层进行调研,掌握最基本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立体采集数据资料,有的放矢才有可能进行课题研究。不可能在一两个班上几节公开课就完事,完全是脱离实际的研究,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没有一点意义,反而起不好的作用,常常引起学生反感,影响正常的教学。我是湘语飘落老师,专心校园文化、教育研究多年。愿意为您在校园、教育上的问题排忧解难,期待您的关注!也欢迎您的转发和评论。
通讯员:陈琛、梁红霞近日,研究生院组织召开研究学分课程建设经验交流会,30余位课程责任教授、教学团队成员参会,就如何以研究学分课程教学为牵引,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夯实研究生学术基础、提升科研能力进行分享、交流与探索。来自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测绘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文学院等8家培养单位的“研究学分课程”主讲教师做主题交流报告。他们结合学科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团队组建、考核方式创新等方面,分享了课程建设经验,展示了阶段性建设成果——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电力市场管理机制设计》课程,聚焦学科建设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邀请国内外知名高校专家联合授课,拓宽学生研究视域,强化学生对交叉学科的认识与信息经济学方法的系统掌握,以培养问题导向的思考方式,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双一流”建设与高校治理现代化研究》课程,分九个专题,对一流大学建设进行系统研究与探讨,依托学生课堂报告、教师点评及讲授、专题讨论、自我研修等形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结合实地调研、学术会议学习、师门例会组会研讨、专题论文讨论等科研实践形式,全方位提升研究生学术素养。测绘学院《大数据与高性能计算》课程,围绕大数据理论和方法、高性能技术等主题,以学术讲座方式开展教学,并建设了飞行测量机器人实验环境,以支持飞行测量机器人原创性研究。该课程建设支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研究,并推动获批“现场四维重建与信息融合技术研究”“高分遥感智能主动调查监测技术研发”“全球典型要素信息提取技术”三项课题。生命科学学院《表观遗传与肿瘤调控》课程,在前期本门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基础上,以生命科学前沿论坛为依托,进一步强化前沿技术与科研训练的结合,将研究生从被动的知识吸收者转变为主动去认知和领悟。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性能计算支持下的时空大数据管理与分析》课程,引导选课研究生结合在研项目,选择常见时空大数据进行具体场景下的存储管理与分析挖掘,并支持他们参加学科赛事,课程教师向隆刚教授组建的团队获得“2020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大数据赛道”二等奖,课程教师关雪峰副教授还出版专著《高性能时空计算及应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防治生态技术》课程,将前沿讲座教学与学生研究实验有机结合,支持选课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进行学术交流。第一临床学院《基于医学的交叉学科科研思路启发》课程,聚焦各交叉学科与医学相结合的研究现状,扩展学生对交叉学科的认识,指导选课研究生设计一个以医学为基础的交叉学科科研课题,开展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文学院《论语>古抄本与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课程结合学科特色,在指导选课研究生认真研读日本、韩国与中国本土《论语》古抄本同时,组织他们进行读书会报告,以找准自己的兴趣方向点,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同时,增强选课研究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认识,已有3名选课研究生获得国家汉办公费资助出国交流。交流会上,与会教师还就如何推进实验类研究学分课程共享平台建设,落实研究学分课程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优化本硕博阶段课程衔接,加强对选课研究生的联合指导,激发师生共同科研成果产出,以高质量的课程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等话题,进行了热烈探讨与交流。据介绍,研究学分课程建设于2017年启动,是我校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是现有研究生“精品课程”的升级版,旨在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尤其是课程体系改革,强化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切实激发研究生科研兴趣,培育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在新一轮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中,我校正探索将研究学分制度纳入培养必修环节,加强交叉领域知识教学,将社会需求、科学技术与工程时间问题嵌入课程教学,加强研究生科学问题选择、研究设计、研究实施、研究交流、研究评估等方面的训练,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截至目前,参加研究学分课程学习的师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课程建设成果,在本课程教学与学习实践基础上,发表400余项高水平学术成果,参与解决重要技术问题,授课教师获批一批国家级研究项目等。(编辑:肖珊)【来源:研究生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一、研究背景(一)选题缘由1.宏观背景——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论述指明了教育信息化今后工作的目标、方向和途径。“十三五”期间,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在更高层次上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等重要任务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国家教育政策支持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改革实验,总结课改经验,探索如何让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正是技术与教育教学密切结合的必经之路。这些经验和教训可以给其他教师作为参考,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2.现实背景——基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中心,由老师到学生单向的传授,一堂课要面对四十多个学生,教师只能通过作业和课堂提问等手段推测学生反馈,教师无法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为了提高成绩不得不布置大量练习题目,使学生陷入题海之中,每天重复低效能的作业和练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压抑,不仅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甚至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同样面临着沉重的工作压力,批改作业统计成绩等事务性工作耗费老师大量精力,很难把精力集中在研究教材教法,科学组织教学,做到精讲精练构建高效课堂。我区目前有多所学校参与互反馈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实验研究,实验校教师教学热情饱满能基本掌握相关技术。但是教学经验不足,对于使用的时机、目的等不够明确,不能很好的通过互动反馈技术提高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的目标。回龙观第二小学教师队伍年轻,精力充沛,学历高,参与互动反馈技术课题实验已经三年,依旧存在很多困惑,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不同的课型特点如何具体运用才能达到省时高效感到迷茫。(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课题研究重点在于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实践,如何在传统教育领域最大限度地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出基于互联网环境支持下的互动反馈技术对小学语文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拓展与创新。同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数据驱动的课堂”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力争探索出成熟的模式和经验,从而推动我区“三通两平台”的普及工作。2.实践意义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核心是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个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个性为依据,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学生由不会学转变为主动学。本研究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互动反馈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我们期待经过课题研究之后,课堂呈现出一种新的课堂文化,一种灵活且高效的阳光课堂状态。在这样的课堂上,课堂是开放的、民主的、自由的、尊重的、平等的,呈现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互动反馈技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为学生创造表达自己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运用互动反馈技术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评价自己和他人,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学生利用互动反馈技术,学会深入合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互动反馈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该课题实践研究,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总结出新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行为,探索出提高教学实效的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二、文献综述(一)核心概念界定:1、 互动反馈技术:互动反馈技术在课堂上被称为互动反馈系统,它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为基础。在这样的系统中,班上每位同学人手一个pad来进行教学的互动与参与,通过接受系统和软件,将参与教学的结果生成为即时的统计信息,最后通过投影显示出来并将数据记录到后台。互动反馈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手段逐渐在课堂教学中被老师广泛的应用着,成为了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过程的重要辅助手段,推动了教师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在课堂上使用互动反馈技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了关注全体学生,从而提高课堂实效性。2、 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每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操作化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有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运行要求;教学模式是大量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带有的普遍性规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3、 拓展创新:拓展与创新是指在传统课堂固有的模式下的创新和拓展。就是在语文课堂中利用Pad的互动反馈功能,下发学习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能够在技术帮助下全面精准且及时的掌握学情,抓住时机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能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基于反馈数据实施教学。相机点拨引领学生,理顺思路实现质的飞越。拓展学生思维,拓宽学习的外延,创新教学模式。(二)研究现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朱京曦教授对多媒体支持的互动教学理论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陈迪等对教育技术支持的互动反馈模式和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认为:从系统科学来看,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包括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设备等)四大要素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才能实现对系统的控制以及最优化。陈卫东等认为互动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研究了泛技术支持下人、技术、资源、活动等诸因素组成的不同课堂互动类型,对如何构建高互动性课堂做了深入研究。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发现对移动学习实现的技术基础是移动计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移动学习的技术层面和移动学习自身的特点、本质、发展历程以及应用原则、应用模式、应用程序进行的研究,少数是关于移动设备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的研究。这些成果在技术支持下的互动教学理论方面有很多的参考价值,但研究者本身远离教学一线,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检验和发展这些理论需要更多的实践研究。同时运用移动设备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中应用研究较少。所以本次我们研究的课题为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支持下的互动反馈技术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拓展创新。三、 研究目标(一)在互动反馈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对原有的课堂模式进行创新和拓展,探索新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中如何进行教学,利用即时掌握的反馈结果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素质,探索精讲精练的高效课堂教学。(二)深入解读学生统计数据中隐含的信息,因材施教,提高学习成绩。根据班级以及个体学生的统计信息,结合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对有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帮助,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三)提高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参与课题的一线教师都能做出精品示范课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交流及听课说课活动,争取让参与课题的一线教师能结合不同课型的特点熟练掌握互动反馈教学技术,并能制作出精品示范课例。四、研究范围与内容(一)研究范围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现有教学条件和师生具体情况,进行细微的方法上的调整,将“互动反馈技术”纳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使其在运用过程中,探索出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包括互动反馈技术支持下的识字教学模式、互动反馈技术支持下的阅读教学模式、互动反馈技术支持下的习作教学模式,使老师们明确语文教学中的三大领域识字、阅读、习作如何应用互动反馈技术,进行有效的拓展创新。(二)研究内容教学过程是老师和学生作为主体对教学内容的客体进行不断互动、生成知识、渐进提升知识掌握程度的过程,过程中充满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互动。互动反馈技术提供了传统课堂不能达到的呈现教学材料手段,让师生更广泛地参与到互动教学过程中,让互动效果更加明显。本课题将研究在不同的互动环节中如何使用新技术,让技术真正融入到教学互动中去。研究教师在新媒体支持的教学中如何设计互动环节、掌握互动方向,探索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初步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教学模式,有待于在本课题进行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到理论高度,在教学实践中优化教学环节,使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1. 互动反馈技术支持下的识字教学模式: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识字和写字,教学当中重在从识字方法策略方面进行研究,重在从写字指导与讲评方面进行研究。激发孩子热爱中国汉字的情感,让孩子写一手好字。2.互动反馈技术支持下的阅读教学模式: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是重点,常规的讲读课一般是三课时。第一课时重在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提出不懂问题。第二课时重在理解文章内容,感悟写作方法,激发学生情感。第三课时重在复习巩固、反馈效果、拓展延伸,升华理解。3.互动反馈技术支持下的习作教学模式:习作教学一直令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领域。习作教学包括习作的指导和讲评。教师要在学生预作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明确习作方法,然后在讲评的过程中评中导法,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互动反馈技术应用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