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日本政府积极吸纳国际留学生的一系列热情政策环境以及日本在未来技术,工程学和生物医学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事实,学生发现日本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留学选择。自1949年以来,在医学,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领域,已有22位日本人(或日本出生的人)获得诺贝尔奖。您可以说日本在科学方面有相当有趣的遗产。这种驱动力与日本的优秀大学并驾齐驱,其中许多大学名列亚洲最佳大学之列。以下是今年在日本攻读博士学位的一些最佳理由:世界一流的大学 ——在全球大学排名的前100名中,有很多日本大学,而日本在地区指标上也表现出色。生活质量 ——日本以其高质量的生活而闻名,为博士生提供了安全,高效的环境。国际视野 ——除了雄心勃勃的国际学生人数目标外,日本政府还推出了“全球顶尖大学计划”,该计划为37所大学提供了额外的资金,以帮助与世界各地其他顶尖大学建立联系。技术 ——日本长期以来一直采用技术,使其成为想要在任何科学领域进行创新的博士生的理想之地。日本目前有700多所大学,其中约75%是私立院校。大学的三种主要类型是:私立大学 –私立大学是由独立的组织建立的,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和研究实力。多年来,它们为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国立大学 –在所有地方都建立了大学(相当于英国的地方议会),以确保日本的每个地区都能获得优质的高等教育。这些机构是日本政府“全球顶尖大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日本高等教育部门的全球化。公立大学 –由当地公共实体或公立大学公司建立和管理,公立大学为当地人民提供高等教育机会,并充当知识和文化中心。日本大学在各种全球排行榜中均表现出色——例如,在QS世界大学排名的前100名中有五所大学。日本在覆盖亚洲其他地区的区域排名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博士学制介绍:日本的博士学位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针对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并将硕士学历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在某些学校,学生可以选择在获得四年制本科学位后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此时博士学位的期限为五年——博士课程分为第一学期(2年)和第二学期(3年)。在头两年的学习中还存在其他要求,包括授课课程,project proposal和考试)。第二阶段是为已经拥有硕士学位的学生设计的。在日本,对于拥有硕士学位的人而言(即第二阶段),博士学位至少三年(医学,牙科,兽医学和药学专业的本科课程为六年制本科学位,没有硕士学位,为四年制博士学位。)。学年开学从四月开始,第一学期一直持续到九月。第二学期从九月或十月开始,到三月结束。另外,日本的文科博士很难毕业,一般都是三年以上才能拿到博士学位。如果六年都拿不到学位的话,最后颁发的是课程结业证书,相当于博士肄业,没有学位。日本的博士生分为两种,一种为课程博士,另一种为论文博士。课程博士生应取得30以上的学分(包括在硕士课程中取得的学分),考试合格并通过论文审,参加国际会议,博士论文答辩通过,授予课程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可以不在学,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通过博士论文审查,具有博士课程修了者同等以上学历,也可获得博士学位。一般来说,一流大学的论文博士要有5篇以上第一作者的论文,(硕士毕业的人)研究经历要5年以上(学士学位的人要更长的研究经历)。一般的国立大学的论文博士要有3篇以上第一作者的论文。一流大学的课程博士要有3篇以上的论文。一般的国立大学的课程博士要有1篇以上的论文。 值得注意: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在日本,虽然课程博士和论文博士有所不同,但对其学术价值和对得到学位的人的采用完全没有差别。可是目前来看,中国国内对在日本拿到“论文博士”的留学生的学位“不予评估”,不承认其学术价值,这使许多拿到“论文博士”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后处于很尴尬的境遇。据立思辰留学了解,所以,如果同学们不想因为回国后因为学历认证的问题而苦恼的话,建议大家慎重选择。博士申请条件及流程:日本大学博士课程申请条件:1. 经研究生院个别入学审查被认定具有硕士学位或同等以上学历,且满24岁者;2. 有硕士学位或被认定具有同等或以上学历者;3. 在外国已被授予相当于硕士的学位者;4. 或者如果您申请的大学提供该选项,可以在四年制本科课程(如学士学位)之后直接进入五年制博士学位课程。日本大学博士课程申请条件(医学,牙科,兽医学和药学专业):1. 已修完大学的4年以上课程,并以优秀成绩取得研究生院所指定课程的学分者;2. 在外国修完18年学校教育课程或拥有医学学士学位,并以优秀成绩取得研究生院所指定课程的学分者;3. 修完大学的医学,牙科,兽医学或药学专业的本科课程(6年)者。入学时间,私立为一年两次,分别为4月(冬季)和10月(夏季);国公立是一年一次,大部分是4月,少部分10月(以学校官网为主)。申请流程(以2021年10月入学为例):博士预科入学:a.前期准备(英语或日语)2020年12月前b.联系教授(套磁教授,取得教授的内诺,2020.10-2021.4)c.申请(申请截止时间,2021.5-2021.7)d.申请结果(审核合格后准备签证,出愿后的1-2个月)e.入学(以研究生的身份入学,即博士预科,10月)f.入学考试(博士入学考试,每年两次:2021年1-2月或者半年后的7-8月)g.正式入学(博士入学考试合格后正式入学:2021年4月)博士入学:d.入学考试(2021.7-2021.8月)e.签证(博士入学考试通过后,8-9月)f.正式入学(博士入学考试合格后正式入学:2021年10月)博士奖学金政府发放的奖学金,称为国费。国费留学生免学费,且每月有16万左右奖学金,每年还有往返机票两张。国费有两种申请方法,一种是通过教授申请。一种是通过中国留学基金委员会申请。后一种方式要求学历硕士。
对于研究型硕士是市面上的信息比较少。读博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对于那些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读博士,或者背景相对较弱,或分数不理想,直接申请博士会很困难的同学来说,MPhil是你进入博士的一个有效过渡方式,因为从MPhil申请到博士比从授课型硕士申请进入博士阶段容易更多。什么是MPhil研究型硕士?研究型硕士(Master of Philosophy)简称MPhil。学制一般是2年,你可以理解为博士的前奏和预科。与Taught 型研究生课程不同,MPhil不是想通过授课教学和评估完成学业的,而是完全由自己独立研究项目,MPhil更像是高端的研究培训课程。MPhil研究型硕士的费用更高吗?费用方面,研究型硕士会比Taught Postgraate的学费费用低很多,同时,很多研究型硕士项目会和博士项目一样提供奖学金支持;其次,你还可以申请教师助理(Teaching Assistant)或研究助理(Research Assistant),每月有可观的工资,完全可以自己负担留学费用。与大多数其他硕士学位不同,MPhil是一个纯粹的研究型学位。MRes理工科专业开放的比较多,会包括一些授课教学单元,MRes则表现为较MSc更多的课业量,并且课程的专业性、深度和针对性更强,但MPhil完全基于学生独立完成论文。学生将在学术导师的指导下开展任务,但通常不会有任何安排好的固定课程或评估。MPhil是硕士学位吗?从全称来看,Master of Philosophy表明它是一个硕士学位,在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中,MPhil被认为是一种“硕士水平”的学位。在欧洲,MPhil是硕士水平学位;在英国,MPhil可以作为进入博士课程的一个途径,或者作为一个较短的独立学位认证,NFQ将MA、MSc和MRes,MPhil这些硕士学位同时列为level 7;这两种体系都将MPhil规定为低于博士学位(Level 8)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也以这种方式提供MPhil;MPhil在美国并不常见。因为美式博士课程的第一部分侧重于教学,而不是研究。MPhil 和 PhD的不同?Mphil更像一个Mini博士学位。MPhil和PhD在其他方面也有联系。根据你的研究进展,在MPhil和博士学位之间进行转换是很常见的。在MPhil阶段成绩优异的同学,一旦你的研究达到了PhD的要求,你就可以升到博士。如果成绩不够优秀,或错过了转PhD的机会也不要担心,MPhil阶段的研究经验对你未来进入心仪大学都是极有帮助的。MPhil如何申请?MPhil和PhD的申请过程几乎是一模一样,套磁,网申,提交文书材料(RP/CV/PS等)。MPhil和PhD不同的是,MPhil的存在就是面向没有过多研究背景的人士的,所以对同学们最担心的RP的要求也会稍低一些,你的RP需要展示预期研究的项目或说明你打算如何研究你的项目。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在刚刚踏上自己的科学研究之路时,一定是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也同时有一点点恐慌和不安,因为你们无法预测未来的科学研究是否会一帆风顺。以下是施一公教授基于自己的切身经历所提出的对学术品味、学术道德、学术道路的一些看法。一、做一个优秀的研究生,时间的付出是必须的所有成功的科学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实际上,一个人无论从事哪一种职业,要想成为本行业中的佼佼者,都必须付出比常人多的时间和心力。有时,个别优秀科学家在回答学生或媒体的问题时,轻描淡写地说自己的成功凭借的是运气,不是苦干。这种客气的回答避重就轻,只是强调成功过程中的一个偶然因素,常常对年轻学生造成很大的误导;一些幼稚的学生甚至会因此开始投机取巧、不全力进取而是等待所谓的运气。说极端一点:如果真有这样主要凭运气而非时间付出取得成功的科学家,那么他的成功很可能是攫取别人的成果,而自己十有八九不具备真正在领域内领先的学术水平。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先生在多个神经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十几年前,身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蒲先生曾经有一封电子邮件在网上广为流传,这封邮件是蒲先生写给自己实验室所有博士生和博士后的,其中的一段翻译过来是这样说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实验室里的工作时间,当今一个成功的年轻科学家平均每周要有60小时左右的时间投入到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我建议每个人每天至少有6小时的紧张实验操作和两小时以上的与科研直接有关的阅读等。文献和书籍的阅读应该在这些工作时间之外进行。”这封邮件写得语重心长,用心良苦。其中的观点我完全赞同,无论是在普林斯顿还是在清华大学我都把这封邮件的内容转告实验室的所有学生,让他们体会。我从小就特别贪玩,不喜欢学习。但来自学校和父母的教育与压力迫使自己尽量刻苦读书,保送进了清华。尝到了甜头以后,我在大学阶段机械地保持了刻苦的传统,综合成绩全班第一、提前一年毕业。当然,这种应试和灌输教育的结果就是我很少真正独立思考、对专业也提不起兴趣。大学毕业后我去美国留学。博士一年级,因为对科研和专业没有兴趣,我内心浮躁而迷茫,无法继续刻苦,而是花了很多时间在中餐馆打工、选修计算机课程。第二年,我开始逐渐适应科研的“枯燥”,对科学研究有了一点儿兴趣,并开始有了一点儿自己的体会,有时领会了一些精妙之处后会得意地产生“原来不过如此”的想法,逐渐对自己的科研能力有了一点儿自信。这时,博士学位要求的课程已经全部修完,我每周五天从上午9点做实验到晚上7、8点,周末也会去半天。到了第三年,我已经开始领会到科研的逻辑和奥妙,有点儿跃跃欲试的感觉,在组会上常常提问,而这种“入门”的感觉又让我对研究增加了更多兴趣,晚上常常干到11点多。1993年我曾经在自己的实验记录本的日期旁标注“这是我连续第21天在实验室工作。”,以激励自己。到第四年以后,我完全适应了实验室的科研环境,再也不会感到枯燥,时间安排则完全服从实验的需要。其实,这段时期的工作时间远多于刚刚进实验室的时候,但感觉上好多了。研究生阶段后期,我的刻苦在实验室是出了名的。在纽约做博士后时期则是我这辈子最刻苦的两年,每天晚上做实验到半夜三点左右,回到住处躺下来睡觉时常常已是四点以后;但每天早晨八点都会被窗外街道上的汽车喧闹声吵醒,九点左右又回到实验室开始了新的一天。每天三餐都在实验室,分别在上午9点、下午3点和晚上9点。这样的生活节奏持续11天,从周一到第二周的周五,周五晚上乘坐灰狗长途汽车回到巴尔地摩的家里,周末两天每天睡上近十个小时,弥补过去11天严重缺失的睡眠。周一早晨再开始下一个11天的奋斗。虽然很苦,但我心里很骄傲,我知道自己在用行动打造未来、在创业。有时我也会在日记里鼓励自己。我住在纽约市曼哈顿区65街与第一大道路口附近,离纽约著名的中心公园很近,那里也常常有文化娱乐活动,但在纽约工作整整两年,我从未迈进中心公园一步。我常常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告诉我实验室的学生,新生常常问我:“老师,您觉得自己苦吗?”我回答,“只有自己没有兴趣的时候觉得很苦。有兴趣以后一点也不觉得苦。” 是啊,一个精彩的实验带给我的享受比看一部美国大片强多了。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刻苦,感觉仍很骄傲、很振奋!我在博士生和博士后阶段那七年半的努力进取,为我独立科研生涯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做一个优秀的研究生,必须具备批判性的思维要想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突破和成功,只有时间的付出和刻苦,是不够的。批判性分析(critical analysis)是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 研究生与本科生最大的区别是:本科生以学习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知识为主、兼顾科学研究和技能训练;而博士生的本质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发掘创造新的知识,而探索新知识必须依靠批判性的思维逻辑。其实,整个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教育的很重要一部分就是培养critical analysis的能力,养成能够进行创新科研的方法论。这里的例子非常多,覆盖的范围也非常广,在此举几个让我难忘的例子。1.正确分析负面结果(negative results)是成功的关键作为一名博士生,如果每一个实验都很顺利、能得到预期的结果,除个别研究领域外,可能一般只需要6至24个月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所需要的所有结果了。然而,在美国,生命学科的一个博士研究生,平均需要6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得到PhD学位。这一分析说明:绝大多数实验结果会与预料不符,或者是负面结果。很多低年级的博士生一看到负面结果就很沮丧,甚至不愿意仔细分析原因。 其实,对负面结果的分析是养成批判性思维的最直接途径之一;只要有合适的对照实验、判断无误的负面实验结果往往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一般来说,任何一个探索型研究课题的每一步进展都有几种、甚至十几种可能的途径,取得进展的过程就是排除不正确、找到正确方向的过程,很多情况下也就是将这几种、甚至十几种可能的途径一一予以尝试、排除,直到找到一条可行之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可靠的负面结果往往可以让我们信心饱满地放弃目前这一途径;如果运用得当,这种排除法会确保我们最终走上正确的实验途径。 非常遗憾的是,大多数学生的负面实验结果并不可靠,经不起逻辑的推敲!而这一点往往是阻碍科研课题进展的最大阻碍。比如,对照实验没有预期结果,或者缺乏相应的对照实验,或者是在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上产生了失误,从而做出“负面结果”或“不确定”的结论,这种结论对整个课题进展的伤害非常大,常常让学生在今后的实验中不知所措、苦恼不堪。因此,我告诫并鼓励我所有的学生:只要你不断取得可靠的负面结果,你的课题很快就会走上正路;而在不断分析负面结果的过程中所掌握的强大的批判性分析能力也会使你很快成熟,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我对一帆风顺、很少取得负面结果的学生总是很担心,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经历过科研上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在我的实验室,偶尔会有这样的学生只用很短的时间(两年以内,有时甚至一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所需要的结果;对这些学生,我一定会让他们继续承担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让他们经受负面结果的磨练。没有这些磨练,他们不仅很难真正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将来也很难成为可以独立领导一个实验室的优秀科学家。2.耗费大量时间的完美主义阻碍创新进取Nikola Pavletich是我的博士后导师,对我影响非常大,他做出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研究工作,享誉世界结构生物学界,31岁时即升任正教授。1996年4月,我刚到Nikola实验室不久,纯化一个表达量相当高的蛋白Smad4,两天下来,蛋白虽然纯化了,但结果很不理想:得到的产量可能只有预期的20%左右。见到Nikola,我不好意思地说:“产率很低,我计划继续优化蛋白的纯化方法,提高产率。”他反问我:“你为什么想提高产率?已有的蛋白不够你做初步的结晶实验吗?”我回敬道:“我虽然已有足够的蛋白做结晶筛选,但我需要优化产率以得到更多的蛋白。”他毫不客气地打断我:“不对。产率够高了,你的时间比产率重要。请尽快开始结晶。”实践证明了Nikola建议的价值。我用仅有的几毫克蛋白进行结晶实验,很快意识到这个蛋白的溶液生化性质并不理想,不适合结晶。我通过遗传工程除去其N端较柔性的几十个氨基酸之后,蛋白不仅表达量高、而且生化性质稳定,很快得到了有衍射能力的晶体。 在大刀阔斧进行创新实验的初期阶段,对每一步实验的设计当然要尽量仔细,但一旦按计划开始后对其中间步骤的实验结果不必追求完美,而是应该义无反顾地把实验一步步推到终点,看看可否得到大致与假设相符的总体结果。如果大体上相符,你才应该回过头去仔细改进每一步的实验设计。如果大体不符,而总体实验设计和操作都没有错误,那你的假设很可能是有大问题的。这样一个来自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论在每一天的实验中都会用到。 过去二十年,我一直告诉实验室所有学生:切忌一味追求完美主义。我把这个方法论推到极限:只要一个实验还能往前走,一定要做到终点,尽量看到每一步的结果,之后需要时再回头看,逐一解决中间遇到的问题。3.科研文献(literature)与学术讲座(seminar) 的取与舍在我的博士生阶段,我的导师Jeremy Berg非常重视相关科研文献的阅读,有每周一次的实验室文献讨论,讨论重要的相关科研进展及研究方法,作为学生我受益匪浅。作为学生,我以为所有的科学家在任何时期都需要博学多读。 刚到Nikola实验室,我试图表现一下自己读文献的功底、也想与Nikola讨论以得到他的真传。1996年春季的一天,我精读了一篇《自然》周刊上发表的文章,午饭前遇到Nikola,向他描述这篇文章的精妙,同时期待着他的评述。Nikola面色尴尬地对我说:“对不起,我还没看过这篇文章”。我想:也许这篇文章太新,他还没有来得及读。过了几天,我精读了一篇几个月前发表于《科学》周刊的文章,又去找Nikola讨论,没想到他又说没看过。几次碰壁之后,我不解地问他:“你知识如此渊博,一定是广泛阅读了大量文献。你为什么没有读我提到的这几篇论文呢?”Nikola看着我说:“我阅读不广泛。”我反问:“如果你不广泛阅读,你的科研怎么会这么好?你怎么能在自己的论文里引用这么多文献?”他的回答让我彻底意外,大意是“我只读与我的研究兴趣有直接关系的论文。并且只有在写论文时我才会大量阅读。” 我做博士后的单位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有一个优秀的系列学术讲座,常常会请来各个生命科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来演讲。有一次,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来讲,并且点名要与Nikola交谈。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这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去接近大人物、取得好印象。Nikola告诉他的秘书:请你替我转达我的歉意,讲座那天我已有安排。我们也为Nikola遗憾。让我万万想不到的是,诺贝尔奖得主讲座的那天,Nikola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早晨来了以后直到傍晚一直没有出门,当然也没有去听讲座。以我们对他的了解,十有八九他是在写paper或者解结构。后来,我意识到,Nikola常常如此。 在我离开Nikola实验室前,我带着始终没有完全解开的谜,问他:如果你不怎么读文献,又不怎么去听讲座,你怎么还能做一个如此出色的科学家?他回答说:(大意)我的时间有限,每天只有10小时左右在实验室,权衡利弊之后,我只能把我的有限时间用在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如解析结构、分析结构、与学生讨论课题、写文章。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我只能少读文章、少听讲座了。 Nikola的回答表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必须对他做的事情做些取舍,不可能面面俱到。无论是科研文献的阅读还是学术讲座的听取,都是为了借鉴相关经验、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科研课题。 在博士生阶段,尤其是前两年,我认为必须花足够的时间去听各相关领域的学术讲座、并进行科研文献的广泛阅读,打好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但随着科研课题的深入,对于文献阅读和学术讲座就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也要开始权衡时间的分配了。4.挑战传统思维从我懂事开始,就受到教育:但凡失败都有其隐藏的道理,应该找到失败的原因后再重新开始尝试。直到1996年,我在实验上也遵循这一原则。但在Nikola 的实验室,这一基本原则也受到有理有据的挑战。 有一次,一个比较复杂的实验失败了。我很沮丧,准备花几天时间多做一些对照实验找到问题所在。没想到,Nikola阻止了我,他皱着眉头问我,“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搞明白实验为何失败?”我觉得这个问题太没道理,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得分析明白哪里错了才能保证下一次可以成功。”Nikola马上评论道:(大意)“不需要。你真正要做的是把实验重复一遍,但愿下次可以做成。与其花大把时间搞清楚一个实验为何失败,不如先重复一遍。面对一个失败了的复杂的一次性实验,最好的办法就是认认真真重新做一次。”后来,Nikola又把他的观点升华: (大意)“是否需要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一个哲学决定。找到每一个不完美实验结果原因的传统做法未必是最佳做法”仔细想想,这些话很有道理。并不是所有失败的实验都一定要找到其原因,尤其是生命科学的实验,过程繁琐复杂;大部分失败的实验是由简单的操作错误引起的,比如PCR忘记加某种成分了,可以仔细重新做一遍;这样往往可以解决问题。只有那些关键的、不找到失败原因就无法前行的实验才需要刨根究源。 我选择的这些例子多少有点“极端”,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震荡大家思维的作用。其实,在我自己的实验室里,这几个例子早已经给所有学生反复讲过多次了,而且每次讲完之后,我都会告诉大家打破迷信、怀疑成规,而关键的关键是:Follow the logic跟着逻辑走!这句话,我每天在实验室里注定会对不同的学生重复讲上几遍。严密的逻辑是批判性思维的根本。三、科学家往往需要独立人格和一点点脾气对社会人而言,科学研究是个苦差事;对真正的科学家而言,科学研究实在是牵肠挂肚、茶饭不思、情有独钟、妙不可言。靠别人的劝说和宣讲来从事科学研究不太可行,真正自己从心里感兴趣直至着迷、一心一意持之以恒地探奇解惑,才有可能成为一流的科学家,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在这个过程中,独立人格和脾气显得格外重要。所谓独立人格,就是对世界上的事物有自己独立的看法。恰恰是一些有脾气的人不会轻易随波逐流,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因为时间关系,这里就不举例了。四、不可触碰的学术道德底线做学问的诚实反映在两方面。首先是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尊重原始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在诚实做研究的前提下,对具体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有偏差甚至错误是很常见的,这是科学发展的正常过程。可以说,绝大多数学术论文的分析、结论和讨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瑕疵或偏差,这种学术问题的争论往往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越是前沿的科学研究,越容易出现错误理解和错误结论。 比较有名的例子是著名物理学家费米1938年获得诺贝尔奖,获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发现了第93号元素。实际上,尽管费米在1934年曾报道用中子轰击第92号元素铀可以产生第93号元素,德国的化学家哈恩在1939年1月发表论文,证明产生的元素根本不是93号元素,而是56号元素钡!但这个错误并没有改变费米是杰出的物理学家的事实,也没有影响他继续在学术上的进取。费米很快提出后来用于制造原子弹的链式反应理论并于1941年在芝加哥大学主持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 再举一个生命科学领域的例子,Edmond Fischer和Edwin Krebs因为发现蛋白质的磷酸化于1992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如果仔细阅读他们发表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几篇关键学术论文,你会发现他们当时对不少具体实验现象的理解和分析与我们现在的理解有一定差距,用今天的标准可以说不完全正确;但瑕不掩瑜,这些文章代表了当时最优秀最有创意的突破。 举这两个例子是希望大家区分error与misconct的区别。比如一个实验由于条件有限,做出了一个结论,后来别人用更高级的实验手段、更丰富的实验数据推翻这个结论,那么第一篇只要详实地报道了当时的实验条件,更重要的是基于这些描述其他实验室都可以重复出其报道的实验结果,就情有可原,无须撤稿。但如果明知实验证据不足,为了支持某个结论而编造实验条件或实验证据,这就是造假了,视为学术不端。 但诚实的学问还有另外一层重要含义:只有自己对具体实验课题做出了相应的贡献(intellectual contribution)后,才应该在相关学术论文中署名。这一点,很多人做不到。大老板强势署名的事情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利用其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使一些年轻学者不得不在文章里挂上自己的名字,有时还以许诺未来的科研基金来换取论文署名。这种做法不仅有失学术道德,更是会严重阻碍创新,对整个学术界风气的长远恶劣影响更甚于一般的造假。五、你不习惯的常识1.我们有限的认知不足以支撑一成不变的真理你们在课堂里学到的所有定律、公理等等,都是前人对自然现象的归纳总结,是现状下最好的归纳总结,可以有效解释这些现象、甚至预测一些还未发现的现象。也许这些定律和公理可以非常接近真理;但是,这些定律和公理仅仅是对现实的近似描述,都不是永恒的真理;随着人类对周围环境和宇宙认识的加深,这些定律和公理都会有失效的时候。这里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应当是强大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它可以解释太阳系行星围绕太阳的公转,但它无法完美解释水星近日点进动的问题,而需要引入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以,请同学们牢记:科学研究中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不断改进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2.科学和民主是两个概念科学研究是探寻未知,其结果是科学发现和规律定理;而民主通常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发言权的现象和过程。很遗憾,但也许是很幸运,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少数服从多数”这一原则。实际上,在前沿和尖端的科学研究领域,常常是极少数人孤独地探索,做出一些有违常规的意外发现,这些发现也常常被大多数人排斥甚至攻击。但最终,极少数的这些科学探索者的发现还是会被学界和社会所接受。从苏格拉底到布鲁诺、哥白尼,这里的例子不胜枚举。虽然科学真理最初往往被极少数人发现的道理人人知晓,但到了日常科学研究中,在各种噪音中,真正能够全力探索、冷静辨别真伪的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其实,真正优秀的科学评价也不是简单的一人一票。我从霍普金斯大学读博士到普林斯顿大学做教授的这18年间,常常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一场激烈的学术讨论过程中,初始阶段大多数人坚持的观点逐渐被少数几个人的观点说服,成了实实在在的多数服从少数。这些少数人制胜的法宝就是精准的学术判断力和严密的逻辑。这种现象,在基金评审、科学奖项评审、重大科研课题讨论及评审等等过程中也常常出现。3.科学是高尚的,但科学家未必高尚走上科研的道路,每个人的动力都不同。有人可能是基于兴趣,有人可能是因为成就感,也有人就是把科研当成#科学#了追求名利、甚至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所以,大家没有必要盲目崇拜所谓学术权威、盲目崇拜教授专家。 然而,在科学评价中,却是“论迹不论心”。也许以名利为手段的会最终心想事成,做出重大科学成果名利双收;也有清高淡泊醉心学术却因为种种原因一事无成的。这都是实实在在会发生的。但不论每一个个体是以什么目的、什么动力在做科研,科学的本质就是求真,科研的目标是不断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推动技术进步。而哪怕你的初衷只是把科研当成一份普通的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如果你坚持走下去了,我也祝福你能够慢慢从日复一日的重复、无路可走的焦灼,到柳暗花明、灵光乍现的起伏中逐渐体会到从事科研的幸福感、满足感和成就感。真正的科研动力来自于内心的认同!真正的学术道德在完善科研管理体制之外,也有赖于每一个个体对于科研之道的认同而实现的自律。
博士,目前人类所能拿到的最高学位,稳稳立于学习金字塔的顶端。这不仅意味着超人的含金量,还有背后艰苦卓绝的付出。富二代,出身即口含金匙,坐拥资源,实乃人生赢家天选之子。他们往往只要不作死,就能过上别人努力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过得上的优越生活。当富二代和博士相融合,无需折腾的人设,遇上必须折腾的角色,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今天和小曼一起走进富二代弗雷德里克·桑格的传奇科研人,感受一下什么叫"搞科研我不要工资"的科研自由。弗雷德里克·桑格,1918年8月13日出生在英国格洛斯特郡,父亲为一面全科医生,母亲则来自一个做棉花加工的大家族,家里,不缺钱。但是桑格并没有“子承父业”当一位医生。1936年, 桑格进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原本是想从事医学方面的研究,由于钟情自然科学,于是他选择了生物化学,冥冥之中走上了“天坑”专业奠基人的成就之路。至于为什么不选择物理和数学?那自然是,在人才济济的剑桥大学中,他的成绩并不十分显著,可以说是“学渣本渣”。出于个人的兴趣,以及对前路的考量,桑格想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可是他成绩和科研成果比起其他的学生来说,并没有显著优势,于是有了下面这一幕:桑格:教练授,我要搞科研!我要成为科学家!教授:你绩点多高?桑格:...教授:你有啥论文吗?桑格:...教授:那你有什么优势?桑格:我不要钱...开个玩笑,实际上是桑格写了封自荐信给校方,表明自己不需要“工资”,只要让自个儿进实验室搞科研,为爱发电即可。最终,他选择了一个剑桥的实验室,开始了自己平凡而传奇的科研生涯。第一个诺奖:蛋白质测序桑格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聪明人,可他的踏实与坚持,是常人所不能比拟的。受技术所限,当时学界甚至认为蛋白质为一种无序的高分子结构。为了探析蛋白质究竟长什么样,桑格选择了胰岛素作为研究对象,测试其氨基酸序列的排序是否有特定规则。功夫不负有心人, 历经10年的埋头工作,桑格推翻了蛋白质为无序高分子的推论,证实了它是氨基酸的特定序列。这一成果的意义,让人造蛋白质成为了可能,更让生命科学的发展,迈进了一大步。这个伟大的成就,给桑格带来了1958年诺贝尔化学奖。第二个诺奖:DNA测序给蛋白质测序后的一段漫长时间,桑格在科研上建树甚微,但不为外界所知的是,桑格依旧埋头作业,这次,他的目标是给DNA测序。这项任务的难度远超蛋白质测序,因为DNA上的核苷酸数量比胰岛素中氨基酸的数量多几个量级。按桑格的话说,“科学家主要有三个能力:思考、交流和行动。我比较擅长最后一个,思考也还行,但是不太会交流”因此,为了这个课题,他推却了功成名就后找上来的各种行政职务的头衔,继续埋头实验,过了近20年的积累,这位勤勉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套高校的DNA测序方法,“桑格法”,并以此带领他的团队成功完成了一种噬菌体的基因测序。1980年10月,由于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方面的突出贡献,弗雷德里克·桑格再次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位自认平凡的伟大科学家,于1983年归隐田园,2013年11月19日溘然长逝。比起富二代的标签,他这一生沉默的努力更加为人称道,也许他不认为自己是靠天才获得的殊荣,但这种努力又何尝不是一种天才呢?很少有人比得上桑格的起跑线,也正是无后顾之忧,让他能有更自由的空间去做自己想做的研究, 也是让人实名羡慕了~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为鼓励和引导海内外青年学者积极投身中国古代文学及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文学遗产》版拟开设“青年学者论坛”栏目。栏目分两种形式:一是与北京语言大学光明文学遗产研究院等单位合作,每半年举办一次(初定),以博士、博士后、讲师为对象的长期征文活动;二是组织青年学者就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并邀请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进行点评。评选出的优秀文章,以及讨论和点评的具体内容均将在版上刊出。我们真诚希望海内外青年学者积极参与,分享学术智慧。一、截止日期第一季度与第三季度的最后一天,如首次与第二次征文活动的投稿截止日期分别为2021年3月31日与9月30日。二、征文对象在读博士、在站博士后,以及讲师职称的青年学者。三、征文范围中国古代文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章。文章应符合版面“跟踪学术前沿、引领学术风气、回应社会关切、促进学术发展”的宗旨。四、具体方式1.征文形式:每篇文章字数一般在3000字左右,至多不超过5000字,格式参考本版往期内容。2.征文要求:文章须为原创学术成果,未曾公开发表,不存在抄袭及其他违背学术规范的行为,语言通俗易懂。3.用稿方式:评选出的优秀文章将在本版“青年学者论坛”栏目刊发。五、投稿方式征文一律采用电子邮件方式,并请于邮件主题和文章首页左上角注明“青年学者论坛参评文章”字样,投稿邮箱为gmwxyc@163.com。来稿须在文末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单位、学历或职称、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六、评选方式征文活动每半年评选一次。为保证评选的公平、公正,主办单位将邀请国内知名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评审文章,所有参评文章均以匿名形式提交评审。本启事长期有效。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版、北京语言大学光明文学遗产研究院2021年1月11日
新京报讯(记者 倪伟)上月底,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评选名单出炉。至此次评选结束,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中首次出现高校博物馆,一共两家,其中之一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当时开馆仅4年3个月。在北京的地铁和公交上,不时能见到清华艺博新展览的海报。这种常见于国外城市的文化现象,被清华艺博带入我们的城市日常。在网上,清华艺博也时常因高质量的展览而形成“自发流量”,从而成为“网红打卡点”。近日,清华艺博常务副馆长杜鹏飞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分享了融合中外博物馆发展模式的探索,以及对疫情冲击的思考。他认为,博物馆一定要重视公共属性,深入参与城市和国家的文化生活。高校博物馆不能因校门之隔而故步自封,应立足高校的学术和专业资源,具备更开放的国际视野和更前沿的策展意识。清华艺博为了方便社会公众参观,获得特许,开辟了一条连通校外的观众直通通道。在疫情防控期间,这条通道始终联结艺博与公众。1月11日,清华艺博常务副馆长杜鹏飞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选择展品侧重艺术性,涵盖古今中外新京报:目前清华艺博的藏品有多少,主要有哪些来源?杜鹏飞:目前馆藏藏品有22915件,绝大多数是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自1956年以来的收藏。1999年,原工美和清华大学合并,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立一座博物馆收藏展示这些藏品,不仅有现实基础,也有助于加强清华大学艺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生美育和社会责任履行。2016年9月10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之后又接受了国内外捐赠,包括一些艺术家本人、子女、清华校友和机构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有1958级校友王纲怀学长捐赠的一批古代铜镜、吴冠中先生长子吴可雨捐赠的60余件(套)吴冠中作品等,令我们的馆藏越来越丰富。新京报:可以说清华艺博以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收藏为底子,目前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有什么拓展?杜鹏飞:我们名为艺术博物馆,艺术的属性很清晰,博物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都紧紧围绕艺术。艺术是很宽泛的概念,工艺美术只是其中一个领域,还有更广泛的美术类别,我们可以称为纯艺术,例如油画、版画、雕塑等。工艺美术加上纯艺术基本上是艺博的收藏特色。我们有一个说法:把古今中外的优秀艺术品带给观众。因此,收藏和展览定位基本上就涵盖了四个维度——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新京报:2019年,陕西文物局与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成为“爆款”。以这个展览为例,怎么理解在展览中呈现“艺术”的维度?杜鹏飞:这个展览基本包含了陕西中古以前各时期最重要、最精美的文物,这些文物在当时固然各有其用途,但同时又是艺术精品,代表了当时的审美、材料、工艺,甚至政治理念、精神信仰等。我们选择展品特别侧重于艺术性和文化价值,比如青铜器,能说不是艺术品吗?它们本身就代表了当时贵族的审美趣味和取向。“与天久长”无疑是一个艺术性很强的展览,展览期间吸引了不少考古、历史和青铜器研究专家来看展,有的老师带着学生过来,他们可能更关心的是学术材料。同样一件展品,在不同展览中可能有不同的角色,如果在其他博物馆的其他展览中,这些器物可能承载的就是另外一种叙事脉络。2019年10月4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观众在看《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该展以周、秦、汉、唐历朝精品文物为基础,一级文物达189组件。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对待当代艺术要带着温情与敬意,有包容才有多样性和创造性新京报:什么样的当代艺术能进入清华艺博?杜鹏飞:过去几年中,当代艺术展览在清华艺博从未缺失过。古今中外四个维度,当代艺术就是“今”这个范畴。当代艺术与现代人的生活、观念结合最紧密,当代艺术也代表着活力,有当代艺术的地方往往有很多话题,甚至很多观念冲突和争议。因为当代艺术很多时候会强调批判性、问题性,就是要激发你的思考。我觉得一个健康的社会,对当代艺术的欣赏和判断,首先要带有一定的包容性,思考它带给我们的启发,在解读上要慎重,防止过度解读。钱穆先生曾经说过,对待历史要有温情与敬意。我想,对待当代艺术,我们也要带着温情与敬意,有足够的包容才会有多样性,才会有创造性。只允许一种面貌出现,无论文学还是艺术,都会被束缚,最终失去活力。把展览海报投到地铁、公交上,让博物馆进入城市生活新京报:清华艺博的知名度很快就从学校扩展到了社会,如何看待服务学校与服务社会的关系?向公众开放对清华艺博发展有怎样的重要性?杜鹏飞:大学博物馆的首要使命还是服务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等,对社会开放与否,取决于自身条件。很多大学博物馆还没有条件向社会开放,但不能因此否定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完成大学博物馆基本使命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开放,是大学博物馆应该追求的使命和担当。我们从一开始就努力面向公众,2013年批复成立清华艺博的批文里就特别强调,要努力建成既服务于学校又服务于社会的一流大学博物馆。这几年,我们在对外传播推广方面做了很多有益尝试,很多做法都是开创性的。比如开馆之初为了推广第一个重磅展览——“对话达·芬奇”手稿特展,我们把海报直接投放到了地铁里。这是通过赞助的方式进行的,如果是按照商业广告投放,成本太高,但我们跟地铁广告公司一拍即合,他们无偿支持了广告位。我们在国外一些城市能看到,博物馆举办重磅展览时,宣传广告遍布全城。这是一个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国内很少见到,我们一开始就借鉴了过来。2019年,我们举办“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和“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还把海报投放到了二环路双层公交上。2016年9月的开馆大展“对话达·芬奇”特展。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新京报:还有哪些方面的新尝试?杜鹏飞:为了筹备“对话达·芬奇”手稿特展,我们在建馆之初就完成了《总体风险评估》(Global Risk Analysis)报告,这是由意大利方指定美国具有评估资质的公司完成的评估报告,在中国大陆应该是第一家开展这种风险评估的博物馆。特展的展品是从意大利借来的,意大利方面对场馆要求很高,要见到场馆设施评估报告之后,意大利文化部才能批复。对意大利方面来说,这其实也是很大的冒险,因为达·芬奇手稿真迹过去是禁止出境的,现在要到中国展览,竟然还是一个新建成的馆。意大利方面指定了一家美国公司来做风险评估,从设计图到规章制度、紧急预案等,这也是国际博物馆馆际交流的一个通行证。我们拿到这个报告以后,再做国际交流展就非常方便,2018年去新加坡商借吴冠中的展品,直接把报告发过去,对方马上就认可了。“公立博物馆基本回避跟私人收藏家打交道,这是一个机会”新京报:对于藏品数量还不算多的新博物馆,有哪些途径拓展藏品?杜鹏飞:我们的藏品数量不少,而且整体品质非常高。不过与我们的目标和定位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上世纪70年代,方闻先生出任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主任时就讲,“现在是收藏收藏家的时代”。意思是说,博物馆已经很难像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样,向国外派探险队、考古队去挖掘,或者去市场上成批收购某一类藏品,一方面价格越来越高,另外一方面很难系统化。我认为他的判断非常正确,到今天更是如此。作为一个新建的高校博物馆,在藏品方面想要有突破,一定是要跟最优秀的收藏家建立亲密的联系。这又恰恰是中国文博界目前比较避讳和缺失的地方,我们的公立博物馆基本上回避跟私人收藏家打交道,反过来对我们而言,这就是一个机会。2019年,我们策划“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得到吴老亲属捐赠的68件(套)作品,还有一批珍贵的文稿以及他生前的用品。之前整个清华只有一件吴冠中先生的作品,这次捐赠以后,关于吴冠中作品的收藏,我们一下就排进了全球前三。收藏怕的是支离破碎,成体系的收藏是可遇不可求的。还有一个例子,清华有一位五八级老校友王纲怀,竟三十年之功做中国古代铜镜收藏与研究,以一己之力出了25本铜镜专著,非常了不起。10年前清华百年校庆时他就开始捐赠他的藏品,后来艺博成立,他又捐赠给我们,前前后后捐了三百多件。其中的两汉铭文镜,在整个中国古代铜镜收藏界都很有名气。这批收藏非常珍贵,因为很系统,不管你去拍卖会竞拍,还是去古玩市场收购,想要构建这样的收藏体系都非常困难。这不单是钱的问题,还有精力、眼力、机遇等。现场体验无法替代,需对技术发展保持反思新京报:今年受疫情影响,全球很多博物馆都面临永久关闭的命运,国内的博物馆由于体制原因受到冲击较小。清华艺博受到怎样的影响?杜鹏飞:国内博物馆大部分是国有的公益事业单位,没有客流也不会面临倒闭的风险。但国外很多博物馆几乎没有政府扶持,最近一个报告称,美国1/3博物馆可能会永久性关闭。美国没有国立博物馆,所有博物馆都是理事会管理架构,经费来源主要靠门票与文创、基金会以及社会赞助。清华艺博在营收方面也借鉴了国外的经验。学校给的预算能够保障基本生存,但是博物馆要发展,要引进新的展览、举办学术活动、购买藏品,不能完全依赖拨款。我们从开馆之初就努力寻求各种赞助和捐赠,建立了博物馆发展基金,利用基金筹款支持博物馆发展。基金会还处于起步阶段,前途会越来越光明。我们前期一点点积累声誉,有了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就会吸引更优质的捐赠。我们也希望通过自身的经验,为中国的博物馆事业探索更多更好的模式。新京报:疫情后全球很多博物馆开展了在线服务,你怎么评价这样的尝试?杜鹏飞:利用线上手段弥补疫情冲击导致的博物馆使命中断,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展览、讲解、公共教育等都可以利用线上方式继续开展。在去年疫情暴发之初,我们就思考该做些什么。去年3月5日,我们联合一百多位专家学者联名发起“窗口”疫情图像档案征集活动。提出概念后的三周内,从世界各地发来1600多封邮件、6000多件作品。经过专家评审和观众线上投票,4月26日,我们在实体展厅做了一个展览,线上观众参与量数以百万计,仅开幕式直播就吸引了40余万观众观看。2020年4月26日,“窗口2020——疫情时期图像档案展”在清华艺博开展。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整个活动好像一次行为艺术。疫情的冲击激发了我们的创造力,可以“无中生有”做这样一件事。但另一方面,线上观看无法替代观众对展品实实在在的感受。我们走进博物馆,不仅是去看一个平面化的东西,博物馆是一个立体的场域,拥有整体的氛围,这种现场的体验是线上无法替代的。VR、AR、AI这些新技术手段的发展无法回避,一定也会形成未来博物馆发展的某些趋势。我们也要保持反思,因为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并不都是正向的,技术总是好像克服了一些旧的问题,但又带来一些新问题,对此我们必须警醒。新京报记者 倪伟 摄影记者 浦峰编辑 白爽 校对 卢茜
本文系募格课堂 作者:晨星,男,湖北武汉人,副高职称,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高级程序员。春秋·楚·李耳《老子》第64章中曾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撰写论文前进行科研工作也是这样。其实虽然撰写论文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但它们仅仅是科研工作的一个总结或结果而已。当你写论文或任何其他科研报告时,进行研究工作往往是垫脚石,也是基础。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可以决定论文或任何其他科研报告的整体质量。因此,撰写论文前,需要重视自己的科研工作,而在动手进行科研工作前,需要最重视的事情之一是如何确定选择哪种方法进行研究。不同的研究方法有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从收集数据的角度来说,主要分为两类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定量研究在这类研究中,收集的数据通常用数字和图表来表示,以证实理论和假设。所收集的数据是关于某一学科研究专题的事实资料。在定量研究方法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事实信息,如:调查:调查包括以多项选择或评分形式提出的问题列表,即通常所说的问卷调查,无论是面对面、通过电话还是在线提问那种形式都行。调查工作过程中,在数据表中提及调查结果之前,研究者可以通过介绍科研在何时何地进行如何的调查、参与者回答问题所花的时间、回复率等信息,引导读者了解调查结果。此外,研究者可以将有代表性的调查表,包括完整问卷的列表作为一个附录,以便被问卷者可以看到确切的数据收集,作为参考模板,提高调查的效率。实验:在这种方法中,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研究者在受控环境中执行测试,并从中获取数据。实验中的各类数据用于控制和操纵变量以建立因果关系或者相关关系(在大数据的科研时代,有时候常常将事物的相关关系替换为因果关系)。研究实验要客观全面地记载,生成实验报告。在报告中包含研究者如何设计实验的全部信息(例如,在受试对象之间或受试对象内部),研究过程中使用什么工具、技术和程序来进行测试。现有数据:已经存在的数据是非常宝贵,研究者将从现有来源(如出版物或档案数据)收集数据,以纳入到研究的分析中。如果利用现有数据或材料进行实验,那么在实验报告明确输入数据各类描述数据,包括从何处获取材料、数据最初是如何生成的以及选择日期范围时使用的标准等信息,即所谓的元信息(关于现有数据的信息)。观察:是指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主要包括在自然环境中,观察无法控制变量的生物活动。比如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他的研究院门口的石碑上刻下了“观察、观察、再观察”的名句,以此来强调观察对于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达尔文也曾经说过:“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他们进行精细观察能力上,我可能是中上之人。”可见,观察中科研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系统地记录某些单词或一组文本的出现,以分析交流模式。内容分析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随着近百年的发展,内容分析法广泛运用在传播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学、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各类学科中,已是社科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而且实际上,内容分析法的分析空间远不止限于那些传统的社会科学领域,它对文本数据的挖掘和解读还可以解释数据过程(趋势、路径),使用交叉、聚类等方式解释变量之间的差异和关系,获得深度分析结果,回答研究问题及检验研究假设。在定量研究中,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如何准备数据用于分析数据的软件(如Stata或SPSS)使用的统计方法(如回归分析)定量研究方法的一个例子:考虑一下这个场景。研究者在某大学里调查了大约300名学生,问卷他们一些问题,比如:“在1-5分值的范围内(分越高代表越满意,分越低代表),你对任课教授的教学水平有多满意?”在获取所有数据后,研究者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个结论,比如“平均来说,学生给教授的分数是4.4”。定性研究这种方法通过访谈、焦点小组、案例研究、语篇分析和文献综述来理解人们的想法、概念或经历。它基本上是一种收集人们思想和经验的调查。下面是设计定性研究方法的需要考虑要素:访谈:这种方法包括向受访者口头提出开放式问题。包括确定面试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如何找到和选择参与者。访谈的规模,即有多少人参加。谈话采取什么形式(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一般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谈话记录能方便录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存储或分析。面试计划应花多长时间。记录方式,如视频或音频记录和文字笔记。访谈的对象属于哪个群体或社区?如何接触参与者的,需要办理什么样的合法手续。焦点小组:通过让一群人讨论一个话题来收集意见,即小组(焦点)座谈(Focus Group)是由一个经过训练的主持人以一种半结构的形式与一个小组的被调查者交谈。案例研究:对事件、组织、个人或团体的深入研究。解释研究是如何选择案例研究材料(如文本或图像)进行分析的,您分析的材料类型,以及您是如何收集和选择它们的。文献综述:对其他作者发表作品的调查。在定性研究中,分析将基于图像、语言和笔记(通常涉及文本分析形式)。具体方法可能包括:内容分析:讨论和分类句子、单词和短语的含义。专题分析:对数据进行编码和仔细检查、分析,以确定特定的专题或模式。语篇分析:或称语篇研究,是分析书面语、口语、手语或任何重要符号事件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语篇分析的对象——语篇、写作、会话、交际事件等——是以连贯的话语序列、命题、言语行为或话轮来定义的。与许多传统语言学不同,语篇分析者不仅研究“句子边界之外”的语言使用,而且更喜欢分析“自然发生”的语言使用,而不是虚构的例子。语篇分析与语篇语言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旨在揭示人的社会心理特征,而不是语篇结构。目前语篇分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包括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工作、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国际关系学、人文地理学、传播学和翻译学,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假设、分析维度和研究方法方法论。定性研究方法实例考虑一下这个场景,即研究者对20名学生进行深入访谈,并向他们提问:“你对课程研究的满意度如何?”,“学习计划的积极方面是什么?”,以及“学生认为可以做些什么来改进学习计划?”根据研究者得到的答案,研究者用抄写工具或软件记录所有采访内容,并在寻找和分析出共同点和模式。混合方法所谓混合方法,就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以上两个定量和定性方法中的例子,先进行定量分析的调查,找出趋势或观点或信仰,然后进行定性的访谈,以便更好地了解趋势背后的原因。或者研究者先进行定性的访谈,了解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根据访谈的回答提供了新的见解,设计调查问卷表格中的问题。然后,研究再使用该调查作为一种工具来大规模测试这些见解或问题。在如何选择研究方法前,研究者需要理解定量和定性研究之间的差异:那么知道了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在研究工作过程中,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研究方法呢?决定使用定性还是定量数据的经验法则是:如果你想确认或检验某种东西(理论或假设),使用定量分析效果更好如果你想了解一些东西(概念、想法、经验),使用定性研究效果更好对于大多数研究项目,研究者选择定性、定量或混合方法的考虑因素琮包括研究工作是采用归纳研究还是演绎研究的方法;研究工作中研究问题的性质;是在做实验研究、相关研究还是描述性研究;以及其他考虑因素,如金钱、时间、数据的可用性。在获取了数据后,分析定性和定量数据也是不一样的。使用定量方法获得数据后,通常可以使用数量统计方法分析数据,以发现数据中的模式或共性,结果可以用图表表示。SPSS、SAS或Excel等应用程序可用于计算以下一些参数计算:平均得分给出特定答案的频度(次数)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的可靠性分析定性数据比定量数据更难分析。它由图像、文本或视频组成,而不是数字。分析定性数据的一些传统方法是:定性内容分析:跟踪单词或短语的位置、出现情况和含义专题分析:仔细审查数据,确定主要专题和模式语篇分析:研究传播在社会语境中的作用最后记住,在论文中的方法部分存在的目标不仅仅是描述研究的方法,而是展示研究工作如何以及为什么应用这种方法,并证明这种研究方法是严格进行的。论文中的方法部门应该能够说服读者(审稿人),研究工作为什么选择要定性或定量或混合的方法,以及它如何适合并实现研究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必须清楚地回答研究问题和问题陈述。总之,选择的研究方法必须与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并有密切的关系。宋代叶适在《水心别集·十五·终论》中说:“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在科研过程前,研究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也是如此。
博士阶段平均学分绩点3.93,排名专业第一共发表13篇国内外高水平学术论文参与编写中国人民大学“十三五”规划教材《环境政策分析(第二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城市清洁能源采暖政策设计研究”赴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以外部研究员身份访学一年……努力拼搏,锐意进取,脚踏实地,心系家国她就是2020年度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国潇丹以学术为志业,心系家国,潜心钻研从本科开始,国潇丹就致力于能源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认识与理解社会发展大环境的过程中,她逐渐意识到环境资源所带来的约束势必会对能源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自己的环境经济学知识又欠缺,所以选择跨校、跨专业考博,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了解到人民大学卓越的学科实力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她毅然决然选择了在人大攻读环境经济学博士学位,并得以在宋国君教授的指导下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国潇丹完成了基本知识体系的构建,逐步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掌握了丰富的研究方法,拥有了较强的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她认为,寻找研究兴趣的途径有两种,第一是海量阅读文献,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主动寻找;第二是站在导师等前辈学者的肩膀上,登高望远。在国潇丹眼里,这两种方法对她现在的学术之路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前者意味着有足够的动力坚持,后者意味着对研究方向的准确把握。其中,导师的指点对国潇丹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她说:“读博士之前,我觉得写论文是唯一的真理。直到宋老师点醒我,他说这只是‘利己主义’,‘你要多思考自己的研究对社会有没有意义’。”明确了兴趣与方向的她,目前正为我国空气质量的改善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不懈努力。基于自身的研究方向与学科基础,国潇丹以学术为志业,同时不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考虑到中国目前的社会状况与生态环境,她潜心钻研,攻坚克难。自硕士阶段以来,她共计完成国内外高水平论文23篇,其中SCI/SSCI检索论文16篇,含多篇SCI一区TOP期刊论文,曾有论文入选高被引论文,总计影响因子超60;EI 期刊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篇,在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刊于《中国环境科学》(A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B类中文核心期刊)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中。2019年,她主持了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城市清洁能源采暖政策设计研究”。她说:“做学术就是在享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的研究使得自己“很有成就感”。丰硕的学术成果离不开潜心耕耘。本科保研后,国潇丹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进行写作。她认为,在做学术时,好的引路人固然必不可少,但自己必须要经历前期储备知识的过程。完成高水平期刊论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多和导师沟通,不懂就问。不只要停留在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多思考、多揣摩。此外,她还参与编写了宋国君教授等著的中国人民大学“十三五”规划教材——《环境政策分析(第二版)》,重点完成第九章“节能、可再生能源发展、温室气体减排和臭氧层保护政策分析”部分,既夯实了自身的专业知识,又加深了对可能再生能源发展与环境经济的认识,更坚定了致力于为我国空气质量的改善贡献学术上的“方法论”和理论支持的决心。国潇丹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编写教材真的需要博览群书,有庞大的知识储备。虽然仅作为执笔者,表达好导师在多年的研究中积攒下来的核心观点也实属不易。未来希望可以有更多自己的独到见解。”不断汲取,不断进步,科研之路漫漫,国潇丹依然坚定不移地前进。一步一个脚印,实地调研,积累经验科研的过程,从来不是“纸上谈兵”,更需要实地调研、积极交流。特别是对于清洁能源这一时代的命题,更需要不断地前往能源利用现场获取相关数据,并吸取海外研究最新经验,将中国成就展示给世界。中国近年来对于清洁能源取暖的重视日益提升,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国潇丹作为身处科研第一线的研究人才,始终将实践作为自身研究理论支撑的关键,她认为,调研的过程虽然确实很花精力、费时间,但实事求是的调研成果是未来研究的绝对基础。通过实地调研,可以了解文献中读不到的东西,也能积累大量的数据基础。自2018年起,国潇丹在导师宋国君教授所负责项目的支持下,就城市清洁能源取暖政策设计问题,多次前往案例城市,对包括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供热办、供热公司在内的多个部门及企业进行社会调查,努力寻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道路。2019年,她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城市清洁能源采暖政策设计研究”,在项目支持下,继续就我国北方城市清洁取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发表高水平文章2篇,顺利结项。同年,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的资助下,国潇丹前往位于德国的欧洲经济研究中心,以外部研究员身份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关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可再生能源取暖技术补贴”的调查研究,向国外学者展示中国在清洁取暖方面取得的成就。求学过程不乏坎坷与困难。特别是在2020年的境外联合培养项目中直面疫情,多重压力交织。她和同行的同学相互扶持,并与所在研究所的同事定期发邮件联系,组建互助群体,攻坚克难,共同抗疫,最后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把控生活节奏,劳逸结合,放松心态在专注学术研究之外,国潇丹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节奏。她在工作日高效地学习,周六尽量休息,周日参加导师课题组的组会。在她的生活中,制定每日工作任务目标可以提高效率,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学术任务,劳逸结合。同时,她也将绘画当作自己的兴趣爱好,闲时作画能够充分解压,也可以起到平和学习和生活的作用。她还参与了2019年北京半程马拉松,不求名次、重在参与,给自己安排一场体育赛事调节紧张的学术生活状态也是不错的选择。平和的心态背后是对生活节奏强大的的把控能力。在谈及自己的生活状态时,国潇丹有着非常成熟的心态。她的低谷期比较少,生活的节奏较为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她的生活中没有困难,而是她遇到困难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遇到问题应该想着解决问题,沉溺于自怨自艾对解决问题没有好处。心情不好时找朋友倾诉一下,你会发现每个人都不容易,明天可能比今天更不容易,坚持住,所有的黑暗都会过去的”。面对全国大学生都面临的“熬夜问题”,国潇丹称自己是一个“资深熬夜党”,她很乐观地看待偶尔的熬夜生活,因为在她的眼中,抱着良好的心情去“熬夜”,可以让自己投入到更高效的学习中。高质量的“社交圈”在无形中助力着一个人取得良好的成就。国潇丹认为,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一部分原因就是周围人的支持。她反复提及:“我的博导宋国君教授对我的影响很大”,宋国君教授对国潇丹的研究方向及方法产生了极大的正面影响,国潇丹积极把握导师给予她的科研实践机会,也从导师对自己的谆谆教诲中汲取了很多对研究有益的方面,并合理应用到自身的学术研究之中。“同学们都很优秀,而且情商很高”,国潇丹这样描述自身在环境学院就读时最大的感受。面对荣誉,她谦虚地说自己“完全没想到能得奖,看了两遍通知确认是自己”,在人大“见到很多优秀的同学,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的进步空间还有很大。”关于未来,国潇丹希望努力走好每一步,脚踏实地、坚定不移地在科研之路上继续前行。同时,她也希望大家珍惜在人大的时光,努力创造机遇、发现机遇、抓住机遇,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心系家国,哪怕踽踽独行,也要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奋斗。尾声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以科学研究为志业努力拼搏,锐意进取,心系家国脚踏实地进行学习与科研力争在所学领域做出人大学子的贡献这是国潇丹的目标与追求也是每个人大人应有的青春模样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记得在考研的时候,一起复习的研友总是会在休息的时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要不要读博呢?考博难不难呢?好不好毕业呢?虽然当时仅仅只是随口一说但是当真正开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后我们才能发现,这个问题真正意义上的摆在了我们所有人的眼前,读博还是不读博?只是对于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在了解了博士的相关事情后,一定会发现如果你想读博并且想更加容易,更加顺利地进入博士生活,那么你的硕士导师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的硕士研究生都希望自己的硕导能够为自己读博发挥一下光和热。但是现实却是很多硕士导师并不想参与到学生的读博问题,因此有一部分硕士研究生并没有得到导师的鼎力帮助,那么,在没有导师帮助和人事关系情况下,如何才能够保证自己顺利考上博士研究生呢?攻读博士只有三个途径,一是申请-考核,二是参加统考,三是硕博连读,对于绝大多数的硕士研究生都希望自己是能够通过申请-考核的方式顺利进入博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只是这便需要每一位考生在读研期间能够拿出足够优秀证明,能够证明自己科研能力的论文,例如C刊、核心期刊等,这样才有机会顺利的录取,只是这个过程中硕士导师的作用非常关键,甚至如果你的硕士导师能够为你引荐,那么你就可以攻读博士研究生。只是在没有导师的帮助下,我们更多的硕士研究生只能是参加每年的额博士研究生统招考试,这就是我们首先读博梦想的唯一途径了,所以你需要做很多的事情,需要很长期的一个复习:一方面,一定要先找到已经在读博的学姐和学长,并且是通过统考攻读博士的学姐和学长,这样会给我们足够多的经验,尤其是在复习专业课和英语复习上,绝对是我们考博新人最难得的复习方法,同时还可以通过学姐以及学长联系到自己的博士导师,这样还可以争取一下自己面见博导的机会,能够和博导有更深入的探讨学术研究上的一些问题。另一方面,不管是在初试还是面试,每一个读博的学生英语水平一定要非常的好,一定要有可以证明自己的科研成果,一定要及时的联系自己的博导,把握博导手中的名额。因此在读研期间一定要认真钻研自己的研究方向,最低也需要发表两篇核心期刊论文,然后一定要在读研期间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最后就是及时和导师联系。我的同门师兄也是参加统考顺利的考入了首都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在和他谈论的时候,他的经验就是比较简单,只是在因孤独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同时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的专业素养,这就可以了。总之,能够争取到硕士导师的帮助,那么将会为我们顺利读博提供极大的帮助,即使没有我们也可以通过统考争取到自己目标高校的博士名额,只是或许有一定的难度。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发布《关于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事宜的公告》,对该校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排作出调整。《公告》要求,北京地区原实行统招统考的培养单位,原则上直接改为申请-考核制,具体考核时间、要求和方式同上面申请-考核制单位。北京地区培养单位若继续保留统招统考的,须在京外异地(含异地分所、分部或其他研究所、分院等)组织。原文如下:各位考生:根据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经研究决定对我校2020年秋季入学博士招生工作进行如下调整和安排:1.原实行申请-考核制的京内外各培养单位(研究所或学院,下同),从即日起可启动考核相关工作,具体考核时间、要求和方式由各培养单位根据所在地疫情防控情况自主确定。可采取现场考核(不含北京地区培养单位)、网络远程视频考核、异地现场考核(含异地分所、分部或其他研究所、分院等组织考核)等,针对同一培养单位来源不同地区考生情况也可采取上述不同考核方式的组合。按照北京市招考委的要求,北京地区现阶段不宜组织现场考核。因此我校北京地区各申请-考核制培养单位不组织在京现场考核。2.北京地区原实行统招统考的培养单位,原则上直接改为申请-考核制,具体考核时间、要求和方式同上面申请-考核制单位。北京地区培养单位若继续保留统招统考的,须在京外异地(含异地分所、分部或其他研究所、分院等)组织。京外地区原实行统招统考的培养单位,结合当地目前疫情防控形势,可直接改为申请-考核制方式,也可继续实行统招统考,具体由各培养单位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部门要求自主确定。3.原实行统招统考现改为申请-考核制的培养单位,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申请-考核制相关规定补充提交相关材料。通知学生相关事宜及考核组织等工作,由各培养单位具体负责实施。请考生注意查看报考培养单位的网上公告。4. 京外地区培养单位继续实行统招统考的或北京地区培养单位异地组织统招统考的,统一考试时间安排为:外国语:2020年6月13日上午8:30-11:30;政治理论:6月14日下午2:00-5:00。专业课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6月13日下午和14日上午,具体以各培养单位通知为准。5.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博士报名考生,继续全部实行统招统考,考试时间同全校统一规定的时间。报考京区培养单位的,经培养单位同意和协调可申请在京外生源地/附近省市一并参加当地中科院相关研究所组织的统一考场考试。具体考务事宜由报考的培养单位直接通知考生。国科大招生办公室将统筹协调,落实好每一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报名考生的考务事宜。6.由于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势,博士招考相关工作变化比较大,后续请各位考生密切关注报考培养单位的网上通知或公告。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2020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