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拥有高水平的教育经历及高水平证书的在职人员,更能受到职场的青睐和追捧,也更能获得好的工作机会和晋升机会等等。因此职场人员在工作之余也没放松对自己专业能力,还有学历学位背景的提升和补充,都在积极关注在职教育的相关途径,并希望在关键时刻可以把握机会去投入其中全面提升自己。那么在职博士值得读吗?单双证在职博士的报考流程分别是怎样的呢?第一、在职博士值得读现在不管你是想就读单证在职博士还是双证在职博士,其实都是很值得信赖的一种选择,毕竟大家也都知道博士级别的教育基本上已经算是我国最高级别的教育了,有了这段进修经历对于职场人员来说肯定是一个大大的加分项。而且现阶段开设在职博士的都是国内名校,进修之后势必会学到最顶级的前沿知识,获得最有效的专业能力提升等等,再加上最终国家认可的博士证书的收获还是非常值得的。第二、单双证在职博士的报考流程现阶段报考在职博士单双证的报考是完全不同的,双证在职博士需要学员满足报名条件之后,参加初试及复试考试,再通过面试才能入学,最后面试通过的学员在每年九月份入学,基本以脱产为主。而同等学力单证在职博士学员在提交报名申请之后,院校会进行资格审核和面试,都通过的学员可以参加最近班次的课程学习,同等学力在职博士课程设置比较灵活,不需要学员脱产学习。
由于日本政府积极吸纳国际留学生的一系列热情政策环境以及日本在未来技术,工程学和生物医学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事实,学生发现日本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留学选择。自1949年以来,在医学,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领域,已有22位日本人(或日本出生的人)获得诺贝尔奖。您可以说日本在科学方面有相当有趣的遗产。这种驱动力与日本的优秀大学并驾齐驱,其中许多大学名列亚洲最佳大学之列。以下是今年在日本攻读博士学位的一些最佳理由:世界一流的大学 ——在全球大学排名的前100名中,有很多日本大学,而日本在地区指标上也表现出色。生活质量 ——日本以其高质量的生活而闻名,为博士生提供了安全,高效的环境。国际视野 ——除了雄心勃勃的国际学生人数目标外,日本政府还推出了“全球顶尖大学计划”,该计划为37所大学提供了额外的资金,以帮助与世界各地其他顶尖大学建立联系。技术 ——日本长期以来一直采用技术,使其成为想要在任何科学领域进行创新的博士生的理想之地。日本目前有700多所大学,其中约75%是私立院校。大学的三种主要类型是:私立大学 –私立大学是由独立的组织建立的,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和研究实力。多年来,它们为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国立大学 –在所有地方都建立了大学(相当于英国的地方议会),以确保日本的每个地区都能获得优质的高等教育。这些机构是日本政府“全球顶尖大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日本高等教育部门的全球化。公立大学 –由当地公共实体或公立大学公司建立和管理,公立大学为当地人民提供高等教育机会,并充当知识和文化中心。日本大学在各种全球排行榜中均表现出色——例如,在QS世界大学排名的前100名中有五所大学。日本在覆盖亚洲其他地区的区域排名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博士学制介绍:日本的博士学位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针对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并将硕士学历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在某些学校,学生可以选择在获得四年制本科学位后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此时博士学位的期限为五年——博士课程分为第一学期(2年)和第二学期(3年)。在头两年的学习中还存在其他要求,包括授课课程,project proposal和考试)。第二阶段是为已经拥有硕士学位的学生设计的。在日本,对于拥有硕士学位的人而言(即第二阶段),博士学位至少三年(医学,牙科,兽医学和药学专业的本科课程为六年制本科学位,没有硕士学位,为四年制博士学位。)。学年开学从四月开始,第一学期一直持续到九月。第二学期从九月或十月开始,到三月结束。另外,日本的文科博士很难毕业,一般都是三年以上才能拿到博士学位。如果六年都拿不到学位的话,最后颁发的是课程结业证书,相当于博士肄业,没有学位。日本的博士生分为两种,一种为课程博士,另一种为论文博士。课程博士生应取得30以上的学分(包括在硕士课程中取得的学分),考试合格并通过论文审,参加国际会议,博士论文答辩通过,授予课程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可以不在学,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通过博士论文审查,具有博士课程修了者同等以上学历,也可获得博士学位。一般来说,一流大学的论文博士要有5篇以上第一作者的论文,(硕士毕业的人)研究经历要5年以上(学士学位的人要更长的研究经历)。一般的国立大学的论文博士要有3篇以上第一作者的论文。一流大学的课程博士要有3篇以上的论文。一般的国立大学的课程博士要有1篇以上的论文。 值得注意: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在日本,虽然课程博士和论文博士有所不同,但对其学术价值和对得到学位的人的采用完全没有差别。可是目前来看,中国国内对在日本拿到“论文博士”的留学生的学位“不予评估”,不承认其学术价值,这使许多拿到“论文博士”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后处于很尴尬的境遇。据立思辰留学了解,所以,如果同学们不想因为回国后因为学历认证的问题而苦恼的话,建议大家慎重选择。博士申请条件及流程:日本大学博士课程申请条件:1. 经研究生院个别入学审查被认定具有硕士学位或同等以上学历,且满24岁者;2. 有硕士学位或被认定具有同等或以上学历者;3. 在外国已被授予相当于硕士的学位者;4. 或者如果您申请的大学提供该选项,可以在四年制本科课程(如学士学位)之后直接进入五年制博士学位课程。日本大学博士课程申请条件(医学,牙科,兽医学和药学专业):1. 已修完大学的4年以上课程,并以优秀成绩取得研究生院所指定课程的学分者;2. 在外国修完18年学校教育课程或拥有医学学士学位,并以优秀成绩取得研究生院所指定课程的学分者;3. 修完大学的医学,牙科,兽医学或药学专业的本科课程(6年)者。入学时间,私立为一年两次,分别为4月(冬季)和10月(夏季);国公立是一年一次,大部分是4月,少部分10月(以学校官网为主)。申请流程(以2021年10月入学为例):博士预科入学:a.前期准备(英语或日语)2020年12月前b.联系教授(套磁教授,取得教授的内诺,2020.10-2021.4)c.申请(申请截止时间,2021.5-2021.7)d.申请结果(审核合格后准备签证,出愿后的1-2个月)e.入学(以研究生的身份入学,即博士预科,10月)f.入学考试(博士入学考试,每年两次:2021年1-2月或者半年后的7-8月)g.正式入学(博士入学考试合格后正式入学:2021年4月)博士入学:d.入学考试(2021.7-2021.8月)e.签证(博士入学考试通过后,8-9月)f.正式入学(博士入学考试合格后正式入学:2021年10月)博士奖学金政府发放的奖学金,称为国费。国费留学生免学费,且每月有16万左右奖学金,每年还有往返机票两张。国费有两种申请方法,一种是通过教授申请。一种是通过中国留学基金委员会申请。后一种方式要求学历硕士。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论读博士的前提条件》,觉得挺有道理。这篇文章说:“读博士需要4大前提条件:智商高、情商高、忍受打击、有情怀”。随着国内研究生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硕士毕业的人转向攻读博士学位,有的是本科一毕业就转为硕博连读,有的是工作之后在职选择重新读博,有的是保送读博,有的是自己经过努力参加考试面试。众所周知,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博士,也并非所有人都能读完博士。读博士还是需要有一点门槛和先决条件的,不能盲目跟风读博。今年开始,教育部平台进行博士论文评审的通过率明显比以前低了很多,对博士论文的要求更加严格和苛刻了,还在读博的人中,害怕心理也增大了。第一,智商方面对于理工科博士而言,一个连基本数学微积分都不会熟练运用和计算的人,读了博士,看不懂别人的参考文献,还怎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呢?还如何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数学学得好,特别是高等数学好的人,他的智商水平也不会太低,所以只要看看自己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是不是扎实,就能判断出自己有没有足够的智商读博士。有一位著名的教授曾经说过,要读博士之前,先让自己成为半个博士,这充分说明了一个刚入学的博士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和较高的智商水平。第二,情商方面读博士期间,会面临很多问题,例如恋人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论文发表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如果没有足够的情商来应付这些生活中的关系,那还是不要轻易读博,否则,整个博士生涯将会是很痛苦的。例如,当看到以前成绩比自己差的同学,优先发表了多篇论文,而自己一篇论文都没有,而且投稿还被拒了很多次,内心深处一定会面临绝望和崩溃;当遇到事情与导师讨论的时候,导师与自己的观点总是存在矛盾,内心深处一定很压抑;当遇到家里突发重大变故的时候,怎么样做到从容面对,避免影响学业和前途,都是需要自己很好把握自己情绪的。第三,忍受打击随着教育部对博士论文的要求逐步提高,将来博士毕业说要达到的论文质量要求更高了,想要毕业也更加困难了,特别是那些从普通高校进入双一流大学的博士生,如果没有一个“即使博士被退学,也有一个大好前程”的理念,那有可能会忍受不了各种现实打击,进而走向人生悲剧的另一种极端。第四,要有情怀读博士,不是为了将来能够发财,而是让自己的人生从此过上另一种生活追求,以追求未知真理为己任,当然能够顺便发财那就更加完美了。说到底,如果是真正一流的博士,应该是除了为国家科研事业做出毕生的贡献之外,还应该为全人类的知识做出贡献,如果没有这种情怀,只是为了将来赚大钱,劝你还是不要读博了。因为大部分读博的人毕业之后并没有赚到大钱。总之,读博需谨慎,需要一些先决条件,否则劝你趁早离开读博这条路吧。
会读博案例:前段时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0届博士毕业生侯涛刚刷爆了朋友圈。1996年出生,别人还在研究生头秃的年纪,他不仅拿下博士毕业证,还受聘北京交通大学,成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不会读博案例:今年以来,吉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双一流”高校,着手对超期博士生正式做出退学处理,在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成为清退的主要原因。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博士生延毕率约46.5%,在2012年突破60%后仍不断上升,到2018年已达到64%。会读博的博士年纪轻轻,出任副教授,走上人生巅峰,想想就有点小激动。不会读博的博士,熬到博四博五,毛发稀疏,功亏一篑,直面清退。同样是读博,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那么大呢?笔者结合自己身边的实例,从科研维度的6个视角分析“高光”博士的“科研经”。视角1:阅读(1)阅读什么?对于博士生来说,阅读是最基本的“科研工作”,厚积才能薄发,前期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一天不读几篇文章你都不敢说自己是博士。阅读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经典文献和著作是关键;尽量多地阅读英文文献,一般而言国内文献都是舶来品,英文文献更正宗,当然有些学科例外,比如马克思主义。(2)怎么阅读?阅读要系统,系统性阅读研究课题的来龙去脉,整体性把握大方向,微观性把握自己研究的小方向;边记录边阅读是良方,只阅读不记录不思考是误区。视角2:小论文写作(1)写作什么?对于博士生写作我认为主要有两种方向:一是主攻研究方向的写作,博士期间需要你尽快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在研究方向的大框架下强化阅读,积累知识,大量写作;二是辅助方向的写作,博士期间除了导师是你的合作者之外,其他研究领域和方向的学者也可以成为你的合作者,所以你不必一直局限在你自己的研究领域,多和其他研究者合作可以拓宽你的知识和视野。(2)怎么写作?写作的关键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创新性,这是保证文章质量的前提,也是得以发表的关键,创新性并不是需要你对某个空白领域的填补,创新包括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法创新、研究数据创新、研究过程创新、研究理论创新等;二是规范性,对于科研学者规范性的论文写作是基本的学术素养,禁止抄袭,行文引用符合规范,减少二次引用,多引用最新研究文献,多引用权威期刊文献,中英文文献引用要适度;三是忍耐性,论文写作创作的过程要戒骄戒躁,论文完成后要反复修改之后投稿,因为好论文都是改出来的。视角3:大论文写作(1)写作什么?大论文写作的关键是对研究方向把握,研究方向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来源于导师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的选择尽量要与自己的导师保持一致,这样有利于导师的指导,也有利于出成果;二是来源于科研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对某个研究领域比较感兴趣,那么这个领域也是可以成为自己的研究方向的,不过该过程就需要你自己多付出多积累,导师可能并不能给你具体的指导意见,当然自己可以各显神通找一些熟悉该领域的专家指导。(2)怎么写作?以自己身边博士学长的经验来看,大论文写作需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创新性,这是大小论文都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二是小论文和大论文同时进行,小论文和大论文保持方向一致,小论文既可以拿去发表,也可以放进大论文成为大论文的一部分,这样省时省力还容易审核通过;三是大论文文献综述尽早完成,因为确定了研究方向后就需要着手积累本研究方向的知识,在阅读积累的过程中可以着手文献综述的写作,当然文献综述也是可以顺便拿去发表的。视角4:课题(1)课题申请。课题申请对于博士生来说并不陌生,一般博士生都是有申请课题的机会,该过程要好好把握,一是对自己写作课题申报书的锻炼;二是对自己能力的检验和证明。(2)怎么写课题?课题申请书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一是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和选题的意义,这一部分内容的目的是要推动理论创新,看一看你的视野是否处于本学科课题研究的前沿,你分析前人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到了什么程度,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何重要问题需要解决;二是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观点,切入点是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基本的逻辑关系是什么;三是本课题的创新程度、预期的意义和价值,简明地分析它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四是研究基础,包括你已有的重要相关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如果你缺乏坚实的研究基础,那你的课题就不可能立项。(3)怎么做课题?博士生所做的课题一是指自己申请的课题,二是指导师的课题,导师的课题是大多数,在做导师的课题时首先是需要你从宏观的角度整体把握研究的问题,其次是需要你针对课题中的某一个微观点去深度挖掘。视角5:会议(1)适度的会议经历。博士期间适度地参加学术会议还是有必要的,但是纵观中国的学术会议一般都有很大“玩”的成分,很多人都是借着参加会议的名义外出旅游,当然也是放松自己的机会。参加学术会议频次要控制,尽量参加规格比较高的会议,多参加一些国际会议。(2)会议需要做什么?一般会议之前都需要提交论文,所以借着会议的机会汇报自己的论文,希望能够得到各位大佬的建议和指导;二是在参加会议期间多结识一些研究领域内的专家大佬,为以后学术研究结识人脉,学术圈人脉关系还是比较重要的。视角6:心态(1)忍受科研的寂寞。科研是一个孤独求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遇到无数的坎坷和失败,你会自己熬过一个个日日夜夜,科研的过程必定是孤独的,所以你要能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看得见科研的繁华。(2)享受科研的过程。个人感觉,科研就像是探险,你的专业领域就好像是一片森林,森林里有别人走过的小路,你可以跟随别人的脚步,也可以自己去探索新的路发现新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享受这个过程。总结笔者觉得,科研就像修路,没有路到泥泞小路是科研,泥泞小路到柏油路是科研,两地之间又起高架桥、高速公路也是科研。总之我觉着科研就是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且工作的内容能够给别人以指导和借鉴。因此作为博士生,需要你在阅读、写作、课题、会议等科研过程中上下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你忍受孤独寂寞,享受科研快乐,希望我们的付出都有收获,我们的努力都有成效,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别人羡慕的自己。
每当我们做一个决定时,我们总是会想起其他人当时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当然这不是八卦,也不是无聊,而是希望从他们那里获得对自己更有帮助的信息,或者说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做决定的更好的支撑点。对于很多大学生也是如此,他们也有这样的想法,对于那些已经读博的学生,他们是怎么想的呢?记得在我大学毕业时,也曾想过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学生都准备考研?他们是怎么想的呢?所以,我曾多次和我学姐和学长多次交流过这些问题,最后发现考研对于我们来说价值真的是不可代替的,或者说考研更适合我们当前的这种现状,因此了解哪些已经读师兄的想法对我们同样也很重要。那么,哪些攻读博士研究生的人是怎么想的呢?其实,如果你是一名硕士研究生或者是博士研究生的话,一定会非常了解这些研究生当初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读研或者是读博。首先,不可回避的就是现实因素。每一个读博的学生首先着眼于现实,也一定是从现实出发,然后才会毅然的选择攻读博士研究生。因为我们需要博士学历,需要博士学历带给我们更多的社会认可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硕士学历没有价值,而是因为这些读博的学生对于未来的生活有更高的要求,对于未来的规划需要学历的匹配,所以选择读博。其次,真的希望搞出一点成果来。或许很多人都不相信,读研或者是读博一定是为了取得相应的学历,这不否认。但是在为了取得学历的同时,他们更是为了能够在自己研究领域内有自己的代表作,希望在一些顶级的期刊上发表自己的学术论文,这几乎是所有博士研究生的共同梦想,因为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肯定。最后,读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名校梦。有这样一部分学生本科和硕士都是双非高校,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在211高校或者是985高校学习,渴望在那样的校园氛围内学习以及做研究。因为你真的不了解对于一个本科和硕士都是双非高校的学生,对名校的渴望,而博士的门槛相对较低,所以也就有了一个比较好的机会。总之,读博士研究生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出发点,都有自己的立足点,不管是从现实出发还是精神层面出发,归根到底都是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亲爱的考博人: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博士学长糖醋小排。2021考博已经拉开帷幕,准备冲刺2021考博的你准备好了吗?学校选好了吗?导师联系了吗?官网报名了吗?申请材料准备了吗?复习备考怎么样了?最后扪心自问你为什么考博?等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名考博过来人总想和你们分享点什么,以下内容均为博士老学长的肺腑之言,答应我,把它看完,你会少走很多弯路。01 学校选好了吗?很多时候选择考博学校和选择博导是同时进行的,选择学校不可马虎,但也有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1. 学校层次所谓学校层次是指你所报考的学校是985、211还是普通高校,是“双一流”还是“非双一流”。选择学校要因人而异,要根据自己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一般而言,如果你本硕是“非双一流”高校,并且学术成果还比较不错,那么我建议你报考211,冲刺985;如果你本硕是“双一流”高校,那么你一定要报考“双一流”高校博士。当然还要看自己的志向,比如非985不上,比如你就是想读博,普通高校也可以考虑。2. 学校数量考博和高考、考研不一样,你可以报考多所院校,但是切记也不宜过多,一般3-4所即可,报考数量过多会导致你没有精力去准备,最终都准备不充分,报考数量过少机会就会更少。考博过程中各高校来回奔波参加考试也真的很耗费精力。3. 学校考试时间可以根据往年的博士招生简章选择考试时间错开的高校,一定要避免高校考试时间的冲突。4. 高校地理位置一般你读博高校所在的区域就是你以后工作的区域,因为你的人脉圈子都是那个范围,所以高校位置很有可能就是你以后一辈子安身立命的地方。02 联系导师了吗?导师对于是否录取你具有生杀大权,联系导师,“搞定”导师是关键,联系导师的方式和注意事项如下:1. 联系导师方式多种联系方式并用,在中国人情社会最可取的是熟人推荐,比如硕导、学院老师、亲戚朋友等推荐。当然更多的是没有关系没有人脉的考博人需要自我推荐。比较可取的方式是发邮件(附自己曾经的邮件内容)。如果有机会还是最好能够和导师见上一面,这样能够加深导师对你的了解,也能拉近你们之间的关系。当然见导师时最好还是需要带一些小礼物的,比如家乡特产,不宜太贵重,太贵重就有行贿的嫌疑。尊敬的某老师:您好!我是XX大学XX专业的XXX,将于2021年6月毕业。最近拜读了您的论文和著作,了解了您的研究方向,对你的研究领域很感兴趣。我的研究方向是XX,你的论文和著作对我的论文写作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希望成为你的博士研究生,在你的带领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人在研究生期间已发表CSSCI论文3篇,省重点大学学报1篇,审稿中论文2篇。先后参与8项XX课题。在研究生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奖学金等。(附个人简历)请问老师我能否报考您的博士?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此致!敬礼! 2. 保持持久的联系选导师不是一锤子买卖,也不是什么一次性交易。所以当你第一次联系了导师之后,如果有意向报考该导师就要保持联系,这样不至于让导师忘了你,联系的过程中也会获得一些考博的信息,这对你考博也是比较有帮助的。3. 联系导师注意事项一定要全方位了解导师,我作为过来人感觉导师最重要的是人品,选择导师坚持人品第一,学品第二。你可以联系博士学长学姐或者通过导师评价网等方式了解导师情况。还要了解导师往年所带学生的毕业情况以及就业情况,了解导师的人脉关系层次以及是否为某期刊编辑。同时选择导师也并不一定选择“大牛”,一般大牛导师都比较忙或者临近退休,并不能给你实质性的学术指导。建议选择中青年教师,正处于上升期对学生比较负责,对学术比较有追求。03 官网报名了吗?注意事项如下:1. 报名时间问题。根据往年的报名时间做好报名准备。2. 错过报名问题。很多同学由于复习的太投入,最终忘记了报名,错过了报名时间。所以在考博时一定要切记报名时间,以及报名需要准备的材料。如果真错过了报名需要联系报考学校的研究生招生办,有的学校是可以补报的。04 申请材料准备了吗?考博方式分为“申请-考核制”和“统考制”。不过现在“申请-考核制”是大势所趋,大部分学校都实现了“申请-考核制”。申请考核一般需要提交申请材料,材料审核通过后才有参加考核的资格。1. 提交材料齐全一般申请考核需要提交以下申请材料:(1)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2)往届生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原件扫描件;应届生提供每学期均注册的学生证。(3)能够证明外语能力的有效材料的原件。如:国家大学英语考试(CET)四六级、国家英语专业考试(TEM)、托福(TOEFL)、雅思(IELTS)等。(4)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原件。(5)科研情况一览。(6)专业相关代表作。(7)其他能够证明本人专业水平、研究能力的支撑性材料的原件,如本专业相关学习证书、参与科研项目的证明或获奖证书等。(8)博士生学习期间的研究计划一份。研究计划包含拟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参考文献、已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等。(9)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正高职)专家的推荐信。2. 博士研究计划博士研究计划一定要认真准备,仔细撰写,一般学校和老师会比较重视,因为博士研究计划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你的学术素养。研究计划一般包括:研究主题、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关键等。3. 材料审核标准据一些材料审核的博导所说,一般材料审核加分项包括:学校层次、科研成果、英语水平、获得奖励。05 复习备考怎么样了?1. 制定备考计划必须要制定严格的复习备考计划,备考计划要尽可能详细,比如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到几点复习什么、晚上几点休息等。2. 提高自控力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就要严格去执行,提高自控能力,尤其是在春节假期的时候,也不要过度地放松自己,坚持一下,忍一忍就过去了。3. 充足的备考时间备考时间要尽可能的充足,时间越久,复习的就越充分,要尽可能早的确定考博目标院校,在备考过程中即使过春节也不要过多地放松自己。4. 充分利用考博英语真题获得真题的途径主要有:联系导师获得;博士学长学姐获得;淘宝等第三方平台购买;网络论坛、贴吧等获得。获得真题后就要充分利用,尤其是英语真题,这样就一定程度上把握出题方向和出题者的偏好,这样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复习。5. 做好专业课复习专业课的复习首先要系统梳理,之后再系统理解和记忆,自己要梳理好专业课知识结构,专业课的分支。一般学校考博初试都考两门专业课。最后,扪心自问你为什么考博?自己适不适合读博?考博的目的一定要基于你对学术的热爱,对科研的追求,这样读博的过程你会痛并快乐着。如果你是随大流考博,是为了逃避工作而考博,那么读博的过程注定是痛苦而不快乐的。如果你是为了以后有个更好的工作,是为了镀金而考博,那么读博的过程中需要你咬牙坚持熬过去就会见到曙光。考博或者不考博不是基于外界怎么样,也不是基于别人怎么样,而是基于自己怎么样,自己适不适合,喜不喜欢,感不感兴趣,希望你们都能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最后预祝你们考博顺利,成功上岸! 你的博士老学长2021年1月2日
大家好,我是@阿芷学姐,211研三在读。马上12月份又到申博季了,身边的同学已经蠢蠢欲动。国内读博“申请-考核”制流程是什么?国内申博有三种方式: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参加统考。除硕博连读外,目前,大多数高校博士已经采用申请考核制,替代传统统考。申请考核制,一般流程上基本是联系导师-学校报名并按要求邮寄材料-材料审核通过-参加初试、复试。不同学校的安排可能略有差异。因为读博主要看导师嘛,所以很多人读博会是硕博连读或者还申请读自己导师的博士,毕竟对自己导师的课题和人品都比较熟悉。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自己,去到更高水平的学校,去外校读博的话,就需要提前调查好导师信息。毕竟在硕士阶段就已经体会到导师的重要性~只能祈求选到一个好导师。申请考核制有啥要求?传统的考试成绩选拔的方式,注重纸面上的分数,选拔出来的只是考试人才。而申请考核制更加注重考生的科研创新成果,突出了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考察。现在想要申博,对我们工科学生来说,至少要有2篇高水平文章,硕士期间没发过文章的学生就不要想了。所以想要读博其实从硕士二三年级竞争已经开始,成果在于平时积累。考核都考啥?主要是个人科研情况,包括个人学术及学术研究经历、在学期间取得的成就、报考动机、未来发展构想、已发表文章。材料审核通过后将会有一个综合资格考试,综合考试包括了笔试和面试,综合考试合格后才能取得博士候选人的资格,考试内容和形式不尽相同。有的面试包含英语自我介绍,考察英语口语、听力能力。有的面试需要准备PPT上台答辩,介绍个人学术发展规划。申请考核制,导师最为看重的内容是学生的专业、学校的出身、以及科研成果的档次和数量。有的导师宁缺毋滥,宁愿一个都不招,也不要能力差的。所以我们课题组有同学连着申请了3年,导师都不要他至于申博难不难,对于能力强的人来说就不难。如果个人科研能力弱的话,还是不建议读博了。我是@阿芷学姐,关注我,了解更多读研那些事儿~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不要为了读博士而读博士,你真的适合读博士吗?想清楚了吗?看看你是不是适合继续读博士,这是每一个面临读博的学生甚至开始读博的学生的困惑。一、基本概念博士:在美国叫A Doctor of Philosophydegree, 简称Ph.D.,是最高学位。读一个博士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完全掌握一个科研领域,二是在这个领域开创新理论。1、掌握一个科研领域要通读所有这个领域的文献。一般开始时是看书,然后要找学术期刊杂志,会议论文和研究报告。一般在读博之前,学校会有一些方法来考核你对某一个领域地掌握情况,比如要有相关专业本科或者硕士学位。然后,为了证明对本专业的了解,你需要修研究生专业课程,通过考试并确获得较高的平均分。最后还要通过一个评委会的考核(博士中期考核),评委都是博士。2、开创新理论博士和其它学位的本质区别就是一个字:科研(Research)。要开创一个理论,学生必须探索,调查,思考,总结。学术界用“科研”来表示这种行为。“科研”经常暗示着要“实验”,但是科研绝不仅仅实验,还要解释和深层理解。要获得博士学位,必须要写博士论文,并且通过博士论文口头答辩。3、成果的关系科研的成果可以开发新产品或者改善现有的。但是,博士论文的价值不是用商业效益来评价的,必须要引导将来的研究和知识体系。博士成果的效益常常不会在短期创造,而是在长期才慢慢体现。二、问自己几个问题决定是否要读博士之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1、你想做科研工作吗?你要考虑你的长期目标,因为PhD是训练你的科研能力。如果将来不做科研,博士不适合你。2、你想进高校工作吗?博士是进入高校任教的必要条件。3、你有足够的能力吗?评价一下自己是否有下述能力:智力:显然时间:往往比你想想的要长,你能承受吗?创造力:读博需要你用新的思路看待问题。问问自己喜欢“脑筋急转弯”吗?你学高数时感到有意思吗?好奇心:你是不是强烈的想知道周围事物背后的规律?适应能力:读博常会出乎意料的困难,你可能会到一个没有人知道答案的领域。你能忍受郁闷吗?能忍受住找没人知道的答案时的枯燥吗?自我驱动:教授不会告诉你怎么做,你能自己给自己长期科研的动力吗?竞争能力:你将与最聪明的人共事,别人会将你与这些人比较,你扛得住吗?成熟:读博时间大部分由你自己支配,你要自己安排自己的日程。三、警告博士不是……1、让自己有声望:你毕业后,你周围每个同事都是博士。2、保障自己观点正确:博士只在一个领域有权威,这并不代表所有领域的权威。3、自己的目标:如果你只想要个文凭,很多方法都比这容易。4、工作的保障:很多公司不要博士。即使要了,当公司不景气时先把科研部门砍掉。5、让自己和家人更有面子:你妈可以很骄傲的说自己孩子是个博士,但这不是你读博的理由。6、证明自己的聪明:你要长期从事枯燥的工作,多次面对失败,折磨你的意志。7、将来就研究一个领域:一辈子只吃一碗饭?你将来要不停地科研,学习新方法、新理论。8、找工作更容易:搞笑!9、比其它选择好:每个人都要决定自己究竟要什么,什么最能激励自己。10、赚钱更多:至少5年之内你的收入是负的,除非你爱科研,否则这不是最好的赚钱方法。四、经验如果你有能力和兴趣,搞科研将获得与所有其它工作不同的奖励:你能遇到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人,甚至与他共事;你将不停的超越自己;你将解决以前从没有人解决的问题;你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看多了本科生的此类问题——考研还是工作?几年后发现自己又要面临这个问题的困扰——考博或者工作?人生总是充满了选择,选择也是困难的。博士是一个文凭,更是一种经历。当前社会上有不少人在妖魔化博士群体,尤其是女博士。事实上真的就那么恐怖吗?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首先,谈谈为什么要读博?1、如果你压根就没想好这个问题,完全是随波逐流,或者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或者认为考博可以带来生活的翻天复地的变化,或者认为读博就是混个学位,为了以后好提升,那么,请你谨慎考虑。首先,博士并不一定意味着高收入。收入更多的是与行业与职位相关,而不是与学位相关的。当然通常计算机的博士要比学文学,考古什么的博士收入要高。其次,即便为了想进高校而读博,也要事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喜欢那种生活方式,能否接受那种清苦?能不能坐冷板凳?不然,高校的日子也不好过,竞争一样激烈。而考博只不过是”多米诺骨牌”的间的感受之一就是,周围的人的确不简单,都有令人非常佩服的一面,可能再”混”日子的人,跟一般人相比也有一份自律和坚持。所以这是一个可以相互约束、相互见证、共同进步的群体。高智商基本是读博的刊几篇,理工科的可能还需要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虽然大多数博士都完成任务,拿到了学位,但那是付出了很多焦虑、睡不着觉、掉头发等等代价的。当然,视个人天资和基础不同,可能各有差异,但不努力就可以完成任务的还真没听说过。平时上课、读书的要求就不要说了。为了完成博士论文,或者在那样一个氛围中,为了自己至少像个博士,理工科的人要无数次地做实验,甚至通宵达旦,而文科的学生则要天天泡在书堆里,基本上3年或者4年下来,看小说的时间是没有的。大家都比较训练有素,就是自己浪费了时间会自责。所以为了逃避自责的痛苦和外在的压力,大家一般还是要选择一点点的去面对和积累。没有点坐冷板凳的功夫是不行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这样。博士同学中已经是硕导的,在博士论文的冲刺阶段,也会形容枯槁,也有老师们形容”做完博士论文就像扒层皮”,毕竟抛却客观要求不说,就自身而言,大家也知道专心在学校搞点研究不容易,所以基本上博士论文就是一段时间内的最高水平。何况博士论文的最高要求,也是最基本的,就是”创新”。这两个字,可是会把人折磨坏的。结果是,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自然减肥”。一个抱着侥幸心理,本来以为混混就可以过关的同学,在博士论文写完之后,说了这样一句深刻的推翻自己以前逻辑的话——”以后,谁要再说博士是混出来的,我跟他急!”接下来看一下读博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1、读博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节奏和轨迹,比如恋爱、婚姻和家庭。说这个好象是废话。但是我们可以算笔账,一个人中间一直不停地读书,等博士毕业也是接近30的人了。这时候的社会工作经验还可能是零。如果不是足够幸运地在读书期间遇到合适的另一半并且已经成家的话,那么就要在毕业之后不但面临找工作,适应新环境的问题,也要面对建立一个小家,适应婚姻和家庭的问题,还要考虑是先在工作上干出点成绩还是抓紧要孩子的问题。这时候大多数小家庭都是无产阶级,可能早先工作的同龄人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和孩子,心理上的落差需要自己摆平。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有了一定的工作、家庭、孩子之后又去读博的,这种辛苦就不要说了。面对家庭和自己的前途之间的不调和,需要自己判断、选择。有时候,有所选择是痛苦的。所以有很多人说,早知如此,宁愿不要选择的机会。可是时光是无法倒流的。校园里有不少带着孩子读书的母亲,有的将孩子放在周边的幼儿园或者学校里,自己面对多重压力,孩子也跟着受苦。精力、财力和爱心、责任之间的冲突和压力,让很多母亲说:”等我拿到学位的那一天,我可能最想做的就是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有的时候,鱼和熊掌的确不可得兼,这是事实。所以大多数博士在毕业后都会多多少少有些尴尬,来自情感的、家庭的、工作的,等等。2、读博可能会加重取舍之间的难度。有人认为,读完博士,工作等等可选择的余地更大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博士阶段着重培养的是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立进行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它不是一个通才教育,只会将人的研究领域和学习领域越限越窄。所以,除非是在高校或做科研,不然,博士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而且,读博可能多多少少还会产生这样的效应,就是你在长期的研究和投入中已经多多少少对这些研究产生兴趣。明知继续研究可能热情和动力不足,但是放弃却着实可惜,那时该怎么办?其实周围很多同学都是这样的,最后选择的未必是最初想选择的生活道路。我的很多同学,本来想进新闻媒体,或者出版单位,或者机关等等,机会并不是没有,但是真正抉择的时候,却又割舍不下对专业培养起来的感情,最终继续选了高校进行教学科研,也有的虽然进了新闻出版,却做的并不开心,有点后悔的意思。不得不搞学术的时候不觉得热爱,反倒是真正离开了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喜欢学术的。这是一种悖论。会带来很多困惑和尴尬,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智慧、对自己的了解,还需要决断能力。一旦上了这贼船就必须面对,由不得你了。说了这些,有人可能退缩了,觉得后脊梁骨嗖嗖发凉。其实,运用最简单的逻辑想想,如果真的读博就像地狱,哪还有现在的趋之若骛呢?不否认有一些头脑发昏,没想明白就混进来的人,但是一定也是有人是真正考虑好了并认可这种方式的。读博的好处,权且说其一二:1、读博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很奢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相比于钱来说,读博的机会显得更是一种稀缺资源。有机会读博的人可能不觉得,但是有很多人是压根没有机会考虑和尝试的,他们的羡慕和憧憬可能不是你读博的理由,但是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你可以体会跟别人不一样的人生。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这种生活体验是非常奢侈的,有限的,难得的,所以自然也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如果说有人选择冒险、挑战生命极限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读博也是。读博完成和实现的是一种精神追求。享受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经历、一种财富、一种收获。有一个同事,海归,放弃了原来在外企的高薪工作,跑到国外读博士,最后回到高校。就是因为她觉得在外企的工作,使人变得没有时间思考,人像机器。所以为了进高校,她选择了读博并为这个目标奋斗了10几年。她说,人是要有点追求的。当人们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对精神的渴望和寄托就会浮出水面,而读博是使人更接近思想本身的一种方式。2、读博可以有机会接近和聆听大师的声音,并与最聪明的人相处,想不提高都难!有博士点的地方,大都是师资力量相当强的地方,各种资源也很多。读博士可以使人轻而易举地就接近原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一些大家,聆听他们在学术、做人等等方面的一些感受和教诲,这将是受益终生的,这种视界的打开和融合对一个人的提升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学者的点拨,可能会使人少走很多弯路,并在一些领域迅速接近国内或国外同行。某种意义上,这有”鲤鱼跳龙门”之效。特别是在一些综合性的名牌大学,这种优势就更加明显。用原来硕导的话说:”就像从省队进了国家队”。各种讲座、交流以及图书等等资源,使人进步飞快。再说周围的同学,都是来自各地的人中龙凤。依我的经验,每个读到博士的人,都是有一些品质可能是一般的老百姓没有的,比如那种悟性、那种天资、那种刻苦、那种执着、那种毅力,等等。所以,与这样的一群聪明人交往,无论别人是不是有一些很难容忍的缺点,但也总是有一些优点是值得学习的,在这样的一种碰撞和交流中,无论是对学术的,还是对生活的看法,都会让人获益匪浅,真的是想不提高都难!3、读博可以积累许多资源。博士期间会遇到很多名师,也会有很多优秀的同学,这些都是一些潜在的资源。就算日后你的同学里出不了王侯将相,但至少以他们的起点,在各行各业上都会是精英。至少就我而言,很多同学遍布在很多城市的很多高校,无论对搞研究,还是作为了解风土人情的交流,都是颇有助益的,博士期间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建立广泛的学术联系。毕业之后,如果选择一个中等城市或者发展中的学校或单位,那么可能意味着你会瞬间拥有别人奋斗10几年才能拥有的东西,比如各种津贴补助、比如房子,或者配偶的工作,都能得到解决,生活会有明显提高。从这个意义上,用原来同事的话说,读博就是赚钱。或者,读博还极有可能在毕业后进入一个博士成群的工作团体。这样,你就有可能使自己一直处于一个不断学习不断上升不断进步的状态,与智者的交流毕竟是令人愉快的。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也是一个老教授曾经说过的,做研究工作,所有的科研成果的发表,名利都是自己的,不像在机关等单位工作,在年轻的时候多是为别人做嫁衣,而到了退休,往往是人一走茶就凉。而现在看来,读博直接地与以后是否有机会搞科研密切相关。4、读博可以愉悦身心,是难得的生命体验。因为博士不象本科生那样有天天上不完的课程,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的约束,有各种检查和评比,所以基本上属于比较天马行空的、自由的一群。而高校大都有优美的环境和小资的气氛,博士生里面,大家基本上要么是有收入的,要么是可以自己赚些外快的,思想相对比较成熟了,各方面处于学校和社会的结合带,并可以暂时脱离家庭的束缚,做一些自由自在的个性的事情,是难得的生命体验。对于工作多年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放松、调整和休憩,而对于从未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也从别人那里直接间接得到一些启迪。我的博士生活就是丰富多彩的。有一帮朋友,大家经常轮流坐庄,出去吃饭、喝茶、野餐,或者就在校园里散散步、打打球,或者在学校的食堂里进行”学术午餐”和”学术晚餐”,关于学术的、人生的、社会的,无所不谈。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同学和朋友都颇为留恋那段时光。我们都曾说过这样的类似”痴人说梦”之类的话,”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真想一辈子当学生,一辈子在校园里待下去,让读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什么是有尊严地读博士?怎么读才能有尊严?在我看来,尊严首先得有钱作为支撑,没钱谈尊严会很没底气。因为但凡读博士的平均年龄都二十六七,超过三十的也不在少数。而立之年,不但不能挣钱养家,甚者还要父母继续资助,这搁谁都不是件光彩的事。记得20年前我在香港读博士的时候,奖学金就有1.3万多元,比我父母工资加起来十倍还多。我长这么大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努力学习,就冲这个奖学金,怎么也要把四年博士坚持下来。虽是玩笑话,但也不完全是开玩笑,因为高收入太让人有尊严了。有尊严,就是能挺直腰杆做事。多年后,我在澳洲的大学开始带博士生。澳洲的博士奖学金也不低,一年平均有2.7万澳元。这还不算博士生做tutor的额外费用。通常一个博士一学期做一门课的tutor的收入大概有8000澳元,一年两学期就是1.6万澳元,总共收入就有4.3万澳元,而且是免税的。不少博士生是夫妻俩一起读,这一家的收入至少有8.6万澳元。这个收入在澳洲是可以非常体面地生活的。我开始招博士生的时候,有个学生起初并没有申请到奖学金,但他的基础很不错,并表达了即使自费也要过来读的强烈愿望。虽然他的家里条件不错,完全能支付起读博士的费用,但作为导师,我还是想方设法地以项目为支持帮他拿到了奖学金。我的想法很简单,只是不想让这个学生觉着别的学生读博都有奖学金,而他要自费,无形中产生自卑感。那样人就会没有自信。如果钱的问题解决了,还有什么是有尊严地读博士的条件?这里涉及到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的问题。国内有个朋友为他的儿子向我咨询如何去国外读博士。我问他为什么希望自己的孩子读博士,他说,现在国内有很多针对海外博士归国的优惠政策,安家费就有几十万。我听后半晌无语,以这样一个目的去读博士多半会失望的。这让我想到另一个孩子的选择。前段时间澳洲高考刚刚结束。成绩出来了,我女儿所在中学的“高考状元”是个小女孩,非常聪明,化学、物理得了满分,这样的成绩应该可以选择一个很好的大学以及非常好的专业,比如医学、法律、金融等热门专业,将来毕业后自然也会找到相应的高工资、高社会地位的“金饭碗”。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这个女生选择了我所在的大学的化工专业。当然,我们的这个专业在全澳洲名列前茅,有世界第一流的大教授坐镇。即使如此,就就业而言,相比医生、律师,化工专业也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专业,尤其是对女生来说。可以想象,这个孩子的选择一定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她的父母也必定是非常支持的。大学给了她全额奖学金。虽然这个女生的选择并非是看中大学给的奖学金。可以预期这个孩子大概率是会成才的。所谓成才,就是在一个领域能做出突出的贡献。 说这么多想表达的是,读博士要有天赋。最近看了一个节目,是演员章子怡讲述她学舞蹈的经历。她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努力,但发现自己即使再努力,在舞蹈这个领域也很难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准,因为天赋有限。之后她去学表演,并发现她的天赋其实在表演这个领域。她说,艺术主要靠的是天赋,在大家都努力的情况下,最后决出高低的是天赋。科研与艺术是孪生姐妹,同等努力的情况下,什么样的天赋决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因此,在我看来,在决定读博士之前,你要想清楚,自己的天赋是不是在科研这个领域。做科研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只有做出成绩才有尊严。另外还想谈谈女博士的问题。在国外,博士招生是绝对不能有性别歧视的,且这种男女平等的公平性并不只体现在纸面上。无论国内外,女生在适当的年龄生孩子是天经地义,甚至比做科研更重要。国外的情况是,绝大多数女性生小孩,她们的工作、学习并不受多大影响。在学校和老师眼里,很多女学生用实力充分证明了女学生就是学生,与性别无关,就这么“豪横”。举个例子。这学期,学校的老师发现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女学生。有意思的是,因为今年一年都是在上网课,老师们私下聊天说,这个学生每次网课问问题、回答问题都能听到边上有小孩在吵闹,她还时不时地安抚一下孩子。这个女生——一个年轻的妈妈,几乎每门课期末考试都是第一,而且很多课程作业的质量超过了满分的水准,都要给加分。无疑,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无论是男生、女生,自己要有足够的实力,任何尊严都要靠自己的实力去争取。最后想说的是,读博士是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需要脚踏实地,更要仰望星空,无限风光在险峰。 http://blog.sciencenet.cn/u/SY20122019年热文TOP101. 逆转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发文了:2型糖尿病是简单的疾病,减肥或逆转病情!2. 刚刚,Science发布2019十大科学突破!3. Science重磅!西兰花“唤醒”抗肿瘤基因4. 读者泪目!《柳叶刀》全中文发表中国医学博士「家书」:给父亲的一封信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6. 喝酒,尤其还脸红的人,或面临更高的痴呆风险7. Nature重磅!第一个完全合成且彻底改变DNA密码的生物诞生了8. 这不是一颗大榛子!Science发表新型口服胰岛素,或将取代传统注射9. Science为防秃顶支招:先从不脱发开始...10. 改变精子速度,可以影响后代性别?
作者 |王善勇 中国科学报什么是有尊严地读博士?怎么读才能有尊严?在我看来,尊严首先得有钱作为支撑,没钱谈尊严会很没底气。因为但凡读博士的平均年龄都二十六七,超过三十的也不在少数。而立之年,不但不能挣钱养家,甚者还要父母继续资助,这搁谁都不是件光彩的事。记得20年前我在香港读博士的时候,奖学金就有1.3万多元,比我父母工资加起来十倍还多。我长这么大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努力学习,就冲这个奖学金,怎么也要把四年博士坚持下来。虽是玩笑话,但也不完全是开玩笑,因为高收入太让人有尊严了。有尊严,就是能挺直腰杆做事。多年后,我在澳洲的大学开始带博士生。澳洲的博士奖学金也不低,一年平均有2.7万澳元。这还不算博士生做tutor的额外费用。通常一个博士一学期做一门课的tutor的收入大概有8000澳元,一年两学期就是1.6万澳元,总共收入就有4.3万澳元,而且是免税的。不少博士生是夫妻俩一起读,这一家的收入至少有8.6万澳元。这个收入在澳洲是可以非常体面地生活的。我开始招博士生的时候,有个学生起初并没有申请到奖学金,但他的基础很不错,并表达了即使自费也要过来读的强烈愿望。虽然他的家里条件不错,完全能支付起读博士的费用,但作为导师,我还是想方设法地以项目为支持帮他拿到了奖学金。我的想法很简单,只是不想让这个学生觉着别的学生读博都有奖学金,而他要自费,无形中产生自卑感。那样人就会没有自信。如果钱的问题解决了,还有什么是有尊严地读博士的条件?这里涉及到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的问题。国内有个朋友为他的儿子向我咨询如何去国外读博士。我问他为什么希望自己的孩子读博士,他说,现在国内有很多针对海外博士归国的优惠政策,安家费就有几十万。我听后半晌无语,以这样一个目的去读博士多半会失望的。这让我想到另一个孩子的选择。前段时间澳洲高考刚刚结束。成绩出来了,我女儿所在中学的“高考状元”是个小女孩,非常聪明,化学、物理得了满分,这样的成绩应该可以选择一个很好的大学以及非常好的专业,比如医学、法律、金融等热门专业,将来毕业后自然也会找到相应的高工资、高社会地位的“金饭碗”。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这个女生选择了我所在的大学的化工专业。当然,我们的这个专业在全澳洲名列前茅,有世界第一流的大教授坐镇。即使如此,就就业而言,相比医生、律师,化工专业也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专业,尤其是对女生来说。可以想象,这个孩子的选择一定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她的父母也必定是非常支持的。大学给了她全额奖学金。虽然这个女生的选择并非是看中大学给的奖学金。可以预期这个孩子大概率是会成才的。所谓成才,就是在一个领域能做出突出的贡献。说这么多想表达的是,读博士要有天赋。最近看了一个节目,是演员章子怡讲述她学舞蹈的经历。她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努力,但发现自己即使再努力,在舞蹈这个领域也很难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准,因为天赋有限。之后她去学表演,并发现她的天赋其实在表演这个领域。她说,艺术主要靠的是天赋,在大家都努力的情况下,最后决出高低的是天赋。科研与艺术是孪生姐妹,同等努力的情况下,什么样的天赋决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因此,在我看来,在决定读博士之前,你要想清楚,自己的天赋是不是在科研这个领域。做科研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只有做出成绩才有尊严。另外还想谈谈女博士的问题。在国外,博士招生是绝对不能有性别歧视的,且这种男女平等的公平性并不只体现在纸面上。无论国内外,女生在适当的年龄生孩子是天经地义,甚至比做科研更重要。国外的情况是,绝大多数女性生小孩,她们的工作、学习并不受多大影响。在学校和老师眼里,很多女学生用实力充分证明了女学生就是学生,与性别无关,就这么“豪横”。举个例子。这学期,学校的老师发现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女学生。有意思的是,因为今年一年都是在上网课,老师们私下聊天说,这个学生每次网课问问题、回答问题都能听到边上有小孩在吵闹,她还时不时地安抚一下孩子。这个女生——一个年轻的妈妈,几乎每门课期末考试都是第一,而且很多课程作业的质量超过了满分的水准,都要给加分。无疑,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无论是男生、女生,自己要有足够的实力,任何尊严都要靠自己的实力去争取。最后想说的是,读博士是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需要脚踏实地,更要仰望星空,无限风光在险峰。http://blog.sciencenet.cn/u/SY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