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高区重大特色载体项目在东营青岛农业大学盐碱地高效农业技术产业研究院(东营研究院)取得实质进展。动物科技学院(草业学院)院长王增裕教授、科技处副处长赵龙刚一行前往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高区),就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高区重大特色载体项目育种平台建设与农高区进行了工作对接,为项目具体落地实施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性共识。据了解,此项目建设资金近1000万元,是青岛农业大学校外区域性研究院启动建设以来获得的首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实现了学校汇集社会资源,服务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以及学校双高建设的历史性新突破。学校东营研究院作为牵头单位,完成了重大育种平台建设项目申报和论证,后续将进一步实施耐盐作物智能精准育种加速器建设、种质资源圃建设及试验基地绿化工程等。为做好育种平台建设项目,研究院将在试验基地整体提升、水肥一体化建设、专家科研团队架构及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方面进行积极有效推进。重大育种平台建设项目将创建国内首个耐盐碱作物智能精准育种技术平台,构建种质资源、精准育种、作物组培、表型分析、智能物联等五大育种模块,聚焦耐盐碱主粮、中草药、牧草和果蔬等优势特色物种,应用高通量表型组学和复杂基因组学等,解析复杂性状遗传机制与调控元件,结合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实现耐盐碱植物的从头驯化、快速繁育和产业示范,进而解决我国种业现存的育种核心技术原创不足、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全力推进“生物技术+信息化”新一轮盐碱地种业科技革命。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5月20日讯 5月19日上午,中国万达集团在石化技术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等方面再迈出具有里程碑式的一步,万达石化研究院在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楼前广场正式揭牌成立,填补了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尚无民营企业研究院的空白,将进一步推动万达集团及区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仪式上,中国万达集团天弘化学与霍尼韦尔UOP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同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杨朝合,霍尼韦尔UOP中国区副总裁、总经理刘茂树,中国万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尚吉永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揭牌仪式和签约仪式由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栋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开发区管委会、霍尼韦尔、万达集团相关领导及新闻媒体界的朋友共同见证揭牌和签约仪式。仪式上,中国万达集团董事局董事、副总裁、万达石化集团董事长、研究院院长苟英群介绍了万达石化研究院相关情况,霍尼韦尔UOP中国区副总裁、总经理刘茂树,中国万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尚吉永分别致辞,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同贤讲话。杨同贤对万达石化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今天新成立的万达石化研究院成为第一支入驻共同体的‘金凤凰’,填补了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无民营企业研究院的空白,必将为万达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研保障,对开发区企业科研能力提升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充分肯定万达石化研究院重要意义的同时,杨同贤也对万达集团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期望,“希望万达石化研究院把此次揭牌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凭借万达集团技术经验和市场积淀,在保持已有技术优势和特色技术前提下,打造新的技术优势,为开发区在高端石化基地建设、石化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中国万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尚吉永在致辞中表示,东营港是投资兴业的热土,更是万达干事创业的沃土。今年以来,万达集团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狠抓落实,企业在新形势下保持了高质量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科技促腾飞、品牌创优势、合作促发展。当前,石油炼化呈现出控炼增化、园区化大型化、多种一体化、技术创新纵深化的发展态势。下步工作中,万达集团将瞄准港口物流石化橡胶一体化发展链条,以万达石化研究院揭牌为新契机,整合资源、深化创新、激发活力,深化与霍尼韦尔、石油大学等行业巨头和高校院所合作,全力延链、拓链、补链、强链,重点推进好科鲁尔二期、45万吨/年丙烷脱氢、5万吨/年MMA、2×10万吨级码头项目建设工作,积极推进12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工程项目,打造集群式高质量发展产业群,全力推动万达实现持续稳健运营,为奋力开创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三楼,中国万达集团天弘化学公司与霍尼韦尔UOP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随后,来宾人员实地参观了万达石化研究院和万达集团临港石化产业园。万达石化研究院的成立是中国万达集团从源头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对推动石化产业技术创新纵深发展,加速公司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高效发展,持续完善公司“港口物流石化橡胶一体化”产业链条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次揭牌仪式,既是万达集团科研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新起点,也是一次强强联合、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之旅。霍尼韦尔UOP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型公司、国际领先的供应商和授权商,隶属于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是炼油、石化和天然气加工行业的翘楚,致力于提供加工技术、催化剂、加工设备和咨询服务。本次万达石化研究院与 UOP、中国石油大学共建东营港创新孵化基地,将UOP国际领先的新技术和石油大学多年的研发成果实现商业化,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和市场策略等重要领域展开广泛合作,必将成为破解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必将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据悉,研究院下设产业政策与咨讯研究院、产业规划研究所、工程技术中心3个研究部门,拥有博士、硕士等各类科研人才100余人,下设产品研发实验室、质量检测中心和5个中试车间,其中包括炼油及新材料CNAS认证实验室、碳四新技术CNAS认证实验室、精细化工市级重点实验室,试验设备达400余台(套),涉及石油炼化、碳三碳四深加工、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领域。万达石化研究院成立后,将以石油炼化技术创新升级和行业政策研究为主,注重炼化一体化,兼顾重大科研技术项目成果的中试、实验推广服务,并与万达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等研究平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进一步壮大公司创新研发实力,打造科技创新源头竞争新动力。当前,万达集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四个国家级实验室,拥有各类专利320项,十大系列产品在我国主持制定、参与起草工艺技术标准和检测标准,十余个项目分别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并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拥有中国名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20多个省级以上名优品牌,名牌总数位居全省民营企业前十位。本次万达石化研究院的成立,也将与万达集团科研创新平台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进一步壮大公司创新研发实力,打造科技创新源头竞争新动力。下一步,万达石化研究院将紧紧围绕“建设国内一流石油化工研究院”的战略目标,按照“自主创新、引进吸收、重点突破、服务企业”的指导方针,加快推动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延伸,努力成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和管理创新的示范样板,在助力集团公司高质量健康发展的同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4月15日,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高区重大特色载体项目在东营青岛农业大学盐碱地高效农业技术产业研究院(东营研究院)取得实质进展。动物科技学院(草业学院)院长王增裕教授、科技处副处长赵龙刚一行前往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高区),就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高区重大特色载体项目育种平台建设与农高区进行了工作对接,为项目具体落地实施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性共识。据了解,此项目建设资金近1000万元,是青岛农业大学校外区域性研究院启动建设以来获得的首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实现了学校汇集社会资源,服务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以及学校双高建设的历史性新突破。学校东营研究院作为牵头单位,完成了重大育种平台建设项目申报和论证,后续将进一步实施耐盐作物智能精准育种加速器建设、种质资源圃建设及试验基地绿化工程等。为做好育种平台建设项目,研究院将在试验基地整体提升、水肥一体化建设、专家科研团队架构及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方面进行积极有效推进。重大育种平台建设项目将创建国内首个耐盐碱作物智能精准育种技术平台,构建种质资源、精准育种、作物组培、表型分析、智能物联等五大育种模块,聚焦耐盐碱主粮、中草药、牧草和果蔬等优势特色物种,应用高通量表型组学和复杂基因组学等,解析复杂性状遗传机制与调控元件,结合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实现耐盐碱植物的从头驯化、快速繁育和产业示范,进而解决我国种业现存的育种核心技术原创不足、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全力推进“生物技术+信息化”新一轮盐碱地种业科技革命。
我国在稀土研究领域传来利好消息。仪式现场 大众网 图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查询发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官网8月9日刊文《签约揭牌!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落户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披露:8月9日,“稀土催化研究院签约暨揭牌仪式”在蓝海御华饭店成功举行。消息透露,活动第一阶段由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志远主持。东营市委书记李宽端,“稀土催化研究院”发起单位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先后分别致辞。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凌文出席仪式并先后分别讲话。活动第二阶段由东营市副市长李俊峰主持。中国稀土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催化材料分会副会长、秘书长,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沈美庆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常淮诚签署了“稀土催化研究院”落地协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杨文浩为“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催化材料分会”授牌。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占恒为“中国稀土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授牌。凌文副省长与干勇院士共同为“稀土催化研究院”揭牌。活动现场,共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屠海令,中国工程院院士、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黄小卫,天津大学、中国稀土学会、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有关领导和专家,“稀土催化研究院”各发起单位负责人及代表,省政府有关领导,东营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及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有关班子成员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等100余人出席签约揭牌仪式。对于备受关注的“稀土催化研究院”,这则官方消息也有详细介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官网披露,“稀土催化研究院”是在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下,由天津大学牵头、联合行业内主要领军企业筹建成立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旨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国家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项目,构建学术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新型研发创新体系,解决稀土催化材料技术在行业应用中的“卡脖子”问题,打破国外的专利垄断和技术封锁,占领未来产业技术制高点,为实施科技强国战略做支撑。研究院将在移动源尾气净化、固定源废气治理、新能源催化等方面重点布局,实行国家+行业+企业的运营模式。作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的核心科技创新和“双招双引”平台,研究院将面向国际稀土催化研究前沿,引进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与团队,建设成为在稀土催化技术领域具有国际创新引领地位的研究机构,扶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稀土催化剂关键材料企业,培育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稀土催化产业群;同时,助力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有效推动园区新材料产业协同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为打造千亿级产业聚集区提供系统化的技术体系服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述官方消息明确指出,“稀土催化研究院”将“解决稀土催化材料技术在行业应用中的‘卡脖子’问题,打破国外的专利垄断和技术封锁”。公开资料显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2月,2010年3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铜及铜材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全国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全国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区,山东省科学发展示范园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正在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官网8月8日也刊文透露: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其特性决定了它的重要用途得以充分体现,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在稀土资源、稀土冶炼分离、稀土功能材料等方面,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所形成的优势,要保持定力、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做好行业自己的事情,坚决支持国家针对美方加征输美中国产品关税所采取的积极应对和反制措施,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坚决维护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稀土行业企业要深刻认识出口稀土产品的特殊性,科学把握对外贸易中的主动性,有效防范风险、减少损失,美国加征关税的成本应由美国市场和消费者承担。要积极参与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宗旨的“一带一路”建设,调整结构、扩大开放,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坚定依靠科技创新,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服务内需,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维护我国稀土在全球的战略地位。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我们要团结奋斗、不懈努力、积极应对,努力实现我国稀土行业、产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东营网讯 8月9日上午,稀土催化研究院签约成立仪式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催化材料分会、中国稀土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同时授牌。副省长凌文,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市委书记李宽端出席仪式并致辞。凌文与干勇共同为稀土催化研究院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屠海令,中国工程院院士、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黄小卫等出席,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志远主持。凌文在讲话中代表省政府对项目的签约落地表示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对山东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新材料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十强”产业之一重点打造。稀土催化研究院落户东营,是学术、科技和产业的强强联合,必将有力推动国内稀土催化材料行业的发展,有力带动山东新材料产业的转型,为东营乃至山东区域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支撑。山东省将按照“工作落实年”要求,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坚决落实相关政策,全力为稀土催化研究院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干勇在致辞中代表研究院筹备组对东营市委、市政府及有关单位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他说,当前全球新材料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不断深化,为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对新材料质量性能、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稀土催化研究院的成立恰逢其时,相信经各方的共同努力,研究院一定能够生根、开花、结果,为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李家俊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研究院筹备工作和天津大学有关情况。他说,天津大学在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方面实力雄厚,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作为研究院的牵头发起单位,学校将为研究院未来运营和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努力在发挥学校科研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走出一条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子。李宽端在致辞时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出席活动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新材料产业是东营着力培育的特色产业之一,稀土催化研究院落户东营,必将为东营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提供强大的创新引擎。我们热切期待有更多的科研成果在东营落地,有更多的新材料产业人才来东营创业,助推我市稀土催化产业发展,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重大作用。东营市将调动各方资源,全力支持研究院的建设发展,扎实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中国稀土学会、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有关领导和专家,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稀土催化研究院各发起单位负责人及代表,市直有关部门和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同志参加活动。(记者:文/葛铸聪 图/于中平)
01:083月16日上午,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推动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东营市举行了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研发基地启用与稀土催化产业园开园典礼,标志着这个稀土催化领域的国家级研究院迈入了新的篇章。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于2019年8月落户东营,是国内唯一一家稀土催化领域国家级研究机构。此次启用的研发基地是研究院建设的研发与产业孵化基地,主要建设催化材料研发、催化材料表征、催化材料中试、催化器匹配标定等四大研发平台。据悉,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以“做大做强中国稀土催化产业、保障汽车产业链安全”为目标,将结合国家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项目,在机动车尾气净化等方面重点布局,构建学术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新型研发创新体系,解决稀土催化材料技术在行业应用中的“卡脖子”问题,打破国外专利垄断和技术封锁,为实施科技强国战略做支撑。仪式现场,项目的参与者,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院士格外欣慰,一连用了三个见证来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2019年,我见证了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成功落户东营;短短三个多月后,又见证了研究院研发基地开工奠基;今天,我再次见证了研究院研发基地启用与稀土催化产业园开园!一年半的时间里,研究院从无到有,体现了东营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研究院选择东营是有远见的。”记者了解到,研究院建成启用后,与潍柴、贵研、威孚、国瓷等股东单位对气体机后处理催化剂贵金属减量难题进行联合攻关,已经取得重大突破。而随着国瓷、贵研等一系列项目的落地,稀土催化产业园也逐渐成型,产业链上下游融通不够、科技链和产业链融合不够的问题也逐渐得到解决。“这些都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和安全稳定提供了保障,将有力推动我国自主汽车催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干勇表示。预计3-5年内,稀土催化产业园将建设成为“小而精、小而强”高质量发展的专业化产业园区,实现年产值300亿元、利税36亿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稀土催化产业集群。近年来,东营抢抓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等重大机遇,在“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的目标定位中,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将新材料产业作为全市“5+2+2”产业中的五大优势产业之一聚力发展,通过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组建产业发展智库、成立工作专班等,全力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壮大。目前,全市主要开发区、产业园均有新材料产业的身影。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功能陶瓷材料、铜基新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等五大领域,已聚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余家,剑指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河口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围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风力发电装备的配材合力突破;垦利经济开发区则以石大胜华、石大富华、东材科技等为龙头,打造国内首屈一指的碳酸酯行业及锂电基础材料生产基地,为电解液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东营市工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份,东营市统计的47家新材料企业营业收入达221亿元,同比增长14.8%,实现利润总额35.5亿元,同比增长122.5%,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贾瑞君 李广寅 通讯员 李永杰 报道)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园园 通讯员 徐丽 文炤 朱成红11月14日上午,东营黄河三角洲果树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垦利区胜坨镇举行。据悉,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具有发展经济林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东营市果树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效益稳步提升,培育出了一大批高效果品生产基地和林业龙头企业,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与此同时,这一区域果树产业发展也存在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研发能力也比较薄弱等现实情况,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比较效益差等问题,产业发展受到较大制约。在这种背景下,为推动黄河三角洲地区果树产业发展,成立东营黄河三角洲果树产业技术研究院。在14日东营黄河三角洲果树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上,省自然资源厅经济林站站长公庆党、省农业农村厅果茶站站长王志刚共同为研究院揭牌。东营黄河三角洲果树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批准设立的新型民办非企业单位,设有资源研究室、种业研究室、果树栽培研究室、技术创新研究室、贮藏与加工研究室、合作与服务研究室等6个研究部门,以“立足果业、面向农村、服务产业”为理念、以“质量优先、内涵发展”为原则,致力于探索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产业发展新模式,以期推动我省黄河三角洲地区果树产业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发展。另据介绍,东营黄河三角洲果树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揭牌成立,也是打造垦利抗盐碱果树科研体系的重要一环,在为全产业链建设和完善提供科技支撑以及促进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揭牌仪式结束后,还举行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现代果树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专家现场为黄河三角洲果树产业发展支招。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马新怡 通讯员 王亮 东营报道12月15日,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东营分院揭牌暨启动仪式举行。东营区委常委、副区长刘明君,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赵新伟,西安三环科技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管研院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尹成先,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科技管理部经理冯斌等出席仪式,东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银鹏主持仪式并签约。据了解,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直属科研机构,历史悠久、科研力量雄厚,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突出贡献专家等各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石油管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高水平研发平台,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中国石油集团、中国石油股份重大专项、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等重大科研任务,是中国国内石油行业在石油管工程技术领域唯一集“科学研究、质量监督、工程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中心与核心科研机构。仪式上,双方签订《东营高新区、中石油管研院共建管研院东营分院的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约定在高新区共同设立“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东营分院”,承揽山东、京津等地区石油专用管制造、油气采输及炼化相关业务;依托管研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石油管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立石油石化装备腐蚀与防护工程实验室,拥有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全部资质,为高新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为东营分院提供技术支撑;在高新区设立专业技术实践基地,组建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山东省专家服务基地等实践平台,引导高层次人才开展学术交流。据悉,协议的签订,将有效发挥管研院成果、技术优势和东营高新区石油装备企业聚集优势,推动双方在新材料、新工艺、检测标准方面加大合作力度,进一步促进科研协同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带动东营、辐射周边的强大推力。下一步,双方以共建东营分院为契机,进一步加深交流合作,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实现互利共赢。
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不可再生资源。而稀土技术是核心引擎,是扭住改革创新的战略基点,要想掌握新材料产业的主动权,就必须有效利用稀土技术“催动”新材料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我市将新材料产业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布局发展的支柱产业,将其列入“5+2+2”产业体系进行重点培育,把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实施科教改革攻坚行动的重点。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在东营的蓬勃发展,让这座石油之城又承担起了推动我国稀土催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历史使命!凝聚四方合力,开创“大学+行业龙头+学术团队+政府”的新型运营模式“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是国内稀土催化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是在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下,由天津大学牵头,联合有研稀土、山东国瓷、云贵集团、威孚高科、潍柴动力等8家行业领军企业和顶尖团队共同出资建设的市场化研究机构。”天津大学教授、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院长沈美庆在全市“改革攻坚、狠抓落实”大竞赛、大比武表彰奖励大会上说道。从研究院的前期洽谈工作到现今落地建设,市委、市政府和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高度重视,在手续办理、设备购置、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了全力支持。研究院凝聚高校、龙头企业、学术团队、政府四方合力,开创独具特色的新型运营模式。谈起与其他科研机构的区别时,沈美庆说:“不同于其他研究院,我们只选取每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作为股东加入,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同时,还融合产业链的上下游,力争让企业从国内第一变成国际第一。我们还立足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顶层设计指向,采取了‘国家+行业+企业’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自上而下’组建机构,单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就独具特色!”攻坚核心科技,助力“以院带园”产业协同发展新势头“近期,我们致力攻坚研发‘天然气发动机后处理装置’,这个课题对于扩展稀土催化及应用的市场份额和技术平台服务范围具有重要作用。”沈美庆说。此外,研究院正在积极谋划总投资33亿元、年产值160亿元的7个产业链项目,建设稀土催化材料产业园,实现“以院带园”——“研究院+中试基地+产业园区”的产业协同发展。“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稀土功能材料工业坊是研究院的实验基地,更是稀土催化材料产业园内的重点项目。”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工作人员杜亚雷表示,工业坊包含了科研楼及科研服务楼等功能性场所,后期还将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成果孵化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化工厂。目前,该项目科研楼和发动机试验车间已完成主体框架施工,正在进行内外装饰施工,科研服务楼已完成一层框架施工,正在进行二层框架施工,预计今年10月份,完成全部施工和关键研发设备的安装、调试,初步投入运行。招引高端人才,推动“才为我用”新理念优化生态发展环境据了解,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在人才引进方面,组建了由沈美庆担任院长、归国博士翟燕萍和王军教授担任副院长的专家管理团队,同时聘用了多名博士、硕士,985、211高校毕业生组建研发和行政团队,下一步他们还将与天津大学共建实训基地,进一步扩展人才引进渠道。研究院作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双招双引”平台,面向国际稀土催化研究前沿,充分发挥其高端人才集聚作用,不断引进具有世界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与团队加入,将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稀土催化关键材料企业,带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稀土催化产业集群,建设国内一流的稀土催化产业技术转化示范基地,持续有效推动东营新材料产业协同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为打造千亿级产业聚集区提供强大人才支持,有力促进东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记者 贾重霄
大众报业·鲁中晨报 记者 王晓星 东营报道[东营开发区 落实在一线]“要做冲在一线、干在一线的实干者。”近日,鲁中晨报开设“东营开发区 落实在一线”栏目,让我们一起跟随记者的脚步,来到东营空港产业园,来到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线企业中,共同感受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脉动。走进东营空港产业园(一)矢志科研脚踏实地、坚守初心筑梦空天在东营,有这么一家研究院,他们默默无闻,甘于奉献,承担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要课题。以最低调的姿态,研制最高调的产品,它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营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营研究院,于2017年5月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依托北航国家空管新航行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在东营空港产业园建设航空导航与飞行校验测试基地,具体实施基于北斗的无人机飞行校验系统、地基增强系统、海基增强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干扰测试检测平台等多个子项目,同时参与多项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据悉,2019年6月、12月及2020年9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营研究院先后实施了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国产新型飞行校验系统第一阶段概念验证飞行、第二阶段技术验证科目试飞及相关项目测试,探索无人机在飞行校验领域的最佳应用模式,填补了国内外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为开发基于无人飞行平台的各类飞行校验设备和解决方案奠定了重要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营研究院是国内最早开始无人机飞行校验系统核心技术的研究单位,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通过民航局无人机校验飞行特定运行风险评估的项目单位,目前该项技术已经从技术研发阶段转向示范验证阶段。“目前无人机飞行校验系统已完成我国民航主用导航设备的校验试飞,实现常规科目全覆盖,数据结果也较为理想,下一步将积累经验和技术,为我国民航探索无人机飞行校验运行方案提供全面技术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营研究院院长史晓峰告诉记者。据了解,东营市于2020年10月成功获批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以无人机飞行校验+北斗无人空基测试为主的综合应用拓展试验区。地基增强系统(GBAS),是卫星导航在民航领域的典型应用系统,主要用于对安全和性能要求最高的精密进近着陆飞行阶段。配置了相应机载设备的飞机可接收北斗GBAS信号,能达到与GPS GBAS系统同等的CATI类精密进近着陆性能。“装载了地基增强系统(GBAS),可以充分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升飞行安全,在设备安装和维护上相比传统仪表着陆系统也更加便捷。”院长史晓峰自豪地说道,“东营胜利机场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之后,国内第三个安装地基增强系统的机场、也是国内首个拥有支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机场。”“当初选择东营胜利机场作为试验基地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原因——视线好、净空条件好、海陆交汇,由东营测试基地提供的北斗测试数据,为支持中国北斗标准列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序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标志着中国北斗走向国际。”目前,研究院已形成“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并重共举”的良好局面。科研项目方面,实现了北斗增强和飞行校验两翼齐飞,科研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国产大飞机北斗首飞、大兴国际机场飞行校验等重大任务;核心技术人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2)、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3),并被授予“黄河三角洲学者”的称号,体系化培养技术骨干的模式已初见成效。2021年初国家相继发布《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和“全面深化空管体制改革”。“十四五”期间,研究将与地方院校积极开展航空方面的合作,培育技术工人和技术人才,推动航空产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