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进展!新建天津至潍坊(烟台)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8月14日至17日,国家铁路集团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在天津组织召开了新建天津至潍坊(烟台)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最终形成可研审查意见。意见修改完善后将上报国家铁路集团研究,通过后将报国家发改委批复。本次评审会主要研究确定新建天津至潍坊(烟台)铁路的技术标准、线路站位、站场规模、综合开发用地规模等具体问题,经过设计单位汇报、分组讨论、专家内部讨论等环节,最终国家铁路集团工程设计鉴定中心评审专家形成可研审查意见。参加会议的有国家铁路集团、中国铁路北京局、中国铁路济南局相关部门,天津、河北、山东省直相关部门及沿线各地市有关部门。新建天津至潍坊(烟台)铁路都经过哪些地方?进展如何?赶快来看看↓↓线路推荐走向和方案根据可行性研究相关内容,线路在山东将经过滨州、东营、潍坊、青岛、烟台5市,设置无棣东、滨州、东营等共14个站。线路起自天津滨海西站,途经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沧州市,山东滨州市、东营市、潍坊市、青岛市、烟台市,终至烟台南站,正线长度638.9公里,全线拟设车站20座。建设等级为高速铁路,双线,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其中,天津至潍坊段线路起自天津滨海西站,终至济青高铁潍坊北站,正线全长365.372公里,其中利用京津城际延伸线5.115km。设站11座:滨海西、塘沽、滨海、滨海南、渤海新区(黄骅)、海兴西、无棣东、滨州、东营、寿光北、潍坊北。潍坊至烟台段线路起自京沪二通道寿光北站,终至烟台南站,正线全长273.525公里,设站9座:潍坊滨海、土山、莱州、招远、龙口市、蓬莱市、大季家、福山南、烟台南。相关联络线工程天津枢纽:津秦联络线、津滨联络线、京滨曹妃甸联络线、津雄城际铁路及其联络线、滨海西动车所走行线;黄骅枢纽:石沧联络线(即西北联络线);滨州枢纽:济滨联络线、滨淄联络线;潍坊枢纽:济青联络线、潍烟联络线;烟台枢纽:青烟直通线烟台站联络线、青荣城际铁路青岛联络线、烟台南站上行疏解线、烟台南动车所走行线。相关同步实施工程大莱龙铁路二线同步实施工程;龙烟铁路二线同步实施工程;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同步实施工程及潍坊方向联络线。来源:综合大众网、中国山东网、潍坊大众网、齐鲁壹点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编辑 张蕾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2月7日讯 12月2日至3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邀请专家在济南召开《东营至青州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议,山东省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小清河复航工程专班、东营市交通运输局、东营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潍坊市交通运输局、潍坊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广饶县交通运输局、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东青公路有限公司等部门和单位代表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听取了《工可报告》编制单位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的汇报及沿线有关部门、单位意见,认真审阅了《工可报告》,认为《工可报告》资料翔实、内容齐全,研究深度基本达到交通运输部《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要求。审查认为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会议形成专家意见,并获得一致通过。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0日讯 4月9日,东营市行政审批局通过市政务服务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向东营市胜利第四十六中学教学楼铝合金窗户更换及地面铺装工程核发东营市首张“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电子证明,标志着东营市项目立项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批、限时办结、网上校验、系统共享”的全程电子化审批。这也是山东省核发首份立项批复电子证明。4月9日,东营市行政审批局印发《关于试行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全程电子化的通知》,从4月20日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全面试行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全程电子化工作。申请人登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申请办理“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或“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按要求上传真实有效并加盖公章的申报材料电子文件(彩色),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有效性作出承诺,经审查符合要求后,行政审批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网上审批,在系统内核发“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或“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批复”电子证明,作为办理项目立项的依据在系统内共享。闪电新闻记者 张洁 东营报道
00:22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4日讯 今年是改革攻坚年,东营市把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改革列为十大改革攻坚之首,坚持问题导向攻坚突破,坚持补短板补漏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防线。按照规划,今年将开工建设市传染病医院、市中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在中医院建设项目拆迁现场,工作专班的工作人员正与技术人员一道,进行现场设计。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延德向记者介绍:“目前,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评价等行政性审批和地上建筑物拆迁工作,正在压茬推进规划、建筑方案的初步设计和土地划拨手续办理等工作,力争三个医院早日开工建设、尽早投入使用。”东营市传染病医院、市中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是我市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3亿元,在胜利医院基础上,统筹整合油地医疗资源,按三级医疗机构标准规划建设。东营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王延德向记者介绍:“三个医院总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设计床位1650。建成后,将补齐咱们市无市级中医、精神、传染医疗机构的短板,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传染病防治、疫情处置能力和区域中医规模。”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东营市不断提升医疗卫生信息化水平。今年年初,依托现有信息化资源建设的东营互联网国医堂上线,上线中医师270人,共享中药房等新功能也逐步推进实施。东营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科正科级干部伊鸿鹏告诉记者:“建设共享中药房后,有一个地方统一借药,就能把好质量关了,种类也有保证。每个县区打算建一处共享中药房,建在县级中医院或综合医院里边。”在不断完善功能,补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短板的同时,东营市下大气力抓好一系列医改政策落地实施。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进医联体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东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宋勇告诉记者:“坚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重点充实市县两级疾控中心监测力量,提高监测能力;加快建立与重大疾病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落实县聘乡用、乡聘村用政策;发挥“互联网+”作用,实现疫情信息与健康大数据协同应用,全力以赴推进改革攻坚任务落地见效,提高全市卫生应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闪电新闻记者 陈海涛 东营台 马岩 李宇 东营报道【来源:闪电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当前,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因子,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进入新时代,东营市确立了“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的目标定位。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定位,推动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成为重要一环。近年来,东营市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事关全局发展的战略位置进行谋划部署,从企业、群众的需求出发,以“把经济管理权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把社会管理权放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为目标,聚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极大激发了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政务服务更便民:深化流程再造,破解痛点难点堵点,打通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今年4月初,东营市胜利第四十六中学教学楼铝合金窗户更换及地面铺装工程负责人李泮林使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1个工作日后,他收到了一份立项电子证明。这份由市行政审批局核发的电子证明,是东营市首张“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电子证明,也是全省核发的首份立项批复电子证明。该证明的核发,标志着东营市项目立项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批、限时办结、网上校验、系统共享”的全程电子化审批。“线上申领项目立项电子证明,不用一趟趟往大厅跑,省时又省力,为我们加快项目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能够迅速开工建设,李泮林打心眼里感到高兴。而这也得益于东营市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实施的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把经济管理权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把社会管理权放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瞄准这一目标,去年以来,东营市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刀刃向内的勇气,系统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营商环境。推进“市县同权”改革,服务更高效。市级270项行政许可事项,除涉及保密等事项外,覆盖所有县区、开发区,做到了“应放尽放”。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实施“非工作时间政务服务”、建设24小时自助服务区,45项高频民生事项服务可在非工作时间办理,982项事项可自助办理、查询、打印证照。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建成166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各类便民服务事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精简审批流程,办事更便捷。在全省率先推出“政府免单”服务,企业开办实现1个工作日内办结,与济南等省会经济圈城市实现企业开办7市“全域通办”。推行“政银合作”模式,15家银行32个银行网点可开展代办服务,就近可办。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六简审批”,实现施工许可审批全程电子化;审批时间控制在90个工作日内,分别比国家和省缩短30个、10个工作日。借鉴创新“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全市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不超过20个工作日,列入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样本城市。推进“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链办理”,效能再提升。市县乡三级基本实现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成效显著。公布“一件事·一链办理”事项119项,在20个行业试点“证照联办”、“一证准营”,平均压减许可环节、申报材料和审批时限70%以上。市级自建系统全部对接政务服务平台,依申请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95%,政务服务网对所有村(社区)实现全覆盖;开通政务服务e平台“东营掌上通”,接入全省统一移动政务服务总入口,实现3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理”,真正“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随着一项项实实在在的创新举措落地,东营市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群众办事更加省心省时。目前,东营市正按照“放权、精简、集成、共享”总要求,全力推进流程再造改革攻坚,最大限度削减层级、减少环节、精简手续,加快打造更加优质高效的亲企便民政务服务体系。服务企业更高效:“有求必应、无需不扰”,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当好“店小二”,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今年6月底,东营德州路西延暨东津黄河大桥工程项目的工作人员带着准备好的材料来到市行政审批局,不到半天时间,就完成了项目立项手续的办理。过去,类似这样的市级核准项目,企业需要自己把材料提交到市局,再从网上申报,最后由市局进行审批,经常需要来回跑多次。今年,东营市通过实行“企业投资一件事”全流程办理,建立了“一个代办项目、一套服务手册、一个最优流程、一个推进团队”的工作模式,主动问需服务,无偿全程代办。项目方只需要跑一趟就能把手续办利索。“项目法定核准期限是7个工作日,真没想到这么快就完成了立项,这中间利津县行政审批局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帮助。”中铁东津利津大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孝军感慨道。原来,在项目确定后,利津县行政审批局主动跑上去,与建设单位建立沟通对接,详细了解项目进展情况,派专人全程协助企业审批手续申报,让企业享受到了项目审批新政带来的实惠。如今,从企业注册、变更、注销到项目立项、施工、竣工……东营市逐步建立起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全方位支持、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更多企业、项目落户东营创造了良好环境。在服务企业过程中,东营市坚持“有求必应、无需不扰”的原则,组织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实施帮办(代办)服务建立“一对一”政务服务员和行政审批事项帮办代办制度,实施常态化跟踪服务,对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响应;推行“店小二+专业式”服务机制,对企业办理特定领域相关审批手续提供全程代办、无偿代办,做到“企业别跑我来跑、我为企业代跑”。面对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东营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政府解决企业难题直通车制度,搭建“1+2+3”服务组织体系,实行政企直通、问题直报、领导督办,“零距离”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成立“送政策上门精准对接”服务民营企业活动工作专班,开展“百名局长服务百家企业”活动,“一对一”上门送政策、送服务。组织开展多样化的银企对接活动,推进实施“银行行长进百企”活动,为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支持。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东营市先后制定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51条、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15条、稳就业22条、促进外贸稳定增长13条、支持外贸企业发展10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共渡难关。组织243支企业复工服务队、746名驻企联络员、17支稳外贸稳外资企业服务队,“一企一策”对接服务,点对点纾困解难。推行金融辅导员制度,组建81支辅导队,为1049家企业上门“量身定制”融资服务,第一时间、最大限度满足企业资金需求。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家。在为企业服务的同时,东营市还全方位支持企业家拓视野、提素质、上水平,在全社会营造尊崇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浓厚氛围,为企业家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环境。措施保障更有力:创新制度供给,加大政策集成,为优化营商环境释放红利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改善硬环境,更要在软环境建设上有新突破,更好发挥制度的支撑、保障、激励作用。《东营市政务服务管理办法》《东营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全流程监管办法》《中共东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关于严格依法办事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意见》《东营市政务服务“一件事·一链办理”实施方案》《东营市政务服务并联审批办法(试行)》……近年来,一个个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密集出台,为东营市推进流程再造,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政策依据。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聚焦项目建设,东营市实行重大决策研究论证制度,对重大事项决策实行“由上而下”的顶格协调,改变了过去自下而上层层传递的模式。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建立重大项目滚动督查、并联审批和“要素跟着项目走”等机制,实行每月经济运行分析联席会议和会商制度,落实重点项目市级领导包靠和“3+N”重大项目会商机制,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聚焦人才发展,东营市制定出台《东营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激励政策》《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引才用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筹备组建东营人才发展集团,为人才提供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创新创业服务。打造“1+3”线上人才服务体系,实现重点人才服务事项“全程网办”。不断深化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积极拓展人才创新创业融资新渠道,持续推进招才引智,打造创新创业人才“新高地”。平台是发展的有效载体。聚焦平台建设,东营市制定了关于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基本完成。实施创新企业提质扩量行动,建立完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息库。出台技术创新中心管理办法、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规范创新平台建设管理。出台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此外,东营市还聚焦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出台措施办法,强化政策法律宣传,推进政务服务法治化,依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东营市将按照全国领先、对标国际化的一流标准,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更加活跃,让市场活力充分迸发,为东营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记者 张利波)
打造山东省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大力实施改革攻坚,积极进行流程再造,山东东营必须干在实处、跑在前列。100个高频民生服务事项掌上办理、企业开办时间压减到1个工作日内、实施“非工作时间政务服务”、建立重大决策研究论证机制……今年以来,东营市坚决贯彻落实山东省“重点工作攻坚年”部署要求,聚焦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制度、科教、财税金融、资源环境、企业改革、开放倒逼、优化法治环境、市域社会治理等领域,按下了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流程再造的“提速键”,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刀刃向内的勇气,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从企业、群众的需求出发,打破壁垒,冲破框框,精简层级,提高效率,优化服务,大大提高了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营造出良好的营商环境,极大激发了东营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服务群众,简单便捷是方向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就是要让群众办事少跑腿,简单便捷是标准和方向。以往,东营市民看病,需要带上所去医院的就诊卡或病历本、个人社保卡,想要加快看病速度,有时还要多带上几个家人朋友,帮着排队挂号、缴费、拿药。不管大病小症,总得花费大半天时间。而今,东营市民看病只需要拿出手机,微信关注健康东营公众号,就能挂号预约,看完医生再使用社保卡账户缴费拿药,再不用拿着就医卡、病历本、社保卡来来回回排队等待了。市民看病方便快捷的现实,映射的是东营市加大公共卫生领域改革攻坚力度,加大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集中攻坚居民健康卡、社保卡不能互通“堵点”的创新努力。为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快捷,东营市今年在公共服务领域流程再造上下了“绣花”功夫。为推动基层服务“就近办”和“随时办”,东营市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建成166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各类便民服务事项。针对办事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下班时间没处办”的问题,东营市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实施“非工作时间政务服务”、 建设24小时自助服务区,群众可在节假日、双休日和工作日午休时间办理社保、公积金等45项高频民生事项服务,也可以就982项事项,到服务区自助办理、查询,进行证照打印。东营市还积极利用“互联网+”,在全省首先开通政务服务e平台“东营掌上通”,使事关出生、教育、就业创业、婚育、医疗健康、旅游出行、养老助老、丧葬服务的100个高频民生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完事。东营市还着力打通了70多个政府部门数据壁垒,将43个省市自建系统纳入“一网通办”,开展“全程网办”政务服务,推动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确认等市县两级“10+1”类42150项事项全部上网运行,推出了第一批48项“秒批、秒办”事项,使申请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95%。环境打造,企业成了评分人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推动更多企业、项目落地生根,享受到更多优质便捷的政务服务,始终是推动改革攻坚、流程再造的使命。今年4月初,东营市胜利第四十六中学教学楼铝合金窗户更换及地面铺装工程负责人李泮林使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1个工作日后,他收到了一份立项电子证明。这份由东营市行政审批局核发的“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电子证明,是东营市首张“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电子证明,也是山东省核发的首份立项批复电子证明。这张电子证明的核发,标志着东营市项目立项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批、限时办结、网上校验、系统共享”的全程电子化审批。“线上申领项目立项电子证明省去了我们准备纸质材料、办事人员跑审批等环节,省去了我们拿着一张证明跑多个窗口的麻烦,省时又省力,为我们企业及时复工复产、加快项目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能够迅速开工建设,李泮林打心眼里对这样的改革创新表示欢迎。将企业开办时间压减到了1个工作日内,推出“政府免单”服务,促进企业开办“零成本”; 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六简审批”,审批事项精简到63个,审批时间控制在90个工作日内,分别比国家和省缩短30个、10个工作日;借鉴创新“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不超过20个工作日;按照“依法放权、应放尽放、放无可放”的原则,采取直接下放、委托下放、窗口前移等方式,下放165个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在东营区、垦利区、东营开发区大厅办理,中心城区率先实现“同权审批”……东营市以“放、减、通、优”为重点,推进“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系统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为改革攻坚行动打下坚实基础,为好企业、好项目选择东营、落户东营创造最优环境。政务服务,提速路上一直跑过去,办退休手续是个力气活,得连续多日 “跑手续”。从今年开始,东营市退休人员办退休手续,只需要到政务服务大厅,填一张表,十多分钟就能办完退休手续。这样的便捷和高效得益于东营市在山东省率先启动的退休“一件事”改革。今年以来,东营市通过资源整合、流程再造、系统集成,将与企业职工退休关联的上下游25个事项(灵活就业人员26个事项)集成为“一件事”,实现了“一窗办理”“一次办结”。东营市聚焦“提速增效”,大力推进政府机关运行流程再造,最大限度削减层级、减少环节、压缩时限,实现了决策提速、工作提速、落实提速。为加快东营项目建设、落地,东营市实行重大决策研究论证制度,对重大事项决策实行“由上而下”的顶格协调,一项工作由谁决策,这项工作就由谁来召集、安排、论证,一抓到底,改变了过去自下而上层层传递的模式。为把“路线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东营市建立最快协调推进机制,实行“3+N”重点项目会商机制(“3”是市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市领导;“N”是重大项目和复杂问题涉及部门)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1+N”例会制度(即,分管副市长+N个城市建设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例会),领导牵头研究解决困难问题,加快推进工作开展。市级层面成立32个专班,对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的重点工作,明确市级牵头领导,制定行动实施方案,全力抓落地见效。为解决好“层层落实,而不是层层督查落实”的问题,东营市建立完善“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平台,赋予乡镇(街道)对需县级职能部门解决事项的协调权,解决有些工作“看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问题。推动部门内部职责扁平化、部门之间流程协同化,完善部门协调配合联动机制,实现跨部门事项一次性办结率达到70%以上,部门间征求意见时长压减至1个工作日,文件会签时长压减至3个工作日以内。……破痛点、疏堵点、消盲点,在改革攻坚、流程再造的道路上,东营市正以舍我其谁、冲锋在前的勇气和担当,不断推动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实、力度再加大,努力跑好流程再造“马拉松”。
100个高频民生服务事项掌上办理、企业开办时间压减到1个工作日内、实施“非工作时间政务服务”、建立重大决策研究论证机制……打造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大力实施改革攻坚,积极实行流程再造,山东东营干在实处、跑在前列。今年以来,东营市坚决贯彻落实山东省“重点工作攻坚年”部署要求,聚焦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制度、科教、财税金融、资源环境、企业改革、开放倒逼、优化法治环境、市域社会治理等领域,按下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流程再造“提速键”。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就是要让群众办事少跑腿,简单便捷是标准和方向。如今,东营市民看病只需要拿出手机,微信关注健康东营公众号,就能预约挂号,看完医生再使用社保卡账户缴费拿药。市民看病方便快捷,反映出东营市加大公共卫生领域的改革攻坚力度,加大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集中攻坚居民健康卡、社保卡不能互通“堵点”的创新努力。为让群众办事更方便快捷,东营市今年在公共服务领域流程再造上下“绣花”功夫。为推动基层服务“就近办”和“随时办”,东营市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建成166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各类便民服务事项。同时,东营市积极利用“互联网+”,在全省率先开通政务服务e平台“东营掌上通”,使100个高频民生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事。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推动更多企业、项目落地生根,享受到更多优质便捷的政务服务。4月初,东营市胜利第四十六中学教学楼铝合金窗户更换及地面铺装工程负责人李泮林使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网上申报,1个工作日后,他收到了一份立项电子证明。这份由东营市行政审批局核发的“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电子证明,是东营市首张“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电子证明,也是山东省核发的首份立项批复电子证明。这张电子证明的核发,标志着东营市项目立项实现了“网上申请、网上审批、限时办结、网上校验、系统共享”全程电子化审批。“线上申领项目立项电子证明省去了我们准备纸质材料、办事人员跑审批等环节,省时又省力,为我们企业及时复工复产、加快项目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李泮林说。东营市以“放、减、通、优”为重点,推进“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系统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为改革攻坚打下坚实基础,为好企业、好项目选择东营、落户东营创造了最优环境。(经济日报 记者 管 斌 通讯员 郑代玉)【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东营攻坚流程再造,多领域打响“第一枪”◆项目立项全程电子化审批 ◆率先启动退休“一件事”改革4月20日开始,东营全面试行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全程电子化工作。此前在4月9日,东营市胜利第四十六中学教学楼铝合金窗户更换及地面铺装工程负责人李泮林收到了一份不同寻常的证明,这份由东营市行政审批局核发的“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电子证明,是东营市首张“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电子证明,也是全省核发的首份立项批复电子证明。这张电子证明的核发,也标志着东营市项目立项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批、限时办结、网上校验、系统共享”的全程电子化审批。“窗口工作人员推荐我使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通过这个系统,1个工作日就核发了立项电子证明,省去了我往返大厅跑腿和窗口排队的时间。”李泮林说,立项电子证明已实现系统内各部门共享,办理后续手续也无需再提供这项材料。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复杂,审批效率不高,如何提速备受关注。“线上申领项目立项电子证明省去了以往项目单位准备纸质材料、办事人员跑审批等流程,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东营市行政审批局投资项目科科长张海静介绍。攻坚流程再造,东营已在多个领域打响了全省“第一枪”。4月10日,《东营市退休(职)“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发布,在全省率先启动退休“一件事”改革,将与企业职工退休关联的上下游25个事项(灵活就业人员26个事项)集成为“一件事”,实现“一窗办理”“一次办结”。去年以来,东营市围绕实施流程再造推进“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以“放、减、通、优”为重点,系统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为攻坚行动打下坚实基础。当前,东营正加紧制订2020年流程再造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比对全省首批重点突破的12项具体流程,逐项查缺补漏,树立更高目标,制订攻坚方案。同时,结合东营市实际和企业群众需求,创优自选动作,不断推出一批新流程,创出一批新亮点,持续为改革发展增添动力活力。按照“依法放权、应放尽放、放无可放”的原则,东营市采取直接下放、委托下放、窗口前移等方式,下放165个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在东营区、垦利区、东营开发区大厅办理,中心城区率先实现“同权审批”。推动全市40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村)便民服务站基本实现全覆盖,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手续更精简”,群众办事才能更便捷。东营将企业开办时间压减到了1个工作日内,推出“政府免单”服务,促进企业开办“零成本”。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六简审批”,审批事项精简到63个;审批时间控制在90个工作日内,分别比国家和省缩短30个、10个工作日。借鉴创新“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全市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不超过20个工作日。在“优”上求突破,促进“全程办”。东营在全省率先出台政务服务管理办法,实施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公布361个“容缺受理”事项、119个“一链办理”事项和127个信用承诺事项,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实施“非工作时间政务服务”,双休日和工作日午休时间向企业群众提供社保、公积金等45项高频民生事项服务。在“通”上求突破,促进“一网办”。东营打通70多个政府部门、单位数据壁垒,将43个省市自建系统纳入“一网通办”,依申请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95%,位居全省前列。开通政务服务e平台“东营掌上通”,134个事项实现掌上办理,注册用户超过35万人。□记者 贾瑞君 李明 报道
4月20日开始,东营全面试行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全程电子化工作。此前在4月9日,东营市胜利第四十六中学教学楼铝合金窗户更换及地面铺装工程负责人李泮林收到了一份不同寻常的证明,这份由东营市行政审批局核发的“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电子证明,是东营市首张“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电子证明,也是全省核发的首份立项批复电子证明。这张电子证明的核发,也标志着东营市项目立项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批、限时办结、网上校验、系统共享”的全程电子化审批。“窗口工作人员推荐我使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通过这个系统,1个工作日就核发了立项电子证明,省去了我往返大厅跑腿和窗口排队的时间。”李泮林说,立项电子证明已实现系统内各部门共享,办理后续手续也无需再提供这项材料。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复杂,审批效率不高,如何提速备受关注。“线上申领项目立项电子证明省去了以往项目单位准备纸质材料、办事人员跑审批等流程,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东营市行政审批局投资项目科科长张海静介绍。攻坚流程再造,东营已在多个领域打响了全省“第一枪”。4月10日,《东营市退休(职)“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发布,在全省率先启动退休“一件事”改革,将与企业职工退休关联的上下游25个事项(灵活就业人员26个事项)集成为“一件事”,实现“一窗办理”“一次办结”。去年以来,东营市围绕实施流程再造推进“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以“放、减、通、优”为重点,系统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为攻坚行动打下坚实基础。当前,东营正加紧制订2020年流程再造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比对全省首批重点突破的12项具体流程,逐项查缺补漏,树立更高目标,制订攻坚方案。同时,结合东营市实际和企业群众需求,创优自选动作,不断推出一批新流程,创出一批新亮点,持续为改革发展增添动力活力。按照“依法放权、应放尽放、放无可放”的原则,东营市采取直接下放、委托下放、窗口前移等方式,下放165个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在东营区、垦利区、东营开发区大厅办理,中心城区率先实现“同权审批”。推动全市40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村)便民服务站基本实现全覆盖,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手续更精简”,群众办事才能更便捷。东营将企业开办时间压减到了1个工作日内,推出“政府免单”服务,促进企业开办“零成本”。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六简审批”,审批事项精简到63个;审批时间控制在90个工作日内,分别比国家和省缩短30个、10个工作日。借鉴创新“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全市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不超过20个工作日。在“优”上求突破,促进“全程办”。东营在全省率先出台政务服务管理办法,实施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公布361个“容缺受理”事项、119个“一链办理”事项和127个信用承诺事项,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实施“非工作时间政务服务”,双休日和工作日午休时间向企业群众提供社保、公积金等45项高频民生事项服务。在“通”上求突破,促进“一网办”。东营打通70多个政府部门、单位数据壁垒,将43个省市自建系统纳入“一网通办”,依申请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95%,位居全省前列。开通政务服务e平台“东营掌上通”,134个事项实现掌上办理,注册用户超过35万人。
2020年12月2日至3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邀请专家在济南召开《东营至青州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议,山东省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小清河复航工程专班、东营市交通运输局、东营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潍坊市交通运输局、潍坊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广饶县交通运输局、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东青公路有限公司等部门和单位代表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听取了《工可报告》编制单位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的汇报及沿线有关部门、单位意见,认真审阅了《工可报告》,认为《工可报告》资料翔实、内容齐全,研究深度基本达到交通运输部《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要求。审查认为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会议形成专家意见,并获得一致通过。来源:东营交通出行新闻热线:0546-3669156编辑:施施【来源:海报东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