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启动,优秀者可免试推荐研究生(含直博)打鸡蛋

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启动,优秀者可免试推荐研究生(含直博)

东南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秉承“止于至善”的校训,赢得了“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广泛赞誉。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我校2020年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在我校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理想信念坚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品德优良,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1、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达到生源所在地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高考综合改革和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单独划定的相应分数线)上理科60分(含)、文科40分(含)、综合改革30分(含),其中江苏文理科分别为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20分(含)和30分(含),物理或历史科目的等级必须达A级或以上等级,另一门选测科目的等级必须达B级或以上等级;2、报考理科类专业的考生高考数学科目成绩须达到科目满分的85%(含)及以上。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中阶段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任一学科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及以上奖项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高考综合改革和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单独划定的相应分数线),可破格进入入围名单,江苏考生还须物理或历史科目的等级达A级或以上等级,另一门选测科目的等级达B级或以上等级。二、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选考科目符合报考专业(类)要求方可报名,分省招生计划详见报名系统。三、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一)报名时间和办法5月10日至31日考生可登录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报名系统(网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286),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报名时,考生需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和专业兴趣填报1-3个专业(类)志愿,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选考科目应符合填报专业的科目要求。报考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考生仅须提交上传强基计划报名表,并由本人签字,所有材料和志愿提交后不得修改。(二)考生参加统一高考报名审核通过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三)入围校考办法7月26日,对于第一类考生,我校依据高考成绩,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按考生所在省份各专业计划数的 4 倍分别确定各专业入围高校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均入围),并公示各专业入围标准。对于第二类考生,达到学校破格入围的条件和相应高考成绩要求,即可入围。(四)高校考核7月29日至30日举行高校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体育测试和综合能力测试。具体时间、地点详见报名系统中准考证。1、体育测试。体育测试实行合格考,不计入高校考核总分,未达到合格要求的考生不再参与后续综合能力测试。2、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分专业进行,测试方式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考察学生所申报入围学科的基本素养;面试将结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主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潜力等。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测试全程录音录像。综合能力测试成绩由笔试和面试成绩组成,其中笔试成绩占比60%,面试成绩占比40%。3、学校考核工作方案可能将视本地疫情防控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届时会再进行通知。(五)录取办法1、综合成绩折算办法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85%+高校考核综合能力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15%”计算形成。2、确定录取名单对于第一类考生,根据相关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分专业依据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当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高考成绩、高校考核综合能力测试成绩进行录取。若仍然相同,报考文科类专业考生依次比较语文、英语(外语)、数学成绩,报考理科类考生依次比较数学、语文、英语(外语)成绩。对于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该省市同科类所有第一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予以录取。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按招生计划审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并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办理录取手续。我校于8月5日前公布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四、培养方案围绕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赋予“双一流”高校的使命,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领域,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条件资源建设,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知识基础、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突出的创新能力,努力造就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一)阶段性考核和分流补入办法实施本硕博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完全学分制,本科采用3至4年的弹性学习年限。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对进入强基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强基计划招生之外的专业就读。培养过程中设置多个阶段性考核节点,结合学业绩点与综合测评情况,进行动态分流补入。本科一年级结束后,对不适合在强基计划专业学习的学生转入所在学科专业的普通班级继续修读,对意愿进入强基计划专业学习且考核合格的优秀学生可转入。本科三年级结束后,结合考核情况与个人志愿,对于学业优秀的学生可获推荐免试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对于其中具有较强研究潜力和创新意识的学生,可获推荐直博攻读博士学位。(二)本硕博衔接培养方案学校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强创新”的培养路径,遵循“坚持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引领”、“夯实通识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强化专业内核,凝练专业主干”、“加强学科交叉,促进个性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提高综合能力”等基本原则,整合全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重构本硕博衔接的培养体系。本科阶段旨在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硕博阶段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有深入研究,并做出创造性成果。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制定独立的培养方案,单独编班组织教学,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施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与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的“三制五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能够更好激发学生潜能与创造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1、构建贯穿本硕博的培养体系。合理调整本硕博阶段的课程层次和授课内容,实现本硕博教学运行衔接、课程互选衔接。建立全校性平台课程,允许学生在本科阶段选择研究生课程作为其个性化发展课程;研究生可跨学院、跨学科选修本科生专业课;实施研究能力的衔接培养,把本科阶段的研学项目(SRTP)、学科竞赛等课外研学与研究生阶段的课题研究衔接设计,课题从本科学习阶段延伸至研究生学习阶段,持续提升学生创新研究能力。2、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科研平台开放共享,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为每名学生配备师德高尚、学术精湛、教学水准高的博士生导师,建立导师库,实行动态进出机制,强化导师考核。建立全程化、全覆盖、个性化的指导机制,充分发挥导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思想价值引领、学业指导、科研引路、职业规划的重要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优先面向学生开放。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重大科研任务,所获研究学分可替换部分课程学分。3、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班授课。大量增加师生互动和研讨,强化自学能力,训练综合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对于低年级学生,课堂教学以启发式、互动式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研究的乐趣;对于高年级学生,课堂教学以引导式、探究式、讨论式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手段来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4、强化“个性化”自主发展学分和课程,实施完全学分制,激发自主创新潜能,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质。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修读的课程,达到专业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即获得相应证书。培养方案中设置一定比例的个性化学分,供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形成个性化学习方案。实施寒、暑期学校制度,丰富学生假期学习生活。冬令营期间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开设精品人文课程、学术讲座等,注重文化熏陶、思想价值引领;暑期学校期间开展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导师科研等。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和自身实际,自主选择参加某个暑期学校和冬令营,开阔视野、促进交流、获得丰富学术滋养。5、构建跨文化互融的国际交流环境与育人平台。加大对出境(国)交流学习的支持力度,鼓励学生到世界一流大学学习交流竞技。为学生提供“访学-科研-竞赛-毕设”等多样化的交流方式,拓展“整建制-小团队-个人”等多层次的交流模式,开设一批精品全英文课程,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深度与广度。(三)其他激励机制1、免试推荐研究生(含直博)对政治思想表现良好、学业优秀的学生,100%推荐免试研究生,对其中具有较强研究潜力和创新意识的学生,推荐直博。2、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本科阶段优先享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高级别奖励,在硕博阶段享受最高级别学业奖学金;提高各类奖学金的获奖比例,并为强基计划学生设立专门奖学金。3、学术交流(1)公派留学:本科阶段,全额资助强基计划学生整建制赴海外国际高水平大学学习交流一学期,为每位学生提供至少一次参加国际高水平竞赛、国际暑期学校、国际联合毕业设计等各类国际交流项目或活动的机会;博士阶段,全额资助每位学生赴海外国际一流大学联合培养一年。(2)学术会议:本、硕、博阶段,至少全额资助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各一次;邀请诺奖得主等学术大师为学生做学术讲座。4、科学研究本科阶段,为每位学生配备师德高尚、学术精湛、教学水准高的博士生导师,学生提前进入导师课题组,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等课题研究;强基计划学生在参加科研训练项目、创新实践活动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优先面向强基计划学生开放。5、荣誉设立一批“荣誉课程”;在各类评奖评优活动中,单独划定名额;对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优先授予“杰出学生”、“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所在班级优先推荐申报各级“先进班集体”;对优秀毕业生授予“荣誉学位证书”。五、其他说明(一)关于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将考生电子化的综合素质档案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二)对于综合素质档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将取消强基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取消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中学应当对所出具的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三)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本科阶段原则上不得转到强基计划招生之外的专业就读。(四)选拔测试期间,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入围高校考核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向我校提出申请,我校可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费和住宿补贴。(五)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强基计划等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六、监督保障机制(一)我校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招生工作在东南大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东南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我校在实施本简章的过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开、选拔方法公平、录取标准公示。(二)我校将对录取的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处理。(三)东南大学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招生工作接受东南大学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四)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录取按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若教育部2020年招生政策发生改变,则按新的规定执行。七、咨询方式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 邮编:211189招生咨询电话:4006910286传真:025-52090273电子邮箱:zhaoban@seu.e.cn东南大学招生网:https://zsb.seu.e.cn东南大学纪委(监察处):ddjwjcc@pub.seu.e.cn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s://gaokao.chsi.com.cn本简章由东南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东南大学2020年5月7日

出入六合

让很多考研生忽视的调剂渠道: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

考研调剂还有个渠道,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这是个冷门!大家可以去一些关注的高校网站去查一查。这里给大家的考研调剂信息就是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为了充分发挥上海科技大学和中科院计算所在服务器CPU、服务器DPU、智能处理器、处理器设计软件、开源生态、处理器应用等专业领域以及研究平台的优势,加强双方多种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与优化,丰富“产学研”融合的工作内涵和方式,设立“信息学院-中科院计算所”联合培养学术型硕士和项目型硕士,重点培养高层次学术技术研发团队和高端处理器技术人才。 双方将围绕核心处理器与基础软件关键技术开展“三芯一核一软” 攻关工程(服务器处理器芯片、智能处理器芯片、PC处理器芯片、终端处理器核和核心基础软件),支持中国主要的处理器技术上台阶。 双方计划在未来实现处理器关键技术突破、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人才教育的同时,推动上海处理器芯片的产业发展。

吉藏

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这三所高校签订了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

近日,贵州民族大学与贵州警察学院、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正式签约。据了解,签约当天,三方签署了《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合作协议》,还就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安排以及导师遴选、培养等进一步合作的具体事宜开展交流座谈,达成多项共识。多年来,贵州民族大学在做好自身发展的同时,帮助和支持兄弟院校发展。此次与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贵州警察学院签署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希望通过三所院校的协同合作,提升法学专业师资队伍水平与研究生培养质量,并培养探索出成功模式,为其他院校提供可复制和借鉴的经验,助力贵州省研究生培养平台的发展。  今后,三方将全力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教学科研条件,全面做好硕士生培养工作,三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推进贵州省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实习生王莲徐回回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郑佳佳编辑 朱迪编审 涂涌

珍珠港

好消息!辽宁这三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了

三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开展科研攻关计划,实现资源高效开放共享利用……10月11日,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我省沈阳化工大学、辽东学院和营口理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举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我省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开放办学加强校际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强校际合作,共谋高质量发展。签约仪式上,合作三方签署了开放共享合作共建协议。具体包括建立校际合作教学联盟,推动高质量人才联合培养工作;建立优质师资互聘共享模式,提升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科研合作联动机制,提升科技创新协同攻关能力;构建综合集成信息服务系统,实现资源高效开放共享利用;打造国际教育合作平台,推动区域多边合作交流;建立文化互鉴纽带,树立校园育人品牌等六方面内容。三所大学将坚持“开放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三方各自优势,按照平等互利原则,扎实开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为重点的多边合作,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互动交流活动,构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全面合作模式,推动合作三方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创新发展。沈阳化工大学分别与辽东学院、营口理工学院签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依托沈阳化工大学完备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三方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落地,标志着沈阳化工大学、辽东学院和营口理工学院在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来源:辽宁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母女情

2020东南大学优秀研究生评选大赛决赛名单出炉,共12人,都是谁?

百载文枢江左,东南辈出英豪!2020“正·青年”东南大学优秀研究生评选大赛自启动以来,受到了全体师生的广泛关注。通过院系推荐和个人自荐两种渠道,共收到了47份报名材料,涵盖五大校区,27个院系。经过评选委员会的审核和筛选,共来自19个院系的26位同学进入今天的初赛展示环节,根据展示效果和材料评审,最终12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东南大学2020正·青年优秀研究生评选大赛决赛。决赛名单如下入围名单按选手所在院系编号及姓氏首字母顺序排列风采展示01:邓方禹 机械工程学院 研二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连续两年参加东南大学新生军训带训工作,组织并训练东南大学第一届自训教官队伍;组织建立东大跑操督导教官队伍,管理新生集体跑操工作;参与建立东南大学第一个国防军事类社团,并任现任团长;组织实施东南大学第一届国防军事技能大赛;组织建立东南大学线上征兵服务平台;协助建立全国高校自训联盟;参与创业南京响哨科技,并获南京市青年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曾获荣誉:优秀义务兵、优秀党员、国防先进个人、全国爱我国防演讲优秀奖、军训优秀教官。02:张信歌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三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8篇高质量论文。其中1项突出成果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 Nature Electronics上,该期刊“News and Views”栏目对成果进行了专题评述,国际著名科技媒体Tech Xplore、新华日报及中国光学官微等进行了专门报道。2篇论文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上(影响因子大于15),1篇发表在Science Bulletin上(中科院一区,国内领军期刊)。有4件国家发明专利已受理,3件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受到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和东大优博基金资助。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微波创远奖学金、铁肩膀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校三好研究生等多项奖学金及荣誉称号。03:肖磊 物理学院 博三在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领域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5篇,分别为Nature Physics2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A、Optics Express各一篇,单篇最高引用190次,累计引用425次,累计影响影子103.695。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了由中国激光杂志社评选的“2017年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基础研究类)”奖以及该奖项在2009年度和2020年度的提名。此外还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次,主持承担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项目和“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04:王艺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二发表多篇专利论文,其中SCI论文近10篇,总影响因子突破50;先后担任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班级团支书,博士生团总支书记等职务;获得了东南大学2019年“微观艺术之美大赛”一等奖;并作为东南大学礼仪队队长,于2018年担任了“道达尔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礼仪小姐”;在此次抗疫活动中,积极筹集抗疫物资,为湖北武汉、黄冈、襄阳等多地医院联络筹集到20000余枚口罩,5000副手套,1345件隔离衣等防护物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曾获第五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二等奖。05:杜聪 经济管理学院 博三曾作为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积极参与西南抗旱救灾行动,荣获“优秀士兵”两次、旅团级嘉奖多次;现任 “全国党建样板党支部”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7级博士生党支部书记,探索博士生党建工作新模式。读博期间,致力于中国住房与土地市场发展研究,力求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做出贡献。曾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研究生》杂志封面人物、江苏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等。在经济学、管理学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06:赵毅 电气工程学院 研三斩获包括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一等奖在内的国际竞赛奖1项,国家级以上竞赛奖6项,校级以上竞赛奖近20项。担任东南大学电气研会主席团成员、第四期骨干培训班班长兼优秀营员、第一届至善领军计划团支书。以第一/二作者发表论文4篇(SCI1篇,EI2篇),以第一/二作者申请发明专利5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网科技项目3项。南京玄武团区委新媒体编辑,校羽毛球团体冠军,院羽毛球双打冠军,南京第一中文演讲俱乐部成员,独立运营自己公众号和知乎号。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特高压奖学金在内的奖学金总计8万余元,多次获得三好研究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研究生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07:毕钰璋 交通学院 博四发表论文十余篇,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EI论文3篇,发明专利6项;主持江苏省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及东南大学优博基金各一项;主持公司内科技研发课题5项;作为公司创始人兼 CEO于2019年1月成立必照岩土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立足土壤污染修复市场、致力于提供土壤污染仿真-修复-预警一体化服务的创新型企业。2019年4月,必照岩土入驻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江宁双创基地。创业团队共28人,其中核心成员10人,专家顾问4人。担任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青年专家人才委员会委员,2018年江苏科技节的江苏省岩石力学学会的科普专家/志愿者。08:顾欣 交通学院 博五发表论文13篇,以第一作者发表7篇,被SCI/EI收录5篇,ESI高引1篇;申请专利4项,其中授权专利3项,均为第一作者;参与十三五规划教材《道路交通设计》编写;发表专著一部。参与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部级项目等近20项,主持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1项,并于2018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联合培养资助赴美国学习交流。 运营线上千人学习社群,累计组织分享272次,立志将“微分享”打造成线上“TED”;作为有声书签约主播,完成作品《小强升职记:时间管理故事书》。曾获荣誉及奖学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科研创新先进个人、苏州工业园区奖学金、东南大学三好研究生等二十余项。09 :秦阳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二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远赴内蒙古参与支教一年时间。在习近平总书记“青年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的号召下,奔赴改革开发的起源地深圳,加入了最具创新活力的人工智能企业,把科学研究理论运用在工作实践当中。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篇。竞赛获奖、奖学金及荣誉: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一等奖、“北斗杯”青年科技创新竞赛国家一等奖、清华大学全国类脑计算大赛国家二等奖、江苏普通高校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省级一等奖、东南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东南大学智能奖学金。10:李潇坤 医学院 研二现于东部战区总医院进行规培,研究生专业心胸外科。研究生担任了大量临床研究项目负责人,并负责大型临床前瞻性研究(食管癌的围手术期营养管理,临床注册号:ChiCTR1800015951),同时发表了9篇SCI论文,其中第一作者7篇。多次参与国家级省级会议并有发言。担任多篇SCI期刊审稿人。为多个医学协会成员。擅长食管癌围手术期营养管理、食管癌手术并发症的预防、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技术和肺癌术式选择和淋巴结切除范围。在基础研究方面,担任国家创新项目负责人。个人论文进入由华大基因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基因应用创意大赛前18强,获得优秀奖,赴深圳华大基因参加决赛获得全国应用比赛第6名。同期发表了多篇基础医学文章。11:张虎 公共卫生学院 博二抗击疫情期间在甘肃省白银市第三人民医院预检分诊点做志愿者工作,每天7个小时的穿全套的防护服工作,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登记医院看病患者的信息登记及体温检测工作;承担在医院周围的现场消毒喷洒消毒剂工作。获得当地医院颁发的“抗击疫情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获得“东南大学抗击疫情志愿服务活动优秀志愿者”称号。担任第三届校长学生事务特别助理,提案并推动丁家桥校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包括新晋桥区网红食堂的改建,桥区篮球场的翻新,桥区路灯状况的改善,推动桥区动物房的改建翻新;参与并发起公共卫生学院教育部环境与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学术论坛Seminar,在推广研究生学术交流及邀请学术大咖面对面的开展了系列学术交流活动。12:陈子涵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博二以项目申请负责人身份参与9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申请,以申请书撰写人身份参与8 项项目申请,共计17项,发表EI论文一篇,该论文获ICoC2018最佳论文;在学科竞赛上,曾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第五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第15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三等奖、“西湖论剑”杭州第二届大学生信息安全技能大赛团队赛二等奖、第二届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源创杯”创新创意大赛东部赛区复赛优胜奖等奖项。来源: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研究生 责编 | 张艺沥 图片资料来源于正·青年活动 东南大学研究生会 宣传与新媒体中心

春潮急

东南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东南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秉承“止于至善”的校训,赢得了“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广泛赞誉。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学校2020年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在学校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理想信念坚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品德优良,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1、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达到生源所在地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高考综合改革和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单独划定的相应分数线)上理科60分(含)、文科40分(含)、综合改革30分(含),其中江苏文理科分别为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20分(含)和30分(含),物理或历史科目的等级必须达A级或以上等级,另一门选测科目的等级必须达B级或以上等级;2、报考理科类专业的考生高考数学科目成绩须达到科目满分的85%(含)及以上。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中阶段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任一学科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及以上奖项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高考综合改革和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单独划定的相应分数线),可破格进入入围名单,江苏考生还须物理或历史科目的等级达A级或以上等级,另一门选测科目的等级达B级或以上等级。二、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选考科目符合报考专业(类)要求方可报名,分省招生计划详见报名系统。三、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一)报名时间和办法5月10日至31日考生可登录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报名系统(网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286),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报名时,考生需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和专业兴趣填报1-3个专业(类)志愿,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选考科目应符合填报专业的科目要求。报考学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考生仅须提交上传强基计划报名表,并由本人签字,所有材料和志愿提交后不得修改。(二)考生参加统一高考报名审核通过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三)入围校考办法7月26日,对于第一类考生,学校依据高考成绩,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按考生所在省份各专业计划数的 4 倍分别确定各专业入围高校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均入围),并公示各专业入围标准。对于第二类考生,达到学校破格入围的条件和相应高考成绩要求,即可入围。(四)高校考核7月29日至30日举行高校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体育测试和综合能力测试。具体时间、地点详见报名系统中准考证。1、体育测试。体育测试实行合格考,不计入高校考核总分,未达到合格要求的考生不再参与后续综合能力测试。具体测试方案详见附件。2、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分专业进行,测试方式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考察学生所申报入围学科的基本素养;面试将结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主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潜力等。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测试全程录音录像。综合能力测试成绩由笔试和面试成绩组成,其中笔试成绩占比60%,面试成绩占比40%。3、学校考核工作方案可能将视本地疫情防控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届时会再进行通知。(五)录取办法1、综合成绩折算办法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85%+高校考核综合能力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15%”计算形成。2、确定录取名单对于第一类考生,根据相关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分专业依据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当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高考成绩、高校考核综合能力测试成绩进行录取。若仍然相同,报考文科类专业考生依次比较语文、英语(外语)、数学成绩,报考理科类考生依次比较数学、语文、英语(外语)成绩。对于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该省市同科类所有第一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予以录取。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按招生计划审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并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办理录取手续。学校于8月5日前公布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四、培养方案围绕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赋予“双一流”高校的使命,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领域,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条件资源建设,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知识基础、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突出的创新能力,努力造就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一)阶段性考核和分流补入办法实施本硕博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完全学分制,本科采用3至4年的弹性学习年限。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对进入强基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强基计划招生之外的专业就读。培养过程中设置多个阶段性考核节点,结合学业绩点与综合测评情况,进行动态分流补入。本科一年级结束后,对不适合在强基计划专业学习的学生转入所在学科专业的普通班级继续修读,对意愿进入强基计划专业学习且考核合格的优秀学生可转入。本科三年级结束后,结合考核情况与个人志愿,对于学业优秀的学生可获推荐免试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对于其中具有较强研究潜力和创新意识的学生,可获推荐直博攻读博士学位。(二)本硕博衔接培养方案学校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强创新”的培养路径,遵循“坚持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引领”、“夯实通识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强化专业内核,凝练专业主干”、“加强学科交叉,促进个性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提高综合能力”等基本原则,整合全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重构本硕博衔接的培养体系。本科阶段旨在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硕博阶段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有深入研究,并做出创造性成果。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制定独立的培养方案,单独编班组织教学,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施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与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的“三制五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能够更好激发学生潜能与创造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1、构建贯穿本硕博的培养体系。合理调整本硕博阶段的课程层次和授课内容,实现本硕博教学运行衔接、课程互选衔接。建立全校性平台课程,允许学生在本科阶段选择研究生课程作为其个性化发展课程;研究生可跨学院、跨学科选修本科生专业课;实施研究能力的衔接培养,把本科阶段的研学项目(SRTP)、学科竞赛等课外研学与研究生阶段的课题研究衔接设计,课题从本科学习阶段延伸至研究生学习阶段,持续提升学生创新研究能力。2、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科研平台开放共享,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为每名学生配备师德高尚、学术精湛、教学水准高的博士生导师,建立导师库,实行动态进出机制,强化导师考核。建立全程化、全覆盖、个性化的指导机制,充分发挥导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思想价值引领、学业指导、科研引路、职业规划的重要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优先面向学生开放。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重大科研任务,所获研究学分可替换部分课程学分。3、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班授课。大量增加师生互动和研讨,强化自学能力,训练综合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对于低年级学生,课堂教学以启发式、互动式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研究的乐趣;对于高年级学生,课堂教学以引导式、探究式、讨论式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手段来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4、强化“个性化”自主发展学分和课程,实施完全学分制,激发自主创新潜能,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质。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修读的课程,达到专业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即获得相应证书。培养方案中设置一定比例的个性化学分,供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形成个性化学习方案。实施寒、暑期学校制度,丰富学生假期学习生活。冬令营期间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开设精品人文课程、学术讲座等,注重文化熏陶、思想价值引领;暑期学校期间开展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导师科研等。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和自身实际,自主选择参加某个暑期学校和冬令营,开阔视野、促进交流、获得丰富学术滋养。5、构建跨文化互融的国际交流环境与育人平台。加大对出境(国)交流学习的支持力度,鼓励学生到世界一流大学学习交流竞技。为学生提供“访学-科研-竞赛-毕设”等多样化的交流方式,拓展“整建制-小团队-个人”等多层次的交流模式,开设一批精品全英文课程,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深度与广度。(三)其他激励机制1、免试推荐研究生(含直博)对政治思想表现良好、学业优秀的学生,100%推荐免试研究生,对其中具有较强研究潜力和创新意识的学生,推荐直博。2、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本科阶段优先享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高级别奖励,在硕博阶段享受最高级别学业奖学金;提高各类奖学金的获奖比例,并为强基计划学生设立专门奖学金。3、学术交流(1)公派留学:本科阶段,全额资助强基计划学生整建制赴海外国际高水平大学学习交流一学期,为每位学生提供至少一次参加国际高水平竞赛、国际暑期学校、国际联合毕业设计等各类国际交流项目或活动的机会;博士阶段,全额资助每位学生赴海外国际一流大学联合培养一年。(2)学术会议:本、硕、博阶段,至少全额资助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各一次;邀请诺奖得主等学术大师为学生做学术讲座。4、科学研究本科阶段,为每位学生配备师德高尚、学术精湛、教学水准高的博士生导师,学生提前进入导师课题组,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等课题研究;强基计划学生在参加科研训练项目、创新实践活动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优先面向强基计划学生开放。5、荣誉设立一批“荣誉课程”;在各类评奖评优活动中,单独划定名额;对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优先授予“杰出学生”、“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所在班级优先推荐申报各级“先进班集体”;对优秀毕业生授予“荣誉学位证书”。五、其他说明(一)关于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将考生电子化的综合素质档案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二)对于综合素质档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将取消强基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学校相关规定处理取消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中学应当对所出具的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学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三)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本科阶段原则上不得转到强基计划招生之外的专业就读。(四)选拔测试期间,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入围高校考核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可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费和住宿补贴。(五)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强基计划等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六、监督保障机制(一)学校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招生工作在东南大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东南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学校在实施本简章的过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开、选拔方法公平、录取标准公示。(二)学校将对录取的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处理。(三)东南大学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招生工作接受东南大学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四)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录取按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若教育部2020年招生政策发生改变,则按新的规定执行。七、咨询方式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邮编:211189招生咨询电话:4006910286传真:025-52090273电子邮箱:zhaoban@seu.e.cn东南大学招生网:https://zsb.seu.e.cn东南大学纪委(监察处):ddjwjcc@pub.seu.e.cn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s://gaokao.chsi.com.cn八、本简章由东南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东南大学2020年5月7日

先祖

海外硕士真的含金量很低吗?(专访名校中外联合培养硕士)

为了保证内容的公正性,此次问题我们找到了几位中外联合培养的硕士生同学,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南加州大学联合培养硕士Y同学;以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被在读期间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进行为期一年交流的A同学。中外联合培养顾名思义就是在国内读着硕士期间,前往国外进行为期1-2年的深造,发放对方学校的学位证,两位同学经历了中国和外国两种环境的学习,相信他们对于中外硕士有着更为公正的看法。1、对于海外硕士和国内硕士,你觉得哪个更好?这个没有可比性,各有利弊吧,如果是国内顶尖的名校,那肯定也不错,外国的高校同理,也要是学术水平、师资力量等较好的学校才能作为含金量高的学校。而且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文凭的含金量主要还是看个人吧,国内和国外都有很多研究生期间努力认真的,同样也有混日子的,学到知识了,掌握技术了,含金量就会提升,这个主要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2、为什么这么多人认为海外硕士含金量低?这个问题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因为这几年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很多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也被送出了国,以前海归少,物以稀为贵嘛,所以海归特别值钱,但现在海归多了,而且国内很多高校这几年发展的也很好,使得很多国外高校的光芒并不像以前这么耀眼了。再加上,能申请到国外名牌高校的人还是少数啊,而且多数都是授课型硕士,就像国内的专硕一样,相对价格高,培养出来的和国内的差的并不说特别大,所以才会有很多人觉得含金量低,其实本身和国内的差得并不是特别多,所以很多人觉得和预期差太大,认为海归应该还是受追捧啊,但是没有,所以才会有这么多贬低出国读硕士的。3、如果再给一次选择的机会,你会选择出国深造还是在国内读研?其实无论是谁,都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能保研的自然将其作为第一顺位,就像我们就是保研进入现在的学校的,保研去名校的几率更高,在校期间到国外交流或者进行去海外名校联合培养的机会很多,还多数都有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赞助,可以说是物美价廉吧。当然有些成绩不错的,语言水平过关的同学,也建议出国,因为到国外也是开阔眼界的一个过程,这些同学成绩优异,只是因为竞争激烈没能保送的话,申请到国外顶尖高校的概率也很高,读名校的话肯定不会有人说含金量低了。4、对于考研和出国的抉择,你怎么看?现在很多高校都把多数研究生名额给了保研的学生,而国内考研的学生这么多,竞争激烈,变数很大,所以如果不是有十足的把握,比方说考本校的硕士,导师基本上愿意收你,除非这种情况吧,否则考研还是很难的,就像你去申请硕士,申请香港和新加坡也都特别难,为什么?因为竞争激烈,不仅仅是因为香港八大高校和新加坡两大高校在全世界有多么高的声誉,还有就是想去离家近的学校的人太多了,中国学生太多了,卧虎藏龙的太多,可能申请上了美国英国的硕士都未必能申请到这几所学校的硕士。当然有些同学可能本科期间有过颓废的经历,导致四年的成绩并不是特别理想,但又想好好学习了,那我建议尝试考研,因为出国并没有考研这些测试,靠的是和保研类似的审核四年成绩的方式,申请到名校的概率并不说特别高,所以建议尝试考研吧。无论是出国还是考研,都是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做决定的,选择最优项。5、海外硕士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以英国大学为例,虽然是一年制的,看似很短,但是学业非常紧凑!出过国的人都知道,国内硕士真的令人羡慕,有很多时候是没课的,还给大半年准备毕业论文,留学生都是在一年内学完国内学生三年才需要学完的课程,同时还要兼顾好论文,很辛苦的,再加上国内是宽进严出的,有些人论文不过关,就会被延期甚至退学,每年都会有这种情况发声,而且概率比国内大很多,你在国外会看到很多留学生在图书馆连续一个月熬夜到凌晨,回宿舍只能睡四个小时不到。6、什么类型的归国硕士含金量最高?首先,还是以英国为例吧,他们的硕士学位证毕业证分三个档次,这些都是会在你的毕业证学位证上有显示的。按成绩排,第一等为Distinction(一等荣誉学位);第二等为Merit(2:1学位);第三等为Pass(2:2学位)。这个回国后HR都会看到的,因为拿到一等学位的都是凤毛菱角,二等都算很不错了,很多都是三等,自然不受待见了。再此是,有很多人没有利用好国外的优秀资源,例如跟那些教授做世界级项目的机会,亦或者在国外顶级企业实习的机会,每个假期学校都会有公告,你也可以自己去找,这些都是提升含金量的机会,但很多人都只是去旅行了,甚至有些人上课期间还去旅行,当然人家不认同他的水平了。7、中国有学术型硕士,国外有吗?是不是国外的学术型硕士更好?有的,其实国内的专硕就是学习国外授课型硕士才出现的一种培养类型,国外也有学术型硕士,即MPhil,这种硕士名额有时候比博士(PHD)还少,为什么呢?因为在全世界都一样,博士生也基本就是类似上班族了,博士生导师招聘来一些博士生作为自己的员工手下来干活的,谁不想要直接就能上手的人啊,研究型硕士代表既要给你发奖学金(类似于月薪),万一你不适合继续攻读,两年后那这学位证就走了,导师很亏的,所以在国外,你要是真有水平,可以本科就直接申请读博士,直接跳过硕士这个环节。当然,在美国还多一些,英联邦国家研究型硕士名额少之又少,除非你是那种非常具有研究潜能的人,对方才会愿意接受你,而且试用一年过关后直接转为博士生了,就像国内的硕士转硕博连读一样,国内很多读学术型硕士的同学有些都没有想好要不要从事研究工作就盲目读了学术型硕士,其实这样是很亏的,学术型和专业型并不分三六九等,只是未来方向不同罢了。感谢阅读,有兴趣欢迎关注“学长吐槽志”,走心校园文章,有疑问可私信,我会整理问题并以文章形式发布为您解答

亚裕

看这里!东南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东南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秉承“止于至善”的校训,赢得了“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广泛赞誉。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我校2020年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在我校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理想信念坚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品德优良,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1、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达到生源所在地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高考综合改革和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单独划定的相应分数线)上理科60分(含)、文科40分(含)、综合改革30分(含),其中江苏文理科分别为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20分(含)和30分(含),物理或历史科目的等级必须达A级或以上等级,另一门选测科目的等级必须达B级或以上等级;2、报考理科类专业的考生高考数学科目成绩须达到科目满分的85%(含)及以上。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中阶段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任一学科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及以上奖项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高考综合改革和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单独划定的相应分数线),可破格进入入围名单,江苏考生还须物理或历史科目的等级达A级或以上等级,另一门选测科目的等级达B级或以上等级。二、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选考科目符合报考专业(类)要求方可报名,分省招生计划详见报名系统。三、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一)报名时间和办法5月10日至31日考生可登录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报名系统(网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286),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报名时,考生需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和专业兴趣填报1-3个专业(类)志愿,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选考科目应符合填报专业的科目要求。报考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考生仅须提交上传强基计划报名表,并由本人签字,所有材料和志愿提交后不得修改。(二)考生参加统一高考报名审核通过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三)入围校考办法7月26日,对于第一类考生,我校依据高考成绩,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按考生所在省份各专业计划数的 4 倍分别确定各专业入围高校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均入围),并公示各专业入围标准。对于第二类考生,达到学校破格入围的条件和相应高考成绩要求,即可入围。(四)高校考核7月29日至30日举行高校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体育测试和综合能力测试。具体时间、地点详见报名系统中准考证。1、体育测试。体育测试实行合格考,不计入高校考核总分,未达到合格要求的考生不再参与后续综合能力测试。2、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分专业进行,测试方式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考察学生所申报入围学科的基本素养;面试将结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主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潜力等。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测试全程录音录像。综合能力测试成绩由笔试和面试成绩组成,其中笔试成绩占比60%,面试成绩占比40%。3、学校考核工作方案可能将视本地疫情防控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届时会再进行通知。(五)录取办法1、综合成绩折算办法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85%+高校考核综合能力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15%”计算形成。2、确定录取名单对于第一类考生,根据相关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分专业依据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当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高考成绩、高校考核综合能力测试成绩进行录取。若仍然相同,报考文科类专业考生依次比较语文、英语(外语)、数学成绩,报考理科类考生依次比较数学、语文、英语(外语)成绩。对于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该省市同科类所有第一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予以录取。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按招生计划审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并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办理录取手续。我校于8月5日前公布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四、培养方案围绕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赋予“双一流”高校的使命,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领域,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条件资源建设,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知识基础、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突出的创新能力,努力造就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一)阶段性考核和分流补入办法实施本硕博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完全学分制,本科采用3至4年的弹性学习年限。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对进入强基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强基计划招生之外的专业就读。培养过程中设置多个阶段性考核节点,结合学业绩点与综合测评情况,进行动态分流补入。本科一年级结束后,对不适合在强基计划专业学习的学生转入所在学科专业的普通班级继续修读,对意愿进入强基计划专业学习且考核合格的优秀学生可转入。本科三年级结束后,结合考核情况与个人志愿,对于学业优秀的学生可获推荐免试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对于其中具有较强研究潜力和创新意识的学生,可获推荐直博攻读博士学位。(二)本硕博衔接培养方案学校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强创新”的培养路径,遵循“坚持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引领”、“夯实通识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强化专业内核,凝练专业主干”、“加强学科交叉,促进个性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提高综合能力”等基本原则,整合全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重构本硕博衔接的培养体系。本科阶段旨在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硕博阶段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有深入研究,并做出创造性成果。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制定独立的培养方案,单独编班组织教学,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施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与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的“三制五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能够更好激发学生潜能与创造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1、构建贯穿本硕博的培养体系。合理调整本硕博阶段的课程层次和授课内容,实现本硕博教学运行衔接、课程互选衔接。建立全校性平台课程,允许学生在本科阶段选择研究生课程作为其个性化发展课程;研究生可跨学院、跨学科选修本科生专业课;实施研究能力的衔接培养,把本科阶段的研学项目(SRTP)、学科竞赛等课外研学与研究生阶段的课题研究衔接设计,课题从本科学习阶段延伸至研究生学习阶段,持续提升学生创新研究能力。2、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科研平台开放共享,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为每名学生配备师德高尚、学术精湛、教学水准高的博士生导师,建立导师库,实行动态进出机制,强化导师考核。建立全程化、全覆盖、个性化的指导机制,充分发挥导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思想价值引领、学业指导、科研引路、职业规划的重要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优先面向学生开放。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重大科研任务,所获研究学分可替换部分课程学分。3、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班授课。大量增加师生互动和研讨,强化自学能力,训练综合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对于低年级学生,课堂教学以启发式、互动式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研究的乐趣;对于高年级学生,课堂教学以引导式、探究式、讨论式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手段来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4、强化“个性化”自主发展学分和课程,实施完全学分制,激发自主创新潜能,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质。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修读的课程,达到专业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即获得相应证书。培养方案中设置一定比例的个性化学分,供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形成个性化学习方案。实施寒、暑期学校制度,丰富学生假期学习生活。冬令营期间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开设精品人文课程、学术讲座等,注重文化熏陶、思想价值引领;暑期学校期间开展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导师科研等。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和自身实际,自主选择参加某个暑期学校和冬令营,开阔视野、促进交流、获得丰富学术滋养。5、构建跨文化互融的国际交流环境与育人平台。加大对出境(国)交流学习的支持力度,鼓励学生到世界一流大学学习交流竞技。为学生提供“访学-科研-竞赛-毕设”等多样化的交流方式,拓展“整建制-小团队-个人”等多层次的交流模式,开设一批精品全英文课程,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深度与广度。(三)其他激励机制1、免试推荐研究生(含直博)对政治思想表现良好、学业优秀的学生,100%推荐免试研究生,对其中具有较强研究潜力和创新意识的学生,推荐直博。2、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本科阶段优先享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高级别奖励,在硕博阶段享受最高级别学业奖学金;提高各类奖学金的获奖比例,并为强基计划学生设立专门奖学金。3、学术交流(1)公派留学:本科阶段,全额资助强基计划学生整建制赴海外国际高水平大学学习交流一学期,为每位学生提供至少一次参加国际高水平竞赛、国际暑期学校、国际联合毕业设计等各类国际交流项目或活动的机会;博士阶段,全额资助每位学生赴海外国际一流大学联合培养一年。(2)学术会议:本、硕、博阶段,至少全额资助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各一次;邀请诺奖得主等学术大师为学生做学术讲座。4、科学研究本科阶段,为每位学生配备师德高尚、学术精湛、教学水准高的博士生导师,学生提前进入导师课题组,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等课题研究;强基计划学生在参加科研训练项目、创新实践活动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优先面向强基计划学生开放。5、荣誉设立一批“荣誉课程”;在各类评奖评优活动中,单独划定名额;对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优先授予“杰出学生”、“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所在班级优先推荐申报各级“先进班集体”;对优秀毕业生授予“荣誉学位证书”。五、其他说明(一)关于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将考生电子化的综合素质档案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二)对于综合素质档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将取消强基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取消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中学应当对所出具的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三)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本科阶段原则上不得转到强基计划招生之外的专业就读。(四)选拔测试期间,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入围高校考核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向我校提出申请,我校可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费和住宿补贴。(五)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强基计划等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六、监督保障机制(一)我校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招生工作在东南大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东南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我校在实施本简章的过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开、选拔方法公平、录取标准公示。(二)我校将对录取的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处理。(三)东南大学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招生工作接受东南大学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四)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录取按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若教育部2020年招生政策发生改变,则按新的规定执行。本简章由东南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东南大学2020年5月7日

深圳大学跨界联合培养硕士2021年将启动招生,采用推免方式

新京报讯(记者 苏季)记者8月13日从深圳大学获悉,该校2021年硕招将有多个变化,其中,跨界联合培养硕士将于2021年全面启动招生,首届主要采用推荐免试方式招生。新增部分专业类别,应用化学专业不再招生为优化学科建设,深圳大学增加2021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类别,将新增机械(核工程)、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应用化学专业不再招生。部分原非全日制专业,如法律(非法学)、学科教学(体育)、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转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2021年,原非全日制专业调整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后,全日制招生专业学费均为8000元一年。经过政府批准,法律(法学)非全日制硕士学费调整为三年90000元。另据了解,2020年6月,深圳大学成立“学科交叉融合联合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项目”和“产教跨界融合联合培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项目”,给予每个项目一定的经费与招生指标支持。深圳大学称,跨界联合培养硕士将于2021年全面启动招生,首届主要采用推荐免试方式招生。拟搭建“学科交叉育人平台”项目10个,初步安排招生60人;“产教融合育人平台”项目6个,初步安排招生120人。跨界联合培养项目将真正落实学科交叉导师组机制和产教融合双导师机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交叉、产教融合,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改革初试考试科目,加强基础学术知识考查2021年,深圳大学将全面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所有全日制专业统考考试科目原则上不再选用英语二、改为选用英语一;除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专业选用数学二以外,所有全日制理工医专业不再选考数学二,改为数学一;除教育部有相关特殊规定以外,所有相同专业的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自命题考试科目一致,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差异于复试阶段再行体现。深圳大学表示,此次改革初试考试科目,加强了对学生基础学术知识及基本学术素养的考查,从招生源头解决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同时,初试中自命题科目更注重对考生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考查,确保未来录取的硕士研究生有良好的发展潜质。学校还将扩大各招生学院(部)的自主权,各招生专业可在招生专业目录的备注栏对考生提出专业背景和能力要求,吸引优秀生源报考。深圳大学还表示,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审核过程中,对违反师德、行为失范的导师,实行一票否决,并依法依规坚决给予相应处理;在进一步建立健全导师评价机制方面,对于未能切实履行职责的导师,学院(部)视情况采取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措施。新京报记者 苏季 校对 李铭

布鲁克

贺州学院与广西科技大学举行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签约仪式

5月21日下午,我校与广西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签约仪式在广西科技大学举行。广西科技大学校长李思敏、副校长徐武彬,我校校长吴郭泉、副校长吕海波出席。徐武彬、吕海波代表双方签订协议。座谈会上,李思敏介绍了广西科技大学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基本情况,特别是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11248目标任务”以及推进学校申报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工作思路。他表示,广西科技大学与贺州学院有着良好的关系,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体现了双方的互信,希望双方合作共建科研平台,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吴郭泉介绍了我校办学规模、师资队伍建设、科教融合协同创新以及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单位工作进展和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情况。他表示,我校2020年将全力推进硕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单位建设,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对于学校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和学科专业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及办学层次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感谢广西科技大学的全力支持,希望双方能以此为契机,达到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双方与会人员就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具体事项、“十四五”规划编制以及科研、人事制度改革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两校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和座谈。(蔡文)来源:贺州学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