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育明寄宿考研咨询师,东南大学统计学考研信息:有问题可以私信,欢迎点赞分享关注!东南大学数学系创建于1921 年。当年著名数学家熊庆来先生从欧洲学成回国,并于同年秋创立东南大学算学系,亲任系主任。1952 年院系调整后,从基础科学系、数学力学系、应用数学系直至发展为今天的以教学科研并重、多学科全面发展、师资力量雄厚的东南大学数学系。数学系下设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及大学数学4 个教研室;数学、应用数学、应用概率统计、金融统计、复杂系统与网络科学5 个研究所(中心)。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和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点;数学和统计学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数学博士后流动站。具有科学计算实验室和复杂系统协同控制实验室等实验平台,与自动化、计算机等学科、国家电网、统计局等有实际合作交流项目。近年来数学系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在国内的影响逐步提高,ESI 论文排名进入全国前10 名,三位老师担任国际知名SCI 刊物编委。一、东南大学统计学硕士考试科目(1)所属学院:数学学院(2)研究方向:01 统计模型分析及金融统计(全日制)02 时间序列分析(全日制)03 统计诊断方法(全日制)04 应用统计(全日制)05 可靠性分析(全日制)(3)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01数学分析933高等数学(4)复试科目:561概率论与数量统计二、参考书目1.601数学分析:《数学分析》陈纪修等编,高教出版社2.933高等数学:《高等代数》(第二版)北京大学编,高教出版社3.561概率论与数量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茆诗松、程依明、濮晓龙。高教出版社 2004三、分数线及招生人数2019年报名人数30人,录取人数4人,包含推免2人。2018年报名人数26人,录取人数4人,包含推免1人。2017年报名人数13人,录取人数5人,包含推免2人。
东南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东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大学。学校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重要发展时期。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文理等科迁出,以原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国立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4月,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组建新的东南大学。一、东南大学会计(专硕MPAcc)考研招生目录及人数1、所属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2、招生专业:125300会计(专业学位MPAcc)3、研究方向(全日制和非全同时招生):01 财务总监(CFO)(全日制)02 国际会计(全日制)03 管理会计(全日制)04 注册会计师审计(全日制)05 国家治理与政府会计(全日制)F1 财务总监(CFO) (非全日制)F2 国际会计 (非全日制)F3 管理会计 (非全日制)F4 注册会计师审计 (非全日制)F5 国家治理与政府会计(非全日制)4、考试科目: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满分200分)②204英语二复试科目:574 计算机与会计信息系统 或 576 财务管理与会计学5、招生人数:2020年招生计划:未公布。2019年的拟招生计划:全日制统招2人。6、学制及学费:非全日制学制2.5年,925000元/生·全程 。全日制学制3年,3万元/年特别备注:欢迎计算机及软件、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等专业的学生跨专业报考。非全日制考生须为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二、东南大学会计(专硕MPAcc)复试分数线及报录比(近三年)2019年:英语50,专业课:100,总分214分。全日制:报名人数36人,录取人数5人,报录比1:7非全日制:报名人数229人,录取人数50人,报录比1:4.52018年:英语50,专业课:100,总分204分。总数:报名人数171人,录取人数非全日制43人,全日制0人(推免19人),报录比1:42017年:英语42,专业课:84,总分170分。报名人数62人,录取人数42人,报录比1:1.5育明考研点评:东南大学2017年和2018年的全日制是只接受推免生的,统招根本没有机会。2019年有2个全日制统招的名额,预估2020年全日制统招名额会继续存在。东南大学相比来说,这个非全的分数并不算低,属于中等水平难度吧。不过对于东南大学来说,经管类显然不是它的强项,所以报考的考生需谨慎。预估2020年,复试分数线在210分左右吧,毕竟对于非全214分稍微有点难度。三、东南大学会计(专硕MPAcc)考研参考书目《2015年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及考试指南》,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指南》,全国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编。《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逻辑分册》, 李雪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数学分册》,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写作分册》,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会计信息系统》(普通高等教育经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彭飞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财务管理学导论》陈志斌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6;《会计学》陈菊花、陈良华编,科学出版社,最新版;备注:专硕的初试都是没有指定参考书目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以上书目。另外大家也可以看一下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那一套数学、逻辑和写作分册。四、东南大学复试1.初试成绩满足我校要求的考生方可参加复试,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2.我校实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3.复试统一安排在东南大学,具体时间、地点届时见网上通知。复试内容包括外国语听力、口语、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测试。复试方式将采取笔试、面试及实验操作等。笔试科目覆盖范围参见招生专业目录。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会计等专业学位硕士的思想政治考试将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4.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报考的考生(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专业学位除外),初试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后,还须参加我校组织的报考专业本科阶段主干课程的加试,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加试科目及要求请直接与报考的院(系)联系,加试合格后方可参加复试。
【考研初试介绍】1.初试时间17考研初试时间为12月24日-26日18考研初试时间为12月23日-25日19考研初试时间为12月22日-24日20考研初试时间为12月21日-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第一天上午:政治、下午:英语第二天上午:数学、下午:专业课2.初试科目一共考4门,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要求不一样政治【五门科目】:马原24分 毛特30分 史纲14分 思修与法律基础16分 当代世界经济与形势与政策16分参考文章:【皮皮灰】政治复习全程规划英语一、英语二、各种小语种:【通常为:学硕英语一,专硕英语二】英语一:完型10分 阅读A40分 阅读B(即新题型)10分 翻译10分 大作文20分 小作文10分英语二:完型10分 阅读A40分 阅读B(即新题型)10分 翻译15分 大作文15分 小作文10分P.S英语分数高,研究生阶段可以免修英语参考文章:英语四六级没过?抱歉,你不符合报考条件!四级没过竟通过这种方法考研英语70+四六级,你它喵的还不打算过吗?南昌大学2019年入学硕士研究生申请英语免修的通知数学一、数学二、自主命题数学:【通常:学硕数学一,专硕数学二】数一:高数56%、线代22%、概率统计22%数二:高数78%、线代22%、不考概率统计参考文章:数学一/二的区别皮皮灰的数学二如何从零到140+2014-2019考研数学、英语平均分统计专业课:【除了408以外,其他均为自主命题】《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鼓励使用统考科目试卷20年多所学校改考4081.上海师范大学部分改考408【实锤】2.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网安学院全面改考408,公共课不变【实锤】3.华北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改考408【实锤】4.华中农业大学部分改考408【实锤】5.广州大学部分改考408【实锤】6.河北工业大学全面改考408【实锤】7.华东师范大学改考408【实锤】8.贵州大学全面改考408【实锤】9.云南大学有消息称改考40810.复旦大学有消息称改考408【实锤】11.河北大学有消息称改考408【实锤】12.郑州大学有消息称改考408【实锤】13.上海海洋大学改考408【实锤】14.武汉理工大学有消息称改考408【实锤】15.昆明理工大学有消息称改考408【实锤】16.南开大学改考408【实锤】17.杭州师范大学改考408【实锤】18.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改考408【实锤】参考文章:什么是408?408改考元年皮皮灰教你解读【专业课考纲】复旦抄底哥:408考不好?呵呵!是你不会学!【20择校】全国985/211专业目录 20年考一门专业课的985汇总20年考两门专业课的985汇总20年考三门专业课的985汇总20年考四门专业课的985汇总20年考408的985汇总20年考一门专业课的211汇总20年考两门专业课的211汇总20年考三门专业课的211汇总20年考四门专业课的211汇总20年考408的211汇总20只考数据结构的211院校汇总【常见名词】学硕与专硕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参考文章:学硕、专硕、非全日制区别在哪里?计算机与软件考研的区别20工程硕士改革参考文章: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对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进行调整的通知 工程专业学位调整为8个专业学位类别【通知】关于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调整的通知【21考研】工程硕士调整成电子信息后的毕业证、学位证会变成啥样?非全日制改革重庆邮电大学、东南大学等一批高校已发布招生简章其中关于非全日制的描述:定向研究生名词解释:定向研究生又称定向培养研究生,指由国家按照计划招收,在招生时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其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按规定标准由国家向培养单位提供。定向生在录取前,必须签订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仍留在原工作单位,毕业后按合同规定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工作。 这意味着20考研,原先报考全日制的应届生难以调剂至非全日制【除非签订工作单位】,全日制录取难度再次增加【21考研时间节点预测】2020年9月15日:公共课考纲公布参考文章:2020年408考纲仍未修改2019考研大纲公布!传说中的408考纲!皮皮灰教你解读【专业课考纲】统考真题与答案(数学、英语、408)一键下载2020年9月24日-9月27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1)预报名一般大家都会一窝蜂挤着进去(参考四六级查成绩的拥挤程度)(2)预报名和正式报名的效力是一样的(3)预报名不成功不要着急,之后还有正式报名(4)建议错开高峰时间(5)主要针对应届生参考文章:皮皮灰教你如何预报名:抢!网上报名时需要填写的信息您的预报名成功了吗?仅深大就有756人次预报名信息不正确!2020年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正式报名参考文章:皮皮灰教你如何正式报名!2020年11月中旬:现场确认OR网上确认根据报考点不同,部分考点开通了网上确认,不过大多数考点仍然是现场确认(一)现场确认时间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请考生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二)现场确认程序1.考生到报考点指定的地方进行现场确认。2.考生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或复印件。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自学考试机构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现场确认时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3.考生应按规定缴纳报考费。4.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总结:在报考点指定的地方校验材料(应届生学生证,往届生毕业证),采集相片。P.S 尽量早点去,人非常多。参考文章:皮皮灰从【各省报考须知】get到了什么?(附27省份原文)2020年12月:【打印准考证】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避免泄露丢失造成损失。P.S:考完千万不要丢了准考证,建议保存电子档!!!!!!【研究生入学考试】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3个小时)12月22日上午:政治 下午:英语12月23日上午:数学 下午:专业课2021年2月中旬:公布考研成绩过个十来天会公布国家线,不过一般985的分数线出来的会比国家线早。过了学校分数线-》准备参加复试没过学校分数线,但过了国家线-》调剂OR二战OR工作没过国家线-》二战OR工作(国家线B区线比A区线低10分)2021年3月-4月:考研复试,一般985学校先复试2021年4月-5月:拟录取通知2021年6月:发放录取通知
2022年考研,从【考研关键问答】开始!每次一个关键词,考研轻松上道。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高级管理人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接受工程师和经济师的基本素质训练,打好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外语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坚实基础。今日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考研】工程管理专业考研考什么?考研中每一类专业考试科目都是因学校而异的,也就是说,具体考试科目及其考纲因学校而异。一般来说,工程管理专业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通常来说,学术型硕士公共课考试内容为政治及英语;专业课考试内容数学及一门专业课。确切的考试内容可进入目标学校官网的“研究生招生”专栏,查看该学校官方给出的考试科目及考试大纲(个别学校只给考试科目,不会给出具体大纲)。例如,若考生的目标学校是东南大学,则进入东南大学官网(https://www.seu.e.cn/),进入研究生招生专栏:找到招生目录,并选择想报考的专业方向,查看考试科目,就能知道目标专业及方向的具体考试科目啦! 如图所示。有些学校也会给出相应考试科目的考试大纲或参考书目,考生也可在该学校官网进行查询。 要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请注意,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的报考条件较为特殊,一般情况下应届生不能报考!【END】关注我们,考研之路,不负梦想,不负星光,不负前行!
计算机专业一直以来以好就业,工资高著称,吸引了很多同学报考,今天就为大家分析一下江苏地区计算机专业考研的学校,一起看看有哪些性价比高又好考的学校吧!1.专业课考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的院校南京大学2.专业课只考一门的院校中国矿业大学、常州大学(可选考)、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南京审计大学、陆军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3.专业课只考两门的院校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常州大学(可选考)、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4.专业课考三门的院校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5.专业课考四门的院校南京大学、河海大学6.难度最大的院校东南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7.难度中等的院校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8.难度较小的院校常州大学(可选考)、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省计算机专业院校汇总了解更多专业信息课程辅导请私信哦~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常松)1月1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自2020年起取消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并在36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招生。这几年,任何新高考改革都会引起社会的广泛议论,特别是考生家长的密切关注。每一项新高考政策的出台,都是对中国高考制度产生深远影响,引导高中办学的大方向,考生备考报考策略的重要影响。持续16年的自主招生戛然而止,“强基计划”重装来袭,高考怎么改?考生怎么考?大学怎么招?留给2020年高考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这一天距离2020年高考还有144天。回归高考,新计划是一场怎样的格式化?此次《意见》出台,内容十分具体。已经在当天各大媒体和公众号进行了全平台覆盖。一个结束,一个开始。作为一项替代方案,对比强基计划的“面板属性”,自然会和以往的自主招生相比较。强基计划是一个升级版吗?不,恰恰相反,这是一场对招生工作的“格式化”。和以往的自主招生不分专业不同,强基计划一出场便是明确了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改革方向。这也正是这项改革的亮点。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定位于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意见》还明确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为重点招生专业。这一聚焦让公众看到了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重要战略领域,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决心,也正是2013年以来,国家一系列做强前沿科技、升级产业经济、加强文化自信等政策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必然延伸。比如,对于当下最火热的人工智能领域,芯片技术依旧是中国最亟需解决的问题,据计算机系博士生介绍,在攻关技术领域需要的物理基础极高。在近日科技界火热的“活体机器人”研究中,也是借助了精密的数学编程计算。而此次重点招生专业中,历史、哲学、古文字学也在其列,也体现出了人文学科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意见》非常明确地提出单独设立计划,避免这种错位。而且《意见》还要求针对强基计划单独制定培养计划,教学资源倾斜,这相比于自主招生也是一大进步。以往自主招生的很大问题在于大部分高校不限制专业,而通过降分政策录取的考生,其裸分往往不高,可选的专业也是被挑剩的。比如,某一流大学的自主招生政策是没有“线上分”,即降分只保证考生被录取,但专业录取时,不看降分,仅看裸分,可想而知最终录取的专业往往都是裸分没有招满的冷门专业。这与挖掘学生在某方面具有突出潜力的初衷相悖。和2003年自主招生开始时一样,强基计划首批的高校并不多,而且很整齐,就是双一流建设中“一流大学”(A类)的36所大学。事实上,2003年首批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也只有22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回归高考”,是当下多元化高考选拔政策的核心要点。在新高考体系内解决全面发展、多元选才的问题,而并非给高校开一块自留地。从招生选拔模式上来看,也完全抛弃了自主招生时代以材料作为主要依据的方式,而是以高考成绩为主体。《意见》要求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须参加统一高考。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强基计划的成绩结构是由三块构成,高校掌握的只是15%之中的一部分,即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则是由各省建立统一档案库来完成,这也是新高考改革中的新生事物,不仅在强基计划中作为一部分成绩,在很多省份的新高考改革“两依据一参考”的模式下,综合素质评价也成为了高考裸分之外,升学的新参考。虽然高考成绩是硬性要求,但是《意见》仍然针对少数“偏才怪才”的进行了制度设计。在《中国教育报》的解读中,强基计划将选拔两类群体,主体是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少数在某个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偏才怪才”。 具体来说,针对第一类考生,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85%,并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针对第二类考生,由高校提前制订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向社会公布,组织专家对相关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经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录取。这也可以看出,像以往通过五大学科竞赛进入国家集训队的优秀高中生,仍有破格机会。从强基计划的流程上来看,也是突出了回归高考的特点。强基计划的报名在高考前,高校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高考成绩既是入围条件,又是录取依据。这种类似于“初试+复试,初试成绩计入总分”的模式,在考研、公务员考试中都被广泛使用,更具有普适性、公平性。而且,强基计划不仅是招生政策,更是培养政策,入学后,高校单独制定培养方案。《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多维度的培养模式。这也是新高考改革的一大进步之处。十大禁令,能否守住公平的红线?改革开放40多年来,高考至今依旧被全体中国百姓认可,依旧被认为是最适合当代中国国情、最公平的大学招生考试。无论贫富贵贱、无论什么阶层,一张考卷上的比拼,让无数国人完成了阶层跃迁,从农村走向城市,从贫困走向富裕。“公平”是中国人对于高考的最大期待,也是最敏感的神经。特别是在阶层固化言论日益风起的当代,对于高考公平性的追求是压倒一切的。强基计划一出台,《意见》便提出了十条禁令,正是针对自主招生的陈年积弊,看守住高考公平性的红线。严格遵守强基计划招生“十严禁”1.高校不得发布未经教育部备案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或进行虚假招生宣传;2.不得以任何形式组织与强基计划招生挂钩的冬令营、夏令营及考核工作,或委托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报名、考核等有关工作;3.高校招生工作人员、专家评委不得参与社会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辅导活动;4.不得以“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进行恶性生源竞争或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5.未经批准不得突破强基计划的招生计划录取;6.不得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或新生入学报到环节更改考生录取专业;7.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8.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得擅自扩大强基计划招生高校范围或出台与国家招生政策相抵触的招生办法。9.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不得为不符合要求的考生或违反规定程序办理录取手续。10.有关中学等不得出具与事实不符的考生推荐材料、证明材料等或在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中虚构事实或故意隐瞒事实。以上十点非常具体地规定了强基计划的“招生纪律”,如打击虚假宣传、招生人员参与社会培训、突破计划录取、扩大招生规模、程序违规、材料造假等。可以说一红头文件的方式给强基计划画下了红线。这一点在以往自主招生中并没有如此详细的规定。资料图来自南开大学新闻网近年来,自主招生丑闻时有发生,甚至有一流名校因招生腐败而出现被停招一年的情况。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高校自由度过高,过程不透明,计划不公开,社会无法监督。考生眼前就是一笔糊涂账。尤其在一些监管不力的高校,更成为了利益输送的隐形渠道。强基计划诞生之初就必须要从反腐的角度把权力锁紧。此外,《意见》还规定了不得举办与招生挂钩的夏令营、冬令营。为何会有这样一条规定呢?这就要回溯一下自主招生16年来的历程。2006年,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5所在京高校开始尝试组建联考。2009年,以清华为首的“华约”和以北大为首的“北约”成立,北大推出校长推荐制,部分高校纷纷加入,当时甚至有人将此比喻为“名校的小高考”。2010年,局部联考演变成为了全国大规模的联盟。部分高校签署《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卓越联盟成立。至此,三大自主招生考试联盟鼎足而立。同年,清华北大开始举行自主招生夏令营、冬令营。长久以来,自主招生由于高校的自主权,逐渐由最初的“掐尖”演变成了“圈地”。自主招生的申请在高考出分之前,也就是说没有高校知道到底是谁会成为录取线上的学生。因此,提前通过各种形式,给予降分政策,提前锁定一批优质生源,成了很多高校招生组的“押宝”行动。而高中方面,占据了“卖方市场”之后往往为了最终名校录取人数最大化,在各高校之间纵横捭阖,增加筹码。一年一度的招生季,大学之间、大学与高中之间不啻于一场宫斗大戏。强基计划的报名在高考之前,依旧给予了高校“圈地”的操作空间。因此,《意见》规定禁止任何形式与招生挂钩的夏令营、冬令营,不得以新生高额奖学金等恶性竞争,也就从根源上杜绝了“许愿”的可能,再配合不高于15%的自主权限制。高校闪转腾挪的空间被极大压缩,可以倒逼高校回到“选才”的本质上来。再来看考生这边,不得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或新生入学报到环节后更改考生录取专业、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也会限制和筛掉一部分“混”进强基计划,试图曲线救国的考生。在以往的各类专项招生计划中,经常有考生通过报考这类专项计划,入校后再转专业的操作来进入裸分考不进去的名校。比如很多高校的国防生、定向生、免试生的录取分数线比统招录取线低一些。但是,这类考生往往容易出现最终违约,导致教育资源浪费。而这种操作也给高校相关负责部门的权力寻租提供了渠道。因此,作为服务国家重点战略的强基计划,在入口处就防止投机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保障了真正“报国型”考生能够得到计划培养的“公平性”。新政之下,考生如何操盘高考路线?对于高考家庭来说,最关心的还是新高考政策如何影响升学路径。其实,从“面板属性”来看,强基计划仍是少数高校(有能力报考36所试点大学)、少数学生(有志于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选项。大部分考生仍然需要关注新高考体系本身,如很多省份正在试行的“两依据、一参考”模式。以全局的心态面对新高考。新高考从高三冲刺的“百米赛”,变成了绵亘在整个高中的“马拉松”。比如北京市新高考中增加了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作为高中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共分为13个科目,各科目的考试分散到高中三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来进行考试时间的选择。这种考试模式要求学生在高中的学习中,注重每一阶段的学习和积累。此外,改革省份的高考英语考试,听力考试与笔试成绩分离,在听力分数30分不变的前提下,考试机会由一次增加为两次,并在两次考试中取较高一次的成绩计入到高考总成绩。可以想见,这个设计的初衷是弱化英语考试,但是最终的效果却是次次都不能松懈,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生负担更重。这种压力从以前高考的两天考试,分散到了高中三年,从选科到结业考试,到高考科目,每一步都影响最终结果。谈到选科,新高考改革后将实行“3+3”的考试模式,除了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进行统考外,不再使用文综理综试卷,而是改为“6选3”的选考模式。高考选考科目与大学报考专业挂钩,高校的专业会对所选科目做出限制和要求。有统计显示,不提科目的专业不到1/3,多为哲学等文科专业。结合强基计划的专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与选科有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有意向在两年后报名强基计划的考生必须在高一选科时就确定好方向。而从“回归高考”的角度看,基础学科专业和高考科目的契合度也非常高,因此,强基计划可能针对考生在选科这一关就已发了一轮“入场券”。考生在在高考选考科目的选择时,不但要明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兴趣爱好,结合自身未来的职业规划,更要明确自己未来所要报考的高校在专业科目方面的要求。北京新高考改革 图片来自北京日报此外,学科竞赛依旧具有价值,在选科时代,能够提高某一科的成绩是比文综理综时更加有必要的。很多学生抱着把一科学好的心态来学习竞赛是比较合适的。不过从往年来看,毕竟能最终通过竞赛获得保送的学生仍是凤毛麟角,不必将筹码继续压在竞赛上。相反地,体育成绩会越来越成为未来成绩结构中要的一环,甚至有趋势是,国家会通过升学政策进一步强调体育成绩在升学考试结构中的权重。这一点,高中阶段一定不要松懈。裸分之外还有什么空间呢?强基计划是少数人的选项,而大部分学生应该更多注重“综合素质评价”这一项改革举措。在《强基计划招生程序及管理要求》中明确指出,“已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的省份,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将考生电子化的综合素质档案提供招生高校。未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的省份,由考生就读中学提供经中学校长签字确认的综合素质档案。综合素质档案须提前在考生就读中学详尽公示。”综合素质评价是新高考改革“两依据一参考”中的参考,上海、浙江均建立了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并在高校招生中参考使用,使对学生的一次性、终结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此项改革旨在改变传统高考中的“唯分数论”倾向,用多把尺子“量”人才。综合素质评价如何使用呢?在浙江省的试点中,试点高校单独发布招生计划,计划中的每个专业,按照“高考+综合素质评价”通过一定的计算方式合成综合成绩,再以综合成绩排名作为录取依据。而浙江省的试点高校中,不仅仅是双一流大学(浙大、清华、北大),还包括一些省属大学(浙江师大、浙江工商大学)。山东省2019新高考政策中,也采用综合素质评价招生,10所大学中既有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也有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高校层次比较多。因此,面对强基计划的新政策,考生不仅仅要注意政策本身,更要了解整场新高考改革,它会颠覆很多以往的报考经验。基础学科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考生要有自己的规划,对于大多数考生,和你没啥关系,好好提高裸分,这是最最最核心的竞争力。路阻且长,强基怎样真正强起来?强基计划真的能“强基”吗?热议之后必须还得冷思考。强基计划出台就被社会各界给予厚望,但是这也才是第一步。高校和学生才是计划的主体,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改革的最终成效,决定的因素永远不是决策层的一纸文件,而是执行层的贯彻实施。在以往的高等教育中,出现过很多最终实施效果和顶层设计偏差较大的情况。比如2018年取消的“国防生”,很多高校的培养方案并不能适合部队需要,学生到岗后无法胜任基层工作;生源甄别不足,不少考生缺少扎根部队的思想准备,将其视为低分进名校的渠道而最后毕业违约等。再比如专业硕士,由于时间紧张很多面向业界的实践实习流于形式,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工作;很多硕士生导师并不能结合职业背景给出针对性地培养,简单地把科学硕士、专业硕士混在一起指导。强基计划能否最终收效,为国家基础科学和重大战略领域培养人才,还要看接下来各高校的具体措施。然而,各高校的情况差异很大,强基计划和双一流建设如何结合也是一大挑战。目前来看,强基计划最终能否成功,面临招生和培养的双重挑战。2019年6月25日,江苏南京,考生和家长在一个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会上查看参会院校名单。 图自新华社先看生源的方面。就业仍旧是专业选择的主要引导力,考生和家庭对于大学,特别是名校教育最主要的个人期望主要仍旧是个人职业发展前景。制约基础学科发展的根源并不在于生源一侧,而是在于就业。当今中国基础学科科研岗位少,工资待遇低,成长周期长,甚至有些高校和学科博士产能过剩。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就算是学生招进来,也长不起来,留不住。更何况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再做博后,甚至需要出国深造才能在学术界有找到一个不错的平台;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引进门槛已经从海归博后上涨到优青、杰青。如何能够让学生在十余年的培养中一路成长起来,是比招生政策更值得研究,也更重要的事情。学术志趣必须是强基计划所要培养的重中之重,对优秀学生的学术志趣引导、科学素养提升、数理基础强化的提前布局刻不容缓。朱邦芬在谈到清华大学“学堂计划” 关键在于营造一个优良“环境”,使得有潜质的杰出人才比较容易“冒”出来;而优秀学生荟萃是优良“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然而,识别和选拔具有突出创造性的学生十分重要。在未来强基计划的招生中,对于学术志趣的考察,将是必须的,也是最有难度的。这很难通过高考分数,乃至于面试来区分。对学生高中长期的成长跟踪会有更多信息,因此建立统一的综合素质档案,用动态过程来提供更多佐证,是必要的。这也是《意见》中,综合素质评价也是一个维度的原因。基础学科发展,归根到底是整个科研生态的改变,本科招生计划,仅仅是在生源层面聚拢了优质生源,离成长为“甘坐冷板凳”基础学科的年轻一代学者还有十万八千里。“培养”永远是最关键的。再从培养模式上来看,36所大学,其中工科作为优势学科的大学不占少数,基础学科并不是其优势学科,而其双一流大学建设的一流学科并不一定包括基础学科。以东南大学为例。东南大学的“一流学科”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东南大学A+的5个学科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艺术学理论,而12个获得A类的学科中,并没有《意见》所包括的基础学科。似乎只有生物医学工程(下设神经信息工程、生物信息技术、医学影像与医学电子学、生物医学纳米技术、生物医学材料与器件5个二级学科)可以划分在生物科学的范畴。同时,《意见》中提到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这些措施在很多高校已经是很常见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非强基计划独有。还是以东南大学为例,两年前就提出 “三制五化”人才培养育人模式,即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由此可以看出,很多高校学科的布局,都与强基计划的专业有较大“夹角”,在“一校一策”的原则下,如何给予自身的优势学科建设强基计划,需要高校创造性地研究。如何让强基计划真正能带动一流学科建设,而不是基础学科、优势学科两张皮,这将是很多学校面对的问题。2020年,强基计划起航了。就如同21世纪前20年中国高校招生每一次改革一样,被全社会给予期待。但是,这20年,通过新政,很多学生迈进名校,培养成才。这20年,各类招生计划也走过弯路,出过偏差,乃至丑闻。面对强基计划,乃至扑面而来的新高考,希望它们能真正为国储材,经得起人民的监督和时代的考验。
东南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学校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还设有无锡分校和苏州校区。东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大学,和南京大学同根同源,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文理等科迁出,以原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在国立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所以东南大学是一所典型的工科类985高校,在全国985院校中处于中游水平,全国排名20位左右。建筑学院东南大学是建筑老八校之一,他的建筑学专业,在国内建筑行业内影响巨大,培养的优秀人才很多,老八校中的其他学校,或多或少都与东南大学的毕业生有关,对于学建筑学的同学来说,东南大学就是殿堂级的学校。东南大学的建筑学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全国仅四所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有建筑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东南大学建筑学评级为A+,与清华大学建筑学并列第一名。从就业的角度来看,东大的建筑类专业就业非常好,各大国家控股大设计院,国企,还有大型地产公司万科绿地恒大等,相对而言还是地产行业的薪水比较高。从考研的情况看,东大的建筑学统招人数一般都是十几个人,但是人数变化还是比较大的,有时候保录的人多了,那么统招人数就会少,因为加上保录的人一般都是30个出头,这个总的招生人数每年都没啥变化。复试线就看招生人数,一般招的人多了,那么分数就比较高,大家可以去分析下表格的数据,看看是不是我说的这样。这个专业没有什么大小年的影响,虽然建筑学是属于工科专业,但是不要考数学,其中有一门快题,考试时间六个小时。近两年的收分都要达到380多分,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报录比高的时候得超过10:1,而且现在考研的人越来越多,我觉得以后报录比低于10:1会很难,建议实力强的同学报考。城乡规划学和城市规划就是一个学硕一个专硕学制上的区别,他们的研究方向是完全一样的,而且考试内容都是政英一和两门专业课。招生人数学硕比较多,其他的数据近两年二者差不了多少,复试线,均分,报录比都比较接近。单看报录比的话这两个专业好像都比较简单,但是看收分都那么高,就可以看出其实是还是比较难的,专业课我也不好比较,但是政治英语一这两门课被录取的人均分差不多都要75以上,而且还是985的王牌专业课难度,建议还是得有点实力的同学报考的。这个专业推荐报考学硕,毕竟难度也差不多,能考学硕尽量不考专硕,能考全日制尽量不考非全。风景园林学和风景园林专硕也一样,考试内容完全一样,政治英一加理论和快题。这个专业就推荐考专硕因为学硕的招生人数实在太少了,都是一两个人,百分之百的可能这个被录取的就是东大本校或者其他老八校的。虽然有两年初试分数比较低,但是你敢冒险吗?复试也是要考快题的。专硕招生人数比较多,比较稳定,能靠实力去争一争。报录比和收分的变化大家看看表格,现在考研的人也比较多想简单也不可能,但是这个专业14:1也差不多到极限了,也不太可能再高了。一般考这个专业做好10:1以上的准备就行。建筑学的专硕就要简单点了,考试内容和学硕一样,复试线和收分也大体相似,但是招生人数比学硕多很多,而且报录比学硕低很多,那肯定是推荐考专硕了。经管学院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于1987年8月,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17年成立的南高师商业专修科。历经商科百余年、建院三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学院已成为东南大学专业门类最多、学生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可能主要是MBA和会计金融非全的研究生导致的学生最多。东大的经管学院近几年办学还是很不错的,非全的研究生越招越多,学费越来越贵,一个得要十几二十万,虽然学校不怎么拨科研经费,但是学费交的多啊,钱多就硬气嘛,在考研学生的心目中地位提高了很多,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如果能考上东大的经管,那也非常厉害的了。2017年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东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获得A-、应用经济学获得B+、工商管理获得B,从学科评估结果看,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应用经济学学科实力还是很不错的。东大的应用经济学招生人数还是很多的,复试线就得看大小年了,双数年份的复试线都比较低,报录比20考研的就比较低了,可能是前两年的报录比过高导致的,21报的同学就比较惨了,肯定会有不少人报。金融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考研的情况和应用经济学一模一样,复试线看大小年,双数年份的复试线都比较低,报录比20考研比较低。但是这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很少,22想考的同学还是得等等,如果21报录比高到你都感觉害怕,那就可以冲一冲。如果只是个10:1那就别考虑了。东大的金融专硕和资产评估都考数三,金融专硕的复试线和收分最近几年都是逐渐递增的,也没有受大小年的影响,为什么?因为报考的人太多了,这两年的报录比尤其高,我觉得21考研报考的同学的收分和报录比会迎来一个下降的趋势。资产评估专业招生人数很少,19年全保录20年也只招了两个,但也只有五个人报名,这个专业就是险中求富贵,因为你备考了一年最后也不清楚这个专业最后统招不统招人。如果招了那就是非常简单,如果不招,9月开始换专业课重新选新的学校。下面就是管理类的专业,管科是经管院最好的专业,招生人也比较多,这个专业的复试线和收分都是在逐年递增,但是很奇怪的是这个专业的报录比却是在逐年递减,按道理考研竞争越激烈分数才会越高,这个专业却恰恰相反,而且20考研还是数学挺难的一年,这说明现在考研的同学水平越来越高了,我也只能这样解释了。所以大家择校一定要参考各种数据,如果只看报录比,好像是越来越简单了,因为竞争越来越小嘛,但是分数却越来越高。工商管理和会计学这两个学硕,会计学是属于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这两个专业的复试线和收分都是逐年递增的,总体上来看会计学的分数要比工商管理的要高。从报录比来看工商管理这个专业这几年是在增加的,会计学20年的报录比要比之前低很多,但是会计学的专业分数也在增加。我仔细思考了下这个现象,第一,管科还有会计学都会考研最热门的专业,第二这些专业其他学校的分数还有报录比也很高。那么如果其他学校比如某211的人数竞争和分数都比东大还高或者差不多,那么这些大神是会选择东大的,而有些一般的同学就不敢选985了,这就淘汰了一部分人,但是精英还是留在这里考东大。这就造成了虽然人数减少,但是分数也在增加。图情这个非热门的专业,而且招生人数比较少,考研报录比的话一般都是一年高一年低,但是收分比较高,20年的均分都到了403分,因为是不考数学的专业所以分数高也是可以理解的。最后的三个专业都是考199管理类联考的专业,这个专业是最可能逆袭的专业,只要你是本科生,不管你基础多差,不管你是几本,只要愿意学,我都有办法考上研究生。MBA和MPACC的非全招生人数都是比较多的。全日制的MPACC的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少的。这几年的统招人数都是五个,而且计划都是只有两个,都是扩招的,之前我推荐这个专业,因为那是第一年招全日制,比较容易,后面就不容易了,你看20考研均分接近250了,这也太难了,不过预计21考研会简单点,如果21没有简单那么22考研肯定简单,所以22考研想考这个专业的同学可以等等今年的数据,反正统考的专业10月择校也不晚。最后一个是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之前是工科类专业,20考研开始调整成199管理类联考了,所以大家在看分数的时候要注意了,之前的总分是500分,20考研的是300分,20第一年考,肯定是超级简单的,200分出点头就可以了,21考研开始肯定要回归正常的难度了。所以对于很多实力不强,但是想考名校的同学,建议大家多关注关注那些新增专业,把握比较大。土木学院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在茅以升先生创立于1923年的国立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17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土木工程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土木工程学科获评A+,并列全国第一;结构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可以说东大的土木院拥有全国最好的师资和平台,毕竟建筑老八校的底蕴还是很强的。力学专业近两年的统招人数都比较少,都是10个人出头,考研的竞争也比较低,这门学科是基础性学科,不是热门专业加上专业课的难度很大,而且考的还是数一和英语一,所以考的人比较少。东大这个专业分为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四个二级学科,大部分都是招的工程力学。土木工程专业招生人数比较多,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专硕的名称叫土木水利。学硕四个二级学科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复试线是不一样的,桥梁隧道最简单,主要以后工作条件太艰苦。不同专业的复试线在表格中都有,最低的那个专业基本都是320多。均分的话就比较高了,一般都有350-360多,土木专业这个分数还是比较难考的。报录比一年高一年低,22考研预计会高一点儿。专硕20考研的报录比还是比较低的,之前一般都是5:1左右,20考研我猜是专业改名字了,之前叫土木工程专硕,现在叫土木水利,很多同学可能不太了解。这个专业大家还是得注意下的,这个专硕也是要考英语一和数学一的,专业课也是和学硕的一样,考试的难度丝毫不低。市政工程也是考研工科专业里最热门专业的之一,这个专业本科其实叫给排水专业,是直接对口的。以后的工作主要是市政及工业企业的生产生活用水工程的施工、维护与管理。这个专业招聘门槛越来越高,尤其对于一些大型的效益不错的设计院来说,学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筛选门槛。与一个研究生相比,一个本科生即使能力优秀,也未必能有相同的竞争力。从个人发展角度,很多设计单位都采用绩效工资的方式发放薪水,其中学历和执业资格都会成为决定你工资以及升迁的重要因素。所以得乘着在校期间就把研究生考了,毕竟工作以后想回归校园,太难了。这个专业的统招人数很少,只有5、6个而且一般河海的给排水专业的同学考东大市政的比较多,所以竞争压力比较大。分数受数学大小年的影响比较大,双数年份考研的要低点,报录比一年高一年低,22考研的竞争可能小点。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这个专业属于一个交叉学科,是土木和管科的交叉学科,要是有同学觉得管科太难考也可以考虑这个。这个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很大,研究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大型建筑企业、工程咨询企业、高校及相应政府部门从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工作。从考研的角度看,东大的这个专业的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报录比倒不是很高,近几年处在一个逐渐降低的趋势,21预计会上涨,22考研推荐分数370肯定够了。另外两个专业是管理类的专业一个是管科,一个是非全的MEM。管科经管院也有但是研究的方向肯定是不一样的,土木院主要是研究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和全过程项目管理问题,能在在高校、科研单位、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大型企业集团/金融单位、政府部门从事高层次管理、咨询、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东大的管科考的都是数一。对比两个学院的管科,很明显土木院的要比经管院的复试线和收分要高,报录比的话不同年份不同,土木院的比较稳定,但是经管院的变化比较大,得根据大小年分析,22考研还是比较推荐考经管院的。MEM是在职考生考的,东大的mem全江苏最好,推荐报考。人文学院/艺术学院再给大家分析个人文学院,其实有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观点,考理工科学校的文科专业或者考文科类学校的理工科专业。而且我知道你们会选这些专业的,一定会选的!因为每个人的考研目标是不一样的,不是所有人都看专业实力的,这可是985。东大的人文学院的专业还是很多的,从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到文学都有。不热门的专业的报录比都不会很高。热门的专业比如心理学,文学这种就要分析下了,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一般都是一年难一年简单,这符合文科类招生人数少的专业的规律。像22考研推荐心理学,汉教,文学,公管这些。具体的数据和变化规律大家可以好好对比下再做出决定。不过也不要急,东大一般每年5-6月就会公布下一年的数据,也可以到后面再决定,反正今年简单明年肯定难,今年难明年可能难也可能简单或者后年简单。艺术学院有四个专业招生,东大的艺术学院是很有名的。可能很多同学想到艺术,和东大完全不搭边,但是东大的艺术学理论是全国最好的,全国排名第一,是江苏省截止目前唯一的艺术类国家重点学科,双一流学科。包括设计类的专业也是很厉害的。在历史上,先后有许多艺术大师,如音乐教育家李叔同,戏曲研究和教育家吴梅,美学大师宗白华,绘画大师张大千、徐悲鸿、吕凤子、陈之佛、傅抱石、吴作人、黄君璧等都曾执教于此,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从考研的报名人数也可以看出东大艺术类专业的热门程度,几乎没有专业的报录比是低于10:1的。而且依靠东南大学建筑老八校的平台设计类的专业的就业也也是很强的。这几年考研的分数直线彪升,除了美术学以外其他的专业的均分基本都要超过380分,对于艺术生来说这个分数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一般艺术生的文化课要弱点,而这些专业都要考英语一,所以想考这些专业第一专业课实力要非常强才行,第二政治英语两科均分不能低于75,毕竟英语一每年的平均分才46左右,还有很多985的艺术生考东南大学,复试也得注意。自动化/计算机/交通学院东南大学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57年,是国内最早设立的自动化专业之一。著名控制科学家钱钟韩院士、冯纯伯院士曾长期在自动控制系任教,为其在国内赢得了很高地位。东大的双控偏于工程控制,在这方面的历史浸淫颇深,凭借多年来打下的深厚功底运作到现在,现在的人才梯度建设也不错,有田玉平,郭雷等,CIMS更是国内独领风骚。就业不用说了,形势非常好,自动化又称万金油专业,而且东大的自动化,实力雄厚,毕业了前途无量。这个学院就两个专业一个双控学硕一个控制工程专硕现在改名叫电子信息。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并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作为工科专业考研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东大的自动化专业这几年的考研热度直线彪升,报录比从18年的4:1到了20年上升到14:1,一般工科专业报录比很难超过10:1的。复试线和收分受数学大小年的影响,双数年份的分数要比单数年份的分要低,21考研预计热度会下降。专硕和学硕的考试内容是一样的,但是考研竞争小了很多,还是和我之前说的一样,22考研推荐考专硕。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起源于1960年建立的“解算装置及技术”专业,曾自主研制我国第一台数字积分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成功地应用于国防现代化和工业自动化领域,取得了开创性成果。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是江苏省重点学科。2017计算机科学ESI学科排名首次进入世界前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成功入选“双一流”国家重点建设学科,软件工程一级学科2018年进入江苏省优势学科立项建设范围。东南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在江苏仅次于南大,作为考研的热门专业和未来发展前途最光明的专业一毕业基本都是手握三四个一线大公司的三四个offer,基本上你能想到的大企业都有机会进去,年薪最少都在30w+,当然选择去BAT的很多,因为平台好。当然也有去给钱更多的华为,拼多多,字节跳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前保录人数多的时候报录比很恐怖,后来统招20多人就还好了,基本都是一年简单一年难。这个专业的数据18年没啥参考价值,19年因为18年太变态,所以考的人特别少,唯一有参考价值的就是20考研,大家也可以对比南大的数据一起参考,想考这个专业至少得360。软件工程招生人数比较少,20考研均分357,要注意的是保录名单,不要像19考研那样招两个就太少了。专硕的电子信息叫计算机技术,招生人数也挺多的,报录比这几年也比较稳定,22考研推荐分数365分。下面的专业都是交通学院的,全国排名第一,不是之一不是并列。力压很多交通命名的高校。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全国排名第一的专业,考研难度是不是很大呢?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二级学科很多,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就按一级学科分析。这个专业从报录比来看好很简单没有什么人报,报录比这几年都是3:1不到,但是收分都很高均分都要达到370分,复试线不是很高,大家可以去看看这个专业的专业课难度,要是能350—360左右能考上还是比较推荐的。这个专业招生人数也比较多,这几年都有40人左右。专硕的招生人数更多,近几年招生人数都是50多人,均分这几年比学硕低点,报录比也和学硕差不多,考试内容和学硕一样,都是英一数一,总体来看比学硕略微简单些。土木和测绘类的专业,专业代码081400,081600。统招人数都很少,这两年统招人数都是个位数,主要是推免人数比较多,都超过50%,表格里没有体现出来,但是也和大家说下。主要的影响就是数一的,双数年难的时候分数都比较低,单数年简单的时候就高点。具体的数据和需要制定的目标大家可以参考表格,22考研的参考20的数据就行。外语学院/法学院东大外语学院的招生人数都很少,但是招生人数少的专业就不会有太多人关注,会被人忽略,那么如果都忽略是好还是坏呢?我们可以看看这个报录比显然不是很高,甚至比很多211都低不少。从收分看的话也还行,毕竟是985的高校,没超过400。这边推荐下英语和外语应这两个专业,22考研的同学可以考虑下。法学院就三个专业,法学学硕,还有两个法律专硕。学硕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推荐考的,因为报录比也不高,6:1左右,收分也不高均分360左右,虽然360对于法学专业而言很难考,但是毕竟是985。相比较专硕的话还是比较推荐学硕的。专硕就不分析了,考个华东政法不香么?还简单很多。这里只是介绍了东大的部分专业,东大的强势专业其实还有很多。今天还是抽空写的这篇文章,做的不是特别全面,大家对于其他专业有问题的话,也可以在后台问石开老师。而能不能考上理想的研究生专业课决定成败!教育部在考研中逐年加大专业课的比重,专业课考试内容也更加深入和复杂。这也确保了导师选拔具备良好专业科研潜质的研究生的诉求。研究生的录取规则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复试权重逐年加大,研招单位越来越重视考生科研潜力和专业素质的考察,导师最看重的专业课考试成绩,专业课考试成绩的高低直接决定能否被录取。希望大家重视。总结:和南大一样,东大作为一个实力强势的985,考研难度还是很大的。从它的招生可以看出,东大接受的推免生占比更多,只有专硕推免相对占比少一点;热门专业报录比极高,收分也很高,建议具有一定实力的同学报考。
从普通二本逆袭到985读研,怎样才能一战成功?这些步骤不可省略!如今考研的同学越来越多,走入社会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有人觉得研究生烂大街了,读一个普通学校的研究生对大部分的同学来说并不满足,他们总觉得只有985研究生才更有含金量,找工作也更容易。那么,从普通二本逆袭到985读研,要如何才能成功上岸呢?要是不去双非学校读研,怎样才能一战成功呢?不去双非院校读研,考研只选985名校,这份成功上岸的秘籍请收下!考研想一次成功实属不易,特别是报考985名校的考生。要知道名校研究生的名额很少,想要读研成功,不仅要通过考研初试的选拔,在复试的时候还要表现得非常出色才可以。敢选985名校考研的同学不是本身实力就强,就是本科出身非常好的同学。再加上名校考研每年都在缩减招生名额,这就使得普通考生想在名校读研变得非常困难!即使考研难度逐年增加,名额也减少,但是依旧有不少二本院校的同学从普通学校逆袭到985名校读研,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这些人之所以成功也是有原因的,过来人的经验想读研的同学可以做个参考,想在985名校读研的话,考研时下面的步骤一个都不能省略!01、理性择校,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院校和专业985院校在众多考研院校中无疑是偏难的,但这种难度只是相对的。若是想考研成功,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理性择校!什么是理性择校呢?并非每个人想考名校的研究生就一定能够考上的,盲目的追求名校研究生的光环付出的代价一定不小。小水见过不少同学五战名校还考不上的,而有的人明明实力不是很强却一战成功,这就是选择的重要了!哪样的学校和专业适合自己呢?首先考生要明确一点,自己到底有没有实力竞争985名校的研究生,没有的话是不是愿意花时间来争取?二战或三战换来名校研究生是不是值得?想清楚这些事之后,还是愿意选择985名校考研的话,那么就容易多了。当然,自知达不到的话趁早放弃,这样对自己也是比较负责任的做法!考研选择985名校,跨考考研的学生成功率不大,想一战成功只能提前准备,尽量选择冷门专业去考。在专业的选择方面,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灵活地选择专业方向。以文学考研为例,若是你古代文学史学的好,古文功底也好,自然选择古代文学专业考研更有优势。反之,考研初试分数就不容易拿高分,低分考生没有复试机会,最多只能调剂读研!02、发挥自己的考研优势,为自己创造考研条件与第一点类似,考生要在考研的时候发挥自己的考研优势,尽量为自己读研创造条件。在考研科目的选择上,考生不要把眼光只放在专业课考试内容中,公共课也很重要。要知道每年因为英语单科线不过关而饮恨的考研同学有很多。之前小水遇到一位非常轴的同学,他考东南大学考了不下五次,但是每次都是因为英语不合格而败北。东南大学是34所自划线高校之一,也是非常出色的985院校,学校在南京,能在东南大学读研之后在南京发展也很不错。这个学校每年都有不少同学报考,复试线也比较高,英语也是自划线科目之一,基本上在60分左右徘徊,水平低的同学想达线都难。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位同学在大学期间考过日语等级考试,日语也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他考研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用日语参加考试。在听了小水的建议之后,他再考研报名的时候用日语代替英语进行考试,考到了72的高分,最终考上了研究生。在考研方面,日语考试难度比英语难度稍微低一些,这位考生就是不懂分析自己的优势,不懂变通,所以白白多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来考研。当初他要是知道这样做,也许早就读研了。03、吃透历年真题,掌握考研出题方向考研各种班可以不报,有些参考书可以不买,但是真题一定要弄到!历年考研真题非常重要,吃透了考研真题基本上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考研真题能给我们展示目标院校的考研出题方向,即使今年很多学校改革考研内容,我们也能从历年真题中找到蛛丝马迹,针对性的准备。值得指出的是,在考研真题的选择和购买上一定要注意甄别真假。历年真题有重复考的可能,即使不考原题,类似的考题也或多或少的出现,按照真题复习,再结合当年给出的新大纲一起准备的话,考研初试基本上没有大问题。04、有计划的高效率复习考研,同时照顾到初试和复试经常听说很多考985的同学一天学习超过10个小时,不然成功不了。其实这是个伪命题,任何一个人都很难保证天天十个小时的高强度复习,应该劳逸结合,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来,高效率复习,而不是拼时间。大部分的同学在考研的时候都是只准备初试而忽略复试,这种情况不适用考985名校。一些学校在考题中初试也会考复试时的内容,复试的时候也穿插初试遇到的知识点,所以要想大概率考上在复习的时候就要兼顾到初试和复试的内容,以初试为主,但是复试也不要忽略。05、考研复习阶段调整心态,不可弃考不可弃考!不能弃考!千万不能弃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其实说三遍都有点少。小水每年都有看到大批的考研党坚持不到考研结束,最终弃考,这样的话之前花费再多的努力都是枉然!特别是在考前一个月,考生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就要注意调整心态,调整作息,调整复习,让自己各方面保证一个舒适的度来复习,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做法。可以说,考生只要按照这个步骤来,预留够考研复习的时间,基本上都能成功读研。虽然不能说百分百成功在985名校读研,但是想读个不错的学校也是很容易办到的。至于那些非985名校不去的同学,就得好好努力了,尽量选统招名额稍微多的专业再去报考,这样才更靠谱一些。有人说,今年考研调剂的同学高分非常多,虽然各大高校改革了考研内容,但是也不排除来年高分扎堆的情况,所以与其去抢985名校的名额还不如选一所能够百分之百读的大学。对此,你赞同这个说法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2021考研#东北地区的名校太多了,往上数几十年,父辈时期,东北重工业基地就是我国的经济重心,无数名校在这段时间诞生。虽然,东北地区的经济没落了,东北地区高校实力也出现跌落。东北地区的高校“龙头”哈尔滨工业大学也不得不建立分校,深圳校区发展很好,威海校区却相对平凡。哪怕如今,在南方高校实力突飞猛进的情况下,东北地区高校实力也可圈可点。相信很多东北地区的考生还是会选择东北地区的名校,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己任。近日,多所东北地区的名校发布2021考研招生考试公告。有你要报考的高校和专业吗?一定注意核对,要不然你复习内容和考试内容完全不相关。01吉林大学除去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地区最好学府大概就是吉林大学了。吉林大学的简称是“吉大”,“985”“211”“双一流”高校,可以说该有的名衔,它都有。它是全国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它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在2021研究生招生公告的考生科目及参考书目中,部分专业初试科目有较大调整,比如,中国史和世界史由原来自命题改为313历史学基础全国统考,多个学院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初试科目由原来的自命题改为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此外,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等专业的考试科目均有所变化。图片来源于吉林大学官网02东北大学东北大学能以区域东北命名,可见其实力在东北及全国都普遍认可的。据个人所知,“东北大学”和“东南大学”一直在争“东大”这个称呼。当初,还和舍友谈论,什么时候能将岛国变为附属领土,“东大”这个称呼就不会再有争议。“东京大学”的实力要超过这两个东大很多,要是真能收为附属,想来这两个“东大”都会默认这个简称换主。东北大学也是“985”“211”“双一流”大学。我国的第一台模拟计算机就出自该校。在本次招生公告中,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考试科目均有变化,其中,机械院招生考试中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能源动力专业初试业务课科目由826真空技术物理基础调整为826热工学。材料院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初试业务课科目调整为材料科学基础,参考书目等信息后续公布。图片来源于东北大学官网图片来源于东北大学官网03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或许没有上面两所高校实力强,但是它在师范类高校实力却排在前列。简称是“东北师大”。是“985创新平台”“211”和“双一流”高校。其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评为A+,教育学评为A,世界史并评为A-,可见其教育实力强劲。此外,其生态学和统计学也被评为A,生物学为A-,这表明东北师范大学整体实力也位于前列。其2021年招生变化较大。具体如下图所示。想报考东北师范大学的可自行关注。图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官网以上就是关于东北地区3所知名高校,关于21考研的公告。有你报考的高校吗?你的专业课初试有改变吗?赶紧转给身边需要的人吧。
文 | 勤思卫老师21汉硕考研同学已经陆续着手准备,但是很多小伙伴都是盲目准备,对于考研情况一无所知。那么老师今天给大家详细的解析下考研各个科目情况以及分值比重,让大家掌握汉硕考研技巧。考研科目有政治、英语、专业一(354汉语基础) 、专业二(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那么考研分值总共多少分呢?公共课政治、英语各100分;专业课各150分,考研总分500分,其中统考的公共课分值占比40%分值,专业课分值占比60%分值,那么孰重孰轻比较明显了。但是一些外地机构在学校大谈特谈公共课,得英语得天下,导致让考研同学一味的重视公共课,最后考研成绩也并不突出。这是因为外地机构都是做考研公共课辅导,专业课不能胜任,所以才会有这种论调。考研哪科挂掉都不能进入复试,考研最低分也需要满足国家线标准325/44/66(总分325、政英44单科线、专业课66单科线),进入复试就是比拼专业课综合实力了,所以专业课功底从初试一直到复试都是重中之重部分。那么理想的分数应该达到多少才可以呢?相对理想的分数是公共课65分以上,专业课230分以上,这样总分360分以上。这样大多数院校是有机会进入复试的。但是个别院校复试分数线较高还是有危险的。例如19年的上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院校都在360分以上。那如何根据考研科目的分值比例调整复试时间与侧重呢?老师接下来对各个科目进行分析:【政治】政治考研包含五大部分:100分,考试3小时马克思主义原理(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0%)、中国近代史纲要(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6%)、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6%);题型结构为单选16分、多选34分、分析题50分。这样一看哪部分是重点是不是清晰了呢。需要电子版政治英语考研真题及解析的同学可以跟老师索要【英语】完形填空10分、阅读理解40分、新题型10分、翻译10分、大小作文写作30分。历年英语的平均分在40-50之间,考研英语通过率为30%。在近9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完形填空20个空大部分考生会错7个,传统阅读20道题绝大部分考生至少错9道,新型阅读无数同学只能得零分,大部分同学英翻汉能拿4分算是幸运了,75%的考生没时间写完作文。所以大多数同学只能考33到49分。以下是英语一二的难度平均分及难度系数一般英语阅读理解是考研英语分值占比最大的部分,一般阅读理解选材是教育,经济,文化,法律等,与我国文化背景差异巨大的素材。题源是 《Economis》,《Nature》,《Wallstreet Journal》,《The Washington Post》,《The Guardian》,《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Bloomberge News》,《BusinessWeek》 同学们可以多看一看。【专业课】 专业课一汉语基础部分现代汉语一般分值120分左右,古汉10-20分左右、语纲10多分的分值;专业课二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部分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30分左右,中国文化80分左右,跨文化40分左右,外国文化所占分值较小。【汉语基础354试卷题型比例】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80分填空题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判断题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选择题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汉语应用能力 40分语音能力题(标注拼音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共10分汉字能力题(改正错别字、汉字书写、选择题、判断题等),共15分语法词汇规范(选择题、判断题等),共5分文言文阅读题(加标点、填空题、选择题等),共10分汉语语言分析 30分语音分析题(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共5分词语辨析题,共10分语法分析题(辨别词性、句子分析),共10分病句修改题,共5分【汉语国际教育基础445试卷题型比例】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80分填空题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判断题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选择题35题,每小题1分,共35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30分填空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选择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案例分析写作 40分写作题为论说文。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1.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2.基于文字材料的案例分析。有备而战方能成功,一些同学经过勤思老师信息指导及专业讲师辅导后感慨“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经历二战了”,考研既是信息战,又是认清自己的一次测试。加油吧,选择了才有机会,相信了才有可能。勤思考研与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