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为何很多高考时考不上985名校的人,却能在考研后去名校读研?花之谷

为何很多高考时考不上985名校的人,却能在考研后去名校读研?

每年考研成功入读985名校的人有很多,不少人对这些成功读研的人有误解,以为他们本身就是名校的学生。殊不知,这些人很多本科时读的都是普通院校,甚至也有极个别的专科考上的。那么,为何高考时死活都考不上985名校的人,在考研之后,却能在名校读研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呢?高考时考上985名校的很少,为何在考研时却有那么多人成功?小水曾遇到一位在东南大学读研的朋友,他考了这所985名校三次才成功。早先他高考的时候因为发挥失常,本科线都没达到。在高考复读那年,立志要考个名校,但事与愿违,最后只读了浙江的一所二本院校。鉴于他有严重的“名校情结”,特别是经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越来越发现他读的学校非常不满意,所以想从考研这条路出发,读一所985名校。几经转折,最后把目标定在了东南大学。由于他们学校考研氛围不是那么浓厚,也没有读研的学长、学姐可咨询,一战的时候考得很差,连国家线都没有达到。经历过一次失败之后,他积累了不少考研经验,又肯下苦功。所以之后的两次考研成绩都很不错,特别是在三战的时候考到专业第二名,最后被东南大学顺利录取。虽然在职考研非常苦,但他还是成功了,这份长达了七年的努力,终于有了一个好结果,确实非常让人欣慰!但反观他当初高考的时候,他是无论如果都想不到自己最后能在东南大学这样的985名校读书,而且想在高考考入东南大学,那成绩肯定是每个省市非常拔尖的同学,他自认为达不到,但是通过考研却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之所以考研可以读名校,高考时很难,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01、考研可以从大一准备,四年考一所学校近几年,小水遇到的备战考研的同学,基本上以大一新生居多,这里面还有不少是刚参加完高考的人。这样的话,考生有长达三年的时间备考,那考上一所985名校就有可能了。考研和高考不一样,高考只能从高一学习新知识,然后在高三的时候参加高考,然后按照分数的高低来选择大学,成绩越好自然考的学校也越好,读取名校的始终是那一小部分人。而考研的时候很多人从大一开始准备,备考三年多的时间就为考一所学校的一所专业,只要达到录取的要求就行。更何况,考生在初试分数考得很高,复试占有优势,就算考生本科学校一般,被录取的概率也很大!02、考研可以一直考,没有时间和年龄限制高考大部分考生只经历一次,愿意去复读的人都很少。而考研却可以一直考,考生在大学毕业之后也可以继续考研,没有时间和年龄限制。甚至有不少大龄考生在婚后或者进入花甲之年还奋斗在考研的战场上。03、名校研究生有很多种类可选,考取并不难除了全日制研究生之外,名校的研究生还有在职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后两者考取的难度较低,特别是很多考生在考研失败后还能调剂到非全日制研究生读研,所以在985名校读研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你降低自己的要求,愿意去选择。04、考研针对性较强,有侧重点和范围考研的针对性非常强,有侧重点和范围,特别是在择校上也有一些技巧。排除那些歧视性较强的院校,每年都有不少985名校的冷门专业无人报考,考生只要达到国家线,基本上就可以被录取。综上原因可见,高考和考研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不能混为一谈。也有一些人开智晚,到了大学的时候才觉得自己荒废学业,奋起直追,最后逆袭到名校读研的人也有很多。所以考生只要想成就自己,任何时候都不会晚,特别是如今考研早就不限制年龄了,考生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生种类,积极备考,这样去名校读研也并非没有可能!如果你今年高考失利,最后只能选择一所民办三本院校,你会选择复习一年再考一所好学校,还是去读本科时考名校的研究生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为何很多人在考研失败后不愿二战?难道是因为名校太难考吗?不放弃考研就被男友分手!梦想和感情之间,该如何选择?为何研究生导师更愿录取应届考研的学生?导师选人的套路你懂吗?

可谓乱矣

这些特点的考生考研二战很容易再次失败,想成功读研的人注意调整

哪些考生考研二战还会失败?这样的考生注意调整,不然读研很难!2021奶奶正式考研报名还有几天就要开始了,打算考研的同学不要错过研究生报名时间。每年考研的人里有不少是二战的同学,但是还是有人会再次考研失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如果想二战成功上岸,应该如何调整呢?这些特点的考生考研二战很容易再次失败,想成功读研的人注意!今年小水遇到一位二战考研的学生,她去年一战的时候考了上海大学,专业课和总分都非常高,成绩排名第五,但是英语不过线,只考了37分,连调剂的资格都没有。到了今年二战考研,小水心想她老老实实考上海大学就可以了,只需要将英语补上来,过线不是问题。再加上她去年考过一次,只要能进入复试,考上研究生的概率还是非常大的。但是前段时间预报名的时候她却把目标院校改到了华东师范大学,这个决定确实让我非常意外!她觉得自己这一年辛苦备考,基础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应该换一所更好的学校,才能配得上她的努力。所以作为211大学的上海大学她看不上了,要考一所985院校,华东师范大学变成了新的目标。小水觉得她不应该好高骛远,考一所211大学已经很可以了,没必要在二战的时候故意给自己提升考研难度!这里有两个理由,一是她的英语基础并不好,去年考了37分,文学类国家线至少要52以上,她能保证自己今年考研一定过线吗?另一个原因是华东师范大学的考研难度无疑要比上海大学高出一个层次,考研内容的侧重也不一样,她换学校的话也要重新开始备考。而且华东师范大学的文学类专业难度不低,复试线也很高,比如古代文学383的复试线,各科考低一些,连复试线过了都难说。既然她这样选择,小水也没有办法。最终考出的结果还不清楚,毕竟还没有到正式考研的时候。但要是其他考生的话,小水不建议这样做,若是求稳的话,坚持考上海大学就行了,这样成功的可能性最大。除了这类考生之外,那些二战考研依旧失败的考生也有一些自己的问题,所以对于以下几种考生,如果想二战成功,需要尽快做出合适的调整来!一战成绩较差,距离国家线太多有的考生在一战的时候考出的成绩很差,距离国家线太多,有的考生考了两百多分,在二战的时候不仅不改专业,也不改学校,这样的后果就是,二战依旧成为炮灰!考生一战失利,成绩很低,这个时候应该想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而不是固执的坚持考下去。如果还是按照之前的学校和专业复习,加倍努力,一年的时间提升的分数有限,过国家线的概率并不高,更何况还有个专业复试线呢?小水给出的调整建议:考生若想二战成功,可以先从自身情况出发,选择一个比较适合自己备考的专业,这样准备起来比较有优势。另外一方面选择一所难度适中的学校,这样的话考研二战成功就指日可待了!依靠一战经验,二战不好好努力有的考生在一战的时候发挥得不错,考出了很好的成绩,甚至也有一些是复试被刷的人。这类人在二战的时候优势很大,特别是坚持考之前的学校。但是不少考生觉得自己考过一次,在二战的时候容易懈怠,这样的话考出的结果往往不如一战的成绩。再加上考研每年都变化,考研复试线也逐年升高,在轻视对手的情况下,这类考生很可能吃大亏!小水给出的调整建议:考生二战有优势,但更要好好准备。尤其是那些改革考研内容的院校,考生更得弄清楚新增加的考点和参考书目,这样准备起来才更有针对性。本来是二战考生,本身处在劣势,肯定要在初试和复试中多下功夫,把这些经验都利用起来,争取获得导师的认可,成功读研!在考研后期,考生要注意心态的调整,在职考研的同学更要妥善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问题,积极备考,不要轻言放弃。能坚持到考研最后的人都是勇士,风雨过后才能见彩虹!如果你今年是二战考研,以求稳为前提,你会选择一所普通院校作为目标院校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保研到东南大学好,还是华中科技大学好?本科会计专业的考生,但数学太差,跨考考研,有哪些好专业推荐?进入十月份才打算考研,来得及吗?三个月考上985名校可能吗?

笃行

双非考生想靠考研逆袭到211或985名校读研,这条路到底有多难?

双非考生想靠考研逆袭到211或985名校读研,这条路到底有多难?近几年考研是大部分本科生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关于研究生和读研的话题时常霸占热搜榜。对于211和985名校是大多数考生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但是高考考上的人不多,很多人为了读取名校就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双非名校的考生想通过考研这条路来改变现状,也想借着自己的努力成就未来。然而不久之前南邮研究生自焚事件让导师的师德问题摆在大众考生的面前,也曾有考生控诉考研名校在研究生录取时存在性别歧视,更有某些研究生学术造假使得更多的大众对考研产生了怀疑。双非考生想靠考研逆袭到985读研,这条路到底有多难呢?为何双非的学生考研逆袭到名校读研那么难?其中的原因过来人才懂!小水曾见过不少考研二战的名校考生,但是不是名额缩招,就是各种限制。到了调剂的时候,很多高分考生找调剂院校,简直是神仙打架。好不容易找到了学校要了,但因为就读的院校不好,不得不放弃读研,重拾自己的梦想,再考一次。之前有个考生考研三次才从一个双非工科院校考入东南大学读研,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读研之后却并不建议后来的双非考生考研去名校,除非实力非常强的同学。因为他觉得这三年来他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第一年考研他在学校备考,因为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他的考研分数不够国家线。二战的时候他选择了在家里复习考研,但是也因为这个缘故,已经就业的女友没多久就和他分手,另觅新欢。二战的结果也不是很理想,他的初试分数比去年高了几十分,但是国家线也跟着长。他的专业录取人数只有2个,所以他只能选择调剂读研。经过近一个月的折腾,他调剂去了贵州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还没他本科院校好。在拟录取的时候他犹豫了,没去读研,选择再考一次。这次是在职考研,其中的酸楚自不必说,到了考前一个月的时候压力太大,差点让他精神崩溃。当后来考上研究生的时候,一个大男生哭得像个泪人一样。不过如他不同的是,他的一个大学室友却在他毕业的当年就考上了上海大学的研究生。上海大学虽然是211大学,但是从普通本科考进去确实不易。他室友的成绩在班里是前三名的,当初备战考研是从大二就开始的,前前后后奋斗了三年才终于一战成功。经历过考研洗礼的人才明白,从双非院校逆袭到名校读研确实非常不易!单凭考研逆袭成功的这条路以后肯定会越来越难,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01、名校研究生推免为主,推免更看重本科院校虽然每个学校的研究生名额都有不少,但是推免的比例近几年越来越高。不少985名校的推免比例已经超过了50%以上,更有甚者一些专业只录取推免生,这就使得考研成功读名校的人越来越少,难度逐年递增。若是保研到名校读研的话,双非院校除了一本之外,二本的学校很少有保研资格的。即使有,也只能去普通一本,连211都没办法去。想通过推免读研,即使你本科成绩非常好,但是学校没有资格保研,那么考生只能通过考研才能到名校读研。02、导师更看重本科出身,学校太差可能没复试资格抛去推免名额之外,留给考研党的名额很少,不少名校专业都是上百人争抢一两个名额!而考研人数逐年增长,僧多粥少,即使考研二战、三战,只要考差了一点,很可能就没机会读研,只能再考,复试线也一年年刷的越来越高。不可否认的是,导师在录取研究生的时候更看重他们的本科出身,某些高校在考研复试时,考生的学校太差可能没复试资格。即使你的分数够复试线,在考研复试中,复试的成绩直接就是不合格,这是存在的。以前三本考生的待遇就是如此,如今部分学校依旧存在着这样不公平的现象。双非院校的考生想要逆袭名校读研,必须要非常努力才行!03、双非院校的同学实力偏差,努力成功更难一些经过高考,考入双非院校的同学实力相对于名校的同学来说,实力差一些。即使有个别发挥失常的考生,想要在本科阶段逆袭成功的话,也受到环境限制,各种学习条件达不到,所以想努力成功读研也更难一些。不少985名校的本科生在本科阶段就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若是两者同等实力且同时进入复试,研究生导师肯定要录取名校的本科生!因此若是只希望通过读研拿到一个研究生文凭,让自己在未来好找工作的话,大可不必选择名校,一般的学校就可以了,根据自身实力选一所能考上的就行了。如果你是双非考生,你考研的时候会选211或985名校吗?如果你一战失败,在二战考研的时候,会继续选择名校不变,还是降档选择一个好考上的学校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堕落街

再创新高!今天江苏24.9万人考研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今天(12月21日)开考。今年全国报名考研人数达到341万人,这一数字比去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增长了50余万人,增幅超过17%,创历史新高。中午十一点半,在东南大学考点,不少考生陆续走出了考场。据统计,今年江苏共有 24.9 万名考生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比去年增长17.7%,再创历史新高。一些考生也表示,答题时压力有点大。考生朱仁会告诉记者,感觉题目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但是节奏比较快,时间把握不是很好。值得注意的是,在近两年考生成分结构当中,往届生的增幅超过应届生。从2017年开始,"在职研究生"考试首次不再参与单独的"全国联考",而是纳入全国研究生统考范畴。这意味着在职考生也要和应届考生一样参与"同一张卷"竞争。不过不少在职考生表示,他们并不觉得压力大,主要需求是提升自我。考生林文强说,其实大部分精力还是放在工作中,也是抱着能通过的话最好的心理,如果通过不了,会把重心放在工作上,把工作做得越来越好。考题方面,上午结束的管理类联考综合考试,不少考生反映,其中解析逻辑题型有些难度,会耽误不少时间,但考题整体难度相对比较适中。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提醒,接下来的考试,考生需按照规定,准时进入考场。一旦发现违反考试纪律和规定的行为,将予以处理,处理结果将通报考生所在学校或单位,同时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供高校、用人单位查询。(来源:《零距离》记者/秦禾东 编辑/国正)

鬼梗

大学生支教期间脚踹小学生,东南大学:撤销万某保研资格!

前不久,网上有一段视频非常火,显示的是一个老师模样的人,在校园的操场上踹倒了很多小学生。首先,这个事情它发生在学校里,所以自然就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时间。说实话,这件事也是让广大人民教师又背了一次黑锅。具体情况是怎么样呢?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整个事情的始末。在网友拍摄的视频和图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云南省楚雄南华县小学一位支教老师,先进行了热身活动,把衣服脱了下来。小学生在他面前,站成一排。接着,支教老师万某踹倒一名小学生。旁边的几名学生,也被一一踹倒,或者被踹退。视频被公开后,迅速上了热搜。很多老师和家长看到后,都表示不能接受。因为这是小学生,小学阶段的孩子,到底能犯什么错误?能让万某如此行为?最开始,大家认为是当地小学的在职教师,然后“无辜的老师”又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了。教育局介入调查后,才正式确认该名“老师”的真实身份:东南大学支教团的队员,不是小学在职老师!后来,经过进一步调查,大家发现“脚踹小学生”的支教大学生万某,是为了获得“保研”资格,才去云南支教的。正如一个权威媒体的文章中提到的那样:支教,已经成为“某种人”获取利益的踏板。借用网上的一个评论“如果不爱,请别伤害!”因为一个真正热爱教育事业,一心想着学生的老师,不会用这种方式来发泄情绪!近期,东南大学终于做出来相关回应:取消万某研究生保送资格!这个结果只是一个正常的处理决定,但是,我们需要反思一下。支教活动,本来是让“优秀大学生”去支援祖国的教育事业,为孩子们带去更好的教育资源,增长孩子们的知识……看看现在的支教队伍,混入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希望大学组织支教活动的时候,对于支教活动人员的选择和队伍规划,能够多重视考察“个人道德品质”!在开始支教活动前,做好大学生的培训工作。因为支教,不是所有大学生都适合当老师的。应该设立一周的考核期,看看支教大学生是否快速胜任相关教育工作。像东南大学万某,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属于过激行为,严重伤害到了孩子。这类大学生,不适合从事教育工作!我作为一个专门研究教育人,也有很多工作经验。调皮捣蛋的小学生也遇到不少,还有打人的孩子也遇到几个,但是需要教育工作者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帮助孩子们改正缺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好习惯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各个大学,对于支教活动人员选择上,做好把关工作!

饰人之心

MPA考研分享:学习是一场终其一生的修炼

MPA考研分享:学习是一场终其一生的修炼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作为一位将近不惑之人,我参加工作多年,也许学历提升并不是所必须。但在工作和生活中,我还是经常能遇到一些困惑的问题,希望可以发现答案;同时我已成为一名父亲,希望能言传身教,把刻苦求学,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可以展示和传授给家中小朋友,帮助她成长;而在我内心深处,更还怀揣当年求学梦想,但却留有遗憾的少年情怀;所以我坚定地加入了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因为离开校园,不曾读书多年,本人当时已经处于一种对自己自身学习能力极端怀疑甚至强烈自我否定和畏惧再学习的精神状态,所以在正式备考之前半年,我计划并尝试了另外一场职业MPA学习和考试。通过周密计划和认真学习,最终取得了优秀成绩,顺利通过考试。这次学习牛刀小试,让我学习考研的自信心大增,很好地起到了热身效果。使我突破了内心的迷惑和困扰,不再否定和怀疑自己;使我坚定信心:考研之路,荆棘遍布,困难重重,但我必将克服种种困难,到达成功彼岸。在通过MPA考试同时,我也获得了学习的成功经验:可靠的培训机构+优秀的辅导老师,是我这种高龄选手事半功倍,取得学习成功的华山捷径和重要保障。一番资料收集和多个培训机构实地考察,比较之后,我选择了必尚教育。这里还有小小花絮,初次和必尚见面,时间是2018年12月17日下午,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男老师接待了我。刘老师的思维非常清楚,谈吐逻辑分明,言之凿凿有物。但是当时吸引我,使我下决心的并不是这些原因,而是在我和刘老师的谈话期间,不断的有上届的学员来向他请教问题,刘老师都能立刻给这些学员做合理分析,提供解题思路和技巧。当时的学习氛围…非常…浓烈,这正是我心中所想所思所求的那种浓烈学习氛围。在刚结束对一位学员的答题之后的空隙时间,我向刘老师提问了对像我这样的高龄考生有什么看法和建议?是否存在年龄弱势的问题?刘老师立刻否定并举例介绍,当时的一届班级,还有一位70后老总,自己带着被子和躺椅,把自己全天候封闭在教室里,隔绝和外界的业务联系,全心专注于备考学习的情况。于是,我当时立刻变成了一名年轻的斗志昂扬的80后。在这里分享我个人的其他一些体会:1在职考研,最深刻感受就是时间,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比如我平时会利用在每天上下班路上的一个半小时时间内,收听每个周末上课的录像视频。这里需要强调…强调…强调的是: 只是收听,不能观看,手机放在眼睛的视线之外。遵守交规安全驾驶永远是第一条。2珍惜和充分准备好每次提供的测试和模拟考试。可以获益如下:1) 通过测试,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薄弱之处,之后可以做针对性加强; 2) 可以感受考试气氛和熟悉考试的节奏,然后设计最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考试节奏。比如综合卷的时间太紧,而不幸的是我又是做题和写字比较慢的选手,所以在考试时,我只能合理安排做题时间,至少保证两篇论文必须完成,争取不丢容易的基本分,从而帮助总成绩能取得相对好的分数。3以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学员朋友组建学习互助小团队。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和解题,相互帮助,形成良性竞争;甚至偶尔也可以聊一些有趣的生活小八卦来调节长期的,紧张枯燥的备考节奏和学习生活。从此,备考道路不再孤单,不再与全世界为敌;备考道路,有众君同行。这里我也要感谢我的团队小伙伴,他们都非常优秀,给予我很大帮助,甚至在填报志愿时,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选择报考东南大学。当然,这些优秀又努力的小伙伴们今年也全部成功上岸,恭喜他们。贯穿此次整个备考过程和最后通过考试,中间有些过程还有小小瑕疵,反思自己其实可以做得更好。但幸运的是最终取得了理想结果,顺利登岸。终于安心等录取通知书的我,在此也祝2021级研友们能顺利上岸!备考的同学私信:考研带你上岸!

341万“考研大军”,他们为何考研?

交汇点讯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21日开考。今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首次突破了300万,341万的“考研大军”准备为梦想奋斗。“考研热”已成常态,他们为何选择考研?(一)报名人数持续飙升,大学生渴望“自我提升”“一早上下雨,举着个伞出宿舍,打车也不好打。”南京邮电大学的小许形容自己出门有点“悲壮感”,从年初五就开始准备考研,近一年她没有任何的娱乐,每天在图书馆拍一张太阳升起和落下的画面,成为了她每天当中唯一的休闲时光。“站在南大仙林校区黑压压的人群中,突然感觉‘寂静如鸡’(网络语),压力有点大!”小许们感受到的竞争压力,从教育部发布的考研报名数据可以窥得一二。从2016年的177万,到2020年的341万,五年时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已接近翻番。近三年来,全国考研报名人数更是以每年以50万人的速度上涨。今年江苏共有24.9万名考生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比去年增长17.7%,与全国增幅大体相当。“研究生是一定要读的,公务员招考、教师事业编考试,越来越多的岗位需要研究生学历。”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考点,南京某211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生王芸告诉记者,从大一开始,寝室三个女生就成了“考研伙伴”。后来,三人中有个幸运儿获得了本校保研资格,“其实她绩点排名前三,我们都觉得复旦都可以试试,但她觉得考研竞争太激烈了,有读研机会先抓住吧。”王芸和另外一位同伴小邱报考的是南师大新传院,“小邱连秋招都放弃了,我是被300万考研数字吓到了,一边复习一边工作。”就在上考场的前一个星期,王芸收到了一家心仪已久的新闻媒体的OFFER。“我想都没想就给单位寄了三方,带着一份OFFER上考场,心才不慌了。”考研大军中,有越来越多的往届生。据中国教育在线2019研招报告显示,考研报名人数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辽宁、河北等省份往届生占比已经超过40%,接近半数。“我辞去工作的时候,同事们都很吃惊。”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考场,海南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的白雪(化名)告诉记者,此前她已经在一家外贸企业工作了两年,工作还算顺风顺水,这次跨专业报考南大图书情报专业硕士。“这个专业家人没听过,我自己也是对比了好几个专业才决定报考的。” 白雪告诉记者,根据她的调查,图书情报专业不用考数学,可以去一些相关的企业从事数据方面的工作。但未来具体工作内容会是什么,白雪表示还不清楚。记者采访也发现,部分考生“提升自我”的目标非常明确,但未来规划尚不明朗。南京艺术学院艺术专业的华磊(化名)毕业已经一年,目前在淮安的一家银行工作,他报考了南京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其实这个专业我了解的不多,但我比较了一下,我能报的方向也就这个了。” 华磊笑笑。(二)工科类专业招生占四成,但考研热度低于社科类据19日发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研究生报名热门专业是金融、法律、新闻传播和工商管理等,工科类专业热度远低于社科类专业,而这与社会需求的变化恰恰相反。“普遍来说,文科类的考生选择考研的的确更多。”南京一所省属高校的辅导员胡老师告诉记者,班里有七八成的同学都选择了考研。“大部分孩子都因为高考选专业的时候,更偏向于挑学校,而不是挑专业。所幸文科类专业跨学科也相对容易,考研是重新再来一次的机会。”调查报告显示,与十年前相比,哲学、文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呈下降趋势。2008年至2018的十年来,工学在各学科门类中招生人数占比最高,在2018年占比达34.29%。根据《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江苏省工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有2.65万人,占总招生数量的43.15%。淮安某高校的毕业生朱敏敏(化名)认为,工科生往往一毕业能找到对口的工作,而文科生则不然。她坦言,自己学校一般,成绩也中不溜秋,找了几次工作薪酬待遇、发展平台都不是很满意。“考研是圆我的‘211’高校梦,再就业时至少有个更好看的学历。”“我之前也考虑过报考全日制硕士,现在转向非全日制硕士。”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方芳(化名)报考了南大金融工程专业,她的体验是,周边不少工科学生会选择先就业,毕竟能找到的工作都不差。“比如先工作一段时间,明确一下自己的人生规划,再决定要不要深造,如何深造,毕竟‘市场想要的’或许跟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方芳表示,从事市场营销方面的业务岗一段时间,她认为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在于技能岗位,如果考研成功,希望未来可以转型做私募基金方面的工作。(三)学历含金量有多高,还需时间检验“你觉得自己考的专业未来前景如何?”记者对考完的学生随机做了调查。“我报考了南大产业经济学,报的人比我想象的多得多,很有含金量。”“我报考了复旦世界经济学,就是觉得专业挺强的,竞争超级大。”竞争强,报考人数多,能否与专业前景,含金量相等同?南京一家民营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王静拿一直饱受争议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举例,“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考方式正式并轨,招考难度也增加了,但为什么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会标明,不要非全日制的硕士?”王静认为,硕士生本身的培养质量,在行业中能发挥的作用,才是企业关心的重点。在当下扩招后的研究生培养中,高校也有些力不从心。虽然根据教育部要求,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单位坚持同一标准。但从一些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实践来看,这一难点暂未被有效攻克。“相对于全日制研究生,我们的师资力量明显有差距,平时接触到的都是教务秘书。”某“双一流”高校在职研究生小卉向记者吐槽说,虽然工作繁忙,但自己希望能够利用就读在职研究生提升能力,但学院先把他们这批在职研究生“放弃了”,“我并不想混文凭,但学院把我们当做混文凭的人。”“调查显示,我国约八成考研学生希望通过提高学历增添就业竞争力,出于学术研究兴趣报考研究生的不足二成。”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如果是单纯以“学历证书”为导向的考研,实际上并不利于提高学生本人的竞争力,还会导致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无法满足社会需要。有专家表示,一个国家的考研热显示了全民素质的提高和提升自我的热情,但在保证数量的同时,如何保证质量,尤其增加在职考研的含金量,为社会培养有实力,有能力的高级人才,这是我们应该冷思考的。只有如此,整个社会才能从“考研热”真正迈向“学术热”“能力热”,研究生教育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王拓

年饥

自愧不如,学霸的学习时间表精确到分钟,考研高分冲刺详细时间表

前几天有一份精确到分钟的考研作息时间表火了:而这份表格的主人公姓车,被身边同学成为“车神”。在他的日常计划中,每天从7点25分起床开始,到晚上23:10分睡觉,除了常规的学习规划,吃饭、休息、洗脸、刷牙、洗澡、上厕所都是被限制时间的。连辅导员都夸他说:少有大学生能如此自律,而且车神不仅是学霸,人长得也帅~他现在已经成功跨专业保研至东南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考研的你看到这份时间表有什么感想呢?美编是自愧不如呀~昨天小伙伴们还留言说看到仅剩最后7周的推文都紧张到睡不着觉,是时候重新规划一下自己的学习时间了。下面小编按照上岸学长学姐的作息,适当调整之后,给大家一个建议,最后7周,为了梦想拼一把!6:40起床6:40——7:30洗漱、吃饭、到自习室,早饭一定要吃!7:30——7:40学习前准备7:40——8:40背单词:先快速复习浏览前一天所背单词,然后继续背新的单词8:40——9:00复习英语笔记,包括前一天所做英语阅读所记得笔记,单词,长难句9:00——9:10休息10分钟(接水、活动下身体、上厕所,同时要想一下接下来要做的事)9:10——11:40大块的时间,用来复习大科,满分超过100的科目,数学或者专业课。11:40——12:30吃饭,回到自习室12:30——13:30回顾上午背的新单词以及9:10分以后复习的内容,然后可以学一会政治。原本是建议大家可以看一下手机资讯,但是有学长说最好还是不要,因为一旦拿起手机,没有半小时放不下的,所以,为了后面的计划不被打乱,中间不要刷手机!特此强调!13:30——14:00小憩20分钟,足够了,不要超过30分钟,否则会头痛,脑袋很懵。醒来之后到外面活动活动,清醒一下,准备接下来的学习。14:00——17:003个小时用来复习大科,比如专业课,中间可以自己调整休息10分钟。17:00——18:30这段时间可以留给英语或者政治,如果是英语1个半小时够做两篇阅读,并且对答案,大致纠错。如果学习政治,可以到教室外读书1个小时,然后留半小时做对应的题目。18:30——19:30吃饭+散步放松心情19:30——21:30如果下午吃饭前那段时间学政治,晚上就学英语,两科可以交换。当然,有同学晚上效率高,习惯学数学,所有学科的顺序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21:30——22:30回顾当天所学22:30——22:40制定第二天学习计划22:40——不许超过0点 回宿舍、洗漱、看资讯、睡觉ps:需要实习的医学生和在职考研鹅们,这份时间表你们是不是特别“嫉妒”,对你们来说,不需要规划,能有时间学习就不错了是吧~抱抱你们,加油!每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默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你是最棒的,加油!加油!满满的一张计划表,虽然从起床到晚上睡觉中间间隔超过16个小时,但是这份时间表充分考虑到大家学习过程中的休息,越到后期越要注重健康,每超过3小时一定到教室外或者站起来活动一下,要不然腰椎、颈椎真的受不了这么高强度的学习。还记得之前有小伙伴留言说自己因为腰疼已经住院了,希望大家在高强度学习的同时,适当的运动,除了每天学习中间隔休息的10分钟,每周可以抽时间跑步或采用其他的方式锻炼身体。上面的时间仅供大家参考,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其实小编写的给大家还留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对自己更“苛刻”的同学,他们的时间表远比上面这份安排的更紧凑,强度更大。就比如说早起,小编不要求你5点中就起床,能做到6点半起就很不错了,天气越来越冷,起床越来越难,所以能做到早起的,你离考上就不远了!之前小编给大家做过一份打印版时间表,如下图所示,如果想要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按照自己的计划稍加修改,打印7份,把这7份表格填满,也就该上考场了。希望等你考上研究生,可以拿着这一摞满满的时间表跟下一届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经验时,可以骄傲的说着很感谢、也很庆幸自己当初能够坚持下去,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你现在的时间安排是怎样的呢?每天学习几个小时呢?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告诉小编哦~最后,给大家分享特别有意义的一段话: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里,为了生活得更好,必须尽可能地少有人走的路了解世界的本质,但真正的了解无法一蹴而就。要洞悉世界的本质,认清我们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就可能经受各种痛苦,而惟有经受痛苦,才能够最终走向真理。——《少有人走的路》希望你们都可以坚持到最后,希望所有人的坚持终不被辜负,加油!

腹犹果然

2019考研人数创历史新高,“考研热”为何一直在升温

2019年,又是一年“史上最难考研季”。四月,随着考研调剂渐进尾声,录取名单基本尘埃落定。今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史无前例地达到290万人,淘汰率飙升至75%,报录比再次刷新了纪录。急剧升温的考研热背后,社会压力和个人需求交织,提升学历、增加就业砝码、逃避成长焦虑……各不相同的目的中,有人脱离苦海成功上岸,有人折戟沉沙铩羽而归。一场考试,如此酿就百态人生,令人唏嘘。但是,当考研的“实用性”功能日益强化的同时,其作为高等教育一个高阶阶段的本来面目,却不免有些迷离和模糊。2018年12月22日,众多考生在雨中步入江南大学考点。竞争残酷,考研人数创下十年之最整整两个星期,南京晓庄学院的大四学生朱欣都没有从考研失利的情绪中缓过劲来。最美人间四月天,走在马路上,看着柳树吐出的嫩芽和姹紫嫣红的花儿,朱欣的心却依旧停留在冬日的阴晦里,冰冷而又潮湿。备考的大半年时间,朱欣抛弃了所有的社交和娱乐活动,开启了“魔鬼训练”的模式。早晨九点,她背着书准时抵达自习教室,一坐就是一天,中午累了就趴在桌上休息一会,晚上十一点再伴着星星点点的灯光回到宿舍,继续学习一个小时。朱欣考研的目标是985、211院校,“我们学校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有限,只能通过考研提升自己了。”临考前,她信心满满,坚信自己一定能考上。可成绩公布之后,她并没有过线,挫败、不甘心、听闻他人喜讯的嫉妒、对未来的的茫然……百感交集。在考研圈里,第一次走上考研战场的人称为“一战”,考第二次第三次的人则称为“二战”“三战”。“一战”失败,朱欣决定不再“二战”,先去找个工作积累点经验,可因为考研期间高强度的学习,让她错过了多个大型的招聘会,在求职的过程中难度不小。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强势增长,达到290万人,较上一年激增52万人,增幅达21.8%,成为近10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也创下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最高纪录。就南京市而言,各报名点的研究生网报人数都有所增长。南京市招办报名点网报25000余人,比去年上涨约20%。考研人数年年激增的同时,报考与录取比创十年最低。全国录取人数大约72万,至少200万人会被无情刷掉。这意味着,在考研这场战役中,大部分人会成为陪跑。“我们宿舍一共四个人,三个人都选择了考研,还有一个考取了家乡的公务员。” 朱同学是南京财经大学的大四学生,去年,他去人才市场转了很多圈,每次找到心仪的招聘信息,都被“研究生学历”的门槛拦了下来。求职受阻迫使他决定加入考研大军。而同宿舍一同参加考研的张同学则有另外的理由,“有时候觉得自己还不够成熟,似乎没准备好进入社会。”有时候,考研似乎是挡在年轻人与社会之间的一面墙,隔绝了外界的种种压力和声音,考研成功,尚且可以继续呆在象牙塔里躲避就业,但如果失败,高墙轰然倒塌,年轻人将无所遁形。某学校,为了防止座位被他人重占,不少人都在位置上贴上字条。寻找更好的自己,往届生强劲加盟《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在今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逐渐接近半数,成为考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重返考研战场,通常是希望“回炉再造”之后重新选择人生方向。在北京大学新闻系录取名单中找到自己的名字之后 ,杜莹喜极而泣。她感觉心口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积压在内心的各种情绪在那一刻得到了释放。杜莹今年30岁,已婚。六年前,她从北京科技大学机械专业毕业之后,留在了北京一家知名的汽车企业。工作、恋爱、结婚,杜莹的生活沿着原本的轨迹按部就班地运行着。按理说,生个孩子是下一步目标,但杜莹却不想将自己的人生过早定格。在轰隆作响的工厂车间里,身为工程师的她仿佛一眼望到了生命的尽头。她时常这样反问自己:“难道就要这样慢慢老去,在这里呆上一辈子吗?”她决定转行,目标是新闻行业,“闲暇时候,我喜欢写点文字,发发公众号,做记者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她将考研的想法告诉丈夫,得到了丈夫坚定的支持。于是,她瞒着父母辞职回家,备战考研。辞去工作,意味着破釜沉舟,没有退路,杜莹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考研是场硬仗,也是一场心理战。因为是跨专业报考,复习期间,杜莹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距离考研的时间越来越近,她愈发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一打开书,大脑就一片眩晕;一抓起笔,满肚子翻江倒海。焦虑、逃避、自我否定……原本热情开朗的她变得焦躁不安。考试前两个月,她的情绪接近崩溃,整整一个星期,看不进一页书,每天都在手机上刷短视频,却丝毫没有减轻压抑和无助。终于有一天,杜莹压抑不住内心的情绪,抱着老公嚎啕大哭。之后,夫妻二人决定,在国家图书馆旁边租房复习最后冲刺。在丈夫的全力支持下,从早到晚,杜莹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泡在国家图书馆里。终于熬到了考研成绩公布的那一天,她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我是何等幸运,第一次考研,就考上了我爱的学校和我爱的专业。”潮水般的祝贺向她涌来,她说:感谢坚持下来的自己,感谢对未来还有梦的自己。接下来,杜莹还有一个“远大”计划——在研究生之后,继续读博,进行专业的学术研究。考研成绩公布后,杜莹收到了老公送的一束花,上面写着“我最爱的北大小姐姐”。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对现状不满足、对未来心怀憧憬的年轻人,不少都将辞职考研当成了一次重新选择行业、修正人生道路的机会。辞职考研的人并不在少数。王钰洁是南京军区总院的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工作稳定,收入也还说得过去。大学时候是本硕连读,已经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她,却选择在工作两年之后再度考研。今年,她顺利拿到了南京大学会计学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高考的时候,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盲目选择了医生这个行业,可我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在此。我更希望能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 王钰洁考的是在职研究生,可以边工作边读研,但去年8月,她还是向单位提交了辞职报告。放弃体面的工作,从体制内跳离,很多人对她的选择表示惊讶与不解。王钰洁说,医生每天十个小时工作,很难得拥有周末和节假日,“那种状态之下,我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看书复习。我想为了自己的理想拼一次。”如今,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王钰洁也找到了一家金融机构重新就业,她希望一边读研,一边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自己。 今年,王钰洁放弃了之前医生的工作,考上南京大学会计学研究生。调查显示,从2017年开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考纳入到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是考研人数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我们学校而言,非全日制的招生人数每年都在稳步提高。”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莫少群表示,2016年,教育部统一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的标准,二者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这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而言,文凭“含金量”提升,社会认可度也在逐步提高。南京师范大学刘永昶教授表示,非全日制的模式其实更适合在职人员,安排的课程中有很多是趋于实践的,可以学以致用,提升工作能力。考研真的能逆袭人生吗?如今的考研,已然成为很多人人生路上的第二次高考,竞争激烈而又残酷。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考研成功者头顶硕士光环并有名校品牌加持,在今后的求职道路上,真的能够逆袭人生吗?2019年1月,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对江苏2018年高校毕业生情况进行了分析。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83.3%、年终就业率96.7%,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8.3%、年终就业率96.8%。仅从数据上来看,研究生的就业率并没有太多优势。不过,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相关人士表示,单纯地比较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就业率数据,并不科学,研究生的具体就业情况还应考虑到就业质量和就业流向等等因素。在上海某知名媒体工作的袁先生十分感恩自己的研究生经历,“如果我本科后就投入工作,和现在的起点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高考发挥失误,袁先生的本科就读于南京的一所三本院校,他一直希望通过考研,为自己的人生“扳回一局”。六年前,“一战”失败,他在南京媒体实习半年之后,继续“二战”。这一次,他以复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南京大学新闻系。袁先生觉得,考研除了提升学历,更可以带来很多无形的资源和财富,“985大学拥有更宽广的平台、更高的眼界和更多的机会,在这里,人的视野会变得开阔,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有所转变,甚至人格也会得到完善。”不过,在某网站对考研回报预期的调查上,仅有31%的人认为可以实现预期目标。这其中,一些“二本”“三本”院校出生的学生,在拿到名校硕士的头衔之后,却发现“原生学历”是他们一生都摆脱不了的标签。“鄙视链其实是一直存在的。”三年前,在一所普通二本学校就读本科的张同学披荆斩棘,考取了985院校的研究生。顶着成功者的光环来到这所大学,可却发现与原校“土著”读研的人之间有着一层隔膜,“原校读研的人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根本看不上外校二本考上的学生。很多老师更是会带着有色眼镜,认为二本出生的学生虽然考试成绩好,但学术能力不行。”而在最近的求职过程中,他发现用人单位越来越“精明”,“用人单位会查你的第一学历,同等条件之下,人家还是要了985土著研究生。”他非常郁闷地说:“原本以为读了985院校,我可以鲤鱼跳龙门,但没想到,原生学历却是我们一辈子的硬伤。”某大型设计院负责招聘的资深工程师告诉记者,近十年来,研究生已经成为了进入本单位的一个硬指标,“虽说学历不能代表一切,但至少说明了一个人是否足够努力,是否有较强的的学习能力和勤勉的态度,这在工作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他同时也承认,简历在过了研究生的“门槛”之后,他们会以“第一学历”为标准筛人,因为“第一学历确实反映了大部分学生的能力层次。”走廊上,一位正在复习的学生带着水壶、水杯、饼干等,“装备”齐全。考研热背后的质量之忧面对社会出现的考研热潮,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莫少群表示,人才是国家强盛的重要软实力,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量巨大,研究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顺应了国家创新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考研也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高学历提升了自身的素质,提高专业水平,也展现了一种能力和层次。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宛敏说:考研热的出现,让越来越多人接收到了研究生教育,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也增强了国家人才储备和科研的力量。不过考研过程中,有些过于功利化的目的和“就业至上”论则让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有些“变了味”,也让一部分教育届的人士感到担忧。南京某普通二本学校上大三的刘同学说,他们学校从上至下都呼吁加入考研队伍,甚至还专门召开了考研动员大会,在大会上,学校领导宣布设立专门的考研教室,并且实行实名制分配,教室里环境优良,设有空调,力争为考研学生提供最优质的后勤保障。有教育届人士透露:“越是一般的学校,考研热情越是高涨。因为考研可以帮助‘一般高校’破解就业率难题,但这也导致一些大学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考研’,学生们并没有接收到系统的本科教育,从而致使一部分学生本科阶段的学术能力严重欠缺。”那些无意于学术研究,只看重就业的考研目的与高校招生的初衷背道而驰。“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学历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在英美等教育发达国家,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大学生才会选择读硕士、博士,但在中国,许多大学毕业生读研的目的,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和逃避就业压力,这种功利化的考研显然不能筛选出值得培养的学术研究人才。”南京财经大学新闻系教授朱云不无担忧地说。她认为,“功利心”较强的学生考上研究生后,如果无心学术研究,将加重导师的指导负担和培养成本,对本就紧张的导师资源是一种浪费。她建议,广大学子在本科阶段应该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学习,从自身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出发来考虑是否考研,而一旦选择了考研,则应了解自己的特长,清晰定位,选择适合的学校和专业。河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杰认为,考研的选拔机制还是采取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模式有待优化,“高校选拔研究生,看重的是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有学术热情的人。但现在有些学生靠死记硬背考分很高,却缺乏沟通表达能力,缺乏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他觉得考研大军中的很多人年轻人只是盲目跟风,对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并不明确,“若无学术梦想与相应的科研能力,仅仅是想逃避就业,把考研当作一个暂时的避风港,就算读研了也会觉得很痛苦。”他建议,学生要结合个人兴趣、就业环境、未来发展等多方面考虑,充分考虑读研的必要性。长江后浪推前浪,2019年的考研即将落幕,2020年的考研大军又汹涌而至。“距离2020年考研还有240天,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大三的晓伟将写有这行字的便签纸贴在桌前,她想报考的是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专业研究生,尽管这个学校的报录比挺低的,但她还是想试一试。“一想到参加考研的不只是我一个人,不是我一个人在奋斗,我又充满了动力。不管怎样,考研这条路总要试着走一次,不给自己的人生留遗憾。”(应采访对象要求,部分人物为化名)交汇点记者 王慧

为何很多高考时考不上985名校的人,却能在考研后去名校读研?

每年考研成功入读985名校的人有很多,不少人对这些成功读研的人有误解,以为他们本身就是名校的学生。殊不知,这些人很多本科时读的都是普通院校,甚至也有极个别的专科考上的。那么,为何高考时死活都考不上985名校的人,在考研之后,却能在名校读研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呢?高考时考上985名校的很少,为何在考研时却有那么多人成功?小水曾遇到一位在东南大学读研的朋友,他考了这所985名校三次才成功。早先他高考的时候因为发挥失常,本科线都没达到。在高考复读那年,立志要考个名校,但事与愿违,最后只读了浙江的一所二本院校。鉴于他有严重的“名校情结”,特别是经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越来越发现他读的学校非常不满意,所以想从考研这条路出发,读一所985名校。几经转折,最后把目标定在了东南大学。由于他们学校考研氛围不是那么浓厚,也没有读研的学长、学姐可咨询,一战的时候考得很差,连国家线都没有达到。经历过一次失败之后,他积累了不少考研经验,又肯下苦功。所以之后的两次考研成绩都很不错,特别是在三战的时候考到专业第二名,最后被东南大学顺利录取。虽然在职考研非常苦,但他还是成功了,这份长达了七年的努力,终于有了一个好结果,确实非常让人欣慰!但反观他当初高考的时候,他是无论如果都想不到自己最后能在东南大学这样的985名校读书,而且想在高考考入东南大学,那成绩肯定是每个省市非常拔尖的同学,他自认为达不到,但是通过考研却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之所以考研可以读名校,高考时很难,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01、考研可以从大一准备,四年考一所学校近几年,小水遇到的备战考研的同学,基本上以大一新生居多,这里面还有不少是刚参加完高考的人。这样的话,考生有长达三年的时间备考,那考上一所985名校就有可能了。考研和高考不一样,高考只能从高一学习新知识,然后在高三的时候参加高考,然后按照分数的高低来选择大学,成绩越好自然考的学校也越好,读取名校的始终是那一小部分人。而考研的时候很多人从大一开始准备,备考三年多的时间就为考一所学校的一所专业,只要达到录取的要求就行。更何况,考生在初试分数考得很高,复试占有优势,就算考生本科学校一般,被录取的概率也很大!02、考研可以一直考,没有时间和年龄限制高考大部分考生只经历一次,愿意去复读的人都很少。而考研却可以一直考,考生在大学毕业之后也可以继续考研,没有时间和年龄限制。甚至有不少大龄考生在婚后或者进入花甲之年还奋斗在考研的战场上。03、名校研究生有很多种类可选,考取并不难除了全日制研究生之外,名校的研究生还有在职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后两者考取的难度较低,特别是很多考生在考研失败后还能调剂到非全日制研究生读研,所以在985名校读研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你降低自己的要求,愿意去选择。04、考研针对性较强,有侧重点和范围考研的针对性非常强,有侧重点和范围,特别是在择校上也有一些技巧。排除那些歧视性较强的院校,每年都有不少985名校的冷门专业无人报考,考生只要达到国家线,基本上就可以被录取。综上原因可见,高考和考研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不能混为一谈。也有一些人开智晚,到了大学的时候才觉得自己荒废学业,奋起直追,最后逆袭到名校读研的人也有很多。所以考生只要想成就自己,任何时候都不会晚,特别是如今考研早就不限制年龄了,考生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生种类,积极备考,这样去名校读研也并非没有可能!如果你今年高考失利,最后只能选择一所民办三本院校,你会选择复习一年再考一所好学校,还是去读本科时考名校的研究生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为何很多人在考研失败后不愿二战?难道是因为名校太难考吗?不放弃考研就被男友分手!梦想和感情之间,该如何选择?为何研究生导师更愿录取应届考研的学生?导师选人的套路你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