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10月10日开始,2021届研究生正式报名开始火爆进行中,那对于大家意向性比较高的学校,各个专业的报考难度都一样吗?我们通过分析2020年考研数据,与大家一起分析一下,这所大学的哪些专业录取最难,哪些王牌专业最容易被录取,还有这些高校的哪些专业被录取的可能性最大?咱们今天分析的这所高校就是东南大学,说实话,第一次听说东南大学时,最初的直觉是这所高校应该在福建(估计以前福建省电视台成为东南卫视的缘故吧)。这所大学实际上是源自国立中央大学的,这所大学的校址旧址就是占据了原来国立中央大学的。这所大学是一所典型的以工为主的高校,文科偏弱且专业偏少。如果想报考东南大学的文科,建议还是考虑南京大学吧!东南大学的2021年的硕士生招生计划约为6000人,当然这个是最初版本的人数,最终的招生计划还是要教育部发布的为准,但一般变动很小的。实际上,在2020年东南大学实际录取的硕士生人数就已经达到了6099人。估计2021年实际的招生计划应该与2020年基本持平的。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东南大学共有31个学科参评,12个学科进入A类。评估结果是A+的学科5个(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艺术学理论)、A的学科1个(电子科学与技术)、A-的学科6个(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东南大学获得A+的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八,位列江苏高校第一。东南大学有12个学科进入A类,我们看看这12个学科的招录比都分别达到多少?上图中这些专业为获得A类评价的12个专业,其中这些优质专业中,报录比最高的是建筑学院的风景园林学,有20人报考,实际仅录取了1个人。当然,这个专业只是获得了A-评价。东南大学的土木工程也是非常棒的,是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由于招生人数较多,报考的录取比例不是最低的,但是在接近11的位置,说明竞争也已经很激烈啦!仔细看数据发现,东南大学招录比最高的专业居然是法律(专业学位),达到了33.7。实际上东南大学的法学压根就没进入第四轮学科评估C之前的评价。从这点上考生的报考有多盲目了吧!来自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的教育学招录比位居第2高。东南大学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居然是公共管理专业,公共管理专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仅获得B-的评价,学校的学科实力与其他专业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当然,这个专业主要招收的还是非全日制的考生。全日制招收考生最多的是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这个专业有679人报考。东南大学单一专业报考人数在500人以上的有6个专业;报考人数在300人以上的有19个专业。东南大学并非每个专业都非常火爆的,部分专业的报考人数较少,仅是个位数,医学类专业较多,东南大学的医学院是合并的原来南京铁道医学院,这所学校的医学在国内知名度较为一般,当然了,这些医学专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上也没能上榜。东南大学2020年有19237人报考,其中录取了6099人,推免生达到1859人,这样看来,报考东南大学的绝对招录比4.1。这个招录比已经算是比较难的啦!按照全国正常的招录比大概为3.4左右。东南大学2020年考研最终数据说明,考生报考更多看的是大学,对于大学内部专业的实力一般研究的比较多,实际上,在研究生阶段,注重学校地域的同时,要关注学校的学科实力,毕竟以后直接面临毕业,东南大学的201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可以参考 就业大数据:南京985工程的东南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都去哪了?你怎么看待东南大学很多一般学科的报考人数非常多的现象呢?欢迎您在下方互动区留言参与分享
东南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秉承“止于至善”的校训,赢得了“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广泛赞誉。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学校2020年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在学校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理想信念坚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品德优良,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1、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达到生源所在地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高考综合改革和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单独划定的相应分数线)上理科60分(含)、文科40分(含)、综合改革30分(含),其中江苏文理科分别为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20分(含)和30分(含),物理或历史科目的等级必须达A级或以上等级,另一门选测科目的等级必须达B级或以上等级;2、报考理科类专业的考生高考数学科目成绩须达到科目满分的85%(含)及以上。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中阶段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任一学科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及以上奖项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高考综合改革和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单独划定的相应分数线),可破格进入入围名单,江苏考生还须物理或历史科目的等级达A级或以上等级,另一门选测科目的等级达B级或以上等级。二、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选考科目符合报考专业(类)要求方可报名,分省招生计划详见报名系统。三、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一)报名时间和办法5月10日至31日考生可登录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报名系统(网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286),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报名时,考生需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和专业兴趣填报1-3个专业(类)志愿,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选考科目应符合填报专业的科目要求。报考学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考生仅须提交上传强基计划报名表,并由本人签字,所有材料和志愿提交后不得修改。(二)考生参加统一高考报名审核通过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三)入围校考办法7月26日,对于第一类考生,学校依据高考成绩,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按考生所在省份各专业计划数的 4 倍分别确定各专业入围高校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均入围),并公示各专业入围标准。对于第二类考生,达到学校破格入围的条件和相应高考成绩要求,即可入围。(四)高校考核7月29日至30日举行高校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体育测试和综合能力测试。具体时间、地点详见报名系统中准考证。1、体育测试。体育测试实行合格考,不计入高校考核总分,未达到合格要求的考生不再参与后续综合能力测试。具体测试方案详见附件。2、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分专业进行,测试方式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考察学生所申报入围学科的基本素养;面试将结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主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潜力等。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测试全程录音录像。综合能力测试成绩由笔试和面试成绩组成,其中笔试成绩占比60%,面试成绩占比40%。3、学校考核工作方案可能将视本地疫情防控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届时会再进行通知。(五)录取办法1、综合成绩折算办法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85%+高校考核综合能力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15%”计算形成。2、确定录取名单对于第一类考生,根据相关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分专业依据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当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高考成绩、高校考核综合能力测试成绩进行录取。若仍然相同,报考文科类专业考生依次比较语文、英语(外语)、数学成绩,报考理科类考生依次比较数学、语文、英语(外语)成绩。对于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该省市同科类所有第一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予以录取。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按招生计划审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并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办理录取手续。学校于8月5日前公布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四、培养方案围绕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赋予“双一流”高校的使命,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领域,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条件资源建设,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知识基础、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突出的创新能力,努力造就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一)阶段性考核和分流补入办法实施本硕博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完全学分制,本科采用3至4年的弹性学习年限。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对进入强基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强基计划招生之外的专业就读。培养过程中设置多个阶段性考核节点,结合学业绩点与综合测评情况,进行动态分流补入。本科一年级结束后,对不适合在强基计划专业学习的学生转入所在学科专业的普通班级继续修读,对意愿进入强基计划专业学习且考核合格的优秀学生可转入。本科三年级结束后,结合考核情况与个人志愿,对于学业优秀的学生可获推荐免试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对于其中具有较强研究潜力和创新意识的学生,可获推荐直博攻读博士学位。(二)本硕博衔接培养方案学校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强创新”的培养路径,遵循“坚持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引领”、“夯实通识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强化专业内核,凝练专业主干”、“加强学科交叉,促进个性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提高综合能力”等基本原则,整合全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重构本硕博衔接的培养体系。本科阶段旨在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硕博阶段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有深入研究,并做出创造性成果。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制定独立的培养方案,单独编班组织教学,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施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与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的“三制五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能够更好激发学生潜能与创造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1、构建贯穿本硕博的培养体系。合理调整本硕博阶段的课程层次和授课内容,实现本硕博教学运行衔接、课程互选衔接。建立全校性平台课程,允许学生在本科阶段选择研究生课程作为其个性化发展课程;研究生可跨学院、跨学科选修本科生专业课;实施研究能力的衔接培养,把本科阶段的研学项目(SRTP)、学科竞赛等课外研学与研究生阶段的课题研究衔接设计,课题从本科学习阶段延伸至研究生学习阶段,持续提升学生创新研究能力。2、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科研平台开放共享,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为每名学生配备师德高尚、学术精湛、教学水准高的博士生导师,建立导师库,实行动态进出机制,强化导师考核。建立全程化、全覆盖、个性化的指导机制,充分发挥导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思想价值引领、学业指导、科研引路、职业规划的重要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优先面向学生开放。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重大科研任务,所获研究学分可替换部分课程学分。3、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班授课。大量增加师生互动和研讨,强化自学能力,训练综合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对于低年级学生,课堂教学以启发式、互动式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研究的乐趣;对于高年级学生,课堂教学以引导式、探究式、讨论式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手段来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4、强化“个性化”自主发展学分和课程,实施完全学分制,激发自主创新潜能,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质。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修读的课程,达到专业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即获得相应证书。培养方案中设置一定比例的个性化学分,供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形成个性化学习方案。实施寒、暑期学校制度,丰富学生假期学习生活。冬令营期间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开设精品人文课程、学术讲座等,注重文化熏陶、思想价值引领;暑期学校期间开展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导师科研等。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和自身实际,自主选择参加某个暑期学校和冬令营,开阔视野、促进交流、获得丰富学术滋养。5、构建跨文化互融的国际交流环境与育人平台。加大对出境(国)交流学习的支持力度,鼓励学生到世界一流大学学习交流竞技。为学生提供“访学-科研-竞赛-毕设”等多样化的交流方式,拓展“整建制-小团队-个人”等多层次的交流模式,开设一批精品全英文课程,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深度与广度。(三)其他激励机制1、免试推荐研究生(含直博)对政治思想表现良好、学业优秀的学生,100%推荐免试研究生,对其中具有较强研究潜力和创新意识的学生,推荐直博。2、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本科阶段优先享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高级别奖励,在硕博阶段享受最高级别学业奖学金;提高各类奖学金的获奖比例,并为强基计划学生设立专门奖学金。3、学术交流(1)公派留学:本科阶段,全额资助强基计划学生整建制赴海外国际高水平大学学习交流一学期,为每位学生提供至少一次参加国际高水平竞赛、国际暑期学校、国际联合毕业设计等各类国际交流项目或活动的机会;博士阶段,全额资助每位学生赴海外国际一流大学联合培养一年。(2)学术会议:本、硕、博阶段,至少全额资助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各一次;邀请诺奖得主等学术大师为学生做学术讲座。4、科学研究本科阶段,为每位学生配备师德高尚、学术精湛、教学水准高的博士生导师,学生提前进入导师课题组,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等课题研究;强基计划学生在参加科研训练项目、创新实践活动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优先面向强基计划学生开放。5、荣誉设立一批“荣誉课程”;在各类评奖评优活动中,单独划定名额;对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优先授予“杰出学生”、“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所在班级优先推荐申报各级“先进班集体”;对优秀毕业生授予“荣誉学位证书”。五、其他说明(一)关于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将考生电子化的综合素质档案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二)对于综合素质档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将取消强基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学校相关规定处理取消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中学应当对所出具的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学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三)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本科阶段原则上不得转到强基计划招生之外的专业就读。(四)选拔测试期间,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入围高校考核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可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费和住宿补贴。(五)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强基计划等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六、监督保障机制(一)学校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招生工作在东南大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东南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学校在实施本简章的过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开、选拔方法公平、录取标准公示。(二)学校将对录取的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处理。(三)东南大学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招生工作接受东南大学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四)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录取按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若教育部2020年招生政策发生改变,则按新的规定执行。七、咨询方式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邮编:211189招生咨询电话:4006910286传真:025-52090273电子邮箱:zhaoban@seu.e.cn东南大学招生网:https://zsb.seu.e.cn东南大学纪委(监察处):ddjwjcc@pub.seu.e.cn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s://gaokao.chsi.com.cn八、本简章由东南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东南大学2020年5月7日
东南大学东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已经发布。2021年,东南大学继续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总招生计划8600人左右,其中拟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和非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6000名左右(最终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拟招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2600名左右(最终以推免生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推免生占总计划的30%左右。教育部在年初就明确2021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东南大学响应教育部号召,学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幅增加,据了解,东南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在7100人左右,其中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生5100名左右,校内外推荐免试生2000名左右,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较2020年增加1500个计划。原则上东南大学全日制硕士生均按“非定向就业”类别录取(专项计划除外),非全日制硕士生均按“定向就业”类别录取。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东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表1东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表2东南大学2021年硕士招生专业134个,其中全日制专业127个(专业学位54个),非全日制专业7个。
东南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秉承“止于至善”的校训,赢得了“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广泛赞誉。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我校2020年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在我校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理想信念坚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品德优良,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1、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达到生源所在地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高考综合改革和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单独划定的相应分数线)上理科60分(含)、文科40分(含)、综合改革30分(含),其中江苏文理科分别为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20分(含)和30分(含),物理或历史科目的等级必须达A级或以上等级,另一门选测科目的等级必须达B级或以上等级;2、报考理科类专业的考生高考数学科目成绩须达到科目满分的85%(含)及以上。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中阶段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任一学科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及以上奖项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高考综合改革和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单独划定的相应分数线),可破格进入入围名单,江苏考生还须物理或历史科目的等级达A级或以上等级,另一门选测科目的等级达B级或以上等级。二、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选考科目符合报考专业(类)要求方可报名,分省招生计划详见报名系统。三、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一)报名时间和办法5月10日至31日考生可登录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报名系统(网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286),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报名时,考生需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和专业兴趣填报1-3个专业(类)志愿,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选考科目应符合填报专业的科目要求。报考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考生仅须提交上传强基计划报名表,并由本人签字,所有材料和志愿提交后不得修改。(二)考生参加统一高考报名审核通过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三)入围校考办法7月26日,对于第一类考生,我校依据高考成绩,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按考生所在省份各专业计划数的 4 倍分别确定各专业入围高校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均入围),并公示各专业入围标准。对于第二类考生,达到学校破格入围的条件和相应高考成绩要求,即可入围。(四)高校考核7月29日至30日举行高校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体育测试和综合能力测试。具体时间、地点详见报名系统中准考证。1、体育测试。体育测试实行合格考,不计入高校考核总分,未达到合格要求的考生不再参与后续综合能力测试。2、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分专业进行,测试方式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考察学生所申报入围学科的基本素养;面试将结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主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潜力等。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测试全程录音录像。综合能力测试成绩由笔试和面试成绩组成,其中笔试成绩占比60%,面试成绩占比40%。3、学校考核工作方案可能将视本地疫情防控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届时会再进行通知。(五)录取办法1、综合成绩折算办法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85%+高校考核综合能力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15%”计算形成。2、确定录取名单对于第一类考生,根据相关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分专业依据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当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高考成绩、高校考核综合能力测试成绩进行录取。若仍然相同,报考文科类专业考生依次比较语文、英语(外语)、数学成绩,报考理科类考生依次比较数学、语文、英语(外语)成绩。对于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该省市同科类所有第一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予以录取。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按招生计划审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并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办理录取手续。我校于8月5日前公布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四、培养方案围绕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赋予“双一流”高校的使命,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领域,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条件资源建设,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知识基础、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突出的创新能力,努力造就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一)阶段性考核和分流补入办法实施本硕博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完全学分制,本科采用3至4年的弹性学习年限。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对进入强基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强基计划招生之外的专业就读。培养过程中设置多个阶段性考核节点,结合学业绩点与综合测评情况,进行动态分流补入。本科一年级结束后,对不适合在强基计划专业学习的学生转入所在学科专业的普通班级继续修读,对意愿进入强基计划专业学习且考核合格的优秀学生可转入。本科三年级结束后,结合考核情况与个人志愿,对于学业优秀的学生可获推荐免试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对于其中具有较强研究潜力和创新意识的学生,可获推荐直博攻读博士学位。(二)本硕博衔接培养方案学校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强创新”的培养路径,遵循“坚持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引领”、“夯实通识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强化专业内核,凝练专业主干”、“加强学科交叉,促进个性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提高综合能力”等基本原则,整合全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重构本硕博衔接的培养体系。本科阶段旨在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硕博阶段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有深入研究,并做出创造性成果。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制定独立的培养方案,单独编班组织教学,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施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与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的“三制五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能够更好激发学生潜能与创造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1、构建贯穿本硕博的培养体系。合理调整本硕博阶段的课程层次和授课内容,实现本硕博教学运行衔接、课程互选衔接。建立全校性平台课程,允许学生在本科阶段选择研究生课程作为其个性化发展课程;研究生可跨学院、跨学科选修本科生专业课;实施研究能力的衔接培养,把本科阶段的研学项目(SRTP)、学科竞赛等课外研学与研究生阶段的课题研究衔接设计,课题从本科学习阶段延伸至研究生学习阶段,持续提升学生创新研究能力。2、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科研平台开放共享,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为每名学生配备师德高尚、学术精湛、教学水准高的博士生导师,建立导师库,实行动态进出机制,强化导师考核。建立全程化、全覆盖、个性化的指导机制,充分发挥导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思想价值引领、学业指导、科研引路、职业规划的重要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优先面向学生开放。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重大科研任务,所获研究学分可替换部分课程学分。3、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班授课。大量增加师生互动和研讨,强化自学能力,训练综合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对于低年级学生,课堂教学以启发式、互动式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研究的乐趣;对于高年级学生,课堂教学以引导式、探究式、讨论式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手段来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4、强化“个性化”自主发展学分和课程,实施完全学分制,激发自主创新潜能,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质。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修读的课程,达到专业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即获得相应证书。培养方案中设置一定比例的个性化学分,供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形成个性化学习方案。实施寒、暑期学校制度,丰富学生假期学习生活。冬令营期间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开设精品人文课程、学术讲座等,注重文化熏陶、思想价值引领;暑期学校期间开展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导师科研等。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和自身实际,自主选择参加某个暑期学校和冬令营,开阔视野、促进交流、获得丰富学术滋养。5、构建跨文化互融的国际交流环境与育人平台。加大对出境(国)交流学习的支持力度,鼓励学生到世界一流大学学习交流竞技。为学生提供“访学-科研-竞赛-毕设”等多样化的交流方式,拓展“整建制-小团队-个人”等多层次的交流模式,开设一批精品全英文课程,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深度与广度。(三)其他激励机制1、免试推荐研究生(含直博)对政治思想表现良好、学业优秀的学生,100%推荐免试研究生,对其中具有较强研究潜力和创新意识的学生,推荐直博。2、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本科阶段优先享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高级别奖励,在硕博阶段享受最高级别学业奖学金;提高各类奖学金的获奖比例,并为强基计划学生设立专门奖学金。3、学术交流(1)公派留学:本科阶段,全额资助强基计划学生整建制赴海外国际高水平大学学习交流一学期,为每位学生提供至少一次参加国际高水平竞赛、国际暑期学校、国际联合毕业设计等各类国际交流项目或活动的机会;博士阶段,全额资助每位学生赴海外国际一流大学联合培养一年。(2)学术会议:本、硕、博阶段,至少全额资助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各一次;邀请诺奖得主等学术大师为学生做学术讲座。4、科学研究本科阶段,为每位学生配备师德高尚、学术精湛、教学水准高的博士生导师,学生提前进入导师课题组,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等课题研究;强基计划学生在参加科研训练项目、创新实践活动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优先面向强基计划学生开放。5、荣誉设立一批“荣誉课程”;在各类评奖评优活动中,单独划定名额;对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优先授予“杰出学生”、“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所在班级优先推荐申报各级“先进班集体”;对优秀毕业生授予“荣誉学位证书”。五、其他说明(一)关于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将考生电子化的综合素质档案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二)对于综合素质档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将取消强基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取消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中学应当对所出具的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三)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本科阶段原则上不得转到强基计划招生之外的专业就读。(四)选拔测试期间,考生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入围高校考核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向我校提出申请,我校可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费和住宿补贴。(五)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强基计划等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六、监督保障机制(一)我校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招生工作在东南大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东南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我校在实施本简章的过程中做到招生方案公开、选拔方法公平、录取标准公示。(二)我校将对录取的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处理。(三)东南大学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招生工作接受东南大学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四)东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录取按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若教育部2020年招生政策发生改变,则按新的规定执行。本简章由东南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东南大学2020年5月7日
每年的9-10月是各大高校公布招生简章、招生目录和考试大纲的重要时间段,相信各位同学现在一定被各种信息弄得眼花缭乱了!公卫研习社对近几年招生简章,招生目录,大纲等进行解析,一键助你顺利报考!本文大纲01 招生政策解读02 学硕/专硕专业如何选择?03 报考解读04 二战、在职考生报考注意事项01招生政策解读招生简章东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已出。招生简章中未具体涉及预防医学报考内容及要求,再次不再赘述,同学们自行查看通知即可,个别需要关注的信息在后续介绍中提及。近年拟招生人数情况此处为官网最先发布的拟招生统招名额,不包含推免生人数,最终考试招生人数根据教育部下达计划及实际录取推免人数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2020年因为疫情的影响,东南的流统、劳环、营养、毒理、专硕全日制以及非全的最终统招录取人数为:15、12、1、4、42、14,扩招幅度较大。02专硕/学硕专业如何选择?专硕/学硕选择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客观因素历年报录比和历年分数线、竞争程度、专硕/学硕区别等,主观因素包括备考程度、兴趣意愿等。1 客观因素历年报录复试情况竞争程度学硕和专硕统一参加考试,学硕考试代码为724,包括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和毒理学;专硕考试代码为353,包括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和社会医学。学硕的招生指标和竞争激烈程度相对于专硕更激烈。专硕/学硕情况比较2 主观因素备考程度这是衡量报专硕/学硕的最重要指标,对于自己备考程度可进行一个自测(参考历年真题做一次模拟),自测结束后结合后期个人情况做出选择。兴趣意愿学硕细分了更多的方向,专硕招生没有细分方向,如果对某一方向兴趣浓厚并且想以后深入发展如深入读博,那么学硕是你更好的选择。如果没有明确的感兴趣方向和暂时没有读博打算,可以更多考虑专硕。03报考解读复习范围东南不提供专业课的大纲,大家切合我们班级课程的点睛课堂作为参考进行复习,红宝书均涉及到该类知识点的整理。参考书目2021年参考书目无变动,无需更换课本。考试题型和分值2020年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每年根据实际出题情况可稍作调整。04二战、在职考生报考注意事项报名时间报名有预报名和正式报名之分,大多数省市应届生和往届生均可预报名,个别省市往届生仅可在正式报名阶段进行报名(具体以各省市网报公告为准)。建议大家把握好时间,及时进行报名。报名资格非定向就业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和非定向就业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生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二战考生再报名以往届生报考研究生,需以下证件:身份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具体咨询报考点和报考院校是否需要。报名点二战考生及在职考生对报考点的选择不受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方便的地点报考。但不同报考点要求不同如部分省份非应届生要求考生是本地户籍或有本地工作证明,暂住证或社保等。具体要求请查询报考点的网报公告。档案地址的填写有工作往届生或在职考生,档案应该在单位或单位所在的人才市场,档案所在地填写单位地址。无工作往届生,档案一般被徘徊原籍所在人才市场,档案所在地填写人才交流地址。档案在自己手中/滞留原学校往届生,携带有效证件去学校、户籍或工作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办理档案托管,填写相应地址即可。在职考生报考是否需单位同意若想边工作边读研,需要经过单位同意。若报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需做以下准备:首先了解自己签订的就业合同是否有时间限制及其他相应要求,避免违约;其次,了解本单位的辞职流程,避免考上后因辞职耽误读研报道时间。
每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一般都在8月-10月陆续公布,现在已经进入10月份,已有部分院校公布了2021年法律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在这里,分享君为大家整理了东南大学2021年法律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最新招生信息,供备考法律硕士同学们参考。东南大学法学院简介东南大学法学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最早源于1928年中央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为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谢冠生教授。院址为现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东南院。时年中大法学院人文荟萃,名流云集,为东南法学一时之冠。东南大学为实现综合性大学的目标,于1995年恢复法学专业,成立法律系,隶属于人文学院。1995年9月,法律系第一届本科生入学。复建后的法律系,以实务型教学为特色,努力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急需的法律人才。2000年,东南大学与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等共同成立新东南大学,法律系教师队伍得以充实,并在本科人才培养中设立了全国第一个医事法学方向。自2000年先后获批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和法理学等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东南大学2020年法律硕士考研复试分数线法律硕士(非法学):350/90/90/55/55法律硕士(法学):350/90/90/55/55东南大学法律硕士考研招生目录东南大学2021年招收法律硕士研究生,院校已经公布了2021年法律硕士考研招生目录,备考东南大学法律硕士考研的同学要仔细阅读院校公布信息,准备相应的资料进行复习。东南大学法律硕士学费标准以上就是东南大学2021年法律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最新招生信息,备考2021级法律硕士考研的童鞋们,考研已经开始倒计时了,一定得抓紧时间复习了。在复习过程中如果你有专业知识不能攻克,可以留言或私信哦~
近日来,全国各地的2020年高考分数陆续出炉,刚经历高考的学子们很快又将迎来人生中另一重要时刻——填报志愿。东南大学素有"学府圣地""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985 工程"和"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也是很多考生向往的高校。本期推送,小编将带大家详细了解东南大学与今年本科招生的新变化。亮点一:本科招生人数扩招2020年,东南大学招生总计划 4050 人,较往年增加50人,同时在绝大部分省市投放计划均有所增加。学校继续实行"投档分一认到底、分数优先无级差"的录取规则。所有进档的考生,只要服从专业调剂,政审体检合格,保证不退档。东南大学充分尊重学生专业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2020 年,东南大学将英语、日语、工商管理类、工科试验班(环境化工生物类)、临床医学类、预防医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以及信息电子类(后两年在无锡培养)等专业在部分省市进行提前批次招生。涉及省份包括河北、山西、吉林、江苏、安徽、广东、四川和陕西,每个省份提前批次招生计划 5-10 名。此外,河南增设本科一批平行志愿批医护类等专业单列招生计划,湖北增设本科第一批分类投档招生专业。亮点二:新增四个招生专业自 2019 年开始,东南大学按照"强势工科、优势理科、精品文科、特色医科"的学科布局,进行顶层设计,将本科招生专业调整为 14 个大类、6 个专业进行招生,进一步加强 "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强创新"培养。结合东南大学学科专业特色与优势,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东南大学 2020 年本科招生新增 4 个招生专业,分别是智能建造、智能感知工程、生物科学、艺术史论。其中智能感知工程是全国首个获批的目录外新专业。至此,东南大学本科专业总数达到 83 个,覆盖 11 个学科门类。智能建造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深度融入工业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整合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发展而成新工科专业,其设立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建筑业升级转型的时代需求,满足社会对智能规划与数字设计、智能装备与施工、智能设施与防灾、智能运维与管理等领域的人才需求。智能感知工程合理应用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机械、自动控制、通信、信息处理等各专业领域的知识、显著提升测量智能化水平的"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其设立符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满足社会对智能感知、智能处理、智慧控制等多核心技术领域的人才需求。生物科学培养学生掌握生物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开展生命科学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具备较好的科学素养和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的专业,其设立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和生命与健康的时代需求,满足国家和社会对生命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教学及管理等领域的人才需求。艺术史论以艺术史专业为基础,深度融入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管理等专业,使学生专注于艺术史论基础研究或艺术史论的社会应用实践。其设立符合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以及社会发展对艺术史论研究与应用的时代需要,满足社会对艺术史论研究、艺术批评、艺术创意与策划、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近年来,东南大学主动对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全面推进新工科建设,机器人工程(全国首个机器人工程专业)、网络空间安全(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人工智能(全国首批人工智能专业)等系列新兴学科专业,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亮点三:全面保障考生意愿2020 年东南大学将科学指导考生填报志愿,配合大类分流、转专业、辅修学位等手段,全面保障考生专业意愿。科学指导:东南大学 2019 年志愿满足率高达 97%。2020 年,东南大学启用东南大学优质生源管理系统,考生在系统中可以与老师展开线上咨询,并接受科学指导。理科考生本一批次录取时如填满专业志愿需要调剂,学校保证不会调剂到考生在系统中填报的不感兴趣的专业(类)。大类分流:按照大类招生的考生,实行专业大类内统一培养,大学一年级(二年级)结束后(建筑类为入学一个月左右),参加本专业大类的专业分流。根据考生申请志愿,依据学生首修平均学分绩点,或者学生综合评测成绩的排序,以及各专业分流比例进行学院/专业分流。转专业:一年级结束后,考生可以申请转系转专业,当前转专业方式为考试转专业,报名要求(以 2019 年为例):1、2019 级在籍在校且当学年入学(含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2、无纪律处分记录的学生;3、本专业教学计划中一年级的课程平均学分绩点达 2.0 及以上。辅修学位:入学满一学期的在籍在校本科学生、主修专业平均学分绩点≥2.0即可申请修读辅修专业/辅修学位。目前东南大学已经开放风景园林、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21 个专业辅修,并将陆续开放所有专业。亮点四:"云"招生,信息高效2020 年,受到新冠疫情肺炎疫情影响,为方便考生及家长更好地了解东南大学,东南大学从 3 月便开启了"云"招生模式。在院长开讲、学长学姐直播、分省政策宣讲等系列线上活动中,东南大学的院长教授、学长学姐与大家进行了多角度、多维度的交流互动。东南大学不仅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B站、头条号进行内容展示及更新,做好招生答疑相关工作,还自主研发 5G+VR 沉浸式平台,全方位打造云端校园。7 月,云端校园开放月活动已经开启,通过 VR 实景校园,配合 5G 直播,东南大学触手可及。通过"东南大学优秀生源登记系统",云端答疑,实现东南大学与考生一对一指导交流,科学指导考生填报志愿,还能第一时间掌握东南大学招生动态。亮点五:强势学科,名列前茅东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东南大学 11 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5 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 A+,两者均列全国第八位。12 个学科进入 ESI 世界前 1%,位列全国第九位,其中工程学列 20 位、计算机科学列 16 位,均进入 ESI 世界前 1‰。未来,东南大学将对基础、前沿、新兴、交叉学科予以重点建设,包括量子信息、网络空间安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脑科学、人工智能六大领域。亮点六:三制五化,2年5个亿2019 - 2020 年,2 年内,东南大学持续投入 5 亿元用于本科人才培养,形成以学生为主的研究型学习模式,围绕"三制五化"改革教学模式,即"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旨在通过为本科生配备院士导师,对本科生开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设立驻院导师等方式,硬核培养领军人才。导师制:学校为本科生配备包括硕导、博导和院士等在内的优秀导师,为本科生搭建最好的指导平台。实行后,平均每人指导每级 2 位本科生,真正实现完全导师制。书院制:通过有温度的陪伴教育,让课堂教育有陪伴,课余时间有陪伴,研究型学习有陪伴,创新实践活动有陪伴,真正打造全程陪伴教育模式。完全学分制:东南大学推进完全学分制和个性化培养,所有本科课程和部分研究生课程供学生自主修读,增设自主发展学分和课程,学习若干专业课程,如考核通过,达到相应的学分,可同时获得相应专业学位。东南大学现有的包括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内的所有实验室都将对本科生开放,学生只需办理相关登记手续,便能享受到全部免费的实验室资源,而在实验中探索出的科研成果,也将属于学生个人。亮点七:1+8,拔尖人才培养1+8,指的是1 个强基计划,8 个拔尖人才试点班。东南大学坚持因材施教,构建了由点到面、立体交叉的优秀生培养格局,覆盖了理、工、医、文、法等多个学科。强基计划东南大学是"强基计划"首批试点的 36 所高校之一,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为国家关键和紧缺领域输送后备人才。2020 年东南大学开始在哲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和化学四个专业(类)中开展强基计划。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东南大学制定了单独人才培养方案和激励机制。实行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对学业优秀的学生,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东南大学都将予以优先安排。比如对政治思想表现良好、学业优秀的学生,100%推荐免试研究生,对其中具有较强研究潜力和创新意识的学生,推荐直博。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本科阶段优先享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高级别奖励,在硕博阶段享受最高级别学业奖学金;提高各类奖学金的获奖比例,并为"强基计划"学生设立专门奖学金。另外,全额资助"强基计划"学生整建制赴海外国际高水平大学学习交流一学期,为每位学生提供至少一次参加国际高水平竞赛、国际暑期学校、国际联合毕业设计等各类国际交流项目等等。拔尖人才试点班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学校构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卓越计划 2.0 试验区、建筑国际化示范学院、工科试验班、文科试验班、理科试验班等育人模式。其中包括:吴健雄学院的吴健雄班、学科大类的卓越班,文科类的郭秉文班、理科类的顾毓琇班,以及丁大钧班、茅以升班、拔尖创新医学人才试点班、生物医学工程本硕连读班等一大批拔尖人才试点班。吴健雄学院是东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基地和管理机制改革的示范基地。学院招收的吴健雄班学生入校时不分专业,两年后可以选择全校所有四年制的理工科专业。2020 年吴健雄班面向全国招收 120 名同学。东南大学在学科大类中设立卓越班,包含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机械能源材料类、土木交通类和自动化电气测控类 5 个学科方向。新生报到前参加选拔进入相关大类卓越班,第一年在吴健雄学院管理培养,一年后专业分流时可在所在大类中任意选择专业,并进入相应专业学院学习。2020 年,卓越班面向全国理科本一批次录取排名前 30% 的考试,选拔不多于 100 名同学。亮点八:3200万奖助学金东南大学以落实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资助政策为基石,以"多节点、多对象"的特色资助项目为保障,精准施策,179 项奖助学金,总额每年高达 3200 万元。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更是全面保障学生在东南大学学习无忧、生活无忧。除了经济支持外,东南大学实施"金钥匙计划"育人方案,采用服务(service)-储蓄(save)-兑换(spend)的3S模式,倡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素质积分,再兑换课程或活动以获得能力提升的机会。"金钥匙计划"在学业辅导、心理帮扶、就业指导、国际交流、文化熏陶、兴趣培养、技能培训、创新实践的、等方面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养。目前已开设街舞、演讲、口语、软件、职业生涯规划、高雅艺术欣赏等课程和实践,累积开课 42 门次,覆盖 804 人次。亮点九:就业深造率超98%我校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在同类高校中居于前列,以 2019 届毕业生为例,其就业率高达 98.18%。其中 13 个学院的本科生就业率达 100%。东南大学地处江苏省会南京,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前列,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以 2019 届毕业生为例,46.27% 的毕业生选择在江苏省就业,其中南京市为 30.3%。东南大学的学科门类齐全,优势学科众多,学科的发展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高度吻合,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主流行业,特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建筑业、交通行业、电力行业、先进制造业、金融业等行业对口,因此毕业生深受国家重点大型企事业单位、世界 500 强公司、科研院所、各行业龙头企业的青睐。近年来每年到东南大学招聘的单位近 4000 家,提供约 8 万个就业岗位,人岗比高达1:20。我校本科毕业生深造率为 56.90%。其中国内升学率 41.37%,升学进入世界一流建设大学 A 类的比例高达 90.55%;出国(境)留学率 15.53%,76.38% 毕业生留学学校位列世界大学排名前 100 位。亮点十:校园生活,无限精彩南大学始终坚持发扬"科学与人文平衡"的办学传统,非常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通过设置高格调课程、开设高水平讲座、举办高品位活动,开拓学生视野、陶冶情操、增强人文和科学素养。上百个社团涵盖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丰富大家的校园生活,东南大学开展机器人、数学建模、软件设计、结构设计和创业计划大赛等学术科技活动,在历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中战绩突出,先后两次捧得"挑战杯"。东南大学还举办体育、文艺等各种竞赛,为学生一展才华创造了大量机会,也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锻炼舞台。东南大学先后多次邀请包括冯骥才、余光中、张艺谋、白岩松、丘成桐、易中天、杨振宁、丁肇中等百余名文化名人、科学巨匠来校讲学,邀请包括澳大利亚墨尔本歌剧院交响乐团、美国好莱坞电影乐团、法国里昂交响乐团、荷兰皇家青年管乐团等在内的多个国家以及地区的乐团来校举办音乐会,校园文化生活无限精彩。欢迎广大考生报考东南大学,今年9月,我们在南京不见不散!本文素材来自:东南大学官微
今天,东南大学发布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须知,具体如下: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和上级主管部门工作部署,我校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考生和涉考教师健康,原则上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复试时间原则上为5月中下旬,具体安排另行通知,请考生注意查看后续通知发布。即日起,考生可登陆“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查询系统” 查询是否获得复试资格以及院系复试通知和相关注意事项。我校不再发放书面的复试通知书。已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按以下要求完成相关程序:一、确认复试科目(一经提交不得随意更改,将在网络远程复试中进行考核)二、确认联系方式认真核对本人手机号(将用于接收我校短信平台通知,必须确保手机联系畅通)和通信地址(将用于接收录取通知书,必须确保本人能收到,预计7月寄发),如有错误请立即修改。三、支付复试费考生参加复试前,必须登陆网络支付平台交纳复试费(80元/生)。未交纳复试费者不得参加复试;已交纳者如因本人原因没来参加复试,我校不予退费。四、上传资格审查材料5月5日前,考生须通过系统上传以下材料电子版(扫描PDF):1. 考生诚信复试承诺书(系统内下载,本人签名)2. 本人准考证3. 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正反面4. 应届生须提供学生证原件5. 往届生须提供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6. 境外学历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报告原件7.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须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8. 报名时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教育部学历认证报告”原件五、下载填写《现实表现情况表》拟录取后提供(注:仅限本校跨院系报考的应届生和外校应届生提供,由所在学校学院相关负责人填写,签章并密封)六、考生参加网络远程复试须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1. 选择安静、无干扰、光线适宜、网络信号良好、相对封闭的场所准备复试。不得选择网吧、商场、广场等影响音视频效果和有损复试严肃性的场所。2. 提前准备和调试好硬件设备:电脑、高清摄像头、话筒等。如果电脑本身配置的摄像头、话筒效果较好,可直接使用;如果效果不理想,需要额外配备。台式机配备摄像头+麦克风+音箱。3.提前熟悉复试流程和软件操作,确保复试时网络稳定、畅通,视频画面清晰,音频传输流畅。具体要求另行通知。4.如考生确有特殊情况不具备网络远程复试条件,请及时联系报考学院或学校研招办。七、体检1.根据教育部规定,考生体检工作由招生单位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我校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执行。体检不合格及弄虚作假者不予录取。2. 请考生根据所在地区疫情防控要求,做好自身防疫保护,健康应考。来源:东南大学 配图摄影 | 贾玉如 编辑 | 冀文琦
4月15日下午,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和东南大学公布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随着4月14日,考研国家线的公布,34所自划线高校也陆续公布了学校的分数线。4月14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五所学校率先公布了复试分数线。4月15日,已经有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0所高校公布了学校的复试分数线。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从分数线来看,学术型硕士学位中,外国语言文学分数线最高;专业型硕士学位中,翻译硕士分数线最高,竞争压力大,难道语言类的专业学生更喜欢读研?东南大学东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线东南大学公布的分数线来看,学术学位中,管理学门类分数线最高,为375分;文学类分数线365分,经济学类分数线360分,哲学类分数线也到了355分。专业学位中,金融、应用统计等学科分数线为380分,应用心理学375分。一、学术学位二、专业学位(含非全日制)三、其他天津大学天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含非全日制)从学术学位来看,分数线最高的为经济学学科和文学学科,都为360分,理学和工学都为315分。专硕中,分数线最高的同样是翻译学,为360分。I 学术学位II 专业学位Ⅲ 专项计划分数线的高低与学科实力、报考人数、专业热度都有很大的关系,一些学校的专业招收人数少,报考人数多,分数线自然就会显得高。你,上线了吗?注:已经公布了高校的复试分数线,可以通过历史文章翻阅!
根据教育部《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研究决定,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基本线如下:说明: 1. 生源充足的院(系)可根据本学科特点、生源情况和招生计划数制定不低于学校基本要求的专业复试线。考生须达到报考院(系)专业复试线才能参加复试。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复试工作由各院(系)组织安排。2. 统考考生(不含报考苏州联合研究生院考生和管理类联考考生)总分超过专业分数线20分以上,单科(限一门)可降2分。3. 其他相关照顾政策执行教育部相关规定。4.我校将于3月10日之后陆续公布各院系复试细则和名单,复试时间预计安排在3月20-25日,请考生密切关注本网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