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大学校名“一字不差”的两所大学,实力却天差地别,别报考错了!冰菓

大学校名“一字不差”的两所大学,实力却天差地别,别报考错了!

我国高校数量庞大,根据数据统计,我们现在的高校数量将近三千多所。也就是说,除了大家日常所熟悉的一些名校之外,我国还有成千的高校处于一种默默无名的状态。因此,很多人都说,一所高校想要在这个竞争压力巨大的现在社会拥有自己独特的个人特色,校名是最基础的关键。因为校名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说是自己拥有的个人名片,这就像我们大家的名字一样,见名如见人。对于不了解你的人来说,大家对你的第一印象全部来自于你的校名。所以,校名的选择对于任何高校来说都至关重要。但是,我国就有两所高校在校名上十分有缘分,因为他们的校名一字不差,很多人初次听到这两所高校校名时,经常会因为校名而对其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其实,这两所高校除了校名一字不差之外,其余的不管是实力还是社会地位都天差地别,千万别报考错了。没错,这两所超有缘分的高校就是我们的华东理工大学和东华理工大学。很多人一听这两所高校的名字,会疑惑这两所高校到底有啥关系?其实,他两俩除了校名一字不差之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关系。但是,对于不了解实情的同学而言,他们就常常因为这两所高校的名字而闹出笑话。本来自己考上的是东华理工大学,但是大多父母只对华东理工大学熟悉一点,所以很多家长会理所当然的误解自己的孩子,以为他们考上的东华和自己所想的华东是同一所高校。华东理工大学在现实当中,无论从实力还是名气来说都比东华理工大学要更胜一筹。华东理工大学是上海一所211重点高校,学校一共覆盖了工、农、文、理等十一个学科门类。早在1956年时,华东理工大学就成为了全国首批可以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除此之外,华东理工还是我国首批博士授予的院校单位,更是22所自主招生改革计划的高校之一。总之,华东理工大学是我国实力和名气共存的重点大学。我们一起再来看看东华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的校名前后一共换了三次名字。开始时,东华理工大学的名称为华东地质学院,随后就是东华理工学院,2007年的时候才真正改名为东华理工大学。学校最牛逼的专业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全国排名第二。而且学校还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和建设集团的人才培养基地,在核科学方面拥有十分出众的实力。虽然东华理工大学实力很是出众,但是他的名气并没有像华东理工大学那么出众。因为名气悬殊很大,因此很多时候大家经常把华东和东华弄混。

正乞儿

这所普通大学,分数线不高,却是国内核工业第一所大学,适合捡漏

这所普通大学,分数线不高,却是国内核工业第一所大学,适合捡漏今天是2020年高考的第二天,相信很快就会到千万考生纠结高考志愿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想上一所重点大学,或者是一所具有学科针对性的大学,但众所周知,这样的大学录取分数线很高,大部分学生是考不上的,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学会合理捡漏。今天要说到的,就是一所比较适合考生捡漏的大学,这所大学的学科实力很强,也很有针对性,是我国核工业第一所大学,不过这样一所神秘的大学却是一所普通的双非高校,录取分数线并不高,一起来看看吧。这所大学就是东华理工大学,在很多人看来,东华理工大学的名气并不大,很多人还没听说过,东华理工大学是一所江西的大学,也是江西省排名第一的大学,这所大学是由江西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以及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共建的大学,是在1956年创建的,从最开始的太谷地质学校,经过几次迁址和更名,不断的发展,2007年正式更名为东华理工大学。到目前为止,东华理工大学共有两个校区,其中一个是在省会南昌,占地面积2000多亩,在大学里算是不多不少的,东华理工大学已经开设了70多个本科专业,在招生方面,东华理工大学比较特别的,不仅招收本科生,而且在研究生,和高职方面均有招生,不过高职只在全国的5个省份进行招生,而且招生的专业也比较少。招收本科生的省份就比较多了,专业上有40多个可供选择,虽然东华理工大学是一所核工业大学,其中的核科学,地球科学等是优势专业,但东华理工大学的专业也很有多样性,比如经济管理,环境工程,外国语,软件,技术等,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兴趣和志愿的考生,同时让学生们感到放心的是,东华理工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很高,还曾经因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得好,多次获得过荣誉。在2019年的毕业生中,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3%以上,其余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也都基本能达到90%,而且毕业生不仅在当地就业,北京,上海,浙江,江苏,还有广东等,都是东华理工大学的毕业生们就业的主要城市,并且毕业生们的薪资待遇都不低,平均收入在6500元左右,总体上还是一所非常不错的大学。虽然很多人都不熟悉东华理工大学,主要是因为我国的985和211好大学太多了,东华理工大学作为一所不在大城市的双非大学,光芒自然比较暗淡,但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不能代表实力,想要往核工业发展的考生,一定不要错过东华理工大学。最后,希望2020年的考生们都能考出满意的成绩,被心仪的大学录取,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你心仪的大学是哪所呢?

今夫此人

扎根边疆科教报国——记东华理工大学铀矿冶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周义朋

9月16日,江西南昌,东华理工大学。这座有“中国核地学人才摇篮”之称的我国第一所铀矿地质高校,举行了2019年秋季开学典礼。“2006年,因为国防科研的需要,我走进了新疆戈壁深处,从此每年野外工作时间在9个月以上,至今已有13年……”一位中年教师向台下的青年学子讲述了他在戈壁荒漠中的困难、执着与坚守,勉励学子们志存高远、科技报国。这位中年教师,是东华理工大学铀矿冶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曾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周义朋博士。13年来,周义朋扎根边疆勘探一线,用他的默默奉献,谱写了一曲当代中青年知识分子为国为民的忠诚之歌。一辈子做好一件事2006年3月,尚在读研究生的周义朋参与了东华理工大学承担的第一个“地浸采铀”核能开发科研项目,到新疆野外从事砂岩铀矿地浸开采科研工作。硕士毕业留校后,周义朋一直从事砂岩型铀矿地浸开采及铀矿山地下水环境方面的科研,2015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并作为学校科技骨干,在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挂职任该公司地浸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2007年至2009年,周义朋深入新疆吐哈盆地戈壁腹地开展国防基础科研项目野外试验。试验所在地与罗布泊相距不过百里,自然环境十分恶劣,酷暑严寒,一年四季罕见降水,沙尘暴肆虐。由于四周荒无人烟,雇工困难,试验期间,不仅需要完成技术工作,现场所涉及的体力活也都需要自己去做。2009年后,周义朋随项目转到新疆伊犁山区继续组织和开展现场试验。自然环境和工作条件有所改善,但试验任务十分繁重,工作量大,需要保证试验系统每天24小时连续运转,但这里冬季温度低,最低气温接近-30℃,暴风雪频繁,恶劣天气对现场工作人员和试验设施设备都是严峻的考验。为了确保试验顺利进行,只要一有故障就必须随时抢修,否则整个管道系统将在半小时内结冰冻住。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连续在该地坚守了长达6年的时间,完成了两个核能开发项目的野外研究工作。“我的导师沈照理教授曾对我说,周义朋,你安心做好砂岩铀矿地浸这一件事,你这一辈子就足够了。这句话,一直铭刻在我心里。”周义朋说。是事业更是责任13年来,周义朋先后转战新疆吐鲁番十红滩矿床、伊犁512矿床以及510矿床,平均每年野外工作9个月以上,最长11个多月没回一次家,其间有三个春节就是在野外现场度过的。2010年除夕,万家团圆之时,他还在冰天雪地的野外现场修复氧化槽填料支架忙碌着。2013年年底,东华理工大学与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为了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以“铀资源勘查与开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合作平台,建立了双方科技人员交流机制。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735厂负责人介绍,周义朋在新疆工作期间,长期待在野外,一周工作7天,从未休过假,有时甚至连续两个月未离开现场一次。在他的指导下,735厂利用精益化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大量问题,地浸铀资源开采、运行更精准,资源回收利用率得到极大提升,企业整体的铀矿开采产量及效率也显著提升。“铀矿是事关国防建设和核能开发的战略资源。既然选择了这项事业,把它坚持下去就是我的责任。”周义朋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是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课堂搬进戈壁滩的一个人。”在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周义朋的同事和学生们对他作出了这样的评价。2016年,周义朋牵头在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东华理工大学“博士实践基地”和“专业硕士实践基地”,进一步夯实了双方的产学研合作,为地浸铀矿山培养了大量技术人员。13年来,周义朋先后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10余项科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他与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及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联合成功研发了砂岩型铀矿多层矿体地浸开采技术,其中多项技术为国内首创。“能够为国家教育和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倍感光荣。虽然在戈壁滩的坚守条件艰苦,但身处核工一线,我过得非常充实。在谱写中国梦的新时代,我们这一代人更有责任把老一辈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去传承和发扬。”45岁的周义朋说。(本报记者 胡晓军)

去其所恶

「爱国情 奋斗者」扎根边疆 科教报国——记东华理工大学铀矿冶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周义朋

9月16日,江西南昌,东华理工大学。这座有“中国核地学人才摇篮”之称的我国第一所铀矿地质高校,举行了2019年秋季开学典礼。“2006年,因为国防科研的需要,我走进了新疆戈壁深处,从此每年野外工作时间在9个月以上,至今已有13年……”一位中年教师向台下的青年学子讲述了他在戈壁荒漠中的困难、执着与坚守,勉励学子们志存高远、科技报国。这位中年教师,是东华理工大学铀矿冶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曾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周义朋博士。13年来,周义朋扎根边疆勘探一线,用他的默默奉献,谱写了一曲当代中青年知识分子为国为民的忠诚之歌。一辈子做好一件事2006年3月,尚在读研究生的周义朋参与了东华理工大学承担的第一个“地浸采铀”核能开发科研项目,到新疆野外从事砂岩铀矿地浸开采科研工作。硕士毕业留校后,周义朋一直从事砂岩型铀矿地浸开采及铀矿山地下水环境方面的科研,2015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并作为学校科技骨干,在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挂职任该公司地浸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2007年至2009年,周义朋深入新疆吐哈盆地戈壁腹地开展国防基础科研项目野外试验。试验所在地与罗布泊相距不过百里,自然环境十分恶劣,酷暑严寒,一年四季罕见降水,沙尘暴肆虐。由于四周荒无人烟,雇工困难,试验期间,不仅需要完成技术工作,现场所涉及的体力活也都需要自己去做。2009年后,周义朋随项目转到新疆伊犁山区继续组织和开展现场试验。自然环境和工作条件有所改善,但试验任务十分繁重,工作量大,需要保证试验系统每天24小时连续运转,但这里冬季温度低,最低气温接近-30℃,暴风雪频繁,恶劣天气对现场工作人员和试验设施设备都是严峻的考验。为了确保试验顺利进行,只要一有故障就必须随时抢修,否则整个管道系统将在半小时内结冰冻住。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连续在该地坚守了长达6年的时间,完成了两个核能开发项目的野外研究工作。“我的导师沈照理教授曾对我说,周义朋,你安心做好砂岩铀矿地浸这一件事,你这一辈子就足够了。这句话,一直铭刻在我心里。”周义朋说。是事业更是责任13年来,周义朋先后转战新疆吐鲁番十红滩矿床、伊犁512矿床以及510矿床,平均每年野外工作9个月以上,最长11个多月没回一次家,其间有三个春节就是在野外现场度过的。2010年除夕,万家团圆之时,他还在冰天雪地的野外现场修复氧化槽填料支架忙碌着。2013年年底,东华理工大学与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为了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以“铀资源勘查与开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合作平台,建立了双方科技人员交流机制。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735厂负责人介绍,周义朋在新疆工作期间,长期待在野外,一周工作7天,从未休过假,有时甚至连续两个月未离开现场一次。在他的指导下,735厂利用精益化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大量问题,地浸铀资源开采、运行更精准,资源回收利用率得到极大提升,企业整体的铀矿开采产量及效率也显著提升。“铀矿是事关国防建设和核能开发的战略资源。既然选择了这项事业,把它坚持下去就是我的责任。”周义朋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是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课堂搬进戈壁滩的一个人。”在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周义朋的同事和学生们对他作出了这样的评价。2016年,周义朋牵头在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东华理工大学“博士实践基地”和“专业硕士实践基地”,进一步夯实了双方的产学研合作,为地浸铀矿山培养了大量技术人员。13年来,周义朋先后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10余项科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他与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及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联合成功研发了砂岩型铀矿多层矿体地浸开采技术,其中多项技术为国内首创。“能够为国家教育和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倍感光荣。虽然在戈壁滩的坚守条件艰苦,但身处核工一线,我过得非常充实。在谱写中国梦的新时代,我们这一代人更有责任把老一辈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去传承和发扬。”45岁的周义朋说。《光明日报》(2019年10月23日 04版)来源:光明日报

孰能脱焉

江西高校指一大学排名榜数据采集错漏:令名次与实际严重不符

最近,一个民间大学排行榜遭到一所上榜高校的公开“质疑”。1月28日,位于江西的东华理工大学公开指出,上海软科近期发布的2019年高校排行榜中,将学校的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按0.00%计分排名(实际为90.98%,全省第三),“数据引用严重失实”。东华理工大学的质疑,源于该校在榜单中“培养结果(毕业生就业率)”一栏的数据为空白。该校总分此次在全国排名为第485名,在江西省排第13名,也是该省15所上榜高校中的倒数第三。在涉事双方沟通后,东华理工大学将措辞调整为“上海软科数据采集存在错漏,将我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数据按缺项处理”,但依然认为这一情况“导致该校排名情况与实际严重不符,影响了学校办学声誉”。校方同时称,双方今后将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系,力争数据采集和评价结果更为真实、完整、客观。1月28日下午,上海软科媒体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上海软科对于未采集到的就业率信息,采用所有排名高校的最小值替代计算,(数据空白)并不是以0.00%来计算的。经过向校方阐述了其统计方法论后,校方进行了修改。数据空白引起争议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即“上海软科”)1月23日发布了东华理工大学此次提到的2019年高校排行榜,即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公开资料显示,上海软科系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还曾发布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等。上海软科介绍称,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国际化四个维度,使用的都是最能体现大学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例如新生高考成绩、毕业生就业率、论文数量与质量、成果转化收入等,因此排名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大学的竞争性地位。其中,培养结果(毕业生就业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占比为10%。上海软科方面介绍,这指的是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就业率是大学培养的人才是否获得社会认可和接纳的最直接的体现。据其微信公号“软科”发布的榜单,东华理工大学总分此次在全国排名第485名,在江西省排第13名,也是该省15所上榜高校中的倒数第三。而根据上海软科公布的排行榜详情,东华理工大学在培养结果(毕业生就业率)一栏的数据为空白。东华理工大学官网早前截图随后,1月28日早些时候,东华理工大学通过学校官网发布《关于上海软科发布2019年高校排行榜中对我校数据采用失实的申明》。上述《申明》指出,上海软科近期发布的2019年高校排行榜中,将东华理工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按0.00%计分排名(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实际为90.98%,江西省第三),导致东华理工大学排名情况与实际严重不符。上海软科发布的排行榜,在数据采集上存在重大错漏,数据引用严重失实,影响了学校办学声誉,引起了广大师生员工、校友及社会各界的疑惑。东华理工大学表示,学校将敦促上海软科采取切实可行之举措澄清相关事实,消除不良影响。学校对上海软科排行榜中损害学校权益的行为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官方资料显示,东华理工大学创办于1956年,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自然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共建的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艺兼备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南昌、抚州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500余亩。对于引起东华理工大学质疑的部分,上海软科方面此前介绍称,培养结果(毕业生就业率)这一领域的统计方法为:本科毕业生中落实就业单位的比率,包括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考取研究生、出国留学及出国工作、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一般统计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年终就业率(数据截止日期2017年12月31日),当没有相关信息时也采用2017届本科毕业生其他日期的就业率数据。未公布就业率的高校,按所有参加排名高校中毕业生就业率的最小值计算。上海软科方面称,这一数据来源为各高校发布的《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各高校通过其他权威渠道(如《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发布的就业率数据、各高校通过软科数据调查计划提供的就业率数据。沟通后校方修改部分措辞1月28日,对于校方提到的“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按0.00%计分排名”一事,上海软科媒体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上海软科对于未采集到的就业率信息是采用所有排名高校的最小值替代计算,并不是以0.00%来计算的,这一点在官网的方法论有过说明。该负责人解释,上海软科是通过高校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来采集本科生就业率,对于未采集到信息的学校,我们再次通过公告征集的方式向高校补充征集数据,这个也已经在网站说明。在这两种渠道下,东华理工大学并未提供本科生就业率数据,因此上海软科采用了最小值计算。最小值有多小?上述负责人称,就业率最低不会低于50%。例如,在此次发布的排行榜中,数据较低的天水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为63.25%,而该校位列总排名的509名。澎湃新闻注意到,1月28日下午,东华理工大学更新了一版《关于上海软科发布2019年高校排行榜中对我校数据采用失实的申明》。该《申明》称,上海软科近期发布的2019年高校排行榜中,数据采集存在错漏,将我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数据按缺项处理(我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实际为90.98%,全省第三),导致我校排名情况与实际严重不符,影响了学校办学声誉,引起了广大师生员工、校友及社会各界的疑惑。经上海软科与学校沟通,采取相关举措澄清事实,消除影响。双方今后将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系,建立畅通、透明的信息交流渠道,力争数据采集和评价结果更为真实、完整、客观。澎湃新闻注意到,在此次上海软科发布的单项排名《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培养结果排名》中,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以100%的毕业生就业率排在榜首,第二、第三分别为广东的五邑大学(99.88%)、福建的仰恩大学(99.87%)。

损之又损

扎根边疆 科教报国——记东华理工大学铀矿冶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周义朋

【爱国情 奋斗者】扎根边疆 科教报国——记东华理工大学铀矿冶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周义朋光明日报记者 胡晓军9月16日,江西南昌,东华理工大学。这座有“中国核地学人才摇篮”之称的我国第一所铀矿地质高校,举行了2019年秋季开学典礼。“2006年,因为国防科研的需要,我走进了新疆戈壁深处,从此每年野外工作时间在9个月以上,至今已有13年……”一位中年教师向台下的青年学子讲述了他在戈壁荒漠中的困难、执着与坚守,勉励学子们志存高远、科技报国。这位中年教师,是东华理工大学铀矿冶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曾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周义朋博士。13年来,周义朋扎根边疆勘探一线,用他的默默奉献,谱写了一曲当代中青年知识分子为国为民的忠诚之歌。一辈子做好一件事2006年3月,尚在读研究生的周义朋参与了东华理工大学承担的第一个“地浸采铀”核能开发科研项目,到新疆野外从事砂岩铀矿地浸开采科研工作。硕士毕业留校后,周义朋一直从事砂岩型铀矿地浸开采及铀矿山地下水环境方面的科研,2015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并作为学校科技骨干,在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挂职任该公司地浸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2007年至2009年,周义朋深入新疆吐哈盆地戈壁腹地开展国防基础科研项目野外试验。试验所在地与罗布泊相距不过百里,自然环境十分恶劣,酷暑严寒,一年四季罕见降水,沙尘暴肆虐。由于四周荒无人烟,雇工困难,试验期间,不仅需要完成技术工作,现场所涉及的体力活也都需要自己去做。2009年后,周义朋随项目转到新疆伊犁山区继续组织和开展现场试验。自然环境和工作条件有所改善,但试验任务十分繁重,工作量大,需要保证试验系统每天24小时连续运转,但这里冬季温度低,最低气温接近-30℃,暴风雪频繁,恶劣天气对现场工作人员和试验设施设备都是严峻的考验。为了确保试验顺利进行,只要一有故障就必须随时抢修,否则整个管道系统将在半小时内结冰冻住。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连续在该地坚守了长达6年的时间,完成了两个核能开发项目的野外研究工作。“我的导师沈照理教授曾对我说,周义朋,你安心做好砂岩铀矿地浸这一件事,你这一辈子就足够了。这句话,一直铭刻在我心里。”周义朋说。是事业更是责任13年来,周义朋先后转战新疆吐鲁番十红滩矿床、伊犁512矿床以及510矿床,平均每年野外工作9个月以上,最长11个多月没回一次家,其间有三个春节就是在野外现场度过的。2010年除夕,万家团圆之时,他还在冰天雪地的野外现场修复氧化槽填料支架忙碌着。2013年年底,东华理工大学与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为了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以“铀资源勘查与开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合作平台,建立了双方科技人员交流机制。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735厂负责人介绍,周义朋在新疆工作期间,长期待在野外,一周工作7天,从未休过假,有时甚至连续两个月未离开现场一次。在他的指导下,735厂利用精益化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大量问题,地浸铀资源开采、运行更精准,资源回收利用率得到极大提升,企业整体的铀矿开采产量及效率也显著提升。“铀矿是事关国防建设和核能开发的战略资源。既然选择了这项事业,把它坚持下去就是我的责任。”周义朋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是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课堂搬进戈壁滩的一个人。”在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周义朋的同事和学生们对他作出了这样的评价。2016年,周义朋牵头在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东华理工大学“博士实践基地”和“专业硕士实践基地”,进一步夯实了双方的产学研合作,为地浸铀矿山培养了大量技术人员。13年来,周义朋先后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10余项科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他与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及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联合成功研发了砂岩型铀矿多层矿体地浸开采技术,其中多项技术为国内首创。“能够为国家教育和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倍感光荣。虽然在戈壁滩的坚守条件艰苦,但身处核工一线,我过得非常充实。在谱写中国梦的新时代,我们这一代人更有责任把老一辈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去传承和发扬。”45岁的周义朋说。《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3日 04版)

芙蓉镇

东华理工大学“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根据科睿唯安ESI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2020年1月9日的数据显示,东华理工大学工程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成为学校继化学学科后第二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是东华理工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学校工程学学科已步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工程学学科围绕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进行建设,依托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形成了以工程应用为导向,产学研用并举的独特发展路径,是江西省“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学科、“十三五”一流学科、国家国防特色学科。据悉,ESI是基于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录的全球12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已成为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分析和评价工具,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用以评价国家、高校、学术机构的国家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工具。最新数据显示,工程学共有1535个机构进入ESI全球前1%,东华理工大学工程学ESI全球排名为1529位。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科技处、研究生院、图书馆 图/文 曾金平 张晓峰 编辑:陶小娜)

奇杰

又一所“国”字号大学开建,出身名门实力强劲,网友:早就该有了

高考作为教育中的热门话题,一直都牵挂着很多人的心。尽管我国目前已有近3000所高校,但是还是有不少人抱怨名校太少、高水平的大学太少。提起名校和高水平大学,首先想到的便是清华、北大这样的传统名校,以及一些“国”字号大学。尤其是“国”字号大学,只要是“国”字打头的高校,都有着不俗的实力。而最近就有一所“国”字号大学破土开建。这所破土开建的“国”字号大学位于天津滨海新区。而这所“国”字号大学也有着非常霸气的校名--中国核工业大学。中国核工业大学隶属于中核集团,它是我国首所“国字头”的核工业大学。中国核工业大学预计于2021年竣工建成。国字头、核工业,中国核工业大学可以说是出身名门。同时从组建单位来看,中国核工业大学必然会有着强劲的实力。然而在一些网友看来,中国核工业大学开建的实在是太晚。为什么网友们会说中国核工业大学开建的太晚呢?其实很好理解。不管是军工、还是民用,我国很早都在利用核能,然而却没有一所真正的核工业大学。虽然有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开设的有核工程与核技术等专业,但是它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还是太少。就拿中国核工业大学的举办方中核集团来说,他们有一年接收的2300余名毕业生中,核专业毕业的仅占20.29%,院所自主培养的不足6%。一方面是人才的需要,一方面是人才的缺口,这也难怪网友们会感叹中国核工业大学开建的太晚。中国核工业大学开建虽晚,但是它的举办方中核集团却在很早就参与了“核特色”高校的建设。在中国核工业大学开建之间,南华大学和东华理工大学都有着中核集团的身影。尤其是东华理工大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呼声更名为中国核工业大学。不过真正的中国核工业大学已经开建,东华理工大学也就没有了更名的机会。但是东华理工大学的核特色还是保留了下来,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东华理工大学高居全国第8位,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位居全国第2。而东华理工大学的高考录取分数却并不高。因此如果对核事业感兴趣,东华理工大学便值得2020年的高考生们报考。冠以“国字头”的院校未必就是一流,但绝大多数都实力不俗。作为国内首个“国字头”的核工业大学,它的未来将又是什么模样呢?建成后的中国核工业大学,将很有可能参照中科院、社科院大学的办学模式。在开展研究生培养和在职人员再教育的同时,发挥行业办学特色和优势,开展小规模、急需的本科专业教育,以满足中国核工业发展不同梯次专业人才建设需求。无论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还是中国社科院大学,它们都需要很高的高考分数才能进入。因此作为我国首所“国字头”的核工业大学,中国核工业大学在建成后的录取收分上,相信也会有着较高的收分。虽然中国核工业大学的组建有些晚,但它真的来了。相信在中国核工业大学建成招生后,一定会培养出更多的核专业人才。

西天

东华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预计接收调剂的学科专业发布!

4月20日,东华理工大学发布了该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相关内容如下:各位考生:根据2020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复试分数线,结合我校考生初试成绩情况,我校有部分调剂名额。我校接收调剂的学科(类别、领域)执行的是国家A类考生复试分数线,欢迎广大考生积极申请!预计接收调剂的学科(类别、领域)可接收调剂的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均接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调剂,全校共3个调剂名额;“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复试总分线为教育硕士280分;城市规划、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200分;工商管理硕士160分;单科分不低于25分。全日制学术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具体的调剂名额以中国研招网“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公布的为准。详细调剂信息请参见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来源:东华理工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若愚若昏

转给22考研,21考研“东华”“华东”招生汇总,统招生数相差悬殊

都知道,学生中拥有同名的很多,但是我国的大学却没有重名的。但是,你知道有很多“双胞胎”高校吗?即校名每个字都一样,而字之间顺序不一样,导致很多人都容易混淆。虽为“双胞胎”大学,但是他们的录取分数、地位以及考研招生数据却相差悬殊,要报考的同学要注意区分。01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简称“华理”,坐落于中国上海市,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华东化工学院。学位授权点覆盖11个学科门类、36个一级学科,包含8个国家重点学科,80个博士二级学位授权点凭借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三个学科成功挤进“双一流”大学行列,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等2021年华东理工大学保研推免率为18.4%,统招生(不含推免)2342人学硕招生学硕招生815人,涵盖11个专业重点一级学科:(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招生占比最多,共124人专硕招生专硕招生1527人,涵盖7个学科类别(125100)(专业学位)工商管理招生410人(085600)(专业学位)材料与化工招生178人02东华理工大学“双胞胎”高校中的另外一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是不是都是两所大学校名的字都是一样的呢?东华理工大学,简称“东华理工”,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华东地质学院,该校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艺兼备的多科性大学,且学校拥有江西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如果按照正常院校改名路线发展的话,东华理工大学前身华东地质学院可能会更改为“华东理工学院”,但是由于高校校名不能重合,因此改成了“东华”2021东华理工大学统招(不含推免)874人学硕招生学硕共招368人专硕招生专硕共招506人这两所高校是不是很像“双胞胎”呢?但是两所高校由于地位、录取分数相差悬殊,导致在考研和找工作中地位也不同。2020年高考华东理工大学的理科在辽宁省高达619分,而东华理工大学仅为511分,相差100多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华东理工大学招生2342人,而东华理工大学仅874人,相差1468人我们致力考研更轻松,院校选择不迷茫,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点关注不迷路,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感谢你的阅读!如果有专业院校选择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03往期精彩转给22考研党,2021上海“同城双雄”招生汇总,08工学最多转给22考研党,21考研“两电一邮”招生汇总,电子科技最多22福利查收!2021“教育部直属”教育考研招生汇总,东北师范最多转给22考研党,这些专业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工学最多,可收藏2021年“五院四系”法学考研招生汇总,西南政法最多,北大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