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这十所大学已开始研究生大清退,动真格了!张良

这十所大学已开始研究生大清退,动真格了!

“3年博士最长8年毕不了业,65%的博士可能无法按期毕业,不是所有博士都理所当然能毕业”,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在今年两会上说。最近,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他们中,有5名博士生、67名硕士生。这意味着,有博士生2010年就入学了,至今8年毕不了业。广州大学跟周刊君透露,学位的管理将越来越严格,总的来说是朝着严出的方向。清退研究生遭清退,这事儿是认真的,可远远不止广州大学一所。从年初以来,据周刊君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0所高校着手清退研究生。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了退学处理;合肥工业大学对46名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9名博士研究生、22名硕士研究生、284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进入清退名单;吉林农业大学对34名研究生予以学业预警;西南交通大学拟对不合要求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西南大学将对不合要求的研究生学籍开展集中清理;大连理工大学启动2019年在学博士生清退、劝退和学籍预警工作;东北师范大学开展2019年度研究生清退工作;东华理工大学对研究生进行学籍清查工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开展研究生清退预警工作……按高校已经披露的数字初步核算,至少500名研究生遭到清退或正面临清退风险。实际进行研究生清退的高校数,以及遭清退处境的研究生数,相信远超周刊君的不完全统计。这些研究生面临退学风险,有一个共同原因: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按照《广州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第二十条规定,研究生在校基本修业年限(学制)为:硕士生最长不超过5年,博士生不超过7年。为什么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实行弹性学制呢?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周刊君,因为我国大学的办学经费过度地倚赖行政拨款,“很简单的道理嘛,如果一个研究生学了六年或七年了,他就会更多地占用国家经费。”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学的后勤没有社会化,延期研究生一多,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压力也大啊。学生若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可予退学处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给予肯定。“对72名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是依据学校学业管理的规定,我们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做决定的。”广州大学跟周刊君表示,“从学位授予角度来讲,就算本科生也不是百分百毕业。”广州大学强调,对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不需要去拔高它,也不需要过分去渲染它,这只是很正常的一个管理规定的执行。周刊君从广州大学官网看到,截止2018年10月,有博士研究生188人,硕士研究生4533人。粗略来算,每40个博士里就有1个被淘汰,每70个硕士里就有1个被退学。广州大学提示道,“其实在广东高校界,跟中山大学、华南理工等学校相比,我们这个淘汰率都不算高的。像一些老牌的985高校,因为本身研究生的基数会大一点,大家反而会忽略淘汰率。”严出大学严出,从去年的本科生蔓延到今年的研究生,大势势不可挡。不少理工科研究生表示读得很痛苦,学校加了发表SCI论文的要求,科研门槛水涨船高。人文社科也一样,“特别是像翟天临事件之后,文科也是重点内容,所以说大环境是越来越严格”,广州大学谈及这个大趋势的渊源。年初的这起明星博士学位事件,将高校在研究生学位授予上存在的问题,拎出水面。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如此要求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势必要从严要求研究生,对延期学生进行清退。不过,熊丙奇指出,从严要求研究生,不能仅仅只是清退延期学生。之所以延期,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导师不够重视对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有研究生抱怨道,“我论文老早发给了导师,至今没有给我修改意见……我预计5月答辩,但是一直被拖,现在6月能不能答辩都是问题。”因此,从严要求研究生,更需要健全导师制。也就是说,导师不能再当甩手掌柜了。“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一语中的。不过,眼下大学对教师的评价,强调的是发表的论文,申请的课题、项目经费,导师与学生的关系越来越像是老板和员工,熊丙奇跟周刊君说,“这种行政主导的评价其实非常粗旷。”从根本上来说,重点是要改革学校的治理结构。熊丙奇总结,“要去适应现代大学制度,其实就是16个字,‘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请尝荐之

最容易“混淆”的两所大学,一个是211大学,另一个只是普通本科

在中国,大学的数量是非常的多,不同的大学,它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对于正在奋战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对大学的认识还不够多,很多大学的名字也从未听说过。不得不说,有的大学名字只有一字之差,让不知道学生都迷惑在其中。今天要说的两所大学,它们是最容易被学生“混淆”的,虽然名字很相似,但一个是211大学,而另一个是普通本科,你知道是哪两所大学吗?一起来看看吧1、东华理工大学说到东华理工大学,可能会有一大批学生不知道这所高校,它的前身是华东地质学院,是一所具有核工业部的大学。这所大学的独特的地方在于,它具有地学和核科学,并综合了多科学的地方高校。东华理工大学是江西省的一所高校,所以江西省的学生对这所大学会了解的更多,而它也是江西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这所大学实质是属于一所普通的本科院校,但是在中国普通的本科院校排名中,还是非常的不错。它校园总面积2500余亩,在校生3.2万余人其中包括留学生,其中研究生近1800人。东华理工大学现一共开设有20多个教学院校,共开设了68个本科专业。在这所大学中,教师队伍还是非常的大,拥有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江西省高校重点学科。2、华东理工大学看到这个名字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它与东华理工大学只有一字之差,但这两所大学的性质是完全不相同。比起东华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又高了一个级别,因为它属于一所211的双一流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所大学在中国名校排名中实力是很强势的,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35位;在ESI中国大学综合排名中,位列第28位,它每年都会成为学生填报的热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的王牌专业中,有12个是被教育部评选为国家特色专业,并赋予具有十足的权威性。华东理工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中国大陆高校首个通过ABET认证的专业,在每一年的高考招生中,录取分数线高出了一本线40-50分。实质不同的大学,它的平台资源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像这两所大学,它们虽然最容易被混淆,但是背后的实力却悬殊的很大,在招生录取时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有很大的差距。你也会被这两所大学给混淆过吗?你觉得它们是怎样的大学?欢迎你的留言与评论。

研究生宿舍不住研究生?江西某高校强迫女硕士搬离研究生公寓

5月23日晚,新浪网友“学校求求你理理我们吧”爆料称:东华理工大学下发通知,强制要求所有女研究生搬离研究生公寓,住到本科生宿舍中去,将研究生宿舍腾空给学校的本科男生居住。现在这些女硕士居住的研究生公寓安装有空调等,设施完善、条件较好,而搬往的本科生宿舍没有空调,条件较差,这个落差也是许多女生情绪很大的重要原因。另外,当初招生的时候,学明确答应研究生住在研究生公寓。研究生宿舍不住研究生?对此,东华理工学校给出的“学生搬宿舍”解释有三。一是学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现在女研究生们住的研究生楼已无法安排下所有研究生了。二是学校的女生比例不断扩大,现有的女生宿舍很紧张,所以需要和空余的男寝进行调换。三是现在女研究生住的研究生楼是男女混住的,1-8层住男生,上面的楼层住女生,出于安全考虑,就把女研究生们整体和机电学院的男寝整体对调。不过对此,许多学生并不认可。她们表示,学校的研究生宿舍共有三栋,目前只有一栋给研究生住,其他的均为本科男生居住。既然学校扩招了,女生床位不够,加上男女混住不安全,学校可以把那两栋研究生楼里的本科男生移走,然后把女研究生移进去。因此,有网友(疑似为该校的女研究生)表示:学校特别重男轻女……学校男女歧视太严重了,好过分!并且还有网友强调,学校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直接把“解决会”变成“通知会”,强制让学生搬离宿舍。在舆论发酵后,不仅不安抚学生情绪,反而选择用奖学金、毕业证作为条件,禁止学生发声。“天热心却寒”。“队长”完全理解这些女研究生们的心情,在江西的夏天,没有空调是件很难受的事情,更何况是在自己没有同意的情况下,就被强行要求搬离。作为我们学生,只要学校能够好好商量的,我们大多都会选择接受,但是学校往往却选择冷暴力来解决问题,不得不令人心寒。对于东华理工不让研究生住研究生宿舍,强制学生搬离宿舍以及被指责为“重男轻女”,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呢?作者:教育评论队长

廉刿雕琢

中国新闻周刊:研究生大清退,十所高校已出手

“3年博士最长8年毕不了业,65%的博士可能无法按期毕业,不是所有博士都理所当然能毕业”,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在今年两会上说。最近,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他们中,有5名博士生、67名硕士生。这意味着,有博士生2010年就入学了,至今8年毕不了业。广州大学跟周刊君透露,学位的管理将越来越严格,总的来说是朝着严出的方向。清退研究生遭清退,这事儿是认真的,可远远不止广州大学一所。从年初以来,据周刊君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0所高校着手清退研究生。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了退学处理;合肥工业大学对46名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截屏图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9名博士研究生、22名硕士研究生、284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进入清退名单;吉林农业大学对34名研究生予以学业预警;西南交通大学拟对不合要求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西南大学将对不合要求的研究生学籍开展集中清理;大连理工大学启动2019年在学博士生清退、劝退和学籍预警工作;东北师范大学开展2019年度研究生清退工作;东华理工大学对研究生进行学籍清查工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开展研究生清退预警工作……按高校已经披露的数字初步核算,至少500名研究生遭到清退或正面临清退风险。实际进行研究生清退的高校数,以及遭清退处境的研究生数,相信远超周刊君的不完全统计。这些研究生面临退学风险,有一个共同原因: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按照《广州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第二十条规定,研究生在校基本修业年限(学制)为:硕士生最长不超过5年,博士生不超过7年。为什么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实行弹性学制呢?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周刊君,因为我国大学的办学经费过度地倚赖行政拨款,“很简单的道理嘛,如果一个研究生学了六年或七年了,他就会更多地占用国家经费。”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学的后勤没有社会化,延期研究生一多,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压力也大啊。截屏图学生若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可予退学处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给予肯定。“对72名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是依据学校学业管理的规定,我们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做决定的。”广州大学跟周刊君表示,“从学位授予角度来讲,就算本科生也不是百分百毕业。”广州大学强调,对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不需要去拔高它,也不需要过分去渲染它,这只是很正常的一个管理规定的执行。周刊君从广州大学官网看到,截止2018年10月,有博士研究生188人,硕士研究生4533人。粗略来算,每40个博士里就有1个被淘汰,每70个硕士里就有1个被退学。广州大学提示道,“其实在广东高校界,跟中山大学、华南理工等学校相比,我们这个淘汰率都不算高的。像一些老牌的985高校,因为本身研究生的基数会大一点,大家反而会忽略淘汰率。”严出大学严出,从去年的本科生蔓延到今年的研究生,大势势不可挡。不少理工科研究生表示读得很痛苦,学校加了发表SCI论文的要求,科研门槛水涨船高。人文社科也一样,“特别是像翟天临事件之后,文科也是重点内容,所以说大环境是越来越严格”,广州大学谈及这个大趋势的渊源。年初的这起明星博士学位事件,将高校在研究生学位授予上存在的问题,拎出水面。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如此要求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势必要从严要求研究生,对延期学生进行清退。不过,熊丙奇指出,从严要求研究生,不能仅仅只是清退延期学生。之所以延期,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导师不够重视对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有研究生抱怨道,“我论文老早发给了导师,至今没有给我修改意见……我预计5月答辩,但是一直被拖,现在6月能不能答辩都是问题。”因此,从严要求研究生,更需要健全导师制。也就是说,导师不能再当甩手掌柜了。“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一语中的。不过,眼下大学对教师的评价,强调的是发表的论文,申请的课题、项目经费,导师与学生的关系越来越像是老板和员工,熊丙奇跟周刊君说,“这种行政主导的评价其实非常粗旷。”从根本上来说,重点是要改革学校的治理结构。熊丙奇总结,“要去适应现代大学制度,其实就是16个字,‘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原题为:《研究生大清退,十所高校已出手》)

七情

9所高校清退500名研究生,“严进严出”成为常态,读研越来越难?

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截止到3月下旬,多个高校已经在各自的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了在读研究生清退计划和决定,涉及清退的学生高达500名。毫无疑问,未来无论是考研还是读研,你必将付出更多,当然得到的也会更多,研究生的入学和毕业已经进入严格管理时期。广州大学“冷丝说人文教育”还要提出一个问题:研究生培养质量与我国实行弹性学制有较大的关系,那又该如何实施好弹性学制,让研究生顺利毕业呢?其一,9所高校果断出手,严管学习纪律和弹性学制,首批500名学生被清退。这9所高校有广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东华理工大学,其中,前面5所高校已经明确了清退的学生和人数,包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涉及人数初步统计有500名。请看下图统计表(该数据均来源于各个高校研究生院或者研究生处/部):9所高校情况(数据来源各研究生院)从这些高校研究生院的通知中可以看出,学校对研究生清退工作一方面高度重视,一方面也措辞非常严厉,严肃地指出了当前研究生学习、管理工作中的中的众多弊端,比如多次延缓毕业,学习成绩不合格等等。在此之前,教育部办公厅专门出台2019年1号通知,即《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针对过去研究生培养中的种种弊端要求严格整改。教育部文件截图比如,严格管理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正在申请毕业的论文,开题、期中检查、论文答辩等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管理;严格管理毕业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如果有抄袭和造价,那就是“一票否决”;对过去的的毕业论文要进行抽检,查处不有合格的论文,也要追究责任。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国家在进一步加强对研究生的“严进严出”管理,不用怀疑,未来的考研和读研将被进一步约束管理。教育部1号通知内容截图第二,其实,研究生学籍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导致培养质量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研究生学制实行的是弹性学制,按照教育部规定,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5年,博士研究生不超过8年。但是,这种弹性学制给研究生培养带来很多麻烦,具体实施也存在一定障碍,问题非常复杂。弹性学制能够给研究生带来弹性的学习时间,允许学生提前延缓毕业、中途休学或者分阶段完成学业。现实问题是,很多高校却缺乏与学生提前延缓毕业、中断学业等学籍异动直接相连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计划。教育部1号通知内容截图研究生培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如果说学位授予是目标的话,那么培养工作则是过程。培养工作依赖于学籍管理工作,包括学生的堵养方案和计划的设置,课程考核和成绩的取得等等。作为培养过程,也是从培养方案、计划的的设定,到课程学习、试验实践的开展,再到取得成绩进入论文开题、答辩这样一环接一环紧密的连接。如果没有前期环节的顺利开展.就很难实施后面的学习计划。达到培养目标。然而,研究生的提前延缓毕业、中断学习等等情况在培养前期是无法预料的,无疑这些情况的出现会将学生培养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打乱。比如,在成绩方面,绝大部分高校管理文件这样规定:学生必须参加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后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成绩。在实行弹性学制来看,随着班级年级界限的淡化,问题就逐渐现实出来,对于打算提前毕业或者延缓毕业的研究生来说,实现原来预设的培养计划就面临困难,选择高年级或低年级的必修课时,往往与当前学期计划的必修课的上课时间或者考试时间常常冲突。这实际上阻碍了弹性学制的开展,使研究生可以按照客观条件和主观意愿选择课程时间成为了一句空话。合肥工业大学所以说,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如何正确实施研究生培养的弹性学制,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第三,各个高校研究生院还需要建立动态的管理模式,为研究生顺利毕业创造条件。就研究生而言,平时教学采取班级的形式是不可取的,但在一些日常行政事务上却仍要以班级为单位来开展,同一个专业会根据人数多少形成行政班级。由于研究生在学校时间长短不一,或间断或连续,研究生的研究进程也各不相同。因此,学校应该打破原有的以班级年级为单位的管理手段,提供动态的班级管理方式。就是在“完成学业、获得学位”这一统一目标和考核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完成任务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定量定性的考核,使得班级中每个成员能够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白行控制和调节,为实现共同目标努力。西南交通大学夜景研究生和研究生院要实现高效的交流和反馈。研究生管理工作人员对研究生的学习信息和效果的变化进行监控,一旦发现信息情况出现异常,立即介入进来,主动告知学生,提醒他重视该问题。动态管理符合管理工作的规律和人的动态成才规律,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进一步激励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冷丝说人文教育”想说的是,国家出台规定让研究生培养“严进严出”,这是大快人心的好事,是研究生教育的百年大计。今年清退500名不合格研究生,这只是一个“小动作”。考研和读研,尤其是读研越来越难也是一件好事,不过,各个高校研究生院也应该在学制管理上更细致一些,为研究生学习提供更好的服务。

海之墙

校名几乎一样的两所大学,实力却天差地别,报错学校就“亏”了

2019年的高考即将到来,除了高考成绩最让人关心,接下来关注的便是报志愿了。由于大学以专业的增多,各种大学和专业都有,鱼龙混杂,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填错。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两个校名很相似,但是教学实力却天差地别的两所大学,在报考时千万别报错了。它们就是华东理工大学和东华理工大学。这两所大学除了在校名上相似和都是理科学校之外,在其他方面可谓是差距极大。华东理工大学,坐落于国际大都市上海,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理工高校,国家首批双一流学校,也是一所211院校。不仅是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同时也是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在教资方面拥有专职院士6人、博士后流动站点12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其中的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三个学科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并且和美、英、德等众多国家有着长期的交流与合作!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而东华理工大学位于江西南昌,既不是211也不是双一流院校,在教资实力上拥有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与华东理工大学有着很大的差距。不过东华理工大学也有着自己的优势,建有“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地质和核科学方面是顶尖水准,喜欢这方面专业的同学可得把握好机会!尽管这两所大学在校名上很相似,但是两者间的实力却有些大,录取分数线根式不一样,所以在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不要报错学校了!

撒鱼

研究生大清退!十所高校已出手

研究生“过期”退学没商量文 | 俞杨 《中国新闻周刊》新媒体记者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周刊”(ID:chinanewsweekly),标题为《研究生大清退,十所高校已出手》,首发时间为2019年3月22日,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3年博士最长8年毕不了业,65%的博士可能无法按期毕业,不是所有博士都理所当然能毕业”,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在今年两会上说。最近,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他们中,有5名博士生、67名硕士生。这意味着,有博士生2010年就入学了,至今8年毕不了业。广州大学透露,学位的管理将越来越严格,总的来说是朝着严出的方向。1清退研究生遭清退,这事儿是认真的,可远远不止广州大学一所。从年初以来,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0所高校着手清退研究生。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了退学处理;合肥工业大学对46名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9名博士研究生、22名硕士研究生、284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进入清退名单;吉林农业大学对34名研究生予以学业预警;西南交通大学拟对不合要求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西南大学将对不合要求的研究生学籍开展集中清理;大连理工大学启动2019年在学博士生清退、劝退和学籍预警工作;东北师范大学开展2019年度研究生清退工作;东华理工大学对研究生进行学籍清查工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开展研究生清退预警工作……按高校已经披露的数字初步核算,至少500名研究生遭到清退或正面临清退风险。实际进行研究生清退的高校数,以及遭清退处境的研究生数,相信远超前文所说的不完全统计。这些研究生面临退学风险,有一个共同原因: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按照《广州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第二十条规定,研究生在校基本修业年限(学制)为:硕士生最长不超过5年,博士生不超过7年。为什么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实行弹性学制呢?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因为我国大学的办学经费过度地倚赖行政拨款,“很简单的道理嘛,如果一个研究生学了六年或七年了,他就会更多地占用国家经费。”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学的后勤没有社会化,延期研究生一多,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压力也大啊。学生若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可予退学处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给予肯定。“对72名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是依据学校学业管理的规定,我们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做决定的。”广州大学表示,“从学位授予角度来讲,就算本科生也不是百分百毕业。”广州大学强调,对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不需要去拔高它,也不需要过分去渲染它,这只是很正常的一个管理规定的执行。从广州大学官网可以看到,截止2018年10月,有博士研究生188人,硕士研究生4533人。粗略来算,每40个博士里就有1个被淘汰,每70个硕士里就有1个被退学。广州大学提示道,“其实在广东高校界,跟中山大学、华南理工等学校相比,我们这个淘汰率都不算高的。像一些老牌的985高校,因为本身研究生的基数会大一点,大家反而会忽略淘汰率。”2严出大学严出,从去年的本科生蔓延到今年的研究生,大势势不可挡。不少理工科研究生表示读得很痛苦,学校加了发表SCI论文的要求,科研门槛水涨船高。人文社科也一样,“特别是像翟天临事件之后,文科也是重点内容,所以说大环境是越来越严格”,广州大学谈及这个大趋势的渊源。年初的这起明星博士学位事件,将高校在研究生学位授予上存在的问题,拎出水面。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如此要求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势必要从严要求研究生,对延期学生进行清退。不过,熊丙奇指出,从严要求研究生,不能仅仅只是清退延期学生。之所以延期,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导师不够重视对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有研究生抱怨道,“我论文老早发给了导师,至今没有给我修改意见……我预计5月答辩,但是一直被拖,现在6月能不能答辩都是问题。”因此,从严要求研究生,更需要健全导师制。也就是说,导师不能再当甩手掌柜了。“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一语中的。不过,眼下大学对教师的评价,强调的是发表的论文,申请的课题、项目经费,导师与学生的关系越来越像是老板和员工,熊丙奇说,“这种行政主导的评价其实非常粗旷。”从根本上来说,重点是要改革学校的治理结构。熊丙奇总结,“要去适应现代大学制度,其实就是16个字,‘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总监制:王磊监制:夏宇责编:戴丽丽 李逸博

而故惑也

研究生大清退,十所高校已出手!

“3年博士最长8年毕不了业,65%的博士可能无法按期毕业,不是所有博士都理所当然能毕业”,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在今年两会上说。最近,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他们中,有5名博士生、67名硕士生。这意味着,有博士生2010年就入学了,至今8年毕不了业。广州大学跟记者透露,学位的管理将越来越严格,总的来说是朝着严出的方向。清退研究生遭清退,这事儿是认真的,可远远不止广州大学一所。从年初以来,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0所高校着手清退研究生。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了退学处理;合肥工业大学对46名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9名博士研究生、22名硕士研究生、284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进入清退名单;吉林农业大学对34名研究生予以学业预警;西南交通大学拟对不合要求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西南大学将对不合要求的研究生学籍开展集中清理;大连理工大学启动2019年在学博士生清退、劝退和学籍预警工作;东北师范大学开展2019年度研究生清退工作;东华理工大学对研究生进行学籍清查工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开展研究生清退预警工作……按高校已经披露的数字初步核算,至少500名研究生遭到清退或正面临清退风险。实际进行研究生清退的高校数,以及遭清退处境的研究生数,相信远超不完全统计的数据。这些研究生面临退学风险,有一个共同原因: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按照《广州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第二十条规定,研究生在校基本修业年限(学制)为:硕士生最长不超过5年,博士生不超过7年。为什么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实行弹性学制呢?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记者,因为我国大学的办学经费过度地倚赖行政拨款,“很简单的道理嘛,如果一个研究生学了六年或七年了,他就会更多地占用国家经费。”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学的后勤没有社会化,延期研究生一多,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压力也大啊。学生若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可予退学处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给予肯定。“对72名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是依据学校学业管理的规定,我们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做决定的。”广州大学跟记者表示,“从学位授予角度来讲,就算本科生也不是百分百毕业。”广州大学强调,对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不需要去拔高它,也不需要过分去渲染它,这只是很正常的一个管理规定的执行。记者从广州大学官网看到,截至2018年10月,有博士研究生188人,硕士研究生4533人。粗略来算,每40个博士里就有1个被淘汰,每70个硕士里就有1个被退学。广州大学提示道,“其实在广东高校界,跟中山大学、华南理工等学校相比,我们这个淘汰率都不算高的。像一些老牌的985高校,因为本身研究生的基数会大一点,大家反而会忽略淘汰率。”严出大学严出,从去年的本科生蔓延到今年的研究生,大势势不可挡。不少理工科研究生表示读得很痛苦,学校加了发表SCI论文的要求,科研门槛水涨船高。人文社科也一样,大环境是越来越严格。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如此要求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势必要从严要求研究生,对延期学生进行清退。不过,熊丙奇指出,从严要求研究生,不能仅仅只是清退延期学生。之所以延期,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导师不够重视对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有研究生抱怨道,“我论文老早发给了导师,至今没有给我修改意见……我预计5月答辩,但是一直被拖,现在6月能不能答辩都是问题。”因此,从严要求研究生,更需要健全导师制。也就是说,导师不能再当甩手掌柜了。“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一语中的。来源:中国新闻周刊(ID:chinanewsweekly),作者:俞杨本期编辑:胡洪江、李娜

刺痛我

民办转公办、学院升大学,江西这两所大学改头换面

欧阳修、陶渊明、王安石、杨万里,他们都出自江西,江西在历史上曾经是中国教育实力最强的地区。明代,江西的书院数量曾经接近300所,在全国各省中排在第一。如今的江西,全省只有一所211工程大学,还是省属211,反差非常强烈。由于经济不够发达,江西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得不到足够的支持。不过在2020年,借着独立学院转设和普通本科“学院”升“大学”,江西的高等教育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10月份,位于抚州的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将转设成为公办本科院校,定名赣东学院。位于赣州的赣南医学院,将要更名赣南医科大学。10月31日,两所大学的变更已经公示完毕,正式进入申报程序。这两所大学分别有什么特点?转设和更名大学分别有什么规律?后续还有哪些大学的变更值得注意呢?一、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东华理工大学在江西省外知名度比较低,很多人会把它与上海的211高校华东理工大学搞混。其实,这是一所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大学。虽然它不是985、211,或者双一流。它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校,创办于1956年,那时候它的名字叫做太谷地质学校。后来它在1958年迁至太原,1959年迁到福州,2010年主校区正式迁到南昌。所以,你应该不难理解为什么它的王牌是测绘和涉核专业。现在,它在全国多数省份一本二本同时招生。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成立于2002年,成立之初,在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办学,2010年迁到抚州。我在上面说过,就在这一年,它的母体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从抚州迁到南昌。两所学校交换了办学地点。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属于公办民营的独立学院,依托东华理工大学办学,共用不少东华理工大学的师资。学校的地理位置在抚州市中心,虽然面积不大,但是交通便利,绿化不错,与公园相通,周围配套设施比较完善,校内硬件设施倒是一般。赣东学院这个名字,还是有些争议的。赣东,顾名思义,说的是江西东部,通常指的就是抚州市。有人说,既然是转成抚州市属的公办院校,学校干脆改名叫做抚州学院就好了,这个名字比赣东学院更好听,而且目前也没人用。你觉得赣东比较响亮,还是抚州比较好听呢?顺便还得提一句,2019年的时候,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正式由南昌大学移交给了抚州市,抚州下力气办教育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二、赣南医学院赣南医学院坐落在江西南部的赣州市。虽然他的医学学科不如南昌大学的综合实力强,但却是江西省内唯一独立设置的本科医学院校。这所学校起源于1941年的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助产职业学校,1993年才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就在上个月,他加入了温州医科大学成立的海西医学联盟(由厦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厦门医学院,赣南医学院。汕头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和丽水学院组成)。早在2019年5月份,赣南医学院就传出准备更名大学的风声。一年多过去了,更名终于看到了希望。三、转设和更名的规律不管是更名还是转设,都不是自己做主,随随便便就可以决定的。除了要走必须的申报审批流程之外,还有一些硬性的条件必须要达标。转设方面,教育部的规定是在今年年底之前,全国所有独立学院必须完成转设方案的制定。要么转公办,要么转民办,要么停止办学。像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这种转公办的独立学院,一般都有几个特点。要么是学校本身就属于公办性质,或者合作方里有大型国有企业;要么是学校所在的城市缺乏公办教育资源,当地政府也愿意接受独立学院的资产;要么是学校本身的办学实力就比较强,当地政府愿意接手。更名大学同样不简单,教育部对于名称叫做大学的本科高等院校,也是有硬性标准的:全日制在校生要多于8000人,研究生数量要超过在校生总数的5%,至少拥有三个学科门类,开办至少20个专业,有两个以上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生均占地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上,学校总面积在500亩以上,此外对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四、值得关注的其他院校江西省内还有不少其它的大学,有希望或者是准备从学院升大学。比如宜春学院和九江学院。江西省内的独立学院,已经有南昌大学共青学院转设为共青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准备转设为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准备转设为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准备转设为赣南科技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准备与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合并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准备转设为江西交通工程学院和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准备转设为赣东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这些独立学院的转设方向,目前还没有定论,值得我们关注。你认为全国范围内,还有哪些独立学院有可能转设为公办院校?有哪些学院有可能更名为大学呢?来评论区聊聊吧。

望夫石

江西十大高校大学排名!

对于中国来说,中国对大学教育的投入力度是非常大的,几乎在每个省份都有几十所,甚至上百所的大学来供全国各地的学生们来继续深造,虽然每个省份和地区的发展情况以及教学教育的环境有所不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学教育即将成为绝大部分。学生们继续深造的平台。每年将近有千万的各类毕业生来投入到社会的建设中来,这也使得中国发展之迅猛的原因所在。1、南昌大学南昌大学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也是江西省唯一的一所211工程大学,也是江西省最好的大学,学校时间有1921年,将近有百年的办学历史。2、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是一所师范类的高等院校,也是为江西省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民教师,也是想成为教师的学生们的理想学府。3、江西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财经类的高等院校,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为特色的公立大学,学校是因为1923年,位于英雄城市南昌市。4、华东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学创办于1971年,位于江西省省省会南昌市,是一所理工类的高等院校。5、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创建于1958年,在2004年的时候正式更名江西理工大学,学校位于江西省赣州市。6、南昌航空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航空航天为特色专业的全国知名性高校,学校位于南昌市,始建于1952年。7、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农林类的高等院校,是江西省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院校。学校的创办时间可追溯于1905年,也是江西省为数不多的百年老校。8、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名字充分反映了该学校的特色,景德镇以陶瓷而闻名于全国,闻名于世界,学校位于千年瓷都景德镇,创办于1910年,也是一所百年历史老校。9、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大学是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学类高等院校,学校始建于1959年,位于南昌市。10、东华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这个学校的名字和华东理工大学的名字十分相似,办学质量没有华东理工大学那么好,但是东华理工大学近年的发展也是十分不错的。各位小伙伴们,你们认为江西省还有哪些比较好的大学?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