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1日,在国际金融家俱乐部、中国金融博物馆及东北财经大学北京校友会的大力支持下,东北亚大讲堂(第八期)在北京中国金融博物馆举行。韩国首尔大学经济学部教授、比较经济研究中心所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院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经济创新中心学术顾问李根教授作了题为“全球价值链、东亚国家的产业政策及产业升级的转换”的专题报告。 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建设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洪章代表东北亚经济研究院致辞,他指出第八期东北亚大讲堂选择在北京,这是东北亚经济研究院首次把具有公众意义的讲堂搬到了北京,我们准备实现机制性、常态化,以不同的方式举办,旨在宣传国家东北振兴战略和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国家的“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都对东北振兴提出了要求,并逐步提升振兴的层次。在落实规划当中,可能需要从两个方面去做出努力:一是要把国家的规划转换成地方的实施计划,需要有目标、有指标、还要有资源配置、有实施中的进度要求、有考核和奖励机制;二是舆论氛围。东北各地政府也在不断采取提高发展速度、增强创新能力、改善营商环境、推出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些措施,东北的各项发展指标已逐步走出低谷,营商环境也逐步改善,投资已过山海关的局面已开始形成。活动过程中,王洪章向李根赠送东北亚经济研究院出版的《东北振兴之路》及《东北亚经济发展报告》,李根向王洪章赠送《经济追赶的艺术》的专著。李根在“全球价值链、东亚国家的产业政策及产业升级的转换”主题演讲中详细比较分析了马来西亚、泰国、中国和韩国汽车行业状况,指出本土化政策、国内市场竞争、技术提升等是制定产业政策、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关键所在。2000年以来,中国在汽车领域获得了很大成功,究其原因:一是有国内资本的支持;二是有市场竞争环境;三是获得重要技术力量。中国首先是从国外学习,获得技术,随之提升自己能力,国内附加值提升之后重新又加入了全球价值链。中国具有重要的研发中心,不仅是进行制造,还开展技术革新,汽车发动机国产化率也非常高,这是中国企业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李根的演讲为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参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王铁栋称,从李根教授讲座当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我们讲到全球价值链概念的时候,更多把它看成是一个行业的概念。我在国内暂时没有看到有人去分析价值链历史这一概念,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它的资本增值是有不同的价值链的增值规律。可以看到新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越在先期投入,它的增值最高。价值链的概念现在已经被突破了,以前通常就是把它看成是研发,然后采购、生产、营销、市场和售后,现在完全进入了一个价值网的状态。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区域价值链,如中日韩的合作等,大家从这些角度可能会有更多的收获。据悉,未来东北亚经济研究院将继续以举办“东北亚大讲堂”系列活动为契机,为深度融入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献计献策,为东北全面振兴贡献智库力量。
9月19日至20日,2019东北亚经济论坛在辽宁省葫芦岛兴城市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企业界、科研机构和大中专院校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围绕新时代东北振兴与区域合作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充分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献计献策。19日上午,2019东北亚经济论坛开幕式举行。论坛设置了主旨演讲、新书发布、企业家演讲、科技展示、分论坛等五个环节。论坛开幕式上,东北亚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洪章教授代表学院致欢迎辞。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天津市原市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戴相龙,中国贸促会原会长姜增伟,国家发展改革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原司长周建平,商务部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原院长柴海涛,经济日报社编委、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院长孙世芳,日本瑞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理事、日中投资促进机构秘书长冈丰树等分别就“对发展东北振兴新局面的思考”“关于新时代东北振兴的有关解读”“打通东北振兴与对外开放的政策大平台”“加快建立东北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以及瑞穗的相关举措”等主题发表了演讲。在新书发布环节,由东北亚经济研究院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2018年东北亚经济发展报告》以及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东北振兴之路》正式出版发行。19日下午,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晓霞对葫芦岛市经济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在演讲环节,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执行会长张竞强,国资委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莫德旺,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刘肖,华晨集团董事长阎秉哲等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的多位企业家代表,围绕“从一镇两园看东北振兴”“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深化开放合作实现发展共赢”“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汽车产业看东北经济发展”“打造合作共营新模式 构筑融合发展新优势”“东北振兴与内蒙古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等主题发表了演讲。在科技展示环节,中国偶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郑毅为本次论坛带来了精彩的人工智能虚拟互动技术的高科技展示。偶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从个性化语音、3D虚拟形象、人机语音交互、到拥有完整表情动作的人工智能虚拟人体系,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技术,实现连接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桥梁。20日上午,以东北振兴中的东北经济韧性、“一带一路”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东北亚贸易发展与中日韩FTA、农村金融助力东北乡村振兴、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振兴东北经济为主题的五个平行分论坛将在各分会场举行。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笪志刚研究员,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庞德良教授,韩国建国大学国际通商学部博士生导师金旭副教授,金融时报社社长邢早忠等将分别作为分论坛代表作总结报告。据悉,本次2019东北亚经济论坛得到了新华网、人民网、金融时报、《财经》杂志、中国金融家、当代金融家等媒体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关注,为推动东北亚经济研究院充分发挥高端新型智库作用、服务东北全面振兴、充分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起到了重要作用。
来源:新浪财经由东北亚经济研究院、中国国际商会、新浪财经联合主办的2020东北亚经济论坛将于9月5日线上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深化改革、合作共赢”。2020年,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决策部署的重要一年。东北振兴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推动思想观念转变,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东北振兴新局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2020年,也是不寻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按照中央“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加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推进东北振兴和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为了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探讨和研究如何有效推动东北振兴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东北振兴和亚洲合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东北亚经济研究院联合有关单位,举办“东北亚经济论坛”,诚邀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莅临,充分发挥高端智库、高端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以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为东北全面振兴献计献策,贡献力量。会议日程
2020年9月5至7日,由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中国国际商会、新浪财经联合主办的“东北亚:深化改革、合作共赢”2020东北亚经济论坛在线举办,新浪财经全程直播。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东北亚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洪章致开幕辞;辽宁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夏德仁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贸促会原会长、中国国际商会原会长姜增伟,辽宁省葫芦岛市委书记王健,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夏春玉,新浪高级副总裁邓庆旭分别发表致辞。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李春生,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主席、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龚克,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庄聪生,《经济日报》编委、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院长孙世芳,辽宁省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力威,东北财经大学校长吕炜,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方红星等领导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设置了主旨演讲、主题报告、新书发布、评选颁奖、企业家演讲、分论坛等多个环节。5日上午,在主旨演讲环节,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房爱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原秘书长、湖南省原副省长、湖南省委原常委、秘书长、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韩永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原副会长于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原司长徐林,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东北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周天勇分别就“加快推进更高水平的东北全面振兴”“推进新形势下的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发挥自身优势,在双循环中加快振兴”“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中激发东北全面振兴发展潜力”“以新基建为契机推动东北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浅议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努力促进东北振兴”“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开放合作”“改土地、增收入、扩内需,启动东北经济内循环动力”等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在主题报告环节,(日本)环日本海经济研究所所长、东京大学公共政策大学院客座教授、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原所长河合正弘,韩国国际经济学会会长、首尔大学比较经济研究中心所长李根,莫斯科国立工艺与管理大学校长瓦伦蒂娜伊万诺娃,蒙古国财经大学校长斌孟和巴雅尔分别就“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经济与东北亚经济合作”“对COVID-19疫情后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再思考”“加强中俄经贸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大学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益处”等主题发表了主题报告。主旨演讲和主题报告由东北亚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大连)施锦芳主持。在新书发布环节,由东北亚经济研究院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2019年东北亚经济发展报告》以及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对外开放与东北亚经济合作》正式出版发行。中央纪委驻银监会纪检组原组长、东北亚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杜金富作为新书编委代表致辞。5日下午,由新浪网、微博与东北亚经济论坛、中小企业协会联合发起的以“振兴东北·民企力量”为主题的“2020东北地区百家优秀民营企业评选”活动正式揭晓评选结果,百家优秀民营企业代表发表了精彩演讲。在企业家演讲环节,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孙璀,恒大集团副总裁张强,辽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颂,长春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玥,黑龙江讷谟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董事长潘艳辉等来自国内知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五位企业家代表发表了主题演讲。广东东软学院党委书记、东北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都本伟,系列金融博物馆创始人、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王巍作为特邀嘉宾发表了主题演讲。5日至7日晚上,以“东北经济的韧性”“疫情后的东北产业结构调整”“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东北亚区域合作”“新基建与东北产业结构升级”“金融科技助力东北振兴”“东北金融的内外循环”为主题的六个分论坛成功举行。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笪志刚,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庞德良,韩国建国大学KU中国研究院(韩中关税与通商研究中心所长)金旭,金融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邢早忠,新浪财经高级记者杨希、北京电视台李兵分别主持六个分论坛并作总结发言。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自然资源部、科学技术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科学院、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辽宁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韩国建国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腾讯金融研究院、金融时报社、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中国电子学会、北京国际金融家俱乐部、瑞穗银行、吉林银行、盛银消费金融、东北财经大学等国内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大中专院校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围绕有效推动东北振兴、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展开深入探讨,为新时代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经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新浪财经、中国财富网、金融时报、银行家、当代金融家、中国金融家、《财经》杂志、辽宁省葫芦岛市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本次论坛进行了详细报道。
来源:《财经》杂志东北地区的自贸试验区已形成了南北呼应的开放格局。东北振兴突出问题是市场化程度不高,营商环境亟待进一步优化。这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通过自贸试验区的复制与推广,深化改革开放和机制创新,可能是比较可行的道路《财经》记者 王延春 | 文 苏琦 | 编辑国庆过后,万科集团在沈阳的红梅文创园即将开业。这里已经陆续进驻来自其他省市的产业资本,新的产业链将在这里形成。5月万科宣布拟在大连投资450亿元,三个月后,万科又与长春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项目,并陆续收购了哈尔滨市中心的几家商场。黑吉辽三省,万科相继布局落子。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刘肖在国庆前召开的2019东北亚经济论坛上表示, “投资必过山海关。东北有人才环境,有机会弯道超车,实际是一块投资热土。”据了解,万科在沈阳建设的红梅文创园,曾是成立于1939年,1962年成为辽宁省轻工业厅直属企业的红梅味精厂,这里有80年历史的老厂房。万科将这块大约6.2万平米、有5栋历史建筑的老工厂改造成文创园,寄望“以文化制定城市,用产业赋能未来”,打造围绕文化的产业链。沈阳皇姑区的科创园则是万科的另一个新项目。5万平米是过去老的西窑建材市场,也是废旧钢材的集散地,这里即将成为首府科创园,将打造东北智能城市的产业先导区。这里即将引进三大产业IP,2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包括大疆无人机、好未来教育等独角兽企业。刘肖说,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新能源和工业技术交叉融合;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这正是驱动东北振兴的契机,“万科更像是生态平台企业,把各类资源引入东北,并使其发生乘数效应。”而沈阳、长春等市政府也希望通过与万科合作,营造几块体制创新、营商环境改善的样板,以小见大,让投资者切身感受到东北“不求关系”、“钉钉子、马上办”的服务意识。投资东北的不仅是万科。阿里、腾讯、京东、恒大、沙特阿美等企业正在接踵投资东北。东北的黑土地正在变成投资热土?“投资不过山海关”的风向开始转变?是资本的驰援公关,还是真正嗅到东北“滚石上山”背后积蓄的商机?国庆前,以“新时代、新思路、助力东北振兴与开放”为主题的2019东北亚经济论坛在辽宁省葫芦岛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蒙古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东北振兴与区域合作等热点展开探讨,剖析了资本再闯关东的根源。东北亚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洪章表示,如今东北经济正经历着山峦重叠,水流曲折的困难时期。在这里唱衰不能成为一种习惯,营商环境的雾霾也不会成为一种常态。东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近几年正在发生变化,“孔雀东南各自飞,投资不过山海关”的现象正在得到改变。东北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杨成义对《财经》记者表示,他是东北人,搞资本30年,感觉现在东北有资本抄底之机,“资本永远不追涨,东北现在是底部状态。”多位学者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西方国家的“锈带复兴”、“底特律沉浮”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衰落类似,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节点上往往存在经济增速下滑或“顿挫”的问题。振兴东北经济也是“以时间换空间”的过程。目前东北经历周期性谷底盘整,正在孕育新的机遇。东北经济走出谷底?今年一季度,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同比增长6.1%、2.4%、5.3%。其中,辽宁当季民间投资增长1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东北三省GDP增速从2016年出现负增长到2017年出现触底反弹,2019年1-8月数据显示,东北经济呈“筑底企稳”态势。(见图表)三省进出口、投资增速降幅有所收窄。(注:《财经》实习记者何一非根据WIND数据整理)同时,东北三省营商环境有所改善。辽宁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在全省实施《辽宁省推进“最多跑一次”规定》,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吉林省、黑龙江省均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进“放管服”改革,今年投资均出现回升态势。综合上半年公开数据,东北地区投资增速、工业生产形势持续好转。投资增速为6.3%,比1-5月份、一季度分别提高4.1和4.9个百分点;其中,辽宁投资增长12.1%,增速高于全国6.1个百分点。据了解,今年万达集团在沈阳再投资800亿元;恒大集团将投资1200亿元在沈阳建设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绿地控股计划未来五年内在沈阳市拟投资300亿元。腾讯与辽宁省政府牵手打造“数字辽宁”;阿里巴巴和黑龙江省共建“数字龙江”。神州控股数码有限公司致力于将吉林长春打造为东北亚物联网高地。此外,华润集团、京东集团等都在东北启动了投资项目。国资委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莫德旺告诉《财经》记者:无论是投资出现回升趋势还是东北即将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都预示着东北可能的机会,国新将探索“资本+人才+技术”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在东北建立投资生态圈。目前国新已经与东北一些省份启动了相关基金合作,并依托境外投资平台和国新基金支持东北企业引进有关技术、先进产能,做强相关产业链的生态圈。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东北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周天勇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进入东北主要有三个因素:首先,这几年东北省份通过统计数据挤水分,宏观数据的增长基数回归,增长率呈恢复性增长。其次,高层对东北提出新的战略定位,使东北不断释放新的政策利好。再次,东北地区的政治生态经过近几年的修复,腐败、裙带关系、吃大户等问题有所肃清,营商环境和政府治理环境都有所改善。“通过这些科技公司的技术赋能,或许可以留住人才、吸引就业,促动东北的生态环境再造。”200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多轮东北振兴的政策。今年8月,决策层又下发《关于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随即,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释放新信号:“东北地区要主动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正如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天津市原市长戴相龙在论坛上所言:几乎每隔1年-2年,党中央、国务院都要集中研究和解决东北振兴中的突出问题。深层病因仍待抽丝刨根不过,采访的一些学者提出,腾讯、恒大、阿里等大企业多是同政府部门合作,而民营经济能否发现东北蕴藏的投资亮点并有意愿投资才是关键。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求,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大资本进驻沈阳、长春等几个老工业城市还不代表东北经济的全面复苏。这些大资本的进驻究竟能为东北带来怎样的改变,仍有待进一步观察。中国并购公会创始会长王巍表示:东北今天已进入“更年期”,“更年期”的状态跟仍然在“青春期”的深圳、江浙一带的活力不能比,东北的心态、体力都需要调整。如何再次创造一个闯关东的机会?资本闯关东闯什么?是地方官员闯,还是民间资本来闯?值得东北决策层深入思考。大企业、大项目投资增多,还不足以表明东北地区营商环境已根本改观,一直困扰东北经济发展的体制桎梏和结构性转型等深层病根仍有待抽丝剥茧。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东北深层次体制机制亟待变革,国企改革仍待破局,营商环境任重道远,民营经济的投资有待培育。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之行会长张竞强表示,民营经济不发达,中小企业少才是导致东北落后和优质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东北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国企密集,工业过度集中在煤铁,石油,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重工业,这些国有企业近十年不同程度的面对产能过剩、技术落后、机制钝化,难以适应市场化竞争。的确,东北人才外流的现状在中国区域板块中问题最为严重。2017年以来,当中国其他城市上演抢人大战之时,东北三省的人口流失成为关注焦点。综合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等,2017年东北三省常住人口均出现减少。其中吉林人口减少最多,全年总人口为2717.43万人,比上年末净减少15.6万人。黑龙江常住人口3788.7万人,比上年减少10.5万人。辽宁常住人口4368.9万人,比上年减少8.9万人。同时,辽宁、黑龙江、吉林老龄化比全国平均的老龄化速度更加严重。东北的营商环境仍然比较脆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告诉《财经》记者,“东北营商环境不好,产业不行,企业和人才当然要走,不走就是傻瓜。”没必要像阿Q和祥林嫂,唠叨过去如何辉煌,而应立足现实,从营商环境抓起,真正为企业降成本。肖金成说,过去曾在大连搞录像机产业,建成了发现消费者不看录像看DVD了。计划经济末期政府想做点事,想振兴电子产业,但没想到市场的变化迅速,使投资打了水漂。现在政府不能再投资办企业,而是由企业为主体发展产业。作为投资者,灌再多的酒,如果不能赚钱是不会来的,这是企业生存之道。过去那种吃大户已经没有市场了。要改善投资和营商环境,对东北来讲,全面开花不现实,可以考虑从特区切入,比如在10平方公里做文章,做到七通一平、九通一平。像贵州毕节,云南昭通那样,招商引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齐备,并把标准厂房建起来,企业买了设备,来了三个月肯定能生产出产品。王巍也认为,东北目前不是和别的地方PK GDP增速,而是亟待PK软环境,东北有没有人文环境是决定东北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比如,充分的包容,高远的国际视野,市场格局,以及创业创新的激情等。“实际上,一切经济活动都是文化的延伸,东北现象的本质是文化现象。”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专家、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原局长何大新更是提出,东北问题的本质不是经济滑坡,而是文化滑坡。东北地区目前整体缺乏自信,缺乏活力,缺乏创新创业的精气神和商业精神。他建议,东北首先要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建设公正的法治环境,高效的政府运转体系,温馨和气的生活气息。这些文化元素的改善才能深层激活经济元素的活力。多位专家提出,东北要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还必须有“大东北”的观念。首先,三省之间经济连接度亟待增强,处理好产业雷同、结构重叠、重复建设甚至“打内战”的问题,促进东北区域一盘棋。其次,应将东北振兴融入东北亚区域中,在沿海沿边全方位开放的格局下振兴。东北如何成为新开放前沿?国庆前夕,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黑河片区、绥芬河片区陆续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最北自贸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2019年8月26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新设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批复》印发,同意设立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辽宁自贸试验区遥相呼应,东北地区的自贸试验区布局已形成了南北联动的开放格局。当前东北振兴突出问题是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和机制创新加以解决。因此,“以东北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用制度创新和复制推广来推动营商环境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一招。”商务部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原院长柴海涛认为。柴海涛说,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就是通过开放倒逼改革,通过营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实现从依靠要素红利向制度红利的转变。对标国际高标准。比如,上海自贸试验区探索推行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已经向全国推广;浙江自贸试验区实施的只跑一次的“放管服”改革逐步推广到全国;广东自贸试验区推行的单一窗口和一站式通关服务也逐步推广到全国。东北地区应以自贸区为“牛鼻子”,形成开放前沿的氛围。《财经》记者在东北采访时了解,目前辽宁自贸试验区已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试验。比如,沈阳片区的优化涉税事项办理程序、大连片区的进境粮食检疫全流程监管、营口片区的集装箱风险分级管理制度3项创新经验,已被列入国家第五批改革试点经验,将在全国范围复制推广。辽宁自贸区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实施“六十证合一”使企业办理相关证照时间由50天缩减为2天;向沈阳、大连、营口三个片区下放首批133项省级行政职权等等。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俄蒙企业入驻自贸区启动。无论是柴海涛等专家提出的“复制自贸试验区”的开放,还是肖金成等学者提出的“以小特区带动大片区”的改革路径,东北可以借力开放新前沿的契机推进全面振兴。在开放的格局下加快东北转变政府职能,推行体制改革,培育东北振兴新动能。记者采访的一些专家建议,办好辽宁和黑龙江两个自贸试验区。下一步可推进辽宁、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外溢化”。辽、黑两省的自贸试验区可向吉林“外溢化”。通过外贸和投资等方式,推进中外经贸结构衔接。使东北不再是“投资不过山海关”。与此同时,东北要成为开放新前沿,如何激活东北亚经济圈成为关键。与东南亚相比,东北亚虽然经济实力更具优势,但是区域合作水平却不如前者;东北亚虽然有诸多双边和次区域合作,但始终没有形成区域板块的“一盘大棋”。东北亚经济研究院近日发布了《东北亚经济发展报告》,对每年东北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预测。报告显示,在贸易合作上,以2017年为例,中国与东北亚区域内的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国、俄罗斯远东地区等贸易额合计约6789.1亿美元,占据了中国对外贸易的14.7%;在交通合作上,东北亚区域互联互通提速,中蒙俄经济走廊、东北亚交通大通道等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都在稳步推进;另外,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相继批准成立东北三省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区等措施也促进了东北亚区域合作。东北亚地区各国的交流合作深层次问题正在化解。据了解,目前RCEP谈判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各方均以今年内实质性结束谈判为目标;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自2018年以来加速,标准比RCEP高,被称为RCEP+,朝鲜的国家战略也发生了变化,提出“新战略路线”,集中一切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东北亚国家加快区域合作,已是天时地利。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正组织官产学研各界力量跟踪、研究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进展;研究东北振兴与中国向北开放新前沿契合的路径。在近日推出的新书《东北振兴之路》中提出,应从构建“东北亚经济圈”倡议以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的角度深入探讨东北振兴的基本状况,存在问题和实施路径。柴海涛表示,“几年前,商务部一个调研组赴东北地区调研,形成了‘巩固日本,深耕韩国,稳定朝鲜,开拓蒙古,通过东北地区撬动东北亚国家,通过东北亚合作推动东北地区发展’的思路。这个思路总体看仍然可行,但要加入自贸协定的新变量。”记者在2019东北亚经济论坛上了解到,东北地区边境口岸众多,仅黑龙江就拥有国家一类边境口岸15个,对俄贸易占全国的1/4。从当前东北地区实践看,依托口岸建立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的交通物流枢纽,进一步扩大跨境运输货物范围和进境口岸范围,推进边境互市贸易,发展物流中枢与口岸经济是很好的开放路径。据悉,目前黑龙江、吉林开放了12个互市贸易区,主要进口商品是面粉、豆油、糖果、蜂蜜、果汁和冰冻水产品。近年来,逐渐扩大到日用百货和艺术品。在2019东北亚经济论坛上,戴相龙还建议,提升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巩固长春区域创新中心功能,发挥哈尔滨对俄合作中心城市作用,加强东北三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5个盟市的合作,并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中国正适时调整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加快推进东北亚经济圈的形成。而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则可以形成对国家区域战略调整的关键支撑。同时,东北打造成中国对外开放新前沿,实现观念开放、思想开放、精气神开放,进而激活各类要素,则是东北振兴更妙的一步棋。或许,这正是资本再次闯关东背后的大逻辑。东北亚经济研究院发布了《东北亚经济发展报告》,对每年东北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预测东北亚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洪章东北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周天勇2019年东北亚经济论坛
9月5日,主题为“东北亚:深化改革、合作共赢”的2020东北亚经济论坛以线上形式正式召开,论坛将持续至7日。论坛围绕有效推动东北振兴、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展开深入探讨,为新时代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辽宁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夏德仁、东北亚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洪章等嘉宾出席。在5日上午的致辞中,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贸促会原会长、中国国际商会原会长姜增伟表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构、世界大变局演变的“加速器”,经济全球化遭遇空前冲击,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与此同时,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决策部署。而这对做好今后一段时期,尤其是“十四五”时期东北地区的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在主旨演讲中提出,在实施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中,可以从五个方面发力。一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和发展民营企业方面有重大突破。二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东北三省有望在推动智能制造、集成电路装备、机器人、航天航空、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核电装备领域和关键性技术突破和成果运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三是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努力把沈阳建成东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提升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巩固长春区域创新中心功能。更好发挥哈尔滨对俄合作中心城市作用。加强东北三省西部和内蒙古东部5个盟市的合作。四是强化东北经济开放区联动效应。现有的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新成立的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需要共同探索园区的产业协作和开放机制。进一步促进东北经济开放区与上海、天津等沿海经济开放区的经验交流和政策联动。五是争取落实重大建设项目。其中包括与俄罗斯有关部门、地区合作,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建设出口中国的畜产品基地。而在推动东北地区的发展中,东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是也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要继续推动新形势下的东北亚经济体一体化。疫情对东北亚国家的经济虽然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与全球其它地区相比,东北亚地区发展仍处于最好状态。并且疫情过后,相信亚洲仍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会保持30%左右。”戴相龙表示。另外,在东北亚老工业基地如何在“双循环”中加快振兴方面,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房爱卿表示,国内大循环重点是依托国内市场,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而打通的的关键点是发挥现代流通的先导性作用。现代流通能及时掌握消费变化趋势,有效扩大消费。与此同时,现代流通能有效引导生产,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并且促进公平竞争,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房爱卿强调,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国东北接壤5个国家,海岸线有2000多公里,边境线有4000多公里。这些国家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经济结构不同,互补性很强。虽然近年来世界出现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民粹主义等逆全球化现象,但从长远看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阻挡的,而且近年来区域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要牢牢抓住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大周边开放力度,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房爱卿说。本次论坛设置了主旨演讲、主题报告、新书发布、评选颁奖、企业家演讲、分论坛等多个环节。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自然资源部、科学技术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科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江西财经大学、金融时报社、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中国电子学会、瑞穗银行、东北财经大学等众多国内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大中专院校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2020年9月5至7日,由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中国国际商会、新浪财经联合主办的“东北亚:深化改革、合作共赢”2020东北亚经济论坛在线举办。论坛设置了主旨演讲、主题报告、新书发布、评选颁奖、企业家演讲、分论坛等多个环节,围绕如何推动东北振兴、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实现合作共赢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新时代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自然资源部、科学技术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科学院、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等国内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大中专院校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东北亚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洪章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中央提出做好国内国际双循环大文章,东北落实中央要求,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独到的优势,东北独有的工业基础和战略资源优势为国内自循环提供条件。他强调,东北的“十四五”规划要高起点起步、高水平规划,使东北振兴的标准与全国一致,发展速度与全国同步,发展质量与全国相当。为此,东北需要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和进一步调整,以及法制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贸促会原会长、中国国际商会原会长姜增伟指出,在当前国际形势更趋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东北亚局势总体稳定向好,东北亚各国共同利益不断扩大、经贸合作潜力不断释放,企业间加强互利合作的愿望日益强烈。中国国际商会将积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商会组织,更好助力我国企业参与东北亚合作,为推动东北地区深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开创新时代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更美好的明天。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指出,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加快推进更高水平的东北振兴尤为重要。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对我国应对当前局势、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日益重要的战略作用,必须要加快战略推进,并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水平实现全面振兴。他表示,东北必须要改变固有的发展步调和模式,以更新的理念、更快的步伐、更大的改革力度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弯道超车。各地政府部门要发挥表率,加大力度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最大限度将政策放开。市场中的各类企业和机构,要在改革创新中求发展。每一位东北建设者,更要将创新思维融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关系的变化不会改变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疫情对东北亚国家的经济虽然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与全球其它地区相比,东北亚地区发展仍处于最好状态。期盼疫情结束后中日韩能够积极推进自贸区的谈判,也期盼东北亚各国加强金融合作,继续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他表示,在实施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中,发展东北振兴新局面要在几方面重点发力:一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和发展民营企业方面有重大突破;二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三是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四是强化东北经济开放区联动效应;五是争取落实重大建设项目,促进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房爱卿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要牢牢抓住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大周边开放力度,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打造多边双边开放的新高地、国家平台开放的新高地、沿海沿边开放的新高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原秘书长、湖南省原副省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韩永文指出,东北的发展具有明显优势,主要包括国家高度重视的政策优势、服务中国制造业强国建设的雄厚工业基础、丰富多元的自然资源和创新资源优势,以及“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走廊的区位优势。他表示,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中振兴东北经济,要着力于提高东北地区发展服务国内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供给能力,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以更高层次开放为抓手,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新东北,打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网络,重视培育民营经济发展,增强市场活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认为,东北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将面临诸多挑战,迫切要求抓住国家“新基建”带来的重大机遇,加强战略规划和政策引导,推动新基建产业化应用,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形成政府和企业的合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将为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开辟新途径,为东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数字经济时代竞争中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原副会长于平指出,虽然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存在一些短板及不确定的因素和干扰,但应有各种应对措施从容面对,要为市场主体,特别是民企和中小企业,中小微企业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政府需要进一步转变职能,释放足够的职能空间,优化政策环境,鼓励发展商协会及专业机构,同时尽可能把一些相关的工作委托给社会组织去做;此外,在法规上要规范行为,明确责任义务,保障权益,使企业家和企业组织有更加宽容宽松安全的生态和营商环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数字化为核心技术的新经济新动能在减缓经济下降压力,实现经济增速迅速回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东北地区传统产业占比大,经济下行压力大,近年来新旧动能转换艰难,增长放缓。推动数字化转型,对促进东北地区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战略定位也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东北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业互联网”“两业融合”建设,孕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充分发挥数据生产要素的作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政府的治理能力;加强交流协作,共同面对数字化转型中的挑战。(经济日报记者 欧阳梦云)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中国财富网讯(实习生 金丹依)9月5日上午,主题为“东北亚:深化改革、合作共赢”的2020东北亚经济论坛在线开幕。论坛由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中国国际商会、新浪财经联合主办,将持续3天,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大中专院校等100余名专家学者将围绕有效推动东北振兴、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展开深入探讨,为新时代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东北亚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洪章在致辞时表示,东北独有的工业基础和战略资源优势使其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独到的优势。同时,东北产业链条中,科技和市场两个高端尚有欠缺。这些优势是实现振兴的宝贵基础,欠缺则是难得的可加快发展的空间。此外,东北加上内蒙古已经形成二连浩特到满洲里,黑河、图们江到缓芬河以及大连等四个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各类自贸区、开发区、试验区、保税区、产业中心和产业集群星罗棋布,足以支撑东北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原会长姜增伟在致辞时表示,东北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进一步推动思想观念转变,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东北振兴新局面,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在主旨演讲环节,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房爱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韩永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原副会长于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许宪春,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东北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周天勇等围绕论坛主题,就东北全面振兴、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东北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议题发表演讲。在主题报告环节,日本环日本海经济研究所所长河合正弘,韩国国际经济学会会长李根,莫斯科国立工艺与管理大学校长瓦伦蒂娜伊万诺娃,蒙古国财经大学校长斌孟和巴雅尔分别就“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经济与东北亚经济合作”“对COVID-19疫情后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再思考”“加强中俄经贸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大学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益处”等主题发表了主题报告。论坛还举行了《2019年东北亚经济发展报告》《对外开放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两本书的发行仪式。9月5日下午,“2020东北地区百家优秀民营企业评选”活动将揭晓评选结果。论坛还将举办六个分论坛,主题分别为“东北经济的韧性”“疫情后的东北产业结构调整”“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东北亚区域合作”“新基建与东北产业结构升级”“金融科技助力东北振兴”“东北金融的内外循环”。
来源:新浪9月5日消息,由东北亚经济研究院、中国国际商会与新浪财经联合主办的“2020东北亚经济论坛”今日正式启幕,本次论坛主题为“东北亚:深化改革、合作共赢”,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出席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戴相龙认为,发展东北振兴新局面要在以下几方面重点发力。一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和发展民营企业方面有重大突破。二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东北三省有望在推动智能制造、集成电路装备、机器人、航天航空、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核电装备领域和关键性技术突破和成果运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三是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努力把沈阳建成东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提升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巩固长春区域创新中心功能。更好发挥哈尔滨对俄合作中心城市作用。加强东北三省西部和内蒙古东部5个盟市的合作。四是强化东北经济开放区联动效应。现有的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新成立的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需要共同探索园区的产业协作和开放机制。进一步促进东北经济开放区与上海、天津等沿海经济开放区的经验交流和政策联动。五是争取落实重大建设项目。其中,包括与俄罗斯有关部门、地区合作,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建设出口中国的畜产品基地。以下为发言全文: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感谢王洪章院长对我的邀请,祝贺2020年线上东北亚论坛的召开!今天,我要讲的主要内容是,面对新冠疫情和中美关系的恶化,要继续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一、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关系的变化不会改变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东北亚国家和人民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方面一直保持密切沟通与有效合作。在我国倡议下,今年3月中日韩三国外长召开疫情问题特别视频会议,5月又召开了三国卫生部长会议。三国建立了相互衔接的联防联控机制,努力维护必要人员物资往来以稳定区域产业供应链,同时加强信息共享并合作开发药物疫苗。东北亚有关国家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取得了成效,确诊率和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截至8月15日,东北亚六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占总人口比重是0.06%,其中死亡病例占确诊病例比重是2.01%。反观全球,确诊人数占总人口比重是0.28%,是东北亚地区的4.7倍;死亡病例占确诊病例比重是3.54%,是东北亚地区的1.8倍。可见,此次疫情,东北亚国家整体较轻,疫情防控、医治救护工作是做得比较好,比一些发达国家做得更好,对俄罗斯的疫情蔓延仍要十分关注。我相信,疫情结束后,东北亚各国关系将会往前走,这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非常有利。中美关系变化后中日韩三国关系仍将稳定向好。美国在日本和韩国驻有军队,这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中美关系恶化,甚至在局部地区出现军事对抗后,中日之间虽然在钓鱼岛归属问题上会发生时起时伏的摩擦,但我认为,双方会保持克制,不会走向全面军事对抗。中国和韩国没有领土纷争。因此,中美关系恶化,东北亚各国军事关系将保持基本稳定。美国现任总统坚持“美国优先”,实行单边主义,不断退出联合国有关组织和国际协议,不持仅损害中美两国利益,也损害了美国盟友和传统友好国家的利益,遭到这些国家的反对。中美关系改变并恶化后,中美贸易量会有很大下降,这给中日韩经济贸易发展、技术合作带来很大空间。中日韩三国互为邻居,文化相近,产业相联,经贸关系长久量大,不会因中美关系变化而发生根本变化。尽管有疫情的冲击和中美关系的负面影响,但是,东北亚区域经贸联系依然稳定发展。今年上半年,中日双边贸易接近1500亿美元,基本接近去年的水平;中韩、中俄双边贸易量下降均低于低于全中国的下降幅度。而且,今年3月以后开始恢复增长。二、继续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疫情对东北亚国家的经济虽然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与全球其它地区相比,东北亚地区发展仍处于最好状态。IMF和世界银行都预计,2020年我们国经济全年增长1%。对于明年的增长速度,IMF预测为8.2%,世界银行预测为6.9%。世界银行预测日本和俄罗斯明年增长分别为-6.1%和-6%;韩国和蒙古情况稍好,分别增长-0.2%和-0.5%。我坚信,疫情过后,亚洲仍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会保持30%左右我们期盼疫情结束后中日韩能夠积极推进自贸区的谈判。近年来,中日韩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意愿都明显增强,三国都在近日承诺力争年内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面对疫情给各国经济带来的冲击,早日完成自贸区谈判,降低投资和贸易壁垒,对各国经济尽快复苏并实现稳定增长都十分重要。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早期收获清单可以包含汽车制造业、人工智能、机器人制造、现代服务业、通讯等项目。未来可通过加快在贸易投资、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谈判,使中日韩企业从更宽松的市场准入环境中受益。我们期盼东北亚各国加强金融合作,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首先,要维护东北亚的金融市场稳定。在我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期间,中国最早于2002年与日本、韩国中央银行开展货币互换。为了应对疫情导致的包括流动性短缺在内的各种金融风险,可能需要扩大中日韩俄等国之间的货币互换规模,加强彼此在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的协调,减少不确定性和汇率波动。扩大人民币、日元、韩元、卢布等货币的直接交易量。其次,要加强东北亚各国金融开放和合作。巩固和完善2005建立的中日韩环渤海、环黄海10个城市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共同促进产业和金融业的合作。中国正在扩大金融开放的步伐,取消了证券业、保险业、基金的外方股本比例限制。借此机会支持东北亚地区有关国家扩大互设金融机构。三、促进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支持东北地区振兴制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对东北地区的振兴提出总体要求、长远目标和主要措施。去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到吉林省进行考察调研。东北振兴的目标不是重建重工业基地,不是追赶东部省市的发展速度,也不是在全国新开辟一个区域经济增长极,而是要求到2035年,和全国一样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东北振兴既不可坐失良机,也不可操之过急,要坚持循序渐进,局部突破。从今年上半年情况来看,东北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据统计,有6个省份的GDP在上半年超过两万亿元,19个省份超过一万亿元。但是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还仅有5000多亿元,辽宁刚过1万亿元,在全国排第17名。再看经济增速,上半年各地经济稳步复苏,较一季度均有明显回升,其中16个省份的经济增速为正增长,东北三省经济仍为负增长。我认为,在实施第14个五年发展规划中,发展东北振兴新局面要在以下几方面重点发力。一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和发展民营企业方面有重大突破。二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东北三省有望在推动智能制造、集成电路装备、机器人、航天航空、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核电装备领域和关键性技术突破和成果运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三是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努力把沈阳建成东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提升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巩固长春区域创新中心功能。更好发挥哈尔滨对俄合作中心城市作用。加强东北三省西部和内蒙古东部5个盟市的合作。四是强化东北经济开放区联动效应。现有的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新成立的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需要共同探索园区的产业协作和开放机制。进一步促进东北经济开放区与上海、天津等沿海经济开放区的经验交流和政策联动。五是争取落实重大建设项目。其中.包括与俄罗斯有关部门、地区合作,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建设出口中国的畜产品基地。建议东北三省有关部门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视察吉林省四平市有关农业合作社时的讲话,推进生产、供销、信用合作的联合,把一部分商办农产品加工利润和一部分商办金融利润回归农产品生产者,在促进农户减支增收上有重大突破。疫情当前,东北亚各国都不同程度面临经济衰退的困境,这时候更需要像东北亚经济研究院这样的智库机构多做扎实的研究,为东北亚各国携手走出经济衰退的泥潭提供智力支持。我祝东北亚经济研究院办得更好,祝这次论坛圆满成功!
来源:经济日报9月19至20日,以“新时代、新思路、助力东北振兴与开放”为主题的2019东北亚经济论坛在辽宁省葫芦岛兴城市举行。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贸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日报社、日本瑞穗银行、韩国产业研究院、蒙古财经大学等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大中专院校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围绕新时代东北振兴与区域合作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充分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2019东北亚经济论坛设置了主旨演讲、新书发布、企业家演讲、科技展示、分论坛等五个环节。论坛开幕式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资深主持人冀星博士主持,东北亚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洪章教授代表学院致欢迎辞,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夏春玉教授、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力威、辽宁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夏德仁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天津市原市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戴相龙,中国贸促会原会长姜增伟,国家发展改革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原司长周建平,商务部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原院长柴海涛,经济日报社编委、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院长孙世芳,日本瑞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理事、日中投资促进机构秘书长冈丰树先生分别就“对发展东北振兴新局面的思考”、“深化开放合作、助力东北振兴”、“关于新时代东北振兴的有关解读”、“打通东北振兴与对外开放的政策大平台”、“加快建立东北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以及瑞穗的相关举措”等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论坛上,由东北亚经济研究院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2018年东北亚经济发展报告》以及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东北振兴之路》正式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