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工资#看到一网友上网吐槽,自己是985的研究生,工资才4600,感叹自己浪费了三年,也浪费这么好的学历,当初辛苦的考研并没有换取高额的待遇,这真的是因为学历不吃香了吗?我想并不是这样的。研究生优势 当下,我们都知道,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就业期间能够获得的就业机会和岗位起薪是不一样的,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能够获得的机会肯定是更多的,也是更容易找到高薪的岗位,要不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大学生想要考研了。高学历并不能安枕无忧不过,个人认为,学历只是一个敲门砖,不是金饭碗,而就业则是综合考量一个人的素质,有的研究生读书期间为了好毕业,选择轻松的专业,混了一张文凭,没有好好通过科研锻炼自己的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还有的基本待人接物都成问题,试想,你如果企业,会招聘这样的员工吗?所以,提高学历只是个过程,不是结果。如果一个人一直在提升自己,我相信,这比学历更有效果。
12月21日上午,东北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在主楼822室召开。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部)院长、书记,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书记、副院长,各学科带头人,研究生代表等参会。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王建华主持会议。会上,王建华传达了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重点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总结讲话要点,以及辽宁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王建华希望,全校上下牢固把握此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历史机遇,凝聚发展共识、激发育人活力,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再上新台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走出一条属于“东大人”自己的研究生教育强校之路。校长赵继以“注重内涵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从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发展和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及未来东北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举措等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赵继指出,打造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是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东北大学研究生教育走过了80年的发展历程,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研究生群体已经成为支撑科技创新,推动一流大学建设的骨干力量。学校、学院、学科戮力同心、奋力前行,形成了科教融合、学科融合、产教融合的研究生培养特色,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国家发展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赵继表示,面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学校面临着研究生培养能力、培养质量、培养布局、培养机制等方面的挑战。要以目标和问题为双导向,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注重内涵发展,强化质量意识。以超常规的思维和“非对称”举措、以更大的气魄和更加务实的行动,破解瓶颈问题,突破关键环节,全面推进东北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赵继强调,面向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东北大学研究生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按照“综合改革、优化体系、协调运行、开放发展、突出特色、质量跃升”的发展理念,聚焦“质量、特色、内涵”三个关键环节,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以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促进一流大学建设。要更新思想观念,服务发展目标,创新培养模式,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培养体系,优化招生体系,完善评价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全校各部门、各学院和各位导师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凝聚共识、落实责任,真正把党和国家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指示落到实处,努力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创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校党委书记熊晓梅从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出发,对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调动和发挥导师的育人作用、改进和优化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全校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动员和部署。熊晓梅指出,全校上下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及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加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战略性、紧迫性,扎实做好研究生教育的各项重点工作。熊晓梅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不断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价值观引领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不断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加强研究生教育的软环境建设。在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上出实招、下功夫,使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更有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和力。熊晓梅表示,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与学生联系最密切、接触最频繁,对学生的指导最直接、教育最有效。对导师提出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是对学生负责、对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负责。要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导师管理制度,坚持师德师风第一评价标准,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导师岗前培训、理论学习、专题教育等机制,教育引导导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熊晓梅表示,要深刻领会、牢牢把握“质量”这个关键词,始终将高标准体现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之中,始终把一流意识、一流标准、一流质量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各方面、各环节。坚持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主导性和协同性相结合,不断改进和优化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熊晓梅强调,全校上下要强化责任担当,不折不扣地把会议的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要加强学习研讨,深入学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级工作安排和学校落实举措,深刻理解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形势、承担的使命,准确把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要抓好组织实施,坚持对标对表、提质提速、问责问效,深入实施各项具体举措。要强化综合保障,打好“组合拳”,打赢“整体战”,扎实工作、奋发有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下午,学校开展了研究生导师培训。会后,各学院组织师生开展了主题研讨,学习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深入讨论了如何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建设、研究生导师队伍与师德师风建设、研究生分类培养与考核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等相关工作。讨论《东北大学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办法》并提出修改意见,学习落实《东北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督导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通讯员:张蕾 杨茗)
虽然我不是博士,但是我很景仰博士学位的人。因为通过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几轮选拔淘汰,最后能读到博士,并最终顺利地拿到博士学位的人,都是学霸中的学霸。现在有人可能感觉社会上的博士已经非常多,甚至有人在说如今这个时代,是博士已经过剩的时代。其实不然,事实上我国拥有博士学位的人非常非常少,博士(含在读)只占了总人口的约2000分之一。不过,对于博士到底能够读几年这个问题,我们看看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公布的《东北大学研究生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研究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为4年;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为6年。也就是说,官方明确规定,博士研究生在校就读最长年限为6年。那么,每位博士研究生都是在6年内完成学业并顺利拿到了学位证书吗?答案是否定的。近日,东北大学的官网上更新了一则《关于对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的公示》,原来是清退了52名博士生研究生的名单。对于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研究生,东北大学作出果断处理。2020年10月20日,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官网发布了一则《关于对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的公示》。公示称,根据规定,拟对部分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公示表示,研究生本人对处理决定如有异议,可于公示期内向所在学院提出书面申诉,逾期未提出申诉的,不再予以受理,学校将按照规定作出正式处理决定。公示期结束后,视为退学决定书已送达。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公布的名单中,超过博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的,一共有52人。其中名单中赫然有一名2002年入学的博士研究生,这位博士研究生在学校“读博”18年之久。此外,2003年入学,“读博”17年的还有2人。其实在大学校园里,一位博士研究生要想获得博士学位,难度不是一般的小,可以说是真的非常困难。因为博士学位对相应的博士研究生的各种学术研究成果的要求真的太高了,压力是非常大。读博不易,毕业更不易,有的博士研究生在学校读个五六年、七八年都是常有的事情。这次东北大学清退50多名博士研究生,其中居然还有数名读了十多年(最长十八年)都还没毕业的博士研究生。这样的博士研究生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精力,还毕不了业、拿不到证没能顺利毕业,说明他们确实不适合走博士研究这条路,没有再继续读下去的必要,确实该被清退。难怪有网友嘲讽:“18年了早该清退了”、“读了这么久了,也真是牛逼了”、“读这么多年是不是读傻了”……
在迎接即将到来今年的考研之前,我们来聊聊今年备受关注的「研究生被清退」的话题。最近,人民网报道沈阳农业大学清退了236名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清退原因大都是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未完成学业。无独有偶,通过一番信息搜集,我们还发现了今年其实有更多的高校采取了类似的清退行动:10月,东北大学宣布拟清退 52 名超最长学习年限博士生,其中一人已读博 18 年;6月,四川大学一次性清退 200 多名研究生,上海师范大学对 125 名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5月,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拟清退 85 名硕士研究生,清退原因包括“超过最长学习年限”、“未报到入读”、“申请退学”;4月,吉林大学对超期研究生进行学籍清理,上海交通大学一次性清退了 21 名研究生。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有30多所国内高校共计清退了超过1300多名硕士和博士,清退原因也大都与“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相关,其中甚至不乏东北大学一名“读博18年”的博士研究生。研究生被清退,并不影响今年的“考研热”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仍有377万人报名参加考研,相比 2020 年的341万人报名数据,涨幅达到了10.6%,再次刷新了历史纪录。另一方面,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随着“考研热”越来越庞大。在十年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还不足55万,到如今却将突破300万大关。考研报名录取情况(2011-2020年)不少媒体和机构都在第一时间报道了教育部扩招的“喜讯”,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这能够让考研这条“独木桥”不再那么拥挤。对正在准备考研的人来说,或许是值得庆幸的,但是对于正在读研或已经毕业找工作的研究生来说,可能就没那么值得庆幸了。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有60%以上的人群,认为研究生的学历在逐年贬值。来自中国教育在线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读研再加上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带来的是研究生学历的“通货膨胀”。除了学位证越来越“烂大街”之外,很多同学还从找工作能拿到的薪水中感受到了学历的贬值。害怕学历缩水的研究生普遍有一种要赶超本科生的紧迫感,认为自己多花了两三年时间拿到了研究生学历,就应该比本科生拿更多的工资。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有过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月均收入要高于刚毕业的研究生。根据《2018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本科毕业直接找工作的同学月收入为7057元,而读研后再找工作的同学月收入为7004元。图源网易数读《就业VS升学,三年后谁挣除了某些特定要求研究生学历的行业和岗位,很多读完研的同学,在找工作时都抱怨自己与本科生的差距并不大,甚至有时拥有工作经验的本科生要比自己更有优势。读研究生不能只为了学历看到这里或许很多人都迷茫了:那我还有必要去花三年时间读研吗?其实很多人都不明白读研究生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之所以选择读研,有的人是为了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也有的人是为了学历能够更好地找工作,还更多的是追随大流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但是薪水的高低,真的能够衡量研究生学历是否缩水吗?恐怕并不是这样,因为对于企业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以最低的薪水招到最合适的员工。当读完研究生的你,和另一个能力经验大致相同的本科生竞选同一岗位时,很少会有雇主会为你的研究生学历带来的薪水溢价“买单”。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学历无疑成为了你找工作时的“累赘”。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此外,站在社会的角度来说,研究生扩招需要培养的是更多的高层次人才,从而更好地帮助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很多“别人读研,我也读研”的人,或许并不明白读研的意义,也不了解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到底需要怎样的能力和素质。所以,当有些人遇到了中期考核、毕业论文等比本科更加严格的评价体系之后,才发现与当初只想混个学历的自己,产生了预期上的差距。这和当年“高考完了就好了”一样,很多人又掉进了“考上了就好了”的陷阱。图片来源于网络研究生被清退,在未来会成为一种常态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读研,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注意到,部分学生的研究能力、专业素养并不适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达不到预期的考核标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虽然今年1300多名被清退的研究生和在校研究生数量相比只是冰山一角,但也传达出了研究生学习将从“严进宽出”转变为“严进严出”的信号。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李锋亮也认为:高校清退不合格的研究生,在未来也会成一种常态,读研的同学都面临更加严格的淘汰率。比如,今年以四川大学为首的多所高校,就设立了让读研人看了都想逃的“中期考核”。所谓的中期考核,也被称为中期分流,即根据研究生第一学期的学业成绩和科研表现,将其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四川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细则具体考核内容主要分为三大模块: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在读一年的学科成绩(有无不及格),以及一年内所做出的科研成果。对于“优秀”的研究生,可以参加硕博连读的评选项目;对于“不合格”的同学,则可能面临二次考核甚至是清退。而对于“合格”的同学来说,还要面对最后的“终极难题”毕业论文。在这里,我们采访到一位四川大学研一的学长,分享了他的研究生学习生活:“你的研究生学习生活是怎样的?”“一个字,累!我的课程虽然很少,每周只有五六门课,加起来也许只相当于本科一天的课程量。但老师课后布置的任务也是加倍的,一节课的课后阅读量几十页是常事,晚上留给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真的很少,经常赶ddl。和自己刚开始来之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本来以为自己可以比本科更轻松,玩的要好一点,然而并非如此。刚开学不久,我就接到导师的任务,要我在20天左右写完一篇论文。开学前我以为我可以享受一个研究生的国庆假期,当看到导师给我发的30多篇文献,我的国庆出游计划直接就泡汤了。而且自己还不知道自己写的论文能不能发表,现在投一些好的学报也挺难的。每天下课后,完成课后任务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文献。每天和室友讨论的不再是国庆去哪里玩,吃什么,而是什么时候可以写完论文。最难的是自己本科没有什么科研经历,现在做科研就是从零开始,简直备受折磨。所以自己的空闲时间几乎都花在科研上,朋友圈微博都没时间去看了。读研前朋友问我想不想读博,我说想。但是现在,读博不是我想不想的问题,而是我能不能的问题,能熬过研究生生活还保住头发都不错了!”很多研究生每天都在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进行“三点一线”的忙碌,面对赶不完的dll,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所以熬夜也已经变成家常便饭。对于论文,改了一稿又一稿,投稿给期刊编辑也还没有收到回应,可能还没有发表出来,头发就已经掉了一地,是很多同学读研究生时的常态。读研要有研究的能力,而不是只有背书做题的技能很多人把研一当成了“大五”,按照老一套背书做题的方法去适应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最后发现很难做出满足毕业要求的科研成果。当然,研究生被清退也存在很多客观上的原因,比如说某些学校师资力量差、学术资源匮乏,学生得不到导师专业的指导和培养等等。更主要的原因则是现在大学对研究生的要求,和考研人对研究生的期待,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就在于,我们对于研究生学习生活的错误幻想。图片来源于网络无论以后是进入职场还是继续读博,既然选择了硕士,就要提高自身的学术能力和专业水平来顺利的完成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于即将读研的人来说,提前接触学术研究,也可以使你的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更加顺利。因为读研比考研更痛苦的原因就在于看不懂论文、不会写论文、发不了论文,这也是为什么墙外的人想进去,墙内的人想出来。读研要有研究能力,而不只是背书做题的技能。在考研复试环节中,导师和招生官虽然也会看你的初始成绩,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考察你的科研思维和学术能力,判断你是否适合未来专业的学习和研究。通过重新审视自己读研的理由和动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为研究生的学习做好充足准备,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人,不仅能够顺利毕业,而且还能够成为各个行业领域的所需要的人才。到那时,你还会担心自己的研究生学历贬值吗?图片来源于网络来源:ViaX盐趣(ID:viax_ecation)
文|娟娟lu教育“为什么要考研?”其实30%正在考研和已经成为研究生的学生都这样问过自己,有的学生是因为本科难找工作,有的是专业不好就业,还有的学生只是为了拖延进入社会的时间。现如今大学生就业“困难重重”,尽管国家多次为了大学生就业伸出了援助之手,但大学生太多,能提供的岗位看起来杯水车薪,所以很多大学生就把目光放在了“考研”上,成为硕士生、博士生竞争力一下子就提升了一大截。可是很多学生考研上岸后才发现“研究生”生活,本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很多硕士、博士甚至连续多年延毕,浪费了青春里大把的时光。近日东北大学就开始对博士生们实行了“清退工作”。研究生也会被“退货”?东北大学清退52名超长学年限博士生前不久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布了一份名单,是关于《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的退学处理》的公示,根据名单我们不难看出,即将被“清退”的博士生有52名之多,其中最早的一人入学时间是2002年。“读博18年?”这个年限一下子在研究生的圈子里炸开了,虽然东北大学的《研究生管理规定》中有过说明,研究生可以分阶段性的完成学业,但硕士生的学制是2年在校最长时间为4年,博士生学制是3年,在校最长时间是6年。而这些博士生之中有人竟达到了18年,还有17年之久的,很多研究生表示:就算是一边工作一边读博,这个时间也真的是“逾期了”,就算再给机会也不可能完成学业了,“清退”是最正确的选择。那么这些“博士生”都是因为哪些原因被清退的呢?这一点在东北大学《研究生管理规定》中也有明确的说明,经考核不适合继续培养的,还有论文工作和科研能力差的,以及未按规定期间完成学业的,这三点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有很多博士生是因为长期休学不办理复学手续,未经批准擅自离校等等,这些都是导致这些博士生被“清退”的根本原因,考上了研究生并不意味着都能毕业,很多硕士生、博士生都是连年延毕。所以想要“考研”的学生们最好明白这几点,不然考上了研究生也会被退货。明白这几点再考研,不然真的会被“退货”1. 不要为了逃避就业盲目考研其实“盲目考研”是现如今考研群体的一个现状,不知道为了什么考研,很多都是为了逃避就业,不想进入社会上去工作而考研,甚至连考研选的专业都是听别人的意见,这种情况下不仅不容易上岸,还会造成一下后果。首先对于成功上岸的研究生来说,你对你所学的专业也不感兴趣,当然你在学术上也不会有所成就,那么你的论文价值通过率也不会很高,更不会有后来的答辩,等待着你的就是“延毕”。其次,盲目的考研,进入了研究生的队伍,连年延毕,最后也会被院校“清退”,到头来你拿不到研究生毕业证花费多年时间仍是本科学历,得不偿失,所以不要为了逃避就业盲目考研。2. 要有目标读研的“目标”是什么?其实我个人觉得无非两点,第一为了日后好就业,第二为了在“科研”的道路上有所成就,所以你要明确你是为了什么而考研的,并不是看着大家都在考,过来凑热闹。因为读研究生真的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他需要你花费大量的时间潜心去搞科研,并且如果你想要顺利通过考研,除了去实验,就是去图书馆翻阅大量的文献,这个过程是非常“枯燥”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下来的。很多学生都是败在了坚持上,最后被清退。所以在考研之前就要给自己“设立目标”,这样你在复习的时候也会更有动力,更容易上岸,并且在通过后,也会更加努力的去完成学业,毕业后才能更有发展。3. 你的专业适不适合考研你的专业适合考研吗?很多考研的学生都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什么样的专业适合考研呢?其实也就无非三种,第一,本科难就业的专业,并不是所有专业都是热门,很多冷门专业就业面狭窄,不考研难有出路,建议考研。第二种:热门专业但考研后薪资更高,其实本科就能找到高薪工作的不建议考研,但如果你的专业考研后薪资更高,可以一试,因为每个人对生活和工作的要求不一样,追求更高薪,可以选择考研。最后一种:你的专业太难,这种专业也不适合考研,因为专业本身就很难学,这样的专业如果考研,不仅复习的时候压力巨大不易上岸,即便是考上了,也很难毕业,最后也会面临被“退货”的局面。今日探讨话题:你会为了“逃避就业”考研吗?你认为什么样的研究生应该“清退”?欢迎评论区留言。#东北大学清退52名博士生研究生#
4月28日,东北大学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根据当前疫情防控情况及东大工作实际,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一般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进行。方案明确,东北大学拟定于5月8日起开展复试工作,原则上5月20日前完成一志愿考生的复试工作,具体时间详见后续公布的学院复试实施细则。网络远程复试平台须选用统一的软件平台,拟使用教育部推荐的学信网官方平台,备用平台正在测试。坚持“一院一策”原则,全面统筹场地、人员、复试工作量等因素,遵循错时、错峰工作的要求,分学院(专业)、分时、分批、有序做好具体安排,具体时间安排详见各学院复试实施细则。复试内容包括专业测试和综合面试,其中专业测试内容为原专业笔试内容。专业测试和综合面试均通过网络远程复试平台进行。每个考生的复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30分钟,具体时间长度由学院综合确定并公布。东大确定复试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初试合格生源不足招生规模120%的学科(学位类别)、专业(领域、方向),所有满足本专业(领域、方向)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的考生均可参加复试。在单科和总分成绩符合报考专业(领域、方向)所在学科门类复试分数线的基础上,按总分由高至低确定复试名单,计算复试人数时遵循有小数点进位原则。此外,参加夏令营活动并考核优秀的营员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相对应专业(领域、方向),若初试成绩达到东大相应门类的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分数线,即可获得复试资格。各专业(领域、方向)复试比例详见东大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东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参考信息。分专业招生计划、复试名单预计将于4月底前后网站公布。
东北大学掉入双一流大学B档以后,学校知耻近乎勇,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这是下一个双一流评估五年周期,东北大学累计获得国家三大奖8项,都是第一单位,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五项国家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二等奖。在2019年,东北大学有两位教授入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冯夏庭副校长和唐立新副校长。从数据上来看,东北大学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东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已经发布了,包含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佛山研究院等单位的招生计划总共超过4700人。这个规模在985高校里面可能比较一般。东北大学总共全部招生计划为4702人,包含推免生和单独考试等,其中推免生的总数约为1048人。通过学校的招生计划你就能发现,除工商管理学院包含较大比例的非全日制考生,体现学校学科实力的学院分别是信息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招生计划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招生计划来自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合计为384人,接收推免生为36人;佛山研究院的招生计划不超过100人,这样看来东北大学的招生计划主要是在本部啦!本部的招生计划约为4218人。看看东北大学2020年实际招生录取数据你会发现,2021年东北大学居然缩招了100来人,而推免生计划增加了244人。这样看来,正常考取东北大学的难度将要加大了。东北大学大学报考人数最多学院是工商管理学院,超过2800人的报名规模,全日制招生中报名人数最多的是学校的优质专业-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控制科学工程专业)。与本部相比,秦皇岛分校的招生人数较少,但同样报考人数也少啊!2020年硕士生招生最终秦皇岛分校为394人,总体报考人数为486人。这个数据和东北大学本部的数据差距很大。东北大学2020年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是工商管理,报考人数超过千人,达到1292人。其次是文法学院的公共管理专业,由于这两个专业都是非全日制的研究生,招生人数的规模都比较大。全日制硕士中招生人数最多的是专硕的机械专业,达到757人;学硕中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报考人数也超过500人东北大学招录比最高的专业居然是音乐学,25个报考,仅录取3人,其中2人还是推免生,也就是说从23个考生中选择1个考生。东北大学本部工科专业的招录比最高的也就在6-7之间,比如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推免为14人,实际统考录取23人,招录比仅为6.3。东北大学的哪些专业最好考呢?东北大学最好考的专业大多都来自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东北大学总体上招录比约为3.29。实际上,全国的招录比都是3.4左右,从这点上看出来,东北大学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好考的。通过分析东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你认为2021年硕士生的报考会更佳激烈?还是一如既往额容易呢?欢迎大家在下方互动区留言参与分享。
东北三省共有四所双一流高校,其中双一流A类高校三所,分别是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双一流B类高校一所是东北大学。9月份,随着研究生纷纷到高校报到,东北大学于9月9日公布了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吉林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均于昨日(9月11日)发布新生数据。三所大学发布的大数据内容大同小异,体现了各自不同的风格。研究生数量大连理工大学发布的数据较详细。不仅有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具体人数,还分别列出了研究生新生录取方式。1、大连理工大学共有6886名研究生新生,其中990人为博士生,5896人为硕士生。2、新生中,共有5027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955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869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5名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吉林大学招生的2020级研究生最多,共有9800名。硕士生7774名,博士生2026名。东北大学总共招生了5700余名研究生。86%为硕士生,14%为博士生。95%为全日制,5%为非全日制。男女比例男生女生比例一直是大数据中的重头戏。男女比例数据的内容是最多,细分到全部新生、硕士生、博士生、学院和专业的男女比例。大连理工大学新生男女比例为1.67:1。大连理工的公众号直接以“1.67:1!”作为标题发布新生大数据,足以见得男女比例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吉林大学新生男女比例为0.9:1,硕士生的男女比例是0.87:1,博士生的男女比例是1.02:1。东北大学新生男女比例是1.5:1,硕士生是1.38:1,博士生是2.33:1。外国语学院女生比例最高,机器人科学与工程男生比例最高。录取专业人数研究生录取专业人数的数量一定程度可以反映这所高校的优势专业。1、大连理工大学硕士新生录取人数TOP3的专业:电子信息、工商管理和土木水利。博士新生录取人数TOP3的专业:材料与化工、工程力学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大连理工大学的工程学和化学学科领域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ESI排名前1%的学科一般被视为国际高水平学科,而进入前1‰通常被认为学科实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2、吉林大学硕士录取人数,管理学院、商学院和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的新生数量位列前三甲。博士录取人数前三的学院是化学学院、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育部发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吉林大学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2个一级学科评估为A。3、东北大学硕士录取人数TOP3的专业: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和工商管理。博士录取人数TOP3的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公共管理。东北大学工程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在教育部发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控制科学与工程评估为A。年龄分布1、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生新生22-24岁年龄段人数最多,占了总人数的75.4%。博士生新生25-26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占了总人数的65.1%。年龄最小的硕士是19岁,年龄最小的博士是21岁。2、吉林大学。研究生新生大多是90后,年龄最小的硕士是18岁,年龄最小的博士是22岁。3、东北大学。研究生新生22-25岁年龄段人数最多,占到了总人数的73.8%。年龄最小的硕士生是19岁,最小的博士生是21岁。生源省份分布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新生生源主要来源于辽宁、山东和河南。东北大学研究生新生生源主要来源于辽宁、山东和山西。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对新生的姓氏分布进行了统计发布,两所院校新生中王同学最多。吉林大学对新生的政治面貌进行了统计发布,共有2766名中共党员,其中硕士生党员占68.9%,博士生党员占31.1%。
又到了一年一度高校公布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时节。2月19日,《东北大学2020届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新鲜出炉,报告汇总了2020届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相关分析、发展趋势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情况等内容,报告中各类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21日。研究生就业率高过本科生,达到96.4%东北大学2020届毕业生共9294人,其中本科毕业生4823人,研究生毕业生4471人(硕士毕业生3977人,博士毕业生494人)。截至2020年12月底,东大202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7.4%(其中有就业意愿学生就业率达97.2%),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为96.4%。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主要为回生源地二次择业、签约手续仍在办理过程中等情况。暂不就业的毕业生基本为继续考研、准备留学、备考公务员等情况。46.6%的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2020届东大本科毕业生升学比例为46.6%(包括国内升学和留学)。其中,毕业生国内升学高校主要为“双一流”大学,留学地区主要集中在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和新加坡等。从本科生考取高校来看,考入东北大学排名第一,其次是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境)外高校排名第一的是伦敦大学学院,之后为布里斯托大学、纽约大学等。毕业生进入国企比例较2019届提升从2020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流向情况上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是东北大学2020届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占总数的80.2%。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届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比例为42.1%,2019届占比为51.1%,比例有所降低。到国有企业就业比例有所回升,2019届毕业生国有企业就业占比35%,2020届占比则为38.1%。此外,到事业单位就业比例也显著增加,2019届毕业生事业单位就业占比6.6%,2020占比达到11.7%。从具体数据上看,本科生中,37.9%进入国有企业,48.3%进入民营企业,5.0%进入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6.2%进入事业单位,2.6%进入政府机构/行政机关/部队。研究生中,38.2%进入国有企业,38.9%进入民营企业,5.8%进入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14.5%进入事业单位,2.6%进入政府机构/行政机关/部队。一半毕业生赴“一带一路”涉及省份就业2020届东大毕业生都在哪些地区就业?据统计,毕业生就业流向较为集中的前十位地区分别为辽宁、北京、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上海、河北、陕西及湖北,占总体的78.9%。其中,18.6%留在辽宁,15.5%北京就业,8.8%广东就业。东大鼓励毕业生服务国家重点区域地区,2020届毕业生中有50.1%赴“一带一路”涉及省份就业,到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就业的比例分别为29.0%、22.2%、8.5%、9.2%和21.2%。另外,东大还有101名毕业生被录用为选调生,服务全国14个省份的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毕业生进入制造业的占比最高与2019届相同,制造业仍然是东大毕业生去向最多的行业。2020届,毕业生进入制造业的比例达到30.8%,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27.6%,教育行业占比10.6%。值得一提的是,2020届东大毕业生到高层次用人单位就业比例为50.1%。众多国内重点行业和领域内领军单位与东大建立了稳定的人才合作关系,每年均会来校招收毕业生。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丁宁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摄影记者张文魁(责任编辑:陈晓岚)来源: 沈阳网【来源:东北新闻网】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在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学科评估中,东北大学很不幸的被列为B类,也只有一个学科被列入重点建设的学科,是不是意味着投入经费将可能受到影响,如果没有及时提升实力的措施,下次也有可能被降级啦!因为双一流是动态评估的,虽然不会大幅度的调整,但在边上的学校还真不太好说啊!说实话,这都是宏观层面的,那具体到个人,最关心的就是就业数据啦!东北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如何?80我们看看东北大学发布的就业质量报告。这份报告应该说是超级精简版,正文只有12.5页(减掉学校的自我介绍),那我们看看这所学校的就业数据吧 !东北大学2017 届毕业生共8287 人,其中本科毕业生4724 人,研究生毕业生3563 人(硕士毕业生3219 人,博士毕业生344 人)。2017 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5.6%,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都是95.6%,是巧合吗?本科毕业生的流向包括升学(45.3%)和就业(50.1%),研究生的毕业生流向以就业为主(85.1%)。2017 届本科毕业生升学比例为45.3%(包括国内升学和留学),毕业生升学高校主要为“双一流”大学,留学地区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加拿大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的工作性质以进国企和私企为主,但到毕业生签约国企的数据却是持续走低(2015年,48.3%;2016年,43.1%;2017年,40.3%),不知道是否学校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是学校主流行业持续低迷?还是专业设置不合理导致呢?2017 届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前五位分别是制造业、信息传输、教育、科学研究和金融业。从我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可以看出,毕业生前往制造业就业比例逐年下降,而到信息传输行业就业比例则快速增长。2017 届毕业生就业流向较为集中的前十位地区分别为辽宁、北京、广东、山东、江苏、河北、上海、天津、浙江及河南,占总体的79.9%。其中,前往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等“大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数约占就业总人数67.3%。说到这么多,看看在东北大学招聘毕业生较多的单位吧!下面就是毕业生就业较多的TOP30的学校毕业生中就业率较低的专业:本科毕业生(小于90%):新闻学(88%)、信息与计算科学(88.9%)研究生毕业生(小于80%):数量经济学(57.1%)、政治学理论(66.7%)、外国哲学(66.7%)、固体力学(66.7%)、会计硕士(72.7%)、技术经济及管理(75%)、运筹学与控制论(77.8%)、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80%)、思想政治教育(80%)、俄语(80%)、日语笔译(80%)、材料电磁工程与科学(80%)通过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来,东北大学的文史类及管理类专业就业状况堪忧,有12个专业的就业数据低于80%,如果按90%来统计的话,数据会更加难堪,好吧!看来去东北大学读研究生真得慎重啦!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到,披露出来的数据类别与其他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上是一致的,但缺少更为详细点的数据,很多数据都比较笼统,实际上就算就业很好的大学,数据都会比较详尽,希望东北大学在下一年公布数据时,也会公布细节,让更多的家长或学生知道进入这所大学意味着什么?好啦!东北大学的就业数据不是特别乐观,可能与东北整体经济不景气有关系,也许和学校所在行业不景气有关系,总之,现在的东北大学毕业生整体数据不乐观,学校不及时调整,将来会很危险。关于东北大学就业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