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蕴含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加强地域文化研究,拓展中华文化研究的地域视角。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在一定自然地理范围内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为当地人民所熟知和认同、带有地域文化符号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中华大地,多种多样的优秀地域文化一同构成了中华文化。地域文化历来是中华文化宏大画卷中的灿烂一页,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不断传承和发展的文化宝藏。从历史上看,中华文化很早以前就是在广阔的地理空间形成的,其中包括平原、高原、山地、河谷、海域等不同自然地理空间。在这些地理空间内,人们发展出农耕、渔猎、游牧等不同经济形态,进而形成具有明显地域差别的文化。西周分封之后,齐、楚、燕、晋、吴等处于不同地域的诸侯国,依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基础,发展出既具有共同特点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秦汉以降,中华文化的地域格局不断扩展,内容也愈加丰富。直至近现代,地域文化一直在为中华文化这棵参天大树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当前,高铁、互联网等的发展虽然极大消除了不同自然地理空间之间的界限,不同地域文化也加速向具有同质特性的现代文化转化,但地域文化并没有消失,还在持续对当代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地域文化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历史上的史家著述、文人笔记、诗词歌赋等可谓汗牛充栋、蔚为大观,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难以比拟的。历代连续不断积淀下来的文献资料成为当代地域文化研究的坚实基础和丰厚底蕴。因此,地域文化研究无疑是一个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值得学者们倾注心血,使之成为“中国话语”的重要来源、“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地域文化研究,不是简单地重复地方文化研究,也不能与民族文化研究画等号,更不可将其与文化地理学等同,而是要突出中华文化研究的地域视角。这样的地域文化研究,是通过历史、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学、宗教、考古、民俗、艺术等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深入分析中国各个地域文化的历史源流、丰富内容、人文特征和当代价值。换言之,当代地域文化研究要服务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服务于中华文化的真实、立体、全面展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地域文化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着力。从地域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看,横向和纵向的研究都很重要。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一波接一波的地域文化研究热潮,大部分地域文化的纵向研究已经比较充分和深入,但地域文化的横向研究还比较薄弱,对各地域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将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地域文化纳入作为整体的中华文化宏观研究格局中来。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全国性的学术组织和学术交流平台,不能将分布于各地的地域文化研究者组织起来,这限制了地域文化研究的发展空间。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成立全国性的地域文化研究学会,把全国从事地域文化研究的研究者组织起来,建设一支热心于地域文化研究、具有相当理论和学术水平的专业队伍,为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人才支撑。二是依托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研究机构,成立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和协调机构,协调全国地域文化研究的布局和资源分配,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地地域文化研究的积极性,推动地域文化研究健康发展。三是举办各种地域文化学术会议,为全国从事地域文化研究的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从而凝聚起全国地域文化研究力量,促进地域文化研究在更大平台、更高层次上实现繁荣发展。(作者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蕴含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加强地域文化研究,拓展中华文化研究的地域视角。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在一定自然地理范围内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为当地人民所熟知和认同、带有地域文化符号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中华大地,多种多样的优秀地域文化一同构成了中华文化。地域文化历来是中华文化宏大画卷中的灿烂一页,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不断传承和发展的文化宝藏。从历史上看,中华文化很早以前就是在广阔的地理空间形成的,其中包括平原、高原、山地、河谷、海域等不同自然地理空间。在这些地理空间内,人们发展出农耕、渔猎、游牧等不同经济形态,进而形成具有明显地域差别的文化。西周分封之后,齐、楚、燕、晋、吴等处于不同地域的诸侯国,依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基础,发展出既具有共同特点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秦汉以降,中华文化的地域格局不断扩展,内容也愈加丰富。直至近现代,地域文化一直在为中华文化这棵参天大树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当前,高铁、互联网等的发展虽然极大消除了不同自然地理空间之间的界限,不同地域文化也加速向具有同质特性的现代文化转化,但地域文化并没有消失,还在持续对当代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地域文化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历史上的史家著述、文人笔记、诗词歌赋等可谓汗牛充栋、蔚为大观,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难以比拟的。历代连续不断积淀下来的文献资料成为当代地域文化研究的坚实基础和丰厚底蕴。因此,地域文化研究无疑是一个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值得学者们倾注心血,使之成为“中国话语”的重要来源、“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地域文化研究,不是简单地重复地方文化研究,也不能与民族文化研究画等号,更不可将其与文化地理学等同,而是要突出中华文化研究的地域视角。这样的地域文化研究,是通过历史、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学、宗教、考古、民俗、艺术等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深入分析中国各个地域文化的历史源流、丰富内容、人文特征和当代价值。换言之,当代地域文化研究要服务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服务于中华文化的真实、立体、全面展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地域文化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着力。从地域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看,横向和纵向的研究都很重要。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一波接一波的地域文化研究热潮,大部分地域文化的纵向研究已经比较充分和深入,但地域文化的横向研究还比较薄弱,对各地域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将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地域文化纳入作为整体的中华文化宏观研究格局中来。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全国性的学术组织和学术交流平台,不能将分布于各地的地域文化研究者组织起来,这限制了地域文化研究的发展空间。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成立全国性的地域文化研究学会,把全国从事地域文化研究的研究者组织起来,建设一支热心于地域文化研究、具有相当理论和学术水平的专业队伍,为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人才支撑。二是依托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研究机构,成立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和协调机构,协调全国地域文化研究的布局和资源分配,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地地域文化研究的积极性,推动地域文化研究健康发展。三是举办各种地域文化学术会议,为全国从事地域文化研究的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从而凝聚起全国地域文化研究力量,促进地域文化研究在更大平台、更高层次上实现繁荣发展。(作者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17日 09 版) (责编:张隽、关喜艳)
提中富和夫妇(左四、左五)到访参观米升博物馆 杨杰馆长为提中富和夫妇讲述米升故事 提中富和先生仔细观赏米升 一行人参观渔樵耕读展示区 提中富和夫妇为米升博物馆题字 杨杰向提中富和夫妇赠送《袁隆平丛书》 华声在线11月11日讯(记者 何婷)11月10日日本滋贺访问团抵达长沙,开启湖南省和日本滋贺县友好关系缔结三十五周年庆活动。1983年湖南省与滋贺县因洞庭湖与琵琶湖“两湖”交流而结缘,签订友好省县关系协定。自此,湖南省和滋贺县共同努力推动双方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环保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11日上午,日本自治体法务合同研究会会员、自治体学会会员提中富和先生及夫人提中瑞惠女士来到位于长沙县黄花镇的湖南升印轩米升文化博物馆参观。在湖南省日本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研究员林安国、米升博物馆馆长杨杰的陪同下,一行人参观了米升博物馆主馆、渔樵耕读展示区、农家书屋,并对农耕文明和米升文化进行深入研讨。 “1983年我见证了湖南和滋贺签订友好省县关系协定,三十五年来,也一直坚持以民间角度促进中日交流。今年日本滋贺访问团一行200余人,包含政府团、议员团、书法团、平和堂团、市民文化等各类团体,将在湖南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林安国介绍,提中富和先生作为一名政府官员,业余时间一直从事地域文化研究,经常在世界各地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他热心中日友好交流,曾多次到访湖南,并对农耕文明有深厚的感情,所以今年的访问之旅第一站就来到了米升博物馆。 看到农具“风车”、“脱谷机”,提中富和先生说,这些农具我的父辈、祖父辈都用过,那是在20世纪20年代、40年代。看到满墙满柜的米升,他说:“看到这么多中国传统的度量衡器具,其实日本曾经也有类似的器具,如今存留下来的已经不多了。杨杰馆长25年坚持做一件事,收藏了这么多的米升,而且每个米升其形状、图案、题材、寓意都不一样,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很好体现。杨杰馆长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付出的精力和财力让人惊讶,其贡献和热情令人感动。” 在米升文化探讨会上,提中富和先生还表示,以个人之力经营博物馆,很难长期坚持下去,一般还是要寻求合作和支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扩大规模和影响力。日本博物馆大多是依靠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力量来发展的,很少有这种民间博物馆。他承诺将借本次交流活动,为类似米升博物馆的发展作进一步交流和探讨,并向省长报告本次参观感想。米升作为几千年以来人们使用的器具,虽然民族不同,但米升是属于世界的。他说:“回国后,我们将第一时间去征集本国的米升,为湖南米升博物馆的米升家族增加新的内容。当然,我们更希望未来米升博物馆能够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如果米升不能很好地得到保护,将是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巨大浪费。” 杨杰对提中富和先生的肯定和支持表示诚恳感谢,并说道:“中日之间,民间在茶道、花道等文化方面交流比较活跃。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日文化有很多相融相通的地方。“湖”为中日友谊缔结了良缘,“湖”也是农耕文明的源泉,千年米升打下了稻作文化的烙印。希望将来米升博物馆能成为加强中日民间文化交流的又一个新平台。民间文化是最底层、最真实、最淳朴的文化基因,大家相互学习,汲取对方优秀经验,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国门,为世界共享。” 参观活动结束之前,杨杰向提中夫妇赠送了一套《袁隆平丛书》,杨杰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装满了全球十几亿人民的米升,《袁隆平丛书》再现了袁隆平及其团队为了解决人类吃饭问题的奋斗史,袁隆平精神将一直鼓舞我在传承农耕文明这条路上永不懈怠。”
《文学天空》网刊首发原创优秀作品,是文学双月刊《琴台文艺》及其他杂志的选稿基地,主发青春、情怀、乡土、都市、亲情、留守题材的小说、散文和诗歌类作品。原创声明:作者授权原创首发文学天空,侵权必究。散文之窗:当代实力作家、诗人,成都市青羊区文联副主席、成都市微型小说学会会长张中信继历史文化散文集《成都书》夺得第八届冰心散文奖之后,以十年磨一剑的气势,将多年来潜心创作关于故乡通江的历史文化散文、诗歌汇聚成册,命名为《通江书》(两卷本)。《通江书》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散文卷全面梳理通江的历史线索、人文脉络、地理风物、风俗民情,洋洋洒洒20余万字,是作者的通江山水与文化之旅。作者对故乡山水之美的描写细致入微,对文化的追寻涉古及今,令人受益良多。《通江书》(散文卷)不仅仅是旅游散文、地理散文,也是作者对自我、生命、文化的感悟和思考。当代著名评论家、西南大学教授蒋登科评价《通江书》(散文卷)说:“张中信的散文包含着心灵与情感之旅。出生和生长在通江而形成的生命底色,使中信始终不会以旁观者的眼光和心态打量通江的自然和文化,而是将它们和自己的人生经历、生命感悟结合在一起。文中的山水既是自然山水,也是心灵皈依,文中的文化既是他者的文化,也是融入了他生命的精神元素。这种特殊的身份使中信创作的散文作品在底蕴、格调和情感取向上超越了其他作家对同类题材的关注。”《通江书》(诗歌卷)收录作者纵贯三十年创作轨迹的古体诗近五百首,堪称煌煌巨作。就书写通江一地之作品数量而言,中信先生可谓前无古人。《通江书》(诗歌卷)不仅是思想情感的倾力抒发,也是对时代发展的忠实记录,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厚重的人文精神。著名“公仆诗人”、作者胞兄张忠孝对《通江书》(诗歌卷)赞赏有加。他追忆诗人学诗和创作历程,赞叹:“或飞珠落玉,或虎啸龙吟,或飞龙走蛇,或风馨云蔚。妙笔生花时,才情之篇、激昂之词、童心之文,无不信手拈来。颂山吟水、寄情托志,皆能自成一体。”张中信生长于大巴山,多年来立足于大巴山一隅“野茶灞”,深耕细作,已推出小说、散文、自由诗、古体诗、散文诗等多种文体著作20余部;先后荣获四川文学奖、四川散文奖等多种奖励。是当代巴蜀文坛扎根底层书写、创作特色鲜明、创作成就斐然的实力作家。近年来,张中信呼吁并发起“我为故乡写本书”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文坛的瞩目。他提倡让每一个作家用“精准扶贫”的气魄,聚焦故乡,关注故乡,下决心为自己的故乡奉献一本书写故乡,书写时代的心血力作,为故乡奉献强大的智力支撑和精神支持!(李心观)本文由李心观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作者简介:作家李心观近照李心观,硕士研究生,青羊区作协副主席,成都市微型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四川文学网副主编,《微小说》杂志社执行副主编兼理事。书画师从王义军、唐殿全等名家,书攻行草,画专写意,苦学诗词,兼修画论,痴迷史哲,力求扬弃传统,别出新裁。著有诗文及艺术理论数十万字,一些书画作品被个人或机构收藏。关注文学天空,阅读更多精彩作品:甘元俊:回娘家|散文余小丫:走着走着花就开了|小小说许福元:圈阅与批示|小小说张学文:非常关系|小小说朽木:被炙烤的灵魂|散文
□袁敏有这样一片山,它高高的,长满了翠竹和绿树,开着各色各样的野花,山岚萦绕,山音低徊。走在山间,有鸟儿叽喳,有溪流叮咚,饱含树脂的嫩芽正在舒青,绽放出点点新绿;缀满枝头的野果浆汁充盈,晶莹的露珠在上面滚动。乍一看,这片山和其它的山峦并无二致,很美,却也平常。但当我得知它的名字叫“纸山”时,不知为什么,我的心怦然地动了一下;又得知“纸山”绵延的这块土地叫“泽雅”,这温婉安静的名字,如同一条小河,缓缓地淌过我的全身,冲刷走每一寸肌肤上的污垢,人仿佛变得通体清明。以前到过温州很多次,却从不知道“泽雅”,更没听说过“纸山”。这次不期而遇地邂逅了泽雅纸山,便有一种别样的惊喜,一下子就爱上了,觉得它寂寞中透出安详,宁静中有一种悠远。山外的喧哗和热闹,没能撩动它的神经,四下里匆忙的脚步和世人疲于奔命的节奏,也难以扰乱它的心境。那一种天然的淡泊如水,那一种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坦然和定力,让你不由自主地对它肃然起敬。我相信纸山有故事,泽雅有风云,但它缄口不言,安静如水。也许它不屑于说,也没有表达和张扬的欲望?带我走进泽雅纸山的吉,是一位溢散着古典气韵的美女。那天,她穿着一身印花蓝布的修身长裙,一头黑亮的披肩长发,如瀑布般撒落下来,和长裙下忽隐忽现的那双小白鞋静悄悄地呼应着,心照不宣地默契着。她的手臂上挎着一只深棕色的长方形双环小竹筐,油亮中闪着深红光泽的竹骨,支撑起细密如鳞的竹编,美得不动声色。她在前面婷婷袅袅地走,给我一个纤细的背影,就像人在画中行。夏末的凉风从耳边拂过,吹来了历史的回声,细细倾听,分明有人在历史隧道的深处召唤你,向你讲述泽雅纸山古老久远的故事。泽雅纸山地处浙江温州瓯海区的西部,是欧江支流戍浦江上游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东临三溪平原瞿溪镇,南连瑞安市湖岭镇,西倚青田县山口镇,北接鹿城区藤桥镇,距离经济繁荣的温州市区仅仅18公里,却没有沾染一丝一毫的商业气息。“泽雅”名字的由来,似乎并不仅仅是民间的口口相传和约定俗成,却显然浸润了历史的包浆。据说原来的泽雅,通常是指泽下、泽上、泽新三个自然村,其地理位置在“古耸寨”的下方。明弘治《温州府志》中,曾记载有“寨下”之名。而“泽雅”,最早见于明万历《温州府志》,“泽雅”似乎为“寨下”与温州方言相近的谐音。无论这个说法是否准确,当地人分明认同和喜欢了“泽雅”这个清丽脱俗的名字。后来,泽雅从历史上沿革下来的三个村子再也没有分开。到了1998年,这里的水域开始变成温州城区的大水缸——泽雅水库,静谧而清澈的水面,常常会荡起鱼鳞般银光闪闪的无边涟漪,这也成了泽雅的一道美丽风景。都说聚水之地,必有青山为伴,泽雅自然也不例外。泽雅境内有崎云山和凌云山,它们都属于雁荡山的余脉。崎云山坐落在泽雅的西南面,而凌云山则耸立于泽雅的西北面,两山对峙,隔空遥望,山脉走势却绿荫相连。虽然两山之间有一条狭长的山谷,号称“龙溪”,但这条山高谷深的龙溪,从来也没有真正将崎云山和凌云山分开。山清水秀,泽雅便有了灵性,丰富的山水资源,成了泽雅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宝库,也为万物生灵奉献了栖息繁衍的成长之地。泽雅先辈依山靠山,临水靠水,他们利用自然、开发自然,把大自然的馈赠,转化成自己生活和生产的无尽财富。泽雅人先是在平缓地段开荒种粮,但地少人多,粮食不够吃,他们便又在山上栽下竹子、树木,用绿养山,靠山吃山。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聪明的泽雅人开始用漫山遍野的竹子做原材料,干起了造纸的营生。他们在山坑水边建造水碓、纸槽、腌塘,利用水力资源,把劈成长条的竹子做成料,捆成捆,浸在腌塘里,腌成刷,再放入纸槽烹烧,捣成浆、造成纸,然后挑到山外去换粮食和日用品。这种手工造的纸,纸张细腻、厚薄均匀,不渗水,不洇墨,很受欢迎。泽雅纸先是销往全国各地,后来又走出国门,销往东南亚地区。销路一打开,泽雅人便认准了这条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生财之道,家家都造纸,人人会造纸,山山水水间,几百座水碓拔地而起,数千个纸槽遍地开花,泽雅纸业渐渐形成了气候,也有了相当的规模。从此,崎云山和凌云山的名字渐渐被人淡忘,而“纸山”的称谓,反倒成了泽雅远近闻名的标识。不仅泽雅的传统手工造纸技艺,被誉为“中国造纸的活化石”,泽雅的“四连碓”造纸作坊,还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泽雅屏纸制作技艺,更是入选了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泽雅西岸的一位纸农说,我们西岸人是靠水流造纸吃饭的。他的话一点没错,也真实地还原了泽雅一段长长的历史。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明进程步伐的加快,现代化造纸工厂一座座拔地而起,飞速转动的机器声日夜轰鸣,造纸厂造出的纸张,其优质漂亮和数量巨大,都非旧时的手工造纸可以比拟。传统手工造纸行业,无可阻挡地开始衰落,泽雅纸山也逃脱不了凋敝的命运。昔日生机勃勃的水碓变得萧条,纸槽、腌塘慢慢地荒芜,历史车轮向前滚动的洪流中,谁也不会听得到泽雅的叹息,谁也不会看得到纸山的落泪。所幸的是,泽雅纸山土生土长的中青年一代,已经有了传承地域文化的强烈意识,其文化视野和胸襟格局,早已经和老一代纸农绝然不同,他们深谙“泽雅”的历史底蕴,更懂得“纸山”的文化价值,他们觉得自己有义务保护这块中华民族的地方瑰宝,有责任将其蕴含的地域文化发扬光大。他们中间的佼佼者,无论是从挖掘泽雅纸山文化,还是开发泽雅纸山风光,抑或是更宽泛地走读泽雅纸山周边通向外部世界的一条条古道,寻觅古道上的历史文化信息,都彰显出一种厚重而深切的人文情怀。这次来泽雅纸山之前,吉送给我两本书。一本是林志文先生和周银钗女士撰写的《泽雅造纸》,这大约也是研究纸山文化的第一本专著。两位作者都是喝着泽雅水,吃着竹纸饭长大的本地人,他们与泽雅竹纸亲密接触数十年,深谙这门造纸工艺技术的门道,对纸山更有一种血脉相连的情感。该书客观详尽地记录和讲述了泽雅纸山的历史;当地造纸作坊和造纸技艺传承的现状;以及造纸所需的材料、设备、工具等等的细致介绍。书中还配有大量的老照片,可以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泽雅纸山走过的兴衰之路。另一本《斜阳外》,则是吉记录自己走读十七条瓯海古道的发现和感悟,其中有一章《外山岭:后纸山时代的疼痛》,更是专门写了她面对泽雅纸山老一代纸农的老去,新一代传人的断层,内心所产生的怅惘、疼痛与思考。吉出生在泽雅西岸,那是泽雅史上造纸最为繁盛之地。她从小就看着祖辈们用传统手工技艺做纸,亲身感受到这门手艺的神奇魅力和独特风采。等年纪稍长一些,她也尝试跟着父母学习造纸,体验过一系列的造纸工艺程序。虽然父母心疼她是一个女孩子,又是读书娃,不让她碰造纸前期的斫竹、做料、腌刷、踏刷、烹槽、捞纸,这样的粗活苦活,但后期的压纸、分纸、晒纸、叠纸等工序,她都一一干过。吉告诉我,造纸业有句俗语:“片纸不易得,操作七十二”。民间传说的手工造纸,需要七十二道工序,这可能源于清代黄兴三的《造纸说》中“纸槽谚云:片纸非容易,措手七十二”的说法。自己从小就接触泽雅纸山的造纸技艺,也算得熟悉了,虽然不敢说真有七十二道工序,但其制作过程的繁琐复杂,却是切切实实的。在吉看来,如今的泽雅纸山,看起来似乎正在走向衰落和凋零,但并不意味着这门中华传统造纸技艺没有价值,应该被历史淘汰,而恰恰提醒我们思考:乡村的人口大量奔向城市,失去纸农的纸山,如何与岁月抗衡,与自然更长久地和谐共生?保护、传承、发展,如何不再成为一句空话,而能真正开启今人的智慧,用别样的思维和崭新的手段,让泽雅再呈异彩,让纸山再现辉煌?读这样的文字,我的感动和钦佩油然而生。在这个物欲横流、娱乐至上的时代,还有人关注着逐渐被人遗忘的冷僻领域,虽然他们倾心写下的有关泽雅纸山的文字能被多少人看到,我不得而知,但他们拥有的对中华民族传统遗产的保护意识和文化担当,无论如何都让人倍感敬重。现在我终于明白,吉为什么带我来泽雅纸山了。我跟随着吉,行走在纸山的小路上。我们脚下的青石板路,像一位沧桑老人的躯体,幽幽、深深、窄窄、长长,石板路的每一块青石,都浸润着岁月风霜;石板彼此挤挤挨挨的缝隙里,长满了暗绿色的苔藓和青草,脚踩上去,你可以感受到它们生命脉搏的跳动,这便让冷冰冰的石板路瞬间有了温度。举目四望,山很苍翠,也很清冷,山音依旧,却无人倾听;散落在山间旷野的水碓、纸槽、腌塘、水车、烟囱等旧物都在,造纸作坊的老屋也照样坚挺,纸山的旧时痕迹满眼皆是,你可以想见它曾经有过的辉煌。如今,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了泽雅纸山造纸文化的露天博物馆,每一处旧址,每一个老物件,都挂着写满中文、英语、韩语、日语的解说。这个露天博物馆的建立,体现了当地政府的文化眼光,博物馆也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泽雅纸山的精髓和原汁原味,同时也看得出,博物馆的具体策划制作者不想让泽雅纸山的造纸文化烟消云散的良苦用心。可是,要想真正挽留住一段不可复制的美丽,除了保存好原有物质层面的一切,恐怕更重要的,还是要有真正用心传承这些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人,这才是活态的泽雅纸山文化!可是,这样的人还会有么?在这个愈来愈物质的时代,还有谁会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老祖宗留下来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呢?没想到,像回答我的疑问似的,在一个传统手工造纸体验区,我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个中年妇女,弯着腰,双手端着一副长方形的木头框架,在纸槽中的浆水里捞纸。她捞得那么全神贯注,汗水滴落在纸槽的浆水中。我们走过去看她劳作时,从头至尾,她都没有抬起头来。我特意给捞纸妇女拍了一张照片,她的头顶上有一幅黑底白字的解说词,那上面的中文是:捞纸——用纸簾在大纸槽中将浆水捞起,便成纸张。放在旁边的石板上,叠起的纸称“纸墙”或“纸岸”。令人心酸的是,这位妇女满头大汗地捞纸,周围除了我和吉,其实根本没有一个参观者,她其实大可不必这么认真地演示捞纸的操作流程。但这位妇女头也不抬,一丝不苟地劳作着,我和吉对话的声音似乎也惊动不了她。我想,这大概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她不是在表演,而真正是对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发自内心的热爱!我不知道这位妇女是不是纸山的后人,但她熟稔的捞纸动作,显然承继了泽雅造纸先人的传统技艺。从外貌看,这位妇女已人到中年,作为泽雅纸山造纸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显然不是最佳年龄的人选,但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接力者,她对这门手工造纸技艺的热爱,却令我们感到欣慰。她至少给了我们一点信心和启示,告诉我们:直到今天,依然还有人在守护泽雅纸山,为纸山的明天培土浇水。我们需要做的是,让这样的人不再孤单,让为泽雅纸山培土浇水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当我将自己的感悟说给吉听时,她脸上的笑意,显示出她认同我的想法。这位生于斯长于斯的泽雅女儿,虽然早就走出了纸山,成了一个优秀的作家和文化工作者,但看得出她的心依旧萦绕着家乡的山水,儿时的记忆时时拉拽着她的脚步,让她情不自禁地常常会返回故里,她也会常常带着全国各地的文友来走读泽雅纸山,宣传泽雅纸山。她对泽雅纸山的热爱,与那位在露天博物馆体验区捞纸的中年妇女是完全一样的。泽雅纸山有了这样的后人,哪里就会消亡呢?离开纸山时,天色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给纸山镶上了一道金边,很美。我想,有了这道金边的纸山,美得就和别的山峦不一样了。作者袁敏:作家、编辑、出版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江南》杂志主编、浙江省作协副主席。1976年开始文学创作,现已创作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数百万字,尤以长篇纪实文学《重返1976》《兴隆公社》《燃灯者》等,引起读者和社会关注。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人物名片 申敏学1949年出生。汤原县出生,在伊春市读书、下乡、参加工作。在黑龙江伊春美溪林业局的大山深处农场当过知青3年。先后在伊春地区师范学校毕业,齐齐哈尔大学毕业。在西林区当过教员。党委办研究员、秘书、政府办、人大办的秘书、副主任、文体科科长、组织部干事。伊春日报当过记者,1986年7月调到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公司。先后担任大型石化生产厂烯烃厂、塑料厂的党办主任、企业管理处处长、厂工会主席等职务,2009年退休。申敏学虽然离开故乡32年,但他情系故乡的痴心不改,积极利用自己的人脉和知识为故乡经济建设、文化事业发展出力献策,虽然已经跨入古稀之年的大门还,但还是乐此不疲。他的为人和学识在走出去的人群中有较高的知名度。申敏学是黑龙江省社会学学会会员、山东省企业管理学会会员、山东音乐家协会会员。他是齐鲁石化公司伊春籍老乡联谊会的会长。联系伊春籍人士共计200余户400多人。申敏学和本地的老乡利用多种渠道、方式给伊春的发展提供信息,介绍工作,联系生产原料和销售故乡的产品。多次接待来山东探亲、访友、找工作的老乡。外地考察路过本地的伊春市、西林区的官方团队和个人也是他的座上宾。每次回伊春探亲他都会与当地的各个层次的官员进行交流,介绍山东和相关的信息。和同学、朋友、亲友的聚会他都是主角。人们原意听听他的看法、见解,特别是他幽默的话总会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思考。1994年9月,他获悉曾经工作过的西林区修建汤旺河大桥,在自家夫人刚刚查出糖尿病的正在用钱的时候,毫不犹豫的给家乡邮去500元钱。伊春市西林区欲办塑料彩印厂,急需塑料原料做实验,他自己掏腰包帮助联系购买邮寄回去。2003年西林区政府开始编撰第二本区志。作为这方面的专家不但邮去自己担任总编的志书、年鉴等相关书籍,还应邀自费寻到3本与西林区的政情、社情相近的县区志书作为参考书送给西林区史志办公室,利用探亲的机会三次参与具体讨论,提建议。2015年7月,年过花甲的他与伊春市委宣传部合作,出版了《方言伊春》一书,作为伊春系列文化丛书之一,填补了伊春地方文化建设的空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雪梅同志亲自作序。最值得纪念的是在2016年由伊春市委宣传部赞助出版的《方言伊春》一书。这本历时三年,12万字的工具性书,凝聚了他多年的心血。2016年,为了弥补了《方言伊春》的不足和遗漏。经过多渠道收集,补充,经过三年的时间整理,自费出版了《小兴安岭林区(伊春市)方言俗语概览》一书。这本20万文字,涉及到伊春的方言、俗语、谚语、生活禁忌、童谣、林业特色文化、外来文化对伊春的影响等内容。市文化新闻界一位在职的领导评价说,这本书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工具书,是地域方言土语的第一本全书,价值,尤其是史料价值不可估量。申敏学说:“这本《小兴安岭林区(伊春市)方言俗语概览》是我自己对家族,对家庭是个贡献,对故乡是一个心愿的完成。”这本20万字的书凝聚了他多年心血和智慧,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无限深情,彰显了作者对地域文化的造诣;填补伊春这一领域的空白,是地方方言工具书的精心之作。这本书在今年已经被伊春市政协、伊春市图书馆收藏,令他非常欣慰。虽然创作过程很艰苦,很枯燥;也遇到许多人的不理解和讽刺,但他认为自己很愉悦,很充实,不管怎样自己对社会还是做出了自己独特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认为,人生一世能给这个社会,自己的家乡留下一点痕迹就是自己的最大心愿。1999年夏,写《故乡有条汤旺河》,长春长影制片厂电影乐团团长李德善谱曲。伊春日报上发表。2011年中国老龄委《党旗下的老龄工作》征文获得全国二等奖,山东《企业管理》杂志重点作了重点介绍。2003年创作的歌词《短信的祝福》被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瞿玄和、著名童星金铭在央视的专题节目上朗诵并播出。2004年由他执笔的电视专题片《家和万事兴》获得全国二等奖。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1993年创作的电视专题片《头雁的风采》获得淄博市、公司的一等奖。退休9年来,申敏学充分利用时间富裕,自己经历丰富和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笔耕不辍,陆续写作出《无名驿站》、《时光绑架了我》、《美景还需回头看》、《岁月的风铃》、《方言伊春》五本书。这五本书都被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图书馆收藏。每本书都有一定数量的关于伊春的内容。很多内容在省级报刊上发表交流。如:走出黑土地的东北人、伊春林区人的性格特点、闯关东和支边始末、东北地名的由来考证、伊春林区未来发展展望等等。在山东工作期间多次参加黑龙江省社会学学会和其他专业性会议。有几十篇论文在国家、省级报刊发表。多次接受省市、企业电视台的专访,从中可见他的故乡情结的深厚。他说,故乡就是年轻的时候想出去,年老的时候想回去的地方。虽然自己人微言轻,但能用自己的特长把建议表达出来,故乡的人能看到,理解一个游子的心情自己就心满意足了。他虽然年近古稀,但依然痴心不改,继续为故乡的建设、发展在搞调查、提建议。只不过这次使用的平台是微信,传播的渠道更广阔和快捷。2018年8月8日作者 张咏梅
嗨,欢迎来到2019,欢迎来到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我们想在这个日子跟大家聊一聊读书这件事:这个时代,学者们都在研究怎样的书籍,思考怎样的问题?创作者们都在创作怎样的小说与诗歌?做书的出版人又在筹划着出版怎样的书籍?我们在新年的初始,采访了二十余位学者、作家与出版人,请他们回顾了自己2018年的阅读收获,也谈及了2019年的阅读期待。这些读书人中,学者包括:陈嘉映、何怀宏、任剑涛、毛尖、雷颐、董强、孙柏、陆铭、雷思温;作家包括:王家新、任晓雯、凌越、张楚、陈以侃、张定浩;出版人包括:楚尘、汪宇、何家炜、卞清波、周彬。在专业身份之外,我们所有人又都共享着一个共同的身份:读书人。对于阅读这件事,相信你也有着自己的体会。刚刚过去的2018年,你读到了哪些收获颇丰的好书?即将展开的2019年,你对自己的阅读有着怎样的计划和期待?欢迎你留言,与我们分享你读书的二三事。(以下讲述阅读经验的各位被采访人排名不分先后。)采写|新京报记者 宫子 徐悦东我们的阅读之一做研究的人陈嘉映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我读书大致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专业书”,一段时间有一两个思考重点;今年,威廉斯哲学是一个重点;另一个重点是决定论与自由意志——这一类,叫读书还不如叫啃书。此外的阅读我统称闲读。书多半不是闲书,只是我不求甚解,有一二新知心得就好。虽说闲读,多一半读起来还是得正襟危坐,那就叫它“坐读”类吧。这一类,我读后受益最大的列几本:《城邦与灵魂》G.R.F.费拉里;《庄子内七篇析义》张文江;《启蒙时代(上)》《启蒙时代(下)》彼得·盖伊;《奥斯曼帝国的衰亡》尤金·罗根;《金雀花王朝》丹·琼斯;《战争、枪炮与选票》保罗·科利尔;《暴力》兰德尔·柯林斯;《民主的逻辑》包刚升;《现实不似你所见——量子引力之旅》卡洛·罗韦利;《现代主义》彼得·盖伊《城邦与灵魂》作者: [美] G.R.F.费拉里译者: 刘玮版本: 译林出版社 2017年10月最后一类是闲而又闲的阅读,可称之为“卧读类”。睡前,或在哪儿排队等叫号,脑子实在转不动,或懒得转。只是说读来不那么费力,并不是书的分量不重,实际上,不少“卧读类”的书,所得更过于“坐读类”呢。这一类也推荐几本:《上海生死劫》郑念;《天地之梦》弗里曼·戴森;《一个德国人的故事》 塞巴斯蒂安·哈夫纳▼任剑涛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回顾2018年的阅读经历,除开随兴所至的漫读,在专业方面,因为受编辑朋友的邀请,对三本书做了深读:一是《国王的两个身体》,这是一本专深的大部头著作,论述的是中世纪晚期神性化国王的问题。没有料到这样的一本书会列入畅销书榜,我还为之撰写了书评和长篇论文,算是奇事一件。二是《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这本书对现代西方政治理论的介绍并无令人称奇之处,但对日本的二战责任之所以流失的分析精深独到,给人思考东亚政治思想的趋同特征以极大启发。三是《亢奋战:纳粹嗑药史》,这是一本揭示纳粹以毒品助战争的著作,让人对激进主义的精神提振极限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国王的两个身体》作者: [德] 恩斯特·康托洛维茨译者: 徐震宇版本:六点图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月踏入2019年的门槛,我想研读几本政治思想史上的经典作品,以及列奥·施特劳斯的讲课实录、美国国父的著作集等等,以便深入思考和求解现代建国的理论问题。▼毛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影评人、专栏作家有时候会想,也许2018年的意义会在很多年后才能呈现,而我们也会在很多年后意识到,原来我们曾经生活在一个历史的大转折年份。这样想想,应该再看一遍朱迪丝·施克莱的《平常的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它会让我们为即将大量涌现的“次级文化”做好准备。其中就包括“平常的恶”,这些恶的重要性、它们的危害以及价值和重要性,都将在2019年后显现。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今年我会特别推荐刘统的《战上海》(学林出版社,2018),此书以极为详实的资料,展现了从1949年5月到1950年5月,大上海如何在各种惊心动魄的时代关卡中突围生长。本书以文学笔法返回岁月现场,既有历史凶残的一面,又有其温柔一刻,特别值得做成一个史诗剧。《战上海》作者: 刘统 版本: 学林出版社 2018年12月而在史诗的意义上,徐则臣的《北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8)也值得在历史拉开帷幕的年份细读。作者用一条河流写下一个民族的秘史,其中既饱含了作者回望历史的深情,更包含了作者对未来中国的洞见。个体如何在大时代中落脚,本书提供了三种想象。▼董强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翻译家我属于“职业读者”一类,所以可能反而在阅读范围上有些倾向性。中国文学方面,我读了贾平凹的《极花》、王安忆的《考工记》、张悦然的《茧》;非虚构方面有阎连科的《田湖的孩子》、李敬泽的《青鸟的故事》和《会饮记》,都是好作品。开年准备读一下李洱的新作《应物兄》。外国文学方面,让我感到突出的有乌拉圭作家加莱亚诺的《火的记忆》、法国女作家蕾拉.斯利玛尼的《温柔之歌》。我的老师昆德拉的《庆祝无意义》,以及法国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的《变革》。这两位文坛老将都有某些突破之处,《庆祝无意义》中体现出一种更强的“捷克风格”,《变革》的叙述方式和内容都非常精彩。《庆祝无意义》作者: [法]米兰·昆德拉 译者: 马振骋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年7月我一直觉得近年来国内在社科方面的书籍比较缺乏佳作。所以如果我要推荐,就是法国的(书籍)。吕西安·若姆的《托克维尔:自由的贵族源泉》,布尔迪厄的《世界的苦难》,乔治·杜比的《布汶的星期天》都是人文社科书籍中的佼佼者。当然,我的最新译本,从法语翻译的勒庞的《乌合之众》(浙江文艺出版社),我也想推荐一下。▼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只谈谈2018年读的几本闲书,主要是小说。比如看了罗特的《拉德茨基进行曲》,讲述那个延续了六百多年的古老帝国——奥匈帝国的事情,对它其实需要重新认识。到19世纪它虽然已经苍老,但也相当宽松,而且,一些古老的德性也保存得相当可以,内部民族关系也还处理得不错,有几百年的基本和平。进入20世纪以后,它崩溃了,在它原来的地盘上,就血雨腥风不断了。《拉德茨基进行曲》作者: [奥地利] 约瑟夫·罗特 译者: 曹英华版本:巴别塔文化|天地出版社 2018年2月还读了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设计精巧,人情味十足。但也读了他的《白夜行》、《单恋》等几部作品,却并不都是这么有味。村上春树的《1Q84》不知何故没有读进去。哈金的《战废品》、《池塘》和《新郎》等小说笔触都相当冷静甚至是精练的白描,但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悲哀,尤其是对像我这样的与作者同龄的中国人。林奕含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也一度让我被悲凉之水淹没。▼雷颐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2018年,好书不少,有两本书研究美国建国的书几乎同时出版,互相对读,相“读”益彰。一本是《美国秩序的根基》([美]拉塞尔·柯克著,张大军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这本书对美国建国的几大精神源流,从希伯来传统、希腊传统、罗马传统,到基督教、中世纪、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传统,再到美国殖民地时期的融合发展,最后是美国建国的构思。作者条分缕析,娓娓道来,几乎是整个西方文明史的论述。如此纷繁复杂的文明、思想的源流、发展、碰撞、变迁,作者提纲挈领,要而不繁,重点突出,举重若轻。千头万绪,都是为了论证最后的结论:美国秩序是自发生长的,不是外来强加的。但并非所有国家都能“自发生长”,如当代日本秩序的基本建构,就肇因于1853年美国的船坚炮利和1945年对日本的军事占领,美国将自身的“自发秩序”,强加给了日本。也因此,才有哈耶克的“自由秩序的扩展”理论,如果全都是“自发”的,就不需要“扩展”了,“被扩展”的地区,这种秩序的根基就不是本土生发的。另一本书是《阿尔比恩的种子》。这本书与上本书完全不同,以详细的民俗史料描述了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日常生活,从民俗的角度切入解答美国自由体系的形成因素有哪些。从来自英国清教徒、保王党和契约仆役、贵格会移民和北不列颠的逃亡者这几种不列颠生活习俗对美国地域文化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因素。从吃穿住用到阅读、语言、性观念性习俗等方方面面对“美国”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作了详尽分析。以往有关研究关注的重点是思想、观念的作用,本书则为人们打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别开生面,别有洞天。《阿尔比恩的种子》作者:[美]大卫·哈克特·费舍尔译者:王剑鹰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7月如果只读《美国秩序的根基》,会以为美国的建国完全是思想、观念的产物,如果只读《阿尔比恩的种子》,丝毫看不到美国形成中思想、观念的作用。两书对照阅读,会加深对历史中思想与现实生活互动的理解。▼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2018年,苏力的《大国宪制》和施展的《枢纽》成为我的阅读重点。这两本书对于增进我自己对于中国历史及其制度的理解,有非常大的启示。特别是在一个具有漫长的大国历史的国家,她的自上而下的大国治理模式,以及地方政府本地主义的传统,对于当代仍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我自己对于中国的大国经济分析的重要起点。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新形势下,相对于历史和政治学者的研究,我自己更加致力于理解传统制度对于当代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发展所形成的制约,并进而探索中国制度演进的未来方向。《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作者: [英] 奥兰多·费吉斯译者: 曾小楚 / 郭丹杰版本: 理想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年3月就在新年来临之际,我又关注了英国学者奥兰多·费吉斯的著作《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其中有关俄罗斯传统农业社会与欧洲现代文明之间的文化冲突,在我看来也是反映中国当下社会文化心态的重要借鉴。在2019年,以他国为鉴,对于俄罗斯的历史和转型,包括传统文学,可能会成为我的阅读重点。▼孙柏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今天的思想问题中,历史仍然是焦点。在大方向不改变的局面下,偶有一两本书让人眼前一亮,便足以称幸了。对于二战的主流叙事就再典型不过,它让我们看到,一部历史剧怎样被演绎成了道德剧。而阿根廷学者皮耶尔保罗·巴维里的《希特勒的影子帝国》却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把纳粹德国对西班牙内战的干预以及英法等国可耻的绥靖政策放在经济运行的背景里加以讨论。《希特勒的影子帝国》作者: [阿根廷]皮耶尔保罗·巴维里 译者: 刘波版本: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7月当然,在整体的时代氛围下,对现代历史中那些最重大事件的评述仍在相当程度上为保守思想所占据,因而像索菲·瓦尼希的《为恐怖辩护:法国大革命的自由或死亡》就只能居于边缘位置,要把这样的书译介给国内读者恐怕需要更多一点的勇气。不过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澎湃·思想市场”的六十年代专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在最基本的层面上让那段历史中的方方面面的细节重新变得可见。尽管这份历史遗产与债务的复杂性和它不同侧面的被接受度并不总是成正比。最后,作为正在兴起的一股史学潮流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部著作,朱羽的《社会主义与“自然”》也将毛泽东时代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重新带入我们的视野。▼雷思温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2018年的新书很多,但印象最深的还是先刚于2015年翻译出版的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这次带着学生重读,深感这本译作不但比此前的汉译本更为准确,而且以全景的上帝视角展现了人类精神发展历程的浩瀚与博大。新书里吴功青的《上帝与罗马:奥利金与早期基督教的宗教-政治革命》颇值一读,是这一领域近年的力作。另外很喜欢悬疑经典《双峰》,所以读了《双峰:神秘史》和《双峰·最终档案》两本周边书,汉译制作出人意料的精良,读来非常过瘾。2019的计划很多,准备阅读丁耘翻译并修订的《现象学之基本问题》,这本著作是理解德国大思想家海德格尔的必读经典,翻译典雅精良。专业之外,准备读漫画版的《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一卷:去斯万家那边》、《克苏鲁神话》、《巷说百物语》,还有克拉克、菲利普·迪克、舒尔茨等人的小说。我们的阅读之二写小说和诗歌的人王家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诗人我这一年的深度阅读大都和研究有关:重读了冯至的《杜甫传》、2卷本的《穆旦诗文集》(增订版)、《昌耀诗文总集》包括燎原的《昌耀评传》。另外还读过奥登的《染匠之手》(胡桑译)、《希尼三十年文选》(黄灿然译)、米沃什的《冻结时期的诗篇》(林洪亮译)等诗文集,也读了英文版的由伊利亚·卡明斯基编选的一大本《ECCO世界诗选》,并从中译过一些。《希尼三十年文选》作者: [爱尔兰] 谢默斯·希尼 译者:黄灿然版本: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12月接着准备读一本新出版的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林德尔·戈登著、许小凡译),我自己编选和翻译的《没有英雄的叙事诗:阿赫玛托娃诗选》前不久刚出版和上市,我希望它也能成为给中国读者带来的新年礼物。▼凌越诗人,译者中国图书市场体量巨大,每年出版的书籍有二三十万种,再勤勉的读者面对如此汪洋大海,也只能算是沧海一粟了。2014年启动的“巴别塔诗典”(上海九久出版公司)今年又继续推出几种,包括美国诗人安妮·塞克斯顿的《所有我亲爱的人》,加里·斯奈德的两种诗集——《砌石与寒山诗》和《斧柄集》,史蒂文斯诗选《观察一只黑骊的十三种方式》,另外,上海九久还在年末推出两卷本的希尼自选诗集《消失的岛屿》。而希尼显然是今年外国诗歌出版的一个热点,年初广西人民出版社几乎同时推出由黄灿然翻译的希尼另一个很全面的诗选《开垦地,诗选1966-1996》和《希尼三十年文选》,加上刚刚出版的希尼访谈集《踏脚石》,希尼作为诗人的形象在中文世界突然有了一个全方位的透彻的展示。河南大学出版社今年出的《菲利普·拉金诗全集》和《杰克·吉尔伯特诗全集》颇为引人注目,拉金是英国二十世纪中期最杰出的两位诗人之一(另一位是泰德·休斯),前几年出的几种中文拉金诗选也培养了不少中国读者。吉尔伯特是美国当代诗人,他最早为中国读者所知,是因为一篇优秀的广播讲稿——《谈1965年美国诗坛》,文中对当年美国诗坛种种弊病的分析,也很适合中国当代诗坛。《菲利普·拉金诗全集》作者: [英] 菲利普·拉金 译者: 阿九版本:上河卓远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8年6月至于说到对2019年外国诗歌出版的期待,我首先想到的是钟国强翻译的《桑德堡诗选》,我以为钟国强是香港最杰出的几位诗人之一,他的诗细腻、扎实、敏感,就是放在大中华诗坛的背景上也足以媲美内地和台湾最优秀的诗人,因此对于他的翻译就格外有了一种信心和期待。这本诗集是俄耳甫斯诗译丛第二辑的一种,其他五种——《尤若夫诗选》、《维多夫罗诗选》、《阿赫马杜琳娜诗选》、《塞克斯顿诗选》、《安妮·卡森诗选》当然也是我所期待的,但是这五种能否在2019年顺利完成翻译并出版还有疑问,但至少2020年是一定会出版的。▼张楚作家2018的春天格外漫长。作为职业写作者,这一年想得多写得少,出版了小说集《中年妇女恋爱史》。这是一本我很喜欢的作品集,也是我销量最好的作品集了。作为职业阅读者,尽管干眼症时犯,仍阅读了大量小说,尤其是中国作家们的小说。无论如何,这是段美好自知、冷暖自知的时光。王咸的《去海拉尔》里隐藏的克制与温情,既有日常生活的隐晦暗涩,也在罅隙处透出散淡之光。他简约又丰饶的写法,奇妙地彰显了生活的本原与诗性;张惠雯的《在南方》让我领略到她书写微妙幽暗的情感之时的玄妙与耐性;孙频的《松林夜宴图》展现了一名作家的变革之路;而李宏伟在《暗物质》里对先锋意识和小说技术的追求显示了这代作家的信念和偏执;南飞雁的《天蝎》对世相小说和官场小说进行了有趣的结合。《去海拉尔》作者: 王咸 版本: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1月黄昱宁的《八部半》对城市小说题材进行了某种不自觉的拓展;斯继东的《白牙》是位有想法的作家从稚嫩到成熟的典型标本;而艾玛的《白耳夜鹭》呈现出的精准和巧妙,让我感受到了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纯美;弋舟的《丁酉故事集》用理解个人的方式来理解万物;蔡骏《无尽之夏》用悬疑小说的方式讲述了自我救赎之旅;徐则臣的长篇《北上》在小说结构和历史表达上的探索让我相信他能抵达更神秘的远方;李洱的《应物兄》只读了部分,却足以让我心生敬畏……之所以将这些书籍的名字和作者不厌其烦地罗列出来,是因为我对那种纯文学已死或中国没有好小说的说辞彻底厌倦了。那些不读书的人,或者读不懂书的人,总在强调文学的式微和死亡。他们永远不会知道,那些一心一意在小说之路上探索和行走的人,发出了如何的光亮和热度,唱出了如何美妙的歌声。▼任晓雯作家近年读书的趋势,是越来越少,越来越精。围绕自己的写作和问题意识进行阅读。2018年的阅读,和前几年一样,主要是学习《圣经》,翻阅中国古典文学和重温西方古典文学经典。为了保持语言感觉,我每天读点中国古典文学,今年开始精减到《聊斋志异》和《金瓶梅》两本书反复看。因为这一年我主要在写作短篇,所有对西方经典的阅读以短篇为主,包括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奥康纳、契诃夫、辛格、巴别尔、马尔克斯、海明威等。我二十多岁时,就已读过书店里和旧书摊上能够买到的所有辛格作品。但要到四十岁才能够热爱上他。这一年最大的阅读收获是重新发现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他现在成为我最热爱的短篇小说作家之一。《傻瓜吉姆佩尔》作者: [美]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译者: 万紫版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年1月明年给自己定的阅读任务,一是要把托尔斯泰的作品继续深读,完成已经写了二万多字的阅读笔记。二是按照自己制定的长篇小说书单继续重温经典,因为2019年我将开始写作长篇。▼张定浩文学评论人、译者就个人时间体验而言,2018年可能是我过得最快的一年。这一年出版了两本小书,《取瑟而歌》和《竭尽全力的轻盈》,为此做了不少场次的读书分享和交流会,也因为工作原因应邀参加了其他一些文学活动,去了很多城市,喝了很多场酒。印象里最美妙的一次读者见面会的体验,是十月末在杭州晓书馆;最感动的一次酒局,是友人从四平驱车一百多公里回长春,陪来此开会的我在凌晨两点撸三分熟的牛肉串;而江南山寺暮春的细雨和北方公园秋日夕光下的鸳鸯,也都是深刻的回忆。这一年最满意的成绩,是终于在友人帮助鼓励下,把耽延多年的丁尼生《悼念集》初译稿完成了,当然接下来还要修订润色,如果一切顺利,或许能在2019年问世。同时在2019年有待付梓的,是2018年年初答应出版社的《孟子读法》,是对《孟子》全书的逐节解读,本来预想也是2018年完成的,但下半年人为物役,疲于奔命,写作之事几近荒废,如果说遗憾,这也是2018年的遗憾之一。新年的计划与期待,大概首先就是尽量不再参与各种会议、活动和讲座,让自己空下来,回到一个普通读者和写作者的样子。2018年最后一个工作日,恰好是晴天,诸事暂了,遂把乱糟糟的办公室好好清理一番,坐在书桌前,看着手边堆放整齐的一直想看而未看的新书,如同面对一个个即将到来的日子,心里有一种喜悦。▼陈以侃译者我是翻了一会儿聊天记录和“番茄工作法”那个软件,才敢相信这一年真的只干了这么一点活儿,还好意思把自己称作自由译者真的全靠性情刚硬。2018有三本书出来:《毛姆短篇全集第二卷》和汤姆·麦卡锡十分轻薄的一册先锋小说《撒丁岛》是差不多开春一道上市的,到下半年,有一本改写莎士比亚系列里的《寻找邓巴》。2018年主要是生产的字数太可怜,天还没暖和的时候就在弄那本《寻找邓巴》,年中译了“毛三”,九月交的稿,年末卷起裤脚管踏入了理查德·艾尔曼的一本文学评论集,他的王尔德传和乔伊斯传对我还是意义很重大的,只是那些评论学问太精湛,目前译得很蹒跚。《撒丁岛》作者: [英] 汤姆·麦卡锡译者: 陈以侃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年1月2018有一点新鲜,是理想国和毛姆太受爱戴,于是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派我坐了好几趟长途高铁去代受好评,对于任何一个还把自己当回事的著译者,这寥寥无几的抛头露面几乎就跟出门喝趟酒一样,第二天醒过来就忘了,但对于一个拙于言词的社恐来说,任何一次在生人面前说话都可以瘫痪我前后大半个月。可就像财务极不自由却非要辞职翻译写作,我又很自不量力地认定对话是文学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没关系,那一通奔波磨砺的说话技能正好可以用来在年末说服高利贷派来的打手,让他们相信我2019一定会非常高产。我们的阅读之三做书的人楚尘楚尘文化创始人2018年很多人都在唱衰出版业,确切地说,过去十年来,每一年年终,出版业都是被唱衰的。我觉得这不算好事,也不算坏事,作为出版业的一分子,出版给予我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它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今年我把自己的阅读时间几乎都给予了南美作家,我很喜欢科塔萨尔和波拉尼奥的作品。《跳房子》我几乎每年都要拿出来翻翻。阅读之余,我也一直在琢磨波拉尼奥的阅读胃口,花了一点时间之后,我发觉他特别欣赏阿根廷作家塞萨尔·艾拉,这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他的作品在欧美影响很大。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斯特曾经大胆预言,艾拉将是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根廷人。我买了他六部作品的版权,2019年春天会陆续出版。我还在关注乌拉圭国宝级作家马里奥·贝内德蒂的作品,有望引进几部他的代表作。《跳房子》作者: [阿根廷] 胡里奥·科塔萨尔译者: 孙家孟版本: 重庆出版社 2008年1月此外,我还幸运地获得了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十部作品的版权,他其实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一生写过两千多篇作品,国内八九十年代出过寥寥几部,之后就无人问津了。但他却影响过很多中国作家,尤其是那篇著名的《傻瓜吉姆佩尔》。他在中国出版界完全被低估或忽略了,我有一种捡漏的感觉。楚尘文化将在2019年先推出《傻瓜吉姆佩尔》《短暂的星期五》《卡夫卡的朋友》《羽毛皇冠》《老有所爱》等作品,全部是新译。此外,我特别关注中国年轻作家的创作动向,2019年将出版90后作家周恺、郑在欢等人的重要作品。作为一个不太会说话的天秤座,我觉得自己无法预言未来,但我想,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愿意把时间交给文学的读者,那么对于我们出版人来说,就值得继续踏踏实实地做下去,做有价值的内容。老天爷会赏口饭给我们吃的。▼何家炜九久读书人副总编辑从出版工作来计时,从11月开始就进入了新的一年:留在身后的2018年,40多种新书如同一个个漂流瓶,去寻找自己的读者;2019年度出版计划已准备就绪,在年底前已蠢蠢欲动。这一年里,我主持的“巴别塔诗典”诗歌丛书出到了24种,重印的品种达到三分之一,个别品种已是三印、四印;“梁宗岱译集”八卷本,其中七卷多次重印,这都是令人欣喜的事。作为文学出版编辑,尤其在乎小众图书的市场接受度,像《风格练习》这样一部实验作品,年初出版,发行十个月后也必须重印,说明读者的需求在持续多样化。这一年里,遗憾的依然是自己读书的时间不够,因为从事文学出版,业余就喜欢看些非虚构作品,印象深的像《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央》,一本研究抗战初期中美外交的巨著,还有台译本《骑乘铁公鸡:搭火车横越中国》,这本以老外视角看八十年代中国社会的书太有意思了,时时勾起诸多场景式记忆。《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央》作者: 齐锡生 版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年9月新的一年即将启幕,做了十二年出版编辑,几乎习惯了按部就班地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书,时常也有惊喜甚至亢奋,当突然发现某位心仪的作家还有几部重要作品没出过中译本,或者哪位译者找上门来说自己翻译了哪本诗集,而且译文特别棒,或者一直欣赏的哪位作家朋友的作品售出了外文翻译版权或影视改编权……出版编辑是一份不值得焦虑的工作,应该时常为此种种感到欣慰和欣喜。▼汪宇启蒙编译所总编辑回首总结2018,乏善可陈;庆幸的是,踉踉跄跄,总算是度过了这一年,进入2019。2018年我们出了一点书,没有特别的亮点,但还是坚守了启蒙编译所的出版宗旨。我们出书少,不能像别家评选十大好书,评选了五本,大致能体现启蒙编译所的出版特色。《启蒙观念史》《科学之魂:爱因斯坦、海森堡、波尔关于不确定性的争论》《叛逆精神:乔布斯与苹果企业文化》《平等不公正》《“爱国的”独裁者:佛朗哥传》。对2019年还是有些期待的,有好些出版计划希望能实施,有些选题希望能顺利出版。但不敢太乐观,不敢太执念。都说2019年会是不平凡的一年,可能会是惊涛骇浪。想起茅盾写出版先驱的词句:世事白云苍狗,风涛荡激。顺潮流左右应付,稳度过,滩陡浪急。启蒙编译所不是弄潮儿,只是过河的卒子,可慢,甚至可停,但只能向前,不能回头。这也是启蒙编译所的信念。▼卞清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就准备推出一个三国人物子系列。比如即将上市的《国之枭雄:曹操传》。这是澳大利亚汉学家张磊夫的作品,也是西方世界唯一的一部曹操传记。张磊夫本人也是对三国和曹操最有研究的汉学家。他的这部《国之枭雄:曹操传》获得了有“汉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儒莲奖,最大限度还原了曹操的真实面貌,非常值得期待。除了这本曹操传,我们还计划推出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的《诸葛武侯》、福原启郎的《晋武帝司马炎》。这两本书目前都已经确定版权并完成了翻译,正在编辑之中。这样,2019年我们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就会推出曹操、诸葛亮和司马炎三个人的传记研究作品,这都是国外学者对三国历史人物进行研究的优秀作品。我个人的阅读兴趣,与编书有关,从时间段上讲,目前也集中在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段历史时期。这段时期持续约四百年,时间很长,变动很大,是整个中华文明的重要转折形成时期,我们对它的认识并不充分。说起来我们还有一本新书,也是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中的新书,值得关注。书的名字叫《修仙》,作者是美国汉学家康如博。所讲的内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信仰的情况,但作者关照重点在修行与社会记忆,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我个人还想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此前出版过的一些相关著作,比如荷兰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这部经典。其他相关的,比如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甚至《晋史》《三国志》《世说新语》,以及释慧皎《高僧传》等著作,也想尽量翻一翻读一读。我是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的,最爱《庄子》,新的一年也还会继续读的。▼周彬北大出版社这一年来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让我们印象深刻,由此我们推出的加里·纳什代表作《美国人民》,让读者透过现实怪相,重新反省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美国;而即将出版的《世界政治》《穿行社会》,则是我们对当今时代的更为深切的探索。看中国,我们同样不能脱离这块土地的真实语境,而一味标榜远在云端的理想国。也许曹林《时评中国2》的副书名“用静能量对抗狂热”,刚好可以成为我们应对这个时代的注解之一。而本质上,我们看人。当儿童教育成为全民狂热,我们是否愿意冷静地追溯《不平等的童年》;当教育改革迈入深水区,我们又该如何对应裹挟所有人的《文凭社会》。《文凭社会》作者: [美]兰德尔·柯林斯 译者: 刘冉版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年6月在诗渐微的年代,洪子诚老师把《阳光打在地上》,让我们重新找回内心的温暖;在抖音弥漫的日子,吕正惠先生带我们“在CD中流浪”,周志文先生陪我们数《冬夜繁星》;在电影被资本攻陷的当下,幸好有毛尖同我们走过《夜短梦长》。在苍白现实里坚守诗意生活,是培文引以为傲的品格。很快,我们就会看到曹文轩笔下如梦如幻的《甜橙树》《火桂花》。此外,谢冕老师毕十年之功写成的《中国新诗史略》,是对经典的回望,也创造着新的经典。串联起戴锦华学术脉络的三部经典《隐形书写》《浮出历史地表》《雾中风景》,则是我们对学术与学人的深切致敬。而在邱华栋的《金瓶梅版本图鉴》里,我们看到了传统经典与现代意识的全新结合……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采写:新京报记者 宫子;徐悦东;编辑:走走。校对:翟永军。欢迎转发朋友圈。▼
如果你也我和一样厌倦了千篇一律的营销号拒绝被垃圾信息浪费时间那么,这6个优质严肃内容公号你一定不能错过它们深刻、尖锐、真诚给你有态度的新知和有温度的故事让你拓宽视野、看清生活真相关注以下公众号中国经济网推荐理由:新闻大事,舆论热点,权威评论,第一现场,我们都在;国家级权威新闻媒体单位,获得“中国新闻网站传播力十强”。中国经济网,传递有价值的信息。VISTA看天下推荐理由:Vista看天下,一本在90后读书时全班传阅、却不会被老师没收的“课外书”,内容涵盖时政时事、财经、娱乐、文化等领域,以敏锐姿态反馈新时代、以鲜明个性评论新生活,我们的目标是“做中国优质好看的新闻杂志”。新周刊推荐理由:第四城,她世纪来了,穷忙族很丧.……20多年来,新周刊一直如实记录时代体温,很多预言已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地域文化科普,土味审美挖掘,生活方式研究,热点时事追踪,从杂志到新媒体,新周刊继续寻找你我共同的痛点、笑点、泪点。关注新周刊微信公众号,与你一起有态度地生活。意林微信号:yilinza人间theLivings推荐理由:作为一个致力于呈现真实好故事的平台,人间汇聚了当下中国真实的记录:警察医生金融等特殊行业从业者的亲身经历、从大街小巷的保健品到阴暗角落的销赃贩子,以及大时代滚滚车轮下的众生百态。我们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改变历史。活在尘世,看见人间。
早在19世纪50年代,作为遥远神秘的远东文化中心上海就吸引了一大批西方的摄影师前来,为她留下彼时的独特而充满风情的城市景观。9月19日,上海相机摄影博物馆浦东新址,一场名为“摄影180年在中国——上海(1850-1949)历史影像收藏展”正式拉开帷幕,50多张反映上海历史景观的摄影艺术作品中不乏中外摄影历史名家名作,如李格朗(Louis Legrand)、汤姆逊(John Thomas)、桑德斯(Williams Saunders)、布莱克(John Black)、坎米奇(Henry Cammidge)、公泰、耀华、丽华照相馆的原作。《上海理发店》威廉·桑德斯:“上海理发店”是著名和流传很广的19世纪上海影像之一。这张英国《哈泼斯》周报(Happer’s Weekly)1876 年12 月16 日全版刊登的以著名沪上摄影家桑德斯“上海理发店”的影像照片创作的摄影版画,反映了1870 年代上海社会的状况。《上海外滩源英租界》 亨利·坎米奇。采用照片的《中国杂志》上,当属较早记录下该地区的影像之一。《中国杂志》1868 年由英国人查尔斯·兰德勒·戴维斯(Charles Landler Davis)在上海创办。坎米奇,英国职业摄影师,自1866 至1874 年在上海开设照相馆,拍摄的不少照片刊载于《中国杂志》和《远东》(The Far East)中,是早期中国摄影史一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遗失”摄影家。清末上海商业街区/上海丽华照相馆/1890年代。照片罕见地记录下晚清上海街景的同时,也承载了清末中国照相馆的业态和摄影技术技法。至19世纪末,中国人开设的照片馆已成为了上海照相业的主体,遍布全市的主要商业区。9月20日下午2点,为了让公众进一步了解影像记录和传播地域历史文化的重要作用,浦东图书馆一号报告厅举办了由复旦大学教授、著名摄影史论与评论家顾铮主持的“《历史影像—上海》探索影像在地域文化构建的作用”学术论坛。论坛邀请影像和史学专家围绕“影像、城市、历史”三大主题发表各自的见解。论坛现场的各位学者专家——左起:顾铮/承载/钟建明/陈静/林路本文图片特约摄影 季成(除历史照片外)专家、学者们带着对城市记忆留存、身份认同的焦虑而来,也带来了各自领域的思考和解决方案:【主持人顾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摄影史论与评论家】身份认同的焦虑需要每个人参与记录其中上海的发展之快、变化之大,让顾铮对于当下的上海人/在上海的人建立对城市的认同感、建构起自我身份认同有着严重的焦虑,在他看来,如果城市的或者生长之地的地标被拆迁,那童年的记忆、对城市/区域/地段的印象将无可附着。“记忆,除了有实体中介之外,还能建立在什么之上呢?”他举例说到,上世纪60年代冷战时期,美国的U2侦察机曾盘旋在中国多地上空(包括上海),进行了大量详实的航拍,他曾请自己在美国国家档案局的朋友在其中寻找到他幼时居住的区域——影像精度之高甚至能够直接打印出来,由此,童年记忆似乎可以触摸,而让人觉得倍加可信、可靠。也因此,从未来(补救)的角度来看,“好在,好在还有照片可以作为记忆的凭据,身份认同的凭据。”通过影像来辨认已然消失的过去,对于当下来讲就是赶紧记录下来,现实中的“再难看”却可以是照片中的“好看”,摄影某种力量来自对比,尤其当他们能够置身在历史环境中再次被观看时。以旧巴黎影像百科的编纂者——欧仁·阿杰(Eugene Ateget)为例,虽然他本人一直以摄影谋生,但当19世纪末巴黎城市格局改造发生,他以简陋的直视相机、单纯朴素的手法,将巴黎街头的房屋建筑包括细节、市井商店、贩夫走卒以至于一草一木一一记录下来,在30多年里累积一万多张底片,而成为不朽的人文和艺术作品,最终被法国国立图书馆典藏,也得到了法国人的敬仰。对于城市身份的认同,在顾铮看来,“即使刚刚被唤醒一种记录的自觉也是有价值的”,不必宏大叙事,每个人的视角带着社会、历史的背景和他们的认知,也许“主人翁”的提法有些老掉牙,但确是实实在在地在建构对城市的认同、对自我存在其中的认同。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接地气、有温度的画面不会让历史空洞而抽象,可知可感对于上海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而浦东正好有着这样的空间和能量,如果说19世纪50年代的城市景观多由外国人记录下来,那当下的浦东历史可以牢牢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论坛现场听众。【承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原社长、总编、新版《上海通史》副主编】地域文化是研究上海史的切口在被主持人点到的5个头衔中,承载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自己作为上海社科院社会史研究室普通研究员的身份,他曾经历过三部“上海史”,后由于体量增加,改称为“上海通史”的编纂工作。研究越深入,承载越能感觉到对梳理上海历史的难度之大,他说,“你了解南京东路,未必能了解淮海路,了解淮海路,未必了解四川北路,虽然这三条都曾是上海的商业大马路;同时,你又未必能了解南市,未必了解飞虹路、虹镇老街,甚至是肇嘉浜路以南的生活”,鳞次栉比的高楼与拥挤狭窄的弄堂交织着,五方杂处、八方来客的形态,才是上海复杂、多元、真实的样貌。所以对于上海史的研究,惟有通过地域文化来打通。承载先生在进行《老上海百业指南》选编前,参考了一部重要的著作《上海市行号路图录》——1937年开始,一家名唤上海福利股份有限公司的机构看到了商机,便另起炉灶先后编辑并出版了这套《图录》。上海老城区以内所有的机构、住宅、道路,小到公厕,细到门牌号在《图录》上都有一目了然的标注,其精细程度毫不逊于谷歌地图。 由于极大的历史参考价值,《图录》也成了学者了解老上海的重要文献资料。因此,经过多年努力,《老上海百业指南》的地图册面世。这套《指南》汇集了前后数版《图录》的精华部分,还对一些重点路段、著名建筑的图片从200余张老照片逐渐增加到600余张。《指南》再详细,毕竟只是地图,地图后面的故事,合起来就是一部老上海生活史。无论是报刊记者的专题拍摄,私人随机但却缺少时间、地点的抓拍,或是机构讲究、板正的构图,对于城市实地景象的留存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历史图像永远是面向未来,我们在其中看到城市功能、密度和演变随着时间不断更改、叠加,作为上海史研究的纵横深度也愈加明晰。如果说浦西代表着上海的过去和当下,那么作为上海未来的浦东,影像及早记录、归整正逢其时。【林路,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摄影史学与评论家】历史影像亦是观看方式林路的话题接着顾铮提到的欧仁·阿杰(Eugene Ateget)讲起,对于阿杰的追随者来看,可以明确地分为几类:1,纯粹关注挽救城市历史的人;2,关注大量建筑细节、工艺留存的人;3,沉醉巴黎“超现实”画面“城市幻影”的人,三类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读解。所以一方面图像体现摄影者观看角度、文化心态,同时也有观看者在时代下如何认识社会和生存的态度。上世纪40年代,台湾摄影师张才在上海暂居,他用胶片记录了当时的上海景观和市民生活。跑马厅、百货公司、大世界万国建筑群、犹太人聚集区、红灯区,他无所顾忌、不带目的记录下当时上海社会的贫富差距,有人看到了其中他对弱者的同情,在林路看来,张才的镜头里也有他对上海现代化进程的羡慕和向往。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张才亲属的认同。2004年到2005年,林路曾对上海老摄影师拍摄的老工业主题进行过梳理和采访,在五十、六十年代的“高大上、伟光正”的氛围里,人物只是按要求被塑造,没有可信的日常场景,直到七十、八十年代,人出现在生活中,这其中的裂隙就是时代变更难以抹去的痕迹。由此可见,照片没有绝对的真实,拍摄者与观看者不同的方式、角度、需求,让研究者们也得以在此之间找到时空的联结,觅得地域文化的影踪。《上海街景》 H. C. 怀特 四张约1900年代前后的由美国完美立体照片公司怀特(H.C.White)拍摄的上海原版照片。该公司在1899 年开始代理、组织拍摄立体照片,于1907 年又建立了世界上最完善的立体照片生产线。由此可见20世纪初的上海以其“东方巴黎”而得到了国际上的关注。怀特在华的活动是中国早期摄影史“遗失”的一页。《豫园九曲桥和茶楼》 威廉·桑德斯 豫园九曲桥、荷花池和茶楼,由潘允端始建于1559年,后多次重修建。这张拍摄于1872的原版照片,为这最具上海味道的地标建筑留下了晚清倩影。【曾璜,摄影史学者】在世界摄影史上,不是中国摄影不行,是中国摄影史研究不行曾璜通过视频的方式参与了本次论坛,他着重从摄影史的研究角度对论坛主题进行了解读。他以一张被认定为“沈葆桢”的照片为例,这张照片的拍摄者为中国摄影史上著名的摄影家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而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图书馆2008年9月举办的大型展览“1860-1930英国藏中国历史照片”中,注明该照片为“HU-jun-chin,Tsang-chiang, a Chinese Colonel of Artillery, c. 1870”, 中译为“胡志军(音),曾强,一个中国炮兵管带,约1870”,并指出该影像来自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的编号为“P.P.3803.bha”的原版老照片。这引发了文史界的轩然大波,引出了关于这张老照片的笔墨官司。华辰影像的《远东》杂志(FAR EAST Magazine)又表明,该照片1876年发表时,下方有中英文并列的图片说明“徐润之参将”。沈葆桢?胡志军?曾强?徐润之? 照片中的人物究竟何许人也?有没有可能是当时刊载的《远东》杂志或摄影师弄错了?照片的作用从来都是复杂的,尤其是再次置身于复杂的历史语境之中。摄影史关注的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谁在拍,这也是关乎视觉文化发展历史和中外传播史的重要部分。综合19世纪末的摄影来看,上海当时吸引了不少摄影师前来记录,并已有了《远东》杂志这样刊登了大量中国实地拍摄的照片,成为研究早期亚洲摄影史最为重要的刊物之一,这些实证都指向上海早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摄影史的中心。在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诸如甲午海战等一系列具体的时间点都成为影响中国摄影史的重要节点——这一点,曾璜认为可以作为断代摄影史再进行专题研究,包括日本在华摄影、欧洲列国在华摄影、中西部摄影史研究、教会在华摄影、摄影师及著作个案研究都能够成为摄影史的重要课题,也能再现地域文化在当时的存在情况。一经整理,似乎浩如烟海,又有迹可循,摄影史研究道路漫漫,而在世界摄影史上,曾璜说,“不是中国摄影不行,而是中国摄影史研究不行”,基于此,以上海在摄影史上的历史地位,上海相机摄影博物馆的设立应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钟建明: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摄影系原系主任 高校研究摄影古典工艺学术带头人】没有传播,摄影就不可能成为一种公共记忆的载体一百多年里摄影技术发展从来没有间断过,摄影人群从专业到业余,从社会、艺术到新闻摄影群体数量也在不断扩大,摄影群体分类明确,业余和职业摄影团体有比较严格区分,他们能够熟练控制摄影技术,整个摄影人群数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从传播角度看,尽管图像在传播领域占有份额不大,但世纪末摄影图像己基本取代手绘图像在大众传播中的地位。分析此时的摄影图像构建者,有如下特征:业余摄影群体人数者众,他们掌握一般拍摄技术,图片拍摄内容是以家庭生活为主,尽管无多少文化艺术成分,却存在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巨大的图像量及材料消费量是惊人的,只是胶卷消费量就能够影响经济发展指数,但民间摄影图像传播范极小,通常只限于家庭之间。没有传播,摄影就不可能成为一种公共记忆的载体,记录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公众尽管拥有摄影图片拍摄权,但受政治、经济、技术制约,却没有图像传播话语权。少数专业人士具有的摄影信息获得权和发布特权,造成了传播者与受众人数、权力的比例极度不平等。由此看来一百多年由专家把持的视觉文化话语权没有因为摄影的大发展而得到改变。但大众个体对图像的巨大消费量为后来出现的网络全球化和图像民主化进程作好了准备, 一旦时机成熟,大众就会成为摄影图像的重要传播者,摄影图像信息也将成为文字信息的有力竞争对手。三位论坛嘉宾:钟建明、陈静、林路【陈静: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副教授、文化与媒介研究学者】当代的未来遗产——“影像历史”档案库英语中的“ephemera”和中文的“蜉蝣”都指向一个广泛的范畴,即短暂的不显眼的或稍纵即逝的物理形态结晶。通过发现“蜉蝣”类印刷物比如明信片,小广告等,可以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但这些材料不会被载入历史记忆中。因为其特性在于是短暂的(情感,记忆,时空),物质性残存,日常生活记录,无系统性、非线形,和纪实性、档案性。因此陈静教授的公益性研究机构与各大学合作,着手开发基于“时空框架”的研究型影像数据库——根据数字化人工智能和专业摄影师进行中国摄影历史的归纳研究与呈现。通过她的网站可以看到以mapbox为底而进行二次开发的地图上,有不同地点上的摄影师所拍摄的历史照片,并可以看到源文件和文字记录。进一步,摄影师还能通过他们开发的Lightroom软件上的插件直接与档案库的信息对接。未来,也可能将接纳普通读者对图片的信息内容进行标注,以不断完善和对个人/区域等不可考的信息加以考证。目前因为一张图片的转录都需要非常大的工程,而且对于文字的真实性还需要不断考证,虽然还没有完全向公众开放,但是这种“数字”遗产的虚拟化,档案化和纵深化是必不可少的。陈静教授在对“影像历史”档案库项目进行讲解。正如承载所说,“历史影像在地域文化构建的作用”是一个“永恒的老话题”,然而在任何时期都有着值得去研究、开拓的角度和方向。19世纪50年代的历史影像不仅再现着摄影术最早记录下来的上海城市景观,也承载着1880年代远东文化中心上海的摄影艺术的生态,对上海影像史和地方志、中外文化交流的学术研究提供第一手史料,也对构建世界摄影史的亚洲脉络、构建中国艺术史、媒体发展史、视觉文化传播史等多个学科的摄影脉络和研究,提供了一批新的珍贵原版史料。而当下的记录、档案的存留方式亦是留给未来的一颗“时间胶囊”,其中每个人的书写和记录,都是为自己和后人重访当下,再建一条城市与自我认知、认同的观看之路。(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肖欣 肖军 陈薇 李婷婷 杨丹 曾衡林即将迎来5周岁生日的《湖南日报·湘江周刊》, 是一条在纸上与指尖流淌的文化之江,被誉为湖南人的精神园地和文化福地。7月24日,湖南日报邀请15位来自怀化、邵阳、郴州、娄底的基层文艺界人士,相聚在雪峰山下的美丽之城怀化,举办《湘江周刊》基层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座谈会现场。本版照片均为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雷鸿涛 摄)脚下沾满泥土与露水的清香温润,笔端才有红尘烟火、人间冷暖。一场走进基层的“湘江之约”,盛满如歌往事的浓浓深情,也收获了《湘江周刊》如何更接地气、出精品的金玉良言。会当水击三千里,敢立潮头唱大风。5年来,《湘江周刊》扎根于湖湘文化沃土,引领湖南文艺创作的潮流,一条大江的澎湃之声,隐然在耳。1. 第235次与读者会面,一场特别的湘江之约每个星期五,是 《湖南日报·湘江周刊》出品,与读者见面的“湘江之约”。2015年8月14日,《湘江周刊》第一次与读者见面。2020年的7月24日星期五,也是《湘江周刊》与读者的第235次会面。散发着油墨清香的20份《湘江周刊》,从长沙来到怀化座谈会现场,赴2020年这一场特别的“湘江之约”。细细展读手头的《湘江周刊》,怀化市卫健委四级调研员、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韩生学十分感慨。今年年初新冠病毒来袭时,《湘江周刊》成为湖南战“疫”的特别战场,刊发了许多有分量的精品专版和文章,展现湖南各市州的抗疫。2020年2月14日,他的报告文学《瞬间定格崇高——怀化抗疫一线的三个镜头》在《湘江周刊》刊发。韩生学深情地说:“医生在一线在病房战‘疫’,编辑记者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抗疫。这些战‘疫’版面都非常大气,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有着特别的历史价值与纪念意义,我收藏了很多期,要向你们致敬。”(韩生学)怀化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怀化市作协主席江月卫,一打开《湘江周刊》就读到了他创作的报告文学《太安,安泰》,讲述沅陵县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太安社区的故事:“这期《湘江周刊》刊发了两篇关于精准扶贫的报告文学,分量很重。紧贴时代热点,这是《湘江周刊》的鲜明特色。”(江月卫)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5年来,《湘江周刊》推出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题、“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圆梦2020”征文等,都在读者中引起热烈反响,也获得了与会嘉宾的高度评价。这也是一场走进基层、开门办报、问计求智的“湘江之约”。未来的《湘江周刊》,如何更贴近时代贴近读者,能“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更有活色生香、滋滋作响的烟火味?热忱来到一线作者和读者的身边,用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和心声,是《湘江周刊》此次座谈会的初衷,也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实践。此次邀请的嘉宾中,既有头发花白的“70后”湖南日报老读者,也有怀化市非遗传承保护中心主任石磊,怀化市书协副主席、秘书长杨洲, 湖南省湘昆团宣传专干蒋莉等年轻人。(石磊)(杨洲)(蒋莉)这次座谈会,是继7月3日湖南日报在长沙召开省会文艺家座谈会后,《湘江周刊》为提质创新发展再一次问计寻策。在湖南日报创刊71周年前夕,《湘江周刊》深入省会和基层文艺家群体,在长沙、怀化接连举办两次座谈会,标举了党报的创新之力、改革之姿。怀化市委常委、怀化市委宣传部部长罗国宇,感谢《湖南日报·湘江周刊》市州文艺家座谈会办到怀化。他说此举体现了湖南日报对怀化文艺家的厚爱。他称赞湖南日报的《湘江周刊》是我省最重要的文艺阵地之一,以丰富的内容,深度的语言,独特的魅力感动着广大读者,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一大批文艺青年从这里走上创作道路,成为了文艺创作的新生力量。(罗国宇)2. 从生活之海中“捞”出新人,是湖南日报的优良传统“我与湖南日报文艺副刊《湘江》的联系,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因为全国停止高考,我高中毕业回到农村‘修地球’……迷茫中,我提起笔,开始走上了漫漫的文学创作之路……我在湖南日报发表的第一篇小稿不是我自己投给他们的,是编辑老师从‘大海’里捞起来的。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早上,我收到湖南日报编辑部的一封来信,信中,编辑问我发在一家内部刊物的小散文是否愿意在湖南日报刊发。那时我正在文学创作的路上艰难地踽踽而行,我那个高兴啊,打心里涌出一句话:湖南日报的编辑真好。“没想到,30年之后,这样的情景又重现了。去年9月的一天,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那边自报家门,说他是湖南日报《湘江周刊》的编辑……”这是湖南省文联原副主席、知名作家向本贵发表于2016年8月12日《湘江周刊》的文章《茫茫大海的一点光亮》,真实而鲜活地记录了湖南日报文艺副刊几代编辑关注基层作者的故事。“我从一个农民成长为今天的作家,与湖南日报编辑老师的鼓励是分不开的。这种恩情,我永远不会忘记。”向本贵深情地说。(向本贵)从最鲜活丰富的基层生活中发现作者、培养作者,是湖南日报文艺副刊的优良传统。78岁的邵阳隆回著名民俗摄影家、湖南民间文化研究者老后,称自己是从边远山乡走出来、现在也长期在边远山乡游走的“山里人”。多年来,他致力于保护、传播那些将要消失的湖湘传统文化,成了很有影响的民间文化研究专家。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湖南日报文艺副刊持续关注他。前几年湖南日报推出“寻找新乡贤”系列人物报道,他入选了首批8位乡贤名单,湖南日报用了一个整版来报道他。“这对我鼓励很大。在我遇到瓶颈时,湖南日报又推了我一把,我不能辜负它。”(老后)“这次座谈会是对我们怀化文艺界莫大的鞭策和鼓励。我们跟湖南日报的渊源深厚。”怀化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少波也是湖南日报的报道对象,亲身体会到党报的影响力。杨少波多年来坚持挖掘红军长征途中在通道转兵的红色故事,当他编剧的电影《通道转兵》一度在网上引起巨大的热议甚至争议时,湖南日报以文化助推旅游的角度做了大篇幅的报道,起了扭转乾坤的舆论导向作用。(杨少波)3. 让“烟火文章”来得更猛烈,让心与心贴得更紧“报纸如果没有副刊,只能让读者看到今天。有了副刊,就能让读者看到昨天和明天。”省作协名誉主席邓宏顺坦言,现在基层的作者想要在纸媒上发表作品比较难,他们有些被边缘化。一些报纸副刊的作品也越来越远离生活,很多作品全靠材料堆积,没有烟火气,副刊要办得有生命力,就需要更多有生活味、有烟火气的文章来支撑。(邓宏顺)“我喜欢读有生活味、有烟火气、语言又特别鲜活的文章。”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陶永灿表达了他对“烟火文章”的喜爱。他还喜欢读短小精美的报告文学,喜欢看讲述民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的文章。他建议湘江周刊的好文章可以收藏起来,每年出版一本精选集。“我看到好的东西就喜欢收藏起来,经常读,反复读,作者与读者的心能贴得更近,更紧。”(陶永灿)《湘江周刊》如何进一步贴近生活贴近大众?如何与基层文艺家加强互动,挖掘这些有烟火气、生活味的文章?杨少波建议《湘江周刊》在关注时代性的同时,多向基层、地方倾斜,关注地域文化;设置地方文艺专版,聚焦地方文化和特色戏曲。怀化市非遗传承保护中心主任石磊认为,包括怀化在内的很多地市,都有非常丰富的非遗文化。“譬如非遗传承人、各种手工艺活,这里面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素材、亮点和故事。”他建议,副刊可以开设类似“味‘到’非遗”的专栏,打造非遗品牌栏目,可以组织各个艺术门类的专家、艺术家亲临非遗现场,从不同角度来宣传非遗文化,这样的文章不仅生动鲜活,而且视角独特,能很好地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播,而不仅仅局限于罗列干巴巴的材料。怀化市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孙小浦透露,怀化市美协入展和被省美协评优的数量名列全省前茅,希望以后得到《湘江周刊》更多关注和支持,怀化市美协也将创作更多精品,向湘江周刊投稿。怀化市作协副主席,怀化日报雪峰副刊主编张晓玲透露,自己从事媒体工作已整整30年,在她看来,编辑是心甘情愿为大家做嫁衣的职业,她对于《湘江周刊》在推介、培育文化新人这块做出的成绩深感钦佩,并表示如果在今后的工作中,发现本土的优秀作者、优秀文章,会第一时间推荐给《湘江周刊》编辑。(孙小浦)(张晓玲)“要用文化关注热点,用合作培养作者,用互动打造精品。” 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韩生学建议,《湘江周刊》可以与全省各地州市文联、作协举办笔会等活动,双方共享资源,合作互利。(韩生学)4. 提升融合力:让读者看见更饱满、更立体的美“在我的感觉里,《湘江周刊》就像一个安静的美女,在相对热闹的新闻版面中间,她显得格外静雅。”怀化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副局长陈朝晖,文艺地描绘了她对《湘江周刊》的观感。她希望能让更多读者看到更饱满、更立体、更动态的美。比如可以在每篇文章或版面上方附二维码,读者扫进去,可以看到文章的立体化呈现。(陈朝晖)“优美的文章不但能读,还能听。充分利用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产品的优势,将报道多方面、多层次展开。甚至读完报纸上这篇文章,读者通过扫二维码,可以直接链入这位作者的个人专题页面,让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全方位地了解、阅读这位作者。”湖南省网络作协副主席、娄底市作协副主席刘丰,建议文艺副刊作品的传播也可以借鉴网络文学运作模式。副刊编辑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对读者群的特点进行分析,找到精准读者,精准推送作品。(刘丰)他们的建议与期待,也是《湘江周刊》一直在探索的文艺副刊传播新路径,思考的大问题:在新的历史时代,传统副刊如何与新媒体融合,强化文艺副刊的融合力,让静态的副刊“动”起来,搭建与基层作者交流沟通的更快捷、更精准平台?(龚旭东)5年来,新湖南客户端“湘江”频道和“新湘江”公众号,作为新媒体与《湘江周刊》互为补充、融合发展。“三个湘江”形成的文艺矩阵,是湖南日报在内容生产上一块重要的改革试验田,是党报在新传媒业态下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新举措、新开拓。一系列文艺副刊的融媒体产品,拓展了《湘江周刊》的“维度”,打通了“从纸上到指尖”的融合传播。未来,《湘江周刊》将更加充分地发挥新媒体的联动效应,开拓创新,形成更多新的内容产品和线上线下活动机制。(肖军)(周小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5年来,《湖南日报·湘江周刊》不断探索新时代文艺副刊的改革路径,已经初步成为一个多形态、全媒介、有影响力的湖湘文艺创作高地与传播平台。全省广大文艺家和文艺爱好者阅读、讨论《湘江周刊》已成为一种文艺现象。扎根于湖湘文化沃土,续接湖南日报文艺副刊71年光荣历史的《湘江周刊》,已经成为一片肥沃的土地,让梦想的种子发芽,让小苗长成大树,成为湖南人更温暖美好的精神家园。原载《湖南日报》(2020年7月25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