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意义、实践及前景吉鸿昌

中国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意义、实践及前景

2019年4月,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推动各方各施所长、各尽所能,通过双边合作、三方合作、多边合作等各种形式,把各国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第三方市场合作强调优势互补,照顾第三国需求,将会成为国际投资合作的重要模式。当前,“一带一路”正由“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高质量发展阶段,第三方市场合作将成为下一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向,对引导和撬动美欧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意义在全球化浪潮推动下,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涌入全球市场,在全球产业链的相互联动、同频共振中,共同塑造全球大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源泉动力,良性竞争促进优胜劣汰,有利于涵养高质量市场。此外,市场还有合作的一面,不同国家在海外投资和国际贸易中拥有差异性优势,但鲜有国家在整个产业链条中保持全方位优势,这为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是指中国企业(含金融企业)与有关国家企业共同在第三方市场开展经济合作, 主要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合作开发发展中国家市场,将中国的优势产能、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有效对接,协同发挥个体差异化优势,实现互利多赢,产生1 1 1gt;3的效果。第三方市场合作对推动经济全球化、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新的路径模式。第三方市场合作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探索之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发展陷入低迷,之后,民粹主义盛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持续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挑战。第三方市场合作有助于突破现有双边投资贸易机制的局限,通过三方协商,采取小多边机制,消除国家间合作疑虑,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推动市场各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深化利益融合,将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避免恶性竞争,降低贸易和对外投资成本,创建相互理解、共担共享的国际合作典范,完善现有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合作模式。以与欧洲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为例,作为世界两大稳定力量和主要经济体,中欧是贸易多边主义的捍卫者,双方积极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有利于促进国际市场大融合、大开放、大对接,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汇聚更多正能量。第三方市场合作是实现国家间合作互利共赢的创新之举。当前,发达国家拥有先进技术和装备,但受产业空心化、海外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有效开发发展中国家市场难度越来越大。中国是全世界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处于工业化中端水平,一些产业技术水平有待提升。不少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具有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工业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求,但面临缺乏技术和资金的问题和挑战。第三方市场合作能够衔接发展阶段各异的国家的供给和需求,充分释放合作参与方的优势,将全球产业链中的高中低端有机融合。中国的优质产能同发达国家的关键技术和先进装备相结合,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工业化需求对接,有助于推动形成合理高效的产业分工格局,加强全产业链合作,凝聚全球经济增长新动力。第三方市场合作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开拓之举。“一带一路”建设已从规划设计进入精耕细作阶段,下一步要向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方向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相较,发达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有待提升,合作项目有待增多,合作模式有待丰富。通过与发达国家在第三国开展合作,有利于引导发达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降低中国企业进入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风险,消减少数国外人士对“一带一路”项目透明度、资金来源、投资回报的疑虑,为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环境。第三方市场合作是对传统国际贸易实践的突破之举。目前的国际贸易治理主要解决竞争规制问题,并未建立起优势互补的合作促进机制。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的推出,是对这一问题的尝试性回应,是中国对世界贸易规制建设的贡献。第三方市场合作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中同行业领域过于强调竞争的一面,而是着眼不同市场需求,利用差异化比较优势,寻求强强联合。这种合作不是简单叠加,而是将不同国家优质资源有效融合,规避个体缺陷,产生良好化学反应。这种超越双边的创新合作,能够形成有效良性竞争,避免互有损耗的恶性竞争。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中国实践在逆全球化思潮泛起、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不断抬头的当下,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国际社会一道涵养国际大市场,共享市场繁荣成果。在此背景下,中国积极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优化对外合作方式方法,汇聚整合优质资源,寻求最佳成果。第三方市场合作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将不同国家的差异化优势加以联通,在尊重市场规律前提下,突出务实合作。中国与有关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合作共识正在形成。截至2019年6月,中国已与法国、意大利等14个国家建立了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通过举办论坛等形式共同为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提供公共服务。2015年6月,中法两国共同发表《中法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首提第三方市场合作概念。之后,中国与其他国家陆续发布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声明或签署谅解备忘录。2016年9月,中加两国签署《中国政府和加拿大政府关于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2018年中国分别与新加坡、日本、比利时、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签署关于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同年9月,中法两国外长在共同会见记者时表示,将加快落实两国元首确定的各领域合作规划,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探讨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的新型合作形式。2019年,中国又分别与瑞士、新加坡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备忘录。中国参与第三方市场合作实践主要是与发达国家在第三国开展,这已成为中国与发达国家合作的新亮点。合作机制逐渐建立。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旨在建立合作机制,形成机制保障,有序推动合作项目落地。建立定期交流机制,目的是分享项目信息,制定合作路线图,明确重点工作和实际举措。中日已建立并启动第三方市场合作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建立涵盖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商(协)会、智库、使领馆“六位一体”的工作对接网络。在经贸混委会框架下中比、中荷成立工作组,支持和推动双方企业在第三国开展合作。中国和新加坡也建立了工作小组,商讨两国可共同开发的市场和领域,主办企业配对交流论坛,协助中新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相关配套机制的建立,为中国与其他国家持续有序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提供了软保障。融资合作稳步推进。第三方市场合作离不开资金保障,在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实践中,中国高度重视融资,通过股权、债权等多种方式,推动设立由国家开发银行或丝路基金与国外金融机构合作的第三方共同投资基金,为企业进行项目合作以及共同投资提供融资支撑,以期实现长期可持续合作。丝路基金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设立了第三方合作基金,将第三方合作纳入“一带一路”倡议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丝路基金同欧洲投资基金宣布设立多种形式的第三方市场合作基金,进一步充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内涵。务实合作成果陆续涌现。第三方市场合作正处于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时期,一批早期成果陆续显现: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德国铁路公司在中欧班列、高铁运营维护等领域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成为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先期成果,中国与法国在英国共同参与核电站项目,中国与新加坡在东南亚国家的第三方市场合作,以及中韩两国企业在第三国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能源等领域合作取得成果等。这些可视化的务实合作成果为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第三方市场合作之所以成为中国对外合作文件中的高频词,在于它符合国际合作趋势,顺应世界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主流大势。从实践角度看,第三方市场合作有以下特点:一是企业主导、政府推动。参与国通过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推动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合作。二是平等协商、资源共享。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核心理念是不同国家差异化优势相互对接,注重合作联动,尊重第三国国情、发展需要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将其视为平等合作伙伴。三是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开放性是倡导同其他国家合作将国际市场蛋糕越做越大,实现多赢共赢;包容性是第三方市场合作的鲜明特点,任何国家在任何项目上都可以开展合作,限制性较少。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挑战及前景第三方市场合作对实现三方共赢、突破全球经济发展困境、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新生事物,第三方市场合作还存在理论支撑不足、实践经验缺乏等问题,但其顺应了全球化发展大势,抓准了各国谋发展的共同诉求,前景值得期待。第三方市场合作主要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缺乏足够经验。在国际经济合作实践中,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理念早有应用,但作为专门的概念提出较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但缺少相应的国际经验及综合能力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短板”。与企业单纯“走出去”相较,第三方市场合作对企业要求更高,不仅要了解国际规则,还要了解合作对象国的政策法规,这些都是中国企业亟需提升的能力。二是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可能给合作造成障碍。在两国企业合作中,文化理念差异容易产生隔阂,第三方市场合作涉及国家数量多、文化习俗差异大,潜在消极因素可能会影响合作效果。三是政治因素不可忽视。经济从未独立于政治,发达国家是中国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主要对象,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安全领域互信度相对较低,双方在经济领域的合作领先于政治安全领域,但政治与经济交缠在一起,或将对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造成一定冲击。尽管存在一些挑战,但第三方市场合作前景仍值得期待。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发展势头有所放缓,西方发达国家作为全球化的主导者正苦于难寻摆脱经济困境之道,经济治理效果不佳愈发明显。美国部分人士将本国经济衰退归咎于全球化,认为难再享受全球化红利,动辄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从而导致该国出现了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思潮和行为。这些现象均与全球化的世界大势背道而驰。从经济发展规律看,市场是开放的,不是某些国家或企业的私人领地,是全球各国共创共有共享的。人类在相互交往中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再退回各自孤立的状态已不可能,也不符合各国利益。在这种背景下,世界各国应寻求合作、同舟共济,扩大利益交汇点,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第三方市场合作立足国际经济大格局,旨在汇聚优质资源,做大做强全球市场,让更多国家从全球化进程中获益,顺应全球化发展大势,为新型全球化建设注入了新动力。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振兴经济是全球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都在寻求合作之道、繁荣之路。第三方市场合作紧贴世界发展需求,探索出了一条国际合作新路径,为目前处于困境中的世界经济提供了新选择。此外,世界市场依然有巨大拓展空间,发展中国家市场限于基础设施落后以及制造技术水平有限等约束,并未得到有效开发。第三方市场合作可以深度整合各方资源,相互借力,分享合作国在各自区域的传统优势,合力开拓新市场。展望未来,中国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应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基础上,用好已有机制,扩大合作范围,引导企业通过联合投标、共同投资等多种方式开拓新市场,实现优势互补。对于参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中国企业,既要依靠政府支持,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通过市场调研、国际咨询等方式,提高参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效率,为新时代中国开展国际合作开辟新天地。(作者系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文章版权归属《当代世界》杂志社

丘甚善之

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图」

一、市场调研定义及分类市场调研,泛指调研机构通过科学系统的调研方法(常为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研究目标企业或市场,并获得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真实意见或市场竞争现状数据的活动过程,有助于帮助企业形成特定市场营销决策,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重要环节。广义而言,市场调研机构泛指所有可自行开展调研项目的组织、机构或部门,如可承揽桌面调研项目的咨询公司、部分本土知名企业(如腾讯、网易)的独立调研部门等。市场调研可从调研范围、调研性质、调研频率、调研方法、调研内容等角度进行分类。以调研范围划分可分为全面调研和抽样调研;以调研性质划分可分为探索性调研、描述性调研、因果性调研和预测性调研;以调研频率划分可分为一次性调研、连续性调研;以调研方法划分可分为文案调研、实地调研;以调研内容可划分为顾客满意度调研、消费者需求调研、竞争动态调研和市场环境调研。市场调研按不同角度分类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二、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分析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参与者分为一手信息来源(包括行业研究专家、调查访问对象)与二手信息来源(包括行业协会或官方机构、第三方研究机构、新闻媒体网站);产业链中游参与者为市场调研企业;产业链下游参与者为企业客户、政府机构、个人客户等。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1、产业链上游分析一手信息来源,一手信息来源,即市场调研企业获得的原始资料数据(需自行整理分析,方可获得结论),具有实证性与保密性高的特征。如行业研究专家:行业研究专家可为市场调研企业提供行业咨询服务(如行业未来趋势预测、市场竞争现状、行业痛点分析等)。二手信息来源,即其他机构或协会搜集并整理分析的现有资料数据,可用于市场调研企业调研时参考,具有实证性与时效性低的特征。如行业协会或官方机构:行业协会或官方机构常出具行业相关重要数据(如行业市场规模、进出口业务量、宏观经济等数据),可信度高但常存在时效性差的问题。2、产业链下游分析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产业链下游参与者包括企业客户、政府机构及个人客户,其中企业客户占比最高,为80%左右。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初期,外资企业客户数量较多,但随着时间推移,本土企业相继崛起,市场调研需求逐步增多。现阶段,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本土企业客户数量占比约为90%,外资企业客户数量约为10%。本土业务为市场调研行业主要增长驱动力,国际业务有待加强。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三、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规模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技术随之迅速迭代更新,用于市场调研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不断增多,如眼动、脑电研究方法、互联网与大数据采集分析方法等。调研方法与技术的不断丰富提高了调研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推动中国市场调研行业不断走向成熟。此外,伴随本土企业的不断崛起,为更了解市场现状、洞察消费者行为特征、提升市场竞争力,本土企业逐步养成市场调研意识。在此背景下,可提供专业服务以协助企业进行品牌研究、消费者研究、市场行情研究的市场调研行业深度受益。2015-2019年,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规模由115亿元增长至187.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9%。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为市场调研行业带来利好因素。市场调研企业逐渐将传统市场调研方式与互联网市场调研方式相结合,可丰富数据采集来源、加快数据获取时间、减少实际调研成本并拓宽调研应用场景。大数据时代来临,可进一步优化市场调研技术与研究方法,通过不同算法不断深挖更高层数据,并保证数据准确性与真实性。传统市场研究方法面临革新,市场调研企业运作效率将得以有效提升。在上述因素影响下,预计2019至2024年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规模将以13.5%的速率持续保持增长,2024年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将有望增长至351.9亿元。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四、中国市场调研行业驱动因素分析1、本土企业崛起,扩大调研市场需求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早期,市场调研企业多服务于部分大规模外资企业与合资企业,本土企业市场需求尚小。但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本土企业相继崛起,为提升品牌竞争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本土企业的市场调研需求增多(如媒介研究、客户满意度研究、市场行情研究、用户行为态度特征研究、品牌与声望研究、价格研究、产品现场测试或追踪研究、广告效果追踪研究等),其中媒介研究、客户满意度研究、市场行情研究与用户习惯&态度研究市场实施比例较高,分别为13.7%、12.8%、9.1%、9%。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调查研究方法与技术不断多元化,促进市场调研行业发展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技术快速迭代更新,调查研究方法与技术也随之愈加丰富。调查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与大数据研究。据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数据显示,采用以上研究方法的企业占比为73%、20.3%、6.7% ,其中面访研究为企业采用最多的研究方式,占比高达37.2%。市场调研企业通过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与大数据研究为辅的方式,可进一步提升数据采集、整合、分析的运作效率,充分保证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方法的合理性,有利于促进市场调研行业发展。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五、中国市场调研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中国市场调研行业市场参与者可分为三大梯队(根据企业营收):第一梯队企业是以尼尔森、盖洛普、益普索为代表的世界知名外资企业,年营收多为数亿元,此类企业为行业标杆企业,拥有领先个案研究水平;第二梯队企业是以CSM、零点研究、慧聪为代表的本土或合资领先企业,年营收常超过5000万元,成立较早、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第三梯队是以现代国际、中为咨询为代表的本土知名企业,年营收多低于5000万元。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梯队企业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尽管世界知名外资市场调研企业市场影响力大、竞争力强,但本土市场调研企业业务水平逐步提升,不断抢占行业市场份额。现阶段,从企业类型分布来看,民营企业分布占比最高,为73.2%左右,其次为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国有企业等,占比分别约为12.5%、8.0%、4.5%。由此可见,选择开展市场调研业务的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市场竞争随之日益激烈,企业需加强项目研究质量把控,方可长久发展。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六、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互联网市场调研为重要发展方向通过互联网市场调研,市场调研企业可丰富数据采集来源、缩短数据获取时间、降低实际调研成本。现阶段,常用的互联网市场调研数据收集方式包括网站问卷调查、电子邮件调查、网上小组座谈、一对一网上深层访谈、文献资料分析、弹出式调查、网上观察、网上实验法等,其中选择网站问卷调查的市场调研企业使用占比最高,为59.8%,其次为网上固定样本与电子邮件调查,占比分别为27.7%、20.5%。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独立使用互联网市场调研方式的企业数量占比为30.5%,以传统市场调研为主的占比为29.9%,互联网与传统调研相结合的占比为24.3%,从未使用过互联网市场调研的占比为15.3%。互联网市场调研的商业价值不断受到市场调研企业的认可,其应用场景也愈加广泛,涵盖网络用户监测(如用户数量、结构、地理分布、消费行为)、网络广告监测(如网络广告发布量、点击率)、网站流量监测(如网站访问量、购买率)等。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在经历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变革后,市场调研企业逐渐意识到互联网市场调研的重要性,相继开始采用互联网市场调研的方式。相比传统市场调研方式,互联网市场调研可为企业带来诸多优势(如调研效率高、范围广、成本低等),青睐互联网市场调研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因此互联网市场调研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2、大数据技术将不断应用于市场调研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不仅减少了企业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成本与调研周期,还促使数据信息朝多样化、完整化方向发展(通过数据清洗、数据调整、数据补充等方式优化已获取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提升市场调研企业的运作效率。传统的市场研究方法是通过定性、定量市场调查手段实现品牌研究,而大数据手段则是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对新闻媒体、社会化媒体等网站进行监测,实时掌握品牌市场舆论与消费者满意度情况,促进了企业对品牌形象现状与趋势的了解。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先祖

202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发展背景:产业支付将成为第三方移动支付未来的重要增长点;线下扫码支付爆发式增长拐点出现时,新零售的概念被提出,可见第三方支付是互联网转型的晴雨表;产业支付将伴随产业互联网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支付宝、财付通两大巨头在C端占绝对优势,其他支付机构在产业端寻求新的增量市场成为关键;支付企业在产业支付生态中的核心功能是链接与赋能,各类参与者产业支付模式与发展路径迥异。发展现状:百万亿规模的第三方产业支付市场面临重新洗牌。2C类型参与者的产业支付发展情况:“码商”逻辑下的服务升级与细化,C端支付巨头的入局将加剧B端商户数字化升级服务市场的竞争。但由于B端服务市场的客观复杂性使其很难像C端支付市场一样快速进入垄断阶段,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其他头部支付公司如平安壹钱包、翼支付、苏宁支付、随行付、快钱、宝付、和包支付、拉卡拉等企业将与支付宝、财付通共同形成“两超多强”的产业支付竞争格局。2B类型参与者的产业支付发展情况:跨境电商支付:支付规模随跨境零售电商的发展而壮大,增速趋于稳定;跨境电商支付的核心竞争力不止于支付,付款、收单、跨境收款、金融服务、营销等将构建综合解决方案;“持证经营、外资竞争”是2019年跨境支付发展的关键点。物流支付:信息流的线上扭转催生千亿级的物流支付市场;第三方物流支付服务涵盖物流产业链众多环节;从支付撬动传统物流产业的互联网化与价值交付。零售支付:零售支付是支付与产业融合的“排头兵”;零售支付走在去媒介化支付体验一线;零售支付推动支付的低陷下沉,攻坚农村金融普惠;从支付革新到场景赋能的价值延伸。发展趋势:商户线下获客渠道被疫情阻隔,依托产业支付服务商进行数字化升级将成未来主流;金融科技将全面升级支付清结算系统,完成“支付新基建”,未来技术投入将不断增加,进一步驱动“支付新基建”发展。中国第三方产业支付市场发展背景迈向产业支付时代产业支付将成为第三方移动支付未来的重要增长点从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根据不同时期的主要增长点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3-2017年的线上场景驱动阶段,电商、互金、转账的先后爆发持续推动了移动支付的快速增长。第二个阶段是2017-2019年的线下场景驱动阶段,2017年开始线下扫码支付规模全面爆发增长,线下场景的支付增速远高于线上场景支付的增速,引领移动支付经历了由线上驱动阶段到线下驱动阶段的转变。第三个阶段是从2019年开始的产业支付驱动阶段,以C端驱动的线上线下支付因C端流量见顶都进入了平稳增长期,而产业支付伴随产业互联网的快速崛起正逐渐成为我国移动支付新的增长点。第三方支付是互联网转型的晴雨表线下扫码支付爆发式增长拐点出现时,新零售的概念被提出2016Q1-2019Q1,线上电商支付的交易规模从9654亿元增长到了19820.9亿元,增长了105.3%,而同时期线下扫码支付的交易规模从830亿元增长到了73805.3亿元,增长了8792.2%。第三方支付是互联网企业战略转型的晴雨表,线上电商支付与线下扫码支付增速的巨大差异,也体现了互联网企业从2016年底开始从纯线上向线上线下融合的转型。2016Q4既是线下扫码支付“S型”增长曲线的爆发式增长拐点,同时也是“新零售”概念首次被提出的时间。C端流量见顶,产业互联网概念被提出产业支付将伴随产业互联网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线下扫码支付伴随着互联网企业面向“新零售”模式的转型而全面爆发,而产业支付也将伴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快速崛起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16年初至2017年底,个人端独立第三方支付APP流量从3亿增长至将近6亿水平。但2018年以来一直波动在6亿上下,无明显上升趋势,C端流量的见顶也进一步促使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加速转型。产业互联网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产业链条中资金流与信息流的打通,而支付业务本身自带资金流与信息流,因此产业支付与产业互联网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关系,由产业支付作为切入点来开展产业互联网业务的商业逻辑是十分顺畅的。支付机构转向产业端寻求增长点支付宝、财付通两大巨头在C端占绝对优势,其他支付机构在产业端寻求新的增量市场成为关键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场已形成支付宝、财付通两大巨头垄断的市场格局,2019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两者的份额共计为93.8%。在C端支付市场中,支付宝、财付通两大巨头已占据绝对优势,转向产业端寻求新的增量市场成为其他支付机构的关键突破点。产业支付生态图谱支付企业在产业支付生态中的核心功能是链接与赋能第三方产业支付参与者类型三种类型参与者的产业支付模式与发展路径迥异根据起家背景、支付业务发展路径以及产业支付业务模式的不同,可将第三方产业支付的参与者分为2C和2B两类参与者,其中2B又可细分为2B2C和2B2B两类。这三种类型的参与者发展产业支付的业务重心与客户类型也呈现出差异化特征,具体请见下图。中国第三方产业支付市场发展现状第三方产业支付市场规模百万亿规模的第三方产业支付市场面临重新洗牌2000年左右,中国掀起了电子商务的探索热潮,电子商务的起步孕育了商户线上收款需求,从而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创造了企业服务契机。随后在互联网热潮的推动下,航空、旅游、教育、保险、零售、金融、物流、民生等众多产业也纷纷开始了互联网转型,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线上化促使了各行各业支付方式的线上扭转,同时产业的复杂性也催生了对于定制化行业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这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深耕产业支付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对产业支付的从业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从单一的支付服务向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服务的转型已经成为产业支付市场的必然发展方向,新一轮的优胜劣汰即将开始,百万亿规模的第三方产业支付市场面临重新洗牌。C端支付巨头的产业支付之路“码商”逻辑下的服务升级与细化C端支付巨头依靠自身APP的流量优势,在前期通过补贴的形式逐渐培养起C端扫码支付的习惯,二维码支付的普及也帮助C端支付巨头链接到了数千万的“码商”。而C端支付巨头产业支付之路的核心点就是围绕“码商”,以支付服务为切入点进行服务升级和服务细化,打造开放平台为不同行业的商户提供“支付+”的定制解决方案,从而实现从商户支付服务商到商户数字化升级服务商的转型。C端支付巨头的入局将加剧B端商户数字化升级服务市场的竞争C端支付巨头依托自身的流量优势和生态优势将快速的在B端商户数字化升级服务市场打开局面,但是B端服务市场的客观复杂性使其很难像C端支付服务市场一样快速进入巨头垄断的阶段。因此在C端支付巨头依托优势强势入局和B端服务市场的客观复杂性的共同作用下,B端商户服务市场将迎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其他头部支付公司如平安壹钱包、翼支付、苏宁支付、随行付、快钱、宝付、和包支付、拉卡拉等企业将与支付宝、财付通共同形成“两超多强”的产业支付竞争格局。2B类型参与者主攻的产业支付场景互联网化的时间与难易程度决定第三方支付与产业的融合步伐目前,2B类型第三方支付机构主要涉猎的产业包含电商、零售、跨境、物流、旅游、航空、教育、互金、保险、数字娱乐、公共事业等领域。对于前述产业领域,产业支付的覆盖过程主要取决于某一产业的互联网转型时间以及转型的难易程度,如有着天然互联网基因的电商行业,以及较早接受互联网洗礼的航旅产业,均属于第三方支付早期接入的产业场景。近年来,跨境、物流与零售等场景的产业支付发展火热,第三方支付对这些产业的影响与价值之大,将在后文具体论述。场景一:跨境零售电商支付支付规模随跨境零售电商的发展而壮大,增速趋于稳定过去几年,在“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以及消费升级的推动下,跨境电商领域的健康快速发展得到了大力的政策支持。持续增长的跨境进出口零售电商市场规模为跨境支付业务创造了巨大市场潜力,同时也进一步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如仓储、物流)对跨境支付的需求。相比需求侧的旺盛状态,供给侧竞争胶着,第三方支付机构凭借便捷的跨境收付款手续、高效的到账速度以及对卖家和平台多元动态需求的灵活应对等优势,超越银行与汇款公司,成为了跨境零售电商支付领域的主角。围绕交易付款、收单、跨境收款、结售汇的支付服务与价值第三方支付机构为跨境零售电商提供贯穿交易全流程、涵盖帐户侧与受理侧两端的支付服务。在跨境出口零售电商的交易过程中,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海外本地支付聚合、外卡收单、跨境收款与收结汇等服务;在跨境进口零售电商的交易过程中,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国内账户侧支付、聚合支付、国内收单、购付汇等服务。核心竞争力转移,不止支付的服务价值对于跨境零售电商支付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还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汇款公司之间,早先比拼的核心要素是合规与产品能力。跨境支付是全球化业务,其合规能力体现在是否拥有业务开展地(国内与海外国家)的金融牌照,是否满足跨境支付业务开展的前提条件;其产品能力体现在支付费率、到账时效、风控、支持币种等方面。多年发展至今,行业内日趋稳定统一的费率与模式的成熟化均表明上述产品能力已不再是最主要的竞争力,2019年随监管对跨境支付持证经营的强调,行业也即将迎来“无证”机构出清的合规大环境,这些都表明跨境支付核心竞争力的转移。当下,行业角逐的重点在于国内外支付环节的一体化对接与打通能力,以及基于跨境支付从点到面的服务边界拓展能力。2019年跨境支付关键词:持证经营自2013年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关于开展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的通知》正式批准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以来,跨境支付迎来政策利好期,第三方产业支付机构逐渐对跨境零售电商支付展开探索。近年来,依托于跨境消费的快速增长,跨境零售电商场景成为热门的支付垂直赛道之一,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部分不合规跨境支付机构与网络灰产黑产牵扯不断,严重扰乱市场秩序。2019年跨境支付迎来史上最严监管期,对“无证经营”及各种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整治。2019年跨境支付关键词:外资竞争进入2019年,在蚂蚁金服收购WorldFirst以及PayPal收购国付宝两件支付行业事件的推动下,中国和海外支付机构间的竞赛正式拉开帷幕。蚂蚁金服借助国际支付公司WorldFirst扩大全球业务范围,而PayPal借助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国付宝进军中国支付服务市场。中外支付机构间的融合与竞争使未来支付行业的博弈复杂化,但同时也更加促进了全球支付服务的良性发展。场景二:物流支付信息流的线上扭转催生千亿级的物流支付市场物流行业的运作方式较为传统,早期多以现金的方式支付结算,随第四方物流对信息流的整合,信息流逐渐线上化,从而催生了支付方式的线上化扭转,因而相比电商等其他的产业支付场景,物流产业与第三方支付结合的时间较晚。2016年及以前,仅有少数几家头部收单机构从事物流支付;2017年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涌入物流支付赛道,物流产业企业也纷纷通过收购支付牌照的形式入局物流支付,物流支付的交易规模走向高速增长,2018年企业端第三方支付机构物流支付交易规模达到2172.9亿元。第三方物流支付服务涵盖物流产业链众多环节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的物流支付相关服务涵盖物流产业链的众多环节。在收货方-物流公司这一侧,第三方产业支付机构提供付款、代收、对账等服务;在物流公司-发货方这一侧,提供代付服务;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还会与TMS(运输管理系统)软件服务商合作,打通货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推出集TMS、支付和金融于一体的钱包产品。在物流领域,头部第三方支付提供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实现从点到链的覆盖,助力物流产业降本增效。从支付撬动传统物流产业的互联网化与价值交付随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物流支付的交易频次与金额逐渐提升,这使得物流产业原有支付环节里的问题与制约因素愈发显著,如账期长、对账繁琐、资金归集不便、资金周转与资金安全等问题亟待解决。第三方支付机构切入物流支付领域,不仅促使自身发力垂直支付领域,拓展客源与收入的增量空间,同时也在深刻塑造着“互联网+物流”业态,推动产业链上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构筑物流金融闭环生态。场景三:零售支付零售支付是支付与产业融合的“排头兵”零售行业可以说是支付与产业融合的“排头兵”。早先电子支付完成了线上交易的最后一环,同时解决了电商交易中的信任与担保问题;随“新零售”概念的提出与崛起,零售战场逐渐从线上至线下转移,线下支付得到了快速普及,与之相辅相成的是支付对零售企业从支付到营销、运营管理等核心环节的纵向革新。201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1万亿元,庞大规模的背后既得益于同时又反哺支付的发展。零售支付走在去媒介化支付体验一线进入2019年以来,随蜻蜓、青蛙、蓝鲸等刷脸设备的推广,刷脸支付的序幕拉开。作为继二维码支付后的再一次支付体验升级,刷脸支付这一创新型智能硬件渐渐出现在各类线下零售实体门店的收银台上,改变着零售业的经营与消费形态。刷脸支付的普及开启了零售行业以无感支付为触点的“体验经济”,集支付、会员管理、广告营销、SaaS服务为一体的智能硬件连接起零售门店与支付机构背后的强大生态,通过场景改造与服务创新为零售商户的智慧经营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零售支付推动支付的低县下沉,攻坚农村金融普惠经历了跨越式发展至今,第三方支付不断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乃至更为偏远的农村乡县渗透,一方面是出于挖掘下沉市场机遇,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高度重视金融机构在实体产业改造和扶贫工作中的推动作用,因而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而支付机构正是承担起普惠金融的使命。随着农村智能硬件的普及与政策对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倾斜,支付机构逐渐克服基础设施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向农村地区输送有效的金融服务。从支付革新到场景赋能的价值延伸在过去,支付是交易的终结,而现在支付则是商家与消费者发生联系的开始。支付打破了线上线下界限,实现了多维度、多层次、广覆盖的行为数据积累,对行为数据的挖掘分析改变了商户认知消费者的视角与商户自身的运营方式,数据为零售产业消费前中后期不同阶段提供了优化支持,从支付革新到场景赋能,支付与零售产业的深度结合不仅满足着商户与消费者两端的需求,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愿景。中国第三方产业支付市场发展现状疫情将加速产业支付进程线下获客渠道被疫情阻隔,商户依托产业支付服务商进行数字化升级受疫情影响,消费者长期“宅”在家,通过线上渠道进行消费,许多商户的线下获客渠道被阻隔。而疫情前就已经完成线上+线下布局的商户只占到整体较小的比重,因此疫情期间集中产生了大量的商户依托产业支付服务商进行数字化升级,构建线上云店铺的需求。艾瑞分析认为,疫情客观上加速了商户的数字化升级进程,布局“支付+”的产业支付服务商将迎来一波快速发展的机会。科技促进支付升级金融科技将全面升级支付清结算系统,完成“支付新基建”支付一直走在金融科技创新的最前列,第三方支付的光辉成绩已被见证,其本质是通过支付媒介的转变从而链接更多支付场景,但并未触及支付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目前支付清结算系统存在协作效率低、风控力差、监管难等问题,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支付清结算系统将会从协作模式、风控、应用场景及监管等多方面进行重建。在提高效率及风控和监管效果基础上,新一代支付清结算系统将会链接更多贸易与应用场景,成为金融服务产业数字化落地的关键切入点。支付清结算系统属于关键金融基础设施,其规模化升级需要从央行及监管层面自上而下逐步推进。技术投入趋势未来技术投入将不断增加,进一步驱动“支付新基建”发展据IDC统计,到2024年中国85%的集装箱运输将由区块链跟踪,其中的一半将使用区块链支持的跨境支付。而从技术投入来看,银行相对更加积极,多以外部技术采购为主;支付机构技术多以用自研为主,头部企业技术能力领先,中尾部较为滞后,两级分化相对严重,通过艾瑞对银行、支付机构的调研,未来几年,支付业务中金融科技的投入将逐渐增加,“支付新基建”也将随着技术不断投入而越发成熟。

火之歌

2019中国第三方B端支付市场专题研究报告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1020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规模超7000万户,庞大的企业市场主体催生了支付机构服务B端的巨大市场。而针对B端支付的业务中,收单业务成为第三方B端支付企业重点挖掘的对象。截至2019上半年,中国联网POS机已达3287.3万台,每万人对应POS机235.6台。小微商户除了收单业务外,对于营销、财务管理等服务也具有较高的使用需求。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85.4%的受访商户表示会关注第三方支付平台增值服务的提供情况。但受限于经营体量,它们难以开发相关业务系统或寻找适合的服务渠道。而第三方B端支付平台也开始以支付为切口,为小微商户提供增值服务,以更好地赋能商户经营。(《2019中国第三方B端支付市场专题研究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41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As the data of iiMedia Research showed,there were110.2million market entities in China in2018,of which more than70million businesses were self-employed,and the huge market participants gave birth to a huge market for payment institutes to serve merchants.Among all the business for merchant payments,receipt business becomes the focus of third-party merchant payment enterprises.As of the first half of2019,the connect POS has reached32.873million units,with235.6POS per10000people.In addition to receipt business,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lso have a high demand for marketing,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other services.As the data of iiMedia Research showed,85.4%of the interviewed enterprises expressed concern about the value-added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s.However,limited by their business volume,it is difficult for them to develop relevant business systems of find suitable service channels.The third-party merchant payment platform has begun to take payment as a starting point to provide value-added services f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in order to better enable enterprises to operate.("2019China Third-Party Merchant Payment Market Research Report”full version has41pages,please click the download button at the bottom of the article to download the report)核心观点中国各类市场主体超1亿户,B端支付巨大市场吸引众多企业入局。2018年中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1020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规模超7000万户。庞大的企业市场主体衍生了支付机构服务B端的巨大市场,而B端支付市场又能衍生营销、财务管理等需求,行业发展潜力高,吸引着众多企业入局。收单业务成第三方B端支付企业重点挖掘对象,2019上半年联网POS机已达3200万台。相比企业间支付市场较高的进入门槛,目前第三方B端支付企业竞争重点在收单商户市场。截至2019上半年中国联网POS机已达3287.3万台,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小微商家对收单业务需求提升,迅速发展的第三方B端支付平台迅速占领B端收单市场。收单商户使用第三方B端支付平台增值服务需求高,支付平台进一步赋能商家经营。众多中小微商户对于营销、财务管理等服务具有使用需求,但受限于经营体量,这些商户难以开发相关的业务系统或寻找适合的服务渠道。而第三方B端支付平台提供的增值服务,能更容易为中小微商户触达和使用。而相关的企业以支付业务为切口,也能够更好地实现为商户赋能。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B端支付概念定义B端支付,指支付过程中涉及到企业或中小微商家的部分。其中包括企业间支付过程中的交易和清结算,以及个人消费者支付过程中对商家账户的清结算。第三方B端支付则指具备经济实力和信誉保障的持证独立第三方机构,向企业及中小微商家提供支付解决方案。第三方B端支付发展的市场基础分析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1020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规模超过7000万户。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存在庞大的市场主体,而中小微企业主体更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移动支付逐渐普及,商户对于B端支付服务的使用也在提升,同时也衍生了如营销、财务管理等金融生态服务需求,由此催生出广阔的B端支付服务市场。第三方B端支付发展需求基础分析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B端支付行业的发展依赖于其巨大的市场需求。零售业态的丰富和移动支付推广,线下小微零售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其中非现金交易增多,小微商户对于收单服务需求上升。而对于企业间支付,企业主体行业分布广泛、业态形式多样,即使处于同一行业,企业间支付需求也存在差异,难以通过统一的支付产品满足不同企业。企业间支付需要定制化支付解决方案实现,也进一步推动B端支付市场需求的扩大。第三方B端支付发展主要面临挑战分析B端支付市场存在良好发展基础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挑战。作为金融行业,特别是金融创新的重要表现,第三方B端支付受政策影响大。另一方面,B端支付涉及企业来自各行各业,支付机构难以对每个行业都有深入了解,因此业务难以实现大规模的覆盖。而个人支付商家收单业务虽然市场巨大,但银联、C端支付巨头企业等入局,对第三方B端支付平台造成巨大的竞争压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第三方B端支付企业需要延展服务链条,为商户提供更多维度的服务需求,而这对于企业的综合实力要求较高。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扩大,商户收单业务发展加速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逐年扩大,2019年上半年交易规模已达到166.1万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移动支付的普及推动了线下非现金交易业务的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商户收单业务进一步扩大,在C端支付市场几乎被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瓜分的情况下,B端商户收单业务市场仍有待进一步被激发。商户市场稳步增长,收单终端渗透加强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综合数据显示,中国跨行支付系统联网特约商户规模整体显著上升,2018年达到2733.0万户,2019年上半年,中国联网POS机数量达3287.3万台。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小微商家对收单业务需求提升,第三方B端支付平台迅速占领B端收单市场。中国第三方B端支付收单市场竞争格局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研究成果显示,目前中国第三方B端支付市场中,第一梯队企业为银联商务,其凭借银联资质背景,在全国范围发展,有较强的竞争力。而第二梯队企业拉卡拉、通联支付对比银联商务和其他梯队企业,具有业务多元化的优势,其中拉卡拉注重技术赋能产品,为商户提供更好的终端使用体验和延伸金融服务,收单交易规模常年处于行业前列。2019上半年中国第三方B端支付行业热点盘点收单商户主要支持收款码及智能POS机收款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64.0%的受访商户收款时主要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收款码进行,而智能POS设备,如POS机、收款盒子、拉卡拉收款宝等,则是商家收款最主要支持的收款终端,占比44.4%。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已基本养成移动支付习惯,各大中小微商户也加快接入支持移动支付收款的设备,接入成本低、使用便利的收款码,以及兼容各种支付方式的智能POS设备成为商家最为青睐的产品。85.4%的商户会关注第三方B端支付平台增值服务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受访商户对于第三方B端支付平台提供的增值服务关注程度高,85.4%的受访商户表示会进行关注。而对于各类增值服务,营销及财务管理类服务是受访商户主要使用服务类型,分别占比36.8%和35.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众多中小微商户对于营销、财务管理等服务具有使用需求,但受限于经营体量,这些商户难以开发相关的业务系统或寻找适合的服务渠道。而第三方B端支付平台提供的增值服务,能更容易为中小微商户触达和使用。相关的企业以支付业务为切口,也能够更好地实现为商户赋能。受访商户最期待添加日常办公类增值服务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52.7%的受访商户表示最期待第三方B端支付企业能提供关于如考勤、门禁等增值服务。此外分别有27.6%、27.2%和22.6%的受访商户希望能增加代发薪资、代运营、资金托管增值服务。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小微商户体量规模较小,在办公管理方面缺乏相关人员和经营,因此对于日常办公服务的需求较高。第三方B端支付收单产品提高商家竞争力作用明显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第三方B端支付收单产品的应用,对商户总体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十分明显。其中,产品接入对商家客流和顾客体验作用最为明显,分别有78.6%和76.2%的受访商户表示接入第三方B端支付收单产品后,客流和顾客好评有所提升。而表示产品接入后运营业绩、顾客排队效率和库存管理方面有所提升的受访商户占比也均达到六成以上。超八成商户对第三方B端支付平台产品表示满意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商户对于第三方B端支付平台产品使用较为满意,86.2%的受访商户对产品表示满意,其中表示非常满意的商户占比高达25.5%。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移动支付不断普及以及中小微商家运营业态多样化发展的环境下,以拉卡拉为代表的第三方B端支付平台为众多中小微商家提供的智能收单产品和相关增值服务能够适应商户日常经营需求变化,正逐渐成为商户经营的重要服务提供商,而B端支付的市场也在此背景下快速发展。拉卡拉:聚焦B端的第三方支付龙头企业拉卡拉:全维度赋能中小企业经营目前拉卡拉进入战略4.0时代,通过支付科技、金融科技、电商科技和信息科技等服务,全维度为线下中小企业经营赋能。拉卡拉支付科技服务核心在于解决中小商户高频小额收款问题,自主开发并推出多渠道创新收单产品(如智能POS、收钱宝盒等),配合高效的清结算系统,针对中小微商户高频小额、支付方式多样的收款特点,为商户提供“全场景、全支付”的收单服务。在战略4.0时代,拉卡拉还为商户提供信贷、理财、分销、会员管理等经营所需的各类增值服务,全方位帮助商户实现经营升级。同时积极布局海外业务,解决中小跨境电商商户跨境收付款难题。拉卡拉:以创新和技术为驱动力拉卡拉服务中小商户的优势,在于其以创新和技术为驱动力,业务全面基于科技、云和人工智能的特点。拉卡拉建立了基于大数据、实时云计算和分布式计算的风控系统,具备了实时风控、准实时风控、批量风控的三层能力;利用互联网和SaaS服务,整合信息科技,提升用户粘性及服务深度;深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领域以完善服务供给,降低服务成本,优化客户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惠及线下中小商户长尾群体。苏宁支付——全场景打造惠普金融苏宁支付——全链条赋能行业在B端,苏宁支付充分利用苏宁生态圈资源拓展上下游商户,聚焦电商、金融、物流等重点行业,打通客户的支付渠道、资金归集、风险控制等链条,为行业全链条提供了跨行通、电商通以及物流金融解决方案。未来苏宁支付应当着力于提升服务体验,创新金融服务,让金融科技覆盖更多金融场景,将普惠金融落到实处,为行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赋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让金融服务渗透到更多的生态。易宝支付——聚焦行业支付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易宝支付——布局企业支付生态易宝支付扎根于企业级市场,易宝支付聚焦行业B端场景和产业链条,深入提供支付和相关交易服务,在交易大规模并发,交易安全和基于数据的增值服务方面,积累起自身的核心能力。开拓路航旅事业部、新零售行业线、行政行业线等行业方案。易宝支付在2014—2018年间,因合约问题先后被央行处罚5次,在后续经营中,随着监管趋向更为严格,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合规和风控方面的自我要求需要提高。中国第三方B端支付市场发展趋势分析需求扩大刺激市场发展,B端支付行业迎蓬勃发展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中国支付市场发展已逐渐往移动支付方向发展,C端移动支付市场的成熟缩窄了现金可用范围;另一方面,国家正在积极推动内需扩大,也促进了市场交易的繁荣。在移动支付消费扩大的刺激下,B端支付行业具有蓬勃的发展前景,特别是针对拥有庞大体量的中小微企业收单市场,将随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继续爆发。而B端企业间的支付业务的发展,需要支付机构对细分行业有深入了解,入局门槛高、规模发展难度大,其市场爆发仍有待观望。市场监管将继续加严,B端支付行业马太效应趋明显B端支付行业由于涉及到金融及商户市场等国家发展重要领域,政策对于市场的影响力较大。而互联网金融行业历来监管较为严格,随着B端支付市场的发展,未来对于行业的监管将继续加严。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B端支付行业严格监管常态化发展,部分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中小支付机构将被淘汰,而合规发展、业务范围广泛、盈利模式更为多样的头部企业优势将会持续加强,行业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精细化竞争时代来临,第三方B端支付平台走向生态化发展移动支付已逐渐实现全面普及,行业快速发展的红利减退,支付行业迎来精细化竞争时代。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第三方B端支付机构单纯为商户提供支付清结算服务已难以满足市场竞争的变化。从支付业务出发,延伸其他商户服务,发展商户经营服务生态闭环,能更好实现对商户的赋能,并有利于支付机构扩展B端市场,将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支付平台生态化发展对于企业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头部企业的优势将进一步被放大。结合国家政策鼓励,B端支付海外发展存机遇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近年国家一带一路等政策的实施,促进海外支付市场的发展,在此背景下,B端支付行业也迎来海外发展的机遇。国家政策推动下,更多商家进入到全球贸易环节中,商家的跨境交易,需要更为高效的资金结算处理,从而催生更大的海外B端支付市场,此外中小微跨境交易商家面对业务更为复杂,对于增值服务需求更大,也有利于第三方B端支付企业在支付业务外对这部分商家进行赋能。来源: 艾媒网

一丘一壑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机遇研究报告》在宁夏银川发布

新华社银川9月6日电(记者于瑶、曹轶)第三届中阿工商峰会5日至6日在宁夏银川市举行,《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机遇研究报告》作为峰会的成果之一在此间发布。报告通过最新的数据与案例实证,全面梳理了“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第三方市场合作进展,并分析了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与特点,深入挖掘中阿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领域与机遇。报告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走深走实,中国与各国积极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合作领域和区域不断扩大。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农业等是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主要领域,而在未来,金融、保险、高端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潜力较大。总体看来,“一带一路”倡议在阿拉伯国家得到积极呼应,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丰硕成果,经贸合作势头良好。中阿之间呈现出持续深化互联互通合作、进一步巩固能源合作关系、积极推进更广泛领域的创新合作、大力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四大特点。共建“一带一路”的丰硕成果为中阿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带来广阔前景与有力保障。研究发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务实成果,涉及能源投资、产能合作、农业加工、跨境电商等领域的第三方市场合作项目,已在西亚、北非地区以及“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落地。报告认为,有效的政策沟通、良好的经贸关系、较强的经济互补性是中阿深化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有利条件。未来,中阿在基建等投融资领域,能源产业链上下游领域,国际物流运输领域,以及5G通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具有较大的合作潜力。报告同时建议,中国企业与阿拉伯国家开展合作前,应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与全面细致的评估,充分识别并有效防范风险,更利于中阿之间务实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

刘劭

中国十大民营市场调研咨询公司

来源:北国网1、零点研究(Horizon)资讯集团零点有数(原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是源自中国的国际化数据智能服务机构,旗下包括创新数据开发中心、公共事务数据事业群、商业数据事业群、未来商习院。零点有数累积自零点调查创办以来20多年一手数据收集与处理的经验,拥有服务于国内外规模企业、初创企业与公共服务机构的多元实践,聚焦产品互联网化与服务互联网化,基于多元数据汇集与挖掘,支持经济、社会、文化与政策决策。零点有数科技(原零点集团)同时拥有一支学科配置整齐、专业人员年轻、国际与国内职员兼有、高度自觉的学习型研究队伍,现有研究人员来源于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市场营销、经济学、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学、财务投资、计算机科学、法学等相关专业方向,95%以上的全职研究咨询人员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50%以上的研究咨询人员拥有4年以上的专业市场研究经验,30%以上的研究咨询人员具有海外学习背景。2、深圳中为智研咨询有限公司深圳中为智研咨询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产业与市场调查研究咨询服务供应商。公司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努力,与客户真诚合作,在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市场调查分析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IPO咨询等领域构筑了全面专业优势。中为咨询致力于为企业、投资者和政府等提供有竞争力的调查研究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目前,中为咨询的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3万多家企业,涉及机械设备、工控电子、信息通讯、食品餐饮、旅游酒店、批发零售、建筑装饰、家电家居、文化传媒、汽车与交通、化工化学、医疗医药、能源环保、公共事务等领域,并向海外市场拓展。旗下拥有大数据与信息资讯提供的深圳中为慧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及管理咨询与战略规划定位的深圳万海格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3、上海艾瑞市场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艾瑞研究体系自2003年开始研究中国互联网产业,已经累计出版超过1500份互联网研究报告,涵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营销、网络服务等各个领域。艾瑞咨询基于十六年在互联网领域的研究和积累;为客户提供基于情报+数据+服务的多元化大数据解决方案,涵盖市场竞争监测、消费者洞察、营销决策、企业精细化运营及数据共享等业务。公司专注互联网产业洞察十六年,超过100位专家研究团队,研究范围广泛;累计发布上千份行业报告,承载数百个咨询研究项目。公司针对企业进行定制化研究,结合产业洞察及竞品分析,帮助企业解决市场、产品、品牌、营销运营等多种需求。同时为客户提供上市公司业务基本面研究、商业尽职调查、投后管理、募投等定制服务。有效辅助客户进行投资决策和识别投资风险。艾瑞咨询品牌营销服务致力于帮助客户准确传递产品价值、全面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多角度诠释产品特点,从而为客户塑造品牌核心价值,打造最优品牌效力。4、北京慧辰资道资讯股份有限公司HCR慧辰资讯(北京慧辰资道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根植于数据分析领域,专注于洞察商业本质的数据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通过全数据驱动及人工智能辅助政府提高管理效率和范畴,帮助企业科学决策,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效益。HCR慧辰资讯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广州等地设有多家分公司,是国内最早期涉足行业深度洞察服务的研究咨询机构之一,专注服务全球500强企业客户。自2014年起,作为中国五大市场研究公司之一,拥有辉煌历史的HCR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大数据逐渐驱动产业变革之际,在原有市场调研业务基础上构建智能数据体系,积极吸纳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科技人才,创新研发,凭借在大数据方面的出色实力,成功转型成为大数据商用领域的翘楚。HCR慧辰资讯以数据融合、数据分析及数据应用三方面业务为基础架构,结合多年积累的市场研究知识与手段,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搭建了先进的数据智能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数据智能解决方案。5、广东赛立信数据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赛立信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专业市场研究公司之一和中国本土规模较大的市场研究企业,旗下包括赛立信市场研究有限公司、赛立信媒介研究有限公司、赛立信商业征信有限公司、北京赛立信市场调查有限公司、上海赛立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五家全资子公司。赛立信数据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在市场研究、媒介研究和通信研究等方面都有所建树:赛立信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拥有五大行业的丰富研究经验,四大专长研究领域,并于国内首创政务服务满意标准体系,获得了高度认可;赛立信媒介研究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广播收听率调查的专业机构,是国内规模最大且最具专业权威性的广播收听率数据服务商,在广播调研领域占据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赛立信商业征信公司拥有先进的评估技术和强大的数据库资源,是竞争情报和通信研究方案解决的提供商,能够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效协助开拓和管理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6、深圳市万人市场调查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万人市场调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0月,是专业从事市场研究咨询服务的研究型公司,自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目标,以客户的满意为宗旨”的经营战略,以国际知名同业机构的行业规范和研究技术为标准,结合先进的专业技术和行业咨询服务经验,以规范、守信、保密、中立为原则,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市场调查与咨询服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部分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的市场研究公司,是目前深圳最大的调查公司,也是广东地区知名的研究型公司。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市场研究公司,公司于2014年1月24日作为国内第一批企业,登陆扩容后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这个崭新的资本市场,预计公司将在未来的几年,在资本推动下,迈入发展的快车道。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公司业务覆盖国内各级城市。公司访问员主要分布于深圳、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及徐州、成都、武汉、西安等各二线城市,在国内县市级城市也有专职访问人员。公司在香港、台湾等地也有合作调查机构。7、广州市佩升前研市场信息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佩升前研市场信息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2007年,从传统的市场研究公司起源,秉承洞察、量化、创新的经营理念,逐步形成拥有自主技术专利的大数据消费者全方位研究核心竞争力,成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分析营销应用的市场研究公司。送送核心业务涵盖消费者需求研究、品牌研究、产品研究、价格研究、广告研究、渠道研究、产品测试、满意度研究等范畴,截止至2016年5月,佩升共计收集研究问卷123.4万份,云端存储数据400TB,细分研究报告5632篇,致力于应用信息化科技采集数据,提供营销全流程调研数据支持,以及行业应用研究解决方案。公司服务行业包括保健品、医药行业、汽车行业、家电行业、日用品、连锁经营等行业,其中知名龙头企业超过20家,包括安利、美的电器、汇仁集团、中国银行、三星电子、别克汽车、丰田汽车、本田汽车、日产等著名企业,项目合作满意度高达100%。2016年,佩升前研完成了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的技术积累,现已累计申请包括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采集、分析专利合共14个,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佩升前研资深研究团队硕士及以上学历成员6人,海外留学归国成员3人,本科学历成员27人,全部资深研究成员从业均在5年以上,其中10人从业10年以上。8、成都达智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达智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月,作为内地调研行业领军品牌,达智咨询已于2016年1月完成了新三板挂牌。自2007年起至今,达智咨询连年8年当选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CMRA)副会长,2012年被推选为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CAMIR)副会长。通过17年的专注发展,达智咨询立足西南,数据采集业务覆盖全国,业务规模和品质居于国内前列;研究业务规模和品质居于西南地区前列。公司长期服务于世界500强企业,政府各部门及国内地产、金融、汽车、快消、医疗等领域知名企业。除定性及定量数据采集、高端会议室租赁、在线/微信调研、消费者U&;A研究、产品研究、品牌研究、满意度研究、行业分析、营销规划咨询、可行性报告及商业计划书等传统调研、咨询业务,达智已独辟行业之先河,研发并落地执行政府第三方评估/监控服务,企业价值评估系统、大消费U&;A系统等创新业务。9、立信(重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立信(重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3月,是一家集传统调研、电话调研、网络调研及大数据分析的全渠道数据采集公司。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单位。立信股份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专业、规范的项目执行为重点发展方向,分支机构遍布北京、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青海、宁夏等多个省份。通过多年的发展,立信股份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优秀的督导和项目管理人员,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强大的管理平台和不断创新的调研技术。多年来,在完善执行网络基础上持续发展产品链,逐步形成立信股份的核心竞争力。10、盖洛特(福州)数据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盖洛特市场调查公司成立于2000年的中国福州,其业务范围是为企业提供“产品研究、满意度研究、神秘顾客调查、消费者研究、渠道研究、营销活动研究”等市场研究服务。公司秉承“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证明”的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服务。专注于通讯、金融、快速消费品、汽车、广告营销等行业。先后在厦门、泉州成立了分公司。盖洛特在全国二十个多个省市均有长期战略合作伙伴,能够短时间内,在全国范围的执行大规模样本的调查研究项目。另外,公司与全国多个行业协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业务发展和行业数据收集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形成了覆盖中国大中型城市的数据采集网络。盖洛特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系统的市场研究解决方案,母公司及子公司为客户提供线下、线上(我要调查网)的市场调查研究和咨询服务。公司根据客户对市场调查服务的需求,通过入户访问、街上拦截访问、电话访问、在线网络调查等方式搜集信息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小组座谈会、深度访问、观察法等方式搜集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准确的市场调研。公司客户主要来自于通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广告业、政府等领域。

困也

中日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挑战与思考

第三方市场合作是由中国首创的国际合作新模式,2015年6月,《中法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截至2019年6月,中国已经与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正式签署了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文件。 相比之下,日本是与中国类似合作的“后来者”。正如中国驻日前大使程永华所言,日本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由消极观望、警惕质疑向客观看待和积极参与的转变过程。该倡议提出之际正是中日关系整体处于低谷时期,日本态度并不积极,甚至抵触情绪强烈。进入2017年,中日两国高层互动增多,回暖势头明显,这也带动了两国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探讨。2018年以来,双方围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步伐稳步推进:当年5月,中日签署了《关于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备忘录》;9月,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工作机制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10月,中日两国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由此,中日开启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新篇章。 当下挑战不容忽视虽然中日两国在推动第三方市场合作方面正面临近十年来最好的时期,但整体来看,还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日方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仍然不够坚定。相比绝大多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日方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上,呈现下面三个特征。 合作领域“有保留”。日本政府在将节能环保、产业升级和提高物流网便利性等设为重点合作领域的同时,对一些“特殊领域”保持敏感,“强烈建议”经济界“筛选”合作项目。 开展合作“有前提”。在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中,安倍政府提出了“财政健全、开放性、透明性、经济合理性”等四个条件,2018年初安倍出访中东欧六国前又表示,要在个案上与 “一带一路”认真合作,但是,不忘强调法制和基本价值观问题,强调日本与这些国家在自由、民主、人权、法制等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一致。 开展合作“不直接”。只强调第三方市场合作,而尽可能不与“一带一路”挂钩,对于参与亚投行至今未置可否。例如,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就明确表示,关于本次第三方市场合作和中国所倡议的“一带一路”构想,“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没有直接的关系”。 第二,中日潜在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激化的可能。实践表明,中日之间长期的结构性矛盾,通常会出现阶段性反复。当前,中日关系的改善与回暖,仅是结束了双方首脑无高层互访的不正常状态。所以,中日关系全方位改善的道路依然漫长。 第三,第三方市场存在一定的综合风险。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涉及中亚、西亚、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多个地区。上述地区整体上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基础设施需求较大,各方面治理能力也较为薄弱。不少国家由于战略地位重要,成为外部大国利益角逐的焦点地带。面对这些不容忽视的风险和挑战,日方要着重发挥调研经验、技术优势、人脉资源等优势,中方要着重发挥设备、资金、管理等优势,携手做好第三方市场的风险监测和管控。 先“行稳”,再“致远”共同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使中日关系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积极因素,这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本地区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第一,维护中日友好合作大局。“合则两利、斗则俱损”,这是历史留给中日两国的重要启示。这其中,维护好政治基础更是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前提。 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与安倍首相在大阪实现首脑会谈,两国领导人达成十点共识,一致同意推动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共同开辟两国关系新未来;同年12月,习近平在会见来华出席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安倍晋三时表示,双方要拓展务实合作,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安倍回应表示,日方愿同中方积极推进第三方市场合作,就地区问题加强沟通协调。 面对中日关系“重回正轨”的新航程,要坚持好中日四个文件精神,确保中日关系不偏离轨道,不放慢速度,共同推动构建携手合作、互利共赢的双边关系新格局。 第二,推动已确认项目尽快落地。当前,两国第三方市场合作整体还处于协议和备忘录阶段,签约的投资合作项目是否能顺利转化成预期成果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鼓励双方企业尽快在具体项目上实现阶段性进展,不断为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积累经验、注入信心。 实际上,这方面的案例已经有不少。2017年,中国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联手日本丸红公司拿下了全球最大的光伏电站—阿联酋阿布扎比1177兆瓦项目。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与日本三井物产公司共同参加了阿曼高效天然气火力发电项目,日方参与出资,中方负责三个项目的总承包。此外,非洲是“一带一路”的历史和自然延伸。据报道,日本有意邀请中国共同参与非洲开发项目,如连接喀麦隆和刚果(布)的“国际走廊”沿线道路开发、连接西非各国主干道的“成长之环”以及肯尼亚、卢旺达的路桥修缮等。 2019年12月,在中日企业第三方市场合作交流会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分析称,目前可复制推广到中日企业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日方制造企业作为中方企业海外项目的高端设备供应商;日方企业作为中方企业技术支持方;日方企业作为投资商,中方企业作为项目总包商;中方企业作为投资商和总包商,日方企业参股投资或日本金融机构提供部分融资支持等。相信随着这些模式的推广和更多合作项目的落地,将推动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向高标准、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 第三,持续巩固民间友好根基。中日之间素有“以民促官、民间先行”的传统。无论中日关系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两国民间交流合作的作用和重要性丝毫没有改变。 权威调查显示,中日民间关系改善正处于上升势头。2019年10月,在第十五届“北京—东京论坛”前夕,主办方中国外文局与日本“言论NPO”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在对对方国家的总体印象方面,中日公众受访者持有“印象较好(或相对较好)”的比例都出现增加,维持了近几年持续改善的趋势。其中,中国公众受访者对日本持有“印象较好(或相对较好)”的比例达到近年来最高的45.9%(2018年为42.2%),日方这一数据也出现好转,达到15%(2018年为13.1%),同样为近年最高。但同时也要看到,就中日关系回答“糟糕”的日本人占44.8%,同比上升5.8个百分点。对中国印象回答“糟糕”的日本人虽然下降1.6个百分点,但依然高达84.7%。调查显示,2019年,日本对中国形象打分是3.89分(2018年是3.74分);日本受访者认为两国关系“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比例,2019年是45%,于2018年基本持平(46%);在“一带一路”的认知度方面,2019年有高达47%的日本受访者听说过该倡议(2018年是43%),远高于全球平均认知水平23%。 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在近两年也出现热潮。2019年9月,“2019中国节”活动在日本东京圆满落幕,再次体现中日两国之间的人文纽带十分紧密。同年11月,习近平主席和安倍首相向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发来贺信,王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与茂木敏充外相共同主持了会议,达成8项重要共识。如无意外,2021年,日本将举办夏季奥运会;2022年,中国将举办冬季奥运会;2022年还将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这些都为深化中日关系和两国民间交流创造了重要机遇。(作者为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传播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孙敬鑫) 来源:丝路瞭望 作者:孙敬鑫

闻知

中国第三方手机输入法产品市场研究报告2020

点击上方比达咨询 !获取最新行业报告!手机输入法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不断更新迭代,从早期手机时期嵌入在硬件系统中,到后来在安卓、苹果系统中独立为第三方应用。从最原始的单纯打字到现在不断丰富的功能,手机输入法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第三方输入法在人工智能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2020年初疫情影响下,“宅”经济促使第三方手机输入法用户拓展,多元需求增长。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生活,工作中手机的作用极其重要,而在这其中,手机输入法更是在用户与设备之间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其经历了键盘输入到触屏输入,从拼音到语音输入,从简单到智能化及个性化的变化过程,并随着AI、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升级,各家输入法都将手机的输入效率抬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得传统手机APP实现体验与功能上的升级,不仅能满足用户社交软件上的多样化需求,还有助于提高输入效率,在语音输入用户年龄分布中,语音输入方式在95后、00后年轻群体中渗透率更广泛,占比超78%。随着算法精进和大数据升级,新一轮产品创新围绕AI增进人机沟通和丰富输入场景,也成为输入法厂商的核心竞争力和推动力。

禅医

解析投资:第三方检测市场研究:大行业与小公司

#财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们通常会关注社会上的某些问题,比如食品中的添加剂是否有害健康、穿的衣服和室内空气是否含有过量甲醛、工厂排出的废水废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或者手机电池是否会爆炸等等。但是,这些问题需要依赖一些专业的机构得出结论。在这里,第三方检测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第三方检测行业有比较长的发展历史。15世纪,为了保证产品品质,欧洲就开始出现了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展到工业革命时期,第三方检测机构已经变得较为普遍了,尤其19世纪,法国国际检验局(BV)、瑞士通用公证行(SGS)、英国天祥集团(ITS)的陆续设立,标志着现代第三方检测服务业的兴起,随后各类第三方检测机构不断发展壮大着并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商业行为。一、第三方检测第三方检测又称公证检验,由处于买卖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如专职监督检验机构)组成,它们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根据有关法律、标准或合同进行商品检验活动,如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各类认可活动等,最终的呈现形式包括证书、报告以及标志。第三方检测行业通常也被称为TIC行业,主要包含检测(Testing),检验(Inspection)以及认证(Certification)三大类。其中检测是指代按照程序确定合格评定对象一个或多个特性的活动,其评价的结果为测试数据;检验是指审查产品设计、产品、过程或安装并确定其与特定要求的符合性;认证则是指与产品、过程、体系或人员有关的第三方证明。二、第三方检测产业链第三方检测产业链覆盖广泛,具体为上游主要检测设备、检测试剂等行业,中游第三方检测机构,下游检测报告的使用者,如终端的工业品和消费品生产制造商、政府以及消费者。具体流程为第三方检测机构接受客户委托,综合运用科学方法及专业技术设备对某种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能、环保等方面进行评定,并出具检测报告,供客户使用。其中,检测报告使用者是第三方检测产业链发展的驱动力,生产制造商和检测机构需要不断满足报告使用者不断提高的要求。顺便一提,第三方检测下游子领域众多,且非常具备专业性。目前来看,有69%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服务于第三产业,41%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服务于第二产业,9%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服务于第一产业(部分综合性机构都有涉及),具体在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比如工业、农业、采矿业、消费品制造业(包括纺织、服装、日用品等)、建筑业、能源和燃料、水电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工业、电子电器行业、汽车业、食品行业、咨询服务业、零售业、医药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和卫生管理行业等。三、第三方检测市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产安全性、产品质量、生活健康水平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要求的提高以及各种消费品和工业品生产的日益规模化、标准化,使得检测逐渐成为贸易双方鉴定产品品质的重要手段。因此,第三方检测在研发、生产及贸易等各个环节中的作用日益凸现,推动市场获得了长足发展。2008-2018年,全球第三方检测市场由约6000亿元快速增加至8093万亿元,增速始终保持在10%之上,成长天花板高。分地区来看,目前亚洲第三方检测市场规模为2039亿元,北美为2097亿元,欧洲为2443亿元。随着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和国际分工深化,第三方检测行业还能维持比较稳定增长,其中亚洲地区第三方检测行业因历史因素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海外第三方检测行业由于先发优势早已形成了成熟稳定的大市场,从而孕育了诸多的大型优秀企业,这些大型企业基本上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瑞士通用公证行、法国国际检验局、英国天祥集团是全球第三方检测三大龙头企业。近年来,三大巨头在亚太地区积极拓宽新领域,使得业绩保持稳定增长。我国第三方检测行业起步较晚,市场时间相对更短,早期是在政府逐步放松管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1984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对检测市场的管制,检测得到初步发展。第二阶段为1984-1989年,国务院通过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条例》,规定仅有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负责对所有商品检验。第三阶段为1989-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颁布,开始放宽对检测市场的规制,民间资本能够进入商品检测市场。第四阶段为2002-2005年,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进一步明确界定了行政执法性质的强制性检验检测工作与民事行为的检验检测业务,民营检测机构快速发展。第五阶段是我国加入WTO不久后,允许外资独资检测机构进入。至此,外资检测机构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丰富的运作经验全面进入我国检测市场,成为当前我国第三方检测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第三方检测市场已从2013年的456.3亿元增长到2018的1004.28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5.4%,高于全球检测市场发展速度(9.6%)。随着各细分行业逐步向第三方检测机构放开,第三方检测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2020年,我国第三方检测规模将达到1469亿元,将超越欧洲和美国,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第三方检测市场。四、国内第三方检测企业我国第三方检测呈现大行业,小公司的特征。2013-2018年,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从2.48万个增长到3.95万个。然而,其中有96.3%的机构都是人数小于100人的小型和微型企业,第三方检测行业里企业数量众多。虽然我国第三方检测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市场分散,但是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势头显著。2016年,人数大于300人的检测机构数量占比不到1%,收入占比为21%。人数大于100人的检测机构2016年数量占比不到4%,但收入占比为45%。到2018年,规模以上(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检测机构数量占全行业的12.8%,但营业收入占比已经达到了76.5%,规模效应显著。此外,第三方检测行业还是一门比较赚钱的行业。从A股部分上市公司可以看出,行业平均的毛利率40-50%,更有部分业务毛利率甚至能达到70%以上,毛利率相对较高。华测检测(300012):第三方检测民营龙头。检测服务覆盖生命科学、工业品、消费品和贸易保障四大领域。其中以食品检测和环境监测为主的生命科学检测板块是公司最大业务板块,2018 年收入占比为53.2%。公司2009年登陆A股创业板市场,上市9年营收复合增速达到29.4%。广电计量(002967):成长最快的第三方综合性检测公司。检测服务包括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检测、环保检测、食品检测和化学分析等。其中计量服务和检测服务中的可靠性与环境试验为两大收入贡献板块, 2018年收入占比分布为30.3%、28.8%。公司2019年登陆A股中小板市场,上市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1755.33万元,同比增长40.44%,归母净利润为3036.96万元,同比增长14.39%.。(文章来源于:解析投资)

何迪,田惠敏:中国对非洲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潜力研究——基于中日合作视角

作者 | 何迪 田惠敏: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文章 | 《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21年第1期摘 要第三方市场合作已成为国际合作的新模式和共建“一带一路”的新路径。虽然中日建立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较晚,但近年来双方合作意愿强烈,在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潜力巨大。在对非洲合作上,中日具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和民间合作需求,通过开展基础设施、国际产能、金融、援助等领域的合作,有利于帮助两国经贸关系进一步提质升级,共同促进非洲国家发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关键词:第三方市场合作; 中日合作; 对非洲投资; 对外援助一、中国和日本在对非洲合作上的发展20世纪以来,日本对非洲关系的发展经历了早期接触到实施“以经济为中心”的实用主义政策,再到推行经贸与政治利益兼顾几个阶段。日本对非洲经贸政策的转变,主要源于其对非洲资源和市场的渴望以及走向政治大国的迫切感。中国和日本在对非洲合作上的发展,是中日关系在更广泛地缘层面的反映。(一)中非合作论坛与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在南南合作范畴内的集体对话机制。20年来,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非贸易跨越式发展,投资合作稳步推进,中非合作领域和内涵不断拓展,中非双方从机制化的关系中实现互利共赢。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承诺在未来三年内对非洲提供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始于1993年,每5年举行一次。自第六届起改为每三年一届,第六届会议举办地由日本转至非洲肯尼亚,此后轮流在日本和非洲国家举办,这与中非合作论坛每三年一届部长级会议,以及会议在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轮流举办的机制相同。同时,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规模和涵盖议题、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援助数额不断增加。在2019年第七届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上,日本宣布在未来三年内将本国私营部门对非洲的投资提高到200亿美元以上。(二)“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太战略”“亚非增长走廊”日本最初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犹豫不决,2016年下半年,时任首相安倍晋三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强调连接亚洲与非洲的是一条海上之路。2017年5月,在第五十二届非洲发展银行年会上,日本与印度共同提出“亚非增长走廊”,希望在支持非洲发展方面,加强“发展与合作项目、高质量基础设施与制度联通、促进能力与技能提高以及人员往来的伙伴关系”四方面合作。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和具体项目建设的实施,倡议获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与广泛支持,并作为重要公共产品得到广泛认可,日本开始重视“一带一路”建设。在2017年6月的东京国际会议上,日本首次表示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同时承诺如果条件成熟将进行合作。同年12月在中日CEO峰会上,日本正式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可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二、中日对非洲开展第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可行性分析(一)中日建立了“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2018年5月,中日两国共同签署《关于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备忘录》,正式开启了两国在第三方市场的合作。目前,中日两国已在构建合作机制、确立优先合作区域和重点领域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包括举办了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签署52项合作协议,涉及基础设施、物流、信息技术、健康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建立了跨部门、多层级、多主体的合作机制和相应的工作机制,负责两国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顶层设计、宏观政策沟通与协调;在合作区域上,确定东南亚特别是泰国为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优先区域,在示范项目上,将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列为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示范性旗舰项目。同时,还提出将第三方合作逐步扩大到整个东南亚以及南亚、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二)中日产业链互补,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有利于推动双边经贸关系提质升级2018年,中日双边贸易总量3085亿美元,中国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在日本对外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为21.9%。日本制造业技术水平相对领先,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多为高端机械设备、汽车、化工产品及电子器件。但是由于资源匮乏,日本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能源材料和轻工业品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自中国进口的产品中制成品和杂项制品占其进口总量的1/3以上。中日产业链和价值链高度融合,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有助于双方优势互补,是促进双方产业贸易合作的新契机。中日可以在非洲进一步发挥产业互补优势,推动制造业产能合作。中国处在全球产业链的核心位置,优势集中体现在中下游制造领域,但许多工业领域的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日本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核心技术,但对海外市场的开发覆盖能力不足,对非洲投资力度有限。2018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53.9亿美元,而日本对非直接投资16.28亿美元,其中80%投向了基础设施较完备的南非。非洲许多国家正处于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需求强劲,却受制于技术和资金缺口。中日发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可以帮助这些国家获得更具成本效益的设备和工业生产线,并推动技术和管理人员水平的提高,在满足需求的同时,能够推动第三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对于中日双方来说,比较优势将得到展示,利益能够共享,这也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双方互信互惠。(三)中日在非洲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有较强的民意基础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对在非洲日企开展了“第三国合作伙伴”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在非洲日企认为其竞争对手中,中国企业位列第四位,而到2018年,中国企业排名第一位,他们认为中国企业是其在非洲的主要竞争对手。但日本企业又认为,既然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不如通过合作获得成功,并认可中国企业能够为其带来商业机遇,有52.1%的日本企业认为可以与中国开展项目和外围业务合作,35.4%认为可以利用中国建立的基础设施网络(见图1)。也就是说,基于商业目的,竞争对手的改变使中日在非洲合作的可能性增加。三、中日对非洲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重点领域(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为扩大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出口,日本于2018年6月修订《基础设施系统出口战略》,制订“推动日中企业在第三国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相关内容。据调查,约53%的在非洲日企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在非洲前景巨大。非洲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巨大需求。但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般具有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相关的金融、社会、安全等风险大的特点。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承建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日本企业在工程咨询、运营管理等方面有经验,也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和信誉保障。中日企业开展基础设施合作既可以强强联手,又可以优势互补。但需要注意的是,双方在合作中要加强沟通,避免因在规则体系和技术标准上的差异而引发矛盾,影响合作的顺利开展。(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长久以来,日本对非洲贸易和投资的规模占其总量的比重均较低,2018年,日本对非洲贸易仅占其进出口总额的1%,对非洲直接投资仅占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5%,而且投资区域偏重于成熟市场,在南非的投资额超过3/4。日本的投资活动在非洲备受欢迎,主要原因有:一是非洲民众对日本的主观感觉颇好,大多认为日本人态度严谨、专业精神强、技术水平高。二是在投资活动中,日本企业善于用以民促官的方式予以推进,例如通过民间商务活动拓展投资合作,鼓励中小企业和创业者参与投资,包括小微融资、小型能源项目、移动信息技术、净水项目等。中日产业互补优势,可以促进双方在非洲开展国际产能领域的投资合作。在重点产业方面,可以在非洲进一步拓展汽车、电子产品、纺织品等制造业的国际产能合作,用中国的装备制造、日本的先进技术,帮助非洲国家充分运用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人口红利,获得更具成本效益的工业生产设备和生产线,促进其产业发展,推动技术和管理人员水平的提高。在重点国别上,可参考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于2018年开展的市场调查结果(见表1),关注肯尼亚、尼日利亚、南非、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埃及、摩洛哥、加纳等国家的发展环境和投资需求。(三)探索金融合作相较于国际化大银行,中国的银行业国际化程度偏低,商业银行海外资产在总资产的占比平均低于20%,而摩根大通、汇丰、渣打等国际化大银行的海外资产则占其总资产的50%左右。在开拓海外市场上,中国的银行、基金、担保等机构,在与其他国家开展第三方金融合作,推动融资、保险和担保方式多元化,共同分担项目风险上有迫切需求和较强的现实意义。日本协力银行等多次表达与中国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兴趣,但是,双方在投融资规则体系上的差异使共同融资的难度增大。日本和非洲发展银行有着较长时间的合作历史,2005年,日本发起与非洲发展银行合作的倡议,提出“强化对非私营部门援助计划”(Enhanced Private Sector Assistance forAfrica,EPSA)项目,宣布提供共计3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用于支持非洲的农业、水利、卫生和基础设施项目的主权联合融资。中日金融机构可适当加强与非洲发展银行和非洲本土银行的合作,使项目更加符合非洲发展需求,促进非洲地区民生发展。(四)扩大对外援助合作非洲是日本在亚洲之外的最大援助对象。日本具有完善的对非洲援助体系。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主要负责技术援助、有偿基金援助与无偿基金援助,通过非洲各事务所具体实施。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主要通过信贷、投资、担保等帮助日本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另外,日本非常重视发挥非政府组织、企业、大学以及个人的作用,形成了相互作用的多层次援助机制。实际上,中日在非洲援助领域已经有合作的经验,例如日本对非洲援助的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即由中国企业开展施工建设。未来,还可继续借鉴日本与英国、法国、加拿大、瑞典等共同开展对非洲援助的模式,如日本与英国联合设立“赞比亚大学兽医学系设立计划”、与法国联合开展“科摩罗通信设施计划”等,在援助上形成合力,为非洲国家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帮助。环保领域可以是中日对非洲援助合作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日本大力开展国际环境援助外交,在废弃物处理和大气污染治理上具有成熟的技术和合作经验。中日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开展环保领域第三方市场合作具有广阔的空间。参考文献[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三方市场合作指南和案例.[2]张菲,李洪涛.第三方市场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合作新模式--基于中法两国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20(2).[3]毕世鸿,屈婕.多边合作视角下中日在东盟国家的第三方市场合作[J].亚太经济,2020(1).[4]宫笠俐.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机遇、挑战与应对方略[J].现代日本经济,2019(5).[5]孙丽,张慧芳.“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可行性与模式选择[J].日本问题研究,2019,33(2).[6]王厚双,张霄翔.“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日加强在东盟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对策思考[J].日本问题研究,2019,33(2).[7]王嘉珮.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机遇与前景[J].经济,2018(23).[8]施锦芳,赵霞.新形势下扩大中日经贸合作的思考--基于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变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8(6).[9]孟晓旭.日本高质量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及与中国的竞争合作[J].现代日本经济,2018,37(6).[10]秦兵.中日经贸合作回顾与展望[J].东北亚经济研究,2018,2(5).[11]廉德瑰.战略考量与日本对“一带一路”态度的转变[J].日本问题研究,2018,32(5).[12]张永蓬.日本对非洲外交:从实用主义平衡到战略重视[J].西亚非洲,2018(5).[13]程永明.“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日合作领域及方式[J].东北亚学刊,2018(5).[14]朱伟东.英国“脱欧”为中英非三方合作带来机遇[N].国际商报,2018-03-06(10).[15]金仁淑.新时期日本对非洲投资战略及中国的对策--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新思维[J].国际贸易,2018(2).[16]张春.涉非三方合作:中国何以作为?[J].西亚非洲,2017(3).[17]王涛,邓荣秀.日本对非洲投资的历史透视与现状解析--兼谈与中国的比较[J].日本学刊,2017(1).[18]殷悦.中国和法国在非洲开展三方合作问题初探[J].国际研究参考,2016(1).[19]张春.中非关系:应对国际对非合作的压力和挑战[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2,29(3).[20]周玉渊,刘鸿武.论国际多边对非合作框架下的中国对非战略[J].太平洋学报,201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