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晓得有没注意到最近比较热门的一条新闻:"女教师考上研究生却被教育局以五年合同期未满为由拒绝解除合同",在媒体报道后,事情虽然得到了解决。但是,这件事情本身就给我们带来许多不一样的思考。今天就有朋友问小西:“他们单位不允许备考研究生,说影响工作。她想偷偷备考,考上了再辞职,考不上继续工作,可以吗?”。其实,小西看到这个问题后,觉得是不少工作带编制朋友迫切关心的问题呢,如中小学教师、地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相对来说,可能是收入不算高、地理位置不是很好,不少人希望借助读研、读博等来摆脱困境。就算不过不少单位会签订合同,有服务年限要求,如5年内不得离职,但不限制升学,如读研、读博。复习备考研究生如果不想离开原单位,报考非全日制也是不错的选择。在2016年研究生招生改革后,同样有毕业证、学位证,且事业单位等非全日制是认可的,甚至不少单位和高校有定向培养协议。在报考之前,可以问问单位的人事,了解下单位员工读研的福利,如报销学费。不过,若是觉得当前工作不是自己理想的,想要通过考研来改变的,报考全日制也没有问题的。5、6月院校都会要求提供个人档案和政审表,"是否辞职就让走"尽量和单位沟通好。也得和家人协调好,尤其是结婚的朋友,之前小西就有认识的朋友,读研、读博后改善了自己工作和生活,但是家庭却散啦,很可惜的事情呢!至于"不考上就继续工作,神不知鬼不觉"仅仅是个理想状态,工作过的你我都知道单位内消息的流通速度,除非你能忍住在单位谁都不告诉,且保持正常的下班后交际活动。否则,大家都是人精,初试周末不用请假,但复试请假的话,那个时间段领导和人事其实都能猜到你是去复试,毕竟类似这样操作你肯定不是单位内的第一个呢!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现场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高达290万,过百万过线考生最终没有被录取。在职的朋友想要考全日制研究生,难度非常大。不要抱有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搞个几年肯定能考上,有这种心态读全日制真的没价值。一是对你个人的提升或帮助有限,年龄较大读研后未来能获得机会也在变少,二是导师对于类似多次考研的同学不乐意接受,之前就有招生进来后没有恒心和积极性,颇为懒散的状态下被延期毕业的。因此,就算没有破釜沉舟的离职备考决心,起码也要给自己树立力争今年考上的信心。在院校选择上,近2年已不建议选择985大学热门专业。没有足够的复习时间、效率和专业基础,考上的几率几乎为零,不要尝试备考2-3年,时间拖长且有生活或家庭的影响,效率也跟不上。考研和考证不同,比如考证要求单科过60分,且几门科目都合格就发证,属于分数控制;而考研是初试划线后,结合面试成绩进行排序,属于总量控制,指标录满为止。小西觉得B区211院校,211的平台和稍低的录取难度算起来"性价比"较高。公费师范生大一新生宣誓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要是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分配到部分偏远地区的中小学工作,想要考取全日制的,属于违约,需要赔偿国家之前出的学费、补助和按年计算的违约金。哪怕不差钱,但是大部分区域已将公费师范生违约纳入公民诚信体系,后期影响不小,慎重选择!离高考很近,小西也想对各位考生说,公费师范生的选择一定得慎重!家庭条件差,普通院校也有助学贷款等措施保障的,安心复习和考试,不用担心呢,加油
“高校教师辞职难”现象屡现,近日,山东潍坊科技学院三名教师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反映,她们陷入了辞职受阻的困境。其中,两名教师与校方的人事争议已于9月28日在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开庭审理,目前裁决结果尚未出炉。在此之前,另一名张姓教师于2018年7月提出辞职申请,并于当年8月离岗,但至今仍未能办妥离职手续。张老师因离职与校方产生的纠纷,先后经历仲裁和法院一审、二审,2020年6月,法院终审判决,潍坊科技学院于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为张老师办理人事及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不过该判决迟迟未得到行。对此,潍坊科技学院校长李昌武向澎湃新闻表示:“我们一是依规进行,根据学校的规定办;二是依法进行,她们上法院诉讼了,我们按照法院判的办。”潍坊科技学院代理律师则称:“目前是双方处于胶着状态,并非泾渭分明,在这种情况下暂不执行潍坊中院判决合情合理。”教师离职遇巨额索赔潍坊科技学院位于山东寿光市(潍坊所辖县级市),官网介绍,该校由寿光市政府兴办,系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是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试点院校、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目前有教职工近2000人,全日制在校生3.1万余人。张老师、王老师、崔老师分别在2007年、2008年、2009年入职潍坊科技学院。在职期间,上述三名老师先后取得博士学位。但她们都面临相同的问题:与爱人分居两地。考虑到家庭原因及个人发展前景,三人相继向校方提出辞职,但均遭拒。其中,张老师于2018年6月26日提出辞职,当年7月19日向潍坊科技学院人事处递交了书面辞职申请,此后离岗再未在该校工作。王老师、崔老师与校方签订的读博协议中,没有关于服务期限的约定。张老师称,她们是事业编制,也与学校签订了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合同,“我的合同是2018年8月到期,提前三十天提交了辞职申请。我从提出离职之日就主动要求按照协议返还两年的工资,但是学校不予理睬,不谈赔偿,还一直给我发工资到2019年7月。而直到目前,学校仍不给我办理离职手续。”今年6月17日,潍坊科技学院英语教师王老师也向潍坊科技学院递交了辞职申请,并主动提出退还请假读博时期的工资或以代课形式补偿读博时间作为对学校的补偿。此后的7月6日,崔姓老师也向校方提交了辞职申请。不过,王、崔两位老师的离职申请未能获批,紧接着校方发布《潍坊科技学院教职工离职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出台于今年7月13日,于7月27日印发给各院系、处室。上述离职管理办法规定,学校定向(委培)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自取得学位证之日起,在校服务年限顺延5年;在职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人员,获得学位返校后,未满服务年限申请离职的,须交回脱产学习期间学校为其承担的全部费用,并按实际服务年限折算赔偿金进行赔偿,根据未满的服务年限,按照每年5万元的标准交纳剩余服务年限的违约赔偿金。王老师和崔老师均是2020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她们称,在和校方多次交涉离职一事后,校方提出要她们按照新出台的离职管理办法,每人赔偿学校25万元,另外退还各自脱产期间学校发放的工资。不过,王老师和崔老师均认为,她们提出辞职申请在先,校方出台离职管理办法在后,这一办法对她们二人不适用,而当初她们读博时和校方签订的《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协议》中,并未规定取得学位后的服务期限。她们向澎湃新闻出示的协议中,没有与校方进行服务期限约定。在屡次交涉无果后,王老师和崔老师分别向寿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请求仲裁委确认她们与校方的聘用合同解除,并为她们办理人事档案转移手续。9月28日,两人的仲裁案分别开庭审理,仲裁结果目前尚未出炉。而早她们两年提出辞职的张老师,在仲裁、一审、二审中均获支持的情况下,潍坊科技学院至今仍未给其办理离职手续。法院判决生效后校方仍未执行自2018年6月26日向校方提出辞职,交涉一年未果后,2019年6月,张老师向寿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2019年7月24日,该仲裁委作出裁决:潍坊科技学院自裁决生效之日起15日内为张老师办理人事档案及社会保险关系转调手续。寿光法院一审判决结果,潍坊科技学院上诉后被驳回。潍坊科技学院对上述仲裁结果不服,诉至寿光法院,请求判令不给予张老师办理人事档案及保险关系转调手续。2020年1月19日,寿光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潍坊科技学院诉讼请求不成立,不予支持,其应及时为张老师办理人事档案及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该一审判决书显示,寿光法院审理查明,张老师于2007年8月到潍坊科技学院工作,系该学院在编人员。2013年8月29日,潍坊科技学院与张老师签订“委托培养攻读博士协议”,约定潍坊科技学院同意张老师到韩国建国大学攻读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与英语教学学位。脱产两年,自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人员取得博士学位后的在校服务期限,根据其离岗学习或离岗写作论文期间学校所发的工资以及取得博士学位后报销的经费总额,按照每500元在校服务一个月计算(最多按120个月计算)。如服务期限内调离学校,所发放的工资和报销的经费按实际服务月数冲销后,余额如数返还学校。法院查明,张老师脱产学习两年,并于2018年8月取得博士学位。2018年7月19日,张老师通过邮寄方式向潍坊科技学院人事处寄发辞职通知书。2018年8月后张老师未再到潍坊科技学院工作,该学院为张老师发放工资、缴纳保险至2019年7月。寿光法院认为,本案当事人的争议有二:其一,张老师与潍坊科技学院之间的劳动合同及博士委托培养服务协议是否已解除;其二,张老师要求为其办理档案及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是否有法律依据。关于第一点,寿光法院认为,《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据上述查明事实,张老师所涉情形符合上述法律、法规规定,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以及解除,其与潍坊科技学院签订的博士委托培养服务协议亦随之解除。潍坊科技学院若认为张老师违反博士委托培养协议中关于服务期的约定,可以根据协议约定及法律规定另行主张违约金。关于第二个争议焦点,法院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等规定,潍坊科技学院应及时为张老师办理档案及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其中,《劳动合同法》对此事项时限的规定是十五个工作日内。最终,寿光法院一审判决,原告潍坊科技学院于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为张老师办理人事及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潍坊科技学院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潍坊中院。2020年6月1日,潍坊中院驳回了潍坊科技学院的上诉,维持了原判。不过,该判决生效后,潍坊科技学院至今仍未主动执行。张老师遂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寿光法院已于8月19日立案,目前仍未执结。据张老师介绍,两年前辞职时,她已经联系到济南一所大学去工作,但由于潍坊科技学院一直扣押她的档案,不给她办理离职手续,导致她至今无法入职。就上述三位老师辞职一事,10月11日,澎湃新闻致电潍坊科技学院人事处负责人,但其表示不便接受采访。随后,该校校长李昌武就此事向澎湃新闻表示:“我们一是依规进行,根据学校的规定办;二是依法进行,她们上法院诉讼了,我们按照法院判的办。”澎湃新闻询问,张老师的案子二审终审了,判决已生效,为何不执行判决。李昌武说,“我们委托了律师,他向你解释一下吧。”潍坊科技学院代理律师表示:“按照协议约定,她(张老师)在约定的博士毕业后最低服务期一天也没有履行的情况下单方面违约,除了应该如数退还读博期间学院为其发放的工资及其他费用外,还应支付违约金,可是张老师连一分钱都不想返还。”就张老师的违约金问题,潍坊科技学院于7月22日向寿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提出申请,请求裁决张老师返还工资及利息、支付违约赔偿金共计37万余元。寿光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裁决张老师向潍坊科技学院返还工资17.7万余元,张老师对此不服,目前已诉至寿光法院。2020年9月1日,寿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作出裁决,张老师返还潍坊科技学院工资177076.64元,于裁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一次性付清;驳回潍坊科技学院其他仲裁请求。上述工资包括: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张老师脱产学习两年期间的工资11万余元;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张老师离岗后学院所发工资6.4万余元。对于退还工资的仲裁结果,张老师不服,目前已起诉至寿光法院。她表示,“一定会执行法院的判决,只是不明白学院为什么不执行法院的生效判决给我转档案。我提出辞职两年,学校拖着不办,给我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前述潍坊科技学院代理律师称:“目前是双方处于胶着状态,并非泾渭分明,在这种情况下暂不执行潍坊中院判决是依法有据,合情合理。”(来源:澎湃新闻)
教师在职考研,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非常普遍,教师处理不好,可能会非常麻烦。教师考取研究生,必然需要辞去原单位的工作,教师辞职,是否合法?原有的聘用合同如何处理?若聘用合同约定了服务期和违约金,教师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呢?下面我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进行分析。2012年12月21日,云南省某高校与梁某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合同期限为3年,合同期限届满后双方未续签合同。2017年,梁某考上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同年7月18日双方签订《本校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协议》,协议约定必须在规定的五年内取得博士学位,必须在获得博士学历、学位一个月内回校报到,并将博士学历证、学位证交学校人事处审核备案,并同意不辞职、不调离,攻读学位期间的学费、住宿费、车旅费等由学校承担。同日,云南某高校与梁某及培养单位云南大学三方签订了《云南省大学研究生定向培养合同书》,约定定向培养研究生毕业后不得以各种理由拒绝到云南某高校工作。2018年3月29日,梁某向学校递交《辞职报告》提出辞职,云南省某高校未批准。梁某申请仲裁,请求确认其与云南某高校于2018年3月29日已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指令学校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并在15日内为梁某办理人事档案和社会保险转移等离职手续。仲裁委支持了梁某的仲裁请求。云南省某高校不服仲裁裁决,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继续履行双方签订的《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本校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协议》及《云南省大学研究生定向培养合同》。一审驳回云南省某高校的诉讼请求。学校提起上诉。二审撤销一审民事判决,判决继续履行签订的《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本校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协议》、《云南大学研究生定向培养合同书》。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受聘人员能否依据《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02〕35号)第六条规定单方解除聘用合同,依据该文件规定,考入普通高等院校的,受聘人员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国办发〔2002〕35号文件对受聘人员解除聘用合同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聘人员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一)在试用期内的;(二)考入普通高等院校的;(三)被录用或者选调到国家机关工作的;(四)依法服兵役的。除上述情形外,受聘人员提出解除聘用合同未能与聘用单位协商一致的,受聘人员应当坚持正常工作,继续履行聘用合同;6个月后再次提出解除聘用合同仍未能与聘用单位协商一致的,即可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该文件规定了受聘人在考入普通高等院校后可以“随时单方”解除聘用合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第十七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该文件规定,受聘人员解除聘用合同,需要提前30天,而且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这个但书规定,与国办发〔2002〕35号文件规定不同,两个国务院规定发生冲突。这就涉及两个文件的法律的适用问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是行政法规,于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是部门规章,于2002颁布实施。根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及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本案不应适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的规定。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受聘人解除聘用合同应当要受双方约定约束。因此,法院应当重点审查,双方约定是否合法有效。本案中,双方除了签订有《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外,还签订了《本校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协议》、《云南大学研究生定向培养合同书》,并就辞职问题进行了明确约定,既约定了学校有权不允许调离或者辞职,并且,受聘人同意不辞职不调离。这两份协议都规定了受聘人不得辞职,是否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呢?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教师的预告辞职权。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这就是预告辞职,也称为预告解除,是指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任何理由,只需要提前一定的期限告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法律之所以在当事人双方都无过错的情况下,赋予劳动者无条件的预告解除权,是为了保障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的劳动者,使劳动者享有充分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预告辞职权以来,一直存在应否限制预告辞职权的争论。限制论者强调我国法律规定预告辞职权过于僵化,应当区分劳动者、劳动合同类型和工作性质区别规定。公办学校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对于学校教师不能简单的规定预告辞职权,应当进行限制。《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七条中“但书”规定,即是对预告辞职权的限制。教师预告辞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教师预告辞职权与学生受教育权发生权利冲突。两者同属于宪法权利,但学生受教育权具有公益性。基于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学生受教育权优于教师预告辞职权。为了保障学生受教育权,教师预告辞职权应予限制。本案中,梁某考入普通高等院校时并未提出辞职,而是签订了新的协议《本校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协议》及《云南大学研究生定向培养合同书》仅8个月的时间就提出辞职,是严重违背诚信原则和契约精神的行为。如果当事人可以不受约束的辞职,会导致高校专业技术人才的严重流失,也是对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工作的沉重打击。因此,《本校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协议》、《云南大学研究生定向培养合同书》两份协议中对梁某辞职进行限制,并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属于合法有效的约定,梁某应当遵守协议约定,继续履行聘用合同。
如今很多高校的调取工作录取正在进行,准研究生们只要顺利调档,就只等着好好读研了。调档函的寄送时间不同,档案调取的时间也有早晚。那么,对于准研究生来说,若是在调取档案的时候,出现无法调档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呢?档案丢失、死档,2020准研究生如何处理档案无法调取的问题?拿到调档函却无法调档?今年小水就遇到一个这样的考生。这位考生的情况是,前年毕业的时候打算二战考研,但是在档案处理的时候,直接把档案调到工作单位进行保管。但是到了十月下旬他因为要回家边工作边备考,所以就辞职了。但是调档的时候出现问题,用人单位迟迟不愿调档。最后双方经过调解,考生将档案取出,带回了老家。但是他一直忘记档案的转存,直到考研成功需要调档时才发现问题。最初以为自己遗失了档案,回想起来档案是在自己手里,但此时档案一直在自己手里超过两年,已经成了死档!比较难得的是,在得知自己的档案成为死档之后,他先联系了学校,学校不接受他个人的邮寄,所以他申请了档案延迟调取。学校告知他,只要在七月底之前,他将档案调到拟录取的院校,都不会影响他读研,不然只能取消资格。此时他联系到了小水,针对他的情况,小水建议他到本科毕业院校将自己的档案转存一下,然后由学校进行档案的调取工作。但是他跑到学校问了一遍,学校不再接受已毕业的考生档案的保管和转存,这下急坏了他。还有一个地方可去,那就是考生的原籍。之后听从了小水的建议,他到了老家的人才市场,办理了转存手续,提交了调档函,顺利调档,不出意外的话,一周后目标院校就可以收到他的档案!对于这样的情况,考生不妥善处理,很容易丧失读研资格。对于调档时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小水在这里做了一个汇总,需要的考生可以拿来当作借鉴!01、档案可否由自己邮寄?不少往届考生在调档的时候,觉得可以由自己邮寄,直接寄到目标院校,殊不知这样很容易被拒,还容易丢失。要知道档案不允许私人邮寄,更不能一直拿在手里!超过择业期,考生还没将档案妥善处理,成了死档的话,升学、求职、考公等都会受到影响!有一种情况例外,有的考生是调剂读研,其他拟录取考生档案已经调取成功之后,他可能才开始调档。那么为何按期调档,考生可以拿着调档函,从档案所在地,拿着机要号,由自己带着到学校,然后办理档案转存。这需要和目标院校取得联系,并得到确认,否则档案被拒收,问题很大,读研就成了奢望!02、考生档案暂时找不到往届生找不到自己的档案,如何处理呢?考生可以在调档期间内,从本科毕业院校、用人单位、原籍的教体局或人次市场等地方找寻自己的档案。如果暂时找不到,可以申请延期档案,一般会在以上几个地方,考生延期内调档成功,不会影响正常读研。03、考生档案丢失需重新补办如果考生档案确认丢失的话,又该如何呢?考生档案丢失以后比较麻烦,考生可以先给拟录取院校申请延期调档。档案可以重新补办。最好要去本科毕业院校补档,若是有电子档案,那么就很容易补齐,不会太麻烦。要是没有的话,考生就得从大学逆推回去,慢慢补齐,超时没有调档成功,就会丧失读研资格,考生要格外注意!04、应届毕业生无法如期调档应届生无法如期调档的缘故是没有毕业,档案尚未健全,一般的做法还是延期调档。考生将情况对目标院校说明,将调档函签字上交之后,学校会统一安排档案的调取,不需要过于操心!05、非全日制研究生调档对于拟录取的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将自己的档案调取到学校吗?非全日制研究生读研的时候不需要调档!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从19年开始,非全日制研究生属于定向就业,只需要和学校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就行了。特别是针对在职读研的考生,档案还是由原单位保管,不需要进行调档。类似的还有定向考生和委托培养的考生,和普通全日制研究生有所区别。06、延期调档,学校已放假对于延期调档的情况,考生将档案走机要寄走时,目标院校在放假,如何处理呢?延期寄送档案的时间一般在七八月份,此时学校已经放假,若是档案寄送的时候出现没人接受的情况就很容易丢失。此时考生要先给学校取得联系,说清楚你档案寄送的具体时间,确定学校接受到你的档案,这样才是负责任的做法!如果考生对自己档案不放心的话,在本科院校或者委托单位将你的档案寄走一周内,联系目标院校,确认自己的档案是否已经调取成功。若是中途出现问题,也好及时处理,不影响之后读研的问题!你如果打算二战考研的话,你会将自己的档案存在哪里呢?如果你在职考研成功,用人单位不放你的档案,你会如何处理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不喂鸡汤,只捞干货,这里是凌霄傲笑。说到报考公务员,很多应届生对于选调生一定不陌生。不过不同地区的相关政策还有待遇有一定的差异,今天小编就来说说这位去年入职的河北定向选调生。作为一名研究生副科,分到河北石家庄下某县。目前每月工资是2400元,还有1000元的人才补贴,不过这个补贴有效期是五年。还有400元的车补,这就是目前全部收入的构成了。去年还有6000多的精神文明奖,不过今年应该也砍掉了。其他的福利,至少入职至今也是把所有的节都过了一圈了,然而什么都没有发。一整年目前收入也就是五万的状态,够花是够花但是真的和其他同学差的有点多。不过当初选择这条路的时候他也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很长一段时间远离城市,来到陌生的乡镇进行工作生活。开始是有很多不便不过好在不是克服不了。至于选择这条路也是为了未来的工作和职级,这个方面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很多是在基层工作2年就可以回到省直机关或者市局离去,不过很多地方也会依然鼓励你继续待在基层。不过这初期几年的待遇和其他的公务员相比真的还是有一些差异的。但是其优势就是有很多专门的选调生岗位,职如其名,非选调生是无法考的。小编也是综合了很多目前依然在基层奋斗的选调生们的经历,大体上都不清闲,但是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有的地区的待遇和工作内容真的很苦,所以说还是要看好大体的地区以及做好心理准备,最后祝各位都能晋升到自己想要的岗位上去。
不知你发现没有,继本科生“录而不读”之外,研究生“录而不读”又频现媒端,而且是批量的,近期尤其显眼,一些高校纷纷宣布处理结果。研究生“录而不读”不是像本科生那样以个案的形式出现,分散于各个高校之中,而是以批量的形式出现,相对比较集中。这意味着什么?背后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呢?据10月25日苏州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发布的《关于对2019级68名研究生作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的决定》,该校68名2019级研究生因未学校按规定办理入学手续,对他们作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据9月20日长春理工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2019级研究生自动放弃入学资格者名单公示》,对逾期未报到研究生按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并公布了25人的名单。据9月9日湖南大学发布的《关于取消郑博阳等69名2019级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公示》,该校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决定取消这69名2019级研究生的入学资格。一次性取消几十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许多人觉得太可惜了。一是为这些放弃读研机会的人可惜。你想啊,有多少人想考研特别是名牌大学王牌专业研究生而铩羽而归,可是这些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人却轻易地放弃在别人看来极为难得的机会,岂能不觉得惋惜。二是为这些高校觉得可惜。经过道道程序,经过层层筛选,耗去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最后却是竹篮打水,浪费几十个指标不说,还少收了一些银子。三是为那些未能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人可惜。如果“弃学”的这些人在录取之前就放弃,那是多好的一件事啊,排在他们后面的报考者就能顺利拿到录取通知书了。这些在录取之后放弃读研的人,无形当中也使与其竞争者丧失了读研的机会,可谓方便了自己、障碍了别人。尽管相关高校公开宣布处理“录而不读”者,似乎是严格管理、严肃校纪的宣示,但也有稍许尴尬。有的称之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意思是,不是我不要你,而是你自己不来;有的称之为“逾期未能报到而又未请假”,意思你违反了规章,我得处理你,我是严肃的;有的则是一边定性为“放弃入学资格”,一边宣布“取消入学资格”,多少有点自相矛盾。对于这些逾期未报到者,确实应该认定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但是如果咬文嚼字,学校应该注销其入学资格,而不是按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更不是取消其入学资格。无论怎么表述,本质上就是一批研究生报考者拿到学校给的录取通知书之后,一声不吭地不去报到,多数连个招呼都不打。旁人觉得这种行为既难以理解,又不该过于宽容,因为弃学者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而且是对别人不尊重(抢占名额却不上学,影响他人录取),还有损高校利益。对此,高校严格管理,严肃学纪,一次性取消(实为注销)这么多人的入学资格,的确算得上雷霆手段,果断,严厉,应该点赞。那么,这些人为何“弃学”呢?应该说,社会当中存在的事情总是有理由的,放弃入学资格者不可能无缘无故。这个原因才是值得分析的。1、非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弃学”占比最高。在主动“弃学”湖南大学入学资格的69人当中,有54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3名博士研究生,非全日制型占比近80%。在主动“弃学”苏州大学入学资格的68人当中,非全日制为38人(含在职博士4人和在职硕士1人),非全日制超过半数。这是什么原因?考研是这样的。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讲,多数选择全日制学术型,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选择全日制专业型。对于在职人员来讲,如果真的想上学,一般也是首选全日制学术型;如果只是为了拿个文凭,一般选择非全日制专业型,或是在职硕士。由此可以看出,专业型尤其是非全日制专业型,多数考生不太愿意选择。为何不愿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呢?原因很是简单,这受多年来形成的轻学术轻实践之风的影响。你到高校看一看,招聘教师肯定是只要学术型,不要专业型。许多高校在招录博士研究生时,如果是专业硕士,即使分数很好,也不愿录取。前些年一些高校办了大量的在职硕士学位班,只有学位没有学历,实际上砸了研究生的牌子。用人单位对此很有想法,一般不给待遇。因为是同一名员工,拿到硕士之前与拿到硕士之后能力并无明显提升,用人单位认为这是在套取待遇,高校也有滥发文凭之嫌。在对比中,用人单位觉得专业型研究生含金量不足,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能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所以在各个方面是区别对待的。对于这一点,职场中人是心中有数的,当一些人觉得上一个非全日制研究生并不一定能够给其带来利益时,自然不会珍惜机会,有一点理由就毫不犹豫的放弃。2、文科专业研究生“弃学”占比较高。从湖南大学“弃学”研究生的专业看,工商管理17人,法学10人,外语5人,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5人,公共管理4人,经济与贸易3人,文科共计45人,占比65%。从苏州大学“弃学”研究生的专业看,工商管理16人,法学、艺术、公共管理等其他文科23人,占比57%。从中可以看出,工商管理专业“弃学”尤为突出。为何是这样?原因也很是明显。相对于理科而言,文科研究生供过于求更多,再加上社会容纳文科研究生的能力远远低于容纳理科研究生的能力,因此攻读者也觉得性价比不高。也就是说,即使研究生毕业,找到的工作岗位也不一定比本科生好,工资收入也不一定更高,多少有点鸡肋的意思。如果工作单位不错,许多人都舍不得工作,因为上学之后岗位就是别人的了,毕业之后回到原岗已经没有可能,如果届时找到的新工作更好则没有什么说的,如果更差或是相当,也就得不偿失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上还不如不上。3、在就业压力山大的情况下,读研只是一个预备选项。“弃学”在三本高校校校有、年年有,报到期间有,报到之后也有,这并不是什么秘密。虽然研究生“弃学”与本科“弃学”有所不同,但原理是一样的。对于许多高考学子及其家庭来说,都不太愿意读三本,可是高考分数摆在那里,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只好三手准备,一手准备复读,一手准备出国,一手准备报到上学。对于一些人来说,准备报到是在前两手没有着落的情况下的预备选项,一旦前两手有了着落,也就果断弃学。所以在三本高校,时不时的有学生办理退学手续,如果私下问一问原因,一般是出国留学。同样道理,读研也只是应届毕业生的一个预备选项。他们的基本做法是,一边找工作,一边考研究生,如果工作有了着落就不读研,如果工作无着落就去读研。许多学生在报名考研、复习考研、面试录取之前,工作岗位一直没有着落,可是在录取为研究生之后却是柳暗花明,理想的工作突然而至,自然果断弃学,毕竟研究生毕业之后也不一定还有目前的机会。至于在职人员,就更觉得工作岗位的宝贵了,除非对工作岗位极不满意,否则是不会轻易辞职读研的。这几年一些年轻人跳槽频率有所下降,原因也在于工作并不是那么好找。辞职容易觅岗难,是一种客观存在。4、研究生供过于求,导致许多人不敢辞职读研。本科生供过于求、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研究生同样如此。前些年,一些高校盲目追求学位授予权,研究生扩招比本科生更加厉害,泡沫更多,研究生学历大为贬值。在这种情况之下,许多单位的用人原则是,能用本科不用研究生,除非确实是技术研究岗位,这又加剧了就业难度。对于一些在职研究生和专业硕士,用人单位另有想法,一般与全日制研究生区别对待。对专业没有要求的一般岗位或是行政岗位、后勤岗位、服务岗位,用人单位宁愿用本科生也不用研究生,因为同样的工作职责、同样的工作要求,研究生的工资福利待遇要高于本科生,增加了人力成本。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些研究生在求职当中自动降格以求,只要本科生的工作待遇,有的甚至隐瞒研究生学历,只拿本科学历求职。本号就曾遇到过一位研究生,自愿选择应聘只招收高职高专学历的岗位,最终与高职高专同岗同酬。研究生主动“弃学”,供过于求了是一个重要原因。5、研究生招生乱象产生了负面影响,非王牌专业吸引力减弱。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滥,而且乱。就研究生类型而言,有全日制,也有非全日制;有学术型,也有专业型;有统招型,也有定向型;有独立培养型,也有中外合作培养型;有统考统招型,也有自考自招型。总之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如果你天天上网,时常看一下手机,总是有研究生招生方面的广告突然跳出来,让人烦不胜烦。这些研究生招生广告多数是中外合作办学的那种,也有在职研究生的那种,当然更不少了MBA、EMBA等。这些广告都有“不用考就可以上学”这样的说辞。研究生招生“满网叫卖”,确实有些掉价,让全日制研究生连带尴尬。少数高校的这种招生方式,确实给高校研究生教育造成了负面影响,也证明研究生教育确实太滥了。如果你再分析一下还会发现,“弃学”涉及的专业多是非王牌专业。以湖南大学为例,“弃学”涉及工商管理、法学、外语、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公共管理、经济与贸易以及机械与运载工具、金融与统计等学院,应该说其中的多数不是湖南大学的王牌专业。苏州大学也存在类似情况。你想,这些专业本来就业形势不好,年年被列为黄牌专业甚至红牌专业,再加上又不是王牌学院的王牌专业,就业前景如何,就业预期怎样,也是比较明朗的,考上这些专业的研究生,“弃学”也是可以理解的。研究生供过于求,考生有了挑选机会,不再是有学就上。这也告诉所有高校,研究生所设专业不是越多越好,如果质量不高,将面临无人报考和“录而不读”等种种尴尬,还是少而精比较好。高校内涵式发展,不仅包括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也包括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生“弃学”其实早已出现,只是最近一些高校批量处理“录而不读”者而有些格外显眼,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其本质还是一个供求关系的问题。对此,不知你是什么看法?(本文为原创,可以转发;文中图片源于相关高校网页和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最近很多同学都在打听,到底能不能上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到底多少?会不会读出来,但是用人单位不承认的情况?非全日制研究生将来不好找工作,因为很多大公司都不承认这样的学历。但也有同学觉得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也不错,那么我们调剂时要不要选择非全呢?这篇就来给大家详细说说。小编先给大家一张图,大家先了解一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差别是什么吧:图片来源于网络区别在于,“全日制”为脱产学习,人事档案需要归到学校,也就是说你必须去上学、不能找有编制的工作;而“非全日制”为周六日学习上课,可以不用辞职,可以找有编制的工作,工作日上班,周末到学校学习,人事档案不必归到学校,这样有点辛苦,要上班还要上学。实际上,两者在学历上没有区别,都是硕士学历。但是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会更加倾向于全日制研究生。区别大概就是这样,那么到底要不要调剂到非全日制研究生呢?要问自己几个问题:第一:我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很多学校非全日制不仅不提供住宿,学费非常贵、而且是没有奖助学金的,一些校内的活动、竞赛也是没法参加的。当然也有个别学校为争取生源也有提供独立奖学金的,但是非常非常少。去非全日制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家里有没有这个能力供自己读这样的研究生、或者是自己工作工资能不能负担自己的学费、生活费,一定要考虑清楚。有的人经济实力不够、念非全日制的话,经济压力很大,自己学也学不好、钱也白花了。说一千道一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二:我到底想要什么?有的人本科在一些不发达地区,于是就想去一些发达城市看看人家的教学是什么样的,考研就更倾向北上广地区。有的人就是单纯想要一个研究生的文凭,觉得研究生毕业更好找工作,有的地区考公务员、研究生可以直接进面试的。有的孩子就是想去好的学校看看、也不想要什么。根据自己的需要,再三考虑、认真衡量一下。如果是家里条件可以、自己也想去开拓眼界,那就去吧!如果是想要一个好文凭、方便找工作,自己家里也有些吃力的话,就不建议去读了。在招聘中,的确存在公司更喜欢找全日制研究生的情况,非全日制在找工作上还是有掣肘的。有些学校要求非全日制必须是定向培养(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工作,不安排就业派遣,无法参加校招)。且有的事业单位招聘中,会设置是否非全的门槛。如果说你读研是为了做学术,建议哪怕是重新考一次,也不能参加非全日制的调剂。第三:非全日制以后能考博吗?目前34所中明确谈到这个问题的都表示可以。尽管学历相同,但“非全日制”的学习时间有限,很难在学术上有所成就,且如果继续读博,难度也比较大。有的博士导师会更喜欢一些全日制的学生,如果你考研的目的是考博,那么还是尽量选择全日制的吧!第四:对找工作有什么影响?中国教育在线近日发布《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尽管考研竞争日趋激烈,但非全日制专业却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近半数考生表示不考虑非全日制,46%的考生担心毕业后非全日制文凭不被就业单位认可,很多单位在招聘要求中就明确提出只接受全日制研究生。如果你本身有工作、而且工作不错,读一个非全日制可以让自己的薪资待遇更好一点,那么就赶紧去读吧!多读出来、薪资也会更好,也有助于升迁。非全日制研究生具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接受严格学术训练以后,能够更好地把学校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在实践中改进工作方法。如果说觉得自己本身能力不足,那么是否读非全日制,一定要想好,毕竟我们没有这么多时间可以去浪费了。第五:报考2020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否值得?2020年报考的同学,先了解一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考条件,这个是大前提。非全的报考条件是根据不同专业划分的。关于它的报考条件,小编大致将其概括为两种情况:报考管理类专业和报考非管理类专业:1.管理类专业条件:此类专业主要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等等,规定的条件相对要高一些。如果是具备专科学历,那么需要满足5年及以上的毕业年限;如果是具备本科学历,那么需要满足3年及以上的毕业年限;如果是具备硕博学位,那么需要满足2年及以上的毕业年限。2.非管理类专业条件:此类专业包含的范围就比较大了,像教育学、金融学、历史学等等都是包含其中的,这些专业的条件稍微低一点。大部分专业本科应届生(无年限限制)和专科毕业2年就可以报考。所以在你报考选择专业之前,你要确定你的条件是否符合。如果是具备专科学历,那么满足2年及以上的毕业年限即可;如果是具备本科学历或者硕博学位,那么毕业之后即有资格报考。注:非管理类专业当中,有些专业可能会有其他要求,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在进行具体的了解之后再考虑报读。最后,小编想要说的是,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做决定,只有你自己才能做决定。所以不论你的分数如何,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积极行动起来,去搜集信息,不要觉得自己分数低就放弃了。人生关键的路,只有几步,理性分析所处的现状,多搜集信息,进行综合选择,最后再做决定。加油!
考上非全日制研究生,要签订三方就业协议,用人单位不盖章怎么办?2020年考研调剂已经进入尾声,有不少考生为了读研,调剂去了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与全日制研究生不同的是,考生在读研之前不需要调取档案,但是却要签订三方就业协议,不然不予录取。那么,在考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后,用人单位不给签三方定向就业协议,考生应该怎么办?不签订三方协议无法读研,那些被非全日制研究生录取的考生咋办?最近有位考生咨询小水关于读研以前三方协议的问题,这确实是毕业生普遍会遇到的难题。刚开始小水以为这位考生问的是本科毕业后,同学与毕业学校和工作单位之间的三方协议,问了一下才知道是非全日制研究生读研之前的三方定向就业协议!这位考生工作的单位之前没有签订过这样的三方定向就业协议,也没人盖过章,所以也不愿给这位考生盖章。但是被录取的学校必须要求学生签订三方就业协议,用人单位盖章才作数,不然,考生这个研究生就白考了,不能去读研。以小水的观点看,用人单位不愿给他签字盖章,主要是怕担责任。但要是不签订的话,他又不能去读研,学校只会在收到考生签订的三方协议之后才会发录取通知书。和这位考生聊了很久,方才知道他的个人情况。他本身是在职考研,在一家国企工作了好几年,算是体制内,这也是为何用人单位不愿盖章的主要原因。用人单位不签订是因为怕担风险,协议里有培养费用等一些约束条件。以福州大学为例,考生在被录取为非全日制研究生之后,需要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也即工作单位、被录取的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的一个协议书,考生也是定向就业。学校不会接管考生的档案、人事关系等,也不发派遣证,也不关心考生的就业。具体细化起来,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和注意事项:01、用人单位给考生盖章,签订了三方就业协议很多用人单位还是比较通情达理的,基本上都会被盖章签字,特别是很多考生明确不需要单位出钱,也不需要负责任。但是考生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培养费用问题,二是服务年限问题。只要单位签字了,那么考生可以要求单位出钱培养,不少协议里也有这个条例。一般来说,考生在考上非全日制研究生之后,属于定向就业,毕业之后可以回到原单位工作,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是否出钱培养,相应的考生也要服务一定的年限。比较让人担心的就是,用人单位不想出钱,还想捆绑考生在研究生毕业之后为单位服务一定的年限,那样就坑了。这两点考生要和用人单位说清楚,这样以后考生择业换工作,或者去考公务员也不会受到限制。小水之前遇到一位考同济大学的考生,当时可以用两方协议,用人单位签字与否都没有关系,不影响读研。但是从19年开始,非全日制研究生都是定向就业,必须签订三方定向就业协议,所以这就让那些用人单位不愿签字的考生犯了难。02、用人单位不签订三方就业协议如何处理?那么像这位考生这样,用人单位死活不愿签字盖章,考生怎么办呢?难道就白白浪费这样来之不易的读研机会吗?要知道非全日制研究生属于定向生,正式录取之后,需要和学校、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定向就业协议,不签订的协议的话,学校不予录取!“我考取了2020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按学校要求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单位签订非全日制研究生定向就业合同以及档案审查表,但单位至今没有解决就业合同盖章问题,审查表同意盖了,我们好焦急啊……”这位考生的焦急,想必有不少读非全的考生经历过,想读研并非没有可能。其中一个方法就是与用人单位协商。虽然学校不管考生以后会在哪里就业,也不调取档案,自由度还是蛮大的,但是最好的方法还是和用人单位协商,以后处理起来没那么麻烦。另一个方法就是找一个比较靠谱的公司签字盖章,可以是亲戚朋友的公司。大部分同学的担心是:如果随便找个地方签订,要是进入档案,在考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之后,档案信息对不上,就会被认为是档案造假,很容易出问题,白白葬送考生的前途。但是考生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因为有不少考生是辞职考上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有的是考上再辞职的,这非常常见。三方定向就业协议一般不会进入档案,但是实际处理起来就稍微麻烦一些。如果考生采取这个方法签了三方协议读研成功,不妨碍考生另外择业和考公务员(但只能以本科生的身份)。在考公务员或考编或就业成功之后,再同读研的学校商议改一下定向单位,大部分学校都比较宽容,改动起来也很容易!但是如果没有其他问题的话,考生在读研期间最好不要修改协议和用人单位,就以签订的公司的那个为准。这种操作只要那家公司没问题,以后的档案也没问题的。在读研期间考上公务员的话,档案是无法调动的,要是调动,需要和学校更改三方协议,由新工作的单位签字盖章。如果你考上了非全日制研究生,但是在签订三方定向就业协议的时候,用人单位不愿签字盖章,除非你答应毕业后回原单位服务五年,这样限制你以后择业的条件,你会答应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普通二本考生也可以调剂到985大学读研,只需满足这两个条件!名额预留、内定?为何有的学校公布调剂名额,却拒绝考生申请?2020年考研调剂即将结束,不想二战的考生如何才能顺利读研?
#2020考研最新信息#最近3年,考研人数大幅度增加,这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出现并纳入全国统考有着很大联系,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统一报名、考试、划线、录取,而17年之前非全日制是单独报名、考试。非全日制研究生在17年之前称为“在职研究生”是独立存在的,17年之后,考研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导致2020年变为341万考生,今年,考研界或将地震,甚至今年众多考生原则上已沦为炮灰,没有资格复试。到底怎么回事呢?还要从国家发布的招生政策改变说起,99.9%的考生都忽略了,小编身边有人正在苦恼。图片内容来源于2020年招生政策图片内容来源于2019年招生政策对比两图可发现20年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原则上招收定向就业人员。具体还要看怎么理解原则上。那么它对非定向就业,甚至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有没有影响,答案是肯定的。1 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区别及新政影响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区别主要集中在4点。毕业证:非全日制较全日制学生少发学位证。上课时间:全日制为周一至周五,非全日制集中在周末及寒暑假。奖、助政策:非全日制不享有奖、助政策。住宿安排:非全日制不享有学校安排的住宿。新政策对全日制考生影响:19年研究生招生中,允许全日制考生调剂非全日制考生。可以说很多全日制考生为有学校可学习,调剂选择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小编身边有很多这样考生。按照今年新公布招生政策意味着,全日制考生无法调剂非全日制了,因为全日制考生大多没有工作单位,定向就业可能很小,那么全日制考生调剂竞争将进一步增大。全日制调剂非全日制这一退路原则上将不被允许,已不具备资格。让往年全日制调剂非全成功上岸的考生庆幸不已。2 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区别及新政影响定向就业与非定向就业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已跟单位签订毕业后就业协议。定向就业:报考定向就业的研究生在入学前已经跟单位签订了定向协议,人事档案需留在工作单位,毕业后只能回原单位工作,学校不开具三方就业协议及报到证等。非定向就业:报考定向就业的研究生不确定工作单位,入校时需将人事档案交给学校,毕业后再找工作。新政对定向就业与非定向就业研究生影响,很大一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没有签订定向就业协议的,有的非全日制考生甚至是辞职安心准备考研,但新政原则上将不招收此类非全日制研究生。这意味着这部分考生原则上将成为炮灰,没有资格复试和调剂。而对于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的考生来说,新政将增大你的上岸几率。综上,新政的实施,原则上会让非全日制非定向就业考生成为炮灰,全日制因无法调剂非全日制,复试竞争更加激烈,全日制炮灰人数也将剧增,非全日制定向就业考生将会是受惠者。新政对你有影响吗?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关注,留言讨论,转给身边需要的人吧。预祝大家顺利上岸。
2017年,第一批统考统招的非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马上就要毕业了。他们也到了找工作的时候了,由于之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在社会的认可度比较低,导致了他们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好找。并且很多中央单位和国企等还没有改变校招文件,所以这更让非全的研究生们难找到工作了。但是,本着对学生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理念,各个高校开始为自己学校的非全研究生们寻找工作机会,发布公告鼓励企业招聘非全研究生。这可能就是非全研究生找工作中的“大转机”!其实,小编在这里想说的是,20217年后的非全研究生并不一定比全日制差,因为他们都是统考统招,分数线什么都是一样的,我们这里可以看一下非全研究生录取的分数。(研究生考试总分是500分)还有,非全研究生他们毕业,也是有学位证和学历证书的。也有派遣证和三方协议的。他们毕业要求也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的。而且,各个学校也在为本校的非全研究生做出努力,以下就是他们发布的公告。非全的小伙伴们,我们一起努力,抓住这个转机,争取找一个好工作,让我们不愧自己的寒窗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