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达到6476亿元「组图」第三章

2020年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达到6476亿元「组图」

2019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活跃度保持较高水平,正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2019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6476亿元,占我国GDP比重0.65%;总产值较上年增长8.7%。截至2019年末,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超过11.7万家,其中,测绘资质单位超过2.1万家。截至2019年末,地理信息产业从业人员超过285万人,其中测绘资质单位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从企业业务类型来看,地理信息服务企业最多,地理信息相关服务企业最少。从区域竞争格局来看,东部地区地理信息企业最多,占比达46%。地理信息产业进入4D时代,产值达6476亿元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四个时代:模拟解析时代、2D时代、3D时代和4D时代。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地理信息技术与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当前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融合发展效应显著,进入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2019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6476亿元,占我国GDP比重0.65%;总产值较上年增长8.7%;增速放缓,增长率较上年下降6.3个百分点。单位数量超过11.7万家,地理信息服务企业数量最多根据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数据检索、自然资源部测绘资质单位等数据,截至2019年末,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超过11.7万家,其中,测绘资质单位超过2.1万家。截至2019年末,地理信息产业从业人员超过285万人,其中测绘资质单位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按《地理信息产业统计分类》,地信企业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硬件制造、地理信息软件开发和地理信息相关服务四类,其中地理信息服务企业最多,地理信息相关服务企业最少。个体工商户中,从事测绘仪器销售、维修、租赁的,占46.9%,;从事测绘遥感服务的,占31.6%;从事导航定位设备销售、安装、维修的,占21.2%。东部地区地信产业较发达,企业占比达46%截至2019年末,东部地区企业5.37万家,占比46.0%,测绘资质单位7300余家;中部地区企业2.63万家,占比22.5%,测绘资质单位4900余家;西部地区企业2.96万家,占比25.3%,测绘资质单位6800余家;东北地区企业0.72万家,占比约6.2%,测绘资质单位1900余家。地信企业最多的5个省份分别为广东、山东、江苏、湖南和四川,测绘资质单位最多的5个省份分别为四川、江苏、山东、湖北、河南。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今子不去

2020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民营、小微企业占据重要地位

地理信息是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近年来,地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不断催生出新服务、新产品、新业态,随着产业政策的进一步推动,国内地理信息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带动企业快速发展,2019年国内百强企业入围门槛提升至13096万元,比2018年增加1465万元,目前国内地理信息产业形成以龙头企业聚集在北京地区、整体以小微企业为主、民营企业发展强劲的市场竞争态势。地理信息产业,是以现代测绘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产业,既包括GIS(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卫星定位与导航产业、航空航天遥感产业,也包括传统测绘产业和地理信息系统的专业应用,还包括LBS(基于位置服务)、地理信息服务和各类相关技术及其应用。政策促进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是国家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自然资源部不断改革完善相关政策,出台一系列支持、发展、应用地理信息相关技术政策,指导地理信息产业、企业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百强企业入围门槛快速增长根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审核评定的年度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情况,2016-2019年百强企业入围门槛逐年增长,从2016年的6043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13096万元,百强企业人均营收也随之增长到2019年的69.4万元,反映出国内地理信息产业企业发展较快,产业市场活跃。按《地理信息产业统计分类》,地信企业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硬件制造、地理信息软件开发和地理信息相关服务四类。根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资料显示,在2020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中,地理信息服务业务营收占比最大,高达74.1%,其次是地理信息硬件制造11.3%,地理信息软件开发10.1%和地理信息相关服务4.5%,并且企业业务来源仍以传统测绘和政府用户为主。头部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地区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依据各企业地理信息营业收入等相关情况对行业企业进行审核评定,并于2020年10月发布2020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北京高德云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前三名,前10企业中有8家企业位于北京市,反映出头部企业的区域分布较为集中。民营、小微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根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监测数据显示,在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中,民营企业从2015年的65个增长到2020年73个,并且在导航定位、互联网地图、商业遥感卫星、GIS软件、测绘仪器制造等领域,民营企业的表现较为突出,基本占据主导位置。整体来看,目前国内地理信息产业市场中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且从业人员大于300名的企业为大型企业;年营业收入在1千万-1亿之间且从业人员在100-300名之间的企业为中型企业;年营业收入在50万-1千万之间且从业人员在10-100名之间的企业为小型企业;年营业收入少于50万且从业人员少于10名的企业为微型企业。从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企业规模结构来看,微型和小型企业占比分别达到49.6%和47.1%,反映出国内地理信息产业中以小微企业为主。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逼猴儿

2020年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达到6476亿元「组图」

2019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活跃度保持较高水平,正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2019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6476亿元,占我国GDP比重0.65%;总产值较上年增长8.7%。截至2019年末,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超过11.7万家,其中,测绘资质单位超过2.1万家。截至2019年末,地理信息产业从业人员超过285万人,其中测绘资质单位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从企业业务类型来看,地理信息服务企业最多,地理信息相关服务企业最少。从区域竞争格局来看,东部地区地理信息企业最多,占比达46%。地理信息产业进入4D时代,产值达6476亿元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四个时代:模拟解析时代、2D时代、3D时代和4D时代。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地理信息技术与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当前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融合发展效应显著,进入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2019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6476亿元,占我国GDP比重0.65%;总产值较上年增长8.7%;增速放缓,增长率较上年下降6.3个百分点。单位数量超过11.7万家,地理信息服务企业数量最多根据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数据检索、自然资源部测绘资质单位等数据,截至2019年末,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超过11.7万家,其中,测绘资质单位超过2.1万家。截至2019年末,地理信息产业从业人员超过285万人,其中测绘资质单位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按《地理信息产业统计分类》,地信企业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硬件制造、地理信息软件开发和地理信息相关服务四类,其中地理信息服务企业最多,地理信息相关服务企业最少。个体工商户中,从事测绘仪器销售、维修、租赁的,占46.9%,;从事测绘遥感服务的,占31.6%;从事导航定位设备销售、安装、维修的,占21.2%。东部地区地信产业较发达,企业占比达46%截至2019年末,东部地区企业5.37万家,占比46.0%,测绘资质单位7300余家;中部地区企业2.63万家,占比22.5%,测绘资质单位4900余家;西部地区企业2.96万家,占比25.3%,测绘资质单位6800余家;东北地区企业0.72万家,占比约6.2%,测绘资质单位1900余家。地信企业最多的5个省份分别为广东、山东、江苏、湖南和四川,测绘资质单位最多的5个省份分别为四川、江苏、山东、湖北、河南。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乃召庄子

2020年中国地理信息企业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 民营企业占据主导「组图」

2019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活跃度保持较高水平,正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经审核评定,排出了2020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2020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最具活力中小企业、2020中国地理信息产业高成长企业TOP50榜单。其中,百强企业2019年营收总额达447.7亿元,高德云图、北斗星通导航和四维图新位居前三。蓝图地理信息为最具活力中型企业,睿铂科技为最具活力小型企业。飞马航遥科技居高成长企业榜单之首,近三年地理信息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52.10%。地理信息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不断增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百强企业营收447.7亿元,高德云图排名第一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经审核评定,公布了2020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名单。该榜单依据各企业最近一年地理信息营业收入,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前20强企业如下:2020年地理信息百强企业2019年度地理信息营收总额447.7亿元,较上年增长4.16%;前10名营收总额186.7亿元,较上年增长6.5%;前10名营收占百强的41.7%,较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入选门槛超过1.31亿元,较上年高出约1500万元,是2014年的3.24倍;人均地信营收为69.4万元,较上年增加3.2万元;营收10亿以上的企业有9家,与上年持平;5亿以上的企业20家,较上年减少3家;1亿以上的企业100家,与上年持平;人均净利润4.4万元,较上年减少2.2万元;整体净利润率为4.94%,较上年下降4.62个百分点。蓝图地理信息为最具活力中型企业,睿铂科技为最具活力小型企业2020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最具活力中小企业榜单,依据各企业近三年地理信息营业收入、净利润、净利润率及其增长情况和具备高新技术企业相关资格情况,分为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按总得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前十名情况如下:飞马航遥科技居高成长企业榜单之首,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52.10%2020中国地理信息产业高成长企业TOP50榜单,依据最近一年地理信息营业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前两类申报企业近三年的地理信息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序。TOP10近三年的地理信息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情况如下:地理信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据主导2020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中,民营企业73家。100家最具活力中小企业中,民营企业82家。高成长TOP50企业中,民营企业42家。上市挂牌地信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1.8%。测绘资质单位中,民营企业占68%。在导航定位、互联网地图、商业遥感卫星、GIS软件、测绘仪器制造等领域,民营企业的表现更为突出,基本占据主导位置。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是狸德也

2018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逼近6000亿 6大技术将对其产生深远影响(图)

中商情报网讯:地理信息产业,是以现代测绘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产业。地理信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链条长、能耗低、效益高的特点。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地理信息软件也应推动地理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网络化分发服务软件产品的集成,重点发展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适应云计算技术、时空技术、三维技术等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品。地理信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融合发展效应显著,总体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7月24日,201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于珠海召开,大会发布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2018年产值为5957亿元,同比增长率约为15%。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将对地理信息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技术、自动化将对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中,大数据和云计算仍然是推动地理信息行业的两大主导技术。地理信息是最早的“大数据”,来源于多个时空框架的数据,即地球观测、设备和传感器网络、扫描仪等。由于从各种来源收集大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有效地存储、处理和传播对于实现地理信息技术的真正潜力至关重要。因此,预计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将对地理信息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就其对地理信息行业的影响程度而言,大数据和云计算密切关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被认为是自动化利用空间大数据的一个很好的工具。人工智能驱动的地理信息应用可以帮助精准农业、灾害管理、零售和物流、导航以及将要和将使用预测建模的其他几个领域的端到端解决方案。目前,人工智能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地球观测部门的重要推动者。物联网是一项关键技术,可在不同网络上集成各种数字设备,实现大量数据的收集和交换,处理和通信。物联网应用正在发展成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定位技术的重要需求驱动因素。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地理信息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莉莉卡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2018年总产值预计超过6200亿元

图为表彰2018年地理信息产业科技进步奖。符宇群摄 符宇群 摄中新网海口7月26日电 (符宇群)2018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于7月26日在海口召开。据会上发布的2018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稳步发展,并向高质量方向转变,产业总产值预计超过6200亿元,同比增长20%。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胥燕婴在大会上作2018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报告。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规模稳步壮大、国际地位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龙头企业成长势头强劲、带头效应明显,转型升级初见成效,新服务、新业态、新产品不断出现,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服务领城不断拓展,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就业率保持高位,国际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据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超过9.5万家,其中测绘资质单位超过1.9万家,从业人员数量超过117万人。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规模稳步壮大,国际地位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龙头企业成长势头强劲、带头效应明显,转型升级初见成效,新服务、新业态、新产品不断出现,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服务领城不断拓展,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就业率保持高位,国际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得益于国家战略需求持续增加、社会需求日益旺盛、新兴应用市场蓬勃兴起、科技创新政策与高新技术驱动及全球地理信息市场持续增长等机遇,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会上还发布了2018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榜单,表彰了2018年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并举办高端论坛、企业创新秀及地理信息技术与服务创新、自然资源管理、时空大数据、地理信息文化等20个不同主题分论坛,与会专家围绕不同主题作150多场报告。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地理信息产业成果展,召开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六届三次理事会会议。本届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以“新时代 新机遇 新发展”为主题。来自科技部、民政部、交通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的领导,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各界、各相关领域及港澳台地区的代表3000余人参加大会。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王钦敏出席大会并参观地理信息成果展。

中国龙

2018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逼近6000亿 6大技术将对其产生深远影响

中商情报网讯:地理信息产业,是以现代测绘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产业。地理信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链条长、能耗低、效益高的特点。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地理信息软件也应推动地理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网络化分发服务软件产品的集成,重点发展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适应云计算技术、时空技术、三维技术等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品。地理信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融合发展效应显著,总体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7月24日,201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于珠海召开,大会发布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2018年产值为5957亿元,同比增长率约为15%。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将对地理信息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技术、自动化将对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中,大数据和云计算仍然是推动地理信息行业的两大主导技术。地理信息是最早的“大数据”,来源于多个时空框架的数据,即地球观测、设备和传感器网络、扫描仪等。由于从各种来源收集大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有效地存储、处理和传播对于实现地理信息技术的真正潜力至关重要。因此,预计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将对地理信息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就其对地理信息行业的影响程度而言,大数据和云计算密切关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被认为是自动化利用空间大数据的一个很好的工具。人工智能驱动的地理信息应用可以帮助精准农业、灾害管理、零售和物流、导航以及将要和将使用预测建模的其他几个领域的端到端解决方案。目前,人工智能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地球观测部门的重要推动者。物联网是一项关键技术,可在不同网络上集成各种数字设备,实现大量数据的收集和交换,处理和通信。物联网应用正在发展成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定位技术的重要需求驱动因素。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地理信息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不知端倪

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连续10多年增速超20%

11月18日,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技术与应用展览在浙江省德清县开幕。图为展商向参观者介绍一款智能无人测量船。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摄编者按:进入21世纪以来,地理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催生了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更深刻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普通民众日常生活。地理空间信息将如同“水”和“电”一样,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为未来“导航”现在,即使身处一个陌生的地方,人们也不用担心迷路,掏出手机定位导航,就可以轻松找到要去的地方。甚至,周边有什么美食、购物场所,通过手机也可以轻松了解。时至今日,过去人们眼中专业而神秘的地理信息与现实生活竟如此密切相关。11月19日至21日,以“同绘空间蓝图,共建美好世界”为主题的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在浙江德清召开。在这里,不仅地理信息专家学者畅想未来,而且各家企业也展出了最新的地理信息应用成果。成为未来基础设施你了解吗?人类活动80%的信息与地理位置有关。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说,地理信息就如同“水”和“电”一样,是一种基础设施,将无处不在。总的来说,地理信息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及数字地球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和灾害预警等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地理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催生了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更深刻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数据显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连续10多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超过9.5万家。地理信息产业2018年总产值预计超过6200亿元,同比增长20%。阿里巴巴CEO张勇表示,阿里巴巴成立19年来,从一家小公司成长为覆盖电商、支付、云计算、物流等领域的庞大数字经济体,离不开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撑。他认为,地理信息技术是数字经济底层的框架,将成为未来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正是基于这一认识,2014年阿里巴巴收购了高德地图公司。目前,高德地图可以提供全国超过360座城市和所有高速公路的实时交通路况,并实现了分钟级更新。张勇表示,“我们不仅为消费者,也为第三方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其延伸出来的物流、餐饮配送、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等功能,正形成一个生态圈”。专家表示,地理信息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的重要前提,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各国政府实施发展规划、开展宏观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依据,必须充分利用、善于利用。赋能新产业新业态在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技术与应用展览上,参会的200多家企业展出了各自的地理信息技术新应用。在南方测绘展台,固定翼、多旋翼等多种无人机依次排开;毫米级精度测绘仪吸引了很多专业人士驻足参观。南方测绘工作人员郭庆介绍,无人机可以应用到农业防虫、森林防火等许多场景中,实现高效、自动化的数据采集。这些以前需要大量高强度野外作业的工作,现在通过无人机可以轻松完成。他表示,南方测绘现已在无人机航测、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室内定位导航系统等方面打造测绘工程新模式,并发展新业态。近年来,燃气管道泄漏和爆炸、城市内涝、路面塌陷等情况时有发生。人们目光难以企及的城市地下管网如何保证安全?在正元信息展台,工作人员王磊介绍,将分四步解决城市管网安全问题。一是对城市地下排水、燃气、热力等管线开展普查;二是对地下管线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形成管线健康档案数据库;三是针对有关问题加强治理;四是针对管线关键位置和设备安装物联网感知设备,实现对地下管线安全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从而提升管线的安全监管水平。在京东展台,无人配送车吸引了很多参会人员的目光。这种无人配送车在高精度地图的支持下,可以通过自主定位和导航,准确地停靠在配送点,实现点对点物流配送。据介绍,目前京东无人车已经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开展运营。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地理信息技术正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城市因此变得更具智慧,城市里的人们也享受到了更加便利的生活。张勇表示,智能地图正成为机器学习的产物和人工智能的最佳展现。一张真正智能的地图知道你想要什么,并能根据你以前的行为,为你作出判断。衍生应用无处不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为文化遗产保护做什么?在广州欧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展台,360度全景、三维模型等各种形式展现了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数据成果,以及文化遗产“点—线—面”的动态保护体系。广州欧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爱武表示,以前城市规划有很多,但往往是“各干各的”,规划之间难免撞车,等到发现问题又为时已晚。通过采集相关地理信息,把文化遗产数据融入城市规划中,这样在规划阶段就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在该展台还设有互动体验区,通过扫码看建筑等多种形式传播文化遗产,提升了公众的体验。通过AI(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及早发现土地违法乱象。在展览中,记者看到山东淄博市国土资源局与阿里巴巴合作,在全国首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卫星遥感影像自动分析识别与比对。此举大大提高了国土资源监察执法的工作效率,将原先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遥感照片分析比对工作,缩短至几分钟。这样一来,以前的土地违法事后处罚可以转变为事中干预。在大会上,也有不少专家学者谈到,当前地理信息技术发展在让人们享受便利的同时,最大的担心是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包括信息泄露,以及信息的不合理利用问题。此外,由于地区发展水平导致的“数字鸿沟”问题也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关注。由于发展不平衡,可能会导致各个地区在数字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差距越来越大,最终造成恶性循环。“让我们利用地理空间信息,共建一个更安全、更美好、不让任何人掉队的世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向大会发来的祝贺视频引起了不少与会人士共鸣,这或许就是未来努力的方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晓芳)

虽亵

2020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数字: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智慧城市

来源:海外网原标题:数字“新基建”构建中国“新时空”——直击二〇二〇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数字孪生”城市,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要素。测绘装备创新是地理信息采集的重要依托。图为本届地理信息产业大会期间展出的测绘无人机。本报记者 孙亚慧摄测量机器人是本届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上的明星展品。本报记者 孙亚慧摄相较于北方深秋的萧瑟,10月下旬的广西仍是20多摄氏度,和煦而温暖。青秀山脚下,在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以南宁市花朱槿花为设计灵感的多功能大厅,是许多与会者行至此处定会拿出手机合影留念的“网红打卡”点。在夜幕降临时,花瓣状穹顶的灯光与身后翼型建筑遥相辉映,共同浸入远处天际线的晚霞之中。这种独特的空间气氛,时空交错,像是天、地、人之间另一种独具匠心的阐释,也给正在这里举行的这场科技盛会增添了些许感性意味。这里是2020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现场,会场内座无虚席,一派热烈景象。作为中国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地理信息技术在与其他领域和技术的融合方面拥有巨大潜力与空间,正不断催生出新业态。当前,以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建设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加速推进,为地理信息技术构建全空间信息管理模型奠定了基础。在“新基建”和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社会治理将逐步迈向依托“高空地表地上地下一体、陆地海洋相连”的全空间一张图来进行。地理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正深入赋能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行,正为城乡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科技盛会 聚焦发展新动能近年来,地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不断催生出新服务、新产品、新业态,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20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显得格外引人关注。在这场地理信息技术的产业盛会中,7场高端论坛、十余场主题分论坛,每一场都围绕着地理信息当下最热门的技术与产业焦点展开,主题涵盖“新基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地理信息(GIS)技术创新、数字经济、甚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等。从应用于传统物理空间到如今的数字空间,数字孪生世界正在形成,而在“新基建”背景下,地理信息产业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在本届大会备受关注的高端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从5个方面阐述了“新基建”时代地信产业将迎来的市场机遇。一是面向政府,基于多时相三维实景影像的自然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与应用;二是聚焦重大产业,高精度时空大数据的公共安全与大健康产业;三是建设智慧城市;四是基于5G和人工智能的智能驾驶与机器人产业;五是通导遥一体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吴海涛立足于融合应用的角度,介绍了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胥燕婴发布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0)》,总结了地信行业最新发展情况与趋势。而基于GIS技术的创新与转化,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分析了当前GIS技术所面对的全球机遇与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军从时空信息助力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的角度,介绍了利用地理基础信息构建自然资源时空数据库的一系列做法,在这个基础上摸清家底,认识规律,科学管控。自然资源部国土测绘司司长武文忠向与会者介绍了自然资源部持续推进的两项重大测绘任务——新型基础测绘建设和实景三维中国的构建。在高端论坛的最后,几个月前刚刚结束珠峰测量任务的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队长李国鹏,详细介绍了此次登峰测极中队员们实现的技术创新与突破,这份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勇气与坚定,深深震撼了所有与会嘉宾。智慧城市 数字孪生新高地“新基建”背景下,地理信息技术如何深度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也是此次大会不少论坛主讲嘉宾和参会企业的讨论热点。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构建一个城市的物理世界与网络虚拟空间相互印证的计算机系统,在网络空间再造一个与现实城市配备对应的孪生世界。将世界数字化,从而实现世界全动态的信息化、可视化,城市管理的系统化和智能化,实现实体城市与虚拟世界同生共存,虚实交融的城市发展格局。除了对城市环境、建筑数字建模,还可以对包括水电气、交通、医疗、消防、人流、车流、物流等在内的要素全部进行实时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摄像头、数字化子系统将这些数据合入网络空间,在数字空间里管理现实空间。“GIS、物联网等一系列技术构成城市的虚拟模型,再通过控制、反馈、模型、推演,实现认知、分析与决策。这是我们智慧城市的新标准。”李德仁说。这个与钢筋水泥城市相对应的数字孪生城市,还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可以虚实融合、迭代进化。基于三维动态智能化的GIS系统,接收多个数据源,做到时时数据的集约、动态管理,实时分析推理,从而提高城市精准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过去可以追溯,未来可以预测。“网上电网”就是其中非常成功的融合案例。国网信通产业集团自主研发的“电网GIS平台”以“一图三态”的形式,实现了图上规划电网、建设电网、运营电网,有力促进电网发展业务“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作为现实电网的数字孪生,“网上电网”贯通了调度、营销、设备、基建、物资、财务等22套系统,接入334类、560亿条数据,构建了以不同颜色区分不同层级的网架结构。本报记者了解到,“网上电网”在火神山医院投建中大显身手。战疫一线,时间就是生命,在火神山医院供电接入环节,为寻求最佳方案,国网湖北电力应用“网上电网”地理图,直观查看了火神山医院周边电力设施情况,在线对比线路负载,最终选择疫情前三个月负载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的两条线路。同时,借助“图上作业”功能,工作人员对比了两组不同的供电方案,发现其中一条线路施工长度将少6公里,能够显著缩短工期,从而为战疫赢得了宝贵时间。 创新秀场 大展科技硬实力为了让更多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得以展示,促进业界产学研用的有效对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功举办四届的“创新秀”已经成为地理信息产业大会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也是大会的品牌环节。看!无人化自主定位导航及环境测绘机器人正瞪着大眼睛环顾四周,这是立得空间研发的测量机器人,不仅识路记路,还能自主感知测绘,机器人系统采用3D-SLAM、多线激光雷达、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等近年来市场上涌现的新技术,对标日、德、法等国研发的测量机器人,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利用机器人定位导航精度高的优势,可以在安防巡检、无人化运输、无人机防疫消毒等领域拓展应用。再看!漫画主人公NI博士“开讲啦”,这种漫画形式的科普,是智能出行科技公司四维图新专为本次大会上的技术演示想的“奇招”,从而让现场观众进一步了解自动驾驶的5个等级,并展示出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360公司跨界来展示“面向新零售行业的商业地理大数据平台”、贝壳找房的“楼盘字典”为打造城市智慧房产提供了可能,广州都市圈网络科技正在通过“自然资源与空间规划百科全书”来设计地理信息应用的新形态产品……这场“创新秀”真不愧是为企业量身打造的创新秀场。今年,逾百家企业报名参加“创新秀”,但由于时间所限,真正登台介绍的企业只占到10%。从选拔条件来看,关键之处就在于两个字——创新。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只要具备包括商业模式与经营、企业管理与文化、技术与产品、应用与服务在内的4个方向的创新特点,并取得创新成果、产生明显成效,都可以报名。协会组织了专家团队根据演讲视频进行评审,最终评选出能够到“创新秀”舞台上进行展示的企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秘书长王增宁表示,“创新秀”不仅是一个展示入选企业创新成果应用的平台,也为其他地信单位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例,在交流中启发创新思维,助力转型升级,为地理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新理念、新形式、新应用之间的碰撞,也必将为产业原创性的科技创新带来更多机遇,碰撞出更多火花。(本报记者 孙亚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11月02日 第 09 版)

阿咲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产值达5957亿元

本报珠海7月25日电(记者谷业凯)记者25日从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上获悉:2018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为5957亿元,同比增长约15%。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超过10.4万家,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突破134万人,其中上半年新注册企业超1.12万家。测绘资质单位总量超过2万家。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融合发展效应显著,总体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18年底,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设完成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超过60%的款型均支持北斗系统。地理信息与互联网、大数据、新经济的深度融合,使其从传统的生产性应用,转变为直接面向消费信息市场。2018年,我国手机地图用户规模为7.37亿人。高德地图、百度地图日均响应定位及路线规划请求均达到1000亿次,并且都提供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定位服务。此外,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精地图与自动驾驶正在实现深度融合。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