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各单位积极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引导干部职工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在沈阳工务段职工食堂,餐厨垃圾回收点设置监控摄像头,实时监督抽查。针对每餐剩余食物,食堂还为职工准备一次性打包餐盒。新华社记者 杨 青摄民以食为天。一部《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带我们“云”品尝全国各地的美食,也展现了食物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舌尖之上品美食,是享受。超出合理范围的浪费,则令人痛心。餐饮浪费行为的危害有多大?怎样才能有效遏制食物浪费,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成升魁。一年倒掉的食物可养活3000至5000万人餐饮浪费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威胁之一“以前,我们一天要收两桶半厨余垃圾,大约200斤左右。现在一天不到两桶,大约减少了四分之一。”北京某餐厅经理吕永杰说。推出小盘菜和半份菜、设置单人商务套餐、顾客用餐不剩菜给予“光盘奖励”……近日,为制止餐饮浪费,不少餐馆“各显其能”。在全国各地,无论是家庭餐桌还是大型餐馆,每天都产生数量可观的厨余垃圾,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剩饭剩菜。推动垃圾分类、单独收集厨余垃圾,目的是将废弃物进行处理加工,转化为新的资源。而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就是从源头上最大程度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们在餐桌上究竟浪费掉多少食物?近年来,成升魁及其团队对我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展开长期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93克/人/餐,浪费率为11.7%。据初步测算,2015年,我国城市的餐桌上,倒掉的食物约为1700至1800万吨,大约可以养活3000至5000万人。如此数目庞大的餐饮浪费,已不是一人、一家、一城的问题,而上升为社会问题。为何餐饮浪费现象如此普遍?成升魁与团队在长期调研中,始终探寻着背后的原因。“餐饮浪费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产生原因非常复杂。”成升魁说,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消费者尚未真正树立“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出台多项政策规定,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成升魁介绍,如今,个人或家庭外出就餐的浪费,成为餐饮浪费的主体。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从以前的“吃不饱”变为如今的“吃不掉”。有人认为,浪费掉的食物花的是自己的钱,自己不在乎就没关系。对此,成升魁表示,表面上看,餐饮浪费仅仅是个人的一种消费行为,但事实上,这一行为与资源环境消耗、国家粮食安全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餐饮浪费已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威胁之一。“当前,面对疫情影响,为推动经济尽快恢复发展,国家出台多项举措鼓励消费,线上线下餐饮业逐渐回温。”成升魁说,鼓励消费不等于允许浪费,经济社会发展应当建立良性循环。粮食消费量增长快于产量提高从粮食消费端发力,减轻生产端压力早稻收获季,晚稻插秧忙。丰收时刻,农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7月底,早稻丰收收割仪式在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上元村上元稻田公园举行。当天,不少市民走进田间地头,参加体验式“农耕课堂”。汗水总是伴着收获。今年,广东省早稻实现丰收。在无人机直播、机械插秧等新技术的“加持”下,当地农民正在抢插晚稻。对于农业生产而言,今年经历了不同以往的风险和挑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疫情灾情不利影响下,我国夏粮总产量比2019年增长0.9%,早稻增收3.9%,奠定了全年粮食稳定生产的基础。为了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加力,连续5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这一成就的取得实属不易,容不得无谓消耗。”成升魁说,餐饮浪费,正在点滴消耗着增产粮食的努力。2019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然而,这一数据的背后,是资源环境消耗的代价。“餐饮浪费引发很多问题,包括资源耗费、环境恶化等。”成升魁提醒,由此引发的营养过度、心脑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也需引起重视。有专家提出,截至2012年,人类每年消耗相当于地球生物承载力1.6倍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修复能力。为了满足人们对食物等物质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曾一度只注重生产要素的投入,包括农药、化肥、化石能源、淡水、土地等,千方百计地提高产出,却忽视对消费端的管控。“从我国粮食生产总量来看,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完全能够自给,谷物总体自给率超过95%。”成升魁分析,土壤、水等农业资源紧缺、劣化,仍是提高国内粮食生产能力的制约因素。此外,受国际形势影响,国际粮食市场存在不确定性。连年增收的背后,是我国粮食消费量的增长仍快于产量的提高,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对此,我们应当从粮食消费端发力,制止餐饮浪费,减轻生产端的压力,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光盘打卡”小程序火了还不够建立长效约束机制倡导健康饮食文化食物浪费,数额巨大,令人警醒。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食物有三分之一被浪费掉,不仅包括食物在储运过程中的损失或流失,更主要的是餐桌上的浪费。可见,粮食浪费现象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为遏制食物浪费,早在1992年,联合国就通过《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可持续消费”概念。即消费行为能够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尽量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和污染物产生。“可持续发展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可持续生产,二是可持续消费。发展可持续生产,应建立在资源环境逐步改善的基础上,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发展可持续消费,不仅消费的数量、方式、结构应科学合理,还应树立绿色消费的理念。”成升魁说,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遗憾的是,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可持续消费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前段时间,一款由清华创业团队开发的“光盘打卡”小程序火了。用户用餐后对餐盘拍照,经人工智能算法识别为“光盘”后,可获得积分奖励,完成打卡。用户打卡的积分可兑换礼品,还可捐赠给公益项目。这一平台支持组织入驻,认证的组织可邀请成员共同加入光盘挑战,通过活动、排行榜等形式激励成员,贴合当下年轻人热衷的行为方式。从2013年开展“光盘行动”至今,制止餐饮浪费的行动从未停止。“此前各项活动,更多通过组织或自发宣传为主,缺乏强制力。”成升魁表示,在当下,通过立法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呼声越来越高。事实上,我国许多政策法规均有关于厉行节约的相关规定。例如,宪法规定“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决定成立专班,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立法工作。据介绍,未来将会通过具体立法,在粮食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强化管理,有效减少损失浪费。特别是在餐饮消费环节,积极倡导合理、健康的饮食文化,建立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长效机制。成升魁提醒,制止餐饮浪费立法不宜“一刀切”。“饮食本是一件放松心情、让人高兴的事。”他建议,各地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充分考虑地区间差异,制定适合本行业特点及当地饮食文化习惯的规范。相关链接良法善治引领“新食尚”。立法制止餐饮浪费,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选择。法 国2016年2月,法国成为全球首个专门制定法律禁止食物浪费的国家。该国《食物浪费法案》规定,禁止超市扔掉或销毁未售出的食物。如果超市有未售出但仍可以食用的商品,必须捐赠给慈善机构或食物银行。超市和慈善机构签订协议后,还能获得捐赠食物价值60%的税收减免。如果违反规定,超市经理将面临2年监禁和7.5万欧元罚款。意大利据统计,意大利每年浪费食物510万吨,其中大部分是超市或农场滞销的食物。2016年8月,意大利通过鼓励节约的《反食品浪费法》,希望将每年浪费的食物削减两成。这项立法简化了超市和农场捐赠食物的程序,允许超市捐赠超过保质期不久的未售出商品,农场捐赠滞销产品也无需缴纳额外费用。该法案还鼓励餐厅提供打包服务,让消费者将吃不完的饭菜带回家。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本报记者 佟欣雨
日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科学中心副主任、首席研究员谢高地一行到平泉就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中期建设方案编制工作进行调研,承德市科技局、承德市可持续发展促进服务中心、平泉市科技局负责同志一同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承德绿世界活性炭有限公司、承德隆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燕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平泉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华素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华净活性炭有限公司6家企事业单位,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对平泉可持续发展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为高质量编制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中期建设方案提供参考。【来源:承德市科学技术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5日讯9月2日下午,济宁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傅明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葛全胜出席并讲话。傅明先首先对中科院地理研究所长期以来对济宁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大力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聚焦“制造强市”目标,全力打造“231”先进制造业集群,一大批重大工程加快建设,积极实施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和“十二明珠”湿地建设,正在走出一条转型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傅明先指出,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是国内顶级的研究机构,特别是在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资源环境利用、智慧农业、国土空间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等很多领域具有显著的科研、技术和人才优势,这都与济宁的新旧动能转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下步需要破解的问题高度契合。经过前期的深入对接,双方将在十大领域开展深层次的战略合作,推动研究成果在济宁加速转化应用,这对于我们双方的发展都是极大的促进和提升。我们将以此次签约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大服务对接力度,全力为院地合作创造良好环境。葛全胜说,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立足专业优势,将科学研究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不断加强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和创新发展。下步将在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资源环境利用等重点领域与济宁开展深入、广泛的合作,为济宁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副市长张国洲代表市政府与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环球科技】基础科学研究是科学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正在开展一系列的跨国合作。无论是“天堑变通途”的路桥项目,还是“地底两万里”的油气管线,这些项目立项的基础及维护的基础都离不开严谨细致的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等多学科国际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创新。启动于2007年的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综合科学考察,在十年之间不断开花结果,更是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蒙俄区域落地生根夯下了坚实的基础。日前,综合科学考察成果之一的《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综合科学考察》丛书陆续出版。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综合科学考察》丛书主编董锁成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关于“一带一路”的科学研究在国内层面,是不能满足未来需要的,一定要实现多学科综合考察研究的跨国飞跃。而通过此次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综合科学考察表明,地理学、资源学、生态学、环境学及社会经济等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创新确实能起到让“一带一路”倡议的项目真正落地的作用。建立跨国科学互信记者:从地理学的角度,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有着怎样的重要地位?董锁成:中国北方及其毗邻的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及蒙古国在地理环境上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地处东北亚核心区和中蒙俄经济走廊枢纽区域,是中、蒙、俄三国战略契合区。生态环境格局复杂,各种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交互作用,对中国资源、环境、生态系统及社会经济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科技支撑,而资源环境格局和可持续发展议题是“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必须重视的方面,也是跨国合作的互信基础。跨国的合作离不开对国外的深入了解,不是要泛泛了解这些国家的人文地理环境,而是从基础科学的角度深入调查,补充完善科学数据信息,深入了解资源潜力和投资环境。这样才能服务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国际战略布局。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缺少对该地区的科学研究和数据积累,尤其缺乏对俄罗斯和蒙古高纬度地区的考察研究。为此,十年前的2007年,科技部启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综合科学考察”。该项目是我国首个利用遥感、GIS、GPS等信息技术和野外监测、实地考察等技术方法开展的一项多学科、多尺度、跨区域、全要素的大型跨国综合科学考察项目。项目考察范围包括中国黄河以北的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蒙古全境,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持,国际合作单位包括俄罗斯科学院和蒙古科学院的多个相关研究所。记者:地理信息事关国家安全,此次科考长达十年,去俄罗斯和蒙古采集地理信息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董锁成:确实如此。我们的大型科考项目得以进行和持续,都以中俄、中蒙的睦邻友好关系为基础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上不断扩大“朋友圈”,中国与邻国之间不断增强的政治互信,我们的项目也是见证。国际政治层面的跨国合作底色,中蒙俄科学家之间不断的沟通和努力是亮色,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环境下,我们的科考硕果累累,后来签署了近20项国际合作协议。万事开头难。最早项目开始时,我们带着项目和资金去远东,请俄方科学家参与考察,他们中的大多数当时不参加也不支持。后来,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伊尔库茨克科学中心主席米哈伊尔·库茨明(Mikail I.Kuzmin)院士、伊尔库茨克地理研究所所长安提波夫(Alexander Antipov)院士、贝加尔自然管理所所长阿尔诺(Tulokhonov Arnold)院士、太平洋地理研究所所长巴克拉诺夫(Peter Baklanov)院士等从科学的角度,给了我们鼎力支持,才让俄罗斯的科学家越来越信任、支持我们,与我们共同开展联合科学考察与合作研究。项目在俄罗斯的考察采样过程均是和中俄科学家一同参与完成。互信是逐渐建立起来的。库茨明院士和阿尔诺院士确实是中俄科学家之间最早建立互信和联合考察的重要“枢纽和桥梁”。在他们之后,两国科学家间合作和沟通就越来越顺畅。尤其是阿尔诺院士,长期以来都非常支持中俄联合科考。支撑“一带一路”建设记者:俄罗斯科学家为什么支持我们的跨国联合科考?董锁成:立项之初,我们就确定了一个前提——考察的数据要在项目验收的一年后,实现全部共享。因此,我们联合科考是在合作共赢的大思路下开展的,俄方当然也共享合作成果。这种科学的共享并非是在公共的互联网上进行简单的共享发布,而是在科技部下的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上与外界共享。对于基础数据的索取需要提交申请和登记,但是这个共享平台对国外和公众均是开放的。记者:科技进步很快,谷歌地球服务的卫星拍摄精度之高令人惊讶。我们不远万里跑到蒙古、俄罗斯去进行实地科考,与使用卫星拍摄相比,优势在哪里?董锁成:整体上来讲,谷歌地球是一个面向大众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的只是基本的信息数据,还并未达到科学的标准。从精度上讲,它部分地区的拍摄精度高,但其信息数据并不能满足高精度科学分析实验和综合研究的需要。而科学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则要求更为严谨细致。针对基础科学研究,科学采集的数据经过深入分析和挖掘才能得出科学结论。比如,对于研究全球变化问题的科学家,就可以直接采用我们的数据。科考调研的内涵要更加丰富,除了准确的地图、基础的地理环境外,资源潜力、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社会经济和人居环境和投资潜力,这些都是调研的内容,要为国家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服务。科考是科技基础性工作,产出的成果除了地图集之外,还有大量的专著、科学考察报告、国家咨询报告等。现在,大家查什么资料都上网。其实,网上的数据非常多,但是准确性和科学性都有很大欠缺。因此,多学科联合、多专业参与的跨境国际科学考察和多专业参与的实地调研必不可少。记者:本次科考有哪些突出成果?董锁成:我们的成果大体上有五个方面:一是创新了国际综合科学考察的技术路线,首次提出并实施了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点—线—面—网推进,定点观测、综合调查、数据集成、样带分析、国际协同创新信息平台和国际科学家联盟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多学科、多尺度、跨区域、全要素、大规模国际科学考察的技术难题,提高了综合科学考察的国际化、信息化、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和数据共享水平。二是首次系统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学科最多、覆盖面积最广的中蒙俄跨境区域数据库群、地图集和样品标本库。中蒙俄高纬度地区长期以来都是我国的研究空白,我们采集回来3000多个珍稀土壤、植物、动物、水的样本,填补了国内空白。特别是北冰洋地区,除了地理条件严苛之外,本身管控就很严,一般科学家难以到达。我们获取了一大批科学实验和监测的数据。比如在贝加尔湖和色楞格河三角洲地区,中俄科学家一起定点监测,得到了一批连续的、非常珍贵的水环境数据。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稀有的动植物品种,弥补了我国长期缺乏本区域境外科学考察和科学数据的短板。三是首次建立了东北亚南北大跨度全要素综合样带,进行了样带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梯度变化研究。四是创新研制了区域绿色发展全要素格局和机理模拟及应用关键技术方法。五是人才培养,我们通过项目培养了25到30名国际合作的中青年科技骨干,他们在科研中与俄罗斯科学家建立起了深厚友谊,这是很宝贵的。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们的科考成果直接服务于这一宏大的构想。2014年,我们项目组参与组织召开首届“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与全球100多位科学家倡议成立了“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撰写完成的“关于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建议”和“‘一带一路’资源环境格局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研究报告先后被中国科学院、国家发改委、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等部门采用,为“一带一路”建设规划提供了科技支撑。记者:我们的科考从哪些层面体现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撑?董锁成: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一个基础性的综合科学考察项目,除了满足基础科学的目标外,还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决策需求。项目开始之初,倡议还未提出。后来,我们的地图集、研究报告被国家相关部门在“一带一路”规划中应用,支撑了俄罗斯科学院相关研究所西伯利亚和远东发展研究。原来的考察内容涵盖面还不够广,不能满足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需要,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因此,我们在完成原先的科考项目的基础上,现在又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启动了国家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多学科联合考察,从原先中、蒙、俄170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聚焦到920万平方公里,考察目标更加具体明确,强调落地,不仅满足基础科研工作的需要,更要满足中蒙俄经济走廊、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远东发展战略、蒙古草原丝绸之路和我国东北振兴战略需求。除了基础地理环境本地的调查之外,社会经济、投资环境、城市化、自然资源潜力调查、社会经济与投资环境调查、城镇化与基础设施调查等均在调研内容之列。考核的目标、指标变化之后,我们的科研成果也多样化了,除了考察报告外,我们还要产出一批战略咨询报告、学术文章,并培养新的国际科学考察骨干人才。记者:从科考中,我们发现中方、俄方、蒙方的关注点有什么差别?董锁成:俄罗斯是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多人少,特别是远东地区的人口密度更低,这与我国国情完全不同,因此他们的关注点也不太一样。俄方特别关注生态环境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我方更关心的是环境污染议题。中国目前也非常关注生态系统领域的研究,但俄罗斯对于生态系统几乎是一票否决的。比如,中俄油气管线项目有一个方案是从贝加尔湖湖底穿过,后来,俄方考虑到这样的规划可能对湖区生态环境产生不确定的影响,方案就被调整至向北推了数百公里。另外,俄方也特别关注投资和研究经费的问题。至于蒙古方面,除了关心投资和技术引进外,他们还特别关注草场退化、沙漠化、大气污染治理以及基层民众的生计与脱贫问题。保障东北亚生态安全记者:在大数据时代,科考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董锁成:大数据时代,数据融合、共享、存储、处理面临的问题都是类似的。海量数据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技术规范统一的问题。比如人文方面,中蒙俄的货币计量单位不同。类似的度量衡、比例尺、分析手段和技术规范的不同会让数据的整合与共享难以实现。因此,我们花了很大力气在研究规范技术和数据融合。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给中蒙俄三国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项目专家组副组长孙九林院士一直在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信息共享协同创新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就是为了让各国的研究单位和野外站点未来可以同时在一个平台上集成数据、共享研究数据资料,开展联合公关和协同创新。中蒙俄三国的野外生态站连成一个大网,就可以让采集的数据涵盖到暖温带、温带、寒温带、极地带,这样整个地理环境的全貌就都可以展示出来了。记者:有些人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是个伪命题,因为世界上的事似乎只有变化这一点是永恒不变的,您如何看?董锁成:科学家们发现大量气候变化事实,对未来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告诉我们,全球气候变化必须要持续重点关注,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切切实实地影响到、危及到了我们全人类的生产生活。首先,据预测,假如全球气温再上升2度,冰河就会消融,继而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就会淹没沿海城市。其次,目前全球气候既有变暖变干的趋势,也有变暖变湿的趋势。我们科考发现,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积雪面积减少了,冻土也在消融,极地的苔原带、森林分界线、作物分布范围都有向北推移的迹象,随之带来的是地表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对于我们的基础设施——公路、铁路、油气管道等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一带一路”倡议下,各国未来在基础设施方面未来会投入海量资金,不做好基础研究,就可能让这些共建共享项目面临严重风险。再次,冻土消融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北半球稻田集中地以及西伯利亚的沼泽地,是温室气体产生的重要区域。假如冻土消融变成沼泽,显然就会加大温室气体的排放源。记者:东北亚地区的生态安全如何保障?董锁成:中国北方、西伯利亚、蒙古高原及大气环流、边境河流等都是影响整个东北亚生态安全的重点区域和关键要素。天气预报里几乎天天提到蒙古高压和西伯利亚寒流,可见这个区域对我国影响之大。然而,这些寒流不仅在冬天会给我们带来冷意,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人类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如大气污染都可以通过这种跨境传输通道危及我们。我们现在可以明显感受到的就是沙尘的跨境传输,因为蒙古国实际上是我们国家沙尘暴的北部源头之一。河流的跨境污染问题就更加重要了,因为上游的污染必然传输到下游,有时是灾难性的。中国北方、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等中高纬度地区看起来面积很大,实际上生态是很脆弱很敏感的。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俄蒙经济走廊”的建设一样,东北亚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区域各国勠力同心才能维护好。(本报记者 李盛明)
1月18日,中国旅游出版社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召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研究丛书”编前会,深入谋划“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研究丛书”的编撰出版,明确了丛书名称、编撰进度、编写团队以及丛书的编写体例等内容。该丛书聚焦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旨在充分彰显革命文化强大感召力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大生命力,为全面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来源:中国旅游出版社】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区划调整的重大意义1 有利于壮大中心城市本体,提升中心城区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2 有利于优化配置资源要素,提高区域发展整体效能。3 有利于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培育厦漳泉现代化都市圈发展新优势。4 有利于发挥“海上丝绸之路”源头优势,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典范。5 有利于更好发挥对台合作交流前沿作用,推动漳台广泛融合发展。五大政策红利1 实现城区空间扩大化,区域优势更加凸显。2 实现国土规划一体化,功能布局更加合理。3 实现交通发展同城化,百姓出行更加便捷。4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民生保障更加优质。5 实现资源要素集聚化,经济发展更加高效。【来源:漳州市人民政府】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人民网北京4月9日电 (刘微)“地理科学十大经典读本”今天在京发布。“地理科学十大经典读本”书目。活动主办方供图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国友公布“地理科学十大经典读本”书目,依次为《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商务印书馆,2011年)、《地理学中的解释》(商务印书馆,1996年)、《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商务印书馆,1963年)、《地理学思想史(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9年)、《地理学与生活》(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当代地理学方法》(商务印书馆,2012年)、《哲学与人文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商务印书馆,2006年)、《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学苑出版社,2002年)、《地理学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推介发布会上,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蔡运龙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周尚意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黄润华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百平研究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唐晓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梁进社教授先后从入选的经典读本的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主要内容、核心思想及学术价值做了精彩解读。会议期间,与会嘉宾就“地理学理论方法与地理学经典著作出版”展开充分交流和热烈讨论。“地理科学十大经典读本”遴选活动由西南大学倡议并联合中国地理学会于2020年开展,活动宗旨在于引领中国地理学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地理理论思想方法建树,推动地理学科发展。同时,让阅读地理学经典书籍成为学界风尚,通过感悟地理学学科初心,为学科发展找准定位。遴选活动采用专家学者推荐的形式,共获得推荐图书379本,通过评分和测算得出推荐图书排序,经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会议批准,按照分值高低将排序前十位的著作作为最终推荐的十大经典读本。
生态系统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10)是气候变化-碳循环反馈关系中的重要参数。已有研究表明,高纬度寒冷地区温度敏感性更高,这些地区的气候变暖也更加强烈,暗示了高纬度寒冷地区生态系统碳排放不断加剧的可能性。但是,Q10随温度变化的时空模式在气候变暖的进程中是否改变尚不清楚。基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长期通量观测数据和野外增温实验数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发现,高纬度寒冷地区虽然较低纬度温暖地区的Q10高,但其本身应对气候变暖后的下调也更强,而随着气候变暖的持续,温度敏感性的变异在空间上的差异越来越小,因此未来持续的气候变暖可能使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Q10趋同。但是,Q10响应气候变暖的模式在目前大多数地球系统模式中被忽略,尤其在高纬度寒冷地区,这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由于增温而引起的碳排放。因此,气候变暖引起的陆地生态系统大量的碳流失可能不如预期的剧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地理资源所助理研究员牛犇为论文第一作者,论文通讯作者为研究员张宪洲。研究工作得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地理科学十大经典读本 商务印书馆供图中新网北京4月9日电 (记者 应妮)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协办的“地理科学十大经典读本”推介发布会9日在北京举行。推介会上公布了“地理科学十大经典读本”书目,依次为《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商务印书馆,2011年)、《地理学中的解释》(商务印书馆,1996年)、《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商务印书馆,1963年)、《地理学思想史(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9年)、《地理学与生活》(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当代地理学方法》(商务印书馆,2012年)、《哲学与人文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变化中的自然地理学性质》(商务印书馆,2006年)、《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学苑出版社,2002年)、《地理学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发布会现场 商务印书馆供图“地理科学十大经典读本”遴选活动由西南大学倡议并联合中国地理学会于2020年开展,活动宗旨在于引领中国地理学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地理理论思想方法建树,推动地理学科发展。同时,让阅读地理学经典书籍成为学界风尚,通过感悟地理学学科初心,为学科发展找准定位。遴选活动采用专家学者推荐的形式,共获得推荐图书379本,通过评分和测算得出推荐图书排序,经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会议批准,按照分值高低将排序前十位的著作作为最终推荐的十大经典读本。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表示,近现代地理科学的诞生以洪堡1807年发表的《植物地理学知识》为标志,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研究地球表层人类生存环境的空间分异、时间演变及人-环境相互作用的完整学科体系,形成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信息地理学三个分支学科,是少数能够横断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综合交叉学科,地理科学既是理科也是文科还具有工科属性。他指出,当前,中国地理科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自然地理学应当更加科学化发挥学科引领作用;人文地理学应当更具有思想性更能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地理信息技术应当更加先进更能支撑地理科学的发展;中国地理科学的发展应当更加综合集成服务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应当成为人地关系协调思想的引领者。推介发布会上,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蔡运龙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周尚意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黄润华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百平研究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唐晓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梁进社教授先后从入选的经典读本的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主要内容、核心思想及学术价值做了精彩解读。(完)
11月19日让我们相聚北京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富硒功能农业大会暨第二届中国硒产业(Se20)峰会年会聆听“硒望”之声!由国家食物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农工党中央联络委支持,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功能农产品委员会、中国硒产业(Se20)峰会秘书处联合主办,北京国际富硒农产品暨功能食品博览会组委会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富硒功能农业大会暨第二届中国硒产业(Se20)峰会年会将于11月19日下午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会议中心(52号馆)举办。大会具体详情点击链接《通知|关于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富硒功能农业大会暨第二届中国硒产业(Se20)峰会年会第二次会议的通知》。本次大会旨在搭建合作共赢平台,坚定行业信心,抓住行业机遇,引导全民科学补硒及其产业认知,引导硒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将受邀在大会上就富硒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的方向进行讨论和阐述,为富硒产区和企业发展提供思路和产业方向。近期,我们将一一剧透本次会议的分享嘉宾,敬请期待~今天,第三位重磅专家登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杨林生。杨林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演讲题目:《我国硒景观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个人简介:杨林生,男,54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室主任。主要从事地理环境健康、生态文明制度和世界地理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地理生态系统硒等生命元素循环与健康的关系;饮水中砷等污染元素的暴露和环境-健康效应和饮水安全评估;多金属矿区、密集农业区、干旱农业区、设施农业重金属和微量元素的健康风险及农产品品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制度等。主要学术兼职包括: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功能农产品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健康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地理联合会健康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环境学会环境医学与环境健康分会常委,中国环境学会环境医学与环境健康分会常委,中国环境学会重金属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会联系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功能农产品委员会 外联部主任 吕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