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硕士毕业仍觉竞争力不够?第二硕士也是不错的选择

硕士毕业仍觉竞争力不够?第二硕士也是不错的选择

考虑到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有很多同学硕士毕业了也不着急就业,而是选择另外一个硕士专业继续深造,以此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也为日后更好的就业做准备。所以今天,顺顺就给大家普及一下英国二硕申请的条件和注意事项。雅思成绩这里要注意,如果你是英国一年制硕士,那么绝大部分学校,仍会要求你提供雅思成绩,通常要求是6.5,单项不低于6.0,或者总分7.0,单项不低于6.0,具体条件根据申请专业而定。如果你的本科是就读英美澳加等国,申请二硕可以免去提供雅思成绩这一项。学术要求申请二硕,绝大多数学校会重点审核学生本科成绩,这也就意味着一硕的成绩可以为申请加分。排名靠前的学校基本要求是:拥有本科学位证、均分在80-90之间,需要申请者提供本科毕业证、学位证、成绩单、一硕在读证明和成绩单。小贴士:如果可以找到一硕的老师作为推荐人,可以增加二硕录取概率哦。专业选择在专业选择方面,移民局明确指出,学生二硕的方向必须是在一硕的基础上做深入的研究,想申请第二硕士的同学一定要花时间研究理想院校和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一硕课程的关联;并且在撰写个人陈述的过程中,重点描述为什么想要申请第二个硕士,第一个硕士与第二个硕士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未来的就业规划是什么等等。申请时间准备时间越早越好,在入读一硕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二硕的申请啦~要知道:2019年很多热门学校的热门专业都出现提前截止申请的情况,所以需要趁早准备。签证申请英国移民局规定,如果是同一个级别的签证申请,必须要回到护照上显示的所在地去办理递签。因此,办理第二个硕士签证申请的同学必须回到国内去办理。如果一硕和二硕是相似专业,最好能要求学校在CAS上标明academic progression,其他的材料跟一硕类似,续签的时候需要提供BRP卡。以上就是顺顺对英国二硕的介绍啦,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总的来说,如果你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又有很强的求知欲,那么二硕绝对是一个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错选择

慧南

研究扩招中的“第二学士学位”,非“双学位”,适合三类人报考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2020届高校毕业生或许遇上了真正的“史上最难毕业季”,他们不论是选择直接就业还是升学,都面临重重困难。庆幸的是,在这段煎熬的日子当中,不断传来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升学的利好消息。尤其是近日教育部等6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的“百日行动”十大专项举措,让874万高校毕业生为之振奋。在“百日冲刺”十大专项举措中,第一条就是积极推进升学扩招,其中,硕士研究生和普通专升本的扩招规模分别是18.9万和32.2万。除此之外,教育部还明确提到“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在第二学士学位进行扩招”。研究扩招中“第二学士学位”概念一经推出,就很快引起了大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不过,很多人对其与传统“双学位”的区别不得而知,更不清楚“第二学士学位”适合哪些人报考。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下吧!一、认知“第二学士学位”第二学士学位是指在获得第一学士学位的基础上,全日制脱产再主修另一学科门类本科专业两年,达到某高校学位授予规定条件后,被授予的一种学位类型。通过定义不难看出,要想成功拿到第二学士学位,至少得满足以下三方面条件:首先是已拿到第一学士学位;其次是全日制脱产学习2年;最后是达到高校学位授予规定条件。从层次上看,第二学士学位属于大学本科后教育,与研究生一样,同属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种途径,入学考试也主要是政治、英语和专业三门课程。二、“第二学士学位”与“双学位”的区别“双学位”虽然从广义上也称作“第二学士学位”,但二者之间还是有多处本质区别:1、报考人员不同。第二学士学位主要招收本科应届毕业生或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双学位招生范围主要是本校品学兼优的大二学生。2、毕业证书不同。第二学士学位顺利读完后,可以拿到教育部制发的第二学士学位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并进行电子学历注册;双学位毕业证书是在第一专业证书上注明辅修专业,即两个专业,或者由校方颁发辅修专业证书。3、毕业待遇不同。读第二学士学位不亚于考研,毕业待遇等同于硕士研究生;双学位的含金量明显要低些,很多地方或企业不认可,只是能力素质的一种体现,并无实质性待遇。三、适合报考“第二学士学位”的三类人第一类是考研失利的大学生。虽说硕士研究生人数扩招,但由于报考规模大,所以同样会有大量考生落榜。对于这类大学生,报考第二学士学位一来可以缓解就业难,二来通过第二学位的学习,可以提高专业基础和能力,将来求职会有更大的竞争优势。第二类是高考录取结果不如意的大学生。高考录取结果不如意,要么是没有录取到心仪大学,要么是录取专业不感兴趣。而报考第二学士学位,就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尤其是对第一本科专业不满的大学生,不用跨专业考研,就能改变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比如说某工科专业毕业生,第二学士学位选读商科,毕业后参考公务员就有很好的条件。第三类是专业上期待有更大发展空间的大学生。如今的职场,复合型人才更加吃香,通过读第二学士学位,可以让大学生在专业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说第一本科专业是新闻,第二本科专业选择法律,那么就是既懂新闻、又懂法律人才,进入职场后发展路径会更加宽阔。各位大学生们,如果“第二学士学位”政策落地,你会考虑在本科毕业后,报考“第二学士学位”吗?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不不免也

选择第二学位,请慎重,因为这不是第一学位也不是研究生学位!

文|说谈大学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正式印发,关于第二学位的地位和人才培养计划也逐渐显现出来,第二学位是本科后教育,也就是说,第二学位地位要高于普通学位第一学位,但是很显然,第二学位的地位要低于研究生!第二学位增加的专业主要是国家急需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应急技术与管理、电子信息、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相关领域这类专业!这类专业好不好就业当然好就业,毕竟是国家急需的专业,而且教育部还强调支持高校依托双一流建设学科专业,增设第二学士学位专业,也就是说,众多高校的双一流学科会增加第二学位,这会是很多人的机会,有助于培养人的能力!第二学士学位,主要招收当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应届毕业生以及3年内未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也就是说,主要是针对没有找到工作考研没考上的人,为了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问题,毕竟这么多大学生,工作环境这么差,总得找个去处!#教育部正在研究第二学位扩招#可以说教育部会了,大学生毕业就业,做了很多工作,而且第二学士学位也相对比较友好,但是这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点,相对于研究生学位来说,地位较低!未来的学历歧视链必然是这样:985硕士>211硕士>双非硕士>=985的二学位>>双非二学位,未来人才的评价机制肯定还是硕士,而不是第二学位,第二学位最多只是一个过渡阶段,而不是真正的学历机制。第二学位在之前就已经存在,而且主要是比较强的985高校,其中最出名的还是北大的第二学位,但是相较于硕士和本科第一学位而言,社会认可度一直没有多强,所以想要凭借第二学位洗脱第一学位还是差了点!第二点,相较于本科生学位来说,时间成本不足!第二学位教育部,要求的救助时间是两年,但是社会认可度并没有那么高,这两年时间如果你本科完成并且就业的话,足够你上升一个台阶,哪怕不足也可以成功的跳槽,选择另外一家公司。如果你选择考研的话,专硕也才两年,学硕也才三年,如果你选择第二学位,之后考研就很难办,我会很纠结,因为两年时间你再读两年,你的年龄就相较于一般研究生没有优势!最后总结,第二学位总体就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等你读完了,或许会发现就业人员整体水涨船高,更找不到工作了,如果不是实在找不到工作,考不上研的,可以去,总比家里蹲挨骂强!

必趋

第二学士学位“复活” 不过学生还敢读吗?

5月末,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通知》明确,第二学士学位教育作为大学本科后教育,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渠道。至此,去年7月被取消的第二学士学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被“复活”。这一次,第二学士学位能否“鸡肋”变“鸡腿”还不得而知。取消再“复活”,依旧鸡肋?第二学士学位兴起的初衷,是打造复合型人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80年代初。1987年时,《高等学校培养第二学士学位生的试行办法》颁布,对第二学士学位的性质、招生方式、毕业待遇等做出明确规定,其中,学习期满获得第二学位者,毕业工作后起点工资与研究生毕业生工资待遇相同。由于第二学士学位报考难度比考研小、学习期为两年比读研更短,且工资待遇相同,因此第二学士学位在当时不乏为一个好选择。然而在90年代末,本科扩招,硕士生招生规模也随之扩大,在2003年,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近80万人。研究生扩招规模不断加大时,“多个学士,不如多个硕士”的尴尬局面成为现实。兰州交通大学教授杨宗仁在2010年开展的一项调研显示,我国163所高校开办的81个授予第二学士学位的专业中,有50%的专业从来没有招生,70%的专业已经停招多年。在2019年7月,教育部宣布第二学士学位不再招生,并设置三年过渡期,2022年起所有高校按新规执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第二学士学位是在改革开放初期,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非常薄弱的情况,以及我国人才结构实际,根据国家建设需求,提出的一种应急性人才培养渠道,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对于弥补研究生教育不足而设立的第二学士学位,已基本完成了历史使命。(出自《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今年第二学士学位被“复活”,教育部表示,将重点支持在国家急需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应急技术与管理、电子信息、大数据等相关领域的增设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尽管支持领域有了新的变化,但是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第二学士学位的尴尬地位,从取消到再设置的反复仍有可能进行下去。不仅要规范,更要提升水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规范性。名校的第二学士学位往往吸引渴望名校文凭的学生,然而规范不到位和管理漏洞的存在,容易导致一些招生中介大发不法之财。在2015年就曾曝出一则新闻,有20多名学生人均在2011年入学时间向中介缴纳20万元,中介承诺能拿到武大的第二学士学位。此后,这20名学生在武大宿舍楼住宿、在教室上课考试,4年后才发现自己没有学籍。若不能对招生等各个环节严加规范,不仅容易伤害学生利益,更容易使第二学士学位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大打折扣。而最重要的问题是,第二学士学位的社会认可度需要提升,这从根本上需要对这种教育方式的课程设置、实践方式等的水平进行提升,真正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自考学历”的学历尴尬已经是前车之鉴,以“非全日制研究生”为例,这种学习方式,本事为了响应产学结合适应时代需求而提供的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然而统招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非统招的成人继续教育本科等其他概念一直混淆不清,造成了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存在歧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20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强调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权益保护,明确各地及用人单位应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和落户机会。然而这一层保障,可能还不足以扭转当前的歧视现象,只能说道阻且长。不管怎么说,第二学士学位恢复,确实给广大学生提供了另一种机会,但想要让这样的教育方式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还需要探索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对相关就业的保障机制。

吕澂

工作没得挑,继续拿个硕士学位就可以解决吗?

遇到困难,就想着通过深造来改变困境,我自己归纳为“读书上瘾症”。这种症状通常存在于,念书还不错,并且已经通过念书获得利益的人身上。他们对于“读书通向利益“”这个链条轻车熟路,以至于一旦遇到困难,就又想着通过读书,这个老朋友来解决问题。没办法,他们只熟悉这种与世界相处的模式。工作不顺心,去读个书吧,或许就能换个更好的工作呢;找不到女朋友,去读个书吧,也许在校园就能通过同窗找到呢;对现在的朋友圈不满意,去读个书吧,也许在学生身份下,就能换个交往的圈子呢;而现实很可能是,拿了第二个硕士学位出来找工作,发现并没有更好的工作可以选择;怀着对爱情的憧憬,拿着通知书去商学院报道,发现同班同学要么是已婚一族,要么也是大龄单身来找真爱;原来大家的目的也很一致嘛,相亲时见到过的那些讨厌家伙,也都来读MBA啦。多上个学,确实多认识了一些人,但周边这些人,也都跟自己一样的资质,普通本科再求深造。名校中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博学睿智的宇宙之王横行。如果你的学历对于混企业来讲,已经够用,就没必要自费去念书;如果要进一步的专业培训,那也应该是企业培养你去念,而不是你自己去念。同时,也不应该去和牛叉学霸比较。靠着奖学金能念完欧美一流名校,25岁前毕业就能去伦敦纽约的金融界混,全靠读书能屌炸天,说的就是这些被上帝选中的宠儿,而不是仅仅能读完985的凡人,即使你现在奋起直追,也兢兢业业去欧美念完硕士,你也不可能取得跟他们一样的成就。这是天分问题,别喊冤。大部分人的家庭背景都谈不上有影响力,成长过程中,也没有受过耳濡目染的熏陶。能找到一份工作,基本上是靠自己个儿的实力。挣得一份体制内工作以后,往往会因为缺乏“只能意会”的社交知识,谈不上理解应用,最终抑郁不得志。如果只希望依靠专业知识,自己做一边上班,一边自学完全可以满足;大量精力用于准备考试,满足精神上的需求感可以,对于阶层进阶帮助不大。不要在非战略性的事情上,浪费战略性力量。对于无意做学术的大部分人来说,30岁以后念书,应该不属于战略性的事情了。“校园读书是个桃花源”,这些一眼望上去,都是些美丽的文字,对于很多人,并非不能,而是年岁渐长,变成了虚词。15岁玩玩文字游戏可以,但在往后的几十年里,阅读必须指向思维,去皮见骨,只求简达,不慕富丽。

不道之道

第二学位正式启动,考研的你该如何选择

前几天,“第二学位”的消息上了热搜,而其实早在5月初教育部就发布了相关消息,并在“百日冲刺”十大专项行动简介中专门提到了“正在研究第二学位扩招”的问题。5月29日,教育部印发通知,明确将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要求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工作,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结合实际制定招生和培养方案,深入细致做好招生政策咨询及政策解读工作,切实把好招生考试及录取关,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同学对于“第二学位”的含义以及对自己考研的影响不是很清楚,所以社长认真收集、查阅了相关资料,为各位同学详细解释一下“第二学士学位”的含义,并针对“第二学位”可能对考研造成的影响进行解读。第二学士学位是什么?用官方的说法来解释那就是根据国家教委、计委、财政部(87)教计字105号文件,第二学士学位在层次上属于大学本科后教育,与培养研究生一样,同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种途径。用比较通俗简单的话来解释那就是:本科生在毕业在拿到自己学士学位(此为第一学位)后,可以报名参加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其他高校自行组织的第二学位考试,经过两年全日制学习以后,若学分修满,且答辩合格后可获得第二学位。大家看这个流程是不是很熟悉,没错,第二学士学位的确很像考研,所以现在网上称“第二学士学位“是考研党的新出路。当然第二学士学位与考研的一个很大不同就是对报考人群有比较严格的限制,原则上只招收本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近三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或目前未就业的往届生,但具体到不同高校还会有具体的不同要求。第二学士学位=双学位?在本科学习过程中,除了“第二学士学位”之外听到的另外一个高频率词汇就是“双学位”,甚至还有个别人认为第二学士学位就等于双学位,这其实是很大的误区。具体来说,第二学士学位与双学位是完全不同的,本质上有三点区别。第一,审批单位不同。前面已经说过,第二学士学位审批单位是教育部审批通过的高校,而双学位则是由高校自行审批。换句话说,双学位就是学校自行组织的第二专业学习课程,以供有能力的本科学生进行学习。第二,毕业证明不一样。第二学士学位同学毕业后,将颁发教育部规定的第二学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同时还会进行电子学历注册;而“双学位”由于只是高校自身进行考试选拔的,所以只会在第一专业证书上标明辅修的第二专业(个别学校可能会颁发辅修专业证书)。第三,就业待遇不同。第二学士学位同学毕业并成功活动证书之后,所受就业待遇理论上等同于研究生;而“双学位”同学就业时还是会以第一专业为主,其学历仍为本科学历。第二学士学位对考研党意味着什么? 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2019年7月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就印发了《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不宣布再招收第二学士学位生。但是由于今年年初疫情的影响,导致就业形势变得越发严峻,因此“第二学士学位”扩招在“百日冲刺”行动中再次“复活”。由此可见,“第二学士学位”扩招与研究生扩招是一样的,都是政府为稳定今年毕业生就业、升学的一项措施。说了这么多,是不是“第二学士学位”将会取代考研呢?这点是不认同的,毕竟“第二学士学位”的价值还是没有正式硕士研究生的价值高,很多考研生也认为“第二学士学位”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学历还不如一个专硕来的实惠;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二学士学位”毫无用处,至少有两类情况的考研生还是可以考虑一下“第二学士学位”的、第一,考试失败,并且不想二战的同学。2020考研人数达到了历史最高的341万人,虽然扩招了18.9万人,但依旧是杯水车薪,还有大量的考生没有成功上岸。在这群学生中有一些人既想继续提高自己的学历,但又不想再走一遍考研道路,那么“第二学士学位”自然成为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备选项。第二,想要跨专业发展的同学。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毕业生在就业时都想选与自己学习专业完全不同的岗位,但又担心自己专业能力不行,所以跨专业成为必然要走的道理。但考研跨专业又太难,所以“第二学士学位”成为了第二选项。受疫情影响,今年整体就业形势都不会特别好,如果实在没有合适的就业机会,同时自己也想再提升一下自己的学历,那么可以趁这个机会选择考研或者走“双学士学位”的道路。但无论是选择哪一项,都需要同学们付出汗水,坚持下去,为迎接一个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战洪图

存在了35年的“第二学士学位”一朝取消!原因令人叹息

【新民晚报·新民网】昨天,教育部网站发布一则重要通知,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从本月起,学位授予单位不再招收第二学士学位生。第二学士学位,并不是人们常说的双学位、辅修专业,而是属于大学本科后教育的一种,与培养研究生一样,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一种途径。我国于1984年开始授予第二学士学位,当时经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教委批准,少数高校试办了第二学士学位班,目的是为尽快培养出一批国家急需的知识面宽、跨学科的高层专门人才,与培养研究生的方式相辅相成,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开设第二学士学位需经教育部审批,原则上限在部分办学历史较久,师资力量较强,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本科院校中试行。1987年6月,原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联合颁布《高等学校培养第二学士学位生的试行办法》,很多条件颇具吸引力:例如,其中第八条规定,“凡学习期满,获得第二学士学位者,毕业工作后起点工资与研究生班工资待遇相同”。第二学士学位毕业后,能够获得学校制定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不过,与在本科阶段申请修读的双学位与辅修不同,第二学士学位不仅要通过学校自己组织的考试,还要求报考者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由于所设置的大多是比较热门的专业,加上交叉型、跨学科的知识结构,第二学士学位一度走俏,不仅成了学子提升自我的“砝码”、引以为豪的谈资,也成了专业“改换门庭”的机会、职业发展“双保险”。那么,曾经被视作“香饽饽”的第二学位,如今为何被取消,将成为历史?一方面,随着研究生教育的普及,第二学士学位的发展陷入“鸡肋”,在人才市场上优势不再,甚至遇冷。一些毕业生将第二学士学位当作敲门砖,认为“1+1”大于2,但对于一些用人单位,“1+1”却小于2。“在硕士满把抓的今天,即便是拥有两个本科学位,也不如一个硕士学位有吸引力。”部分高校也开始减少第二学士学位生的培养专业与人数,例如清华大学的软件学院、微电子所、中文系自2004年起就不再面向社会招收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另一方面,第二学士学位存在的乱象,也让本来含金量颇高的这一纸证书变了味。媒体曾经曝光,一些高校开放了第二学士学位,只要具备任何高校的大学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就可申请,最后拿到该校的学位证。在武汉某高校“借读”的王华(化名),由中介安排组织自考教育考试,取得其他高校的本科毕业证,一年后再申请学士学位证。等取得了本科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就组织参加知名高校开设的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拿到盖有名校印章的“学士学位证书”。2013年,武汉大学停止了唯一颁发“第二学士学位”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资格,重要原因就是学校发现,第二学士学位逐渐变成了招生诈骗的“工具”。文凭背后存在着黑色利益链,一些“黑中介”借第二学士学位大肆敛财。对于为何不再招收第二学士学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解释,第二学士学位是在改革开放初期,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非常薄弱的情况,以及我国人才结构实际,根据国家建设需要,提出的一种应急性人才培养渠道。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蓬勃发展,对于弥补研究生教育不足而设立的第二学士学位,已基本完成了历史使命。取消第二学士学位,看似是减少了一种选择,实际上是健全学士学位管理制度,提高学士学位授予质量,同时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范。根据此次发布的文件,为分类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高校可设置辅修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联合学士学位三种学士学位类型。对于全日制学生在本校自主选择读多个学位的,可以采取辅修学士学位方式;对于学校主导开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可以采取双学士学位方式,对招生、培养、毕业等进行整体设计,由省级学位委员会审批;对于校际之间正式开展的复合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可以采取联合学士学位方式,推进优质资源共享,报省级学位委员会审批。为确保学位证书的权威性,对于获得多个学士学位的都只发一个证书,所获各类学位情况在证书上予以注明。(新民眼工作室 闻茗)

门无鬼曰

疫情太可怕!第二学士学位取消不到一年,预计又要再招了!

疫情当道,年前失业的社会人难,2020年应届毕业生更难。校招数量减少,企业优化人才结构选才规模降低,比起社会职场人,2020年应届毕业生更是没有工作经验支撑。难难难!好在政策总是应运而生,为了做好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青团中央等6部门和单位共同实施 “百日冲刺”行动。其中之一就是升学扩招吸纳行动。教育部已经安排硕士研究生扩大招生规模18.9万、普通专升本扩招32.2万。目前,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在第二学士学位进行扩招,而第二学位的招收在2019年7月曾因政策原因取消过。硕士研究生大家知道,专升本大家都懂,第二学位很多人就不清楚了。还有人将其与双学位,双学士学位,辅修学士学位混淆。双学位,广义上是指第二学士学位、与境内外其他大学合作开展的“双学位”项目、辅修学士学位(辅修专业学位)、双学士学位、联合学士学位。简单来说,双学位是个大概念,数量上取得两个学位,如何取得,方式就不唯一了。第二学位即获得第一个学位后,通过参加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获得第二个学位的考试(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后,修习第二学历的课程学分修满、并通过在主考院校论文答辩合格,即可获得由主考院校颁发的毕业证,学位英语通过,达到主考院校授予学位要求,即可获得由主考院校颁发的学士学位证。简单来说,第二学位是已经获得了一个学位后的学习,等同于研究生学习。双学士学位,是指在本科学习阶段,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学习了另一学科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要求者可同时获得另外一个学科的学士学位。简单来说,双学士学位是与第一个学位同时学习的,一般只发放一本学位证书,所授两个学位应在证书中予以注明。辅修学士学位,常称辅修双学位,是在本科学习阶段,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跨学科门类学习另一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全部要求后获得教育部统一制作、授权颁发、学信网注册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学位证的同时,获得高等院校颁发的另一学科的辅修学历证书和高等院校颁发的辅修学位证书,未达到申请学士学位要求者仅获得辅修学历证书。简单来说,辅修学士学位是与第一学位同时学习,颁发两个学历证书和两个学位证书。此外,辅修学士学位又区别于自考二学历,比如很多学校的第二专业,具体只要问清颁发学历证书的部门即可,辅修学士学位是由高校自行颁发结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非国家标准形式),自考二学历由省自考委员会颁发毕业证,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由主考院校颁发学士学位证(国家标准形式)。综上看来,第二学位含金量最高,堪比硕士研究生,但不管是哪一种学习,都是拓宽眼界的方式。

诗音

教育部“最新”通知,大学生迎来好消息,第二学位等同硕士待遇

教育部“最新”通知,大学生迎来一个好消息,第二学位等同硕士待遇随着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已经有100多万大学生返校。而其余的大学生将会在五月中旬左右陆续返校。说到大学,其实大学本科是一个人的起点。而目前高学历学生在全国范围内还是少数的存在,尤其是研究生、博士生,尽管有很多人说现在的本科生“烂大街”,但真正拿人口去比较的话,本科生还是只占了一小部分。5月6日教育部发布了最新通知,针对2020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的扶持。此通知发布之前,教育部已经安排研究生扩大招生规模18.9万,普通专升本扩招32.2万,这一措施公布后,极大地添加了社会现在所需要的人才。但是国内最顶尖的学府扩招并不明显,有的不招反降。当然这次扩招是针对目前社会的稀缺人才。教育部发布第二学士学位的扩招的通知目前教育部正在同有关部门商讨关于第二学士学位的扩招方式。大家可能对第二学士学位这个招生方式有点陌生,但是这种招生方式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并且第二学士学位的招生方式并不是国家统一招生考试的方式。而是像研究生复试一般。如果你想要使用第二学士学位的话,需要给你所报考的高校递交申请材料,由报考高校自己决定考核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只需在学校中的论文答辩合格即可获得由高校颁发的毕业证,当你的英语通过考试时,就可以获得学士学位证。这个证书在网上是可以查到的。报考的要求也有限制条件,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可以报名,报考对象必须是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或在职毕业生。另外国内有部分高校只招收本学校或者是双一流高校的本科毕业生,比如清北这类最顶尖的学府。当完成第二学士学位扩招的相关事宜后,会在今后的招生中具体体现,限制条件同样会有所降低,这种招生的方式升学对那些没有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也是一种不错的入学深造机会。而在毕业之后,受国家单位和企业单位认可的毕业生待遇等同于研究生,部分高校在读期间还会获得相应的资金补贴。扩招后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高学历招生层次的扩招是机遇,也是前几年从来没有过的挑战。当硕士研究生层次扩招后,就会比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含金量高出许多,而本科生们在就业方面也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企业岗位急需要的是高端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作为积淀,同时还需要有大量的实践才能够胜任。而普通本科生毕业后明显是不足以担任此职位。学长看法这对于目前的本科大学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如果你仅仅是一个二本大学或者是民办本科大学的学生,第二学士学位相对于考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目前第二学士学位扩招正处于一个研发阶段,具体如何扩招还需要等待之后教育部下发通知。但我们要提前了解,要明确我们的目标。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了解一下第二学士学位的这种招生方式。同时学长也要提醒大家提防第二学历的虚假高校招生,有些虚假高校是为了骗取大学生的钱财,大家一定要明辨。学长也是非常支持第二学位的扩招,这对于国家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高校扩招的同时也一定要严格把关,争取做到严进严出。这样对拥有第二学位的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实现学历就业双丰收。其实不论是考研考公甚至是第二学士学位,大家对于学习一定要抱有不断学习的态度,人生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发挥出了自己应有的价值。本期文章就到这里,我是白槿学长,关注我带你看最新的教育资讯。

傻月亮

第二学士学位要有就业上的特殊优待否则硕士学位仍是本科生的首选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正式印发,就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工作作出部署安排。《通知》明确,第二学士学位教育作为大学本科后教育,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渠道。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再学习机会,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这项工作的再次开展无疑是件好事,而且取得双学位相对来讲也要容易一些,但第二学士学位要有就业上的特殊政策优待以吸引本科生毕业后就业,否则硕士学位仍是本科生的首选。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压力大,招聘单位的学历歧视包括双学位以及很多本科生不错的家庭条件,因此“逃避式考研”成了很多大学生选择考研的标配,尽管考研的压力比获得第二学士学位要大得多!考研有“三高一低”铁的事实摆在了考研党的面前,但仍然无法阻挡考研党坚定的步伐:一是推免比例高,二是报考人数高,三是复试分数高,四是录取比例低。因此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同时也要有相应的特殊政策优待并及时公布于众让广大的本科学生心中有数并能与考研的优势进行比较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