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电子科大科研大神:他遇到好导师,发表高水平论文19篇、专利20项宿命

电子科大科研大神:他遇到好导师,发表高水平论文19篇、专利20项

郭世盛,男,中共党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2015级博士研究生,师从崔国龙教授。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CASC奖学金、中电奖学金二等奖、第十四届全国雷达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国内高校仅1篇)、第十三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南赛区一等奖及全国总决赛三等奖等荣誉。硕博连读期间,主研和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在IEEE TAES等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TOP期刊论文1篇、JCR二区论文1篇,担任IEEE TGRS、SIVP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审稿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项,其中已授权11项。郭世盛的博士生涯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总结:科研大神、优秀学生干部、拿奖拿到手软,5年来他多次获优秀研究生干部称号、各类奖学金13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9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期刊论文4篇),参与项目总经费近千万,这些荣誉与成果的背后浓缩了他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幸遇恩师,厚积薄发2013年郭世盛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从南昌航空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进入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深造。初到成电,一向是尖子生的郭世盛发现,研究生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因为之前自己没有接触过算法研究,很多基础知识和学术论文需要补习,与同届硕博连读的同学相比差了一大截,学习中的巨大落差让他感到焦虑和迷茫。不甘落后的郭世盛在这种压力中加入了雷达探测与成像技术团队。有幸的是,在郭世盛最迷茫的时候遇到了他科研生涯中最重要的两位老师——孔令讲教授和崔国龙教授。两位老师一直很关心他的科研学习,常常鼓励他科研的道路不能急于求成,花点功夫打好基础才能事半功倍,悉心的指导渐渐地使得他进入了良好的科研状态。学习基础的积累是非常痛苦的,挫折是常有的,一但理论模型与实测结果出现误差,就只有重新去分析问题,把之前的工作推倒重来。有时为了重现领域专家所发表文章中的仿真结果,郭世盛要重复研读一篇文章几遍甚至到十几遍,反复推敲细节,代码迭代出许多版本。在这个过程中,是两位老师的鼓励让他坚持了下来,也正是最初的这份坚持为他之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郭世盛感慨地说:“两位教授不仅是我科研工作的导师,同时也是我的人生导师。”敢于创新,急流勇进除了学习尖端技术,创新同样是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一次,郭世盛所在的科研团队在外场实验中发现了一些相关文献没有描述过的现象,这让团队感到非常兴奋,马上尝试用现有模型去进行分析,但是都一一失败了。排除了实验结果错误之后,导师建议郭世盛尝试建立全新的模型,从理论本质上去解释现象。创新极具挑战,但郭世盛与课题组成员们迎难而上,很快针对新发现的问题建立了新的模型进行验证。但是,新的模型需要很大的场地进行试验测试,课题组决定向学校求助,学校了解后高度重视,专门提供了一大片空旷区域用于穿墙探测试验的实验场地建设。众力群策之下,功夫不负有心人,新的模型得到的理论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2017年在国内雷达领域顶级会议——第十四届全国雷达学术年会上,郭世盛将实验成果整理成论文与国内同行一起探讨,这篇在穿墙雷达电磁传播建模方向发表的论文《MIMO穿墙雷达多层墙体多径建模》在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400余篇论文中脱颖而出,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国内高校仅1篇)。不忘梦想,助力国防自2014年以来,郭世盛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了国防卓青、陆装预研、装发预研、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参与项目的总经费近千万,他作为核心成员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于2018年8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这些项目大多与国家国防战略需求相关,虽然出于国防需要郭世盛不能公开自己的成果,但郭世盛认为这是他用另一种方式完成了儿时的从军梦想。在科研工作中,他一直怀揣着一份使命感和自豪感,特别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能为祖国的国防建设添砖加瓦。他说:“参与国防建设是值得我一辈子坚持做的事,也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样的平台和机会。”儿时的郭世盛没有想过自己将来会从事科研工作,是在成电的5年光阴,是进入科研团队之后的经历,让他渐渐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选择了硕博连读的道路。科研的道路没有捷径,在成电5年多的科研经历,让郭世盛树立起了求实求真、勇于创新的科研观。在这个过程中,郭世盛渐渐爱上了科研,爱上了在写文章时自己完全沉浸其中的充实感,也爱上了科研成果得到认可时的成就感。关于未来打算,郭世盛希望能够留校任教,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学长寄语科研的道路没有捷径,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要相信所有的努力终会开花结果。同时也要有自信,唯有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成绩只是过去,感谢学校和学院提供这么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仍需砥砺前行。来源: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编辑|晓琳 糖小豆 审稿|雪花

使民心亲

电子科大学霸:他每天10几个小时实验,发表多篇论文,专利4项!

人物名片曹忠旭,中共党员,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17级硕士生,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员。参与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在Nature旗下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该期刊2018年的影响因子为14, 在SCI收录的所有原创性光学期刊中排名第二。)上发表论文一篇,以第一作者在光学领域国际顶级会议CLEO和通信领域国际权威会议ICOCN上分别发表会议论文一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项。勤奋刻苦,“寝室我是不熟悉的”“这个项目的实验进展,要求必须去利用很多休息的时间去完成,所以在这个关键阶段我会尽力利用每一分可利用的时间。”即使在国庆“小长假”,曹忠旭也没有休息,而是待在实验室为项目紧锣密鼓地奋战。在大多数人利用假期去追寻诗和远方时,埋头在实验室里与精密的测试系统和复杂的数据较劲,进行一天10多个小时的实验。像这样的的情况,曹忠旭早就习以为常了,他说:“我很少拥有假期,甚至寝室对我来说,也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我其实是不熟悉的。”高水平的研究,往往任务重、时间要求紧,曹忠旭几乎将自己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实验室的实验、图书馆查阅文献和书桌前的一次次推演上。常常,一天里,曹忠旭从8点钟进入实验室开始,到晚上11点钟,一心扑在项目进展上。提到每天工作计划的时候,他说“有时吃饭的时候也在挂念着实验的进程,一吃完就迫不及待的去实验室验证想法,”。这份勤奋刻苦让曹忠旭日积月累,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上的硬骨头。曹忠旭说,自己每天做的工作,就像在培育一棵小树苗,看着小树苗一天天长大,自己也会得到一点点小满足。“最开心的时刻莫过于实验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刻了,”曹忠旭说:“那种成就感,来自于自己长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意味着自己科研成果将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这种简单而充实的快乐,只有在科研中才体会的到,我无比期待研究内容投入实践的那一天。”正是这种成就感与致力于将所学的知识变成现实,并应用于实践的志向,推动着曹忠旭不畏艰苦,不断前进。亦师亦友,“导师就是我的榜样”对于成绩的取得,曹忠旭第一个感谢的是自己导师和榜样——姚佰承教授。“在姚老师所在的团队做科研,是我最大的幸运。”曹忠旭说,“姚老师告诉我们,他在求学的时候,常常在实验室里白加黑、5+2。因为学习和科研的机会宝贵、也不会等人,所以尽量把时间都用在科研上。无论是在成电、UCLA,还是在剑桥,他一直坚持这种‘工作狂式的习惯’。他常说,‘是国家和学校给了我们为如此重要的课题做贡献的机会,我们的刻苦,恰恰是别人的羡慕。’” 姚佰承的这份努力,源自我校著名光纤传感专家、长江学者、杰青饶云江教授的师承。现在,这份风格,带着希望,继续传到了曹忠旭的身上。除了在具体的科研工作中,曹忠旭和姚老师紧密合作,生活中,师生也无话不谈。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很好的指引他在科研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对于曹忠旭来说,实验室并非是枯燥的地方,而是一个有趣而幸福的家园,这里有来自师兄师姐和同学的帮助,有来自导师的关怀。曹忠旭难以忘记,导师从家乡带来石榴的美味,教研室集体团建的笑声,大家一起攻坚的场景。这份成电“教书育人优秀团队”代代相传的风格,让曹忠旭热情澎湃;这种名师的榜样,让曹忠旭佩服;这份为祖国做贡献的目标指向,让曹忠旭充满动力;这个高水平的研究平台,为曹忠旭插上起飞的翅膀。不忘求学初心,科研服务祖国曹忠旭坦言,自己对现在所学的专业有强烈兴趣。高中的物理课程,最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小孔成像”原理。在他看来,这里面有着很多奥秘吸引着自己去探索,正因如此,在选择本科专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光电通信专业。在就读研究生期间,他致力于研究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信息感知和信息通信器件。石墨烯自2004年诞生以来,作为一种单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由于其出色的导电性、导热性、超高的电子迁移率、超强的机械强度等优势,被誉为21世纪的万能材料。曹忠旭研究的重点在石墨烯光信息器件。面向物联网,石墨烯的光信息器件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好的可调控性和更强的集成优势。提到石墨烯光信息器件的未来,曹忠旭很期待。他介绍:“我们实验室的研究,既面向基础科学问题,也瞄准国家需求。通过进一步挖掘石墨烯对光响应的影响,创新石墨烯和波导的结合方式,可以开发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新器件。”从实验室,走向社会,把论文写在纸上,更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对于个人的未来,曹忠旭想得非常清楚。“我已经准备好了到国家重点单位去工作,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曹忠旭说,“如今是时候让自己的个人价值真正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之中,为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出力。”他也自豪的向我们介绍,在最近的求职过程中体会到,成电学子的优秀,正在被更多的单位所认可;成电校友的光芒,正在祖国各地闪耀。他说,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学弟学妹,坚持初心,不懈努力,未来一定可期。来源:电子科技大学 文:学生记者团 楚天成 李国一  新闻中心 卿晗

乃焚大槐

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10年,这个博士生不仅收获科研成果,还有……

今年夏天,材料与能源学院博士生朱凯和妻子周丽波一起从电子科大毕业了,带着他们一岁多的女儿。朱凯把产业界比作“江湖”。他说,他与她相识于“江湖”,而后她毅然辞职考研到成电,追随他回山学艺;如今,学艺既成,他和她重回“江湖”,并就职同一个公司,做一对“江湖眷侣”。成电十年从一个科研小白到“执着的求知者”2009年,朱凯离开家乡湖南来到成电。由于当时的高考成绩不太理想,朱凯没有被自己理想的专业录取,而是被调剂到了应用化学专业。刚进入大学,朱凯感到失落、迷茫,“状态很不好,每天的目标就是毕业回湖南去”,这样的状态整整持续了两年。“但比较幸运的是,在那两年里,我虽然不知道我真的想要什么,但我坚持做了一个学生该做的:按时去上课、严肃对待考试,每周末的化学实验课细致用心地去做、去想……但我后来所受益的正是这些普通的小事:由于成绩还不错,我拿到了保研的名额;由于我会细心观察每一个实验现象并去想背后的为什么,那一套‘误差’分析的思路,正是我后来在科研工作中立足的根本。”朱凯说。慢慢的,朱凯开始喜欢上成电,喜欢自己的专业。2012年,他保研进入印制电路与印制电子团队,师从何为教授,从事印制电路板(PCB)相关研究工作,一路到博士毕业。读博期间,朱凯主要参与导师何为教授在广东省创新团队项目的研究工作,解决了金属沉积构建电子元件电气互连结构的技术难题。截至目前,他已经发表论文13篇(SCI收录8篇),申请专利6项(授权2项),获201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7年汕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6年,团队与深圳顺络公司签了一个技术攻关课题,派了朱凯等人进驻企业一年,从实验室小量级到生产线解决了百级规模片式电感L型端电极封装难题,成果获2017年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最佳交易奖。而片式电感L型端电极封装这个合作项目,朱凯认为这是自己科研工作中对个人能力提升最大的一个项目,是真的将所学理论和实践用到工业生产中去,这其中个人对科研工作的思考角度和方式的转变,基本促成了他做出毕业后进入企业的选择。朱凯介绍说,这份工作简单说就是在一个三维的表面上,用化学镀镍的方式把15微米的银线路构成的阵列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科学上的难点是要改变常规化学镀镍各向同性生长,工程上的难点则是要解决一百万个比米粒还小的样品堆积在一起时反应速率的控制问题,这其中涉及到设备设计、工艺参数匹配、生产的维护管理等等,基本上是要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这与平时实验室里只关注一个小烧杯里几十个样品能不能做出几个好的样品来相比,是完全不一样的,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不只是科学认知,还有思维方式。“我觉得科学研究关注的是路能不能走通,而工程研究关注的是这条路能拓多宽。”也正在在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中,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当时合作公司的工程师周丽波。在博士毕业论文的最后,朱凯以“平生化学,感谢”来结尾。朱凯认为自己并不是什么科研大神,他把自己定义为“执着的求知者”。“其实我的研究方向是瞎打误撞的,我坚持并热爱所从事的事情,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何为教授,尤其是在我人生价值上的关心与指引,是何老师的才华与魅力支持并吸引着我,也让我的努力兑现成了对个人、对社会的存在感和成就感。”离开学校,朱凯也满是不舍。他很感激学校给他提供的平台以及给予他的包容。成电十年,“成电人”以及“化学人”的身份,已经成为了刻在他血液里的烙印。他也想对学弟学妹们说,“这个学校有很多很多位置和角色,以及可能,多到如今的我也绝对说不完百分之一,在等着你们去尝试。”从深圳来,到深圳去的“江湖眷侣”2016年国庆,朱凯预期将完成与深圳顺络公司的合作项目并返校。女友周丽波深思熟虑后决定辞职跟随。“我一直也想考研,这只算是一个机会。当时就想的是,如果没考上,我就去成都找工作,如果有幸考上了,那也算是了自己一个心愿,”周丽波笑着回忆。结果,周丽波如愿考上了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生。说到恋爱中的小甜蜜,周丽波回忆了两个人刚认识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们聊微信聊了一整晚,第二天还顶着熊猫眼去上班,他跟我聊了一整晚他的人生观世界观,我竟然听他说了一晚上,可能这就是命运吧!”生活中上他们相互陪伴、彼此包容,科研路上他们相互鼓励、彼此帮助。周丽波研三补实验的时候,朱凯正好比较闲,就会从沙河校区来清水河看她,陪她做实验做测试到很晚。今年上半年因为疫情不能返校,周丽当时论文急用的一些SEM图片还是朱凯熬通宵帮她测的。对此朱凯却解释说,“因为专业方向不同,我能帮的其实不多,就像她说的我陪她做实验做测试,我也就当个苦力,出点体力,或者就在旁边看着她操作那些我完全看不懂的仪器,起一个陪伴的作用吧!”2019年,他们迎来了女儿的出生。朱凯写下这么一句话:感谢你,幸得皆平安;要求你,以后善待他人。今年夏天,朱凯和妻子同时毕业,他们选择回到深圳,回到他们最初相识的地方去工作。他们选择了同一家公司——一家目前全球排名前十的印制电路板制造企业,一个朱凯这些年一直从事的行业。未来,他们也将携手前行,在经营好家庭的同时,为所从事的印制电路板行业贡献力量!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周丽波:希望学弟学妹们在电子科大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平台上,勇于尝试,祝你们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有喜欢的人。朱凯:我信仰“越单纯越幸福”,这曾是贴在我身边的标签,我是先信仰了它,然后不停地总结,去给它寻找合理的释义,直到本科毕业,才算真的给它在心里基本释义;这如今,我依旧在做这件事。生活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发现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复杂,也会在有一天突然发现,原来一切,都很简单。而幸福呢,一直都在身边,只是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去发现它。只愿在时间中慢慢成为单纯的人,相信会有开满鲜花的树。最后说一句,希望你们在这个越来越好的成电,勇于尝试,突破自我,与成电,一起成长!来源:电子科技大学 采访、整理:微视野工作室 张泽萍

分命

电子科技大学,正在成为“科技大爆炸”的下一个中心!

2019年最红的企业和科技名词是什么?答案定是异口同声:“华为与5G。”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一场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凸显了一家企业的临危不惧与大国担当。在全球来看,华为的5G技术与部署都是领先的,在今年2月底的巴塞罗那,5G还是和另外一个主角折叠屏一样,是被放置在玻璃展柜里只可远观不可近玩的存在;而几个月之后的上海,5G的推进就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华为Mate 20 X(5G)获中国首张5G终端进网许可证,相关套餐和产品即将跟风上线。从2G、3G,到4G、5G,数字的简单增长背后,是电子通信技术的更新迭代。梳理中国电子通信工业从零起步、发展壮大的来龙去脉,我们不难发现,有一所高校的名字被深深镌刻进这本时代史册,功勋甚卓著,深藏功与名。电子科技大学。新中国成立初年,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将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电讯工程系、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系和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的无线电系合并,创建一所无线电大学。1955年11月,首任校长吴立人先生毅然接下军令状,拖家带口来到成都,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等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在成都的一片荒地上建立起了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时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这在全国筹建大学的历史上是空前高速的。国家百废待兴,无线电事业一片空白,时代赋予成电的特殊使命,成电不仅接住了,扛起了,而且做到了!4G之前的通信科技都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而5G变革,于中国、于世界都是一个里程碑。成电对中国5G的贡献有多少呢?20多年前,学校一群青年科技工作者面对研发资金微薄、技术实力不强的困境,没有退缩,下定决心:“千难万难,也要走在世界最前端”。他们迎难而上,从3G跟跑,到4G并跑,再到5G领跑,干出了一系列“硬邦邦”的事:牵头和参与承担国家重点专项和863计划、973计划与5G技术相关的近百个课题,参与中国5G推进组的技术标准化工作……这是最近成电校长曾勇在2019届毕业典礼上的寄语致辞。寥寥数语,很难将那个艰苦而辉煌的过去描画完整,但其中透露出的情怀与担当,已足够旁人一览往昔熠熠风采。2015年,该校与华为联合建立的中国乃至全球首个5G通信系统实验外场投入使用,承担了诸多5G关键技术的验证工作。可以说,该校多年来在5G技术方面的积累,使得我国在这一领域不再被人“卡脖子”!2019年最火的大学专业是什么?很多人定会脱口而出:“人工智能!“从两年前阿尔法狗与围棋冠军之间的一场激烈鏖战开始,人工智能(AI)走入大众视野。这个当下最前沿的科技领域,正聚集了世界上最发达的一些国家,若能够在相关领域抢先一步,则意味着掌握了最新的国际竞争砝码。当下有一句话流传甚广:得AI者得天下。很多企业把AI看成下一个变革的主要力量,而AI技术人才,则是主导变革的中流砥柱。然而,全球正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坑”多“萝卜”少。数据显示,中国AI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供求比例仅1:10,供需严重失衡。2019年3月,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在内的全国34所高校获批新增“人工智能”专业。这是AI首次以专业名称问世,但实际上在近几年中,国内高校之间的AI科技比拼已经“暗搓搓”地拉开战线。前不久,专注人工智能行业研究的允能智库在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相关专家的参与指导下,研究并发布《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专业综合排名》。电子科技大学位列全国第七、中西部第一!该校的人工智能发展由来已久,最早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机器人研发。三代"美女"机器人——"芙蓉小姐""天府姑娘""成蓉小姐"都曾在我国机器人研发历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其中,"天府姑娘"是我国第一个用电脑控制行走的机器人,"成蓉小姐"是我国第一台仿人形声控智能机器人。如今,成电校园中处处可见AI产品:体育馆中参与训练的“小羽”,是全球唯一一款能够完全自主与人互动的羽毛球机器人,曾与鲍春来、姚明、王励勤等体育健将切磋球技;帮助截瘫患者重新站立实现行走的外骨骼机器人“钢铁侠”,是我国成为继美国、以色列、日本之后第四个成功研发外骨骼机器人国家的标志;图书馆里穿梭忙碌的“小贩”,是一种可以在公共场合自主行动的全新零售机器人……除了上述这些多次登上央视的“黑科技”,这里还有更“硬核”的景观。2018年12月7日,全球首颗"一星双核"架构的AI商业卫星“TFSTAR号”顺利发射升空,其上搭载了由电子科技大学卫星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参与设计开发的第二代星上AI平台。不可否认,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在通信、计算机、自动化、材料、机电、生命科学、数学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学科方向取得的重要成果“井喷式”爆发。该校顺势于2018年9月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汇集了30多位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杰出人才;2019年2月挂牌成立国内首个从事AI卫星研究的科研机构。5G与AI相辅相成,那么两者融合会如何?专业人士早已预想,“AI和5G是两场技术变革的历史性机遇”,他们将传统的“技术+”(如互联网+)说法换成了“X”,即“5G X AI”。两种科技历史性交汇,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带来怎样颠覆性的变革?历史可以总结,但来者却无从想象,至少目前的已知和视野限制了人们,甚至是最顶尖的科学家也无法清晰勾勒出一个“5G X AI”的未来轮廓。就像曾经4G初来乍到,谁也不曾料想到,它会促进餐饮事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支付方式改变、外卖事业发展)。但惊喜的一点是,中国将在这场颠覆性的变革中占据主导地位;立于两种前沿科技的交汇点的电子科技大学,或将成为下一场“科技大爆炸”的中心!“疯狂”地仰望星空,更需要严谨地脚踏实地。求实求真,这也是电子科技大学的学校精神之一。60多年前,成电开垦了我国电子信息高等教育的荒芜土壤,首创我国若干电子通信类专业,成为“中国民族电子工业的摇篮”,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校。之后列入首批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如今是更是称雄电子信息领域的唯一一所985高校。何以称雄?自然是靠学校独一无二的实力。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4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为A+,A+学科数并列西部高校第一。部分学科评估结果详细排名:电子科学与技术:获评A+,并列全国第一信息与通信工程:获评A+,并列全国第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评A,并列全国第五,西部第一光学工程:获评A-,并列全国第五,西部第一仪器科学与技术:并列全国第八,西部第二生物医学工程:并列全国第八,西部第二软件工程:居全国前20%,西部第二管理科学与工程:居全国前20%,西部第三工商管理:居全国前20%,西南地区第三机械工程:居全国前30%,西南地区第三材料科学与工程:居全国前30%,西南地区第三控制科学与工程:居全国前30%,西南地区第一公共管理:居全国前30%,西南地区第二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数学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稳居前1‰,排名全球第65位。该校拥有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数量在985高校中处于前列;以数十个科研平台构建了军事电子科研、以国家各类基金为代表的基础研究、与企业合作为主体的应用技术研究“三足鼎立”的科研架构,“十一五”以来取得获国家级、部省级科技成果奖励300余项,发表SCI/SSCI论文45000余篇,授权专利4800余项。2018年度,该校3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并列全国高校第25位。4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领衔,IEEE Fellow 20人,“万人计划”入选者21人(含“青年拔尖人才计划12人),国家特聘专家158人(含青年特聘专家入选者87人),“长江学者”37人,杰青、卓青、优青获得者36人等300余位国家级杰出人才组成重量级阵容,共同耕耘着成电这片学术土壤。2018年,16名学者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入选人数居全国第四、亚洲前十位。作为一所以工科见长的高校,成电从不固步自封,以对待新科技的态度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尤其在基础课程方面,建成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精品开放课程、精品教材。18门课程入选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目居全国第四;获5项2018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居全国第18位,西南地区第一。今年5月18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就关注了该校针对工科数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措施,并举例国家级教学名师黄廷祝教授的《线性代数与信息科技》《隐身飞机与线性方程组》《人脸识别、图像处理与线性代数》等视频公开课,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数学与一系列高精尖科技之间的关系,被电子科技大学ACM在线评测平台(CDOJ)线上学子奉为金课。在这样的创新氛围中,“学在成电”蔚然成风。每年约5500人次参加科技竞赛课程学习、培训及竞赛,在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一;在2012-2016年、2013-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中均名列全国第三;在2014-2018年中国高校学科竞赛评估中位列全国第四。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特等奖9次,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获特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2015年获最高奖“高教社杯”,2014年、2015年、2017年和2018年四年都获“满贯”。在亚太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s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国际基因工程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内外重要学科竞赛中,该校学生同样大显身手。每年,数十位诺奖得主、教授学者来校演讲,“成电讲座”星光闪耀,远近闻名,抢一张入场券甚至比“12306”还难;该校科研楼前的广场常见学生不小心掉的实验用电路板,捡起的人往往心照不宣;毕业季比最美毕业照先登上热搜的,都是集体保研的“学霸宿舍”、深造率飙高的“学霸年级”……这些流传甚广的校园传说,都一一印证着该校学生的“学霸”作风。更有甚者,连用人单位内部都这样评价,“不少学生本科学历,而在有的方面能力不亚于博士”。其来源大概是曾经有成电学子面对谷歌面试官“变态”的算法题目,敲键如飞,惊呆众人。或许这就解释了该校就业情况一直保持优秀的原因。稳定在96%以上的就业率,居全国重点高校前列;主要去向遍及国家电子信息科技领域和军事电子研究的各种重要岗位。以京东方电子科技集团董事长王东升、国虹通讯董事长万明坚、前华为技术董事长孙亚芳为代表的一大批成电校友,支撑起了民族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半壁江山。在2019年4月武书连发布的《2019中国大学本科就业质量排行榜》中,该校获评A++级,位居全国高校第九、中西部第一。该校应届毕业生有15%左右的学生可以获得推免资格,免试进入国内知名高校及研究所攻读研究生。2018年学生深造比例达66.94%,去向包括国内外各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深造率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八位。1600多株银杏树装点金秋,但电子科技大学不止是“中国最美银杏大学”;15个食堂、3个西点屋,猪蹄、鸡爪、冰粉、串串、烤脑花等校园美食火到欧洲,但电子科技大学不止是“中国最会吃的大学”;刷脸系统、AR设施、智能机器人遍布校园,但电子科技大学不止是“中国黑科技最多的大学”……在风云变幻的科技领域,电子科技大学正在成为下一个“大爆炸”的中心!关注“高校与科研”,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

宛丘

电子科大“杰出学生”候选人出炉:保研清华、北大,发论文……个个优秀

“成电杰出学生”——电子科大学生的最高荣誉每年的“成杰”评选,也被称为是一年一度的“神仙打架”。最优秀的成电学子集结,只为这一荣誉!2019年度成电杰出学生(本科生)候选人来啦!他们又有着哪些闪光点呢?一起来看看吧!张航婧张航婧中共党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016级本科生入选学院“人才特区计划”,2017“荣耀信通”年度人物;GPA3.94,专业排名年级前5%,获国家奖学金、世强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现已保送至清华大学继续深造;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全国英语口语测评大赛二等奖;一作身份发表一篇期刊论文、两篇国际高水平会议论文,一篇SCI一区一作、一篇SCI一区二作在投,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审;三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题,一项院级P2P项目结题;担任电子科技大学紫馨支教队队长、校“文化交流大使”、学院本科第七党支部书记、格院2018级助理辅导员、信通2018级导生、学院主持礼仪队队长、校院两级朋辈导师等十余项职务;熟练钢琴、单簧管、葫芦丝、陶四种乐器,获得钢琴专业B级证书、声乐八级证书。荣获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及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优秀毕业生、学院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社会实践校优秀个人、勤工助学校优秀个人、电子科技大学体坛风云人物、校运会女子十佳运动员等称号。张淼张淼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级本科生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前三年成绩:90.97,排名专业第3,直博本校,导师李言荣院士;获两次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院最高荣誉“微固之星”奖学金等;曾任学院林为干班班长、2016级电科二班班长、院国际班班长、电子学院2017030306班导读等职务;参加首届UESTC-MIT暑期课堂,获“优秀营员”称号;担任国际钙钛矿会议志愿者,获“Best Volunteer”称号;大二上进入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研或参与6个科研及科创项目,已在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其中一作1篇,总影响因子36.7,以第一作者在JCR一区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影响因子:24.884)发表论文,该论文是本校截至目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影响因子最高的SCI论文。王钦王钦中共党员材料与能源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2016级本科生四川省优秀毕业生,连续三年专业成绩排名第一,三年综合素质排名第一,获得国家奖学金3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3次、唐立新奖学金、佳逸奖学金等,在《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等国际期刊共发表3篇SCI论文和一篇EI核心期刊;同时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直博生、提供30万一等奖学金的中科大直博生、清华大学研究生的录取资格,最终选择了清华大学 ;个人曾获校优秀团干、校优秀团员、校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曾任校立人15班班长、材料一班学习委员、材料与能源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兼本科生党支部书记、朋辈帮咨询导师并都帮助集体获得校级以上奖励。孔心怡孔心怡中共党员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6级本科生三年综合成绩专业第一,保送上海交通大学。获唐立新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古筝十级,曾获全国青少年艺术节古筝专业特金奖。担任成电60周年校庆嘉年华主持人,成电菁英公众号撰稿人。获校健美操比赛二等奖,校瑜伽比赛第三名。担任学院电气专业本科生党支部组织委员,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助力打造科教社区,参与学校与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天骄西路社区联合推出的机器人公益课程,受到人民网点赞。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四川省二等奖;发表国家级学术会议论文2篇(其中一作1篇),并获邀在第八届全国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学术年会做展示交流,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被授权。担任中国电科首届职工运动会志愿者,电子科技大学迎新志愿者,获评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2019年度“机电菁英”(学院最高学生荣誉)。李立业李立业中共党员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级本科生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入选学院菁英计划,担任菁英班班委;获得校第27届高等数学竞赛特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四川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以全省第二的成绩获得四川省一等奖,以西南地区第一、全国第九的成绩获得全国一等奖;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亚太地区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担任班级班长、学习委员、导生、导读、党支部组织委员等职务;荣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光电杰出学生、优秀团员、社会实践校优秀个人、勤工助学校优秀个人等荣誉。张永昌张永昌预备党员自动化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2016级本科生四川省优秀毕业生,专业第一,综合成绩95.19。获得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等,奖学金总额达8.8万元;获得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西部赛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四川省电子设计大赛省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等;担任电子科技大学智能车校队队长,2016级自动化八班班长、学习委员,自动化2019060503班导生,创建“创客俱乐部”,举办全校参与度最广的校级科创竞赛之一——第一届“创客杯”智能设计竞赛。张永张永资源与环境学院2016级本科生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双学位连续三年专业成绩排名第一,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获得第二届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等。曾以学院2016级第一人的身份入选“优秀本科生进教研室”计划,参与上海航天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基于俯仰DBF的星载低冗余HRWS SAR成像研究”并以学生一作身份发表中文核心论文一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遥感领域顶级会议IGARSS论文一篇。曾获CSC(留学基金委)资助和以色列理工学院资助前往以色列理工学院学习并取得90+成绩;曾获2016年成电杯新生辩论赛冠军,单场最佳辩手;参加第二十一届中国遥感大会,获第十届中国青年遥感辩论赛优胜奖;曾获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志愿者。曾任院新媒体中心主任,带领学院新媒体工作室首次获得学校“优秀网络文化工作室及工作室培育项目”。魏浩魏浩中共党员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信息安全专业2016级本科生大学三年综合成绩排名第一,获得国家奖学金、汇顶科技特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多次参加科技竞赛,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分区二等奖等;参与科技创新 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各一项;发表国际会议论文一篇,在审国际会议论文一篇;任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言十“三人行”朋辈导师等职务,荣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优秀班级骨干等荣誉;毕业后保送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深造。曹浩曹浩中共党员航空航天学院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本科2016级国防生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生模拟营16连连长,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国防生,赴重庆基地化集训获评“川渝地区优秀国防生”;赴延川基层挂职锻炼获评校级社会实践团队特等奖;带队赴沙河组织成电纵横带训工作获评“成电纵横”带训优秀教官。周杨睿瑞周杨睿瑞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国际精英班)专业2016级本科生三年综合排名年级前1%;获得“五粮液”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国际交流项目优秀成员奖学金等;获评校优秀团干部、校优秀毕业生、社会实践校级优秀个人;是首位收到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计算机学院院长科研邀请函的中国本科生;对逆光条件下pose tracking技术的优化,得到IEEE fellow、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Matthew Turk教授给出的最高暑研评估等级excellent,并将使用该技术与北京飞立时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实现国内首个竞技体育电子裁判;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川省金奖及国奖提名,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推动各级医院实现微创手术评价标准的统一,系统目前移交湖南长沙湘雅医院成功孵化;在iGEM校内赛中担任队长,获得iGEM2019年国际金奖、最佳软件项目单项奖,提出的新型数学模型得到iGEM创始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Ron Weiss的关注,被麻省理工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采用,并在赛场直接拿到波士顿大学全奖直博offer。陈书凝陈书凝预备党员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6级本科生连续三年专业第一,GPA3.99,连续三年获国家奖学金;以101.26的综合加权分提前推免至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收录于CCC2019并作15分钟分组报告;获2018年高教社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第九、十届四川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类)决赛二等奖;曾任大学生领导力发展论坛志愿者,2018级格拉斯哥学院电工四班导生,学生资助中心宣传大使,作为优班创建主力带领班级两次获得校级优秀班集体。郭鑫郭鑫中共党员物理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级本科生综合成绩名列前1%,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获唐立新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大学大学生奖学金等。获“物理荣誉学生”称号(学院学生最高荣誉);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Nano Energy(SCI一区,IF:15.548)上发表论文一篇。现任物理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2016040203班班长,班级获得校“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曾任学院学业导生,指导班级取得“优秀班集体”称号;曾任共青团电子科技大学委员会新闻中心副部长,获评校优秀团干;入选“中科院电子科技菁英班”、物理学院人才培养特区班;作为项目负责人参加两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课题,一项课题以优秀结题;曾前往青海藏区支教,所在团队获得大学生农村支教全国铜奖、阿克苏诺贝尔社会公益奖全国铜奖等。现已保送至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刘燮仪刘燮仪共青团员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6级本科生四川省优秀毕业生;三年综合素质排名专业第三,获国家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奖学金、苏州工业园区奖学金等,已保送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满怀对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研究的热情,大一下学期进入实验室,师从生命学院李凌教授,在校期间已发表两篇SCI论文,其中一作一篇;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虚拟现实下的科目二驾驶训练”;作为2018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iGEM)校队成员斩获金奖,并获得能源组最佳单项奖“Best Energy Project”(全球唯一);2019年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Meritorious Winner;连续两年参加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举办的“面向21世纪的心理学”学术论坛,荣获2019年论坛“学术新星”的荣誉称号。杨智睿杨智睿中共党员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电子商务专业)2016级本科生获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世强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入选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加拿大信息技术与综合系统数学组织(Mitacs)设立的本科生实习项目(全国985、211高校范围内选派不超过200名优秀在读本科生,并全额资助),赴麦吉尔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科研实习;入选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外名校计划、SRT项目;荣获校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团员等称号;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H奖,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三等奖;独立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顺利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担任校立人班班长,带领班级获得五四红旗团支部;担任美国马里兰大学领导力训练营队长,并带领实践队获得海外交流团队一等奖和校优秀实践队称号;担任四川省消防宣传公益使者;担任贵州大数据中心实习团队负责人,实习项目获得“最具使用价值奖”;担任东盟大学生电子商务夏令营团队负责人,带领来自东盟国家的大学生获得“最佳商业计划奖”;作为学院辩论队成员,获得成电杯辩论赛最佳辩手;运动达人,学院篮球队首发小前锋,获得新生杯篮球赛亚军,在校田径运动会和校游泳运动会上屡获佳绩。王琢王琢公共管理学院城市管理专业2016级本科生四川省优秀毕业生;连续三年专业排名第一,GPA3.97,加权平均分91.95,推免至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获国家奖学金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首届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助学金等;参加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横向课题、四川省级大创项目等科研课题6项,其中3项结题优秀;获“挑战杯”四川省级一等奖、“求是杯”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二等奖、全国城市管理大赛二等奖、“合创·汇”杯创新创业挑战赛二等奖、高校“互联网+学生工作”创新论坛优秀论文;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世界银行春季年会并获中国青年参与全球发展公益基金会奖学金;参与都江堰三下乡、成都市高新区政府挂职、立人写百家等社会实践;担任ICPA、双选会、海科会、大学生领导力发展论坛等优秀志愿者;获朗诵、演讲、写作等文体奖项10余项;曾担任学院团支书、导生、辅导员助理,学校学生资助宣传大使等。祁莹祁莹中共党员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2016级本科生学业方面,GPA3.95,保研推免分数101.91;熟练掌握英法德三门外语(英语:雅思7.0、法语:DELF B2、德语:Goethe A2);获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世强一等奖学金等。竞赛获奖方面,获2018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18德勤数字化创新精英挑战赛华南赛区第一名、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第一届全国法语微电影大赛最佳语言表达奖等。实践方面,曾任腾讯互娱泛娱乐研究员、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海外TMT组行业研究实习生、ABC美好社会咨询社项目咨询师及管理团队核心成员、东北证券电子组行业研究实习生等;在成都高新西区社会事业局长期挂职;曾任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翻译志愿者及分会场负责人;曾任全国蓝信封通信大使;连续两年担任成都诗歌周翻译志愿者。学生工作方面,担任学院立人班班长、菁英班班长、电子科大法语协会会长、班级班长等职务。国际交流方面,参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summer school、入选加拿大Mitacs全球优秀本科生科研项目,在麦吉尔大学进行暑期科研。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团干、中国人民大学高礼研究院优秀英才等称号。曹睿曹睿英才实验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电英才计划”实验班)2016级本科生GPA3.97,其中数学类课程平均分95以上;获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世强奖学金等;大一开始科研,发表JCR一区论文一篇,现继续跟随浙江大学张东祥教授进行多模态问答研究,参与加拿大萨省大学roy教授与德国gesis公司的合作项目;获得张东祥教授推荐至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博士深造。获得全国大学生口语大赛一等奖。担学院年级管理委员会主席,成功申请两期新四会基金并筹备数十个活动;作为青年代表参与联合国气候大会、作为年度唯一本科生入选日本电气通信大学樱花项目、参与都江堰三下乡活动入选校优秀支教队。热爱运动,长跑距离超过1300km,获得四川省高校杯业余排球赛二等奖;主持邓稼先之子邓志平先生做客的成电讲坛,两次英文主持诺奖得主做客的成电讲坛。刘晗刘晗格拉斯哥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016级本科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世强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7323立人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等14项奖学金共计12万元。三年综合排名均居年级前茅,大三学年专业第一。竞赛方面,曾获得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电子创新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三等奖等。科研方面,大一下加入未来媒体研究中心,负责过多项国家级、校级科研项目,已发表一篇EI国际会议论文,申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并有两篇在审。学生工作方面,大一入选校立人班,曾担任团支书、学习委员、导生、助教等多种职位,并多次获得校优秀团干等;带领班级参加优班答辩,连续三年获得校级优班称号;在学院学业规划与帮扶中心下首创朋辈帮,组织开展多次讲座,覆盖各年级共千余名学生。目前正在申请美国名校的直博生,现已收获圣路易斯华盛顿(U.S .News全美第19名)、罗格斯等大学的全奖直博Offer。Or Victor ChinemOr Victor Chinem(魏可)格拉斯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6级本科生2018-2019年度成电优秀留学生。获得2016-2017年度学业奖学金一等奖,2017-2018年度学业奖学金一等奖,2018-2019年度学业奖学金二等奖、尼日尼亚学生协会学业奖学金(该奖学金每年仅一名学生获评)。担任格拉斯哥学院2016级留学生班长、电子科技大学国际留学生联合协会志愿者。看了这么多优秀的候选人介绍,是不是十分佩服他们呢?让我们祝福每一位成杰候选人,也期待他们的精彩表现!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学工部 编辑:微视野工作室 冉丹

雷锋车

真是牛:电子科技大学这个班32人全部读研深造,怎么做到的?

班级共32名同学全部读研,其中保研8人、考研成功9人、海外深造15人,总体深造比例达100%。在他们中间,有的选择走出国门,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美国东北大学等世界名校继续深造;有的选择前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继续追逐自己的学术梦想。他们,都是“成电杰出班级”——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级电科一班的成员。回顾“硬核”学霸班级四年的大学时光,每一位班级同学为这段重要的人生旅程都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为未来人生新航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长风破浪会有时 莘莘学子创佳绩电科一班四级通过率100%,六级通过率91%,4人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学金累计达30余万元,获奖学金比例高达80%,连续两年荣获校“优秀班集体”、“星级团支部”称号,2019年荣获校“成电杰出班级”称号”(学校班级最高荣誉)。大学期间连续三年课程成绩加权平均分排名年级第一、32门(共44门)必修课程加权平均分排名年级第一……“考研深造路漫漫,众人拾柴火焰高。”进入大四考研复习备战以来,电科一班的同学们一起早起,组团自习,在宿舍讨论,在图书馆钻研。吴兆兴考上的是本院研究生。“在考研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前期的复习进度特别慢,但班上的同学及时伸出援手,特别是李嘉琛同学,针对我不会的题目一一耐心解答,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回忆起考研复习,吴兆兴同学感叹道。互帮互助之风让考研氛围特别浓厚,创造出考研成功率100%的成绩。惟进取也故日新 科研创新齐汇聚“国家级奖项6人,省级奖项6人,校级获奖20余人,6人成功入选光电菁英人才计划。”学院良好的科创氛围助推电科一班在科研创新中一马当先。“感谢学院提供科研平台,让我在本科期间能够接触学术大咖,深度参与科研创新工作,坚定了读博深造的未来规划,同时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即将赴北京大学直博深造的史航博表示。在电科一班整体科创氛围的熏陶下,26人成功申请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科院光电所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在班级刮起了阵阵科创之风,汇聚了累累科创果实。即将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的王旭畅同学感叹道,“感谢学校学院提供的科研平台,从大二下进入实验室接触科研到大四上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这个过程很艰辛,却让我爱上了科研,立志深造读博。未来我想继续从事科学研究,为祖国建设贡献‘脑力’”。不畏浮云遮望眼 放眼世界展宏图20余人到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名校学习交流,2人成功申请比利时鲁汶大学“2+2”交换项目,1人成功申请日本早稻田大学IPS3+2项目。凭借学校交流交换项目以及学院海外深造配套经费支持,电科一班奏响了15人海外深造、53%的同学申请到全球QS排名TOP50高校的国际交响乐。“冲刺吧,少年!”电科一班210宿舍4人同时收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offer的佳绩经封面新闻报道后,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多次转载,阅读量高达2亿人次。4人还携手参加由央视主播朱广权主持的2020年全国高考直播节目,将学习心得分享给全国高考学子。“感谢学校搭建国际交流的平台,感恩学院对我们的支持,通过参加短期交换项目,让我坚定了海外深造的想法,在后续的申请准备中,辅导员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多留学信息,帮助我成功申请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4人当中的古博臣开心地表示。光电学院本科2016级电科一班的同学们未来虽身处世界各地,但始终不忘成电精神。求实求真、大气大为,同学们立志将优秀延续,将卓越绽放,在学成归来后报效祖国。据悉,光电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光电领域高层次人才,鼓励同学们到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实现本硕博贯通教育。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但光电学院本科2016级共克时艰,取得了深造率82%,就业率93%的佳绩,在本科2019级深造率79%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突破。来源:电子科技大学 文:光电学院 程丛琳 编辑:微视野工作室 蔡舜钦

格物

盘点4所电子科技大学,个个实力都很强,只有1所位于非一线城市

我国目前共有4所电子科技大学,分别是位于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位于西安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位于杭州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位于广西桂林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这几所大学自身实力都很不错,在行业内都非常有影响力。1.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位于成都的这所电子科技大学,实力最强、地位最高,学校是直属于教育部,并由教育部、工信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A类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目前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成立于1956年9月,是在周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电讯工程系、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系和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的无线电系合并创建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建校之初,学校定位为中国培养无线电工业人才的主要基地,重点为中国无线电工业部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1961年被国家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目前学校有包括信息安全、通信工程在内的1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学科评估中学校4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为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A,光学工程为A-,学校A+学科总数与西安交通大学并列西部高校第一,其工程学领域学科自2016年7月以来一直处于ESI前1‰,并已进入世界前100名。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资格要比成电老,是我国最早的2所国防工业重点军校之一(哈军工、西军电并称),其前身是诞生于1931年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1959年就被确定为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可见其该校当时的实力和影响力。学校还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开辟中国IT学科的先河。先后为国家输送了20余万名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级人才,产生了120多位解放军将军,成长起了近20位两院院士。目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直属于教育部,并由教育部、工信部、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和陕西省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在学科评估中,学校共有3个学科进入A类,分别是电子科学技术A+、信息与通信工程A、计算机科学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2004年由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改名而来,学校是国家二级保密单位,通过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质认证,并在2007年成为了浙江省和国家国防科工局的共建高校,承担了为国防建设培养人才和国防科研任务,这也是浙江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杭电拥有4个国防特色学科和4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在学科评估中,学校共有8个参评学科上榜,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个学科获得B+。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浙江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办学规模、水平、质量和效益等各项指标均位于浙江省属高校前列。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参与并完成了一系列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高科技攻关,2019年实到科研经费突破 3 亿元,位列省属高校第2,目前学校与国内外数百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已成为浙江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高地,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被誉为“IT企业家摇篮”和“卓越会计师沃土”。在复合型IT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学实践成果连续五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众多校友成为阿里巴巴、海信、海尔、京东方等国内电子企业的领军人物,据统计全国IT百强企业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掌门人为杭电校友。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相比前几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实力和知名度稍有逊色,毕竟桂电是唯一一所不在非一线城市的的电子科技大学,没有像成都、杭州和西安这些一线城市的良好的产业基础,不过桂电在区域内还是比较有影响力的。在4所电子科技大学中,桂电是建校最晚的,学校始建于1960年,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2006年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目前桂电是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具有自主招生资格,此外学校还是国防生培养单位。学校长期从事国防科学研究,是军委装备发展部通信装备预研项目定向发布高校之一和北斗ICD授权的高校之一,先后承担了军队“973计划”、军工型号、先进武器装备、国防关键技术等国防军工科研项目。2019年2月,桂电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后学校又与华为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由于电子科技类大学学科的专业性,这些学校深受通信、互联网等行业知名企业的欢迎,学生就业质量及创业能力也相对会更高一点。

小红帽

点赞!电子科大“开挂”的博士生,4年发表21篇SCI论文

大三开始搞科研,大四“直博”成为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首名博士生。在直博的四年里,童鑫共发表SCI论文21篇,其中9篇论文发表在研究领域高影响力(IF>10)的期刊上。在SCI上发表论文很难吗?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校教授对此评价,“从数量上来看,这总数超过很多教授10年的发文量。”其实,SCI作为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期刊,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之一,是体现科学研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不过,SCI对于很多国内科研人员来说,由于语言等条件的制约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据该教授介绍,虽然发表SCI论文的难度确实因研究领域而异,某些学科领域本身就具有先天的优势,更容易做出成果。但童鑫能以如此高的速度发表SCI学术论文,还包含有一区文章(一区一般是各领域的top期刊),平均下来每年要发表5篇左右,这几乎可以用“开挂”来形容。△童鑫和导师王志明教授“当你奋战在科学前沿,把最新的学术理论转化成实际应用的时候,真的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基础与前沿研究院2014级博士生童鑫说,“每发表一篇论文我都会告诉自己,哪怕再微薄,我也为这个领域贡献了一份力量,留下了一个脚印。”其实,好成绩背后,是科研习惯的养成,而这一切,得益于其导师王志明教授。基础院初创,一切还在摸索的过程中,暂时没有条件给童鑫提供优越的科研环境。王志明就别出心裁的选择了“自顶向下”的培养方法,要求童鑫广阅读、作综述,还要争取发表到一流的期刊上去。综述性质的文章往往是专业领域有所成就的专家执笔来写,这可难坏了童鑫。而王志明自有他的道理:“我们想要做世界一流的研究,却暂时没有与之相配的环境和器材,如果一开始就老老实实干最简单的工作,那就永远也不可能跻身一流。”童鑫不敢懈怠,啃了小半年本领域的高深论文,“这样的一个经历培养了我在科研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让我以后的路走得更轻松。”2015年12月,他成功在SCI一区顶级刊物《先进科学》上发表了题为“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论文,两年内被引次数多达25次。这是他在科研领域踏下的第一个深深的脚印,也成为了他叩开海外联合培养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在之后的学习中,童鑫成功申请到国家公派名额前往加拿大国立科学研究院进行联合培养。留学期间他将研究方向锁定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宠儿——量子点。他说:“量子点更大的天地是在未来日常生活中的光电器件以及生物学上的应用,那就必须要解决有毒的问题”。最终,他的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被发表在了能源材料领域顶级期刊《先进能源材料》上。而一连串的成果也像滚雪球一样被不断地研发出来,童鑫的“科研脚印”也越踩越多,越踩越深。值得一提的是,童鑫一直在用自己的努力搭建着中外交流的桥梁。留学期间,他前后为其所在学院引进8名教授。“国家在基础前沿领域的人才缺口很大,科研实力相比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待提高”,童鑫坚定地说,“我想踏踏实实搞我喜欢的研究,踏好每一个脚印,争取为国家多做点贡献。”姚卓琛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赵雨欣图片由电子科技大学提供

森石

点赞!电子科大“开挂”的博士生,4年发表21篇SCI论文

大三开始搞科研,大四“直博”成为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首名博士生。在直博的四年里,童鑫共发表SCI论文21篇,其中9篇论文发表在研究领域高影响力(IF>10)的期刊上。在SCI上发表论文很难吗?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校教授对此评价,“从数量上来看,这总数超过很多教授10年的发文量。”其实,SCI作为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期刊,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之一,是体现科学研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不过,SCI对于很多国内科研人员来说,由于语言等条件的制约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据该教授介绍,虽然发表SCI论文的难度确实因研究领域而异,某些学科领域本身就具有先天的优势,更容易做出成果。但童鑫能以如此高的速度发表SCI学术论文,还包含有一区文章(一区一般是各领域的top期刊),平均下来每年要发表5篇左右,这几乎可以用“开挂”来形容。△童鑫和导师王志明教授“当你奋战在科学前沿,把最新的学术理论转化成实际应用的时候,真的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基础与前沿研究院2014级博士生童鑫说,“每发表一篇论文我都会告诉自己,哪怕再微薄,我也为这个领域贡献了一份力量,留下了一个脚印。”其实,好成绩背后,是科研习惯的养成,而这一切,得益于其导师王志明教授。基础院初创,一切还在摸索的过程中,暂时没有条件给童鑫提供优越的科研环境。王志明就别出心裁的选择了“自顶向下”的培养方法,要求童鑫广阅读、作综述,还要争取发表到一流的期刊上去。综述性质的文章往往是专业领域有所成就的专家执笔来写,这可难坏了童鑫。而王志明自有他的道理:“我们想要做世界一流的研究,却暂时没有与之相配的环境和器材,如果一开始就老老实实干最简单的工作,那就永远也不可能跻身一流。”童鑫不敢懈怠,啃了小半年本领域的高深论文,“这样的一个经历培养了我在科研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让我以后的路走得更轻松。”2015年12月,他成功在SCI一区顶级刊物《先进科学》上发表了题为“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论文,两年内被引次数多达25次。这是他在科研领域踏下的第一个深深的脚印,也成为了他叩开海外联合培养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在之后的学习中,童鑫成功申请到国家公派名额前往加拿大国立科学研究院进行联合培养。留学期间他将研究方向锁定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宠儿——量子点。他说:“量子点更大的天地是在未来日常生活中的光电器件以及生物学上的应用,那就必须要解决有毒的问题”。最终,他的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被发表在了能源材料领域顶级期刊《先进能源材料》上。而一连串的成果也像滚雪球一样被不断地研发出来,童鑫的“科研脚印”也越踩越多,越踩越深。值得一提的是,童鑫一直在用自己的努力搭建着中外交流的桥梁。留学期间,他前后为其所在学院引进8名教授。“国家在基础前沿领域的人才缺口很大,科研实力相比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待提高”,童鑫坚定地说,“我想踏踏实实搞我喜欢的研究,踏好每一个脚印,争取为国家多做点贡献。”姚卓琛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赵雨欣图片由电子科技大学提供

鬼怪屋

不要叫我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我的全名是:电子科技大学

昨天,是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庆日。从1956年由周总理亲自部署成立,到如今成为电子信息领域唯一一所双一流高校,一甲子又两度春秋,电子科技大学经历了62年的岁月变迁。在这里,首先祝电子科技大学生日快乐!其次,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电子科技大学(简称电子科大或成电)这62年来的历程。周总理亲自部署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1956年9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正式成立,也就是今天的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电讯工程系、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系和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的无线电系合并而成,是我国培养无线电专业干部的主要基地。首任校长为吴立人,首批知名校友如毛敏麟、张齐春、林世昌等人,已经是我国电子信息领域的杰出人物。电子信息领域高校的排头兵2017年,备受瞩目的“双一流高校”名单公布,电子科技大学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该名单的公布,正式奠定了电子科技大学作为电子信息领域高校排头兵的地位,我们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这个结论。①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的共42所,在这些高校中,只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电子信息领域为主的高校;②在所有的以电子信息领域为主的高校中,也只有电子科技大学入选了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所以,电子信息领域高校的排头兵,成了!不要叫我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我的全名是电子科技大学前几年,奶茶刘若英来到成都,因为在微博上把电子科技大学称为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而受到了电子科技大学校友们的强烈要求更名:我们的全名是电子科技大学,没有成都两个字,要加的话请在前面加上中国两个字!这一举动也充分说明了电子科技大学校友对学校的认同。其实,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到1988年正式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成电的校名一直都是电子科技大学,只是因为地处成都,非要在学校名称前加上成都二字,校友们当然不会认可了。从单科发展到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建校之初,电子科技大学的办学重点是为我国无线电工业部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电子科技大学也经历了如下的变化;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61年,被中央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成为211高校;2001年,成为985高校;2017年,入选双一流A类高校。目前,电子科技大学拥有2个一级学科,分别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这2个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其配套的实验室也在国内处于顶尖水平。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电子科技大学A+学科数并列西部高校第1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电子科技大学的A+学科数与西安交通大学并列西部高校第一。另外,电子科技大学还有9个学科获批B类,分别是:仪器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5个学科获评B+,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 、公共管理4个学科获评B。除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电子科技大学还学校十分重视学科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的学科实力和学术影响力提升非常显著,通过几个排名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①在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ARWU)中,电子科技大学的世界排名由2016年的前400名(国内排名19-31区间)进入前300名(国内排名10-18区间);②电子科技大学的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7个学科进入ESI前1%,其中工程学自2016年7月以来一直处于ESI前1‰,并已进入世界前100名。;③电子科技大学的的“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近三年均进入US News全球学科排行榜百强。此外,在最新公布的2018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拟获奖项目上,电子科技大学也有着出色的表现,获批5项,其中2等奖1项,3等奖4项,位居全国18名。还有大家较为关注的博士点数量,电子科技大学目前拥有16个。就业、深造,电子科技大学走在同类高校前列说起电子科技大学,就不得不提起就业和深造这两个问题,根据电子科技大学公布的就业数据显示,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本科生国内外深造率近2/3,其中出国(境)深造率超过1/5。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成电学子遍布海内外,仅在美国硅谷的电子科技大学校友就有1200多人,这还是部分数据。总体来说,电子科技大学不仅形成了以军事电子科研、以国家各类基金为代表的基础研究、与企业合作为主体的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架构;还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成为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学校的整体实力也在不断进步与提升。电子科技大学还和成都市共同实施了“一校一带”行动计划,携手打造中国”西部硅谷“。总之,电子科技大学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好的,建议一本线上高分考生报考。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网络关注”高校与科研“,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