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电影与中国电影研究学术论坛”在北京电影学院召开大追捕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电影与中国电影研究学术论坛”在北京电影学院召开

2018年10月12日上午,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国家电影智库承办的“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电影与中国电影研究学术论坛”在北京电影学院拉开帷幕。本论坛是旨在围绕中国电影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听取海内外学者对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研究的真知灼见,在世界电影和中国电影互动关系中深入探讨中国电影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进一步推进“中国电影学派”的构建。来自美国纽约大学、美国欧柏林学院、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杜克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美国陶森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宁波校区、日本早稻田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14位研究中国电影的国际知名专家,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香港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等10余位国内电影学界的知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为期两天,中外学者在此期间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与交流。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国家电影智库秘书长侯光明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侯光明书记梳理了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中心“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自2017年10月31日成立以来的成果,希望能够在此次会议推动下,为“中国电影学派”营造一个更为开放的学术格局,并对未来“中国电影学派”的建构工作进行了确切规划和美好展望。他希望,经过此次国际会议,能够加深对“中国电影学派”的国际拓展,从而构建一个更为完整的中国电影理论话语体系。会议开幕式由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教授主持,他对与会的中外嘉宾、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开幕式结束后,大会开始主题发言。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康浩(Paul Clark)教授重点对“第五代”电影人及其后继者们的创作展开分析,他认为,“第五代”及其追随群体对中国电影影响深远,起到了时代承前启后的作用。北京电影学院倪震教授则将“第五代”电影作品中所描写的青春中的命运、成长、爱情等主题与21世纪初中国电影青春片中的电影主题、电影艺术形式上进行比对,以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影发生和演变着“断裂式的历史线索”;并试图从两者间的断裂、变更和替代,引起对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的回溯和展望。10月12号下午,会议二和会议三同步进行。会议二由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处长、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军研究员主持。美国杜克大学副教授洪国钧(Guo-Juin Hong)认为,可以通过对中国早期电影文献的翻译实践,来促成跨文化的跨地域的对话,有利于东西方思想文化碰撞,形成良性共鸣。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教授马耐庵(Markus Nornes)、上海大学陈犀禾教授、香港大学马兰清(Gina Marchetti)、英国诺丁汉大学副教授朱利安斯金格(Julian Stringer)、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北京大学教授王一川则分别从不同视角出发,阐释了自己的观点。会场三在同一时段内探讨了国际视野下中国电影史研究和电影美学的相关议题。10月13日上午,会议四在北京电影学院中等放映厅召开,与会的六位中外学者从宏观的角度,围绕着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电影展开讨论。美国欧柏林学院教授蔡秀妆(Hsiu-Chuang Deppman)作了开场发言,主要对贾樟柯电影进行个案分析,尤其对其影片《世界》中美学表达和现实空间呈现进行了细致解读。10月13日下午,在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馆长、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副部长王海洲教授的主持下,与会嘉宾就影片《影》展开学术研讨,并与北京电影学院青年学者共同召开了座谈会。座谈会视角多元,青年学者们踊跃发言,讨论气氛热烈,具有学术研究与影片欣赏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特点。在两天的会期中,海内外学者围绕不同议题进行了精彩的发言和深入的探讨,既增进了国际友谊,也在交流、对话、互动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加深了学界对不同国家、地区中国电影研究现状的认识,促成中国民族电影的国际发声与自信彰显,成为共谋发展大计、激发产业活力、促进交流合作、回馈学界期待的又一次盛会。此次会议也是近年来国际间关于中国电影研究最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术会议,也对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电影学派”构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光明日报融媒体记者李蕾 通讯员满悦)

柴田

首届“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学术论坛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

陕西传媒网讯(记者 范潇月)12月28日,第一届“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学术论坛暨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新勇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学术大咖参加此次论坛并做主题发言。在成立仪式上,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表示中国电影的地缘文化是学术界尤其是在电影理论界研究中的一个老话题,但在当下又是一种新命题,如何在中国电影与世界的对话以及自身发展这样一个背景之下重新建构对中国地缘文化的认知体系?他认为我们需要在一个新的情况下构建我们新型的中国电影学派民族化点的理论,而中国的地缘文化电影文化的研究,正是对这种理论的一种添砖加瓦。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震认为地缘文化研究趋近电影本质的视角,做地缘文化的研究,它的背后还有地缘政治、地缘审美、地缘精神,每一个视角都是我们接近电影很好的切点。他告诉大家,从地缘角度重新反观电影,会有新的收获。在之后的学术论坛中,来自北京电影学院、西南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15位专家学者做了地缘文化的主题发言,为陕师大的师生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记者在论坛上了解到,地缘文化理论是以空间逻辑为支点,包括了政治、经济、历史、现实、人文、地理、风俗、艺术等诸多文化层面与时空维度在内的理论范式,是文化研究领域跨学科实践的有机框架。从地缘文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电影的发展,不但为中国电影的文化主体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深层次的地域文化互动与社会历史变迁的丰厚背景,更为中国电影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审美特性与文化身份认同提供了开阔的前景。据悉本届论坛由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响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中心、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承办。

三物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召开学术论坛 探讨中国电影“经验”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8日电(袁秀月)“中国电影中呈现出何种国家形象和文化符号,与海外观众如何认识中国文化息息相关。”8日,第二十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召开学术论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始人黄会林在发言时如是说。黄会林发言。袁秀月 摄黄会林认为,随着中国电影的影响和国际旅游的发展,外国受众对于中国的理解正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以电影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产品,可以有效传播和建构国家形象,对中国文化具有正向的影响。而据研究发现,相比未来题材、历史题材的宏大叙事,依托当下时空的情节描写与人物刻画,更能引起海外观众对当代中国文化符号和现实的认同。她举例称,《红海行动》既符合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念,又有爱国情怀;而《流浪地球》体现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情谊,还实现了对海外电影市场的全新突破。不过她也认为,从世界电影市场的格局来看,中国仍处于迈向电影强国的行进之中。“近几年中国电影在叙事内容、视觉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宣发层面的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效果。”黄会林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开幕。主办方供图论坛以“道路、经验与模式——全球视野下的新中国电影七十年”为主题,并设置“走向新时代的中国电影:文化自信、产业升级与多元格局”和“聚焦中国新主流电影:全球视野、国族认同与类型拓展”两个分议题。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围绕“现实主义创作”发言,他认为,现实主义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从去年我们出现了多样化的现实作品,既有像《一出好戏》那样寓言体的,也有《疯狂的外星人》,虽然它们看起来不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但是充满了现实关怀和现实焦虑。”尹鸿称,还有一种积极的现实主义,比如《我不是药神》,描写一个小人物在现实困境中重新找到自我的价值观,并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了社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张颐武发言。袁秀月 摄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以“中国想象的建构:历史与未来”为题展开论述,他从三部影片入手,讨论了市民社会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在他看来,中国电影的风格与观众的想象有关。观众市场的扩大,将会放大中国电影的可能性。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钟大丰、台湾艺术大学教授廖金凤、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亦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秦喜清、北京大学教授王一川、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等学者陆续发表自己的观点。据悉,第二十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在4月7日正式开幕,本届的主题为“新时代、新青年、新电影”。(完)

民生

主题论坛、校园观摩 浙江研学旅行高峰论坛成果丰硕

近日,浙江研学旅行高峰论坛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高校专家学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文旅部门、相关社会机构和企业以及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研学旅行发展议题。11月26日,教育与旅游深度融合研学旅行主题论坛、金华研学旅行高地建设主题论坛相继在浙师大国际交流中心举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冯新瑞,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建融,浙江教育报副总编薛平,浙江行游天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莹莹,浙江横店圆明新园景区总经理叶永芳出席教育与旅游深度融合研学旅行主题论坛并发言。张建融对浙江研学旅行研究院以及浙江师范大学在研学旅行方面的成果表示肯定,并就“教育和旅游如何更好结合”提出建议。他提到,如今的教育应开展以学生为核心的研学旅行,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教会学生学会生活。关于如何开展研学旅行,叶永芳表示,研学旅行需要成立相关课程研发的部门,将教育资源和校本资源相结合。冯新瑞则指出,要发挥好浙江研学旅行研究院的“实践教育”平台作用,促进各部门多多合作,共同打造更优质的教育课程。孙莹莹从旅游企业的角度提出研学是青少年的探索之旅,因材施教是关键,因此打造特色研学教育课程是研学旅行的发展方向。薛平也肯定研学旅行的个性化特点,教育与旅游结合让孩子拥有选择性并具有个性,此外,他提出研究院需要跨界合作,需要专业引领,从而形成比较完善的研学教育体制。 以金华研学旅行高地建设为主题的第二场论坛上,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袁书琪、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酒店与旅游管理院副教授杜丽卿、《都市快报》虞建光、东阳花园村景区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总经理汪建森、星韵地理网创始人景荣出席并发言。袁书琪教授就“什么是研学旅行高地”问题发表看法。他指出,办好研学旅行要协调各方利益的关系,要想研学高地不断变“高”,良性竞争是关键。汪建森与杜丽卿副教授同时提到金华需要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优势,打造特色的研学旅行路线,同时还需建立各类人才储备,完善教育储备。论坛临近尾声,浙江研学旅行研究院副院长马远军总结各方意见和观点,他表示研学教育形式的推广是一种教育的改革,浙师大的浙江研学旅行研究院成立就是一个开端。两场主题论坛,就浙江研学旅行研究院当下存在的问题,汇集各方意见和建议,系统规划未来研学领域的建设发展路线,有效促进教育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浙江高质量研学旅行事业的发展,推进研学旅行事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共生共融的金华市“全国研学旅行高地”建设。理论出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与会嘉宾还来到浙江师范大学轨道交通、智能制造及现代物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参加科技研学的观摩课程展示。本次观摩课包含丰富的科技研学项目:了解3D电影的呈现方式与工作原理、亲身体验驾驶轨道交通的乐趣、学习心肺复苏的要点与技巧、感受机器人给工业生产带来的效率。在展示人员生动的讲解中,与会嘉宾对课程内容表示认可,并且期待研学活动能在学生群体特别是小学生中发挥最大效益。同时,来自金华站前小学五年级的小朋友则在浙江师范大学校园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地理小博士观摩课。观摩课包括野外定向、气象站揭秘、寻宝植物家族、放飞水火箭、看云识天气及制作生态瓶等寓教于乐的活动。活动志愿者将生活常识、生活技能与游戏相结合,从而把指南针、气象预报、水的净化等相关地理知识传授给小朋友,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地理的魅力。

若叶

中国培养世界最多影视人,仍缺乏人才 27届大学生电影节论坛探讨影视教育新格局

时光网讯8月28日上午,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7届大学生电影节国际电影学术论坛“合作与创新:国际影视教育的新格局”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7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主任委员李晓兵,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李小明,北京师范学资深教授、中国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学电影节创始黄会林,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7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副主任委员路春艳等出席论坛。论坛邀请胡智锋、周星、尹鸿、李道新、王宜文、张宗伟等影视院校学科带头人、专家学者,以及伊丽莎白·戴利、赫曼·范·艾肯、邓肯·皮特里等国际影视院校院长,围绕影视教育现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趋势等议题进行主题发言,共同探讨了国际影视教育的发展方向与未来前景,为培养电影新力量献策献计。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北京国际电影节·第27届大学生电影节推委会主席杨乘虎担任主持。论坛第一单元围绕“国际影视教育与学科建设”议题展开。北京师范学资深教授、中国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学电影节创始黄会林阐释了高校影视教育未来发展的“知”与“行”两个面向,强调构建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设立形态丰富的实践活动缺一不可。北京师范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教育部戏剧与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周星将国家教育质量唯先、新文科教育的核心综合性拓展、从学科到专业到课程的综合铺展机制概括为点、线、面景观。教育部戏剧与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电影学院院长尹鸿则表示,影视教育需面对人才培养出现的供求失衡和同质化现象,在新文科背景下进行改革。“实际上我们现在在讲要从一个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我认为我们中国的电影教育、影视教育也同样面临着从一个影视教育大国向影视教育的强国迈进,而这个过程当中,和电影所面对的处境一模一样,我们电影发展从大国到强国之间,最重要的一个冲突实际上就是规模和质量的冲突,我们的电影数量规模很多,但是优质电影不足,教育也同样如此,其实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影视教育国家了,虽然我们培养了人,但是人才不足。”尹鸿表示。论坛第二单元聚焦于“国际影视教育与人才培养”议题。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院长伊丽莎白·戴利倡导在跨学科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艺术使命感,引导学生创造并呈现出新的媒介形式。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电影学院院长赫曼·范·艾肯认为,新技术革命和5G移动技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构建新的叙事体系、弥补行业与飞速发展的技术之间的知识鸿沟势在必行。英国约克大学戏剧影视与交互媒体系主任邓肯·皮特里认为,影视创意产业正在转型、复兴,全球影视学院应重视行业和社会内的平等、多样性、包容性,齐心协力实现教育理想。各家争鸣,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中外交流,拼凑出共同的愿景。嘉宾们深信,瞬息万变的时代将为影视行业带来更为灿烂的未来,影视教育工作者们应抓紧机遇、直面挑战,教育、培养出一批与国际接轨的优秀影视人才,在时代弄潮的同时,也能成为推动变革的一朵有力的浪花。【来源:Mtime时光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孙复

直击中关村论坛|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伊彤:注重数字技术、5G技术创新在文化领域的转化应用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吕银玲)9月19日,中关村论坛全球科技创新智库论坛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十五届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伊彤作了题为《对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的主旨报告。她认为,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速度指数总体呈现加快态势,但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她建议,推进数字技术、5G技术、互联网等技术集成创新,注重其在文化领域的转化应用。伊彤介绍,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速度指数总体呈现加快态势。北京市财政在文化领域维持较高投入水平,但要实现持续稳定增长,财政压力较大。地区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近年来增长同样乏力,特别疫情常态化下,消费拉动作用有限。同时,北京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科技供给不足,原始创新成果和集成创新成果均较为缺乏,文化创意企业对于科技研发积极性不高,对前沿科技了解不够、缺乏应用。文化创意企业与科技企业的对接渠道不畅通。北京有利于融合的体制机制也尚待完善。法制环境方面,文化科技融合产品在知识产权尤其在著作权和商标权保护方面的力度尚需加强;税收政策系统性不足,激励力度不大,针对文化科技融合的政策缺乏;人才环境方面,缺乏文化科技融合领域的高端人才,缺乏文化、科技两类人才交流互动的平台;社会环境方面,尊崇和鼓励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尚未形成社会共识。对此,伊彤建议,北京要完善有利于文化科技融合的工作机制,提升文化科技融合工作系统性。积极探索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文化科技合作新模式。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决策机制。在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同时,注重两个中心的协调发展和资源的统筹配置。借助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的力量,建立资源配置的沟通协调与整合互动机制。同时,增强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支持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开展文化领域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重点解决一批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引领性的重大科技问题。提前布局数字经济时代的无线通讯技术及文化产业相关技术,加强对高端文化装备制造的研究开发,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促进科技成果在文化领域的转化应用。积极推进数字技术、5G技术、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集成创新,注重其在文化领域的转化应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业态创新。围绕国家和北京市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的需求,提升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能力。依托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2022年冬奥会、北京中轴线申遗、大运河文化传承等重要事件和活动,深入挖掘需求,充分展示北京传统文化底蕴和创新文化精神,提升文化科技融合产品在重大事件中的显示度。此外,北京要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与企业发展路径。支持“文化+科技”新业态,促进文化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赋能“文化+科技”新业态,优化文化产品供给,激活文化消费新动能。大力支持数字文化产业等新型文化科技服务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较强产业带动力、区域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文化科技企业。伊彤还建议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布局文化制造业优势产业发展。推动京津冀三地共同支持工艺品、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装备、游戏装备等文化制造业适度发展,为北京影视制作与发行、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高端环节提供更加完善的产业链条支撑。她表示,北京还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和资本市场,激发文化中小企业活力;进一步优化文化科技融合的生态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人才队伍建设。【来源:北京商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河沿儿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专业委员会2019年会暨第五届中国民族影视高层论坛在西北民大召开

中国甘肃网7月5日讯(本网记者 彭晓姣 实习生 徐子洁)7月5日,由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专业委员会和西北民族大学主办,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共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研究所、西北民族大学文化遗产与文化认同研究所、西北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专业委员会2019年会暨第五届中国民族影视高层论坛在西北民族大学举行。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满宏主持开幕式。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玉苏甫江致欢迎辞,他简要阐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并表示甘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节点区域,这里发生着多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同时孕育了甘肃独有的裕固、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迥异的民族生活方式,为民族影视的创作、研究和传播提供了厚重的文化土壤。本次论坛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民族影视的未来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研讨和交流,希望本次会议以交流为基点,拓展民族影视创作、研究、传播的新的理论和实践视野。学校会更加积极地将少数民族影视研究与创作融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论坛期间做好服务工作,将论坛办成促进影视行业发展的盛会,让各位嘉宾满怀期待而来、满载友谊和收获而归。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民族影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欧阳宏生、西北民族大学新播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朱杰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巴玉霞先后致辞。欧阳宏生浅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专业委员会研究方向和成果,他表示加强民族影视研究是我们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在深化研究的过程中,要突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要克服研究当中盲目性,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在组织开展学术活动中,要把握重点研究和常态化研究相结合的思路。朱杰代表承办方向来宾表示欢迎,并结合学校在学科发展、影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发表了观点。巴玉霞在致辞中介绍了肃南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她表示,肃南这片文化沃土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吸引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艺术家、电影工作者,用多种艺术形式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也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能更多地讲述肃南故事,传播肃南声音。云南艺术学院教授宋杰主持了开幕仪式后的主题论坛,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韩洪对发言完毕的专家、学者进行点评和总结陈述。5日下午,与会专家学者在两场学术圆桌分论坛上围绕“新媒介环境下民族影视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民族文化的视觉表征与身份认同”、“民中国民族影视实践的多元维度”、“中国民族影视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等问题进一步展开交流与讨论,专家学者们回顾近年来民族影视的成就,展望未来民族影视的发展。来自全国48个高校以及民族影视研究、创作机构的150多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本次年会和论坛。

大劫难

“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 举办,探讨当下电影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由中国电影博物馆和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承办的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于8月26日(星期三上午9:30-12:00)在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大宴会厅举办,主题为“当下电影面临的机遇与挑战”。02:09论坛分为主题演讲和沙龙对谈两个环节,通过演讲和交流的形式对当下电影产业行业复苏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本届论坛采取线上线下联动形式,较之往年,观众多了一种参与论坛的方式,足不出户即可聆听电影人士对于电影产业发展动态的新思考。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邀请了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和电影频道主持人蓝羽担任论坛主持。北京广播电视台副局级干部、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王卫东,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陈玲出席并致辞。连线嘉宾有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副主席希德·甘尼斯、《狮子王》导演罗伯·明可夫、《死侍》导演蒂姆·米勒、《绝杀慕尼黑》导演安东·梅格尔季切夫,论坛现场嘉宾有博纳影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于冬,著名演员、监制姚晨,中国香港导演陈国辉,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区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冯伟,猫眼娱乐CEO郑志昊。北京广播电视台副局级干部、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王卫东首先阐述了论坛主题选择的缘由及背景。他表示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球电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但危机也促使电影行业加快创新升级,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不断探索新的业态、新的模式,在危机中遇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电影行业的产业格局、生产方式、经营理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调整和变化。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认为疫情对行业的影响是暂时的,电影人的脚步从未停歇,大众对电影的热情也从未退却。疫情防控以来,管理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电影项目全面复工,全国影院重新开业,行业逐渐回暖,我们终于又拨开了疫情的雾霾,再一次回到了探寻电影之美的轨道上。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陈玲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中国电影博物馆将与电影界同行们一起努力,抓住机遇,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在社会教育、学术研究、公共服务、对外交流、荟萃展示,以及促进文旅融合、电影产学研用结合方面的独特优势,为电影学界、业界的资源对接、融合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注入动力,增添活力。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先后以电影动画、电影剪辑、喜剧电影、一带一路电影等为主题,通过深入研究探讨电影的创作规律、发展规律,着力凸显电影的艺术之美、思想之美、文化之美,以及电影在引人向上、向善、向美方面发挥的精神感染力和文化影响力。论坛至今,在电影界及社会各界产生良好的反响,取得了积极的成效,逐渐成长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电影文化品牌活动。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十周年之际,人类面临新冠肺炎疫情侵袭时期,电影人以其坚韧的态度和对电影的热爱,坚守着电影艺术这片天地,围绕电影当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主题演讲和连线讨论,大家表达了对电影产业快速恢复的信心和决心,就电影行业复工复产、内容创作及观影方式变化等视角分享观点、交流沟通,为电影产业发展贡献电影人的智慧和力量。《绝杀慕尼黑》导演安东·梅格尔季切夫希望大家不要失去去电影院观影的传统,因为这个对于大银幕电影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希望电影能够大量的上映,因为没有任何家庭影院可以与有卓越音效、优质画面、舒适的电影院相提并论;希望未来制片人和导演强强联合,拍摄出更有意义的、影响世界的电影。美国著名导演蒂姆·米勒觉得电影行业面临的挑战其实和其它行业面临的挑战是类似的,都需要共同的努力才能够克服,但是实际上和其它的一些现实工作相比,我们面临的这些挑战更容易控制。他说疫情之后电影的创作方向、讲述故事内容会涉及到与人类相关的、联系紧密的一些事情,比如说失去亲人的痛苦、疫情当中的绝望挣扎、讲述一些在疫情中牺牲自我的平凡英雄的故事。罗伯·明可夫说北京国际电影节是一个结识新朋友,重新见到老朋友的绝佳机会,任何疫情或者说其它的困难都不会阻碍我们之间真诚的友谊和共同的人性。在疫情期间,他的工作团队以不同以往的方式,居家办公、视频会议讨论工作,他认为这种虚拟的工作环境对动画片的制作来说,影响不是很大。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副主席希德·甘尼斯说新冠疫情对于美国电影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很多工作暂停了。观众看电影,和读书一样,是人们的一种精神文化需求,这一点在全球各处都是一样的,你去电影院里面能闻到爆米花的香味,能够看到你周围的人,这种体验是你在家里没有的。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指出,自影城复工以来,到今天,已经37天了,票房目前已经达到了24亿,电影恢复的速度高于预期,整个暑期档重新盘活,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代表了中国电影人在疫情之下的忍耐、坚持同时又积极、努力经营的信心。同时他呼唤电影要多元化,主旋律创作引领了市场的进一步放大,但是多元化的类型电影明年创作需求量非常大,除了重要时间节点宣传的重要影片之外,还需要爱情片、喜剧片,各个类型化的商业电影,所以需要在这方面做调整,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生产数量。著名演员、监制姚晨表示作为一名演员,今年接受的影视邀约跟往年相比较,数量明显减少,类型也有显著变化。作为一名监制她对影片创作有了更多的理解,将继续坚持艺术影片创作,开拓更多元化的创作局面,让更多不同风格的艺术电影能够有一个空间、一个方式呈现给大家。《烈火英雄》导演陈国辉讲到自己在疫情期间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创作内容,思考怎么样讲好一个故事。同时他还帮助很多年轻的电影人在困难中树立信心,坚持他们的电影梦想。美国电影协会亚太区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冯伟认为从一方面讲,近年来流媒体平台的崛起对传统电影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新冠疫情作为好莱坞传统电影公司进入VOD大战的催化剂,客观上加快了他们在公司业务的战略调整,面对受全球疫情影响的新常态,电影业将如何通过对公司业务的重新布局转危为机,这是当下摆在各大电影公司面前的一大课题。猫眼娱乐CEO郑志昊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是第一个走出了疫情阴霾的国家,我们今天真正有机会重新起跑,昨天的票房突破了5亿,对大家来说是极大的振奋。疫情影响虽大,但是观众旺盛的需求没有改变,市场的基本面没有动摇。线上线下是相互引流、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关系。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思想新颖,聚焦了国内外电影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机遇,在电影人的思想碰撞和智慧交锋中深入探讨了电影产业的发展前景,剖析了电影创作的发展趋势。嘉宾们对电影产业恢复与发展充满了信心,坚信电影行业一定能够在危机中遇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再攀高峰,再创辉煌。

大淘金

杨海锋 文化是从每一个人心中长出来——社区“生生学堂”十年迎送近千名“蓬头稚子”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在金雅苑社区一间不大的活动室,每到周二和周五,都会有朗朗读书声传来,唐调吟诵特有的顿挫跌宕和拉长的尾腔在小区上空盘旋回荡。这样的吟诵,已持续十年。这间不到40平方米、摆放36张桌椅的——社区“生生学堂”十年迎送近千名“蓬头稚子”小屋,已经迎来送往近千名“蓬头稚子”。这些童真心灵在人生起航之初,就亲近着先贤原典温润光泽。源远浩荡的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这样缓缓而行,在这间小小活动室内,在孩子吟咏中,与当下彼此呼应。小活动室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生生学堂,取自《易经》中“生生之谓易”。创办人是浙大城市学院(简称“城市学院”)教师杨海锋。“生生学堂的‘学’我们写成古体‘敩’,出自《礼记·学记》“敩学半,教学相长”。‘敩’字在字形、字音和字义上都是教和学结合。我倡导的是一种自我教育,一种自助式、互助式教育。”杨海锋说。在先贤原典中安顿自己身心粗略看杨海锋人生履历,会有一点点惊讶:高中是一名理科生,本科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研究生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现在从事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纯正理工科出身,杨海锋却在传统文化浩瀚汪洋中酣畅遨游,一直在探索怎样走出限制,寻找自己内在生命的圆润。青春期迷茫与无处释放的力量似乎是全世界“维特”们的烦恼,杨海锋自我探寻之路也始于此。内心躁动与困惑在他身上折返的力似乎更大一些。“因为我性格比较内向”,杨海锋笑了,“那些所谓的困惑,迷茫,无处发泄的苦闷不会向外宣泄,只能向自己发起‘战争’。”从小镇考上大学的杨海锋与生俱来的质朴和羞涩又让他自觉在人群中并不那么游刃有余。那份成长的焦灼逼着他去图书馆,从书里寻找答案或者平静。杨海锋的大学时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羊皮卷、卡耐基等等各种励志“鸡汤”书林立,弗洛伊德、维斯特根斯坦、尼采的书也深深吸引着他。他像一个饥渴的行人,突然看到饕餮盛宴,奋不顾身扑过去,囫囵吞枣,什么书都看。“有些成功学的书,看的时候热血澎湃,被激励,但是放下书,回到生活里,好像心更慌了。”杨海锋回忆着自己来时路,似乎还能看见那个在纷扰世事中渴望安顿身心的青年慌不择食情景。没有人指路,也没有人能答疑解惑,话又说回来,人生的路啊,必须得自己走,谁又能给谁指引,谁又能解别人的惑呢?这些书里,当然包括传统经典,但当时的他还完全摸不到通往古代先贤的入口。大学专业是机械,杨海锋渐渐感觉到这条工科的路不是他想要的,机械的原理也解答不了人生的困惑。他更感兴趣的是人。考研时,他选择更靠向“人”的专业——管理。这个专业大概率未来会通往企业管理这条路,所以在研一暑假时,他主动申请去苍南一家小企业实习,做总经理助理。那一个月实习生活,让他深切感受到自己“不适合做什么”。“我觉得我骨子里是老庄,喜欢逍遥游。毕业时我所有简历投的都是大学。”杨海锋收到三所大学橄榄枝。一个是位于六朝古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个是杭州电子工学院,还有一个是刚刚成立不久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他去南航校园转了一圈,一个拥有211头衔的老牌重点理工科院校,迎面而来是庄重和严肃气氛,于是心里有了清晰决定。杭电同样如是。他没多少犹豫,就卷起行李卷,直奔刚成立不久、几乎没有什么名气更没有影响力的城市学院。“新兴的地方或许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可能更适合我的生长”。一直走在探索自己生命道路上的杨海锋所指的“生长”,更多是内在的蓬勃与生发。新成立的学院、新招来的老师,环境宽松自由,在这里,杨海锋有独自思考的空间,又有心灵碰撞的师友,如鱼得水。他曾经有过当系副主任的经历,但当了一届之后,拼命请辞了。他喜欢探索人的世界,但他感兴趣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看见、照拂、温良的影响,而不是“管理”。也因此,写论文,评职称,这些在高校里几乎人人奉行的向前走的“成长”反而被他忽略。从教近二十年,他一直保持着讲师身份并怡然自得。但工作后,人生的困惑依旧在,只是变换了主题。也就在那些烦恼的日子里,2007年前后,忽然有段时间,他曾经多次读却不解其意的《传习录》中一些话,从心底升起,且如此清晰,他忽然有一种别有洞天、豁然开朗的感觉,阳明心学就这样成为他傍身之所。“许多书,我们字都认识,也朦胧感觉到这里头有我们要的东西,但先前就是怎么也体会不到。有时候人需要在经历切肤之痛,在现世中身体力行一些事后,才能读懂书。”这之后,杨海锋内心那种四处奔涌、无法收拢的力,仿佛被渐渐纳入一条湍湍而行的流水中,渐渐感受到某种久违的平静。“我受几个人影响最直接,也最大:梁漱溟、王阳明,还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这些人在帮助我的生命向深、向上走的过程中,启发很大。心性人人本自具足,但要不被遮蔽、要生发出来,却不那么容易,我们必须穿越自己所在的狭小时空,去古今中外的茫茫人海中寻找真正与自己相契的师友。读书其实是通过与作者印心,来照见、拓展自己的生命。”或许正是由于此,他的生命能量一直未曾被外界所消耗,如果说曾经有过损耗,也是因为内在角力,解决内在战争之后,那些冲突又会给予内心更优质的补给。其实从开始到现在,他思考最多的问题从来没有变过,就是关于人的成长,这个人包括他自己。他也把自己放到一个更大系统中,化开自己烦恼,也滋养他人成长。回溯过往,杨海锋创立生生学堂,坚持公益,并能持续十年之久,脉络渐渐清晰,并顺理成章。以传统精神,做当代事情梁漱溟先生说自己是一个“问题中人”。“每个人生命中的问题都不一样,今天的时代,我并不一定做和他一样的事,但他始终本着自己的问题、自己的思想而行动这一点,对我的触动很大。我觉得他是一位真正身体力行中国传统精神的人,又将这种精神体现在社会实践中。他做的许多事情,并不是传统本有,却蕴含传统精神。”杨海锋说,“这和我的想法很近,我对复古没有兴趣,而是以传统的精神,做当代的事情。”带领大家读经典,最初发源地点是在城市学院。2009年,大儿子弘毅出生。弘毅这个名字是他读《论语》时想到的。小儿叫弘远,也是出自同一句话。当父亲后,他期待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念头开始在脑海中闪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己孩子还小,可以先带领同事孩子读。2010年11月,杨海锋向学校申请一间教室,每周末义务带同事孩子们一起读经典。次年底,他从住了10年的教师宿舍搬到金雅苑小区,自然有了在社区也办一个学堂的想法。但场地不好找,那时他谁也不认识,就去刚成立的业主群里贴了一份倡议书,说想要找个合适地方带孩子们读经典,并附上城市学院读经典照片。很快,群里有人私信联系他,是社区书记。后来,一间用于党员开会的活动室经过简单装修,就成了生生学堂的根据地。2012年2月,一起读经典的活动搬到了社区。金雅苑小区位于杭州市江干区,是经济适用房,小区比较大,住户大约有两千多户,所以一个小区就是一个社区。“我觉得,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生活、生长,他要考虑怎样在这片土壤上安身立命。”杨海锋说,“物质环境固然重要,但一个人生活在一个社群中,感到舒不舒畅、安不安心、自不自在,主要还在于人的环境,也就是人文环境。”许多像杨海锋一样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的“漂族”,时常怀念儿时家乡人情厚度,左邻右舍亲近热络,像一个大家庭般温暖自在。“我的童年,是在一个江南小镇度过,邻里之间很亲近热络,谁家做点好吃的,也会端给邻居尝尝,隔壁阿婆、老先生家的厅堂,我进进出出就好像在自己家那么随意自在。”如今在大都市,高楼大厦、独门独户,缺少可以滋养、安顿生命的公共生活,人与人之间疏离、隔膜。社区公益学堂恰好创造一个空间:老老少少,隔三岔五,相聚一堂读圣贤书,课间聊聊天拉拉家常。一来二去,邻里间问候关怀多了,在公益气氛中特别容易建立彼此信任感;相互帮忙多了,参与者、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互通有无;串门也多了,因为孩子们经常会吵着要到某某家玩,小区路上经常能遇到熟人……小区生态环境渐渐开始变得温暖。“当人与人之间隔膜被打通时,人心最内在东西才会出来。”以星星之微光,引燃广阔人心生生学堂诞生之初,也历经过门可罗雀场景,但杨海锋并不着急,这是一个慢慢生长过程,他有耐心。甚至有一次,到了晚上读书时间,一个人也没有,杨海锋就自己拿本书认真读了一晚。古语经典,内化于心,与先贤哲人遥遥相会,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美好的。渐渐地,生生学堂朗朗读书声开始吸引社区的人参与,渐渐地,一间教室坐不下了,有的人拿着椅子坐到过道上参与。大家共同营造着一个活泼、生机盎然的场域。有一年杭州下大雪,连学校都停学停课,生生学堂晚上读书声却未停止。也并不都是一帆风顺,最困难不在发起之初,也不是当下,是当家长和孩子们新鲜感和初始热情已经过去,家长们发现这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在现实各种压力和诱惑下,不再坚持。也有些孩子确实对经典诵读没有兴趣,人一度越来越少。“因为我们的骨干志愿者就是普通参与家长中来的,来参加的人少了,所以能够张罗事情组织活动的人就更少,有时会陷入恶性循环。”困难之时,阳明先生书信里那些不经意的话,仿佛就像是特意为他娓娓道来:“近来不审同志叙会如何?得无法堂前今已草深一丈否?想卧龙之会,虽不能大有所益,亦不宜遂致荒落。且存饩羊,后或兴起亦未可知。”大意是告诫弟子,把日常讲会存续下去,人多人少不必介意,只要一息尚存,将来就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再兴盛起来。好一个“且存饩羊”!这是他深有感触的,只要这个事情没有断,就有希望。他更深信,贴近人心人性的事,根本就不会断。很多人问过杨海锋,有没有想放弃的时候?“放的想法有,弃的想法从没有过。”最初在城市学院,时间是周六上午,很多孩子都有兴趣班,要从四面八方赶来学校也不太方便,不像在小区里,吃过饭走几步就到了,而且因为不收费没有任何约束,所以人数很不确定。到第四年,人数实在太少,常只有两三个孩子来,于是杨海锋和家长们沟通,是不是暂停一下。可就在这时候,一位叫虞孔杰的家长站出来说,不能停。于是他就成了这个点主要负责人。“我这一‘放’却激发一个新的生机,这是我自己也想不到的。所以我并不是那种非要硬撑的人。《易经》里讲‘时位’,有时候在这个时间这个处境中,是低谷,正好可以休整一下、反思一下,缓一缓,但我从心底里绝不会放弃这件事。”“从一开始,我就明确一点,我做的所有事情,是我自己要做,你来不来,是你的事,我做不做,是我的事,你们不来我也不会觉得委屈。”杨海锋说,很有意思的是,每次都在他惨淡经营一段时间后,会有转机,因为会有某些志同道合者出现,而且正是因为“生意”不好,家长们会和他一起动脑筋。有一次,杨海锋出差,有一个刚搬到社区的传统文化爱好者蒋剑诚听说生生学堂,晚饭后溜达过去,他看到孩子们读书场面有点乱,也不顾自己是初来乍到,就开始维持秩序。等杨海锋出差回来,蒋剑诚找到他,劈头第一句话就是,“杨老师,你想不想把生生学堂搞好?想搞好的话要把秩序搞一搞”。杨海锋回忆第一次和蒋剑诚见面的情景,“我觉得他很有意思,说话非常直接,非常真实,好像认识了很久,没有陌生感。”蒋剑诚成了生生学堂志愿者骨干,和杨海锋一起在日常活动时从家长中发掘志愿者,并建立骨干志愿者团队,分工合作。这是生生学堂后来学员人数慢慢稳定的重要因素。此后活动室就再也没出现过人丁稀少的情景。但人多人少,是常有的事,一个学期里,期初到期末,孩子人数变动经常是波浪形,杨海锋并不会为此困惑。反而是有些骨干志愿者搬家离开金雅苑,会让杨海锋有一些失落,蒋剑诚就劝他,“人来人往是正常的,没有人会陪你走一辈子”。非常直接又非常真实,一如蒋老师之前风格,很戳心,但也让杨海锋意识到,蒋剑诚说得对,这需要面对,反而释怀。他们成为好友,一起把心力投向生生学堂。生生学堂强调一种自助、互助的文化公益,所有志愿者都从活动实际参与和受益者中产生,理念是“每一个人都出一点力,每一个人都受一分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杨海锋说,“公益不是一些人无偿为别人服务,其他人来享受别人为他服务,公益是每一个人的事。”所以生生学堂没有设专职人员,没有人“隶属于”这里,事实上它始终不是一个正式组织,而只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它提倡自发的志愿精神。“杨海锋是一个做学问的人,也是一个做事的人,他认定的事情就会坚持下去。做公益不容易,组织活动啊,经费啊,很多需要操心的事情,但是他就这样一直坚持下来。”蒋剑诚说。后来他搬家,离开金雅苑,住进另外一个小区,他很想在自己小区也做一个读书学堂,但发现做起来真难。目前,他带着儿子在家读经典,但是想要办读书学堂的梦想一直没有放弃,“我很羡慕金雅苑社区,有杨老师在,吸引这么多喜欢传统文化的人一起前行”。“我去过蒋剑诚新办的读书堂,做过几次分享,知道他是真心实意想在新的小区做起读书堂,但最终还是没有做下来,我感觉,部分原因是小区管理严格,我每次去都要在门口登记,过程繁复。活动地方是小区里会所,金碧辉煌,似乎适合商务一些。”杨海锋说,因为门禁严,无形中也拒绝了周边小区孩子,而在金雅苑的生生学堂,活动室向所有孩子开放,只要来,一律欢迎。有很多其他小区家长带着孩子慕名而来一起共读。尽管因为距离原因,其它小区孩子晚上读原典无法长久坚持,但生生学堂“读书声”已经传出去很远。李江亭,杨海锋大学同学,在同学会上知道生生学堂,专门带着孩子大老远来金雅苑读书。他也在自己社区做起学堂,杨海锋也去帮他做一些动员,和家长交流分享。但后来因为李江亭工作太忙,分身无暇,再加上自己孩子也大了,学堂运行几年,暂停了。段广伟住在金雅苑附近江涛社区,2012年她得知生生学堂,跑来听课观摩,觉得这样共读的方法很好,萌发要在自己小区做一个读书堂的想法,并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江涛国学社。创办时,她请杨海锋去做分享会,一直持续好几年,后来因为她搬家去另一个社区,江涛国学社找不到继续负责的人,停了。她在新社区做社工,又开始负责运行里仁学堂。“我受杨海锋老师影响很深,自己经历两个学堂变迁,知道公益学堂运行不易,很可能因为搬家或者主理人忙于其他事情就停了。但他一直坚持,而且主力军其实就他一个人,没有情怀的人做不来这件事。”段广伟说。生生学堂早期义工商硕,住在另外一个小区,周末为生生学堂孩子教书法。他的妻子徐旦,也是蒋剑诚的朋友,感受到生生学堂的魅力,在自己小区发起一个公益诵读活动,起名“之语学堂”。……这些年,杨海锋帮助许多社区许多人办义塾学堂,除了“江涛国学社”、滨江“之语学堂”,还有洁莲社区“钱塘智善学堂”、清水公寓“明德读书社”,还有水秀苑、清合嘉园、星洲社区、江锦社区、之江九里、候潮门社区等,如果在杭州地图上把杨海锋跑过的地方用线串起来,快要跑遍半个杭州城,甚至跑出杭州城。有一年,杨海锋母校——湖州菱湖小学褚旭芳老师听说他的事,也请他去指导学校正在开展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又一次,上虞图书馆请他去办讲座,家长们听完讲座,就开办一个“爱的种子”读书会……“他很乐意做这些事情”,段广伟说,“杨海锋在大学担任教职,还义务承担学校心理咨询师工作,生生学堂的事情也很多,但是一旦别的学堂想让他去支持一下,不管多远,不管多忙,他肯定都会去”。知道生生学堂的人越来越多,杨海锋获得“最美杭州人”、“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生生学堂被评为“十佳公益项目”、“先进学习型社会组织”等。虽然有没有这些荣誉都不会影响他继续做事,但这也代表着生生学堂被很多人看见,影响着越来越多人。要让孩子见识更广阔的世界生生学堂除了每周二、每周五晚上雷打不动读原典,其余时间各种活动不断,随着家长之间互相沟通,大家专业和擅长领域渐渐地彼此有了解,涌现一批高质量志愿者老师。比如张寒箫爸爸是地质队员,常年出差在外考察,一旦回到社区,就会被拉到学堂给孩子们讲述他的地质探险之旅。分享那天,每个小孩会在路上捡一些石子带到课堂上问这问那,能不能得到答案另说,捡石子这个过程会让孩子有参与感。比如张雯杰爸爸是医学专家,他会协调出空闲时间,把高级显微镜、标本带到教室,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人体奥秘,带孩子们一起认识自己的身体。比如蔡赫爸爸蔡美强是环境工程学博士,他会带领孩子们做化学实验,看到几种看似不相干材质放入试剂瓶会来来回回变色,孩子们好奇心迅速炸开了。惊讶的神情,会让蔡美强心生感动。……生生学堂声名鹊起,也引起周边很多教学机构注意,有的机构老师找到杨海锋,想来小区当志愿者,免费带领孩子们体验各种活动。“没问题,要让孩子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只要来分享,我们都欢迎,但必须满足学堂两个条件:第一,不能收一分钱,包括材料费;第二,不能植入广告。”有一次,一个机构的老师来给孩子们教声乐,带了一个易拉宝放在门口,引起一些家长质疑,从此,这样的情况再也没发生过。生生学堂一度还有舞蹈、美术、音乐社团,只要机构的老师愿意免费来教,遵守最初君子协定,学堂都欢迎。有的机构老师坚持半年一年后,渐渐放弃,杨海锋也觉得很正常。有一个音乐机构刘海军老师,杨海锋印象最深,他一直坚持给孩子们教葫芦丝,让孩子们接触各种音乐器材,会让孩子们去他的音乐教室免费学。后来他的音乐机构不开了,他还是坚持来做志愿者,把教学地方从机构搬到生生学堂。有几个孩子自始至终坚持跟刘老师学葫芦丝,社区里有什么活动,这几个吹葫芦丝的孩子会表演锻炼。也有小区附近英语机构外籍老师常驻过生生学堂,每周来和孩子们练英语口语。圣诞节到了,外籍老师打扮成圣诞老人,为孩子们每人准备一身红色圣诞外套,带领孩子们唱歌,分享礼物。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应该是用天文望远镜观星了。杨海锋从小喜欢天文,喜欢仰望浩瀚星空。有了孩子后,他在淘宝花800块钱买了一个天文望远镜,和孩子一起摆弄设备、琢磨天空。琢磨一两年,觉得自己可以和社区孩子们一起分享观测星空的美丽,他在学堂群里发帖:“今晚谁有时间来和我一起观星?”当晚就有一群小孩跑到小区18楼屋顶,和他汇合,慢慢地,成为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活动。为了方便更多人甚至远程分享,杨海锋又买了投影仪。遇到晴朗艳阳天时,他就会在群里招呼孩子们来观星。天气变幻太快,一般当天中午发起邀请,到了晚上,星星升起时,一群孩子聚在屋顶,一起透过镜片看月球环形山、金星圆缺、土星光环、木星斑纹,还给他们讲城市上空仅见那几颗星背后的故事:牛郎、织女、天狼、大角等等。“印象很深是2016年暑假,大家一起看英仙座流星雨,一个小朋友说‘看见了看见了’,大家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流星早已溜走,又一个小朋友说‘看见了看见了’……就这样在楼顶一直到深夜。”学堂也曾请过专业天文学家来分享望远镜使用方法。“那次那位志愿者拿来的都是天文馆级别望远镜,平常人家买不到的那种,让人大开眼界。他不但教孩子们怎样用望远镜观测星空,也教家长如何购买性价比合适的望远镜。”段广伟骑着电动车来参加那次分享活动,回去后,也根据天文学家推荐买了一款望远镜。如果时间允许,能赶上参加杨海锋组织的屋顶观星活动,她也会带着孩子来到金雅苑,和生生学堂孩子们一起观星,“杨老师非常细致,准备工作很充分,他的知识储备又很丰富,会给孩子们讲述很多知识点,孩子也愿意来”。显微镜下的世界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生生学堂线下聚会暂停,孩子们总在问什么时候能再和杨老师一起读书。有一天,杨海锋突然有一个念头,可以用线上直播让孩子们在线上领略神奇的微观世界啊,那一天,显微镜的抖音直播屏幕吸引了不少好奇的小脑袋。除了各个领域的志愿者分享外,生生学堂还长期为孩子播放国内外优秀电影,宫崎骏的《龙猫》、伊朗的《小鞋子》、日本的《菊次郎的夏天》、法国的《放牛班的春天》,美国的《ET外星人》等等,包括国产经典优秀动画片《九色鹿》《崂山道士》《天书奇谭》等等。“带孩子们读经典和给孩子们放电影,背后有一个初衷是一致的:正如书不能只读眼下畅销、流行的,影视也不能只看当前电影院和电视里放的。我们完全可以放眼更广阔的时空,去搜寻、品尝更丰富多彩、更精华更有意义的东西。”杨海锋说,“其实,看星星和读原典是一件事——正如康德那句名言——我们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闾里风日闲静,有人家笑语在生生学堂影响下,金雅苑其他社群活动也渐次开展,比如生生学堂首批志愿者沈燕瑜。搬到金雅苑时,刚退休,也没什么认识的人,正好看到生生学堂在读书,就承担起为活动室开门、锁门、找电影、放投影仪等工作。她后来在社区成立“海鸥学堂”,为老人们提供各种学习资源与服务。“我没想到杨老师能坚持这么久,做这件事情,他一点没有私心。”金雅苑社工马立霞发起“社区悦读会”,每期共读一本书,围绕这本书大家交流。她2013年搬入小区,孩子去生生学堂读书,就这样和杨老师熟悉。“我开办悦读会是杨老师帮忙定的主题,有一阵子,因为缺带读人,一度办不下去。2018年,我试着请杨老师做悦读会领读人,杨老师非常爽快地答应,而且一做就是两年,仅仅因为疫情暂停几个月。”马立霞说,“社区读书会应该说是邀请到杨老师后才重新开始,之前我组织过几次,都没能坚持下来,杨老师做了领读人之后,悦读会来的人也多了。杨老师是少见的没有功利心,一心为热爱的事物和理想追求的人”。海鸥学堂、社区悦读会和生生学堂共用一个活动室,彼此会协商好使用时间,不冲突。渐渐地,那间小小活动室成了社区一个连接点,很多人由陌生到熟悉,由点头之交成为挚友。“有一天,大约十一点多了,我接到社区里一个家长电话,孩子发烧,问我借几块姜片煮药。挂了电话,我在想,住在高楼里,人越来越孤立,也越来越陌生,越来越怕麻烦别人,如果没有足够熟悉和信任,会那么晚去问别人借姜片吗?”杨海锋有些感慨,“有一种回到小时候的感觉。我相信,还有很多这样互相麻烦的温暖在社区里发生着。”“过去5000人的村子我认识一大半,如今近30幢的小区里,我只认识30人左右。城市是生存之地,也是生活之城,社区是栖身之所。多一分参与,多一分了解,多一分传承,多一分幸福。当你谈论社区时,你在谈房价,你在谈交通,在这里,我们还可以亲子诵读,有《论语》、《诗经》,有葫芦丝、尤克里里,更有一个、两个、更多的温暖参与!”志愿者蔡美强感慨:“城市人很多,个体却很孤独。虽有很多公园,也可以旅行,可以游心,交心的地方却很少。社会少了可以讲人生故事的地方。杨老师组织生生学堂,很有意义。”“自从有了生生学堂,我们生活在里面的人幸福指数都提高了。”志愿者张钗这样说。这间小小的活动室,正在成为金雅苑人心中的堂屋,是每个人走进来都觉得舒适自在的地方。“我们的活动看似是家长带孩子来,实质上是孩子带家长一起成长,进而在这种老老少少自发交往中,带动社区基层伦理生活、社会心理的修复,精神生活、公共生活培育。”杨海锋说,我们的愿景是,希望将来的社区,公益学堂遍天下,闾里风日闲静,有人家笑语。让社区成为我们大家的学园、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居民们温暖亲近的家园。复苏我们自己,人复苏文化才能复苏想起在学堂里朗朗读书的小孩,浮现在杨海锋脑海中的是“千姿百态,欣欣向荣”。这也正是“生生”二字应有之义。“我并不希望孩子们都长得很‘国学’、很‘传统’,这样反而有问题。希望他们像那些饱读诗书的读书人一样,都活出自己鲜明的形状。”他理想中的学堂,是能够鼓励每一个个体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生长、生活。赵晨霄同学,去年到国外读高中,走之前的暑假,和他父亲从杭州自行车骑行1500公里到北京。杨世轩同学,父亲去国外大使馆工作,他跟着周游世界好几年。2014年之前,孩子曾跟着杨老师在生生学堂读经典,“对孩子影响大,他现在爱阅读,特别是文言文阅读”,杨爸爸说。“那时候每周两节课,孩子们都盼着去,大大小小的孩子在一块,不像学校班级那么整齐,但也有好处,大的孩子做榜样,小的学样,大声朗读,有时顺序读过去,每个小朋友都有发言机会,而且有话筒,很神气。杨老师每学期开课前会召集开一次志愿者会,征集大家的想法,志愿者们还有带读的小老师们排个班,一个学期就开始了。结束的时候会举办诵读比赛,有奖状、设奖品,参加的小朋友全有,鼓励为主”。有一个曾经被外婆“扔”到生生学堂读书的小郭同学,经常自己不读还吵别人,志愿者沈燕瑜大姐就经常坐到他身边,慢慢和他结成“忘年交”。随着沈大姐走进他心里,小郭开始安心读书,也不打扰别人了。后来有一天,沈大姐收到一包小郭从老家带给她的红枣,还有一张一半是拼音的暖心小纸条。郭爸爸说:“孩子现在六年级,功课多,就没去了,那时候跟着杨老师读书有不少改变,能坐得住,变得更有礼貌。”…… ……生生学堂就这样见证着一个又一个活泼的个体在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与流动中,带着欣欣然的力量奔向更广阔的生命体验。“生生学堂是从人心中生长出来的。我们很少做推广,而只是做扎根。重要的不是把生生学堂做大做强,而是促进个体、群体自己生机的复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要执念于复兴文化,先复苏我们自己,人复苏了文化才能复苏;也不要执念于改变孩子,先改变我们自己,改变我们自己就是在改变孩子。”杨海锋说,“我们关心的永远是人——帮助人自身成长,促进人与人之间连结。呵护孩子,包括大人身上最真实、天性的生机,人与人之间最真心、信任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创办生生学堂之前,杨海锋就在自己另一个“身边”——大学生中创办“无形书院”,带大学生经典会读、日新晨读、人文行走,还有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在图书馆开设“健心房”。其中人文行走后来又带到生生学堂,他和孩子们一起走访周边文化遗迹,实地去读天地间无字书。比如到皋亭山寻访文天祥,到余姚拜访王阳明,到苏堤感受东坡先生,到虎跑认识弘一法师……也坚持至今有十年之久。有一年寒假,他带孩子们用三天时间徒步走完杭州十座古城门遗迹。喜欢到处玩是孩子天性,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对自己生长的土地,有了更多亲切体验,很多杭州老地名,他们都有了亲身感受,那首杭州民谣:“武林门外鱼担儿,钱塘门外香篮儿,涌金门外划船儿,清波门外柴担儿,凤山门外跑马儿,候潮门外酒坛儿,望江门外菜担儿,清泰门外盐担儿,庆春门外粪担儿,艮山门外丝篮儿”,没要孩子们背,却都背得很熟,这都是在一路上自然而然实现。杨海锋认为,社区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给每个人创造一个更自在、更有温度的氛围,以帮助他更好地生活,促进他更好地成长,让他内在的生命得以自由绽放,这绽放出来的,就是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就是人心,不可复制。社区人文环境,只有靠社区里居民自己,根据自己心理需要营造,是从它自身土壤里生长出来,而不是靠输入一种理念、一套做法,因为“最个体的才是最普遍的”。人格熏陶文化浸润杨海锋初办生生学堂时,儿子杨弘毅才一岁,现在已经11岁。无论孩子积极不积极,他都以平常心看待,“我一直跟他说,不是去上课,而是那里有许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事实上这也是最激励他的理由”。杨海锋听南怀瑾先生讲他过去的私塾生活,说小朋友们在私塾里也是打打闹闹:“这里一拳,那里一拳,在笑在调皮”。他说,调皮是孩子天性,这个年纪坐着一动不动反而可能有问题。儿子小时候热衷科学类的书,像小牛顿、神奇校车、宇宙揭秘之类,杨海锋都鼓励他探索。对于经典诵读,杨海锋不要求小弘毅一定要怎么样,如果孩子抵触,肯定不会强求。在杨海锋眼里,“人”是第一位的,任何目的都不能高于人本身。正如他不希望别人来强迫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希望生生学堂能带给孩子一个自由生长的气氛,不是知识灌输、技能训练,而是人格熏陶、文化浸润。但只要孩子不反感,杨海锋就尽量带着他去。他自己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像家里人去干活,小孩子跟着一起帮忙,生生学堂里的事,儿子可以当小帮手。渐渐地,杨海锋发现儿子很为他感到自豪,毕竟这个学堂是他爸爸创办的。“儿子现在已经是我们生生学堂的小志愿者老师了。”他自己也很自豪。杨海锋的爱人其实并不感兴趣他所关注的那些领域,但她就是能真心认同杨海锋整个人。“就像打包的东西,她不管里面是什么,就是接受这个包了。甚至有时候我父母觉得我这里不好那里不行,她会说杨海锋就是这样一个人啊。我觉得这就是人和人在一起最珍贵的东西。人与人有这份信任在,其他都是细枝末节。”杨海锋说:“我爱人对我没有物质上要求,这真是对我再大不过的支持。”当年,她决定和杨海锋结婚时对自己父亲说,我要嫁的人没有房,也没什么钱。老人家对女儿说,你看着好就行。如此坚定,如此朴素。父亲退休前是某国有企业医务负责人,在当地很受尊重。他结合自己全科大夫经验,加上金雅苑良好社区氛围,在社区成立义诊室,每周三免费为社区居民看病,一做就是七八年,在社区形成很好的良性互动。父子俩互相呼应:一边是身,一边是心。儿子弘毅在学堂里也交到几个好朋友,他们经常会一起到爷爷奶奶家吃饭,看着饭桌上挤在一起吃得香甜的孩子,杨海锋有时会忆起自己童年时在邻家蹭饭的美好往昔。让每一个个体在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上,顺其性,安其命,让大家的生机得以透显。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区,在学校,他都一以贯之坚持这样的逻辑。如果人与人能在心性层面而不只是利益层面连结,为己就是为人,为人就是为己,为小家就是为大家,为大家也是为小家。文化是从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长出来在中国,学塾历来是民间教化之基。《礼记·学记》云: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生生学堂所做的,便是“与古为新”,重温古圣先贤的老话,践行古道热肠的义工精神。在学堂里,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又都是受益者,温暖人心的事迹屡见不鲜:华圣尧外婆,刻了好多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光盘;胡欣月爸妈,捐了几十顶漂亮帽子给孩子;带读的家长志愿者,常常顾不上吃晚饭就赶来上课;李美珍阿姨每次都提前开门,最后一个离开……他们言传身教,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传递正能量,影响社区精神风气和道德人心。文化本义是“人文化成”,是让天下每个人心性中那点光明得以“化成”,就是点亮一个个生命。文化不只是办几个文艺晚会、文化礼堂、文化节,也不只是文人墨客、文艺明星、文化专家的事,而是我们普罗大众的日常事。文化是从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长出来,是从民间自下而上自己生长出来,只有通过居民热心热力的互相感召,转化为百姓自发自觉的自我教化,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和发芽。这就是社区公益学堂深层意义——培育公共生活的公共精神,修复和营造人与人彼此信赖、互相关怀的社会心理氛围。这不仅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时代精神相契合,也与中国传统精神相呼应,孔子的志向,不正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清平世界么?不正是大家可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朗朗乾坤吗?问起生生学堂将来的规划,杨海锋说,向来有生命的事业,都从大家心中自然生长出来,是一群有心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不是我一个人“规划”出来。重要的是本着初心——但问耕耘,静待花开花落。生生学堂终极愿景是,社会不再需要生生学堂了,生生学堂所做的事,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一部分,融入了社区、融入了学校、融入了工作场所,“百姓日用而不知”。“很多人觉得我十几年做了很多不相干的事,其实我自己自始至终关心的只是:个体的安身立命和社会的人文化成——而这两件事其实也是一件事。正如梁漱溟先生所感受到的,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是一件事情。”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又说“修己以安人”。其实修己就是安人,安人就是修己,反求诸己,才能推己及人。“中国人的精神要指向哪里?或者说,灵魂要在哪里安放?”杨海锋思索着,“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宏大叙事的问题,而要指向具体的人,具体的事,无论是个体还是社群,问题的根本是激活、复苏其本有的、自发的生机,而不能站在外面或者上面思考怎么折腾它,要它往这儿去、那儿去,要把它放这儿、放那儿……越折腾生机越会被窒息。就像一棵树,活了,它自己知道要往哪里生长。中国人的创造力、智慧和力量是无可限量的,只是她现在暂时还没有完全从近代沧桑中走出来而已。”杨海峰说:“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在古代,也不在西方,而在每一个中国人当下的生命里头,只能从那些‘问题中人’,那些从自己身上深切触碰到精神何处去何处安放问题的人,从他们的思考体悟、身体力行中,从他们的相互感应、相互帮助中,从他们一起真心诚意地直面和回应那些问题过程中,创造生长出来。我们生生学堂的志愿者,大多就是这样的人。”仅仅靠几本古书、几个古人,靠几个西方舶来的名词,复兴不了中国,能复兴中国的只有靠当下活生生的中国人。激活当下的人,而不是把活人塞进死书里、装进概念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杨海锋说,生生学堂和那些所谓“读经班”、“国学班”等等完全不是一回事,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方向恰好相反。“十几年来,很多人以为我是搞国学搞读经,其实我自始至终关心的只是‘人’,国学不国学不是我首先要考虑的,但一路走下来,在人的教育,在安身立命和人文化成这个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确是最重要且无可替代的资源”。经常有人问杨海锋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并不是为了什么才去做,我觉得有意义有意思就自然去做了。我只是‘如我所是’地做我自己,我自然地要去做这些事情而已,做这些事情的过程,就是完成我自己的过程。”杨海锋小时候,奶奶每年都会在门前种下几株丝瓜,他常常蹲在那里出神地看它从土里伸出两片可爱的子叶,然后望着丝瓜藤一路慢慢爬上门前那棵大树。这是他人生早期对于生命成长的鲜明印象。近两年,杨海锋开始种菜,他本意是有一块地,撒上种子,感受四时二十四节气影响,实践自然农法,体会半耕半读生活,但终因土地距离城市太过遥远而暂时搁下。他在楼顶上开辟一片地,成为一名“城市农夫”,从撒种子开始,感受着植物点滴生长。前阵子,有三株黄瓜苗因为浇水不适,叶子黄了,几乎不长了,后来因为黄梅雨季连续下了几天雨,那三株黄瓜苗居然又长好,杨海锋对儿子说,人的成长有时候也是这样。有人曾问起,杨海锋这么多年最大改变是什么?杨海锋说,可能就是我并没有让环境、让现实改变我什么,觉得自己还存留一点赤子之心。很多这个年纪的人,关注点大都已经转到很现实的问题,杨海锋很庆幸自己的不变。蜉蝣只有一天寿命,而《诗经·曹风》里会感叹它的羽翼楚楚采采,生命绚烂,唯有全然投入,让每一个生命如其所是地完成自己。【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第12期】

莫不出焉

考研结束还不能浪?部分院校复试通知已发!这些事可要好好准备!

考研结束之后,不少考生都有“灵魂放空”的感觉:紧绷了数十个月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当然是把打游戏、看电影等一系列休闲娱乐活动安排起来,把一切有关于学习的事情都抛之脑后。当然,考研结束后确实可以彻底地放松几天,拾掇拾掇自己、与朋友约一约饭局、刷几部自己攒了很久的电影和电视剧,用来好好休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调节精神压力。但这样的状态绝对不可以持续太久,毕竟很多“准研究生”还要面对即将到来的复试,而对自己初试不满意的学生也可能要面对二战、考证或是其他的实习安排,一旦懒散起来一发不可收拾,后续要再拾起备考的精神状态会非常难。而考研不仅是一场学习的持久战,更是一场信息战。搜集的信息越快、越全面,很可能对最终的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01譬如迄今为止已有不少院校给出了关于复试内容和出分的通知,考生们需要密切关注:1、中国传媒大学首次公布复试改革,再复试选拔中突破“唯分数”论,增加了全新的材料评议环节,具体内容已经公布在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网;2、中央财经大学、成都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部分学院公布了关于复试的参考书目,具体内容见该大学研招网;3、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布了多个学院的复试流程、分数安排和具体内容,考生需要密切关注复试形式是笔试、面试还是综合测试,分数如何分布;4、此外还有多所高校的复试要求已经附在最初的招生简章中,并且公布了相应的复试参考书目,考生可以密切关注官网信息、查阅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和最新发布的内容。02此外,为了顺利通过复试、不辜负长时间来的努力备考,实现“一战成硕”,考生们还需要开始着手准备以下几件至关重要的事项:1、关注往届分数线和复试比例、复试参考书目相信不少考生已经借助网上资料对自己的初试分数进行了大概的评估,在确定自己有较大可能性进入复试后,最好尽早开始准备复试的相关工作。如可以在各大官网、贴吧论坛、学长学姐处搜集关于往届复试分数线和具体比例的信息,判断自己初试分数的具体水平和进入复试的可能性,并且最好早点搜集自己复试需要看的书与资料、研究一下导师们的研究方向和相关论文,早早开始准备肯定吃不了亏;2、英语的学习不能丢尽管初试已经结束,但是复试中依然设置有英语的考察,并且对学生的英语口语有一定要求。口语不是太好、甚至比较糟糕的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早早开始有意识训练自己的口语能力,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流利、优秀的口语,在自我介绍环节和问答过程中无疑更能引起导师的关注。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考生们可以在闲暇时看一些英剧或者美剧,提升自己的语感,学习英语口语的腔调;如今市面上也有不少专门训练口语的高质量app,可以借助这些软件训练自己的口语能力。3、准备好一些必要资料关注学校官网的通知,是否对复试学生有相关材料提交的要求,如果有,尽早准备为好;此外可以开始准备一份复试会用到的简历,要突出自己在校科研、竞赛成绩等重点,尽可能对上导师的胃口;准考证和身份证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有丢失一定要尽早补办,不要临阵手忙脚乱。4、专业课是重中之重此外,考生需要做的当然是尽全力准备专业课。除了复试要求书目之外,尽可能多看、多吃透一些相关的重要资料,尽可能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专业基础知识一定要无遗漏地吃透,对于专业前景的发展、整体研究现状也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在面试中展现出自己具备一定的“科研”基础。为了加强专业课的复习,除了专业书目的阅读,还要尽可能找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著名科研论文、导师研究论文进行研读,最起码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应对导师们的提问。因为导师在面试中不仅看考生的专业素养,还会观察考生是否具备科研的能力、专业全局观等,多看一些论文巩固自己的专业课知识是有益无害的。总而言之,专业课和英语是复试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考生们在应对复试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性地着手准备,千万不要轻视复试。许多初试成绩“危险”的考生正是因为在复试中表现优异,反而逆袭了那些初试高分的大神,稳稳拿下了研究生入学资格,可见复试之重要性。早日准备,才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希望所有努力的人都能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