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电科院研究生教育40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铮铮有声

中国电科院研究生教育40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

11月10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院”)研究生教育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泽洪在致辞中说,中国电科院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科研单位,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作为第一批具有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的科研单位之一,中国电科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良传统,成功走出了一条在科学探索和创新实践中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发展之路。在新时期,中国电科院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创新人才;继续加强学科建设,把握科研方向和重点,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加大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力度,积极探索工科研究生最佳培养模式,充分发挥高校资源和科研产业紧密结合的独特优势,与知名高校及其他科研院所开展深层次广泛交流合作,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公司和电网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中国电科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剑波表示,中国电科院始终坚守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初心与使命,在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的关怀指导下,依托中国电科院高水平的科研优势、高质量的人才资源、高层次的成长平台,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努力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教育体系,为公司系统研究生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与历史悠久的大学相比,40年的中国电科院研究生教育还年轻,因为年轻,她拥有巨大潜能;因为年轻,她可以成就无限可能。中国电科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办学思想、教育思想,服务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培引并重,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公司和中国电科院新时代发展战略,奋力谱写中国电科院研究生教育新的华丽篇章。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代表兄弟院校致辞,中国电科院名誉院长郑健超院士代表院老领导发表讲话。特邀嘉宾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泽洪、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分别作题为《柔性直流(VCS)应用实践、技术挑战与解决措施》《新一代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和关键技术》《Lorenz系统与人生中的分岔》的主题报告。据悉,目前,依托中国电科院,相继建成9个国家级实验室(含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级实验室、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四基地两中心”,构建了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完整、试验能力最强的特高压、大电网试验研究体系,在大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电科院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10项,中国专利金奖4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7项;拥有以5名两院院士为领衔,30余名国家级专家为领军,50余名行业级专家为骨干、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导师队伍。自1978年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以来,累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1000余名研究生,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一大批校友参加到三峡电力外送、西电东送、特高压输电、青藏联网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成为电力行业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为我国的电力科技发展和电力工业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中国电科院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同时拥有计算机应用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桑中

国家电网|中国电科院招77人,全部为名校硕博生,华电登顶

近日国家电网公布了其在京单位的录用名单,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作为下属单位共招收了77人,全部都是985、211、研究院的硕博士,不管是学历层次还是毕业院校层次都是非常高的,不乏清华、西交等电气名校!同时作为电力行业类高校,华北电力大学录用人数非常可观,加上保定校区的都有22人了,表现十分不错!部分录用名单1.全部为名校硕博生,华北电力大学强势登顶!国家电网作为著名央企,一些单位的门槛是非常高的,211硕士才能够有录用的资格!从中国电科院的录用名单就可以发现,全部都是985、211、研究院的硕博士,没有双非院校的毕业生,因此想要去国家电网的好单位至少要努力读个211高校的研究生,这样才有资格去竞争啊!从录取院校来看,华北电力大学加上保定校区的一共录取了22人,快占到总人数的近三成了,作为电力行业类的211高校,能够有这么多人去对口的国家电网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北交以录取了10人排了第二,表现也算是非常不错了,可以发现北交毕业生非常愿意去这些大型央企并且还有非常多的人能够被这些大型央企录取,可见北交的牌子和毕业生口碑应该是非常不错的!作为电气名校,西交和清华去中国电科院的人不多,西交仅4人,清华才2人,这和2018年的录用情况对比来看差了不少,要知道当时可以看到不少清北博士生去呢!不知道是今年设置的岗位不太吸引顶尖名校的毕业生还是什么原因!2018年电科院录用名单2.国家电网竞争激烈,内卷程度比较高!中国电科院属于国家电网中比较好的单位了,但是据反映中国电科院的待遇却并不是很高,应届生待遇一年可能也就10万左右,包括前几年可能都达不到20万的年薪!虽然解决户口但是北京的房价还是比较感人的,工作稳定但是周围名校生也非常多,想要晋升还是非常困难的!我想这可能也是顶尖名校生去电科院的人明显减少的原因之一吧!不管怎么样,国家电网的好单位肯定还是不错的,但是学历要求高、晋升困难、待遇相对较低是非常显著的问题,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管制塔

2021年国家电网公司电科院的待遇是不是比其他单位稍微好点?

1.电科院的待遇是不是比其他单位稍微好点?学信息安全专业的,今年考到了我们省的电科院,想问问,信息安全专业在电科院主要做什么的呢?电科院的待遇是不是比其他单位稍微好点?电科院信息专业具体干啥不是很清楚,电科院技术含量较高,但待遇比供电公司低点,我们有同事从供电公司调到电科院,反映收入降了,毕竟供电公司是直接产生利润的。但电科院离省公司层面更近,一般都在省公司所在的省会城市,长理职培觉得发展空间大些。山东这里,省会供电局相同岗级比电科院收入高些,省会供电局省公司关系子弟较多,有背景的人多,电科院相对关系简单些。2.去的县公司还是市公司?哪个学校啊,本科还是硕士啊,去的县公司还是市公司啊。吐槽下我的经历,人的见识真的决定出路。是西电通信小本07年毕业,自己没学好毕业证算是混出来的,没好公司可以签,作为子弟报名回家乡县公司,那个时候招聘确实是只需要面试的,就直接投了简历就出来了。见识之短在于我压根就不知道,按西电通信的江湖地位,完全可以给市公司投简历,家人和我的孤陋寡闻,连尝试都没有尝试,说出来全是泪,干了7年半通信,3年多行政,现在又干了半年乡镇供电所了,比起同学没法比,内心真是悔恨!山东大学,本科,市公司。山东这里在搞市县一体化,县公司的人可以竞聘到市公司,当然比例低,需要些人脉了。不过长理职培知道以前县公司归当地管,确实有些悲催,现在都收上来了,待遇差距没这么大了,而且会逐步缩小。山东这里的县公司待遇还不错了,三集五大之后待遇都提上来了,特别是最近几年变化挺大的。三集五大后,山东电网整合了收入差距,原来收入高的局有可能就受损失了。

别给自己挖坑,2019国家电网考试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差距在这里!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考研日,你是否是考研队伍中的一员呢?是否还记得考研的初衷呢?相信大多数同学给出的答案是“就业”,没有办法一份好的工作决定着你的发展前途,职业规划,生活状态还有你的自我提升计划!一个人只有在温饱无忧的情况下才能更好追求未来的发展!那么,是不是盲目跟风考研就可以的呢?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较上一年激增52万人,增幅达到21.8%,成为近10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也创下改革开放40年来最高纪录。在如此大的竞争下,你能否保证自己考进的学校足够优秀呢?宏湃小编以国家电网为例,简单给大家分析一下研究生与本科的就业区别:国家电网在每年的统考之前,会有一次提前批的考试,时间在每年的9月-10月的样子,在宣讲会现场可以直接投递简历并且面试!因为国家电网工作的特殊性(对专业有一定的要求)提前批招生的对象是一些985、211重 点院校电气类的研究生、少数本科生或者是电力直属院校的学生,提前批次会去到高校现场开宣讲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及时关注国家电网招聘平台,关注具体的宣讲会场次安排。提前批次现场失利的同学也不用太过担心,可以继续参加12月份的统考,需要重新投递简历,简历通过会收到笔试通知!个人条件足够优秀通过网申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说到提前批招聘现场:985电工类专业硕士,华北电力、东北电力等电力硕士直接录用;而非985电工类专业硕士、985电工类专业本科、华北电力、东北电力等电力高校本科面试通过之后需要参加12月份得体统考,笔试过线才算通过!本科生就没有这个待遇了。一般都是要参加笔试和面试,然后根据考试分数进行选岗!看到区别了吗?所以说研究生和本科生有区别,985研究生与211研究生有区别,985/211研究生与普通研究生也有区别,就比如江苏国家电网考试,211研究生只用考综合,普通院校研究生就得考电力系统分析,电工技术基础,电气设备,高电压,电网络,现代电分,继电保护和综合等!总体来讲:研究生和本科的差距还是挺大,但是有个前提考研的你不要入了坑,211的本科却进了普通院校读研,那真的是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对于正在考研的同学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盲目跟风是不可取!要了解国家电网其他的资讯的可在评论下方给小编留言!

孰能辞之

国家电网招聘,本科生和研究生入职国网差别在哪里?

对于电气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后进入国家电网工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也有不少同学也会有这样的疑惑,究竟是现在报考国网好,还是考研后再报考国网会更好。那么今天就和奕诚国网一起来看看,本科生和研究生入职国网的差别在哪里。招聘考试差别首先,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本科生在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内容上就有区别,本科生考察的主要课程有电工技术基础、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气设备及主系统、高电压技术;而研究生考察的主要课程有电网技术基础、电力工程基础、电网络理论、现代电力系统分析。其次,国家电网在招聘的时候还有一个提前批,提前批招聘时,大家可以在现场直接投递简历并面试,有些省份面试通过后是不需要再笔试的。而提前批招生对象主要就是985、211重点院校电气类的研究生以及少数本科生或者是电力直属院校的学生,也就是说,研究生在提前批招聘会更有优势。入职差别1.入职选岗位研究生在选岗位的时候有一定的优先权,会比本科生先选岗位。而且像一些特定岗位,比如电科院,招聘时就限定最低学历是研究生,所以研究生在岗位这块儿还是很有优势的。2.晋升差别新员工入职国家电网之后,都是要从基层岗位做起,一般本科生要在基层工作5年,研究生要在基层工作3年,博士生要在基层工作1年之后,才有资格竞聘管理岗。3.工资差别国网工资的构成为:基本工资+阅读绩效工资+年度绩效工资+辅助工资+年终奖。而具体工资的多少,和学历、岗位、职称、工龄等多种因素有关。学历不同,基本工资会不同,不同地区、不同的岗位在工资上也会有差异,所以不能直接简单的就说本科生和研究生哪个的工资更高。因为哪怕同是本科生或者同样都是研究生,分到不同的基层单位,不同的岗位,薪资也是不同的。不过一般学历越高,基本工资会越高。以上就是关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入职国网差别的介绍了,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总的来说,研究生和本科的差距是有的,但是入职之后,其实更看重的还是个人工作能力,学历并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奕诚国网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之后再决定是本科毕业就报考国网,还是考研后再报考国网。

法顺

科研院所与高校,哪个“含金量”更高?附研究生院及科研所排名

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同时伴随着本科学历的普及,应届生数量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希望通过读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竞争力,希望通过读研,为未来的求职增添一分筹码,多开拓一条道路。大家在进行考研择校时,一定都思考过一个问题:是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呢?研究所和高校,谁的“含金量”更高一点?今天,考研校小编就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研究所和高校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一、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区别1.研究所的师生比远高于高校的师生比研究所的导师数量会接近研究生的数量,甚至会超过研究生数量(在有的单位,有五十多位硕士导师,但每年只招三十多名研究生),在某些研究所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高校的导师每人每年都会带学生,但研究所并不是每人每年都带学生。研究所会有几个导师持续带学生,也有一些导师只是偶尔带带学生。研究所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外聘,特别是一些公共课或是基础课。2.研究所的文献资源总量小于高校,但人均占有量会比高校多的多高校每年会花几百万元购买电子资源,各类文献数据库非常全,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电子图书、外文数据库非常全,很多高校都会达到一百多个数据库。而研究所不会下这么大财力购买这些资源,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通用性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高校的图书馆需要占座,而研究所的图书馆往往没有几个读者。3.高校有着很好的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有着很好的科研与工作氛围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往往专业性、针对性更强,而高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无论是人文还是科技。高校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而研究所的导师几乎没有教研项目,除了科研项目外,还有很多工作性质的项目。高校的导师科研经费多,研究所的导师事业经费多,所以总体上来说研究所导师的钱更多。高校导师会有纯研究的项目,研究所的导师的项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所以有些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这些项目往往是下达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申请的科研项目。在高校,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是靠研究生干;而在研究所,研究生在项目中并不是主力,因为研究所往往有较为稳定的团队。研究所的教师一般不为本科生上课,研究生基本没有助教的机会。4.研究所个性认知充足,高校通识认知充分高校因为同属教育系统,尽管地域、规模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共性比较多,兄弟院校有许多可比之处,如行政部门设置、网站栏目设置等信息大同小异。而科研院所大多数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因行业性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个院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而研究所的业务机构、网站栏目设置千差万别。例如,在情报学领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协和医科院信息所等差别非常大,相互之间无从比较,在研究所感受到社会的东西会更多。二、科研院所比高校的优势1、大部分科研院所每月有工资,相当于已经工作,而且免学费,单位替交;2、大部分毕业后进入工作快,而且在学习期间已经和要工作的单位有联系,日后从人际关系,还是研究工作都是很好的铺垫;3、科研院所考研的成绩要求比较低,一般过了国家线就可以上;4、很多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毕业后不用为工作发愁,已经签约,而且提前2到3年赶上就业形式,也就是2018年签约的时候是按照18年的待遇,而毕业则是2到3年后,其学位贬值不可预知,当然也有升值的可能,但是升值对于已经签约的同志也是试用的,这就是科研院所的保值增值;5、先期的名校学习可以接触不少名校学生,这是日后的人际资源,这种同学感情的人际关系优势,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很清楚,不仅仅在中国,国外也是这样的。三、高校比科研院所的优势1、毕业证和学位证书所显示的名气,高校比科研院所有名,虽然科研院所在名校学习,但是毕业证和学位证是科研院所的;2、不用签约,毕业就是自由身,当然这也是双刃剑;3、如果上的学校还算可以的话,比较轻松,可以混到毕业证书,拿学位证,而科研院所可不行,如果要混,那以后的工作优势可就没有了。各方面优势差异如下:首先排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家超级科研院所。大家都公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北大等超级大学处于同样的学术地位。这里我们还要排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等超级热门的科研院所。因为这些科研院所都比较难考,但是如果能考上,那么前途将不可限量。比如就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那么进财政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就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那么进商务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国内被称为"银行行长和银行家的摇篮"。从招生人数比较:各大学招收的研究生多、各科研院所招收的研究生一般较少。从报考人数比较:各大学报考的考生多、各科研院所报考的考生一般更少,往往需要调剂。从科研条件比较:各大学的基础教育条件一般较好、各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条件一般较好。从生活津贴比较:各大学的生活津贴一般较低、各科研院所的生活津贴一般较高,甚至很高。从奖学金比较:各大学的奖学金品种很多、各科研院所的奖学金品种一般较少。从生活条件比较:各大学学生都比较多,生活资源人均分配少、各科研院所的学生少,虽然资源少,但是人均资源相对比较多。从生活丰富比较:各大学课余生活丰富、各科研院所的课余生活相对不那么丰富,但是很多科研院所都在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另当别论。从毕业分配比较:各科研院所的毕业分配有其专业对口的优势。四、中国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第1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第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第3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4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第5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第6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第7名:四川大学研究生院第8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第9名: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第10名:华中科技大学究生院第11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第12名: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第13名: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14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第15名:中南大学研究生院五、科研院所人气排名(目前数据仅有17年)以下是主要科研院所的人气排名(按序号排名),供同学参考。(说明:下面的招生数据都是指全日制,调剂生都是指第一志愿未报考本院所的调剂考生)1.中国科学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5.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6.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类考生115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1.37;全日制专业学位类考生97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2.77)7.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拟录取170人,其中58%是调剂生。除了法学所,其他院所专业基本都没招满)8.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9.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17人,专业型22人,上海科大联合培养41人, 上海交大联合培养2人,以上不含专项计划考生。总体复试比例为1:1.66)10.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考生总人数为173人,拟录取151人,复试比例为1:1.15)1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35人(基本是上线就录取,不少专业无人报考),拟录取133人,其中77%是调剂生)12.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710所)1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4人,其中25%是调剂生)14.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0人,专业型37人,总体复试比例为1:1.13)15.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16.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70人,一志愿上线34人)17.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8.广东省社会科学院19.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2人,复试比例为1:1.6)21.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2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23.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24.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1,拟录取28人)2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26.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电子六所)(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80%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27.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一志愿上线考生均可参加复试)(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35%是调剂生)28.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9.石家庄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54所)(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23人,拟录取24人(一志愿17人+调剂7人))30.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59人,其中61%是调剂生)31.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3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68人,其中82%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3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4.江苏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6所,杰瑞科技集团)35.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团)36.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9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7.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38.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39.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02人,其中6%是调剂生)40.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31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1.昆明物理研究所(211所)(2017年度拟录取8人,一志愿上线6人(全部录取))4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17年度拟录取59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3.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44.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45.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46.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6人,拟录取17人,复试比例为1:1.53)47.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48.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77人,其中62%是调剂生)49.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50.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3人,其中13%是调剂生)51.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5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58%是调剂生)5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061基地,贵州航天技术研究院)54.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205所)5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度拟录取81人,其中11%是调剂生)56.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57.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58.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87人,其中31%是调剂生)5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60.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6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62.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6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3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64.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65.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66.中国地质科学院67.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68.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69.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70.中国航空研究院611所7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7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73.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7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4.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6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5.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10人,其中1人是调剂生)7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10人是调剂生)77.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64人,其中47人是调剂生)78.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79.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80.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81.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82.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83.长江科学院84.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86.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87.中国航空研究院618所88.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89.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90.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91.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52所)9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即702所)93.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94.北京矿冶研究总看完以上内容,相信大家能明白研究所与高校二者的区别了吧,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哦,喜欢搞科研求工作稳定的同学研究所肯定是你的第一选择,性格外向喜欢校园生活的同学还是报考各大高校更为合适。

电车狂

国内四所电子科技大学,一所985,一所211,实力雄厚,如何选择

在现今的社会发展中,电子科技已经是人们以及国家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现今社会电子信息以及普及全球,即便是以后的战争也都是电子信息战。所以现今国家对于电子科技的人才需求量也是在一个很大的数值上。在国内有着四所“电子科技”大学,其中一所是我国的985大学,一所是211大学,这四所学校在国内都是实力雄厚,学校名气也是相当出众。这四所“电子科技“大学分别是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这四所”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技术、通信工程和计算机方面,都是国内一流的水平。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位于我国具有天府之国的成都,对于我国的两电一邮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电子科技大学便就是这两电中的一电。学校属于我国一所世界一流建设大学,设置有研究生学院。在学校的办学特色上,学校主要是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学校的教学核心,同时学校的工科也是学校的一个强势的模块。电子科技大学是四所”电子科技“大学中唯一一所被评为是双一流的大学,学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是学校的两大王牌专业,不仅仅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也是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在我国的第四次学科评估中电子科技大学的这两门专业都是A+类专业,同时学校的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都是学校被评为是A类的学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四所电子科技大学中的一所211大学说的便就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两电一邮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便就是两电中除去电子科技大学外另一所。同电子科技大学一样,学校建设也是国家极为重视,学校不仅是我国重点大学还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学科建设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是极为的强势学校的电子科技与技术、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两门学科都是学校的强势的学科,同时也是国家的一级重点学科。当然学校的强势之处并不是只有这两门学科,在我国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学科评估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有着三门专业被评为是A类,而被评为是B类的学科 也有着六门上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简称为“杭电”,在浙江省它是唯一一所与国防科共同建立的高校。与国防部之间有着联系的学校可想而知学校的实力以及在当地的重视程度会有多高。虽然学校并不是什么211、985但是在浙江学校是本省重点建设的五所高校之一,其学校的资源并不会同一些211大学相差多少。虽然学校受到本省的重点关注,但是学校的建校时间并不是很长,相对学校积累的底蕴并不是很多,所以学校虽然一直在快速发展但是学校专业实力的强弱并不会一下子突飞猛进。在我国的第四次教育评估中学校并没有能够进入A类的专业,即便是B类专业学校也仅仅只有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至于最后一个介绍的便是具有“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当地的一所电子科技大学,学校简称为“桂电”。在广西“桂电”同样是当地一所重点建设的大学,同样的在介绍的电子科技大学中,桂电也并不是211、985。学校的建校时间至今有着八十多年的时间,在我国大学中都是一个老牌大学的存在,现今学校校区设有四个,占地面积有着四千多亩,开设的学院也有着十九个之多。虽然学校并不是很有名的大学,但是学校在电子科技这一块上还是具有相当的话语权。像学校的的幸喜与通信工程、计算估计、机械工程等都是学校较为不错的专业。在我国的第四次教学评估中,学校入选B类的专业也有着四门之多,同时入选C类的也有着四个之多,这对于一所双非大学来说成绩还是不错的。总结我国很多的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的学生不是考研从事国家安全的研究便就是直接进入工厂实习。对于我国的这四所电子科技大学大家是否有着自己心仪的大学,欢迎大家下方评论

国内四所电子科技大学,一所985,一所211,实力雄厚,如何选择

在现今的社会发展中,电子科技已经是人们以及国家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现今社会电子信息以及普及全球,即便是以后的战争也都是电子信息战。所以现今国家对于电子科技的人才需求量也是在一个很大的数值上。在国内有着四所“电子科技”大学,其中一所是我国的985大学,一所是211大学,这四所学校在国内都是实力雄厚,学校名气也是相当出众。这四所“电子科技“大学分别是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这四所”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技术、通信工程和计算机方面,都是国内一流的水平。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位于我国具有天府之国的成都,对于我国的两电一邮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电子科技大学便就是这两电中的一电。学校属于我国一所世界一流建设大学,设置有研究生学院。在学校的办学特色上,学校主要是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学校的教学核心,同时学校的工科也是学校的一个强势的模块。电子科技大学是四所”电子科技“大学中唯一一所被评为是双一流的大学,学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是学校的两大王牌专业,不仅仅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也是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在我国的第四次学科评估中电子科技大学的这两门专业都是A+类专业,同时学校的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都是学校被评为是A类的学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四所电子科技大学中的一所211大学说的便就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两电一邮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便就是两电中除去电子科技大学外另一所。同电子科技大学一样,学校建设也是国家极为重视,学校不仅是我国重点大学还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学科建设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也是极为的强势学校的电子科技与技术、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两门学科都是学校的强势的学科,同时也是国家的一级重点学科。当然学校的强势之处并不是只有这两门学科,在我国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学科评估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有着三门专业被评为是A类,而被评为是B类的学科 也有着六门上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简称为“杭电”,在浙江省它是唯一一所与国防科共同建立的高校。与国防部之间有着联系的学校可想而知学校的实力以及在当地的重视程度会有多高。虽然学校并不是什么211、985但是在浙江学校是本省重点建设的五所高校之一,其学校的资源并不会同一些211大学相差多少。虽然学校受到本省的重点关注,但是学校的建校时间并不是很长,相对学校积累的底蕴并不是很多,所以学校虽然一直在快速发展但是学校专业实力的强弱并不会一下子突飞猛进。在我国的第四次教育评估中学校并没有能够进入A类的专业,即便是B类专业学校也仅仅只有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至于最后一个介绍的便是具有“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当地的一所电子科技大学,学校简称为“桂电”。在广西“桂电”同样是当地一所重点建设的大学,同样的在介绍的电子科技大学中,桂电也并不是211、985。学校的建校时间至今有着八十多年的时间,在我国大学中都是一个老牌大学的存在,现今学校校区设有四个,占地面积有着四千多亩,开设的学院也有着十九个之多。虽然学校并不是很有名的大学,但是学校在电子科技这一块上还是具有相当的话语权。像学校的的幸喜与通信工程、计算估计、机械工程等都是学校较为不错的专业。在我国的第四次教学评估中,学校入选B类的专业也有着四门之多,同时入选C类的也有着四个之多,这对于一所双非大学来说成绩还是不错的。总结我国很多的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的学生不是考研从事国家安全的研究便就是直接进入工厂实习。对于我国的这四所电子科技大学大家是否有着自己心仪的大学,欢迎大家下方评论

造人

科研院所与高校,究竟谁的“含金量”更高?

大家在决定考研之后选学校的时候,一定都思考过一个问题:是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呢?研究所乍一听感觉相当“没意思”、“枯燥”,那现实究竟是什么样的?研究所和高校,谁的“含金量”更高一点呢?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区别1.研究所的师生比远高于高校的师生比研究所的导师数量会接近研究生的数量,甚至会超过研究生数量(在有的单位,有五十多位硕士导师,但每年只招三十多名研究生),在某些研究所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高校的导师每人每年都会带学生,但研究所并不是每人每年都带学生。研究所会有几个导师持续带学生,也有一些导师只是偶尔带带学生。研究所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外聘,特别是一些公共课或是基础课。2.研究所的文献资源总量小于高校,但人均占有量会比高校多的多高校每年会花几百万元购买电子资源,各类文献数据库非常全,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电子图书、外文数据库非常全,很多高校都会达到一百多个数据库。而研究所不会下这么大财力购买这些资源,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通用性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高校的图书馆需要占座,而研究所的图书馆往往没有几个读者。3.高校有着很好的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有着很好的科研与工作氛围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往往专业性、针对性更强,而高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无论是人文还是科技。高校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而研究所的导师几乎没有教研项目,除了科研项目外,还有很多工作性质的项目。高校的导师科研经费多,研究所的导师事业经费多,所以总体上来说研究所导师的钱更多。高校导师会有纯研究的项目,研究所的导师的项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所以有些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这些项目往往是下达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申请的科研项目。在高校,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是靠研究生干;而在研究所,研究生在项目中并不是主力,因为研究所往往有较为稳定的团队。研究所的教师一般不为本科生上课,研究生基本没有助教的机会。4.研究所个性认知充足,高校通识认知充分高校因为同属教育系统,尽管地域、规模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共性比较多,兄弟院校有许多可比之处,如行政部门设置、网站栏目设置等信息大同小异。而科研院所大多数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因行业性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个院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而研究所的业务机构、网站栏目设置千差万别。例如,在情报学领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协和医科院信息所等差别非常大,相互之间无从比较,在研究所感受到社会的东西会更多。科研院所比高校的优势①每月有工资,相当于已经工作,而且免学费,单位替交;②毕业后进入工作快,而且在学习期间已经和要工作的单位有联系,日后从人际关系,还是研究工作都是很好的铺垫;③考科研院所的成绩要求比较低,一般过了国家线就可以上;④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毕业后不用为工作发愁,已经签约,而且提前2到3年赶上就业形势,也就是2018年签约的时候是按照18年的待遇,而毕业则是2到3年后,其学位贬值不可预知,当然也有升值的可能,但是升值对于已经签约的同志也是试用的,这就是科研院所的保值增值;⑤先期的名校学习可以接触不少名校学生,这是日后的人际资源,这种同学感情的人际关系优势,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很清楚,不仅仅在中国,国外也是这样的。高校比科研院所的优势①毕业证和学位证书所显示的名气,高校比科研院所有名,虽然科研院所在名校学习,但是毕业证和学位证是科研院所的;②不用签约,毕业就是自由身,当然这也是双刃剑;③如果上的学校还算可以的话,比较轻松,可以混到毕业证书,拿学位证,而科研院所可不行,如果要混,那以后的工作优势可就没有了从各个方面来对比,是这样的……这里我们首先排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家超级科研院所。大家都公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北大等超级大学处于同样的学术地位。这里我们还要排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等超级热门的科研院所。因为这些科研院所都比较难考,但是如果能考上,那么前途将不可限量。比如就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那么进财政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就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那么进商务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国内被称为"银行行长和银行家的摇篮"。从招生人数比较:各大学招收的研究生多、各科研院所招收的研究生一般较少。从报考人数比较:各大学报考的考生多、各科研院所报考的考生一般更少,往往需要调剂。从科研条件比较:各大学的基础教育条件一般较好、各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条件一般较好。从生活津贴比较:各大学的生活津贴一般较低、各科研院所的生活津贴一般较高,甚至很高。从奖学金比较:各大学的奖学金品种很多、各科研院所的奖学金品种一般较少。从生活条件比较:各大学学生都比较多,生活资源人均分配少、各科研院所的学生少,虽然资源少,但是人均资源相对比较多。从生活丰富比较:各大学课余生活丰富、各科研院所的课余生活相对不那么丰富,但是很多科研院所都在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另当别论。从毕业分配比较:各科研院所的毕业分配有其专业对口的优势。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哦,喜欢搞科研求工作稳定的同学研究所肯定是你的第一选择,性格外向喜欢校园生活的同学还是报考各大高校更为合适。

白夜

Hello,2020级西电研究生

9月13日, 2020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西电迎来了4998名2020级研究生新生,其中博士生542名,硕士生4456名。秋以为期,缘聚西电从昨天的相隔千里到今天的近在咫尺终于,研究生新生与西电相会正式开启在西电学习和生活的新篇章早上8:00老师、志愿者、工作人员们早已在各自的岗位上准备好迎接新生的到来新生们陆续在校门口有序排队扫码,测温,进入校园各学院报到处同学们依次排队,办理手续忙碌而又井然有序学院报到处为新生准备的开学礼包别出心裁的指甲钳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暖宿舍楼前检查证件、登记、测温、办理入住古朴的大楼又迎来一批新的住客寝室里,每个人忙着整理行李汗水从额头滑落又挂在翘起的嘴边校园内,处处可见新生们的身影为北校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警卫车、爱心摆渡车帮助同学们运送行李到宿舍楼下一趟又一趟,不知疲倦校园里设立生活物资供应点方便同学们购买个人生活用品为新的生活添砖加瓦五湖四海,山水一程。今天,2020级研究生新生向西电报到,开启人生新征程。在此,祝愿你们:在西电度过美好的研究生时代,乘风破浪,不虚此行!文案:李瑶、苗寒冰编辑:苗寒冰责任编辑:田敬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