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博士首创国内新技术服务,居民安心用电。红网时刻9月8日讯(通讯员 万代 齐飞) 近日,由国网湖南电科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微电高精式配网电能质量自适应调控装置”在岳阳屈原县顺利投运,该项目是电科院电博士团队开展的国内首个应用智能化微电子自适应调控技术的低压智能治理试点工程,标志着湖南省电力配电网智能调控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用技术手段更好地服务居民用电。该技术由湖南电科院博士攻关团队历时4个月全力研发完成,全面攻克了电能质量靶向跟踪调控、线路负荷参数平衡管控、源荷隔离等科研技术难题。装置能靶向式智能跟踪治理用户低电压、台区线损、无功损耗、谐波干扰等系列配网低压电能质量问题,较传统低压调节装置有零损耗、反供能、高精度、宽调节等显著优势,具备宽范围电压抬升、就地无损补偿台区缺口功率、线路运行状态实时在线监控等功能,可完全满足居民用电需求。为做好此次试点工程,湖南电科院配网技术中心博士攻关团队积极与国网岳阳供电公司展开合作,深入基层一线耐心指导,在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和现场比对后,将岳阳屈原管理区的三江村作为试点台区。该区域以居民用电为主,台区末端用户包含一个敬老院及两户居民,供电半径超过1.5公里,负荷高峰期电压最低不足130伏。当地居民介绍,在用电高峰时期,家中的空调、水泵等家电都难以正常使用。由于供电半径过长,该台区的输电线路电量损耗也一直居高不下,具备低电压台区的典型特征。8月31日,电博士团队和施工人员齐聚三江村,详细制定配网低压智能调控装置安装方案,历时两天顺利完成装置的安装与调试。根据目前设备的运行数据监控显示,装置投运后最大输出功率达20千伏安,有效将台区末端敬老院及周边居民用户电压稳定提升至220伏,装置作用范围内线损降低50%,就地补偿台区负荷缺额近10千伏安,谐波电压干扰含量降低至2%以内。有效改善了配网供电质量,提升居民用电感受。“太好了!我们再也不用担心空调不致冷,饭煮不熟了!”三江村敬老院的老人们笑呵呵地盯着房间里空调吹出的冷风,发自内心的感慨。下阶段,湖南电科院将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以创新工程应用为导向,积极打造湖南省内高新技术应用的创新创效试验田、示范区,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功能、集聚新优势,为湖南省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用电提供更坚强的用电保障。
怀化溆浦县110千伏观九线跨越电铁现场。“电博士”团队研发出了可用于无人机挂载的数字式直接成像X射线设备。红网时刻9月15日讯(通讯员 贺蓓 欧阳克俭 曹先慧)9月11日,国网湖南电科院“电博士”团队在怀化溆浦县110千伏观九线跨越电铁现场,成功实现了国网系统首次无人机挂载的输电线路耐张线夹透视不停电检测,为湖南省电力带电无损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的压接属隐蔽工程,因压接质量不良导致的断线、跑线故障时有发生。常规耐张线夹压接质量检测需要线路停电开展,然而保障可靠平稳的电能供应对周边百姓居民的生活至关重要。为此,如何在不停电的情况下成功完成输电线路耐张线夹透视检测,给居民持续供好电,服好务,成为了电科院“电博士”团队的重要研究课题。历经数月潜心研究,“电博士”团队攻克了电磁干扰屏蔽、仿真计算、带电模拟、无人机飞行等技术壁垒,研发出了可用于无人机挂载的数字式直接成像X射线设备。通过利用无人机运载带高压屏蔽的X光检测设备,并以地面工作站控制无人机及X光透视仪,完成高空耐张线夹的检测,成功将无人机运载技术引入到了输电线路带电检测之中。该技术可有效避免现场检测人员登塔高空作业和受透视辐射的风险,大幅提高了检测作业效率,有效解决了基层单位停电难的问题,大大提升了客户用电质量。“太不可思议了!线路运行稳定,输电线路X光检测图像如此清晰,接收如此迅速,比起我们登高作业效率不是一般的高啊!”现场线路运维人员惊叹地说道。下阶段,国网湖南电科院将继续按照“技术是立足之本”的发展理念,切实履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持续助推湖南电力的高速稳步发展,为全省居民的安全稳定用电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
红网时刻10月11日讯(通讯员 贺蓓 徐松 王理)10月10日,历经7天的努力,国网湖南电科院采用科技手段,成功完成常德220千伏真龙桥变电站接地降阻改造,支持在建的张吉怀高铁工程顺利推进。位于常德与张家界交接处真龙桥乡的220千伏真龙桥变电站,是目前在建的张吉怀高铁配套变电站,四面环山,地质以风化页岩为主,土壤电阻率非常高。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中采取多项措施,接电阻抗仍不合格,严重影响了高铁建设工期。国庆前夕,施工单位向湖南电科院发来求援信息。在接到请求后,湖南电科院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党建落地工程重点布置,迅速成立了由专业博士组成的电博士共产党员服务队,经过实地勘察,连夜反复计算和试验,根据变电站周围高阻和外延距离小于200米极端不利情况,最终确定采用外引深井、离子接地极、高能回填料联合降阻的方法。10月3日,电博士党员服务队主动放弃假期赶赴现场,采用既定的降阻方法,同时回填材料采用电科院自主新研制的高能长效复合接地降阻填料。此次回填料约20吨,主要起到降低接触电阻、防治接地极腐蚀、降低周围土壤电阻率等作用,兼具降阻和防腐双重功效。经过七天的紧张施工,10月10日,该变电站接地阻抗测试值为1.252欧姆,小于设计要求值1.49欧姆,整体接地阻抗明显降低。国网湖南电科院多年来开展接地防腐、降阻新材料研究与应用,承担国家电网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等科研项目3项,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15项,出版专著1本,获多项国家电网公司、湖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本次采用的降阻回填料为该院自筹项目,专门针对湖南山区的高阻土壤,降阻效率大于45%,耐腐蚀性是标准的3倍,优于市场同类产品,已在500千伏江城线、湘西乾州等示范应用,降阻防腐效果优异。
红网时刻7月15日讯(通讯员 刘蛟蛟 刘三伟 )7月13日,国网湖南电科院收到了一封来自国网湖北电力设备部的感谢信,感谢“电博士”前段时间解决了一个困扰他们很久的难题。原来,在今年2月和3月,武汉市220千伏钢嘴II回电缆连续两次因缓冲层缺陷引发线路停电故障,严重影响了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电缆本体缓冲层缺陷是近年来困扰公司电力电缆安全稳定运行的一种严重缺陷,目前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检测手段。再加上武汉是本次疫情的‘震中’,保电抢修任务繁重,一时也拿不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国网武汉电力运检部杨硕鹏介绍道。今年4月,湖南“电博士”在湘潭110千伏茶菊钢电缆线路上试点运用IDIP-DR(Image Deep Intelligent Processing-Digital Radiography)技术,开展了国内首次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缺陷带电无损检测工作,成功发现并处置该类缺陷23处,为破除高压电缆缓冲层缺陷这个“卡脖子”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月3日,国网湖北电力设备部牵头召开了高压电缆缓冲层缺陷检测技术专题线上研讨会,包括国网湖南电力在内的13个省市的专家参会。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听取国网湖南电科院“电博士”团队关于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缺陷运维检测典型工作经验的汇报。正是这一次会议,为国网武汉电力找到了破题之策。6月15日,国网武汉电力正式发函邀请湖南电科院专家团队前往武汉,“出湘入鄂”专项行动正式拉开帷幕。国网湖南电科院共有77名博士,其中湖北籍19人,在武汉有工作、学习经历的达36人。“今年因为疫情,第一次没有回家过年,现在终于可以回家了!”博士张军,一个在湖南工作的湖北伢,以这样一种身份回到家乡,他格外珍惜。6月19日,“电博士”专业团队抵达武汉,在严格做好防疫相关要求的同时,迅速进入缺陷电缆所在的钢蔡隧道进行实地勘察。据国网武汉电力相关负责人介绍,钢嘴II回电缆共通道的220千伏桂和线是同厂家同批次电缆,很可能存在相同的缓冲层缺陷问题。最初,现场技术人员对“电博士”的检测技术持怀疑态度。他们曾人工分析过普通的电缆DR检测照片,认为无法满足检测电缆等精密复杂结构缺陷的要求。为了打消一线人员顾虑,“电博士”现场选取了一张无法分辨缺陷的原图进行识别,并判断缺陷位置和种类。随后,邀请国网湖北电力技术人员对电缆进行切割,最终结果验证了“电博士”的判断,在场的技术人员也因此心服口服。“通过深度智能学习,IDIP-DR技术判定一张DR照片的时间不超过1秒,缺陷判定准确率可以达到90%以上,绝对是一个实力超群的‘老师傅’!”张军笑着说。当天,现场检测期间适逢武汉暴雨连绵,通道内积水严重,国网武汉电力临时抽调数台抽水泵,连夜清除通道内积水。在得知检验团队缺少有效照明手段,检测效率受到影响时,国网武汉电力的兄弟们拉起了一条长达数十米的灯带,伴随“电博士”前行。为能够对电缆缓冲层进行精细检测,确保缺陷无遗漏,“电博士”首先对220千伏钢嘴II回缺陷电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检测研究,确定了220千伏电缆的检测匹配参数,共完成12处检测,检测出7处缺陷点,并通过现场解剖确认,获取了相关缺陷的“一手资料”。截至6月24日,“电博士”在不停电状态下对共通道的220千伏桂和线进行一次无损体检,彻底排查电缆缓冲层缺陷,有效消除了线路隐患。6月28日,由鄂返湘的“电博士”又收到国网山东电力的邀请函,邀请他们对110千伏临坊朱线、柳防北朱线在运电缆缓冲层烧蚀情况开展无损检测评估。
合肥市金寨路73号,中科大东区对面的安徽省电科院大院,古朴、静谧,“电博士”傅中以院为“家”,科研成果频出,其中一项不仅成为国家电网企业标准、在国网公司推广应用,还被国际电工委员会正式立项制定IEC国际标准。傅中在施工现场攻坚克难 科研成果有望贴上国际标签2012年6月,“皖电东送”特高压工程投运前夕,安徽段线路参数的测试工作交给了在安徽省电科院设备状态评价中心工作的傅中来牵头攻克。特高压,1000千伏;淮南至芜湖段,336公里……作为我国首条也是世界首条同塔双回路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电压等级之高、输送距离之远、工作难度之大,可谓“前无古人”。临危受命的傅中,压力可想而知。是压力,也是动力。傅中愿意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那个人。他厘清思路后,便开始查阅国内外文献,学习研究与之相近的测量方法和技术。随后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仿真计算,提出测量方法。“我们先在短距离、低电压的线路上做了实验,结果很理想,然后才拿到淮南至芜湖线路上测试,一举成功!”傅中回忆说。正常需要三年时间才能攻克的难题,傅中和他的团队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这期间,他们经常以院为家,眼睛熬红了,头发渐稀了,心中“早日攻克”的那份信念却愈发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傅中不断将这项科研成果丰富、完善,最后形成《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测量技术及应用》,不仅拿到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等多个奖项,还被国家电网确定为企业标准、在国网公司推广应用。今年2月,国际电工委员会对此项科研成果给予高度认可,经过国家投票,《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量导则》国际标准正式立项,并由傅中牵头制定,该项标准也是安徽省电力行业首个立项的国际标准。傅中(右一)与同事一起讨论攻克难题学海无涯 放弃铁饭碗潜心去读研建立数学模型,是这项科研成果的难点所在。看似简单的六个字,没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做支撑,难以完成。特别是在计算中使用了15元方程组,对博士学位的傅中来说算是相当大的挑战。而这些,与傅中孜孜不倦的求学欲望、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息息相关。2004年,27岁的傅中已经有了“铁饭碗”,是一个县供电公司的“正式工”,工作稳定,待遇优厚。而此时,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辞去了公职,去了武汉大学读研。两年后,学成回来的傅中通过考试,进入安徽省电科院工作。去年6月,他又取得了华北电力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博士学位。傅中与妻子相识于武大正是在武大读研期间,傅中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如今,他们的小家庭已是四口之家,妻子是高校一名英语教师,时间相对宽裕,照顾家庭的重担也都落在了妻子的身上。设备状态评价中心,承担着全省变电器、开关、线路等电力设备的状态检测、评价等工作,在幕后默默守护着电力的安全稳定运行,因而出差是常态。大女儿出生时,刚刚和丫头见上一面,单位来了一个电话,他背上行囊便出发了。在妻子眼中,傅中是个“工作狂人”,不仅经常在单位加班加点,还把家中的书房改造成了实验室,经常叮叮当当,搅的一家人不能休息好。今年4月中旬,多年未休年假的傅中,在家人的协商下请了一次年假,计划带孩子外出游玩。还未到目的地,因为有项工作需要处理,接到电话后他直接赶到了国家电网总部,年假就这样“泡汤”了。傅中(右一)在施工现场且行且思 让个人价值发挥到极致眼下,傅中正加紧完善自己的科研成果,全力冲刺“国际标准”。“三年后,将在国际上发布,我们很有信心!”傅中说。要做好这一工作,需要经常参加一些国际性会议,傅中时常向英语专业研究生的爱人请教,同时报了一个培训班,提升自己的英语听力、表达能力。除了为冲刺“国际标准”做准备,傅中还承担了国家电网两项院士专项科研项目,研究方向是特高压GIS绝缘提升研究,同样是三年时间。“这和之前研究的方向不同,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挑战。”傅中说,他这些年养成了思考、学习的习惯,遇到任何难题都不怯场。勇攀高峰、硕果累累。截至目前,傅中已发表科技论文20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4项,安徽省专利金奖1项,并正在冲刺国家专利金奖;获授权专利8项,其中1项美国国家发明专利;是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国家电网公司优秀技术专家后备、国际电工委员会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委员会成员等。梦想不止,奋斗不息。在傅中看来,任何一个岗位都是在为社会做贡献,而他一直追求着立足岗位,将个人价值发挥到极致,在为社会提供光明的路上“走到黑”……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作者:张俊 吴锦燕 刘继芳值班编辑 徐文兵
国网湖南电科院共产党员服务队在韶山换流站。国网湖南电科院电博士在韶山换流站开展检修技术监督。红网时刻通讯员 周靖翔 李辉 贺蓓 韶山报道韶山换流站是±800千伏祁韶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终端,是保障湖南电力供应的“生命线”,目前已累计向湖南送电465亿度。今年4月20日上午8时,迎来了它一年一度的“年假疗养”。作为全省电力系统重要技术支撑单位的国网湖南电科院,肩负起了整站检修技术监督的重任。严格防疫 安规又添“新要求”国网湖南电科院紧密结合“党建+攻坚”工程,迅速集结了包括变电、继保、金属、化学、热工等专业的18名技术专家,成立了以电博士党员为主体的“技术监督共产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监督过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15天的检修计划,主动放弃期间的节假日,4月20日至5月5日倒排工序,为韶山换流站年度“大体检”实现全专业、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现场“把脉问诊”,全面提升设备的健康水平,为湖南地区复工复产和迎峰度夏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技术支撑。走进韶山换流站的检修现场,一片热闹繁忙但井然有序地工作景象,相较于往年,现场的工作人员除了严格遵照安全规范要求准确着装之外,每个人的脸上都多出了一个口罩,负责技术监督工作的电科院电博士们也不例外。坚持“一人一档案”原则,入站前接受核酸检测合格,现场严格执行工作住宿轨迹“两点一线”,做好与外界人员隔离,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已经成为电博士们心中安规‘新要求’。从实出击 科学研发“新武器”作为国网湖南电力科研支撑机构,为了更好地服务此次韶山换流站年度检修工作,电科院电博士带着诸多最新研究成果来到了现场,新型绝缘子清洗剂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最新研发的新型绝缘子清洗剂,它相比于以前的清洗剂,清洁能力更强,憎水性也大幅提高。”负责该项成果研究的徐松博士说道。早在2018年韶山换流站的首次年度检修中,徐松博士及其团队研发的绝缘子专用高效清洗剂就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换流站特殊的电磁场环境,站内设备尤其绝缘子表面积污严重,显著降低了绝缘子憎水性能,给换流站设备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湖南电力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给换流站清灰,然而换流站使用的都是复合绝缘子和喷涂RTV涂料绝缘子,极易吸附污秽,且普通水枪无法完全冲洗干净。针对这一生产难题,电博士团队历时数年研制出了由多种有机活性剂、渗透剂、润滑剂、憎水剂等组成的高效绝缘子专用清洗剂。该清洗剂可以快速渗透到污秽底部,大幅降低污秽与绝缘子结合力,且不损伤绝缘子,易挥发、干燥快,同时快速修复绝缘子憎水性,清洗速度快,用水量小,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倾力协作 不惧困难“新作为”电博士突击队在整个检修监督期间,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提出解决问题具体方案和措施,同时督促整改闭环,在检修的关键节点上,更是要拿出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不畏艰难的优良作风,倾力倾为,全程蹲守指导。在换流变真空分接开关吊芯检修现场,电博士突出队员全程旁站监督换流变真空分接开关吊芯吊装工作,分接开关芯子是非常脆弱的部件,稍有不慎就会破损,而整个拆装过程也就像进行一次‘脏器移植手术’。” 登上6米多高,管道纵横,头顶钢梁交错的换流变顶部,“全副武装”的任章鳌博士告诉我,他是有恐高症,但是当他定睛在设备上,注意力集中在“移植手术”过程上时,竟然忘记了恐高。在整个检修过程中,电博士严格按照国网总部制订的检修工艺控制卡进行旁站监督,严把检修工艺关,现场检修实施过程中发现多项干涉分接开关新型盖板安装的问题,并参与处置分析讨论,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得到同行的积极采纳,为确保检修质量精益可靠、检修工作按期完成提供技术支撑。据悉,电科院“技术监督共产党员突击队”针对本次年度检修26个作业面,共计划重点开展60余项技术监督工作,截至目前突击队共发现问题43项,待整改11项。韶山站灯火不熄,检修工作依然在稳步向前推进,电科院“技术监督共产党员突击队”依然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他们将坚持“技术监督支撑安全生产”的工作理念,攻难点、堵漏洞、查隐患,严格把关检修工艺、审核试验数据,监督反措、隐患、缺陷治理到位,发挥技术优势,以“智”取胜,护航电网安全。
国网湖南电科院技术专家开展风电场并网性能测试。湖南省新化县大熊山风电场。红网时刻7月30日讯(通讯员 王锡辉 周靖翔)“周场长,麻烦你查阅你们场站的风况及功率预测情况,将相关信息转发给我。”7月28日上午,国网湖南电科院新能源场站并网检测试验负责人像往常一样,对需要开展试验的风电场站一个一个询问风况信息,为安排试验行程做好充分准备。今年4月以来,该院能源技术中心便承担起了湖南省新能源场站的并网检测试验任务,为全省新能源并网运行管理把好第一道关口,持续快速推进湖南风电产业建设。受国家相关补贴政策影响,今年和明年是风电并网投运的最高峰。2020年湖南省内预计将有30余座风电场并网运行。“风电并网检测试验对风况依赖较大,而湖南省内风况较好的时间不超过5个月,共2个风期。由于一季度疫情的影响,我们不得不进一步压缩了试验时间。”电科院能源技术中心负责人朱晓星告诉笔者。时间紧任务重,为赶在风期内如期完成全部试验,电科院把风电并网检测试验作为全年重点工作,严格把控并网性能测试质量,并要求技术专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以往“等风来”的试验模式转变为“追风跑”。“哪里风况满足风况条件,即使我们在家休息,也要立马赶赴现场进行试验。” 现场负责试验的技术专家们甚至互相打趣地称呼彼此是“追风少年”。二季度以来,电科院的“电博士”们跋山涉水,奋战一线。截至目前,他们已累计完成15座风电场共130余项试验,完成了第一个风期的试验任务。并依据并网检测试验情况,梳理了省内新能源场站并网运行管理存在的四大类共20余项问题,协助湖南省电力调控中心修编了《湖南电网新能源电厂并网及运行管理规定》,为加强和规范湖南电网新能源电厂并网及调度运行管理提供坚强支撑。预计“十三五”末,湖南省新能源装机容量将接近1000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接近20%的占比。“目前,湖南省内新能源场站并网运行依旧十分粗放,很多风电场站在投产几年后仍不具备最基本的涉网功能,即使接下来的并网检测试验困难重重,我们也会奋战到底,攻克难关!”下阶段,电科院将在全省新能源场站涉网安全专项核查、第二个风期内的并网检测试验以及涉网性能不合格项治理整改工作中继续发挥网源协调纽带作用,积极作为,为加快促进湖南省新能源场站规范并网运行再建新功。
国网湖南电科院技术专家开展风电场并网性能测试。湖南省新化县大熊山风电场。红网时刻7月30日讯(通讯员 王锡辉 周靖翔)“周场长,麻烦你查阅你们场站的风况及功率预测情况,将相关信息转发给我。”7月28日上午,国网湖南电科院新能源场站并网检测试验负责人像往常一样,对需要开展试验的风电场站一个一个询问风况信息,为安排试验行程做好充分准备。今年4月以来,该院能源技术中心便承担起了湖南省新能源场站的并网检测试验任务,为全省新能源并网运行管理把好第一道关口,持续快速推进湖南风电产业建设。受国家相关补贴政策影响,今年和明年是风电并网投运的最高峰。2020年湖南省内预计将有30余座风电场并网运行。“风电并网检测试验对风况依赖较大,而湖南省内风况较好的时间不超过5个月,共2个风期。由于一季度疫情的影响,我们不得不进一步压缩了试验时间。”电科院能源技术中心负责人朱晓星告诉笔者。时间紧任务重,为赶在风期内如期完成全部试验,电科院把风电并网检测试验作为全年重点工作,严格把控并网性能测试质量,并要求技术专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以往“等风来”的试验模式转变为“追风跑”。“哪里风况满足风况条件,即使我们在家休息,也要立马赶赴现场进行试验。” 现场负责试验的技术专家们甚至互相打趣地称呼彼此是“追风少年”。二季度以来,电科院的“电博士”们跋山涉水,奋战一线。截至目前,他们已累计完成15座风电场共130余项试验,完成了第一个风期的试验任务。并依据并网检测试验情况,梳理了省内新能源场站并网运行管理存在的四大类共20余项问题,协助湖南省电力调控中心修编了《湖南电网新能源电厂并网及运行管理规定》,为加强和规范湖南电网新能源电厂并网及调度运行管理提供坚强支撑。预计“十三五”末,湖南省新能源装机容量将接近1000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接近20%的占比。“目前,湖南省内新能源场站并网运行依旧十分粗放,很多风电场站在投产几年后仍不具备最基本的涉网功能,即使接下来的并网检测试验困难重重,我们也会奋战到底,攻克难关!”下阶段,电科院将在全省新能源场站涉网安全专项核查、第二个风期内的并网检测试验以及涉网性能不合格项治理整改工作中继续发挥网源协调纽带作用,积极作为,为加快促进湖南省新能源场站规范并网运行再建新功。【来源:红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建筑工地是一个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的施工场所,在建设工程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的今天,无论是施工区的大型机械设备用电,还是生活区、办公区的日常用电,都存在因用电设备种类多、范围广、用电量大、环境特殊等因素引起的用电安全、用电浪费等问题。数次惨痛的电气火灾事故也同样警醒建筑行业,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规范用电管理必须成为建筑工地管理至关重要的环节。作为“智慧工地”领域的领先企业,深圳市越众绿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电博士”——智慧工地用电管理系统,深入进行用电安全保护和节能管理。△越众绿创智慧工地水电管理中心越众绿创智慧工地用电管理系统,通过在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增加监控设施、计量表具等,对电量、温度、环境等多种能源量进行全方位采集监测和审计分析,对设备用电消耗、人员用电消耗进行可视化管理,从而提出用电管理计划和优化节能方案。△越众绿创用电监测设备在用电安全管理方面越众绿创一直专注于建筑工地智慧式用电安全产品研发和智慧能源服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对过负荷用电、漏电保护等进行安全升级,并提供高温、短路、过流、过载、过压以及明火现象预警报警等安全监管,大幅提升电气火灾预警和事故预防水平。△系统安全预警在节能优化管理方面越众绿创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通过对用电数据进行7×24在线采集、分类、统计、对比、运算,融入各类智慧电网、智能建筑、办公管理、智慧电源、电气火灾监控等系统,进行节能诊断,找出能耗漏洞,制定节能计划,改善能源损耗问题。此外,越众绿创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提供小程序端和手机端的远程设置、查询、遥控,自动完成漏电保护功能自检,分线路用电计量,故障实时报警,触电自断保护,并可联动消防,启动相应的措施。△越众绿创小程序监测端“智慧”让建筑用电更安全。“电博士”的出现是建筑行业不断探索高效化、科学化、智慧化的结果,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慧”技术运用到用电管理中去,实现消防监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企业三方的信息互通共享,真正做到了“泛感知、汇数据、深融合、智消防”。
4月28日上午,±800千伏祁韶特高压韶山换流站首次年度检修开始。“电博士”共产党员突击队服务韶山换流站首检。(通讯员 曾庆华 刘蛟蛟)4月28日上午,±800千伏祁韶特高压韶山换流站首次年度检修誓师大会在换流站内举行,作为参检的三支“共产党员突击队”其中之一的国网湖南电科院,庄重的从检修领导小组组长手中接过鲜红的突击队队旗。韶山换流站是湖南首个特高压换流站,于2017年6月23日正式全面投产,为确保更加安全、稳定、持续的为湖南输送清洁能源,国网公司定于4月28至5月8日对该换流站进行年度检修。今年年初,在接到参检任务后,作为国网湖南电力公司技术支持单位的湖南电科院立即以“电博士”党员突击队为班底层层选拨组建了参检队伍,提前完成检修方案审核,设备状态查勘、全站带电检测,同时针对下阶段的整站检修,“电博士”党员服务队将凝心聚力,严格按照工程节点完成大型特殊试验、分析重要设备问题、监督检修质量、开展竣工验收等关键工作,统筹安排,密切配合,整体推进,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以高质量高水平的既定标准完成此次首次年度检修,为湖南电网特高压稳定运行保驾护航。“电博士”党员突击队是国网湖南电科院以青年博士、硕士为主体打造的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技术服务尖兵团队。这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能打硬战的队伍将通过“三亮”抓党员示范,“四评”抓整体作风、“五单”抓工作落实的具体措施,以“电博士”党员服务队的优良传统,一直承担着湖南电网“急难险重”任务的技术攻关和技术支持,一直致力于加强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控制能力、特高压直流输送能力、配电网可靠性以及新能源并网消纳措施等电网发展突出问题的研究,一直围绕特高压、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等重点工程,开展“技术下基层,服务在一线”的岗位建功活动,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实践创新,破解电网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