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文科博士太难了,为什么我还要读?名教

文科博士太难了,为什么我还要读?

文科博士的生活并不刺激,但文科博士的境遇,却是个笑中带泪的流量话题。文科博士丧吗?没你想象得那么糟。怎样读博读得爽?也没你想象得那么好。对于文科博士的精神健康而言,能一起吹牛B的学术共同体很重要。而流水化论文生产与知识分子的地位激变,则影响着文科博士的自我认知。2020年各大高校的博士招生简章正陆续公布。念书,还是工作?困扰着很多文科生。本期反向流行邀请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傅正、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杨宸,聊聊有志于读理论、做研究的人如何才能过得好。01文科博士,丧并快乐着“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在想这个事情,如果当初不搞学术,我会干吗?当时头一个感觉就是,我现在孩子应该都会打酱油了,生活非常美好。”每个读了文科博士的人,大概都会像美国诗人佛罗斯特那首诗《未选择的路》里说的一样,对黄色森林里的另一条路心有所想。“每天学校、家、图书馆、gym、几点一线”;“多么稀薄的生活啊,谁跟我接近了都有高原反应”;“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刘瑜对文科海外博士生活的描述,跟港台博士生的状态也大体一致,大家处在鸡犬不相闻、高度原子化的状态;而在中国内地读博,有传统的人情与师门文化,烟火味道更浓,也更欢乐一些。我的快乐很少,当然我也不痛苦。主要是生活稀薄,事件密度非常低。——刘瑜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不论如何,文科博士可以一天待在寝室里不出门,吃饭靠外卖,任何交流和工作都靠电脑来进行。但中文系不是读读小说,谈谈恋爱,风花雪月一下就好,研究工作总是非常枯燥和繁琐。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经历一些很丧的时刻,但就像在沙漠里行路,这也是很考验自觉性的阶段。因为你可能每天都毫无成就感,研究推进很慢,不是马上能得到反馈,而来自学术共同体的正反馈则更漫长。一些文科博士的“自救组织”出现了,互相督促对方的写作进度,免得放纵掉了自己。为什么文科博士的孤独与丧容易成为热点?这也与知识分子的地位变化太快有关。上世纪80年代读中文系的人,常常是高考赢家。而今天,所有的人都被拉平了。整个社会对于文科博士的质疑似乎是永恒的:你们干的是一些对社会没有帮助的工作。02最经典的博士论:马克斯·韦伯文科博士为什么容易不快乐?文科的研究很难被量化评价,不易进入大众,也很难获得圈子外人的理解,学的东西往往跟自己的生活分不清楚。而社会有另一套评价系统,文科博士在这里会显得渺小。文科博士学科内部还有鄙视链:搞人文的看不起搞实证科学、数据模型的;在中文系,搞古代的看不起搞现代的,搞现代的看不起搞当代的,搞当代的看不起搞文化研究的,搞文化研究的就只能看不起新闻传播的了。很多文科博士的焦虑,其实跟读书本身没有关系,读书本身是快乐的,难的是跟如何把读书的结果转换成学术论文有关。所以说,学术生活就是一场疯狂的赌博。——马克斯·韦伯而马克斯·韦伯老兄的《学术作为一种志业》(现在翻译作《科学作为天职》),在一百多年前的德国就告诉我们即将面对怎样一种学术体制:参与世界大学排名,加入国际资本主义竞争。大学老师就像项目经理,带一帮学生来做课题项目,而博士就是项目经理的预备期。03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还能“我手写我心”吗?“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可以用来形容所有的文科生。读书一时爽,但一直读书(读博)未必爽,因为要在学术抱负之下,进入到专业体系之中,成为职业学人。博士阶段类似于苦行的学术生活,给“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赋予了一个沉重的肉身。这种沉重需要整个博士生涯来克服。△漫画来源@《念书,还是工作?》学了人文社科以后,也未必能把这世界看得很清楚,甚至,人文社科专业自己都看不清楚自己。今天,文科博士的公众表达力在下降吗?忙于学术生产与发表,文科博士没有过多精力去关注公共话题;而青年学者的黑话写作和翻译体语言,也很难进入大众。我们正进入分众的时代,每个群体都有小圈子,各种亚文化,“次元壁”需要用劲儿才能去打破。惯于写论文的文科博士,常常陷入一种普遍的焦虑:平常写散文时,能我手写我心,非常流畅;而写论文时,却始终是挤牙膏的状态。如何文思如泉涌,让“生命经验自然流淌”而又能够“带着理论与格式的镣铐跳舞”,这是每个文科博士写作路上都会面临的困惑,也是一项颇有趣味的挑战。就像韦伯所说,每位从事学术工作的人都要接受机遇的挑战——“灵感”会不会来?人们往往未能意识到,灵感在学术领域的作用,不亚于它在艺术领域所起的作用。04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文科博士就像作家,这门职业会积累太多的毒素。中产阶级最爱的作家村上春树,每天跑步。假如不通过某种自律的生活把毒素排泄掉,就无法度过一个有效的博士生涯。 当作家写下一个故事时,他是在面对体内的一种毒素。假如你没有这种毒素,你的故事就会无聊而平庸。这就好像河豚:河豚的肉是极为鲜美的,然而它的卵、肝和心脏都有足以致命的剧毒。——村上春树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读博,就像不是所有人都是一流的诗人和小说家那样。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本期反向流行嘉宾这么说:“想法比较少的人,目标比较明确的人。来读博士之后,知道我要做的研究是什么。从博一的时候开始很好地规划,积累材料和前人研究,到时候论文顺理成章就写出来了。其实做任何事情都要目标比较明确。不能今天读的是康德,明天就去读康有为了。”(傅正)“读博的人要自律。像刘瑜教授说的,‘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一直有开足马力、高度自律的状态,每天都要跟自己进行斗争,要‘于虚无处坚守,向平凡中证成’。”(杨宸)总之,读博没有想的那么坏,也没有想那么好,还是要像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样,想好了就去长久地做。作者:董牧孜编辑:张进校对:薛京宁

清庙

德媒:前国防部长博士论文抄袭被迫下台 辞职后再次读博拿到真学位

中国小康网8月14日讯 老马 根据德国丰克传媒集团(Funke-Mediengruppe)报道,德国前国防部长古藤贝格(Karl-Theodor zu Guttenberg)又重新得回了博士称号。2011年因论文抄袭丑闻下台之后,这位基社盟政治家又修完了一门博士学位,目前的学术头衔是文科博士。他是在最近接受丰克传媒集团采访时透露的这一消息。授予其博士头衔的是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古滕贝格作为德国防长的政治生涯因为“抄袭门”戛然而止德国媒体报道,据称,他早已经完成了相关博士学位。但是几乎没有跟外界提及过。"我不是为了公众而读博的,更不是为了再尝试重返政坛,我已经放弃了这个想法。读博仅仅是出于个人原因,在接受采访时,这位前德国国防部长如是说。2011年3月,因为被指博士论文中存有严重抄袭问题,古滕贝格被迫辞职。虽然他最初全盘否认,但在经过媒体炒作以及反对派的压力下,古滕贝格承认有部分抄袭情况,他原本蒸蒸日上的仕途也由此中断。德国政坛担任要职的人物中已有不少绊倒在"抄袭门"上,除了前国防部长古滕贝格,2013年联邦女教育部长沙万也因同样问题被迫辞职。2015年,德国首位女国防部长冯德莱恩也卷入论文抄袭丑闻。网络平台"Vroniplag"刊文指责冯德莱恩的医学博士论文无视科学工作的基本原则,有些段落抄袭其他作者的文章而未标注。德国《明镜》在线援引柏林洪堡大学丹纳曼(Gerhard Dannemann)的话说,其论文有37处违反了学术界所承认的论文引用规范。但这没有对冯德莱恩的政治仕途产生太大的影响,如今她已经是欧盟委员会主席。除此以外,自民党的前欧盟议员科赫-梅林(Vilvana Koch-Mehrin)和查奇马卡吉斯(Jorgo Chatzimarkakis)分别于2011年6月和7月因论文抄袭被取消博士头衔。德国北威州议员迪特·亚斯珀(Dieter Jasper)去年因涉嫌花钱买下一个博士头衔而被处以5000欧元罚款。德国基民盟党人凯·舒尔霍尔特(Kai Schuerholt)2007年竞选市长时给自己添上了"博士"头衔,而当时他的博士论文还没有完成,博士头衔也没有拿到手。2009年,他因滥用学术头衔被处以7500欧元罚款。

僵尸侠

重磅!最新德国文科专业排名,TOP10有这些

既新一波的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公布后,他们又开始紧锣密鼓筹备了世界大学分学科的详细排名。前几天,他们公布了:2020年人文与艺术专业的大学排名。THE排名中的人文与艺术专业,主要包含以下专业:艺术、表演艺术和设计语言、文学和语言学历史、哲学和神学建筑学考古学此次排名的主要方法(包含衡量指标和所占比重):同时这份排名,采用与THE世界大学排名相同严格的衡量指标,但根据细分学科的不同,THE调整了每个指标所占的权重,并且在今年的排名中,参与“人文与艺术专业”评选的学校,由506所增加至了536所。教学:学习环境,占比37.4% 研究:数量,收入和声誉,占比37.6% 引文:研究影响力,占比15% 国际视野:员工,学生和研究,占比7.5% 行业收入:创新,占比2.5%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人文与艺术专业TOP10的德国大学有哪些?德国文科第10名 明斯特大学1、全球人文与艺术专业排名:2、泰晤士高等教育对该校的评价:明斯特大学是德国最大、最好的公立大学之一。它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明斯特市,是本州人口最多的行政区之一。该校尤其在医学、商科、数学、化学和跨学科研究中享有盛誉。该大学是德国理工科大学联盟TU9的成员之一。同时,该校被认为是世界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各种音乐节、文化表演、艺术展览层出不穷。明斯特大学共有43835位学生,男女比例为54:46,其中国际学生占比8%。德国文科第9名:哥廷根大学1、全球人文与艺术专业排名:2、泰晤士高等教育对该校的评价:哥廷根大学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哥廷根城,被誉为德国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该大学成立于1737年,拥有约26,000名学生,其中11%为国际学生。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哥廷根大学成绩斐然,先后共有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物理学家Max Born,Werner Heisenberg,Max Planck和Otto Stern。格林兄弟、政治家Otto von Bismarck、哲学家Arthur Schopenhauer、诗人Heinrich Heine和社会学家Max Weber,都曾在哥廷根大学任教。在二十世纪初,哥廷根被认为是数学世界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哥廷根是德国第一所恢复教学的大学,后来成为该国最大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如今的哥廷根大学提供广泛的学位课程,在人文学科尤其突出。它优先考虑创造力,特别是鼓励学生和教师参与创造性思维以及获取方法知识。德国文科第8名:科隆大学1、全球人文与艺术专业排名:2、泰晤士高等教育对该校的评价:科隆大学成立于1388年,是德国和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该大学是德国最大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共有用45000名学生,6个学院。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毕业后将步入教学行业,是重要师资教育培训学校。该大学的校友包括德国联邦总统,联邦总理,几位欧洲法院法官和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包括物理学家彼得·格林伯格。科隆大学共有36965位学生,男女比例为63:37,其中国际学生占比16%。德国文科第7名:汉堡大学1、全球人文与艺术专业排名:2、泰晤士高等教育对该校的评价:汉堡大学始建于1919年。如今,汉堡大学已成为德国北部最大的研究和教育机构。作为该国最大的大学之一,提供各种学位课程和出色的研究机会。该大学拥有众多领域广泛的跨学科项目,并拥有由领先的国际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组成的合作伙伴关系。汉堡大学拥有8个学院,提供大约170个学位课程:法律系商业,经济与社会科学学院医学系教育学院人文学院数学,信息学和自然科学学院心理学与人体运动科学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汉堡商学院)汉堡大学共有30375位学生,男女比例为56:44,其中国际学生占比12%。德国文科第6名:弗赖堡大学1、全球人文与艺术专业排名:2、泰晤士高等教育对该校的评价:弗赖堡大学成立于550多年前,是德国第五古老的大学。该大学拥有11个学院,180个本科、研究生和专业学位课程,非常强调跨学科和创新研究。该校的学生来自120个不同的国籍,国际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左右。许多着名的知识分子,科学家和文化人士在大学就读或教学,包括物理学家Martin Heidegger,哲学家Hannah Arendt和Rudolf Carnap以及生物学家Paul Uhlenhurth。该校学术氛围浓厚,共有19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更有许多学者因在此校的研究而获得德国最高研究奖。德国文科第5名:图宾根大学1、全球人文与艺术专业排名:2、泰晤士高等教育对该校的评价:PS:部分参考于百度百科图宾根大学是人文、神学、自然科学领域享有盛誉的著名大学,位于德国巴符州。图宾根大学培养了9位诺贝尔奖得主,包括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诗人荷尔德林、天文学家开普勒、作家黑塞、前德意志联邦总统霍斯特·克勒等都毕业于该校,其在社会科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及法学等学科)、自然科学以及医学等领域取得的成就蜚声世界。图宾根大学凭借卓越的研究实力和科研能力,以“研究-相关-责任”的未来战略入选十一所“德国精英大学”之一,图宾根大学也是德国U15大学联盟成员之一。图宾根大学共有27901位学生,男女比例为58:42,其中国际学生占比14%。德国文科第4名: 海德堡大学1、全球人文与艺术专业排名:2、泰晤士高等教育对该校的评价:备注:添加部分百度百科的介绍。海德堡大学成立于1850年,现如今的海德堡大学拥有非常广泛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当今蝉联入选「德国精英大学」,为「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科英布拉集团」、「德国顶尖大学U15大学联盟」、「欧洲大学协会」创始会员。截止至2017年,共有56位诺贝尔奖得主,19位莱布尼兹奖得主曾于此求学、任教或研究,为德国乃至于欧洲顶尖之研究型大学。2017-2018年,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海德堡大学位居德国第2、世界第59ARWU学术排名中,海德堡大学位居德国第一,世界第42;QS世界大学排名中,海德堡大学位居德国第3,世界第68。德国文科第3名:柏林自由大学1、全球人文与艺术专业排名:2、泰晤士高等教育对该校的评价:柏林自由大学成立于1948年,“真理、正义和自由”是该大学的核心价值观,是德国11所精英大学之一。该大学位于柏林西南部绿树成荫的达勒姆郊区,拥有超过32,000名学生,提供超过150个学位课程。它拥有17个合作研究中心,近5,000名学术人员,与世界各地的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北京,布鲁塞尔,开罗,莫斯科,新德里,纽约和圣保罗设有七个国际联络处。该大学还拥有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7位莱布尼兹奖获奖者。在教授职位中,女性的受雇率高达30%,该大学在性别平等代表方面也处于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前沿。多年来,柏林自由大学已经接待了许多有影响力的人物,其中包括约翰·肯尼迪总统。德国文科第2名:柏林洪堡大学1、全球人文与艺术专业排名:2、泰晤士高等教育对该校的评价:柏林洪堡大学于1810年建立,不仅在德国,在整个欧洲都是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它在艺术和人文领域享有世界级的声誉。该大学的学术影响力惊人,先后共有29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包括1954年获得物理奖的Max Born、1902年获得文学奖的Theodor Mommsen、和1973年获得经济学奖的Wassily Leontief。该校同时也是德国11所精英大学之一。德国文科第1名:慕尼黑大学1、全球人文与艺术专业排名:2、泰晤士报对该校的评价:LMU被公认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学术和研究机构之一。自1472年成立以来,LMU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者和才华横溢的学生,使慕尼黑大学始终作为“挑战和改变复杂世界”的思想的纽带。作为欧洲领先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其卓越的教学和研究涵盖了广泛的领域 - 从人文和文化研究到法律、经济学和社会科学,再到医学和自然科学。强烈的跨学科方法促进了对全球未来至关重要的创新。LMU是来自德国和世界各地,他们受益于大学独特的研究项目。在学术培训的各个阶段,LMU都强调研究与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将他们的学习视为获得良好职业生涯的跳板。LMU共有18个学院,拥德国最好的图书馆系统。“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和研究”是LMU学术课程的核心。它的医疗中心毗邻柏林的Charité,是德国最负盛名,最大的机构。备注:内容原创于公众号“德国留学小姐姐”,如需转载,请务必联系授权

阴阳路

文科生真的不适合去德国留学吗?

德国工业闻名全球,从著名的宝马、奔驰系列行业标杆汽车品牌,到全球喜爱的阿迪达斯、彪马等众多世界级明星都争先代言的运动品牌,德国工匠精神可谓是深入人心。当世界工业大部分处于2.5时代的今天,德国已经将传统制造技术与现代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技术相融合,提前进入了工业4.0时代。德国高校作为工程师的摇篮、理工科学生圣地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和很多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他们也常常质疑:“是不是德国只适合理科学生?”亦或是“文科学生去德国上学是不是专业选择很受限?”但事实上,德国的理工科和商科并驾齐驱,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这才让“德国制造”世界闻名。1、大学生在德国就读专业分布德国联邦统计局显示,在德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中,2018/2019冬季学期就读工程学、数学和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比例达48.9%,而就读经济学、社会学、人文、法律、艺术专业的学生比例达43.2%,从就读专业比例方面来讲,选择文科类专业和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差距并不大。再来看一下德国大学生就读专业分布,在2018/2019冬季学期中,有38%的学生就读工程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有49%的学生就读人文、法律、经济、社会学专业,从就读专业比例分布来看,德国大学生选择文科专业的学生要多于理工科。2、德国最受欢迎的专业德国GDP稳居世界第四,欧洲第一,据调查显示,德国大学培养出了众多杰出的经济类人才,例如,汉莎航空的首席执行官卡斯顿·斯波尔是经济工程专业毕业,安联保险集团的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奥利弗·贝特是企业经济学专业毕业,阿迪达斯的CEO卡斯帕·罗思德原本还曾是奥胡斯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经理人杂志》对德国100家大企业中的高管学历进行了一次分析和统计,统计显示,企业高管出身最多的大学是卡尔斯鲁尔理工学院,BOSCH曾经的董事会主席弗朗茨-菲润巴赫都是毕业于卡尔斯鲁尔理工学院,第二名是亚琛工业大学,西门子曾经的CEO卡尔亨茨·卡斯克、保时捷曾经的总裁魏德金、宾利曾经的全球主席柏富根都是毕业于亚琛工大,第三名是科隆大学,巴斯夫的CEO博克、德国DZ银行的CEO科什毕业于科隆大学,曼海姆大学和慕尼黑大学。联邦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在男生和女生中,最受欢迎的专业都是企业经济学。男生中,最热门的十大专业:企业经济学、机械工程、信息学、电气工程学、经济工程、法律、经济信息学、土木工程、物理。女生中,最热门的十大专业:企业经济学、法律、日耳曼语言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生物学、英国语言文学。3、企业经济学多年来,在德国大学中,企业经济学由于传授知识广泛,未来就业选择多样,一直是最受学生欢迎的热门专业。什么是企业经济学?为何企业经济学如此受欢迎?企业经济学介绍:企业经济学,即企业管理学或工商管理,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各公司和企业的经济联系、流程和规律,目的是为企业决策提供具体实际的支持。企业经济学课程主要教授国民经济学和企业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以及企业管理、企业征税、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数学和统计、簿记和资产负债结算、成本和业绩核算、采购、生产和物流、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外贸和国际法的知识。此外,企业经济学内部学科也有所区分,并产生研究具体职能(如财务、会计或营销),具体行业(如建筑、房地产)或者国际视角聚焦企业活动的独立分支学科。企业经济学就业方向:企业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各行各业有很多就业机会,比如经济和人事咨询、制造型大中型企业、贸易和服务、信贷、保险、运输行业, 或者信息技术咨询、软件行业、也可以在公共管理、协会和国际行政机关中就职。总体来说,经济类专业的就业前景极其广泛。德国职业经理人一直位列十大高薪行业之一,而大部分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都是管理学类专业出身。此外,学生还可以去银行工作或者留校从事经济研究课题,同样也可以到一些相关的研究所工作。除了企业经济学以外,法学、教育学这些限制类文科类专业也深受欢迎。

曹风

一个北美文科博士的留学感悟:过河卒子,生活残酷

我在北美读书,不断有小朋友问我学习和申请的事情,不回答不好,回答吧,又好像我有以教人似的。经验教训谈这种东西最不靠谱,别人的事情,也就是看个热闹,该自己奋斗的还是自己奋斗。我终于写了这一篇,写得很费力,时间太紧迫,为这个搁下了要紧的任务,代价代价。生活残酷,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得看长远的将来的目标,尽量不让一日闲过啊。只要看看身边牛人,学术超人,就觉得自己该狠狠摸爬滚打,而不是这样向后看。我现在的生活,称为yard life。学校的中心地带是一个被圈起来的yard,往来的游人的热闹不改变它的幽静。yard是一颗巨大的孤独的心脏,每个人有自己专注的事,每天工作12小时是生活的常态,学习8小时以下是不道德,也不敢的。要保持优异的记录,简历上不容许留下败笔。一个经常在图书馆遇到的高年级以色列同学说:"我在这里是第七年,我没有后悔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天。我也没见过一个不勤奋的同学。如果不勤奋,就不会来这里了。"他的神情和气质就是那种沉着坚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人生应该如何实现的人。就冲这一句,"我没有后悔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天",我大为惭愧仰视。我在美国就像是农民工子弟在城里上学。壮观的图书馆,密集的资源,一群启蒙很早且极其勤奋的人聚在一起,聚成一间大牛棚。牛人同学大多出身优越,从小的学习环境非我可比,都上过扎实的语言训练课,有人从12岁开始学拉丁语和希腊语,有人高中修过几门大学的法语文学课,有人每年至少去十个国家。有一位甚至说:"过去的6个暑假,我都没有浪费,都在上语言班。"我脑子里顿时扑通了一下,想起我这个穷人浪费了所有夏天和周末,没有上过任何语言班,法语联盟,歌德学院,新东方,统统无缘。我的法语德语都是自学,还是很心酸地。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条件允许的话,会报语言班,而不是冷冷清清地自学。学好了语言才能走得远,所以要尽量趁年轻多上学,学对自己长远有好处的东西,比如语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到了博士生这一步,最大的心病就是原著读得太少了。想我当年摇摇摆摆看一点哲学和理论书,兴致勃勃地跟。一次在某课程网页上一举看到了3个不知道的人名,Agamben, DeCerteau, Judith Butler,那是和我非常相关的课,我心想我真是孤陋啊,去找来看看吧,于是就跟上来了,被誉为"跟得紧"。那种读书的法子掰玉米捡芝麻,看见什么就跟什么,一团糊涂。写得高明的书,但自己读不透,没有吸取到眼光见识,只是博趣,开阔一下眼界罢了,搞不好只是name-dropping。理论书和二手的文献批评好读,也不好读。要读透需要原文的功夫,要明白人家的讨论对象,人家怎样细读。如果不理解语境,没有原著的知识,读二手书是没有大的益处,索然无味的。我有一个可怕的想法。"三十不学艺",人到一定年纪(三十当然不是实指),就有暮气和自保之心,学东西就没主动性了。尤其学习外语,来自母语的抗拒力很厉害。母语是自己的comfort zone,容易固步自封。你上课学语言,跟着老师和同学走,但一下课就和那个语言无关了,做作业和看课文都勉强,不用说主动去思考和写作了。人年纪越大,越不想做基础的活儿,求胜心切,时间也紧张,不能拿出一往无前的劲儿来。学习趁年轻哦!语言是文科生命线,一般比较文学的最低要求是三四门语言。美国这边的博士项目,往往有一个理论的考试和一个原著的考试,比如我的学校,一个是common essay exam,考分析论辩能力,一个是reading check,考三门语言的原著阅读。语言不是学着玩的,而是修相关的课,考相关的试。法文课是法语讨论,意大利文课是意大利语讨论。小论文用原文写,大论文可以英语写(当然最好是原文)。牛人是没边的,会八门语言的大有人在,而且跨度很大,除了简直人人都会的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拉丁语外,还有希腊语+中文,日语+印地语+梵语,希腊语+阿拉伯语+希伯莱语,俄语+挪威语+中文+日语,这样的高难度组合,简直是什么难拣什么学。每个人都要过的reading check这一关是很有道理的,要紧的是读作品,用原文读,读英译是欺骗和不负责任,是混不过去的。语言学习方面,阅读高于一切。语言不好的原因就是阅读不够。阅读给语言以内涵,口语和写作可以从读书中练。书看多了,思想和表达都有变化。讲一个小故事:研三毕业那年,朋友A接了一个汉译英的翻译活,请B做了一部分。B交稿了,A看了觉得不合格,费了很大心修改。她和我感叹说:"真想不到,语言功底这么差,还得我重做。"我也很诧异,不至于啊,B是北大本科出身,现在又念了研究生。A淡然说了一句:"书读少了。"我顿时无比崇拜,这四个字分量很重啊!应该用匾悬起来,警钟长鸣。后来我开始琢磨周围的人读了多少书。遇到现在的同学L,她本科修了中文、法语、西班牙语三个学位。我问她修过多少门法语文学课,她说八门。问她读了多少法文书,她说,小说大概30多部,戏剧大概30多部,诗歌就不好数了。顿时我就沮丧得不行了。和我的英语文学可能差不多,可人家还修了其他两个学位呢。我法文不好,写作不行,根本原因就是"书读少了"。对于文科同学,读书才是根本,日常交往和沟通没什么难,难的是表达思想和论辩,要学到圆熟,像使唤自己人一样使唤它。上课发言辞不达意的感觉是很不好受的。和一个老师谈夏天的语言班。他当年在纽约上过一个古希腊语学习班,每天实打实上课8小时,其他的时间,除了睡觉吃饭,全部用于写各种作业练习,大概也要花上6小时。每天一小考,每周一大考,每天学习到深夜两三点,如此坚持了10个星期,学了大约相当两年的课程。语言班很多,没有最疯狂,只有更疯狂,报这个班的必定是强悍的人,否则神经必然崩溃。在高强度的学习里,他锻炼身体没有间断。我问他如何做到。他斩钉截铁地说:我每天都跑步,十多年不断,再忙也跑步,这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压力大的情况下,尤其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你要考虑放纵的后果。对于必将会后悔的事情,现在就不要做。比如吃饭,我不吃垃圾食品,不吃比萨,因为,if I eat Pizza, I cannot run!现在我就是再忙,也自己做饭,保证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习惯。有运动习惯的人就是这样,你不是有意识地下指令,而是顺应身体的需要。让你的意志跟着身体走,而不是身体勉强服从于意志!为了不让生活起冲突,你必须安排时间!当我是一名无知的乡下小本的时候,常去看国外大学的课程网页。很多学校把课放到了网上,中国的院校比较封闭,所以可到国外网页看看,寻找他山之玉。眼睛永远比胃口大,读不了书,至少了解书目,对自己仍然有用。我从大一起到哈佛耶鲁之类的网上溜达,看看人家读什么书上什么课,参照着找书读,一片懵懂的向往。书主要仍然是经典书,是四海之内都容易找到的书,孤陋寡闻的无知小本,最需要的就是指路的光明,第一次读荷马史诗和柏拉图都是在看了耶鲁课表后找来读的。后来念研究生的时候,要看批评著作和文论,大学的书单也很有用,像英国大学的course mole和reading list很全。心中常想想自己的同辈,受另一种教育的幸运的人,在做什么事情,进度有多快,能感到一种鞭策。找资料的话,有一些专门针对某作品、某作品、某类别的学术网页,给出现成的bibliography。网上搜东西,手勤一点都可以搜到,但不必太费力,买椟还珠,做了书皮专家却没有看书。有一条正道是看书,经过一本书的引用推荐,跳到另一本书。网站广播对学英语很有益。BBC的在线广播基本可以通过flashget等软件下载(也可在firefox装flashgot插件)。推荐BBC artsanddrama,戏剧和文学朗读节目,源源不断的狄更斯小说(他老人家一年四季没断过),各种经典名著。冬天天冷,我就睡觉不起,赖在床上戴耳机听BBC消遣,那时候听过Villette,LittleDorrit,纳尼亚传奇,戏剧(莎士比亚,契诃夫,萧伯纳,王尔德哪,还有难得见到的新剧)。这样,我培养出了对有声书的深情爱好。朗读没有视觉压迫,紧随着原书和作者,愉快充实的感觉。听VoyageOut时想到,Woolf的语言真的非常有味道,念出来才能体会。很多作品都是这样的,朗诵是语言专业必须训练的。爽利顿挫的英国英语,听着真的很幸福啊。英文听力不好的同学可以坚持慢慢听,比看美剧受教益。名著就是名著,让内心丰富。校园网的最大便利是BBS和ftp,营造了一个可爱的群体。Ftp注定是校园网的专利,出了校园,就怀念曾经光顾的各种影视站、科教资料点、音乐站、动漫站,比如著名的文艺片阵地rocker.cc。但是校园网是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信息来源受到种种限制。除了动漫综艺和美剧日剧更新比较快,李敖演讲、馒头事件等热点传播得及时,其他资料,更新是比较少的,诸多重复。ftp是分流和共享的好地方,但个人需要的特别资源,还得靠自己寻找。ftp语言站资料很多,但好像大多是教材的扫描和录音,第二外语的基础学习。如果有了一定基础,我推荐德国之音的德语学习Topthema,法国TV5的新闻7JourssurlaPlanete,锻炼听力,有文字可参,又是最新发生的有趣味的时事。广播收集的有声书毕竟有限,当我脱离校园网怀抱之后,就进入了电驴emule的阶段。到了电驴,世界就大了,自由了,海阔天空(也慢了)。这个世界多么平朗开放。当我找到了英音朗诵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简直涕泗交横。那么多没有想过的宝贝一直在网上,而且源源不断地在增加。夜以继日以蜗牛的速度挂电驴,收集狂本性爆发,有声书越收越多,法语的莫里哀、巴尔扎克、雨果、波德莱尔、兰波、普鲁斯特,德语的圣经、神曲、席勒、黑塞,意大利语的圣经、曼佐尼、卡尔维诺、Svevo……欧洲到底是读书人多,有声书极多,不仅本国作品,还有大量翻译作品。有些东西不可思议,竟然有《纯粹理性批评》的德文版。太多了,只能当为退休后陶冶情操做准备。等我老了,退休了,就听这些玩吧。或者视为饥荒积粮:一旦失去了语言环境,可以用这些听力资料保持语言能力。电驴的下一步是ipod。网上资料积累多了,但人不是总在电脑前。用电脑的时候,经常是做事写东西的时候。终于有一天,我开了窍,去买了一个ipod。为什么下这个决心呢?因为被一位西班牙语系同学震撼到死。一起到外校上《神曲》的课,坐她的车回来,她在车上不放音乐,放意大利童话,无辜地问我:你没有意见吧?这是个严肃的同学,我完全相信她ipod满载着教育的内容。她意大利文比我好,我无地自容,第二天就到店里买了一个80G的ipodclassic,从此成了ipod支持者。现在我走路自觉ipod,终于可以少想低俗的事情,给生活增加文化了。(去年我问一名古典系同学,走路的时候脑子里想什么,他说,背希腊拉丁词汇变位。我抓狂地想,真是读书种子啊。)吉本是英国最伟大的作者之一,走路的时候,坐车的时候,挂耳机听春秋笔法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经常就笑起来。收的那么多法语意大利语资料,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在图书馆上自习的时候,对照书,听《神曲》的朗诵,对理解和记忆是莫大的帮助。在修《约婚夫妇》的课,对照听过几次,曼佐尼可比雨果,好久不读这种伟大的欧洲小说了,惊喜。走在漫天大雪里,耳边回响着意大利文的朗诵,保罗的书信,劝善劝信,优美有力,真给人一种不可阻挡的信心。有了ipod之后,我才开始听podcast,互联网广播。原来这么多教育机构和电台发布了广播呀。做法是,打开itunes,进入itunesstore,搜索,选择节目。可以用电脑听,也可以下载到ipod/mp3里。这里介绍几个教育节目,都是教授讲课的录音。Collegede France的文学(法语,非常慢的讲解,清晰好懂),Alexandro Manzoni(意大利语,全文朗诵,每一章有讲解),Divina Commedia(意大利语,课堂录音,各章节有讲解)。类似的节目相当丰富,意大利人好像特别热爱podcast,古典文学、神话、薄伽丘、戈尔多尼、十五世纪、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一直到二十世纪,都有节目。这和意大利教课风格大概有关系,讲座多于讨论。我听这些,也就是练一练耳朵,给自己制造一个语言环境,知识上是用处不大的。除了这些法意文学广播,还有Oxford medieval English(中古英语的课堂录音),艺术史,哲学,政治哲学讲座,可以按照各人的兴趣听一听。新闻节目就更多了,各大媒体电台都有自己的podcast。人的声音(书的声音)是可以听上瘾的,学业的要求可以养成为自己的爱好。我们有幸生在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电子时代,声音不再是一转而逝的,而是可以流传,复制,重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大家知道Roberto Benigni是《美丽人生》的导演和主演,但可能不知道他是杰出的朗诵家,能全文背诵《神曲》。他热爱但丁,在意大利巡回演出,背诵《神曲》。Youtube上有他几个朗诵视频。我听过的《神曲》朗诵里,他当之无愧是第一。做梦也想听遍他的全文。读诗就要读出来,甚至背出来。想想过去的莎剧演员背台词的功力,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传统。每天朗诵外文,一定有帮助。默读会漏掉东西,而朗读却让你接近文本,接近作者的写作。真的,就像在体验自己在写这篇文章,如何运筹辞章和结构。ftp应该有很多电子词典。我只能靠电驴。我最近下了一个意意辞典,一个意英辞典,简直爱不释手。最强烈推荐Oxford Superlex,英法、法英、英德、德英、英西、西英,大集成。CNKI翻译助手这个网页有意思,可以看看一些奇怪的东西在汉语论文里是怎么翻译的。最后一个提醒是,电脑和ipod引诱人玩物丧志,拼命积攒、整理、分类自己的文件,所以要克制。更不必说其他的视听和聊天的分心了。本科时我没有电脑,得以面壁用功学习。研究生期间就给电脑废了,玩物丧志的多,收获的少。现在有美国同学就住在没有网络的房子里,可以在家看书写作,说This isthe secret of proctivity,这是一个良好教训,要利用网络,不能依赖于网络。就是这位同学,去年感恩节的时候,我问他:放假这几天,你都做了什么?他怅然说:没出门,在屋里待着。Except when I was running,I was just working.这就是博士生的日子,running + working = yard life.好了,写了这些摸索的经历,不伦不类的经验教训谈,完成了答复小朋友的任务。这个关节写这些东西,自觉太不负责了,后果严重。五内俱焚啊,要赶紧回归yard life,做一个负责的graate student。祝大家新学期一切顺利,多有收获。有希望就好。本文来自经管之家,不代表百度学术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原出处,无条件欢迎分享转发

溪公

一个文科博士生的自白:除了学历,我穷的一无所有

博士,是一个人学识能力的象征,有时候更是一个成功人士的标签。能够读博士的人,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在别人眼中他们成绩优秀,似乎生来就是天选之子。事实上,读博之路到底有多艰难、读博的意义所为何也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了。在我国,博士研究生是最高的学历和学位,有的人穷其半生,刻苦读书,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到达学术的顶端、凭借知识改变命运。但是,纵观我国当前的博士毕业现状,似乎想要拿到个博士文凭并不easy,那为什么读博的人数还在不断上涨呢?近来,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个问答吸引了小编的注意。一个文科博士生(男),读博第一年假期回家就深刻体会到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深深关怀~来家里的亲戚:你还在读书啊?啥时候毕业呀?和你年龄差不多的现在都已经有房有车有孩子了...高中同学聚会:同学们都工作了几年了,开车带着家眷参加聚会,然后抢着买单,并且怜悯的看着她说:“你还在上学,没有经济独立,我们请了。”(大写的尴尬)连爸妈都是一脸迷惘,不知道当初支持孩子读博有没有错,到了现在这个年纪,看着别人家的小孩就疯了一样去抱、去逗...假期回家就一个月,也只是头三天的热乎劲,以后根本不管你的“死活”,嫌弃的一批~ 去培训中心代课,收到本科毕业就下海的经理礼节性的寒暄:“你在读文科博士啊?我也是文科专业的,我们这个专业的博士还有读的价值?毕业不就是失业嘛!“貌若天仙的妹纸,假期里各种约,就是不谈婚论嫁:“我晓得你将来可能会很好,但那只是将来,现在我坚决不谈异地恋,你就好好的...等你呦!“后来找了一个有钱人...一个月的假期生活,让他尝到了来自社会不同层次的“关怀”。当初,明明是兴致勃勃的申请上博士的,也是喜气洋洋的回家和大家分享的,但是这一个假期过得只有一个感受:当时的我,除了学历,穷的一无所有。 朋友们不理解你,认为你多读那么几年今后回来是要拿学历压他们;亲友们不理解你,辛辛苦苦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培养大,嘿,结果你不“繁殖”,都多大了还一个人,人家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也许你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家庭、事业、爱情,哪怕我一无所有,也不要再回去忍受各种阴阳怪气!接下来的日子,唯有苦读,才能证明自己。既然是苦读,苦和读便是主题,挣钱和享乐更是与此无关。纵观那些成就突出的科学家们,他们当初选择读博士似乎并不是为了寻求物质上的享受,而是学历高一些就能满足自己获取知识、探索未知的目的,所以,他们历尽辛苦终有所成。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刻苦、坚韧不拔,才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发明、创造,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其实,从来没有人给我们说过读博士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也没有人给我们说过,读博士是为了今后物质上的享受。可能只是神旨暗允或命运的安排,让选择读博士的人自愿走上了这条“自虐”的道路,然后在这条布满荆棘和泥泞的小路上去开辟自己的一方天地,寻找旁人未知的快乐!我想,这就是那些选择读博人的最终升华吧,人生无所谓高低贵贱,只是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那一条道路,只是看你愿不愿意选择并承担一种特定的人生!

明乎坦途

注重课程匹配度的德国留学,这样做,文科也能拿到理工科的offer

小可爱们,大家好呀~读书路上最让自己痛苦的,莫过于选错专业。。。明明是个五大三粗、喜欢数学的女汉子(比如我),愣是入了文学的坑,从此,班里的体力活,默默一肩挑。。。明明是个想搞科研的蓝孩子,听信父母的劝导,学了财会,每天在“坚持”还是“不坚持”学下去之间,抉择两难。。。但是,更令人痛苦的是,专业一选,再改太太太太太难!!!德国留学最注重的就是“专业匹配度”,如果专业跨度很大,在提交申请的那一刻,几乎就能预见,收到的大部分回信中,都会写着“专业不匹配(学分差距太大),不予录取”。。。但总会有一些优秀的学长学姐,走出了不寻常的道路,比如下面这位,“纯文科背景、拿到计算机offer”的学长~学长简介:高中&本科都是纯文科(但在本科期间有CS相关双学位),在缺高数和计算机核心课的前提下,成功录取英国G5大学的录取,并且拿到了跨专业极难的德国TU9、荷兰 3TU、EM联合项目、比利时鲁汶等欧陆综合排名世界前50的学校;具体录取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硕士、同时也录取爱尔兰、英国以及美国其他高校。出于未来工作和移民的考虑(英国工作较难,美国移民太不明朗),我综合之下,选择了EM项目。EM项目就是“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加泰罗尼亚理工,巴黎中央理工&巴黎萨克 雷,布鲁塞尔自由,柏林工大多个欧洲顶尖大学的联合培养项目,毕业分布拿三个学校三个学位证,并获得五个学校欧盟硕士联合证书。01 欧洲国家的留学,到底对匹配度有多重视留学体系,从录取标准来分,可以分为欧洲体系、英美体系。英美体系包括英、美、澳、加、新这几个国家,他们比较看重本科学校和GPA。像英国官网明确写:双非学校,要求GPA在90以上,或者说只录某些重点学校的同学。对于欧州国家,他们更关注专业匹配。基于这个标准,对于本科学校或者GPA没有那么好的同学,比较建议申请欧陆国家。对于欧洲国家而言,即使你本科学校很好、GPA很高,如果专业跨度太大,就算是清华、北大这类学校,也会一样被拒。这就让我当时的境遇很尴尬:虽然我的本科院校和GPA很占优势,但是我的本科是纯文科,虽然修了双学位,但是高数和计算机课严重不足,专业匹配度很差,我发邮件咨询了北欧、德国的很多学校。他们对专业匹配度要求很高,很多学校要求在数学和计算机上有120或者90个欧洲学分,而对于我的文科背景来讲,没有计算机和数学课,想达成这个匹配度,非常吃力。即使我有双学位,但是换算成欧洲学分,还是差很多,很难申请到排名较好的学校。02跨专业申请欧洲/德国留学,如何选学校和选专业那如果课程匹配不够,就真的无法申请欧洲国家的留学吗?显然不是。现在,我来分享跨专业申请欧洲国家留学的技巧。第一:有策略的选择专业很重要 建议大家选一些比较新兴的学科,相对来讲,课程匹配度要求,没有那么高。以计算机举例,比如数据科学计算机类下的数据科学。它的专业匹配度要求就没有纯计算机类或软件工程类那么大,相对较低。第二:在选择学校上,综合类大学的匹配度要求<理工科类大学 对于学校来说,如果是纯理工类大学的话,他们对专业匹配度的要求非常严苛,而对于综合性大学或文科类大学的计算机来讲,他们的匹配度要求就比较低,而一些综合类大学或文科类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排名也非常高。03跨专业申请欧洲/德国留学,如何做背景提升如果专业匹配度不足,又想去欧洲排名靠前的学校,像我一样。。就只能配合背景提升去申请。针对专业匹配度不足的背景提升,有哪些途径呢?第一种途径是网课: 但是从欧洲的角度来说,80%的学校(我认为),对网课的认可度都没有英美国家那么高。有些学校只认可官方学校的成绩单的课程或者你跨院系选修的课程。对于上慕课之类的网课,只能是很少程度的弥补一些专业的不足。第二种途径是做科研: 如果是不是本专业,你还可以跟着实验室的老师做一些科研项目,比如说我是计算机专业,可以跟计算机系的老师的做一些科研项目。欧洲的大学都比较注重科研,所以说如果有匹配的科研项目的话,对于跨专业申请来说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第三种途径是和学校外办频繁的邮件沟通: 如果是专业匹配度不够的话,一定要尽量发邮件跟学校外办沟通他们有什么要求,比方说你要如何补课、你要选修哪些课程,到了德国之后怎么样去补课,或者询问他们,现在大三已经结束,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去弥补他们的课程匹配。有的学校是让你做一个Online Test,看你是否能满足申请这个专业的要求。04收到据信后,一定要argue,我终于拿到offer虽然很多次邮件沟通,但我自己申请的欧洲学校,还是有几所直接发了据信。据信的要求上面写着我的高数课不足,我记得有的学校是要求很高的《高数下》的学分,而我的《高数下》是选修课(并非计算机系下的高数课),所以说学分差的也很多。PS:他们有的据信会明确写着你缺那些课,所以我们不能录取。对于这些拒信,我会主动写邮件给他们的系主任,然后发自己的简历,写自己的个人陈述,告诉他们我有能力去弥补课程、完成这个专业的学业。有的系主任会给我回邮件,告诉我,他们会对我进行一个测试。通过笔试、面试或者在线的一些补课途径,我把据信转成了offer。但归根结底,这都需要一遍一遍的不断去argue,所以我还是着重强调,一定要提前多跟学校或者系主任去多沟通。最后,祝小可爱们都能找到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度过一段愉快、收获颇丰的德国留学时光!备注:内容原创于公号“德国留学小姐姐”,如需转载,请务必联系授权

为之

文科博士就业领域太有限?“除了学历一穷二白”,考博何去何从?

社会上精英人才不断涌现,使得整个就业领域对于人才的学历质量要求有了明显的变化。教育的普及化使得越来越多人得到更高的学历,因此各行各业的就业门槛也在随之不断提高。本科生就业难已经不是一个罕见的问题,所以提高自己的学历已经成为想要追求理想就业的学生的必然选择。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就业上当然会有非常大的改观,但是对于文科博士而言,即便读博,就业领域也依然比较狭窄,就业压力也丝毫不会减轻。不少文科博士的主要职业道路就是留校任教,然而如今随着高校聘用教师逐渐采用“非升即走”的优胜劣汰制度,博士生想要在校站稳脚跟也并不容易,同样要面临着非常大的就业和生活压力。然而与理工科博士相比,文科博士的职业选择又主要集中于高校任教领域,可见就业压力之大。理工科博士的发展道路相对更加广泛,即便不留高校任教也一样大有施展拳脚之处;而文科博士却只能面对有限的职业选择道路,不得不忍受巨大的竞争和学术研究压力。【文科博士在高校任教、从事学术研究领域的压力不断上升】身为高学历精英的博士群体,文科博士实际上面对着相当白热化的竞争,更是在教职、论文、学术成果和生计压力之中体会到现实的残酷。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一些文科博士面临的就业处境都不是那么乐观。就以历史学为例,本身专业性局限性很强,想要拓展发展一般没有可能,而其对应的学术就业市场同样越来越不景气。据数据统计,美国每年拿到历史学博士学位的人数超过1100人,但是公开的教职岗位不足一半,并且这样供过于求的岗位缺口还在不断拉大。不少文科教职领域都出现这样的现象,博士生似乎已经不再是学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因此不少博士只能选择离开学术领域另谋出路。【文科博士另谋出路,就业范围同样比较狭窄】高校就职数量的有限,相比文科博士数量当然不值一提。因此,注定了不少文科博士无法留任高校,只能另谋出路。而文科领域本身发展稳定性极强、岗位范围有限,不少文科博士选择成为独立研究学者,或是从事中学教师、在政府部门任职等。而在这些看起来并不是那样理想化的就业选择中,还要面临来自生活各个方向的现实问题,如家庭、婚姻、经济的多重压力,这也不禁让文科博士们产生自我怀疑,自己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攻读学业,最终却除了学历一穷二白。学术研究领域的止步不前和“我的研究究竟有什么用”之类的自我怀疑,以及找不到理想工作的生存困扰,想必对于无数文科博士而言都是“一把辛酸泪”。在真正面对残酷的就业现实时,文科博士会发现生活中根本不能只有“诗和远方”,重重压力之下“读博何用”这般直击灵魂的逼问更是体现出文科博士们的心灵危机。曾经多少学者以自己是学术研究领域的精英而感到自豪,而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原来与大,现实就业压迫的隔阂越来越清晰地建立起来。精英教育的忧郁逐渐在文科博士群体中弥漫开来,生活和就业的窘困更是深刻反映出文科博士承载的重负。实际上,文科博士们真正感到忧郁和不公的,只不过是在自己花费大量精力、颜值灾难性毁灭后却难以找到一份符合自己期望的教职工作,这样艰苦卓绝的努力白费实在心有不甘。,而这样的就业趋势却又难以改变。或许对于不少文科博士而言,得到精神的滋养大过于追求物质的缱绻。精神滋养这种东西,文科博士的自产自销是非常得心应手的。也许,只有退而求其次,才是不少文科博士寻觅生存之路的最好法则。文科博士们应以更为包容的心态应对就业和生存的挑战、在学术界之外找到可以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岗位;社会和高校也更应该营造和提升人文科学的受尊重氛围,使得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作用。

感兴

这位中国科学家了不起啊!3次被德国著名大学授予博士学位

本文由掌桥科研整理,平台提供中外文献检索获取,拥有1.3亿+篇,中外专利1.4亿+条,月更新百万篇,是科研人员与硕博研究生必备平台之一贝时璋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位主人公,是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贝时璋(1903.10.10-2009.10.29)幼时启蒙1903年,贝时璋出生在浙江省镇海县滨临东海的憩桥镇上,父亲是德商洋行的一位职员,1911年春,贝时璋进镇海县憩桥镇进修学堂学习,1913年秋,贝时璋进镇海县贵驷桥宝善学堂学习。在1915年贝时璋进入了德国人办的“德华学校”上中学,这所德国人办的学校内有许多理科方法的基础书籍,覆盖面很全,在此期间,他学到不少理科方面的启蒙知识,同时也萌生了一种想法——他想更多地知道自然的奥秘。留学生涯1919年,贝时璋考入了同济知工专门学校(后来的同济医科大学),先在德文科,后升入医预科,于1921年,他在医预科毕业后留学德国。先后就读于福莱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和图宾根大学,在1928年3月,贝时璋于土滨根大学毕业,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注:1922年秋,贝时璋转德国慕尼黑大学, 1923年秋,贝时璋转学到土滨根大学。毕业后,他选择留在图宾根大学任助教,在著名的实验生物学家J.W.哈姆斯(Harms)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在德国土滨根大学时,贝时璋开始研究无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和再生等问题。当时他在哈姆斯教授指导下研究了线虫的生活史、个体发育、细胞常数和再生等。回国后在浙大又开展了轮虫的细胞常数和再生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在德国的八九年里,贝时璋受到德国传统的严格的生活规律和深刻的学术思想的熏陶,这对他日后的科研生涯有很大的影响。浙大任教1929年秋,贝时璋在接到母亲病危的电报后,告别图宾根大学,返回祖国,之后被浙江大学聘为副教授(1930年8月),并着手筹建了浙大生物系,当时国内生物系师资相当匮乏,这对于年轻的贝时璋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不过他并没因这样的艰苦的条件而退缩,反而是积极。浙大原本计划从8月1号开始正式聘请贝时璋,开始正式发工资,但是贝时璋告诉学校,他愿意不要工资,希望提前到校,着手这些准备工作。于是,等到9月份开学时,一切的仪器、挂图都准备好了,贝时璋就这样开课了。1937年,由于抗日战争的影响,浙江大学被迫迁移,贝时璋随校西迁贵州,在生活和工作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贝时璋仍勤勉不懈地从事科学探索。在浙大任教期间(20年),他培养出不少著名的实验生物学家,如朱壬葆、江希明、姚鑫、陈士怡、王祖农、陈启鎏、朱润、徐学峥。创立学说贝时璋主要研究包括动物个体发育、细胞常数、再生、中间生、性转变、染色体结构、细胞重建、昆虫内分泌腺、甲壳类动物眼柄激素等方面,其中尤以关于细胞重建的研究最为突出,并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创立了“细胞重建学说”。1932年春,贝时璋在杭州郊区松木场稻田采集到的丰年虫中,就发现了中间性个体。这是首次被报道。贝时璋不仅根据染色体和第二性征将这些中间性个体分为5种类型,并研究了它们性转变过程中生殖细胞的变化,观察到细胞的解体和细胞的重新形成。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研究成果,即建立细胞重建学说的创始性成果。但这个时候抗日战争爆发,不得不得停止了研究。以后又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开展,直至1976年,“十年动乱”结束,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贝时璋才又有机会和条件与一批年轻的工作人员一起对细胞重建这一课题继续开展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说过细胞可以重建而不由分裂产生,因为自1871年以来,“细胞分裂为产生细胞的唯一途径”一直被生物学界奉为金科玉律。1958年,在贝时璋的主持下,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成立,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该学科的专业研究机构之一,这也标志着生物物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正式设立。1958年至1983年间,贝时璋一直担任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几十年间,他开拓了我国放射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的研究,指导了我国核爆炸实验对动物本身及其远后期辐射效应研究和我国第一批生物火箭动物飞行实验等重大研究,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奠定了基础。个人荣誉1、鉴于贝时璋长期从事实验细胞学研究取得的成就,德国土滨根大学又于1978年、1988年和2003年三次授予博士学位。2、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被邀任荷兰国际胚胎学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被选为荷兰国际胚胎学研究所委员,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逝世与纪念2009年10月29日上午,贝时璋在北京逝世,享年107岁。中国国家天文台将1996年发现的第36015号小行星命名为“贝时璋星”。2008年10月10日,贝时璋院士105岁寿辰暨铜像落成。2011年5月25日,镇海区人民政府、浙江省邮票局、宁波市邮政局联合主办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五)—贝时璋纪念邮票》首发。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搜狗百科、《一代宗师贝时璋:用生命探索生命》、《大师集 之 贝时璋》、《生物学家 | 36015的小行星的命名-贝时璋》、中国科学院院士介绍等。

内视

在德国最受欢迎的专业竟然不是理工科?——2018德国最受欢迎专业

无论是已经远赴德国求学的“留德华”还是即将赴德留学的同学甚至只是对德国以及德国留学有一点了解的朋友,都深知德国人的“死板”,其实也就是一丝不苟的“德意志作风”。很多人肯定认为德国人既然一定程度上认“死理”,所以他们可能会长久地以自己最强势的理工方面的学科或工作为重中之重,但是在2018年德国联邦统计局对德国本地最受欢迎的专业统计分析中却暗藏玄机。无论是已经远赴德国求学的“留德华”还是即将赴德留学的同学甚至只是对德国以及德国留学有一点了解的朋友,都深知德国人的“死板”,其实也就是一丝不苟的“德意志作风”。很多人肯定认为德国人既然一定程度上认“死理”,所以可能他们一定会长久地以自己最强势的理工方面的学科或工作为重中之重,但是在2018年德国联邦统计局对德国本地最受欢迎的专业统计分析后存在着惊喜。每年德国联邦统计局都会对各项事物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最受欢迎专业这项不光用来统计,更是给全德国所有高校和企业一个参考,可以根据这些榜单进行一些专业或者工作形式的改革。图片源自网络首先是关于最受女性欢迎的专业排行:图片源自网络第一位是企业经济学(BWL),学习目标在于研究企业内部的管理相关问题和金融、市场营销、贸易、会计、审计、物流、人力资源、生产等在企业层面的问题。第二和第三分别是Rechtswissenschaft法律学和Germanistik日耳曼文学这两个老牌强势专业,其中日耳曼文学是研究德国的历史文化的专业学科,也称作日耳曼语言文学。第四和第五分别是医学和教育学,五个专业充满了文科的气息但是又各有千秋。其次是关于最受男性欢迎的专业排行:图片源自网络这个排行的有趣之处在这时就体现的淋漓尽致了,最受男性欢迎的专业竟然也是BWL?这个专业到底是何方神圣?其实德国在企业经济学上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很多国家的高校的该专业的开设都是受到德国的启发,或者一些教学模式也是有借鉴德国的BWL的教学模式。BWL在教学学科设置上相当于英美的商学院、中国的管理学院。企业经济学是近几十年来国际学术界最具活力、与企业实践联系最紧密的一个前沿性的研究领域,也是如今在德国发展的最好的专业之一,甚至媲美一些发展了上百年的理工科专业。同时BWL能从事的工作范围也较为广泛,如保险、金融、企业管理、会计、审计、税务、物流、供应链管理、销售、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在经过了BWL的专业学科学习之中都可以在各种资料中学习更多这些方面的知识,加上学科本身的知识,BWL的毕业生在这些岗位上都是上手非常快的。最受男性欢迎专业的第二到第五分别是机械、计算机、电气、经济工程。其实德国人在选择专业和以后的工作方面也是贯彻了自己本身的风格——极其务实。其实每个专业的课程难度、自己的兴趣程度和以后就业的薪水高低都决定着这个专业的受欢迎度。图片源自网络在这个“最赚钱”的专业排行榜中,医学、法律学和经济工程都达到了税前7万欧元的年薪。位居第四的经济信息学也算是和BWL有关的一个专业,是作为生产力资源,也是生产力经济学研究范围的一部分。但是经济信息学又不同于生产力经济学,它是研究经济信息规律以及如何利用经济信息的一门学科。位居第五的专业是工程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