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慕尼黑大学是欧洲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历史达500 多年之久,属于德国政府高水平大学研究“精英计划”中的优秀大学。根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该校签署的合作协议,国家留学基金每年可资助不超过40名学生赴德国慕尼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目前2020年该项目可申请的博士生岗位已经确定,申请截止时间为2020年2月15日,具体要求以国家留学网网站公布信息为准。(以上信息来自国家留学网)
本文由掌桥科研整理,平台提供中外文献检索获取,拥有1.3亿+篇,中外专利1.4亿+条,月更新百万篇,是科研人员与硕博研究生必备平台之一贝时璋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位主人公,是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贝时璋(1903.10.10-2009.10.29)幼时启蒙1903年,贝时璋出生在浙江省镇海县滨临东海的憩桥镇上,父亲是德商洋行的一位职员,1911年春,贝时璋进镇海县憩桥镇进修学堂学习,1913年秋,贝时璋进镇海县贵驷桥宝善学堂学习。在1915年贝时璋进入了德国人办的“德华学校”上中学,这所德国人办的学校内有许多理科方法的基础书籍,覆盖面很全,在此期间,他学到不少理科方面的启蒙知识,同时也萌生了一种想法——他想更多地知道自然的奥秘。留学生涯1919年,贝时璋考入了同济知工专门学校(后来的同济医科大学),先在德文科,后升入医预科,于1921年,他在医预科毕业后留学德国。先后就读于福莱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和图宾根大学,在1928年3月,贝时璋于土滨根大学毕业,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注:1922年秋,贝时璋转德国慕尼黑大学, 1923年秋,贝时璋转学到土滨根大学。毕业后,他选择留在图宾根大学任助教,在著名的实验生物学家J.W.哈姆斯(Harms)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在德国土滨根大学时,贝时璋开始研究无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和再生等问题。当时他在哈姆斯教授指导下研究了线虫的生活史、个体发育、细胞常数和再生等。回国后在浙大又开展了轮虫的细胞常数和再生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在德国的八九年里,贝时璋受到德国传统的严格的生活规律和深刻的学术思想的熏陶,这对他日后的科研生涯有很大的影响。浙大任教1929年秋,贝时璋在接到母亲病危的电报后,告别图宾根大学,返回祖国,之后被浙江大学聘为副教授(1930年8月),并着手筹建了浙大生物系,当时国内生物系师资相当匮乏,这对于年轻的贝时璋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不过他并没因这样的艰苦的条件而退缩,反而是积极。浙大原本计划从8月1号开始正式聘请贝时璋,开始正式发工资,但是贝时璋告诉学校,他愿意不要工资,希望提前到校,着手这些准备工作。于是,等到9月份开学时,一切的仪器、挂图都准备好了,贝时璋就这样开课了。1937年,由于抗日战争的影响,浙江大学被迫迁移,贝时璋随校西迁贵州,在生活和工作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贝时璋仍勤勉不懈地从事科学探索。在浙大任教期间(20年),他培养出不少著名的实验生物学家,如朱壬葆、江希明、姚鑫、陈士怡、王祖农、陈启鎏、朱润、徐学峥。创立学说贝时璋主要研究包括动物个体发育、细胞常数、再生、中间生、性转变、染色体结构、细胞重建、昆虫内分泌腺、甲壳类动物眼柄激素等方面,其中尤以关于细胞重建的研究最为突出,并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创立了“细胞重建学说”。1932年春,贝时璋在杭州郊区松木场稻田采集到的丰年虫中,就发现了中间性个体。这是首次被报道。贝时璋不仅根据染色体和第二性征将这些中间性个体分为5种类型,并研究了它们性转变过程中生殖细胞的变化,观察到细胞的解体和细胞的重新形成。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研究成果,即建立细胞重建学说的创始性成果。但这个时候抗日战争爆发,不得不得停止了研究。以后又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开展,直至1976年,“十年动乱”结束,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贝时璋才又有机会和条件与一批年轻的工作人员一起对细胞重建这一课题继续开展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说过细胞可以重建而不由分裂产生,因为自1871年以来,“细胞分裂为产生细胞的唯一途径”一直被生物学界奉为金科玉律。1958年,在贝时璋的主持下,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成立,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该学科的专业研究机构之一,这也标志着生物物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正式设立。1958年至1983年间,贝时璋一直担任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几十年间,他开拓了我国放射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的研究,指导了我国核爆炸实验对动物本身及其远后期辐射效应研究和我国第一批生物火箭动物飞行实验等重大研究,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奠定了基础。个人荣誉1、鉴于贝时璋长期从事实验细胞学研究取得的成就,德国土滨根大学又于1978年、1988年和2003年三次授予博士学位。2、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被邀任荷兰国际胚胎学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被选为荷兰国际胚胎学研究所委员,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逝世与纪念2009年10月29日上午,贝时璋在北京逝世,享年107岁。中国国家天文台将1996年发现的第36015号小行星命名为“贝时璋星”。2008年10月10日,贝时璋院士105岁寿辰暨铜像落成。2011年5月25日,镇海区人民政府、浙江省邮票局、宁波市邮政局联合主办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五)—贝时璋纪念邮票》首发。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搜狗百科、《一代宗师贝时璋:用生命探索生命》、《大师集 之 贝时璋》、《生物学家 | 36015的小行星的命名-贝时璋》、中国科学院院士介绍等。
人家的孩子天天玩游戏,上学后成绩优异,还是学霸!你家孩子不玩游戏,上学后的成绩却不尽人意,反而真不如那些,常玩游戏长大的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呢?归根到底,这真不是玩不玩游戏的问题,而是孩子的智力发育,多少有些不一样。有的爸妈希望孩子变聪明,但却经常对孩子说:“不许玩游戏!一天就知道瞎玩,浪费时间。”这些爸妈认为,“玩游戏”等于“浪费时间”,这也是不少普通爸妈的共同想法。因此,全国有上千万甚至上亿的家长,都禁止孩子玩游戏,强烈要求孩子必须学习,或是安静待着。可惜,研究已证实:玩游戏能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这个重要结论,还有很多爸妈不知道。例子:小陈妈妈说,她的小侄子很贪玩,自己常拿他做负面教材,告诫女儿不可以“不务正业”。小侄子没上学前,不是玩积木,就是玩飞机,经常一玩就是一整天,根本没人管他。上小学之前,小侄子一直都很闲,处于散养状态,什么补习班都没上过。可是,上小学以后,小侄子在很贪玩的情况下,成绩却是名列前茅。这真有点匪夷所思,太费解了。小陈妈妈很纳闷,自家女儿从小管得严格,很少玩游戏。可回回考试就那么差,都不如小侄子的成绩高。翻看了很多资料,小陈妈妈这才明白,玩游戏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有很大的益处。“玩游戏”的孩子比“不玩游戏”的孩子,可能更聪明慕尼黑大学的神经科学家朱博士表示:游戏给大脑带来了积极影响,注意力、视觉、认知能力都有所提升。国外杂志《自然》有报道,一些研究机构通过对青少年的实际跟踪调查,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玩游戏孩子的智力水平,可能会高于一些不玩游戏的同龄人。玩游戏的孩子,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等,都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锻炼。当然,这里我们讲到的“游戏”,并非狭义上的网络游戏。关于网络游戏虽然也能益智,但马老师也说过:“应该采取一些措施管控游戏,游戏不是坏事情,今后的孩子可能离不开游戏,但不等于游戏要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因此,重点在这里:玩游戏肯定要注意尺度,掌握方法。不然,很可能会使孩子沉迷游戏,适得其反,反而消磨了孩子的意志力,损耗了孩子的健康和智商。那么,怎么“玩游戏”才最益智呢?这里分享几个,有助于孩子智力发育的小游戏,爸妈可以陪孩子一起玩耍。爸妈陪娃这么“玩游戏”,孩子越来越聪明!1涂鸦画画孙俪的儿女很调皮,曾把家里的墙面当画纸,涂抹的乱七八糟。不过,邓超孙俪都没跟儿女计较,反而放任孩子的行为,只给予适当引导。结果,两个孩子越来越聪明。当然,这也离不开孙俪娘娘的鼓励教育,她连儿子等等画的石头,娘娘都说更像是“翡翠”。在这样的鼓励下,孩子会更热爱绘画,喜欢钻研,提升能力,越来越聪慧。孩子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着想象力,创造力也在提升。如果爸妈在一边引导,让孩子更仔细地观察事物,然后再进行画作。那么,孩子的进步空间会更大,综合智力水平也会更高。2识别游戏孩子的智力发育,离不开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锻炼,这是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通道。爸妈可以在孩子小时候,陪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智商锻炼。比如:用积木撞击,让孩子锻炼听觉,刺激肌肉力量;让孩子摸着质地不同的玩具玩,识别不同材质,提高触觉能力;陪孩子听绘本故事,让孩子模仿动物叫声,或是概括复述内容,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表现力。这些益智游戏,都能多角度锻炼孩子的智力水平,让孩子越来越聪明。3玩积木在孩子玩积木、摆造型,反复个人创作的过程中,孩子对积木色彩的研究,动手摆放的享受,都会刺激传递到孩子的大脑,刺激到孩子的大脑发育。小孩子摸索的过程,就是锻炼大脑的过程,哪怕孩子一会推到了积木,一会儿有变着花样重新摆放,爸妈都别责怪。孩子的思维在变,玩游戏之后他会加强逻辑性。与其禁止孩子“玩游戏”,不如陪着孩子“玩好游戏”。生活里,还有很多益智游戏,既简单有趣,又能增加亲子关系。比如大人可以和孩子玩科学小游戏,这样既让孩子有玩得开心,又得学到科学知识,一举多得。那么,家长们不知道有哪些科学游戏怎么办呢?建议买这本《玩转科学游戏中的科学和知识》书,总共有250个科学小游戏,包括简单小实验、趣味小制作、观察测量等方方面面,孩子能学到关于动植物、空气、光、电、磁场等科学知识。孩子越玩越能锻炼大脑,在玩中增长知识比坐在那里学习要高效得多。这本书好评如潮,家长买回去,孩子都很喜欢玩,内容生动有趣,大人和小孩都玩得很开心。而且书中的游戏都是科学大师们做过的经典实验,有些是最近才发现的自然现象,有的是非常接地气的生活中的科学小趣事,玩这些游戏可以在家里和学校的很多场合,为孩子将来成为科学家能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本书原价75元,现在活动价只要58元,孩子可以玩好几年,一年下来只要花几块钱,相当地划算,想开发孩子大脑的,赶紧在底下下单购买吧!您的孩子贪玩吗?他几岁了,孩子也喜欢一个人玩游戏吗?
现在,德国留学生是很火的,并且我国的著名企业家——华为总裁任正非也对外宣布要在德国招收大量的德国博士生。任正非之这样之举并非突然,大家要知道,华为公司一直以来都是推广德国的控制软件的,并且在他看来,德国和中国之间的经济有着很大的互补性,德国所有的正式我们国家需要的。同时,德国也需要中国这样庞大的市场。为什么是德国的博士生而不是其他国家的博士生呢?这就不得不说德国的教育了。德国的教育资源是很丰富的,并且德国对学校专业是很严格的,其中我们就以德国机械制造专业来说,德国本身的机械制造业就经历了很久的历史,德国很多的工业大学中的机械制造专业都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它的课程设置和师资条件都是一流的,从德国机械制造业毕业的博士生的专业水平是世界认可的。那么,任正非主要从哪些德国大学中招收博士生呢?接下来就具体给大家介绍一下。亚琛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的理工科实力是很强的,它的电子和机械制造专业一直以来都是德国第一,并且其中机械专业的历史是很悠久的,早在1870年就开设了。在亚琛工业大学之中有着很多的科研项目,设计的专业领域也是很广泛的,处于世界的研究前沿。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在国家都是享有名誉的,可以说是德国第一的大学。慕尼黑大学是很多著名科学家的母校,比如狄赛尔、林德等等,该学校的教学水准是很高的,慕尼黑大学毕业证书就是一个含金量很重的证书,跟何况从里面毕业的博士生了。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被誉为是优秀工程师的摇篮,它最强的专业就是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了,这些学科在世界都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的,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的机械专业是德国的重点科研机构之一,该大学的汽车研究所在国际上都是十分著名的,对世界的车辆传动方面有着很大的贡献。除了以上提到了几所大学之外,任正非在柏林大学、斯图加特大学等大学也发出了邀请,任正非是十分欢迎德国博士生的来临的,德国的教育真的是很严格的,德国的博士学位也是很难拿到的,征收德国博士生对于华为和中国的制造业和经济都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我是小鹰,专注分享更多的海外资讯和求职干货。百家号号:移鹰,欢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关注
一、在德国读博士要花多少钱?好消息,虽然2017年在巴登-符腾堡州向欧盟学生重新收取学费,但是博士生被排除在外。这意味德国所有公立大学的博士生仍然是免学费的,无论申请人的国籍,以及博士学习年限是否为三年。除此之外,你可能需要支付费用。然而,与在德国学习的所有层次一样,博士生也需要在一个学期内为行政和其他费用支付150至200欧元。这意味着你的主要开支将是在德国生活的一般费用。如果你申请学生签证,你将被要求证明你每年至少能拿到8700欧元的资金用来支撑自己在德国的生活。然而,据DAAD称,这个数字可能不够,因为德国学生平均每年需要10200欧元来支付生活费用,包括房租、食物、服装、交通、工作材料、娱乐和其他费用。生活在慕尼黑这样一个特别昂贵的城市,可能需要更多的钱。二、在德国博士可以申请奖学金吗?大多数博士生从事有偿研究项目或获得奖学金。如果你想申请奖学金来帮助你的开支,你可以通过你想要学习的大学的官方网站找到这些。您也可以查阅我们的奖学金名单,在德国学习,包括博士资助的机会。其他获得奖学金的好途径包括ing-和。你也可以考虑做一份兼职来补充你的资金,无论是在大学内还是大学外,但要注意任何可能的限制。如果你是欧盟或欧洲经济区的全日制学生(不包括来自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学生),你可以在哪里或何时工作没有限制。如果你是来自欧盟以外的全日制学生,在你必须申请工作许可之前,你每年最多只能工作120天或240半天。在德国获得带薪工作后,你应该联系德国就业办公室了解法律条件。三、德国博士的申请条件是什么?入学要求会因大学和博士项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你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高等教育学位,相当于德国硕士学位。另一种选择是,拥有学士学位的非常优秀的国际申请人可以通过一个快速通道项目被录取为博士生,这将包括参加入学考试,可能还会参加面试。如果你正在攻读英语博士学位,而这不是你的母语,你需要通过雅思或托福等英语测试来证明你的英语水平。如果你正在学习或提交德语博士学位,你可能需要通过DSH或TestDaF等测试来证明你对德语的熟练程度。四、如何申请德国的博士学位?在德国,没有针对博士生的中央招生流程或招生办公室,而申请流程的不同取决于你选择的是个人博士还是结构化博士,对于后者,你只需要直接向你选择的大学申请即可。如果你要申请一个独立的博士学位,你首先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教授,他愿意做你的导师。你可以通过以前大学的联系方式找到导师,或者通过搜索与你感兴趣的领域相关的机构、研究中心或团队来找到导师。以下的在线搜索平台可能会帮助你找到合适的机构和导师:⑴DAAD⑵PhD Germany⑶Hochschulkompass.de⑷academics.de一旦你找到了导师,相关部门或博士生委员会必须确认你的博士候选人资格。这通常包括完成一份申请书,其中包括你的博士导师的声明、认证证书副本、院长办公室对你资格的认可证明、学术推荐信和使你能够参加博士学习的大学学位。您的申请也可能包括英语或德语测试结果,如果适用的话。您所选择的大学的学生办公室将审查这些文件,并批准您开始博士学习。下一步是进入大学。为了有资格入学,学校必须首先接受你的博士学习申请。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院系都要求博士生必须正式入学。你可以在大学的官方网站上找到任何有关入学的要求。你还必须确保你的研究生学位得到认可,获得居住证或学生签证,并确保你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你的逗留费用。五、你需要学生签证吗?这将取决于你来自于哪个国家。许多学生会发现他们不需要学生签证,但需要居住证。你可以在这里阅读更多关于获得德国学生签证的信息,或者在外国联邦办公室的网站上找到关于哪些国家需要或不需要学生签证的概述。 六、你需要讲德语吗?不是必须的,不过建议你至少学习一些基本的德语,以帮助你在东道国度过难关,尤其是如果你想在学习期间或之后工作的话。如果你正在研究一个独立的博士论文写作,博士论文通常可以用英语写,而结构化的博士项目通常允许学生用英语完成他们的博士论文。 七、为什么要去德国读博士?不难看出为什么德国是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作为全球技术创新和研究的领导者,它享有全球声誉,拥有强劲的经济和吸引人的生活质量,在工程和制造业等领域有着特别著名的传统。许多大学享有良好的国际声誉,在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有45所大学进入全球前1000名。其中,久负盛名的慕尼黑工业大学在全国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61位,紧随其后的是排名第62位的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除了提供高水平的生活,德国还欢迎国际学生以低成本的学习和良好的资助机会。德国的博士通常不收取学费,超过四分之一的德国博士候选人获得了公共资助。 八、德国提供什么类型的博士学位?1.个人博士学位这是传统的选择,仍然是最受欢迎的。在这种类型的博士学位中,你将在教授的指导下撰写论文,但大多数情况下是独立完成的。这些博士的学制各不相同,一般持续三到五年。这种选择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但也需要很高的个人主动性和责任感。你不局限于通过在大学进行研究工作来获得博士学位。你也可以在非大学的研究机构或在工业部门的德国公司完成一个项目。2.结构化的博士课程你也可以选择结构化的博士课程。这包括一组博士生由一组导师指导。在德国大约有600个这种性质的课程,通常是国际课程,以英语为教学语言。这些项目与个别博士项目不同,因为学生的研究建议必须与现有的博士项目相适应,而个别博士学位可以更自由地组织以适应个别研究项目。你还需要参加讲座和研讨会,通常会有一位导师。九、德国哪些大学提供博士学位?德国的许多大学都提供博士学位。德国学术交流服务(DAAD)提供了一个数据库,您可以使用它来搜索适合您的博士项目。
心理学家:原生家庭有十宗罪!那些逃离原生家庭的孩子,都是这十宗罪的受害者!打开知乎,关于原生家庭原罪讨论很多,很多人在上面控述原生家庭的罪行。王永强之父高考理科状元、北大博士后王永强,赴美工作后,拉黑父母联系方式,失联20年,与原生家庭决裂,还写万字书信控诉原生家庭“罪行”!书信里王猛使用了诸如“肆意操控”、“冲突”、“炫耀”等激烈词语对父母进行控述,认为贪婪父母害其妻离子散!大连曹先生的女儿曹茜2000年赴德留学,2003年,由于曹茜隔了10月才打电话给父母,曹茜父亲一接到电话就很生气地说:“我以为你死了呢,这么长时间不给家打电话了。”结果后来,曹茜再也没与父母联系,恩断义绝。如今曹先生夫妻二人都身患癌症,十分想念女儿,可是却得不到联系方式。据知情者透露说,曹茜在德国慕尼黑大学担任教授,曹茜说,“不想与他们见面。”……类似的事还有很多。他们为何要拼命逃离原生家庭?首先,什么是原生家庭?所谓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儿女未成婚前,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心理学家认为,原生家庭有十宗罪,那些逃离原生家庭的孩子,都是这十宗罪的受害者!第一宗罪,贫穷某种意义上说,贫穷也是一种罪恶,贫穷与落后、闭塞、保守、守旧、愚昧等负面词语息息相关,贫穷的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的非常大的。当然也不乏任正非等成功人士,从贫穷中走出来,改变了命运。但多数人一生都被贫穷刻下牢固的烙印,很难改变生活的阶层。读书也许是多数人改变贫穷落后的唯一途径。有些通过读书,改变阶层的孩子,逃离了贫穷的原生家庭,再也不愿回首往事。也许年幼的贫穷,带给他们太多伤感的记忆。比如,因为贫穷,买不起想吃的东西,想要的玩具,想要的学习工具,想要的某种培训等等,或者因为贫穷,被同学耻笑留下难堪的记忆。还有因为贫穷,孩子生病,却无钱治疗,孩子留下终生残疾。还有些家庭,因为贫穷,让孩子丧失升学的机会。中国大多数家庭经济状况是不太好的,特别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原生家庭的贫穷,让很多人失去人生的奋斗机会。第二宗罪,缺爱从小缺乏爱的温暖长大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心理障碍。中国有多少孩子是留守儿童?少说上千万吧!这些孩子内心幸福吗?还有多少单亲孩子?还有多少虽然父母俱在,但孩子却感受不到爱的温暖?第三宗罪,暴力有些家庭父母有暴力倾向,动不动打骂孩子,要求孩子绝对听话、顺从,不得反抗。第四宗罪,控制有些父母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的成长,干预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让孩子活成他们想要的模样,实现他们未竟的梦想,而不考虑孩子的想法与感受。第五宗罪,见识短浅有些父母由于受教育程度低,见识短浅,看不到孩子成长的需要,也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而往往以他们自身孤陋寡闻的见识,对孩子的教育成长进行横加干涉。如不让孩子继续升学,或者重男轻女,不让女孩上学花钱,或者对孩子报考或者婚姻自由横加干涉等等。第六宗罪,父母关系不和谐对子女不良影响夫妻关系不和谐的家庭比比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因为不和谐,双方又不愿忍让,所以争吵、打架。这样的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孩子影响可想而知。第七宗罪,父母不良生活习惯对子女的榜样作用有些父母有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赌博、懒惰、游戏、打架斗殴或者与黑恶分子往来。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往往模仿父母的习性,有样学样。第八宗罪,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有些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有个电视节目,一个母亲强烈要求读小学的孩子每次考试都必须双百,孩子万一没达到,就非打即骂,吓得孩子都不敢回家。主持人问这位母亲学历,答曰,“初中”。父母望子成龙,心情可以理解,但万不可操之过急,给孩子过大学习压力。培养孩子学习兴趣,顺其自然,循序渐进,逐步进步,才是科学的态度。第九宗罪,不被父母尊重与关怀上面那个王永强,和知乎上众多发言人,都谈到自己不能得到父母尊重与关怀,自己在外面受委屈的时候,父母不但不关怀,反而一顿责骂与讽刺。第十宗罪,索取回报父母辛苦付出,帮助孩子成长。父母有需要的时候,如生病、年老、修房或者帮助未成年孩子等等,就向已成年孩子索取回报。当然,适度的索取是可以理解的。父母养大孩子,是义务。孩子赡养父母,是美德。但索取如果超出孩子承受能力,孩子就往往会选择逃离。赵庆香与魏涛头条新闻报道,2002年3月26日下午3时,山东省烟台招远市贾庄子村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血案。留学美国的女博士赵庆香和拥有双硕士学位的丈夫魏涛在一起回家探亲时,竟然双双惨死在农民父亲赵玉令的利斧之下。事情起因是父亲赵玉令要求女儿女婿出钱帮助身患癫痫的28岁幼子在县城买房,被女婿拒绝,赵玉令恼羞成怒,痛下杀手。事后,赵玉令竟称不后悔。这样的原生家庭,如此的索取,孩子们长大后怎能不选择逃离呢?赵玉令选择逃离原生家庭的孩子,往往就是这十宗罪中某几项的受害者。读者们,你们是否认同原生家庭十宗罪呢?
9月12日,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了2020年度大学排名在此次排名中,仍然将英国牛津大学排为第一,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排名第二,剑桥大学排名第三。每一种排行榜都有侧重,看指标就能够明白泰晤士高等教育的排名指标:教学(学习环境):30%教学声誉调查:15%员工与学生比例:4.5%博士与学士的比例:2.25%博士学位授予学术人员比例:6%机构收入:2.25%研究(数量,收入和声誉):30%研究声望调查:18%研究收入:6%研究生产力:6%论文(研究影响):30%国际化(员工,学生,研究):7.5%国际学生比例:2.5%国际工作人员比例:2.5%国际合作:2.5%行业收入(知识转移):2.5%从这些指标来看,一些科研数据可以通过检索搜集,而另外的声誉之类的只能够通过调查打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不同大小的任何水平不同,得分高低自然也会不同,这也是排名中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在泰晤士2020大学排名中,进入前200名的高校中,美国有60所,英国有28所,德国有23所,澳大利亚有11所,荷兰有11所,中国大陆、加拿大和瑞士也分别有7所。从发展趋势来看,欧洲大陆英国高校的排名有所下降,德国大学排名有所上升。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席分析员菲尔·巴蒂认为: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德国‘即将取代英国成为欧洲的头号高等教育的强国’,这要归功于其额外的科研经费,对国际化的日益重视和成功的卓越计划。 德国的大学排名前30的基本没有,排名前50的也很少,但是排名在100左右的高校就很多了,德国大学之间的差距并不是特别大。以至于很多人都会疑惑,为什么德国没有大学能够进入大学排行榜前几名?这和德国大学的性质密不可分,也是德语国家和英国国家的差别所在。英语国家的评价标准肯定更适用与英语国家,这是对德国不利的德国大学比较倡导平均,各所大学各有特色,专业性比较较强,这些都是无法体现在大学排名中,因为大学排名更看重综合实力。德国的大学是非常受到认可的,比如一个德国精英大学的博士和英国超级五强大学的博士,哪一个的含金量更高?毋庸置疑的是德国大学的博士含金量更大。英国大学为什么排名高,除了科研方面,还有英语为母语的优势以及大量的留学生带来的国际化,英国的许多排名很好的大学实际上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中国留学生最喜欢英国的就是一年制的硕士,简单说就是一年制的授课型硕士,许多西方国家不认可,拿到中国来还是能够忽悠不少人的。德国大学作为近代大学之母,经历了辉煌,也经历了毁灭,今天德国的大学是世界上似乎再也有没有哈佛、牛剑之类大学的响当当的名号了。看一下这次德国大学中进入前200名的23所大学基本上德国排名最高的大学还是慕尼黑大学德国的几所著名工业大学排名也不低,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这几所工业大学工科实力非常强。柏林大学分离的两所柏林洪堡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也上榜,另外,在精英计划中,两所柏林大学又联合了柏林工业大学成功入选最新的精英大学研究群。柏林著名的医院夏利特医院也上榜,这所医院是柏林大学的附属医院,由于二战后的柏林大学一分为二,这所医学院也是历经变化,很多排名都是单独作为一个医科大学来进行排名,夏利特医院是德国最大的医学院。另外,以经济学擅长的曼海姆大学也进入了前200名。实际上,德国还有一些著名大学没有进入前200名,黑森州著名的工业大学达姆施塔特工大,还有康斯坦茨大学、法兰克福大学、耶拿大学、明斯特大学等学校都是非常不错的。从发展趋势来看,德国的大学整体综合实力能够超越英国吗?从QS和THE的评价来看,首先德国需要一份自己的大学排行榜,QS和THE的排名中第一名没有不是英国高校的,美国的USNews排名中第一名也都是美国,中国的ARWU排名中,第一名也都是美国的。不过,英国和德国不同的高等教育风格也决定了德国严谨而严格的高等教育很难像英国高校一样的欢迎,不容易毕业就限制了太多的学生了,大多数人读大学只是想去一个名校,拿一个海外名校文凭。
留学和购物一样,是需要“货比三家”,讲究性价比的。值此美国留学性价比雾里看花之际,很多同学才把目光方向了其他国家。其实,就算不是因为国际局势导致美国留学成为未知,欧洲留学的性价比和优势是长存的,只不过借此机会,宝藏被更多人发掘到了!在欧洲的众多国家中,要选出一个性价比最高、最值得的目的地也不容易,很多国家的商学院都是世界顶尖的,北欧也有许多学校坐拥长居不败的优秀专业,比如酒店管理、跨文化交流。但是,Pro君要强烈安利的目的地是德国,虽然本身就是很多人的选择,但不得不单独夸夸,因为它的性价比在一众欧美留学国家里真的是非常亮眼了。首先,德国的高校真的很厉害!德国有哪些顶尖高校呢?除此之外,还有法兰克福大学、波恩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等等等等。试问实力如此强大的高校,拥有一份这样高校的学历你不心动吗?当然了,肯定会有人问,为什么德国的大学这么厉害世界排行榜上还总是排不到前五十呢?这就涉及到德国“免费教育”、大学学科偏科严重、教研分离、语言限制等问题了,这些因素使得德国的高校的整体综合实力和英美的私立精英类高校存在一定差距。但是诸如一些工程学科和自然学科,以及哲学等人文社科专业,德国的高校绝对是实力强劲、相当能打。花销令人欣慰既然是讨论性价比,在性能方面已经非常不错的,我们自然要讲讲价格。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学费可以算得上支出的一个大头。英美的高校学费一年动辄七八万美元或英镑,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确实难以负担。而德国的大学,学费全免!学生每个学期只需要付很少一部分杂费,并且享受医疗保险等非常多的福利(包括留学生哦),因此在德国,很少会存在上不起大学的现象。德国的日常消费和欧洲大部分地区相差并不多,拿Pro君一个同学做例子,这个同学19年下半年留学德国洪堡大学至今。每月固定消费:房租270欧+保险193欧(房租有所波动,Pro君的其他朋友也有三四百欧的,总之这一部分,丰俭由君)饮食:自己做饭的话,每周去2到3次超市,一次花费在10欧左右。偶尔吃一吃餐馆,一次大概10-20欧,一个月下来的花费大概在200欧左右。电话费:淘宝的话一个月200-300人民币,折合大概20多欧加上交通等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一个月日常花销大概在800元左右。按照现在的汇率,一个月的花销大概在6500人民币左右,和国内的很多高校相比是比较高的,但是比之美国动辄两三千美元起步的生活标准,是不是显得朴实无华了呢?更何况还可以通过获取如国家留学基金委、德国学士交流中心(DAAD)的资助,有的机构或高校为优秀留学生提供一个月超过一千欧的补贴,于是这些同学就神奇地扳平了自己的留学账面!食物非常亲切再看看德国美食(虽然说实话,德国确实称得上美食荒漠,但是和英国比还是要好一些),各类大肘子、酸菜、香肠,有没有给大家一种熟悉的味道?是的,就在东半球的相同纬度,有一个和它饮食习惯非常类似的地区——中国东北!当你漂泊异乡,饱受思乡之苦的时候,这一份“形相似而味不同”的德国美食,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故土的慰藉……但是,很多小伙伴可能会有语言上的顾虑,特别是读本科,不精通德语基本上是不行的,但是对于硕士和博士,纯英文攻读的项目选择余地会大不少。既然欧洲留学性价比不错,各位同学也可以考虑赴欧深造。Pro君就再为大家介绍和对比一下美国和欧洲的PhD项目,看看欧洲留学还有哪些令人心痒痒的优势条件!欧洲PhD比英美更难读?首先在攻读难度上,从语言的角度,美国的学校毫无疑问基本都是英文攻读,欧洲PhD的攻读难度从语言上来讲要更高。当然了,欧洲的PhD并不能完全的视为一体,每个国家的政策各不相同,相关语言的要求也有很大差距,现在大部分的欧洲PhD都可以纯英文攻读,但是也有可能在其它的交流、生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申请筛选方面,除了英国以外,欧洲的博士申请通常需要有硕士学位,欧洲的本硕教育严格,整体上对攻读PhD的学生能力要求更为严格。从这个角度能够在欧洲攻读PhD的难度要高于美国。在学位攻读方面,美国的博士课程包括授课和研究两个部分;欧洲读博主要以研究为主,默认学生具有基础的学术背景,和学生签订的大多是工作合同,可以享受相关福利:如失业金、养老金等。而且因为是工作合同,欧洲博士(除英国外)年薪较美国要高许多。时间上,美国博士学位的获取时间大概在5-6年,人文学科可能会更久;欧洲则会明显少一些,比如德国,一般在3-5年时间。欧洲学校排名都不高?就欧洲高校的排名来讲,英国的G5,德国的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比利时皇家理工学院等,都是在全球范围内排名靠前的知名高校,但是由于在国内的知名度可能没有美国高校那么响亮。因此考虑到竞争的因素,相同的个人能力背景下,申请到的欧洲学校排名可能还会高于美国。欧洲工作压力大不仅如此,还有很吸引人的一点是欧洲的work-life balance。不仅整个欧洲有注重生活工作平衡的文化风气,而且欧洲的PHD受法律保护,教授无法支配学生学习以外的时间,和美国教授的美国教授Tenure相比(在Tenure Track的期间内,年轻人必须在学术界充分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然后才能获得Tenure),老师和学生的压力都减小不少。ProWrite走出的优秀学长在经验分享中提到,放弃全美top20的学校选择欧洲,考虑因素之一就是这一点。国内认可度不高?再来谈一谈国内高校对于两地PhD的认可度。目前来讲,如果是选择回国工作的话,用人单位主要还是更看重学校的知名度,当然英美要更占优势。但是进入高校,进行学术研究和教学的话,各个高校对于欧美的学位都是比较认可的,主要还是看导师和个人的学术水平,如果个人的科研成果好,文章多、质量高,那么学校就不太重要了。
德国是现代大学的发源地,孕育了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柏林大学,也建立了许多对现代大学运作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其中就包括“教授治校”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欧洲很多发达国家都很崇尚学术,德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德国的“教授治校”制度下,教授数量很少,并且为终身制的,教授在大学中的地位很高,权力很大,同时也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在这样的体制下,教授在德国的高校建设、科研推进、技术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也正因为体制严格,在今天也出现了明显的弊端,甚至到了不得不改革的阶段。今天德国的教授制度在悄悄发生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从德国的教授制度本身说起。第一所现代大学柏林大学01德国教授的权力有多大?在一个崇尚学术,尊重知识,崇拜科学的国家,教授作为“学术人物”的代表,其地位之高自然无需赘言。德国可以说将这一点做到了极致。一直以来,德国的教授都有很分明的级别划分。2005年,德国进行多方位的教育体制改革,并将教授划分为W1、W2和W3三个级别:W1教授大致相当于青年教授,W2可以理解为副教授,W3为级别最高的教授。在德国,W3教授的数量很少,一个院系中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W3教授的情况十分普遍。同时,德国大学的教授普遍是终身制,直到这位教授退休了,才由其他教授继任。不仅如此,这些教授可以享受优厚的待遇,享受很高的社会地位,处于德国高等教育体制的顶端,甚至享有“终身制国家公务员”的地位,高校不得随意解聘教授。教授组成高校的评议会、理事会或学术评议会,行驶学校的决策权,包括学校校长的选拔都是由教授组成的这些机构来执行。作为德国高校教学、科研的核心力量,教授的主要职责既组织教学,也包括科研活动。教授通常是德国某一学科领域唯一的讲座持有者,统领整个院系的研究方向,负责筹集经费、指导博士生甚至还需要承担聘用教学和科研人员的职责。至于大学教学、科研体系中的其他人包括讲师、助教、学生、非科研人员等都必须接受教授的领导,协同完成学校各项工作。海德堡大学02严格的选拔晋升制度对于这样重要的一个职位,其任命自然是不能随意的。在德国,教授的培育需要经过漫长的历程,并且对教授的选拔实行非常严格的制度。选拔教授最重要的评判标准,是“研究工作及其成果的独创性”,而无关其人脉、地区等学术能力之外的考量。每一位科研人员从研究生到教授,必定经过漫长的、严格的考验和栽培。一般而言,一个学者必须在大学毕业之后再攻读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再经过多年的学术研究,才能获得教授备选资格。据统计,德国人获得博士学位的平均年龄约32岁,而到获得教授参选资格的年龄则平均约40岁。也就是说,在经过至少8年的学术研究历练之后,当大学出现教授职位空缺时,才有可能得到其他教授的推荐参加教授的招聘。德国教授的招聘很少采取内部晋升的方式,每所大学都制定了详细的教授聘任制度,经过层层筛选后选出教授的候选人,最终还需要提交州政府任命。至此,教授的任用才真正落实。慕尼黑大学03“教授治校”制度的利与弊无论是教授地位之高,还是教授选拔流程之严格,都是德国“教授治校”体制的充分体现。这种体制深刻地影响了德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德国学术研究的发展,但由于对教授数量过于苛刻的限制,也造成了很明显的弊端。不可否认,德国以“教授治校”为核心的高等教育体制,确保了德国高质量的教学水准和高水平的学术研究。由于德国举国上下尊师重教,重视学术研究,想方设法为科研人员进行学术研究创造条件,给予高层次科研人员充分的尊重,并且处处突显教授的价值。在这样的条件下,教授等知识分子在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之后,也能够免去后顾之忧,心无旁骛做好研究,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同时,大学教授和其他教师的任用门槛很高,通过公开招聘后任命,又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度。公平的竞争机制充分激发了大学教授的积极性,不管是教学工作还是科研工作,都不能有一丝的马虎,这也是德国的高等教育保持很高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慕尼黑工业大学不过,在另一方面,这种过于僵化的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德国人才培养造成束缚。对于教授本身,由于享有“终身制”的优势,部分教授在享受这至高荣誉的同时,也由于缺少压力而产生懈怠心理。虽然大部分教授都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头衔,但在缺乏考核和淘汰机制的情况下,还是有些教授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例如,2019年,地质学终身教授、知名岩性学专家 Irina Artemieva,就因为多次没有完成行政和教学任务,而被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开除。对于其他教师而言,由于教授席位数量有限,很多有才能的青年科学家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在德国的大学中,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往往会受制于教授,能够真正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时间很晚,熬到教授一职,往往是“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感觉。这种制度很不利于青年学者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由于大学中的教授数量很少,一般的学生很难有机会获得教授的指导。相对于教授的数量,学生的数量很多,学生和教授数量比很高,学生能够获得和教授直接交流的机会不多,不利于学术生涯的发展。哥廷根大学04德国教授制度的改革针对德国高校制度中,对于教授数量太少这一问题,德国也在近些年开始进行改革,包括适当增加教授的数量等。不过,作为德国高等教育的灵魂,“教授治校”制度始终没有改变,既体现了德国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重视,也反应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这点是很值得学习的。
TU9德国理工大学九校联盟(英语:TU9 German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 e. V.)是由德国9所著名的工业大学所组成的联盟,这9所大学在国际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2003年时,TU9还是一个非正式的大学联盟,2006年1月该联盟正式注册成立,办事机构位于柏林。成员包括:亚琛工业大学RWTH Aachen柏林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t Berlin布伦瑞克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t Braunschweig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t Darmstadt德累斯顿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t Dresden汉诺威大学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Universitt Hannover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t München斯图加特大学Universitt StuttgartU15大学联盟U15大学联盟是德国的研究型高校联盟,其成立于2012年10月12日。联盟成立之初是为了改善德国科研和教育架构。这十五所名校,承担了37%的第三方资助、60%的医科资助、43%的博士授予,并获得了43%的莱布尼茨奖。成员包括:柏林自由大学Freie Universitaet Berlin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t zu Berlin波恩大学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t Bonn法兰克福大学Universitt Frankfurt am Main弗莱堡大学Albert-Ludwigs-Universitaet Freiburg哥廷根大学University of Gttingen汉堡大学Universitt Hamburg海德堡大学Ruprecht-Karls-Universitt Heidelberg科隆大学University of Cologne莱比锡大学Universitt Leipzig约翰尼斯·古登堡美因茨大学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t Mainz慕尼黑大学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t München明斯特大学Westflische Wilhelms-Universitt Münster蒂宾根大学Eberhard Karls Universitt Tübingen维尔茨堡大学Julius-Maximilians-Universitt Würzburg排名介绍CHECHE高等教育发展中心是一家独立的非营利性机构,致力于为改善高等教育系统提出建议,同时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信息了解。CHE排名2019:由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CHE)联合德国时代周刊(Die Zeit)对德国大学现状进行评比,其中包括学习、师资、设施,以及学生对他们所在学校学习条件的评价,是德国数据最全面的大学排名。排名结果基于大约120,000名学生和9,000名教授的事实和判断。对于每个科目,将对多达34个不同的标准进行排名,这些标准与学位课程的学习组织,教学的国际方向,设备或部门中的研究活动有关。使用方法如下:一、进入CHE排名网站后注册。二、选择需要查询的专业。三、选择想要查询的高校类型:综合大学或高等专业学院。有的专业还可以限定查询硕士课程(Master),即可查询排名结果。教育体系德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综合性大学,和无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专业学院、高等师范学院、音乐艺术学院等。按办学性质可分为公立、私立和教会学校。综合性大学通常称为Universitt,以教学和科研为主。这类学校可授予Diplom, Magister Artium 及Doctor学位。高等专业学院通常称为Fachhochschule,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学生经过4-5年的专业学习,可取得高等专业学院毕业文凭(Diplom FH)。一些高等专业学院还设置使用英语授课的继续研修阶段课程(Aufbaustudium),学制1年半至2年,毕业后可获得(Master)学位。申请者一般要求具有学士学位或相当水平的学位。德国大学教学语言主要是德语,一些院校近年也逐步开设英语教学的国际课程。国际学生入学需要通过大学入学德语语言考试(DSH)或针对德语的外国语考试(Test Daf)。德国大学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分别是10月至第二年2月和4月至7月。留学优势高质量教育德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水平,其文凭在国际都广泛认可。并且德国多数大学拥有百年以上历史,教育科研水平居于世界前列。费用实惠在德国留学的学费低廉,许多德国公立大学免学费,只收取一定的注册费用。并且在德国生活成本低廉,留学生可享受政府提供的类似免费医疗、公共交通等福利。就业方便德国允许留学生合法打工,每年工作时间不超过120天(一天8小时)。并且拥有德国留学背景,无论是在德国发展还是回国发展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签证便利德国也适用欧洲通用的申根签证,拥有德国签证即可自由进出具有申根协议的国家。并且德国拥有宽松的移民政策,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移民选择移居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