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读博,总体上的感觉是【很爽】。在我所认知的范围内,德国是读博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甚至没有之一。当然,这个前提是你申请到钱,哪怕是CSC每月一千欧出头的奖学金也行。因为德国在一线发达国家里,属于是消费最低的国家之一(再次甚至没有之一),并且还没学费。不过这边申请到钱并不是难事,尤其是对于理工科,首先奖学金种类能选择的就很多,比如国内的CSC,还有DAAD,如果实力再强大一些,可以尝试申请洪堡奖学金和欧盟玛丽居里奖学金。我之前有朋友拿到了欧玛奖学金,每年大概有四五万欧元,这个相当于工科硕士毕业进入工业界在德国的起薪了。也有少数人可以在国内研究生毕业之后直接申请到德国大学的工作职位,这样就更好了,首先签证直接就是工作签证,而不再是学生签证,这对将来申请长居会有帮助,钱一般也比奖学金多一些,并且跟在工业界一样每个月会交纳相应的社保和个税,当然也会享有相应的福利。即使只拿到半个职位,也就是只拿50%的工资,第一年起薪每月到手的钱也跟CSC的奖学金相当。而在德国除了那几个大城市之外,一个学生每月的基本生活费也就是几百欧元,这里面主要开销就是房租。然而好多名校都是在村里,比如亚琛工大、哥廷根大学等等。虽然这个收入不算高大上,但是比起国内广大的苦逼博士生,也算活得非常体面了。以笔者所在的卡塞尔大学(Universitt Kassel)计算机系来说,多数博士都是以大学雇员的身份就读,也就是和学校签订正式的工作合同,这样就要承担相应的教学以及科研任务,会使得读博的时间延长。当然有的导师因为资金问题,会事先说明经费只够支持3到4年,如果这个时间内没能毕业,就要自己想办法找别的资助方了。而资金充足一些的课题组的博士们读起来就相对“不着急”了,反正在学校上班老板给发工资,工资还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增涨,并且即使毕业了也要去别的地方再找工作,所以他们的博士生涯旷日持久,有的达到了7-8年,甚至还有人最后没拿到博士学位,在学校工作了几年挣了些钱之后直接去企业工作了。考试现场 笔者所在的系还有一些是奖学金博士,他们的身份还是学生身份,签证也是工作签证,只是会从某些机构获得奖学金的资助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用奖学金资助的博士一般不用像雇员一样为学校做那么多的额外的工作,因此读的时间会短一些,一般3年左右能够完成。另一方面,德国是典型的【导师负责制】,(绝大多数高校)没有发表文章的硬性要求,具体的毕业要求是跟导师自行商定,而德国教授,尤其是工科教授,对期刊并不是非常的感冒,甚至我的导师根本不知道什么是SCI和EI……他们更热衷于投会议论文,因为可以趁机去做个报告跟同行交流(旅游)一下。比起国内的博士毕业要求,这边应该说人(jian)性(dan)化了许多,我甚至见过毕业时一篇文章都没发表过的博士,最后写了一篇毕业论文就顺利毕业了。跟美国还有一点不一样的是,德国的签证压力没那么大,如果是拿到工作职位的博士,在学校工作几年,交了一定的养老保险之后,最后基本都能获得长居,不用像美国一样抽签。综上所述,在一个没有经济压力,没有签证压力,没有论文压力的地方读博,确实很爽。但是正如我所说,德国是标准的导师负责制,读博的体验跟导师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碰到一个变态导师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顺便再来说说德国读博的缺点吧。第一个缺点就是时间成本较大。申请德国的博士,一般情况下需要有硕士学位,并且通常会要求专业方向相近的硕士,只有极少数情况下会有例外。笔者在德国10年来就见过俩人本科毕业直博的,一个是德国人本科毕业直接申请到本校的博士奖学金,还有一个北大本科毕业的中国人,他是通过一个印度专家的极力推荐直接到德国读的博士(这操作也是没谁了 囧)。而很多英语国家可以本科毕业直接去读PHD,这就相当于是国内的直博了,一般4-5年都能搞定。至于德国的博士几年可以毕业,这个就没准了,要看资助方式,专业方向是否坑爹,导师是否给力,甚至还有运气等等诸多因素。以答主的经验来看,一般情况下至少3-4年(属于很牛的了),做个6-7年也是常有的事。因此,要拿到德国博士学位花费的总的时间会比很多英语国家长一些,一般博士毕业时都30岁以上了。德国读博另一个显著的缺点就是学术评价的标准体系与国内严重脱节。国内的评价体系基本是按照美国那套,比如SCI、EI什么的都是美国的检索,甚至国内现在玩得更加炉火纯青,有点唯论文和分区论的意思了。而很多德国教授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SCI和EI,他们更热衷于发一些会议论文,而那些会议很多又都是面向小同行的,规模不大,所以按照国内的评价标准又算不上TOP会议。我有很多科研能力和成果都非常强的同事都深受其害,博士毕业时甚至没有一篇SCI,发了一堆国内不承认的会议论文,在国内找教职的时候就比较吃亏。因此,将来如果回国找教职的话,还得尽早准备,向国内的标准靠拢。当然,如果你将来不回国留在德国发展就没有这个问题。最后说说申请博士的准备,我想德国留学申请最重要的就是语言了,如果德语来不及学,起码英语得溜,德语能学一点也多学一点,毕竟生活中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用英语的。在这边读博或者工作,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中国那种死学习式的做法在这边几乎是行不通的。近年来德国的治安也越来越差,最好是再了解一些安全方面的东西。另外,如果你是一个吃货,还要抓紧时间在国内先修炼厨艺了。具体的申请流程及注意事项,我将在之后出一篇相关文章和大家详谈。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德国留学小姐姐“特邀作者刘三岁编写,如需转载,请务必联系授权背景介绍:作者(刘三岁)第一学历:大专,后通过“专升本”考试<非成人自考>就读于二本院校,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历及学位;硕士阶段:于 2019 年获得西安一所 985、211 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博士阶段:现在于德国某高校,攻读人工智能方向博士。备注:本文绝非“鸡汤”,只是作者单纯的记录自己的"艰辛"求学之路。如有雷同经历,欢迎和我们分享你的故事。01坎坷升本路又快到一年一度的高考了,记得那时候,每天半夜两三点还没睡,早上五点多就起来又继续学习。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没能拯救我严重的偏科。我的物理简直差到令人发指(高考理综化学、 生物几乎满分,物理却只有 30 多分)。最终我以二本的成绩选择了一所“很有名望”的大专(别问我为什么不上本科而选择了大专,那是另一段“故 事”)。入学后,心里有一百万个不满意、不舒服。那时候一心只有—“我要专升本,要抓住这第二次'高考'机会,一定要把我的专业名称从计算机应用技术换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记得在入学前的暑假,我就借了表姐的高等数学在家学了起来。所以,入学后,大家刚开始学“高数(上)”时,我基本已经学完了整个高数,包括做完了课后的每一道练习题。从专科的第二年下学期 开始,我又一次进入了“备战”状态,每天戴着耳机,最早去图书馆,最晚离开。在专升本考试即将开始的前半年多,国家通知所有一本院校不再接收“专升本”考生。这对我简直就是晴天霹雳,这意味着我再努力也就只能考一个二本。那我为什么当初不直接选择上二本呢?!(当时,就是冲着 升本可以考到一本院校,所以才选择了大专)那时候,深深的感觉自己被 “坑”了。但有什么办法呢,二本里选个好点的上呗,也只能这样了。最终, 以一直通知书“完美”结束了大专时光,准备开启本科“新生活”。02匆匆那年,本科生活由于是“专升本”,所以本科的时间只有两年。第一年主要是以上课为主, 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本科的课程和专科是有明显差别的。之前更倾向于“应用”,而现在不仅学习应用,更深入的学习了应用背后的原理。真正的做到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到了第二年,大家为了自己的前途都分别忙着参加招聘会、考研、出国等等。而我从小就是一个“执拗”的主儿,在哪跌倒,就一定要在哪里爬起来!当初没有考到自己心仪的本科院校,那我就考研, 一定要圆自己梦想。年少轻狂的我,报了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很不幸,“预料之中”的落榜。突然之间,就加入了找工作“大军”。03学历,使我自卑随着毕业生逐年增加,西安这座高校云集的城市,工作更是难找,更何况我还贴着”专升本“标签。好的企业,估计在筛选简历的时候,就把我刷掉了。后来在家人的帮助下,找到了一家稳定的单位。在那里工作了快两年以后,由于我的”第一学历“问题,只能是长期合同工,无法进入正式编制。记得那年的 10 月,我谎称去兰州玩,背着背包独自一人坐上了去往西藏的火车。(当年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下了火车,站在拉萨火车站广场上和爸妈视频,他们才知道我已身在西藏。西藏,的确是个神奇的地方。天空很蓝、很低,白云像棉花糖一样挂在天上,感觉伸手就能抓到。在这里,无论你是失业、失意还是失恋,分分钟你就能被治愈。在西藏的 15 天,整个人是放空的,有时坐在广场上看着雄伟的布达拉宫,一看就是一下午;有时在大昭寺前,晒着太阳看着虔诚的朝拜人;有时坐在酒店的院子里,戴着耳机,沐浴着阳光想着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第 14 天,我给单位主任打了电话说“我要离职,回去后补办离职手续”。从西藏回家,处理好一切,我对自己说:这是给自己最后的一次考研机会。我知道接下来一年,我将承受很大的压力。但这次工作中,因学历而造成的打击、自卑和心里阴影,让我实在不想背上这些,去过自己的余生。04考研,背水一战我总是喜欢不给自己留任何后路,把自己逼到“绝路”上才能激发更大的潜能。复习就必须要有复习的样子,严格的执行自己的学习时间表,数学、英语、计算机综合、政治统统安排的清清楚楚。那一年里,没有周末、没 有节假日,每天都是 6 点起床,晚上一点左右睡觉。累吗?当然累,可是自己的基础不如人,只能多下功夫弥补。一年的时间很慢又很快,终于到了交“答卷”的时刻了。考试结束后,整整睡了两天。生活什么时候轻易的放过谁?!该学习的时候没有拼命努力,到了一定年龄才知道努力拼命的学习。所有偷过的懒,早晚都是要“还”的!多么痛的领悟!值得欣慰的是,努力总算没有白费,这次收到了自己心心想念的大学(NWPU)通知书。那个春节,是过的最开心的一个春节。05欢乐、积极的硕士生活研究生的生活完全依靠自己安排,你可以选择过的很闲,也可以选择非常的充实。我的导师是系主任,总是会有很多的项目做,我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重返校园时光。在研一刚入学三四个月后,我就有幸的参与了项目的开发。每天查资料、学习新知识,因为是航空的项目所以涉及到其他的专业知识,就去图书馆借书学习,有时候还会直接请教其他学院的教授。记得有一段时间,项目要验收了,项目组的所有人晚上会一起加班到凌晨。那时光,忙并快乐着。不仅专业知识有了提高,编程水平也是突飞猛进。其实,硕士期间我最大的收获是面对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以及能力。硕士即将毕业,每天忙忙碌碌的参加各大公司的笔试、面试。不安分的我,又开始规划自己的下一阶段了。作为独生女的我,计划孤身一人去北京工作!06幸福的北漂生活我很清楚记得离开西安去往北京的日子:2016 年3月27日。前一天爸爸陪着我一起去快递了两大箱行李。当天爸妈送我上火车的时候,我们的心 情都很沉重,没有了平日里的嬉闹、玩笑。虽然,我每年都会独自旅行好几次,但是,这一次的离开有些特别。从小到大,第一次独立一人在另一个举目无亲的城市生活。当然,做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我用了半年的时间权衡,在本子上逐一列出留在西安工作和去北京工作的利弊。最终, 我选择了“远方”。由于在西安的时候我就已经租好了房子,地处中关村,是北京大学南门对面的一所老小区。在北京我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用 C/C++开发软件。我们这个行业,需要不断的学习,因为技术的更新实在是太快了,而且每年又有大批的毕业生,感觉工科任何一个专业毕业的人都会编程,竞争非常的“凶 残”,压力真的非常大。在北京待的两年里,见识了很多,眼界也开阔了,头脑也变得灵活啦。那时候,人工智能方向的人才是非常短缺的,我“预谋” 转型人工智能。但是,我并没有做过任何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项目,非常没有优势。于是,从下定决心转型的那天起,每天下了班(很庆幸,自己的加班不是很多),背着包拿着书、电脑,去北大上自习,开始恶补人工智能基础知识,每天晚上十点多,结束一天的学习,去“五四操场”跑步 4-5公里。这样的日子,大概持续了 5 个多月。终于,我投出去了第一份计算机视觉方向的简历。那是一家创业公司在西安,因此只能电话面试和视频面试。在拿到最终结果前,我一直没有告诉爸妈。直到我收到这家公司的offer 后,才告诉他们,我要回去啦,而且工作已经找好了,薪资待遇很不错。离开北京的那天是:2018 年3月26日。整整在北京待了两年,这两年里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当然也有辛酸、流泪的时候,但我更愿意记住那些欢乐时光。在我的心里,北京成了我的第二故乡!07“转型”是为了“预谋”更大的计划我回到西安以后,看着爸妈每天发自内心的开心,我也非常的高兴。这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2018 年4月2日入职,职位高级软件工程师。虽然,我的本职工作还是软件开发,但是所做的项目是计算机视觉项目,总是会遇到图像处理、算法优化、以及机器学习的知识。创业公司压力很大,但是个人的成长也会非常迅速。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下,你不能只做或者说只会做某一方面,你需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全栈”工程师。公司的同事大都是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硕士,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怎么能够允许自己有丝毫的放松和怠慢。记得刚入职的半年,我“自觉” 的取消了自己所有的周末,每个周末都抱着笔记本在家学习,不浪费一分 一秒,至少自己的能力要对得起公司给的年薪。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参与开发了四五个大大小小的项目,也是从那时候,我开始独立带领新同事做项目了。这个时候,终于有了一点“喘息”的时间,不用把自己逼的那么紧了。但是,自己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以前的我只要写好自己的代码,现在必须考虑软件的架构,数据库的选择和搭建,以及那种算法更适合这个项目,该如何更好的优化它。在接触了更多的技术“大牛“后,我也确认了自己未来会坚定的从事人工智能这个方向。我决定利用年假开启一段”德国校园“之旅,心里盘算着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圆自己的留学梦,而且是博士呦!2018 年的9月底,借着年假和国庆假期我开始了德国 TU9 大学之旅。(以下为手绘路线图及部分照片)第一站“柏林”,然后跟着自己的路线图,一路走下去。印象最深刻的是去 了德累斯顿的计算机院,当时,对这里充满了向往。感觉这里就是我的目标学校啦!当然一路上我还去了很多的城市,很多的大学,有时候在校园里碰到学生,会闲聊几句。他们都很友好,热情。参观的时候碰到教授,无论认识与否他们也会很和善的问你是不是有什么需要帮忙。这趟旅行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也坚定了我要申请德国博士的信心。08博士申请之路申请博士,前前后后花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本以为筛选学校以及选职位不是什么费劲的事情,但从决定申请博士起,查阅各大学校的网站以及直接联系教授询问是否有相关的职位,这些事情真正做的时候才发现是一项巨大又耗时的“工程”。邮件发出去后,就是漫长的等待。有的石沉大海,有的教授会很友好的告诉你他们目前职位满了,亦或者是他们更期望招收带着奖学金来的学生...这样“发邮件-等待回复- 再发邮件---”的循环,大约持续了半年多,期间有一些因为方向我不是非常喜欢和匹配,所以拒绝了。2019 年6月底,由于申请博士以及需要准备的事宜太多,因为真的没有精力白天负责项目,晚上回家后忙着申请的事情到后半夜,所以,我选择辞去了那份高薪工作。大概9月份和一位教授约了Skype面试,他需要招一位能够做机器学习方向的博士生,并且涉及到图像处理、目标识别,这正是我的目标方向。那天下午4点,面试持续1个小时,我觉得当时自己的口语并不好,有几个教授感兴趣的问我都没能及时的回答他。面试完,感觉似乎要“黄”,心情非常的忐忑。面试完不久,就到了“国庆”假期,可是距离面试结束已经过去将近两周了,依然没有任何音信。只好按照原定计划,背着电脑,带着爸妈出国旅游,顺便等待回信和期待其他的面试。10月8号,那天在我们正在马来的沙滩上享受阳光,突然一封邮件“跳”了出来。打开邮件的那一霎那,可能整个沙滩上的人都以为我疯了吧!没错,是我面试的那个心仪的方向,教授发给我的 offer!那天的喜悦,无法形容,感觉突然间自己从一只”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假期结束 后,就开始准备出国的所有资料、认证等等文件。这就是我艰辛的求学之路,没有天赋异禀的智慧,也没有学霸的基因,我唯一有的就是“认准一个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但要,记得抽空停下脚步, 调整自己的方向,以便走的更踏实,更远。其实,在我决定考研的时候,我就已经打算以后要继续读博士,只是没有确定是在国内或是国外读。再到后来,独自去北京打拼,也是为了锻炼自己独立生活和遇事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型计算机视觉,这也是因为我早就计划了申请博士的方向就是人工智能。所以,无论如何我必须让自己先置身于一家人工智能的企业,哪怕刚开始我依然是只是编程,但是只要在这里,我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学习到相关的项目,并且能够参与其中,这将为我申请博士提供非常大的优势。可以说用了 6 年的时间,换来了今天这张博士录取通知书,这六年里做的每一件事,没有一件事多余的,它都是成就今天的我的垫脚石。谨以此文,记录我的“求学”历程,同时要感谢爸妈的大力支持,感谢坚持不懈的自己!现在,已经是我在德国博士学习、生活的第3个月了。前路依然漫长,希望自己不忘初心,勇敢前行!备注:内容原创于公众号“德国留学小姐姐”,如需转载,请务必联系授权
打不倒的德国科技德国高等教育值得中国学习在世界高校排行榜上德国的高校似乎排名并不高,但是整体的排名都很靠前,德国在制造业和科技领域一直保持强势,甚至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瓜分德国科技遗产,在一片战争废墟上重建的德国,经过多年后又成为世界工业科技强国,这和德国人的高等教育有莫大的关系,德国高校不看重高校的排名,而是在乎高校的名誉,在思维严谨行为刻板的德国,高校和教授们更看重质量和名誉,因此德国科研界很少出现科研造假的丑闻,当德国教授出现名誉受损时,他的生涯也将结束!在德国也像中国一样,鼓励全民接受高等教育,但是每年却又59%的学生选择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因为德国高等教育虽然容易进,但是非常难毕业,每年仅有50%的学生正常毕业,而德国的高等教育实行免费制度,深受很多留学生的喜欢,但是毕业难却让很多人逃离德国。保守的德国坚持信念的德国人,申请博士很简单在德国旅游,你会发现很多的古建筑,其实这些建筑物早已在二战中被摧毁,保守的德国人,目前的大量的古建筑是在原址上按照1:1重新恢复旧貌修建的。正是因为德国人的严谨性,很多人都会流传申请德国博士很难的传闻,其实德国的博士申请非常的简单,只要教授同意接收,那么你就可以去德国攻读博士学位,但是想要得到德国教授们的认可并不容易,尤其是中国目前宽松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机制,如果没有好的推荐信,对于不熟悉的学生,严谨的德国教授们不会轻易接收这些申请,因为在德国,博士学位属于学徒制度,教授们需要给博士发工资,如果想要申请德国的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最好考取公派留学生,毕竟不需要老板出钱,这些刻板的德国教授对于免费的博士生还是比较欢迎的。只是能不能毕业,就需要看学生自己的努力!德国博士好毕业德国博士毕业没有SCI论文要求在德国,博士毕业生没有对SCI论文数量有要求,只要教授觉得你科研工作量和经验达标了,符合他认为的毕业要求了,就会让学生写毕业论文,只要博士毕业答辩考核通过,那么就可以顺利毕业,看着似乎比国内要简单很多,但是德国的博士毕业论文并不简单,一篇博士论文没有多年的数据积累,没有3~5箱的一手实验数据资料垫底,根本无法完成博士毕业论文,有很多德国人选择便参加工作边写毕业论文,因此在德国很多人最后放弃了博士毕业答辩,还有延期8~10年才毕业,因为博士论文需要外审,然后通过严格的评审打分,德国博士毕业学位证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毕业成绩单,因此德国博士毕业,有两份证明,一份是证明该学生在某高校从事博士生涯,另一份就是他的博士毕业成绩单,德国的博士分等级,其中0分的博士毕业论文最优,需要学校的特批,如果遇到0分的德国博士毕业生,那么一定是非常优秀的科研博士,1分的博士毕业论文也数量极少,属于得到普遍认可最优秀的博士毕业生,而2~3分则是大量刚达标准的博士毕业论文,4~5分则是不合格的博士毕业论文!相反中国的博士毕业生看似要求严格,但是只是SCI数量的要求,在德国看似没有SCI数量的要求,但是对毕业论文有很高的要求,就算你在实验室遇到好的课题发表了多篇SCI论文,但是工作量和毕业论文和答辩表现不好,依然不能正常毕业!这既是德国的高等教育,德国的教授不同于中国的教授,德国教授更重视名誉,而中国教授更重视利益
读书有用吗?“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会读书永远不过时!尤其是在德国,高学历永远是你跟这个世界谈条件的最佳入门筹码。近日,德国工资比较平台“Gehalt.de”发布了一份调查数据,对网站上6074个用户的工资信息进行了对比,这些人都是已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或有至少3年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而结果显示,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工资水平遥遥领先。刚开始工作时,平均年薪就有55500欧元;硕士毕业生工资则直降近9000欧元,平均年薪只有46314欧元;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年薪则是42600欧元。看来,在教育上永远不要吝啬你的投资欲望。想来德国读博士的朋友们,也不要再纠结于时间、金钱上的投资与最终的“结果产出”之间的平衡了。然而,不同行业,博士的工资也是有区别的。所以,来德国读博士的重点是,你学的专业是什么。根据“Gehalt.de”平台的数据,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学博士最受各大公司欢迎。一般来说,有博士学位的职员年薪可以达到5.7万欧元,比其他没有博士学位的同事多拿8700欧元!“Gehalt.de”负责人Philip Bierbach表示,在计算机信息领域,博士学位对工资水平是有很积极的影响的。不过,随着实践知识和项目经验的不断累积,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没有博士学历的员工也可以达到与博士相同的水平。此外,在自然科学领域,博士学位也是升职加薪和职业晋升的助推器和敲门砖。获得博士学位的员工工资为51800欧元,比没有博士学位的员工工资高出5000欧元。而在工程师、经济学家中,有没有博士学位之间的工资差距为4000欧元。比如有博士学位的工程师起始工资为53800欧元,没有博士学位的工程师年薪仅为49500欧元;有博士学位的经济学家,年薪平均为49400欧元;没有博士学位的经济学家,平均年薪为45500欧元。不过,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行业中,博士的起始工资虽然比学士、硕士要高,但与上面的行业相比,则不太理想。没有博士学位的职员年薪为36400欧元,有博士学位的职员年薪为40400欧元。所以,来德国读博士,先考虑好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才是关键!西澳大利亚政府为吸引留学生延长工签,珀斯有哪些好大学?英国留学:好的专业才有好的未来!本科毕业也可以美国读博,美国读博有哪些条件?这六所美国大学才是中国学生最喜欢的?
现在,德国留学生是很火的,并且我国的著名企业家——华为总裁任正非也对外宣布要在德国招收大量的德国博士生。任正非之这样之举并非突然,大家要知道,华为公司一直以来都是推广德国的控制软件的,并且在他看来,德国和中国之间的经济有着很大的互补性,德国所有的正式我们国家需要的。同时,德国也需要中国这样庞大的市场。为什么是德国的博士生而不是其他国家的博士生呢?这就不得不说德国的教育了。德国的教育资源是很丰富的,并且德国对学校专业是很严格的,其中我们就以德国机械制造专业来说,德国本身的机械制造业就经历了很久的历史,德国很多的工业大学中的机械制造专业都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它的课程设置和师资条件都是一流的,从德国机械制造业毕业的博士生的专业水平是世界认可的。那么,任正非主要从哪些德国大学中招收博士生呢?接下来就具体给大家介绍一下。亚琛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的理工科实力是很强的,它的电子和机械制造专业一直以来都是德国第一,并且其中机械专业的历史是很悠久的,早在1870年就开设了。在亚琛工业大学之中有着很多的科研项目,设计的专业领域也是很广泛的,处于世界的研究前沿。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在国家都是享有名誉的,可以说是德国第一的大学。慕尼黑大学是很多著名科学家的母校,比如狄赛尔、林德等等,该学校的教学水准是很高的,慕尼黑大学毕业证书就是一个含金量很重的证书,跟何况从里面毕业的博士生了。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被誉为是优秀工程师的摇篮,它最强的专业就是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了,这些学科在世界都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的,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的机械专业是德国的重点科研机构之一,该大学的汽车研究所在国际上都是十分著名的,对世界的车辆传动方面有着很大的贡献。除了以上提到了几所大学之外,任正非在柏林大学、斯图加特大学等大学也发出了邀请,任正非是十分欢迎德国博士生的来临的,德国的教育真的是很严格的,德国的博士学位也是很难拿到的,征收德国博士生对于华为和中国的制造业和经济都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我是小鹰,专注分享更多的海外资讯和求职干货。百家号号:移鹰,欢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关注
图片来源: 网络集微网消息,国际计算机协会(ACM)宣布新晋95名ACM Fellows成员名单。他们在人工智能、云计算、计算机图形学、计算生物学、数据科学、人机交互、软件工程、理论计算机科学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做出了广泛和基础的贡献。ACM Fellows计划表彰在计算和信息技术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前1%的ACM成员,以及/或为ACM和更大的计算社区提供杰出的服务。Fellows由他们的同行提名,并由遴选委员会审查提名。ACM主席Gabriele Kotsis表示,挑选2020年ACM Fellows更具挑战性,今年收获的提名数量创了记录。2020年的ACM Fellows已经证明计算机领域的许多学科的卓越成果。当选成员对改变整个行业和我们个人生活的技术作出了关键的贡献。我们非常期待这些新晋Fellows能够在各自领域继续走在前列。为了强调ACM的全球影响力,2020年的ACM Fellows代表了澳大利亚、奥地利、加拿大、中国大陆、德国、以色列、日本、荷兰、韩国、西班牙、瑞典、瑞士、中国台湾、英国和美国的大学、企业和研究中心。2020年ACM Fellows的贡献涵盖了计算领域的各个区块,包括算法、网络、计算机架构、机器人、分布式系统、软件开发、无线系统和网络科学等等。值得注意的是,95名新晋Fellows中有12名华人学者。张耀文,国立台湾大学电机资讯学院教授兼院长,2013年当选IEEE Fellow,获ACM/IEEE 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DAC)五十周年四项研究贡献与记录创造奖。2011年获IBM教授奖,2017年获IEEE Council on EDA(CEDA)President-Elect and President。ACM Fellows当选理由:对算法及电子设计自动化的贡献陈怡然,IEEE Fellow,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杜克大学计算进化智能中心主任,美国 NSF 新型可持续智能计算中心主任。本科和硕士就读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2020年,陈怡然研究小组获国际数据挖掘顶会 KDD 2020最佳学生论文奖。ACM Fellows当选理由:对非易失性内存技术的贡献任奎,IEEE Fellow,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并曾担任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冠名教授及普适安全与隐私实验室主任。曾获得IEEE通信分会安全技术委员会技术成就奖 、纽约州立大学校长杰出研究奖 、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职业奖在内的一系列奖项。ACM Fellows当选理由:为无线系统安全和云数据安全做出贡献申恒涛,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宜宾)院长。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和ACM杰出会员,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获得了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一等荣誉学士和博士学位。随后加入昆士兰大学并于2011年底成为教授。目前/曾经担任ACM Transactions of Data Science,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and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编委。ACM Fellows当选理由:为大规模多媒体内容的理解、索引和检索做出贡献陶宇飞,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专业范畴为大型数据系统研究。2002年在香港科技大学取得计算机博士学位,同年获得香港首届“青年科学家奖”,2003年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任博士后,而后分别在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各3年,2009年9月在香港中文大学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当时香港高校中最年轻的教授。ACM Fellows当选理由:对大规模数据处理算法的贡献Wang, Wei,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教授。ACM Fellows当选理由:对数据挖掘的基础和实践做出了贡献周昆,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曾获得2009年NVIDIA Professor Partnership Award、2010年中国计算机图形学杰出奖、2011年中国青年科技奖、2011年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全球杰出青年创新人物奖 (MIT TR35 Award)、2012年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年陈嘉庚青年科学奖、2017年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ACM Fellows当选理由:对计算机图形学的贡献颜水成,毕业于北京大学,IEEE Fellow、IAPR Fellow、ACM 杰出科学家,曾任360集团副总裁、首席科学家、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现任依图科技首席技术官(传已离职)。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领导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实验室,拥有该校终身教职,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多媒体分析,H-index为98,曾四次当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学者”。ACM Fellows当选理由:对可视化内容理解技术和应用的贡献王义,欧洲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曾获CAV Award 2013(for the development of UPPAAL)、顶级国际会议RTSS 2015最佳论文奖、顶级国际会议ECRTS 2015杰出论文奖、著名国际会议DATE 2013最佳论文奖、顶级国际会议RTSS 2009最佳论文奖、顶级国际会议RTAS 2011、RTSS 2010、RTAS 2010最佳论文提名、ETAPS 2002 Best Tool Paper Award,欧洲软件年会最佳工具奖。ACM Fellows当选理由:对实时系统的自动分析和验证做出贡献李学龙,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导,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AAAS Fellow,IEEE Fellow。ACM Fellows当选理由:对高阶数据的计算和学习做出了贡献Chenyang Lu,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IEEE Fellow,ACM Transactions on Sensor Networks主编,IEEE IoT期刊区域编辑,ACM Transactions on Cyber-Physical Systems and Real-Time Systems副主编。ACM Fellows当选理由:对自适应实时系统、实时虚拟化和无线信息物理系统的贡献Cathy H. Wu,特拉华大学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中心(CBCB)教授兼主任。ACM Fellows当选理由:对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知识挖掘和语义数据集成的贡献(校对/Aki)
2020已近尾声,在国内的应届毕业生与大环境斗智斗勇,奔波于找实习、找工作的同时,Stepstone 发布了2020/2021年德国毕业生的薪资报告。在今年这样的大环境下,德国毕业生的薪资可以到达多少?有意向去德国留学的同学们,选择哪些专业毕业后起薪能更高?备注:本篇内容的欧元与人民币汇率,皆以7.9计算。2020德国不同阶段毕业生薪资据Stepstone 2020/2021年毕业生薪资报告显示:本科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薪资约为每年42169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33135元;硕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的平均薪资约为每年4737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74223元;博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的平均薪资约为每年5626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444454元。也就是说,硕士平均薪资比本科毕业生薪资每年高出约5200欧元;博士平均薪资比硕士毕业生每年高出约8890欧元,比本科毕业生高出约14091欧元。2020德国本科毕业生高薪专业TOP141. 经济工程:平均年薪为47073欧元,折合人民币371877元;2. 工程:平均年薪为46291欧元,折合人民币365699元;3. IT(计算机):平均年薪为45709欧元,折合人民币361101元;4. 经济信息学:平均年薪为45691欧元,折合人民币360959元;5. 经济学:平均年薪为41517欧元,折合人民币327984元;6. 自然科学(生物/化学/药学/物理):平均年薪为40364欧元,折合人民币318876元;7. 教育学&社会教育学:平均年薪为39665欧元,折合人民币313354元;8. 政治与社会科学:平均年薪为37905欧元,折合人民币299450元;9. 建筑:平均年薪为37769欧元,折合人民币298375元;10. 心理学:平均年薪为37107欧元,折合人民币293145元;11. 地球科学:平均年薪为35312欧元,折合人民币278965元;12. 历史文化研究:平均年薪为35134欧元,折合人民币277559元;13. 哲学和人文科学:平均年薪为34594欧元,折合人民币273293元;14. 设计:平均年薪为34120欧元,折合人民币269548元。2020德国硕士毕业生高薪专业TOP161. 医学(牙医):平均年薪为59486欧元,折合人民币469939元;2. 经济工程:平均年薪为52832欧元,折合人民币417372元;3. 法律:平均年薪为52329欧元,折合人民币413399元;4. IT(计算机):平均年薪为50978欧元,折合人民币402726元;5. 经济信息学:平均年薪为50905欧元,折合人民币402150元;6. 工程:平均年薪为50774欧元,折合人民币401115元;7. 经济学:平均年薪为46931欧元,折合人民币370755元;8. 心理学:平均年薪为46357欧元,折合人民币366220元;9. 自然科学(生物/化学/药学/物理):平均年薪为43745欧元,折合人民币345586元;10. 教育学&社会教育学:平均年薪为41934欧元,折合人民币331279元;11. 政治与社会科学:平均年薪为40652欧元,折合人民币321151元;12. 设计:平均年薪为40470欧元,折合人民币319713元;13. 建筑:平均年薪为39580欧元,折合人民币312682元;14. 地球科学:平均年薪为39816欧元,折合人民币314546元;15. 历史文化研究:平均年薪为36946欧元,折合人民币291873元;16. 哲学和人文科学:平均年薪为36531欧元,折合人民币288595元。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高薪专业都主要集中在医学、金融、工程、IT等领域。而德国的在这些领域的造诣,均是世界一流的实力!理工科:德国拥有世界先进的工业化体系,智能化的制造业,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材料科学等专业技术水平全球一流。商科:德国作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欧洲火车头,经济发达,经济学、管理学、金融等商科专业实力不同小觑,且于其他类别的优势专业实现多种融合和交叉教学。人文社科:法学、哲学、教育学等专业都有悠久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底蕴。艺术:德国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古典音乐等艺术专业上实力强劲。医学:本次疫情防控的突出表现,让大家对于德国的医疗水平和德国医学方面的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德国高水平的医疗离不开高水平的基础学科的教育和培养,德国的生物技术、化学、制药、医学等在德国乃至世界都占据重要地位,如慕尼黑大学,亚琛工大,慕尼黑工大等德国高校每年都培养大批高水平的人才从事该领域的工作。德国十大著名的制药公司如拜耳,默克(成立于1668年),勃林格殷格翰(成立于1885年,是世界最大的私人制药企业),贝朗医疗(成立于1839年)等等也为专业人士提供了广泛的研究环境。如果你想去公立大学免学费的德国读这些高薪专业,那么一份各专业升学全攻略会让你事半功倍!内容源自网络侵删
如果说目前什么专业需求量最大,毕业后工资更高,我相信大家第一反应一定是程序员。在2020年新冠疫情阶段,整个互联网行业又得到了新的发展,整个就业环境对于程序员仍然有很大的需求,这种情况在德国也是一样。在计算机和算法的领域,TUM是很多学生理想的院校,不仅仅是因为TUM是德国顶级的工科院校,同样也是目前德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最好的高校。此前我们也多次为大家分析过,人工智能领域在未来有非常巨大的潜力。那么我们首先先来了解一下人工智能的定义。#什么是人工智能?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人工智能并不是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无所不能机器人,其本质上仍然是一种软件工具,用来解决特定的问题。虽然目前人工智能的原理有很多,但是总结起来可以用一句话介绍,即:机器从「特定的」大量数据中总结规律,归纳出某些「特定的知识」,然后将这种「知识」应用到现实场景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进一步发展和拓展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和机器人领域应用,德国拜仁州在近期专门成立了巴伐利亚州人工智能委员会。而慕尼黑工大的机器人和机器智能学院的院长Sami Haddadin 被任命为该委员会的主席。巴伐利亚州的人工智能委员会全部由业内知名人士组成,旨在为研究和政治活动提供对AI活动计划的重要推动力,并确保其国际知名度。#拜仁州人工智能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来自科学和商业界的21位杰出代表组成。其中三分之一由大学,非大学研究和商业机构的成员组成。人工智能理事会的目的是启动战略和措施,以动员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和经济潜力。此外,理事会在政治上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并为国际上的AI研究网络做出贡献。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慕尼黑工大的机器人和机器智能学院的院长Sami Haddadin 。#Sami Haddadin 教授Sami Haddadin教授是德国人工智能领域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共计发布相关学术论文265篇,是世界顶级人工智能专家,也是莱布尼茨奖获得者。我们来看看他的成就:2019年,Haddadin被授予莱布尼茨奖。同样在2019年,他当选为成员科学与工程的德国科学院(acatech)。2017年11月29日,他与兄弟西蒙(Simon)和斯文·帕鲁瑟(Sven Parusel)一起被联邦总统弗兰克-瓦尔特·斯坦迈尔(Frank-Walter Steinmeier)授予25万欧元的德国未来奖。2015年,哈达丁(Haddadin)被授予青年大学教授阿尔弗里德·克虏伯(Alfried Krupp)奖。凭借相关的100万欧元奖金,哈达丁应该能够在五年内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2014年,哈达丁被任命为汉诺威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哥德弗里德·威廉·莱布尼兹大学教授。当时,他是德国最年轻的年轻科学家,担任控制工程学的院长。2012年,哈达丁获得了欧洲最佳机器人学博士学位论文乔治·吉拉尔特(Georges Giralt)博士学位。除此之外他获奖无数。然而,这个委员会还有更多的TUM专家和教授参与,比如医学伦理学教授兼TUM医学历史与伦理学研究所所长Alena Buyx,TUM教授Fabian J. Theis(共同主席),慕尼黑亥姆霍兹中心计算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阿林·阿尔布·沙弗,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机器人与机电一体化研究所所长(DLR)和克劳迪亚·埃克特(Claudia Eckert)担任弗劳恩霍夫应用与集成安全性研究所(AISEC)的负责人等等。所以,目前TUM的人工智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有志于相关领域发展的同学,可以尽量考虑这个方向,机会实在难得。
2018年复旦大学就业质量报告中国名校的数据指标中国一些名校都会出具就业质量报告,其中有一项重要数据指标就是出国深造率,虽然中国高校最近几年的进步非常大,但是整体的科研水平和海外还有一定的距离。现代高等教育对于中国来都算是舶来品,最早的清华大学为留美预科班,师夷长技以制夷,出国留学的学生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从复旦大学2018年的就业报告看出,复旦大学作为中国名校的代表,每年毕业生直接就业的比例非常低,签约就业的比例不到50%,仅每年出国深造的毕业生比例就高达12.95%,而且名校深造率也成为名校间相互攀比的数据!优秀的学子选择优秀的高校虽然随着中国居民家庭的经济收入变高,海外留学变得非常的容易,但是一些海外名校就像中国的清华北大一样是稀缺资源,就连在美国的优秀华裔学子都会被名校提高招生门槛,因此每年能前往全球top50高校留学的人数也是各大高校显示实力的数据,从复旦大学2018年的数据来看,有284名研究生获得全球top50高校的offer,其中58%的比例都聚集美国,凸显美国是中国学生留学重要的选择地。其实不仅是因为海外高校的科研实力更强,而且在部分国家的博士留学生不仅不花钱,而且每月会给博士研究生发上万元的工资。德国的博士研究生每月最高15000元在众多的海外高校中,其中德国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很受全球各地学子的青睐,因为德国高等教育受到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在德国留学不仅不需要交学费,而且还会赚工资,大部分博士研究生会拿到半个职位的薪水,而一些学科甚至可以拿到每月2000欧元的博士生补助,换算为人民币将近15000元,远比中国国内博士研究生的补助高很多倍,但是由于德国高校对毕业生的要求非常高,在德国国内就连本科生每年都有大量学生放弃攻读学位,每年放弃博士学位的比例也很大,虽然德国博士补助非常高,但是毕业相对较难,加上德国免费的高等教育模式,因此来自全球的申请学子非常多,因此,复旦大学2018年前往德国高校留学的比例仅有2%。
作者背景:- 德国bwl+vwl本科(方向: “Accounting, Finance and Taxation” &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德国 & 英国 vwl 硕士双学位项目 (入学奖学金,项目共2人),- 欧盟玛丽居里博士项目fellowship (全奖),- 同时就职于欧洲某咨询公司。最近关注读博的同学越来越多啦,大家是不是还在申请最传统的在大学的博士位置呢?感觉大学位置是越来越激烈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学的博士毕业后出路相对会比较单一,主要还是继续走学术为主,当然也可以去业界,只是这样的话硕士毕业后花三四年时间读博是不是真的比这些年的工作经验在职场更有利呢?这里暂时只讨论BWL类的专业,一方面因为VWL在企业几乎很少有位置,这就意味着跟企业的需求不匹配,另一方面是以前传统的VWL毕业生相当多的去做了quant相关的工作,而现在这样的工作更多青睐的是有数学/物理/统计专业背景的候选人,更不要忘了在德国越来越热的经工专业(虽然我没读,但是现在工作中发现公司更需要这类人才)。因为我当时申请博士的时候正好是大学,研究所和企业都拿到zu了,这篇就分析一下三种不同读博方式之间的优劣势和更倾向招哪类特质的博士生。毕竟我最后也只是选择了企业博士一种,欢迎在大学/研究所读博的BWL小伙伴们补充。这里我们就用一下管理学中关于战略决策非常经典的模型SWOT Analysis来对比大学博士,研究所博士和企业博士。首先要明确的是由于研究所和企业都不具有授予学位的资格,所以这三种博士职位实际拿到的博士文凭都是大学授予的,这方面并没有区别,只是读博过程/工作方式很不一样。大学优势作为最传统的读博方式,我觉得最大的优势是离教授近啊,我看到我们组的其他大学博士就在教授办公室的隔壁,有个啥子事都可以直接敲门,再不济食堂也可以堵一下,小问题五分钟聊一下就解决,不像我们(我在另一个国家的公司工作)跟教授约个时间,大教授曾经5个星期才回复我邮件。千万不要觉得就不需要跟教授唠嗑,是人就需要交流才能理解对方,要是只谈工作的话人家完全可以把一个小博士生的东西放在最后才答复。劣势BWL这种社会科学其实在这方面完全不同于理工科,咱们的research question要自己提出,也就是你要研究啥问题,这个其他人特别是教授是完全解答不了你的兴趣点的,甚至,有的教授还在等你出点子呢。完全不是某些学科只要照着教授说的做实验收集数据即可。这方面大学可以用到的资源从硬件设备到数据库方面都没有公司资源丰富预算充足。机会如果找教职的话,个人认为还是传统的大学博士最有优势,主要是授课的技能只有在大学才可以练习。研究所博士和企业博士是完全不需要也没可能带übung & Tutorial的。鉴于随便选一个大教授的cv几乎清一色都是博士阶段就开始带课,更不用说美国的TA是大多数博士生必经阶段。如果某些教职是以有教学经验为前提的,那几乎只有大学博士才可能入围。威胁除了找传统的教职,大学博士既没有研究所博士那样相对充裕的研究时间(需要给教授准备材料,上课,改作业等)也没有企业博士的工作经验,所以对BWL来讲进入业界的话只有在大学经历的博士未必是企业首选。选人标准专业相对对口,成绩一般是2.5以内,有的学校2以内。有hiwi是加分项,毕设为目标教授的研究领域加分。对自己本校或被有合作关系的教授推荐的学生成绩要求上可适当微调。研究所因为并没有实际在研究所做博士,所以仅从当年我得到的JD上的工作内容和面试时提问教授得到的信息分析,欢迎补充。优势目标专一而明确:基本工作内容就是搞研究发文章,几乎没有其他杂事占用时间。挺适合语言上读写特别强,口语弱一些的选手。特别是目标明确后KPI就好衡量,也不需要在教学,其他工作上平衡时间。 劣势发文章基本是硬性规定,一般三篇,三年。发文章的压力非常大,BWL这行也没有啥实验可做,想灌水都不知道水在哪的感觉。机会对于现在文章即王道的找教职的情况,有了三篇顶刊就天下你有了。国内/欧洲找教职都不是梦,这是绝对的机会。 威胁如果要去企业的话,基本也就大企业的research center合适了,特别是如果本硕博连读这种情况,很容易就变成了专注于paper而脱离了实际情况。个人的感觉,另外就是可能生活略显无聊了。选人标准看专业课成绩,对成绩有个最低标准,面试时几乎都讨论专业问题,主要考察英语能力。有文章绝对加分了,其实这个应该是三种位置都加分,但是BWL硕士毕业有文章几乎不太可能,当然要是你一个Msc遇到竞争对手是MPhil,那就再看看其他位置。我当时非常幸运的是硕士期间有一个自己设计主导实施的完整实验经济学的项目,自己收集的数据,就差发表了(时间问题)。 企业其实从大学开始,我所有的同学都看不出我才是那个要坚持读博的人,长相上就不那么学术。关键是我自己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当我拿到企业博士的zu,特别是欧盟项目的时候,非常坚决就确认了并直接放弃了其他选择。优势最直接的工作经验,比如我现在在一家以做欧盟项目为主的咨询公司做博士,我的导师,同事都是可以观察和学习的对象,各个方面的咨询公司的运营已经比较清楚,特别是我自己独立在做博士课题的欧盟项目(H2020)。另外所在的是其中一个分公司,所以各种去总部开会学习,跟各分公司开会workshop其他各种event,都可以直接学习到公司管理层的处事风格,体验欧盟各国的不同职场文化。周围同事一圈全部是project manager,因为大家都不同项目(也知道我就是公司生物链底端的博士生),所以都非常热情给我分享各个项目管理的经验,拿项目的proposal,各种大学MBA课程和各类职场上的活动。劣势首先就是只要在企业读博不管哪个专业的问题, 公司的目标跟大学的研究目标永远不一致,大学要的是研究领域的contribution,公司要的是商业价值。我们领域的话就是大学可以接受invention,公司只要innovation,然后企业博士就要在这两者里面夹缝中求生存。其次,完全按照雇员时间打卡上班,具体时间不方便说,但是绝对高于朝九晚五,企业博士是全职的一份工作,比起大学博士,是完全没有自主的时间,就是完完全全打工人一枚,晚上吃外卖是常态!最后,我个人倾向工作环境安静些适合思考,可惜我们是open office,疫情期间都不能出差可以随时听到办公室不同网络会议同事们各种presentation的声音(小会议室完全不够用),各种语言此起彼伏。最大的问题是从学生身份转变的猝不及防,一下子需要做的学的太多太多(学做人),各种会议报告已经占据了相当的时间,期间大学还会不停催文章。关注我朋友圈的小伙伴应该会发现我从19年开始就大量开始往返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所以如果要开始企业博士的一定要尽早,在自己还没有家庭压力的时候,简直是单身狗首选(咨询类的工作不要妄想不频繁出差)。机会和威胁这个打算一起讲,主要是企业博士做的好就是进可攻退可守,大学,企业的research center和企业的业务部门,特别是以项目制为主的咨询公司都是好选择。劣势是可能两头不到岸,本身写文章的时间比起研究所博士是大大减少,公司业务上能做多少有时候也不取决于博士生自己,只要涉及项目的必然是多方协调妥协博弈的过程。选人标准相关实习加分,工作经验加分,主导过项目加分。参加过欧盟各种项目加分。多语种加分。多国背景加分。反正我是万万没想到面试时他们最感兴趣的居然是我在HK一段小公司marketing的实习经历 (对自己体现在简历上的每一段经历都不要小看)。最后,是我每次都反复强调的,读博只是提高了经管类专业的下限而已,如果想要赚大钱或创业或本身本科毕业后就已经找到理想工作的小伙伴,先工作几年既有了对社会的基本认识也有了相对的经济基础,最重要是已经有了一点小成就可以更自信的认识自己,不至于到了PhD阶段可能会有自我否定的情况。虽然我自己的本硕博之间完全没有Gap也都是在毕业前就早早敲定了下一阶段计划,但并不做推荐。没有人的人生可以是一条上扬的直线,这年头打败你的很可能就是跨界。应该在相对更年轻的年纪里尝试更多的可能性,20+这个年纪本就不是要得到最大财富/成就/权力的年纪。我至今后悔的全是我没有尝试的事情,而不是我没有成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