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倒的德国科技德国高等教育值得中国学习在世界高校排行榜上德国的高校似乎排名并不高,但是整体的排名都很靠前,德国在制造业和科技领域一直保持强势,甚至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瓜分德国科技遗产,在一片战争废墟上重建的德国,经过多年后又成为世界工业科技强国,这和德国人的高等教育有莫大的关系,德国高校不看重高校的排名,而是在乎高校的名誉,在思维严谨行为刻板的德国,高校和教授们更看重质量和名誉,因此德国科研界很少出现科研造假的丑闻,当德国教授出现名誉受损时,他的生涯也将结束!在德国也像中国一样,鼓励全民接受高等教育,但是每年却又59%的学生选择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因为德国高等教育虽然容易进,但是非常难毕业,每年仅有50%的学生正常毕业,而德国的高等教育实行免费制度,深受很多留学生的喜欢,但是毕业难却让很多人逃离德国。保守的德国坚持信念的德国人,申请博士很简单在德国旅游,你会发现很多的古建筑,其实这些建筑物早已在二战中被摧毁,保守的德国人,目前的大量的古建筑是在原址上按照1:1重新恢复旧貌修建的。正是因为德国人的严谨性,很多人都会流传申请德国博士很难的传闻,其实德国的博士申请非常的简单,只要教授同意接收,那么你就可以去德国攻读博士学位,但是想要得到德国教授们的认可并不容易,尤其是中国目前宽松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机制,如果没有好的推荐信,对于不熟悉的学生,严谨的德国教授们不会轻易接收这些申请,因为在德国,博士学位属于学徒制度,教授们需要给博士发工资,如果想要申请德国的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最好考取公派留学生,毕竟不需要老板出钱,这些刻板的德国教授对于免费的博士生还是比较欢迎的。只是能不能毕业,就需要看学生自己的努力!德国博士好毕业德国博士毕业没有SCI论文要求在德国,博士毕业生没有对SCI论文数量有要求,只要教授觉得你科研工作量和经验达标了,符合他认为的毕业要求了,就会让学生写毕业论文,只要博士毕业答辩考核通过,那么就可以顺利毕业,看着似乎比国内要简单很多,但是德国的博士毕业论文并不简单,一篇博士论文没有多年的数据积累,没有3~5箱的一手实验数据资料垫底,根本无法完成博士毕业论文,有很多德国人选择便参加工作边写毕业论文,因此在德国很多人最后放弃了博士毕业答辩,还有延期8~10年才毕业,因为博士论文需要外审,然后通过严格的评审打分,德国博士毕业学位证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毕业成绩单,因此德国博士毕业,有两份证明,一份是证明该学生在某高校从事博士生涯,另一份就是他的博士毕业成绩单,德国的博士分等级,其中0分的博士毕业论文最优,需要学校的特批,如果遇到0分的德国博士毕业生,那么一定是非常优秀的科研博士,1分的博士毕业论文也数量极少,属于得到普遍认可最优秀的博士毕业生,而2~3分则是大量刚达标准的博士毕业论文,4~5分则是不合格的博士毕业论文!相反中国的博士毕业生看似要求严格,但是只是SCI数量的要求,在德国看似没有SCI数量的要求,但是对毕业论文有很高的要求,就算你在实验室遇到好的课题发表了多篇SCI论文,但是工作量和毕业论文和答辩表现不好,依然不能正常毕业!这既是德国的高等教育,德国的教授不同于中国的教授,德国教授更重视名誉,而中国教授更重视利益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非常多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而其中很多人都是出自于德国,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那些著名的德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们!第一位,康德。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非常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出生在德国的哥尼斯堡,毕业于哥尼斯堡大学,并且在毕业后就留校教学。他非常注重教育对于人的作用,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教育的结果,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而康德也在哥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最早讲授教育学,是教育史上最早授课教育学的第一人!第二位,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我们后人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之父”。其主要贡献包括确定教育学的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并且著有《普通教育学》一书,《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自此完成了教育学的科学化与体系化。不仅如此,赫尔巴特早年间还曾到瑞士佩斯泰洛奇学校进行学习,最后接任了哥尼斯堡大学康德的哲学教师工作,自此,教育学得以大发展!第三位,冯特,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以及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在莱比锡大学创办的心理学实验室,这是标志着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自此,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而冯特也被公认为世界心理学之父!不仅如此,其下门徒众多,比如卡特尔、斯皮尔曼、霍尔、铁钦纳,都是独挡一面的心理学大家,而冯特也有一位中国学生,就是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的陈鹤琴,曾经也师从于冯特,而心理学的火种也就这样被带到了世界各地去了!第四位,德国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韦特海默。他与苛勒、考夫卡一起讨论,制定了后来的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纲领,并一同开创了格式塔心理学派。而韦特海默由于政治原因和身体原因,后来定居美国,成为美国大学心理学教授。其中另一位格式塔心理学巨匠为苛勒,而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对学习本质的研究—完形顿悟说或黑猩猩叠箱实验,以及学习迁移理论中的关系转化说—小鸡啄米实验,为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留下了诸多的贡献和方向!
JOJO,教育学博士,探索式教育专家,我学咩首席特聘咨询师。JOJO有一个三岁的女儿,不偏听偏信传统经验,以科学理念指导育儿实践,让带娃不再麻烦,让成长更加快乐。纸上得来终觉浅,老旧经验信不得JOJO女儿出生前后,身边的亲戚朋友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她提供了不少建议,包括养胎,坐月子,带娃,孩子报班等等各方面,这些经验有的很实用,但是有的却存在明显错误,大家的说法也不尽相同,甚至出现截然相反的情况,网上所谓的“教育理念”、“育儿小妙招”质量也是参差不齐。JOJO用这些方法养娃,很快就“翻了船”。教育学博士出身的她,意识到偏听偏信传统育儿经验的弊端,决定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对比国内外的教育理念,自己探索出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深知此事要躬行,新潮教育正实践首先,她倡导“探索式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学才为了考试,学艺为了考级。”JOJO认为任何学习都要以兴趣为导向,给孩子充分地选择权和思考权。她提到我们上学时候熟悉的场景:老师在讲台上认真而努力的讲授,学生们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听讲。老师说一个观点,学生记下来一个观点。这种教育模式源于18世纪的德国,当时的初衷并不是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所以这种模式又称为“普鲁士教育模式”。时间过去了一百多年,这个世界的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有教育成了最坚固的堡垒,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改变,越来越不适应现实的发展。除了教学内容方面有一些修修补补之外,基本的框架和一个世纪以前相比,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我们不能“用19世纪的模式,教20世纪的知识,让我们的下一代应对21世纪的挑战。”因此JOJO倡导给孩子充分探索世界的权利,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而仅仅只是听取父母老师长辈们的意见。让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惊喜,收获成长。其次,她主张“渐进式成长”。教育是一件长远的事业,不可急于求成。现在太多人强调“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不仅中国,我们的邻居印度也是如此,豆瓣评分7.9的电影《起跑线》,讲述一对中产阶级家长为了送女儿进名校所经历的一切啼笑皆非的故事,我们从中也能得到不少启发。很多时候,小孩子是被家长拖着走的,家长们经常以“时间到了,我们回家吧。”“快点,要来不及了,别忘了。”等打断他正在集中注意力是事情。久而久之,孩子不仅注意力不集中,而且不能认真地做完一件事情。儿童心理学之父皮亚杰就认为:我们人对于时间知觉只有在大脑的推理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所以8岁以前的孩子几乎没法对时间做很好的估算,因此他极力反对过早逼孩子去认识时间。所以,JOJO主张“渐进式成长”,当孩子每进步一点点,都给他正面的鼓励和赞扬,例如,一个人独立完成了作业,收拾了自己的房间等等。让孩子自己也能感受到每天的进步,自信心逐渐加强,才会更积极更健康地面对一切新鲜事物。JOJO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应用在儿童天赋潜能的发掘和培养上,帮助数万个家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一个小孩都需要因材施教,都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耐心,去培养他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最近咨询教育学博士的同学很多,小编特别为大家整理出马来西亚教育学博士相关信息,一起来看看吧。01博特拉大学1.学校介绍: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UPM)是马来西亚顶尖的大学之一,也是全马来西亚五所领先的研究型大学之一,2020 年全球综合排名第 159 位,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第106位;教育专业文凭被美国所承认,在 UPM 教育学院毕业的学生可以在美国任何一所学校任教。作为专业的高等教育学府,博特拉大学提供了很广泛的可供选择的专业课程和良好的学习环境。2.专业推荐:教育研究学院专业众多,包括:课程与指导/指导与咨询/体育科学/健康教育与传媒/语言/人力资源发展/人力资源开发/马来语第一语言教育/英语第二外语教育/技术与职业教育/道德教育/教育科技社会学教育/拓展教育/体育教育/马来文学教育/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学等。3.语言要求:雅思6.0,如无语言成绩可申请就读学校语言课程4.毕业难度:博士较难(可选择参加学校辅导项目,降低毕业难度)5.学费预估:博士约7万人民币(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常驻马来西亚时间不少于9个月注意:【博士】a.申请人应拥有硕士学位,相关专业最低成绩为B-;b.具有优秀的学士学位(没有硕士学位也可申请),最低CGPA3.75(需原毕业院校提供GPA的证明和阐明GPA的计算方法);c.语言要求雅思6.0分(也可入校修读语言课程)02 世纪大学1.学校介绍:世纪大学成立于1977年,拥有40年的教学经验,是由SEGi International Bhd拥有及管理。全马共有5所院校,在校生超过2万8千名学生,其中有5千多名留学生。课程多元化(包括证书、专科文凭、本科、硕士、博士课程等), 获得马来西亚教育部和国家学术鉴定机构MQA的认可,2013年马来西亚高教部的特别评估(SETARA)被评为五级(优秀);在MyQUEST(2014-2015)被评为6星级大学;是中国教育部首批海外认证院校(资质可查询教育部官网www.jsj.e.cn)。拥有来自各国的合作伙伴大学,包括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来自世界超过80多个国家的学生在此求学。2.推荐专业:教育学哲学博士(专业简介:教育学哲学博士是专为想要在专业发展领域或学术界担任领袖的教师量身打造的课程,以科研为主。该专业的课程安排为第一学年主要是高级定量研究方法、高级定性研究方法、研究计划与研讨会、研究与论文,第二、第三学年主要为研究与论文。)3.语言要求:雅思6.0,全程协助班可提供语言协助4.毕业难度:一般5.学费预估:博士约19.8万人民币(全程协助班/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03吉隆坡建设大学1.学校介绍:吉隆坡建设大学 (Infrastructure University Kuala Lumpur) 是一所全方位综合性大学。秉持着高素质的教学与研究理念,于2013年被马来西亚国家学术鉴定机构(MQA)评定为马来西亚五星级大学,这项荣誉不仅肯定了建大的课程品质,也高度认可了建大多年来的积极发展成果。此外,该校也是中国教育部认可的马来西亚高校之一。2.推荐专业:教育学博士3.语言要求:雅思6.04.毕业难度:一般5.学费预估:博士约11万人民币(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04马来亚大学1.学校介绍:马来亚大学是马来西亚国内排名第一的国立大学,是一所文科、理科和医学兼有的综合性大学,是马来西亚规模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学之一,也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学府。它的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爱德华七世王学院(Kolej King Edward VII)和1929年成立的莱佛士学院(Kolej Raffles)。1949年10月8日,这两所学院合并成立了马来亚大学。2.推荐专业:教育学博士3.语言要求:雅思6.54.毕业难度:困难5.学费预估:博士约7万人民币(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注意:马大教育学院的专业,都需要申请人有相关的专业背景;申请人如无相关的专业背景,则需要有相应的教育工作经验或受马大认可的教师资格证。05泰莱大学1.学校介绍:马来西亚泰莱大学创立于1969年,隶属于泰莱教育集团,是马来西亚历史悠久及最杰出的私立综合大学,享有崇高的信誉。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第511位,在QS星级排名五个类别中被评为5星级大学,位同中国双一流大学。2.推荐专业: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与领导、课程与教学技术发展及学习设计、教育评估、师资发展、语言教学和读写能力、教育与社会。)3.语言要求:雅思5.04.毕业难度:一般5.学费预估:博士约10万人民币(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06 泰国皇家师范大学1.学校介绍:泰国皇家师范大学(Rajabhat Rajanagarindra University)是一所泰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重点大学,学历学位国际认可,同时是获得中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认证的泰国高校。学校是泰国最早实现国际合作的高等教育单位之一,国际化程度较高,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中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进行学科合作,共同进行学科研究,教师及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等。学校性质:公立大学学校特色:学校不同的学院采用不同种类语言进行教学,有泰文课程,英文课程和中文课程。其中学生可选2.推荐专业:教育学博士 、教育管理博士 3.语言要求:无语言要求4.毕业难度:一般5.学费预估:博士约18万人民币(三年总学费)6.授课时间:学习时间灵活就读马来西亚高校教育学专业优势1.就业前景好:既获得出国留学的体验又拿到被国际社会认可的含金量较高文凭。马来西亚大学教育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综合文科师资、高等教育人文教育方向的教学与研究、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文秘、专业技术与管理等工作。2.含金量高:知识能力的提高:另一个选择马来西亚就读的原因就是,一些院校被认为是亚洲的较优秀的教育院系之一,有超过1300名的全日制本科学生,超过50名的专业授课教师,在教育学的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建树。在拥有人才济济的导师的校园里,学生们可以更多的接触到专业的知识,得到知识点的升华与提高。3.开拓眼界:结交来自不同国度的留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通向各个其他第三方国家的便利跳板。
在中国,据2018年数据,最受欢迎的学科为金融学。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致富”梦。在德国,最受欢迎的前20个专业,第一名也是和经济相关的BWL专业。在德国,最受欢迎的20个专业:1. BWL2. 社会学3. 法律学4. 德语5. 药学6. 心理学7. 生物学8. 数学9. 经济学10. 经济工程学11. 建筑学12. 日耳曼文学13. 英语14. 教育学15. 历史16. 经济信息学17. 建筑技术18. 机械19. 工商管理20. 化学Die beliebtesten Studiengnge in Deutschland-TOP20小编在查看各个专业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有参考意义的东西,也许在看完之后,同学们自己都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课程匹配!我们再详解一下这几个专业BWL专业01. 虽然每个学校的BWL专业课程设置不一样,但是基本所有BWL专业的德国本科学生都会学习以下课程:一般工商管理、资金、会计、生产、营销、管理、统计、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商业数学、经济学、法律。德国研究生要求的课程匹配度,和德国大学同专业本科毕业的匹配度是最高的。所以德国本科学生需掌握的全部基础学科,同学们可作为参考。自己都能简单的分析自己学校的课程和德国学校课程的匹配度。当然,这只是最最简单和简陋的课程匹配。真的到申请大学时,必须参考所申请的每一所大学的课程,精细到每门课的学分,做大数据对比等等复杂的工作...02. BWL专业毕业后,同学们将获得这些技能:分析技巧;纪律;负载能力;经济思想;沟通技巧。03.在德国,BWL比较出名的大学有:法兰克福大学;科隆大学;曼海姆大学;不莱梅大学;明斯特大学;慕尼黑大学等等...机械专业01. 机械专业基本是留德圈中的“老大”,是中国学生申请人数最多的专业。当然也是因为德国的机械在世界上数一数二还不要学费,超高性价比让德国的机械专业持续火热。基本所有机械专业的德国本科学生都会学习以下课程:工程力学、自动化技术、热力学、工程设计、流体力学、材料科学、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02. 机械专业毕业后,同学们将获得这些技能:分析技巧;独断;科学的理解;经济思想;抽象思维;技术理解03.在德国,机械专业比较出名的大学有:亚琛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汉诺威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等等...建筑专业01. 建筑专业在留德圈中也属于大专业,基本所有建筑专业的德国本科学生都会学习以下课程:建筑物理、结构分析、建材、化学建材、结构设计、卫生设备、加热技术、电气工程、混凝土结构、木材、钢结构。02.建筑专业毕业后,同学们将获得这些技能:纪律;科学的理解;抽象思维;技术理解;艺术人才;创造力03.在德国,建筑专业比较出名的大学有:亚琛工业大学;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魏玛-包豪斯大学;卡塞尔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等...日耳曼文学专业01. 日耳曼文学专业,是大多数学德语的同学除了DaF,会考虑申请的专业。但是国内的“日耳曼文学专业”和德国的日耳曼文学专业往往课程匹配相差甚远。无意冒犯对比,但是作为非母语学习者而言,花了大量时间学习德语的听、说、读、写已经很不容易,但是要和德国本国人的课程设置如【语言学历史】等等对比,还是相差甚远。在德国,基本所有日耳曼文学专业的德国本科学生都会学习以下课程:系统语言学;语言学史;书面和口语;文学;语言类型学和语言联系02. 日耳曼文学专业毕业后,同学们将获得这些技能:分析技巧;配音;文化兴趣;沟通技巧03.在德国,德语相关的专业比较出名的大学有:海德堡大学;美因茨翻译学院;马尔堡大学;慕尼黑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弗莱堡大学等等...最后,给大家剧透一下下,2019年德国最受欢迎的大学,就是......反正你们一定猜不到。
德国博士眼中的会宁教育!牛志强 会宁教育 文化是一种力量。德国博士李娜眼中的会宁教育,切实让人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魅力。“会宁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一个负载着崇文重教、刻苦成才的专有名词。会宁教育始终奔涌着一种安贫乐道、积极向上、勇于拼搏和无私奉献的浪涛,已经冲破任何客观和人为的界线,一个接着一个,一代接着一代,会宁学子把这些厚重的精神财富融入自己的内心世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产生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而形成了在薄弱的经济基础上支撑起来的庞大的教育上层建筑的“会宁教育现象”。李娜深入会宁农家调查高考状元县 一种教育文化的传承—— 德国博士李娜眼中的会宁教育德国博士李娜(Helena Obendiek),毕业于德国柏林大学汉学专业,曾留学中国山东大学,目前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8月到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做博士论文调查——“中国农村大学生家庭之间的互助网络”。李娜博士研究的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多的是社会学、人类学问题。她历时一年,深入会宁城乡,做了大量调查访问。笔者有幸参加了部分调查访问活动,通过和李娜的多次交谈,了解到一位德国博士眼中的会宁教育。记者:您确立研究项目的缘由是什么?为什么说会宁的情况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李娜:互助网络是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是多了还是少了?当然,互助的领域特别广泛,但教育领域的互助显得尤为重要。我在调查中发现,中国家长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算得上是一种投资,其回报不但有精神上的,也有经济上的回报。在教育投入成为越来越大的经济负担、大学生就业变得越来越难的今天,贫困大学生如何最优化地整合来自政府、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在完成学业后回报社会和家庭,便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2006年8月我刚到兰州大学,一说起农村大学生,大家不约而同地说起会宁——在这个生存条件十分艰苦的地方演绎出了许多令人吃惊的教育方面的成就。于是在 2006年12月我去了会宁的农村,并在那里度过了春节,暑假我又到会宁农村,在学生家里和他们一起参加了夏收劳动。会宁的情况的确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因此,我便以会宁籍农村在校大学生和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学子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家庭背景——了解家庭成员以前和现在的生活方式、经济来源和文化水平;个人生活史——了解上学的经历和家庭对其上学期间的帮助情况;就业后的互助关系——了解就业后与家庭、亲属朋友、同学和老乡的关系,有没有经济、物质和信息方面的帮助。记者:您能否就会宁教育部门的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等方面,谈谈您对会宁教育的整体印象?李娜:会宁的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教育,甚至把教育当作会宁发展的机遇和“招牌”。会宁的教师普遍热爱教育工作,不仅把教书育人当作职业,更是看作神圣的事业。我和会宁的学生接触得最多,我觉得会宁学生普遍具有的这样的特点:一是坚定,他们的目标很高,而且认为通过努力什么目标都可以达到;二是感恩,即对家长、老师怀着深深的感恩之情,唯有用自己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奋发进取的求学精神对父母的辛劳和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予以回报;三是自豪,也就是以作为一名会宁学子而自豪。正如原会宁县教育局局长高生云所说:“会宁学生的学习精神成就了会宁教育”。会宁的家长很了不起,他们鼓励孩子要改变命运、追寻另一种生活,甚至把教育当作至高无上的信仰。会宁的家长身上洋溢着中国标准式农民的朴实和厚道的气息,在他们略带苦味的人生中拼搏、挣扎、追求,他们创造着自己的生活,并把美好的希望全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硬是把一个个“农”的子孙赶出了农门。会宁的学子把父辈们的勤劳、踏实和节俭毫无保留地继承了下来,他们深知,只有勤学是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于是在操场、宿舍、教室三点一线的日子里,恨不能钻进每一个时间的缝隙来学习。总之,会宁有一种搞好教育事业的环境、氛围和精神。李娜与会宁学生在一起记者:您如何看待会宁教育的“苦”?李娜:会宁教育当然很苦啦!无论是学生的生活条件还是学习条件都很苦,而且要比我最初相像中的苦得多。走进会宁学校校园,天刚麻麻亮,操场上、教室外,便四处是读书的身影。晚自习结束后,仍然有许多学生借着老师办公室的灯光读书。我看过会宁高中学生自己做饭的地方,很多人挤在一个房间里,用的是煤油炉,吃的东西也很简单,一个星期才花一两块钱。但是我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人说,“苦”是后来回头才感觉到的,当时并不觉得苦,苦难是一笔财富,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正是因为当时的苦才会变得顺畅。会宁的学生多数都是一边料理生活一边学习,上学阶段基本完成了人生的磨练,他们把生活中的苦难当成了前进中的润滑油,一批又一批地进入了全国各地的高校。其实,我觉得会宁教育的“苦”是可见的显性文化,而会宁教育的“乐”才是不可见的隐性文化。记者:您认为促进会宁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什么?李娜:在采访中,我常常听到“五苦精神”、“三苦两乐”等等,我也一直在思考精神是怎么来的,精神是不能解释现象的,所以“五苦精神”只是表象。会宁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啊!我想文化对促进会宁教育发展非常重要,会宁教育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我在和北京大学的柴彦威教授(会宁籍)访谈中他这样解释:会宁因为交通不发达,自给自足的稳定的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传统文化的影响没有割断,较少有外来文化的冲突,这都使耕读文化在人们的头脑中有很深的烙印。同时,也较好地保留了善良淳朴的民风,这种偏远山区原汁原味保留下来的淳朴善良的民风,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科举传统的延续和浸染,可以说几乎是必然的,也是没有其他出路下的出路,改变生活是他们的主要目的。这样,多种因素的混合,使文化教育传统成为“会宁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改变了不少会宁年轻一代及其家庭的命运,他们毕业后事业有成,不仅本人跳出了“农门”,而且父母,甚至是举家迁居城市,他们成为会宁学校激发学生励志苦读的优秀榜样,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老师和家长都会经常鼓励孩子发奋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觉得这也是会宁的教育方法里很有特点的一个方面。会宁人民有着强大的精神动力,我经常听到“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家有十石粮,不如一人在书房”等等说法,这些应该是普通家庭推崇的朴素的人生信条;各个社会阶层对读书的追求始终没有改变,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走进街道村寨,家长谈论的话题,不是谁家的官大宅豪,也不是哪家的吃得好穿得好,而是谁家的孩子品学兼优,哪家出了几个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很多家长挣出钱来不盖房,而是省下来供孩子读书。这种对教育的攀比竞争,应该是一种推动会宁教育发展的强有力的催化剂。记者:在教育投入成为越来越大的经济负担、大学生就业变得越来越难的今天,对会宁教育有何冲击?李娜:会宁家长的债务的确很多,压力也很大。但是,会宁人还是认准接受高等教育的好处,考重点大学的心理很强烈。在会宁家长看来,供学生上学的困难是暂时的,能给孩子将来一个好人生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近年来中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倾斜,也松动了会宁人“自古华山一条道”的观念。会宁也开始调整教育发展思路,引导学生读高职、技校等,走多元化成才之路。还有一个我最初认为会对会宁教育有较大冲击的因素,就是我在作调查时,碰到很多原来都在会宁的学校工作,后来调到在兰州、白银等比较大一点城市的教师,因为他们在会宁原本都是口碑很好、水平很高的老师,甚至包括校长,可让我惊奇的是会宁的学校和学生似乎没有因为这些好老师的流失而受到特别大的冲击,学校的教育氛围和学生的学习劲头也没有因为他们的离开而改变,所以我觉得会宁教育的发展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无论是在什么时候,受到什么样的冲击,会宁人对读书的热爱,对教育的重视是不会改变的。记者:就您研究的课题——中国农村大学生家庭之间的互助网络,您能否谈谈互助网络对促进会宁教育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李娜:我最吃惊的是兄弟姐妹间的互助、父母的牺牲精神以及亲戚之间互助。因为在西方“每个人是独立的”这种意识比较强烈,他们之间也有帮助,但没有会宁人之间的帮助那么普遍。在会宁互助好像是一种互相帮助的“循环”,回报的想法很强烈,所以互助成为了一个网络。通过互助不仅使学生自身得到了发展,而且也带动他的家庭,甚至他的亲属都发生了改变。我看过一个资料:每年从不同渠道寄回会宁的汇款就有1亿多元,这对会宁人民的生活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改善,通过教育和互助让很多会宁人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进而带动一个县。互助实现了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促进了会宁经济发展。正如兰州铁路教育集团总经理闫林德(会宁籍)所说:会宁教育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会宁的城镇化建设。现在的互助也不仅仅局限于会宁。今年的8月23日,在会宁一中举行的甘肃省生源地助学贷款签约仪式就能表明互助已上升为一种国家行为,成为整个中国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记者:会宁教育只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缩影(个案),请您简单谈谈中德教育异同。李娜:我不是教育专家,可能谈不好啊!中德教育的区别太大了,教育条件、班级人数、教育方法、考试制度、学习时间等都不同。在德国上小学时不注重知识传授,也没有从小定目标,而是注重兴趣和方法培养。德国供学生活动场所很多,有协会、俱乐部等。德国很重视职业教育,高中普遍都开设职教选修课。德国的学生不厌学,他们都是按兴趣发展成功的。德国的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跟中国学生没法比,但中国高中毕业生不一定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中国很多读硕士的学生,他们在图书馆待的时间很长。在德国学生看来调查跟读书都很重要,都应该做。在德国读博士学位同中国不同,中国的博士生属于学生,但德国攻读博士学位者在大学里属于工作人员,我们的博士不上课,主要是靠自己。德国目前也在向中国学习。李娜与作者合影附作者简介本文发表于《未来导报》2007年第40期。作者:牛志强,男,汉族,1971出生,甘肃会宁人,高级教师,西北师大教育硕士。现任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信息研究室主任、教研员,《兰州教育》执行主编、《未来导报》特约记者、《中
德国教育研究部曾进行了一项“7岁儿童认知世界”教育项目的研究,主持人艾申波茜博士与她的同伴走访了德国的一大批成年人,涵盖各种不同的年龄、社会阶层以及教育背景。他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比较得出了一个7岁的孩子应该具备的认知世界的经验清单。清单内容涉及实际生活,社会经验,情感体验和美感感受,却没有一条关于孩子应该记住多少词汇,背多少诗文,能做几位数的加减法……因为在这份清单里,它们根本不是重点。文/【德】艾申波茜1、体验过自己存在的重要性。例如,听别人说过“你要是在场该有多好啊”、“我们上次聚会就是少了你”等称赞的话语。2、既有赢的意愿,也能承受输的结果。3、体验过压抑的心情。不会把饥饿误认为是愤怒,把劳累误认为是悲伤。懂得一些心理因素之间的基本联系与影响,诸如情绪波动有可能导致尿床等。4、原谅过成人某次不公正的惩罚。5、知道表示情绪波动的形象比喻。例如,“像一只气球‘砰’地一下炸了”,“像水满得从桶里溢了出来”。6、有过情绪体验。例如,自己学习进步曾引起周围人愉悦满意的情景。7、有过亲情体验。看过父亲刮胡子。8、曾与父亲一起做过家务。例如,做饭、擦桌子、铺床、做手工;曾单独与父亲度过整整一天的时间;生病时得到过父亲的悉心照顾。9、有过身体体验。体会过人体在水中的浮力;会荡秋千,体会过身体与秋千之间相互的作用力。10、在床上打过枕头大战(即与1人或若干人把枕头扔来扔去地疯玩)。11、冬季堆过一个雪人,在沙坑里挖过一个沙碉,在小溪中搭过一个水坝;掌握在野地里生火及灭火的技巧;尝试过做风车和风灯。12、有关于厨房的基本常识。例如,什么是味道浓厚;什么是食物发霉;什么食物有害于身体;掌握基本厨艺;搅拌、切碎、削皮、揉面,用筛子过滤;懂得烹饪用语(松脆、煸炒、生食、熟食),能把握“少许”盐的用量。13、有过旅游的体验。在变化了的环境中感受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体验舒适方便与将就凑合的反差,体验过在家和在外奔波的差别;能粗浅地意会一些概念,如思乡、迁移、借宿、无家可归。14、曾在别人家里过夜,接触过不同的家庭文化,能意识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15、认识家庭的亲戚朋友,能初步理清不同的亲属关系,如叔叔、表哥、干女儿……16、有过施舍行为。曾把钱放进乞丐的帽子中,放进街头艺人的琴盒中,放进公众的捐款箱中。17、有过一些心理体验。比如,自己提出的一项修改建议曾经被他人或集体采纳,自己在那一时刻像一个拯救者。18、能回答基本的医疗护理常识。比如,呼吸时感到疼痛,应当静卧还是活动?懂得抚摸对稳定情绪有益;学会初步的按摩手法;懂得休息对身体的重要性。知道保养眼睛、耳朵、皮肤和脚;体验过什么是鸡皮疙瘩。曾为自己战胜疾病而感到自豪,懂得生病在生活中在所难免的道理。19、听过童话故事,通过故事和寓言知道受难和安逸。20、参观过博物馆,感受过那里的一种特殊气氛。那些来自久远年代的陈列品将永久地存在下去。曾参观过一个古堡,体验到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老祖母生活的时代与我们的完全不同,家中收藏的珍品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21、有收藏的兴趣。22、知道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并被分成五大洲。23、能区别吃饭与进餐、身体的活动与姿势展示、臭味与香气、噪音和音乐,能感觉到环视、匆匆一瞥、仔细端详之间的细微差别,知道散步与赶路是两个不同的词汇……24、能记诵报警电话号码、医院急救号码或是火警电话号码。25、能为自己或他人保守一个秘密,理解如下两句话的意思:“这事只有你我知道。”“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26、曾实现过自己的一个诺言。27、曾推选出一个代表自己利益的人参加会议讨论。28、掌握一种防止食物腐烂的保鲜方法,会修理简单的东西。购买一件物品时会首先考虑维修是否方便的问题。29、能区分农贸市场和超级市场。30、发育速度略微超前,比实际年龄稍成熟一些(比如以玩具说明书上规定的年龄为标准),能向成人解释自己的手工制作。31、曾经提过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回答的问题。32、曾经爬过一棵树。33、曾不小心掉进一条小溪。34、在农田里撒过种子,收割过农作物。35、研究过皮包上的拉链和门上的锁,会使用插销和钥匙。不会将自己不小心反锁起来。36、会将电器(比如一个收录机)插头插入插座。37、知道典型的男孩玩具和女孩玩具,如果有人问到时,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38、有把自己打扮漂亮的愿望,对“服装风格”有所感觉,比如会说:“这件毛衣不适合我。”39、曾给别人写过信,并从来信中得到过慰藉;满怀热情等待过一封信的到来,或者收发过一封电子邮件。40、曾好奇地想:如果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沙盘上会是什么样?要是写在雪地上、森林的地上和结霜的窗户玻璃上又会怎么样?41、接过一张白纸,想到即将在上面画画就会紧张和兴奋。42、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过一本书。43、曾在一幅描绘冬天景色的画上看到过用蓝色表示阴影。44、曾经向别人讲述:今天我做了个梦……45、调解过一场纠纷,并使双方停止争执。46、使劲想象自己出生前的几个月或几个星期是什么模样。47、有意识地削过水果皮,然后打开果核看个究竟。48、曾经对树叶上的脉络和自己手上的血管进行观察,并加以比较。49、能够分辨不同水果的香气,至少有3种最喜爱的香型。50、能够找到自己唱歌的音调,曾经把自己的名字当作歌词唱出来;可以模仿鸟和动物的叫声;参加过一次多声部的合唱,并经历了各种声部的协调过程;在大自然中听过回声,从脚步声中感觉到过节奏,知道自己的耳朵有无法承受的音高限度。51、能够控制自己的力量(比如在打鼓或是帮人按摩的时候)。52、掌握诅咒和骂人的话,能把握这些话的使用场合和深浅程度。53、钉过钉子,拧过螺丝,换过电池。54、能将电话上听到的信息传达给他人。55、看到别人把东西掉在地上,能主动帮助拾起来。56、能倾听别人把话说完,排队时也能够耐心等待。57、懂得不是所有愿望都能立刻实现。58、能识别跑步、走路和漫步之间的差别。有过长途跋涉的体会,有过含饥忍渴走长路的经验,体会过“目的地就在眼前”的感觉。59、认识几种树叶,知道大自然中什么植物能吃,什么植物不能吃。60、认识大自然的多面性。大自然有美好的一面,也有艰难、脆弱、需要保护的一面,同时也是不可战胜和藏有危险的。61、曾与别人为一条既定的规矩进行过争论,曾经改变过一条规矩,能理解常规和例外的相互关系。62、对计量单位有一定的概念。比如,3公升相当于3个装满的牛奶瓶,并会用自己的身高丈量房间。63、会举一反三。我会什么?电脑会什么?初步建立“智慧”这一概念,知道人的智慧和技术创造的人工智慧。64、做过表象和存在的化学实验。知道空杯子并不是空的,因为里面还有空气。65、曾根据操作规程做过一次实验,并多次反复练习。66、知道自己眼睛的颜色,曾画过一张自画像。67、曾给自己测过脉搏,也给小伙伴和小动物测过脉搏。68、认识一位大师、一位专家或是一位能手,并与他们一道“工作”过。69、仅仅因为自己是一个孩子(一个普通的孩子)而自豪。(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 我是小扒扒)————————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关注 宝宝知道 帐号,了解备孕、怀孕、育儿更多精彩内容:专家直播、日刊知识、胎教电台、儿童故事、动画片,还有宝妈们最爱的社区圈子!宝宝知道与千万妈妈在一起,科学孕育,为爱成长!
蒙纳士大学教育学院是全球教育界领军学院,以开展创新研究项目而闻名,与世界领先的教育专家合作,对不同背景和环境下的儿童、年轻人和成人教育的改革、实践及发展成果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在蒙纳士大学入读教育学博士 。最新发布的2019上海交大学术学科排名中,蒙纳士教育学院位居全澳第1!在2019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蒙纳士教育学院位列世界第12名。蒙纳士大学教育博士项目蒙纳士教育学院的博士研究学位专为世界各地的教学工作、教育行政管理、政府部门、以及社区教育等领域输送专业人才。蒙纳士教育学院博士项目为期3至4年(全日制)。若你申请博士学位,则将有机会接触世界顶尖级的科研项目,在至少两位行业领域内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学术课程及项目发展机遇。其学术研究项目将重在对教学实践进行改革,且对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并展示你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奖学金计划学校提供丰厚的奖学金,以吸引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蒙纳士深造,其中包括蒙纳士大学 —— 中国奖学金委员会博士奖学金计划。在2019年,蒙纳士学生与来自香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牛津大学和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各种研究项目进行了合作。职业发展前景蒙纳士博士研究项目毕业生在澳大利亚和世界各地的公共和私营部门获得研究及教育领域内的高级岗位。教育学博士未来可在如下领域发展: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幼儿教育教育心理学和全纳教育数学、科学和技术师范教育、语言、文学和职业研学工作、学习和领导力蒙纳士为学生提供的专属发展资源,保障了毕业生在学校期间为就业做好一切准备。除了牢固的专业基础以外,学生还可以获得高水平的研究技能、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写作能力,因此毕业生不仅可以从事教育行业,还可以在其他各行业中开展职业道路。卓越的科研项目蒙纳士数字教育研究小组是澳大利亚,乃至世界领先的教育技术和教育媒体学术团体,针对教育、技术和媒体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此外,蒙纳士大学在幼儿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方面拥有绝对的研究实力。通过一项名为“概念式游戏世界”的STEM实践模式的研究,完成了长达5年的对婴儿、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在家中和幼儿教学环境中进行思考及学习的探索。蒙纳士儿童早期概念游戏实验室蒙纳士儿童早期概念游戏实验室是为专注于研究幼儿游戏、学习和儿童发展而创立的研究型实验室。研究人员通过关注儿童及其家庭在不同文化、经济和地理背景下的不同经历,关注种族多样性以及儿童接受教育的方式。该实验室得到了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奖助金计划的资助。蒙纳士教育学院的博士研究人员将有机会参与此类研究项目,为当今和未来的教育行业存在的问题,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博士学位申请条件拥有相关学科领域的四年制本科学位,就读期间完成研究型论文,学位平均成绩至少达到等同于蒙纳士1等或2A等荣誉学位水平;或者拥有相关学科领域的硕士学位,就读期间完成研究型论文,且论文所占学分比重至少25%,论文成绩至少达到等同于蒙纳士1等或2A等荣誉学位水平;或者其他同等资历(由蒙纳士研究生委员会裁定);以及达到英语语言要求。
孩子上学,家长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受老师的关注和喜爱,这是人之常情。贝贝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了,她上的是一所贵族的私立学校,学费不低,一个学期要16,000多。贝贝妈妈当时在择校的时候就心想:这么高收费的学校,老师对待每一个孩子应该会很好。开学不到一个月,现实就啪啪打脸了。贝贝在幼儿园的时候,贝贝妈妈鼓励她:遇到问题多主动去问老师,请教老师,老师都爱提问题的小朋友。所以,贝贝也就养成了,遇到任何问题都找老师帮助的习惯。进入新的小学之后,有一次背语文,贝贝有一个汉字不认识,便找老师请教,而老师当时正在忙,没有搭理她,贝贝的课文背不下去,过了一会儿,她又去找老师,老师对她说:“回去找你妈妈吧。”当天,贝贝回来时倍感委屈,路上一个劲地说妈妈是骗子。妈妈觉得孩子很反常,便问她为什么说自己是骗子,贝贝说:“因为你跟我说,老师都爱提问的小朋友,可是我的老师根本不喜欢我。”贝贝妈妈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发信息问老师,老师承认了这件事,也给她道歉了,说下次注意。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贝贝对上学越来越提不起兴趣,她总觉得老师不喜欢自己,老师对自己不热情,对另外一个小朋友很好。贝贝的妈妈很难过,数次找老师聊,但还是没有任何改变。孩子能得到老师的喜爱和关注,通常会更加有助于孩子爱上那一科目,学习态度上,会促进孩子更加积极,他们会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赞许,于是会努力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但在一个人的学习生涯中,我们不能确保孩子遇到的每一位老师都是能够喜欢自己的,孩子能遇到一个好的老师不容易,当他们不被老师关注或者喜欢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帮助孩子呢?智慧处事的方式著名歌手、斯坦福教育学博士陈美龄,她有三个儿子,分别都考进了世界知名学府--斯坦福大学,针对这一问题,她是这样说:我们上学,不是每一年都能碰到一个好的老师,即使碰到一个不好的老师,那也就这一年,还要去除寒假和暑假,这些日子是见不到老师的,真正相处的时间也不太多。老师其实也是很辛苦的,除了工作上的,他们也会有家里的事情,多去发现和看到老师好的一面,用自己的爱心多去改变他,多去配合一下老师,一年也就很快过去了,人生那么长,不用那么紧张。从时间上,帮助孩子计算出真正与老师相处的日子,让孩子感到日子不是那么漫长;从心理上,让孩子学会多去体谅别人,多从事情好的一面去看、去想;从大格局上,告诉孩子,人生那么长,不要太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不要活得太紧张,这也是一种智慧处事的方式。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孩子因为不被老师喜欢而倍感受挫失落,不能接受,从能力上来讲,也是一种受挫心理弱的一种表现。在学习的道路上,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当中,或者在未来的人生当中,孩子都会遇到喜欢或者和不喜欢自己的人,面对不喜欢自己的人,没必要太过于较真,做好自己的本分才是最重要的。学生的本分就是努力学习,好好地与身边的小朋友相处,做好这些,老师自然能够看到一个学生是否真的优秀。当孩子真正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时,自信心也会得到提高,能接受一些事物不好的一面。
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家的育儿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育儿的理念在家长心中已经埋下了种子,很多家长也在教自己家的老人如何正确的带孩子,不要再用自己老一套的带娃方式了,不仅教不出个好孩子,还给孩子养成一身坏毛病。前不久我带着孩子在小区公园散步,看到了一位老人也带着孩子在公园玩,看样子应该是孩子的奶奶,孩子走路的时候不注意脚下,被小台阶绊倒了,孩子当时躺在地上就开始哇哇大哭,奶奶赶紧把孩子抱起来,一边哄孩子一边说,"都怪这个臭地,把我们宝宝绊倒了,宝宝不哭奶奶给你打它",奶奶说完就使劲的跺了几下地面,孩子这才止住了哭声。不止这一位奶奶是这样,很多中国老人在带孩子的时候都有这样的行为,孩子绊倒就怪地不平,孩子磕碰就怪桌椅摆放位置不好,反正就是不怪自家孩子不操心、不注意。确实,这样的说法的确能够迅速哄好哭天喊地的孩子,但是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永远都是对的,如果造成自己受伤或者吃亏,那一定都是因为别人的过失,对永远都是自己,错永远都是别人,在这种教育方式之下,孩子就更容易产生逃避错误的心理,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想着推卸责任。说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了前不久在微博上看到的教育博士陈美龄的育儿建议,这些建议对于宝妈宝爸来说非常有意义,很值得所有家长们借鉴、学习,毕竟陈美龄的教育经验是在实践中累积出来的,而且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三个儿子都在她的教育下成功考进了斯坦福,成为了高材生。父母要艰辛自家孩子永远是最优秀的"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是很多家长都很爱说的话,总是喜欢拿自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还美名其曰"有比较才有进步",可是你想过吗,可能你正在用自家孩子的弱点去和别人家孩子长处作比较,因此你眼里的孩子总是不如别人。父母是孩子最信任、最亲近的人,也应该是给予孩子勇气还有鼓励的人,如果在自己父母眼中自己都如此不堪,那么孩子还有什么信心去实现梦想,父母的否定只会令孩子陷入深深的自卑。孩子要走的路,让他们自己决定"好男儿志在四方",每个孩子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们家长只能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明灯,而不是指路人,孩子的路需要孩子去选择,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提供建议。比如陈美龄的大儿子在上高中的时候,希望去美国留学,但是当时儿子选的学校并不是最好的,远不及父母给孩子选择的名校,但是她还是选择支持儿子,因为儿子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自己能在这所学校学到更多自己想学习的东西。不要明确区分学习和玩的概念陈美龄说:其实,孩子在做功课的时候也是在玩,在玩的时候也是在学习,家长不要将学习和玩的界限区分的非常明显,让它们之间模糊化、分不开,才能让孩子有更多的兴趣去寻找答案,那个时候孩子就不会觉得学习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了。教育孩子是一条漫长的路,在此期间也需要我们家长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才能真正与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