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复旦大学就业质量报告中国名校的数据指标中国一些名校都会出具就业质量报告,其中有一项重要数据指标就是出国深造率,虽然中国高校最近几年的进步非常大,但是整体的科研水平和海外还有一定的距离。现代高等教育对于中国来都算是舶来品,最早的清华大学为留美预科班,师夷长技以制夷,出国留学的学生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从复旦大学2018年的就业报告看出,复旦大学作为中国名校的代表,每年毕业生直接就业的比例非常低,签约就业的比例不到50%,仅每年出国深造的毕业生比例就高达12.95%,而且名校深造率也成为名校间相互攀比的数据!优秀的学子选择优秀的高校虽然随着中国居民家庭的经济收入变高,海外留学变得非常的容易,但是一些海外名校就像中国的清华北大一样是稀缺资源,就连在美国的优秀华裔学子都会被名校提高招生门槛,因此每年能前往全球top50高校留学的人数也是各大高校显示实力的数据,从复旦大学2018年的数据来看,有284名研究生获得全球top50高校的offer,其中58%的比例都聚集美国,凸显美国是中国学生留学重要的选择地。其实不仅是因为海外高校的科研实力更强,而且在部分国家的博士留学生不仅不花钱,而且每月会给博士研究生发上万元的工资。德国的博士研究生每月最高15000元在众多的海外高校中,其中德国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很受全球各地学子的青睐,因为德国高等教育受到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在德国留学不仅不需要交学费,而且还会赚工资,大部分博士研究生会拿到半个职位的薪水,而一些学科甚至可以拿到每月2000欧元的博士生补助,换算为人民币将近15000元,远比中国国内博士研究生的补助高很多倍,但是由于德国高校对毕业生的要求非常高,在德国国内就连本科生每年都有大量学生放弃攻读学位,每年放弃博士学位的比例也很大,虽然德国博士补助非常高,但是毕业相对较难,加上德国免费的高等教育模式,因此来自全球的申请学子非常多,因此,复旦大学2018年前往德国高校留学的比例仅有2%。
让世界多一点中国元素上海交大的科研壮举如果说两篇文章被国际顶级期刊所收录比较常见的事情,但是同时被两份国际顶级期刊选为封面文章的概率却非常的低,而最近上海交大生命院微生物代谢国重实验室许平教授团队就完成了这一壮举,两篇不同方向文章,同时霸占两大顶尖化学期刊《JACS》和《Angew》封面,凸显出上海交大科研实力的强大,许平教授作为上海交大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教授,用高产的科研成果让世界科研杂志多一点中国元素。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许平教授来自山东大学许平教授,1961年2月出生,目前是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生命学院生物工程系主任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等职,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其中登录《德国应化》的论文为《Remodeling of the photosynthetic chain promotes direct CO2 conversion into valuable aromatic compounds》。这是许平教授团队在利用蓝藻光合生产C3平台化合物(Green Chemistry, 2015, 17, 3100–3110)和天然产物(Green Chemistry, 2016, 18, 3537–3548)之后,在利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生产化学品研究方面的又一重要突破。登录《JACS》的论文,题目为《A coenzyme-free biocatalyst for the value-added utilization of lignin-derived aromatics》的论文,在可再生资源利用领域取得的一项新的研究进展。双聘院士邓子新为上交大招揽人才 邓子新院士为上交大发展贡献非常大目前上海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是主任是邓子新院士,自从邓子新院士从华农调取上海交大之后,为上海交大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同时也从国内外高校招募到不少优势的科研团队,许平教授团队就是从山东大学挖来的优秀人才,虽然邓子新院士在武汉大学强烈邀请下,加上邓子新院士的家乡情结,目前出任了武汉大学药学院的院长,作为武汉大学和上海交大双聘院士的邓子新院士,为两所高校合作搭建平台,这也是为何最近几年,武汉大学和上海交大在生物学科领域强势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日,就在反种族主义的抗争运动,因为美国黑人乔治·弗洛伊德的惨死,而席卷了美国全社会时,德国顶级化学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也因为刊登了一篇充满性别和种族歧视色彩的论文,而引起了学术界的众怒——甚至于该刊的44名编委中,有16人都为此事而愤怒辞职。那么,这家全球知名的化学学术期刊,到底犯下了什么严重的错误呢?根据英国皇家化学会(RSC)旗下的学术资讯网站“化学世界”的报道,事情的起因是《德国应用化学》于近日刊登了一篇由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化学系及生物技术中心的教授托马斯·哈德利基(Tomas Hudlicky)撰写的论文,名为“有机合成化学——现在何处?”(图为托马斯·哈德利基)根据“化学世界”的介绍,哈德利基在他这篇论文中,从8个方面分析了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发展。然而,在提到该领域从业者“多元性”和论文公信力这两个方面的时候,哈德利基却抛出了极具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观点,不仅宣称让增加某些非白人族裔以及女性在该化学领域的占比会影响公平性,影响男人对该领域的贡献。哈德利基还偏激地宣称,目前该领域的学术论文可信度下降,论文欺诈问题变得更常见,是因为中国在有机合成化学领域提交的论文越来越多所致。另外,就在导师压榨学生已经越发成为被国人关注的一个话题时,哈德利基却在论文中宣称,只有学生无条件地服从导师,才能让学术技能得到良好的传承。(图为刊登了哈德利基这篇论文的《德国应用化学》杂志)可就是这么一篇展现出赤裸裸的性别歧视、种族主义和精英主义,被学术界大量的批评者认为是“恶毒”和“可憎”的论文,却通过了《德国应用化学》这个世界知名的顶级学术期刊的“同行评审”,并被刊登了出来。这一下子就令此事的恶劣程度,翻了好几倍。“化学世界”网站的报道就指出,哈德利基这种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色彩的观点,虽然登不上大雅之台,并一直被主流学术界所抨击,但也一直存在于学术界之中。“但令学界震惊的是,这篇论文居然被这么一个久负盛名的期刊给刊登了出来”,“化学世界”网站写道。(截图来自“化学世界”网站的报道)同时,一篇“化学世界”网站刊登的评论文章还显示,在美国因为黑人乔治·弗洛伊德之死而引发的反种族主义抗争运动,也令哈德利基和《德国应用化学》惹出的恶劣事件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目前,根据“化学世界”网站的报道,《德国应用化学》的44名编委中已经有16人宣布了辞职,并在一份于周二发表的声明中表示他们无法在给这么一个传播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主义,打压种族和性别多元化的学术期刊站台。辞职的编委中包括三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图为16名辞职评委的联合声明)中国化学会也对《德国应用化学》期刊决定刊登哈德利基的论文表达了强烈谴责,一方面要求哈德利基为其性别歧视、种族歧视,以及对中国化学界的武断判断及诋毁道歉,一方面则要求《德国应用化学》详细调查清楚此事,坚定科学多元化的立场,完善同行评议程序,秉持科学精神,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图为中国化学会的声明)而《德国应用化学》则在哈德利基的论文引发众怒后,立刻撤掉了这篇论文。该刊的主编内维尔·康普顿(Neville Compton)在上周五的一份紧急声明中表示这篇论文绝不代表期刊的价值观,这样的论文也不应该刊登在他们的期刊上,他们正在展开内部调查。“我们深表歉意,我们知道我们辜负了学界对我们的信任”,这份声明写道。(图为《德国应用化学》期刊主编的道歉声明)但这份声明,以及本周一《德国应用化学》对其编辑人员和评审人员的后续停职处理,仍未能阻止前面提到的那16名编委的辞职。从“化学世界”网站的报道以及编委们的声明来看,这是因为此事并不是一个道歉声明和处理几个编辑人员就可以蒙混过关的,更不是一个所谓的“意外事件”。“当我想到那些弱势族裔的人以及年轻人,在努力让自己的论文被《德国应用化学》刊登时,却突然看到这么一篇水平极低的文章通过了评审并被刊登出来,这就叫‘特权’”,该刊最先辞职的编委凯瑟琳·克鲁登(Cathleen Crudden)这样讽刺道。(截图来自“化学世界”网站的报道)然而,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哈德利基至今却并不认为自己错了。根据美国化学学会(ACS)旗下的《化学工程新闻快报》(C&EN)的报道,哈德利基认为他的话被“断章取义”了,并称学界也有支持他的人,他还指控撤下他稿件的编辑和编委是在对他搞“言论审查”,是想毁掉他的职业生涯。不过,他所就职的布罗克大学也已经与他划清了界限。在一份周日发表的声明中,该校表示哈德利基的言论不代表校方的立场,而且他的那些有害的言论也是有悖于学校的价值观的。校方还表示化学系的学生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向学校寻求帮助。但校方并没有透露会如何处理哈德利基。(图为布罗克大学与哈德利基划清界限的声明)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德国留学小姐姐“特邀作者刘三岁编写,如需转载,请务必联系授权背景介绍:作者(刘三岁)第一学历:大专,后通过“专升本”考试<非成人自考>就读于二本院校,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历及学位;硕士阶段:于 2019 年获得西安一所 985、211 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博士阶段:现在于德国某高校,攻读人工智能方向博士。备注:本文绝非“鸡汤”,只是作者单纯的记录自己的"艰辛"求学之路。如有雷同经历,欢迎和我们分享你的故事。01坎坷升本路又快到一年一度的高考了,记得那时候,每天半夜两三点还没睡,早上五点多就起来又继续学习。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没能拯救我严重的偏科。我的物理简直差到令人发指(高考理综化学、 生物几乎满分,物理却只有 30 多分)。最终我以二本的成绩选择了一所“很有名望”的大专(别问我为什么不上本科而选择了大专,那是另一段“故 事”)。入学后,心里有一百万个不满意、不舒服。那时候一心只有—“我要专升本,要抓住这第二次'高考'机会,一定要把我的专业名称从计算机应用技术换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记得在入学前的暑假,我就借了表姐的高等数学在家学了起来。所以,入学后,大家刚开始学“高数(上)”时,我基本已经学完了整个高数,包括做完了课后的每一道练习题。从专科的第二年下学期 开始,我又一次进入了“备战”状态,每天戴着耳机,最早去图书馆,最晚离开。在专升本考试即将开始的前半年多,国家通知所有一本院校不再接收“专升本”考生。这对我简直就是晴天霹雳,这意味着我再努力也就只能考一个二本。那我为什么当初不直接选择上二本呢?!(当时,就是冲着 升本可以考到一本院校,所以才选择了大专)那时候,深深的感觉自己被 “坑”了。但有什么办法呢,二本里选个好点的上呗,也只能这样了。最终, 以一直通知书“完美”结束了大专时光,准备开启本科“新生活”。02匆匆那年,本科生活由于是“专升本”,所以本科的时间只有两年。第一年主要是以上课为主, 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本科的课程和专科是有明显差别的。之前更倾向于“应用”,而现在不仅学习应用,更深入的学习了应用背后的原理。真正的做到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到了第二年,大家为了自己的前途都分别忙着参加招聘会、考研、出国等等。而我从小就是一个“执拗”的主儿,在哪跌倒,就一定要在哪里爬起来!当初没有考到自己心仪的本科院校,那我就考研, 一定要圆自己梦想。年少轻狂的我,报了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很不幸,“预料之中”的落榜。突然之间,就加入了找工作“大军”。03学历,使我自卑随着毕业生逐年增加,西安这座高校云集的城市,工作更是难找,更何况我还贴着”专升本“标签。好的企业,估计在筛选简历的时候,就把我刷掉了。后来在家人的帮助下,找到了一家稳定的单位。在那里工作了快两年以后,由于我的”第一学历“问题,只能是长期合同工,无法进入正式编制。记得那年的 10 月,我谎称去兰州玩,背着背包独自一人坐上了去往西藏的火车。(当年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下了火车,站在拉萨火车站广场上和爸妈视频,他们才知道我已身在西藏。西藏,的确是个神奇的地方。天空很蓝、很低,白云像棉花糖一样挂在天上,感觉伸手就能抓到。在这里,无论你是失业、失意还是失恋,分分钟你就能被治愈。在西藏的 15 天,整个人是放空的,有时坐在广场上看着雄伟的布达拉宫,一看就是一下午;有时在大昭寺前,晒着太阳看着虔诚的朝拜人;有时坐在酒店的院子里,戴着耳机,沐浴着阳光想着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第 14 天,我给单位主任打了电话说“我要离职,回去后补办离职手续”。从西藏回家,处理好一切,我对自己说:这是给自己最后的一次考研机会。我知道接下来一年,我将承受很大的压力。但这次工作中,因学历而造成的打击、自卑和心里阴影,让我实在不想背上这些,去过自己的余生。04考研,背水一战我总是喜欢不给自己留任何后路,把自己逼到“绝路”上才能激发更大的潜能。复习就必须要有复习的样子,严格的执行自己的学习时间表,数学、英语、计算机综合、政治统统安排的清清楚楚。那一年里,没有周末、没 有节假日,每天都是 6 点起床,晚上一点左右睡觉。累吗?当然累,可是自己的基础不如人,只能多下功夫弥补。一年的时间很慢又很快,终于到了交“答卷”的时刻了。考试结束后,整整睡了两天。生活什么时候轻易的放过谁?!该学习的时候没有拼命努力,到了一定年龄才知道努力拼命的学习。所有偷过的懒,早晚都是要“还”的!多么痛的领悟!值得欣慰的是,努力总算没有白费,这次收到了自己心心想念的大学(NWPU)通知书。那个春节,是过的最开心的一个春节。05欢乐、积极的硕士生活研究生的生活完全依靠自己安排,你可以选择过的很闲,也可以选择非常的充实。我的导师是系主任,总是会有很多的项目做,我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重返校园时光。在研一刚入学三四个月后,我就有幸的参与了项目的开发。每天查资料、学习新知识,因为是航空的项目所以涉及到其他的专业知识,就去图书馆借书学习,有时候还会直接请教其他学院的教授。记得有一段时间,项目要验收了,项目组的所有人晚上会一起加班到凌晨。那时光,忙并快乐着。不仅专业知识有了提高,编程水平也是突飞猛进。其实,硕士期间我最大的收获是面对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以及能力。硕士即将毕业,每天忙忙碌碌的参加各大公司的笔试、面试。不安分的我,又开始规划自己的下一阶段了。作为独生女的我,计划孤身一人去北京工作!06幸福的北漂生活我很清楚记得离开西安去往北京的日子:2016 年3月27日。前一天爸爸陪着我一起去快递了两大箱行李。当天爸妈送我上火车的时候,我们的心 情都很沉重,没有了平日里的嬉闹、玩笑。虽然,我每年都会独自旅行好几次,但是,这一次的离开有些特别。从小到大,第一次独立一人在另一个举目无亲的城市生活。当然,做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我用了半年的时间权衡,在本子上逐一列出留在西安工作和去北京工作的利弊。最终, 我选择了“远方”。由于在西安的时候我就已经租好了房子,地处中关村,是北京大学南门对面的一所老小区。在北京我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用 C/C++开发软件。我们这个行业,需要不断的学习,因为技术的更新实在是太快了,而且每年又有大批的毕业生,感觉工科任何一个专业毕业的人都会编程,竞争非常的“凶 残”,压力真的非常大。在北京待的两年里,见识了很多,眼界也开阔了,头脑也变得灵活啦。那时候,人工智能方向的人才是非常短缺的,我“预谋” 转型人工智能。但是,我并没有做过任何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项目,非常没有优势。于是,从下定决心转型的那天起,每天下了班(很庆幸,自己的加班不是很多),背着包拿着书、电脑,去北大上自习,开始恶补人工智能基础知识,每天晚上十点多,结束一天的学习,去“五四操场”跑步 4-5公里。这样的日子,大概持续了 5 个多月。终于,我投出去了第一份计算机视觉方向的简历。那是一家创业公司在西安,因此只能电话面试和视频面试。在拿到最终结果前,我一直没有告诉爸妈。直到我收到这家公司的offer 后,才告诉他们,我要回去啦,而且工作已经找好了,薪资待遇很不错。离开北京的那天是:2018 年3月26日。整整在北京待了两年,这两年里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当然也有辛酸、流泪的时候,但我更愿意记住那些欢乐时光。在我的心里,北京成了我的第二故乡!07“转型”是为了“预谋”更大的计划我回到西安以后,看着爸妈每天发自内心的开心,我也非常的高兴。这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2018 年4月2日入职,职位高级软件工程师。虽然,我的本职工作还是软件开发,但是所做的项目是计算机视觉项目,总是会遇到图像处理、算法优化、以及机器学习的知识。创业公司压力很大,但是个人的成长也会非常迅速。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下,你不能只做或者说只会做某一方面,你需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全栈”工程师。公司的同事大都是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硕士,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怎么能够允许自己有丝毫的放松和怠慢。记得刚入职的半年,我“自觉” 的取消了自己所有的周末,每个周末都抱着笔记本在家学习,不浪费一分 一秒,至少自己的能力要对得起公司给的年薪。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参与开发了四五个大大小小的项目,也是从那时候,我开始独立带领新同事做项目了。这个时候,终于有了一点“喘息”的时间,不用把自己逼的那么紧了。但是,自己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以前的我只要写好自己的代码,现在必须考虑软件的架构,数据库的选择和搭建,以及那种算法更适合这个项目,该如何更好的优化它。在接触了更多的技术“大牛“后,我也确认了自己未来会坚定的从事人工智能这个方向。我决定利用年假开启一段”德国校园“之旅,心里盘算着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圆自己的留学梦,而且是博士呦!2018 年的9月底,借着年假和国庆假期我开始了德国 TU9 大学之旅。(以下为手绘路线图及部分照片)第一站“柏林”,然后跟着自己的路线图,一路走下去。印象最深刻的是去 了德累斯顿的计算机院,当时,对这里充满了向往。感觉这里就是我的目标学校啦!当然一路上我还去了很多的城市,很多的大学,有时候在校园里碰到学生,会闲聊几句。他们都很友好,热情。参观的时候碰到教授,无论认识与否他们也会很和善的问你是不是有什么需要帮忙。这趟旅行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也坚定了我要申请德国博士的信心。08博士申请之路申请博士,前前后后花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本以为筛选学校以及选职位不是什么费劲的事情,但从决定申请博士起,查阅各大学校的网站以及直接联系教授询问是否有相关的职位,这些事情真正做的时候才发现是一项巨大又耗时的“工程”。邮件发出去后,就是漫长的等待。有的石沉大海,有的教授会很友好的告诉你他们目前职位满了,亦或者是他们更期望招收带着奖学金来的学生...这样“发邮件-等待回复- 再发邮件---”的循环,大约持续了半年多,期间有一些因为方向我不是非常喜欢和匹配,所以拒绝了。2019 年6月底,由于申请博士以及需要准备的事宜太多,因为真的没有精力白天负责项目,晚上回家后忙着申请的事情到后半夜,所以,我选择辞去了那份高薪工作。大概9月份和一位教授约了Skype面试,他需要招一位能够做机器学习方向的博士生,并且涉及到图像处理、目标识别,这正是我的目标方向。那天下午4点,面试持续1个小时,我觉得当时自己的口语并不好,有几个教授感兴趣的问我都没能及时的回答他。面试完,感觉似乎要“黄”,心情非常的忐忑。面试完不久,就到了“国庆”假期,可是距离面试结束已经过去将近两周了,依然没有任何音信。只好按照原定计划,背着电脑,带着爸妈出国旅游,顺便等待回信和期待其他的面试。10月8号,那天在我们正在马来的沙滩上享受阳光,突然一封邮件“跳”了出来。打开邮件的那一霎那,可能整个沙滩上的人都以为我疯了吧!没错,是我面试的那个心仪的方向,教授发给我的 offer!那天的喜悦,无法形容,感觉突然间自己从一只”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假期结束 后,就开始准备出国的所有资料、认证等等文件。这就是我艰辛的求学之路,没有天赋异禀的智慧,也没有学霸的基因,我唯一有的就是“认准一个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但要,记得抽空停下脚步, 调整自己的方向,以便走的更踏实,更远。其实,在我决定考研的时候,我就已经打算以后要继续读博士,只是没有确定是在国内或是国外读。再到后来,独自去北京打拼,也是为了锻炼自己独立生活和遇事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型计算机视觉,这也是因为我早就计划了申请博士的方向就是人工智能。所以,无论如何我必须让自己先置身于一家人工智能的企业,哪怕刚开始我依然是只是编程,但是只要在这里,我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学习到相关的项目,并且能够参与其中,这将为我申请博士提供非常大的优势。可以说用了 6 年的时间,换来了今天这张博士录取通知书,这六年里做的每一件事,没有一件事多余的,它都是成就今天的我的垫脚石。谨以此文,记录我的“求学”历程,同时要感谢爸妈的大力支持,感谢坚持不懈的自己!现在,已经是我在德国博士学习、生活的第3个月了。前路依然漫长,希望自己不忘初心,勇敢前行!备注:内容原创于公众号“德国留学小姐姐”,如需转载,请务必联系授权
近日,就在反种族主义的抗争运动,因为美国黑人乔治·弗洛伊德的惨死,而席卷了美国全社会时,德国顶级化学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也因为刊登了一篇充满性别和种族歧视色彩的论文,而引起了学术界的众怒——甚至于该刊的44名编委中,有16人都为此事而愤怒辞职。那么,这家全球知名的化学学术期刊,到底犯下了什么严重的错误呢?图为托马斯·哈德利基根据英国皇家化学会(RSC)旗下的学术资讯网站“化学世界”的报道,事情的起因是《德国应用化学》于近日刊登了一篇由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化学系及生物技术中心的教授托马斯·哈德利基(Tomas Hudlicky)撰写的论文,名为“有机合成化学——现在何处?”根据“化学世界”的介绍,哈德利基在他这篇论文中,从8个方面分析了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发展。然而,在提到该领域从业者“多元性”和论文公信力这两个方面的时候,哈德利基却抛出了极具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观点,不仅宣称让增加某些非白人族裔以及女性在该化学领域的占比会影响公平性,影响男人对该领域的贡献。哈德利基还偏激地宣称,目前该领域的学术论文可信度下降,论文欺诈问题变得更常见,是因为中国在有机合成化学领域提交的论文越来越多所致。另外,就在导师压榨学生已经越发成为被国人关注的一个话题时,哈德利基却在论文中宣称,只有学生无条件地服从导师,才能让学术技能得到良好的传承。可就是这么一篇展现出赤裸裸的性别歧视、种族主义和精英主义,被学术界大量的批评者认为是“恶毒”和“可憎”的论文,却通过了《德国应用化学》这个世界知名的顶级学术期刊的“同行评审”,并被刊登了出来。这一下子就令此事的恶劣程度,翻了好几倍。“化学世界”网站的报道就指出,哈德利基这种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色彩的观点,虽然登不上大雅之台,并一直被主流学术界所抨击,但也一直存在于学术界之中。“但令学界震惊的是,这篇论文居然被这么一个久负盛名的期刊给刊登了出来”,“化学世界”网站写道。同时,一篇“化学世界”网站刊登的评论文章还显示,在美国因为黑人乔治·弗洛伊德之死而引发的反种族主义抗争运动,也令哈德利基和《德国应用化学》惹出的恶劣事件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目前,根据“化学世界”网站的报道,《德国应用化学》的44名编委中已经有16人宣布了辞职,并在一份于周二发表的声明中表示他们无法在给这么一个传播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主义,打压种族和性别多元化的学术期刊站台。辞职的编委中包括三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化学会也对《德国应用化学》期刊决定刊登哈德利基的论文表达了强烈谴责,一方面要求哈德利基为其性别歧视、种族歧视,以及对中国化学界的武断判断及诋毁道歉,一方面则要求《德国应用化学》详细调查清楚此事,坚定科学多元化的立场,完善同行评议程序,秉持科学精神,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而《德国应用化学》则在哈德利基的论文引发众怒后,立刻撤掉了这篇论文。该刊的主编内维尔·康普顿(Neville Compton)在上周五的一份紧急声明中表示这篇论文绝不代表期刊的价值观,这样的论文也不应该刊登在他们的期刊上,他们正在展开内部调查。“我们深表歉意,我们知道我们辜负了学界对我们的信任”,这份声明写道。但这份声明,以及本周一《德国应用化学》对其编辑人员和评审人员的后续停职处理,仍未能阻止前面提到的那16名编委的辞职。从“化学世界”网站的报道以及编委们的声明来看,这是因为此事并不是一个道歉声明和处理几个编辑人员就可以蒙混过关的,更不是一个所谓的“意外事件”。“当我想到那些弱势族裔的人以及年轻人,在努力让自己的论文被《德国应用化学》刊登时,却突然看到这么一篇水平极低的文章通过了评审并被刊登出来,这就叫‘特权’”,该刊最先辞职的编委凯瑟琳·克鲁登(Cathleen Crudden)这样讽刺道。然而,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哈德利基至今却并不认为自己错了。根据美国化学学会(ACS)旗下的《化学工程新闻快报》(C&EN)的报道,哈德利基认为他的话被“断章取义”了,并称学界也有支持他的人,他还指控撤下他稿件的编辑和编委是在对他搞“言论审查”,是想毁掉他的职业生涯。不过,他所就职的布罗克大学也已经与他划清了界限。在一份周日发表的声明中,该校表示哈德利基的言论不代表校方的立场,而且他的那些有害的言论也是有悖于学校的价值观的。校方还表示化学系的学生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向学校寻求帮助。但校方并没有透露会如何处理哈德利基。
本文由掌桥科研整理,平台提供中外文献检索获取,拥有1.3亿+篇,中外专利1.4亿+条,月更新百万篇,是科研人员与硕博研究生必备平台之一贝时璋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位主人公,是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贝时璋(1903.10.10-2009.10.29)幼时启蒙1903年,贝时璋出生在浙江省镇海县滨临东海的憩桥镇上,父亲是德商洋行的一位职员,1911年春,贝时璋进镇海县憩桥镇进修学堂学习,1913年秋,贝时璋进镇海县贵驷桥宝善学堂学习。在1915年贝时璋进入了德国人办的“德华学校”上中学,这所德国人办的学校内有许多理科方法的基础书籍,覆盖面很全,在此期间,他学到不少理科方面的启蒙知识,同时也萌生了一种想法——他想更多地知道自然的奥秘。留学生涯1919年,贝时璋考入了同济知工专门学校(后来的同济医科大学),先在德文科,后升入医预科,于1921年,他在医预科毕业后留学德国。先后就读于福莱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和图宾根大学,在1928年3月,贝时璋于土滨根大学毕业,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注:1922年秋,贝时璋转德国慕尼黑大学, 1923年秋,贝时璋转学到土滨根大学。毕业后,他选择留在图宾根大学任助教,在著名的实验生物学家J.W.哈姆斯(Harms)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在德国土滨根大学时,贝时璋开始研究无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和再生等问题。当时他在哈姆斯教授指导下研究了线虫的生活史、个体发育、细胞常数和再生等。回国后在浙大又开展了轮虫的细胞常数和再生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在德国的八九年里,贝时璋受到德国传统的严格的生活规律和深刻的学术思想的熏陶,这对他日后的科研生涯有很大的影响。浙大任教1929年秋,贝时璋在接到母亲病危的电报后,告别图宾根大学,返回祖国,之后被浙江大学聘为副教授(1930年8月),并着手筹建了浙大生物系,当时国内生物系师资相当匮乏,这对于年轻的贝时璋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不过他并没因这样的艰苦的条件而退缩,反而是积极。浙大原本计划从8月1号开始正式聘请贝时璋,开始正式发工资,但是贝时璋告诉学校,他愿意不要工资,希望提前到校,着手这些准备工作。于是,等到9月份开学时,一切的仪器、挂图都准备好了,贝时璋就这样开课了。1937年,由于抗日战争的影响,浙江大学被迫迁移,贝时璋随校西迁贵州,在生活和工作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贝时璋仍勤勉不懈地从事科学探索。在浙大任教期间(20年),他培养出不少著名的实验生物学家,如朱壬葆、江希明、姚鑫、陈士怡、王祖农、陈启鎏、朱润、徐学峥。创立学说贝时璋主要研究包括动物个体发育、细胞常数、再生、中间生、性转变、染色体结构、细胞重建、昆虫内分泌腺、甲壳类动物眼柄激素等方面,其中尤以关于细胞重建的研究最为突出,并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创立了“细胞重建学说”。1932年春,贝时璋在杭州郊区松木场稻田采集到的丰年虫中,就发现了中间性个体。这是首次被报道。贝时璋不仅根据染色体和第二性征将这些中间性个体分为5种类型,并研究了它们性转变过程中生殖细胞的变化,观察到细胞的解体和细胞的重新形成。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研究成果,即建立细胞重建学说的创始性成果。但这个时候抗日战争爆发,不得不得停止了研究。以后又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开展,直至1976年,“十年动乱”结束,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贝时璋才又有机会和条件与一批年轻的工作人员一起对细胞重建这一课题继续开展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说过细胞可以重建而不由分裂产生,因为自1871年以来,“细胞分裂为产生细胞的唯一途径”一直被生物学界奉为金科玉律。1958年,在贝时璋的主持下,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成立,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该学科的专业研究机构之一,这也标志着生物物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正式设立。1958年至1983年间,贝时璋一直担任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几十年间,他开拓了我国放射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的研究,指导了我国核爆炸实验对动物本身及其远后期辐射效应研究和我国第一批生物火箭动物飞行实验等重大研究,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奠定了基础。个人荣誉1、鉴于贝时璋长期从事实验细胞学研究取得的成就,德国土滨根大学又于1978年、1988年和2003年三次授予博士学位。2、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被邀任荷兰国际胚胎学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被选为荷兰国际胚胎学研究所委员,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逝世与纪念2009年10月29日上午,贝时璋在北京逝世,享年107岁。中国国家天文台将1996年发现的第36015号小行星命名为“贝时璋星”。2008年10月10日,贝时璋院士105岁寿辰暨铜像落成。2011年5月25日,镇海区人民政府、浙江省邮票局、宁波市邮政局联合主办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五)—贝时璋纪念邮票》首发。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搜狗百科、《一代宗师贝时璋:用生命探索生命》、《大师集 之 贝时璋》、《生物学家 | 36015的小行星的命名-贝时璋》、中国科学院院士介绍等。
近日,就在反种族主义的抗争运动,因为美国黑人乔治·弗洛伊德的惨死,而席卷了美国全社会时,德国顶级化学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也因为刊登了一篇充满性别和种族歧视色彩的论文,而引起了学术界的众怒——甚至于该刊的44名编委中,有16人都为此事而愤怒辞职。那么,这家全球知名的化学学术期刊,到底犯下了什么严重的错误呢?根据英国皇家化学会(RSC)旗下的学术资讯网站“化学世界”的报道,事情的起因是《德国应用化学》于近日刊登了一篇由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化学系及生物技术中心的教授托马斯·哈德利基(Tomas Hudlicky)撰写的论文,名为“有机合成化学——现在何处?”(图为托马斯·哈德利基)根据“化学世界”的介绍,哈德利基在他这篇论文中,从8个方面分析了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发展。然而,在提到该领域从业者“多元性”和论文公信力这两个方面的时候,哈德利基却抛出了极具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观点,不仅宣称让增加某些非白人族裔以及女性在该化学领域的占比会影响公平性,影响男人对该领域的贡献。哈德利基还偏激地宣称,目前该领域的学术论文可信度下降,论文欺诈问题变得更常见,是因为中国在有机合成化学领域提交的论文越来越多所致。另外,就在导师压榨学生已经越发成为被国人关注的一个话题时,哈德利基却在论文中宣称,只有学生无条件地服从导师,才能让学术技能得到良好的传承。(图为刊登了哈德利基这篇论文的《德国应用化学》杂志)可就是这么一篇展现出赤裸裸的性别歧视、种族主义和精英主义,被学术界大量的批评者认为是“恶毒”和“可憎”的论文,却通过了《德国应用化学》这个世界知名的顶级学术期刊的“同行评审”,并被刊登了出来。这一下子就令此事的恶劣程度,翻了好几倍。“化学世界”网站的报道就指出,哈德利基这种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色彩的观点,虽然登不上大雅之台,并一直被主流学术界所抨击,但也一直存在于学术界之中。“但令学界震惊的是,这篇论文居然被这么一个久负盛名的期刊给刊登了出来”,“化学世界”网站写道。(截图来自“化学世界”网站的报道)【来源:环球时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原标题:德国顶级化学期刊发表种族歧视文章,中国化学会谴责中国化学会微信公众号6日发布声明,称《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于6月4日在线发表(just accepted)作者Tomas Hudlicky的观点文章。文章中多处涉及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不当言论,作为化学领域学术团体,中国化学会坚决反对作者观点。尤其是作者对中国化学界的武断判断及诋毁,是对致力于为化学学科发展不懈奋斗的中国化学家群体的整体伤害,已经迅速在中国化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愤慨。Tomas Hudlicky 图自加拿大布鲁克大学网站 中国化学会对作者Tomas Hudlicky予以强烈谴责,要求其尽快改正并公开道歉。希望《德国应用化学》调查该事件并以此为鉴,坚定科学多元化的立场,完善同行评议程序,秉持科学精神,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据介绍,《德国应用化学》是德国的化学类期刊,由Wiley公司出版,分德语版和英语版。Angew.Chemie 上收录的文章以简讯类为主,简讯主要分布在有机化学、生命有机化学、材料学、高分子化学等领域,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涉及相对较少。SCI收录期刊,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11.339。责任编辑:张建利
编辑:L美国因非裔人士在社会当中遭遇的歧视,而引起的活动已经得到了世界上很多国家人民的声援,正在抗议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在大洋彼岸的德国,一位教授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更是深刻的表现出了对于少数族裔的歧视仅靠简单的活动是难以消除的。德国教授肆意诋毁中国化学家在这位教授发表的文章当中,多处涉及了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等不当言论,在某些方面甚至直指一直不懈奋斗的中国化学家。根据这位教授的表示,因为近些年来中国论文发表量快速增长,所以导致了国际期刊平均质量下降。他在歧视妇女和少数族裔的同时,还漠视了中国化学家为科学发展所做出的努力。这样的言论,在如今世界抗议浪潮如此风靡的情况下,显得尤为扎眼。虽然在文章发表后的第二天,该杂志的主编就公开斥责了这篇文章所表达出的观点,并且已经撤回了这篇文章。但是这篇文章对于中国化学家们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真是让人忍无可忍中国化学会也郑重表态,对于这篇文章的作者进行了强烈谴责,要求其尽快更正并且公开道歉。歧视源自于社会深层文化的影响中国近些年来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崛起是非常明显的,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科学研究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文章的发表数量上。但是这些进步和发展,都被这位作者扭曲是为数据造假。由此可见,对于这些西方国家的某些精英人士来说,对于少数族裔或者是亚裔人士的歧视,是根深蒂固的。不管今日中国发展到何种地步,在这些人的心中,中国所取得的努力和成就都是通过不正面的行为获得的。他们不肯承认中国在某些方面确实是做得比较优秀的,不肯承认别人的优秀就是自身的自卑。科学应该是公正、诚信、无私的,不应该被当成是观念攻击的工具。这些年来有很多的人在用科学研究来进行政治攻击。不管这些人如何去否定中国,中国现如今取得的科学成果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理,也是让人感到很可笑,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少数族裔科学家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候面对的压力和困难。“王侯将相宁有种”,难道出生于白人家庭就真的高人一等吗,就可以去肆意攻击别人辛苦取得的成果吗?这位教授真是德不配位。参考消息来源:环球时报免责声明:本文由每天军武原创创作,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
中国化学会微信公众号6日发布声明,称《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于6月4日在线发表(just accepted)作者Tomas Hudlicky的观点文章。文章中多处涉及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不当言论,作为化学领域学术团体,中国化学会坚决反对作者观点。尤其是作者对中国化学界的武断判断及诋毁,是对致力于为化学学科发展不懈奋斗的中国化学家群体的整体伤害,已经迅速在中国化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愤慨。Tomas Hudlicky 图自加拿大布鲁克大学网站中国化学会对作者Tomas Hudlicky予以强烈谴责,要求其尽快改正并公开道歉。希望《德国应用化学》调查该事件并以此为鉴,坚定科学多元化的立场,完善同行评议程序,秉持科学精神,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据介绍,《德国应用化学》是德国的化学类期刊,由Wiley公司出版,分德语版和英语版。Angew.Chemie 上收录的文章以简讯类为主,简讯主要分布在有机化学、生命有机化学、材料学、高分子化学等领域,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涉及相对较少。SCI收录期刊,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1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