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德国高等教育为何优秀?宽松的博士申请制,分级的博士毕业生!花簪

德国高等教育为何优秀?宽松的博士申请制,分级的博士毕业生!

打不倒的德国科技德国高等教育值得中国学习在世界高校排行榜上德国的高校似乎排名并不高,但是整体的排名都很靠前,德国在制造业和科技领域一直保持强势,甚至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瓜分德国科技遗产,在一片战争废墟上重建的德国,经过多年后又成为世界工业科技强国,这和德国人的高等教育有莫大的关系,德国高校不看重高校的排名,而是在乎高校的名誉,在思维严谨行为刻板的德国,高校和教授们更看重质量和名誉,因此德国科研界很少出现科研造假的丑闻,当德国教授出现名誉受损时,他的生涯也将结束!在德国也像中国一样,鼓励全民接受高等教育,但是每年却又59%的学生选择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因为德国高等教育虽然容易进,但是非常难毕业,每年仅有50%的学生正常毕业,而德国的高等教育实行免费制度,深受很多留学生的喜欢,但是毕业难却让很多人逃离德国。保守的德国坚持信念的德国人,申请博士很简单在德国旅游,你会发现很多的古建筑,其实这些建筑物早已在二战中被摧毁,保守的德国人,目前的大量的古建筑是在原址上按照1:1重新恢复旧貌修建的。正是因为德国人的严谨性,很多人都会流传申请德国博士很难的传闻,其实德国的博士申请非常的简单,只要教授同意接收,那么你就可以去德国攻读博士学位,但是想要得到德国教授们的认可并不容易,尤其是中国目前宽松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机制,如果没有好的推荐信,对于不熟悉的学生,严谨的德国教授们不会轻易接收这些申请,因为在德国,博士学位属于学徒制度,教授们需要给博士发工资,如果想要申请德国的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最好考取公派留学生,毕竟不需要老板出钱,这些刻板的德国教授对于免费的博士生还是比较欢迎的。只是能不能毕业,就需要看学生自己的努力!德国博士好毕业德国博士毕业没有SCI论文要求在德国,博士毕业生没有对SCI论文数量有要求,只要教授觉得你科研工作量和经验达标了,符合他认为的毕业要求了,就会让学生写毕业论文,只要博士毕业答辩考核通过,那么就可以顺利毕业,看着似乎比国内要简单很多,但是德国的博士毕业论文并不简单,一篇博士论文没有多年的数据积累,没有3~5箱的一手实验数据资料垫底,根本无法完成博士毕业论文,有很多德国人选择便参加工作边写毕业论文,因此在德国很多人最后放弃了博士毕业答辩,还有延期8~10年才毕业,因为博士论文需要外审,然后通过严格的评审打分,德国博士毕业学位证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毕业成绩单,因此德国博士毕业,有两份证明,一份是证明该学生在某高校从事博士生涯,另一份就是他的博士毕业成绩单,德国的博士分等级,其中0分的博士毕业论文最优,需要学校的特批,如果遇到0分的德国博士毕业生,那么一定是非常优秀的科研博士,1分的博士毕业论文也数量极少,属于得到普遍认可最优秀的博士毕业生,而2~3分则是大量刚达标准的博士毕业论文,4~5分则是不合格的博士毕业论文!相反中国的博士毕业生看似要求严格,但是只是SCI数量的要求,在德国看似没有SCI数量的要求,但是对毕业论文有很高的要求,就算你在实验室遇到好的课题发表了多篇SCI论文,但是工作量和毕业论文和答辩表现不好,依然不能正常毕业!这既是德国的高等教育,德国的教授不同于中国的教授,德国教授更重视名誉,而中国教授更重视利益

而状义然

为何中国优秀学生选择海外留学?德国大学博士每月会有上万元收入

2018年复旦大学就业质量报告中国名校的数据指标中国一些名校都会出具就业质量报告,其中有一项重要数据指标就是出国深造率,虽然中国高校最近几年的进步非常大,但是整体的科研水平和海外还有一定的距离。现代高等教育对于中国来都算是舶来品,最早的清华大学为留美预科班,师夷长技以制夷,出国留学的学生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从复旦大学2018年的就业报告看出,复旦大学作为中国名校的代表,每年毕业生直接就业的比例非常低,签约就业的比例不到50%,仅每年出国深造的毕业生比例就高达12.95%,而且名校深造率也成为名校间相互攀比的数据!优秀的学子选择优秀的高校虽然随着中国居民家庭的经济收入变高,海外留学变得非常的容易,但是一些海外名校就像中国的清华北大一样是稀缺资源,就连在美国的优秀华裔学子都会被名校提高招生门槛,因此每年能前往全球top50高校留学的人数也是各大高校显示实力的数据,从复旦大学2018年的数据来看,有284名研究生获得全球top50高校的offer,其中58%的比例都聚集美国,凸显美国是中国学生留学重要的选择地。其实不仅是因为海外高校的科研实力更强,而且在部分国家的博士留学生不仅不花钱,而且每月会给博士研究生发上万元的工资。德国的博士研究生每月最高15000元在众多的海外高校中,其中德国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很受全球各地学子的青睐,因为德国高等教育受到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在德国留学不仅不需要交学费,而且还会赚工资,大部分博士研究生会拿到半个职位的薪水,而一些学科甚至可以拿到每月2000欧元的博士生补助,换算为人民币将近15000元,远比中国国内博士研究生的补助高很多倍,但是由于德国高校对毕业生的要求非常高,在德国国内就连本科生每年都有大量学生放弃攻读学位,每年放弃博士学位的比例也很大,虽然德国博士补助非常高,但是毕业相对较难,加上德国免费的高等教育模式,因此来自全球的申请学子非常多,因此,复旦大学2018年前往德国高校留学的比例仅有2%。

风雨

德国留学|TU9硕or博毕业回国待遇如何?申请TU9院校一定要211么?

HALLO 我们的SID ASK系列又回来啦!看看这周SID学长给大家挑选了什么问题1、德国TU9硕士或者博士毕业后留德or回国,待遇怎么样呢?有很多国内算比较好的大学的同学,比如985,211,双一流,在考虑打算去德国读研的时候,会考虑得更细一些,因为本身在国内就已经有一个比较好的起点,希望去德国留学能登上一个更高更好的平台,而且对从德国大学毕业后的待遇特别关注,希望毕业后拿着一张含金量特别高的德国大学文凭,在职场上展现一些优势。先说硕士毕业,目前来说,硕士毕业的求职者非常普遍,海归更不用说,基本都是硕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回国或者留德其薪资特点及区别主要是德国起薪高,税额大,成长性稍低,国内的话,起薪低,税额低,成长性略高。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的人才在德国以及国内需求量都比较大,而且德国大企业非常多,留在德国工作的话,薪资高,到国内出差的机会多,可以考虑先在德国工作五年以上,积累项目主管经验,至少能够独立负责中型项目,再回国应聘相关公司主管职位。机械工程专业,在德国博士需求不是特别大,主要是研究所做wissenschaftlermitarbeiter,想在德国高校谋求个职位,相对难度比较大,在研究所,工资不算高,工作时间自由,主要是研究所自己的科研项目以及与企业合作向政府申请拨款的试验项目,所以工作压力不算大,收入与科研级别挂钩,每年会根据科研成果以及学历来评级。如果回国,博士期间有发过几篇比较好的EI SCI,就能在国内的高校取得教师岗位,走大学科研路线。工资不算特别高,但是假期多,福利好,生活比较舒适。另一种就是在德国拿到核心技术或者能找到有核心技术的老板,回国创业或者找相关公司合作,进行技术投资,这个也是工科专业博士毕业生比较常见到的策略,高风险,高回报。2、申请德国TU9一定要国内211学校吗?有些同学在申请德国留学时,对于自己非211高校大学生的身份特别在意,想申请TU9,又担心非211高校学生的身份没有优势,甚至考虑退而求其次去选择团审项目,这种不自信的心态,我们认为是不可取的。首先要分清楚团审和个审,团审基本上是只要出钱就能去,个审需要经历学习德语,参加德福考试,自己准备所有材料,仔细查询相关申请信息,投出申请,参加面试,等待结果。对于部分中介而言,最终目的只是帮你拿到一个offer,用来关闭合同,至于是什么样的offer,并不是关注的重点。其次,以题主的条件,申请到TU9高校的几率不小,只要认真学习德语,准备材料,多申请几所学校,拿到满意的offer应该不是大问题。3. 车辆专业硕士学位德国TU9学校里面那些相对来说容易毕业?德国大学比较难毕业,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1, 课程难,容易挂科。在德国读研是授课型研究生,不像国内,围着导师,完成导师给的任务,最后拿着一些数据修修改改,时间混到了,就能毕业,德国读研,课程非常满,其节奏和本科无异,都需要经历上课,做笔记,背公式,练习题等等内容,稍微不认真就会掉队,而且德国考试给分非常严格,也不会像国内一样,老师为了保证通过率,提前泄题或者把题目出的相对简单,无论对于教授还是学生,挂科也非常正常,所以延毕对于德国学生也非常正常,所以要顺利按时毕业,不挂科,必须要像高三一样,认真学习,认真对待。2, 小论文和课程项目多。在这一点上,每个大学各个专业不一样,除了最后的大论文以外,很多专业还有很多小论文或者课程设计,多的要完成3个,少的也要1个,这一部分也是非常耗时间的,稍有不慎,就会耽误半年。3、在企业的实习和大论文题目定不下来,实验数据不好等等。在德国是不会像国内一样,导师督促甚至帮助你完成论文,顺利毕业的。一切都靠自己,自己去决定论文题目,去找导师,去联系企业,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去沟通的,如果你还是按照国内的习惯,一味地去等待,那最后浪费的还是自己的时间,影响的也是自己的毕业进度。所以学校能决定的毕业难易问题其实只占三分之一左右,另外三分之二基本由自己的主动性和个人能力来决定。4、均分74 留德申请到TU9有多大可能性?该准备考研还是准备德语?国内大多数留学机构都会把GPA75定位去德国留学的最低条件,这种说法的根源其实只是某一些德国大学特定专业的要求,并不具有普遍性。某些专业会要求申请者必须达到德国分数标准的3.0以上,换算成国内的GPA,差不多在75分左右,这样就演变成现在国内留学顾问口中所说的75分。其实还有相当多的学校和专业并没有此项要求。德国并非应试教育体系,分数只是参考项,当然非常重要,但个人能力的展现和思想的表达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国内学生普遍缺乏这样的锻炼和技巧。但申请当中如果能有技巧地去应用和展现,也会大大增加申请成功的机率。另外,针对该同学的问题,有这样几点:1、gpa74确实偏低,没有达到部分学校的申请条件,但不代表申请不到TU9.具体需要看该学校这个专业的招生情况。比如机械工程在德国各高校招生人数非常多,在大部分高校属于非受限专业。并且对GPA没有太高要求,只要有合格的德福证书,足够专业的简历动机信,最重要的还是把所有申请信息都查询清楚,包括材料、时间、流程,申请到一张offer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2、大三下开始学习德语其实有点晚,无缝申请出国会比较困难,必须做好Gap半年到1年的准备。3、凡事还是要看得远一些。无论是走考研还是德国留学,都要想想毕业后,工作亦或读博的前景如何。就机械工程而言,德国无论是企业还是研究所都会有比较大的优势,另外还需要问问自己内心,是否憧憬几年国外的旅居或者留学生活,亦或是对于国内还有许多羁绊。事在人为,很多事情都有其柳暗花明的那一面,关键看自己是否有足够的信念和踏实的努力。

刺秦王

德国留学,从大专逆袭德国博士,我是如何一步步艰难走过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德国留学小姐姐“特邀作者刘三岁编写,如需转载,请务必联系授权背景介绍:作者(刘三岁)第一学历:大专,后通过“专升本”考试<非成人自考>就读于二本院校,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历及学位;硕士阶段:于 2019 年获得西安一所 985、211 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博士阶段:现在于德国某高校,攻读人工智能方向博士。备注:本文绝非“鸡汤”,只是作者单纯的记录自己的"艰辛"求学之路。如有雷同经历,欢迎和我们分享你的故事。01坎坷升本路又快到一年一度的高考了,记得那时候,每天半夜两三点还没睡,早上五点多就起来又继续学习。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没能拯救我严重的偏科。我的物理简直差到令人发指(高考理综化学、 生物几乎满分,物理却只有 30 多分)。最终我以二本的成绩选择了一所“很有名望”的大专(别问我为什么不上本科而选择了大专,那是另一段“故 事”)。入学后,心里有一百万个不满意、不舒服。那时候一心只有—“我要专升本,要抓住这第二次'高考'机会,一定要把我的专业名称从计算机应用技术换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记得在入学前的暑假,我就借了表姐的高等数学在家学了起来。所以,入学后,大家刚开始学“高数(上)”时,我基本已经学完了整个高数,包括做完了课后的每一道练习题。从专科的第二年下学期 开始,我又一次进入了“备战”状态,每天戴着耳机,最早去图书馆,最晚离开。在专升本考试即将开始的前半年多,国家通知所有一本院校不再接收“专升本”考生。这对我简直就是晴天霹雳,这意味着我再努力也就只能考一个二本。那我为什么当初不直接选择上二本呢?!(当时,就是冲着 升本可以考到一本院校,所以才选择了大专)那时候,深深的感觉自己被 “坑”了。但有什么办法呢,二本里选个好点的上呗,也只能这样了。最终, 以一直通知书“完美”结束了大专时光,准备开启本科“新生活”。02匆匆那年,本科生活由于是“专升本”,所以本科的时间只有两年。第一年主要是以上课为主, 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本科的课程和专科是有明显差别的。之前更倾向于“应用”,而现在不仅学习应用,更深入的学习了应用背后的原理。真正的做到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到了第二年,大家为了自己的前途都分别忙着参加招聘会、考研、出国等等。而我从小就是一个“执拗”的主儿,在哪跌倒,就一定要在哪里爬起来!当初没有考到自己心仪的本科院校,那我就考研, 一定要圆自己梦想。年少轻狂的我,报了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很不幸,“预料之中”的落榜。突然之间,就加入了找工作“大军”。03学历,使我自卑随着毕业生逐年增加,西安这座高校云集的城市,工作更是难找,更何况我还贴着”专升本“标签。好的企业,估计在筛选简历的时候,就把我刷掉了。后来在家人的帮助下,找到了一家稳定的单位。在那里工作了快两年以后,由于我的”第一学历“问题,只能是长期合同工,无法进入正式编制。记得那年的 10 月,我谎称去兰州玩,背着背包独自一人坐上了去往西藏的火车。(当年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下了火车,站在拉萨火车站广场上和爸妈视频,他们才知道我已身在西藏。西藏,的确是个神奇的地方。天空很蓝、很低,白云像棉花糖一样挂在天上,感觉伸手就能抓到。在这里,无论你是失业、失意还是失恋,分分钟你就能被治愈。在西藏的 15 天,整个人是放空的,有时坐在广场上看着雄伟的布达拉宫,一看就是一下午;有时在大昭寺前,晒着太阳看着虔诚的朝拜人;有时坐在酒店的院子里,戴着耳机,沐浴着阳光想着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第 14 天,我给单位主任打了电话说“我要离职,回去后补办离职手续”。从西藏回家,处理好一切,我对自己说:这是给自己最后的一次考研机会。我知道接下来一年,我将承受很大的压力。但这次工作中,因学历而造成的打击、自卑和心里阴影,让我实在不想背上这些,去过自己的余生。04考研,背水一战我总是喜欢不给自己留任何后路,把自己逼到“绝路”上才能激发更大的潜能。复习就必须要有复习的样子,严格的执行自己的学习时间表,数学、英语、计算机综合、政治统统安排的清清楚楚。那一年里,没有周末、没 有节假日,每天都是 6 点起床,晚上一点左右睡觉。累吗?当然累,可是自己的基础不如人,只能多下功夫弥补。一年的时间很慢又很快,终于到了交“答卷”的时刻了。考试结束后,整整睡了两天。生活什么时候轻易的放过谁?!该学习的时候没有拼命努力,到了一定年龄才知道努力拼命的学习。所有偷过的懒,早晚都是要“还”的!多么痛的领悟!值得欣慰的是,努力总算没有白费,这次收到了自己心心想念的大学(NWPU)通知书。那个春节,是过的最开心的一个春节。05欢乐、积极的硕士生活研究生的生活完全依靠自己安排,你可以选择过的很闲,也可以选择非常的充实。我的导师是系主任,总是会有很多的项目做,我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重返校园时光。在研一刚入学三四个月后,我就有幸的参与了项目的开发。每天查资料、学习新知识,因为是航空的项目所以涉及到其他的专业知识,就去图书馆借书学习,有时候还会直接请教其他学院的教授。记得有一段时间,项目要验收了,项目组的所有人晚上会一起加班到凌晨。那时光,忙并快乐着。不仅专业知识有了提高,编程水平也是突飞猛进。其实,硕士期间我最大的收获是面对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以及能力。硕士即将毕业,每天忙忙碌碌的参加各大公司的笔试、面试。不安分的我,又开始规划自己的下一阶段了。作为独生女的我,计划孤身一人去北京工作!06幸福的北漂生活我很清楚记得离开西安去往北京的日子:2016 年3月27日。前一天爸爸陪着我一起去快递了两大箱行李。当天爸妈送我上火车的时候,我们的心 情都很沉重,没有了平日里的嬉闹、玩笑。虽然,我每年都会独自旅行好几次,但是,这一次的离开有些特别。从小到大,第一次独立一人在另一个举目无亲的城市生活。当然,做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我用了半年的时间权衡,在本子上逐一列出留在西安工作和去北京工作的利弊。最终, 我选择了“远方”。由于在西安的时候我就已经租好了房子,地处中关村,是北京大学南门对面的一所老小区。在北京我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用 C/C++开发软件。我们这个行业,需要不断的学习,因为技术的更新实在是太快了,而且每年又有大批的毕业生,感觉工科任何一个专业毕业的人都会编程,竞争非常的“凶 残”,压力真的非常大。在北京待的两年里,见识了很多,眼界也开阔了,头脑也变得灵活啦。那时候,人工智能方向的人才是非常短缺的,我“预谋” 转型人工智能。但是,我并没有做过任何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项目,非常没有优势。于是,从下定决心转型的那天起,每天下了班(很庆幸,自己的加班不是很多),背着包拿着书、电脑,去北大上自习,开始恶补人工智能基础知识,每天晚上十点多,结束一天的学习,去“五四操场”跑步 4-5公里。这样的日子,大概持续了 5 个多月。终于,我投出去了第一份计算机视觉方向的简历。那是一家创业公司在西安,因此只能电话面试和视频面试。在拿到最终结果前,我一直没有告诉爸妈。直到我收到这家公司的offer 后,才告诉他们,我要回去啦,而且工作已经找好了,薪资待遇很不错。离开北京的那天是:2018 年3月26日。整整在北京待了两年,这两年里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当然也有辛酸、流泪的时候,但我更愿意记住那些欢乐时光。在我的心里,北京成了我的第二故乡!07“转型”是为了“预谋”更大的计划我回到西安以后,看着爸妈每天发自内心的开心,我也非常的高兴。这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2018 年4月2日入职,职位高级软件工程师。虽然,我的本职工作还是软件开发,但是所做的项目是计算机视觉项目,总是会遇到图像处理、算法优化、以及机器学习的知识。创业公司压力很大,但是个人的成长也会非常迅速。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下,你不能只做或者说只会做某一方面,你需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全栈”工程师。公司的同事大都是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硕士,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怎么能够允许自己有丝毫的放松和怠慢。记得刚入职的半年,我“自觉” 的取消了自己所有的周末,每个周末都抱着笔记本在家学习,不浪费一分 一秒,至少自己的能力要对得起公司给的年薪。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参与开发了四五个大大小小的项目,也是从那时候,我开始独立带领新同事做项目了。这个时候,终于有了一点“喘息”的时间,不用把自己逼的那么紧了。但是,自己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以前的我只要写好自己的代码,现在必须考虑软件的架构,数据库的选择和搭建,以及那种算法更适合这个项目,该如何更好的优化它。在接触了更多的技术“大牛“后,我也确认了自己未来会坚定的从事人工智能这个方向。我决定利用年假开启一段”德国校园“之旅,心里盘算着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圆自己的留学梦,而且是博士呦!2018 年的9月底,借着年假和国庆假期我开始了德国 TU9 大学之旅。(以下为手绘路线图及部分照片)第一站“柏林”,然后跟着自己的路线图,一路走下去。印象最深刻的是去 了德累斯顿的计算机院,当时,对这里充满了向往。感觉这里就是我的目标学校啦!当然一路上我还去了很多的城市,很多的大学,有时候在校园里碰到学生,会闲聊几句。他们都很友好,热情。参观的时候碰到教授,无论认识与否他们也会很和善的问你是不是有什么需要帮忙。这趟旅行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也坚定了我要申请德国博士的信心。08博士申请之路申请博士,前前后后花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本以为筛选学校以及选职位不是什么费劲的事情,但从决定申请博士起,查阅各大学校的网站以及直接联系教授询问是否有相关的职位,这些事情真正做的时候才发现是一项巨大又耗时的“工程”。邮件发出去后,就是漫长的等待。有的石沉大海,有的教授会很友好的告诉你他们目前职位满了,亦或者是他们更期望招收带着奖学金来的学生...这样“发邮件-等待回复- 再发邮件---”的循环,大约持续了半年多,期间有一些因为方向我不是非常喜欢和匹配,所以拒绝了。2019 年6月底,由于申请博士以及需要准备的事宜太多,因为真的没有精力白天负责项目,晚上回家后忙着申请的事情到后半夜,所以,我选择辞去了那份高薪工作。大概9月份和一位教授约了Skype面试,他需要招一位能够做机器学习方向的博士生,并且涉及到图像处理、目标识别,这正是我的目标方向。那天下午4点,面试持续1个小时,我觉得当时自己的口语并不好,有几个教授感兴趣的问我都没能及时的回答他。面试完,感觉似乎要“黄”,心情非常的忐忑。面试完不久,就到了“国庆”假期,可是距离面试结束已经过去将近两周了,依然没有任何音信。只好按照原定计划,背着电脑,带着爸妈出国旅游,顺便等待回信和期待其他的面试。10月8号,那天在我们正在马来的沙滩上享受阳光,突然一封邮件“跳”了出来。打开邮件的那一霎那,可能整个沙滩上的人都以为我疯了吧!没错,是我面试的那个心仪的方向,教授发给我的 offer!那天的喜悦,无法形容,感觉突然间自己从一只”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假期结束 后,就开始准备出国的所有资料、认证等等文件。这就是我艰辛的求学之路,没有天赋异禀的智慧,也没有学霸的基因,我唯一有的就是“认准一个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但要,记得抽空停下脚步, 调整自己的方向,以便走的更踏实,更远。其实,在我决定考研的时候,我就已经打算以后要继续读博士,只是没有确定是在国内或是国外读。再到后来,独自去北京打拼,也是为了锻炼自己独立生活和遇事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型计算机视觉,这也是因为我早就计划了申请博士的方向就是人工智能。所以,无论如何我必须让自己先置身于一家人工智能的企业,哪怕刚开始我依然是只是编程,但是只要在这里,我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学习到相关的项目,并且能够参与其中,这将为我申请博士提供非常大的优势。可以说用了 6 年的时间,换来了今天这张博士录取通知书,这六年里做的每一件事,没有一件事多余的,它都是成就今天的我的垫脚石。谨以此文,记录我的“求学”历程,同时要感谢爸妈的大力支持,感谢坚持不懈的自己!现在,已经是我在德国博士学习、生活的第3个月了。前路依然漫长,希望自己不忘初心,勇敢前行!备注:内容原创于公众号“德国留学小姐姐”,如需转载,请务必联系授权

免而归居

德国总统说:德国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

德国前总统赫尔佐格曾说,“为保持经济竞争力,德国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技师。”这里所说的技师,指的是支撑德国制造的工业技师。提起德国,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大众”、“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欧宝”等这些德国名车,联想到德国的机械设备,联想到德国的工具。要知道,德国在制造业的卓越成就归功于德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大量投入和全社会对技工的尊重。德国企业家认为,一流的产品需要一流的技工来制造,再先进的科研成果,没有技工的工艺化操作,也很难变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德国技工工资高于全国平均工资,技校毕业生的工资几乎普遍比大学毕业生的工资高,大学毕业生白领的平均年薪30000欧元左右,而技工的平均年薪则是35000欧元左右,不少行业的技工工资远远高于普通公务员,甚至高过大学教授。由于德国技工的工资高,制造业技工需求量大,每年有65%的初中毕业生放弃读高中继而读大学的道路,直接进入职业学校。德国的职业教育由政府全额拨款,一个学生一年可获政府4100欧元的教育经费。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期间就被企业“订购”成为企业的准员工,企业要按规定向“订购”的技校生每月支付600-800欧元的学习津贴。德国社会对技工的尊重在世界首屈一指,这才让德国技工的工资普遍较高。德国实干者更是人才辈出,他们以精湛的工艺技术创造了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虽然德国历经风雨,但德国制造让德国经济稳健增长,牢牢地支撑了欧洲的危局。欧元区至今屹立不倒,德国制造功不可没。德国制造之所以如此强悍,关键是这个国家积蓄了丰厚的“工匠”资源,包括工程师、高级技工、普通技工。德国的工匠精神就是严谨、规范、一丝不苟,规定螺丝需要拧五圈,他们绝不会拧四圈半。无论是工程师还是普通的技工,每人都有一手绝活,有的是祖上传承,但更多来自遍布德国的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甚至应用技术大学,此外德国行业协会的培训和企业内部的实地训练也非常普遍。问题是,为何那么多德国人甘愿做技工而不是普遍追求高校文凭?1. 在德国,做技工不丢人,他们在社会上同样享受其他“高等职业”所拥有的声誉和尊敬。在德国人看来,每个人所做的事情不过是分工不同而已,无论是政治家、教育家、企业家、工程师还是技工,他们仅仅是职业之别,不存在尊卑贵贱。德语“职业”一词,意即天职或上帝的召唤,每个人从事的职业,从“天职”的意义上看都是神圣的。正因为如此,德国人做事认真负责,能静下心来做好分内工作。2. 第二个原因是技工同样也有很高的收入。普通技工2000-3000欧元(约14500-22000人民币)的收入,一点也不比大学毕业生差,而且更好找工作。高级技工则是企业之宝,他们的收入更高,养家糊口已经不在话下,而且还可以买房买车,享受高品质的生活。就算是一人养家,同样可以到国外度假或专注于自己的业余爱好,比如名酒收藏、古董字画收藏等,这些并不是只有受过高等教育人士才享有的“专利”。从职业学校毕业出来的同样是人才,他们也有机会被派往海外工作,享受高工资和海外补贴。我的一个朋友从技校毕业后就职于辛克全球货运,工作几年后被分别派到北京和上海担任技术主管,不仅能存下很多钱,而且每年还邀请父母到中国旅游。3. 第三个原因是德国的教育通道对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均非常畅通。从事技工的人,如果想“转换跑道”,也可以申请进入应用技术大学继续深造,毕业后拿到国家承认的硕士文凭。当然也可以通过补习,取得“Abitur”(完全中学毕业文凭)后,同样也可以申请综合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德国上学没有年龄限制,属典型的活到老学到老的范例。因此,如果大学课堂上见到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太,那根本就不足为怪。由于德国人具有普遍平等的观念、技工也享有较高的收入、随时可以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所以不少德国人宁愿选择做技工,而不是非要去比拼大学文凭。正因为如此,德国不仅有众多“仰望星空”的思想家,而且也有大量“脚踏实地”的实干者。中国:应尊重技工,工资不再与学历挂钩!这些年来,泛文凭现象导致中国院校忙着升级,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重学术研究,轻技能操作,毕业生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只有28%的本科生和硕士生能在4月份以前找到工作,而全国技工院校的就业率却始终保持在96%以上。但在我国,目前技术人才的培养依旧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正视”,高级技工短缺,技工教育体制不完善,工作苦且不被重视,我国技能职业人才的培养正经历着种种困难。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复兴,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共同努力!优秀的技术工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理该得到全社会的更多的重视,也只有得到了更多的礼遇和尊重,中国这只重要的队伍才能不断的发展壮大和进步!

幻境

中国学生毕业大多离开德国?德媒:看好中国就业前景

参考消息网9月9日报道德媒称,大多数留学生在毕业后会离开德国。56%的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离开德国。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估计,在中国留学生中这一比例高达80%左右。而德国给他们提供的居留条件很优惠:毕业后在18个月内找到工作的人就会获得居留许可。据德国《世界报》9月5日报道,当易名(音)5年前从中国北方大都市太原来到德国图林根州的一个小镇时,他不会说一句德语。他听说在德国大学毕业后能有一个很好的职业生涯。毕竟,“德国制造”在中国也是著名标签。易名希望德国学位能给他带来职业生涯的飞跃。他注册攻读德语授课的汽车工程硕士学位。报道称,从多年前起,像易名这样的中国人就构成了德国最大的外国留学生群体。在2016/2017冬季学期,中国留学生超过3.7万人。其中大多数人到德国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与美国或英国相比,在德国读大学几乎到处都是免费的,而且德国文凭在中国劳动市场上非常受认可。对中国人来说,这是合算的买卖。报道称,德国大学也非常欢迎学习德国劳动市场上所有急需专业的国际留学生:技术、信息、数学和自然科学。这些职业领域缺乏大量专业人才。他们毕业后,德国劳动市场将获得大量毕业生。为什么几乎所有中国留学生毕业后离开德国?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毛艺淑(音)说,很多毕业生认为国内的就业机会和德国相同或好于德国:“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以及技术、互联网和娱乐产业的繁荣使得那里的市场非常有吸引力。”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北京代表处的汉内洛蕾·博斯曼说,从中国的视角看德国是一个小国。很多中国留学生毕业后德语还说不好,无法在德国顺利升迁——尤其如果他们是以英语上课的话。博斯曼说:“到了高层,中国人很快会遇到‘玻璃天花板’。”报道称,29岁的易名也想在毕业后回国和父母及弟弟生活在一起。他已经获得了汽车工程硕士学位。博斯曼说,对许多中国留学生来说,家人是他们回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很多中国人是独生子女,他们觉得有义务照顾父母。报道称,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出台政策,吸引年轻人回国。德国如何才能吸引甚至留住外国专业人才呢?德国雇主协会联邦联合会希望,高校从一开始就和经济界合作,例如及时给外国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德国工商大会也认为政府是有义务的。德国工商大会副总干事阿希姆·德克斯说:“我们应该在留学生接受合适的工作时立即提供永久居留权。”报道还表示,德国经济界并非永远失去了那些重返祖国的中国人。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甚至看到了回国决定带来的一个有用效果。该中心北京代表处负责人博斯曼说,毕竟回国的毕业生在中国也大多为德国企业效力。走还是留?柏林工业大学的领导层认为各有利弊。副校长安格拉·伊特尔说:“他们在我们这里免费学习,所以通常也希望他们毕业后留下来。”尽管如此,回国也是一个机遇。“我们的世界越变越小,因此我们在这里培养有能力的年轻人并将他们作为使者输送到世界各地,也是很重要的。”报道指出,不过,促使中国毕业生回国的不只是祖国的就业前景,而是还有一些在德国相当日常的事情。德国雇主协会联邦联合会指出,对提高毕业生留德率同样重要的是,让留学生在大学中不再有外来人的感觉并受到更好的照顾。比如,小组活动的组员来自不同国家以及德国和外国大学生居住在同一层宿舍等都会有帮助。慕尼黑工业大学学业咨询中心的安德烈亚·基克指出,很多中国学生总是忙于学习,很少和德国同学交流。为促进融合,他所在的大学开设了学习训练和交流实践课程。此外,也应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德国教育体系。报道称,易名最初也感觉在德国很难找到朋友。直到他的德语水平提高之后,社交圈才变得更大、更丰富。尽管如此,他还是感觉越来越不舒服。易名担心自己某天也成为仇外对象。不过,他还会在德国工作几年。他说这是为了积攒工作经验。“然后我可以在中国挣更多的钱。”

渐悟

中国留学生毕业为何大多离开德国?德媒:中国就业不比德国差

参考消息网9月9日报道德媒称,大多数留学生在毕业后会离开德国。56%的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离开德国。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估计,在中国留学生中这一比例高达80%左右。而德国给他们提供的居留条件很优惠:毕业后在18个月内找到工作的人就会获得居留许可。据德国《世界报》9月5日报道,当易名(音)5年前从中国北方大都市太原来到德国图林根州的一个小镇时,他不会说一句德语。他听说在德国大学毕业后能有一个很好的职业生涯。毕竟,“德国制造”在中国也是著名标签。易名希望德国学位能给他带来职业生涯的飞跃。他注册攻读德语授课的汽车工程硕士学位。报道称,从多年前起,像易名这样的中国人就构成了德国最大的外国留学生群体。在2016/2017冬季学期,中国留学生超过3.7万人。其中大多数人到德国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与美国或英国相比,在德国读大学几乎到处都是免费的,而且德国文凭在中国劳动市场上非常受认可。对中国人来说,这是合算的买卖。报道称,德国大学也非常欢迎学习德国劳动市场上所有急需专业的国际留学生:技术、信息、数学和自然科学。这些职业领域缺乏大量专业人才。他们毕业后,德国劳动市场将获得大量毕业生。为什么几乎所有中国留学生毕业后离开德国?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毛艺淑(音)说,很多毕业生认为国内的就业机会和德国相同或好于德国:“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以及技术、互联网和娱乐产业的繁荣使得那里的市场非常有吸引力。”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北京代表处的汉内洛蕾·博斯曼说,从中国的视角看德国是一个小国。很多中国留学生毕业后德语还说不好,无法在德国顺利升迁——尤其如果他们是以英语上课的话。博斯曼说:“到了高层,中国人很快会遇到‘玻璃天花板’。”报道称,29岁的易名也想在毕业后回国和父母及弟弟生活在一起。他已经获得了汽车工程硕士学位。博斯曼说,对许多中国留学生来说,家人是他们回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很多中国人是独生子女,他们觉得有义务照顾父母。报道称,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出台政策,吸引年轻人回国。德国如何才能吸引甚至留住外国专业人才呢?德国雇主协会联邦联合会希望,高校从一开始就和经济界合作,例如及时给外国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德国工商大会也认为政府是有义务的。德国工商大会副总干事阿希姆·德克斯说:“我们应该在留学生接受合适的工作时立即提供永久居留权。”报道还表示,德国经济界并非永远失去了那些重返祖国的中国人。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甚至看到了回国决定带来的一个有用效果。该中心北京代表处负责人博斯曼说,毕竟回国的毕业生在中国也大多为德国企业效力。走还是留?柏林工业大学的领导层认为各有利弊。副校长安格拉·伊特尔说:“他们在我们这里免费学习,所以通常也希望他们毕业后留下来。”尽管如此,回国也是一个机遇。“我们的世界越变越小,因此我们在这里培养有能力的年轻人并将他们作为使者输送到世界各地,也是很重要的。”报道指出,不过,促使中国毕业生回国的不只是祖国的就业前景,而是还有一些在德国相当日常的事情。德国雇主协会联邦联合会指出,对提高毕业生留德率同样重要的是,让留学生在大学中不再有外来人的感觉并受到更好的照顾。比如,小组活动的组员来自不同国家以及德国和外国大学生居住在同一层宿舍等都会有帮助。慕尼黑工业大学学业咨询中心的安德烈亚·基克指出,很多中国学生总是忙于学习,很少和德国同学交流。为促进融合,他所在的大学开设了学习训练和交流实践课程。此外,也应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德国教育体系。报道称,易名最初也感觉在德国很难找到朋友。直到他的德语水平提高之后,社交圈才变得更大、更丰富。尽管如此,他还是感觉越来越不舒服。易名担心自己某天也成为仇外对象。不过,他还会在德国工作几年。他说这是为了积攒工作经验。“然后我可以在中国挣更多的钱。”(编译/聂立涛)

理性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究竟属于几流水平?和美国比呢?

本文在综合分析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在读生数、博士毕业生中外国留学生的比例或高等教育在读学生中外国留学生的比例、高被引作者数、世界排名前200/500名大学的数量(以上海交大排名为依据)等指标的基础上,尝试将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粗略划分为五大梯队,并对这五大梯队的特征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抉择。本文之所以选择上述指标是基于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质量的考虑,这两大维度基本可以衡量一国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态势。①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五大梯队及其特征根据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在全世界238个国家、地区中,仅有43个国家、地区有大学入围世界大学排名前500强。本文将其他195个国家、地区归入最后一个梯队,然后在综合考虑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对剩余43个国家、地区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进行归类分析。当然,即便对这43个国家、地区,也是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对比分析。1.第一梯队:美国美国属于第一梯队,其特点是实力超强、规模超大。无论是高等教育规模、科研实力,还是其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影响,均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根据上海交大2013年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美国高等教育的优势非常明显,哈佛大学连续11年蝉联全球第一,前20名中有17所大学来自美国,前500强中美国高校的数量接近1/3。20世纪30年代之后,美国取代德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第一强国,1930-2009年,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美国人约占60%,这一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在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方面的绝对领先地位。2009年全世界高被引作者数中,美国有4124人,排名第二的英国有374人,而中国大陆仅4人。作为第一梯队国家,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在很多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比如公私立大学并举的高等教育体制、多渠道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以董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的大学管理体制、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等。美国极其发达的私立高等教育体制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尽管包括中国、日本等国家都在发展私立高等教育,但就私立高校所获捐赠以及学术声誉而言,这些国家均无法与美国相媲美。当然,和美国类似,英国的牛津、剑桥等精英大学也通常被视为私立高校。长期以来,英格兰以院校自治而闻名,大学不受教育部直接管辖。但从另一方面看,英国大学大多依据王室颁布的特许状而成立,而且接受国家的资助。此外,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在历史上还经常受到王室委员会的调查。英国的大学在理论上和法理上是自治和“私立”的,以剑桥大学为例,大学在行政上并不隶属于政府,大学内部实行自主管理,校长经由选举产生,对摄政院(Regent House,全体教职工代表大会)负责。但由于大学主要受政府资助,所以事实上受政府影响很深。相对于英国私立高校的实际状况而言,美国私立高校的优势在于其拥有巨额捐赠经费且不受政府干预,这是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特色和制度优势。除了私立高等教育的发达以及由此带来的高度的高校自治之外,高等教育机构类型的多样性也是美国的一大特色。致力于提供精英型本科教育的小型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和致力于满足一般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充当“冷却器”的社区学院都是美国独一无二的高校类型。多种类型高等教育机构的存在,使得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以满足不同需求,同时也使得哈佛等名校可以在大众高等教育时代继续维持精英高等教育的特征,追求学术卓越。2.第二梯队: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由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构成的第二梯队,其特点是实力强,规模大,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实力均位于世界前列。从高等教育公共投入的努力程度以及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努力程度来看,第二梯队国家与美国之间并无明显差距,从高等教育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以博士毕业生中留学生比例为指标)来看,第二梯队国家中的英国也能与美国相抗衡。但是,从世界顶尖大学数、世界顶尖学者数(以高被引作者数为指标)这两项关键指标来看,美国则遥遥领先于第二梯队国家。在第二梯队中,德国、法国、加拿大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它们各自拥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数量远低于美国。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20强中,德、法、日三国所占大学的数量为0,而美国占去了17所。法国排名首位的巴黎第六大学则居第37位,德国大学最好的名次是居第50位的慕尼黑工业大学,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排在第28位。导致上述国家拥有世界一流大学数量相对较少的一个原因是它们的科研院所体系比较强大。在德国和法国,科研院所的实力非常强大,并且获得了大量的科研资源,相对而言大学所获得的资源就少了。以2011年度德国为例,马普研究院(下辖80个研究所)、莱布尼茨协会(下辖87个研究所)的科研经费是14亿欧元,弗劳恩霍夫的科研经费为16亿欧元,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下辖17个国家研究中心)的科研经费更是高达33亿欧元。这四大科研机构一年的科研经费高达77亿欧元,而德国所有高等学校(包括178所大学和203所应用科技大学)一年的科研经费才116亿欧元。在法国,除了科研院所,大学校(grandesécole)的声誉高于大学也是该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面临的一大困境。为了协调科研院所、大学、大学校三者的关系,促进三方的合作,提高本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声誉,法国在2006年成立了研究与高等教育集群,目的之一是为了改变法国高校在世界大学排名榜中的不利状况。根据这一改革,大学、科研院所、大学校可根据地理区域资源组成“联合大学”。到2011年2月,自愿组成的“联合大学”已达21所。另外,从经费投入来看,欧洲各国包括英国在内也远远无法与美国相提并论。例如,德国2011年“卓越计划”的投入大约为24亿美元,这一数额还比不上一所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一年的预算。因此,如果欧洲大学未来仅依靠政府作为主要经费来源的话,欧洲顶尖大学试图与哈佛等美国名校抗衡是非常困难的。3.第三梯队:瑞士、瑞典、芬兰、以色列、丹麦等以瑞士、瑞典、芬兰、以色列、丹麦、挪威、比利时等北欧、西欧国家为核心,以奥地利、新加坡、新西兰为半核心的第三梯队,其特点是实力强、规模小。核心七国的人口均不足1000万(比利时除外),但人均国民收入位于世界前列,且拥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其特点是“小而精”。第三梯队的国家聚集了一批历史悠久并拥有良好学术声誉的一流大学。以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例,当年排名世界前100名的大学中,来自瑞士、瑞典、芬兰、丹麦、挪威、比利时、以色列七个国家的大学占据了15席,占全世界的15%,而这七个国家的人口加起来才5029万,约占全世界人口的0.7%。其中瑞士的联邦理工学院、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瑞典的卡罗林斯卡学院、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芬兰的赫尔辛基大学、挪威的奥斯陆大学、比利时的根特大学均进入前100名,分别高居世界第20位、第42位、第59位、第76位、第74位、第69位及第85位。这些顶尖大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以高投入为支撑的。第三梯队国家研发投入的努力程度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一般的西方发达国家。澳大利亚的研发投入占GDP的2.25%,相比之下,丹麦的这一比例为3%,瑞典为3.6%,而芬兰接近4%。就高被引作者数而言,芬兰、丹麦、瑞典、挪威这几个北欧国家也领先于中国大陆。历史上,北欧国家曾产生过不少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直到今天,北欧国家仍在产生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例如,2013年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些都表明北欧国家在最尖端的科学研究领域相对于中国而言具有优势。在高等教育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方面,中国也远不如第三梯队国家中的丹麦、芬兰、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2009年,共有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23.8万名留学人员在我国的61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当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因此高等教育在读学生中留学生的比例仅为0.8%,这一比例也远低于北欧四国。由于自身科研体系和高等教育体系的规模都比较小,第三梯队的北欧国家非常注重通过国际合作来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和科研影响力;同时,由于高等教育规模小、办学机制灵活,改革难度也较小,容易实现科研和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4.第四梯队:主要由金砖四国构成由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构成的第四梯队(实力较强,规模超大),被称为金砖四国梯队。这几个国家都属于人口大国,而且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从世界一流大学数、诺贝尔奖获奖数、高被引作者数等指标来看,与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正处于追赶阶段。金砖四国的一个共同点是高等教育规模庞大。2010年,中国拥有2600多所高校,学生规模达到2980万人。2007-2008年度,印度的高校在读生达到1721万人。2005年,俄罗斯共有662所公立高等教育机构和409所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其中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在读学生为586万人,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在读学生为102.4万人。1986年,巴西共授予了868个博士学位,到2003年,这一数字为8094,在18年间,巴西的博士学位授予数扩张了9.32倍。2006年,巴西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增加到9366个。从高等教育结构来看,金砖四国均形成了公私立高校并立的高等教育系统。俄罗斯在1992年前并无私立高校,苏联解体后正式发展私立高等教育,1999年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发展到349所。但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大多为营利性的小型学校,主要招收人文社科类的学生,学生大多学习成绩不佳且来自富裕家庭,学费是学校的主要收入来源。印度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发展非常迅速,2000-2001年度,印度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已占全部高等教育机构的42.6%,2005-2006年度,这一比例增加到63.21%,同年在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注册的学生占全部学生的51.53%。中国最近十几年来也在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但其办学质量和生源吸引力与公办高校差距很大。从世界一流大学的数量来看,根据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国在金砖四国中处于领先地位,有7所大学入围世界前200名,入围世界500强的大学共有42所,成为继美国之后,占据世界一流大学学术排名前500强席位最多的国家。尽管俄罗斯入围世界前200名的大学只有一所,但莫斯科国立大学(位居79)在金砖四国大学中位列第一。从高等教育系统的科研实力来看,尽管自1981年以来,金砖四国的国际论文数量快速增长,但从被引用率来看与第一、第二、第三梯队国家的差距很大。2009年中国大陆高被引作者数仅为4人,低于金砖四国中的其他三个国家。同时,从1901-2008年诺贝尔奖获奖者(文学奖与和平奖除外)的名单看,第一梯队的美国共有194位获奖者(36.81%),位居第一。紧跟随后的是第二梯队的英、法、德,分别为81位(15.37%)、72位(13.66%)、42位(7.97%)。作为第三梯队国家的瑞士获奖总数为15位,瑞典为14位。第四梯队的金砖四国获诺贝尔奖人数更少,俄罗斯共有5人获奖,仅占总数的0.95%,印度只有1位获奖者。缺乏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顶尖学者使得金砖四国的高等教育对外国留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缺乏吸引力,结果是博士毕业生中留学生比例远落后于第一、第二梯队的国家。金砖四国的高等教育不仅存在对外吸引力不足的问题,还存在大量优秀生源外流的现象。中国、俄罗斯、印度都是留学生输出大国。2007年,全世界共有421100名留学生来自中国,占全世界所有留学生人数的15%,远远超过紧随其后的印度(153300人)、韩国(105300人)、德国(77500人)、日本(54500人)、美国(50300人)、马来西亚(46500人)、加拿大(43900人)以及俄罗斯(42900人)。不可否认,高等教育经济基础的薄弱是影响金砖四国提升高等教育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平均人均国民收入是8654美元,金砖四国中只有俄罗斯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达到世界平均值,为9660美元,在16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47位。巴西位居第55位,其人均国民收入为7300美元,虽低于世界平均值,但高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值。中国位居第96位,人均国民收入为2940美元,这一数值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值。印度位居第127位,其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为1040美元,远低于世界平均值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值。此外,土耳其、韩国、南非、阿根廷、墨西哥等国也可归入这一梯队。其中土耳其的人口有7000多万,200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6%。在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土耳其有1所大学进入前500名;2005年国际论文发表数位列世界第19位。5.第五梯队:由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构成(从略)②五大梯队格局下的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美国化”趋势历史地看,居于世界学术中心地位的高等教育体系会对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产生深刻影响,成为各国学习的范本。例如,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德国处于世界学术中心的位置,其高等教育理念和结构对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和中国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从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取代德国成为世界学术中心。自此开始,美国高等教育模式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影响。以中国为例,自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高等教育模式对中国的影响明显加大,选修课、学分制、董事会、私立大学等高等教育制度被引入中国,在其中起推动力量的是留美学生群体。而德国、法国、日本模式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相对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在教育、经济等领域的实力大幅增强。第二梯队国家的高等教育在很多方面受到美国模式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日本。1945年日本战败,此后一直到1952年都被美国托管。在美国占领军的主导下,日本启动了很多美国化的教育改革,例如将学制从“六五三三”制变为“六三三四”制。同时,在占领军的要求下,日本文部省在国内众多反对声中仍旧提出了大规模扩张高等教育的改革方案。但是,美国的改革意图并未得到全盘贯彻。例如美国曾在1950年向日本政府建议大学采取美国的董事会外行控制模式,此举意在提高日本公民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参与程度,削弱其官僚制色彩,但这一建议遭到教授群体和左派学生的联合抵制,甚至出现学生罢学,最终这一方案没有被采纳。即便是在很多方面仅次于美国的英国,其高等教育政策也受到美国的间接影响。1963年的《罗宾斯报告》对英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极其深远,负责草拟这一报告的委员会在报告出台前考察了多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其中考察最为深入的就是美国。委员会组成考察团对美国进行了为期21天的考察,最终美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方面的经验被《罗宾斯报告》充分地加以吸收了。在文化上非常注重捍卫本国传统的法国,近年来其高等教育改革也明显受美国的影响。2007年,法国高等教育仿照盎格鲁-萨克逊模式进行了较大改革,其中最大的一项改革是增强大学自主权。2009年,法国继德国之后启动了“卓越计划”,旨在提高法国顶尖大学的世界排名。这两项改革背后的最大智囊正是在哈佛任教的法裔学者阿吉恩(Philippe Aghion)。从整个欧洲层面的高等教育改革看,博洛尼亚进程的启动可能会使欧洲大学更加接近美国模式,至少是在学制方面。另外,德国、法国、丹麦、芬兰等国家同时启动的“卓越计划”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美国的影响,意在打破传统的平等主义取向,建立分化程度更高的高等教育体系。第四梯队、第五梯队国家的高等教育受美国影响也非常深。例如,韩国从二战后至今主要效仿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二战后,美国不仅在财政上支持韩国,而且以派遣美国学者访问韩国的形式在高校课程设置、整体制度设计方面提供咨询。韩国的顶尖私立大学浦项科技大学在创校之时即立志以加州理工学院为范本。同时,由于英语在学术期刊中的霸权地位,美国(以及英国)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很多国家为了提高在国际大学排名中的位置,纷纷出台各种政策鼓励教师发表英文国际论文,这一政策不仅见之于中国等亚洲国家,也见之于土耳其等中东国家。综上所述,由于美国在当今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绝对领先的第一梯队位置,因此很多国家包括第二梯队和第四梯队的国家都极力向美国看齐,在办学模式等方面模仿美国体制,出现了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美国化”趋势。③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选择美国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超过德国成为世界学术中心,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1900年美国的GDP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具有吸引力的政治制度和包容性较强的多元文化等。但是,美国在高等教育制度创新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尽管美国高等教育体系曾深受英、德等国的影响,但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注重办学模式的本土创新。首先,从国家层面的宏观制度安排来看,美国重视市场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大力发展私立高等教育。美国在追赶德国高等教育阶段所建立的很多私立大学后来都成为了世界一流大学,如康奈尔大学(1865年成立)、斯坦福大学(1885年成立)、芝加哥大学(1891年成立)等。由于强调市场作用,弱化政府干预,美国大学享有更多的自主权,从而也具备了更多的创新空间。其次,从大学层面的制度安排来看,美国研究型大学结合自身的传统,形成了学系、研究生院、选修课等组织和制度上的创新,这三项制度都是美国大学的发明,并对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德国大学实行教授讲席制,研究所是围绕教授建立起来的,教授独揽研究所的资源,研究所的其他研究人员在课题选择和课题研究方面完全服从于教授,那么,在保证教授科研创新的同时,其他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被压制了。和德国的研究所制度不同,美国的学系制度则保证学系中每个教师都是平等的竞争关系,这样,更多学者的创新精神就被激发起来了。第三,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前提。20世纪初美国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赶超德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采用了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尤其是民间资本的注入为大学的崛起提供了稳固的财政支持,这一制度优势是德、英等国所不具备的。以芝加哥大学的创办为例,洛克菲勒为芝加哥大学的创办捐赠了3500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这笔钱相当于当时柏林大学35年的预算和东京帝国大学70年的预算!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备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经济实力。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间,中国的高等教育以俄为师,在很多方面受到苏联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改革开放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办学经验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学习范本,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在很多方面受到美、英、德等国的影响。例如,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当时的教育部领导吴本厦、吴镇柔等多次考察英国、德国、美国、瑞典等西方国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并据此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改革。根据长期分管教育工作的中国前副总理李岚清同志的自述,学生助学贷款政策源自他在英国的一次考察,大学城的灵感产生于他在美国费城考察期间,职业教育的立法则是受他阅读一篇介绍德国职业教育的文章的触发。但总体而言,美国的影响最大,中国的很多重大教育决策,如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建立大学城、在大学中推行通识教育、产学研结合等都或多或少受到美国的影响。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全球化时代的大学实际上处于“全球-国家-地方”的三维空间中,也就是马金森等学者提出的关于高等教育影响因素的“全球-国家-地方模型”。该理论指出,第一,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受到全球经济、文化、教育理论以及高校自身的影响;第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受到区域贸易组织以及其他组织的影响;第三,体现民族文化的高等教育受到保存和促进本土文化认同和独立性的挑战。因此,我国要建成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就不能仅限于模仿西方国家的模式,应在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制度优势的同时,注重结合本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彰显本土文化认同和独立性,必须在办学模式上有所创新,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从高等教育规模而言,我国已经超过作为第一梯队的美国。但就世界一流大学数、高被引作者数、世界级顶尖科研成果等反映高等教育质量与竞争力的指标而言,我国不仅比不上英国、德国、法国等第二梯队国家,甚至也比不上瑞士、瑞典、芬兰、以色列等第三梯队国家。因此,我国下一阶段的高等教育应将重点转移到质量建设和内涵发展上,逐步迈入第二梯队的高等教育强国行列。和德国、俄罗斯、法国一样,中国在高等教育系统之外也有强大的科学院系统,高校和科学院之间彼此隔绝,甚少合作,同时,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内部的院系之间,也基本上各自为政、互不往来,由此形成了封闭、低效的科研-教学体系。中国要成为高等教育的强国,必须打破这一局面,实现协同创新。这是宏观体制方面的着力点。从中观层面而言,如何形成既适合中国国情又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保障教师学术自由的制度安排,是最为重要的挑战之一,也是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前提。增强大学自主权是目前世界各国的普遍趋势,传统上,受国家干预较多的国家,如日本、法国、意大利等,最近20多年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增强大学自主权,如2004年日本启动了大学法人化改革,2007年法国通过了《大学自治法》。如果从20世纪20年代算起,美国在世界学术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已经维持了将近100年。由于目前美国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处的绝对领先地位,以及美国所独有的比较制度优势,可以预见美国的中心地位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上述五大梯队的划分相对客观地呈现了中国在目前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同时这一划分也显示出了美国高等教育在当今世界的超级地位。在这一格局下,美国化的诱惑是相当大的,因为这似乎是节约探索成本的一条捷径。但是,值得警醒的是,在全球竞争白热化的今天,美国社会各界人士也开始担忧本国高等教育体制面临的风险,即教育质量的下滑和市场化转向的内在风险。更为重要的是,正如德国、美国的成功经验所昭示的那样,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办学模式,在制度上形成比较优势,中国自然也不例外。最后,形成自己的办学模式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重视大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一些核心价值理念,如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等。这些价值观是超越国度且具有普适性的。大学只有将这些核心价值内在化,并在组织和制度层面提供相应保障,才能实现真正的卓越。(来源:作者:沈文钦 王东芳 来源:《高等教育研究》)

耳彻为明

埋怨导师不如审视自己,来自《SCIENCE》对博士研究生的劝退报告

科研工作最不缺乏的就是勤奋和努力近日,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曝光女博士自杀事件,也让媒体把目光聚焦高校的博士生身上,随着教育部不断扩大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从恢复高考后首批的18名博士生,如今国内高校仅清华大学一所高校在读博士生的规模就超过1.4万人,虽然博士研究生的规模上去了,但是博士毕业生的科研产出却不高,并不是博士研究生们不努力,而是科研工作最不缺乏的就是勤奋和努力,尤其是中国高校的博士研究生,相比IT企业抱怨的996,在高校博士研究生眼中就是福祉,特别是理工类博士研究生,在实验室的时间大部分都是11117,几乎全年无休,因此博士延期或者无法毕业并不是博是研究生们不努力而是他们并不适合科研工作。世界顶级期刊《science》刊发一篇以导师为视角对博士研究生的劝退报告。你适合读博士吗?不同于中国高校,只要有升学机会,学生们都会继续深造,相反在欧美发达国家,很多学生却主动放弃学位申请,例如在德国,没有所谓的高校选拔制度,只要愿意进入高校学习,都可以进入高校,然而却因为从本科阶段都有非常高的淘汰率,致使很多人放弃进去高校,甚至从高校放弃学位而转投职业技术学院,因此在欧美国家,博士研究生其实也算是工作岗位,会得到一定的劳动报酬,然而在欧美高校每年自动放弃博士学位的人数也非常多,主要是科研并不是简单的勤奋和努力就会获得成果,而是需要一定的天赋和运气,一入博士深如海,一名合格的博士研究生需要经历破茧而出的痛苦和勇气,毕业博士学位是最高的学历,作为教育金字塔尖上的学子,必须控制数量,必须在相关领域有所突破才能授予博士学位,如果把博士研究生变为本硕阶段的通识放水教育,那么博士研究生就失去最高学历的意义,当教育不存在金字塔的时候,整体的教育就失去了正三角金字塔的稳固性!因此,博士研究生阶段存在较高的淘汰率属于正常,相反博士研究生如果都像本科和硕士一样高毕业率,那么就失去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意义,因此在申请博士学位之前,一定要自我回答:你适合做科研吗?你适合读博士吗?埋怨导师不如审视自己科研工作的想法和方向比勤奋和努力要重要的多,例如中科院某所靠着听取美国某高校华人教授的一场报告,多个科研团队集中攻关,竟然在一年的时间内就抢先发表海外华人教授团队多年的科研成果,最后知识该名华人教授向媒体公开指责抄袭,并且对于自己多年老友的行为感到愤慨,在整个科研圈成为笑谈。从这件事件中,就可以看到科研想法的重要性,尤其在中国,从不缺乏勤奋的科研工作者,而是缺乏有科研想法的科研工作者。就像《science》刊发的文章一样,博士研究生阶段属于导师的合作者,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动性,而不是一切都等着导师来帮您安排,是博士研究生主动遇到问题找导师,而不是等着导师询问博士生有什么问题,对比博士研究生而言,导师的存在仅仅是经验上的分享,毕竟科研工作就是对未知的探索,因此攻读博士研究生要摒弃一切要等老师来安排的中小学生式的思维,这也是为何美国顶尖高校拒绝来自中国学霸申请者的重要原因,在科研工作其实更偏重于艺术,需要的学生是有自我思维的创新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固化思维!因此已经到了博士研究生阶段,与其埋怨导师不如审视自己,其实很多优秀博士研究生的实力比自己的导师都强!

求通久矣

德国:未来十年拟投入1625亿欧元以提升科研体系质量

编者按:2019年5月3日,德国科学联席会议(Gemeinsame Wissenschafts konferenz,GWK) 通过三份行政协议,分别 是:《 研究与创新公约 Ⅳ》(Pakt für Forschung und Innovation Ⅳ,PFI Ⅳ),《未来协议:加强高校学习与教学》(Zukunftsvertrag Studium und Lehre strken)、《高校教学创新协议》(Innovation in der Hochschullehre)。2019年6月6日,三份协议经联邦政府和各州共同签署后生效,成为影响未来 10 年(2021—2030)德国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领域三个至关重要的大型资助计划。三份协议拟计划在未来10年内投入约1625亿欧元资金,以提高德国科研体系质量,增强德国科研水平、创新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本文就其主要内容进行摘编。一、各项资助计划概览1.《研究与创新公约Ⅳ》(Pakt für Forschung und InnovationⅣ,PFI Ⅳ)该公约是联邦和各州政府于2005年缔结《研究与创新公约》以来进行的第四次更新,旨在促进科学研究动态发展、加强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深化科研网络体系建设、吸引和留住顶尖科研人才以及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该公约适用于德国研究基金会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DFG) 和四大非高校研究组织:弗劳恩霍夫协会 (Fraunhofer-Gesellschaft,FhG)、亥姆霍兹联合会 (Helmholtz-Gemeinschaft, HGF)、莱布尼兹联合会 (Leibniz-Gemeinschaf, WGL) 和马克斯—普朗克学会 (Max-Planck-Gesellschaft, MPG)。根据公约内容,2021至2030年,各机构的经费每年将增加3%,涉及总计约1200亿欧元的科研经费支持。2.《未来协议:加强高校学习与教学》(Zukunftsvertrag Studium und Lehre strken)该协议作为“高校公约 2020”的后续计划 , 旨在进一步加强高校能力建设,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协议从2021年起实施,原则上不设期限,联邦和各州计划每年联合投入约40亿欧元,惠及近300万高校学生。其中,2021到2023年,联邦政府每年投入18.8亿欧元;从2024年起,每年投入20.5亿欧元。联邦经费根据各州高校在校生、毕业生以及新生数量等指标及相应权重计算而定,并按程序分配各州,每年重新计算在各州的资金分配额度。各州共同投入同等数量资金。3.《高校教学创新协议》(Innovation in der Hochschullehre)该协议作为“教学质量协定”的后续计划,旨在促进高校教学创新,激励高校领导和教师共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该协议规定资助范围包括:所有应用科技大学;私立大学原则上不应被排除在外;非大学机构和协会如包含促进学习和教学之法定目的,原则上可与大学合作参与,但须由大学牵头。协议从2021年起实施,其中,2021年至2023年,联邦政府将单方面提供每年1.5亿欧元资金;从2024年起,联邦政府与各州共同拨款1.5亿欧元,其中联邦政府提供1.1亿欧元,各州共计提供4000万欧元。联邦政府和各州可在个别情况下商定不同的安排,并在编制预算时考虑资金需求。二、各项资助计划实施细则1. 《研究与创新公约Ⅳ(2021-2030)》《研究与创新公约》是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于2005年首次缔结的重要公约,旨在通过协调科研政策目标、改善资金规划保障和一般框架条件,确保非高校科学组织的经费投入,促进科研体系发展。“PFI Ⅳ(2021-2030)”是最新一次更新,特别强调为科学组织提供稳定增长的经费保障。各科学组织承诺围绕以下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1)促进科学研究动态发展。为开展高风险研究创造空间和条件,利用科学数字化机遇,加强数据的获取、开放和使用。(2)加强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完善内部激励制度,以中小企业为战略方向加强技术转让,注重公众参与和科学传播,促进科学知识和科研成果转移转化。(3)深化科研网络体系建设。促进各科学组织与大学、企业和其他合作伙伴构建广泛、紧密的科研网络,并加强国际合作。(4)吸引和留住顶尖科研人才。在人才政策、人才招聘、人才培养、职业发展等方面为科研人才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促进女性平等参与科研。(5)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研基础设施的战略规划、建设运营、开放使用和专业管理。推动国家研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数据驱动科学。德国研究基金会(DFG)和四大非高校研究组织,弗劳恩霍夫协会(FhG)、亥姆霍兹联合会(HGF)、莱布尼兹联合会(WGL)和马普学会(MPG),根据公约明确的政策目标承诺了相应目标协议,主要内容列举如下:(1)德国研究基金会(DFG),即科学基金会,是一家独立的全国性科学研究资助机构,也是德国乃至欧洲最大的基础科学研究资助机构,负责资助德国高等院校和公共性研究机构的科学研究,总部位于波恩。DFG 把巩固科学诚信文化和促进数字化变革作为第四期 PFI 的优先任务,进一步完善资助组合和资助工具。(2)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FhG)成立于1949年,是德国也是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涵盖全部工程科学领域,以应用型研究为主,客户以中小企业为主,注重成果转移转化。FhG 将结合其 2022 议程,进一步加强与中小企业、应用科技大学及其他高校的合作,促进青年科学家的发展,提高女性在科研人员中的比例,推动基于数字技术的新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的研发应用。(3)亥姆霍兹联合会(HGF)即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原名“大科学中心联合会”,是德国最大的科研团体,代表着德国的国家科研形象,以着眼未来应用的基础研究和大型科学项目为主。HGF 第四期 PFI 的政策目标及实施措施以 2017年制定的《亥姆霍兹未来议程》为基础,主要涉及:开发信息技术在所有研究领域和整个数据价值链上的潜力;完善知识和技术转移举措;深化科研体系建设,与企业建立发展伙伴关系;实行一流的人才管理;与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推动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作。(4)莱布尼兹联合会(WGL),前身为经过评价后保留下来的原东德地区的研究所,后来又增加了一些西部的研究所组成联合会,下辖研究机构共95个,分布在全国各地。WGL聚焦于问题导向的研究,同时提供政策或咨询服务,注重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相结合,与高等院校、工业界及其它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紧密。WGL 在下一阶段将重点关注科研网络、知识转移、人才管理等主题,并全面关注数字化变革中的科学研究。(5)马普学会(MPG),成立于1948年,是德国政府资助的全国性学术机构,其前身是威廉皇家学会(成立于1911年),总部设立在慕尼黑,其下属研究所遍布德国各州,以基础研究为主。MPG 在 PFI 四期的主要目标是,面对新的竞争者保持领先地位,保持作为国际领先研究机构所具备的良好治理能力和领导力,加强转让服务特别是知识转让服务,旨在顺应数字化、网络化和工作流程更加灵活的趋势,吸引最优秀的研究人员参与到最具创新性的研究课题中来,保持全球五大科学组织之一的地位。联邦政府和各州希望为科学组织创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框架条件,包括预算和人事管理、公共采购、女性参与等方面的自主权和灵活性。科学组织继续开展研究或资助活动,定期向科学联席会议(GWK)汇报。2.《未来协议:加强高校学习和教学》为促使德国各高校设置适当的课程并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加强德国作为科学和研究基地的长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决心在其立法机构授权提供资金的前提下,根据《基本法》第 91(b)条第 1 款,实施关于加强未来高校学习和教学的永久性协议,为高校提供稳定的财政资金保障。未来协议的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高质量的学习和教学,使高等教育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与现实需求相适应,为科学、产业和社会发展培养出足够的学术人才。资金分配向优先事项倾斜,比如为高等教育机构中从事学习和教学的全职人员提供长期就业机会。除优先事项外,还包括改善研究条件和提高研究成功率、避免辍学、促进学生和教师多样化、利用数字化机遇等方面的措施。协议针对的高校类型包括高等院校、研究类大学、学科群和学位类型(不含博士学位)。联邦政府和各州资金的分配细则规定了联邦政府和各州资金的分配程序及要求,比如:联邦政府提供的资金应分配给各州供其自行管理,各州应将资金全额转拨校直部门;各州调用年度拨款应符合有关要求;用款人应报告资金的用途证明及使用情况;有关部门应核对资金是否用于预定用途。各州至少提供与当年收到的联邦资金同等数额的额外资金,以 2020 年的基本资金额为基础值;资金的提供原则上不受时间限制;如果各州提供的资金少于联邦政府资金,则应在之后两年内补足差额。协议同时约定了评估方式:各州应在每年1月31日前报告上一年《未来协议》的执行情况,并以表格形式列出联邦资金的提供和使用情况以及本州所提供的额外资金。自2025年1月31日起,各州应每三年对执行《未来协议》的措施及其效果进行一次质量评估。联邦政府和各州要求科学委员会定期评估协议的实施情况;首次评估将在2025年进行,此后在各州承诺的任期结束前两年进行;联邦政府和各州应在2027年首次讨论并决定是否需要对内容和资金进行调整;评估结果将在征求意见后在科学联席会议(GWK)网站上公布。3.《高校教学创新协议》为永久增强德国高等教育机构高质量教学的国际竞争力,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根据《基本法》第 91(b)条第 1 款,在其立法机构授权提供资金的前提下,通过高校教学创新协议,最大限度支持高校实施高质量的学习和教学计划,不断发展和动态调整研究和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批判能力和创造力。协议规定了资助高校教学的目标和手段:应着眼于德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格局,追求长期的国家和社会教育目标;激励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提高学习和教学质量,加强高校教学的持续更新能力,更好应对不断变化的挑战。为此,联邦政府和各州将为前瞻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相关行为者的交流与合作,并组织推动知识转让。资助的重点主要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在教学和学习方面的战略性、结构性问题以及有关现实挑战,比如,实施新教学思想,对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测试,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设计移植到其他学科或教学场景,将大学研究的新成果转化为实践的项目,教职工培训项目等。组织单位应长期就教学主题及交叉领域的问题,加强同大学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网络化交流合作,比如,由组织单位、大学教师个人、大学或大学协会倡议,就个别专题和问题进行有组织的交流,在学习和教学、资助项目、教学方法或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有组织的交流,依托现有的或新的国内外重要合作网络促进知识转让。组织单位应每七年进行一次独立评估,评估其对高校学习条件和教学情况的影响,首次评估不得晚于成立后五年。组织单位的管理层最迟应在五年后向工作组提交一份报告。评估佣金由联邦—州委员会发放,评估结果将在科学联席会议(GWK)上讨论并于必要时公布。编译:巩玥 王鹏飞,责任编辑:曹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