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位网友发帖求助,说:“自己今年28岁,单身狗一枚,无业,找不到工作所以去考研了,并且很幸运今年还考上了研究生。但是,由于学校不好,专业也不好,还是专硕,也就是混个文凭,又担心自己年龄太大,毕业都30出头了。所以,纠结到底要不要去读,希望大家给点建议”。针对这位同学所纠结的问题,下面简单进行分析,希望有类似情况(大龄考研)的同学可以参考。1、辛辛苦苦考上的研究生,为什么不读?这位同学,是一名专科生,而专科生与研究生的差距理论上来讲,中间还隔着一个“本科”呢。所以说,专科生能考上研究生,这本身已经是跨越了学历阶层。(基础考研知识科普:专科生也可以考研,只不过需要毕业满2年以上,比如你2019年9月份之前能够拿到大专毕业证。那么,你在2020年12月就可以考研了,然后,2021年9月份就可以研究生报道了。只不过考研时需要加试一些科目,具体科目可以在报考大学当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找到)。所以说,既然能够考上研究生,岂有不读之理?2、读研,年龄是问题吗?读研,年龄真的会是问题吗?很明显不是,因为,我们不要忘了,读研与不读研,并不能阻碍我们的年龄增长,我们的年龄依旧会越来越大,而不是说,你不去读研,年龄就会停止增长,可以永葆青春。读研三年以后,你就是拥有研究生学历的31岁大学生,有更强的竞争力(不要再说什么企业只看第一学历这种话了,先考个研究生再说)。不读研,三年以后,你依旧还是一名专科生,哪个更划算一目了然。3、一直比较鼓励大家读研,学历贬值是一个大势所趋先看一份数据。这是全国自恢复高考以来到2018年的高考人数与到2017年的高考录取率统计数据。通过这份数据,我们发现了什么?那就是高考人数从2000年以后,不断上涨,在2018年时达到了975万,而到了2020年时的高考人数又突破了1000万,达到了1071万人。同时,随着高考人数的不断增长,高考录取率也在不断增长,从1997年的5%到2017年的74.76%,这也意味着每100个人里面,74个人会有大学可上。主要原因,离不开这两个字—“扩招”。扩招,将会意味着大学生会越来越多,如此多的大学生,继而导致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很多同学为了获得更强的竞争力,继而会选择读研深造。所以,我们再看一份数据。2014年到2020年的毕业生人数与考研人数统计。可以看到,从2016年到2020年,短短四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从765万人增长到874万人,增长率为14.24%。而考研人数则从177万人增加到了340万人,增长率高达92.09%。当然,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因为,每年真正的考研人数,并不只是当年的毕业生,还有一些“二战”乃至于“三战”的非应届考生。但是,数据是完全可以代表整个考研趋势的。所以说,在考研已经成为一种“刚需”的情况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排斥考研呢?不考研,随着学历贬值,无疑让我们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弱。4、工作看的是能力,不看学历?可能很多人会说,工作看的还是能力,不看学历。话是没错,但是,你首先要有证明你能力的机会啊,如果,没有学历这个“敲门砖”,你可能连公司的大门都敲不开,如何证明你的能力。其次,能力,也需要合适的平台与资源才能够展示出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所以,还是那句话,工作前五年,学历真的很重要,也会影响我们的起点。综上,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如果你已经考上了研究生(全日制),那就去读,如果你有考研的打算,就去考,不要犹豫。考研,已经成为继高考后的另外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是弥补高考过失的一次机会。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吧!
专科生考研励志:那些考研逆袭成功的专科生,后来怎么样了?专科生考研逐渐成为了热门的话题,但是那些考上研究生的专科生后来怎么样了?应粉丝要求,我们特意去调查了一部分考研逆袭成功的专科生群体,并对他们考研的故事进行了整理。1@青青,四川大学管理学院的研究生青青,是从专科生考研逆袭进入的四川大学,现在已经是一家公司的职业人力资源经理。记得当初考研时,平均每天只睡了5个小时。其余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为了啃下英语这块硬骨头,她的房间里,墙壁上,床头上,都贴满了英语单词。她还特意买了一台录音机,每天早上叫醒她的就是英语。后来在考研的时候,英语考了70多分,成功被四川大学录取。研究生阶段,更加卖力,还拿到了国家奖学金。毕业以后就进了现在的公司,因为肯学习,肯吃苦,很快就成为了现在的职业经理。2@泽楷,重庆大学会计专业研究生泽凯现在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我们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进行审计工作。当初他是从学校专升本考入重庆大学,然后再考的研究生。他不愿提起当初考研的努力,我们唯一能够了解到的是,他现在月薪20000+,已经是同龄人的好几倍了。他还想继续读书,准备攻读博士。他特别喜欢读书,经史子吏,几乎都有所涉猎。3@刘忻,复旦大学市场营销研究生刘忻,现在是一家公司的副总。读市场营销的她,研究生一毕业就开始工作,有了一部分的积蓄以后就开始创业。比起创业那段时间的艰苦,考研所面对的难对她来说不值一提。虽然专升本考研逆袭成功的人很少,但是创业成功的人更少。刚工作时,四处漂泊,即使有研究生学历,人家也会因为第一学历,而拒之门外。后来,索性创了业,开始打拼,才有了自己现在的小天地。熬过了最难熬的日子,将会阳光满地,这是她勉励自己的话语。4@鸿宇,四川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研究生考研的那段日子,是在妈妈的陪同下度过的。他的老家是山东,大学是在四川读的,而考研却考到了重庆。考研那段时间时间压力特别大,每天都会失眠,焦虑,甚至有畏难情绪。他的母亲知道后,就放弃了工作,辞职过来陪他一起考研。皇天不负有心人,再两次考研之后,终于进入了理想的大学。现在的他是一名高级翻译,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外国人打交道。他特别感谢父母那段时间的支持与鼓励,如果没有他们的陪伴,就不会有现在自己。其实考研,对于专科生而言是一个较大的突破。真正考上研究生的专科生,都是优秀且自律的人。你身边那些考上研究生的专科生后来怎么样了?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篇文章里和大家见面了。如果有写的不好或者不完整的地方,大家可以指出来,评论一下。这样可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我觉得我写的还可以的话,可以点赞加关注。我期待你的每一次消息。一个专科生考研,并且成功上岸,你敢相信吗?这炸一说,确实相信的人不多。因为考研越来越难了,考研的人每年都在增长,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了。如果说一个专科生能挤得过那些211和985的本科学生,这个相信的人也不是很多。毕竟那些本科生是有一定的实力的,他们在文化课上或许比专科生有一定的优势,而且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是比专科生更加有优势的。问的学习氛围或许更加浓烈。所以这就拉开了一定的差距。一个本科生说他要考研究生,或许人们认为这是很平常的事情,他应该往上考。但是如果一个专科生说他要考研究生。那背后肯定会有对他指指点点的人。但这又算得了什么,你要相信背后总有一个,默默支持着你的人。专科也是可以考研究生的,我在网上也看到了成功的例子,一个很励志的小姐姐。我相信他在考研之前肯定放弃了一些东西,她放弃了他的懒惰,牺牲了她的休息时间等等。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曾经有人告诉我过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这句话是正确的,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困难的事情。关键在于自己肯不肯下决心去看重这件事情。成功的意义不在于你取得多大的成就,也不在于你有多么的伟大。因为,成功总会与努力过的人握手,只要享受了努力的过程,我们就不是失败者。成功来之不易,不易在成功之前便有失败和挫折,我们无法预料,亦无法避免。唯一能做的只是咬牙坚持,坚韧而持久。每一滴眼泪和汗水,实力便增长了一分,离成功便更进了一步。人间值得,未来可期。加油,陌生人!
专科考研逆袭励志故事:那个被所有人瞧不起的专科生,后来考研进了浙大那些杀不死你的东西,只会让你更强大。这是他考研成功后,在朋友圈说的第一句话。只要你想没有什么不可能,这是他的考研历程写照。他从专科学历到浙江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只有他自己知道。专科考研的难度,不亚于登天,但是,他终究是跨越过去了。在专科阶段的时候,他成绩平平,从没有拿过奖学金,也从没有参加过学校的竞赛,更不是别人眼中的“黑马”。但是在毕业以后,短短3年时间里,就参加了2次考研,并且考入了有名的浙江大学。专科逆袭,不是不可能。他在毕业以后就报考了大学里面的专升本考试,并且在一年之内就全部通过了所有课程。在备考专升本的那段时间里,他每天都会学习近8个小时,因为在大学期间,他的底子太薄弱,没有扎实的知识。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努力,都以高分通过了所有的专升本课程。并且拿到了专升本所设立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在拿到本科毕业文凭以后,他就开始准备起了考研。他先后买了10多本专业书籍,因为觉得自己基础薄弱,他还利用在大学时间攒下来的钱,报考了英语学习班。经过一年的学习,第一次考研,他356分的成绩超越了当年的国家线近30多分,成功报考了四川农业大学。因为是专科学历,在复试的时候,需要加试两科,他惨败,最终被调剂到了并不怎么有前景的专业。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以后,他决定委婉拒绝四川农业大学,备考第二年。当专科学历遭受到了歧视以后,他就暗自发誓,一定要以高分的成绩考进全国高等学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回来以后,他就开始了第二次备考。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以后,他在第二次备考的过程中就学会了适当有所舍弃。并且也注重加试的那两门的科目的学习。每天,他都会去学校的考研教室去看看,坐坐。他记得曾经在这个教室有位老师曾经说过,专科生考研只是梦想。并没有多大的机会能够成功。每每想起那位老师的话,他就感觉有了斗志。他要让所有瞧不起专科学历的人看看,专科生一样可以考进好的大学。每天他会在图书馆学习到图书馆闭馆,每天早上他也会早早的来到图书馆占位子,学习。经过又一年的角逐,再一次踏入了考场。这一次,他比上一次更有信心,因为他比上一年更加努力,更加用心。终于,他以400多分的高分,成功被浙江大学录取。专科生,不比别人差。差的只是起点的不同。而所有压不垮你的东西,最终都会使你更加强大。要学会走在别人前面,要学会笨鸟先飞,也要学会忍耐与坚持。其实在考研的过程中,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都成功了。因为,熬过了最难熬的日子,终将阳光满地。
综合来源:新东方考研,新东方在线考研(ID:kaoyan_koolearn),研招网学历当道的就业市场,如果手中只有专科学历,可能会被考编、考公务员和很多好的工作机会拒之门外。于是很多专科生想通过考研来提升学历,但同时也疑虑重重,“专科生考研,太难了吧?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吧。”可是,不行动起来,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行呢?今天应伙伴要求,师太就给各位准备了一份详细的专科考研攻略,能不能行,看了再说!报考条件专科考研,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专升本,再以本科学历考研。专升本的途径有自学考试、网络教育、专插本等,专升本再考研的优点是院校和专业选择会多一些,在调剂的时候很少有学校愿意接受专科生,并且相比专科生直接考研难度会小一些。缺点是考上研究生的时间跨度比专科生直接考研要长。直接以专科生的身份参加考研,难度较大,但同时效率也最高,一般准备时间不超过一年。我们这里说的专科生考研主要指第二种,没有专升本,直接以专科生身份参加考研。需要注意的是,专科生报考需要在取得大专毕业证两年后才可以报名。两年是指从毕业到考上研究生入学那年的年份,比如2017年6月毕业,参加2018年12月考试,考上了是在2019年9月入学,这样是刚好两年。有个别专业需要五年才能报考,是同样的计算方式。前期准备院校选择(1)如果你看到以下的内容提供至少五门本科课程成绩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或有科研成果主持与参与过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第一项如果你没有自考本科,那么这个学校就不要选了,第二三项基本也很少有人可以做到,所以看到这些条件的学校千万不要选择,也有的学校不允许专科生跨专业,所以一定要认真去看院校官网发布的招生简章。如果不明确的话可以直接致电招生办,基本上官方都会有联系方式。(2)对于专科生来说,院校选择十分重要,有的时候选择甚至大于努力。专科生考研一般以就业为导向,建议先选专业再选院校,专业选择需要在兴趣和就业之间做一个平衡,接下来是院校选择,你需要通过官网所公布的报录比和录取名单来确定自己考上的可能性有多大。资料收集资料收集能力是考研准备时非常重要的能力,互联网如此发达,你完全可以通过搜索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通过微信、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看经验贴,如果有目标学校和目标专业的话,最好是找对口学校和专业的经验贴,有针对性一些。在QQ上搜索相关的QQ群,运气好的话,可以找到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QQ群,通过看历史文件或者问群友,可以收集到一些考试资料或者经验贴。通过社交平台寻找目标专业的同学,直接向他咨询考研经验,这样可以获得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料和中肯的建议。制定计划在收集考研相关的经验和资料之后,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包括学习资料、阶段性安排、每天的学习安排等等,详细计划可以在每天的复习过程中进行随时的修改。制定计划时不要过于不切实际,可以多留一些机动时间。心态调整1.到底要不要考研:考研的理由有很多,考与不考,一切取决于你自己,但是在开始之前,一定要仔细考虑清楚,你能坚持走完这条路吗。切记不要盲目跟风,别人考你也跟着考,想清楚自己的源动力是什么再开始考研这条路。2.专科考研难吗:专科生报考的确没有优势,通过初试之后还有再进行两门本科相关科目的加试,复试可能还有导师会看重第一学历。但是,别为了专科学历过于自卑,它只是一个头衔,再不济也是经历和财富,若是自己看轻自己,如何说服老师看重你们呢。你需要做的是认真复习,而不是总把专科生身份压在自己身上。具体复习具体复习计划其实也要根据个人情况和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这里只提供复习的大致安排,同学们可以多看一些目标专业的经验贴来进行计划的制定。考研数学(1)第一轮:基础阶段,一般为3-6月,主要目标是了解考研数学考什么以及会做基础题目。主要任务利用课本整理考点及重点,以备冲刺阶段反复复习。利用市面上常见的复习全书以及辅导视频打基础,以求覆盖全部知识点。(2)第二轮:强化阶段,一般为7-9月,主要目标是解决基础题目和较难题目。总结常见题型及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上升到方法论层次。(3)第三轮:冲刺阶段:一般为10-12月,主要目标是查漏补缺、巩固加强、融会贯通。利用真题和模拟题训练做题手感,建立个人系统的做题步骤和知识结构。以真题查漏补缺,攻下难点和弱点,追求答题时间和质量的最佳水平。考研英语(1)第一轮:基础阶段,一般为3-6月,单词为主少量真题为辅。利用常见单词书背诵考纲单词,常见方法是第一天背诵之后第二天再复习,周末对这一周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利用少量真题熟悉和预估题型。英语书写不好的同学可以利用这个阶段练字。(2)第二轮:强化阶段,一般为7-9月,精读真题。在做真题的同时积累词汇、短语、固定搭配,以求吃透真题而不是简单做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强化个人较弱的题型,掌握做题技巧。(3)第三轮:冲刺阶段,一般为10-12月,模拟考试。利用近年真题进行模拟考试寻找手感,控制时间限时训练,总结出自己的答题模式。查漏补缺中穿插专项训练,弥补个人短板。考研政治(1)第一轮:基础阶段,8-10月上,熟悉考点和选择题。利用常见辅导书练习选择题,重点弄明白错题。通过教材熟悉考点,结合练习题进行巩固。(2)第二轮:强化阶段,10月下-11月,背诵记忆并复习错题。合理安排背诵内容,二刷选择题并复习错题。整理思维框架导图,选取关键词精简背诵内容,高效记忆。(3)第三轮:冲刺阶段,12月,重点记忆主观题。利用市面上常见的押题卷进行主观题的巩固和复习。关注时政内容,对当年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基本掌握。写在最后:专科生考研,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不可能。一旦你选择了这条道路,一定会经受身边无数人的打击和嘲讽。但是既然你已经下定了决心,越是有人告诉你不可能,你越要证明你自己可以。也不要因为一些外在的因素让自己身陷囹圄,就算生如蝼蚁,也要励志鸿鹄,没有什么能够打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5月19日公示了本院金融硕士研究生复试成绩(图1)。小编发现,有一名同等学力考生成功上岸(图2)!图1.图2.按照重庆大学公布的今年初试分数线(图3),金融专业(专业代码 0251)分数线为350分,单科线分别为50(满分=100)、90分(满分>100),经管学院金融硕士专业今年共有84人参加复试。今年本专业招生计划为60人,除去4名推免生,统考招生56人。由此推算出复试录取比为1:1.5,超过通常的1:1.2的比例,因此竞争比较激烈。总成绩中,初试占70%,复试占30%(图4)。图3.图4.这名同等学力考生初试成绩为365分,排名中游。复试之后,以77.14分的总成绩排名55位,可以说是惊险过关,非常幸运!作为985高校之一,重庆大学对同等学力考生(专科毕业生、本科结业生)一直非常宽容。在其公布的《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同等学力考生只需毕业两年就可以报考学术硕士(图5),报考部分专业硕士也只要求毕业五年(图6);没有英语四级、发表论文、提供本科成绩等额外要求。可以说,重庆大学是不折不扣的对专科生友好的学校,因此每年都有不少专科生报考重庆大学。图5.图6.专科生考研向来比较困难,考上985高校更是难上加难。这名考生成功考上重庆大学,真是太励志了!祝贺这名考生!
其实官方并没有第一学历的说法,但是在具体的求职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第一学历的问题。因此我从心理上和现实中两个方面分析。如果第一学历按统招学历算,那我的第一学历是高中,我高考落榜以后靠着自己的努力自考大专后直接考研考上了研究生。其实我的高考分数不低,但是因为冲冠一怒为红颜,不懂填志愿的重要性,最后该校当年招16人,她第16名,我第17。真可谓败也萧何成也萧何。我的人生因此转变,完全没有了当初的理想,失去了精神上的依赖,随波逐流。后来我参加了自考,也遇到了很多生命中的贵人,但是学历是我的一道疤,我不能也无法向别人提起我是自考大专学历,我甚至将毕业证藏起来,免得让在意的人看到了尴尬。所以,在考上研究生以前,第一学历在心理上是重要的。时光辗转八年后,我考上研究生。虽然我还是会因为第一学历带给我的自卑和不如意让我一直都不敢做很多大学生看起来很普通的事情,我总会觉得那耀眼的东西不属于我,即便是硕士学历加成,我也会认为那是上天恩赐,不是努力的结果。但是庆幸的是,我可以拿出压在箱底很久的自考大专毕业证展示给我所在意的人了,诉说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到这里,考上研究生以后第一学历在心理上不那么重要了。而从现实中来看的话,第一学历是否重要分为两派观点。有人说即使第一学历是北大清华本科,日后考上博士还是去打工,去为企业服务。乔布斯,比尔盖茨半路辍学,希特勒当时的老师如果知道他后面会发动二战,相信他肯定不会歧视这个学生。也有的人说高处不胜寒,只有站在高处的人能体会。比如比尔盖茨是从哈弗退学的,就凭这一点,就超越了大部分的人。总结来看,第一学历既重要也不重要。重要到即使你获得了北大的博士学位,依然会像邓晔先生一样在名校求职时被第一学历卡住。重要到你专科考上北大的研究生和一个北大本科生同时进私企应聘时被斩于马下。而说不重要呢?不管你是专科也好,自考本也好,只要能考上研究生,哪怕是B区普通研究生。都比之前学历强太多。因为只要你不挑,你就能在人海浮沉中端稳一碗热气腾腾的饭!你是研究生考三不限优先录取,你是专科生只能偏远乡镇挤破头。你是研究生可以人才引进只面试不笔试,你是自考生连报名资格都没有。你是研究生入职即是副主任科员,你是专科生百倍努力入职后也得等四年,还是在理想情况下。
很多同学因为高考前没有努力学习,所以上了个大专,但是参加完工作后,感觉自己的知识不够用了,于是准备考研,这种行为应该鼓励。但是很多人会问专科生考研容易吗?专科生考研会不会受到学校的歧视?985或者211名校是不是不要专科生,于是很多想考研的专科生,被这些言论吓住了,不敢考研了。今天就给大家聊聊专科生考研到底有多难?报考条件的限制专科生考研有各种条件限制,但是这种限制不是试卷上的限制,而是种种条件的设限。专科生除了以同等学力身份参与考研还要毕业两年以后,具体还要看学院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学院的要求要比国家要求高。很多学院都设置了不同的要求,比如不允许跨专业报考、必须有英语四级证明、发表过论文、甚至有的专业或者院校明确要求上就表明不接受同等学力的学生。有的院校对于专科生要求十分苛刻,在相关的期刊上发表过相关的专业论文,所以大部分专科生准备考研的话,一定要看清楚院校的规定,毕竟专科生考研确实有难度。大家报考之前,看一下学校的招生简章,该学院是否招收同等学力的学生,如果没有相关的规定,那么就可以报考。如果还不放心,亲自打一下该学院的研招办,问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确认可以报考,那就好好准备初试就行了,初试考的越高越好,一切靠成绩说话,只要成绩好,初试考得好就能进入复试。至于大家担心复试中是否会遭到歧视,放平心态,只要好好准备复试,到时候好好发挥就行。复试会不会受到歧视专科生进入复试后,一般学院要求专科生加两门专业课,其实这也是一种设限,当然了,大家应该明白专科生和本科生不同,所以学院要求核实学生也很正常。考试过了,就可以入学了吗?其实不是,因为考研还要选择导师,这对于专科生比较难,因为有的导师会不要专科生,戴着有色的眼睛,但是有的时候,导师会被专科生的积极态度所感动,所以大家最好抱着平常心就行。所谓的歧视,歧视就是面试环节,老师对于学历的提问,仅仅是好奇,因为你的经历可能会让她们感兴趣,所以你要展现出自己,不要被自己的出身限制住自己。摆正心态其实每年考上研究生的专科生不在少数,大家一定要有平常心,即使不是985或者211的学生又如何,这样不放弃,一直努力,就能拥有选择未来的权利只要愿意付出,自己一定能考上。
专科的同学要想在毕业后参加研究生考试,一定要在大学期间参加四六级考试,毕竟不管什么考试,英语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专科的同学也能够在上学期间考取四六级证书,只要能够沉稳下来,考取这些证书完全没问题。英语四六级考试在刚入学的时候是不能报考的,需要等到大二,在这期间才能参加这项考试。但这并不代表从大二才能开始学习英语,刚进入大学时就要为此做准备,在日常生活中背诵单词以及复习语法都是非常重要的。四六级考试并不容易,如果选择裸考,考过的概率非常小,千万不要抱着试试的态度,不仅浪费精力更浪费时间。专科生要想参加考研,必然要多复习,要对自己的未来有目标,如果没有目标,做什么事情都是模糊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是很难让自己定下心的。专科生有着考研的想法是非常好的,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肯定,更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但光有想法是完全不行的,一切都要落实到实事上,只有这样才能才能让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学习计划在参加考研时是非常重要的,要把自己每一个时期需要学习的内容搞清楚,不能盲目地进行学习,到头来还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这是不正确的做法。在正式复习之前,要清楚自己学什么,怎么学,还需要拟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要有方向的学习,而不是随便学学,这样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敷衍,更是一种不负责的做法。专科生其实是可以选择先参加专升本考试再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因为刚毕业时是不允许报考研究生的,要等待两年的时间。这两年的时间完全可以参加专升本的考试,努力的一点一点提升自己,按照等级顺序来,这样学习起来并不费劲。如果直接选择考研,所需要学习的知识会非常多,压力也会随之增大,专升本会让自己增加考研的机会,锻炼自己的时候还能增加经验。对于专科的学生来说,选择专升本的人数还是非常多的,但这并不代表大家都没有追求,毕竟考研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不能一味的执着,反而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会让自己的身心受到伤害,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选择。
这段时间查询到自己考研初试成绩的考研生们,都在为自己的下一步盘算着,认为自己有机会进入复试的考研生们,就全力为复试做着准备;而那些认为自己没有可能进入复试的考研生们,正纠结着是继续参加明年的研究生考试,还是告别考研这个舞台,找一份工作。其实在每年数百万人的考研大军中,有很多是“二战”、“三战”的。关于“二战”和 “三战”,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一项调查显示,13.0%的受访者觉得为目标院校“二战”或“三战”考研很值得,40.5%的受访者认为比较值得,24.1%的受访者认为不值得。该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考生认为“二战”或“三战”是值得的,人们的这种认识导致了“二战”或“三战”考研的考生数量居高不下。连续考三年研究生的考生在众多考研生群体中不算稀奇,但如果这位连续考三年研究生的考生只是专科学历,且有着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就比较少见了。01今年“三战”研究生的金女士,考研成绩一次比一次好,这次初试成绩好得有些出乎她的意料,按照以往的情况,进入复试完全没有问题。在学历上,她只是一位专科毕业生,第二次考研在复试中失利,她就认为不仅是初试成绩不占优势,也有学历较低的原因。所以这次考研成绩一公布,她就迅速把状态调整到最佳,以应对复试。她颇为自信地说:“不出意外的话,我今年应该能考上”。金女士原本有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收入虽然不高,但在她所在的四线城市还算不错。她身边的朋友,包括她的家人,都觉得“女孩子不必追求过高的学历,有份工作能养活自己,然后找个好人家嫁了,就可以了”,然而她始终认为自己不该就此度过一生,自己需要有梦想,并为之奋斗。经过慎重的挑选,她选了一所“双一流”高校,之后的三次考研,她都以该校为目标。当第一次考研和第二次考研失败时,很多人对她投以质疑的目光,有人劝她放弃考研,也有人劝她放弃考“双一流”高校,他们建议:“选择一所地方普通院校,会更容易考上”。但她很坚定地说:为改变“出身”,我只考名校。为成功考上研究生,金女士付出了很多努力、做出了很多牺牲,在第三次考研备考的最后三个月时间里,她不顾家人和朋友的极力反对,毅然辞掉工作。由于没有了退路,她丝毫不敢懈怠,终于在这次考研初试中考出了很高的分数。02从现在情况看,金女士成功拿下复试的可能性很大,或许几个月后,她就能拿到一张名校研究生的“入场券”。不过,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金女士那样的实力和运气,成为被命运眷顾的幸运儿。现实中,因多次参加考研没有实现梦想,最后放弃考研的考生并不少,还有一些考研生已经离成功很近了,却由于各种原因不再继续奋战。也就是说,对考研的执着,有时候会带来成功,有时候则会带来无尽的痛苦,这里面有着巨大风险。但那些能坚持三战考研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他们承受着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压力,他们用最少三年的时间过着几乎没有周末、没有娱乐的生活;他们用坚韧的意志面对着亲朋好友的质疑;他们身边的战友们或考上了研究生或放弃了考研,但他们依然奋战在考研的战场上;他们没有被巨大的精神压力压垮,反而愈战愈勇、越战越强。特别是那些“专科学历”考研生们,他们面对的困难和质疑更多,他们考上目标院校的难度更大,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做出的牺牲更多。不管怎么说,金女士的“成功”的确给了部分考研生以希望,它告诉人们,无论你是什么学历,无论你处在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只要有梦想、肯努力,就有机会成为少数“幸运儿”之一。所以每当有考研生二战或三战失意时,我就会把这位“专科学历”考研生的经历说给他(她)听。希望他(她)能从中得到激励。只是,人生很长,就算能成功考上研究生,也仅代表完成了一个阶段的目标,它是一个新的开始,以后面临的困难险阻还有很多很多,想真正走上人生巅峰,我们仍要持续付出大量的辛劳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