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由于个人或外部的原因,每年都会有一部分大学生毕不了业,拿不到毕业证书,拿的是一张结业证。还有的同学中途退学,直至毕业只获得了一张肄业证书。那么这三个证书,对我们毕业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首先,我们要了解肄业证是什么,以及毕业证、结业证和肆业证有什么区别。毕业证书毕业是指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及格,学校准予毕业的情况。毕业证书由学校发给毕业生。结业证书结业是指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但是其中有一门以上主要课程(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不及格的情况。结业证书由学校发给结业生。取得结业证书的同学,一般可以在结业后1年内向学校申请补考一次,补考及格者换发毕业证书(见各校的具体规定)。肄业证书肄业是指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未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而中途退学(被开除学籍者除外)的情况。肄业证书和学历证明由学校发给肄业生。对肄业生,国家不负责为其办理就业手续,由学校将档案和户口转回其生源所在地。大学只拿到了肄业证,可以考研吗?肄业证相当于一个“到此一游”的纪念物,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一张纸,因此本科肄业代表着你的学历还处于高中水平。学信网学历会显示:肆业或者退学的状态,没有毕业证,没有毕业证书编号。在学信网上查询不到你的学历信息,所以资格审核的时候肯定通不过,连考研报名的资格都没有。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解决方法:成人学历提升圆考研梦通过成人学历提升的方式:自考本科、国家开放大学、成人高考等,获得一张本科毕业证,这样才更有实力和其他人竞争研究生的学位了。加之如今成人学历提升的方式更加灵活便捷,学习效率也更高了。若是选择教育机构的辅导,更多省去了大多数的麻烦和担忧。选择适合自己的提升方式,便能够快速获得本科毕业证,把握住时机与机会,每一位考生都能圆一个考研梦。本科肄业虽然不值得鼓励和提倡,但是这不代表本科肄业生没有能力和机会继续追寻更高的理想。能够通过普通高考进入大学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学历提升的路这么多条,关键是怎么继续往前走。也许每个人在求学之路上都有不同的困难,但只要朝着同一个方向,总会达到自己理想的目的地!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支持!
◎ 作者丨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编辑丨陈磊2020年年末,退学后的张楚,第二次走入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场。此前,他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化学研究的“逃兵”。张楚爱化学,高中时就在学校创办了化学实验社。大家都以为他会是未来的化学家,张楚自己也这么坚信。顺理成章地,张楚进入某985高校,念了化学。路径也很清晰——本科,硕士,博士,出国做博后,回国,进高校,做科研。同样顺理成章地,大四那年,张楚起早贪黑准备了5个月,以高分考上了另一所985高校化学专业的研究生。但设定好的路线拐了个弯。开学后不久,张楚就休了学。几个月后,他退学了。读研也如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一些人想出去。教育部已经明确,要加强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对主动退出的人来说,这像是“及时止损”。张楚说,既然意识到自己选错了方向,那就勇敢一点,重新找到方向再出发。“毕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找到自己的节奏,才能跑得愉快,跑得长久。”被裹挟的“热爱”,不是人人都适合科研在问答网站知乎上,“为什么现在有些研究生想退学”这一提问,截至1月12日记者发稿时,已经有两万余个关注者,浏览量达到2191万次。知乎提问截图而在豆瓣,“博士,退学了吗?”小组里有一万余名成员,他们在组内倾诉、吐槽和求救。他们遇到了坎,在挣扎,不知是放弃还是继续。张楚的坎来得非常早。2019年7月,他进入导师的实验室。仅仅两周之后,他就感到无法喘息。张楚找不到归属感,总觉得自己是工具人;他怕做不好实验,怕失败,怕满足不了老师的期待。成天浑浑噩噩,压抑、疲惫。“有时在厕所里偷偷哭,每天跟蹲监狱一样。”导师没有压榨他,实验室也没有排挤他。但是心理医生告诉张楚,他已经有了焦虑和抑郁情绪。“本科时,我连科研的皮毛都没摸到就毕业了。”当张楚真正接触到化学科研,他才发现,这是一种他无法忍受的寂寞。日复一日,做着可能100次会失败99次的实验。把青春耗在这样一件事上,他受不了。张楚重新思考他究竟怎么走上了这条路。“为什么之前拼命想读博?因为这似乎才是彰显自己喜欢化学的唯一方式。”周围所有的人都告诉他,热爱化学的孩子就该以科研为业。但张楚后来才明白,不是所有热爱者,都适合做科研。和张楚相似,2016年,李湛进入某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著名高等院校读研,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当年选择保研,其实是一种“路径依赖”。对自己本科所学的材料专业,李湛一直兴味索然。他想当程序员,但又觉得还没准备好转行,那就先把研究生念了吧。“但谁知道做科研这么难呢?以前只听说过难,但你没亲身体会过啊。”和张楚一样,李湛也经历了实验的反复失败,强烈的挫折感包裹住了他。那时是研究生二年级。李湛复盘自己当时的状态,是进退两难,举棋不定。做实验吧,做不下去;去工作吧,编程水平又是半桶水。前途未卜,时间又一直流逝。他后悔,觉得天天搞这些干吗,还不如早点出去赚钱。他又忐忑,早点出去,真就能赚到钱吗?李湛因为对未来的绝望而陷入情绪低谷。最严重的时候,他有时嗜睡,有时又失眠,连刷牙这件事,都觉得好难。“我实在是扛不住了。”后来,在确定自己的编程水平能谋得一份还过得去的工作后,李湛在2019年1月正式退学,逃离科研。在国内某名校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博士生导师余姚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从他接触的研究生来看,有三分之一是自己想读,有三分之一是当年本科没考上理想学校或专业,靠读研“圆梦”;还有三分之一,则纯粹是父母或者其他人帮忙做的决定。“很多人做科研的动力并不足,尤其是做了基础研究之后。此前的教育中没人对他们进行指导,他们经常不知道研究的意义何在。”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王昕红等人曾对长学制直博生的退出情况做过一次实证研究。研究指出,一些学生虽然学业成绩优异,但并不适合做科研。比如,他们缺乏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和探究精神,缺乏投身科研的勇气和毅力。有些人也抱着很强的职业目的,当外在工作动机的诱惑大时,也容易使得研究生终止学业。交恶的师生关系,成为压死科研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读到博士三年级时,王阳觉得,他上当了。本科毕业后,他被保送到某名校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硕博连读。王阳的人生一直顺风顺水,以为上了国内顶尖高校,就可以顺着流水的方向驶向更广阔的大海。然而他发现,自己这艘船搁浅了。王阳喜欢游戏,他的愿望是推动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但学院里并没有游戏开发和设计相关专业,他就把计算机图形学作为了自己的方向。选导师时,王阳并不草率。他看过导师与人合写的一篇论文,研究如何把三维模型渲染成水墨画的画风——这正是王阳感兴趣的。拜入导师门下后他才意识到,导师对此方向知之甚少。“那篇论文他可能只是挂了个名。”入校后,王阳先被导师派去了公司,做了两年横向项目。第三年,他正式开始做科研,只是个跌跌撞撞还没摸到门道的新手。导师似乎并没体谅他只是个科研经验还非常欠缺的学生。没有游戏中常有的新手村训练和指引,导师直接把王阳扔到了“外面的世界”——自己升级打怪去吧。没有武器,没有装备,没有地图。但是有人身攻击。这都已是旧事,但回忆起来,王阳依然能感到鲜明的刺痛。工作没做完,导师就认为他在故意偷懒;事情做不好,导师就质问他是不是不想读了。导师也曾直接羞辱他:“现在我去大街上随便拉来一个程序员,都能做得比你快。”在王阳看来,导师的研究方向已经过时,他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对学生的研究,也提不出太有价值的建议。“用现在流行词的来说,他就是在精神控制我。”偶尔,王阳也和研究所里其他课题组的同学一起吃饭。他听到,有的导师一个月给学生发三四千补助,有的导师温柔、耐心、尽职尽责,再看看自己的处境,“这是最可气的”。博士三年级,王阳委顿了下来。他每天要睡到很晚才起床。就算早上八九点就醒了,他也要赖到吃过午饭再去实验室。他在逃避。“我非常厌恶科研,觉得这是我永远也做不好的事情。” 王阳一直是个好学生,但那时他心里的声音是——“我什么都不是了。”王阳想退学。行政老师和辅导员建议他,先休学,调节一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脱离了实验室的环境,王阳一下就重拾了自信。他去了一家和游戏相关的创业公司,在工作半年之后,就独立挑头开发游戏。在休学满一年要复学的时候,王阳开发的那款游戏“出圈”了,“火”了。在社会摸爬滚打了这一遭,王阳重新回到学校,试图继续学业。他换了种方式和导师沟通,但依然磨合得磕磕碰碰。“除了会侮辱我,导师给不了我任何有用的指导。”王阳一向很讨厌利用沉没成本诱导玩家投身其中的游戏设计。如果玩家持续向游戏投入了好几千块钱,即使后来游戏本身的吸引力已经不足,玩家也会因为不想前期投入打了水漂而放弃。“我感觉导师也是用这种方式,逼迫你一直‘玩’下去。”特别是硕博连读的学生,连硕士学位都没有,在王阳看来,这是最容易被拿捏的群体。王阳挣扎过,寻找其他途径自救过。他想做感兴趣的游戏相关方向,被导师拒绝了。他跟导师商量能不能转为硕士,被导师批判为“你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向研究所写信,说自己想换导师或者换研究方向。“结果,信第二天就转到我导师手里。”导师给的解决方案是,让王阳再去企业做一年横向项目,就当是调整心态。王阳接受不了。换导师也无果。王阳的导师在所里颇有资历,王阳猜测,其他年轻老师不敢收他。几种途径全部无效,王阳决定抽身。“我在这里继续‘混’个三年,也许也能混个博士文凭。”但再耗下去,就只是浪费时间。虽然这只是极端个例,但身处高校,同为导师的余姚能深刻感到,做导师是个良心活。他看到,确实有些导师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有些导师在指导方法和精力投入上都有欠缺。多位博士生导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导师对一名研究生的成长影响重大。“如果两人性格不合,相处不来,这个学生会生活在很大的阴影下。”离开或留下?选一条对自己更负责的路“所有人都会说,遇到困难,你要克服。我克服困难的方式,就是选择一条更高效、对自己更负责的路,而不是躺下来,为了学位,任人宰割。”王阳说。父母自然是反对的。王阳至今也不认为他真正说服了他们。他只是用了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你们要是不同意我退学,我就去跳楼。“如果你们一定想要一个有博士学位的孩子,那你们去认一个博士毕业的干儿子吧。”2019年9月开学后不久,王阳向导师正式递交了退学申请。那已经是他读博的第五年。王阳的退学申请和导师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体面的一句“谢谢老师”。花了两天的时间,盖了不同的章,王阳办完了一系列退学相关手续。“其实,不管去哪里盖章,他们都会问同样的问题——你确定吗,你想清楚了吗?但是,当你已经非常坚决的时候,也不会觉得这些问题是拷问了。”就连陌生人,都为王阳感到可惜。去派出所迁户口,人家感慨:都读了第五年了,为什么不坚持啊?回家里上户口,他也听到人念叨:哎呀,你是不是吃不了苦啊。“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确实是一个遗憾,但我已经获得的知识依然还是我的。站在名牌大学肄业生的起点上,我就让自己再活一次。放下所有物质焦虑、年龄焦虑,我就当自己只有17岁。”王阳的微信名,就叫“今年17岁的王阳”。当你觉得自己只有17岁,那就不必给人生设限。退学后,王阳凭着自己的本科学位以及休学期的成果,在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就职。做的,就是他最爱的游戏。他说,也许在多年之后,他还会去哪个地方读个博士,了却自己二十多岁时的这场遗憾。“如果我继续留在当时的学校,甘于虚度光阴,才是失败者。”“现在回头看,我最后悔的,是没有早做决定。”之前,李湛在知乎上记录下了自己纠结要不要退学的心情,后来,他的回答“火”了。很多身陷类似困境的学生给他发私信,把他当成“树洞”,倾诉自己的困惑。“其实,这些苦恼的人中,绝大部分最后都顺利完成了学业。”李湛无意用自己的经历“劝退”任何人,他也清楚,有时候再坚持一下,就柳暗花明。“我当年那么纠结,把自己搞得那么痛苦,其实没有必要。要么果断退学转行,要么老老实实潜心学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才是问题。”张楚就是李湛认可的那种迅速做出决定的人。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之后,张楚给导师写了一封长信。“我想选择一种我更适合的生活。”他引用别人的话,“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在休学的日子里,张楚认清了自己。他仍然爱化学,但他不想做科研。他想去中学当老师,把当年化学实验给他的那份兴奋、新奇,带给更多孩子。张楚休学期间考了教师资格证张楚以为导师会指责他的逃避和放弃,但导师近乎温柔地回复了他:人总得找到真的自我,才能感觉生命和生活的幸福快乐。我尊重并全力支持你的选择和决定,祝你一切顺利。于是,张楚又考了研究生。这次的目标,是教育硕士。前路依然未卜,但他想试一试。(应受访者要求,张楚、王阳、李湛和余姚为化名) 文中图片除注明外由作者提供科技日报深瞳工作室出品微信编辑 | 张爽审核 | 王小龙
近日,知乎上有位90后,今年9月,从北大退学。他不是本科退学,是读北大计算机图形直博,而且是直博第5年退学。而整个学制不过是5年。直博退学的后果有多严重?直博退学意味着5年白读,连个硕士毕业证书也没有,只有一个盖章的肄业证书。帖子一出,大家惊呆了,这是什么操作?一共5年的学制,4年坚持下来了,在最后一年退学,这人是傻还是怎么回事?这位的情况是这样,他从小就对游戏充满兴趣,他的兴趣不是玩游戏,而是对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媒体和人机互动特别感兴趣。希望自己以后能从事动漫游戏的制作。但是在中国目前没有好的游戏设计专业,所以当年推免保研的时候,他在计算机专业里选择了一个与游戏最接近的方向:计算机图形学。这位当初觉得5年读个直博,比起3年读个硕士更有性价比。显然这位当初并没有明白直博和硕士之间的区别。所以在浙大硕士、清华硕士与北大博士三个offer中,选择了最难的那个。直博刚开始的前2年,因为主要是上课和做横向项目,凭借着成绩和出色的编程能力,这位得心应手,非常顺利。但从第二年下半学期开始,他觉得不对了。他的导师没有展现出一个北大教授应有的学术素养和科研素质,感觉像是脱离了学术圈很久。而且这位导师脾气相当暴躁,非常专横,这位90后的所有学长学弟们都敢怒不敢言。当然,这还不是大问题。更严重的是这位导师采取的是“收割型”教育。也就是说,只要需要到的学生做横向项目了,才有必要的指点和尊重。而对学生在学业上遇到的其他问题,导师的回答只有一句话,自己看着办!除了催进度,几乎给不出能够落地的实质性指导。比如论文投稿,导师连看都不看就让直接投出去,这态度还不如盲审的编辑老师负责。导师把实验室不出成果全部归咎于招的学生不够努力。则很明显有点说不通,考到北大读研读博的学生不够优秀努力?一个两个是有可能的,全部都是则完全不可能。这位90后读博一时,一位被延迟毕业的学姐退学了;读博二时,一位学长换导师了,换了导师以后在新实验室频频发顶会(顶级会议论文),出国交换一年,顺利毕业。而另一位已经发够论文,达到毕业要求的学姐被穿小鞋,答辩未过,一年后回校重新答辩才拿到毕业证书。读博5年只有一位读了7年的师兄毕业了。即使这位足够努力毕业了,他的毕业论文也是水得不行,但凡接受过好一点的科研指点,不至于写出这种水平的论文。未来希望能在游戏设计方面有所建树,但是自从来到这个实验室后,导师给他安排的选题都是导师感兴趣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即使勉强读完博士学位,对将来的人生规划也没有太大帮助,徒有博士头衔的虚名而已。因此他选择了退学。博导和硕导的问题,在各大学都存在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就是把读研和读博的学生当成免费的劳动力,扔到实验室为导师的课题做苦力。在这期间,工作非常辛苦,收入几乎没有。最难受的倒不是这个,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得不到导师的指点,更有甚者,好不容易做实验的数据被导师拿走,论文被导师署名。学生敢怒不敢言,导师一句话,还想不想毕业了,直接就能让学生偃旗息鼓,老老实实地干活去。导师压榨学生不是个案,大量的学生都忙着为导师做横向项目,自己花在科研上的时间极少,还得不到导师的指点,延迟毕业的情况比比皆是。最后即使毕业了,这个博士也没有什么含金量,完全是时间熬出来了,论文倒是有,真正的科研成果不值一提。更麻烦的是这种现象会成为轮回,这些博士生以后成了硕导和博导,也会和他们以前的导师一样,自己的学术水平一般,给不了学生指点,把学生当成免费劳动力。忙着做横向项目赚钱。这样的科研机制,“水师”带出一批“水硕,水博”,这些“水硕,水博”成长起来继续祸害下一批学生,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位退学是相当明智的决定。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退学又是非常可惜的,毕竟5年的时间浪费了,基本基础课目都完成了,或许换个导师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好在教育部终于向大学的不正常现象动手了,明确规定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清除“水师”“水课”,随着教育部的动作不断加大,相信最后必然会规范大学硕导和博导的行为,使得教学和科研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在高校里,一部分准备毕业的大四学生们都在烦恼毕业的去向。而另外一部分,则是烦恼要不要通过延迟毕业来获取学位证书。有很多的大学生,入学的时候只知道自己是考上了本科,而都不知道学位证书是个什么玩意儿。难道不是本科毕业就免费送一个学士学位的吗?说到这,相信大家都很疑惑,我们说的学位和学历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居然有人为了一个学位证而选择延迟毕业?也部分人怎么拿到肄业证书就没读下去了?今天就来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些证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又有什么用?学历和学位的区别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我国学位包括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级。博士是学位最高的一级,我们常说的“博士后”是指获取博士学位后准或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不是学位。只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才会有学位证,大专及以下是不会有学位证明的。而我们平时经常提到的学历,其实就是毕业证书。证明学生目前的受教育水平和完成学业的领域范围。高等学历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四个层次。形式上来说又可以分为四种: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成人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网络教育学历证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证书。学历仅代表着有过这个学习的经历且达到了及格的水准;学位却代表了这个人所学知识达到较高水平。换句话说,学历只需毕业就可以获得,而学位则需要更高的分数才可以拿到。所以,相比于学历,学位的含金量要更高一些。肄业、结业证书除了毕业证书可以证明学历之外,其实还有其他的学历证明:肄业证书和结业证书。前者是指学满一年以上而退学者可视为肄业,发给肄业证书。而后者是学满学制规定的年限,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有一门课程(或两门非主要课程)考核成绩不及格者,可以结束学业离校,发给结业证书。它们虽然不是毕业证书,但却也是学历的一种。拿到了本科的肄业证书,持证者也算是拥有本科学历,和毕业证书有同样的法律效应。换句话说,本科没有毕业,在中途退学后取得肄业证书,或者放弃毕业论文后取得结业证书,其学历也为本科。现在很多岗位只有写学历要求,但其实潜台词是需要这个学历的毕业证书。虽然持结业证、肄业证的人确实是本科学历,但是一看拿的不是毕业证书,很多企业都会敬而远之。而如果想参加继续教育,肄业证书和结业证书也是不被承认的。那有朋友就问了:肄业和结业证书有什么用呢?结业证其实还能用于报名参加部分高校的考研。而对于肄业证,小启查了很多资料,想着帮他寻求翻盘的机会,但最后总结出来的结果就是:并没有什么用,最多就证明下曾经考上过大学。拥有学位证书的优势在就业方面,学历和学位在找工作的时候差距其实不会特别大,很多岗位都是看学历而不是看学位。但在同等学历下的条件下,许多单位提拔干部、竞选领导的时候,都会优先选择具有学位的小伙伴。在提升学历方面,只要有本科学历都可以直接报考研究生,而没有学士学位的话,在课程方面会受到更多的考核,要求发表论文,加专业课等。而且部分院校考研究生也是需要有学士学位才可以报考的。还有就是高学历人才入户方面,只有本科毕业证是没有办法申请的。只有双证毕业的本科学士,才能申请入户。毕业之后想拿到学位有什么办法吗有些小伙伴在毕业之后,才发现自己没有学位证书。那么如果还想拿到本科学士学位,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呢?有本科学历的小伙伴们,其实可以直接报考研究生,只要研究生顺利毕业,就能拿到硕士学位证书啦。要注意的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位是尤其重要的,拿不到硕研、博研的学位是没有用的,等于白学。不过很多人都只有硕博学位而没有拿到研究生学历,这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硕士本科、博士本科。除了考研,其实在本科阶段的自学考试中的小伙伴们也是有机会可以拿到学位证的哦!只要在自学考试中,主干课的平均成绩达到70分以上,毕业论文的成绩也达到院校要求(各校分数要求不同,具体参照院校通知)后就可以成功拿到双证毕业啦。报考了本科自学考试的小伙伴们其实都可以争取拿到本科学士学位,拿到学位之后可以提升自身的价值,给自己增加更多选择工作的机会。目前没有申报自考又想提升学历的小伙伴们,在微信搜索公众号“开锐启明星”,我们会有专业的升学老师为你定制专属的方案哦!
转眼已经进入六月下旬,2020年考研调剂也已经进入尾声。不少同学没有考上研究生,成为炮灰,计划二战考研,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往年有考生盲目备战考研,到了报名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没有资格,白白浪费了机会。那么,哪些考生不符合报考2021年研究生呢?大学毕业后想考研却没资格?2021年考研党注意,这些人都没资格!今年有位考生咨询小水关于二战考研的问题,她去年参加研究生考试,考得不理想,连调剂的资格都没有。因为今年疫·情的缘故,就业形势没那么好,暂缓就业,计划二战考研。但她在毕业的时候出了问题,在她大二的时候有一门计算机课程没有成绩,当时因为个人原因办理了缓考,毕业前考试通过就可以。但之后一直没有想起来,所以这门课的学分没有,学分没修够,不能颁发学位证,只有毕业证。若是这样的情况下,她只有本科毕业证,无法参加2021年考研的报名。肯定有人会给小水抬杠,没有学位证也可以考研啊,为何说人家没有考研资格呢?这里要注意的是,小水说的是2021年研究生的报名!这位考生因为今年肄业,没有拿到学位证,只有毕业证,等同于大专生。那么在考研报名的时候即使可以报名成功,但是在现场确认的时候资格审查也不会过关,想考研只能隔一年,参加2022年的研究生考试才行!高校已经不再毕业时清考,所以听从小水的建议,她给学校进行了沟通,办理了延期毕业,只需要在九月的时候通过补考,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那么不影响十月份的正式报名,这样就能参加2021年的研究生考试,不需要再等一年!小水说的这位考生只是其中一种情况,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情况下,不同特点的考生的报考资格不一样,综合来说,主要是以下几种情况,考生要注意自行区别!01、应届本科肄业生(没有学位证)如小水提到的这位考生类似,也有考生是因为挂科或重修门数过多、或者违纪等情况,被取消了学位证,考生肄业,只有毕业证,那么是不能参加当年的研究生考试的。但这些情况的解决办法小水已经说明,只要延迟半年毕业,在报名之前拿到学位证就不受影响。02、论文不合格,延期毕业超过半年的考生考生在毕业时因为论文不合格的话,被延期毕业,那么延期毕业超过半年的考生,是没办法参加当年的研究生考试。因为2021年正式报名在十月份,超过半年延期毕业的考生错过报名时间,只能等来年才能再考。出现这种情况的考生较少,但是盲审的时候一旦出现问题,考生只能花时间修改论文,以求达标。所以对于即将毕业的考生,论文的问题千万不能马虎!03、应届大专毕业生大专毕业生只能满足毕业两年或两年以上才可以报考研究生。如果考生是2020年大专毕业,只能以同等学力的身份参加2022年或之后的研究生考试,今年是无法报考的。04、应届成人高校大专毕业生成人教育也是我们教育其中的一种,国家也承认其学历,但是在报考研究生的时候和以上提到的应届大专生一样,也需要考生满足条件才能报考!应届的是没法参加2021年研究生考试的!05、部分高校不接受自考专科毕业生报考自考专科和全日制大专毕业生稍有区别,除了要满足毕业两年或两年以上之外,还要看看报考的学校收不收。因为部分高校不接受自考专业毕业生的报考,自考本科的也是如此,想提升学历的考生要格外注意!小水见过很多考生备考了大半年甚至一年多,到了研究生报考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没资格,这样的话不仅浪费时间不说,还打击考生的积极性。有的学校不接受考生报考,临时换学校,很容易成为炮灰,所以考生要自查自己的资格是否满足,再决定考研的事情!特别强调的一点是:以同等学力报考的大专生,部分学校有加试,加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所以对于这类考生,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时候要多花点时间备考,最好让自己一战成功,将复试的情况也考虑进去!如果你是大专应届毕业生,你会花两年时间备战考研吗?如果你想在211大学读研,你觉得应该如何准备才能一战成功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2020准研究生拿到调档函却不能调档?调档问题汇总及解决办法在此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这也就是说,对于一部分研究生,其学习过程中被发现是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对这一部分研究生就要及早的分流,停止继续攻读学位。当然,这部分研究生就拿不到相应的学位了。其实研究生分流并不是一个新鲜事情,一直有这样的要求,但是在我国这个制度执行的并不好。我国的硕士研究生的淘汰率大约只有5%左右,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淘汰率都会达到20%以上。因此,部分研究生拿不到学校,这应该是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常态,也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措施。我们国家研究生分流之所以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的:一是分流制度不健全,分流后学生出路不明确;二是社会对分流的学生存在歧视,会被认为是失败者。从分流制度上来说,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各个培养单位都是自己相应的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前段时间,社会上对大学生“宽出”的问题讨论很多,认为应当改变。实际上,我们的研究生培养也存在“宽出”的问题。随着国家对这方面的要求加大,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相对有一定改变,要求更高,毕业难度加大。但是硕士研究生注水的现象并不在少数。这也是教育部为什么要提出这样要求的原因之一。目前分流制度最为完善的是直博的学生,也就是本科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也有称为硕博连读的。对于这样的学生,进行中期分流是有一定的条件,因为他们没有经过硕士阶段的学习。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如果经考核被认为是不适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可以降格为攻读硕士学位。在这方面有较强的操作性,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对于本科毕业攻读硕士和硕士毕业攻读博士学位的,是只有两种情况分流,一个是只能毕业,拿不到学位,再一个就是只能拿到肄业证书。而社会上对肄业基本是采取不承认态度的。所以这也就加大了这类研究生分流的难度。但是,应该看到的是,研究生培养是高端人才的培养,这就必须有一定的培养标准,如果达不到培养标准,就不能拿到相应的学校。现在,我国已经成为研究生培养大国,可是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却并不能令人满意,研究生的水平也受到公众的普遍质疑,特别是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明显下降。所以,加强研究生培养的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不但事关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机制,也影响到社会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这都应该应该引起注意的。其实,及早进行研究生的分流,对学生也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如果学生不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但仍然要求其继续学习,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这几年,研究生因为压力过大,轻生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研究生分流制度的必要性。让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人,才是以人为本的态度。只有如此,才既能保证研究生培养的学术严肃性,又能避免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当然,要做好研究生分流工作,一定要建立完善的机制,充分考虑他们的实际。这一批人即便是不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但仍然是具有较高学业水平的人才。因此,相关部门如何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分流机制,是加大研究生分流的前提。一部分研究生被分流,拿不到学位证书,这应该是教育的常态。被分流的人仍然能够各尽其才,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才是良好的社会生态。关注教育新闻热点、分享个人观点,拙木侃教育,感谢您的关注、阅读、评论和转发!
【教育挖挖机】谈古今教化,论中外育人,伴子女成长。前一段时间,有两名特殊的大一新生倍受网络关注,各路自媒体也争相报道。一是被山东中医药大学录取的浙江大学毕业硕士研究生张韫喆,辞去月薪过万的上市公司工作,重新参加高考,被录取到养生学专业;二是被华中师范大学录取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硕连读肄业生张正,在本科结业6年后,再次参加高考,被录取为公费师范生。张韫喆作为大一新生家长,对两名同学的事迹也高度关注。尽管网上热议不断,有的甚至把他们作为励志的榜样,树为追梦逐梦的典范,认为精神可嘉、人生任何时候追梦都不晚。对此,挖挖机却是持有相反的态度,不赞同他们的行为,应当成为大一新生们的反而典型。尤其是张韫喆同学,排名全国前五的浙江大学硕士毕业研究生,这一培养周期整整耗时七年,进入专业对口的上市公司拿着上万的月薪,在外人看来,所学有所用,收入又高,无疑是最理想的专业,成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张正然而,却因为一句“不喜欢”,为着一己学医从医的梦想,说辞职就辞职,甚至不惜于断绝父子关系,考取一个双非的中医药大学,被录取到养生学专业。如果说是为了从医的梦想,那么仅就读于养生学专业,离当医生貌似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也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所谓“梦想”。月薪上万的工作也辞了,父子关系也断绝了,耗时七年学成的一身化学方面的武功也无用武之地了,而且还将花费4年时间走在未知的从医路上,在正常上看来,这纯粹就是瞎折腾、太任性和高度的以自我为中心。张正同学十年前以640的高分考中北航的本硕连读“理科试验班”,按理说前途一片光明,却在大学里管不住自己,挂科居然高达10余门,而且毕业时依旧有5门功课成绩低于极格线,不但本硕连读的资格自动丧失,而且连一个本科的毕业证也没有拿到。按理说,能够考上北航的本硕连读的“工科试验班”,张同学的学习能力无疑是学霸级的存在。但是却管束不住自己的,为着心心念念的网络游戏,硬生生地把自己炼成了结业生,以至于工作6年之后番然省悟,再来高考,朝着教师梦而努力。导致两名“高龄”新生重读大一,挖挖机觉得有这么两点教训,值得大一新生认真汲取。一是大学规划缺失。张韫喆同学本科期间,发现就读的化学专业并非自己所学的医学专业,却凭着自己极强的学习能力,活脱脱地整成了优秀,并被保送到浙江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对于保研的专业没作深入的了解,错以为是与医学相关,却不知几乎没有什么关联,这是导致与他的医生梦越走越远的关键。张正同学在本硕连读期间,缺失了对学习的目标,导致挂科达到两位数以上,到毕业进都还挂了5门课,造成不能毕业的严重后果。二是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按理说,张韫喆从本科到浙江硕士研究生毕业,能够坚持长达七年的化学专业学习,成绩优秀,如果说一点兴趣爱好都没有,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讲,他并不排斥化学专业,对于上市公市从事与化学相关的工作,也可以接受。结果为了学医,毅然一意孤行,不考虑父母的感受,不故亲友的反对,甚至达到断绝父子关系的地步,可见其内心是高度以自我为中心。张正同学也一样,一心潜在网络游戏之中。挂如此之多的科目,这期间肯定有辅导员找其谈过话、谈过心,但都没有听进耳朵里去,没有落实到行动中去,最终未能完成学业,把自己绕进了人生的大弯道。对于张韫喆、张正两位再读本科的“高龄”学生,大一新生们一定要一分为二地看,他们身上的教训远大于所谓的“追梦”精神。挖挖机建议大一新生:要尽可能早地明晰大学规划,确定学习的目标、学习的路叙、就业的方向等,要有清晰的路线图、时间表,而不能盲目地、漫无目的地学习。要学会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自我管理。若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不喜欢甚至是觉得痛苦,一定要尽早计划转专业或者退学复读,尽可能地为人生赢得时间主动。关注教育热点,分享教育故事,探讨教育问题。教育挖挖机感谢您的关注、阅读、评论和分享!
近几年考研的难度已经不用多赘述,拿今年的考研来说,有将近200万的考生成为考研的炮灰,而考上的同学也有很多经历了调剂。长达一年的复习、初试、复试、调剂……能在考研中成功上岸的同学,已经是万分幸运了,但是考上了就万事大吉了吗?其实并不是,据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表示想退学甚至有很多真的中途肄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考上后发现自己并不是“搞科研的料”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考研的目的就是单纯的提高学历,为自己“镀金”,希望将来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于是跟风去考研,至于读研本身,其实在考之前并不是太了解,考上后才发现自己对科研根本不上道,哪怕再努力,也写不出SCI论文。哪怕自己在科研方面一点也不上道,但是整天还是科研、科研、科研,做不完的实验,看不完的专著,写不完的论文……另外就是和自己导师的关系,也是很微妙的,如果处理的好,那非常好;但是如果处理不好,那就很难受了,毕竟能不能顺利毕业,都是自己的事情,如果恰好自己能力又不足,那么延期毕业、肄业是家常便饭。生活枯燥与本科相比,研究生阶段的生活可是枯燥很多,没有了本科时期的社团、学生活动、班级活动……可能只有实验、开会、写论文,很多学生的生活是“图书馆、实验室、宿舍三点一线。”在同学关系方面,可能也没有本科时期那么丰富了,如果有对象的那还好,而如果到了研究生阶段还没对象,脱单恐怕比本科更难了。另外就是宿舍条件,有些学校由于宿舍有限,不给研究生(专硕)安排宿舍,或者是安排条件很差的宿舍,这也是一个问题。没有方向,能力得不到大的提高对于有些同学来说,缺乏方向,研究生三年下来,发现自己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大的提高,甚至发现这三年学的东西,对以后的工作并没有大的作用。换句话说,对有些学生来说,研究生文凭并不比三年的工作经验更有价值。其实,我认为,这还是由于很多人都只是冲着研究生的学历与噱头去考研的,而不是冲着科研的热情去的。毫无疑问,无论是理科的大量实验、还是文科的读史料、看专著,做学问注定是艰苦的。一般情况下,越往上读越累,想要学得好,本科比高中累、研究生比本科累、博士比研究生累。所以说如果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对科研方面不感兴趣,再加上毕业压力、论文压力、和导师的关系、生活压力等等,有很多学生哪怕是211/985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得抑郁症、想退学都是很常见的。有人说,读研就像一座围城,没考上的想进来,考上的想出去。最后,我想说的是,在选择考研之前,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考研,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考上了,就要认真对待,让它变得值得!
读研如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一些人想出去。教育部明确,要加强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而对主动退出的人来说,这像是“及时止损”。2020年年末,退学后的张楚,第二次走入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场。此前,他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化学研究的“逃兵”。张楚爱化学,高中时就在学校创办了化学实验社。大家都以为他会是未来的化学家,张楚自己也这么坚信。顺理成章地,张楚进入某985高校,念了化学。路径也很清晰——本科,硕士,博士,出国做博后,回国,进高校,做科研。同样顺理成章地,大四那年,张楚起早贪黑准备了5个月,以高分考上了另一所985高校化学专业的研究生。但设定好的路线拐了个弯。开学后不久,张楚就休了学。几个月后,他退学了。读研也如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一些人想出去。教育部已经明确,要加强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对主动退出的人来说,这像是“及时止损”。张楚说,既然意识到自己选错了方向,那就勇敢一点,重新找到方向再出发。“毕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找到自己的节奏,才能跑得愉快,跑得长久。”被裹挟的“热爱”,不是人人都适合科研在问答网站知乎上,“为什么现在有些研究生想退学”这一提问,截至1月11日记者发稿时,已经有两万余个关注者,浏览量达到2191万次。而在豆瓣,“博士,退学了吗?”小组里有一万余名成员,他们在组内倾诉、吐槽和求救。他们遇到了坎,在挣扎,不知是放弃还是继续。张楚的坎来得非常早。2019年7月,他进入导师的实验室。仅仅两周之后,他就感到无法喘息。张楚找不到归属感,总觉得自己是工具人;他怕做不好实验,怕失败,怕满足不了老师的期待。成天浑浑噩噩,压抑、疲惫。“有时在厕所里偷偷哭,每天跟蹲监狱一样。”导师没有压榨他,实验室也没有排挤他。但是心理医生告诉张楚,他已经有了焦虑和抑郁情绪。“本科时,我连科研的皮毛都没摸到就毕业了。”当张楚真正接触到化学科研,他才发现,这是一种他无法忍受的寂寞。日复一日,做着可能100次会失败99次的实验。把青春耗在这样一件事上,他受不了。张楚重新思考他究竟怎么走上了这条路。“为什么之前拼命想读博?因为这似乎才是彰显自己喜欢化学的唯一方式。”周围所有的人都告诉他,热爱化学的孩子就该以科研为业。但张楚后来才明白,不是所有热爱者,都适合做科研。和张楚相似,2016年,李湛进入某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著名高等院校读研,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当年选择保研,其实是一种“路径依赖”。对自己本科所学的材料专业,李湛一直兴味索然。他想当程序员,但又觉得还没准备好转行,那就先把研究生念了吧。“但谁知道做科研这么难呢?以前只听说过难,但你没亲身体会过啊。”和张楚一样,李湛也经历了实验的反复失败,强烈的挫折感包裹住了他。那时是研究生二年级。李湛复盘自己当时的状态,是进退两难,举棋不定。做实验吧,做不下去;去工作吧,编程水平又是半桶水。前途未卜,时间又一直流逝。他后悔,觉得天天搞这些干吗,还不如早点出去赚钱。他又忐忑,早点出去,真就能赚到钱吗?李湛因为对未来的绝望而陷入情绪低谷。最严重的时候,他有时嗜睡,有时又失眠,连刷牙这件事,都觉得好难。“我实在是扛不住了。”后来,在确定自己的编程水平能谋得一份还过得去的工作后,李湛在2019年1月正式退学,逃离科研。在国内某名校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博士生导师余姚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从他接触的研究生来看,有三分之一是自己想读,有三分之一是当年本科没考上理想学校或专业,靠读研“圆梦”;还有三分之一,则纯粹是父母或者其他人帮忙做的决定。“很多人做科研的动力并不足,尤其是做了基础研究之后。此前的教育中没人对他们进行指导,他们经常不知道研究的意义何在。”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王昕红等人曾对长学制直博生的退出情况做过一次实证研究。研究指出,一些学生虽然学业成绩优异,但并不适合做科研。比如,他们缺乏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和探究精神,缺乏投身科研的勇气和毅力。有些人也抱着很强的职业目的,当外在工作动机的诱惑大时,也容易使得研究生终止学业。交恶的师生关系,成为压死科研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读到博士三年级时,王阳觉得,他上当了。本科毕业后,他被保送到某名校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硕博连读。王阳的人生一直顺风顺水,以为上了国内顶尖高校,就可以顺着流水的方向驶向更广阔的大海。然而他发现,自己这艘船搁浅了。王阳喜欢游戏,他的愿望是推动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但学院里并没有游戏开发和设计相关专业,他就把计算机图形学作为了自己的方向。选导师时,王阳并不草率。他看过导师与人合写的一篇论文,研究如何把三维模型渲染成水墨画的画风——这正是王阳感兴趣的。拜入导师门下后他才意识到,导师对此方向知之甚少。“那篇论文他可能只是挂了个名。”入校后,王阳先被导师派去了公司,做了两年横向项目。第三年,他正式开始做科研,只是个跌跌撞撞还没摸到门道的新手。导师似乎并没体谅他只是个科研经验还非常欠缺的学生。没有游戏中常有的新手村训练和指引,导师直接把王阳扔到了“外面的世界”——自己升级打怪去吧。没有武器,没有装备,没有地图。但是有人身攻击。这都已是旧事,但回忆起来,王阳依然能感到鲜明的刺痛。工作没做完,导师就认为他在故意偷懒;事情做不好,导师就质问他是不是不想读了。导师也曾直接羞辱他:“现在我去大街上随便拉来一个程序员,都能做得比你快。”在王阳看来,导师的研究方向已经过时,他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对学生的研究,也提不出太有价值的建议。“用现在流行词的来说,他就是在精神控制我。”偶尔,王阳也和研究所里其他课题组的同学一起吃饭。他听到,有的导师一个月给学生发三四千补助,有的导师温柔、耐心、尽职尽责,再看看自己的处境,“这是最可气的”。博士三年级,王阳委顿了下来。他每天要睡到很晚才起床。就算早上八九点就醒了,他也要赖到吃过午饭再去实验室。他在逃避。“我非常厌恶科研,觉得这是我永远也做不好的事情。” 王阳一直是个好学生,但那时他心里的声音是——“我什么都不是了。”王阳想退学。行政老师和辅导员建议他,先休学,调节一下。脱离了实验室的环境,王阳一下就重拾了自信。他去了一家和游戏相关的创业公司,在工作半年之后,就独立挑头开发游戏。在休学满一年要复学的时候,王阳开发的那款游戏“出圈”了,“火”了。在社会摸爬滚打了这一遭,王阳重新回到学校,试图继续学业。他换了种方式和导师沟通,但依然磨合得磕磕碰碰。“除了会侮辱我,导师给不了我任何有用的指导。”王阳一向很讨厌利用沉没成本诱导玩家投身其中的游戏设计。如果玩家持续向游戏投入了好几千块钱,即使后来游戏本身的吸引力已经不足,玩家也会因为不想前期投入打了水漂而放弃。“我感觉导师也是用这种方式,逼迫你一直‘玩’下去。”特别是硕博连读的学生,连硕士学位都没有,在王阳看来,这是最容易被拿捏的群体。王阳挣扎过,寻找其他途径自救过。他想做感兴趣的游戏相关方向,被导师拒绝了。他跟导师商量能不能转为硕士,被导师批判为“你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向研究所写信,说自己想换导师或者换研究方向。“结果,信第二天就转到我导师手里。”导师给的解决方案是,让王阳再去企业做一年横向项目,就当是调整心态。王阳接受不了。换导师也无果。王阳的导师在所里颇有资历,王阳猜测,其他年轻老师不敢收他。几种途径全部无效,王阳决定抽身。“我在这里继续‘混’个三年,也许也能混个博士文凭。”但再耗下去,就只是浪费时间。虽然这只是极端个例,但身处高校,同为导师的余姚能深刻感到,做导师是个良心活。他看到,确实有些导师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有些导师在指导方法和精力投入上都有欠缺。多位博士生导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导师对一名研究生的成长影响重大。“如果两人性格不合,相处不来,这个学生会生活在很大的阴影下。”离开或留下?选一条对自己更负责的路“所有人都会说,遇到困难,你要克服。我克服困难的方式,就是选择一条更高效、对自己更负责的路,而不是躺下来,为了学位,任人宰割。”王阳说。父母自然是反对的。王阳至今也不认为他真正说服了他们。他只是用了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你们要是不同意我退学,我就去跳楼。“如果你们一定想要一个有博士学位的孩子,那你们去认一个博士毕业的干儿子吧。”2019年9月开学后不久,王阳向导师正式递交了退学申请。那已经是他读博的第五年。和导师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体面的一句“谢谢老师”。花了两天的时间,盖了不同的章,王阳办完了一系列退学相关手续。“其实,不管去哪里盖章,他们都会问同样的问题——你确定吗,你想清楚了吗?但是,当你已经非常坚决的时候,也不会觉得这些问题是拷问了。”就连陌生人,都为王阳感到可惜。去派出所迁户口,人家感慨:都读了第五年了,为什么不坚持啊?回家里上户口,他也听到人念叨:哎呀,你是不是吃不了苦啊。“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确实是一个遗憾,但我已经获得的知识依然还是我的。站在名牌大学肄业生的起点上,我就让自己再活一次。放下所有物质焦虑、年龄焦虑,我就当自己只有17岁。”王阳的微信名,就叫“今年17岁的王阳”。当你觉得自己只有17岁,那就不必给人生设限。退学后,王阳凭着自己的本科学位以及休学期的成果,在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就职。做的,就是他最爱的游戏。他说,也许在多年之后,他还会去哪个地方读个博士,了却自己二十多岁时的这场遗憾。“如果我继续留在当时的学校,甘于虚度光阴,才是失败者。”“现在回头看,我最后悔的,是没有早做决定。”之前,李湛在知乎上记录下了自己纠结要不要退学的心情,后来,他的回答“火”了。很多身陷类似困境的学生给他发私信,把他当成“树洞”,倾诉自己的困惑。“其实,这些苦恼的人中,绝大部分最后都顺利完成了学业。”李湛无意用自己的经历“劝退”任何人,他也清楚,有时候再坚持一下,就柳暗花明。“我当年那么纠结,把自己搞得那么痛苦,其实没有必要。要么果断退学转行,要么老老实实潜心学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才是问题。”张楚就是李湛认可的那种迅速做出决定的人。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之后,张楚给导师写了一封长信。“我想选择一种我更适合的生活。”他引用别人的话,“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在休学的日子里,张楚认清了自己。他仍然爱化学,但他不想做科研。他想去中学当老师,把当年化学实验给他的那份兴奋、新奇,带给更多孩子。张楚以为导师会指责他的逃避和放弃,但导师近乎温柔地回复了他:人总得找到真的自我,才能感觉生命和生活的幸福快乐。我尊重并全力支持你的选择和决定,祝你一切顺利。于是,张楚又考了研究生。这次的目标,是教育硕士。前路依然未卜,但他想试一试。(应受访者要求,张楚、王阳、李湛和余姚为化名) 来源:科技日报
引言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曾说:“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即使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也要进行切身实践,毕竟纸上所学是单一且肤浅的。实际上,该诗引用了战国时期的著名典故“纸上谈兵”,典故的主人翁正是赵国大将赵括。赵括出生名门,是名将赵奢之子,自小熟读兵书。公元260年,赵国大将廉颇以年迈之体,率领大军抵御秦军,因廉颇面对秦军,坚守营垒,并不出兵,而赵国君主孝成王却急于求胜,于是孝成王听信小人建议,让赵括代替廉颇出战。故事的结局显而易见,缺乏实践经验,不懂灵活应变的赵括领兵大败,四十万赵军被坑杀于长平,赵括本人也被秦军乱箭射死。因不知变通,而献上宝贵的生命,这是得不偿失的。无论历史如何发展,这样的悲剧总会时常发生。在当代社会,就有一位北大的肄业博士,固执己见,最终沦为低保户。▲赵括剧照01张进生,湖南常德人,父母都是当地的农民,家庭条件并不优越,但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父母对张进生很是疼爱,也积极地支持孩子读书。在他们看来,读书是改变家中困境的唯一方式,好在张进生也十分争气,求学之旅几乎未曾有过坎坷。18岁时,张进生不负家人期望,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医科大学,并在这里进行了五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在大学期间,张进生依然勤奋刻苦的学习,在他看来只要肯读书,将来就能摆脱贫穷的处境。张进生在校期间,专业成绩位于班级前茅,在毕业时就被分配到天津一家医院工作,就此成为了一名医生。▲北京大学校门02然而就在家人以张进生为骄傲的时候,他却做出了一项决定:从医院辞职,继续深造自己的专业知识。要知道,张进生工作仅有三年,家人对张进生的做法不理解的同时,也愿意支持孩子继续读书,将来能有更好的平台。经过认真复习后,张进生考取到北京大学的医学硕士研究生。1995年,张进生拿到硕士学位后,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他看来,读书可比工作要容易得多。在读博的最后一年,张进生获得人生中千载难逢的机遇,英国一家皇家医学院向他发出录取通知书,然而张进生最终却没能前往英国。▲张进生近照原因还要从张进生本科毕业后,参加工作时说起。由于初出社会,张进生与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同事们相处十分困难,觉得自己与他们格格不入。不仅如此,即使他拥有医科大学本科学历,怕血的张进生却不敢为病人开刀做手术,在医院的三年里,他仍然只是一个普通的住院医师。同事们对张进生不够了解,认为他是一个性格孤僻的人,不会与人打交道,像个闷葫芦一样。而张进生也常常因为社交关系感到恐惧,在医院几乎无所事事,失去了很多次去国外进修的机会,因此在医院的三年里,他认真读书,希望能考取硕士学位,再次回到校园。▲张进生硕士毕业证明书后面就到了前面提到的英国留学时间。当时前往英国需要缴纳20万保证金,这对于张进生来说可是个世纪难题,自己根本没有这么多积蓄,又没有什么朋友,无奈之下张进生只得放弃这难得一遇的机会。一气之下,张进生从学校退学,而这一年他已经32岁。作为而立之年的医学高端人才,张进生空有名牌光环,却没有实际经验,许多用人单位都拒绝聘用他。最终是一家位于兰州的医院给了张进生就业的机会,月薪1000元,而张进生博士生期间的月薪有5000。▲张进生近照对此,张进生并不在意,在医院时还和一名小护士谈起了恋爱。可生活的拮据无时无刻不在刁难着两个年轻人,最终女友实在不堪所负,提出分手,受到感情挫折的张进生也辞掉了工作。2001年,张进生开始到处找工作,可惜再也没有单位聘用他,就这样张进生开始了长达18年的“闭关生活”,依靠家中贫困的姐姐生活,自己再也不外出工作。在假期间,张进生觉得多年的认真学习根本无用,索性连书也不看了,将以前所学的知识忘了个干净。最终,还是当地民政部门帮他办理了农村特困救助,他的生活才逐渐稳定下来。结语值得一提的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博士研究生十分罕见,张进生拥有这样高的学历却泯然众人,让人难以理解。这也从另一方面显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终将会被时代所抛弃。参考资料:《北大肄业博士张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