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勇气就可嘉了,你还三跨(跨省,跨校,垮专业),简直让我膜拜了!我同学的孩子,智商相当好,小学只上一,三,五年级,二,四年级没上,直接跳级。十七岁考大学,高考打了635分,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有招聘的没去,去考托福,想出国,没有成功,要读研,家里也支持,可非考浙大研究生,家里反对无效,也就由他去了,复习一年没有考上,不服输,第二年继续考,很遗憾,又失利了。他还是两垮,垮校,垮省,考的是本专业,都以失败告终,第三年,考的本校研究生。一垮都不垮了,最后是不得不服了,在不及时扭转方向,本校研究生都要没戏了。上次正月初八回家看老妈,在火车上碰见几个吉林大学的学生返校,大家都很好奇,学校没有开学,他们去那么早干嘛啊。聆听他们的聊天才知道,都是准备考研的,或者已经参加的,回学校等成绩,边等边学习,一旦失手,以利再战。不亏是名校的学生,聊天都是彬彬有礼,谈吐举止文雅大方,透着满腹经纶的学究派,那种坚持学习的韧劲,让人佩服。我特别佩服哪些坚持学习的孩子,天天保持三点一线,真心不容易,尤其第一年失利再考的,需要自己租房子(毕业了原则上学校不让住了)那个寂寞不是一般人能承受了的。我同学的孩子就是,非要考研,妈妈为了她请假半年,租房子陪护,结果没考上,也失去了信心,找工作就业了。这种情况太多了,能够一直坚持的孩子并不多,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一垮,二跨我还能接受,三垮,我真是想不开了,跨省,垮校都可以,怎么还能垮专业,无形中又加大难度系数了,预示着比别人付出还要多。能有这种想法,敢于付诸行动的,笨人也能猜出,孩子得相当优秀,为了能更有把握,我给你几点建议:一,打好提前量正常都是九月份下发招生简章,考试目录和指定教材,可你由于垮专业必须提前动手,最好三月份就开始。二,学习环境必须安静如果住宿条件不好,不差钱出去租房子,要避免噪音干扰,要全力以赴。三,资料准备齐全想考哪个大学,哪个专业,目标确定后,去网上查需要的书籍,资料,历年来的真题,看书做题。四,借助外力学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如果效果不好,报补习班吧,毕竟补习班有经验,直入主题,不浪费时间。五,多交流,汲取经验和考上的本校研究生沟通一下,学学他们的考试经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能少走不少弯路。六,要持之以恒学习的过程是苦的,寂寞的,一定要坚持住,绝不能半途而废,开弓没有回头箭,自己给自己加油鼓劲,要有充分的自信,相信自己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谁坚持到最后了,谁就是胜利!还有不足一个月就要考试了,不知道考研的学子们准备得怎么样了,无论结果如何,你们都是好样的,加油,你们辛苦了!看这位勇士,准考证已经到手,准备也差不多了,祝福你们(无论几垮都是好样的),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华科我来了!”“早就想开学了,来到学校感觉真好。”昨日,华中科技大学首批研究生新生开学,这也是武汉市迎来的首批研究生新生。记者发现不少“00后”的学生也来报到了,其中还有博士生,该校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的刘可薇就是一名00后的博士生,今天刚好是她的20岁生日。刘可薇1米57的个子,齐刘海,是个长相甜美的邻家女孩。她来自黄冈,4岁时就上学了,9岁上完五年级后跳级升入初中,12岁读高中,15岁上大学本科,19岁念硕士。“虽然读书比较早,但我挺适应,没觉得自己比较小,大家对我也一直很照顾。”她说。昨日,刘可薇有些忙碌,她上午下午都有考试,“我这一周都是考试,这是之前研究生阶段的考试。”刘可薇硕士就读于该校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由于疫情原因考试挪到开学后。刘可薇一直想读博,硕士研究生阶段,她想读博深造的想法更加明确,并多次跟导师交流读博的事情。读研期间,刘可薇十分勤奋学习,认真完成课业学习,工作日也大都在实验室度过。今年6月,刘可薇转博成功,将在华科继续读博四年。“我本科就规划好读硕士和博士,今年4月学校出了转博的通知,我就申请转博,现在也算是圆了我的博士梦。”她说。20岁的她,比同批博士生小了约5岁。7月10日,刘可薇从黄冈返校后,一直在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最近也在认真准备开学周的考试,昨日下午考完试后她又到实验室复习。“今天感觉还是很不一样,是学生生涯的一个新起点。”刘可薇说,“博士阶段我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自己在科研上能取得一些成绩,所以我要抓紧时间学习。”记者了解到,华中科技大学今年共有研究生新生9000余名,其中硕士研究生7000余人,博士研究生近2000人。新生中硕士研究生的平均年龄是23.7岁,其中31名00后学生;博士研究生新生的平均年龄是25.9岁,有刘可薇等3名00后学生。关键词:刘可薇,考试,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生责任编辑:【来源:楚天都市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初试改考大综合,考研难度加大,2020考研改革的新变化应如何面对?很多大学的考研大纲早于往年已经下达了,今年7月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院校已经公布了招生专业目录。而福建师范大学的考研大纲也已经公布,不过最新的消息显示,福师大改革了考研初试内容!文学院初试改考大综合,考研难度变大。那么,作为2020考研党应该如何应对考研改革后的新变化呢?福师大已改革考研初试内容!别盲目备考,更换考研院校必须慎重!2020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考研大纲已经公布,考生可在学校的官网上查询。往年文学类专业考察的内容都不相同,如中国古代文学考的两门专业课为中国文学史和历代作品选,而今年大纲显示,文学院所有的学硕类专业已经改考了大综合。无形中,参考书目增多,考察的内容增多,考研的难度自然加大了!在得知考研大纲改变之后,很多备考福师大的同学都很崩溃,特别是跨考考研的同学和二战考研的同学。今年有位考生报考的就是福师大,但是年初的时候调剂没走,觉得学校太差,然后回来再考的。但是听说福师大改考大综合,整个人就崩溃了,毕竟他就是跨考专业的考生,考大综合让他觉得很绝望。至于考研改革的情况,小水早已预见,不过却没料到考研大纲会提前两个多月下达。不过这也是好事,考生可以提前备考,不至于到了考研的时候手忙脚乱。然而,面对考研改革内容的情况下,很多考生都会迷茫,甚至是会自暴自弃,选择弃考,小水觉得大可不必。觉得难就换学校,觉得不难完全可以继续考。但是对于更换考研院校的话,小水不建议盲目选择。比如这位同学在情绪不稳的情况下,打算从福师大换考北京师范大学。显然,在考研院校这样的跳级选择,难度会倍增,考生考上的概率很小,更何况北师大还是一所985院校,本科不好的同学还是不建议选择了。其实不光福师大今年改革了考研初试内容,像西南交大也一样改革了考研内容。即使很多考生换其他的学校,也不排除会更换初试考察内容的情况。所以,考研大纲既然已经下达,考生要做的就是应该稳定自己的情况,积极备考。考研改革不可怕,只需要讲究方法应对就可以了!01、不更换考研院校,踏实备考对于第一年改革考研内容的学校来说,第一年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很多考生觉得改考大综合的话选择弃考,那么坚持下来的人就有福了,竞争压力相对就少了很多。如果考生不换学校踏实备考的话,建议考生将历年所有专业的考研真题都结合着看一遍,即使学校改考大综合,考的一般都是杂而简单,不会出过于晦涩难懂的题目,毕竟是第一年。02、更换考研院校,建议选择难度适中的院校更换考研院校是一门学问,既然都是考大综合,第一年的题型还不确定,为了稳妥起见,考生可以选择往年已经考大综合的学校。这样的话历年真题都会有个参照,不会像刚改革第一年的院校,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在考研择校方面,如果更换学校,建议选择难度适中的,基本上和你最初选择的学校水平和档次差不多的。如果跳级选择比较好的985院校,如从福建师范大学改选北京师范大学就是不明智的做法,考生要注意!从今年考研的种种先兆来看,考研改革似乎已经悄然的在进行了,很多学校已经在做了。不过即使考研如何改革,只要针对性的应对,也不需要过于担心。毫无疑问的是,考研难度会越来越大,备考的考生应该格外注意!值得注意的是,福师大已经不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也就是说之前的大专生不可以直接报考该校的研究生了,还有那些非全日制的学生。虽然福师大只是个例,但小水觉得这是个趋势,毕竟很多学校的考研大纲还没下达,专科生考研的同学要尤为注意这一大改变。你如果考研选择的是福建师范大学,该校改革了考研初试内容,你会选择换学校还是坚持原来的目标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他9岁开始跳级,高考572分被中科大录取,31岁成为哈佛大学教授天才对我们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因为毕竟身边有天赋异禀的人还是屈指可数的,但若是一旦出现大家所说的神童,那么他们大部分一定都是很了不起、有一番作为的。下面我们要说到的这个人就是我国很著名的一位学生天才——尹希。尹希从小在学习上就展示出了过人的天赋,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他在9岁时就开始连跳几级上学,最终进入了北京第八中学专门为智力超常的学生开设的实验班。三年之后,尹希参加了当年的高考,最终取得了572分的优异成绩并且以这个成绩成功进入了我国科学技术大学96级的少年班,成为了这所大学里少年班中年龄最小的一名学生。你以为这位天才少年的辉煌人生就此止步了吗?当然并不是。在读完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本科之后,尹希获得了美国许多大学的奖学金,其中最令人感到振奋的便是哈佛大学的2万美元奖学金。最后经过多方面因素的考虑,这位中国天才最终选择了到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并且他在2006年获得了博士学位。除此之外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哈佛大学为了留住尹希竟然打破了自己百年以来的规矩,允许他留校继续进行自己的研究工作。我们都知道,一直以来哈佛大学都是不允许自己的博士毕业生留校工作的,但是尹希凭借着自己的才能与努力使哈佛大学破例。2008年,24岁的尹希担任哈佛大学物理室助理教授并且在7年之后正式成为了哈佛大学的物理教授,而此时的尹希也才仅仅31岁,由此他也成为了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华人教授。后来尹希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弦理论,是被国际物理学界寄予厚望的青年物理学家之一。 其实尹希这一路以来的辉煌与成就,除了与他自己的天赋有关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尹希的父母都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学习环境对尹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这名天才自己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与辛苦也是他能够有所成就的最大因素之一,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天才,只有汗水才是成功的最终保障。2013年尹希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的邀请,为本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超弦微扰理论》暑期课程,我相信在这位勤奋天才的带领下,我国新一代的科研力量一定会更加蓬勃。
文/星主 本文为星主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与分享。95后学霸连连跳级,16岁成为博士生,因一句话引起多人反对。1995年,张炘炀在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出生。此时的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和其他普通孩子不一样的地方。直到两岁半时,他父亲张会祥发现,只要跟他说过的字,他总能记住。短短3个月时间,他已经能认1000多个字。6岁时,张炘炀开始上小学。而就此开始,他开启了连连跳级的学霸经历。进入小学一年级,仅仅读了一个月,就转升二年级;再过一个月,又升三年级……在连连跳级中,别人用6年时间完成小学阶段的教育,张炘炀只用了两年。初中求学阶段算正常,只是到了初三,因为上课不好好听课,所以张会祥只能把儿子领回家,然后在家里自学。隔年,因为提前学了高中知识,所以张炘炀再次走进校园,是直接读高三。2005年,年仅10岁的张炘炀高考取得505分,比当时的辽宁二本分数线高出了近50分。之后开启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也是这时,他开始引起一些媒体的关注。2008年,14岁的张炘炀顺利本科毕业,又通过了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复试。于是,他成为了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生。2011年,16岁的张炘炀又顺利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自此,“天才神童”的名号全面打响。而随着媒体的大量关注,张炘炀的身上开始出现了各种争议。很多人都质疑他父母的拔苗助长,也有不少人等着看“神童”的破灭。而在这种期待中,张炘炀进入青春叛逆期后的表现正好陷入这样的漩涡。他因为一句话,让自己成为了众矢之的。当时,16岁的他在硕士论文答辩前,因受大环境影响而认为,所谓成功就是“有北京户口、买房、找份好工作”,于是逼父母必须在北京买房,否则就不参加答辩。消息一出,人人都在唾骂父母教育的失败,更唾骂他是一只白眼狼。然而,张炘炀真的如此不堪吗?星主不这么认为。他的成长本身就比同龄人快,一直以来的升学轨迹,使成长充满了迫切感,他所谓狂妄、自大,过早地考虑一些成人世界的现实问题,难道整个社会大环境没有问题?再者,张炘炀虽然考试能力一流,但是他因过少的阅历,很多价值观念其实并未系统建构,容易受到周遭他人言论的影响,这也是他常常口出狂言的缘故。所幸,张炘炀算幸运,选择读博后成为周梦教授的学生。在周梦教授的提点下,张炘炀近几年慢慢淡出了媒体的视野,选择沉下心来做学问。不过,也正因为他近些年的低调,使很多人总以为他如同其他“神童”一样,如吴思涵、张满意以及魏永康等,最终因无法适应研究生学业而被责令退学。可事实上,2018年,在张炘炀贴吧中,有张炘炀的同学称,张炘炀虽然在博士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因为研究方向和压力,曾要放弃,但最终因周梦导师的鼓励和引导,以及其他同学的支持,他在继续完成博士学业。而在该帖子下,有网友去搜了周梦教授指导张炘炀所写的论文文献,也找到了一份2017年发表的文献。无论如何,在此希望这个超常少年能抗住外界压力,战胜自己,最终顺利毕业。也希望他能如他在2011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所期待的那样:完成论文、顺利毕业,然后去博士后流动站。最后能找到一份思想自由、时间自由的工作。当然,张炘炀的“神童”成长故事是个案,尽管他曾因狂妄而被骂,可谁也无法否认他10岁成为本科生,16岁成为博士生的奇迹。不过,他目前的情况和发展也并不代表着父母教育的成功,它还需要很多时间来验证。因此,在此需要提醒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不要盲目效仿,不要揠苗助长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所谓的“神童”。自古以来,能真正载入史册且对社会、国家乃至世界有所贡献的神童,从不是故意为之,而是顺势而为。————————作者简介,我是星主,专研教育,相信教育是人生幸福的传递。关于教育成长路上,上到大学下至小学,有困惑来咨询。
文|红青说教育(文章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北宋诗人王安石曾创作过一篇文章,《伤仲永》,指的是一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为天赋异禀,小小年纪就扬名四方可以赚钱补贴家用,可是,父亲却是一个目光短浅狭隘之人,将儿子当做一个赚钱的工具,本来好好培养一定可以有更好的成绩,可是却被父亲白白浪费了才能,最后只能沦落回一个普通人,而这个故事也是真实发生的一个故事,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一个人即使再聪明,再有天赋,不学习新知识只靠着天赋是不能长久的,所以,后天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如今,天才少年、天才少女、神童之类的名号更是层出不穷,但是,年少成名之后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天才们“陨落”,真正有能力的反而是那些凭借后天的努力,踏踏实实读书的人,所以,才会有了那句“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吧,因为即使再聪明的人,哪怕孩子5岁可以算100、1000以内的乘除法,在后天的时候没有人引导,到了10岁、20岁也只能算100、1000以内的乘除,所以,哪怕是天才,也要有人引导,也要在各个方面都全能一些,可以学习又能照顾自己,可是天才,但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被誉为“神童”,13岁读大学、17岁读研究生,被劝退后向阳而生魏永康被称为“陨落的天才”,但是,他的成长道路上并没有鲜花与掌声,有的只是坎坷和各种各样“否定”的声音,也让他异常的艰难,1983年,魏永康出生在湖南省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里,他的父亲魏炳南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残疾军人,一直卧床在家,只有母亲曾雪梅一个人苦苦支撑,好在儿子魏永康的出现,让母亲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在魏永康出生只有两三个月的时候,母亲就会教他认字,还会读诗给儿子听,后来,“神童”展现了自己真正的实力,2岁左右就认识了1000多个字,4岁的时候就已经学完了初中的课程,小学只念过二年级和六年级这两年,后来,在魏永康8岁的时候,其他的小朋友还在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魏永康就已经跳级去了重点中学读书,到了魏永康13岁的时候,其他的同学还在上小学六年级或者初一的时候,他就参加了高考,并且成功考入了湘潭大学物理系,2000年,17岁的魏永康大学毕业后又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为硕博连读研究生,原以为魏永康“开挂”的人生会越来越精彩,可是,在2003年的时候,在中科院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被劝退回家,被高高捧起的天才,就这样跌落到了尘埃里。而魏永康这样的天才之所以被劝退,是因为他和任何人都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因为不知道怎么和人交流,魏永康被同学疏远,写论文的时候也不和导师交流,这一切的源头,还要追溯到他的母亲曾雪梅身上,在魏永康为数不多的童年记忆里,他从来没有和同龄的孩子玩耍过,衣食住行都是母亲包办,除了上厕所是他自己来,其他的都 由母亲承担,他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学习”,别的孩子玩游戏他学习、别的孩子吃饭他学习,因为妈妈会一口一口的喂他吃饭、别人睡觉他也在学习,可以说,除了学习魏永康什么都不会做,而也就是母亲曾雪梅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导致魏永康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到了大学没有母亲的照料,魏永康更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只能被劝退。当魏永康被劝退回家的时候,母亲几乎崩溃,对着魏永康大骂:我情愿没有生过你。而且,母亲也不敢出门,因为她觉得所有人都在笑话自己,轰动一时的天才被劝退,这种打击到底有多大,我们是无法亲身体会的,不过,后来曾雪梅开始醒悟,开始一点点培养儿子的自理能力,从学习刷碗到收拾屋子,再到后来找工作和其他人交流,魏永康学习的都很不错,后来,魏永康又重新考上北京工业大学,也在08年的时候结婚生子,过上了平凡人的生活,也会和妻子一起做家务一起看电视,当休息的时候还会和妻子孩子一起去玩耍,真正的体会到了生活的意义。红姐寄语:在中国父母的心中,似乎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只不过和我们不同的是,魏永康成为了一支真正的“龙”,无奈被现实打败,所以,不论是天才还是平凡,都是自己的一种选择,天才的称号给他带来的鲜花和掌声还是没有平凡人普普通通的生活美好,所以,家长们还在纠结什么?抱怨什么呢?孩子能健康、平安的长大已经是很好的了。今日话题:大家对于此事有什么看法呢?你希望过着平凡的生活还是万众瞩目的生活呢?欢迎留言讨论!
选择大于努力!如果将这句话用在考研上,那将会非常贴切!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考研必须先选择好学校与专业,然后再报名,最后才是考试,如果最开始的学校就选择错了,那么,整个复习可能都是在浪费时间,也就是说,付出多少努力可能都没用。所以说,我们决定考研时,一定要选对学校,考研选择学校,建议大家参考以下三条原则。原则一:切忌好高骛远的不切实际“三本学渣,三个月逆袭北大”,有没有可能?有,但是,逆袭的概率很低!如果你觉得逆袭的可能性很大,我们下面一起去算一算考北大的难度到底有多大!2020年考研人数预计会突破320万人,我们按保守估计320万人来算,2020年北京大学预计招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164人,其中,保研人数为1585人,考研人数1579人,保研占了一半。这就意味着,你凭自己的本事考研,你的成绩最起码要考到全国TOP 0.049%,这才是初试,别忘了还有复试。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实力,就可以评估出考上北京大学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即使,你可以接受非全日制研究生,也不见的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北大2020年计划招生非全日制研究生1685人,但是,光华管理学院就占了730人,很明显,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你可以看看考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都是些什么人。所以说,考研择校的第一原则,就是切忌好高骛远的不切实际。不要因为看了一篇鸡汤文,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感觉自己什么大学都可以考上。在决定考研学校时,保持清醒一点,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原则二: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盲目追求名校能够认清现实的人,都是聪明人,但是,现在这种人却越来越少,因为,在信息过剩的年代,有太多东西会带给我们错觉。就拿考研选择学校来说,有很多同学,一心只追求名校,来弥补高考的的遗憾,这种精神是可嘉的,但是,用在考研上,不见的是一件好事。举一个身边朋友的例子。他,本科学校还不错,四川大学,是一所中流985大学,然后,他选择考研的学校是浙江大学。嗯,看起来不是很难,对吧?但是,他却连着考了三次才考上。根据我对他的了解,无论是从学习能力,还是心态上,他做得都非常棒,远超很多人。但是,每次就是有一科单科差几分,这个真的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还好最终他考上了。但是,我时常在想,如果他第三次还没考上,他会不会考第四次,第五次......,真的有点后怕,因为,考研人数一年比一年多,难度也会一年比一年大。所以说,在决定考研学校时,切忌盲目追求名校,不要非34所自划线985院校不上,非top5不上,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综合去考虑。如果自己学习能力不强,本科学校也不好,最关键的是,大学还混了四年,那么,考研就不要要求太高,本校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原则三:考研选择大学终极原则--“一级跳”原则对于目前国内的大学,我们可以粗略分为以下八级(仅供参考)。第一级:清华北大、中科院强势研究所(如,自动化所等);第二级:强985大学、普通985大学的强势专业;第三级:普通985大学、211大学的强势专业;第四级:普通211大学、普通一本大学的强势专业;第五级:普通一本大学、二本大学的强势专业;第六级:普通二本大学;第七级:普通三本大学;第八级:大专类以及其它院校。有了这个大学分级以后,我们就可以给出我们的择校原则了。终极原则就是:采用“一级跳”的原则(七八级除外,因为必须要有硕士点),下面解释一下,“一级跳”的基准是我们的本科学校。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的本科学校是“普通二本大学”,那么我们考研可以选择“普通一本大学”,这就是“一级跳”,也是最保守,成功率最高的一种择校方式。如果自己实力很强,学习能力也不错,那么,你可以选择“二级跳”、“三级跳”......都是没问题的,比如,本科普通二本,考研选择985大学,也是有可能的。但是,随着“跳级”越多,难度也就越大,成功率也就更低,比如,第一学历是大专(也就是第八级),那么,如果考研选择清华北大(第一级),成功率估计比中彩票还低。所以说,大家考研在选择学校时,可以将以上的大学分级作为一个参考,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很容易就可以圈定学校范围。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考研选择学校的三个原则,希望大家在考研备考时,可以参考,在选择大学时少一些盲目,多一些理智与果断。感谢您的阅读,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就点赞分享吧!
(原标题:“江姐”珍贵档案公开:曾为革命做绝育手术)“江姐”珍贵档案:跳级考大学 为革命做绝育手术(来源:~)“中国新闻网”微信公众号11月23日消息,四川大学近日发现了江姐(本名江竹筠)化名江志炜在四川大学“潜伏”时留下的珍贵实物档案。这些档案包括江竹筠亲手填写的《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江竹筠在华西医院做生产和绝育手术的《手术记录》等,生动还原了江姐在川大读书期间的婚姻、家庭生活。江竹筠在华西医院做生产和绝育手术的《手术记录》。四川大学供图江竹筠亲手填写的《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四川大学供图据了解,1944年,在重庆开展地下工作的江竹筠被特务跟踪。为了保护中共重庆市委的安全,江竹筠接受组织的安排,化名江志炜考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1945年8月转至农学院农艺系。1945年经党组织批准,江竹筠与时任中共重庆市委第一委员的彭咏梧结婚,并于1946年4月在华西医院生下儿子彭云。江竹筠亲手填写的《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贺劭清 摄“《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上有江竹筠的领取记录,这个补助只有公费生才能领取,江竹筠来川大读书的费用是舅舅资助的,家境比较贫困。”四川大学校史办公室副主任王金玉介绍,当年中国女大学生很少,而仅有一年高中学习经历的江竹筠复习了三个月,便以优异成绩考上川大。川大根据江竹筠的同学们撰写的回忆文章,复原了江竹筠曾经的宿舍。贺劭清 摄为了在革命工作中能轻装上阵,做剖腹产手术时,江竹筠强烈要求做了绝育手术。“当时很少有中国女性选择做这个手术,江竹筠做手术的情况在华西医院的档案上有所记载。”王金玉介绍,除此之外川大还找到了江竹筠在川大读书期间的《转系名册》《学生休学名册》《农艺系课程表》等档案。院外大门上悬挂着由104岁高龄的原中共川康特委副书记、著名书法家马识途先生手书的牌匾。贺劭清 摄1946年8月,根据党组织工作需要,江竹筠托同学代为办理休学手续后,中断了在川大的学业。“党组织要求江竹筠隐蔽身份,来川大读书时不转组织关系,所以江竹筠在川大读书期间没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许多老师、同学直到江竹筠去世后,才知道江志炜就是江竹筠,是地下党员。”王金玉指出,包括江竹筠在内,从辛亥革命至抗美援朝战争,川大共有67名校友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可考证的中共党员有52名。川大望江校区东门附近的原国立四川大学女生院,是当年江竹筠在川大期间居住和生活过的地方。院外大门上悬挂着由104岁高龄的原中共川康特委副书记、著名书法家马识途先生手书的牌匾,院内遍布红梅和翠竹。川大在此根据江竹筠的同学们撰写的回忆文章,复原了江竹筠曾经的宿舍。此前,川大曾将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2018级拔尖试验班”设立为“江姐班”,鼓励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为了纪念江竹筠,川大还计划在原国立四川大学女生院举办“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纪念展”,展出与江竹筠相关的珍贵档案。中国新闻网
出生7个月,被诊断患小儿麻痹症,他用了5年从屁股蹭着地面挪,到蹲着行走;9岁,受骗被迫沿街乞讨,他用了7年返回家乡走进学堂,一路读到大学毕业;20岁,被汶川地震触动,他用了11年帮助了300多个在生活中跌倒的残疾人“站起来”……河南开封,一间不足10平方米,只有零上6摄氏度的出租屋内,细数过往坎坷和经历,今年31岁的李创业蹲在地上,反复搓了搓双手,又向胸前扯了扯棉外套的两侧衣襟,笑着说:“上帝关上了我健全身体的这道门,却给我开了上学这道窗,我已经很幸运了,现在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医生,给更多残疾人带去希望。”小儿麻痹治疗9年 希望被一点点耗尽蹲在地上,左脚向前迈一步,左手用力压下左脚脚尖,右手托着右脚小腿,再跟着向前挪一步。这个艰难的走路姿势,在李创业看来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因为小时候他只能靠屁股的挪动才能前行。“7个月时,我高烧40摄氏度很多天,我妈带我去看病,医生误诊说我是发育不良,后来才确诊是小儿麻痹症,但是已经晚了。”李创业说,虽然他总会听母亲念叨这些,但那时幼小的他并没有印象。而对于自己病症的最初记忆,就是与别的孩子走路方式的不同,无论酷暑严寒都要进行的针灸,“我走路都是用手把两条腿扔在前面,然后屁股蹭着地面挪着走。还有扎针,真的很疼,我钻进拱形的架子里,扎完针,棉被盖在架子上,冬天冻得发抖。”但连续几年的针灸,并没有让李创业的病症有所好转,9岁时在医生的建议下,他进行了手术。李创业总会说,拆开石膏前的这段时间是他最快乐的,“我总在想,石膏拆掉之后,我就能跟正常人一样走路了,但是拆开石膏的时候,我哭了,希望都磨灭了,一点没有改善,我还是只能屁股蹭着地面走。”儿时受骗被迫乞讨 16岁归家开始上学为了治疗李创业的病,父母向亲戚举债,两个姐姐小学没读完就辍学在家,襁褓中的妹妹被送给了亲戚抚养,这样的经历让李创业对家人充满了愧疚。1997年,一个安徽的老板来到商丘睢县的农村,在辗转多地之后,找到了李创业的家。“那个老板说要找看地摊儿的,赶庙会卖香,觉得我合适,我当时想可以赚钱,家里的负担能减轻,就强烈要求去了。”但这个老板将他带至安徽后,他傻了眼,“一个屋里有很多和我一样的残疾小孩,有的被打的很惨,被骗去了我才知道根本不是摆摊卖东西,是让我们在路边要钱。”这段记忆李创业不愿直面,是他心中的“污点”,但为了家里的债,也为了避免挨打,冬日里,他只能按照老板的要求,穿着单薄的衬衣,坐在地上向行人乞讨。遇到年龄相仿的孩子背着书包,他也总会多看几眼,“当时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大学,就是听着家长跟孩子说,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才有出息,我总想如果我也能上大学该多好。”16岁那年,借着警方严查的机会,李创业终于回了家,而回家后,他最想做的就是上学。他求父亲去找村里的小学校长,虽然父亲为难,但还是去了。校长听说了李创业的情况,拿出一本语文书,一本数学书,交给李父,让转告李创业“来上学吧”。在校长的帮助下,16岁的李创业坐到了小学二年级的教室里。跳级考入大学学医 10年帮扶300多人“我很珍惜这次机会,也可能是我年龄大了,别的孩子放学都去玩,我都会学习,我想把落下的这几年快点补回来。”上完小学二年级,在校长的帮助下,李创业直接升入了初中,那也是他第一次觉得,上学和看病不同,认真学习是有回报的。现在的李创业很健谈,说起自己的残疾也并不避讳,但小时候的他很自卑,担心被人瞧不起,他常常要等到四下无人,才敢走动。上了初中后,李创业有了些自信,开始尝试用脚走路,“当时腿没有力气,我就先练习蹲着,然后慢慢走,摔倒了再来,练了5年,终于能蹲着走了。”也许经历过生活无法承受之痛,让李创业的心更加柔软。2008年汶川地震时,看到电视中失去家园的人们,自己只有8元5角的他,向同学借了50元钱,捐了58.5元,为了还借来的50元钱,他半个月没有好好吃饭。李创业笑着说,自己一路蹲着读完了初中、高中、中专,又考入了河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是幸运的,“如果不是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忙,我不可能有今天,有很多像我一样被生活打击的人,但他们没有我幸运,所以能帮的我都要不遗余力,这也是我选择学医的原因。”平时省下的生活费、奖学金和助学金,给残疾学生们交学费、买学习用品;直播自己的生活获得的打赏,给高位截瘫的残疾男孩买电视;深夜开着电动车几个小时,只为了拦住患有坏疽的残疾女孩轻生…… 2008年之后的这11年里,他先后帮助了300多位残疾人,让被生活打倒的他们,重新站了起来。曾问鼎名山证明自己 最大的梦想是当医生在昔日大学班长李丹的眼中,李创业的身上总是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他给我们的印象都很深刻,他很乐观,而且坚强,非常有爱心。更让我们想不到的是,他还曾爬过很多名山,很多普通人都不一定做得到,但是他都做到了。”考入大学那年,李创业说不出的激动,而释放这份激动的做法就是爬山,泰山、华山、嵩山、恒山、衡山和黄山,那个假期,他问鼎了6座名山,“第一座爬的是泰山,用了5天3夜,挺难,但这是我给自己打气的一种方式,我想证明自己能行,我的脑子和体力都不输给正常人。”2019年6月,李创业大学毕业,但身体的残疾,几个心仪的工作都婉拒了他,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前往郑州的一家医学杂志社,成为了一名编辑。但今年11月,李创业决定辞职,回到开封,在学校旁租下了一家旅馆的一个房间。房间里虽然堆满了东西,但依然整洁,电视下的置物架上全是专业的医学书籍,虽然房间有空调,为了节约开支,只有洗澡时他才会开半个小时。“之前工作有些忙,已经没有复习的时间了,我现在复习考医师证,虽然我的身体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但我必须尝试。”李创业摸着手边的书,坚定地说,“我最大的愿望还是想成为一名医生,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残疾人。”来源:津云新闻 鲍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视频 “江姐”珍贵档案:跳级考大学 为革命做绝育手术“中国新闻网”微信公众号11月23日消息,四川大学近日发现了江姐(本名江竹筠)化名江志炜在四川大学“潜伏”时留下的珍贵实物档案。这些档案包括江竹筠亲手填写的《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江竹筠在华西医院做生产和绝育手术的《手术记录》等,生动还原了江姐在川大读书期间的婚姻、家庭生活。江竹筠在华西医院做生产和绝育手术的《手术记录》。四川大学供图江竹筠亲手填写的《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四川大学供图据了解,1944年,在重庆开展地下工作的江竹筠被特务跟踪。为了保护中共重庆市委的安全,江竹筠接受组织的安排,化名江志炜考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1945年8月转至农学院农艺系。1945年经党组织批准,江竹筠与时任中共重庆市委第一委员的彭咏梧结婚,并于1946年4月在华西医院生下儿子彭云。江竹筠亲手填写的《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贺劭清 摄“《公费生膳食补助领取清册》上有江竹筠的领取记录,这个补助只有公费生才能领取,江竹筠来川大读书的费用是舅舅资助的,家境比较贫困。”四川大学校史办公室副主任王金玉介绍,当年中国女大学生很少,而仅有一年高中学习经历的江竹筠复习了三个月,便以优异成绩考上川大。川大根据江竹筠的同学们撰写的回忆文章,复原了江竹筠曾经的宿舍。贺劭清 摄为了在革命工作中能轻装上阵,做剖腹产手术时,江竹筠强烈要求做了绝育手术。“当时很少有中国女性选择做这个手术,江竹筠做手术的情况在华西医院的档案上有所记载。”王金玉介绍,除此之外川大还找到了江竹筠在川大读书期间的《转系名册》《学生休学名册》《农艺系课程表》等档案。院外大门上悬挂着由104岁高龄的原中共川康特委副书记、著名书法家马识途先生手书的牌匾。贺劭清 摄1946年8月,根据党组织工作需要,江竹筠托同学代为办理休学手续后,中断了在川大的学业。“党组织要求江竹筠隐蔽身份,来川大读书时不转组织关系,所以江竹筠在川大读书期间没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许多老师、同学直到江竹筠去世后,才知道江志炜就是江竹筠,是地下党员。”王金玉指出,包括江竹筠在内,从辛亥革命至抗美援朝战争,川大共有67名校友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可考证的中共党员有52名。川大望江校区东门附近的原国立四川大学女生院,是当年江竹筠在川大期间居住和生活过的地方。院外大门上悬挂着由104岁高龄的原中共川康特委副书记、著名书法家马识途先生手书的牌匾,院内遍布红梅和翠竹。川大在此根据江竹筠的同学们撰写的回忆文章,复原了江竹筠曾经的宿舍。此前,川大曾将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2018级拔尖试验班”设立为“江姐班”,鼓励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为了纪念江竹筠,川大还计划在原国立四川大学女生院举办“锦江红梅傲雪开——四川大学校友江竹筠纪念展”,展出与江竹筠相关的珍贵档案。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