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开课和选课通知各学院、各位研究生: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具体要求,结合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按照“标准不降、学习不停、研究不断”的原则,有序开展研究生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守卫师生健康,现将本学期研究生开课和选课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选课方式及时间1.本学期各项教学活动于2月17日正式开展,研究生于2月10日至2月17日登录研究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上选课。专业课由各学院负责具体的教学安排,公共课课程信息详见附件1。2.研究生课程改、退、补选时间统一延迟至教学活动开始后的一周之内,专业课由各学院负责;公共课由学院汇总名单后(研究生院不受理个人申请,模板见附件2)统一将电子版发送至pyk@lzu.e.cn,逾期将不再受理。二、教学要求1.各学院根据本学期开设课程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直播授课、录播授课、研讨授课、视频会议、电子邮件、微信群等各种信息化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学习建议、学习指导,开展各类教学互动,任课教师远程指导与学生自主灵活学习相结合,确保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2.任课教师应当在2月17日前向所在学院明确课程教学方式,提出课程教学要求和学习安排,提供学习建议、阅读要求、学习材料。学院将本学期疫情期间所有课程的教学方式汇总(模板见附件3),于2月20日前将表格发送至pyk@lzu.e.cn邮箱。3.个别课程如果确实无法采用远程方式授课,在不影响研究生整体培养进度的前提下,经授课教师和选课学生同意,可以延期授课或调整。延期或调整开课申请须经学院主管院领导批准后以电子版形式报研究生院备案后方可实施。三、选课程序及注意事项1.《综合英语》未及格者一律重修。2.《自然辩证法概论(2011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为硕士必修课(2选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为博士选修课。3.为避免选课冲突,选课时必须先了解学院专业课安排后再进行公共课选课。同时,必须了解《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公共外语课表及时段安排》(见附件4)及《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公共政治课表及时段安排》(见附件5)。4.进入研究生综合管理系统后可在选课模块的课程查询中对需选择的课程查询,也可直接输入课程编码进行选课。5.选课必须按照研究生个人制定的培养计划进行,采取排队法,先选先得,未参加选课的研究生将没有成绩。6.如有全国大学英语六级、雅思、托福、小语种六级(法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免修要求的学生,学生本人将申请书及外语资格考试成绩单复印件电子版材料提交学院备案,学院在正式开学后两周之内将免修名单(见附件6)汇总以电子版形式发送至pyk@lzu.e.cn。 7.研究生若因疫情影响的不可抗因素导致无法网上选课的,可在正式开学后一周之内进行补选,专业课由各学院负责,公共课由学院汇总(模板见附件2)统一发送至pyk@lzu.e.cn,逾期将不再受理。非常时期,在线教学马上开始小兰特此征集优秀线上教学故事欢迎评论区留言哦~__内容来源 | 兰州大学研究生院编辑 | 苏晓程责任编辑 | 韦世龙主编 | 肖坤
大学课程跟复习考研是可以兼得的,只不过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花费更多时间,学习计划要合理安排。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考本专业的和跨专业的。先说考本专业的。专业课复习:考本专业有天然优势,把学校的专业课程学好,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①先找考试大纲和参考书。重点看报考院校规定的参考书,以这些书为基准,其他专业课在这些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②搜集历年真题。主要是熟悉真题的考查方法,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着重训练这些方面。公共课复习:大三下学期,公共课要复习的就是英语,政治完全可以留到暑假开始。英语复习的重点在单词和阅读。背单词:①尽量早起背。平时课程比较多,早点背完不耽误。如果拖到晚上或者中午,很容易被其他事情耽误。②充分利用手机app。有很多背单词的软件,放在手机里随时拿出来背,墨墨背单词,百词斩都可以。还能设置成屏保,每次打开手机前先复习几个单词。上课,吃饭途中都可以利用这个方法背。做阅读:①不要觉得课太多没时间做阅读,英语阅读一篇的时间只有15-20分钟,分析精做分析也只需要2个小时。前期只要保证一周做2-3篇就可以了。但是建议做题和分析一起完成,找整块的时间,不要分散,会打断思路。注意:不论是专业课还是公众课,一定要在周末进行复习总结。因为学校课程太多,对考研的复习不是很连贯,如果不及时复习效果会大打折扣。然后说说跨专业的。我自己属于跨专业的,大三课程也比较多,还都是跟考研专业没啥关系的······专业课复习:①抓住选修课。本科课程是指望不上了,但是选修课没啥要求啊,可以选一些跟考研专业相关的选修课,好多课程还是网课,有用就认认真真看,没用就刷一刷也不浪费时间。②大三下学期专业课主要是看课本,把学校的制定参考书书目都找全,按照官网公布的顺序挨个看。5本以上参考书的这段时间看一遍,5本以下的看两遍。③看参考书尽量选在晚自习,跨专业等于是在新学专业课,需要思考,所以晚上比较适合。④看参考书先梳理目录框架,手机下个思维导图的APP,一边看一遍整理,方便建立知识体系。公共课复习:时间安排:还是尽量找整块的时间复习,至少有3个小时的复习时间。可以适当放弃一些公共课和专业课,凑出整块时间复习。如果实在不能逃课,就只能在周末复习,每周找一天,做两篇阅读。复习任务:依旧是早上背单词,抽时间做真题阅读。注意:每周复习,一定一定!顺便说一下这段时间英语的具体复习方法:单词:①抓重点。不是说只背经常考的两千多个,剩下单词就不管了,而是所有单词都要背,但是掌握程度有区别。建议用按照考频分类的单词书,像《考研词汇闪过》这样的,里面已经分好了频考词,偶考词,超纲词这些。频考词要记住所有意思,短语,用法;偶考词知道意思和简单的用法即可;超纲词认识就行。②不断重复。每天早上背过的单词要在中午,下午,晚上各复习一遍。复习的时候遮住汉语,回想英语,能说出单词的意思,或者单词意思的感觉都算背过,说不出来的就做上标记,每次复习都只看上次标记过的,这样背单词才会越背越少。阅读:①做题不要超过20分钟。不然正式考试可能做不完。花1分钟先浏览题目,带着问题去找答案,重点关注文章的第一段,每段的第一句。做题的时候直接从选项出发一一排除速度快,而且正确率高。②做完一定要精读文章。就是把每个句子的语法结构,陌生词汇都分析掌握。我的方法是动手翻译文章,先拆分句子结构,比如主谓宾是什么,从句是什么,从句从哪开始到哪结束,然后查出不认识的单词,翻译成中文。最后对照真题书看自己译文是不是正确,正确率有多少。真题书我用的《考研真相》,这本里面很详细,每个句子都有讲解,新版的还是分层图解那种,单词,语法都讲解的很清楚,就不用花太多时间查单词和语法。跨专业考研本身时间不够用,找本详细的真题书会让复习效率更高~PS:句子翻译正确率怎么判断①句子逻辑顺畅,具体词汇翻译准确。正确率90%以上。能达到这个标准的英语基础相当好,复习考研重点放在研究解题方法上即可。②句子逻辑不顺,具体词汇翻译准确。或者句子逻辑顺畅,词汇翻译不准。正确率50%左右。第一种说明语法基础不扎实,第二种说明词汇量不够,可以有针对性提高。③句子逻辑不顺,具体词汇翻译不准。正确率50%以下。大部分人都是这个水平,老老实实动手分析句子,不认识的单词积累在单词本上,好好背。学校课程多,但是又想考研,说到底没啥好办法,就只能挤时间学习,放弃不必要的娱乐和社交。相信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说到英语,我就想到当年每次参加英语考试的一句口诀:“三短一长选最长,三长一短选最短,两短两长可选C,杂乱无章就选B。”除此之外,每次考英语的时候,有些人甚至把骰子这种“考试神器”也带进考场,每次回想起来就啼笑皆非。我们学校的英语老师过了英语专业八级,我问她:“像你这种水平和那些外国人对话应该没有多大障碍吧!”“那不一定,外国人说的我都听得懂,但我说的,那些外国人就不一定听得懂了,毕竟口音方面还存在差异……”英语这个科目,真的有作为主科的必要吗?如果将英语这门课程变为选修课(副科),可行吗?我觉得相当可行!在国内,英语和语文、数学“三足鼎立”,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英语成绩不够,多少高中毕业生因为英语成绩太少与自己心仪的重点大学擦肩而过?多少希望通过考研改变命运的莘莘学子因为英语成绩的“疲软”在考研之路上“折戟沉沙”?有没有其他国家的考生因为汉语考不及格而无法考上重点大学吗?有没有其他国家的考生因为汉语考得差就不能读研吗?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几乎没听说过。但是,在我身边,一些大学生写的作文和小学生的文笔差不多,一些研究生的硕士论文甚至还要请“枪手”代写,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状况?我们自己的语言文字还没掌握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学英语却要“从娃娃抓起”,这到底是为什么?让英语完成从主科到副科的“华丽转身”,是为了避免让英语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绊脚石。英语成为副科,并不是说英语不重要了,英语还是相当重要的,有多重要?比如和外国人做生意,学好英语的价值就立即体现出来了;再比如计算机编程的时候,啃好英语这块“硬骨头”也是相当重要的。不过,就算和外国人做生意,我觉得也不一定非得把英语这个科目学到登峰造极的境界才行。我记得我们村有一个专门做网络贸易的人,他是小学文凭,无限接近于文盲,但他却频频把他货物顺利卖给外国人。他与外国人沟通方面却没有多大的障碍的技巧在这里:外国人发订购信息过来,他直接用英汉互译的翻译软件将外国人的语言“破译”,然后再把自己想法同样用软件翻译过来——复制、黏贴、成交,一气呵成。英语成为副科的同时,还要把重心从“读”、“写”移向“听”、“说”。因为英语充其量是一门语言,一种交流的工具。学好英语这门语言,五音不全地读着、漫无目的地写着,外国人是怎么说的我们一无所知,这样对学好英语真的有帮助吗?主修语文和数学,辅修英语,不再把英语当作高考和考研的“硬件”,您觉得可行吗?
现在这个季节又迎来一年一度的考研热潮,秋天的凉爽季节,复习的好季节。各大高校图书馆爆满也是很正常的,还有两个月,就要进行全国研究生选拔考试。可以说是迫在眉睫,一点也不含糊的复习。现在大四学生有的就只是复习,疯狂的刷题,希望可以考上一个好点的研究生,也为自己好好谋求一条好的出路,好的出路,好的工作,这也是广大学子目标和梦想。那么现在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决定要考研,那应该到底什么时候准备考研才是最佳的时机,不浪费大学时光,也不昏昏度日。想在大学充实点,又想在大学多学点东西,大学里还有很多很多活动,都想去参与一下锻炼自己的能力。大学很多很多事情要做。我们到底什么时候来准备考研,是否一进大学,就埋进大学考研的队伍当中呢?很多人意见不一。考研,为什么要考研,这几年考研人数成指数增长,人数不断增加。现在本科大学生遍地都是,本科大学生根本不值钱,要想找份好工作,找一份待遇比较好的工作,学历很重要。很多公司首看的就是学历,再看能力。 很多大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定了一个远大的目标,下定决心考研。和那些大三大四的学长学姐们一起挤进图书馆,拼命刷题。近几年调查结果就是这么显示的,考研的人数在增加,考研准备的也越来越早。现在你们可以发现,如果大学里凡是要举办一个考研讲座,那么大一大二的学生比大三大四的人还要多,很多大一大二的对于考研也是非常积极的。甚至很多大一的同学就把考研学校,考研专业给定下来了,把它当做目标一步一步实现了。但是说实话,很多大一的学生,准备考研,就是只学习考研要考的科目,其余选修科目一概不学。这就造成了很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很匮乏,应该被教育的没听进去,眼里只有考研的科目。在上选修课和公选课的时候,他们都不会太认真。要么在课堂上刷别的题目,要么心思也是不在焉的。所以很多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为了课堂更加有趣,很多老师才取的措施是降低课堂的要求,连考试通过率也增加,很多从来没有学习过的人,老师基本都会给你过,不会让你挂科。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教育部要求大学开设的选修课和公选课就形同虚设,因为很多大学生在乎的只是考研科目,高数和英语课前排听课座位一票难求。而选修课,公选课,别的无关乎考研的科目,大家都不重视,前排座位几乎无人坐。甚至很多人瞧不起选修课和公选课,公然逃课去图书馆刷题,将考研放第一位。至于考研准备早还是不早,各有各的看法。准备早的确会增加考研几率,但是极端的准备考研是很不好的,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全面发展。本文由幻柠檬黑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最近有个孩子,问我这个问题,我直接说我的看法,我不太支持转专业,但是我比较支持考研。想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未必需要通过转专业来实现,现在慕课平台都很好用,上面有国内外顶尖高校、以及国内外顶尖企业的课程知识,比起转专业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更加经济实惠的方式;考研现在是大趋势,你在国内的人才环境、就业环境下,基本上没得选择,除非你本科学历非常过硬、或者说你本科期间做过非常多有价值的事情。我自己是纯软件背景,虽然大学的时候也参与过一些机器人和单片机的一些事情,但是没有因为自己当时又在创业,实在是时间难以兼顾,我虽然感兴趣但是也确实没有太多时间精力去做这些事情。所以我只能从我的角度给你一些参考。为什么我支持读研?现实问题,现在要进好的企业(比如阿里、腾讯、字节、快手、百度、美团、拼多多、华为、小米等),要么你是好学校的本科生,比如985/211、好的重本,你自己区分好学校就好,比如北邮这种211比很多985吃香很多,一些985/211高校因为地理位置不占优势,未必有一些发达城市的普通重本吃香。要么你是普通高校,但是你考了一个很好学校的研究生,考虑到你的背景是一所普通高校,这种情况跟你最符合。华科博士张霁获得华为天才计划最高201万offer的新闻去年刷爆了全网,张霁复读考上了三本院校,然后大学再考进华科,成为华科计算机专业的博士。不要求每个人逆袭故事都这么夸张,不一定都得从普通高校考到顶尖高校读博士,可是从普通高校考到一个相对更好的高校读研,我认为这个难度不会特别高,至少我认为你现在努努力有机会够得着,考研毕竟要到大四,你完全有时间准备。剩下一种是什么呢?那就是你即使在普通高校,但是你本人的硬实力过硬,比如参加ACM取得不错的成绩(未必要国际大赛拿奖),除此之外数学建模、机器人大赛等等,都是可以提高你的竞争力的,一定程度上你在这些比赛中能拿大奖,在这个行业一定程度上比985学历还要吃香得多。除了这几个之外,Google、Facebook、Microsoft、百度、阿里、字节、美团,好像都有编程大赛。能力强的话,我是建议选择一项比赛去参加的,即使没有拿到大奖,也是一种极大的锻炼,当然仅限于能力强、经验足的,数学建模可能混个奖容易一点,但是ACM想要拿个奖不容易混的。所以要不要读研呢?有机会去好的学校,我是强烈、非常建议的,同时你也可以参加一些比较好的比赛,来给自己增重、加分。现在随着人才竞争增大,确实读研的人数也多,水涨船高,大家要求也更高,尤其是你的本科学历不太好的时候,那么你在跟别人竞争的时候确实相对劣势,除非你有好的比赛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是非常建议有机会、也有能力的前提下,去考一个好学校的研究生的,现在人才环境、就业环境是这样,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斯坦福大学只专研软件、还是软硬兼修?我个人认为,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不管是只专研软件,还是软硬兼修,只要你能力强了,都能有比较好的前景,能力不强的话,你懂的东西再多也没有价值。说白了我倾向于一专多能而不是单纯多能,精通多个方向当然是好事情,但是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天赋是有限的,能把一个方向做好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这个多能,是不是代表我一定得学一个多能的专业呢?我认为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就像你说的,电子、通信专业的学生,也都来搞ACM、数学建模这些学科竞赛,那么反过来,你作为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为什么不能去搞搞硬件呢?优秀的孩子其实应该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多泡图书馆、多去网上找资料,现在网上那么多好学校的慕课,国内外的都有,比如MIT的算法课、斯坦福的编程课,这都是很经典的,可以去看的,国内很多顶尖高校,也有很多慕课,所以我认为不一定非得转专业,毕竟转专业如果涉及到要补专业课,那你还是会很累的。多能你可以课外来弥补,并不一定需要转到这样的专业。纯软件行业,现在主要是传统企业、以及互联网企业,这个是最常见的,比如银行的很多系统,比如互联网企业,都需要大量的纯软件人才。但是真正软硬件都需要的,要么目前是在一些嵌入式设备,要么就是自动驾驶、视觉识别等一些领域,前面一个领域门槛较低,后面一个领域门槛极高,两极分化极其严重,这一点跟纯软件行业不太一样,其他的电子、通信也有这样的岗位,这个领域当然也更多了,但是岗位良莠不齐,差距极大。目前来看软件工程师体量还是更大一些,需求更多一些,这个你从招聘网站也能得出结果,国内做应用的,还是比做底层的要多很多。长期来看,硬件工程师当然大有前途,中国始终是要做芯片和操作系统的,未来人工智能领域,也要设计很多硬件技术,如果长期来看,确实需要这方面的人才,软硬件兼修未来确实是一个大方向。不过目前来说,真正能做底层研发的企业并不多,华为、小米、百度、深度科技等等,确实太少了,由于需求少,那么也就意味着门槛会比较高,否则你就得去做一些嵌入式领域的研究,比如智能家居等等。清华大学需不需要转专业就看你的选择了,你要考虑清楚,如果要转专业,我也同样倾向于你本科阶段打好基础,然后稍微跨专业考研,可能这样对你长期发展还好一点。稚辉君好像也不是计算机专业、也不是电子专业,他好像是通信专业毕业的,虽然这几个专业交叉性很大,也有很多专业课都是相同的,但是终归还是有一定的培养差异,所以我认为你不一定要转专业。这么多年来,我身边搞技术的,也有很多非科班的,真正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去做一些专业之外的事情,我认为可能要更好一点。天花板,软件和硬件行业其实都有这里我想分几个方向来给你分析,第一个是专业天花板,第二个是行业天花板,第三个是结合起来的个人天花板。专业天花板,其实软、硬件都有天花板,软件、硬件天花板都可以很高,行业天花板,同样也是软件、硬件两个方面,还是那句话,目前国内软件行业需求更大,但是硬件领域需求更少一些。当然你如果在美国,你要做个硬件工程师,确实也会非常有前途,人家有Intel、AMD、Nvidia等众多硬件企业,苹果公司现在也做自己的硬件,软硬件领域的需求也会很大,这是中美IT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决定的。真正要做软硬件结合的,更是少之又少,真正涉及的领域就更少了,而且本质上你做软硬件结合,也是属于做底层了。职业天花板其实不完全、或者说不主要由你学的专业方向决定,金融、法律、IT,以及建筑、设计等等众多行业,真正决定你的天花板的,还是你自己的能力,你能力强了,在任何一个行业都能做好。具体做工作中,你可以做一些提升,算法工程师、架构师,这属于做技术做到了比较极致,或者逐渐走向管理、产品这些岗位,也是很合理的,这对职业生命绝对有好处,毕竟CTO、CEO等这O、那O也都是一步步基层起来的,你想想国内外互联网行业,多少大佬都是技术出身的。北京邮电大学是焦虑、还是我真的喜欢?我擅长我想做的事情吗?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甚至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要做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真的是太难太难了,这个可能是大部分国内大学生的现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往往你喜欢的事情你更容易做好,能力说白了就是你的天赋,这个直接决定了你能在这个领域做到什么样的高度。我父母已经是很开明的了,所以我读书那会儿,我可以学习很多数学、物理课外知识,初中的时候,别人忙着功课,我能被父母允许去自学一些C语言编程。中学我就想清楚了,大学我要么学计算机、要么学数学或者物理,大学之后学了计算机,我也旁听了很多数学系和物理系的课,这都是我喜欢的事情、也是我擅长的事情,所以我总是能够做好。不喜欢的事情,我就很难做好,我大学的时候因为选课晚了,有一次体育课给我弄到太极拳,我真是认真学了一个学期都没学好,而且越学厌恶情绪越深。软件、硬件,你是不是都喜欢、都擅长,还是单纯只是觉得软硬件都懂对职业发展有好处,或者单纯只是认为稚辉君很酷,当然多学一点总是没有坏处的,但是前提是你得有一个真正的拿手绝活。你可以去找一些课程先学学看,就是我前面说的慕课之类的,国内外名校都有很多非常好的慕课,也有coursera、Udacity等主要面向就业市场的慕课平台,挑几门相关的课看看就成,但是不要去买那种培训班课程哈,那玩意儿不靠谱。最终自己决定,也可以问一下专业课老师,以及问一下师兄师姐,过来人的经验其实还是很重要的,也可以去了解转专业、考研的具体情况,了解一下就业环境是怎么样的,查一查国内外的企业到底需要的人才是怎么样的,求职招聘网站自己也可以试着去搜索一下看看。
大学的课程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选修加必修的学分修满了才能正式毕业。新大一都会面临选科,说到选修课可有大学问,赵益老师建议大家按照以下四种方式选择:1. 和自己专业互补的,比如专业是人力资源,可以选修法律或财务相关,有关联,将来工作还有优势。2. 选择对未来考研有帮助的,比如选些和英语、政治有关的课程,可以让你更容易考研拿高分。3. 选和自己专业贴合的,比如你学了语言专业,可以选修外国文学赏析、或者同声传译等选修课。4. 如果你的专业是专业性很强的,比如临床、机械、船舶等,选修课不妨选一些人际交往、口才、心理等课程延展一下其他能力。另外,选课前,先和学长打听一下,有哪些老师的课程非常难,不易通过,这样的课程尽量避开。
今年2020届大一新生马上就要步入大学的生活。在网上看到很多同学都在问有关选修课的问题。那么大学的第一年选修课到底怎么选?是应该选择那些自己有兴趣的,还是选择哪些好拿学分的选修课?小编这边罗列了一些有趣还实用的选修课,给各位大一的学弟学妹们做一个参考。大一应该选修哪些实用有趣的选修课?大一新生应该选修哪些有趣实用的选修课?1,市场营销很多人对市场营销的理解都非常浅,以为市场营销不就是销售吗?其实等你选修了这门课以后,你会发现,学了这门课,可以让你了解到,目前市场正在发生哪些重大改变,企业的营销体系和营销过程是怎样的,这对你以后四年的大学生活还有实习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市场营销2、office等一些办公软件学习和不学习真的不一样,工作以后,很多表格数据的应用都需要你熟练的操作各种花里胡哨的功能,这些如果在大学就能选修这些办公软件的课程。还是尽量都选修学习一下吧。以后写论文你都能速度快一点。哈哈3,社会心理学这门课呢在课堂里面会学到很多生活中的心理知识和理论,包含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实对于后面四年的大学日常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建议选修下。将来你还会加入各种社团,学商会,会和各类人群打交道,学了这门课,心里立刻有底气了。社会心理学4,陶艺课一般学到后面会亲手去揉泥巴,拉胚,修胚,自己烧制成品或者老师帮忙烧出成品,然后自己可以带走自己的作品。交完作业以后,不但能拿到自己的手工作品,而且还能学会揉面的好手艺。作为一个南方人,选修陶艺课一次学会两门手艺,以后找兼职工作都能理直气壮的说:我会和面!5,PhotoShop这个技能在你大学中和毕业后都是十分实用的。不管你是为了女朋友还是男朋友P图,或者工作以后的文案配图,或者PPT里面的各种技巧配图。都是十分加分的一个技能哦。不会PS,怎么好意思在朋友圈,闺蜜圈,相亲圈等各种圈子混呀?photoshop6,工科类学生个人建议可以多选择一些计算机相关的课程。毕竟各类工科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比如在建模等领域,都需要计算机的加持。7,文科类学生选一门外语,或者加强下英语。英语的重要性就不说了。如果后面要考研,英语是你的一大杀器啊。如果后面要参加工作,想去外企或者大一些的企业,小语种的入门对你来说是一个很大很大的优势。日语8,摄影技巧与鉴赏一直在想:如果有个会拍照的男朋友/女朋友,是种怎样的体验?不管你在大学谈不谈恋爱。会拍照,哪怕是手机拍照,那么你的人缘必须是好得不得了。不如社会后,这也是加分项。如果自己感兴趣。可以买一部单反/微单,好好研究下这个领域吧,少年们。结语:上面啰嗦的说了那么多,各种选修课还是需要大一新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再结合以后几年的生活和情感需求,好好的给自己选一些有趣的选修课。最后最重要的,就是很多选修课都是要抢的,要抢的,要抢的。各位新生还有哪些想学的,觉得有趣的选修课,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注: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鸭子的“考研梦”有一只小鸭子在一所普通的动物学校上学。学校里,除了考试显得很讨厌之外,小鸭子觉得其实还算过得不错。最近这些天,小鸭子在床上开始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了。因为他快要毕业了。很快,他就不得不从学校离开。离开学校意味着,鸭妈妈不再会定期给他小鱼干吃了,他必须去往外面的世界自己抓鱼吃。小鸭子一直待在学校里,外面的世界对他来说很陌生。小鸭子也只是假期里,才会去外面的世界帮一些鸭子捕鱼队捕鱼,但是很累,而且只能分到很少的鱼。偶尔的时候,还会看见一些怪影,不知道是好是坏。但是捕鱼队说他们都是坏人。外面的世界跟学校完全不一样,它并不像学校一样安逸,似乎还充满着危险,小鸭子这样想着。虽然在学校里,已经学习了快四年,但是他觉得自己没怎么认真,没什么能力,也就能应付应付考试。但是小鸭子心里还有一个梦想,去北上广湖,那里湖很大,有最丰富的资源,是所有动物心中的好地方,只不过在那边的窝都很贵,一般的动物是买不起的。不过那边的动物研究院在招生,现在飞行可是热门专业。如果继续留在学校的话,能就近观察北上广湖,暂时远离外面的世界,而且鸭妈妈还会觉得自己努力上进,定期会给予一些援助的。小鸭子从床上扑通的就坐起来,考研呀。于是他决定了,要去开始疯狂学习飞行课,希望能够考上好一些的研究院。那段时间,小鸭子很努力,但是作为一只鸭子来说,他其实知道自己迟早要下水捕鱼,而飞行,不过是选修课。回到自己这个故事,就是我对自己的描述。当然,我焦虑的更早一些,我大二就已经很焦虑了,有各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想去大城市发展。我大二就开始做考研的复习准备,选了想考的学校,专业,加了考研群,花钱买了考研课,找学校的学姐···是三跨考研,然后开始三点一线的复习生活。就这样过了一年,外人来看的话,是很努力的。但是我自己却越来越怀疑很多,恐惧很多。找了时间认真思考了一下。得出结论需要一个前提假设,工作需要的能力和科研需要的能力,在大部分地方并不重合。举一个例子,科学家是寻求边界,告诉你什么可以做。而工作的人则是在划定的边界里,把这件事做到。当然考不同的学校,有一些区别的,我站在我的角度思考问题。因为我没有走科研这条路的打算,所以对我来说考研最大的好处是延迟选择,其次是减缓一些毕业择业就业的压力,是一条用时间和钱换空间的路工作最大的的好处是快速培养能力,缺点就是压力大。然后我惊讶的发现,其实考研和找工作担心的东西似乎差不多。最重要和要紧还是能力,特指做事的能力。我最后觉得,其实我被恐惧支配。因为我最大的问题是能力不足以匹配我想要的生活。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自己战略上的懒惰。我的所作所为并非是为了解决自己能力不足的问题,而是为了降低焦虑和恐惧,让自己能力不足的问题缓慢一点暴露出来而已。考研应该是个中性词,是否考研,取决于你未来的职业,是否需要研究生学历。有些职业是实战性,理论再多,也比不上实践。比如销售。询问他人问为啥要考研,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想提升自己的能力,想去更好的学校,但是你再问细一点,提升自己具体那方面的能力,更好的学校意味着什么,你想要干什么?要么就答不上,要么就是大词。我也挺讨厌的,非要问到深处。大多数跟我也差不多,没能力,害怕找不到工作,担心学历歧视,推迟选择。当然得分最高的,还是老师、同学、家长都说考研好,所以,我也觉得好。跟选择无关,跟情感有关。外部环境现实来看,考研人数越来越多,考研压力越来越大,而且似乎周围的人,周围的老师都一个劲的鼓吹,考研好,考研妙。到底为什么?考研人数逐年激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大学生太多,人才似乎有些过剩了,导致一个现象,本科生能干的活,要找一个硕士来干,硕士生能干的活,非得找一个博士来干。一方面似乎又是人才稀缺,21世纪最珍贵的是什么?人才。各地政府开始抢人,希望能够留住人才。一些就业的思考第一个是普遍的学历性歧视。招更好学校的学生,是因为招人用人的成本更低。据说,企业招聘的成本大于用人的成本。一本学校的学生,他提前经过了筛选。比如说高考,比如说选择。虽然一本学校的学生,其中可能也有很多人也不是我想要的,但是相对来说,达到我要求的比例比较高。以下数据只是为了标明区别,并非真实数据。比如在一本学生的人才比例大约是10%满足我的要求,而我想要招50个人,那我面试大约500个一本学生,我就可以收工了。但是如果是在二本院校的话,他不是没有人才,只是比例偏低,比如说1%,那我需要面试大约5000个学生,我才能收工。这还是在HR百分之百看准人的概率情况下,其中还有更多的不可控因素,HR可能会看错人,面试的人会耍小把戏,很多提高成本的事情。你是HR,你怎么选?你是公司的领导,你怎么选?反正是我就选前者,效率高。就相当于是在一把全是金矿的地方,掘金更方便呢,还是在一个全是石头的地方,掘金更方便呢?问题的关键是成本,如果有降低HR寻找人才的办法,我觉得HR也是乐于接受的,这是逆袭的关键。能力和被看见第一、找核心能力,然后培养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是,找一个你想做的职业。然后到招聘网站下面,去找企业的招聘要求。第二、让能力能够快速被看见重点第一、被看见和觉知最好跟自己的工作有关的故事,比如,我想展现我的能力。故事来自古典《超级个体》。“我篮球打得还可以,大四的时候带团队拿过全市篮球比赛第一名,那是我们学校历年来第一次进入前三。 其实我的身体素质不算出色,所以我选择做后卫,做后卫就要把中远投球做到最好。人应该有死磕一个技术到完美的能力,所以我的中远投还不错;带团队的时候,我还学到了如何让一群牛人通力合作,培养了我的领导力;有一次我们差点出局,我却认为这是一个反败为胜的机会,在中场休息时做了一个演讲,激励了大家。后来我看了一本书,才知道原来这个叫“逆商”。 现在遇到一个新事情,我就会应用这种做事的方式——先看清全局找到自己的站位,然后反复精进让自己的一个优势做到最好;再带领一群牛人,让他们相互协作;一旦遇到低谷,我觉得这反而是一个机会,我会让大家逆势而动。”重点二、快速这个能力能很快匹配到企业自己心里想法,比如刚才的例子,如果企业是带团队,缺管理的,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领导力。如果企业缺技术的,马上会想到你是一个追求卓越的技术人。第三、信用背书你是不是人才,我不知道,如果有什么东西,用别的东西的信用,可以给你背书的话,我也是乐于接受的。1.推荐,有重要的人,推荐你。这是我带过的一个小伙子,很适合这个岗位。这个人压上了自己信用背书。不适合大部分人。2.标准,我考了某某证书,适合大部分人。3.我做到过。比如工作经验,历史业绩。这就需要你在毕业前,就积极的找方向实习。适合大部分人。4.用作品说话,我对公司所有的从产品的制作都熟悉。适合一些创作类的岗位,比如写作,比如设计等5.市场说话(作品说话的高级版本),我做过的某某作品获得了多少多少市场。说明这个人熟悉全套的能力,是高阶人才。适合极少数人在最后,我不是劝大家不考研,不管考研或者不考研,不要放弃学习。而想明白为什么考研,你才更有可能考上,最后祝那些想明白考研的人,都考上。加油!图片来自:OpenClipart-Vectors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数据来自:中国考研网
21 考研的正式报名还未结束,考研后浪们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了。实际上,随着学历焦虑的普遍蔓延,越来越多大学生希望在更早期就开始准备,以求能取得更好的复习成果。但是,经历过考研的人都明白,考研复习战线不宜过长,且复习效果和复习时间也不完全成正比。那么,考研“萌新”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做些什么呢?下面,宗师君就从考研扫盲和分年级备考建议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01考研扫盲考研的起点是搜集各类咨询,了解考研常识,决定是否跨考以及报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作为考研小白,应该了解以下内容:(一)名词解释学硕 / 专硕:学术型硕士,侧重于科研能力的培养;专业型硕士,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门类:报考志愿的一级筛选条件,包括13个类别,详询研招网硕士招生目录统考: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外语(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以及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联考:全国联考科目为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自命题科目: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的科目,通常除了联考之外的专业课考试科目都是自命题科目。业务课:就是专业课,主要考查与报考科目相关的专业知识。国家线: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国家线趋势图-工学学硕)(国家线趋势图-经济学专硕)34 所:指经教育部批准的科自主命题专业课、自主划线的 34 个招生单位,多拥有 985、211 的 title。34 所自划线高校复试工作先于其他高校进行,可以将未通过一志愿复试线的考生及时调剂至其他高校,使其他招生单位和考生的调剂更加主动。报录比:报考某一招生单位某一专业的考生数与该专业实际录取的统考人数之比。报录比越大代表竞争越激烈。差额比:进入复试名单的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之比。差额比越大,复试名单中排名靠边缘的考生被“炮灰”的风险越高。(二)非联考统考专业的考试科目1. 政治(满分100)只要是参加中国“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考生,每个人都得考政治。报考管理类中 6 个专业学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硕士的初试取消政治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招生单位在复试中进行。2. 外语(满分100)外语科目针对报考的专业不同,可以选择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等不同的语种,这个主要是由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决定的。如果你报考英语专业的研究生,那么你的外国语应该是英语以外的语种,如法语、德语等。对于考英语的学生来说,英语还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一般情况下,参加学术类硕士考试的学生参加英语(一)考试,而参加专业类硕士考试的学生参加英语(二)考试。3. 数学(满分 150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考试,是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为招收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各学科、专业对硕士研究生入学所应具备数学知识和能力的不同要求,从 2009 年数学考试分为 3 个卷种,其中针对工学门类的为数学一、数学二,针对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的为数学三。4. 专业课登录招生单位官网,查询往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了解专业科考试科目和参考书。(三)考研关键时间节点无论备考开始的早晚,考研人绝对不能错过的 10 个重要时间节点分别是:1. 考研大纲发布(9 月)考试大纲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规定了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应科目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权威政策指导性考研用书。它既是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也是考生复习备考必不可少的工具书。考试大纲具体分为两类:即公共课考试大纲和专业课考试大纲。公共课考试大纲即考研政治、考研英语、考研数学考试大纲,每年由教育部统一公布,时间一般在 9 月。专业课考试大纲总的来说可分为三类,即教育部统一公布、各招生院校公布以及不公布三种类型。由教育部统一公布的一般为考研统考专业课大纲,时间一般在 9 月,与公共课考试大纲的公布时间一致;由各大招生院校公布的,时间一般集中于 6 月至 9 月,具体依据各高校而定;还有部分高校或部分学院(例如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并不向考生公布专业课考试大纲。2. 预报名(9 月下旬)考研预报名是指预约报名,主要针对应届生,但是往届生也可以进行报名,是为 10 月份的正式网上报名分流一下,避免正式报名时候网络太拥挤,不是必须要报名的。预报名的好处是可以优先选到自己心仪的考场(本市没有名额的话可能就能去别的城市参加考试),同时给考生增加修改志愿的机会,即预报名填写的志愿,正式报名阶段还可以修改。另外,报名需要填写的信息很多,早点报名可以避免因为时间不够信息填错而影响考研的情况。3. 正式报名(10 月)社会考生和应届生都可以报名。生成报名号即代表报名成功,要牢记报名号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缴费。4. 现场确认(11 月上旬)考生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学生证等材料到报考点进行报名信息确认(有的地区可以网上确认)。需要注意的是,每人仅能报考一个院校一个专业,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5. 打印准考证(初试前一周)在规定时间内,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并打印准考证。6. 初试(圣诞节前后的某个周六、周日)考试时间为两天,上午 8:30-11:30,下午 14:00-17:00,次序一般为政治、英语、数学(业务课一)、业务课二。7. 初试成绩公布(约 2 月中旬)不同学校出分的时间不一样,可以参考前几年的出分时间,大多在 2 月中旬。20 考研情况比较特殊,不具有参考性。8. 国家线公布(约 3 月中旬)除 34 所自划线院校外,其它招生单位基本以国家线为准,按照初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列,确定复试名单。9. 复试线 / 复试名单公布各高校陆续公布复试名单,及时关注官网。10. 研招网调剂系统入口开启如果没有如愿进入第一志愿复试或者复试失败,考生还可以参加报考院校的校内调剂和其他院校的校外调剂。研招网为此专门开通了调剂服务系统,供考生查询招生单位的计划约,并报名参加调剂复试,通过后在系统内确认录取状态。一般 3 月上旬开通调剂意向采集服务系统,3 月中下旬开通调剂服务系统。两者的区别在于:在调剂意向采集服务系统中,一位考生最多可填写 10 个平行调剂意向。调剂服务系统开通 24 小时内,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考生可将调剂意向转为调剂服务系统中的调剂志愿。已转移成功的调剂志愿与直接在调剂服务系统填报的调剂志愿一样,在招生单位设置的锁定时间内不可取消或更改;未转移成功的调剂意向在调剂服务系统中无效。(通俗点讲,意向采集系统就像“购物车”,调剂服务系统则是“下单界面”)02备考建议(一)大一大一就打算考研的小朋友们,大多是因为高考与自己心仪的院校或专业擦肩而过,觉得“意难平”。但不管怎样,既然已经开始了在当前所在院校的大学生活,就要做好本职工作,以顺利完成学业为第一优先目标。特别是要打好数学类科目的基础,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尽早高分考过 CET-4、CET-6 。深入了解当前所学的专业,包括就业方向、就业形势、学历认可程度等。如果有跨考的打算,建议先了解学校的转专业政策,为转专业做准备。各个学科自有其独特的思维体系,全面的专业学习远胜过对某几门考研科目的“对点狙击”。(二)大二大二是整个大学生涯中最忙碌的一年。一方面,在培养方案的学分要求下,课表几乎被排满;另一方面,学生工作、科创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让同学疲于应付。因此,大二并不适合开始全面的考研复习。建议规划:① 研究培养方案,将大三学年的选修课尽量往前选,为正式复习腾出时间;② 以毕业论文的要求对待“大创”,培养严谨的科研习惯,掌握相关实验原理和操作技能,形成完整的项目报告;③ 选择几项有含金量的竞赛,在复合赛事规定的前提下,可以用“大创”的研究成果参赛。④ 确定考研专业后,筛选意向院校,搜集其历年报录比、复试线、初复试科目、复试成绩计算方案、研究生培养政策等资料,评估考研难度和性价比。(三)大三大三上半学期专业课仍然吃重,即使确定要考研,也千万不要完全把专业课放在一边,否则一旦有挂科,还得再花时间重修,得不偿失!按照开篇完成考研扫盲,确定好目标专业、院校后,就可以着手制订复习规划了。在大三上的基础阶段,22 届考研的同学可以先使用 21 考研复习资料。(四)政 治看徐涛的政治强化课,看完一章后阅读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配合做《 1000 题》。第一遍不必在意正确率,要根据题目解析圈出自己没理解的知识点。(五)英 语打好词汇基础。使用单词书和背单词 app,攻克大纲词汇,可以花点时间看英语视频课,能让英语受益匪浅,明背单词是有法和技巧的。如果时间还较为充裕,可以看看何凯文的英语阅读长难句网课。(六)数学从网课入手,系统地学习考研数学,善用 Xmind、MindMaster 等软件做好学习笔记,便于后期查漏补缺。大一没学过数学的同学建议从基础视频看起,如果之前上过数学相关课程,可以直接看各位老师的强化视频。(七)专业课相较于“八大统考专业课”,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的专业课更难获取。宗师君根据上岸学长学姐们的经验,总结了一些较为常见的渠道:★ 官网公布,部分院校会在官网提供往年初试专业课下载链接,但是没有答案解析;★ 考研辅导机构、淘宝购买;★ 豆瓣考研及其他社交平台考研小组等;★ 目标院校的旧书店;★ 考研讨论组里的分享。输入目标院校目标专业,可能能搜到相关的考研群,一些上岸的同学可能会在群里分享资料;★ 继承上岸学长学姐的资料。得到专业课资料后,不要一头就扎进复习中。首先要根据历年真题做考频分析,划分简单了解、重点掌握和深入学习的章节;然后有的放矢,结合参考书目总结各章节笔记。宗师君认为,在这个无处不“卷”的时代,同学们都早早地开始为前途打算。但紧盯着一个目标只会加重焦虑,倒不如把大目标拆解成阶段性的小目标,先走好脚下的路,才有机会到达下一个路口。本篇原创文章由“宗师考研”发布,我们将会持续更新考研及大学生主题的干货文章与上岸经验贴,敬请关注!
文|冷丝栏目|考研录取毫无疑问,2020年考研人数又要创下历史新高,考研的难度也将有所增加。包括考生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考研确实有难度,冷丝要提出的问题是:所谓难度,到底具体指的是什么?某高校有这么一份关于考研情况的调查:96%的同学认为考研所需的公共基础知识不够,其中,认为自己数学基础不够的有48%,英语基础不够的占39%。就冷丝所观察到的,这些调查结果与很多高校学生报考研究生相接近,数学与英语是考研“瓶颈”的实际情况也非常相符。这就说明:考研的难度,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公共课方面,因为题目难度大,高校有关公共课的教学效果并不好。目前,考研信息对考生的全国统考和面试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很多考生若是能够及时了解高校的考研信息,包括高校的调剂计划,就很可能抓住机会,一举成功。而有很多应届考生更是因为对考研信息了解不多,面试心理准备不足,导致功亏一篑。考生以一般性考生为主,而过去的三本院校即民办高校考生占了一定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一的比例。在经历完高考的洗礼之后,这些考生通过成绩的高低被不同的本科批次录取,更多的高考失利者也希望通过本次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出身。对于三本类考研群体来说,考研并非是好的选择,但确实是无奈的选择,这就给这一类考生带了一些弊端。冷丝就考研群体属性想多说几句话,之所以考研难,这当然与考研群体本身密切关联。就不完全统计,近几年三分之一的考研学子来自于民办高校和一般性公办本科院校。其一,由于高考的失利、分数低的原因,来自一般性院校的考研学子面对考研时明显存在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往往处于想要报考更好的学校却不敢报,想要参加考研却不敢考的情形,并且在考研复试中,专业属性好的考研者往往更能受到招考院校的欢迎,而专业属性差的考研者则更容易在面试环节被刷。其二,这部分考研群体与一本和重点高校考研群体相比,无论在学习的基础上、学习的自制力,还是在考研的学习氛围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要求他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具有更顽强的意志力,才能够在考研中取胜。其三,这部分考研群体认为考研是摘掉高考失利“帽子”的直接有效方法,从而忽视了在考研过程中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习方法的掌握,常常出现为了考研而考研的现象。急功近利,这往往会“欲速而不达”。那么,面对目前考研难的问题,作为关键要素的高校管理者、教师该怎么做?专业课成绩是考研成功的基本条件,冷丝认为,高校要加强专业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有关考研科目有针对性地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同时,让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前沿方向、动态、进展,为将来参加面试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英语教学力度,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目前,研究生入学的英语考试水平,基本上要达到六级水平。而现在在校学生一、二年级一般要求通过四级,而四级到六级还要上一个台阶,学生在大三和大四全靠自学很难达到六级水平。因此,针对这一情况,要想为考研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管理者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比如大学英语学习过后,针对考研的学生继续开设英语课程,以提升考研同学的英语水平;再如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六级英语,只有六级英语通过率达到一定程度,考研才有一定的基础。高校要切实提高数学教学要求,增强学生考研的信心目前,很多热门专业,比如财会、经济学类专业,而这些专业本科阶段开设的"微积分生的数学入学考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如何把这一差距缩小,必须进行教学研究。冷丝建议,很多高校需要增加公共课的师资力量,或是增设一些考研必须的数学课程,开设考研的数学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使学生增强考研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