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大学生科研学习报告—这届年轻人为了考研上岸有多拼?花园

2020大学生科研学习报告—这届年轻人为了考研上岸有多拼?

考上研,真的能找到好工作吗?双十一又开启了预售,小李却没有丝毫购物欲。“只有不到两个月了,微分方程还是不太会,感觉上岸又无望了。”一战失利的小李连连叹气。2021考研临近,觉得还没复习好的的人远不止小李一个。据百度指数显示,大家的考研焦虑从7月开始集中爆发,考研相关词搜索指数暴涨72%。“是考研还是就业?”“考研该怎样准备呢?”…………一个个搜索量暴增的问题背后是一颗颗不确定的心。“要是焦虑有用,那我应该早就上岸了吧。”小李眼见身边的同学升学的升学,就业的就业,而自己只能埋头备考。“我只能静下心来,拼命学习,背水一战了。”考研是一场战役,学习知识就是储备弹药。一年又一年考研党队伍越来越壮大,这群年轻人为了学习可以有多努力?身边的同龄人为了学习可以有多拼?古有孙敬头悬梁锥刺股,今有清华学堂路车神边骑车边跑程序。清华大学多名学生表示,“学堂路车神”事件并非孤例,也不是罕见现象,他们对这种“自行车上的生活”并不感到意外(但是小编在此提倡大家不要效仿,安全第一)。年轻人为了学习真的很拼。百度学术的一项数据显示,每天有4成用户朝九前晚九后依然在百度学术找文献。这其中,又属北京市的同学每日访问百度学术平均学习时间最长,其次是天津、陕西。年轻人究竟在学习什么?年轻人为了学习可以这么拼,那么,大家究竟在哪些领域头悬梁锥刺股呢?百度学术整理了近半年所有用户的搜索词,经过分类得出了以下十大热门研究领域。2020开年的一场疫情让广大学子对医学专业燃起了敬畏之心。年轻人就业和所学领域真的对口吗?临床医学、汉语言文学、建筑学等是较多学子研究的专业领域,那学子们实际就业时的情况又是怎样?根据调查数据,全国2019届毕业生人数较多的前十位专业类排名第一的实际是计算机类,而医学类并未上榜。薪资方面而言,计算机类毕业生月平均收入最为可观,达6858元。研究生期间导师的好坏到底影响多大?百度学术上周发布的一篇研究生的文章里,有一个高赞留言:想起了我读研究生时的事情,感觉是一样的。我的研究生导师也不指导我,我进实验室,做什么,从哪里下手,她都不说,让我自己跟着师姐,我那个师姐一副清高瞧不起人的模样,做的实验也是失败的,而导师也不着急,导师在外面代课赚钱,心不在科研上。我的师姐毕业论文就是将她采取很多方法都没成功的经过,我也是如此,感觉崩溃至极。——许同学都说研究生期间最快乐的两个时刻是拿到通知书的时候和顺利毕业的时候,可见能否遇到一位优秀的导师对读研期间的影响真的很大。百度学术认证学者中不乏大量优秀的高校科研导师,以下为十大热门研究领域推荐的优秀学者,愿我们都能够如此优秀。2021考研临近还记得你当初考研的初心是什么吗?A势必为祖国的科研事业“添砖加瓦”B打工人多惨!校园生活不香吗?C进大厂无望,考研谋出路D大家都考研,我不能落单你的考研初心是什么呢?一起来留言区聊聊吧~

大学生实践论文调查报告要求及写法

调查报告的基本框架构成仅供参考题目一般应是:《关于xxxx情况(问题)的调查报告》要求:调查报告是为论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依据使用的,(提供一定的调查数据和实践依据)。调查的内容一定要与你要撰写的论文论述的选题相一致,调查发现的问题与论文中是一致的。调查报告文章结构一般为:引文(开头):要写5个要素:调查时间、地点、对象、问题、调查方式等;调查了解了什么?调查目的 是什么?(这部分内容200字左右)调查报告的结构如下:一、对某某单位调查的基本情况如公司的规模、性质、组织结构、人员结构等与调查目的有关的情况介绍,特别要有调查数据、情况分析及图表展示等。二、对调查结果归纳 此部分主要是依据调查基本情况归纳提炼出来文字说明。三、调查发现的问题此部分内容可以写在论文中。( 二 、三可以合并。如果以上三个问题个已经满足3000字可以不用写调查体会)四、调查体会报告要求全文字数3000字。切记调查报告应是定量分析、实证分析,提出问题,可以不对问题进行分析更没必要写对策建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论文要完成的任务)。

贵贱有仪

2018大学生学业发展与校园生活调查报告

目录内容节选一、学业调查(1)毕业论文/设计调查:近三成大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期间没有接受过导师的当面指导。当问到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因素时,超过6成大学生认为自身的学术能力不足是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时间规划也成为大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最焦虑的因素,大学生分别表达了工作面试、考研复习和毕业实习对论文写作时间的侵占。其余的大学生则认为各类资源(实验或实践资源、导师指导和文献资源)支持力度的不足是影响论文(设计)完成的重要因素。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课业负担更重。在关于专业课作业量的问题上,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普通本科院校的情况差别微乎其微,而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13.5%的大学生表示每周每门专业课作业量都在5小时以上,而这一比例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普通本科院校和专科职业院校中仅为5.8%、5.9%和4.7%。二、生活调查1)饮食调查:坚持每天吃早餐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并非易事2)医疗调查:近4成大学生表示在校期间的医疗报销不算困难3)公共资源调查:仅有一成左右大学生表示学校自习室资源丰富4)新媒体使用调查: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程度非常高5)假期生活调查:大学生假期在家早晨睡懒觉是常态,入睡时间则比想象中要早三、心理状态及社交调查1)心理状态调查:超3成大学生受到过抑郁症的困扰2)父母关系调查:与男生相比,女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与父母交流3)舍友关系调查:异性同学是大学生宿舍卧谈会最常出现的话题| 全文缩略图加关注私信我,获取《2018大学生学业发展与校园生活调查报告》48页报告全文pdf

布兰琪

这份中国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有点意思,多数大学生正在“无意识养生”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茜1月3日,丁香医生发布了《2020中国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调查对象涵盖不同城市、不同年级的 12117 名大学生,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状态、健康诉求四个维度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健康意识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报告》显示,一方面,大学生总体健康水平良好,对健康需求的关注度较低;另一方面,相对宽松的校园生活和健康的校园环境推动大学生在无意识中被动参与了很多有助于身体健康的养生行为。这届大学生的健康哲学自成一派,多数大学生正在“无意识养生”。88%的大学生健康自评超及格线,男生比女生更自信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自己整体的健康现状较为自信。数据显示,88%的大学生健康自评分数超过了6分的及格线,总体健康自评平均分为 7.4 分,其中半数大学生打分更是达到 8 分及以上。而在细分维度上,《报告》显示,相比女生,男生对自己的健康状态更为自信,无论是心理健康还是身体健康,男大学生都比女大学生评分高 0.4 分。在关于大学生生活状态的具体探究中发现,这可能与他们各自的生活习惯有关。男生有 31% 的人几乎每天都会运动,女生仅占 16%。同时,除了喝酒以外,女生出现各类饮食问题的比例也均比男生更高。面对美食,女生往往难敌诱惑,一边高呼减肥一边管不住嘴是当代女大学生的普遍群像。尤其是甜食零食吃太多、吃撑到胃难受这两个问题,女生中出现的比例均比男生高一倍以上。管不住嘴的女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身材不自信,这也呼应了女大学生运动频率低这一现象,管住嘴、迈开腿才能保持好身材。大学生的三大健康困扰:皮肤、情绪、睡眠大学生脱离了高中相对规律的生活,迎来了丰富多彩、全新的大学生活,开始独立管理自己的生活与健康,没有老师和家长在身边协助,他们需要自己掌控健康状态。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大学生有着他们独特的健康困扰。虽然88%的大学生健康自评分数已经超过及格线,但大学生们普遍对健康抱有更高的期待,理想值高达8.9分,面对学业、生活和就业的压力,其健康现状与理想还存在一定差距。《报告》显示,86%的大学生表示,在过去一年中出现过健康困扰。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皮肤状态不好、睡眠不足和情绪问题。31%的男生表示在过去一年中有过皮肤困扰,这一数据在女生中更是超过半数,达到了54%。而在睡眠方面,34%的男生和47%的女生都有过睡眠困扰,尤其是大四之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主动晚睡,硕博士中有一半人睡眠不足。有79%的大学生上床后不会立刻睡觉。同时调查发现,60%的大学生会主动采取行动改善自身健康状况,但相比饮食和运动,尝试过改善睡眠的大学生比例最低。丰富的社交生活和各种电子产品或许是他们早睡的最大障碍。在大学生眼里,上床从来不等于睡觉,大学生们会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丰富的娱乐活动,看剧、聊天、刷社交应用,一旦玩起手机,再想睡觉可能已是两小时之后。68% 的大学生在23点到24点之间入睡,有18%的大学生在24点以后入睡。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报告》还显示,大学生也展现出了对于心理健康的广泛关注,且对心理健康现状的评分超出了身体健康。3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心理健康状态非常好,高于9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压力,进入大学后的大学生们发现,“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只是一句谎言,他们会面临来自同龄人更为激烈的竞争,以及进入社会前的各种准备。这种竞争给他们带来的压力是多方面的。据调查,近九成大学生最近一年都有过心理困扰,涉及学业、人际关系、就业规划等各个方面。在各类心理压力中,最困扰大学生的是学业压力,60% 以上的大学生最近一年都被这一问题所困扰。紧跟其后的困扰是人际关系和性格,大学中的人际交往相比以往会更加复杂,面对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同班同学,还有来自社团、学生组织的同学和老师,怎样处理这些关系是他们常常要思考的问题。60%的大学生为健康付出行动 多数大学生在“无意识养生”面对期待与现实的落差,大学生们可不只是想想就算了。60%的大学生都采取过行动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31%的男大学生几乎每天都会运动,女学生通常以改变饮食为主。面对心理压力时,91%的大学生尝试解决。除此之外,健康的校园环境也推动了大学生参与诸多“无意识养生”行为,客观上弥补了他们对健康关注的缺失,是保障他们健康状况良好的有力因素。以心理健康为例,区别于独自生活的职场社畜,大学生处在相对丰富且简单的社交生活中,面对压力时,有45%的大学生选择向同学或朋友倾诉。同学和朋友不仅陪伴在身边,还能从同龄人的角度感同身受,接纳负面情绪,提供意见。每周2次的体育课和随时随地能接触到操场、篮球场也是大学生独有的优势。《报告》显示,60%的大学生会为了身体健康而运动,跑步则是大学生最普及的运动,有70%的人选择跑步为常做的运动方式,其次是羽毛球和篮球。相比之下,职场人士的运动场景相对单一,大都为下班后的健身房,且通常会因为工作太累,而只想休息。《报告》还发现,43%的大学生表示曾在课堂上睡着过,这也是其他圈层人士羡慕的一点,毕竟在办公室补觉,恢复精力,并不是一个很现实的选择。

泠然善也

最新调查显示:这拨大学生不到两成想当科学家

最新调查显示:这拨大学生不到两成想当科学家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叶雨婷 实习生 窦红飞“你长大想做什么?”“我想当科学家。”这样的对话,曾经常常出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似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想当科学家了。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发布《大学生使命担当调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58%的大学生希望成为职场精英,仅有15%的大学生希望成为专业领域内的一流专家。据了解,借助全国高校统计学科平台建设联盟平台,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联合四川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来自全国18个城市的19所高校,基于大学生使命担当、社会心态与三大政策评价的研究,在各校所在地开展大学生问卷调查,最终获取6050个有效样本。为保证样本科学性,本次调查的抽样方案设计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同时考虑了地理位置的代表性,学校的层次分布,兼顾科学性与便利性的原则。经过计算,本次调查各份问卷的信度大部分在0.7左右,最高可达到0.89。近年来,有不少人就“年轻人不想做科学家”进行争论。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太物质了,心里只想着早点进入社会挣钱”;有人说,大学生都不想搞学术了,国家的未来“前景堪忧”;还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思路太活跃,越来越不踏实了……这拨大学生真的不想当科学家了吗?而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调查显示:“职场精英”吸引力远大于“一流专家”每一个大学生毕业之前都会做这样一道选择题,有的人选择走出校园进入社会职场,有的人选择继续延续学术道路。曾经,“搞科研”是大学生,尤其是尖子生的首选发展方向,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往往会作出不一样的选择。根据《报告》的统计结果,58%的大学生希望成为职场精英,15%希望成为专业领域内的一流专家。对于所有专业,希望成为职场精英的大学生所占比例都最高,成为专业领域内一流专家的比例远低于此。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希望成为一流专家的比例高于人文社科专业。此外,本科、专硕和学硕的专业使命分布基本一致,博士生则跟其他大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博士生希望成为一流专家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大学生。同一学历层次的学生其专业使命担当的分布基本一致,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专业使命担当差异较大。学历越高,越多学生希望成为专业领域内的一流专家。去年,我国科研人员团队所完成的“非线性地震模拟”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这成为轰动国内科学界的大事件,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何聪辉是获奖成果论文通讯作者中唯一的90后。在取得这耀眼的学术成就后,何聪辉却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他未来打算进入职场。“在计算机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已经逐渐出现了工业界追赶甚至倒逼学术界的情况,有很多知名的教授也从高校来到了各大公司。这是因为各大公司有人工智能所需要的大量数据以及丰富场景,这在学术界是缺乏的。另外,在工业界做出切实能用的产品,实实在在看到能够点滴改善社会和人类的生活,会给我带来更大的成就感。”何聪辉说。对于调查结果,何聪辉认为这个数据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在IT行业,这个数字差异甚至更大,因为更多的本科生会直接选择工作”。和何聪辉相反,北京大学地质专业直博生崔一鑫是一位即将走上科研道路的理工科专业大学生,他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个人就业需要考虑兴趣、专长、薪资、地域等因素,学术岗位在这些方面都可以给予博士生较大的发挥空间,是一种较匹配、较理想的工作选择。“因为我正在攻读理学博士学位,博士的培养和就业导向本就以学术研究为主。国家在科研领域的投入逐年提升,对学术人才的需求尚未满足,所以供求两方面都是利好的。”崔一鑫说。是什么影响了大学生对于科研道路的选择?如果说大学生的选择变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什么因素导致了他们这样的倾向?不少高校教师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眼界越来越开阔,个人价值选择也变得多元化,社会企业的高薪资、多样的工作模式、灵活的工作环境也很具有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显示,当家庭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这一部分大学生希望成为一流专家的比例远高于其他收入水平的大学生。家庭收入越高的大学生,其专业使命担当越强。对于家庭背景对大学生未来发展产生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柳卸林表示,“我们这一代年轻时中国很贫穷,我们要走出山村、要有知识,所以我们都希望成为知识分子。现在家庭收入高的孩子衣食无忧,他们对于科学道路的选择更多是精神追求。”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博士生丁贺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他认为,无论是专业领域学术一流人才还是职场精英,都会对社会带来重要的贡献。丁贺表示,自己在选择工作方向时,考虑的因素除了兴趣和性格两方面,还有家庭经济因素。“本身家庭条件不是太好,随着父母年龄变大,想更多承担家庭责任,通过职场上的付出,也许短时间能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但我的博士生同学想成为专业领域一流人才的人还是占多数。”丁贺说。在何聪辉看来,相比于家庭背景,自己5年的博士经历对个人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影响更大。“这5年中,我在研究组的不同尝试,包括做学生工作、发paper或做项目,最终让我觉得工业领域更契合自己,项目更有意思。”何聪辉表示,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选择,有的会考虑自己的兴趣,有的会考虑将来工作的强度,比如做科研时间更灵活一些,还有的会考虑薪酬,比如计算机相关专业,工业领域薪酬会是科研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另外,《报告》显示,男大学生希望成为一流专家的比例较高,而想成为职场精英的比例则稍低于女大学生。对此,崔一鑫表示,理科博士中,男生比女生人数还是要多,所以绝对数量上男生肯定占优势。“就个体选择学术工作的概率来讲,我认为男女生差别不大,也没有性别门槛。至于之后在学术上的发展顺利与否,取决于个人的投入或者在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分配权衡,女性科研者在家庭中的投入可能要相对多一些”。不想当科学家的大学生也是好大学生近年来,不少教育界人士担忧,优秀学生都流失到“挣钱的专业”,做科研的越来越少。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丁仲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不去争状元,因为状元一定会去学管理、金融等专业,我们只招收有志于成为科学家的孩子。”一时间,有志成为科学家的孩子成了“稀有动物”。然而,“一流专家”和“职场精英”真的是对立的吗?进入职场就算是一种“二等理想”吗?对此,何聪辉表示:“我不太明确职场精英和领域专家的分界线,我认为两者可构成递进关系甚至可以有重叠。”而在崔一鑫看来,学术研究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背景,当然也是一项综合的职场工作,最终落脚到对个人综合素质的考验,无论学术还是职场,都可以实现个人价值,服务社会。对此,南开大学原校长龚克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真正优秀的学生一定有相当部分是选择当科学家的,高分生的确有选择金融管理的,但是我心目中真正有理想的学生一定会有不少选择做科研。”龚克表示,社会需要是多样化的,因此不能要求所有优秀学生都要去做科研,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优秀学生。的确,对于未来,当代大学生更有自己的想法了。近日由“ApplySquare申请方”发布的《倾听大学生??2017 大学生学业发展与校园生活调查报告》显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规划普遍更加洒脱、不受束缚。六成以上大学生认为,人生目标是可以自由地追逐自己的爱好。超半数大学生表示找到相知相爱的伴侣、获取财务自由以及周游世界是人生的重要目标。这份报告还显示,超八成大学生表示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是大学4年最重要的目标,另有近半数大学生认为大学是继续学习的一个跳板,希望本科4年的学习能为将来深造铺设道路。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三学生路涛表示,自己做事就是处于一种“喜欢优先”的状态。“科研和其他工作我认为是有区别的,一定得喜欢才能成事。刚读硕士的时候我想成为‘一流专家’,如今硕士快读完了,生活的压力在变大,我觉得我可能快要选择进入职场了。”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赵彦云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要做大做强,顶级专家是最重要的,这样的数据反映了当下的社会现状,但并不代表未来没人做科学家了。“数据反映了一个整体的状况。通过调查可以得出,职场精英受到了大学生更多的关注。我认为学生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在盲目选择,例如有的人有兴趣想成为‘一流专家’,但是自知能力有限。”赵彦云说。赵彦云表示:“从社会的宏观数量来看,‘职场精英’在社会上的数量和比例本身也比‘一流专家’高得多,规模也大,科学家在职业群里是小的群体。15%的比例若放在整个大学生群体来讲,绝对数量还是相当大的。”

是欺德也

「关注」你中枪了吗?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新鲜出炉

作为大学生的你每个月的生活费是多少你会如何安排自己的支出呢来,小编给你做了一次大学生消费观念大调查明天又要吃土了~再买我就剁手!你身边是不是很多朋友天天说着这些话,却仍然盲目消费?或者说, 你就是其中的一分子?近些年来有关大学生财务方面的新闻层出不穷,如校园贷,冒名网贷……由此,我们看出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似乎不容乐观。大学生作为可以自由安排消费但却并没有通过自我能力而实现财务自由这一特殊群体,在大学期间养成的消费观对其一生有着关键影响。大学生都把钱花在哪里了?大学生可以掌控好自己的消费行为吗?我们又应该如何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呢?接下来,这份新鲜出炉的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给你答案。我们的问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发放,最后收回有效问卷3142份。以下是调查结果分析。视频加载中...首先是最最基础的生活费大调查生活费剩余大调查——钱越多越不够花生活费3000元以上的大学生是负债族的比例高达惊人的66.67%,而1000元以下的大学生生活费有剩余的比例为75%,由此可以推测,生活费高的同学虽然可以用的钱多了,但往往可能有盲目消费的习惯,以至于出现了钱越多越不够花的情况。而生活费用在1000元以下的同学,在生活费用受限的情况下,往往会养成精打细算的生活习惯,钱虽相对较少,但能够合理安排花销,生活费仍有剩余。有人月月有余,有人却是“月光族”,更甚者是“负债族”,那么大学生的钱都花在哪儿了呢?“钱“去向何方!!除去零食类选项发现,女生在服装鞋帽和化妆品上的花销远高于男生,而在外出聚餐等休闲娱乐活动男生则高出女生。东北大学生恋爱最烧钱!(该图来源腾讯新闻、事实说)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上海和浙江上学的大学生谈恋爱的花费相对较高,这些地区的大学生中有超过10%的人每月因恋爱而多花1000元以上,(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而内陆省份大学生的恋爱开销就相对少一些。在认识到自身的消费支出情况之后,我们又应该如何来开源节流,使我们月月有余,小钱包能够慢慢的鼓起来呢?下面小编来给你支招。妙招:旧物利用旧物利用可是居家过日子的一大法宝,而大学生又有多少人有这样的习惯呢?根据图表得出,在大学生群体中,对旧物直接扔掉或搁置的比率远高于重新利用和二次售卖。可见大学生对于旧物利用还是践行较少的,不过这也和大学生生活在宿舍,收纳较不方便,可利用时间少,相关改造经验缺少等原因相关。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还是有30%左右的居家小能手克服重重困难,对旧物重新利用。不仅省下了一笔“巨款”,更为环保出了自己的一份力呀。“消费不是消耗,消费也能创造,用消费做美好生活的推动力,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创造光明,节能点亮未来。”大学生消费存在问题通过调查,小编发现当代大学生消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仅代表个人观点)。1. 理财观念较弱,缺乏对自身财富的管理能力,导致生活费越多的大学生钱越不够花。2. 人际交往消费过度,主要体现为恋爱支出。3. 对旧物的重视程度不高,大部分人将旧物搁置,导致资源浪费。由于这些错误的消费行为,大学生向父母要的生活费越来越多,钱包越来越鼓,但钱却永远不够花。在小编看来大学生如何管理钱包的问题不可小视,大学是青年人走向社会、迈向成年的关键阶段,让大学生群体培养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程至关重要。在认识到消费观如此重要,而自己又还没一个很好的消费观念应该怎么办呢?德国汉堡大学心理学教授迈尔思曾提出,青年人应该掌握至少三大财富能力:正确运用金钱的能力、处理物质欲望的能力、了解匮乏与金钱极限的能力。只有更具备独立意识、更具备自控能力的人才,能够理性追求财富、合理支配财富、防范个人财务风险、科学制定人生目标的人才,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还记得初中政治课本上背的四字箴言吗?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最后,小编希望大家都能够做到这些,树立一个好的消费观。

宝贝儿

《2020中国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发布 大学生健康状况如何?

重视学业却因此而焦虑,关注护肤养生却经常通宵达旦,渴望健康却偶尔被不良生活方式“打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大学生的健康状况究竟如何?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中青校媒联合丁香医生共同发布的《2020中国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大学生总体健康状况良好,一些生活方式需要改进,并已逐步形成健康意识,特别是对健康生活方式关注度高。据了解,该《报告》样本覆盖全国40余所高校的12117名大学生,采取在线问卷调查、小组访谈等方法,调研了大学生当下的健康态度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全面分析。根据《报告》,64%的大学生认为健康要从年轻时做起,并开始有意识地主动维持身体健康,会关注健康信息,主动寻找解决健康困扰的手段。《报告》还显示,大学生对自己整体的健康现状较为自信。大学生总体健康自评分达7.4分(10分为满分),其中过半达8分及以上。在对待健康的态度上,大学生不仅重视身体健康,也没有忽视心理健康。相比于身体健康评分7.1分,他们给自己的心理健康评分更高,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心理健康状态非常好,评分高于9分。不过,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对自己的健康评价逐渐降低。根据《报告》,大一到大三,年级越高,受健康困扰比例越高。大四学生中,情绪困扰占比最高达47%;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中有一半人睡眠不足。《报告》显示,大学生心理困扰来自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性格、就业规划、恋爱、家庭关系等方面。其中,学业成绩是最主要压力来源,人际关系和性格带来的压力紧随其后。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91%的大学生表示会主动采取行动,尝试通过各种方式解压。从高中阶段的“看守式学习”到大学后的“主动式学习”,学习仍是大学生的主责主业。6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最近一年被学业压力所困扰。参加课题、做实验、培训考证占据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成绩依然是导致他们焦虑的重要因素。对比不同年级发现,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呈U型曲线,其中大一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学业压力最大。不同的是,大一学生的压力更多来自高中到大学学习方式的变化,而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压力则来自完成课题和发表论文。对本科生和专科生来说,年级越高,受就业生涯规划困扰的比例越高。到了大三,“为未来做打算”被列入要考虑的问题中,就业压力成了学生学业压力以外的第二大压力源。因此,学会缓解负面情绪也是大学生的“重要一课”。其中,转移注意力和“吐槽”是最主要的舒压方式。尽管大学生总体健康状况良好,但《报告》指出,86%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在过去一年中出现过健康困扰。其中皮肤状态不好、睡眠不足和情绪问题在大学生健康困扰中排前三位。大学生对自己的睡眠、运动和饮食健康程度进行评价时,只有饮食高于7分,睡眠和运动状态评分均不足7分。其中,睡眠状态自评分最低,3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睡眠状况表示不满意。还有近3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运动健康不达标。77%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在过去一年中曾有过睡眠困扰,其中主要问题是睡眠不足,丰富的社交生活和各种电子产品是导致睡眠不足的主要因素。从整体身体状况看,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健康评分存在差异。男生对自己的整体健康状况更自信。就运动而言,维持身体健康是大学生运动的首要目的。除此之外,男生更多因喜爱运动本身而运动,女生则更多以减肥为目的进行运动,为了“燃烧我的卡路里”。值得一提的是,意识到当前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后,2/3的大学生表示会采取行动改进自己的生活方式。

离于天下

实习僧《大学生暑期实习调研报告》:学生求职出现新转折

2020年初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工作安排,得益于国家强有力的防疫措施,4月起国内疫情就得到了有效控制,各行各业的复工复产也在有序进行中。疫情虽渐有好转,但很多高校至今仍维持着“远程网课”的教学模式。开学时间迟迟未定,但暑期实习却已按时“报到”。据统计,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874万,同比增长超过4%。而受疫情影响,部份企业在春招时就已呈现名额缩减、春招延迟的情况,应届毕业生求职困难程度较往年加剧。不难预测,这种严峻的情况将延续到暑期实习求职环境中。2020年6月,实习僧正式发布《2020年大学生暑期实习调研报告》,本次问卷学生样本覆盖25w在校大学生,有效问卷占73.82%;其中58.85%为2021届、2022届毕业生。据报告显示,临近期末仍有近九成学生尚未返校;高校学生对暑期实习高度关注,超七成大学生求职节奏被疫情打乱;到岗时间不定、名额缩减成为暑期求职困局;线上实践项目成为大学生“新宠”。学生感知企业招聘下行年,高校学生仍对暑期实习高度关注疫情之下,各大企业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根据实习僧平台数据预测,2020年整体实习生招聘量将呈下降趋势。但调查显示,企业缩减并未影响到高校学生对暑期实习的热情。其中以本科院校(含“985”、“211”)学生最为积极,占到了受访者的近八成。此外,海外留学生求职意识的提升也非常明显。各专业实习需求量不同,管理学&经济学领跑在暑期实习求职的大环境下,各专业学生对实习的需求量不同。医学、法学、哲学等专业性极强的学院学生实习需求相对较弱,而像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由于求职范围没有特别定向,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实习体验不同行业,因此实习需求突出,分别以36%和26%的比例领跑。由此可见学生对暑期实习的意愿与各专业的职业出路和发展也息息相关。临近期末,仍有近九成学生尚未返校受疫情影响,本学期几乎所有高校都采用了“远程网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如今六月已接近正常学期的期末时间,但仍有近九成学生表示尚未返校,并且其中只有15%的学校明确了返校时间。据实习僧对多所高校开学及放假时间的调研,发现大部分高校本学期教学时间都会持续到七月中旬,暑假将会相对缩短。暑期求职现状疫情致就业压力大增,近四成学生求职处境艰难数据显示,大学生对暑期实习的需求并未减少,超六成学生有找实习的需求。受疫情影响近四成的大学生求职处境艰难,仅有1.76%的学生拿到Offer,求职现状极为严峻。受国家政策刺激,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增加18.9万,调研结果显示18.69%的大学生选择考研/考公/出国。近10%的同学由于开学时间不明朗,暑期时间变短而放弃暑期实习。 “外企热”并未降温,国企央企受青睐疫情让今年的就业形势愈加艰难,2020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出现大幅度的下滑,但经济萎靡并未影响大学生对外企的偏好,44.19%的同学依然渴望进入外企,但国企央企的支持率紧随其后。随着降薪、裁员等新闻频出,为了规避未来的就业风险,大学生在择业偏好上也发生变化,更关注工作的稳定性,国企和央企凭借强有力的制度和体制保障优势成为了大学生理想的就业去处。企业实力与个人成长,成为求职大学生的首选因素据调研,大学生对企业硬实力与企业软实力两方面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其他因素。数据显示,40.47%的大学生看重企业的实力与行业地位,28.14%的学生看重企业发展前景以及个人成长空间。仅有不到6%的学生关注薪资与转正机率。数据显示,选择“个人价值”的人数达到了选择“挣钱”的近20倍。在就业严峻的现状下,95后大学生求职规划意识有所上升,开始逐渐重视发展前景和成长空间,寻找就业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契合点。在疫情期间,线上实践项目成为大学生“新宠”受疫情影响,从春节起大学生群体进入了“宅家期”。居家抗疫期间,求职焦虑如影随行,超五成的学生将求职、实习的情愫寄托于线上,非常关注并愿意积极参加企业与线上招聘平台联合举办的线上实践项目。学生希望通过项目经历来提升个人优势,锻炼实践能力,满足新时期就业市场的需要。低于20%的学生关注趣味性娱乐活动和大咖讲座,从侧面也反映了学生的求职焦虑增加,迫切的需要解决就业问题。疫情的爆发让企业与学生都出现比以往更强烈的焦虑,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但从长期来看,疫情的冲击对就业影响是有限的。基于此,实习僧作为专注实习、校招的垂直招聘平台,2020年业务持续提质升级,提供海量优质实习校招岗位和专业求职服务,有效链接企业与大学生求职需求,助力年轻人就业更简单。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与思考(关注“实习僧”公众号回复“报告”,获取完整版):暑期实习建议:一、学生方面1、大学生应对就业形势保持乐观态度,不要过度焦虑。积极主动与学校、老师沟通,倾听就业建议。2、提前准备个人在线简历,关注各大企业招聘官网和线上招聘平台的实时消息,如企业最新招聘信息、招聘截止时间、面试流程变动、滚动招聘等,在应对方式上做相应的调整。3、积极参与线上招聘平台与企业联合举办的线上实践项目,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自我,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岗位。4、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应结合自身的特点与能力,提早做好职业规划,利用在校读书期间做好个人能力的提升,为后续实习求职做好准备。二、企业方面1、关注高校动向,联合线上招聘平台及学校建立联盟,集三方力量更高效推进招聘进度,优先获取人才;同时,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沟通暑期求职顾虑与难点,尽可能给予求职便利。2、拓展自身招聘信息发布渠道,通过多个线上渠道,尤其是线上招聘平台,向学生同步招聘信息(包括招募时间、形式、名额等调整),最大范围覆盖人才。3、面对学生暑期时间不明或缩短的情况,企业可以多提供线上实践项目及线上实习的机会。一方面给予学生更多实习选择和机会,另一方面也能体现企业对学生的关怀,扩大雇主品牌影响力。4、提升实习岗位的重要性和成长空间,做到企业和实习生都有所得。疫情期间,实习僧会持续与各大高校、企业的沟通,更好地发挥平台的价值,为企业和求职者分忧,缓解疫情下求职招聘压力。疫情可以在空间上阻隔我们,但阻隔不了我们彼此的关照与爱心! 疫情给求职带来影响不可避免,招聘环境与形式的改变未必是坏消息。全民“抗疫”终将取得胜利,在迎接胜利到来之前,我们更应未雨绸缪,迎难而上!

鳄鱼河

极光大数据:2018年4月大学生群体app行为研究报告

不知不觉,第一批00后已经到了踏入大学校园的年龄。十年前,被称为“互联网的原生居民”的90后的成长,让人看到了互联网对社会的巨大影响。时至今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在校大学生又有哪些特征?而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原生居民”的00后与他们的95后在校师兄师姐们又有哪些不同?极光大数据发布《2018年4月大学生群体app行为研究报告》,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移动互联网行为的调研,深入分析不同年龄、性别、院校、城市等级的大学生们的移动互联网偏好,让你了解他们的社交、购物、学习、出行、生活与娱乐的习惯。极光观点:当代大学生“爱学习,学习使他们快乐”,超级课程表是最受大学生偏爱的app,在极光app偏好指数中名列第一,其次是学习通app;一线城市大学生最爱用知乎,其次是网易系的网易云音乐和网易有道词典;男大学生课余生活被游戏“征服”,爱玩绝地求生:刺激战场,到游戏分享app TapTap交流游戏心得,没事还上斗鱼直播、熊猫直播和虎牙直播看看游戏直播。一、大学生移动生活概况根据极光app偏好指数统计,爱学习是当代大学生的共性。进入大学生人群app偏好指数top 10的应用中,有五款app与学业息息相关,它们是超级课程表、学习通、百词斩、网易有道词典和蓝墨云班课。大学生们兴趣爱好相当广泛,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最爱看动漫,对服装饰品“买买买”和运动也很感兴趣。极光大数据发现太过幽默的大学生很可能没朋友。原因是知识青年的社交风格标签在大学生人群中的TGI为3.84,意味着相对于整体移动网民,大学生更倾向在带有知识青年调性的社区交友,对知识青年相关话题更感兴趣,而幽默笑话标签TGI则在大学生人群中垫底。二、大学生细分群体app偏好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无论是985院校还是非985院校的大学生,偏好指数最高的的app都是超级课程表,而在985院校中偏好度排名第二的知乎,在非985院校中则没那么受欢迎,偏好度名列第八。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男大学生课余生活玩游戏,看游戏直播,上游戏分享社区;女大学生更爱拍照美颜与购物。绝地求生:刺激战场这款游戏进入男大学生app偏好指数top 10,此外,他们还偏爱斗鱼直播、熊猫直播和虎牙直播三个游戏直播app,以及游戏分享社区TapTap和游戏资讯app掌上英雄联盟。极光大数据发现00后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似乎比师兄师姐更强烈,00后大学生app偏好度top 3应用与学习有直接关系,而95后大学生则更偏爱百度网盘、网易云音乐和哔哩哔哩。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在一线城市大学生中app偏好度最高的应用是知乎,新一线城市大学生最爱超级课程表,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大学生则最青睐学习通。三、大学生app偏好一览表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百度贴吧是在大学生中偏好度最高的社交网络app。而陌生人社交app探探,以及游戏社交app同桌游戏、玩吧崭露头角,进入大学生人群社交网络app偏好top 10。在大学生人群中偏好度最高的网络购物app是做购物分享社区起家的小红书,其次是二手电商闲鱼。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在大学生人群app偏好指数top 10教育学习类应用中有6款外语学习app,它们是百词斩、网易有道词典、扇贝单词、金山词霸、英语流利说和沪江开心词场。大学生出行依赖公共交通,他们或会更多地选择火车、高铁、巴士、公交等公共交通解决远距离出行需求,并结合共享单车解决短距离的出行需求。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B612咔叽、无他相机和VSCO Cam进入大学生摄影图像app偏好指数top 3。游戏直播app受到大学生追捧,进入大学生人群直播app偏好指数top 5的应用均为游戏直播类app,它们是斗鱼直播、熊猫直播、虎牙直播、龙珠直播和企鹅电竞。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数字音乐领域网易云音乐一骑绝尘,以74.2的偏好度与其余进入数字音乐app偏好指数top 5的应用拉开距离。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大学生对体育类新闻资讯app腾讯体育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同时偏爱“量身定制”的小众精品新闻资讯app即刻。在短视频app偏好指数排名中,抖音短视频、小影和VUE分别名列前三名,占据了大学生的碎片时间。通过观察极光大数据发现,大学生最偏爱的求职招聘app分别是Boss直聘、前程无忧51Job、智联招聘和LinkedIn领英。报告说明1.数据来源极光大数据,源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采集及极光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的长期监测,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2.数据周期报告整体时间段:2018年3月 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 3.数据指标说明极光app偏好指数:极光基于app大数据挖掘建立的评价指标,用于评估大学生群体相对中国整体移动网民而言,对某款app的偏好度4.法律声明极光大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采集、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方法本身存在局限性,极光大数据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极光大数据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极光大数据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5.报告其他说明极光大数据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 关于极光极光(www.jiguang.cn)是中国领先的移动大数据服务商。其团队核心成员来自腾讯、摩根士丹利、豆瓣、Teradata和中国移动等公司。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专注于为app开发者提供稳定高效的消息推送、统计分析、即时通讯、短信和社会化分享组件等开发者服务。至今我们已经服务了超过70万款移动应用,30万开发者,累计覆盖超过130亿个移动终端,月独立活跃设备超过9亿,日发送消息60亿,产品覆盖了中国国内90%以上的移动终端。基于积累的海量数据,我们拓展了在大数据领域的产品,包括极光效果通和极光数据服务。极光致力于为各行各业节约开发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优化业务决策。

伏尸数万

2020大学生科研学习报告—这届年轻人为了考研上岸有多拼?

考上研,真的能找到好工作吗?双十一又开启了预售,小李却没有丝毫购物欲。“只有不到两个月了,微分方程还是不太会,感觉上岸又无望了。”一战失利的小李连连叹气。2021考研临近,觉得还没复习好的的人远不止小李一个。据百度指数显示,大家的考研焦虑从7月开始集中爆发,考研相关词搜索指数暴涨72%。“是考研还是就业?”“考研该怎样准备呢?”…………一个个搜索量暴增的问题背后是一颗颗不确定的心。“要是焦虑有用,那我应该早就上岸了吧。”小李眼见身边的同学升学的升学,就业的就业,而自己只能埋头备考。“我只能静下心来,拼命学习,背水一战了。”考研是一场战役,学习知识就是储备弹药。一年又一年考研党队伍越来越壮大,这群年轻人为了学习可以有多努力?身边的同龄人为了学习可以有多拼?古有孙敬头悬梁锥刺股,今有清华学堂路车神边骑车边跑程序。清华大学多名学生表示,“学堂路车神”事件并非孤例,也不是罕见现象,他们对这种“自行车上的生活”并不感到意外(但是小编在此提倡大家不要效仿,安全第一)。年轻人为了学习真的很拼。百度学术的一项数据显示,每天有4成用户朝九前晚九后依然在百度学术找文献。这其中,又属北京市的同学每日访问百度学术平均学习时间最长,其次是天津、陕西。年轻人究竟在学习什么?年轻人为了学习可以这么拼,那么,大家究竟在哪些领域头悬梁锥刺股呢?百度学术整理了近半年所有用户的搜索词,经过分类得出了以下十大热门研究领域。2020开年的一场疫情让广大学子对医学专业燃起了敬畏之心。年轻人就业和所学领域真的对口吗?临床医学、汉语言文学、建筑学等是较多学子研究的专业领域,那学子们实际就业时的情况又是怎样?根据调查数据,全国2019届毕业生人数较多的前十位专业类排名第一的实际是计算机类,而医学类并未上榜。薪资方面而言,计算机类毕业生月平均收入最为可观,达6858元。研究生期间导师的好坏到底影响多大?百度学术上周发布的一篇研究生的文章里,有一个高赞留言:想起了我读研究生时的事情,感觉是一样的。我的研究生导师也不指导我,我进实验室,做什么,从哪里下手,她都不说,让我自己跟着师姐,我那个师姐一副清高瞧不起人的模样,做的实验也是失败的,而导师也不着急,导师在外面代课赚钱,心不在科研上。我的师姐毕业论文就是将她采取很多方法都没成功的经过,我也是如此,感觉崩溃至极。——许同学都说研究生期间最快乐的两个时刻是拿到通知书的时候和顺利毕业的时候,可见能否遇到一位优秀的导师对读研期间的影响真的很大。百度学术认证学者中不乏大量优秀的高校科研导师,以下为十大热门研究领域推荐的优秀学者,愿我们都能够如此优秀。2021考研临近还记得你当初考研的初心是什么吗?A势必为祖国的科研事业“添砖加瓦”B打工人多惨!校园生活不香吗?C进大厂无望,考研谋出路D大家都考研,我不能落单你的考研初心是什么呢?一起来留言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