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就要来到了。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今年报考人数再创新高,达到286万多人。较上年增长20%以上,考研人数的增长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是什么原因使得考研人数逐年增长呢?通过调查分析总结,报考人数越来越多的原因,基本上就是这四点。1、本科学历贬值。就业压力增大随着高等教育大规模的扩张,高等教育基本普及,造成了大学生的“泛滥”。每年有近千万的大学生毕业加入到就业大军中,然而社会没有那么多合适的岗位来满足毕业生的需求,造成了大学学历严重贬值,社会提供的工作和大学生的期望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单位在招聘中,要求必须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因此大学生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只能通过考研提升学历,来增加自己的竞争筹码。这部分学生在考研中,占到近40%左右的比例,是考研的主力。2、非全日制研究生地位提升国家教育部从2018年起对研究生教育进行了改革,把之前的非全日制硕士招考统一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大家一视同仁,在一个起点上竞争,这就是的在职硕士的地位提升起来。从之前的“交钱买学历”一下子变成国家认可的学历,含金量一下子提升了很多。这也让很多应届毕业生多了一个选择,如果全日制考不上,可以调剂到非全日制读研。这部分人和第一类考研的学生有着相同的原因,都是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这部分占到近30%的比例。3、三跨人员这部分同学由于在高考中成绩不理想,对于大学中就读的专业、学校、城市都不满意,希望通过考研实现自己的梦想。通过跨专业、夸学校、跨城市,考到理想的城市、院校、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的学习,俗称“三跨人员”。把这个目标看成是自己毕生的追求,立志于这个专业的科学研究工作。这部分同学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明确的目标,虽然在报考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很高,但是他们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占到总数的15%左右。4、名校情结当年高考由于种种原因进入了一所普通的大学,但这部分学生都有一颗向往名牌大学的上进心。希望通过考研进入到985、211等重点高校是他们的毕生追求,所谓专业可能看得很淡。因为现在企业招聘中很多会注明,优先考虑985、211重点高校的学生。很多普通大学毕业生,甚至连毕业简历都递不上去。这就更加加剧了学生追求名校的情结,想通过考研进入到重点高校继续深造,以便在社会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这部分同学可以占到报考学生的8%左右。综合上述,考研人数的增长,不仅来源于应届毕业生的增多,很多工作后的毕业生,为了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也毅然加入到考研的行列,还吸引了很多三跨人员和具有深厚名校情结的同学。这四种人虽然考研的动力来源于不同的方面,但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考研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可以看出学历和名校对今后的工作影响还是很大的。
原标题:最新发布:这些专业太抢手!你的排第几?导读:“2015-2018全国考研大数据”来了!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和网上调剂唯一指定网站——研招网发布《2015-2018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一起来看看!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女生为主力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近4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单位:万人)△近3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女生读研占比超半数报考人数不断增长的同时,女生成考研群体主流。△男女生人数对比图(单位:人)为何考研?超半数受访者觉得考研是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数据,对于自己或身边的人选择考研的原因,调查显示,有以下几点:提升就业竞争力(58.8%)通过考研进入名校(41.4%)通过考研更换专业(37.1%)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33.3%)工作晋升需要(30.9%)暂时逃避就业压力(24.9%)因身边朋友都在考而“随大流”(19.6%)寻找备考过程中的独特体验(10.5%)完善自己的大学生活(8.2%)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河北石家庄某高校的吴硕表示,由于学校一般,不论就业还是申请出国都没有太大优势,所以全班近一半同学选择了考研。胡杨本科读的是电气工程专业,他表示自己考研的主要目的是换专业,“4年读下来,觉得自己不太喜欢与机床、传送带打交道。希望研究生能学个‘和人打交道’的管理类专业”。对吴硕而言,选择考研更多是出于自己读名校的执念。本科就读于一所普通一本院校的他,考研志愿填报了北京某985高校。不过,深究自己渴望读名校的原因,吴硕坦言,主要还是考虑到未来对就业的影响。“身边非985、211毕业的同学找工作,简历投出去,得到的回应特别少”。山东济南某高校的研一学生李潇妍认为,读研能让自己在职场上“少走弯路”。“比如很多公司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起薪和起始职位都是不一样的”。这些专业太抢手!最热门的是。。。哪些专业报考人数最多?以北京为例:2018年,工商管理专业报考人数居首,为19749人,随后为会计专业的13124人和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12957人,报考人数居第四至十位的专业依次为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广播电视、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6年,报考“工商管理”的人数为13395名,居各专业报考人数之首,报考会计的人数为9369名,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的人数为7608名(不含推免生),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三位。报考人数居第4至10位的专业依次为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汉语国际教育、计算机技术。由此可见,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硕士(非法学)连续数年成为报考专业的前三甲,依然是最热门的专业。热门高校专业考研难度排名报录比指的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报录比越大说明该专业考研难度越大。下面,我们就通过4所热门高校报录比排名前10的专业来看一下那些相对难考的专业有哪些: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型学位难度排名↓↓↓△2017年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统计(学术型学位)注:1。表中“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不包含推荐免试、单独考试、援藏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和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的考生;2。录取人数包含调剂录取的考生。专业学位难度排名↓↓↓△2017年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统计(专业学位)注:1。表中“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不包含推荐免试、单独考试、援藏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和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的考生;2。录取人数包含调剂录取的考生。复旦大学学术型专业难度排名↓↓↓△2017年招收学历教育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报考、录取人数统计(学术型)专业型专业难度排名↓↓↓△2017年招收学历教育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报考、录取人数统计(专业型)南开大学难度排名↓↓↓↓↓↓浙江大学难度排名↓↓↓↓↓↓注:以上统计中不含非全日制、推免生、单独考试、强军计划、退役士兵计划以及少民骨干计划考生;录取人数中包括了由本校其他相近专业调剂到该专业录取的考生。往届生比例增幅明显 部分省市专硕超学硕应届生考研比例涨幅平稳,往届生读研比例增幅明显对在职人员来讲,考取双证不必脱产学习,充分满足了工作、学习两不误的需求。2017年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后,在职考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部分省市专业硕士报名人数超过学术硕士近年来,由于招生计划增加的影响,除了总体报名人数呈上涨趋势之外,专硕的报考人数增长明显,多地甚至出现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的现象。比如:湖北↓↓↓△湖北学硕和专硕(蓝色)人数对比图(单位:人)河北↓↓↓△河北报考学硕和专硕(蓝色)人数对比图(单位:人)
大数据是近些年来的热点方向,大数据方向的研究生不仅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在薪资待遇方面也相对比较可观,所以不少研究生希望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在大数据相关领域。从发展趋势来看,选择大数据相关方向是不错的选择,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广阔的。目前不少大学的研究生教育都有大数据相关方向的设置,不同的高校在大数据教育方向上也会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整,所以要想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身的知识结构。大数据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包括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所以这三个专业的学生在读研期间都可以选择大数据方向,但是不同的专业在选择时也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比如统计学选择大数据方向时也可以选择本专业的研究生,因为统计学的研究生课题与大数据也有紧密的联系,没有必要一定要考计算机专业的大数据方向。在统计学领域,教育资源整合能力比较强的大学有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不少财经类大学也有较强的学科实力,比如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第二:大数据学科的教育资源。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与高校自身的教育资源整合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涉及到导师资源、实验资源、课题资源、行业资源等等,从大数据学科的教育资源情况来看,国内北京大学、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第三:学校的整体实力。在考研选择学校时,应该注重学校的整体实力,整体实力较强的高校往往在专业发展上也会有较强的“后劲”,所以在选择高校时可以重点考虑一下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高校(原985、211)。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首先,目前有多个专业设置了大数据方向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比如计算机专业、统计学专业、经济学专业等,在当前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也有不少学科设置了与大数据相结合的方向,比如机械专业、材料专业等,所以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来选择具体的专业和方向。由于当前研究生考试的竞争比较激烈,所以尽量不要选择跨考。不论是选择哪个专业的大数据培养方向,都需要具备三方面基础的知识结构,涉及到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所以如果未来想在大数据的技术研发方向走得更远,一定要重视这三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数学基础。当然,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数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科。由于不少高校的大数据专业都是以计算机专业为基础构建的,所以考计算机专业大数据方向研究生是比较常见的选择,计算机专业考研往往需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准备,其一是基础学科;其二是专业课;其三是计算机专业知识面,其中计算机专业知识面对于复试有重要的意义,有的高校(科研院所)在复试时会随机考察一门计算机专业课,这对于考生来说是比较大的挑战。不同高校在专业课考试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高校在报考时也有不同的要求,考生需要重点注意一下。比如,有的高校在报考时就需要考生明确指定具体的学习方向,这也会导致不少热门专业出现激烈的竞争,往年不少高分考生考研失败与报考就有直接的关系。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2015-2018全国考研大数据”来了!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和网上调剂唯一指定网站——研招网发布《2015-2018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一起来看看!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女生为主力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近4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单位:万人)△近3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女生读研占比超半数报考人数不断增长的同时,女生成考研群体主流。△男女生人数对比图(单位:人)为何考研?超半数受访者觉得考研是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数据,对于自己或身边的人选择考研的原因,调查显示,有以下几点:提升就业竞争力(58.8%)通过考研进入名校(41.4%)通过考研更换专业(37.1%)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33.3%)工作晋升需要(30.9%)暂时逃避就业压力(24.9%)因身边朋友都在考而“随大流”(19.6%)寻找备考过程中的独特体验(10.5%)完善自己的大学生活(8.2%)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河北石家庄某高校的吴硕表示,由于学校一般,不论就业还是申请出国都没有太大优势,所以全班近一半同学选择了考研。胡杨本科读的是电气工程专业,他表示自己考研的主要目的是换专业,“4年读下来,觉得自己不太喜欢与机床、传送带打交道。希望研究生能学个‘和人打交道’的管理类专业”。对吴硕而言,选择考研更多是出于自己读名校的执念。本科就读于一所普通一本院校的他,考研志愿填报了北京某985高校。不过,深究自己渴望读名校的原因,吴硕坦言,主要还是考虑到未来对就业的影响。“身边非985、211毕业的同学找工作,简历投出去,得到的回应特别少”。山东济南某高校的研一学生李潇妍认为,读研能让自己在职场上“少走弯路”。“比如很多公司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起薪和起始职位都是不一样的”。这些专业太抢手!最热门的是。。。哪些专业报考人数最多?以北京为例:2018年,工商管理专业报考人数居首,为19749人,随后为会计专业的13124人和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12957人,报考人数居第四至十位的专业依次为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广播电视、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6年,报考“工商管理”的人数为13395名,居各专业报考人数之首,报考会计的人数为9369名,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的人数为7608名(不含推免生),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三位。报考人数居第4至10位的专业依次为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汉语国际教育、计算机技术。由此可见,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硕士(非法学)连续数年成为报考专业的前三甲,依然是最热门的专业。热门高校专业考研难度排名报录比指的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报录比越大说明该专业考研难度越大。下面,我们就通过4所热门高校报录比排名前10的专业来看一下那些相对难考的专业有哪些: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型学位难度排名↓↓↓△2017年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统计(学术型学位)注:1。表中“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不包含推荐免试、单独考试、援藏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和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的考生;2。录取人数包含调剂录取的考生。专业学位难度排名↓↓↓△2017年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统计(专业学位)注:1。表中“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不包含推荐免试、单独考试、援藏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和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的考生;2。录取人数包含调剂录取的考生。复旦大学学术型专业难度排名↓↓↓△2017年招收学历教育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报考、录取人数统计(学术型)专业型专业难度排名↓↓↓△2017年招收学历教育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报考、录取人数统计(专业型)南开大学难度排名↓↓↓↓↓↓浙江大学难度排名↓↓↓↓↓↓注:以上统计中不含非全日制、推免生、单独考试、强军计划、退役士兵计划以及少民骨干计划考生;录取人数中包括了由本校其他相近专业调剂到该专业录取的考生。往届生比例增幅明显 部分省市专硕超学硕应届生考研比例涨幅平稳,往届生读研比例增幅明显对在职人员来讲,考取双证不必脱产学习,充分满足了工作、学习两不误的需求。2017年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后,在职考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部分省市专业硕士报名人数超过学术硕士近年来,由于招生计划增加的影响,除了总体报名人数呈上涨趋势之外,专硕的报考人数增长明显,多地甚至出现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的现象。比如:湖北↓↓↓△湖北学硕和专硕(蓝色)人数对比图(单位:人)河北↓↓↓△河北报考学硕和专硕(蓝色)人数对比图(单位:人)
近日,一份《部分高校2020年研究生新生数据》公布,浙江大学硕博录取人数高达12403人,名列第一,上海交通大学录取10391+人,名列第二,复旦大学录取10000+人,名列第三,总人数在9千到1万的也有五所高校。部分高校今年研究生扩招数大幅增长,扩招超千人的高校超过十所,排名第一的郑州大学扩招达1200人,第二名福州大学,扩招1130人…今年研究生的报考和录取都再创新高,今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高达341万人,同比增长17.59%,录取人数111.4万人,总报录比3.4:1,有240万考生被淘汰,窥一斑而知全豹,考研的竞争残酷性不亚于高考。今天小编搜集整理了一份,部份已经公布2020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的高校,大家快来看看有没有你报考的学校!#考研# #高校#
2019年考研已接近尾声,但就今年的考研情况来说,“神仙打架”无疑是最贴切的概括。历年报考人数统计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加,考研的竞争程度也越来越激烈,以2019年为例,报考人数达290万,但总的录取人数只有70万,其中还包括推免生以及综合选拔生,这无意给统考生更多的压力。尤其是985、211工程大学的竞争,再一次打破了往年的记录。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考上985大学研究生有多难?一、985高校的推免比例高部分高校研究生推免比例由图我们可知:越是好的学校,整体保研率也就越高。以清华大学为例,保研率高达60%左右;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一大批老牌985高校的保研率也在20%以上。这也就意味着很多的统考生面临着报考专业推免人数多于统招人数的情况,甚至有些985高校的某些专业出现只招一个统考生,剩下全是推免生。二、985大学成为二战或者三战生的首选考研数据显示,2018年的238万考研人中有110万左右为往届生,占比高达45%以上。同样的,往届生凭借自己的考研经验能够很快的掌握考研复习的要领,少走很多的弯路,并且超过半数的往届生都将985、211工程大学作为自己的首选。三、名校扎堆现象严重2019年厦门大学考研报考人数统计就考研主体来看,超过60%以上的考研人都是来自于双非院校。在考研院校的选择上,更多的双非院校考生都将考研作为自己学历“洗白”的一种途径;另外在考研中也盛行着一种不正常“攀比风”,这些都导致了一些名校扎堆现象严重。在2018、2019年的考研报名中,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985高校的报考人数都突破2万人。四、985高校试题难题相对较大考研在各个高校的考研调剂要求中,一般都会要求考生第一志愿报考985、211工程大学,这些要求一方面体现了考生的进取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高校对于985、211工程大学的认可性。确实,对比普通大学与名校考研专业课试卷,我们也不难发现,就试题的宽度、深度,名校试卷更胜一筹,也更能够选拔学生。面对如此严峻的考研现实,我们一方面在感慨考研不易的同时,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知道:1、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考研对于985院校,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竞争的难度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相对好考,而对于一些985高校来说,如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相对就比较难考。另外强势985院校的冷门专业也是相对好考的,所以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了解报考专业的报录情况,综合考虑后再选择自己的报考院校。2、竞争是相对的 考研虽然每年的考研人数逐年上升,人数达到数百万,但就考生自身的竞争而言,考生只需要与报考同专业的几个考生或者几百个考生竞争,完全不需要去关心报考总人数以及学校报考人数。3、每年有大量的考生考上985高校对于985大学,我们不必仰视,只要你足够优秀,即使普通大学学生,考研985大学同样可以成功,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数不胜数。综上,既然选择了,那就一往直前,即使再苦再累,也要走完。以上为小编原创,欢迎你的关注,每天为你分享高考、考研的那些事。
大家都知道考研不是仅仅靠着我们埋头苦干 一味死学就可以的它还是一场重要的信息战只要能够把握好关键信息就能为我们省下不少力气而报考人数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只因它直接关系到竞争对手数量的变化2020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300万人达到341万人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创新高那么在万千考研大军之中哪些地区的报考人数比重最大呢?是什么原因加剧了这股考研“热”?而面对日益增长的数据政府又出台了什么政策呢?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由上图可见北京、江苏、湖北、辽宁四川、山东、湖南、广东浙江、安徽多地考研报名人数都达到了10万人其中仅北京地区2020考研报名人数就已经超过42万人次山东地区2020考研报名人数达到31万+江苏地区2020考研报名人数达到24万+这三个地区成为2020考研报名人数最多的省份且较之去年也都再创新高由于就业压力增大以及非全日制的招生制度逐渐完善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中往届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双一流”院校招生规模继续扩张自“双一流”项目开展后,各个高校的竞争进入了新的阶段,研究生群体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招生培养规模呈现肉眼可见的增长。我们以北京理工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例:北京理工大学2019年计划招生人数较之2018年的4000人,增加了300人。而今年,招生人数再次上涨200人,达到4500人。东南大学在2017年至2020年招生规模也在持续增长,2020年招生数量达到5100人,比三年前提高了1100人。提高就业竞争力为考研主要动机根据《2020全国研招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大部分考生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为了提高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个主要动机则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相较于之前,该动机比例有所提升,可见很多考生对自我专业提升的诉求更加强烈。而为了获得研究生学历而考研仅仅是为第三动机。高校毕业生持续增长另外一个重要推手在于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长。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74万人,较上一年增加40万人,再一次刷新新纪录,高校毕业生数量近20年来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人数激增与经济增长密不可分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报名热度与考研人数的激增,与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关键时期是密不可分的。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期间。经济稳步发展和结构转型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考生对于提升自我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高。2009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在硕士招生总人数中仅仅只占15.9%,其后在2017年实现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硕招生人数占比已达到近58%。专硕招生规模正逐年增长,目前已经超过学术硕士,占到了我国硕士研究生群体的一半以上。根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在社会对专硕认可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日趋完善的背景下,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比例持续增加。根据调查显示,选择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比例达到57%。大部分考生倾向选择专业学位主要原因在于其侧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就业第二原因是考试难度低于学硕竞争压力小调查显示接近80%的考生愿意从学硕调剂到专硕考生对于专硕的接受程度较高女性占比上升中西部比例高于东部现如今,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在读群体中男女比例已基本持平。在2002至2018年间本科阶段,女生占比持续增长;硕士研究生女生占比在2016年达到最高值53.14%后,在2017年经历了短暂下降,并于2018年上升至51.18%。而在博士群体中,男女所占比例差异较为明显,从全国近几年博士招生来看,女生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到2018年,女博士占比上升到四成左右。近年在我国招收的研究生中,女性的比例明显呈上升趋势。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中女性人数首次超过50%;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中女性人数比例首次超过40%。从全国各省份2018年研究生在读情况来看,中西部省份在校女研究生比例大都在55%左右,宁夏地区在校女研究生比例最高,为63.48%,青海、新疆、内蒙古的比例也高达60%左右,吉林、山西和贵州三省的比例均在56%以上;而大多东部沿海省份或发达城市在校女研究生比例都在50%以下,其中安徽在校女研究生比例最低,为42.79%,江苏和湖北的比例也在45%左右,而北京、上海的比例也在46%-49%之间。容易看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会对女性读研产生一定影响。从区域分布上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女性就业观念更为自由,不局限于稳定的就业方向,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情况相反。另外,女性占比与当地高校类型也有一定关系,例如:安徽、黑龙江两个省份的在校研究生女性占比仅为42.79%和47.99%,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理工类院校集中在这两个省份有关。相关调查显示 将近六成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将对就业有很大帮助另外两成考生保持谨慎态度认为研究生学历对就业有一些帮助但作用不大剩下两成考生认为需要视具体专业而定考研热连年升温报考人数屡破纪录但在弃考率居高不下的同时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也受到争议调查显示60%考生认为硕士学历较之前有所贬值论及硕士学历贬值的原因,大部分学生认为最大原因在于招生规模过大,研究生数量大幅增多导致了第二个原因,就是研究生“注水文凭”层出不穷,水分过多,第三则是在培养过程中教学质量要求不严格。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由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考研热趋势下提高研究生质量已经成为招生单位新的课题。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其背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根据《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表示,考研的首要动机是提高竞争就业力,在当今就业形势下,各企业对研究生学历的需求量大 ,竞争力强,也反映出随着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历上移将成为一种趋势;另一方面,就业难是摆在大学毕业生面前的一大难题,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相对去年暴增40万,巨大的就业压力让很多大学生选择读研深造,把考研当作就业的敲门砖。原文:https://www.eol.cn/e_ky/zt/report/2020/catalog.html为应对疫情对各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还有出国带来的冲击,今年政府不仅将大幅扩招研究生,还将扩招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生,构成“升学扩招吸纳行动”,同时,也将鼓励科研项目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根据前不久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报告》也公布了相当精确的官方数字。《报告》透露,今年将“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招生111.4万人”。而这将是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总而言之,考研报考人数屡创新高,除了社会发展对更高要求的人才需求之外,毕业生人数上升,就业压力大也确实是导致考研人数增加的一大原因。——部分内容源自网络整理考研的大数据大致就是这些自身实力仍然是考研的核心不过倘若我们结合自身情况仔细分析招生大数据也可为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努力方向从以上数据也可以看到考研真的越来越“热”了越来越多人选择了考研最后希望大家能够理性对待考研读研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走好这一步将对整个人生有很大的帮助建议小伙伴们首先要能够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价值取向然后一步一步地为理想而奋斗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并不是把自己限定在某一范围内而是选择自己最想要的、最重要的去做避免无关紧要的事情干扰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真正喜欢的事
暨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突破1.8万再创新高!距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仅剩半个月,正是“考研族”冲刺的关键时刻,为了考上心仪的学校,同学们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暨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再创新高,相信许多同学都很关心:“今年暨大考研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有哪些?“我报考的专业情况如何?”“报考人数增加,竞争是不是更激烈了?”【暨大2018年考研大数据】最新报考情况,都在这里了2018年报考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整体情况:2018年报考我校的人数为18368人,相比于2017年的16441人,增加1927人,同比增长11.7%;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9030人,相比于2017年的8142人,增加888人,增幅达10.9%;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7457人,相比于2017年的6585人,增加872人,增幅达13.2%;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881人,相比于2017年的1714人,增加167人,增幅达9.7%。其中会计、新闻与传播、工商管理、法律(非法学)和金融专业备受青睐,已成为报考的热门,报考人数均超过600人。【各专业报考详情】今天,官微君还请到了暨大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韩刚主任就今年的报考情况进行了分析:目前中国就业人员的学历普遍升高,社会整体就业压力增大,想要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获得满意的薪酬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很多人会选择进一步提升学历。自2014年暨南大学被列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以来,学校研究生教育培养条件、培养能力、培养质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都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学校研究生教育综合实力提升,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也吸引了更多考生报考暨大。今天我也想送给各位考研学子两句话:第一,不论政策怎样变化,考研人数增加多少,考研难度如何增大,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考试技巧,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有效方法;第二, 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做复合型人才,才能在复试中胜出,实现研究生梦想!最后祝各位考生在2018年全国硕士生招生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近十年来,暨南大学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学科建设上,学位点布局更加合理,学位点结构和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实现了“两个重大转变”。在人才培养方面,研究生招生报考规模持续增长,生源结构不断优化,生源质量、培养质量与就业质量持续提升。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研究生导师队伍实力雄厚,学术梯队科学合理,中青年导师成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制度建设上,创新工作机制,将原来碎片化的管理制度化与系统化。此刻的图书馆内,考研的同学们依旧在奋战。考研倒计时,你准备好了吗?日夜的身心投入向着梦想前进现在,距离考研还有两周检验长期努力成果的那一天即将来临。你还能做些什么?来听听师兄师姐们怎么说?@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2015级硕士研究生 吉玉洁“ 完成考试,不要自我放弃。研究生考试是一场选拔性考试,满足各科分数线是第一要求,更重要的是你的成绩在所报专业的排名,所以不论发生什么事情,请各位师弟师妹一定要按时坐在考场完成所有考试,即使某一科目自我感觉糟糕透了,因为结果没出来谁也不知道今年会是什么情况,能做到的就是不要自己放弃自己。 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最后的巩固。考研并不是唯一出路,每一个选择都会有相应的成功。所以戒焦戒躁,放松心情,享受这一场考试。”@经济学院 2016级硕士研究生 孟贵苗“在毕业论文、校招重叠的这些日子里,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困扰,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住自己最初的选择。“行百里者半九十”,还有十多天的时间,只有坚持住才会超越自己,考场上的洗礼,或许会成为最值得回忆的经历之一。 考研贵在坚持,当时为了激励自己,曾做过一幅对联,现送与各位共勉: 学者,学着,仰星空,争为风骚领百年;忍者,忍着,踏实地,终见金榜冠群贤。 ”@产业经济研究院 2016级硕士研究生 刘东“在这漫漫考研征程,唯有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坚持不懈的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备考策略,有效的心态、自我调节能力及一点点小幸运是通往成功的秘诀。考研路上不论是风和日丽还是风雨交加,都会使我们有收获,这种收获也将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环境学院 2017级硕士研究生 孙梦恬“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2018考研人儿们也要来了。这个时候,心态最重要,如果你复习的好,那就继续保持,争取考试发挥自己的水平;如果你对自己的复习状态不满意,那就及时调整,能学多少学多少,千万不要放弃。 对于报考理工科的同学来说,数学肯定是很重要的,得数学者得天下。专业课也是很重要的,历年学校的真题都需要好好琢磨,毕竟专业课的资料可能没有像其他公共课那么多。最后阶段,各个科目都可以开始做一些计时模拟,让自己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压力。”@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周亚东“ 考研进入倒计时,首先公共课不能忽视。政治的分析题、英语作文翻译等都是可以“临阵磨枪”的。还有就是专业课,对于文科专业来说,笔记、论文和真题是三大抓手。一定要重温课本和笔记内容,打好基础;总结回顾专题论文,实现进阶;训练分析历年真题,熟悉感觉。抓住最后的“小尾巴”,稳住心态,成功的就是你!”@华文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李景雅“ 考研本身就是优胜劣汰的竞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有坚持到最后才能笑到最后。半个月不长不短,要合理规划,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身体。一定要总结英语作文适合自己的万能模板,政治肖四必看,最新年份的专业课真题掐时间动手做一遍,平时的练习错题这时候也派上用场了!总之,以不变应万变,加油!”【暨大考场全景图】【温馨提示】考研时间安排日期8:00~11:3014:00~17:002017-12-23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外国语2017-12-24业务课一业务课二2017-12-25 8:30~ 考试时间超过3个小时的考试科目1、远离手机有人感叹,自己要“远离尘嚣”。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我们不必要说这些假大空的话,做到远离手机,效率自然就提上来了。2、作息规律从现在开始,你必须知道,熬夜是恶性循环。冲刺阶段,经不起熬夜,经不起恶性循环,务必要保证规律作息。3、按计划进行新的一天开始了,把自己这一天的学习计划写在记事本上,按计划去进行。计划要有一定的可行性,不要太逼迫自己。4、学会拒绝学会拒绝,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才能提高效率。拒绝那些不是最重要的事,生活才能井然有序。5、调整好心态焦虑会使我们的效率降低,良好的心态是关键。即使我们很难做到,我们也要朝着保持良好心态的方向去努力。6、战胜考前焦虑考研毕竟是一场持久战,暂时的失利、焦虑,都是可以允许出现的。在整个准备考试的过程中,你可以有短时间的放松,但是,不要放弃。只要不放弃,胜利,就在前方不远处等你。7、请坚持到最后考研一年只有一次。不要看别人,不要三心二意,请一心一意为了考研,学到最后。考研是一次严肃的人生选择,既然当初决定了,就应该义无反顾走下去。请坚持住,你的心态决定你考场上的发挥。
对于考研,你们了解多少呢?哪些专业比较受考研人的喜爱,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关注考研,关心考研的人分布在哪里,来自哪些星座...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考研数据,让你们可以更好的了解考研哦~№1你的竞争对手多大年纪?如图,年龄阶段为20-29岁的人最关注考研,跳过30-39岁,40-49岁的年龄人群为第二大关注考研的群体。为什么在40-49岁的人会出现关注考研小高峰?不排除这一年龄阶段人群的子女正处于即将考研或研究生阶段。№2 男生VS女生,谁更关心考研?男生和女生,谁更关注考研?通过百度搜索“考研”一词的男性比例为57%,女性为43%。相比之下,更关心考研的不是女生,竟然是男生!№3 星座分析—12星座谁热衷于考研?那些考研族们都是什么星座?在所有参加过考研的人星座调查中,考研人群较多、排名前五位的星座分别是处女座、金牛座、天秤座、水瓶座和巨蟹座。当然,也许考研和星座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联系。№4 全国关注考研的城市排名全国关注考研的城市排名 Top10分别为: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天津、郑州、成都、南京、杭州和重庆。显然,这些城市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排名也较为靠前。那么,经济与教育的联系,不言而喻。№5 哪些专业比较受考研人的喜爱1、全国13.5%的本科生选择了毕业后读研从图里可以看到,医学生读研的人数占比重最大,有25.4%,而管理学最小,只占8.3%。2、全国有近三成的考研学生是选择了在读研时转换专业从这图可以看出,跨考比例最高是管理学,最低的是医学,差别悬殊。3、管理学:本科已经足够,读研意义不大很巧的一点是,管理学考研比例最低,而跨考比例最高,这是否意味着管理学专业不太“受人待见”?有一个说法叫“管理无学”,大概是说管理学作为一个学科稍微有点勉强。学管理学的小伙伴梁雪说:“要我说管理无学,这个说法可能有点儿极端,但我觉得读个本科已经足够了。”确实,管理学定位比较模糊,因为研究对象无处不在,而导致没有研究对象。很多人学这个专业开始就很困惑,不知道将来能做些什么?这也是很多人对管理学的普遍看法。可其实管理学也有其优势——社会需求大,报考门槛不高。4、医学:选择继续深造,实有几分无奈从这图可以看出,跨考比例最高是管理学,最低的是医学,差别悬殊。医学生考研比例最高,跨考比例最低,这样看来读医学的小伙伴对本专业很是死心塌地嘛?事实真是如此吗?一般来讲,报考研究生主要有两种情况:△ 对本学科的认可,想继续深造。△ 对本科学历的就业选择不满意,觉得再读的话工作机会更好。而医学生考研大多属于第二种情况。据学医的小杜说,“基本所有的三甲医院都是非博士不要(除非有本地户口),但是相应的社区医院招聘则条件会低很多。如果只是想去个社区医院,可能本科学位就足够。可苦读了这么多年,谁甘心呢?”至于为什么跨专业考研的人那么少,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医学生课业非常繁重,除了学习理论知识,临床经验更是不可缺少的。很多人早上去实习,下午没事就不去医院在教室或者宿舍复习。考本专业已经非常辛苦了,根本没有精力去跨专业考。5、工学:参与项目是主流,考证也是不错选择工学生的考研比例以及跨考比例都不算高。有读通信工程的工科生说:“工科生更多是倾向于就业,很多人在大三甚至是大二就开始实习了。大家普遍认为,项目经验是最重要的。而读研的人基本都是在大一就规划好了,因为要先找准导师。对于工科生而言,研究生导师对之后的影响非常之大。”确实,因为工科生除了读研之外,还可以选择去考一些专业资格证,这些都含金量非常之高,有些证,从时间成本和精力投入而言,考证比考研更加受人青睐。6、经济学:其实经济学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找工作较低的读研比例,和较高的跨考比例,可能让很多外专业的人很意外。本科读经济的世军笑着说:“其实很多人都被学科名骗了,感觉经济学就是教你怎么赚钱的,其实经济学是理论性更强的学科”。“大多数读了本科恍然大悟的人,都会选择直接工作。不过外专业考我们研究生的比较多,你要真想读经济学的研究生,压力很大的。”7、文学:本科就业没烦恼,虽与专业相关性不大读研比例比历史低,跨考比例比历史高,或许是因为比历史学好找工作吧。读汉语言文学的小乐说:“其实文科虽然听着挺鸡肋的,但找起工作来也不难。很多公司文职都有很多需求,只要不眼高手低,找到一份相对心仪的工作其实难度不算太高。”当然,还有很多学生选择了考公务员这条路。毕竟他们的学业较为轻松,公考对他们而言也比对其他专业友好很多。№6 就业才是否读研的硬指标总体来看,是否考研,是否跨专业考研,就业都是其中必须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下图是就业率较高的十个专业以及其收入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收入非常可观。国际经济与贸易、土木工程,也是毕业半年后收入较高的专业。这些专业所在学科考研比例都比较低。而总体排名较为靠后的包括英语、汉语言文学、财务管理,这也正是那些跨专业考研比例较高的专业人群。所以说,在对专业的选择上,本科时不仅考虑就业前景,还会考虑兴趣等方面的。而到了研究生的时候,更多的关注点都落在了就业上。因此,多从就业角度切入专业,少一点不切实际的幻想,对我们毕业后找工作或者读研都会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