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大学终于公布了2020级研究生大数据,@数字话教育结合前期各大高校已公布的研究生大数据,梳理了十九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研究生大数据,十九所高校中哪所招生的研究生最多,哪所高校男女比例最高……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名单1. A类36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2. B类6所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2020年招生人数1、十九所高校中,招生研究生总数排前三的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2、十九所高校中,招生博士生数排前三的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3、十九所高校中,招生硕士生数排前三的高校。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全日制硕士和非全日制硕士十一所高校中,非全日制硕士占硕士生总数比例前三的高校: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北京大学男女比例从表中,可以看出男女比例最高的是西北工业大学,而且排名靠前的都是以工科见长的高校。还有哪些要想了解的数据,欢迎留言。
随着开学的临近,2018级的本科生,硕士研究和博士研究生已经开始报到。在当前情况下,随着大学生人群的增多,本科生学历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弱,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成为很多应届大学生的选择方向。近期,清华大学发布了2018年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新生大数据,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情况:2018年清华大学研究生共录取新生8310人(包含深圳研究生院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其中硕士研究生5372人,男女比例为1.7:1,大多数同学来自山东省,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河北省,江苏省,安徽省和四川省。博士研究生共录取2938人,男女比例为2.17:1,其中,来自于河南省,河北省和山东省的博士研究生超过了200人。当然,我们很多人都比较关注,在大数据方面,清华大学的硕博士研究生的新生都是来自哪些大学,经常调查我们发现,在硕士研究生中,本科毕业学校人数最多的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而博士研究生的本科毕业高校主要来自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山东大学。二者对比发现,其实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新生毕业高校其实是非常相似的。其实,在清华大学的新生学子中,大多数同学还是通过保研入学的,以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为例,每年3300多人的应届生中,有将近50%的同学继续保研深造,同时也有超过25%的同学出国留学。由此可见,顶尖高校的保研率也是非常高的,所以,高三学子们,考上一所好大学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你们努力加油!
高考已经进入最后两天的倒计时了,而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们就要面临着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选择题——志愿填报了,这关乎着孩子未来人生中很长一段要走的路,而又有哪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快的走上成功之路呢?今天,R兔来给大家讲一个未来最有“钱途”的专业——大数据,希望能为小伙伴们填报志愿的时候有一个更好的选择。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就显得无比的重要了,而在如今的企业发展上,大数据人才却无比的稀缺,R兔先带大家看下各大互联网企业招聘大数据人才给的薪资吧!从上面的图片中,大家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大数据专业应届毕业生的薪资水准都在10K以上,可想而知,人才是有多么的重要了吧!据了解,在未来3-5年内,中国需要180万个数据的人才,但目前只有约30万的人,缺口有多大可想而知了吧!那么,什么是大数据专业?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方向),本科四年制;专业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方向)主要培养大数据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具有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数据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大数据科学与技术所需要的计算机、网络、数据编码、数据处理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与分析、传输与应用等技术,具备大数据工程项目的系统集成能力、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大数据科学研究能力及数据科学家岗位的基本能力与素质。毕业后能从事各行业大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开发和利用工作,大数据系统集成与管理维护等各方面工作,亦可从事大数据研究、咨询、教育培训工作。报考大数据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个人的爱好和志向是否在此,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此没有兴趣,R兔劝大家就不要在这浪费时间了。学习数学的能力好坏也决定了考生是否适合报考大数据专业,因为计算机、网络、数据编码、数据处理等课程难度级别较高,数学不好的同学们最好也放弃吧。哪些学校的大数据专业值得报考?在新开大数据专业的282所院校里,院校的教学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的,报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院校的教学质量。下面是R兔为大家推荐的一些大数据专业还不错的院校,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R兔提醒大家,不管选择什么专业,还是适合自己的最好,一味地追求热门专业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最后,R兔祝大家都能够金榜题名。编辑:ZH
如果要说现在有什么专业是最热门的专业的话,那么大数据应该就能算作是其中之一了。因为互联网的爆发,大数据如今俨然已经成为了时下最热门的专业了。而且目前这方面急需的专业人才的缺口也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报考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基本上是不用为了自己就业犯愁的。可以说如今大数据专业已经是现在的趋势了,目前已经有多所大学都开设了大数据专业,这个专业的学生现在基本上可以说是供不应求了。如果说是对大数据专业比较感兴趣又或者是还没有确定自己要报考什么专业,想要自己将来就业轻松容易的同学,不妨考虑下面的几所大学的大数据专业!中南大学是一所很低调的大学了,而且实力也是非常不错的。中南大学的中南大学信息安全与大数据研究院成立于2015年3月份,虽然说成立的时间不算长。但是研究院依托中南大学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数学等学科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网络空间安全、大数据科学与技术方向的研究。可以说是发展前途是非常不错了,而且中南大学本身的实力也很强!复旦大学相信应该有不少人都知道的,上海的名校,实力非常不错。而学校的大数据学院 是2015年10月8日正式揭牌成立的, 主要是聚焦大数据学科建设、研究应用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是一所引入社会捐赠、得到地方政府重点支持、向全球科技前沿开放的创新型学院。清华大学,相信应该就不用多做介绍了吧。学校的实力也是有目共睹的,而学校的数据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4月。努力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数据共享和整合为基础,以研究应用为核心,建立大数据分析共享平台。这三所学校的大数据专业可以说是非常的值得报考了,另外还有不少学校也开设了大数据的专业,例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等。
大数据专业是时下非常热门的一个大学专业,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专业目录显示,大数据专业一般是指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两个专业,其中前一个是专科专业,后一个是本科专业。据了解目前开设有大数据专业的大学有上百所,下面为大家介绍几所开设有大数据专业的大学,供考生报考参考。湖南工商大学湖南工商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是一所公办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原来是湖南商学院,于2019年6月改名为湖南工商大学,目前开设50多个本科专业,湖南工商大学大数据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为本科专业,面向全国高考理科生招生。湖南工商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开设于数学与统计学院,学制四年,通过高考统招方式,面向湖北、河北、四川等地高考理科生招生,专业学费每年5900元。湖南工商大学2018年面向湖南省内招生,高考普通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528分,省本科控制分数线为513分,高于控制线15分。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是一所公办的本科院校,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是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现有67个本科专业,在校生22000余人。郑州轻工业学院大数据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为本科专业,面向全国高考理科生招生。郑州轻工业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有中外合作办学、普通班两个培养方向,分别开始于国际教育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学制均为四年,其中普通班方向面向全国高考理科生招生,中外合作方向仅面向河南省高考理科生招生,普通专业方向学费每年3700元,中外合作方向学费每年18000元。2018年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面向河南省内招生,普通专业方向最低录取分数线519分,中外合作方向最低录取分数线453分。查看全国没有分数要求的大数据专业招生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 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设置本科专业46 个,现有在校学生1.6万余人,大数据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为本科专业,开设于信息学院,学制四年,通过高考统招,面向全国高考理科生招生,学费每年5000元。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布的招生录取数据,2018年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北京最低录取分数线660分,在安徽最低录取分数线646分,在广东最低录取分数线625分,在山东最低录取分数线662分,均为一本层次招生。学生在入学后有机会通过二次选拔的方式进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跨境电商)实验班,学院也为希望出国深造的学生提供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高校的短期交流项目及3+1.5、3+2等国际化本科+硕士学历项目。以上是三所高考统招本科大学的大数据专业招生录取情况,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报考。对于高考低分考生、落榜生,则可以访问文中的小程序,查看更多没有高考成绩要求的大学。
大数据是近些年来的热点方向,大数据方向的研究生不仅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在薪资待遇方面也相对比较可观,所以不少研究生希望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在大数据相关领域。从发展趋势来看,选择大数据相关方向是不错的选择,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广阔的。目前不少大学的研究生教育都有大数据相关方向的设置,不同的高校在大数据教育方向上也会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整,所以要想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身的知识结构。大数据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包括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所以这三个专业的学生在读研期间都可以选择大数据方向,但是不同的专业在选择时也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比如统计学选择大数据方向时也可以选择本专业的研究生,因为统计学的研究生课题与大数据也有紧密的联系,没有必要一定要考计算机专业的大数据方向。在统计学领域,教育资源整合能力比较强的大学有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不少财经类大学也有较强的学科实力,比如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第二:大数据学科的教育资源。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与高校自身的教育资源整合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涉及到导师资源、实验资源、课题资源、行业资源等等,从大数据学科的教育资源情况来看,国内北京大学、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第三:学校的整体实力。在考研选择学校时,应该注重学校的整体实力,整体实力较强的高校往往在专业发展上也会有较强的“后劲”,所以在选择高校时可以重点考虑一下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高校(原985、211)。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自从清华大学发布2020级研究生大数据之后,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等双一流高校都陆续公布了新生生源的大数据,这些大数据囊括了年龄、性别、姓氏、民族、星族、生源省份等信息。深圳大学(以下简称深大)今天刚公布了2020级硕士研究生的大数据(注意,不包括博士研究生的数据),跟以往公布的新生大数据有点不一样,请和@话教育一起来看下有哪些亮点信息。01基本信息1、录取人数。录取了4155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1397人,全日制专业学位2258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500人。不仅公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数据,还公布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人数2、硕士专业。深大目前拥有硕士研究生招生学院25个,招生专业98个,分布在10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大学通过动态图公布了10个学科门类近5年的招生人数,让人一目了然掌握该校各学科历年招生人数变化。3、男女比例。新生总体的男女比例是1.34:1。深大按照学科门类(理工医、人文社科)、各学院、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中进行了男女比例的细分。4、姓名分析。在姓、名统计这块,深大可谓是做到了极致。一、同名同姓的分析。将相同姓名的人数通过表格全部罗列出来。二、同姓的分析。对新生的290个姓氏进行了人数统计,不仅是公布了人数最多的姓氏为“陈”,还统计和公布了“保”姓等77个姓氏只有1人,“安”姓等52个姓氏只有2人,“白”姓等27个姓氏只有3人。三。名的分析。统计出男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名是“文”,女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婷”,男女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文”。5、年龄分布。深大制作了年龄分布统计图、生肖统计图、星座分布统计图、出生月份统计图、同一天生日统计图。数据显示22岁的硕士研究生最多,生肖属虎最多,处女座人数最多,10月份出生的人数最多,8月28日和10月28日出生的人数最多。6、籍贯分布。考生籍贯(省份)人数前三的是广东、江苏和湖南。考生籍贯(市级)人数前三的是广东揭阳、广东汕头和江西赣州。考生籍贯(县级)人数前三的是广东揭阳普宁、广东汕头潮阳和广东汕头潮南。7、考生高校来源。2020级研究生新生来自684所高校(比去年多95所)。其中31所原“985”高校、64所原“211”高校、215所博士招生单位、112所硕士招生单位、256所普通高校、6所境外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应届生2804人,全日制本科毕业往届生1324人,成人自考学历27人。02亮点信息1、初复试情况22715名考生报考深大,其中有11876名考生在广东参加考试。外省设有分别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的592个考点(比去年多了100个考点)。部分考试点截图2、到考率统计统考准考22689名考生中,19162人到考,到考率84.45%,比去年下降3.5个百分点。男生11706人,到考10043人,到考率85.79%;女生10983人,到考9119人,到考率83.03%。女生到考率稍微低一些。平均到考率:84.45%,非全日制报考4878人,到考3127人,64.1%,全日制17811人,到考16035人,90.03%。统考准考的22689名考生中,应届生11826人,到考10968人。往届生10863人,到考8194人。3、录取率统计统考准考的22689名考生中,被录取3115人(1040人为推免生608+第一志愿报考外校的调剂生432)。参加考试的11826名应届生,录取了1936人,比例为16.37%(比去年差不多提高了2个百分点);参加考试的10863名往届生,录取了1179人,比例为10.85%。4、各专业考取难易程度统计非全日制各专业:法律(法学)专业(非全日制)依然是最难考,录取率3%。会计专业录取率最高,16%。全日制专业学位:应用心理及艺术设计专业(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录取率低,分别是6%和5%。电子信息(微纳研究院)、机械、电子信息(物光学院)专业的录取率突破40%,分别是46%、44%及42%。全日制学术学位: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学院)、基础医学及光学工程(微纳研究院)专业录取率较高,分别是33%、31%及30%,教育学、音乐与舞蹈学及理论经济学专业的录取率较低,都是3%。5、录取分数统计这块内容是分四大块进行介绍:统考科目最高分统计:罗列了15门考试科目的最高分非全日制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全日制专业学位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全日制学术学位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录取分数的具体数据,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到深大的微信公众号查询。03数据会说话不得不说,深大在大数据的发布和挖掘上做到了极致。1、数据有始有终。涉及初试的报名人数、报考人员性质、到考率、考试考点数,到复试的录取人数、录取率,录取分数,涵盖了所有涉及到数据的项目。2、数据参考性极强。每个项目的数据细分了非全日专业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和全日制学术学位。对于今后报考深大的学生有了很好的参考坐标。3、数据涉及面广。大数据还发布了深圳大学近12年累计报考年数的人数,有一位考生已经连续报考12年了,暂未考取成功。另外,累计报名次数6-9年的考生一共有32人。
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是近几年非常火的专业,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哪个好?有哪些学校可以推荐?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简介:本科专业中和大数据相对应的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它是2015年教育部公布的新增专业。2016年3月公布的《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南大学3所高校首批获批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随后第二年又有32所高校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两次获批的名单中显示,该专业学制为四年,大部分为工学。开设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普通物理数学与信息科学概论、数据结构、数据科学导论、程序设计导论、程序设计实践、离散数学、概率与统计、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计算智能、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系统基础、并行体系结构与编程、非结构化大数据分析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前30:信息来源于中国科教评价网人工智能专业专业简介:人工智能专业是中国高校人计划设立的专业,旨在培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应用型人才,推动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2018年4月,教育部在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引领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并研究设立人工智能专业,进一步完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体系。2019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根据通知,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开设课程:矩阵论,泛函分析,线性系统理论,优化理论与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系统理论,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系统辨识与建模,随机过程与随机控制,离散事件系统理论,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机器人控制等。人工智能虽是19年首次开设,但基于前几年与之相关专业开设基础,第一年便在35所高校开设,并且985/211高校占多数。与人工智能相关度最大的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全国人工智能专业高校排行榜:大数据技术主要是围绕数据本身进行一系列的价值化操作,包括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安全、分析、呈现和应用等,其中数据分析是大数据价值化的重要步骤。人工智能主要的研究领域集中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示、自动推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学等六个方面。人工智能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哲学、数学、计算机、经济学、神经学、语言学等诸多领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那个更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虽然关注点并不相同,但是却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思考”和“决策”的基础,另一方面大数据也需要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价值化操作,比如机器学习就是数据分析的常用方式。大数据最后要实现的是数据超融合,应用到应用场景,大数据的价值才会体现出来。人工智能就是大数据应用的体现。人工智能是基于大数据的支持和采集,运用于人工设定的特定性能和运算方式来实现。因此,人工智能离不开大数据,人工智能需要依赖大数据平台和技术来帮助完成深度学习进化。加米谷大数据培训。
研究生(硕士、博士)已然是教育界的香饽饽学位,随着近些年我国综合教育实力的不断加强,研究生规模逐渐在扩大化。我经常会听到有些人说本科生遍地都是、研究生一抓一大把,似乎在旁敲侧击地证明读书与学历变得轻量化、没那么重要了,那么事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到目前为止,我国每年高校应届毕业生高达900万,经常有段子说现如今3000元都难以招来一个农民工,然而却可以招来大学生。这也从侧面道出了部分大学生的无奈,于是便兴起了考研大军。据统计,今年考研人数已接近300万人次,仅仅过去一年就激增50余万,这时候就更有人爆料称研究生也不值钱了,毕业之后还不是一样打工?然而,你却并没有看到研究生报录比,拿最近一年来说,报考人数290万,而录取人数却为72万,报录比为4:1。举个更形象的例子,假设我们国家人口为15亿,那么研究生学历的人数比例为0.54 %,这也就意味着每10000个人中有研究生学历的为54人。不知道大家对0.54 %这个数字有没有概念,那么你还在担心研究生一文不值吗?虽然其规模是在扩招,然而遍地都是研究生这个说法显然过于夸张。一些人为什么会有研究生遍地都是这样的看法呢?那是因为不同的人所处的圈子不同而已。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工人,那么和你工作的同事基本上都是普通工人;如果你高中毕业就出去混社会,就会发现,其实没见过几个读硕士的,还是很稀有的;如果你读了硕士,就发现周围认识的人好多都是硕士,烂大街了,学校路上都是硕士;因为你根本不怎么会接触到那些大学都没怎么读的人,就像强了就不会接触很弱的人,就会觉得周围都是强者。你只需要永远记住在任何年代,知识与学历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可能是一块敲门砖。如果没有这块砖,在你前行的路上可能就会多出一块绊脚石。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去说诸如以上观点的理由,我们只需全力以赴即可,到时候理想的花朵自然盛开。
说到如今最热门的专业,其实很多人还会说计算机,确实计算机类专业已经长时间占据了热门专业的前几名,如今依旧在热门之列,报考的人数还是很多,不过如今要说到最具发展前景的专业,应该要属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吧,这也是去年院校申请开设最多的两个专业。今天我们来跟大家说一说,如果准备报考大数据相关专业,国内都有哪些最值得报考的院校呢?(排名不分先后)北京大学北大是最早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大数据属于新工科范畴,但在具体学位授予时,更多的是理学学位,作为我国理学第一的北大不能否认在大数据这个专业上的实力。从2016年开设,如今也有三年的时间,北大不论在师资、还是硬件设施配备上,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相比于哪些刚开设大数据专业的院校,北大的大数据专业也是更成熟的,对于想要报考这个专业的学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北大的报考难度大家也可想而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同是作为最早开设大数据专业的三所院校之一,贸大虽然是一所财经类大学,但学校凭着其优势,开辟了大数据专业独特的发展道路,以计算机科学、统计分析为基础,进一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很多人不清楚的大数据作为新工科专业,与经济学还是有很深的联系。本校大数据专业核心课程更是包括了各类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经过三年的发展,学校的大数据专业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中南大学这所湖南最好的大学,也是是第一批开设大数据与专业的高校,学校也是以工科见长,在发展大数据专业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如今大数据专业的发展在一些方面也是超过北大的,也有很多人说这是大数据专业最好的院校,不管排名如何,从另一个角度也是说明学校的大数据专业确实非常厉害,当然学校报考难度也不低,与北大相比之下还是好考点的,以上第一批开设大数据的院校,对比之下,贸大难度相对低一点。中国人民大学第二批开设大数据专业的有18所院校,报考了国内的顶尖院校,也有普通二本院校,人大便在其中,也是令人比较意外的,人大往往更偏向文科生专业,而大数据专业要求的都是理科生,不过人大率先开设主要是因为学校在统计学上的领先地位,大数据专业除了对计算机各方面有很高的要求之外,对统计学也有一定要求,统计学专业好的学校也更有利于大数据专业的发展。复旦大学复旦的大数据专业也是在2017年开设的第二批之列,依托着学校在统计学、计算机、数学这方面的优势地位,复旦的大数据专业发展在如今看来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位于上海,地理区位上很占优势,进入复旦学习这类专业也是不错的选择。浙江财经大学浙财经也是在2017年设立大数据专业的,虽然学校的名气和实力与前面几所不能相提并列,在双非院校中,学校也不算是特别突出,但是学校的大数据专业的实力在业界还是很有名的,专业排名也非常靠前,对于难考名校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在大数据专业实力比较强的院校,不过比较开设最久的也才三年,具体之后的发展会怎么样也有无限可能,在第三批增开了248所高校之外,之后开设的院校也是越来越多,等专业更成熟之后,可能各大院校的专业实力也会有很大的变动,不知道关于大数据这个专业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