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利弊,想清楚再备考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存在一直饱受社会争议,考不考各有各的说法,那么,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究竟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看看付老师为考研儿深层次的分析。考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有哪些优点:(1)逆袭985院校的绝佳机遇很多出色的985大学,在全日制研究生考试中大部分都走推免的途径了,仅有非常少的指标值通过全国的考研来录取,大家通过研究生考试考入的机遇愈来愈小,除非是极为出色的。但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211学校,尤其是985大学,通常有着很多的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所以,为什么不把握住这一逆袭的机遇?自然,很多人说,我不愿意上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想上全日制。这一点我了解。前提是你需要有强大的实力,还得有时间去学校上课,那这一部分人可以任意选择,但关键大部分人达不到这个要求。(2) 在职进修:选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群体大部分是25-28岁的年龄层群体,这些群体初入职场没多久,必须提高的工作能力有很多,而研究生考试便是提升能力和见识的方法之一。选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就可以工作又可以用碎片时间提高自己,一举两得。(3)得到认可的证书: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是硕士研究生,根据联考和进校的专业学习一样能够得到我国认可的研究生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改变原有的专本科学历。(4)涨薪:提升自己的学历,最后目地是为了有更好的就业发展趋势,现阶段机关事业单位在考评时不仅看专业能力,也要看学习能力。若职工用碎片时间考试并得到了证书,表明该职工是有自我约束能力的,更能反映出他奋发向上的一面。当考评时也会将这个情况纳入考量,若平级比照,企业自然会选更为积极主动认真学习的职工来出任更关键的岗位,或给予涨薪的待遇。再说说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的3点不足:(1)社会发展认同度有待提高:这个问题大家都十分关注,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发展认同度的确有待提高,现阶段仍有绝大多数企业对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存有不合理的工资待遇,规定务必有全日制证书才会录取,这也是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最受异议的地方之一。但伴随着国家新政策的逐步完善,单位会持续了解到在职双证研究生的真正实力,市场前景是十分广阔的。(2)花费较高: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终究应对群体大部分是在职人员,培训费比全日制的花费多,一般都需要几万块上下的花费,但这针对在职人员群体而言是能够承担的。(3)不提供住宿和奖学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校是包含住宿和奖学金的,可是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不提供住宿的,全部衣食住行都需要自行处理,并且基本没有奖学金。但我想,既然都出来工作了,有了收入来源,也是有能力自行解决衣食住行这一块,所以也不是很大的阻碍。综上所述,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有优点,自然也是有缺点,但整体而言对在职备考的同学是有非常大帮助的,想提高自己的学历,又不愿离职全日制学习,那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便是你最好的选择。
虽然非全日制研究生面向的培养对象不仅仅是应届生,也面向广大的职场人,但是由于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从考试方式到培养方式都有了比较系统的变化,含金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所以对于应届生来说,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是值得读的,而且目前也确实有大量的应届生在读非全研究生。目前非全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都需要参加统一的初试和复试,从近两年的复试情况来看,非全的复试环节虽然没有全日制那么激烈,但是非全也面临一定的竞争,非全的入学门槛也是比较高的。在培养环节上,非全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会共享学校的教育资源,包括实验资源和导师资源等。另外,在考核环节上,非全与全日制研究生的标准也是统一的,包括论文标准,这些措施都保障了非全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于应届生来说,一个比较大的优势就是通常会有机会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组,因为应届生往往不需要应付职场工作,这种情况下,非全的培养过程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也能够比较顺利的做出成果,从而顺利毕业。按照历史经验来看,不少职场人会由于时间的关系而延期毕业,对于应届生来说,通常就不存在类似的问题了。在毕业环节,非全也需要参加统一的答辩环节,达到考核标准以后也会颁发“双证”,也就是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这与传统的“单证”也有明显的区别,这也提升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最后,对于很多人来说,考研不是目的,读研才是目的,所以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非全研究生也是不错的选择。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方面的问题,或者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咨询我,谢谢!
今年深圳大学一共录取了4155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1397人,全日制专业学位2258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500人。录取的全日制学术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人数及比例:深圳大学目前拥有硕士研究生招生学院25个,招生专业98个(实际有招到学生专业97个,去重后79,实际有招生到学生专业78个),分布在10个学科门类。近五年各学科门类录取学生数统计。深圳大学近五年所有学科门类录取学生人数统计。男女比例理工医共有2699人,其中男生有1917人,女生有782人。人文社科共有1456人,其中男生有466人,女生有990人。理工医、人文社科男女比例及人数各学院男女比例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男女比例。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男女比例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男女比例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男女比例年龄情况年龄分布统计图籍贯分布录取考生的籍贯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284个市,1142个县区。其中广东、江西、湖南是生源大省。考生籍贯统计(省级)考生籍贯(省级)统计图考生来源高校统计考生来源高校统计图考生来源高校统计图录取考生中,人数最多的是深圳大学。可以看出,许多深大er在深大四年,对荔园的那份爱依然保持不变。4155名考生中,全日制本科毕业应届生2804人,全日制本科毕业往届生1324人,成人自考学历27人。初试、复试情况考生初试省份统计考生初试省份统计图到考率统计平均到考率:84.45%,非全日制报考4878人,到考3127人,64.1%,全日制17811人,到考16035人,90.03%。考生到考率分析考生到考率分析各个省份到考率排名各专业考取难易程度统计非全日制各专业难易程度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各专业难易程度分析全日制学术学位各专业难易程度分析录取分数统计统考科目最高分统计表非全日制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全日制专业学位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全日制学术学位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累计报考年数及录取率其中,有一位考生已经连续报考12年了,暂未考取成功。另外,累计报名次数6-9年的考生一共有32人。以上数据及图片来源自:深圳大学官方更多考研干货信息:啥?政治改成分析40分选择60分?最后百天政治复习规划冲刺80+!今年共录取5586名研究生!兰州大学20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出炉!2021新大纲:数学巨变,更简单了吗?英语增加词汇,政治微调!
“2015-2018全国考研大数据”来了!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和网上调剂唯一指定网站——研招网发布《2015-2018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一起来看看!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女生为主力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近4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单位:万人)△近3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女生读研占比超半数报考人数不断增长的同时,女生成考研群体主流。△男女生人数对比图(单位:人)为何考研?超半数受访者觉得考研是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数据,对于自己或身边的人选择考研的原因,调查显示,有以下几点:提升就业竞争力(58.8%)通过考研进入名校(41.4%)通过考研更换专业(37.1%)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33.3%)工作晋升需要(30.9%)暂时逃避就业压力(24.9%)因身边朋友都在考而“随大流”(19.6%)寻找备考过程中的独特体验(10.5%)完善自己的大学生活(8.2%)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河北石家庄某高校的吴硕表示,由于学校一般,不论就业还是申请出国都没有太大优势,所以全班近一半同学选择了考研。胡杨本科读的是电气工程专业,他表示自己考研的主要目的是换专业,“4年读下来,觉得自己不太喜欢与机床、传送带打交道。希望研究生能学个‘和人打交道’的管理类专业”。对吴硕而言,选择考研更多是出于自己读名校的执念。本科就读于一所普通一本院校的他,考研志愿填报了北京某985高校。不过,深究自己渴望读名校的原因,吴硕坦言,主要还是考虑到未来对就业的影响。“身边非985、211毕业的同学找工作,简历投出去,得到的回应特别少”。山东济南某高校的研一学生李潇妍认为,读研能让自己在职场上“少走弯路”。“比如很多公司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起薪和起始职位都是不一样的”。这些专业太抢手!最热门的是。。。哪些专业报考人数最多?以北京为例:2018年,工商管理专业报考人数居首,为19749人,随后为会计专业的13124人和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12957人,报考人数居第四至十位的专业依次为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广播电视、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6年,报考“工商管理”的人数为13395名,居各专业报考人数之首,报考会计的人数为9369名,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的人数为7608名(不含推免生),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三位。报考人数居第4至10位的专业依次为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汉语国际教育、计算机技术。由此可见,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硕士(非法学)连续数年成为报考专业的前三甲,依然是最热门的专业。热门高校专业考研难度排名报录比指的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报录比越大说明该专业考研难度越大。下面,我们就通过4所热门高校报录比排名前10的专业来看一下那些相对难考的专业有哪些: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型学位难度排名↓↓↓△2017年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统计(学术型学位)注:1。表中“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不包含推荐免试、单独考试、援藏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和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的考生;2。录取人数包含调剂录取的考生。专业学位难度排名↓↓↓△2017年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统计(专业学位)注:1。表中“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不包含推荐免试、单独考试、援藏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和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的考生;2。录取人数包含调剂录取的考生。复旦大学学术型专业难度排名↓↓↓△2017年招收学历教育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报考、录取人数统计(学术型)专业型专业难度排名↓↓↓△2017年招收学历教育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报考、录取人数统计(专业型)南开大学难度排名↓↓↓↓↓↓浙江大学难度排名↓↓↓↓↓↓注:以上统计中不含非全日制、推免生、单独考试、强军计划、退役士兵计划以及少民骨干计划考生;录取人数中包括了由本校其他相近专业调剂到该专业录取的考生。往届生比例增幅明显 部分省市专硕超学硕应届生考研比例涨幅平稳,往届生读研比例增幅明显对在职人员来讲,考取双证不必脱产学习,充分满足了工作、学习两不误的需求。2017年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后,在职考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部分省市专业硕士报名人数超过学术硕士近年来,由于招生计划增加的影响,除了总体报名人数呈上涨趋势之外,专硕的报考人数增长明显,多地甚至出现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的现象。比如:湖北↓↓↓△湖北学硕和专硕(蓝色)人数对比图(单位:人)河北↓↓↓△河北报考学硕和专硕(蓝色)人数对比图(单位:人)
编者按开学季,清华园又迎来了一批新朋友。他们为我们的校园注入新鲜血液,共同书写清华园新的篇章。他们是谁,都来自何方?今天,我们带你走进清华园的新主人们——「2019级研究生新生」。2019级研究生新生人数统计2019年,共有8900余名研究生同学成为园子的新主人,硕博比为1.84:1。每100名研究生新生中,有84.8名内地(大陆)学生,2.7名港澳台学生,12.5名国际学生。我们的园子,越来越国际化啦。2019级研究生新生男女比例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清华的男女比例一直备受关注。整体来看,新生男女比约为1.83:1,硕、博男女比分别为1.77:1与2.16:1。园子里的小姐姐们依然很珍贵,尤其是博士女生更加珍贵呀。从各院系新生男女比例来看,地球系统科学系以1:2的男女比,成为了女生比例最高的院系,共有10个院系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2019级国际研究生新生来源分布国际新生来自100多个国家,来自美国、巴基斯坦、德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法国、韩国、印度尼西亚的人数最多。2019级研究生新生党员比例整体来看,研究生新生党员同学占比五分之二左右,硕、博新生党员比例分别为38.3%与46.1%。博士新生党员比例大于硕士新生。2019级研究生新生姓氏分布在新生同学中,我们见到「王同学」、「张同学」、「刘同学」和「李同学」的概率最大。硕士生中「张同学」最多,为342人;博士生中「王同学」最多,为242人。你的同学中,最多的是哪个姓氏呢?2019级研究生新生录取学习方式新生同学中, 全日制硕士4084人,占比67.9%;非全日制硕士1934人,占比32.1%。全日制博士2883人,占比91%;非全日制博士284人,占比9%。2019级研究生新生生源院校硕士生新生来自全球600多所不同的院校,生源数TOP10的高校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新生来自全球300多所不同的院校,生源数TOP10的高校为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2019级研究生新生年龄分布「学无止境、终身学习」,新生年龄跨度40岁以上,我们在园子中能见到最小的硕士生年仅18岁,最小的博士生年仅17岁。这是两代甚至三代人的对话与学习,60后、70后、80后、90后与00后一齐相聚清华园。「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我们对科学的热爱从未随着岁月而改变。小编就想知道,那位17岁的博士是谁呀?2019级硕士研究生新生星座分布新生硕士同学的星座中,天蝎座以432人位列第一,天秤座紧随其后,白羊座和金牛座则人数最少。新生博士同学中,天蝎座再次以293人站稳了TOP1的位置,白羊座依然人数最少。理性的天蝎,感性的白羊,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生日快乐!今天是8月20日。在全体新生同学中,有13名同学在新生活开始之际迎来了自己的生日,其中硕士生10人,博士生3人。今天过生日的同学,在评论区留个言吧~「水木清华,钟灵毓秀」,注入新鲜血液的清华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新学期,你准备好了吗?本数据包含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鸣谢 |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美编 | 胖虎文字|五道口金城武 柚子茶编辑|五道口金城武 胖虎责编|飞天小女警
大家都知道上海同济大学是历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在上海是仅次于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实力很强劲。实力到底有多强呢?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4个A+学科(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A类学科(设计学),7个A-学科(数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A类学科数量尤其是A+数量在重点大学中也是很靠前的。这所高校这么强,那研究生招生每年招多少呢?翻了学校2020年,2019年等历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都没有找到具体的数量。但参考2019年全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实际的话,大约是5670人,其中推免生招生1976人,全日制1721人(学硕和专硕),非全日制1973人。也就是说,推免生招生数量比统招的数量还要多。2020年同济大学推免生共录取1982人(含直博生362人)。这样看的话,下面我们看看同济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推免生的分布情况:应该说,推免生占据了全日制半数以上的名额,我们看看2019年统招各专业的招录比的情况,这样好让考生做到心中有数:通过2019年的数据发现,报考人数为19136人,而实际录取人数为3694人,大概的录取计划为1:5左右。从这点上可以看出同济大学的报考难度来了,2019年同济大学实际招录的全日制考生仅为1721人,如果考同济大学的研究生,也就是1:10的录取机会。这样看来,想考个同济大学的统考硕士太难了。对于同济大学的统考的全日制硕士1:10的招录比,您想发表什么样的观点呢?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参与讨论。
华南理工大学终于发布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相比于2020年实际招收5994人,2021年预计招收计划反而减少了385人(招生计划为5567人)。华南理工大学在这个硕士研究生扩招的时代,反而进行了适度的缩招,这是很难得的,但这个招生计划只是预计,实际招收多少,得2021年看具体的录取情况:这个招生计划可以看出来,除MBA中心外,2021年预计招收研究生人数最多的为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招生计划是唯二超过400的单位。实际上华南理工大学最好的专业是轻工技术与工程,这个专业分布在生物学院,轻工学院和食品学院,当然招生计划也不多,也就100多人。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南理工大学有34个学科参评,33个学科上榜,其中有8个A类学科,包括轻工技术与工程(A+)和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A-)。通过对比发现,作为华南理工大学一流的专业,生源实际并不是特别良好,这些专业总体的招录比为5.2左右,而轻工专业的招录比平均仅为2.28。在获得A-评价的专业中,报录比最高的是管理科学与工程,达到20以上。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是非全日制的工商管理专业,也就是俗称的MBA专业,报考人数达到1415人,仅录取了338人,意味着超过千人被淘汰。全日制报考人数最多的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报考人数为754人,招录比为4.86:1。报名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个专业都是非全日制专业。报名人数在500人以上的专业有8个(其中4个为非全日制)。200人以上的专业有36个。报考人数在20人以下的专业达到23个,报名人数最少的生物医学工程,报考人数为2人,统考录取人数为17人,说明其余的考生都是调剂过来的,这应该也是最好考的专业啦!没有之一啦!去年全国总体的研究生招录比在3.4:1。华南理工大学有37个专业的招录比在3以下。其中还有6个专业的招录比在1以下。包括当下比较热门的临床医学,仅为0.95:1。也就意味着只要上线以后,面试没啥可淘汰的啦!2020年有21881名考生选择报考华南理工大学,其中统考录取了4163人,推免生录取了1831人。华南理工大学也成为为数不多报考考生超过2万人的学校,华南理工大学背靠珠三角,毕业生就业很抢手,就业大数据:985工程的华南理工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真挺高啊这其实也是该校考研率不是很高的原因,当然,华南理工大学也是985高校中少数的省内招收本科生过半的高校之一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高考录取信息早知道,50%生源来自省内对于华南理工大学这么好的生源,2021年报考你动心了吗?华南理工大学是你的菜吗?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正在进行中,欢迎大家在下方互动区留言,分享你与2021年考研故事
原标题:最新发布:这些专业太抢手!你的排第几?导读:“2015-2018全国考研大数据”来了!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和网上调剂唯一指定网站——研招网发布《2015-2018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一起来看看!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女生为主力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近4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单位:万人)△近3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女生读研占比超半数报考人数不断增长的同时,女生成考研群体主流。△男女生人数对比图(单位:人)为何考研?超半数受访者觉得考研是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数据,对于自己或身边的人选择考研的原因,调查显示,有以下几点:提升就业竞争力(58.8%)通过考研进入名校(41.4%)通过考研更换专业(37.1%)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33.3%)工作晋升需要(30.9%)暂时逃避就业压力(24.9%)因身边朋友都在考而“随大流”(19.6%)寻找备考过程中的独特体验(10.5%)完善自己的大学生活(8.2%)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河北石家庄某高校的吴硕表示,由于学校一般,不论就业还是申请出国都没有太大优势,所以全班近一半同学选择了考研。胡杨本科读的是电气工程专业,他表示自己考研的主要目的是换专业,“4年读下来,觉得自己不太喜欢与机床、传送带打交道。希望研究生能学个‘和人打交道’的管理类专业”。对吴硕而言,选择考研更多是出于自己读名校的执念。本科就读于一所普通一本院校的他,考研志愿填报了北京某985高校。不过,深究自己渴望读名校的原因,吴硕坦言,主要还是考虑到未来对就业的影响。“身边非985、211毕业的同学找工作,简历投出去,得到的回应特别少”。山东济南某高校的研一学生李潇妍认为,读研能让自己在职场上“少走弯路”。“比如很多公司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起薪和起始职位都是不一样的”。这些专业太抢手!最热门的是。。。哪些专业报考人数最多?以北京为例:2018年,工商管理专业报考人数居首,为19749人,随后为会计专业的13124人和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12957人,报考人数居第四至十位的专业依次为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广播电视、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6年,报考“工商管理”的人数为13395名,居各专业报考人数之首,报考会计的人数为9369名,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的人数为7608名(不含推免生),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三位。报考人数居第4至10位的专业依次为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汉语国际教育、计算机技术。由此可见,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硕士(非法学)连续数年成为报考专业的前三甲,依然是最热门的专业。热门高校专业考研难度排名报录比指的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报录比越大说明该专业考研难度越大。下面,我们就通过4所热门高校报录比排名前10的专业来看一下那些相对难考的专业有哪些: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型学位难度排名↓↓↓△2017年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统计(学术型学位)注:1。表中“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不包含推荐免试、单独考试、援藏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和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的考生;2。录取人数包含调剂录取的考生。专业学位难度排名↓↓↓△2017年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报名录取统计(专业学位)注:1。表中“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不包含推荐免试、单独考试、援藏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和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的考生;2。录取人数包含调剂录取的考生。复旦大学学术型专业难度排名↓↓↓△2017年招收学历教育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报考、录取人数统计(学术型)专业型专业难度排名↓↓↓△2017年招收学历教育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报考、录取人数统计(专业型)南开大学难度排名↓↓↓↓↓↓浙江大学难度排名↓↓↓↓↓↓注:以上统计中不含非全日制、推免生、单独考试、强军计划、退役士兵计划以及少民骨干计划考生;录取人数中包括了由本校其他相近专业调剂到该专业录取的考生。往届生比例增幅明显 部分省市专硕超学硕应届生考研比例涨幅平稳,往届生读研比例增幅明显对在职人员来讲,考取双证不必脱产学习,充分满足了工作、学习两不误的需求。2017年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后,在职考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部分省市专业硕士报名人数超过学术硕士近年来,由于招生计划增加的影响,除了总体报名人数呈上涨趋势之外,专硕的报考人数增长明显,多地甚至出现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的现象。比如:湖北↓↓↓△湖北学硕和专硕(蓝色)人数对比图(单位:人)河北↓↓↓△河北报考学硕和专硕(蓝色)人数对比图(单位:人)
今天是2020级研究生新生正式报到的日子,让我们一起用大数据了解一下今年的黑大又增加了怎样的新生力量吧!2020年黑龙江大学研究生新生289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763人博士研究生129人学习形式2020级硕士研究生新生全日制2640人非全日制123人学位类型2020级研究生新生在学位类型上学术学位硕士1138人,占硕士新生总人数的41.19%专业学位硕士1625人,占硕士新生总人数的58.81%男女比例从性别上看2020级研究生新生硕士生中男生902人,占32.65%女生1861人,占67.35%博士生中男生48人,占37.21%女生81人,占62.79%生源分布在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黑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新生人数位居前三黑龙江省1381人山东省278人河南省223人政治面貌在2020级博士新生中中共党员86人,占72.88%中共预备党员9人,占7.63%共青团员23人,占19.49%在2020级硕士新生中中共党员354人,占13.75%中共预备党员191人,占7.42%共青团员2030人,占78.83%民族分布2020级研究生新生分布在20个民族其中,汉族最多,有2720人第二是满族,有79人第三是蒙古族,有33人姓氏分布在姓氏分布上2020级博士和硕士新生姓氏前四均为王、李、张、刘此外还有很多独特姓氏年龄分布从年龄上看2020级硕士新生的年龄集中在20-25岁,有2387人占硕士新生总人数的86.39%2020级博士新生的年龄集中在26岁以上其中26-30岁有45人,占博士新生总人数的34.88%31岁以上有65人,占博士新生总人数的50.39%生日快乐今天是2020年9月15日在全体硕士研究生新生中有12名同学迎来了自己的生日让我们一起道一声“生日快乐”将最真挚的祝福送给他们哈尔滨的九月不急不躁适合与你相遇九月的黑大秋风过耳,秋雨绵绵黑龙江大学2020级研究生很高兴见到你“研”途有你相伴,定不胜欣喜来源: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 责任编辑 | 新闻中心新媒体工作室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2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艺)认可“非全”、倾向实务、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院校更受关注……近日,百度发布2021考研搜索大数据,从考生视角呈现了今年的考研特点。自今年年初,教育部宣布硕士招生规模新增18.9万人后,2021考研热度仍旧保持高位上涨的态势。报考人数达377万,达历史新高。数据显示,今年“考研”相关内容搜索热度整体同比上涨48%,黑龙江成为2020年最关注考研省份,安徽、山西、吉林、辽宁位列前五。在考研学校的选择上,除了学校排名,考生同时开始关注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南方高校搜索热度超过北方,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院校关注度更高,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成为今年热搜高校前三名。考研竞争激烈,有人一战成名,有人三战蛰伏。其中,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得到提升。在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相关内容的搜索人群中,26岁的年轻人同比上涨22%,成为最关注“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年龄。此外,考生们在专业选择上越来越倾向于实务性专业。金融学在2020年考研热门专业排行榜上稳居第一,其次是计算机专业。42%搜索过考研相关内容的同学也搜索过招聘相关内容。“考研好还是就业好”一直是校园里的热议话题,步入社会后,越来越多的“大龄”考生选择重返校园进修。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来源:中国青年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