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别人和我聊起学历的时候,被问到最多的就是:在美国读博士难嘛?我只想说09年到了美国之后,我先读了硕士。硕士毕业后我利用OPT全职工作了一年(关于OPT:),在此期间,我硕士阶段的导师和我工作时的上司一直鼓励我继续读博,他们对我很有信心,认为我一定可以完成博士学业,所以在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开始了漫漫读博路。先说说如何申请博士,每个学校、每个专业博士的录取要求各不相同,但也大同小异,我读的是文科类博士,首先需要有硕士或同等学历,然后要一份自我简述「personal statement」主要是说清楚为什么想读博,为什么你是一个合格的博士生候选人「doctoral candidate」等,说白了就是要说服导师录取你。接着还需要2-3封推荐信,推荐人可以是你以前的老师、工作单位的领导等,主要是向导师推荐你,其实就是夸夸你。我的专业还要求交一份写作样本「writing sample」,主要是想看看我的文字表达能力,我直接交了硕士论文,我认为这个是比较有说服力的。还有就是两年内有效的GRE成绩。作为国际学生一般还需要语言成绩,但是因为我硕士也是在美国读的,语言成绩就免掉了「wave」。这是第一轮的纸质材料,审批通过后还有第二轮的笔试和面试。笔试我觉得很像限时命题作文,考试当天给你一个跟专业有关的案例「case study」让你进行分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面试跟工作面试很像,坐着一排教授,挨个问你一些问题,你要一一作答。全部结束后,会通知你是否被录取了。被录取以后就正式开始了读博之路。根据我自己读博的经历归纳总结下来,主要是几个重要的部分:课程「curriculum」论文开题答辩「proposal defense」博士资质考试「qualifying exam」论文撰写「dissertation」论文答辩「final defense」博士毕业01课程curriculum课程很好理解,就是每学期都有相应的课程,每门课都要通过,美国对博士的成绩是有要求,本科阶段拿C就算通过了,博士要拿B才算通过。所以每学期的课业压力还是很大的,基本博士阶段大家都是冲着A去的。而且大量的阅读、写作、演讲等,真的很不容易。博士阶段我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时间,因为英语毕竟不是我的母语,课后要花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课业,熬夜真的是常态。02论文开题答辩proposal defense我的专业是在读博第一年就开始准备论文了,每学期都有一门一个学分的课是专门指导论文的,从刚开始的选题,到后面一步步的写作,都有相应的指导,这点我觉得特别好。论文的开题答辩「proposal defense」也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这关系着你博士论文是否能有一个好的开始。开题答辩的核心在于向教授们说明你论文选题的意义,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准备采取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个课题,可能产生的结论是什么,这个结论有什么建设性的意义。要让教授们觉得你这个论文可行、有价值。这样你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03博士资质考试qualifying exam读博第一年结束后会有一个资质考试「qualifying exam」,严格来说你只有通过了这个考试才能算是真正的博士生「doctoral candidate」。如果考试不通过,是会被劝退的,所以准备这个考试的时候压力真的很大。我的专业是八月和十月各有一次考试,八月没考过的十月可以补考一次,补考不过就劝退了。平心而论,我是很担心这个考试不过的。考试都是主观题,主要是考之前一年学过的所有内容以及一些融会贯通的知识,时间是四小时。为了准备这个考试,我把准备高考的劲头都使了出来,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通过了,终于可以安心继续读博了,但是我的同班同学有考两次才通过的,也有两次没考过退出的,所以这个考试真的是读博路上一个坎儿。04论文撰写dissertation贯穿读博始终的就是写论文了「dissertation」,为了这篇论文我不知道熬了多少夜,掉了多少头发,死了多少脑细胞,流了多少眼泪。不过当完成之后,回头看看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首先,在我顺利通过开题答辩以后,系里会根据我的研究方向指派一位导师给我,也就是我的论文指导委员会的主席「committee chair」,要组成一个完整的指导委员会还需要两位教授,我的chair主要是指导我的研究方向,另一位委员「committee member」也是系里的教授,主要是指导我的研究方法「methodology」,最后一位委员「committee member」需要是相关专业从业者「professional」,因为我研究的是教育管理方向的,所以我邀请了加州州立大学多明戈山分校「CSU Dominguez Hills」的副校长作为我的指导委员。这样一来我的论文指导委员会就齐活了,三位教授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了很多指导和帮助,真的很感激。我的研究和我当时的工作是密切相关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的教育管理者来美国学习以后的转变,所以我工作单位的上司也给了我很多理解和支持。总之,在我自己的努力和身边人的理解、关心、帮助和支持下,我终于完成了博士论文,并且发表了,回首过程虽然艰辛,成果还是喜人的。我的博士论文05论文答辩final defense最后就是论文答辩了「final defense」。论文答辩是完全公开的形式「open forum」,系里会提前通过邮件的方式公示某位博士生的论文答辩时间、地点和主题,欢迎大家都来旁听。答辩当天你要详细地将自己的论文介绍给听众,介绍完以后论文指导委员会的三位教授会提问,你要现场作答,他们问完以后在场的其他听众也可以提问,你都要一一作答。提问全部结束后,论文指导委员会的三位教授会集中讨论,决定是否让你通过,如果顺利通过,那么恭喜你,你的博士学位算是顺利完成了。我的论文答辩虽然读博的一路艰辛,但说实话现在很多细节都不那么清晰了,但是读博的日子让我成长了很多,也让我发现只要你愿意努力,还是有很多潜能可以发掘,有很多你原以为完不成的事情原来是可以被完成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愿每一个努力的人最后都能收获成功
自近代以来,发达的欧美强国吸引我国大批优秀学子远赴海外留学深造,除此以外,通过"实习""考察""讲学"等多种名义出国的高知也人数众多。改革开放之初,很大一部分出国留学人员秉持"人往高处走"的心态,走出去以后就不再愿意回国工作,使我国科学技术等专业领域面临人才匮乏的困境。如今是一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国家高度重视海外人才的回流,也制定相关政策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回国。我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归"国家之一,除了国家的积极推动,学霸们拳拳报国心也令人瞩目。以浙江学霸陈嘉澍为例,在获得200万的美国奖学金,前途一片光明之时,他就做出了让人感动的选择。从力学专业转念电子工程学专业的青年学霸陈嘉澍是浙江宁波人,从小就是品学兼优的"别人家的孩子"。因为父母在杭州工作,他由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爷爷至今仍然记得孙子小时候"明察秋毫"的敏锐观察力,年仅4岁时就一派天真地注意到了"电扇的圆插头"和"台灯的长插头"外形不一样。由于陈嘉澍一向学习成绩拔尖,爷爷奶奶对他十分宽容,并不像其他家长对待小孩一样耳提面命,诸多约束。即使临近高考,他身为铁杆球迷半夜起床追球赛,老人也相信他自有分寸。陈嘉澍也确实没有辜负家人的信任,2003年高考成绩公布后,他同时被香港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录取。当时去香港大学读书的学费、生活费对他的家庭来说是不菲的负担,于是他出于离家近以及减轻父母压力的考虑,选择了复旦大学的力学专业就读。进入复旦大学后,天分过人又学习刻苦的陈嘉澍并没有泯然众人,反而遇强更强,更加出类拔萃了,大学一年级就拿下了学校的奖学金。适逢香港城市大学到内地招生,这一次陈嘉澍顺利考取了全额奖学金,凭自己的努力圆了去香港读大学的梦想。转校后,陈嘉澍发现相对于力学,他对电子工程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于是毅然连专业也转换了。事实证明,遵循心声和直觉的学习事半功倍,繁杂的电子工程学业对于陈嘉澍而言是兴趣、是挑战、是等待攻克的一座又一座壁垒,他乐在其中地取得了名列前茅的专业成绩,同时也拿下了全校最高的GPA(平均学分绩点)。醉心科研,荣获富布赖特科学奖学金香港城市大学推荐陈嘉澍作为交换生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学习一年。他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如鱼得水,全心投入科研工作,写出了让导师赞不绝口的《无线射频集成电路》论文。年仅23岁的陈嘉澍凭这篇指出了"未来无线通讯发展的方向"的论文击败众多对手,荣获2006年首届"富布赖特科学奖学金",是27位获奖者中唯一的中国人,同时这也是全世界最丰厚的奖学金,折合人民币高达200多万元。陈嘉澍赢得重奖后并不满足,向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等著名院校提出了直接"跳级"到美国攻读博士课程的申请。他最终入读伯克利,继续钻研增强集成电路在无线通讯设备中的应用课题。眼看在美国的发展前途一片大好,导师、教授们都认为陈嘉澍将来会成长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却下定决心,学有所成之后就会回国工作,为建设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海归创业,科技报国2014年,陈嘉澍博士毕业回国,与来自硅谷的海归团队一起在上海正式创办了加特兰微电子科技公司。作为国内的一家初出茅庐的半导体公司,他们准确把握了毫米波传感器技术在汽车无人驾驶领域的演进方向。创业第二年,这家公司就瞄准市场商机,迅速研发出拳头产品站稳了脚跟,并日益发展成为全世界首家具备CMOS工艺77GHz毫米波雷达单芯片批量化生产水平的供货商,做实业与科研两不误。作为加特兰微电子的CEO,陈嘉澍今年又获得了由盖世汽车主办的金辑奖颁发的"2020最具影响力人物"奖项。这是对他带领团队持之以恒地进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的升级换代,旨在推动汽车行业全新变革的不懈努力所做出的充分肯定。这位昔日的学霸、如今的CEO展望愿景时丝毫不改自信与担当,他希望公司成为全球业内公认的领军企业,同时更希望推动先进智能驾驶系统的普及,造福全人类,让所有人的出行都变得安全、便捷。正如再好的种子也需要肥沃的土壤、适应的生存环境才能茁壮生长,在科技的发展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海外高新技术人才的回流固然是我国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国家也要为他们提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发展空间,"海归"们满腔报国情怀才能真正落地生根,长成"中国梦"的参天大树。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与陈嘉澍博士经历类似的"海归"精英,活跃于我国理工科技术、互联网、通讯、传媒等诸多领域。他们的留学背景带有熟悉国际惯例、市场规则以及高新技术发展趋势等自主创业的优势,日益成为高新科技行业的中坚力量,不仅直接推动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技术创新,引入高效的管理模式,为传统产业注入了鲜活动力,推动产业升级。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国家除了为心怀祖国的海外学子打开绿色通道、提供发展平台以外,还制定、实施了海外高层次专家重点支持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尽可能为更多不愿隔岸旁观国家发展壮大的精英们,创造施展多年所学、改变祖国发展面貌的有力支撑,不负爱国热忱。清代黄遵宪面对"寸寸山河寸寸金"遭列强瓜分的国难,悲叹"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而如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实现。发达国家的巨额奖学金、优越科研条件、丰厚薪资待遇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不再是无法抗拒的诱惑。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潜力有目共睹,随着人才市场的良性流动与准确对接体系不断完善,留学生报国与抱负两难全的挣扎将成为过往的烟云,"海归"会是大势所趋,最终成为精英与国家的双赢!
在中国想读博士,要遵守考硕士再到博士的途径,也有一些专业可以硕博连读。而我们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可以直接用本科学历来申请美国的博士。这不是做梦,你在国内本科毕业后,就可以申请美国的硕士,当然也可以直接申请美国博士。下面郑州立思辰留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申请。首先我们看看本科直申美国博士的难度。一般来说需要以下条件:①本科学士学位②GPA大于3.5③托福100分以上④GRE325左右⑤GMAT大于700分。 相对来说,文科的专业比理工科直申博士会容易一些,理工科需要在专业方面有比较深的研究,在知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或者做过相关的项目在申请上会比较有优势。如果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申请到了美国大学的博士,在读博士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考试获得硕士学位,这个时候可以进行一次选择,是拿到硕士学位后结业,还是继续读博士。其次需要考虑你是否真的适合直接去美国读博士?博士跟本科生不一样,是为了培养研究生人才,课程偏理论,就业方向是专业的研究学者。学习过程中相对来说是枯燥和漫长的,这不仅仅需要耐心,还需要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考虑一下费用。美国大学的博士一般是5年左右,全部自费的情况下,一年大概需要100-150万左右。当然美国博士申请到全额奖学金的机率非常大。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个合理的发展方向,有足够的专业研究背景,能够承担学费,那么可以尝试直接申请美国博士。
12年前,我和媳妇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去美国发展。当时我出国的原因就是听信一些人说,在国外赚钱如何容易,媳妇也多次在我的耳边吹风。出国前我在国内拿到了博士学位并晋升了副教授,媳妇硕士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工作,收入很一般。在媳妇的竭力鼓动下,我同意她先通过考试去美国读博士,然后我去美国读博士后。我们计划两年内两人都可以到美国,可媳妇用了5年时间才通过考试。为了支持她出国,我牺牲了很多,想各种办法挣钱养家,到处找兼职挣钱,却荒废了我的研究工作,几年都没有写一篇论文。媳妇到美国半年后,我便以探亲身份去了美国,之后才发现我曾学的专业在美国找博士后很难。由于我的英语表达很差,想找份工作也是困难重重,只好转了身份开始读书,一边训练自己的语言,一边通过学生身份作为找工作之前的缓冲时间,来适应美国的环境。所以,我选择了另外一个专业重新读博士,因为成绩好申请到了奖学金,经济上才开始好转,和媳妇一商量,决定把孩子也接到美国来。孩子之前一直由岳父岳母带着,正好他们以送孩子的名义,到美国游玩。我没有想到,岳父岳母的到来,竟给我们的家庭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危机。本来我们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全部靠我的奖学金和在外兼职挣钱维持。媳妇在家就娇生惯养,从不做家务,岳母又是一个强势的人,来美国后不了解美国的行情,总是惹事儿,我不得不经常为她擦屁股,有时候还不得不缴纳罚金。家庭条件越发拮据,岳父岳母却不给我们钱,我就提议岳父岳母把孩子留下,提前回国。没想到因为这事儿,一家人给我开批斗会,把我说得无地自容。岳父岳母硬是在美国留了半年才回去,那个时候我已囊中羞涩,甚至吃饭的钱都是找朋友借来的,可为了面子,我还不敢跟媳妇提。儿子留下来后,媳妇为了照顾儿子,放弃了很多学习时间,以至于她迟迟不能毕业。终于毕业后,又遇到了美国经济萧条,她找工作找了近一年也没有找到。这期间,我们之间的矛盾因为她没有找到工作而激化,她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认为是儿子到来影响了她毕业,我们因此争吵不休。后来她的OPT身份到期了,却突然要回国找工作。我说费了这么多周折,出来不容易,让她转成F2 继续在美国,但她却一意孤行,和她父母商量后执意回国。媳妇回国后,把儿子也带回去了,一年后我博士毕业。这期间,我和媳妇联系不多,但每一次联系,我们之间都免不了一些争吵,以至于我和她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薄,婚姻也是名存实亡。博士毕业前,我已经在美国找到接收单位,毕业后决定回去一趟,把我和媳妇之间的事情了结了。尽管我已经有回去跟她离婚的打算,但是,她却并不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经过多次反复的交涉,她终于同意离婚,却又在财产上提很多要求。我是一个从农村出来打拼的普通农民家的孩子,家里没什么背景,还有父母要赡养。在国外时,虽然我过得很苦,但是每隔一段时间,还是偷偷的给他们寄点儿钱回去以表孝心。而且我也十分愧疚他们,我在国外多年,一直都没有回过家,如果这次不是为了和媳妇离婚,我恐怕要等到在那边立足之后才会回来。回国后,我和媳妇的家庭展开了离婚大战,矛盾不可调和。最后我不得已将她诉上法庭,经过了一审和二审判决才把离婚的事情解决了。可是因为离婚的事情拖得太久,美国那边的工作也不得不辞掉。离婚后,我对于再次去美国的激情已彻底消退了,又重新回到原来的单位工作,终点又回到了起点。我和前妻用了十二年的时间,想圆一个在国外工作的梦想,没想到最终确实两人都黯然回国,婚姻破裂。出国这么大的事情,最后为何搞成这样?回想这12年来走过的历程,我通过反思得出结论,除了我媳妇的无能之外,就是我太轻信在国外发展一定比国内好的传言,实际上美国也有很多穷人,在美国那些年我的付出与回报根本不成比例,试想如果当初我安心的在国内工作,12年的奋斗,绝对不是如今的下场。所以就想劝一劝那些还在为出国发展徘徊的人们,留在中国可能是最正确的选择。原创作品,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的最重要的大学,这些年出了很多才女。这些才女凭借自身实力进入北大读本科,毕业后进入欧美大学进一步深造。很多人留在欧美发达国家,令国人们扼腕叹息。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北大才女是田晓菲。因为学习文学专业,斋主读过田晓菲夫妻的书籍,很早就关注二人。1971年,田晓菲出生于哈尔滨,后因父母调动到了天津文联工作,她是天津长大的。因文联是文学艺术家聚集的地方,田晓菲从小就与他们熟悉,并很快展现出超于常人的文学天赋。小小年纪,田晓菲就在出版了5本诗集。13岁时,田晓菲因诗歌获奖,被北京大学西语系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在北大建校90周年校庆前夕,田晓菲写出《十三岁的际遇》。这篇文章后来入选中学课本,获得了不错的反响。这时的她才16岁,大三学生。田晓菲的文学天赋真的很高。她的诗歌得到了著名诗人海子的称赞。海子说:"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1989年大学毕业后,与许多北大清华的学生一样,田晓菲选择了出国留学。她去的国家是美国。她先后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1),哈佛大学比较文学获博士学位(1998),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博士毕业后,她加入美国国籍,先后在柯盖德大学、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任职。2005年,她晋升为哈佛大学副教授;2006年,她成为哈佛大学教授,年仅35岁。哈佛大学校园在美国读博士的时候,田晓菲遇到了现在的丈夫宇文所安。学习文学专业的大部分都知道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宇文所安是美国人,英文名字叫斯蒂芬·欧文,是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系主任。宇文所安从小喜欢中国诗歌,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他对中国古典文学具有精深的研究,尤其擅长唐诗研究,出版了大量的汉学研究著作。田晓菲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宇文所安是她的博士生导师。宇文所安悄悄地爱上了田晓菲,在她毕业的时候,终于表达了爱意。田晓菲接受了她。1999年元旦,他们在美国纽约举行了婚礼,成为正式的夫妻。这时,田晓菲28岁,宇文所安53岁,二人相差了25岁。因为天才少女的身份,田晓菲在国内知名度非常高。对于田晓菲的婚姻,很多国人发出了质疑。他们认为田晓菲崇洋媚外,抛弃了祖国。这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对外交流也并没有现在这么频繁。人们对跨国婚姻很陌生,不像现在见得多了,就不感觉奇怪了。目前,他们的婚姻已经走过二十多年,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田晓菲也由一个少女变成了头发花白的中年女性,也没有孩子。抛却了世俗眼光,田晓菲的婚姻是非常幸福的。尽管是跨国、跨年龄的婚姻,田晓菲与丈夫宇文所安兴趣爱好、价值观都非常接近,而且职业相同,可以相互支持。他们可谓是琴瑟相合、文学相伴,是很多人追求的婚姻境界。田晓菲的婚姻,与那些为了美国国籍而来的婚姻是有本质差别,并不是功利性的。虽然对于天才女孩留在美国,我们有许多遗憾,但是更多的应该是祝福。
对于现在大三的同学们来说,大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想要申请美国研究生的话,需要如何准备呢?下面,就来为同学们梳理一下:1、首先,确定专业想要申请美国的研究生,对于母语非英语的国际生来说,无论你想申请什么专业,都需要考TOEFL成绩。最低的分数要考出80分。另外,申请美国研究生,需要有GRE/GMAT成绩,也就是美国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想读商科的,要求考GMAT;读文理学院和工学院的,考GRE。具体要根据院系和专业的设置,以及具体的要求而定。总之,你要先清楚自己想要申请的方向是什么,而不是盲目的学习。2、标化考试现在大三,想要申请美国研究生,你的TOEFL、GRE和GMAT成绩,最理想时间是在大三结束时要有成绩。一般情况下,每年最繁忙的申请季是从9月到次年的2月份左右。当开始申请时,所有的院校都要求提供TOEFL和GRE,GMAT成绩。并通过考试机构将分数直接送到所申请的学校。如果递交申请时没有语言成绩的话,学校是不会审阅你的申请的。当然 ,你的成绩还可以在申请后继续的刷分。很多院校的第一轮申请截止日期是在10月份,所以如果没有TOEFL和GRE/GMAT成绩,自然也就赶不上最早的一波申请了。立思辰留学提醒同学们:TOEFL成绩的有效期是两年;GRE/GMAT成绩的有效期是五年。对于这些成绩 ,同学们越早准备越好。3、GPA你的GPA,对于申请美国研究生的标化成绩来说,是首要的条件。立思辰留学提醒同学们,不要把你的精力都放在英语的学习上面,而忽略了你的GPA成绩。一般来说,你的平均分要在80分以上(相当于GPA3.0),越高越好,这样才会相对有竞争力。如果你的GPA不足80分的话,即使你的其它条件优秀的话,也不如GPA高的学生。因为学校首先要考查的是你的学习能力。4、完成先修课程想要申请美国研究生,立思辰留学提醒同学们,申请留学一定要选择正规专业的留学机构,来帮你做时间规划以及留学方案。你要清楚你所申请的研究生专业是否有先修课程的要求、是否有工作经验的要求。这点对研究生录取十分重要。5、全面清楚的了解所申请专业同学们在大三期间,你要充分的了解录取标准以及所需要的申请材料。同学们都知识,美国留学比其它国家相对复杂一些,毕竟美国学校的学历也是含金量最高的。立思辰留学提醒同学们,对于美国留学,越早准备越充分,同时要找专业的留学机构来为你量身打造,来为你申请到理想的院校。希望以上的讲解,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明天就进入2019年的最后一个月了,考研的同学都已经整装待发了,而对于准备读博的同学来说,要么准备着各种材料迎接报考学校的审核,要么正在拼命的复习英语和专业课,希望自己在明年3月的博士研究生考试中考出好成绩来,无论属于哪一种情况,如果你打算明年读博士的话,现在就应该有所准备了。但是还有一部分准备读博的同学,他们会被这样一个选择所纠结住,那就是读博到底是国内读好还是出国读好呢?由于这几年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大量的优秀学子选择国外的优质的教学和科研平台深造,同时国外的很多高校也非常欢迎中国学生来交流访问和攻读学位,再加上海归博士回国后的待遇和平台都非常的好,因此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国外攻读博士的思路几乎成为读博学长必会考虑的一个选项了。至于国内读好还是国外读好,很多人的看法不一,有的人认为出国读博要好,因为相比博士期间的出国交换来说,直接去攻读一个国外优质平台的博士学位是非常有含金量的,因为很多领域的顶级科研团队都是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名校里,去这些院校攻读博士学位无疑是掌握了某个学术领域的最前沿研究思路和平台,再加上与研究导师和团队的良好合作关系,毕业后即使回国工作,依然可以和博士期间的团队继续开展国际合作,这是很多国内博士没有的资源。当然,也有人认为国内读博优势更大,因为国内的博士更加了解和熟悉国内科研环境和资源的分配,而且比起国外回国的博士,在自己后期的研究生涯中,导师可以为自己提供更多的资源,毕竟现在的科学研究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了,而是团队作战,而国外博士回国后大多是单枪匹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组建自己的团队。由此可见,国外读博和国内读博相比起来,各有优势,不能一概而论那个好那个不好,但是对于我们每个个体来说,却是能选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选择,那么我们该怎样判断自己适合国内读还是出国读博呢?根据自己的专业确定从塔主的经验来看,博士期间的科研团队的好坏对自己影响是特别特别大的,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团队读博,几年后差距是非常大的,而且读博期间的团队是影响你一辈子的科研道路,因此在选择时请慎之又慎,尽最大能力去一个优质的团队,如果这个团队在国外某个院校,那么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出国读博,如果你自己专业最优质的团队就是国内某个院校内,那么就没有必要出国镀金,因为国外的月亮更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考虑个人和家庭的问题很多准备读博的人其实年纪已经不行,还有很多人早已经结婚生子,因此出国读博的话也要考虑家庭的因素,毕竟读博士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需要全家人共同支持的,同时出国读博还要考虑费用的事,如果不是公费出国读博的话,读博几年的花销要比国内高得多,因此必须兼顾和平衡这一系列的问题。以上就是塔主对国内读博好还是国外读博好的一点看法,希望对大家有用,欢迎大家与塔主一起讨论。
美国的大学教育分为本科(undergraate)以及研究生(graate)。硕士与博士项目同属于研究生教育(graate ecation)。与国内考研一般只能取得硕士学位不同的是,留学美国的本科学生是可以直接申请硕士或者博士的。那么问题来了,申请一次,是申请硕士呢还是申请博士呢?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考量:专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要深入研究一个领域的博士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如果对自己专业的某个方向或者课题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并愿意在这个细分方向做深入的学习以及研究,那么读博士是适合你的。博士学位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某某研究领域内的佼佼者,课程内容主要是理论研究,实践性课程少,但是美国博士的申请难度非常大,毕业通过率很低,很多学生花费6至8的时间才毕业,如果不具备顽强无比的意志力是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2、长远目标这点可以说是判断适合读研还是读博最重要的条件了。去美国读书只是我们人生经历的一小部分,是我们达成人生目标的途径,而不是最终目标。我们需要比较清晰地知道自己长远的目标,至少大方向要有概念。对大部分专业来说,博士毕业的出路主要是学术科研相关,包括但不限于大学,科学研究院,企业研发部门等;而硕士主要是应用与就业,职业范围更广。如果说对自己未来并没有清晰的规划,只想多看、多了解或者出国留学是想转专业,扩大视野或者帮助自己在职场上提升,那么建议优先考虑申请硕士,有了进一步的规划再申请博士不迟。3、从留学费用来看留学资金是一个很重要的限制性因素,目前博士奖学金的数额要远大于硕士奖学金的数额,抛开申请难度而言,博士生的费用相对难度降低,所以如果家里没有足够的留学资金的话,建议选择申请博士。当然,志于申请PhD,院校会针对你的自身条件和学术背景进行评估,如果有幸被录取,通常会以全奖的方式,来帮助申请者完成学业,但申请到拿到的过程,还是需要经过一轮又一轮套磁,与导师反复沟通的。主要还是看院系或导师后中是否有相关的费用。毕竟,博士毕业的年限比较长,费用也是申请者除了专业实力外,最为重要的一项因素。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已经突破1100万、累计死亡接近25万,单日新增连续数日超过10万……疫情日渐失控的阴影之下,一位医护人员感叹生命消逝、美国民众却忽视疫情的推文在推特上火了。“再这样下去,美国可能真得向病毒投降了”当地时间11月15日,一个叫麦肯兹·本尼特(Mackenzie Bennett)的推特用户发了这样一条推文:“我给一个感染新冠的青年做了胸外按压,但他还是没挺过来,这让我心情很是沉重。但当我离开医院后,我却在餐厅和酒吧看到了拥挤的人群,一切就好像是个普通的星期五……”从这名用户的简介来看,她是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的三年级学生。她这条推文一下子就在推特上火了,获得了23.5万个赞及4.7万次转发。她接着还写道:“我才刚刚开始医学训练,但我知道抗疫需要每一个人参与。非常感谢每一位冒着风险去照顾他人的医护人员。”在美国疫情肆虐的当下,这条推文描绘的景象很快引起了大批美国网民的共鸣。一些人在评论区开始反思美国在疫情中的糟糕表现、对部分美国民众忽视疫情的现状表示担忧,或是提出自己的意见。一些美国网友对民众不把疫情当回事的表现“痛心疾首”,感叹美国人“自私傲慢、固执己见”。他们对抗疫前景深感担忧,认为如果再这样下去,美国可能就得向病毒“投降”了。有医护人员也在评论区留言,表达了对美国抗疫表现的不满:“来自另一位的护士共鸣。有几个晚上我睡不着,我对这些人,对特朗普,对一切都很愤怒。以前,我还不曾对任何人有过这种感觉。”更有人开始反思:“一个极度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国家必然会变成一个无情的国家。”在发现自己的推文火了之后,本尼特很快对美国网民的热情表示了感谢,并呼吁每一个人戴好口罩:“我的朋友和家人都知道,我最近经常痛苦。感谢所有的赞美和支持,至少今晚流下的会是幸福的泪水。我对铺天盖地的回复感到惊讶,感谢每一个花时间参与到这条推文中来的人。戴好你们的口罩!”反对戴口罩的美国网民“挑刺”随着共鸣和反思而来的,同样还有其他美国网民的质疑和反对。有网民就怀疑,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网民从本尼特的简介着手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本尼特称自己是医学院三年级学生,可这样的学生能接触到病人就不错了,怎么会有机会救助给病人?还有网民列举他们搜索到的信息指出,三年级医学生的主要工作应该是测量体温。本尼特本人并没有针对这些质疑作出回应。但从本尼特几个月前的一些推文来看,她在“出名”前已经提到过救治病人的事。今年8月16日,她就曾发推称自己“失去了第一个病人,心情沉重”;8月22日,她又发布了一张穿戴防护装备的照片。另一些网友也提到,美国一些医学院已经开始让学生提前接触病人,当前美国严峻的新冠疫情也迫使部分医学生早早投入到医护工作中,为正规医护人员提供帮助,本尼特的叙述并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一位自称参与医护工作、为新冠患者完成过心肺复苏的网友还补充称,根据他的经验,分配到现场的医学生完全有能力承担心肺复苏工作。他批评质疑者从这个方向切入提出质疑,纯粹就是“理解有问题”。以上为推特截图总的来说,质疑的声音相对有限,且基本都停留在猜测、“推导”的层面,缺乏任何有力的证据来“实锤造假”。相比之下,批评的声音虽然很少,但大多就显得不那么“理性”了。个别美国网民不把本尼特的感慨当一回事,他们批评本尼特“心理脆弱”,有人就言辞激烈地反问:“如果你看见有人死于车祸,是不是每回开车经过停车场还得崩溃一下啊?”还有人则秉承“反科学”态度,回复称“戴口罩也没什么用”,或是大谈“死亡率不高”,坚持要立刻恢复疫情前的正常生活,指责关于疫情严重性的宣传都是“欺诈”。拜登要推“口罩强制令”无论本尼特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但在美国疫情快速蔓延的阴影下,戴口罩已经成为了美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在宣布自己赢得大选胜利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就点起了抗疫政策的“第一把火”。拜登阵营一名顾问透露,拜登将给美国各州州长、市长打电话,鼓励他们发布口罩强制令,推动全美戴口罩。对于佛罗里达、佐治亚等没有发布口罩强制令且偏共和党的“深红州”,拜登顾问还表示,如果这些共和党州长拒绝配合口罩强制令,拜登就会直接绕开州长,“游说”其手下的市长。尚不清楚拜登具体将在何时采取行动,但从《国会山报》、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等美媒的报道来看,拜登最快可能会在明年1月就职前开始“喊话”。现在,美国疫情正面临日渐失控的局面。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截至北京时间11月18日5时26分,美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11299730例,累计死亡248027例。当地时间17日一天美国单日新增确诊达16.1万例,新增死亡1707例。美国单日新增病例已连续十多天超过10万。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现在很多单位招工都不看学历,就有人说读书多了也没有用,还不如早点工作赚钱,可当你看到下面这位博士求职的经历,你会吓一跳。最近有位博士在职场论坛上发帖,讲述了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经历,现在遇到了困惑,希望能够得到网友的帮助。他说自己22岁本科毕业,保送读研,读了三年,25岁研究生毕业工作4年之后,29岁出国读博士,现在33岁博士马上毕业了,拿到了2个工作意向,看完年薪后以为自己看错了。一个是网易的职位,年薪40万,而且HR还承诺薪水会过百万,另外还有南京理工大学的老师年薪25万,他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职业?有网友说还是读书多了好,随便任何一个工作都是几十万的年薪,这对于普通就职者来说简直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有网友说这么高的薪水都是有前提条件的,并不是底薪,一定是完成了公司交给的项目任务才会有这么高的薪水。有人觉得他应该去互联网行业,互联网行业主要收入高,高校老师在于稳定。但互联网的收入比高校高出五六倍,这样在互联网干五六年就拿到老师一辈子的收入。即使将来干不了可以转行,也比大学老师强很多。而且还有这段挑战自己能力的经历。有人说自己喜欢做什么才最重要,不要为了钱去工作,而是应该喜欢这份工作然后顺便赚点钱。多数人还是觉得他应该选择去高校做老师,为人师者,职业高尚,受人尊重,而且工作环境好工作待遇稳定,压力小,不能光考虑收入,要看看支出。做老师的话,子女的教育费用会从幼儿园省到大学,学区房、择校费等等会省不少钱。而且读书多的文化人不太合适互联网这种太狼性的节奏,肯定不适应。你觉得他应该选择哪个职业?每天分享职场故事,职场经验和职场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