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下午,区委书记、怀柔科学城党工委书记戴彬彬走访调研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并与研究所所长曹军骥座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陆日宇主持座谈会。参观中科院大气物理所铁塔分部高频单颗粒偏光粒径谱仪中科院大气物理所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研究气象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目前已发展成为涵盖大气科学领域各分支学科的大气科学综合研究机构。2018年11月,大气所作为建设法人承担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项目在怀柔科学城内全面启动,目前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已完成土建工程,计划于今年6月试运行。戴彬彬参观大气所325米气象铁塔、地面气象场以及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了解院所历史沿革和基本情况。会上,曹军骥介绍了大气所总体情况和下一步与怀柔科学城相关工作部署思路。他表示,大气所将全力推进怀柔科学城设施平台项目建设,积极服务国家气候预测与防灾减灾需求,并依托院所在仪器研发方面的长期积累,推动仪器研发和相关成果转化。戴彬彬指出,当前,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一大批设施平台相继开工建设、投入运行,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主体汇聚,住宅、教育、医疗、交通等服务配套日趋完善,国际会都逐步扩容提升,中国影都建设全面提速,怀柔区正围绕系统推进“五态”建设,全力开创以科学城为统领的“1+3”融合发展新局面。希望大气所全面深刻认识怀柔,与怀柔一道以主人翁的姿态和担当,逐步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共同推进工作,建设好百年科学城。怀柔区、怀柔科学城党工委领导伍建民、郭文杰、杨昊天参加。责任编辑:崔超【来源: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本报1月20日讯(记者李萌萌 通讯员刘倩)记者今天从市科技局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济南市政府、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月20日签署了共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碳中和北方中心(以下简称“北方中心”)的战略合作意向。党中央近期对“碳中和”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国家重大需求。去年12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此次三方在济南共建“北方中心”,将给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科技支撑,为济南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三方将依托“北方中心”,以济南市为典型区域,共同建立涵盖碳排放与碳中和监测、评估、认证、决策等方面的方法体系,逐步面向全国开展碳排放评估的相关市场化服务,推动相关绿色科技成果在济南落地转化。原标题:济南将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碳中和北方中心”值班主任:李欢【来源:舜网-济南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1月20日下午,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济南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碳中和北方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采取三方视频连线方式进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曹军骥,济南市政府副市长孙斌,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孟雷共同签订合作协议。三方共建“碳中和北方中心”,是推进落实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做好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工作的重要举措,将为我国增强低碳绿色发展全球话语权,抢占发展机遇和国际空间,提供有效的平台依托与科技支撑。根据合作协议,三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碳排放与碳中和相关研究及应用、大气监控系统工程建设、绿色投融资、绿色智慧园区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共同建立涵盖碳排放与碳中和监测、评估、认证、决策等方面的方法体系,逐步面向全国开展碳排放评估的相关市场化服务,推动相关绿色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打造山东省地标性碳中和应用成果展示窗口。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以三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作为重要契机,积极践行“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山东”使命,突出绿色与科技两大产业特征,创新绿色投融资模式,建设绿色专项基金群,着力深耕清洁能源,打造绿色智慧园区,努力为山东“七个走在前列”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支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军及相关专家,济南市财政局、科技局、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赵辉及战略规划部、绿基金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原标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塔克拉玛干沙漠“变绿”的真相来源:“中科院之声”微信公众号[编者按]看寒来暑往云卷云舒,思古往今来气候变迁,中科院之声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开设“大气悟理”,为大家介绍大气里发生的有趣故事,介绍一些与天气、气候和环境相关的知识。“塔克拉玛干”是维吾尔语,关于这个地名的意思,真可以用众说纷纭来形容:“山下面的大荒漠”、 “淹没在沙漠底下的住所”、 “进得出不得”、“死亡之地”、“永远不存在生命之地”。但不论是哪一种含义,都透露出浓浓的萧瑟之意,然而近日有新闻报道说这片不毛之地竟被卫星监测到在悄无声息地变绿?“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变绿”新闻 图片来自网络2020年2月23日(上)和4月29日(下)塔克拉玛干沙漠局部卫星反演图对比 图片来源:NASA太长不看版:1。 塔克拉玛干沙漠曾是古地中海一部分,后由于地质时间尺度板块运动,逐渐变成沙漠。2。 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卫星监测的区域本来就是绿洲,新闻有“标题党”误导的嫌疑。3。 近几十年来塔克拉玛干沙漠乃至整个中国都有在变绿,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的大规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程。4。 我国西北地区在快速变绿的同时,荒漠化也在快速发展,两者过渡区域被不断侵占。详细细节版:黄沙漠漠中的一点绿地质时间尺度上的气候演变会导致沧海桑田的变化,历史上著名的城镇如楼兰,现在已成为废墟,被掩埋在深深的流沙之中。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汉朝,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一些地区农收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有不少人口居住在且末(今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精绝(今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尼雅河的下游)、皮山(今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像这样的一些城镇,当时不可能建立在流沙之中。那么现在“疾风千里兮扬尘沙”的景象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塔克拉玛干沙漠 图片来自网络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地质研究表明,塔里木地区过去曾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第三纪中期,强烈的地壳运动发生,古地中海消失,欧亚大陆连成一片。塔里木盆地冬季在冷高压控制下,气候异常干燥寒冷;夏季有高大的山脉作为屏障, 也难受到湿润夏季风的影响;此外,塔里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侧,从经向垂直环流上看,正处在高原上空上升气流的补偿下沉区,进一步导致其高温少雨。因此,塔里木盆地终年处于干燥缺水的状态中。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分布 图片来源:地之图 如今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mm,最低不到5mm,而平均蒸发量则高达2500-3400mm,蒸发量至少比降水量大一个数量级,这样极端的水汽条件不足以维持植被生长。但是极度恶劣的环境中总是隐藏着生的希望,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为昆仑山脉,冰川融水可以为植被提供生长用水。春夏季高山积雪融化为河流向北流动,在沙漠西南角延伸出两条内流河(卫星图片中向北延伸出的那两条),即喀拉喀什河(墨玉河)与玉龙喀什河(白玉河),它们向北进一步汇流成和田河,在上述河流沿岸也形成塔克拉玛干沙漠最主要的河谷绿洲之一(划重点,后面要考)。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绿洲分布示意图 引自张琴琴等,2019 塔克拉玛干变绿的“真相”沙漠中的绿洲可遇不可求,十分珍贵。因此卫星监测到的“沙漠变绿洲”的新闻才会使大家如此激动,这让人不由得想起了前段时间同样很火的西北“暖湿化”问题(详见:我国西北变“暖湿”了没?)。中科院大气所学者魏科在文章中给出结论:尽管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短期降水过程和植被改善,但其大部分区域降水量远低于潜在蒸发量,目前的降水增加并不能从质上改变这一区域干旱的状况,西北“暖湿化”基本上是一个伪命题。我们再说回上面的新闻,为什么塔克拉玛干沙漠2月到4月会发生“沙漠变绿洲”的“奇迹”呢?因为卫星监测的区域本来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最主要的河谷绿洲之一。“奇迹”发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季节变化。春夏时节,高山融雪,河水丰盈,河谷绿洲的大片农田繁茂生长;而到了秋冬时节,河流几近干涸,卫星监测到的自然也就是一片荒芜的景象。因此该新闻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一个“标题党”,不过这也不完全是国内媒体的锅,标题是从NASA新闻原标题 Greening in the Taklamakan Desert 直译过来的,NASA的本意是想表达即使在中国最干最热的沙漠,植物也会在春天焕发生机,但到我们中国这儿大家理解的又是另一个意思了。早在10多年前,就有学者注意到了塔克拉玛干地区降水增加的现象。张山清等人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12个气象台站1961-2007年的历史气候资料,对近47年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和地表干燥度等气候要素的基本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该地区年平均气温呈升高趋势,降水量呈增多趋势,年潜在蒸散量和地表干燥度总体呈减小趋势。但是前文也有提到,西北地区是蒸发“黑洞”,现阶段任何降水量的增加基本无法改变该地区蒸发量较降水量强一个数量级以上的事实。塔克拉玛干地区近期水资源增多更多可能来源于全球变暖引起的冰川消融与冰雪圈的衰退,由于这种冰雪圈的变化具有不可持续性,待冰川完全消融后,西北地区可能面临更严峻的干旱风险。变绿的不仅是塔克拉玛干虽然新闻报道有“标题党”误导的嫌疑,但卫星监测资料显示,近几十年来塔克拉玛干沙漠确实有在变绿。塔克拉玛干沙漠32年变迁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2019年植树节专题视频 其实不只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过去几十年里,整个中国都在变得更绿。2019年2月, Nature Sustainability 发表了来自波士顿大学的一项研究,研究者们利用NASA的空间遥感数据,指出自2000年以来,全球叶面积(leaf area)新增了5%,增长面积相当于亚马逊雨林的大小,而其中四分之一的贡献都来源于中国。中国变绿的一大原因靠的是大规模植树造林(占比42%)。种菜和植树可能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陶渊明在房子周边种柳树五棵,自称“五柳先生”。柳宗元在柳州做刺史时写诗:“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不过古人种树更多的可能是出于“文艺青年”的心态,类似于园林艺术。如今的植树造林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相信有不少朋友都在玩“蚂蚁森林”,看着播种下的一颗颗树苗,感叹也不枉自己每天早晨调好闹钟冒着被好友拉黑的风险收取绿色能量了。其实“蚂蚁森林”最大的贡献并不在于种了多少树,而是把环保的理念深深植入了每个人的心中。胡杨图鉴 图片来源:蚂蚁森林 在荒漠化严重的地区搞绿化,一时半会儿是做不到的,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共同努力。中国政府于1978年启动了 “三北防护林工程”,之后又于1999年发起了“退耕还林”工程,它们是中国真正的时代工程。以三北工程为例,启动40多年来,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3万公顷,在中国东北、西北和华北的广袤土地上铺出了一大片绿意。直接说这个数字大家感受也许不是很直接,东南亚岛国新加坡以干净整洁闻名于世,其国土面积约719.1平方公里,也就差不多把它绿化400多次的水平吧。三北工程 图片来源:新华社有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上图“2000-2017年全球变绿趋势”中印度好像全境都在变绿,印度也在大规模种树吗?答案是否定的。印度变绿主要是靠农作物面积的增加(占比82%)。印度人口众多,近年来一直在大规模开垦土地耕种粮食,农耕地的过快增长可能会引起为浇灌农作物而过量抽取地下水,进一步导致其枯竭,所以印度的这种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可持续的。地下水抽吸过程示意图 图片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 变绿or变荒?这是个问题中国北方大地快速变绿的同时,荒漠化也在快速发展。以新疆为例,兰州大学学者李艳丽等2011年的研究发现,柴达木盆地南边同时存在绿洲化和荒漠化两种演变化趋势。近10 年来绿洲化的总面积为1040平方千米,变绿区域主要集中在荒漠化区域与稳定区域之间;荒漠化的总面积为399平方千米,其中80%集中在绿洲边缘,即绿洲的边缘地区相对于其他区域更易于发生荒漠化现象。人类不合理地利用土地与水资源仍是土地荒漠化最主要的成因之一。此外,如果措施不当,则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植树造林工程可能并不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北京林业大学学者曹世雄于2011年在 Earth-Science Reviews 上发表文章,题目翻译成中文为《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依赖造林:生态恢复中的经验教训》。曹教授在文中指出,1952到2005年间,中国植树造林工程中只有24%的树木存活了下来;过去30年间中国水土流失程度有所扩大,干旱-半干旱区的沙漠化速率加快。中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问题是由地形、气候、地理位置多重因素决定的。因此搞绿化不只是一个简单多种树就可以解决的,种上不合适的植物可能会把地下水给抽干,从而使干旱的地方更加干旱,造成相反的效果。同时这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西北某些地区好几年才能种活一棵树,承包土地的村民因为没有收益又得大量砍树还债,治沙成果也就随之付之东流,土地荒漠化也可能再次出现。我国西北地区的绿洲化和荒漠化是两个反向发展又相互博弈的过程。中科院寒旱所学者张克存等2017年的研究发现,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的过快发展会侵占原本的两者过渡区域,进一步加剧生态系统不稳定性。为了研究绿洲-荒漠生态系统的生态维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中国科学院也建设起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NEN),旨在对绿洲-荒漠生态系统的大气、水文、植被、土地等要素进行长期连续观测。西北地区绿洲化、荒漠化同时发展,两者过渡地区被不断侵占 引自Xue et al。, 2019面对西北地区复杂的生态环境状况,我们又该做点什么呢?对于政府部门而言,需要认识自然、利用知识因地制宜地保护环境,如减少树木的密度,改种灌木或者草本植物,或者是在原生植物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同时还要兼顾当地农民的长期和短期利益,如有必要还需提供配套的产业链支撑。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引导大家关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也不能时不时地就想搞个大新闻,还需更加理性客观地报道。对我们普通人而言,建立环保意识,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就是为改善环境做出的最大贡献。来源:“中科院之声”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屠正阳
全国首家从事碳中和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24日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成立,旨在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学路径和科技支撑,预估2030年和2060年我国及全球碳收支特征,研究规划碳中和最优路径,评估可能的生态工程方案和转换能源结构的科学途径。(新华社)
吴国雄,1943年3月20日出生于广东省潮阳县,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6年吴国雄从南京气象学院毕业;1967年进入甘肃省气象局工作,担任天气预报工程师;1978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80年进入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学习;1983年获得帝国理工学院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随后作为访问科学家在英国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工作;1984年底回到中国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1989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地球流体实验室任高级研究教授;1993年至2000年担任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部副主任;2010年担任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副组长、组长;2012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师讲席教授;2015年当选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首批会士,同年当选为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会士。吴国雄多年来一直从事天气、气候动力学,大气环流动力学,和气候系统模式发展和数值模拟的研究。主要成就科研成就科研综述吴国雄在国际上首创湿倾斜涡度发展理论(SVD)和全型垂直涡度方程,揭示青藏高原西南涡和夏季江淮流域的暴雨发展机理,揭示副热带高压形态变异的成因和副热带季风-沙漠共生机理;证明原始方程中的无加速定理以及大气运动的动力强迫和热力强迫的调配率;开展创新性气候动力研究,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学者关于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影响的研究,提出了热力适应和青藏高原影响的“感热驱动气泵”理论,证明了海陆热力差异和大地形对亚洲夏季风不同分支系统形成的不同贡献;在国际上首次把亚洲夏季风爆发分为有机联结的三个阶段,证明由于中高纬度的强地转性和斜压性使其海气相互作用的特征与热带显著不同。人才培养教育思想吴国雄呼吁年轻人积极投入到青藏高原大气的研究中。他说:气象研究非常需要青年人的参与。指导学生截至2014年3月,吴国雄共协助和单独培养博士生5名、硕士生7名。2001年指导的博士生刘屹岷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杰出贡献教师。2010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荣誉表彰国际学术团体任职中国国内学术团体任职期刊社任职人物评价吴国雄多年来一直从事天气、气候动力学,大气环流动力学,和气候系统模式发展和数值模拟的研究,在天气和气候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造性的成果。(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
近日,区委书记、怀柔科学城党工委书记戴彬彬走访调研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并与研究所所长曹军骥座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陆日宇主持座谈会。中科院大气物理所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研究气象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目前已发展成为涵盖大气科学领域各分支学科的大气科学综合研究机构。2018年11月,大气所作为建设法人承担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项目在怀柔科学城内全面启动,目前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已完成土建工程,计划于2021年6月试运行。戴彬彬参观大气所325米气象铁塔、地面气象场以及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了解院所历史沿革和基本情况。会上,曹军骥介绍了大气所总体情况和下一步与怀柔科学城相关工作部署思路。他表示,大气所将全力推进怀柔科学城设施平台项目建设,积极服务国家气候预测与防灾减灾需求,并依托院所在仪器研发方面的长期积累,推动仪器研发和相关成果转化。戴彬彬指出,当前,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一大批设施平台相继开工建设、投入运行,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主体汇聚,住宅、教育、医疗、交通等服务配套日趋完善,国际会都逐步扩容提升,中国影都建设全面提速,怀柔区正围绕系统推进“五态”建设,全力开创以科学城为统领的“1+3”融合发展新局面。希望大气所全面深刻认识怀柔,与怀柔一道以主人翁的姿态和担当,逐步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共同推进工作,建设好百年科学城。怀柔区、怀柔科学城党工委领导伍建民、郭文杰、杨昊天参加。【来源:怀柔区人民政府】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1月20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济南市政府、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召开专题视频会议,会上签署了共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碳中和北方中心(以下简称“北方中心”)战略合作意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作为我国涵盖大气科学领域各分支学科的国家级大气科学综合研究机构,在碳排放核查与评估以及地球系统科学方面具有领先地位与优势。此次三方共建“北方中心”,将开创中科院与济南市合作项目、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建设的新局面,为济南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科创济南”,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三方将依托“北方中心”,以济南市为典型区域,共同建立涵盖碳排放与碳中和监测、评估、认证、决策等方面的方法体系,逐步面向全国开展碳排放评估的相关市场化服务,推动相关绿色科技成果在济南落地转化,建设绿色智慧园区,打造山东省地标性碳中和应用成果展示窗口。(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健 报道)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记者董瑞丰)我国大气物理学界一众院士专家,日前齐聚一堂,以学术思想研讨的形式,纪念顾震潮先生诞辰一百年。顾震潮,著名的气象学家与大气科学家,我国数值预报、云雾物理、人工影响天气等诸多学科的开拓者。顾震潮青年时期他生于1920年,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1945年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后在南京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47年考入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气象系作为研究生。1950年,他响应祖国的召唤,放弃了即将获得的博士学位,排除万难回到新中国。留学瑞典期间(中)此后,顾震潮应国家急需,从无到有建立起新中国的气象预报事业,出色完成国防建设所需要的天气预报业务,在“两弹一星”研制工作中,在气象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他又为解决国内干旱缺水问题,白手起家,开拓人工降雨和云雾物理研究工作,开创了我国的大气物理学研究。顾震潮在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初,顾震潮在组织领导人工消雹外场试验工作时,为当地农村一危重患者争取献血而验血,不幸染上肝炎。后终因医治无效,顾震潮于1976年3月英年辞世。获得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三等奖奖状日前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举行的“云降水物理与中小尺度气象学学术研讨会暨顾震潮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曾庆存院士和丁一汇院士、丑纪范院士、吕达仁院士等科学家回顾了顾震潮的学术生涯、创新思想以及曾与顾震潮学习或共事的经历。“今天,站在新的时代转折点,我们在这里研讨顾震潮先生学术思想,目的之一就是把顾先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加以传承、发扬和光大。”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军说。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气所)碳中和研究中心24日下午正式揭牌成立,旨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依托平台与科技支撑。中科院大气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吴国雄院士致辞说,碳中和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要求实现人为源排放和人为汇清除相互抵消,研究涉及大气、海洋、陆地、生态等多个领域,成立碳中和研究中心十分必要,希望该中心在相关科学问题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为国家实现碳中和打下扎实的科学基础。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任小波处长表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气所要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在已有的先导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研究基础上,联合中科院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共同解决碳中和的重大科学问题。中科院大气所所长曹军骥研究员指出,该所迅速组织力量成立的碳中和研究中心,是全国第一家从事碳中和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希望通过建制化的科研队伍,推动碳中和基础研究,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学路径和科技支撑,为中国乃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不久前率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巨大”科研成果的中科院大气所研究员刘毅受聘担任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他介绍说,新中心将在大气所碳中和研究领域的深厚基础上,发挥碳排放核查与评估以及地球系统科学方面领先地位与优势,深入研究人类、大气、海洋、陆地生态系统多圈层的相互作用。刘毅透露,中科院大气所碳中和研究中心将推进碳排放的科学研究,预估2030年和2060年的全球及中国碳收支特征,研究规划最优碳中和路径方法,评估可能生态工程方案和转换能源结构的科学途径,为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据了解,中科院大气所2011年起承担中科院首批启动实施的A类先导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已初步建立地基、天基和空基相结合的先进观测系统及数据反演计算的方法体系,可支撑全国各地碳排放、源汇收支的精确核算与科学评估。同时,该所即将建成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其模拟结果可支撑碳中和国家重大决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