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浅谈导师对研究生三年的影响(浅谈我痛苦的研究生生活)丘得之矣

浅谈导师对研究生三年的影响(浅谈我痛苦的研究生生活)

今天在百度学术上看到一篇名为'四类研究生导师,哪类是你的菜?'的文章。就自己一年多点的研究生亲身经历,写出了自己的一点点小的见解,没成想还被精选,看到点赞数越来越多,对于这种被认同的感觉,我特别的兴奋,可能也是低沉很久后,内心的小雀跃。本文谈论到:家长型(科研、工作、生活全包)、老板型(安排学生四处接活儿)、学究型(天天泡实验室做科研)、放养型(除了开题答辩,基本不见人)。我的原话是:“可能更倾向于家长型,因为这研究生这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作为人生中的一个阶段,我们除了要锻炼学术上的能力,也是性格养成期,更多的是要学会做人。个人可能更适合鼓励型的导师。现在导师是学究型,不允许家里有事情,除了学术,什么都不关心,也不在乎。我有的时候甚至认为,硕博导师,都没有经过师范生的一套,只是单纯因为学术就为人师表,我感觉他们在这方面欠缺的太多,更多的都是为老师打工。我现在都不明白我当时辞职上这个研究生的意义是什么,铁打的老师,流水的兵,虽然对老师可能没啥影响,但是这三年遇上这样一个老师,真的是痛不欲生。”后又补充到“另外,很多硕博导师都是求学期间结婚生子的,那为什么有的导师只考虑研究生能否在三年内发挥学生的最大剩余价值,而对结婚生子的学生表示歧视,典型的出于老师的私心。都是女生何苦为难女生。一切都是个人选择,无所谓对错。”最近这段时间产生了厌学心理,每天啥也不想干,导师一说话我就反感,昨天早上冲突的时候,我就没说话,人家一直在说,我在办公室给人家写东西呢,人家骂我说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我就没停笔,我想着先写完在抬头。因为她也是看着电脑呢。然后人家突然转过来就开始骂了,什么 论文又不是 非要带你名字啥的。然后又是去中科院 跟人家老师说好话啥的,因为疫情去不了咋啦,你看我这教过谁,你出去吧,我带不了你,你退学吧。我去研究生院申请巴拉巴拉一堆。我前天已经预约了心理咨询,但排到下周了,还没解决,老师这就爆了。很多同学跟我聊,说这件事情的利弊,都建议我和导师缓和关系。从早上我坚持换导师,到下午看着我读了这么多这么久的文献,做了这么多东西的论文,我最后选择跟她道歉,于是加班到实验室关门时,准备第二天如期按他要求进行汇报。今天早上汇报结束,单独和她相处,跟她说老师我想跟您说声对不起,我最近情绪不好,不能去北京联培这件事情对我打击很大,我想不开。产生了厌学,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读这个研究生。您昨天说得对,让我醍醐灌顶,我不应该沉浸在过去的悲伤中,应该走出来开始自己的学习工作。说了一堆违心的话,,,终究还是变成了我不喜欢的人,但我没有觉得我输了,我反而觉得我赢了。自我反省:一好友说道,我现在和她们确实不一样了,我领了证,我的身份角色发生了变化,我不仅仅要考虑我的学业,家庭;我还要考虑我先生、我家庭的事情、我公公婆婆这边的关系,在导师看来,我确实分心了。另一方面,我因为结婚,有了底气,感觉自己有了资本,加上一直以来我对导师的不满,慢慢将藏在内心深处的不满表现了出来。从这个角度听她说完,我发现,确实是。我在我不自觉的下意识的飘了。我要收敛我自己,收敛我自己的幸福,收敛我的脾气,收敛我的任性。我跟我先生沟通过后,我们在这件事情上达成了一致,夹着尾巴做人,不再高调的秀恩爱之类的,在这种事情上要低调,在学业上做事情要高调。也就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空白点

导师会帮研究生顺利毕业吗?作为导师的我有话说

就小西身边接触到的硕士生导师群体来说,"帮你毕业"的导师比例远高于"刁难延期"的,除非有学术不端或严重违纪,故意让学生延期毕业的导师我没见到。昨天,还有一个参加电竞比赛,自己主动申请延期1年毕业的学生,被同办公室的同事约到学生给他修改学位论文,争取在3月底完成送审。真的,小西想说不要把每个导师都想的那么坏,每年毕业几十万研究生,你感觉身边延期的硕士有几个?我在招学生时常说:你可以将导师当作一生的老师,或者一个三年的短期合作者。硕士生毕业典礼作为导师,小西会帮学生,但不是我给学生写学位论文、写小论文给你挂名一作/二作,而是从开题之前到答辩结束,全程给予学生指导和督促,我会告诉你怎么写、如何做与什么时间之前要给我结果。在你将写的材料初稿拿给我看后,会给你及时修改调整,如实验中遇到数据异常或分析不出原因,也会给你找原因或一些你之前没关注的机制,甚至下载好关键文献发你做参考。你在这个过程中,有疑问也可以和我交流,尽量会告诉你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给你答案,这也正是培养的一部分。不管如何培养,实验的安排、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必须得你自己全程完成,没有导师会给你现成的。不过,在你能力之外的一些问题导师会尽量帮你解决,如之前我们学科,部分导师的学生按要求得有一篇"已接受"的小论文,若是学生投稿某个期刊失败,再投稿耽搁一段时间,导师们会同意学生先开始送审,同时帮忙沟通一些审稿较快的期刊尽快安排送审和修改。不少大学的学报也会给本校毕业生开辟一些绿色通道。毕业典礼同时,我也遇到过有些学生的小论文已经接受,但是大论文撰写实在问题很多的,如有些同学英文小论文写的非常好,但他不清楚中英文之间的差异,学位论文写出来真的看不得。给学生学位论文全文一个字一个字的修改得看那一届几个学生,当时团队有没有其他安排等,但是最低都会给学生调整好结构和框架,尤其是章节讨论部分会重点修改,其他部分会告诉学生需修改的点,或者安排博士生帮他修改调整。同时,团队的组会有专门安排学位论文汇报、预答辩等环节,大家一起来提问题、给建议,力争做到最好。最后,有个很关键性的注意点:你有任何事情都可以和导师沟通,千万不要自己觉得"导师可能如何……",甚至在"我觉得导师……"的疑虑过程中浪费了大量时间。因为研究生期间很多事情都有时间节点,如开题、中期检查、论文送审、答辩等,导师可以帮你,也会告诉你如何做,但是你不能一直拖着,直到最后截止时间告诉我,你还没有做......

段青

如何做一名导师喜欢的研究生,听听导师怎么说

对于刚进入研究生生活的学生来说,面对新的学业生涯,多少是有点忐忑的,既想让自己的研究生生活丰富一些,又不怕耽误做科研的时间,尤其是怕给导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如何做一名导师喜欢的研究生是每个新生心中萦绕的问题。那么要想做到导师喜欢,就必须做到知己知彼,了解导师对研究生的基本要求和隐形要求,虽然说每个导师的要求会略微不同,但是基本上所有导师的诉求都差不多。塔主根据多年培养研究生的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导师授课磨合期的相互考察很多研究生认为,只要通过了研究生招生考试,就以为导师已经对自己认可了,你如果这样想,那就错了。因为研究生招生考试,对导师而言,其实仅仅是告诉导师你考试成绩还可以,你的其它信息导师一概不知。所以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才是导师对你的真正考核期。这个阶段,研究生在琢磨导师的科研课题、研究方向和工作风格等,导师在暗中考察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这种双向的考察一般在第一学期结束而完成。这个阶段的导师不会给你很重要的工作,大多数导师只是让你看看文献,了解一下研究领域,如果可以的话写一篇文献综述就可以了。说实话,这些都是导师的常规要求,但是要想在导师那里留下好印象,就需要你勤快和主动,这是每个导师都喜欢的品质。所以说进入研究生生活后,你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这个品质,请相信,这个品质终身受用!做好基本的科研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导师的基本要求对于导师的基本要求而言,主要是针对科研方面来说的。一般导师要求在第一学期结束时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等研一结束时完成一篇本研究方向的综述文章,也就是说研一基本上是你花一年时间对研究的领域有一个系统的学习。总结出本领域主要的研究内容、方法、技术以及主流观点等。等第二年开始就要去做实验搞调查,获得你的毕业论文的数据。这个过程是你写毕业论文的根本,不用导师要求,你自己也要上心去做好。当然实际情况是你做实验的数据不仅仅是用于你自己毕业,更主要的是导师课题的需要,所以这个过程也是你研究生外业的核心阶段。等你拿到实验数据后,就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将数据转化为文章,不仅是你是毕业论文,更主要的是发表的期刊论文。这些任务都是导师对你的基本要求,也是你作为一个研究生的基本要求。如果你做到这些,才会达到导师的及格线,不能说导师喜欢你,但是可以做到不讨厌。努力完成导师的隐形要求隐形要求不是必要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能完成的话也不影响你的正常毕业,但是隐形要求里常常包含了导师的期待,就是导师在心中期待你能做到,但是不能强行要求你和明确要求你。比如帮助老师完成一些课题任务的撰写、帮助老师一起设计新课题的技术路线,或者帮助导师参加一些带有答辩任务的结题任务等,反正你天天跟着导师一起跑东跑西的任务,都含有隐形要求。其实这个才是导师喜欢你的关键,做好了你就能得到更多的隐形福利,比如就业推荐,多发劳务费等。但是要获得这种隐形要求的前提是做好基本要求,导师才信得过你。尽可能和导师主动交流其实不管哪个阶段,导师就是喜欢勤快、善于思考、主动积极的学生,讲到这里我相信你心中已经有了奋斗目标了吧

若不知之

导师告诉你:作为一个准研究生应该怎么做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啊,欢迎收看本期的考研专题,请关注一下小编哦!今天小编来和大家聊聊关于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研究生吧,对于一些成功上岸的研究生和即将考验的小伙伴们都有所帮助哦,可以提早准备一下!硕士生和本科生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究竟怎么不同,小编整理了一些导师的忠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1.学习态度和转变学习的转变研究生的学习和本科时候的学习是不一样的,本科实际上很多学生都觉得能做到按时上下课,完成作业,考试通过就已经很好了,但是研究生学习是有自己的特殊性的,导师基本上不会管你,需要依靠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去独立学习,要对自己有所规划,包括时间的各种安排,文献的阅读及归纳总结,或者做一些课题等等,都需要主动和独立的能力。研究生期间要培养的就是思维方式和思考的能力。2.严格要求自己研究生对自己的要求必须要严格,从一开始就要树立这个意识。如果你要做一个课题,要从开始就要详细计划,周密准备,直到准备就绪后才能开始,因为很多事情不能重来,和本科是不一样的。3.专业化思想研究生和本科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对一个领域的专精,也就是要专业化,专业化程度越高,对你自己的这部分领域也就研究越透彻。这种思想要贯彻始终,尽量达到一个专家的程度,所以就要求大家多读书,多思考,多与人交流,多实践。4.目标明确很多人经过辛辛苦苦考研,一朝成功之后忽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非常茫然被动,一点如此就会松懈下来,这是因为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迷茫可以有,但是不能过长,要赶紧做好规划,明确目标,确定路线后就按照目标来一步一个脚印走。在这条路上,会有很多困难,一旦自己放弃,就难以到达目的地,想要成功就要严格要求自己。5.了解自己的专业领域研究生想要在自己专业内达到一定水平,就要尽快熟悉专业的期刊,养成定期浏览期刊的习惯去了解目前的学术进展和最新成果,多读书,多写写文献综述,掌握各种研究方法,精益求精。这样才能达到专业化,做到这样,就要求自己有非常强的自学能力。导师只是一个指引作用,不会像初高中老师那样时时刻刻为你保驾护航,主要还要依靠自己。6.承认差距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能力,悟性,恒心都有差异,我们要承认自己的差距,这并不是认输,明白自己和别人相差在哪里,就努力去补短。同时自卑心理要消除,大家的起点都是一样的,所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其他方面就要努力,想办法不落人后,笨鸟先飞。各位已经上岸的小伙伴们看看自己哪些地方需要学习,而即将考研的小伙伴们可以提早做做准备,研究生的生活学习也不是大家想的那么高深,最关键的是有自信,独立自主,能吃苦,只要你考上研究生,那就说明你和别人都一样,没有谁高谁低,只要多努力学习,不荒废时间,会有很大收获的!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记得给小编点个赞哦!如果你有什么困惑也可以下方留言交流!编辑:依依

可谓辱矣

导师到底希望招到什么样的研究生?

硕博连读,导师是18年以来第一批物理系的,又在国外学习8年,现在已经成为国内某行业的大牛了,连续每天工作12小时,还有准备第二天的实验,当时年轻人跟着都感觉受不了,当时导师却精力无限。在这位导师身边跟了6年,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做学术态度踏实眼光一定要长远,头脑一定要保持清晰,不断提出问题,文字功夫一定要好,在顶尖的学术圈了,逻辑思维和切入点很重要。那么导师喜欢什么样的研究生,下面就从导师的角度进行分析。首先要尊重导师,课题选择到毕业论文,甚至你的未来,负责任的导师都要负责到底;对于上升期的年轻导师一定要抱着理解的态度,他们有着自己的知识短板,前期会比较忙,所以你要理解他们;研究生一定要服从导师的安排,有的导师为了学生好,会让学生今天研究这个领域,明天研这个领域,有的学生可能不会理解,但是导师有着自己的良苦用心。当你毕业后就会发现,这些碎片化的知识连接在一起,会有非常大的作用;上述几条要求都是服从,但是在学术方面,导师也希望学生有钻研精神,导师提出123,而学生能发现456,这样的学生谁不喜欢。其实做学术,一定要踏实主动,这样的学生导师都喜欢,导师给你提出问题的时候,其实学生没有做到他的要求,他也会满意,但是遇到不自觉的学生,说一遍两遍,还没有做,这种学生导师也不会喜欢。喜欢爱思考的学生,比如大半夜想到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的学生导师其实很省心。聪明的学生导师都喜欢,但是这种学生指的是,不会遇到什么问题都抛给导师。理科生也要有文科底子,这样有利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上述就是以个人之见对于导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进行表述?

不监于道

研究生和导师关系如何处理

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其实是一种博弈,博弈的关键在于是否强势,是否有对方的弱点。在中国高校的导师制度下,研究生天然处于弱势的地位,因为他们的弱点(希望毕业)被牢牢握在导师手中。如果他们未能与导师好好沟通,或是在与导师的博弈中表现的顺从,那么就会被一直欺压。因为人一旦掌握了控制别人的权利,往往会肆无忌惮,以至于给他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在这个制度下,为了避免痛苦和灾难的发生,我们一定要学会为自己争取应得的权利,学会为自己争取权利的人,才能在未来为身边的人,乃至整个国家争取应得的权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味的顺从只会带来无尽的压榨,手有利刃并且心怀慈悲者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争取权利的核心就是沟通,与导师大胆沟通,与教务处大胆沟通,实在无法沟通即便是退学也不要强行容忍,因为忍让只会让导师和教务以后更加肆无忌惮,权利永远是斗争出来的。其次,放平心态,不要把研究生学历看得太重,只有你在导师面前表现的对研究生学历毫不在乎,他才不会拿毕业当作要挟你的筹码,他反而会担心你无法毕业而影响他来年的招生,如此一来便将自己的劣势转化为谈判的优势了。针对研究生导师制,在此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探讨:1. 取消导师决定学生能否毕业的权利,一来能够让有能力的学生自主毕业且不被压榨,二来也可以防止一些不学无术的人混文凭;2. 导师招生无名额限制,但在课题组内部设立淘汰机制,淘汰的目的是为了筛选真正适合相关方向研究的学生。此外,导师的经费与招生数量成正比。这样一来,导师就会有意识地经营自己的口碑,导师内部优胜劣汰,常年招不到学生的导师自然会进入业界为实业的发展做贡献,而不是自己不学无术,只会逼学生发灌水论文;3. 学生每学期有换导师的权利,如果学生发现与导师无法相处,可以申请换导师,这样可以防止师生之间因为性格不合而产生矛盾。当然无论多么完善的制度都会有漏洞,心怀鬼胎的人总会想方设法利用制度漏洞为自己谋利。所以希望大家学会保护自己,大胆为自己争取应得的权利。

泊车殿

读研压力过大?——导师给研究生朋友的一些建议

  最近一两个月,又到了研究生录取季。现在的研究生,普遍表现出随大流的盲目性,在读期间常表现出对科研不感兴趣、对未来迷茫等消极情绪,这些都将影响研究生的生活质量。在征求20余名研究生和导师意见的基础上,撰写了这篇短文,希望对研究生朋友们有所帮助。  1  要有读研的整体规划安排。  很多研究生,都是随大流读了研,缺乏明确的读研规划。读研期间,要么什么都不想做,要么什么都想做,结果都不理想。毕竟是成年人了,应该对人生有所规划。如果实在是没有规划,那么就脚踏实地地读书、做研究,一步一个脚印地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一条道路。避免因缺乏读研规划,让读研成了一场充满惶恐的灾难。  2  面向目标的终端考核方式。    除了顺利毕业和拿到学位之外,如果有了规划,就确定几个目标,然后围绕这些目标,将复杂的事情分解成小事情,分解成若干阶段。再与导师充分交流,不断调整和优化,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要知道读研究生期间最在乎的事情,这可以是几篇论文或考出国英语,也可以是掌握哪些专业技能,最好是明确、具体的。目标确定了,才能在一次次选择的时候,做出符合你的选择。否则,在实现自己读研规划的过程中,将会缺乏目标判断。  3  提高个人交际沟通的能力。  工作之后,扎实深厚的专业能力当然重要,但是,交际沟通能力似乎比专业能力更重要。刘东升院士说:要想成为大科学家,先要成为大政治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对人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不仅影响到事业发展,而且还影响到家庭幸福。应将交际沟通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融入到平时的学习、科研和生活之中,不奢望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领导才能的受欢迎的人,但至少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娴熟沟通能力的人。  4    积极主动与导师沟通学术。  自己的人生规划要和导师有个充分的交流,当然,这可能是变动的,要让导师知道你的思路和规划,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你。要积极主动地与导师交流和沟通,不能消极地回避导师。与导师沟通不积极,最终致使很多科研事情拖延,最后仓促收拾残局,弄得师生关系紧张。要像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与导师面对面、平等地对话交流,相信导师都会尊重、支持你的想法。  5  注意与导师日常交流细节。  首先,要每周或者每半个月,通过邮件、短信或者QQ、微信,给导师约时间面谈,交流自己的学习、科研心得。这样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自己的科研工作更加顺畅。其次,回复导师的邮件一定要认真、规范。要对导师的每个问题都给出正面回答,同时还要给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最后,要保持和导师的联系畅通。寒暑假回家前夕要请示回家和回校的时间,平时有事情外出学校要请假,导师的短信电话要及时地回复和接通。这是交流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  6  积极主动地完成科研任务。  很多事情最后失败了,没有做成,大多是自己准备得太晚了,拖延造成的。因此,要根据自己的读研规划,要积极主动地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出国考试、发表论文、撰写学位论文,都要安排好规划好,最好能提前完成,给自己和导师留有修改和完善的时间,赢得了主动性。对导师交待的任务,要严格卡住时间点,要以效率优先,兼顾质量。最好是先整体完成,然后再逐步提高。不仅要有长期规划,而且还要有近期可以操作的计划,提高科研效率。    7  勤奋刻苦用心地从事科研。  付出时间是产生兴趣和爱好的重要因素,就像友情和爱情,需要时间培养一样。阅读大量的文献,艰苦的野外取样和观测,费时耗力的室内试验,只有这样才能对数据有感情。勤奋刻苦是成就个人学业的基础,也是锻炼品质的主要途径。很多研究生没有付出多少时间在学业,因此,也无所谓喜欢与否。在勤奋的基础上,同时要用心去巧做,当做自己的事情去做,想法设法如何将事情做好。只有用心,科研成绩才能出彩。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8  要扎实掌握一些专业技能。  读研究生学知识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学习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这将影响你的一生。一定要下大功夫学习一些具有一定门槛性质的专业工具,例如专业软件、程序语言、数学模型等。在读研过程中,下功夫学习英语的阅读、书写和听说能力,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和方法,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学能力。等你走出校门才发觉,这些会让你对自己充满自信,让你内心安定和踏实,有了安身立命的依托,否则,工作之后缺乏具有竞争性的本事,书到用时方恨少。  9  尽早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  研究生的很多痛苦,都源于第一篇论文迟迟没有发表,没有达到毕业要求。快速发表第一篇论文非常重要,能极大地增进自信心,消除毕业的恐惧和顾虑,让自己从容不迫地度过研究生生活。更重要的是,发表第一篇论文让自己知道了科研全过程,这种经验将极大地激发科研热情,带来自信心,而且也摆脱了毕业恐惧。很多研究生,第一篇论文发表得太晚、太迟、太累,进而导致整个研究生期间的心情不好和压力过大。  10  尽量多地参加学术会议。  在读书期间,要尽量多地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会议,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参加学术会议可以短时间熟悉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过程,掌握本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最好每次参加学术会议,都能做学术报告,提高个人沟通能力和个人学术表达能力,促进个人心理成熟、积累个人学术交流经验,这种经验对个人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11  客观评价专业的有用性。  现在功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盛行,诸多研究生还在未对本专业投入多少精力的基础上,就对自己研究有用性产生怀疑,进而影响了对本专业的热情和积极性。要注意区分科学和技术的差异,要相信行行出状元,只有做好了都有用,对社会有用和对自己也有利。而且,一旦确定跟随哪位导师攻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和内容都基本上是确定的。因此,要既来之,则安之,下功夫将分内之事做好,才能有更好的出路。  12  端正对经济收入的看法。  这个事情非常复杂,我是以要求自己的亲戚朋友孩子的标准行文。研究生阶段属于读书阶段,不要有过度改善经济条件的想法,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重点。如果导师给予或多或少的补助,就当做是意外之喜,并充满感激。除非生活迫不得已,否则不宜过多地做各种与专业无关的兼职,赚取微薄的辛苦费,整体来看往往得不偿失。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习知识,发论文拿学位。导师的经济补助和兼职赚外快的数量,与自己的学费、同期花费的生活费以及自己的宝贵时间来比,都显得无关重要,尤其是读研究生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如果这样想,会让自己轻松、洒脱,从纷繁复杂的事情中解脱出来。  13  积极融入导师的科研团体。  同门是人生一大财富,是一群有共同生活经历的人。一起读书的时候,或许会有一些小矛盾,但等毕业步入社会之后会发觉,同门是多么珍贵和重要的一群人。要多学习他们的优点,宽容彼此的缺点和不足。要有团队精神和牺牲奉献精神,当初吃的苦和遭受的委屈,都可能成为日后共同的记忆和谈资。这也是培养和锻炼自己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工作后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14  培养健康休闲的娱乐习惯。  很多研究生整体闷在实验室上网或打游戏,几乎与世界隔绝,影响了学业和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一定要劳逸结合,培养读书、跑步、爬山、打球等健康休闲的娱乐方式,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放松心情、增强体质,还可以认识一群好朋友,丰富生活、增进友谊。读书期间培养几个爱好,可以让自己受用一生。  15  保持一个健康阳光的心态。  很多研究生,读研三年过得似乎并不开心。每天都愁眉苦脸的,要不为未来迷茫和惶恐,要不为就业论文犯愁。读研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没有工作和成家立业后的各种负担和压力,只是单纯地读书和做研究。要将自己的生活过得阳光和健康一些,那是亲朋好友最想看到的。应该多参加体育锻炼,多认识积极健康阳光向上的朋友,而且要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充满信心。

盗墓人

在中国,研究生与导师之间,是属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在中国,研究生和导师之间是属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曾有一名硕士研究生说:如果导师是一名个体户老板的话,那么研究生就相当于这位个体户老板请来的员工,二者如同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在这位硕士看来,导师不仅是他的“顶头上司”,而且也是他的“衣食父母”:读研期间,他帮他的导师搞课题项目,他的导师每个月都会给他开几百块钱的生活补助。至于导师是每个月给研究生八九百还是象征性给两三百,这要看研究生在课题项目中具体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还要看导师的性格特点。比如一个课题项目的经费是60万,而科研项目结题的时候只花了8万,那么剩下来的52万怎么办?当然是由导师来处理,导师会根据研究生在做科研项目时的具体表现,定期给研究生“开工资”,比较抠门的可能每个月开的“工资”少一些,那么这种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就有点类似于“地主”和“长工”之间的关系。而比较慷慨的导师,每个月给研究生的“工资”会多一些。所以,有些和导师关系不错的研究生遇到导师之后不叫对方“导师”,而是直接叫“老板”,这就好比我的一些同事遇到校长叫“老板”是同样的一个道理。当然,很多时候,导师和研究生如同一条绳子上的两只“蚱蜢”。举个例子,比如硕士生的论文在一个非常牛的平台发表,往往这样的论文也会挂上导师的名字,导师遇到这种事笑容自然会非常灿烂;而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如果因抄袭而被曝光,那么导师也可能“吃不了兜着走”,毕竟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出大问题了,导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导师手下的研究生如果都不用导师操心,无论是搞科研的态度还是整出“原汁原味”的科研成果都杠杠的,那么导师的心情肯定是豁然开朗的;而导师手下的研究生处处给导师添堵,时不时给导师脸上抹黑,那么作为这种研究生的导师估计也是万分痛苦的。同样的道理,研究生如果遇到一个不负责任的导师,或者遇到一个疯狂压榨研究生剩余价值的导师,那么研究生无论是顺利毕业还是个人的成长,都有一定的“中梗阻”。所以,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既是“利益共同体”,也是“命运共同体”,二者和则双方共赢,不和则往往两败俱伤。你觉得导师和研究生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欢迎朋友们留言探讨。

失精

教育部:导师对待研究生,在这一件事上必须“主动”,你赞成吗

最近,考研这个话题非常热。围绕研究生的教学管理,教育部制定和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上半年毕业研究生学位授予相关工作的通知。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在这个通知中,对导师与研究生的相处之道,提出了新要求,明确指出,导师要在一个方面对研究生做到主动——导师要加强与研究生的日常沟通,主动为研究生学习和撰写学位论文提供支持和指导。导师与研究生,本来应该相互成就的关系。导师是研究生学术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通过自己对研究生的指导和帮助,让研究生不断积累知识和能力,在学术的道路上快速成长。而研究生通常也是导师研究之路上的得力干将和得力助手。很多导师的工作,也离不开研究生的参与。可是,在我国,近年来也曾经发生了一些真实的案例,导师与学生之间,因为论文的撰写,因为课题的研究,因为学生不能按时毕业,而闹得不愉快。对此,教育部聚焦研究生的论文撰写,要求导师在这方面“主动”作为,可以说,正当时。大家都知道,在我国,研究生论文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大学生在本科阶段想要毕业,虽然也要写毕业论文,但是,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对于本科生的论文,要求都不会特别高。因此,现阶段的本科生,论文基本上是没有太大的含金量的。可是,研究生阶段的毕业论文,就不一样了,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通常情况下,要求都比较高,答辩也比较严,导师审核也比较严。因此,如果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数据不过硬,功底不扎实,创新度不够,是很难通过答辩的,确确实实需要导师的指导和支持。过去,在我国,确实有一部分研究生导师,把学生当成是免费的劳动力,只知道压榨学生的劳动力,对于研究生个人的学术成长,却毫不关心,甚至有一部分研究生导师,将通过毕业论文作为压榨学生的工具。这样的行为,显然是无助于构筑新型和谐的导师与研究生的师生关系的。因此,教育部对导师在这一方面,提出主动作为的要求,小编是赞成的,也希望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得到切实执行。对此,你怎么看?

恐怖岛

在中国,硕士研究生和导师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读研期间,除了跟本科一样,有专门的任课老师之外,还有属于自己的导师,导师负责研究生的科研培育,定期检查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在中国,导师有着研究生是否有资格参加答辩,能否毕业的直接权力,所以相当于有着对手下研究生的生杀大权。那么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一、首先是师生关系大部分导师就像老师一样,给学生传授知识,带学生做课题,涨经验,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论文写作。研一主要是上课,和导师不怎么见面,研二就开始定期开会作报告,向导师汇报这一周看了哪些论文,课题研究进度如何等。在学习期间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导师一般是第一求助人选。“师生”关系是研究生和导师最基本的关系。二、其次是雇佣关系不少研究生在读研期间私下会喊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原因在于除研究生补贴外,导师还会根据研究生的科研进展情况,额外补发部分助研津贴(主要来源于导师带领课题的劳务费部分,申报课题做预算时就有考虑到研究生的工作投入)。有些导师有自己的公司,一般重心都是在挣钱上,所以学生就相当于他们的新员工,公司提供免费培训,员工需要付出一点时间和精力,最后达到双赢。三、也是朋友关系除了学习科研之外,一般导师在研究生三年的生活中也是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虽不是形影不离,但也是联系密切。比如有些喜欢跑步的导师就会组织学生一起晨跑或夜跑,甚至穿上一样的运动服,在校园里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些平易近人的导师甚至会关心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在这些导师的眼里,学生是祖国建设的后生力量,而不是获取利益的工具,他们的相处融洽得像是朋友一样。四、有些许恋人关系研究生和导师本质上是互相需要的,导师有着本专业前沿的资源和平台,学生有着不可小视的创造力和潜力,如果手下带的研究生科研方面有些成就,那导师也是名利双收(即使导师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可以忽略)。所以学生希望老师好好待自己,导师希望学生重视自己说的话,毕竟也是之前互相看对眼才到一起的,内心开始是肯定对方的,也都希望三年的相处“甜甜蜜蜜”的。当然了,是情侣就会有矛盾,所以恋人间的问题也是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问题。比如2018年11月份,武汉理工大学一名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陶某跳楼自杀,据他姐姐事后提供的陶某与其导师的聊天记录显示,陶某长期遭受导师的精神压迫。就像是恋人之间的互相折磨一样,弱势的一方很可能遭受精神虐待。所以这段师生关系也是需要一起维护的,尤其是学生天然就处于弱势的一方,需要付出更多,投入更多。所以读研期间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至关重要,具体需要做到哪些呢?1、尽可能保持与导师的密切联系从小到大我们会发现,老师身边的红人不一定是学霸,很可能是经常帮老师做事情的人,为什么呢?这就是曝光度的原因,经常和导师联系,导师一遇到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自然脑海里最先想到的是你。2、摸清楚导师的脾气也许有些人认为这有点“心机boy"的意思,其实不然,摸清楚对方的性格可以让沟通更高效,尤其是现在大家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微信等用文字传意,没有语气,没有音调,没有表情,如果互相没有默契,很容易引起误会(尤其谈过恋爱的更懂)。3、赢取导师的信任就是让导师觉得你是一个靠谱的人,这一条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是通用的。把导师给你的任务一定要按时完成,能漂亮地完成就更好了。除此之外,在平时的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琐事尽可能地积极做完,处理好,时间久了,导师自然对你很相信,有一些重要的研究课题会优先考虑你。三年读研时光,导师是最重要的同行者,因此流泪也好,微笑也罢,都尽可能地转化为自己的垫脚石,即使现在的中国教育体系已是很先进了,也难免有bug,遇到问题理性坦然面对就ok,毕竟发现问题是进步的前提。最后感谢您的阅读,大学生自己的天地,关注大学风云,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