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同济导师寄语考研同学:学生要认识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长处!

同济导师寄语考研同学:学生要认识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长处!

他们的每一句话,都是春风,能够化雨;他们的每一次思考,都可言传,亦可身教。他们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同学们,学术科研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他们似长者一般,叮嘱研究生们学以为人、习以为德。【导师“济”语】系列分享,让我们共同在一份份情真意切的寄语中,感受导师们研学数载、沉淀几番春秋的精神凝练。我见成功范圣玺成功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似乎也没有界定清楚的必要。那日偶遇一位曾经教过的学生,询问其近况,却见他略有几分尴尬,自言:“不太理想”,也讲到了工作中的不如意。我不知道他所说的“理想”是什么样子,但我想应该是某种预期的目标吧。作为老师,我心底里希望他的目标不要定得太高,至少把目标做个阶段性的分解也好,担心一路以失败者的姿态和心境走下去,也许就真的难言成功了。况且目标是否实际,也是个需要思考和判断的问题。目送他渐渐远去,我又忆起他读书时意气风发的样子。便想这个匆匆消失在人海中的青年能够考取同济大学,能够留在上海工作,对很多人而言,或许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功者了。如此想来,个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不同,成功与否的评价也会不同吧。正如那位同学的职场所遇,我们常常感叹:为什么会这样?不应该是这样!其实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原本就是那个样子,如同生命抵抗不得死亡。这不意味着人生的悲哀,而是人生的过程。理想就是理想,它是用来实现的,但未必所有理想都能如期成为现实。也许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寻找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过程,想多了,过程反倒不流畅了。很多时候,理想是用来扬善抑恶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为理想努力的过程就是人生;少了理想,现实就暗淡无光了。把实现理想与“成功”对等没有道理;把在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定义为“不成功”,同样也没道理,不管这个评价是来自他人,还是出于自己。我负责教学工作那会儿,曾与一名逃课的学生谈话,言及不来上课的原因,却是不能接受任课老师对其作业的评价,不能理解老师的判断其实只是一种判断,于是就选择逃避了。我所从事的设计体现了人类创造行为的特质,没有唯一的答案,没有统一的过程,但它又是现实的,有制约的,需要妥协的。设计的好处是可以处理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但因其没有正解,想评价一个设计也难,想说服学生放弃或者改变一个设计方案也难。设计教学免不了评价学生的作品,如果学生听不得不同意见,就很难有成长和提高;当然,如果因为学生表现不好就一味评价他设计不行,当老师的未免也有失偏颇。遇到过设计表现能力不佳但很会用设计思维分析问题的学生,后来在其他领域从事研究,发展得也很好。当然好与坏是相对的,还是在于评价的对象、标准和所处的环境。现在的学生不似我上学那会儿每一个都鲜活灿烂,因为那时候的环境里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唯一的目标,长成什么样子是顺其自然的事情。鲜活其实就是不一样,是自然而然的状态。如果压力太大,生长就容易出问题了。这不是不要标准,不是主张为所欲为,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知道人各有志、勿以英雄论短长,是学生和老师都要学会的课题。“天生我材必有用”,知道“才”在哪里,知道“才”如何“用”,“用”在哪里,就很重要。所谓因材施教,大概也是这个道理。作为个体,我们总会有太多力所不及事情,太多无能为力的东西。玫瑰就是玫瑰,芦苇就是芦苇,种子飘到哪里还要看风的情况,能不能生长,长成什么样子,要看土壤和年景,差异总是存在的,与高低优劣无关。玫瑰有玫瑰的浪漫,芦苇有芦苇的风情;风和日丽是风景,电闪雷鸣也是风景。正因如此,才有了气象万千、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个个体都在努力存在,都在尽力展现自己的精彩,每个个体就都是成功者;有了这样的群体,才可以称之为有理想的世界。亦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很喜欢“活在世上都有过人之处”这句话,是建立个体的自信,也是对他人的平等和包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小时候下兽棋,知道猫咪不敌大象,大象不敌老鼠,老鼠又不敌猫咪,何言谁是强者?谁是失败者?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的每一样长处,帮助每个人强化和放大其长处;作为学生要学会认识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长处,而不是拿别人的长处来比自己的短处。当然,也要学会正视自己的短处,正确看待别人的短处。有能力要尽情发挥,不是自己的长处,尽力了便是好,不必计较结果;倘若知其不可为而勉强为之,短处就被放大了。这好比是演出,找到适合的角色就是正确定位,不同的剧情,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戏份。唱花脸的可以根据需要在歌剧舞台上客串,倘若非把唱主角当作演出成功的标准,就悲剧了。你有定力,价值就不会失去;你在努力,成功就在如影相随。重要的是清楚自己该做的事情,能做的事情,需要追求的事情,并且尽力把事情做好。目标在,努力前行的每一步都是在接近,每一步就都是一次成功的经历,至于能不能抵达那个理想的终极,其实并不重要。倘如以终极为理想,世上便只剩下失败者了。我想,成功只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存在成功的尺度,也没有成功的终结者。导师简介范圣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党委书记,设计学博士、教授。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上海首饰设计协会副会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理事;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担任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普类终评专家,国家优秀工业设计奖,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中华设计奖,台湾金点奖,韩国K-Design等评审委员;核心期刊《机械设计》编委会委员。曾获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十佳,中国工业设计十年理论贡献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学院简介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一)同济设计的历史沿革作为包豪斯学派在中国的嫡传,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办设计教育的院校之一,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已成为中国最国际化及最具国际声誉的设计学科之一。同济大学1986年开始独立的工业设计教育,2009年成立设计创意学院(简称设创),进一步明确了在“驱动创新”的语境下建设世界一流设计学科的目标。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2020年学科QS(QuacquarelliSymonds,英国教育及留学机构)排名全球第13位,连续三年领跑亚洲。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成绩为A(3%),2017年入选教育部设计学一流建设学科,并入选2020年教育部首批本科专业“双万计划”、上海市IV类高峰学科、教育部国家外专局国际合作示范学院推进计划等。设计创意学院现拥有设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以“创新设计”为学科内涵和主要特色,将“设计驱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面向经济转型升级和未来生活的智能可持续设计”的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落实“四个服务”,通过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和社会服务,推进世界一流的设计学科建设。(二)“立体T型”的设计创新教育框架2015年10月,在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第29届年度代表大会上,沿用近60年的“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nternationalCouncilofSocietiesofInstrialDesign)正式更名为“世界设计组织”(WDO,WorldDesignOrganization)。会上发布了工业设计的最新定义。同时,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教授当选为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11人)成员,成为协会诞生58年以来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理事。国际重要设计组织的更名,以及工业设计新定义的发布,已明确昭示设计在新时代下的转型。娄永琪院长一直认为设计院校都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自身的特点,确定适合的办学方针,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教学体系架构和具体课程的设置来实现。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学科聚焦“面向产业转型和未来生活的智能可持续设计”,以培养“可持续设计创新领军人才”为使命。学院采用“立体T型”的设计教育框架:本科教育以培养垂直能力为主,重点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宽广知识的专业设计人才;硕士教育的重点将从垂直能力向水平能力拓展,特别强调跨学科知识、整合创新、设计方法和国际经验的培养;博士重点培养知识和理论的厚度。来源: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 同济研招 信息来源:同济大学生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上说下教

浙工大64岁研究生毕业 老师评价:论文写得最好

“如果能重选一次,我依旧会选择读研。”谈及自己以64岁高龄毕业的经历,浙江工业大学(下称“浙工大”)法学专业研究生朱宏伸说,每个人除了生活的基本需求,更有精神和思想上的需求。于他而言,学习是莫大的享受。穿硕士服的照片。 校方提供2020年,朱宏伸迎来了毕业。浙工大《刑法前沿理论课》教师杨艳霞在朋友圈上传了一张与朱宏伸的合影,并评价:他上课时最认真,毕业论文也写得最好。朱宏伸是江苏扬州人,1956年出生的他在扬州市卫生监督局工作。2015年,常年与法律打交道的他便隐隐有了再深造的想法。次年退休后,一心求学的朱宏伸甚至没有知会家人便投入到了浩浩荡荡的报考大军。2017年,朱宏伸以初试324分(英语65分)、复试83.43分的成绩成为浙工大法学院53名研究生新生中的一员。新生中,年龄最小的出生于1995年,和朱宏伸相差39岁。在他看来,退休后的自己便是一个自由“战士”,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有了更多的选择,“从心所欲不逾矩”。入学照片。 校方提供刚进入学校,朱宏伸每天面对满满当当的课表,很不适应,但后来就慢慢习惯了。虽然课程任务繁重且少有空闲,但课余时间,他也会参加班级活动、学习制作PPT并和同学老师探讨相关问题。在大家的印象中,法学是个对记忆力要求严苛的专业,而在朱宏伸看来,记忆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掌握法学学习规律。同时,攻读法学的朱宏伸在其他方面的造诣也极深。他经常阅读经典著作,涉猎颇广,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他都要读、都要品。也正是对学识汲汲求索的态度造就了朱宏伸思想上的深度和学习上的魄力。读研路上,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极高。聊起朱宏伸,杨艳霞有两点印象深刻:学习特别认真和对老师特别尊敬。朱宏伸在她的课上学习态度非常端正,做的学习笔记是全班最多的。杨艳霞回忆说,有一次上课,自己提到一本多年前出版的专著,上课的内容就来自这本书。朱宏伸第二天就把买到的专著带了过来,同时他也是班里唯一一个带了专著的人。这种学习精神令杨艳霞动容。法学院研究生毕业合影。 校方提供朱宏伸的导师张翅对他的评价极高:“待人真诚,谦和友善,认真勤勉”。朱宏伸抱着一本厚厚的《罗马法》认真研读的场景令导师张翅至今印象深刻。他说,这“完全不像是一位老先生,当时我看到的分明是青春的背影”。进校后,张翅衡量两人年龄,提议之间直接以名字称呼。但朱宏伸却仍坚持称呼老师,给导师发重要消息时,以“敬上”落款。“遇到宏伸真是我的幸运,我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三年来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愉快地合作,只是感叹时光飞逝。”毕业之际,分别在即,张翅以“做几件可传之事消磨岁月,会几个有识之人论说古今”与朱宏伸共勉。回望读研岁月,朱宏伸说,最重要的收获是学到了法学学习的方法,分析问题要比以前更加深入、系统,思想也得到了极大升华。于他而言,学习这件事是莫大的享受。谈到未来,朱宏伸表示还没有什么计划。也许新的追求将在未来的某天悄悄绽放,这位老先生的精彩人生也将继续上演。

银冲

考研初试成绩已出,如何选择导师,如何评价导师的科研学术水平?

提要:考研初试成绩已出,该如何选择导师,如何评价导师的科研学术水平?最近研究生考试成绩已经陆续地放了出来,其实在城市刚刚出来的时候,就有远方的亲戚给我打电话咨询如何联系导师,以及如何选择报考导师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首先对其评价自然是导师的学术科研水平,因为无论是谁既然报了研究生,还是想要干出来一点成绩的,想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出相当的研究成果,哪怕今后无意于从事科研工作。那么哪些指标是衡量导师学术水平的指标呢?年龄吗?我觉得这个标准并不太合适,许多人认为在学术圈,能够混到一定的年龄必然能够有一定的成就,哪怕再不济也能够混到一个博导的水平,其实不然,学术同年龄之间其实可不成正比,大家知道颜宁,也就是施一公院士的博士生,人家可是在28岁时候就已经干到了博导,这样的成就着实令我汗颜,因为我如今已经31岁,才即将迎来毕业,可是人家都已经博导了,而在中国这样的例子虽说是少数,但是也着实给我们一个衡量标准——不能以年龄衡量学术。从科学兴农这些年所接触到的老师中,其中不乏英才俊,而且他们在35岁左右,有着相当旺盛的精力,敢于闯、敢拼,思维活跃,有创造性,而就我知道的人当中,其中他们大多数的博导也正是在这个年龄段做出了杰出的成果,为后面的人生铺平了道路。科学兴农认为对于研究生而言,如果选择导师的话,其实选择年富力强,人在40岁左右的老师,不失为一个绝佳的选择。大家可能有所不知的是,选择那些比较牛逼的导师,其实往往是由手下的小导师来带,与其如此倒不如直接选择小老师。扯的可能有些远了,那么选择年轻的老师就意味着他们的学术水平高吗?他们的学术水平可能不高,但是我认为他们的学术思维以及眼光可能还是比较前瞻的,而那些大牛导师的战略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一个研究生所能够完成的,而这些年富力强的小老师反而能够带领各位同学走向远方,真正的做出来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果。在这里给大家说一下,我对于学术水平的衡量标准,学术眼光!这个眼光其实说的是战略目标,一个具有长远战略思维的好老师,做出来的研究成果是普通老师的N倍。之前看到过一个文章,说的是博士生毕业的文章水平到底谁来决定,是博士自己的勤奋?还是导师?最终答案是导师,中国学生的水平其实差别并不是那么大的,在思维方面可能确实有差别,但是再勤奋的学生,选择一个没有前途的研究方向,也不可能发出高水平的文章,而一个前沿的导师给你指导出来的文章,再差也不至于发不出来文章。大家可以去查阅一下目的导师的文章,看看他的课题研究方向,是不是同时代脱轨,是不是在这个去圈内很另类,其实另类不见得是贬义词,反而是人家在主动寻求突破。中国的学术圈研究思路其实局限性很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小白鼠的故事。实验室用的小白鼠我们一般都会把它关在笼子中,而只要有动静,他就会沿着笼子边缘转圈圈,如果强制性的不间断给他刺激,这时候他就会一直围绕笼子边缘转圈,而经过长达三个月的训练之后,我们将它放在桌面上,惊奇的是,它的选择不是逃跑而是转圈,而且这个圈子同原来笼子半径相似。这也说明了一点,如果大家进入一个普通实验室可能接触到的东西依旧在哪个圈子中,而那些能够跳出圈子的导师才真的是值得选择的前沿性导师,即便这样的导师目前没有获得很好的研究性paper。

《导师评价网》可以去查相关院校毕业生对导师的评价,导师好不好

前几天南邮研究生自焚事件让很多网友觉得现在很多导师很坑。甚至让很多要读研的小伙伴感到恐慌,甚至一些家里有孩子读研的家长也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靠谱的网站——《导师评价网》。这个网站可以帮助大家选导师。这个网站是一个外国小哥建立,目的是对全世界的研究生导师做评价,一般都是这个课题组的研究生或者毕业生对这个导师的评价,大部分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特别是一些不怎么好的导师,被人吐槽的比较多,每个学校的导师都有,如果大家对哪个导师比较了解,也可以这个网站上对相关的导师进行评价。大家可以这个网站上看看,你自己的导师评价是否合理,你如果是即将要步入研究生或者现在在选导师的准研究生,你一定要好好看看这个网站。上面有一些导师没有列出来,但是列出来的导师一般都是有问题的,大家尽量不要踩雷。另外还有一些途径就是去目标院校的学院官网去找这个导师的实验室网站,然后里面就会有一些他们课题组学生的邮箱或者联系方式。你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去了解一下改课题组的情况,以及导师的情况。像我们东南大学就有一个课题组博士全年除了春节七天假无修。每天都有干活,国庆这些法定节假日,周末都不放假,导师远程控制,明天看监控,硕士要求低一点,基本上一周只休一天,平时不能迟到,抓得特别严。这样的情况,即使是我们一个学院的很多人也不了解,你只要问课题组内部的人才可能了解到。

汝奚恶死

研究生毕业生采取分级评价,老师:不错,学生:“头疼”

硕士学位近日,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表示,当前我国研究生学位认定的相关制度尚不健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较为突出的有:考评方式异化,“唯论文”倾向严重;认定标准“宽严不齐”,培养质量难保一致;缺乏细化的划分标准,毕业生质量“良莠不分”;认定程序不健全,极易导致“法律纠纷”。#研究生毕业生进行分级评价#黄爱龙黄爱龙认为:“英国一直使用等级制对研究生毕业生进行分级评价,同样的硕士文凭会依据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不同,颁发不同等级的硕士学位。大部分分为通过、优和卓越3个等级。”他建议,参照英国分级评价的方法,尽快出台研究生毕业生等级划分细则及评价办法。对研究生毕业生进行等级评定,明确是几等学位,使国内的研究生毕业评价更加公平全面,为毕业学生以及企业提供更加合理的选择参考。老规矩看看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支持者:双非的硕士天天说自己能力强,有了这个级别,大家再也不用拘泥于学校出身什么的了。好像是这么回事,但是招聘时HR难道会不看学校吗?反对者:博士学姐:博士学姐这种做法实际上无异于给老师增加权柄,你总不能大家抽签决定谁是A级吧?还不是得老师说了算。现阶段已经出现部分老师嫌贫爱富,欺软怕硬,一个毕业签字就已经快压死部分学生了,你再递几把刀给老师,怕是要逼死部分弱势学生。什么时候出个毕业研究生给导师分级的政策,倒是挺有意思。研一学长:压榨严重的导师某大学一长期受压迫且苦大仇深的硕士民工表示,当前我国研究生导师人品认定:考评方式缺失,"一手遮天”倾向严重;认定标准“形同虚设”;缺乏细化的划分标准;奖惩机制不健全,极易导致“法律纠纷” (纠纷也没什么人管)。建议对导师进行分级评价,明确是几等导师,使国内的导师评价更加公平全面,为广大研究生提供更加有效的身心健康保障。#同济研究生遭导师压榨跳楼#某大学教授:教授“对研究生毕业进行分级评价”能否有效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不一定的。但是它一定会导致研究生之间内部分化出三六九等。这对于研究生来说,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这反而会导致HR们更多关注可供量化的硬性指标,也就是你是什么等级的研究生毕业生。说句难听的,北大的通过等级的研究生和普通学校卓越等级的研究生,谁更加优秀呢?因此,个人并不认可他的建议。将研究生毕业生划分等级绝对会带来更多的问题,而且,划分等级对于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好处在哪?难道给每个人贴上标签,教育质量就会提高吗?如果要分级,现在也可以分级,按照3: 3: 4的标准划分不就行了。但是,这样做教育质量真的会提高吗?英国硕士:英国硕士乍一看去,这么分挺好的,有等级分类,区别开了优秀和不优秀的研究生。可我们还必须想到两件事情。1.无论在哪里读硕士,别人都只关心你在哪个学校毕业,圈子小的可能还会问你的导师是谁!就算从英国毕业回来的硕士其学位等级也不重要,重要的还是你在哪读硕士。简单来说就是:将要模仿的英国硕士学位等级(相对成熟)尚且对硕士本身没什么作用,硬着头皮启动中国硕士学位分级是否欠妥?2.是否有强有力的第三方介入到考核分级中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导师权力过大,不对,我太委婉了,是拥有绝对权力。现在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第三方介入考核,那将是进一步加强导师权力,学生的处境会不会更加水深火热不清楚,没以前好倒是真的!最后,大家基本是反对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例如:北大的通过等级的研究生和普通学校卓越等级的研究生,谁更加优秀呢?2、现阶段已经出现部分老师嫌贫爱富,欺软怕硬,一个毕业签字就已经快压死部分学生了,这样划分只会给导师更大的权力。3、国内教师队伍的水平有待提高,现在都跳楼事件频发,要是实行分级会更加严重。4、存在利益交换,寒门再难出贵子。天天都在想着给学校分等级,现在又给学生分等级。敢问谁给为校长和各位导师分等级啊,你们里面有多少是不合格呢?大家怎么看呢?你认为你的导师合格吗?

黑暗处

46万导师,如何发挥引路人的关键作用

【导学·面对面】对话嘉宾:吴朝晖 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 志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茂聪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光明日报记者:陈 鹏 柴如瑾 晋浩天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顶端,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双重使命。而导师是研究生学术道路、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引路人。目前,全国有研究生导师46万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5万人。亲其师,信其道。要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切实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和导师相处,哪些问题让研究生们最为困惑?在有效提升导师队伍育人水平的过程中,哪些问题需要警惕,又该如何解决?我们邀请在读研究生和记者一道,与嘉宾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对话。日常指导“课程化”,扭转重科研轻教学倾向王杰(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硕士生):很多研究生都希望和导师成为知心朋友,但是,一些导师却没有时间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这样的尴尬如何化解?刘志:良好且充分的互动是和谐导学关系建立的基础,想要保障导师与学生固定的交流时间,关键在于推动导师对学生日常指导的“课程化”建设,建立起规范高效的导生沟通常态机制。日常交流指导的“课程化”,意味着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不是随机且随意的,而是要在学生学习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学生认知发展、道德发展等多方面成长规律有组织、有目的设计指导或交流的主题和内容。各高校也要根据实际需要在教学计划中规定出明确的课时规定,并纳入到课程考评的体系范围中。教育周刊:部分导师投入大量精力搞科研发论文,学生反而难以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出现重科研而轻教学的现象,该如何走出这个误区?吴朝晖:对高校而言,需要将教书育人作为评价研究生导师的核心内容,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建立有利于激发导师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考核激励机制,同时完善科教协同育人的体系。对导师而言,既要强化对研究生的科研指导,也要提升教学能力、课程品质和育人质量,引导研究生在学习与研究的互为一体中培育学者品质,在创新与受教的相辅相成中提升学术品位。教育周刊:理想的导学关系中,导师是什么样?该如何做?刘志:导学关系的持久性、密切性决定了导师对研究生能够产生深远影响。理想的导学关系中,导师既要做学业导师,又要做人生导师。在学业导师的基础上,要突出加强导师评价的育人导向。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功能,将导师的教书育人水平、指导精力投入纳入到导师评价考核体系,加大对研究生导师科研育人和教学育人过程和实效的评价偏重;对于育人过程缺失或育人效果不佳的情况,及时予以调整修正;把导师压到人才培养的一线,思政教育一线,教育教学的一线。聚焦培养质量,分学科、类型、阶段设定评价标准教育周刊:全国有研究生导师46万人,平均每个导师指导不到7个学生。一个导师带多少学生合适,怎样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刘志:一个导师带多少学生合适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学科属性、学校规模,导师自身的研究任务量、指导能力、体力精力、学生的素质能力起点等,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张茂聪:在师生关系中,面对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基础的学生,导师始终是一个常量,学生则是变量。学生们的多变性常常对导师提出了挑战。因此,目前还难以达成一个研究生质量评价标准。教育周刊:在对导师的评价过程中,怎么将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最关键的因素,落到实处?吴朝晖: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要求各不相同。在导师落实研究生培养责任上,国家的要求是根据研究生的培养需求,积极为研究生的学习成长创造条件,这意味着高校要按照因材施教、因类施策的要求,制定多元化的导师评价标准和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对导师评价过程中,将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最关键的因素,需要按照以下维度设定评价标准:分学科,如人文社科类与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类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存在明显差异,要按照学科属性、新学科发展方向等强化导师培养责任;分类型,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侧重于产教融合、与产业发展需求对接,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偏重于学术研究能力塑造,要按照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培养目标等细化导师培养责任;分阶段,如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深度、路径等均存在差异,要按照不同阶段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等夯实导师培养责任。刘志:检验导师培养质量,根本上是在考察导师立德树人的成效。但是,这一评价过程面临诸多瓶颈:立德树人效果表现潜隐迟滞性与评价要求外显存在矛盾,所以为了避免仅凭效果指标来进行评价,可以建立“职责+素质+成果”的三维评价指标。再如,评价主体情感牵涉与评价本质客观求真之间也存在矛盾,为尽可能避免评价主体情感牵涉,可以采用多维主体共同评价的方式,以此实现多主体间相互补充纠正,或运用客观评价工具来降低评价主体的主观评判误差。明确导师职责边界,压实导师责任高艳苹(南开大学统计学博士生):当前,部分导师责任心不强,未能履行好导师职责,甚至把学生当作廉价科研劳动力。到底怎么样明晰导师的职责和边界?吴朝晖: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这意味着导师需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明晰导师的职责边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让导师以德立身,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导师队伍建设第一标准,在人才引进、职务职称晋升上,对师德失范的情形实行“一票否决”制。让导师以言示范,着力提升导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导师在课堂教学、科研创新、社会实践等环节的引领作用。让导师以身作则,完善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行为准则,引导导师积极树立坚持学术规范和维护学术道德的典范。浙江大学于2007年创办“求是导师学校”,致力于为广大导师创造一个共享经验、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导师质量的提升和学科的交叉互动,从而推进卓越的研究生教育。张茂聪: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明确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七方面职责。政策层面自上而下的规定,为基层培养单位科学厘定导师职责提供了较为权威的框架。承担培养主体责任的单位应结合研究生的类型差异、学科专业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在基层培养实践中进一步予以细化和明晰化,使之成为合理约束导师和学生关系、科学厘定导师职责、纠正过程指导偏差的有力抓手。教育周刊:目前,在压实导师责任,支持导师严格管理上,各高校有何切实措施,如何充分发挥导师对学风、学术伦理建设的主体作用?吴朝晖:这些年来,浙江大学在知识共同体、学术共同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德育导师指导模式,遴选德才兼备的业务导师担任集班主任、兼职辅导员、党建员三重身份为一身的德育导师,指导研究生开展学术伦理道德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导师是学风和学术伦理建设的主体,这意味着导师具有“育德”和“育才”相统一、“导德”和“导学”相结合的职责,需要在自觉维护学术事业的神圣性、纯洁性与严肃性上争做表率。我认为,要完善联动机制,将研究生导师的指导资格认定、招生资格审核、奖惩等与师德师风考查结合起来。以师风带动学风,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强化学术规范训练,加强职业伦理教育,提升学术道德涵养。优化学术评价体系,坚持学术委员会评价、教育督导评价、研究生评价和导师自我评价相结合,形成学风和学术伦理建设的合力。张茂聪:研究生导师的综合素养对学生的影响非常之大,尤其是学生学术观的形成都深受导师个体素养的直接影响。因此,导师队伍的严格筛选对于提高育人质量具有关键作用。就高校而言,需要在导师遴选上进行关口前移,延长评价周期,放在一个较长的评价期内来评价指导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了聘用要求。高校要强化“一票否决制”,对于存在违反师德师风和学术伦理等予以坚决处理,提高导师学术失范成本。强化过程监督,研究生导师的考核评价不应单向的和流于形式化,要综合采取定期考评和不定期考评相结合的方式,注重依托约谈、限招、停招、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措施强化监督实效。此外,还要健全和畅通研究生导师多种监督渠道,既要重视学校、学科点和社会的多方监督,更要保障研究生群体的内部监督,合法保障研究生的权利。引导学生从事交叉研究,督促导师站在知识前沿王杰(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硕士生):我们是理工科研究生,希望接触到最专业最前沿的课题,导师和学校该如何提供足够的平台和机会?刘志:当前,研究生特别是理工科研究生的研究问题都聚焦在学科、专业的前沿方向,这不仅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提升的现实需求,也对研究生获取前沿学术资讯、捕捉前沿科研问题的实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师在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发挥关键引领作用,在充分把握学术前沿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传递。通过增加综述式前沿知识的讲解,对权威学术观点、重点问题的争鸣讨论加以介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指导学生在既有研究成果中发现学术进益的台阶与知识创新的道路。吴朝晖:研究生教育具有统一全球前沿、国家战略和区域目标的特征,可以进一步会聚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教育革命,所以研究生更加需要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直面学术问题,开拓学术视野,在学术研究中开展创新性工作,理应获得更多参与专业前沿课题研究的机会。高校要完善研究生参与创新的机制,引导研究生积极开展交叉研究和跨领域创新,创造条件让研究生深度融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等。高校要完善创新生态系统,鼓励研究生树立“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理念,推动研究生的创新方向与学科前沿相匹配。高校要完善研究生学术交流模式,倡导围绕专业前沿的师生互动、同辈交流等形式,拓展研究生赴世界一流大学从事高水平研究的渠道。教育周刊:高水平的导师离不开持续的奋斗,导师不能不思进取、原地踏步,要对学术前沿问题跟踪研究。如何督促导师站在知识前沿,传授先进知识?刘志:导师是否有持续追踪前沿问题的意识直接关系人才培养质量。导师这种持续奋斗除了要靠自觉,更重要的是有制度和机制来督促和推动其站在知识前沿。在选聘环节对导师持续追踪前沿问题的能力和倾向进行考察;持续开展导师培训,针对导师队伍各阶段发展问题持续开展培训,拓展导师掌握学科前沿的渠道;动态调整导师队伍,与招生资格挂钩,让导师队伍有流动性,从而保证导师队伍具有持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11日 15版)

禅医

老师对学生的评语

即时性评语是相对于期末的操行评语而言的。它是教育工作者不受教育时空的限制,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进行多种形式的及时性评价的评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师对学生的评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班主任评语1、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工作认真负责。上课能认真听讲,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但较少主动发言,学习成绩较入学时还有很大距离,班主任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位置,关健是要认真分析原因,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学校或班级的有些规定可能不太符合你的意愿,但对你及全体同学有益,希望你还是要不折不扣地执行。2、善良、平和、认真、积极。能为他人着想,凡事自己努力克服困难,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面对学习中的各种困难。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不断的有进步。3、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做出决定之前能广泛的听取意见,深入思考后才做决定,一旦做出决定就会很投入,很认真的去努力,本学期对电子商务的认真进一步加深,专业学习进步很大。4、文静,认真,善良,努力。虽然是第一次住校,但很好的适应了集体生活,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同学们相处融洽。学习上很踏实,专业素质有明显提高。5、思维活跃,常有新的创造性的想法,不拘泥于常规,对生活,对未来有自己的计划,有积极的人生观,常常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青春而有活力。拥有快乐而丰富的大学生活。6、安静稳重成熟。凡事三思而后行,做决定之前都经过自己的思考,在努力的过程中,不在乎困难,能够坚持自己的选择。兴趣广泛,体育方面有特长。7、热情大方,笑意总是写在脸上,同学关系融洽,尊敬师长,班级荣誉感强。元旦晚会上你与同学们的精彩表演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积极主动,上课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期中考试进步幅度较大,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分析失误原因,针对性地学习,使各科成绩齐头并进,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8、你在老师的心目中,是个很乖很乖的小男孩。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上课时,两只小手总是放得平平的。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且热爱公务。在老师的鼓励下,你的发言也积极了。但最近,你染上了个坏习惯,那就是粗心。老师希望你把它扔掉,你能做到吗?做一个让老师更喜欢的学生,努力吧!9、服从命令听指挥,对于上级交办的事情总是积极努力去完成,事后还能主动汇报结果,也许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但良好的职业修养就是从这点点滴滴的细节中培养起来的,肯定会成为一个好的下属。如果要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你还需要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文静的你总是面带微笑,与人交往总是那么善解人意,因此羸得了广大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对于学习:不骄不躁是你的优点,因此无论出现什么困难与挫折,老师都坚信:你是最终的强者!11、性格沉稳,待人和气,住校期间与同学们相处融洽,很好的适应了集体生活。专业学习认真踏实,能按专任老师的指导努力学习,作业非常认真,令人印象深刻。12、文静的你常常面带微笑,似乎很少生气,同学关系融洽。无论是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成绩较上期都有非常大的进步,学习成绩再度步入优秀行列。需要注意的是: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不能因偏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努力吧,胜利就在眼前!13、这个学期性格开朗了许多,能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全力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合理安排自己的课内课外学习时间,对于自己有专长的科目,能投入很大的热情去学习。14、本学期你的学习状况让班主任为你感到由衷的高兴,因为你已经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懂得了为什么要学习,如何学习。球场上经常能看到你快乐而骄健的身影。但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上的遵守上尚有很多有待改进之处,班主任真心期望你不仅在学习上、体育上、更要在思想上能羸得广大同学和老师的赞同。成绩在一定范围内的波动是正常的,对于你,我想除了学习方法,更要研究考试方法与技巧,方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15、身为班干,坚持原则是你的最大优点,为协助班主任工作做出了就有的贡献。学习异常刻苦,成绩优异,而你并没有因此而骄傲和懈怠,令班主任感到欣慰。我想你的目标应该更加远大,因为你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16、你是个乖巧、可爱的小姑娘,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认真参加训练,课堂上也能认真听讲,学习比较勤奋。如果你能改正随便骂人,虚心接受老师家长的教育,老师相信你肯定会更出色!记住,前进就是胜利。17、你是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在课堂上能大胆地举起你的小手,还写得一手漂亮的字,令老师赞叹。如果你能改掉上课做小动作,不专心听讲的坏毛病,老师相信,你的成绩将更骄人,再加上你那颗极富爱和同情的心灵,我想,你的周围将聚拢更多的好朋友。你是位聪明机灵的小男孩,课堂上经常看到你高举的小手,听到你响亮的回答声,可不知什么时候你渐渐骄傲起来,身边也多了一位“粗心”这位朋友,知道吗?这样好成绩是不会和你交朋友的,老师真希望再看到你那端正的字迹并和“细心”交上朋友。你会做到的,是吗?18、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全面的锻炼自己。对于承担的任务总是努力去完成,在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上,常常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新颖的方法。团队精神强,有全局观。19、做事认真,做人诚实,一步一个脚印,每天都有进步,每堂课都会仔细的听,认真的记,每次作业都会细致思考后完成,相信你在校的三年会有实实在在的收获。20、或许你有些调皮,有些好动,也常挨批评,可在老师的心中,一直认为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是靠持之以恒的,如果你能把学习的激情融入每时每刻,静下来认真思考,勤奋学习,那么,你也可以成为一名佼佼者,愿意试试吗?本来,你是个很认真的学生,每一次的作业都做得很清楚而且仔细。上课,每回老师都能看到你高举的小手,你的回答真精彩!老师常常赞叹。但最近,你却交了个坏朋友,那就是贪玩。记住,玩是可以的,但是贪玩,就不对了。好好表现,老师期待你更好的成绩。

采芑

在网上看到一位老师给学生们的评语,感受到满满的用心

老师特别留恋线上上课时的你。那时,无论是读书,还是写字,你的表现都令老师十分满意;你是这个集体又一个利用弯道超车的小男孩;在这个集体里,你总是最安静的,两只小黑豆似的眼睛充满了智慧的光芒;你是个小精灵,满脑子都充满了智慧,说起话来让人刮目相看,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博弈高三说这位老师太用心了,每个学生的评语都不同,都是根据学生情况写的,老师知道他们中有人在学钢琴,有人在减肥,还有人在课堂上一直说悄悄话。她采用的基本上挖掘优点的表扬方式,没有批评孩子,全是鼓励。这样的评语孩子们看到了也会很触动,很努力吧。

法统

研究生导师评价网被封杀,贼喊捉贼!

如今研究生被导师逼死的事频繁发生。导师评价网,自由评论,给想读研读博的人予导师信息参考,避免碰到恶导以至被逼死的命运。可是现在网站进不去,公众号被封杀,想获取研究生导师人品情况难上加难。我本人作为一名在读研究生,所幸遇到了非常好的导师,亦师亦友。但我也可以听到周围同学谈论某些导师的言论和做法,也为其学生感到可惜。写到这里,想讲一个苏联式的笑话:小李申请去留学,导师问:对实验室设备条件不满意吗?满意。对实验室工作环境不满意吗?满意。对研究补助不满意吗?满意。那对作息时间不满意吗?满意。对我不满意吗?非常满意。既然都满意,那为什么还要去留学?因为那里允许不满意!近些年,因为导师人品问题逼死研究生的情况时有发生。原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的博士生杨宝德在2017年12月26日被发现在灞河溺亡,其女友发文称“名校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身亡,导师冷漠无情不闻不问。”;今年8月17日,一位自称是浙江大学博士生的母亲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大体内容就是向广大网友揭露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系戴教授曾经多次对自己的女儿实行性骚扰,最终导致自己的女儿不堪重负跳楼自杀了。这些事件无不证明,选择导师,学术实力是一方面,但是导师道德更加不可忽视!基于以上的类似事件,导师评价网出现了,为研究生提供了匿名评价导师渠道,据反应其评论基本都很中肯,帮助了不少学生实现了“排雷”。也为许多纠结选哪个导师的学生指明了导师人品、课题组情况,对研究生帮助极大。但是,导师评价网的出现,让有的品行恶劣的导师坐不住了。近年来,导师评价网屡屡出现无法打开的情况,更是有学生反应其对导师的评价被删除。直到今天,导师评价网网站被彻底封杀。导师评价网的存在是触犯了哪些人的利益?不去解决部分导师侵犯学生利益的问题,而去解决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吗?在信息极不对等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网站给学生排雷解难,何罪之有?我认为这就是学生求学中的“药神”。至于那些“耍手段卡学生毕业”,“把学生当牛做马使唤”,“滥用手上权力搞学生”的老师,为什么不反思一下自己作为学者,还会做出这种流氓行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其迫害学生的行为会被人遗忘,相关新闻也会难找,但是在导师评价网上,其当年所做的事迹永远都会被置顶在第一条评价上,这个是其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的代价。但是现在,是有人想要洗刷这一切?我们虽然无法得到确切的信息,但是一件事情必然有因果关联,并不妨碍我们做出一些猜测。我们把人群分为四种,A和导师评价网毫无关系的路人;B揭露或从导师评价网受益的学生;C人品良好从导师评价网受益的导师;D品行恶劣被导师评价网揭露的导师。这四种人谁会对导师评价网“动刀”?我想没有人会选择前三个选项。成为一个有师德的导师,一个对学术严谨认真的导师,一个为学生着想的导师,很难吗?我想大部分导师都能做到,没必要为了少数品德败坏的人说话,导师评价网里面突出的,只是圈内的污点罢了。希望类似的网站依旧可以挺身而出,揭露污点,打造一个更加完美的学术圈!

鼓荚播精

研究生双导师制好不好?听听过来人的建议

很多研一新生在入学后,往往进入的是导师组团队管理,而不是单个的导师。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团队对研究生管理往往采取双导师制管理,即就是一个大教授作为研究生的第一导师,而大教授手下的年轻教师作为研究生的第二导师。在这种双导师的配置下,研究生的主要研究方向往往是由大导师来敲定,而研究生具体每个研究工作是由年轻导师来负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教授—年轻教师—博士生—硕士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塔主当年因为团队没有年轻教师,因此导师会安排博士生来管理每个硕士生的具体科研工作,这里博士生就充当了年轻教师的角色。后来随着团队的不断壮大,加入和很多年轻教师,因此就开始了双导师制的施行。可能有人会问,这种双导师制到底好不好?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双导师制是一种不错的安排,这样既可以解决大导师因工作太忙而无法腾出时间管理研究生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年轻导师研究方向把控不准确的现象,可谓是相互补充的作用;但是也有人认为,双导师制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安排,因为很多时候大导师和年轻导师在同一个问题上的看法不同,要是两个导师意见相左的话,研究生就不知道听谁的了,所以不如一个导师管理下的方向性明确。所以双导师制管理研究生及有利也有弊,那么作为双导师制下的研究生到底该怎么样做才能变害为利呢?主动约两位导师一起讨论研究方向如果是在定自己研究方向的时候,建议同学们主动一点,一定要在两位导师同时在场的时候商量研究方向,目的就是要让两个导师的思想要一致,这样定的研究方向就很明确,在后期科研开展过程中也不会产生较大分歧。否则两个导师意见相差较大时,你很多前期的研究很可能就会白做了。独立思考,主动交流其实,塔主认为,无论是一个导师还是双导师,在科研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研究方向尽可能的自己去确定,定下来之后再去给两位导师汇报,最好的结果就是让两个导师同意你自己提出的思路,这样对你后期开展研究非常有利。以上就是塔主对双导师制的一点看法,希望对大家有用,欢迎大家与塔主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