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教育改革的文件,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方方面面。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教育研究急需调整研究范式。本版作者认为,教育研究队伍要走出传统研究的惯习,围绕教育场中的实际问题做实证研究,构建循证教育体系以推动研究的科学化专业化。学科研究的惯习与教育实践需求错位学科研究一般聚焦于一门学科的概念、表述体系和基本原理,具有浓厚的理论色彩。与其他多数研究领域一样,我国现代高水平教育研究也发端于高等学校,沿此惯习,当下许多教育研究仍体现为浓郁的学科研究的特征。其一,相当数量高层次研究选题基于研究者的学科立场和学术研究优势,而不是基于教育实践者的真实需求。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高层次课题管理部门允许申报者自主确定课题参与立项竞争。这使具有良好学术训练经历和较丰厚学科研究积淀的高校教师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据统计,近些年多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教育学项目是由高等学校承担的。高校教师承担课题有其自身学术优势,但却存在忽视研究课题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的倾向,这与他们学术型成长经历和担负高校分科型教学任务有关。另外,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绝大多数教育实践问题是综合型的,特别是诸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高考改革、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以及教师校外有偿补课等教育难点问题,关涉到不同层级政府的责权划分,具有不同发展优势的学生的学习机会再分配、城乡统筹发展、国民教育价值取向变革、教师法律权利边界确定等多个领域,仅仅由高校教育学科教师组成的课题组来突破这些教育实践难题是有困难的。其二,应用性指标在研究项目的结题评审中应有的地位缺失。论文、专著出版的级别以及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学术规范性,是目前项目结题评审专家们普遍关注的要点,但对能否真正能解决教育实践问题评审不足。这也是为什么10年来全国各地结题的省部级以上教育研究项目数以万计,但让教育行政管理者、校长、教师、学生乃至家长感到可用的成果并不多。简单的“科学主义”与教育的复杂性错位以经典物理科学为代表的科学主义自十九世纪兴起以来影响深远,其典型特征是,认为事物运行和发展过程是确定、有序、可逆的,表现出对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或具有线性特征的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盲目崇拜。在我国教育研究中,忽视教育现象的复杂性,试图用简单思维方式解释复杂教育问题的做法也相当普遍,比如:有人随意放大一种教育要素对整个教育发展的绝对性影响,提出“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的判断;有人忽视教育任务和教育资源条件的差异性,简单套用统一的生师比来评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生师比的合理性。用简单的思维方式所得出的结论,虽然看上去“干净利索”,但由于不能准确揭示教育问题发生的复杂内在机理和外在制约条件,所以不可能生成出准确的改进建议。理想取向与教育的现实状态错位教育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理想取向与教育的现实状态的错位的表现形态是,聚焦应然性研究,只是描述理想状态下的教育要素、要素间的关系形态以及资源供给水平,而很少结合我国各地教育实际状况,提供从不理想的现实状态迈向理想状态的具体改进路径和实施策略。我国现有的教育学教科书大部分都是按照这种理想模式编写的。这是许多教育学教科书看上去“挺有道理”但不能有效指导实践的重要原因,也是师范毕业生不能很快地适应教育实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现实学校中的教育要素如教师、学生、教育设施都不是按照教科书所期望的理想状态配置的。两种研究的区别在于,应然性研究可以从容止步于种种理想化的设想,而实践路径和实施策略的研究是复杂的,它要综合考虑发展目标设置的合理性问题,现实教育要素水平以及推进过程中人们可能获得的资源、制度和政策条件,是研究者必须深入到教育实践中经过多方合作和反复尝试才能完成的。教育研究必须围绕现实探寻答案为了匡正上述三种错位,当代中国教育研究必须探寻新的立项依据、研究组合方式、研究展开进路以及新的评价标准和话语方式。第一,回归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正确轨道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代教育研究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在实践标准的视域中,合理地处理好学科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关系,只有回归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有效认识链条上,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实践证明,许多难点问题,只有提升到更高理论层次上进行综合研究才能解决,例如,对教育部所属高校招生名额省域分配问题,就存在“按人口数量分配”“按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现实需求分配”“按各省、直辖市对中央财政的贡献分配”和“尊重历史沿革”等不同理论观点。这说明只有以现实教育问题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准确把握其在实践中的真实状态,透视并在更高的层面解决相关理论问题,才能为实践问题的解决提供具有坚实理论依据的具体对策。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学科才能不断吸收到富于时代气息、有助于现实问题解决的新理论。为此,省部级以上课题立项单位应适当压缩自主立项项目,主要投放从教育实践中征集到的急需课题;支持理论工作者与高水平实践工作者联合攻克长期难以解决的重要难点问题,并在立项时要求课题组设计实践过程,明确实践单位,预估实践效果;要求重要课题结题时必须提供引领解决相应实践问题的证据,并将实践效果优劣作为评价研究质量高低的最为重要的指标。第二,按照复杂科学的原理和话语方式,解释和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复杂具有普遍性,简单只是复杂的一个特例或构成环节,正如法国哲学家莫兰所说的,“简单的东西,不再是任何事物的基础,而只是在复杂性之间的一个过渡的环节。”首先,要承认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它是由稳定要素与不稳定要素、可预见事件和随机生成事件、单一因果关系与多元共同影响关系、相似特征与差异化特征、连续发展的有序性与无序性(如某些断裂性事件)共同构成的,表现为多要素影响、多样态构成、多种发展路径共存的存在和发展样态,因此教育研究不应再满足于现状批判和对小局域内教育要素间关系的简单描述,而是要准确判断每种状态存在的历史与现实依据,评估其在全局中的位置和作用,揭示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理,判断其合理性构成特征并预见其发展趋势。其次,要用新的学术词汇和话语方式表达复杂科学视域下的研究成果。在简单事物观视域下,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表述,一般使用公式、公理以及决定、必定等词汇和话语方式,以明确事物运行和发展的确定性、有序性和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显然这些词汇和话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研究的需要。笔者认为,在教育研究领域契合复杂科学的词汇至少包括:概率、随机生成、博弈、多元分析、趋势预判、差异评估、自主适应、系统协同、整体观照、边界探寻、匹配分析、价值偏好、多重路径、潜能识别、优化选择、危情干预、非连续性事件等等,这种话语方式更能恰当反映复杂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和本质属性,如对体罚效果的判断是,“通过体罚获得好的教育效果是一个低概率事件”。第三,把研判不同区域和学校教育要素构成的现实特征以及探索达成预定目标的实践路径和实施策略作为教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此,应在研究立项体系中,划分出一类推广应用研究,鼓励优秀结题项目特别是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做好后续推广应用研究,从而在制度设计和立项规划层面上引导高水平研究关注实践路径和实施策略的研究,以有效促成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性转化。此外,当代教育研究还要从我国教育要素和资源供给的差异化特征出发,透彻解析研究对象的现实存在特征,分级分类制定个性化实践路径和发展策略。(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系深圳大学湾区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思想汇】编者按近一段时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教育改革的文件,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方方面面。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教育研究急需调整研究范式。本版作者认为,教育研究队伍要走出传统研究的惯习,围绕教育场中的实际问题做实证研究,构建循证教育体系以推动研究的科学化专业化。学科研究的惯习与教育实践需求错位学科研究一般聚焦于一门学科的概念、表述体系和基本原理,具有浓厚的理论色彩。与其他多数研究领域一样,我国现代高水平教育研究也发端于高等学校,沿此惯习,当下许多教育研究仍体现为浓郁的学科研究的特征。其一,相当数量高层次研究选题基于研究者的学科立场和学术研究优势,而不是基于教育实践者的真实需求。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高层次课题管理部门允许申报者自主确定课题参与立项竞争。这使具有良好学术训练经历和较丰厚学科研究积淀的高校教师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据统计,近些年多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教育学项目是由高等学校承担的。高校教师承担课题有其自身学术优势,但却存在忽视研究课题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的倾向,这与他们学术型成长经历和担负高校分科型教学任务有关。另外,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绝大多数教育实践问题是综合型的,特别是诸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高考改革、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以及教师校外有偿补课等教育难点问题,关涉到不同层级政府的责权划分,具有不同发展优势的学生的学习机会再分配、城乡统筹发展、国民教育价值取向变革、教师法律权利边界确定等多个领域,仅仅由高校教育学科教师组成的课题组来突破这些教育实践难题是有困难的。其二,应用性指标在研究项目的结题评审中应有的地位缺失。论文、专著出版的级别以及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学术规范性,是目前项目结题评审专家们普遍关注的要点,但对能否真正能解决教育实践问题评审不足。这也是为什么10年来全国各地结题的省部级以上教育研究项目数以万计,但让教育行政管理者、校长、教师、学生乃至家长感到可用的成果并不多。简单的“科学主义”与教育的复杂性错位以经典物理科学为代表的科学主义自十九世纪兴起以来影响深远,其典型特征是,认为事物运行和发展过程是确定、有序、可逆的,表现出对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或具有线性特征的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盲目崇拜。在我国教育研究中,忽视教育现象的复杂性,试图用简单思维方式解释复杂教育问题的做法也相当普遍,比如:有人随意放大一种教育要素对整个教育发展的绝对性影响,提出“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的判断;有人忽视教育任务和教育资源条件的差异性,简单套用统一的生师比来评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生师比的合理性。用简单的思维方式所得出的结论,虽然看上去“干净利索”,但由于不能准确揭示教育问题发生的复杂内在机理和外在制约条件,所以不可能生成出准确的改进建议。理想取向与教育的现实状态错位教育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理想取向与教育的现实状态的错位的表现形态是,聚焦应然性研究,只是描述理想状态下的教育要素、要素间的关系形态以及资源供给水平,而很少结合我国各地教育实际状况,提供从不理想的现实状态迈向理想状态的具体改进路径和实施策略。我国现有的教育学教科书大部分都是按照这种理想模式编写的。这是许多教育学教科书看上去“挺有道理”但不能有效指导实践的重要原因,也是师范毕业生不能很快地适应教育实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现实学校中的教育要素如教师、学生、教育设施都不是按照教科书所期望的理想状态配置的。两种研究的区别在于,应然性研究可以从容止步于种种理想化的设想,而实践路径和实施策略的研究是复杂的,它要综合考虑发展目标设置的合理性问题,现实教育要素水平以及推进过程中人们可能获得的资源、制度和政策条件,是研究者必须深入到教育实践中经过多方合作和反复尝试才能完成的。教育研究必须围绕现实探寻答案为了匡正上述三种错位,当代中国教育研究必须探寻新的立项依据、研究组合方式、研究展开进路以及新的评价标准和话语方式。第一,回归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正确轨道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代教育研究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在实践标准的视域中,合理地处理好学科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关系,只有回归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有效认识链条上,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实践证明,许多难点问题,只有提升到更高理论层次上进行综合研究才能解决,例如,对教育部所属高校招生名额省域分配问题,就存在“按人口数量分配”“按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现实需求分配”“按各省、直辖市对中央财政的贡献分配”和“尊重历史沿革”等不同理论观点。这说明只有以现实教育问题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准确把握其在实践中的真实状态,透视并在更高的层面解决相关理论问题,才能为实践问题的解决提供具有坚实理论依据的具体对策。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学科才能不断吸收到富于时代气息、有助于现实问题解决的新理论。为此,省部级以上课题立项单位应适当压缩自主立项项目,主要投放从教育实践中征集到的急需课题;支持理论工作者与高水平实践工作者联合攻克长期难以解决的重要难点问题,并在立项时要求课题组设计实践过程,明确实践单位,预估实践效果;要求重要课题结题时必须提供引领解决相应实践问题的证据,并将实践效果优劣作为评价研究质量高低的最为重要的指标。第二,按照复杂科学的原理和话语方式,解释和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复杂具有普遍性,简单只是复杂的一个特例或构成环节,正如法国哲学家莫兰所说的,“简单的东西,不再是任何事物的基础,而只是在复杂性之间的一个过渡的环节。”首先,要承认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它是由稳定要素与不稳定要素、可预见事件和随机生成事件、单一因果关系与多元共同影响关系、相似特征与差异化特征、连续发展的有序性与无序性(如某些断裂性事件)共同构成的,表现为多要素影响、多样态构成、多种发展路径共存的存在和发展样态,因此教育研究不应再满足于现状批判和对小局域内教育要素间关系的简单描述,而是要准确判断每种状态存在的历史与现实依据,评估其在全局中的位置和作用,揭示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理,判断其合理性构成特征并预见其发展趋势。其次,要用新的学术词汇和话语方式表达复杂科学视域下的研究成果。在简单事物观视域下,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表述,一般使用公式、公理以及决定、必定等词汇和话语方式,以明确事物运行和发展的确定性、有序性和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显然这些词汇和话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研究的需要。笔者认为,在教育研究领域契合复杂科学的词汇至少包括:概率、随机生成、博弈、多元分析、趋势预判、差异评估、自主适应、系统协同、整体观照、边界探寻、匹配分析、价值偏好、多重路径、潜能识别、优化选择、危情干预、非连续性事件等等,这种话语方式更能恰当反映复杂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和本质属性,如对体罚效果的判断是,“通过体罚获得好的教育效果是一个低概率事件”。第三,把研判不同区域和学校教育要素构成的现实特征以及探索达成预定目标的实践路径和实施策略作为教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此,应在研究立项体系中,划分出一类推广应用研究,鼓励优秀结题项目特别是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做好后续推广应用研究,从而在制度设计和立项规划层面上引导高水平研究关注实践路径和实施策略的研究,以有效促成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性转化。此外,当代教育研究还要从我国教育要素和资源供给的差异化特征出发,透彻解析研究对象的现实存在特征,分级分类制定个性化实践路径和发展策略。
本丛书是浙江省卓越教师培养协同创新中心2017-2018年度重点项目“教师教学设计应用模式研究”成果,浙江传媒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合作成果。丛书共11册,主编为国际著名教学理论应用与实践专家马扎诺及其团队,他们均系教育研究专家(国际学习科学组织成员)以及优秀教育工作者。 本丛书具有内容系统丰富,实用性、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强,语言亲切等特点。系统性和丰富性本丛书体例统一,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总到分的方式,介绍了11种教学策略,其中又包含若干个具体的方法。每个具体的方法都包含丰富内容:对方法的简要介绍,有效实施方法的途径,在实施方法时应避免的常见错误,运用方法的正例和反例,监控预期结果的方式,检测学生的量规,实施支架教学和扩展教学的方法。例如示例一项,就包含正例、反例,包含小学、中学以及各个学科。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虽然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学生参差不齐,课堂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本系列丛书便可视为“宗”。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丛书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为教育工作者所借鉴。对于认同新课程理念而不得其法的教师来说,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资料,值得反复学习、消化。尤其实施方法的途径、应避免的错误、课堂出现的正反例,甚至课堂的语言组织,都有举例,且详尽到位,具有操作指南的性质。对于新任教者来说,本系列丛书可以充当入门手册,使其课堂教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于有从教经验者来说,本丛书可以充当辅助书,使其有所参照,以补充完善课堂教学。趣味性丛书趣味性强,尤其示例,均为课堂实录,真实地展示了课堂原貌。原滋原味的课堂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在这些课堂中,学习多以游戏的方式呈现,教师站在幕后,学生真正成为游戏的主角。总之,课堂充满了新奇和创意,充满了趣味性。语言亲切不同于其他同类书,本丛书读来令人颇感亲切,通篇采用第二人称,仿佛一个老朋友面对读者娓娓而谈,无形之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比如,作者会采用“你可以”“请”的用语建议你如此操作,会告诉你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会友善地告诫你可能会犯的错误以及如何避免,还会为你讲述自己了解到的成功或失败的课堂教学,并让你明白为什么成功或失败。本丛书可谓教育工作者的福音,也是广大学生的福音。国外当代教育研究译丛精准教学系列(套装11册)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1月10日-12日,有“出版风向标”之称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大象出版社携数百种精品图书亮相展会。期间,大象出版社还举办了三场新书发布会,邀请王立群、盛群力、谭旭东、李辉等名家到场演讲,和读者面对面交流。《大风起兮云飞扬:汉高祖刘邦》(上、下)新书发布及签售会1月10日下午,我社第一场活动“《大风起兮云飞扬:汉高祖刘邦》(上、下)新书发布及签售会”拉开帷幕。发布会还未正式开始,便有一波波的读者提前到达现场等候,发布会正式开始后,全场座无虚席,更有很多读者站着参加完整场活动。王立群先生是学术界、文化界的杰出代表,也是我们大象出版社的资深作者。自从与我社结缘,相继出版了多部著作,持续热销。在当天下午的新书发布会上,王立群先生做了题为“格局决定成败”的精彩讲演。“刘邦之所以会在众多秦末起义队伍中脱颖而出,尤其是打败了项羽,成为了最后的赢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刘邦善于把握当时的大势,敢想敢干、锐意进取,这和当时屡犯错误、屡失良机的项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便是我为什么说格局决定成败。”其实早在2011年,王先生就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高祖刘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其后便推出《大风歌:王立群讲高祖刘邦》一书。八年后,王先生再次将目光聚焦在汉高祖刘邦的身上,原因有二:一是原书《大风歌:王立群讲高祖刘邦》据原始讲稿加工而成,由于篇幅所限,删减较多,改动较大,颇有遗珠之憾,故此次对原稿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与增改;二是经过时间的沉淀,近年来对于刘邦的研究有了更多新的心得体会,需要和广大读者分享。因此便有了《大风起兮云飞扬:汉高祖刘邦》这本新的对刘邦的深度解读之作。全书以刘邦从平民起兵到开创大汉王朝的传奇经历为线索,全面还原了布衣天子汉高祖刘邦的一生,并充分展现了秦末汉初群雄逐鹿、风起云涌的历史场景和汉初天下大定、广封诸侯的升平景象。全书引用史料翔实准确,睿智而通俗的讲解中融会严谨的考证、周密的阐释,雅俗共赏,引人入胜。点击图片即可购买“国外当代教育研究译丛:精准教学系列”新书发布会在第一场活动之后,我社紧接着举行了第二场活动:“国外当代教育研究译丛:精准教学系列”新书发布会。大象出版社作为教育出版社,一直奉行“服务教育,介绍新知,沟通中外,传承文化”出版理念。我们秉持出好书以为教育发展贡献力量的初心,组织出版了不少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图书,其中也在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论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工作,策划了“国外当代教育研究译丛”这个开放性的选题,希望能源源不断地引进优秀的教育理论图书,为教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近年来,“精准教学理念”在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因此我们将美国著名的教育研究者马扎诺主编的“精准教学系列”作为“国外当代教育研究译丛”的第一个系列出版。我们有幸请到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学习科学系的盛群力教授主持翻译工作。盛群力教授在教学理论与设计方面造诣颇深,发表论文、译文200余篇,出版著作和译著30余本,特别是在介绍国外先进教学理论方面已然成绩显著。盛教授率领翻译团队严谨工作了一年多后,这套“精准教学系列”图书得以面世。“精准教学系列”共11册,每一册提供一个实用的课堂教学策略,并围绕这一策略,讲述了适用于各年级和学科领域的教学方法、在使用教学策略时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及实施和监测关键教学策略的技巧和建议。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课堂教学实例。教师可以直接应用这些策略,在精准教学理念的驱动下提高学生思维认知,以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教学内容。相信,通过对本系列图书的认真学习和应用,教育工作者们会收获令人欢欣鼓舞的实践效果!点击图片即可购买“谭旭东儿童诗绘本”系列(套装4册)新书发布会1月11日下午,我社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举办了“以和孩子一起读诗”为主题的第三场新书发布活动。著名作家、文化学者李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语文教育专家谭旭东,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耿相新,大象出版社执行董事王刘纯和来自全国的读者共同分享了大象出版社新书“谭旭东儿童诗绘本”系列。和孩子一起读诗该系列共分《春夏秋冬的诗》《孩子的诗园》《星星的语言》《树下的交谈》4册,大部分为抒情诗或童话短诗。书中儿童诗多着眼于生活细微处,将草木树叶、日月星辰等注入童真、童趣。整体风格天真烂漫,灵动自然,使孩子从小受到美好纯真的精神滋养。另外,为了更好地让孩子理解诗之趣,诗之妙,诗之美,每首儿童诗还配有知名绘者根据诗文内容专门创作的插画。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构筑和呈现了一个天马行空的奇幻世界,书中活泼灵动的语言也为孩子们开拓了关于文学的探索之路,是一套适合3—12岁儿童自主阅读或由家长启发式陪同阅读的绘本。谭旭东先生在发布会上说:“现在市场上的童书质量参差不齐,我写儿童书是有一定的针对性的,要为那些优秀的语文老师写,要为那些优秀的家长写,写出能够让他们教育孩子的好材料。我要写出那些比语文教材好的文字,要写出高水平的家长认可的文字。”同时,谭旭东先生表示后期还会和大象出版社加强合作,把他写给孩子的童话和美文继续交给大象出版社出版,希望做成一个图书品牌以飨读者。点击图片即可购买此次北京图书订货会,大象出版社推出的新书,是秉承自身传统优势,通过调查研究,把握文化消费新常态,瞄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品质化、个性化、社群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而策划出版的新作。希望无论是教育理论类图书,还是文化普及类图书,或者儿童绘本类图书,都能给广大读者带来智慧的盛宴与美的享受。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崇实 记者 王珺)商务印书馆最近出版的《历史的跨越——宏观决策视角下的中国教育》一书,是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考试招生组组长、“当代教育名家”“中国好教育烛光奖”获得者谈松华先生40年心血之作。该书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所面临的普及与提高、公平与效率、大众与精英、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等众多复杂问题、艰巨挑战及其战略选择和政策演变的历史过程,为深入研究中国教育问题提供了全局性、前瞻性、系统性的范例,也为研究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该书收录的68篇文章,是从作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报刊上发表的220多篇文章中遴选出来的。全书按专题分为七个部分,包括:总论:教育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开发;教育体制改革:制度建设与体制创新;教育政策选择:公平与效率;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改革攻坚之举:教育评价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未来变革的目标和动力: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和信息化教育;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的新任务。每一部分的文章都按时间顺序排列,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展现了理论和实践结合、解决中国教育面临的众多两难选择的胆识与智慧,是中国宏观教育研究领域一部具有独特价值的力作。《历史的跨越——宏观决策视角下的中国教育》谈松华著商务印书馆2020年11月出版【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12月16日,由鲸媒体主办的教育行业盛会“2019 TEC教育创想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为“教育芯,新教育”,芯”即代表科技,亦谐音“新”。科技驱动教育是时代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科技的赋能必将迎来中国的“新教育”。来自全国各地的顶级科技大咖与教育企业高管共同探讨了资本寒冬、科技创新、下沉市场等大趋势下教育行业的最新动态。北京深海教育负责人表示:“近一年来,国家教育政策利好,5G、AI等创新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势必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创新科技赋能“职业教育”回顾2019年的教育行业,当一二线城市的流量红利消失,获客成本高居不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瞄准下沉市场这块巨大的“肥肉”,各个机构根据自己的资源和优势不断摸索下沉的可能性,AI双师模式、OMO模式成为下沉的有力载体,招商加盟等方式也屡见不鲜。除此之外,一些互联网企业也为教育机构赋能,快手则是其一,短视频的流量匹配或许能够赋能教育行业,实现新突破。直播技术缩小了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5G的出现提高了视频观感、AR/VR技术正致力于解决场景问题,提供沉浸式教学,让考生在家也能享受到面对面教学的效果。科技的发展让教育均衡成为现实,贫困地区的群众也能享有高品质的课程,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相辅相成。越拓越宽的“职业教育”赛道日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大使馆教育处组织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龙时代的法国教育观察(2018辑)》新书首发会在北京举行。法国总统马克龙为该书作序,全书共分为七部分,第二部分就说的是“职业教育”。 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法国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改革趋势,并归纳出诸多借鉴与启示,堪称法国当代教育研究的最新专业资料,可以为国内教育决策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职业教育”在世界“教育之林”中的影响力、重要地位可见一斑。写在最后20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教育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尽管遭遇资本寒冬,但是职业教育政策利好,并且大环境也迎来了科技创新,5G、AI等技术推进,这一切都在影响着职业教育行业的发展走向。北京深海教育负责人表示:“深海教育作为一家PICC担保、央企委培、面向全国市场的新锐互联网职业教育企业,愿始终秉承着“终生教育,人才大国”的立业使命,坚定重视且拥抱“科技赋能教育”,努力服务广、服务好全国各地莘莘学子,引领职业教育新发展!”
央广网科技12月4日消息 ,由腾讯教育主办的首届MEET教育科技创新峰会(以下简称“MEET教育峰会”)在北京举办,来自国内外顶尖教育专家聚首,共同探索科技对教育的助力。腾讯教育在峰会上正式发布“腾讯WeLearning智能教育解决方案”(以下简称WeLearning),搭建腾讯教育中台,对外开放底层能力和开放平台。同时,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的指导下,腾讯教育牵手数十家合作伙伴发起智能教育“光合计划”,开放腾讯积累超过20年的技术与实践经验,携手产、学、研各方力量,共同助力教育信息化发展,联合打造智能教育中国样本。科技自有边界,教育“以人为本”。科技的发展正在推动“三尺讲台一张黑板”的教育模式发生重大变化,AI、云计算、大数据、5G等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加深。腾讯首届MEET教育科技创新峰会在北京开幕。“高等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分论坛上,腾讯教育进一步阐释了高校信息化建设之道,以及腾讯在助力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成果。腾讯副总裁钟翔平;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智能+”研究院院长、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周傲英;腾讯公司副总裁王巨宏;腾讯教育副总裁、腾讯云副总裁付曼青等人出席了论坛。“未来,由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云端融合、数据管理等技术,将推动教育模式变革的深化。腾讯教育将依托技术力量,深化产业互联网实践,并将服务C端用户的经验,转化为助力高校教育信息化升级和人才培养的助力,推动‘未来+教育’模式的落地。”腾讯公司副总裁王巨宏在致辞表示。腾讯公司副总裁王巨宏同时,论坛现场,腾讯云教育产业总经理李哲发布了“腾讯智慧高校”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将整合腾讯资源,聚焦高校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两大核心领域,充分发挥行业数字化助手角色,全面推动互联网教育服务体系搭建,探索信息化时代的管理与教学新模式。”“腾讯智慧高校”解决方案聚焦高校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两大板块。其中,高校信息化建设包括了创新基石,即信息化底层能力搭建,教育信息化提升,即前端应用升级,通过“基石+教育信息化”提升打通全链条,一站式提升校园管理效率。人才培养则通过线上腾讯课堂丰富职业教育内容,线下腾实学院聚焦新工科领域。在创新基石方面,腾讯智慧高校解决方案将以“一云两心”,即教育云平台和物联网中心、大数据中心,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石,打造1个创新,2个管理,3个赋能,为业务合作伙伴的应用提供更智能、更稳定的信息化底层能力。“1个创新指开放全新的地图能力;2个管理指开放式通知管理能力和开放式可信教育ID管控能力;3个赋能指设备赋能、应用赋能和数据赋能。”腾讯云高校产品总监王灿表示。在前端应用层面,作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出口,腾讯微校将开放统一认证及用户管理、统一门户及应用管理、统一支付及账务管理、数据交换及分析工具等能力,为高校师生打造具有更强功能、更极致体验、更安全的智慧化服务。腾讯微校总经理余斐表示:“针对高校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服务、体验、数据割裂的问题,微信校园卡能够快速串联已有业务系统、优化产品体验。”腾讯教育不仅推出产教融合育人 ,助力高校加速信息化建设步伐。而且此次推出的解决方案,也在人才培养方面发力,线上腾讯课堂提供的前沿教学内容,线下通过腾实学院丰富一线实战案例,助力培养更多符合未来需求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新人才。其中,腾实学院作为腾讯教育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经验和沉淀的承载体,本次峰会现场,腾实学院负责人钱栩磊对其进行了深度解析。据悉,腾实学院通过实验室共建、产业学院共建、短期训练营等模式,助力高等高职院校打造新经济领域产业复合型人才,切实推动教育部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傲英《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推动教育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创新,以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在大数据、AI等技术给教育行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的今天,如何利用科技助力教育,是当代教育从业者关注的问题,也是腾讯教育一直关注的问题。论坛现场,在腾讯副总裁钟翔平;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智能+”研究院院长、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周傲英;腾讯云教育产业总经理李哲;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王伟等人的见证下,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钱卫宁与腾讯教育副总裁、腾讯云副总裁付曼青,代表华东师范大学与腾讯教育举行了签约仪式。作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长期以来,华东师大与腾讯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为推进双方深层次合作,经友好协商,双方将在新工科建设、智慧校园建设、全民计算机科学教育、开源生态建设四个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方面,共同打造新工科实训平台;智慧校园建设方面,以高可用、高体验、高安全的校园信息化移动入口解决方案,提升智慧校园管理能力。全民计算机科学教育方面,推动全民计算机科学教育普及;开源生态上,双方将共同建设数字化开源平台。此外,作为腾讯教育生态合作伙伴的代表,智园教育研究院院长孙林宏证分享了与腾讯的合作经验。基于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智园偕同腾讯教育,整合教学、学习、评价、管理一体化服务,提升学生体验、实践教师创新、提高管理效率、促进高教改革,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路上的最佳伙伴。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曾谈到,适应国家和行业的快速发展,“腾讯致力于成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通过技术与产业的结合,与合作伙伴共建数字生态共同体。”聚焦到教育领域,未来腾讯将进一步开放平台能力,携手生态合作伙伴,通过一站式高校教育解决方案,开启高校人才培养和校园信息化建设新篇以“数字化助手”为定位的腾讯教育,希望与行业伙伴携手同行,以科技助力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通过连接、内容、社会责任,助力实现教育的公平化、个性化和智慧化,共创智能教育时代。
【思想汇】编者按近一段时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教育改革的文件,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方方面面。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教育研究急需调整研究范式。本版作者认为,教育研究队伍要走出传统研究的惯习,围绕教育场中的实际问题做实证研究,构建循证教育体系以推动研究的科学化专业化。学科研究的惯习与教育实践需求错位学科研究一般聚焦于一门学科的概念、表述体系和基本原理,具有浓厚的理论色彩。与其他多数研究领域一样,我国现代高水平教育研究也发端于高等学校,沿此惯习,当下许多教育研究仍体现为浓郁的学科研究的特征。其一,相当数量高层次研究选题基于研究者的学科立场和学术研究优势,而不是基于教育实践者的真实需求。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高层次课题管理部门允许申报者自主确定课题参与立项竞争。这使具有良好学术训练经历和较丰厚学科研究积淀的高校教师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据统计,近些年多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教育学项目是由高等学校承担的。高校教师承担课题有其自身学术优势,但却存在忽视研究课题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的倾向,这与他们学术型成长经历和担负高校分科型教学任务有关。另外,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绝大多数教育实践问题是综合型的,特别是诸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高考改革、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以及教师校外有偿补课等教育难点问题,关涉到不同层级政府的责权划分,具有不同发展优势的学生的学习机会再分配、城乡统筹发展、国民教育价值取向变革、教师法律权利边界确定等多个领域,仅仅由高校教育学科教师组成的课题组来突破这些教育实践难题是有困难的。其二,应用性指标在研究项目的结题评审中应有的地位缺失。论文、专著出版的级别以及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学术规范性,是目前项目结题评审专家们普遍关注的要点,但对能否真正能解决教育实践问题评审不足。这也是为什么10年来全国各地结题的省部级以上教育研究项目数以万计,但让教育行政管理者、校长、教师、学生乃至家长感到可用的成果并不多。简单的“科学主义”与教育的复杂性错位以经典物理科学为代表的科学主义自十九世纪兴起以来影响深远,其典型特征是,认为事物运行和发展过程是确定、有序、可逆的,表现出对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或具有线性特征的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盲目崇拜。在我国教育研究中,忽视教育现象的复杂性,试图用简单思维方式解释复杂教育问题的做法也相当普遍,比如:有人随意放大一种教育要素对整个教育发展的绝对性影响,提出“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的判断;有人忽视教育任务和教育资源条件的差异性,简单套用统一的生师比来评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生师比的合理性。用简单的思维方式所得出的结论,虽然看上去“干净利索”,但由于不能准确揭示教育问题发生的复杂内在机理和外在制约条件,所以不可能生成出准确的改进建议。理想取向与教育的现实状态错位教育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理想取向与教育的现实状态的错位的表现形态是,聚焦应然性研究,只是描述理想状态下的教育要素、要素间的关系形态以及资源供给水平,而很少结合我国各地教育实际状况,提供从不理想的现实状态迈向理想状态的具体改进路径和实施策略。我国现有的教育学教科书大部分都是按照这种理想模式编写的。这是许多教育学教科书看上去“挺有道理”但不能有效指导实践的重要原因,也是师范毕业生不能很快地适应教育实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现实学校中的教育要素如教师、学生、教育设施都不是按照教科书所期望的理想状态配置的。两种研究的区别在于,应然性研究可以从容止步于种种理想化的设想,而实践路径和实施策略的研究是复杂的,它要综合考虑发展目标设置的合理性问题,现实教育要素水平以及推进过程中人们可能获得的资源、制度和政策条件,是研究者必须深入到教育实践中经过多方合作和反复尝试才能完成的。教育研究必须围绕现实探寻答案为了匡正上述三种错位,当代中国教育研究必须探寻新的立项依据、研究组合方式、研究展开进路以及新的评价标准和话语方式。第一,回归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正确轨道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代教育研究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在实践标准的视域中,合理地处理好学科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关系,只有回归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有效认识链条上,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实践证明,许多难点问题,只有提升到更高理论层次上进行综合研究才能解决,例如,对教育部所属高校招生名额省域分配问题,就存在“按人口数量分配”“按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现实需求分配”“按各省、直辖市对中央财政的贡献分配”和“尊重历史沿革”等不同理论观点。这说明只有以现实教育问题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准确把握其在实践中的真实状态,透视并在更高的层面解决相关理论问题,才能为实践问题的解决提供具有坚实理论依据的具体对策。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学科才能不断吸收到富于时代气息、有助于现实问题解决的新理论。为此,省部级以上课题立项单位应适当压缩自主立项项目,主要投放从教育实践中征集到的急需课题;支持理论工作者与高水平实践工作者联合攻克长期难以解决的重要难点问题,并在立项时要求课题组设计实践过程,明确实践单位,预估实践效果;要求重要课题结题时必须提供引领解决相应实践问题的证据,并将实践效果优劣作为评价研究质量高低的最为重要的指标。第二,按照复杂科学的原理和话语方式,解释和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复杂具有普遍性,简单只是复杂的一个特例或构成环节,正如法国哲学家莫兰所说的,“简单的东西,不再是任何事物的基础,而只是在复杂性之间的一个过渡的环节。”首先,要承认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它是由稳定要素与不稳定要素、可预见事件和随机生成事件、单一因果关系与多元共同影响关系、相似特征与差异化特征、连续发展的有序性与无序性(如某些断裂性事件)共同构成的,表现为多要素影响、多样态构成、多种发展路径共存的存在和发展样态,因此教育研究不应再满足于现状批判和对小局域内教育要素间关系的简单描述,而是要准确判断每种状态存在的历史与现实依据,评估其在全局中的位置和作用,揭示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理,判断其合理性构成特征并预见其发展趋势。其次,要用新的学术词汇和话语方式表达复杂科学视域下的研究成果。在简单事物观视域下,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表述,一般使用公式、公理以及决定、必定等词汇和话语方式,以明确事物运行和发展的确定性、有序性和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显然这些词汇和话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研究的需要。笔者认为,在教育研究领域契合复杂科学的词汇至少包括:概率、随机生成、博弈、多元分析、趋势预判、差异评估、自主适应、系统协同、整体观照、边界探寻、匹配分析、价值偏好、多重路径、潜能识别、优化选择、危情干预、非连续性事件等等,这种话语方式更能恰当反映复杂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和本质属性,如对体罚效果的判断是,“通过体罚获得好的教育效果是一个低概率事件”。第三,把研判不同区域和学校教育要素构成的现实特征以及探索达成预定目标的实践路径和实施策略作为教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此,应在研究立项体系中,划分出一类推广应用研究,鼓励优秀结题项目特别是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做好后续推广应用研究,从而在制度设计和立项规划层面上引导高水平研究关注实践路径和实施策略的研究,以有效促成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性转化。此外,当代教育研究还要从我国教育要素和资源供给的差异化特征出发,透彻解析研究对象的现实存在特征,分级分类制定个性化实践路径和发展策略。(作者:傅维利,系深圳大学湾区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
【思想汇】编者按近一段时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教育改革的文件,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方方面面。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教育研究急需调整研究范式。本版作者认为,教育研究队伍要走出传统研究的惯习,围绕教育场中的实际问题做实证研究,构建循证教育体系以推动研究的科学化专业化。学科研究的惯习与教育实践需求错位学科研究一般聚焦于一门学科的概念、表述体系和基本原理,具有浓厚的理论色彩。与其他多数研究领域一样,我国现代高水平教育研究也发端于高等学校,沿此惯习,当下许多教育研究仍体现为浓郁的学科研究的特征。其一,相当数量高层次研究选题基于研究者的学科立场和学术研究优势,而不是基于教育实践者的真实需求。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高层次课题管理部门允许申报者自主确定课题参与立项竞争。这使具有良好学术训练经历和较丰厚学科研究积淀的高校教师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据统计,近些年多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教育学项目是由高等学校承担的。高校教师承担课题有其自身学术优势,但却存在忽视研究课题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的倾向,这与他们学术型成长经历和担负高校分科型教学任务有关。另外,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绝大多数教育实践问题是综合型的,特别是诸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高考改革、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以及教师校外有偿补课等教育难点问题,关涉到不同层级政府的责权划分,具有不同发展优势的学生的学习机会再分配、城乡统筹发展、国民教育价值取向变革、教师法律权利边界确定等多个领域,仅仅由高校教育学科教师组成的课题组来突破这些教育实践难题是有困难的。其二,应用性指标在研究项目的结题评审中应有的地位缺失。论文、专著出版的级别以及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学术规范性,是目前项目结题评审专家们普遍关注的要点,但对能否真正能解决教育实践问题评审不足。这也是为什么10年来全国各地结题的省部级以上教育研究项目数以万计,但让教育行政管理者、校长、教师、学生乃至家长感到可用的成果并不多。简单的“科学主义”与教育的复杂性错位以经典物理科学为代表的科学主义自十九世纪兴起以来影响深远,其典型特征是,认为事物运行和发展过程是确定、有序、可逆的,表现出对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或具有线性特征的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盲目崇拜。在我国教育研究中,忽视教育现象的复杂性,试图用简单思维方式解释复杂教育问题的做法也相当普遍,比如:有人随意放大一种教育要素对整个教育发展的绝对性影响,提出“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的判断;有人忽视教育任务和教育资源条件的差异性,简单套用统一的生师比来评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生师比的合理性。用简单的思维方式所得出的结论,虽然看上去“干净利索”,但由于不能准确揭示教育问题发生的复杂内在机理和外在制约条件,所以不可能生成出准确的改进建议。理想取向与教育的现实状态错位教育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理想取向与教育的现实状态的错位的表现形态是,聚焦应然性研究,只是描述理想状态下的教育要素、要素间的关系形态以及资源供给水平,而很少结合我国各地教育实际状况,提供从不理想的现实状态迈向理想状态的具体改进路径和实施策略。我国现有的教育学教科书大部分都是按照这种理想模式编写的。这是许多教育学教科书看上去“挺有道理”但不能有效指导实践的重要原因,也是师范毕业生不能很快地适应教育实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现实学校中的教育要素如教师、学生、教育设施都不是按照教科书所期望的理想状态配置的。两种研究的区别在于,应然性研究可以从容止步于种种理想化的设想,而实践路径和实施策略的研究是复杂的,它要综合考虑发展目标设置的合理性问题,现实教育要素水平以及推进过程中人们可能获得的资源、制度和政策条件,是研究者必须深入到教育实践中经过多方合作和反复尝试才能完成的。教育研究必须围绕现实探寻答案为了匡正上述三种错位,当代中国教育研究必须探寻新的立项依据、研究组合方式、研究展开进路以及新的评价标准和话语方式。第一,回归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正确轨道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代教育研究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在实践标准的视域中,合理地处理好学科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关系,只有回归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有效认识链条上,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实践证明,许多难点问题,只有提升到更高理论层次上进行综合研究才能解决,例如,对教育部所属高校招生名额省域分配问题,就存在“按人口数量分配”“按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现实需求分配”“按各省、直辖市对中央财政的贡献分配”和“尊重历史沿革”等不同理论观点。这说明只有以现实教育问题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准确把握其在实践中的真实状态,透视并在更高的层面解决相关理论问题,才能为实践问题的解决提供具有坚实理论依据的具体对策。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学科才能不断吸收到富于时代气息、有助于现实问题解决的新理论。为此,省部级以上课题立项单位应适当压缩自主立项项目,主要投放从教育实践中征集到的急需课题;支持理论工作者与高水平实践工作者联合攻克长期难以解决的重要难点问题,并在立项时要求课题组设计实践过程,明确实践单位,预估实践效果;要求重要课题结题时必须提供引领解决相应实践问题的证据,并将实践效果优劣作为评价研究质量高低的最为重要的指标。第二,按照复杂科学的原理和话语方式,解释和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复杂具有普遍性,简单只是复杂的一个特例或构成环节,正如法国哲学家莫兰所说的,“简单的东西,不再是任何事物的基础,而只是在复杂性之间的一个过渡的环节。”首先,要承认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它是由稳定要素与不稳定要素、可预见事件和随机生成事件、单一因果关系与多元共同影响关系、相似特征与差异化特征、连续发展的有序性与无序性(如某些断裂性事件)共同构成的,表现为多要素影响、多样态构成、多种发展路径共存的存在和发展样态,因此教育研究不应再满足于现状批判和对小局域内教育要素间关系的简单描述,而是要准确判断每种状态存在的历史与现实依据,评估其在全局中的位置和作用,揭示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理,判断其合理性构成特征并预见其发展趋势。其次,要用新的学术词汇和话语方式表达复杂科学视域下的研究成果。在简单事物观视域下,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表述,一般使用公式、公理以及决定、必定等词汇和话语方式,以明确事物运行和发展的确定性、有序性和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显然这些词汇和话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研究的需要。笔者认为,在教育研究领域契合复杂科学的词汇至少包括:概率、随机生成、博弈、多元分析、趋势预判、差异评估、自主适应、系统协同、整体观照、边界探寻、匹配分析、价值偏好、多重路径、潜能识别、优化选择、危情干预、非连续性事件等等,这种话语方式更能恰当反映复杂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和本质属性,如对体罚效果的判断是,“通过体罚获得好的教育效果是一个低概率事件”。第三,把研判不同区域和学校教育要素构成的现实特征以及探索达成预定目标的实践路径和实施策略作为教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此,应在研究立项体系中,划分出一类推广应用研究,鼓励优秀结题项目特别是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做好后续推广应用研究,从而在制度设计和立项规划层面上引导高水平研究关注实践路径和实施策略的研究,以有效促成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性转化。此外,当代教育研究还要从我国教育要素和资源供给的差异化特征出发,透彻解析研究对象的现实存在特征,分级分类制定个性化实践路径和发展策略。(作者:傅维利,系深圳大学湾区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01日 13版)精彩推荐:提升教育智库的循证研究能力课堂之外的教育远比课堂教育重要用终身教育思想发展职业教育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近一段时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教育改革的文件,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方方面面。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教育研究急需调整研究范式。本版作者认为,教育研究队伍要走出传统研究的惯习,围绕教育场中的实际问题做实证研究,构建循证教育体系以推动研究的科学化专业化。学科研究的惯习与教育实践需求错位学科研究一般聚焦于一门学科的概念、表述体系和基本原理,具有浓厚的理论色彩。与其他多数研究领域一样,我国现代高水平教育研究也发端于高等学校,沿此惯习,当下许多教育研究仍体现为浓郁的学科研究的特征。其一,相当数量高层次研究选题基于研究者的学科立场和学术研究优势,而不是基于教育实践者的真实需求。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高层次课题管理部门允许申报者自主确定课题参与立项竞争。这使具有良好学术训练经历和较丰厚学科研究积淀的高校教师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据统计,近些年多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教育学项目是由高等学校承担的。高校教师承担课题有其自身学术优势,但却存在忽视研究课题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的倾向,这与他们学术型成长经历和担负高校分科型教学任务有关。另外,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绝大多数教育实践问题是综合型的,特别是诸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高考改革、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以及教师校外有偿补课等教育难点问题,关涉到不同层级政府的责权划分,具有不同发展优势的学生的学习机会再分配、城乡统筹发展、国民教育价值取向变革、教师法律权利边界确定等多个领域,仅仅由高校教育学科教师组成的课题组来突破这些教育实践难题是有困难的。其二,应用性指标在研究项目的结题评审中应有的地位缺失。论文、专著出版的级别以及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学术规范性,是目前项目结题评审专家们普遍关注的要点,但对能否真正能解决教育实践问题评审不足。这也是为什么10年来全国各地结题的省部级以上教育研究项目数以万计,但让教育行政管理者、校长、教师、学生乃至家长感到可用的成果并不多。简单的“科学主义”与教育的复杂性错位以经典物理科学为代表的科学主义自十九世纪兴起以来影响深远,其典型特征是,认为事物运行和发展过程是确定、有序、可逆的,表现出对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或具有线性特征的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盲目崇拜。在我国教育研究中,忽视教育现象的复杂性,试图用简单思维方式解释复杂教育问题的做法也相当普遍,比如:有人随意放大一种教育要素对整个教育发展的绝对性影响,提出“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的判断;有人忽视教育任务和教育资源条件的差异性,简单套用统一的生师比来评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生师比的合理性。用简单的思维方式所得出的结论,虽然看上去“干净利索”,但由于不能准确揭示教育问题发生的复杂内在机理和外在制约条件,所以不可能生成出准确的改进建议。理想取向与教育的现实状态错位教育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理想取向与教育的现实状态的错位的表现形态是,聚焦应然性研究,只是描述理想状态下的教育要素、要素间的关系形态以及资源供给水平,而很少结合我国各地教育实际状况,提供从不理想的现实状态迈向理想状态的具体改进路径和实施策略。我国现有的教育学教科书大部分都是按照这种理想模式编写的。这是许多教育学教科书看上去“挺有道理”但不能有效指导实践的重要原因,也是师范毕业生不能很快地适应教育实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现实学校中的教育要素如教师、学生、教育设施都不是按照教科书所期望的理想状态配置的。两种研究的区别在于,应然性研究可以从容止步于种种理想化的设想,而实践路径和实施策略的研究是复杂的,它要综合考虑发展目标设置的合理性问题,现实教育要素水平以及推进过程中人们可能获得的资源、制度和政策条件,是研究者必须深入到教育实践中经过多方合作和反复尝试才能完成的。教育研究必须围绕现实探寻答案为了匡正上述三种错位,当代中国教育研究必须探寻新的立项依据、研究组合方式、研究展开进路以及新的评价标准和话语方式。第一,回归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正确轨道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代教育研究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在实践标准的视域中,合理地处理好学科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关系,只有回归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有效认识链条上,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实践证明,许多难点问题,只有提升到更高理论层次上进行综合研究才能解决,例如,对教育部所属高校招生名额省域分配问题,就存在“按人口数量分配”“按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现实需求分配”“按各省、直辖市对中央财政的贡献分配”和“尊重历史沿革”等不同理论观点。这说明只有以现实教育问题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准确把握其在实践中的真实状态,透视并在更高的层面解决相关理论问题,才能为实践问题的解决提供具有坚实理论依据的具体对策。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学科才能不断吸收到富于时代气息、有助于现实问题解决的新理论。为此,省部级以上课题立项单位应适当压缩自主立项项目,主要投放从教育实践中征集到的急需课题;支持理论工作者与高水平实践工作者联合攻克长期难以解决的重要难点问题,并在立项时要求课题组设计实践过程,明确实践单位,预估实践效果;要求重要课题结题时必须提供引领解决相应实践问题的证据,并将实践效果优劣作为评价研究质量高低的最为重要的指标。第二,按照复杂科学的原理和话语方式,解释和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复杂具有普遍性,简单只是复杂的一个特例或构成环节,正如法国哲学家莫兰所说的,“简单的东西,不再是任何事物的基础,而只是在复杂性之间的一个过渡的环节。”首先,要承认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它是由稳定要素与不稳定要素、可预见事件和随机生成事件、单一因果关系与多元共同影响关系、相似特征与差异化特征、连续发展的有序性与无序性(如某些断裂性事件)共同构成的,表现为多要素影响、多样态构成、多种发展路径共存的存在和发展样态,因此教育研究不应再满足于现状批判和对小局域内教育要素间关系的简单描述,而是要准确判断每种状态存在的历史与现实依据,评估其在全局中的位置和作用,揭示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理,判断其合理性构成特征并预见其发展趋势。其次,要用新的学术词汇和话语方式表达复杂科学视域下的研究成果。在简单事物观视域下,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表述,一般使用公式、公理以及决定、必定等词汇和话语方式,以明确事物运行和发展的确定性、有序性和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显然这些词汇和话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研究的需要。笔者认为,在教育研究领域契合复杂科学的词汇至少包括:概率、随机生成、博弈、多元分析、趋势预判、差异评估、自主适应、系统协同、整体观照、边界探寻、匹配分析、价值偏好、多重路径、潜能识别、优化选择、危情干预、非连续性事件等等,这种话语方式更能恰当反映复杂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和本质属性,如对体罚效果的判断是,“通过体罚获得好的教育效果是一个低概率事件”。第三,把研判不同区域和学校教育要素构成的现实特征以及探索达成预定目标的实践路径和实施策略作为教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此,应在研究立项体系中,划分出一类推广应用研究,鼓励优秀结题项目特别是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做好后续推广应用研究,从而在制度设计和立项规划层面上引导高水平研究关注实践路径和实施策略的研究,以有效促成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应用性转化。此外,当代教育研究还要从我国教育要素和资源供给的差异化特征出发,透彻解析研究对象的现实存在特征,分级分类制定个性化实践路径和发展策略。(文章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