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民委向大连民族大学下达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数为416人,其中学术学位86人、专业学位330人。计划总数较2019年增加146人,增幅达54.07%,其中学术学位增幅为115%、专业学位增幅为43.48%。2020年,大连民族大学专业学位电子信息类别硕士研究生将首次招生。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有所扩大。大连民族大学党委高度重视研究生招生工作,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积极落实教育部、国家民委关于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工作的相关部署要求,组织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论证和申报工作,在充分考虑学科、师资、住宿等办学条件,保证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就业质量的前提下,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和支持民生领域发展,在生物制药、生命科学、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软件、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内寻求增量,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大连民族大学按照“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优化结构、适度发展”总体原则,科学编制了分专业招生计划,通过调整存量和增量安排,以期为学校特色优势学科发展、高水平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科研项目建设提供支持。从2012年大连民族大学开展研究生自主招生工作以来,招生人数从30名提升至今年的416名,培养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完成了十三五确定的发展目标。分管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副校长段晓东表示,多年来,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发展得益于教育部、国家民委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支持,得益于学校党委的全面领导,得益于学校教学科研单位的协同合作。接下来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要以学校党委“三个突出”发展战略为统领,突出高质量,强化服务学科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地区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来源:大连民族大学 信息来源:大连民族大学研究生处 责任编辑 米怀飞)
大家好!这里是长得像老师,但又不是老师,亮亮的,欢迎各位小伙伴前来阅读。小编是一位来自普通本科的大学生,从小就有一个向往名校的梦,但因为高中产生了厌学,就没能进入更优秀的学校。因此,小编就收集了各大高校的优秀学子同大家分享她们的励志故事,以此鼓励莘莘学子。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来自大连民族大学4位优秀学子,她们分别是陈爱元、汤馥瑛、龙瑶、刁思禹。第一位:陈爱元陈爱元学姐本科就读于国际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考研至华北电力大学会计专硕。学姐备考经验贴:首先,合理分配时间,该学习时好好学习,该休息时切忌熬夜。其次,考研英语阅读做真题就足够了,要复盘!接着,避免负面情绪,每天给自己加油打气!最后,压力真的很大时,可以选择和家人、老师、朋友沟通,在聊天中使自己放松,抽出一定的时间去散散心。第二位:汤馥瑛汤馥瑛学姐本科就读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考研至河海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姐备考经验贴:汤馥瑛学姐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研友备考的,大家互相监督、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这样让她在整个备考期间都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她认为可以通过贴吧等一些平台上查找考研复习资料,往往被大部分人认可的资料,都是比较不错的。第三位:龙瑶龙瑶学姐本科就读于环境与资源学院生物技术专业,考研至南开大学生理学专业。学姐备考经验贴: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备考方法,龙瑶学姐的是这样备考的,上午她会安排学习英语和政治,下午是专业课。对于考研备考复习资料的获取途径,学姐推荐是往届上岸学长学姐、目标院校联系方式等。一定要确定好学校再买复习资料。最好能挖掘到本校已上岸学长学姐信息,向他们了解上岸经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位:刁思禹刁思禹学姐本科就读于文法学院新闻学专业,考研至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姐备考经验贴:学姐备考期间每天保持在7-8个小时学习,主要以背诵英语单词、熟记英语语法、阅读专业课书籍为主。她说:考研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方法,盲目攀比和效仿都是不可取的。另外,大连民族大学是由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辽宁省人民政府、大连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高校,由大连理工大学对口支援大连民族大学。该校生物工程、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日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如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报考大连民族大学。更多教育相关文章请关注@亮哥爱学习,感谢转发+留言+点赞+收藏文章,您的分享,就是我写作+推文的动力,再次感谢你们!出于传播更多教育相关文章,以此鼓励莘莘学子,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感谢!文章可能会在某些地方出现错字,感谢指正!素材来源:@大连民族大学招生办配图:@大连民族大学招生办
教育既要立足本质,也要创新应变。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产业格局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7月16日,网易与大连民族大学、云创平台(大连)共同签订合作协议,三方将以大连民族大学经管学院、电商学院为合作载体,成立“大连民族大学&网易云大数据研究中心”,并通过大连民族大学现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共同建设“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大数据平台”。(网易与大连民族大学、云创平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现场)大连民族大学校长丁克毅,大连民族大学副校长黄永东,大连民族大学教务处处长袁传军,大连民族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科技处处长弓晓杰,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大志,网易集团副总裁、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云创平台(大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铁铸等人出席了此次签约仪式。(与会现场)在信息化时代,社会和经济进步很大程度上依赖技术变革,而技术变革的背后离不开对创新型人才的培育。网易副总裁、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表示,作为中国老牌且发展迅速的互联网公司之一,网易一直高度关注教育。网易杭州研究院打造的网易云,不仅开放了网易的基础技术以及中台建设能力,还联合云创平台,积极运用更多网易的资源和能力,将人才培养体系的开放列为重中之重。“我们的微专业,已经通过网易云课堂、中国大学MOOC面向全社会的职业教育开放,已经帮助数十万学员实现职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在互联网人才培育方面,由网易打造的产业服务平台网易联合创新中心,针对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等热门的12大领域也提供了400多门职场精品课程,覆盖上云培训、产品运营和管理能力等方向。汪源认为,尽管网易自身培养了许多人才,但比起整个大数据行业目前150万的人才缺口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大连民族大学与网易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相似的理念和认知,此次三方合作共同解决人才培养问题,是积极响应国家的战略发展要求,也是为网易深耕教育行业提供了新形式。(网易副总裁、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大连民族大学校长丁克毅表示,网易是创新型的公司,大连民族大学也是追求创新的高等院校。大连民族大学扎根民族地区三十多年,在经济、文化和数据方面有很多积淀,本着“立足沿海,服务民族”的理念,此次合作希望可以借助网易扎实的互联网基因,将这些积淀的数据变活、变现,产生价值,支持民族高校一流专业和学科建设,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大连民族大学校长丁克毅)“重点区域数字技术产业的变现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持续性的人才培养和供给离不开产教融合,大连民大也希望可以为网易提供一个深入民族地区的人才孵化平台。此次在大数据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前景广阔,随着未来合作的深入,相信这将会是在互联网产业、民族高校人才培养、大数据应用平台领域的一个引领创新之举”,丁克毅表示。(大连民族大学&网易云大数据研究中心揭碑仪式)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大志认为,此次三方的整体战略合作其实是打通了人才培养和特色经济数据的生态体系。“数据本身和数学、计算机、信息通讯等多个专业相关,大连民大在此有技术上的优势。依托此次与网易的合作,希望以特定的电商产业、互联网产业、数字经济产业为应用场景,打通大连民大经管大类及相关各专业的连接,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将各专业做集成,共同打造产业学院;用存量及实时数据进行加工,形成第三方智库,进一步服务于民族地区企业和政府,服务国家战略;同时也可以借此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双创孵化。”(大连民大代表团参观网易园区)网易与大连民族大学的战略签约,不仅仅对地区的人才培养和数字产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网易对于教育行业的关注和合作意向。未来,网易在教育行业的动作和投入值得期待。
5月30日上午,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网红研究院筹备会议在创新创业学院会议中心召开。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网信办、自治区广电局、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等单位的领导嘉宾,人民网、中国日报、国际商报、中国网上电视台、南宁广播电视台、国际在线等各大媒体记者,以及专家学者、网红达人共6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由该学院黄大周副书记主持,农克忠校长致辞并发表热情洋溢的主旨演讲,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外宣处农华山处长介绍成立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网红研究院的目的和意义。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及各大媒体代表就成立网红研究院网红文化现象可持续性发展、网红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大学生就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并就网红撬动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及存在的法律风险、网红课题研究各抒己见,并达成共识。为进一步推动广西网红事业健康发展,服务于各级党委政府、企业、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大连民族大学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辽宁省五所中央部委属高校之一,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来源:大连民族大学官网)大连民族大学教学设施完备,教学条件优良,现有开发区和金石滩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600多亩,两校区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场)、活动中心、学生食堂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来源:大连民族大学官网)2009年、2014年和2019年,学校连续三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首批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2015年,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高校”。近年来,学校还获得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示范学校、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国家民委就业典型学校、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01 学科实力大连民族大学设有经济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体育教学研究部等20个教学科研单位,本科专业54个,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大连民族大学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12个,3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专业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02 师资队伍大连民族大学校现有教职工1273人,其中专任教师928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163人,副高级33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3.34%。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人,省部级优秀人才118 人。2018—2019学年,大连民族大学共开设本科生课程1956门,全学年本科课程4779门次,其中教授授课786门次,占课程总门次的16.45%,副教授授课1928门次,占课程总门次的40.34%。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139人,占教授总数的84.24%。03 2019年录取线2020年大连民族大学的招生计划还未公布,但可以参考往年的计划人数。2019年,学校招生计划为4811人,其中本科生4440人,少数民族预科班371人。据大连民族大学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8389人,其中,本科生人数17279人,普通本科生中少数民族学生10432人,占比60.34%。为方便考生和家长了解大连民族大学的录取情况。在此,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大连民族大学2019各省录取线,以供大家参考:04 就业情况大连民族大学2019届毕业生共4099人,截至2019年8月31日,毕业生就业率为91.88%,其中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率为90.31%,基本实现充分就业。从毕业去向看,直接参加工作就业为绝大比例,占72.96%,国内升学比例为11.44%,出国出境比例为5.98%,其他类型就业占1.5%。从就业地区分布来看,在属地辽宁省就业的比例最高,为34.87%,在中西部、三区三州、民族八省等地区就业的占毕业生总数的24.25%,占上述地区生源人数的41.85%。参考资料:大连民族大学官方网站统计资料、大连民族大学2018-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大连民族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等。
铜仁职院微校园宣传学院办学的好声音12月27日,大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杜元虎、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龚涛在铜仁市委副秘书长包和平、铜仁市政府副秘书长孙险峰的陪同下来我院开展校校合作交流,我院党委副书记覃礼涛,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命华出席座谈会,国家工程中心主任郁建生、铜仁市食用菌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顾昌华以及科研部、组织人事部、宣传部、教学工作部、对外合作部、农学院等相关单位同志参加座谈。座谈会由党委副书记覃礼涛主持。座谈会上,覃礼涛对杜元虎一行来我院开展交流合作表示热烈欢迎,对大连民族大学长期以来对我院师资培养、科学研究、“省部共建”等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张命华从获得全国优质高职院校、入选“双高计划”两大标志性成果和完成高职扩招、落实职教二十条、质量提升工程、高端科研平台打造、师资队伍建设、获得国家级奖励、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服务社会等8个方面实现“创新高”汇报了我院2019年取得的丰硕成绩,并就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思政党务干部培训和产学研合作等三个方面向大连民族大学提出需要帮助。杜元虎介绍了本次来铜的目的和对口帮扶铜仁的工作开展情况,对我院一年来取得的系列标志性成果表示祝贺!他强调,一年来,大连民族大学积极落实铜仁市委书记陈昌旭在大连民族大学提出的加强互访交流、干部挂职和梵净山基因库建设相关事宜,取得了系列阶段成果。本次来铜仁职院交流,就是要对接好2020年双方合作事项,探索校际双方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模式。杜元虎副书记对我院提出的合作需求进行了一一回应,表示大连民族大学乐意在人才培养、干部培训与选派挂职、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供帮助。包和平汇报了梵净山基因库建设方案基本情况。覃礼涛强调,一年来,我院积极响应国家高职扩招政策,办学规模稳步提升;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办学质量持续提升;社会服务取得显著成效。希望能够借助大连民族大学资源优势,创新人才培养层次提升试点工作,并搭建校企合作新平台。他要求,相关部门要加强工作对接,做好2020年合作方案的制定,高质量地落实双方合作项目,力争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座谈会前,杜元虎一行参观了我院梵净山珍稀动植物标本馆、食用菌标本馆。编辑:卢倩(校园记者团)审核:王一锋
大连外国语大学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公立外国语大学,是辽宁省省属高校。大连民族大学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两所高校都是特色鲜明的高校,都位于辽宁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海滨城市大连。大连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于1984年立项筹建,1993年招生办学,是国家民委、教育部、辽宁省政府、大连市政府共建高校。现有开发区和金石滩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1600多亩。大连民族大学有3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专业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工业设计、网络工程、日语等3个专业获首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势特色专业。拥有生物工程、民族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大连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拥有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部级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省部级智库等众多科研创新平台。大连外国语大学于1964年成立,时名大连日语专科学校,1970年更名为辽宁外语专科学校,1974年开办本科教育,1978年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学院,2013年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大学。拥有旅顺校区和中山校区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占地面积126.15万平方米。大连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有7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辽宁省本科优势特色专业,5个辽宁省本科示范性专业等。设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东北亚外交外事高端人才”博士培养项目,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和中国语言文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大连外国语大学现有27个科研机构,同声传译实验室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比较文化研究基地为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化办学特色鲜明。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232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拥有孔子学院、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辽宁省国际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众多国际化平台。大连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和大连民族大学是同城高校,都坐落在大连市,都是特色鲜明的本科高校。
中国十所最好的民族大学,最知名的当然是中央民族大学,它也是民族大学中唯一的985、211和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央民族大学校园,图片源自百科。除了中央民族大学,比较知名的民族大学还有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广西民族大学,图片源自百科。我们来参考两个民族大学排行榜,在软科2019年中国民族类大学排行榜中,中央民族大学排名全国第123位,中南民族大学排名全国第175位,是中国实力最强的两所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大学分别排在全国第229位,第250位,第268位,第295位,是中国知名的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分列民族类高校第7到10位。软科中国民族类大学排行榜。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教育部和北京市共建大学,985、211和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1978年即被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694人,其中研究生5362人,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为48.4%。中央民族大学开设有66个本科专业,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云南民族大学校园,图片源自百科。不同的大学排行榜上,大学排行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在校友会中国民族类大学排行榜中,中央民族大学排名全国第93位,入围全国百强高校。中南民族大学排名全国第146位,云南民族大学排名全国第167位,分列民族类大学第2,第3位。西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分别位居全国高校第207位,第218位,第238位。青海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排在民族类高校第7到第10位。软友会中国民族类大学排行榜中南民族大学,位于湖北省会武汉。学校创建于1951年,时为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后改名为中南民族学院。2002年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湖北省,武汉市五方共建高校。中南民族大学现有全日制学生27000余人,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超过60%。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点,开设有84个本科专业。民族学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三。中南民族大学校园,图片源自百科。
民族学院始于1941年9月的延安时期成立的民族学院,1950年11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60次政务会议批准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决定在北京设立中央民族学院,并在西北、西南、中南各设立中央民族学院分院。从1950年到1958年,先后建立了西北、西南、贵州、中央、云南、中南、广东、广西、青海、西藏等10所民族学院。“文革”中,大部分民族学院被撤销或停办。三中全会以后,各民族学院得到全面恢复并有新的发展。1984年,我国决定筹建东北民族学院和西北第二民族学院。1989年,又决定将筹建中的鄂西大学改建为湖北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1993-11-30)该校也“创新”出了“Minzu University”这样的翻译,下面地方小弟弟们争相模仿。(证明拼音好?中央民大“民族”英译为“Minzu”),校址在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有着优良传统和历史,其前身是1941年9月在延安建立的民族学院。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北京建立一所新型大学——中央民族学院,抽调了一批当年在延安民族学院工作过的同志进行建院筹备工作。1951年6月11日,中央民族学院正式开学。1952年国家进行院、系调整时,把已建设数十年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东语系的部分专业和北京大学的前身燕京大学的社会学系,调整到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学院由此形成了高起点的学科和专业优势,1978年2月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经国家教委批准,1993年11月30日,中央民族学院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9月,中央民族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中南民族学院(创立于1951年)——〉中南民族大学(2002-03) 校址在湖北武汉1951年5月,中南军政委员会下达征调学员通知,全中南地区总数为200人,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成立。1952年11月27日,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将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改名为中南民族学院。1953年4月,广东民族学院并入中南民族学院。1954年,中南行政取消后,中南民族学院改属中央教育部领导,1970年,学校被强令撤销,建设发展了近20年的中南民族学院被毁。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南民族学院复校,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接领导。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同意,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2003年,学校成为国家民委与武汉市共建高校。云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云南民族大学(2003-04),校址在云南昆明云南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前身是云南民族学院,1972年3月,云南民族学院恢复后列为普通高等院校,1973年3月17日,国务院科教组发出通知,批准云南民族学院为普通高等院校。2003年6月18日,云南民族学院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学院(创建于1952年)——〉广西民族大学(2006-02) 校址在广西南宁1952年3月,学校创立,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年,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升格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学院。1960年,广西教师进修学院并入广西民族学院。1962年,南宁师范专科学校(部分)并入广西民族学院。2006年2月14日,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西北民族大学(2006-04)校址在甘肃兰州1949年9月,西北重镇兰州创办了“藏民问题研究班”,不久扩大为“藏民学校”。1950年1月又改称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简称“革大三部”)。1950年8月,经中共中央西北局报请政务院批准,在“革大三部”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西北民族学院。“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学校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直至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学校才得以恢复。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委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10月,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共建西北民族大学。2016年7月,国家民委与甘肃省政府正式共建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大学(2003-04-16)校址在四川成都1950年7月,政务院批准在西南建立一所民族学院,由西南民委负责筹备工作。 1951年3月,西南民族学院党组成立,1954年8月,由西南民委领导改为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 1966年,学校停止招生,教学活动停顿,1973年,学校恢复办学,1979年2月,改为国家民委、四川省双重领导,以国家民委为主。 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 2005年4月,国家民委与成都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建设西南民族大学协议。 2015年3月,国家民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2015年10月,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共建学校。2016年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学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北方民族大学(2008-05)校址在宁夏银川1984年,北方民族大学建校,原名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是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共建大学。学校坐落在“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2002年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与国家民委签署了共建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和大连民族学院6所国家民委所属院校的共建协议。2004年,国家民委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签署共建协议。2008年,经教育部组织评审,学校正式更名为北方民族大学。2015年10月,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决定共建北方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大学(2009-04-15)校址在青海西宁1949年12月12日,青海民族学院的前身——“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成立。1950年4月,“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改名为“青海省人民公学”。1950年9月,“青海省人民公学”更名为“青海省民族公学”。1956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青海民族学院”成为青海省第一所高等院校。1962年10月,青海师范学院、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和青海医学院并入青海民族学院。1964年3月,国务院批复青海民族学院分设为青海民族学院和青海大学。2000年11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将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入青海民族学院,2005年5月,西宁铁路司机学校整体并入青海民族学院。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2012年,教育部确定天津大学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学院——〉贵州民族大学(2012-04)校址在贵州贵阳1951年3月,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向西南军政委员申请成立贵州民族学院的请函。。1951年3月17日,西南军政委员会民族处同意成立西南民族学院贵州分院的通知。1953年初,学院从贵阳市普陀路迁至花溪,1959年,贵州大学迁入民院的校址,贵州民族学院并入贵州大学后被撤销,1974年,经国务批准恢复贵州民族学院。2007年5月,学校入选贵州省省属重点大学建设行列。2008年3月,贵州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贵州民族学院在北京举行,2012年4月,贵州民族学院正式贵州更名为贵州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大学(2015-03)校址在辽宁大连1984年,东北民族学院立项筹建。1993年,以中央民族大学名义开始招生办学。1997年,大连民族学院成立。2002年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与国家民委签署了共建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和大连民族学院6所国家民委所属院校的共建协议。2006年,成为国家民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和大连市人民政府三方联合共建单位。2015年3月,大连民族学院更名为大连民族大学。2015年10月,国家民委和教育部决定共建大连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大学(陕西咸阳)(2015-04)校址在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大学前身是1958年9月15日成立的“西藏公学”。1965年4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4月28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1957年10月17日,中央电告西藏工委、高教部党组和陕西省委,将位于陕西咸阳的“西北工学院”校址移交西藏。1958年9月15日,西藏公学举行开学典礼。1966年5月到1967年12月,学校被迫停课,办学陷入严重混乱局面。1970年,西藏自治区革委会决定撤销西藏民族学院。学校被解散,人员、土地和物资严重流失。1971年5月,西藏自治区革委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决定恢复西藏民族学院,同时决定迁入西藏办学,1971年,学校师生白手起家在尼洋河畔的乱石滩上建起了西藏民族学院林芝分院,学校形成了以陕西咸阳为总院,以西藏林芝为分院,两地办学的特殊格局。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林芝分院正式更名为“西藏农牧学院”,独立办学,成为西藏第一所高等理工学校。2009年3月,西藏民族学院成为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2011年,教育启动新一轮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实施以中国人民大学为组长单位的团队对口支援模式。2013年,学校成功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能力建设工程”百所地方高校。2015年4月28日,教育部致函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自原来的中央民族学院改为大学之后,从2000年起,中南民族学院、广西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学院,纷纷升格,“民院”也许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历史名词。还存在的“民院”湖北民族学院(可追溯至1938年),校址在湖北恩施1949年11月底,恩施专署接管湖北省立恩施师范学校。1950年10月,学校更名为“恩施师范学校”。1958年秋,开办恩施师范专科学校,设在恩施地区师范学校内,开办恩施医学专科学校,设在恩施地区卫生学校内,两校分别在1961年、1962年停办。1965年,思施医学专科学校在原址恢复,1983年医专从卫生学校分出单设。1975年,恩施师范开始招收大专班学生。1977年11月,思施地区师范学校改办为华中师院思施分院,1978年12月(或1979年)更名恩施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7月6日,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原恩施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成立鄂西大学,1989年6月,经原国家教委验收,定名为湖北民族学院,成为普通本科院校。1998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原湖北民族学院和原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湖北民族学院。2007年10月,教育部批准由四川大学对口支援湖北民族学院四川民族学院(由“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2009年3月),校址在四川康定四川民族学院学校肇始于1985年设立“康定民族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学校更名为“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甘孜州农业学校、甘孜州财经学校整合并入。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四川民族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由”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升格,2009年3月),校址在内蒙古呼和浩特1953年,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成立。1955年,呼和浩特第二师范学校创建,同年,呼和浩特第二师范学校和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合署办公。1957年,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和呼和浩特第二师范学校分校办学。1958年,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中专部,原呼和浩特第二师范学校)改建为呼和浩特第二师范学校。1960年,呼和浩特第二师范学校更名为内蒙古教师进修学校。1961年,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和内蒙古教师进修学校合并,仍称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1962年,内蒙古教师进修学校并入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1981年。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中专部,原内蒙古教师进修学校)改建为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1981年,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和内蒙古教师进修学校再次分立,师范类专业独立建校,称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12年9月,教育部决定由中央民族大学对口支援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消失的“民院”广东民族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1957年,学院成立,原名广东民族学院,承担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任务。1977年,学校开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为适应广东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对高级技能人才和职业教育师资的需求,改办为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同年,原广东机械学校并入学院。2005年,原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学院。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我国若干所民族大学中,有6所直属于国家民委,这6所民族大学中有一所是“985”工程院校,其余5所地区性很强。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6所民族大学。1、 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坐落于北京学府林立的海淀区,南邻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校园环境典雅,古朴幽美,人文氛围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是194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民族学院。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1993年学校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学校1978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大学,在其后发展中,先后进入“211工程”、“985工程”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学校本科生(含预科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为50%2、 大连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学校1984年立项筹建,2006年实现国家民委、辽宁省政府和大连市政府三方联合共建,2015年实现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学校有开发区和金石滩两个校区, 少数民族学生占60%以上, 工业设计、网络工程、日语专业是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势特色专业。3、 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前身为中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2002年3月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超过60%。学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民族学、化学、药学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4、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座落于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实现国家民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这里涌现出新中国第一个藏族博士、羌族博士。学校在畜牧兽医理论与技术、民族经济、民族旅游、民族文化研究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领域研究成果颇丰。5、 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校,学校肇始于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兰州开办的藏民问题研究班和藏民学校,1950年1月改建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1950年8月正式成立西北民族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学校地处兰州市,建有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776亩,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计算机应用技术、社会学、应用数学、法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6、 北方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一所综合性民族类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坐落在“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是我国唯一一所建立在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部委高校。学校前身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始建于1984年,2008年更名为北方民族大学。学校在粉体材料与特种陶瓷研究、工业废弃物循环再利用、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技术、北方语言研究、生态移民及精准扶贫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