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进入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后,很多考生关注的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就是研究生奖学金和助学金是多少?虽然钱不是很多,不能大富大贵,但是也涉及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你知道你的大学的奖助学金情况吗?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名校的补助情况,大家也可留言分享下你的高校奖助学金情况,看看标准如何?清华大学奖学金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博士首先学费国家会返给我们,每个月国家补助1060元,学校和学院没有补助,我们课题组博一每个月补助500元,每个课题组补助不太一样,我听到的材料学院最高的课题组补助也就1200元。和清华其他学院相比低得可怜,比如化学系课题组补助1500元。中科院物理所补助一个月5000元,就连天津理工大学博士补助也在3600元。虽然补助是课题组的,但是补助的平均水平应该是和学院的制度有很大关系的。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硕士其实本来我觉得清华的补助还是不错的,而且因为在深研院,会有多余的政府补贴几百元入账,每个月有的同学还有一些勤工俭学,我认为还是可以的,但是跟很多同学聊过才知道,其实清华属于研究生阶段补贴不算很多的,因为我们的学费除了学硕有一部分返回来,其余人的学费都是全交的,比起别的学校学费全返,读研就给奖励是差多了,这一点可能也是清华小傲娇的部分。除了这个不金额的补贴,其余的补贴就要分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实验室,不同的导师了。但是大部分的理工科专业老师是会给钱的,但是这个钱多少就是看不同的实验室,不同的老师了。有的老师比较有钱,比较大气,就会给的多一点,有的老师在刚开学还给同学发几千元的安家费,这一点也是少有的大方老师。有的老师会为了激励大家去实验室,给大家安排打卡发工资的奖励制度,在超过必须工作小时之外多打的时间会给额外的工资,这样比较勤奋的学生自然也就是高收入。还有就是老师不会要求大家打卡,也不会大方多给钱,每个月就是固定的钱数,每个月都发,这样的日子拮据了点,但是只要不是特别浪,特别能花,日子过下来也不是不可以。所以对于清华来说,我们补助是有的,但是多少就由不得我们。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硕士老板给900,甚至600,北京560,清华没有奖学金,不管是考研还是保送都一样,实验室算补助多的,其他同学貌似都是300-600的样子,清华太抠了,但是大家还是想来。北京大学硕士PKU化院的整体待遇挺好。每月至少3000+入账。让人抱怨的也就是PKU的住宿太挤,食堂太挤,导师的要求自然也是非常高标准的。复旦大学硕士材料系是这样的:工程硕士学费一年一万,学术性硕士一年八千,学费都不返还,学术型硕士开学会评定一些奖学金,数额两千到六千不等,但是这些奖学金工程硕士不参与评定,研二工程硕士只能参与国奖评定,但基本上是评不到的。研究生补助国家一年补助六千,导师补助一般五百,多的会有八百到一千,少的也有三百甚至没有,在上海基本上很难自给自足,还要靠家里补贴一部分,所以部分同学会选择助管助教工作来减轻家里的负担。武汉大学奖学金武汉大学硕士对于读研的人来说,现在学费不用交以奖学金的形式发,每月还有国家500元生活补助,挺幸福。武大如此,不知道其他高校如何。但是,考虑到现在变态的物价,学费是不用愁了,补助都不够吃饭的(当然是吃食堂了)。还好老板大人体恤我们,发点劳务费,不然这生活啊……说到劳务费就要吐槽一下了,老板体谅我们工作辛苦多发点,可是居然要收税,超额部分的20%,我白花花的银子啊!(听到这个消息哭晕在厕所……)浙江大学博士博士:学费一万,分两次返还,一次五千;然后博三开题之前每月补助2400,其中800由导师出。开题之后,每月补助3400,其中1300由导师出。硕士学费八千同样分两次返还,每月1000,其中三百由导师出。奖学金五花八门,不过材料这块,要拿奖学金一定是要有文章的。上海交通大学博士上交研究生补助分为学校补助+学院(或导师)补助两部分。其中学校部分对硕士的补助为500元/每月,博士1820元/月。学院(或导师)补助的具体数额在不同学院之间差异还挺大的,比如我们材料学院,对硕士补助大概500元~1000元/月,博士补助大概1000元~2000元/月。机械学院财大气粗,学院部分对硕士的补助大约500~1000元/月,博士的补助大概是3000元/月。感言就是,对大部分同学来说,这些补助应该刚好够在上海的生活费吧,博士还能过得挺充裕,硕士就比较勉强了。我的心得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有的课题组,第一年啥都不用干不用进实验室就有大把的补助拿,有的课题组从第一天就进组还拿着比别人可能少一半的钱,干的活也不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最近网上都在热议中国研究生的待遇情况,那么作为蜗壳中的一员,我想说中科大的待遇放眼全部的高校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首先是学业奖学金,一等奖是12000,二等奖是10800,这个奖学金是全员覆盖的。学费加住宿费是九千多块钱,在交足了公粮的情况下还有些许的余粮。研究生每个月学校的补贴是1100(研一),导师给的补贴另算,我每个月到手1250,导师给的补助会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渐的增多,一般到了博士会有两三千的收入。不过这在一个中部不发达的省会城市也就仅仅满足自己的温饱问题,生不起大病吃不起大餐,连谈个恋爱都要精打细算,但是至少不用厚着脸皮向家里要钱。刚来学校的时候,听师兄师姐说你看看人家中科院某某所,一个月四五千,硕士的待遇赶上博士的待遇。尤其是最近在网上看到中科院某所发的红头文件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待遇的时候,我就非常的不爽,当我看到大家在某乎上疯狂地吐槽时,我心里瞬间平衡了很多,原来还有学校不发奖学金的,竟然还有每个月不给补助的,竟然还有发了补助还收上去的。虽然比不过某些土豪中科院的研究所,但是我还是对蜗壳充满了感激(表态要政治正确),看我这么虔诚,给我们涨个薪呗。南京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南京大学硕士在南京大学,硕士,学校给700/月,博士1400/月。根据课题组不同,老板发的补助也不一样,我们组硕士统一七百,博士统一1000。其他组可能更高吧,听说物理学院,博士一个月可以拿到3500+。我们实验室对科研进展和实验进度要求比较严格,老板也很push,只要稍微有些工作不到位,就会扣工资,经常有人被扣好几百。一个月1400-2400的工资,在南京这个城市,也刚刚够用吧,由于已经有了女朋友,基本月月光。物价上涨跟不上工资涨幅啊,据说,我们实验室已经好几年没涨工资啦。不过,既然读研,在金钱方面还是不要奢求太多,不向家里要钱就够了,不要想着有积蓄啦,毕竟是镀金求学的,不是求职。当然 ,能涨最好不过了。中南大学硕士学费返还是妥妥的有,不过前提是不能挂科,学校补助每月500,按12个月发,覆盖比例不是很清楚,我们俗称低保。不过要是不天天在食堂吃还不够饭钱,导师补助金每个课题组情况都不一样,从零到上千不等,年级不一样金额也不一样。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不要跟哈工大谈钱,她太穷,太穷,太穷。如果你们在意奖学金多少,那就不必往下看了,转身投奔别的高校才是王道!哈工大研究生奖学金分三等,一等18000,二等13000,三等8000。学费也是8000。拿了三等奖学金的我们吃着东北特有的黑土,唱着歌就这么挺过来了。除了个别专业,哈工大学术、应用型研究生都是两年制。进了实验室一般才能拿到老师发的补助,数额因课题组而异,大概500左右吧。厦门大学博士硕士奖学金全覆盖每人1.1万/年,国家助学金每人0.6万元/年,校长助学金每人0.12万元/年。博士学业奖学金每人1.3万元/年,国家助学金博士前三年每人1.2万元/年、第四年0,直博生前三年1.2万元/年、第四年0,校长助学金博士前三年每人1.8万元/年、第四、五年3万元/年,直博生前三年每人1.8万元/年、第四、五年3万元/年。总体上来看,厦大的奖助福利很棒。曾有一份调查结果显示,“人性化服务”是厦大学子眼中的厦大最特色。来自学校的关怀让学生感受到满满的爱,带给学子永远伴随的情怀,因此校友心系母校,校友关怀无处不在。2016年有段时间曾被“86级校友重回母校”刷屏,他们启动5亿投资基金资助厦大学子创业,并邀请到李宗盛、蔡琴等在上弦场举行了一场现场人数达9000多人的盛大联欢会。据说晚会和前一天的舞会大家玩的很high。学校带给学生的奖助福利的确很多,在生活中可随时感受到这份关怀,比如前几天还去听了话剧《守岁》(86级校友带来的福利),还有学生可以花低价钱在校内打高尔夫球,以及同样在餐厅吃饭,教工卡会加收20%(这其实是对学生的一种补贴啦)等等。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如各类基金、奖学金、励学金,大多数是定向到院系的,所以小院或新成立不久的院的奖学金名额有可能会非常少……当然啦,如果足够优秀,这些都不是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我们学校发的补助每年9000,每个月750,分12个月发放,自己导师发的研一不做实验一般都是300一个月,学校规定至少200。如果实验有成果了,导师也会额外奖励,国庆加班会有加班费。东北大学硕士研一上学期没有补助,当然也不要求进实验室,我的补助只有大家全都有的每月600块,到了下学期进实验室的话就是每月200补助,其他大部分人是从研究生开学就每个月有200补助,有的老师要求必须去实验室才会发,极少数是不去实验室也会给你发一个月200,这是冶金物化的情况,有色和物化的情况基本差不多,给发钱的基本上是一个月200,不去实验室会扣钱,不要求去实验室的就不发补助,钢铁冶金就比较有钱了,但是鉴于钢铁的前景的逐渐黯淡,补助也大幅缩水,目前是一个月300,要求周六日必须去实验室值班,报账什么的,要求也比较高,这是冶金的情况;材料的话现在是比冶金给的补助多,一般情况下是一个月400,去实验室也是各有要求,有的去有的不去。重庆大学硕士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补助是500元,导师可以另外适当发放补助,但是这样的导师不多。有些导师一分钱都不发给学生,这种现象虽然不多,但是导师不发,学校也不管,有些学生只好忍气吞声。羡慕建筑设计等专业的研究生,他们的导师给学生的补助有些可高达8000元每月。这是化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专业的学生完全不能够比的。苏州大学博士奖学金博士特等18000,一等14000,二等11000,学费10000。硕士特等12000,一等8000,二等6000,三等4000,学费8000。博士国家助学金每年13500,每月1125,硕士助学金6000,每月500。博士每月还有学校从导师经费中发的助研津贴500。导师发的助研津贴,博士0-2000不等,硕士0-1500不等。当然,还有各种奖助学金可以申请。(峰一样的男子提供)大连理工硕士学校补助和学费的返回是按等级分的,一等返10000,每月补800,二等返8000,每月补650,三等不返,每月补500.导师补助每个导师不一样,有的有,有的没有。个人认为学校的补助在各个学校里算是挺好的,而且按等级分有助于激励大家好好学习,因为三等,二等都是有机会调整等级的。一等二等三等具体的比例我不记得了,反正助学金是每个人都有的。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校加国家补助是一月1000,分十个月返还,之后有奖学金,学费返还应该就算在奖学金里面返还吧,老师的话少的没有,多的我知道的是800一个月。感觉挺少的,毕竟在大帝都,感觉分分钟就花没了。华南理工大学我们研究生是奖学金(一二三类奖学金,分别为12000,10000,8000),和每月500,发12个月(也就是国家助学金6000)。博士生就是每个月3000,12个月。每个老师给的补贴不同,像我们宿舍分别就是800,600,500,200。老师选的好,经济来源就多啊。湖南大学湖大硕士是600块每月12日发到卡里,博士研究生现在都是2500。博士研究生学费都是先交后退,硕士是50%是一等8000,30%是二等5000,20%是三等3000。硕士第一年,本科是985高校,和保送的都是一等,其他看成绩排名。第二年就是看硕士一年级的学业成绩,发文章的优先。有些大课题组的老师另外会给学生100-500。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新生都有一万奖学金,学费8000,国家给6000,材料的招生单位主要有材料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和新金属材料国重。国重这边第一年没有导师补助,第二年开始有,每月导师给400,实验室给100,总共500。新材院的学生第一年就有导师补助,具体多少好像是看课题组,像谢建新谢老板,李晓刚等人的组里发的就比较多,另外211、985保研过去的第一年有一万的院长奖学金。博士学费一万,直博免学费,博士的具体情况也不清楚,第五年就停发补助了,宿舍也不让住了。上海科技大学硕士、博士生命学院,硕士3000/月,博士5000/月。要好好科研呐,毕竟每个月拿着学院那么多工资。(amelie提供)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硕士一共是每个月500,其中有300是一次性发的,忘记什么补了,后来每个月发200。这是二等的,一等是前10%。数额是800~研究生院有具体的文件~导师嘛,一个月300。博士是这样:2013级及以上一等学业奖学金每月2500元,二等每月2000元,补助12个月每年,没有三等,不需要交学费;2013级以下为新政策,一等学业奖学金2450元,二等1700元,也是12个月每年,没有三等,需要交学费10000元;有个同学他们组里就是:博士500元-2000元不等(视学生科研及承担任务来定),但是基本工资就是500元,硕士300元,实在不够花,发放还不及时。苏州大学硕士苏州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四个等级:特等奖18000占5%;一等奖14000占15%;二等奖11000占30%;三等奖7000占50%;学费10000,住宿费1200,大部分学生的奖学金都不能全额覆盖。学校的助研费每个月1000,每年发12个月,也就是每年12000,学校还会从老师基金扣除一部分直接发给博士,每个月是500,优势学科补助500,每个课题组发的助研费不等,高的达到1500,低的不发,普遍课题组每个月补助500左右。 一个研究生一个月的补助大概八百左右,一个博士的补助大概2500-3000。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硕士学费8000,并不会返还,奖学金分为12000、8000、5000,基本能赚回来。学校补贴每人每月500,基本解决不了温饱。此外导师补贴都靠自觉,0~1000不等,饿死的饿死,撑死的撑死,单靠学校和导师,基本不能奔小康,太少了。郑州大学硕士学费返还分两等,40%全部返还,剩下的返还一半,每月600,发12个月,加导师补助100到400不等,一年12个月,强烈要求涨工资。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补助每月500。听说别的高校补助也这么多,所以没觉的什么。but奖学金整体金额可不可以提升点,那么少的奖学金在上海高校排倒数了!据了解,有的组600,有的400,绝大部分研一老师都不给。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博士硕士600,博士1516,导师补贴随机。(猪猪菜提供)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校每月700,导师300,奖学金分配为:保研8000,其他4000,补助还可以,就是平时实验忙,而且工作不好找。山东大学硕士新生入学奖学金大多院系和校区选择平分,不返还学费,每个月学校给每个硕士生800,有的学院会在学校800的基础上添加300增加至1100,加导师补助100至500不等。工资太低,学费应该返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材料系的情况是,一等奖学金8000,比例是80%,二等奖学金4000,比例是20%;学费是8000/年,按上述奖学金返回。导师补助的话每月是300~500元,发十个月;学校补助的话是按照国家要求6000元/年,分十个月发放。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较符合地大校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来源: iNature 作者:弗雷赛斯 本文由材料牛编辑整理,感谢各位同学提供信息欢迎大家分享你的学校的情况哦
来源:撒盐少年我曾听有人这样说过,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多了一颗星星,然而星星看似光明的背后,还是无穷无尽的黑暗,就连星星的光,也是一个假象。最近噩耗不断,先是大连理工一名研究生,不堪生活重负选择离开人间,今早,江苏大学又爆出一名本科生,在校内坠楼身亡,然而如今一人死,命如草芥,很快就会被如“夏之光恋情”、“任豪道歉”等的娱乐新闻,冲刷得连残血都不剩,然而谁又能来看一看,这死去仍存余温的尸体,背后所揭露的残酷真相呢?1大连理工研究生上吊发布自嘲式“遗书”一名大连理工的研究生,以一种近乎自嘲的方式,走向了死亡。在10月13号的凌晨2点,一个名叫“红烧土豆叶”的博主,发布了一条定位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实验楼的微博,而内容只有两个字:再见,下面附了5张文字图片,另外还有一张是挂满麻绳的实验器械,疑似是他最后的“死亡凝视”,我们多希望那只是一个玩笑,多希望他可以从那个实验室走出来,但很不幸的是,在14号,大连理工大学发布情况通报:这名研究生被发现在实验室中身亡。时间回拨到6年前,彼时的他,还是一名刚考上大学的高中生,作为一名来自南方的孩子,正对北方的雪有着热切的期待,他问:“冬天的雪大么?”然而,6年后,内心的积雪就已经把他,葬送在了一个大雪未至的秋天。他的期待变成了“三年读研期间世界跟闹肚子似的。”体会到了“给研究生讲课的老师授课质量差到了,酸奶没吃完放垃圾桶里一周的地步。”开题答辩时老师:“多去看文献,看看别人怎么做的。”然而在线上组会时,“组里的老师看了我的数据,平静地表达了我的数据都没意义的评论。”然后这一切都开始反噬自身:“好吧,是我不对,我太笨了,不懂得自己思考。”“那就是你笨、懒、没用。这二十多年家里人给你这么多关怀,结果养了一个废物出来。”“你这样下去肯定延毕了,真丢人,几百万研究生,不缺你这么一个废物,去死吧。”然而雪上加霜的是,老师的怒喷:“不能让他们发专利!得让他们发论文!专利太简单了,发个专利就毕业,太水了!”当时的他刚通宵做完PPT,闻此苦笑了一声,瞬间精神了。身体精神了,心灵却已经选择了死亡,“我就不给国家添麻烦了。如果我身上还有哪个部位能用的,都拿走吧。请把我烧成灰随便埋到哪块地里,好歹能贡献点养分。”这篇长达5页的“遗书”,虽是遗书,但全篇都透露着一种轻描淡写的绝望,甚至是自我嘲讽,直到生命的最后,他还不拿自己当回事,甚至这是他第一次跟人倾吐了这么多……那么他生活的每时每刻,装出来的笑容、故作轻松的姿态,就是一根根拧成的麻绳,最终将他吊死在,那个他最深恶痛绝的实验室里。一个是以轻松脚步,走向死亡的同龄本科生,另一个是以自嘲自卑,收尾人生的研究生,而更多的是千千万万在黑暗冗长的隧道里,看不见光明的我们。有网友就在那条遗书下方评论说:“这不是个例,这是全国大部分研究生的现状,学院、老师把压力全部丢给学生,啥都不管。”“一个明星能推动毕业论文的查重率降低,但很多生命都推动不了硕博机制的革新。”“最令人难过的是这位学长和我们比起来,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导师也没有很苛待,生活也没有特重大的打击,就是平平淡淡的我们),希望大家都能顺顺利利毕业吧,不要再听到这种消息了。没什么特别的打击,也没有什么罕见的遭遇。仅仅是活着就已经很吃力了啊。”227岁白化病研究生跳楼985、211大学自诩“废物”这让我想到了,那个27岁的河南男孩陈泽民,一名华科计院的研究生,在离开世界以前,留下一封名为《狗血的研究生生涯》的“遗书”,这篇“遗书”甚至还是论文的格式,介绍了他研究生的生涯,分为了七个部分:任务安排、奖学金评定、公司做事、徐老师的说法、石老师的“关心”、校招与论文、遭遇,有网友说:“硕士最惨的都被他遇上了。”从被导师卖给公司做苦力、两个月只发600补助,到即使成绩最好,只给评三等奖学金,其他人都是二等,而理由居然是:“如果是一个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来说,都够好几个月的生活费了。”他还是一个患有白化病的人,头发先天性金黄色,皮肤比普通人更白,还患有严重弱视,“一个天生视力三米外看不清别人的脸的人”最后他绝望地说:“一个天生视力三米外看不清别人的脸的人,跟人说又有谁在意;父母为此付出无数的汗水,如何回报;华科计算机就业率很高,没找到工作是什么处境;两年来,每日翻来覆去睡不着。该怎样。”好不容易考两次才上华科计院的他,没想到是这样的结局……很多人都说,考上大学就好了,考上研究生就好了,找到工作就好了,可事实却远非如此……考上985、211大学的学生算是中国的精英了吧,可就连这群精英,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就在前几个月,有一个豆瓣小组很火,名字叫做“985废物引进计划”,创建于今年5月10日,目前已经有9.5万名成员。小组简介是这样的写的:【98five大学】985.211失学失业者的新校园,分享失败故事,讨论如何脱困。这样一群人们眼中的精英,自嘲为“985废物”,从前的他,是出类拔萃的,可是到了这样一个群英荟萃的地方,他们用尽全力,做到的也只是不掉队而已,一方面想自暴自弃、不想追求,另一方面又会被外界影响,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于是只能用废物来自嘲,他们有的因为疫情事业,找不到工作,有人考上北大研究生,因为绩点垫底压力山大,陷入自卑、抑郁与焦虑,有人因为挂科太多大四被退学,需要重新参加高考……可就是认为自己是“废物”的一群人,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里,已经算是人生赢家了!他们为何如此焦虑呢?就如牛津大学的教授项飙提出的一样:中国的社会分化是一种全民参与式、以市场为基准的社会竞争。“大家都觉得自己有权利在这个分化过程中受益,也都想着比别人快一步半步,害怕被甩在后面,造成一种强烈的末班车心理。”因为他们“觉得边缘的生活不值得过,造成极大的焦虑。”求学、工作的竞争越来越大,判断成功的标准也越来越单一,这个社会永远在追求效率、金钱、学历,教我们一定要变得成功和卓越,却没人教我们如何接受平凡,没人教我们如何爱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3我们感同身受是因为境遇相同不仅这些学生的离去,让我们心痛,更让人难过的是,世界失去了两条珍贵的生命,却还有千千万万个正在走向死亡、正在挣扎、无助、焦虑、自卑、彷徨的灵魂,那是每一个我们,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这就解释了我们为何如此感同身受,就是因为我们境遇太过相同。在同一个时代大背景里,没人逃得过社会的“先天灌输”,纪录片《出路》的导演,就说过,“我觉得你们才20多岁,你可能到30多岁的时候你要知道,你可能要把很多在这个社会里面,教育当中植下去的一坨一坨屎都得挖出来,然后你才能变成一个真的人”。更没人能逃得过,来自家庭的声声叩问:“别人做的到,你怎么做不到?”“考不上研究生,还要考公,年轻人要有铁饭碗!”“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什么都能做得到。”@bandou写过这样一段话:“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但我想稍微歇一歇。”可是那些提前结束自己生命的人,他们都有共同的一种想法:我不能歇,我歇就是我没用,我是个废物,就该去死!而灌输我们这种想法的人,是这个社会、是这个学校、更是我们自己,在《焦虑的社会》这本书里谈到:“一个人与处在相似状况中的其他人进行同类对比,决定了他在这个世界中的情绪状态。当自我不再相信能够与别人比肩抗衡时,就会失去重心,摔倒在地。当我们感到被别人丢弃一旁时,就会心生畏惧,小心翼翼。”但无论如何,我们要放过自己,但永远不要放弃自己,有首日本歌曲就叫《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演唱者中岛美嘉,曾是日本的天后级歌手,却最终因患咽鼓管开放症失了聪,曾经的她也想一了百了,但她没有放弃自己,在巡回演唱会上唱的这首歌,更是拯救了日本几十万人有自杀倾向的人。歌里唱到:“今天与昨天如此相像 想改变明天 必须改变今天,我知道 我知道 但是...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因为心中已空无一物,感到空虚而哭泣 一定是渴望得到充实,尽考虑着死的事 一定是因为太过认真地活。”是啊,人这一生,终究要学会与自己和解。史铁生在《奶奶的星星》里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多了一个星星,人死了就变成一颗星星,给走夜路的人照个亮。”他们用他们的离开,教会我们重视自我、重视生活中的不美好,遇到迈不过的坎,并不是一定要迈过去,条条大路通罗马,也许我们不能走最顺坦、最理想的那条,或许泥泞、或许坎坷,或许崎岖,但总会有属于我们的那条道路。奔赴前程的路上,做不到勇往直前,可以悠闲漫步,成功太累的话,我们快乐就好。
前段时间,大连理工25岁硕士,留下遗书,最后自杀的事情,在网络端引起了巨大争议,轻描淡写间,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就这样撒手人间,看完留下的遗书的一刻里面没有无休无止的抱怨,也没有那种对于社会恨铁不成钢的愤怒,更没有对于身边的人的耿耿于怀与怨恨,看似诙谐幽默的背后,是一个人即将离开人世间最后的留言,然而我们无法想象的是,曾经写下这份遗书的那位硕士研究生,究竟为何带着如此必死的信念,就这样的从容赴死。硕博学生本是天之骄子,为何近年来自杀和轻生事件不断?可以说,大连理工大学的这名25岁研究生自杀的事件,并非首次,而是在近年来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甚至有很多研究生或者博士,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高等教育逐渐呈现出一种焦虑化,压力化,甚至是轻生化趋势也是越来越明显,据很多实际的高校硕士生和博士生交流,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有过焦虑,担心,压力,甚至承受着生活各个方各面的重击,有的学生在长期的压力下产生抑郁,甚至报复扭曲的心理现象。而为何硕博学生会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其实压力来自于各个方面,包括就业压力,毕业压力,甚至还有导师压力,尤其是那些所谓的漂亮女学生遇到一些有些特殊癖好的导师,更是会有着难以名状的心理压力,而前段时间的教育部发文,更像是雪上加霜:“鼓励高校导师,对于学生毕业和择业,还有各方面评优评比更大的权力,导师具有一票否决权!”而这一点恰恰是压倒无数高校学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同龄人早已工作多年,有的也已经结婚生子,有的更是工作多年,成为职场精英,再不济的,也起码有了一些工作经验,有了一些社会上拼搏的资本,而对于他们而言,这些都是时时刻刻萦绕在他们眼前的心魔,年纪逐渐变大,工作未来还没有着落,更重要的是与同龄人的差距逐渐走大,加上发文的压力,还有导师表态的要求,随时面临着延迟毕业,拿不到毕业证,达不到要求就要劝退的困境,学习多年,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高等教育背后的困境与无奈,究竟刺痛了多少学子内心的心酸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却沦为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这究竟又是谁的错呢?说到底,高等教育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因素是综合的,而这些因素的综合,才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悲剧接连不断的发生,每一个悲剧事件的背后,都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我们的高等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的高校学子又为何变成了如今这样?其实说到底,社会压力的增大,生活的偏见和科研学习环境的恶劣,才是这一切最终结果的幕后罪魁祸首。导师过大的权利还有学生数量的持续增多的,导致竞争压力持续变大,毕业难度逐渐走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不仅是本科生在持续扩招,作为曾经的高等学历,硕士博士也是招生数量持续升高,尤其是今年的疫情,为了缓解社会上大量的大学生就业,不同的高校都对硕博招生数量进行了适当的倾斜,仅仅博士生就多招收了几万,硕士已经达到了四五百万之多,而门槛的降低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两块学生群体的竞争。学生数量增多了,可是毕业的条件并没有放宽,对于硕博学生,都有一定的知名报纸和刊物发文要求(如自然,细胞等权威杂志,或者SCI)可是发文的渠道和数量版面有限,这就必然导致一部分学子虽然读了硕士博士,但是达不到对应的发文要求,就无法毕业,或者延迟毕业,还有导师的强势地位,很多学生沦为导师的打工仔,给不给资源,能不能给你补助,甚至评优推荐论文过不过就是导师一句话的事情,这让很多学生对学习产生了迷茫。早已沦为社会弱势群体的高校学生,他们的出路又在何方?如今是一个金钱社会,很多时候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就是看其有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而所谓的事业,地位,title这些都可以作为财富和金钱的背书,作为年级逐渐增长的硕博学生,不仅需要苦苦挣扎在世俗的高眼光高标准下,同时另一方面又要面临巨大的现实冲击与落差,随着硕博扩招的持续进行,以前的那种精英科研人士光环不再了,毕业即失业,或者需要和普通的本科大专抢夺竞争岗位现象也是开始逐渐屡见不鲜。付出高昂的学习成本,但是最终却没有相对应的收益,这让很多好不容易进入硕博阶段的学生无法接受,而更残酷的是,自己似乎越来越难毕业了,导师就是自己的老板,所有的资源,评优,发文甚至是上面给的补助,都需要看导师的脸色,甚至就算自己达到毕业论文要求,导师不给你发文,或者觉得你达不到要求,就可以一句话否决,这种绝对的权力真空条件下,让很多学生苦不堪言,生活和人性的险恶残酷让他们甚至陷入绝境。而对于女学生更是如此,无数的猥亵和欺凌事件,也是屡出不穷,反抗的背后就是无法拿到毕业证,或者不给发期刊论文机会,甚至是直接给课程不合格,比起自己的前程,很多女生只能选择被动忍耐,而这种被强迫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感觉,才更让她们感觉绝望和寒心,曾经梦想的高等学府,却成为了困住自己的牢笼,逃不出去,不被理解,遭受身心的各种摧残,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个废物,无数矛盾和悲观心理下的极端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大连理工硕士研究生留下遗书的背后,看似字里行间充满了诙谐幽默,可是又透露着多少苍凉和无奈呢?他代表的从来不是他一个人,而是国内同样处于这样困境的一群人,面对生活的压力,还有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差距,甚至还要承受着跟导师要不到资源,做不出论文要有的数据,最后发不了文,毕业不了,觉得愧对家人,愧对社会,陷入不断地自我否定和对未来的深深迷茫中,而这种罪恶感最后也将他们拖入了万丈深渊!那些看起来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又有谁可能看到他们背后背负着多少人的希望,又有多少人可曾理解,他们早已是处于心理崩溃的边缘,又有多少人懂得所谓的硕博教育早已成为了他们无法摆脱的紧箍咒,这场游戏没有输赢,有的更多的只会是越来越残酷的竞争,还有越来越多的卑微屈膝和自我否定怀疑,所谓的硕博光环,哪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光鲜?一步不慎,可能脚下就是万丈深渊,向前一步是悲壮,向后一步是绝望,他们早已是无路可退。喜欢我,请轻点关注,更多好文章,好观点,与你分享~
10月13日,大连理工一名研三学生,凌晨2:00留下一封遗书,结束了自己年仅25岁的生命。这样的消息,总是让人黯然痛心。细细看了他留下来的遗书,没有激愤,没有强烈的抱怨指责,言语间还有些自嘲的幽默,可就是这样一封遗书,看得让人心痛,让人压抑。也许有些人觉得遗书中的这些事儿,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儿,总是可以迈过去的。可要知道压死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生活中,有很多艰难的时刻,家庭、人际、社会,失败、不公、压力……这些是无法避免的,处理的好就能坦然面对,处理不好可能就成了一根根压在身上的稻草。那些选择自杀的孩子,在杀死自己前,日积月累的稻草早已将他们的内心吞噬了。遗书中,这位学生会在自己脑海中一遍一遍地自导自演这样的“小剧场”。“肯定是你自己的问题!”“那就是你笨,懒,没用,这二十几年家里人给你这么多关怀,结果养了一个废物出来。”从这些话里,可以看出,他一面想找外部的理由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另一面却又陷入深深地自责和自我质疑中。他将所有攻击的矛头转向自己,所有的负重压在自己身上。他很温柔善良,却丢失了处理这些重担的勇气与希望。也或许是从来没有人给过他足够的勇气和希望来面对这些事情。今年在网络上沸沸扬扬的17岁少年跳桥事件,依然震撼着人们的神经。因为和同学发生冲突,17岁男孩被母亲批评,没有迟疑地冲向栏杆,一跃而下。17岁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悲剧的发生,从来不是偶然的。父母要反思,我们的教育也要反思:应该给孩子的,我们给了吗?这个世界不是一个无忧无虑的乐园,想要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快乐的生活,需要良好性格的加持,学会与自我、他人、社会智慧的相处。所以,有些能力,我们一定要教给孩子。爱与被爱的能力哈佛大学的“格兰特研究”曾对268名本科生进行长达75年的跟踪调查,旨在揭示健康快乐生活的关键要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一个感觉被接受、被爱与养育的童年、20-35岁时的移情应对方式、以及温暖的成人关系。尤其是童年时期得到的爱,对人在中年时的薪酬、老年时的幸福感、爱别人的能力密切相关。”“感觉被接受、被爱和养育的童年”,正是个体后来应对和处理各种关系的基础。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与支持,是孩子内心安全感最重要的来源。安全感就像是一幅坚硬的铠甲,让孩子有勇气、有信心去面对外部环境。这样的孩子也会有能力去爱他人,将自身爱的能量传达出去。独立的能力前苏联 苏霍姆林斯基:“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而还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为什么要教会孩子独立?因为独立意味着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让孩子参与家务的收拾整理,这是生活上的独立。让孩子遇事拥有自主选择、自我决定权,并且能够承担由此带来的结果,这是心理上的独立。在《爸爸去哪儿》中多多很想领养一只小狗“乖乖”。黄磊和孙莉没有对女儿的诉求强势的拒绝或宠溺的答应,而是像对待一个大人一样,和她认真的商量,让多多清楚自己的选择会面临的情况以及要担负的责任,然后再让她自己做出决定。很多家长对孩子实施包办,让孩子去顺从家长的决定,并加之以“都是为你好”的“良苦用心”。其实,这只是对孩子自我成长的压抑,让孩子长期在家长的“良苦用心”下,丧失了自我,也无从担负起对自己、对他人、对事物的责任。积极乐观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韦纳(B. Weiner)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归因理论”。归因,就是对事件的原因做一个解释,到底这件事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韦纳的归因理论模型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个体心理及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简单来说就是:成功 →归因于能力 →自信;失败 → 归因于能力 →自卑,无助;成功 & 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 →继续努力,乐观;成功 & 失败→过分归因于运气 →守株待兔,不思进取;……很多父母经常说“你怎么这么笨?”“为什么人家都会你不会?”这就是将孩子的失败归结于孩子的能力,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质疑,生出无助感。不如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是不是没有好好努力,是不是这次的问题确实比较复杂,有很多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后再面对这样的事情如何解决,让孩子重新树立起信心,继续努力。所以,引导孩子形成积极的归因模式,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事物。“软弱”的能力我们的社会好像不允许孩子软弱,要努力,学习要争第一,工作要挣大钱,遇到什么事都要坚强……可人不是机器,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感情。感情有时就是软弱的,会感到委屈,会想要放声大哭,会想要依靠他人的肩膀,会想要别人能够理解自己……允许孩子的软弱,是让孩子在需要依靠的时候,知道自己有可以依靠,可以倾诉的人,不会剑走偏锋。所以,对孩子宽容一点儿。生活可以不易,也可以很简单,关键是你给孩子准备了什么…….
文|喵大小姐这几天,25岁大连理工大学研三学生自杀的新闻上了各大热搜。我其实不太敢去看这样的新闻,今天猛然间打开后心里就开始乱糟糟的。成年人的生活本来就是不易的。虽然成语里有“感同身受”这个词,我们也能尝试去理解这个学生的绝望,却永远无法感同身受他的痛苦。就像遗书开头他写道:“只是想来告个别,待会儿就准备一挂解千愁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绝望让人内心焦灼。且他是第一次跟人倾诉这么多,写下这样的求助,也是他的最后一次。《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一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让人心疼,这个男生的遗书的背后也同样让人感觉沉重不已。他在最后,为了不给自己所在的小组添麻烦,为了不给国家添麻烦,选择了结束生命,他还表达了自己的希望,下辈子宁愿做一只猫。但是,生活除了“众生皆苦”、“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外”,我们还有自己的家人、朋友,还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有很多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留恋。后面有网友评论:“要去找到新的生活的意义,并且有韧劲地面对现实的困境。”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有分享著名的意义疗法作为治愈心灵的工具:“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所以,哪怕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们除了直面死亡外,还有最重要的,是要找到生命的意义。这本书里,给我们分享了三个答案。通过关爱他人来寻找到生命的意义法国浪漫喜剧《天使爱美丽》中,主人公小爱美丽同样也是一个不幸的孩子,童年时母亲去世,父亲沉浸在母亲去世的痛苦中,因为被父亲诊断患有心脏病。她一个人孤孤单单地长大。所以,她从不知如何与人交流。直到在居住的公寓里发现多年前某个小男孩在自己公寓里留下的“童年宝藏盒”。爱美丽失眠到凌晨四点,终于下定决心,要去找到这个盒子的主人。于是,不知如何与人交流的她迈出家门,找到楼下房东太太,找到水果店老板柯立纽、找到柯立纽的爸爸妈妈,才知道多年前居住在这个房间小男孩的名字。寻人之旅是不顺利的,爱美丽决心放弃了。最终在玻璃老人的帮助下,她知道了自己是因为将名字发音弄错了,并找到了那个租客。看到对方打开盒子,眼泪涌出的瞬间。爱美丽觉得这个世界如此美妙,于是她开始了自己行侠仗义之路。扶盲人伯伯过马路,跟他描述身边的日常事务;捉弄苛待店员的柯立纽;修改房东太太老公的情书,制造对方还爱着她的证据;制作录像温暖玻璃老人的内心;帮助父亲走出家门环游世界………爱美丽还是原来的那个爱美丽,却也不是原来的爱美丽。她变了,她懂得了如何与人交流,不再是没人爱的小鼬鼠。还记得之前看到网上一句话,你要记得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偷偷爱着你。爱美丽努力地关爱别人,自然也收获了别人的默默关爱。于是,她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大连理工研三学生也被很多人关爱着,不然他的微博下也不会有那么多评论,只不过他没有看到,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所以,于我们而言,记得关爱的及时一些。有时候你的善意,可以温暖一个人的心,也可以改变他的人生,不要吝啬它。通过克服对困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毛姆著名小说《人性的枷锁》中,主人公菲利普是个不幸的孩子。从小父母双亡,寄养在伯父母家长大,但伯父母又没有孩子,也不懂如何教导一个小男孩,何况他还身患残疾?他一路跌跌撞撞地成长,内心的苦闷不言而喻。上学时,同学嘲笑他的跛脚,还模仿他走路的样子,没有朋友;求职时,对会计师职业的迷惘让他产生新的焦虑,进而选择了放弃;学画画时,同学普里斯小姐的死亡让他第一次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面对爱情时,他几番周折,跌跌撞撞,因爱而不得而痛苦不堪;投资失败后,身无分文流露街头时,他也曾多次想到了自杀……,在人生最痛苦的时刻他还是在思考这个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最终他想起了一则故事,一个国王派遣自己的大臣收罗所有的图书来编写成册给他看,大臣历经艰难收集完毕归来时,国王已然老矣,没有时间看,最后让大臣总结为一句:“生而受难,久难而终,生命没有意义。”于是,他终于觉悟失败不重要,成功也不重要,他感受到了彻底的自由,这世界再无什么残忍可言了。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如果说和同龄人相比,菲利普是一个失败的人。但是他也是一个无畏的人。他找到了答案,也终于成长成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在30岁高龄才从医学院毕业,找到工作,找到相伴一生的人。在苦难中,一个人可能仍然保持有感情、自尊、无私。是的,这个同学也曾努力,他都克服了那么多的困难,考上了研究生,做了那么多的实验,为什么不能承认自己的哪怕延迟毕业也是有勇气的行为呢?他一直都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只不过他没有承认,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通过做有意义的事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同学小雅跟我分享过自己人生最焦灼痛苦的时刻。那时她刚大学毕业没多久,工作上不知道该干什么,感觉不到任何前景,想要改变又不知从何而起;同事之间经常有言语讥讽,觉得她就是想太多;看着身边同学纷纷工作小有收获时她更加不安。那会儿,她每天上班都是绝望的。压死她心底最后的那根稻草是朋友的欺骗,朋友明知是一个网络骗局还把她带进了进去,她亏损了一些钱,又因为自尊心不想向父母求助,原本痛苦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小雅曾说,那会儿,每天连10块钱都要仔细盘算着怎么花才能生存。而让她获得解脱的是做有意义的事。于小雅而言,有意义的事儿就是工作,对当下的这份工作不满,但可以换工作啊。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有一句名言:“很多时候不是这个事情本身,是我们怎么想这个事情对我们造成巨大的影响”。人有时候最容易陷入自己情绪的误区里。小雅就是这样。既然没有什么能够再失去的,那就好好工作吧。于是,她用了半年的时间学习产品知识,而后,变得越来越专业。同时,人也变得自信了很多。一年后,集团另一条产品线招人,小雅凭借出色的表现成功跳槽,收获了高于以前4倍的薪水。在工作中,小雅感受到帮助客户的快乐,不再觉得工作是一个负担,反而很轻松,不到一年就获得了升职。哪怕后面的职场依然有挑战,身边还会遇到一些人和事让她不开心,但是因为内心坚定,她不再害怕。如果小雅一直将自己陷入当年的情感误区,她不会有现在的收获。同样,那位研三同学也因为将自己持续埋藏于延迟毕业、做研究等的痛苦里,没有见识到世界的更多精彩之处,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教授,在《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一书中,就有分享可以快速调整情绪的方法:“可以通过嗅觉,如闻闻外面的花香、做深呼吸、学会去示弱等。”生命那么漫长,也那么短暂,好好去找到你生命里更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是学画画、旅游、工作、健身、登山、读书、化妆……千万别放弃了自己。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才能活得更精彩。书籍赋予人最伟大的意义就是当我们处在困难、处在人生低谷时能够找到精神寄托走出来。大连理工的研三同学,愿你在天堂安好,愿你来生看开一点,愿你知晓生命的意义,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过健康快乐的人生。此时此刻,写完这篇文章后,我的内心终于不那么沉重。《活出生命的意义》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之一,在我遇到困难,或者烦恼的时候会时常翻阅,因为它治愈了我的焦躁。要相信,哪怕“众生皆苦”,你也可以过有意义的人生。-完-参考书籍:《活出生命的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简介:喵大小姐,喜欢分享读书和观影感悟,欢迎关注我,与我一起成长!
大连理工25岁研究生自杀之后:终于明白学生们为何热衷出国留学了#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自杀#坐落于大连,985重点高校,大连理工大学传来了令人悲伤的消息,一名25岁的研三学生在实验室自杀了。他离开这个人世前,写下下辈子的愿望,希望来生能做一只“猫”,快快乐乐的生活,即使仅能活10个年头。遗书撰稿时间是半夜12:52分,发到网上的时间是凌晨2:00,他有过留恋和眷恋,但最后还是选择了离开,3年的研究生生活太苦了,人间不值得。遗书中,记录当研究生写毕业论文与其做实验的心酸,以及心态一点点碎掉的过程,让人忍不住吐槽大连理工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设备,这就是全国重点985大学。第一:Z导师废话连篇,空谈行业背景,不切实际。研究生讲课的老师授课质量就如“丢在垃圾桶一周的酸奶”,已经发臭了。第二:论文评审老师敷衍了事,没有具体的指导意见,一句“多去看文献、看看别人怎么做”,便算是对学生论文的指导。第三:学校的设备质量不行,要和其他人共用设备做实验。相同实验,结果却不相同。导师一句“数据无意义”,又打回重做,依然没有指导。此外,Z导师想让学生通过构思专利获得毕业,H导师却给否定了,得让他们发论文。“发个专利就毕业了,太水了”。985院校的研究生并不容易考,但看到大连理工研究生的经历,终于明白学生们为什么热衷出国留学了。首先,学术氛围不强,导师得过且过,对学生指导不认真,能不能毕业,学没学到专业知识,都是靠自己。老师更注重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求学生发论文,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和专业度。其次,教学设备、实验设备老旧,浪费太多不必要的时间,以及做无用的“重复实验”。而国外的高校完全没有这样的约束,只要有研究价值,设备是最新的。老师热衷和学生探讨专业知识,一起进步。更重要的是,国外没有论资排辈的风气,只要有能力,25岁也可以担任教授,学术氛围很强。据统计,在2019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出国留学率高达24.6%,大部分人选择去美国工作或者深造。清华大学是国内顶尖高校代表,人才流失率如此之高,也间接说明了国内的环境确实有待改善。同样的专业,大学的毕业论文,做实验都做到我吐了。仪器不行,每天起早贪黑地做实验等数据,还要和别人抢仪器。结果都快做完了,导师和我说一开始就给错了。当时,人差点崩了。每天就是修仪器,缺仪器,等仪器,等排实验,特别是做老师第一个研究生,没设备,没实验室,都是在别人的组下,苟且偷生。研究生生涯最快乐的时候,大概是保研(考研)成功的那一天吧,愿你一路走好!
高等学府,实验室内,冰冷设备,一句再见,生命已逝。2020年10月13日凌晨2点,实验室内,一位阳光帅气的高材生,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大连理工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985、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这里是人人向往的知识殿堂。但毫无征兆的是,一个惨痛的案件却在这里悄无声息地发生。同样在13日当天,排名在微博热搜榜第一的就是这个男孩发布的遗书。这封遗书的内容引发了全社会各界人士的疯狂关注,大批网友纷纷留言关心这个素未谋面的男孩。但是为时已晚,这名男孩可能再也没有办法听到人们对他的关心了,因为他的生命已经在夜里两点永远定格。人们关心的是这位男孩在遗书中到底说了些什么?我很认真地反复看了这封遗书很多很多遍,内容里面并没有显示出他想离开人世间的任何征兆,遗书主要记录了他在攻读研究生期间的很多琐事。我总结了一下,主要包括这几点:1、对导师不满意,认为导师专业素养不高,没得到过任何的关心。2、自己写论文做实验期间使用的机器设备经常坏掉,临近毕业期间,这点原因导致他的心态很崩溃。3、自己辛辛苦苦一遍一遍做实验得出的数据,却一次一次地被导师否定,同一件事一直无休止的重复,心中认为导师没有充分尊重他的学术研究成果。4、临近毕业担心自己的课题做不完,无法顺利毕业。5、想抓紧结束课题专心准备公务员考试,却发现事与愿违。整篇遗书有少部分内容以自嘲的口吻出现,总结起来就是:男孩感觉自己的所有付出全部付之东流,认为自己什么用都没有。在遗书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最让我触动:我想下辈子变成某间猫咖里的一只猫,毕竟猫的年龄就十来年。希望家人朋友今后顺顺利利,祝愿国家一直繁荣昌盛。从这句话中,我看到了绝望和无奈,幻想和现实,憧憬和期待。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学习如何才能成功,却没人教我们怎么接纳失败。如果这个男孩可以坦然接受失败,合理调节情绪,也就不会有此悲剧发生了。成功真的那么重要吗?成功只是我们的追求和渴望,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动力,你不一定必须实现某一目标才算是成功,其实追求成功时你奔跑的身影才是最帅的。每日进出高端大气的写字楼才是成功吗?我不这么认为。日出耕作,日落而歇难道就不是一种成功的生活吗?你羡慕他出手阔绰,但他羡慕你豁达人生。就算不成功,也不应该受到他人的诟病,谁说我们生来就没有失败的权利,请不要把你们的成功学强加到我身上,做个善良的人。我们如今的时代,物质丰饶,诱惑频频,而精神恰恰是最空虚的。每个人都低着头无脑前行,却不知方向已偏离。学会接受失败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为了下次的成功积累经验,如果你连以正确姿态面对失败的勇气都没有,说明你还需要继续成长。成功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请你偶尔停下脚步向两旁看看,沿路的风景真的很不错。极少数人站在成功金字塔的顶端,大多数人都过着平淡的人生,少一些功利心,你就会发现更美好的人生。不要过度强迫自己,学会放松郭德纲说过这么一句话:成人的世界比你想象的要难得多。不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也不要去钻牛角尖,没有任何意义。“学会妥协”也是成人世界中一大学问,不要忽视掉生活的美好,除了你自己,还有很多关心你的人。大智如愚是对妥协最好的解释。成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今天无论怎样都没关系。摸着你的胸口告诉自己:今天我已经很棒了,无论发生了什么都不重要,因为在明天,所有发生过的事都会过去。简单快乐的活着,就是此生最大的意义。生命可贵,务必珍惜!
北京时间10月14日,大连理工通报一研究生在学校身亡事件。10月13日早7时左右,我校化工学院一名研究生被发现在实验室身亡。经公安部门初步调查,排除他杀,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当我们沉下心来仔细看看死者留下的遗书,其中六个细节让人心痛。大连理工通报一研究生在学校身亡细节一、清空微博 犹豫之后 坚定离去在大连理工发布微博之后,死者遗书也迅速被网友找到。死者是在13日凌晨2:00整发布的微博遗书,但是这份只有“再见”两字的遗书配图却截图于凌晨12:50左右。可以肯定的是,死者其实早有准备,要不然不会提前写好遗书。但是截图之后到发微博之间的一个多小时,死者经历的绝望徘徊估计只有他自己能够感受。也许死者犹豫过,哭过,也许死者也曾想到自己的家人,但是当时间指针指向2点的时候,他还是下定决心选择离开。细节二、导师授课水平差遗书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死者吐槽自己的导师。从第一次见面导师就把煤化工业的历史给自己滔滔不绝地讲了一遍,自己还得装作乖乖的听讲。事后的三年研究生学习中,死者应该也多次去找自己的导师请教一些专业问题,但是导师往往答非所问讲的全是行业背景,这也让死者开始疏离自己的导师。最后死者用酸奶没吃完放垃圾桶里一周来形容导师授课质量之差。大连理工通报一研究生在学校身亡细节三、试验设备不给力 实验数据不稳定一边是着急上火想着尽快实验完成毕业,一边却是正常工作概率只有30%的试验设备,这份压力估计所有理工科需要实验毕业的硕士、博士都能感同身受。每次准备好的实验,死者都要祈祷实验过程中设备不出问题,这份无助、无奈、焦急、等待时刻在折磨着这个年轻人。为了赶试验进度,该生只能通宵实验,但是一次次的实验数据都不稳定,让其近乎绝望。细节四、专利毕业捷径被堵遗书提到一个Z老师,在毕业关键时刻让大家赶紧着手构思专利,要不然赶不上毕业,但是H老师怒喷之后,堵死了发专利毕业的这条路。而该生表示自己由于连夜做PPT,本来已经困得不行,听到了H老师必须发论文的话,他自己关掉了麦苦笑了一声,精神了,这时候估计该生已经有了可怕的想法。该生组里从来没有无法按时毕业的“优良传统”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吐槽老师授课质量差细节五、报考公务员文章中该生多次提到家人要求自己报考公务员考试,从遗书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得知该生也没有拒绝,他应该也在准备公务员考试。每一项测试都是有压力的,在研究生毕业压力和公务员考试的双层压力下,这显然远远地超出了该生的承受能力。无能无力之后,懦弱且不懂反抗的人只能选择离开。细节六、来世成为猫死者遗书中表示自己下辈子愿意变成一只猫,心里还想着下辈子的事情可以看出他对世界、对生活还留有遗憾的。猫只有十多年的寿命,猫不用承受各种压力,无论是变成猫咖里的猫亦或者野猫,死者都不在乎。最后死者没有对家人的叮嘱,只留给亲人朋友一句“顺顺利利”,并祝愿国家繁荣昌盛后选择了永远离去。大连理工通报一研究生在学校身亡通过死者遗书中的细节我们多多少少了解了死者离开前的种种想法。如果自己能坚强一些、如果家人能暂缓一下公务员的报考、如果导师能细心地指导一番、如果实验室的机器能给力一些、如果没有今年的疫情.、如果有一个知心的朋友在一边加油鼓劲……也许25岁的花样年华可能还会继续。最后呼吁所有人关注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或许就是我们不经意间一句小小的鼓励,可能就能给人以前行的希望。
今年的疫情使得本来就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很多同学都把考公考研当作上岸的最好道路。毋容置疑,考上研究生就业前景更加广阔,研究生的毕业平均年薪要比本科要高,而且升职加薪的机会相对更好,所以考研是当今很多人同学的最优选择之一。然而,不管什么道路,残酷的事实是大部分人的人生都很难有一帆风顺,昨天网友“红烧土豆叶”在微博爆料称一位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自杀了,并且附上了他的遗书。遗书的这种“轻描淡写”更显死者生前的绝望,多次实验得不出想要的结果,害怕无法完成自己的课题从而打破导师这个组“优良传统”。对于这种选择,你怎么看呢?从死者的遗书来看,导师的不重视,实验条件不充足,没有得到有效指导,以及缺乏及时的心理开导是主因。然而,人生可谓无坦途,纵多网友看到这种选择否纷纷表示不应该,很多人也道出自己的艰辛经历,小编认为活着就是最好的故事,人到中年都是一本跌宕起伏的故事集。发生这样的事情的确让人惋惜,那么这种的事情是否能避免呢?每年都有那么多人考研、读研,我们该如何直面考研中出现的“惨淡”,网上有非常多研究生说出了自己读研的心酸。这位同学表示研一的时候导师都给其他同学安排了任务,唯独忽略了自己,找到不论文方向,很迷茫。这位研二的同学表示导师带的学生太多,即使自己是以第一名成绩考进学校,也得不到重视。然而,也有回过头来看待读研经历的,表示无论如何都要往积极的一面去想事情和做事情,争取到就是自己的,争取不到就放手。小编听过长辈的教导:“读书是你一生中痛苦最少最轻的经历。”读书的时候勉励自己,现在回头想想真的是那么一回事。那么读研应该如何面对类似的事情呢?小编认为首先在知识方面,同学们要足够的勤奋,把自己的专业知识理论打得足够扎实。在导师方面,要多去导师办公室和导师交流,让导师了解你的努力和水平,只有导师对你足够了解放心,他才会重视你,给你参与项目的机会。同时,了解导师的个人喜好也是非常重要的,人际交往这一课,是我们的重要人生课程。最后,我们需要的是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态,不管你性格如何,这两种品质都非常重要。希望正在努力准备考研和正在读研的同学能够不断突破自己!那么,你有什么看法呢
山河无恙、玉兰芬芳对学校的思念是一稿又一稿还没改完的毕业论文是一次又一次线上召开的导师组会是一遍又一遍辅导员报备的行程是彻夜视频聊天的好友是数月未曾见面的同学是西门萦绕的烟火气是北山小贩的叫卖声……5月1日,学校发布了《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返校通知》。目前,学校研究生返校工作已正式启动!我知道你们一定想问01 针对研究生返校学校都做了什么?学校反复研判开学返校的可行性,制定了《研究生返校及教育管理工作方案》、《党委研工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研究生2020年春季学期返校须知》等一系列规划方案,进行了真实详细的返校环节全流程演练,编写《防疫手册》、开发返校系统、调配返校物资,在第一时间敲定了研究生分批返校的各种预案和操作办法,以保证分批返校方案正式启动后能自如应对各类突发情况。02 如何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返校?学校按照辽宁省“两先两后”、“四分三错”的要求组织学生分批错时返校。我校硕、博研究生将分为数批,分别按要求在指定日期依次返校。每一批准许返校的研究生均会由院系辅导员主动一对一联系确认,随后在线提出返校申请,获批后可严格按学校时间要求返校。请各位同学保持居家状态耐心等待,不要随意离开时下所在地。如未得到辅导员的通知,说明你并不能在本批次返校,切勿急躁慌张,切勿自行返校。03 我需要做什么准备?1.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准备身份证、玉兰卡等各类有效证件,建议准备一定数量的个人防护用品。2.合理规划返校路线(尽量避开疫情重点地区),合理选择交通工具,并按照要求提前报告个人返校路线、时间、交通工具、班次、座位、是否需要接站等详细信息。如因特殊情况调整返程计划,应及时报告辅导员。3.下载【大连市民云app】,并按照要求注册,获取“大连健康码”。4.进入“国务院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点击进入“防疫行程卡”,输入手机号、验证码,同意授权,然后点击查询,形成“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填写返校系统。04 抵达大连后如何前往学校报到?如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学校会在机场、火车站等公共交通枢纽设置接站点,学生抵连后核查通过便可乘坐接站车抵达学校,保证市内通勤环节与外界环境全程无接触。如选择自驾出行,则必须前往该批次指定的报到地点进入学校。返校报到流程返校前接到辅导员通知,确认返校意愿申请时限内登录校园门户或“i大工”,进入办事大厅-所属机构-大连理工大学-《返校前-学生返校申请》功能,仔细阅读《返校知情承诺书》后填报有关项目并提交返校申请。经导师、辅导员及二级单位党委审批同意后,方可按要求返校。请同学们遵守学校的纪律,严格按照开学通知要求分批返校,在非批次返校时间不准返校。注意自己是否存在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肌肉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有,应该居家休息和就地就医;如果没有,方可正常出行。返校中合理规划返校路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需全程佩戴口罩。注意公共卫生。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接触后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注意咳嗽礼仪。尽量选择楼梯步行或扶梯,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与他人正面相对。做好个人健康情况检测。随时保持联络通畅,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上报,并及时就诊。记录返校行程。途中详细记录行程信息并保存好所乘坐的交通工具票据(交通:飞机、火车、汽车、地铁、出租车、私家车、网约车、公交车等航班、车次、车牌号、起止时间、起止站点、接触人员等;旅途住宿具体地点、房间号、时间、接触人员等;旅途用餐、购物等活动具体时间、地点、接触人员等)。如有行程变化,第一时间告知辅导员。现场报到需要进行“一测四查”:“一测”:测量体温“四查”:一证(学生证或玉兰卡)一卡:国务院客户端防疫行程卡一码”:大连健康码一表:返校健康状况和行程轨迹调查表体温合格、材料齐全入住宿舍体温异常前往应急管理区,联系辅导员,由校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排查材料不齐全联系本单位辅导员/副书记现场确认返校后返校后主动接受学校统一管理,包括自愿接受校园封闭管理、社区网格化管理、因疫情影响进行的宿舍调整及隔离观察,配合学校开展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工作,积极参加线上文化活动与健康教育等。按照《辽宁省高等学校返校复学工作方案》要求:对省外重点地区学生实施 14 天单独隔离,隔离期间组织 2 次核酸和 1 次血清抗体检测,第一次核酸检测应在隔离后尽早实施,第二次核酸检测在隔离第 7 天后实施,检测结果合格的隔离满 14 天方可解除隔离;对省外非重点地区返校学生实施集中隔离,隔离期间组织 1 次核酸和 1 次血清抗体检测,检测结果合格的方可解除隔离。做好个人卫生防护,严格遵守一日三次体温检测零报告制度、每日行程轨迹上报制度(登录校园门户或“i大工”,进入办事大厅-所属机构-大连理工大学-《返校后》功能)。解除隔离后,不串楼、不串寝,不出校园,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和文明寝室建设活动。严格遵守学校研究生文明寝室建设规定,每日进行宿舍卫生清洁并接受检查,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定期洗涤、晾晒被褥及个人衣物。遵守学校防疫期间用餐、洗浴等生活制度;遵守防疫期间快递、外卖等管理规定。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立即上报学部(学院)负责人,并及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其他常见问题Q&AQ:我如何知道自己是第几批返校?A:在临近你的批次前,学院辅导员会一对一联系你确认信息和返校意愿,请保持居家状态,耐心等待通知。Q:每两批间隔是多少天?A:由于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此无法完全确定批次之间的时间间隔,请耐心等待通知。Q:本批次因故不能按期返校怎么办?A:按照相关规定,学生返校复学采取自愿原则。若在指定批次无法按期返校,学校会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和整体安排重新规划该生的返校日期,并不等于该生可随后续批次自行返校。Q:返校后如何用餐和洗浴?A:隔离期结束前,学校将统一配送餐食;隔离期结束后,学生需按学校规定分区错时用餐、洗浴。需要注意的是,外卖等配送服务无法进入校园,请各位同学理解。Q:报到时自驾车辆可以进入校园吗?可以亲友陪同报到吗?A:任何车辆均不可进入校园,私家车不允许在报到处逗留,报到现场禁止他人陪同,返校学生请有序排队,保持一米以上距离。Q:返校后的隔离期结束了是不是就能随意进出校园?A: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实行全封闭管理,返校学生隔离期结束后可在校园内指定区域自由活动,但不可出校园。目前快递服务暂无法恢复,学校正在努力协调,请各位同学理解。Q:校园一卡通、网络、自助打印等服务可否使用?A:网信中心服务大厅在疫情解除前不面向学生开放,期间学生所有一卡通、网络、自助打印等业务均可通过在线应用或自助服务的形式办理。Q:一卡一码如何申请?A:“一卡”:国务院客户端疫情防控行程卡手机打开微信,在首页顶部搜索“国务院客户端”,点击出现的小程序,进入小程序界面,点击“防疫行程卡”;填写手机号,点击“获取验证码”,填写验证码后勾选“同意并授权运营商查询本人在疫情期间14天内到访地信息”,点击查询,就可以看到你的行程卡啦!最新卡面规则:红卡: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患者(数据来源:卫健委)橙卡: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黄卡:41个国家和地区旅行经历者绿卡:其他地区旅行经历者“一码”:大连健康码手机下载“市民云”APP,实名注册并登录,申请大连健康码。详细流程见网信中心发布的《大连健康码操作指南与常见问题》。知道你们思念情人路上洒落的阳光知道你们思念二馆门前盛放的玉兰知道你们思念食堂阿姨亲切的吆喝知道你们思念与室友们的深夜畅谈知道你们对学校的思念别着急 再等等就快开学了一切都将回归正轨一切都将如你所念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我们在大连理工大学等着你平安归来!内容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编辑:白书彬校对:徐一丹责任编辑:周学飞